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Quantinuum和JPMorganChase使用Quantinuum的H2-1量子计算机实现了相比现有行业基准的100倍提升

布鲁姆菲尔德、科罗拉多州和伦敦2024年6月6日 -- Quantinuum,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计算公司,今天发布了业界首台具有56个离子阱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 H2-1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领先的保真度,对此,经典计算机现已无法完全模拟。

1.jpg

Quantinuum H2-1 Ion-Trap with 56 high-fidelity qubits

Quantinuum和JPMorgan Chase的联合团队运行了一种随机电路采样(RCS)算法,与谷歌在2019年之前的行业结果相比,实现了100倍的显著提升,并创造了交叉熵基准的新世界纪录。 H2-1结合了规模和硬件保真度,使得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和其他量子计算架构都难以匹敌这一结果。

“我们正在扩大在容错量子计算领域中的领先优势,以任何其他技术无法实现的方式加速对JPMorgan Chase等客户的研究。” Quantinuum首席执行官Rajeeb Hazra表示。 “我们对量子位质量与数量的关注正在改变可能的情况,并使我们更接近期待已久的量子应用在金融、物流、运输和化学等行业的商业化。”

Quantinuum的分析还表明,与经典超级计算机相比,H2-1以56个量子位的速度执行RCS时,估计功耗降低了30,000倍,使其成为应对各种计算挑战的首选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随机电路采样实验中实现的保真度显示了Quantinuum量子计算机前所未有的系统级性能。 我们很高兴能够利用这种高保真度来推进量子算法在工业用例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金融用例中的应用, ”JPMorgan Chase全球技术应用研究主管Marco Pistoia表示。

今天的公告是Quantinuum在2024年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中的最新一项:

  • 今年3月,该公司公布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的“布线问题”解决方案,证明量子电荷耦合器件(QCCD)架构可以扩展到大量子位数。

  • Quantinuum的H系列成为首个在生产设备所有量子位对上实现“三个9”(99.9%)双量子位门保真度的产品,这是实现容错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随后,与微软携手合作,Quantinuum的H2-1被宣布为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能够实现2级弹性量子计算的量子计算机,使用纠错和检测创建四个可靠的逻辑量子位,从而将错误率降低800倍。

“随着Quantinuum发布了高保真56量子位机器,微软期待与Quantinuum继续合作,”微软Azure Quantum总经理Dennis Tom表示。 “最近,双方团队通过将Azure Quantum的量子位虚拟化系统应用于Quantinuum的32量子位机器,创建了四个高度可靠的逻辑量子位。 依托于Quantinuum新机器上可用的更多物理量子位,我们预计将以更低的错误率创建更多的逻辑量子位。 随着我们达到这些里程碑,我们将继续提高量子运算的弹性以及量子计算的效用。”

Quantinuum最近还完成了由JPMorgan Chase主导的3亿美元股权融资,Mitsui & Co、Amgen和Honeywell也参与了此次融资,Honeywell仍是该公司的大股东,这使得Quantinuum自成立以来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约6.25亿美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quantinuum.com/news/quantinuums-h-series-hits-56-physical-qubits-that-are-all-to-all-connected-and-departs-the-era-of-classical-simulation

如需阅读科学论文,请访问:https://arxiv.org/abs/2406.02501

关于Quantinuum

Quantinuum 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公司,开创了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和先进的软件解决方案。 Quantinuum的技术推动了材料发现、网络安全和下一代量子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 Quantinuum拥有近500名员工,其中包括3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引领了各大洲的量子计算革命。 自2021年由Honeywell和Cambridge Quantum成立以来,Quantinuum已筹集约6.25亿美元,用于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和商业化。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进一步加强鸿蒙生态建设,推动鸿蒙操作系统创新发展,5月31日,软通动力联合华为云在西安举办2024鸿蒙协同峰会。软通动力携手华为云和鸿蒙生态伙伴共同发起"云动鸿蒙计划",并与多家陕西企业签署鸿蒙适配合作意向,共同探索鸿蒙生态共赢新模式。

软通动力董事黄颖在开场致辞中讲到,鸿蒙操作系统自诞生以来,以其跨平台、高性能、高安全等特性,成为了推动万物智联的关键力量。鸿蒙生态从星星之火到如今千帆启航,期间经历的艰难与创造的意义,恰似两千多年前张骞穿越大漠、翻越雪山、坚守使命,最终开辟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开端。构建万物互联的世界,也正是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共同的目标。软通动力是鸿蒙生态的第一批参与者和贡献者,目前已经联合多位"蒙"友,在教育、金融、证券、政务、新闻、零售、娱乐等行业完成落地的鸿蒙原生应用已达数十个,并通过元服务为众多行业客户带来新的智慧体验。

1.jpg

软通动力董事黄颖

作为华为云同舟共济伙伴,软通动力与华为云在鸿蒙生态领域也展开了紧密无间的合作,此前软通动力"鸿蒙应用及元服务定制开发服务"联营商品正式入驻华为云云商店,成为首家与华为云云商店共同推出鸿蒙应用联营商品的合作伙伴。软通动力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鸿蒙服务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将积极拓展鸿蒙生态的应用场景和业务范围,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将与华为和合作伙伴联手,集中打赢技术底座和三方生态两大最艰巨的战斗,共同构建强大的鸿蒙生态圈和产业链。

受邀到场的华为云鸿蒙专家服务产品总监也在分享中强调,华为始终坚持建设鸿蒙系统底座,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前瞻性。目前鸿蒙生态已经吸引了中国TOP 200流量厂商的大力支持,其中90%以上的流量厂商已成为鸿蒙的合作伙伴。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鸿蒙系统的强大吸引力,也预示着鸿蒙生态的蓬勃发展。他还表示,随着鸿蒙商用版即将推出,华为期待与更多开发者共同建设鸿蒙生态,诚挚邀请各位开发者加入鸿蒙花园的建设中来,共同书写智能时代的辉煌篇章。

联合共创,"云动鸿蒙计划"正式启动

去年的软通动力"917转型"企动日峰会上,软通动力联合华为云及数家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云动•数智联盟计划",推进"共创、共享、共赢"的商业生态。本次会上,软通动力发挥"云动•数智联盟"的聚合优势,联合华为云及生态伙伴共同启动"云动鸿蒙计划"。后续,该计划将开展"中国行"系列交流活动,联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当地客户及伙伴,一城一策,共同发力助推鸿蒙生态多地开花。软通动力也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更多创新性的鸿蒙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智能的服务。

2.jpg

从左至右:软通动力助理副总裁刘彬,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CTO周咏炀,中国云销售伙伴拓展部部长赵明芳,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华为云智能销售部总经理唐方虎,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石蓉,华为云全球生态部生态伙伴发展部高级总监周梁俊,华为云鸿蒙专家服务产品总监,厦门荆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COO刘强

同时,为持续加深与意向客户在鸿蒙生态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强资源互通、技术共享、生态共建,本次大会上,软通动力分别与厦门荆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陆运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天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鸿蒙适配合作意向协议。

能力共进,实力驱动加速前行

在鸿蒙业务营销层面,软通动力华为中国ICT销售部总经理郑世界分享到,软通动力已实现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10个国内区域和阿联酋、沙特、印尼、泰国4个海外区域本地团队构建,可支撑海内外鸿蒙生态应用开发与适配、行业解决方案整合、技术支持与培训服务、生态合作与共建、创新实验室与研发中心等多个业务。目前软通动力携手华为云和华为终端共同开展鸿蒙适配活动,打造了从鸿蒙业务靶向客户邀请、售前专家现场调研服务、适配移植方案制定到完成开发的完整业务通路,将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业务服务。

"作为华为首批认证HarmonyOS开发服务商和鸿蒙智联卓越解决方案伙伴,软通动力具备全栈研发及服务能力",软通动力鸿蒙应用生态解决方案专家陈永辉讲到,"软通动力鸿蒙应用及元服务定制开发服务"涵盖APP开发、测试、运营全流程,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鸿蒙原生应用技术研发层面,软通动力可实现从设备通信到交互体验的全链路鸿蒙开发能力,开发实施过程覆盖架构设计、编码开发、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替换开发等多个环节。在鸿蒙原生应用技术创新方面,软通动力已构建六大鸿蒙技术能力,设计研发出40余个鸿蒙应用组件,并在文旅、零售等行业的项目中获得验证。此外,软通动力还制定了标准化开发路径,并优化元服务体验,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流转的鸿蒙原生应用服务。

诞生四年以来,鸿蒙操作系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开发者的目光,目前 HarmonyOS NEXT 鸿蒙星河版原生应用数量已超过4000款。软通动力作为鸿蒙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本次峰会特别邀请到软通动力鸿蒙业务客户代表,分享他们与软通动力在鸿蒙领域的合作收获。

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CTO周咏炀讲到,公司拥有少儿趣配音、英语趣配音、AI外教等多个热门学习产品,其用户大多使用华为终端产品,选择鸿蒙是公司业务发展使然,更是时代趋势要求。从初识鸿蒙到达成合作,软通动力在在需求调研、开发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进度推进等方面均提供了有力帮助。后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借助软通动力专业能力赋能菲助科技技术人员鸿蒙能力,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场景,共创鸿蒙生态价值。

西安天扬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华重点分享了文旅领域的鸿蒙应用创新成果。在陕西某知名文旅项目中,天扬传媒联合软通动力和华为终端,成功打造了基于鸿蒙系统的无感通行解决方案,为景区旅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该方案以OpenHarmony推出的SwanLinkOS操作系统和华为H1新通信协议为基础,结合HarmonyOS NEXT,实现了AI门禁、闸机、访客终端及身份智能核验终端与鸿蒙应用的深度整合,旅客可轻松享受无感入园、购票、路线规划、观影导航等多项服务,大大提高了通行速度和检票效率,降低了景区运营成本。后续,双方将以此项目为标杆案例,复刻打造其他文旅项目,进一步实现商业共赢。

3.jpg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鸿蒙协同峰会采用华为"数字人"担任开场主持人,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线下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拟人化、专业化、全天候的交互式智能数字人形象,这也充分体现了软通动力的数智化实力。未来,软通动力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赋能培训、资料信息共享、专属技术支持等措施,与华为进一步拓展鸿蒙生态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同时携手千行百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万物互通、全场景互联的新生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近日获得全球知名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DEKRA德凯颁发的ISO/SAE 21434:2021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此次获证标志着比亚迪高度重视建设健全的汽车网络安全体系和治理结构,以及面向市场交付高安全性和高品质产品的决心,彰显了比亚迪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的卓越能力。

1.jpg

活动当天,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先生,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驾驶中心主任韩冰先生,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信息化系统开发部经理张立女士,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Kilian Aviles博士,DEKRA德凯数字及产品解决方案全球网络安全总监 Ruben Lirio先生,DEKRA德凯中国网络安全总经理罗黎先生等嘉宾出席仪式。

在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时代,汽车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以"双驱动,智未来"为发展使命,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是公司新能源汽车前沿新技术的预研、研发中心。

ISO/SAE 21434:202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道路车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所制定的标准,旨在确保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具备健全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该标准为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有效管理道路车辆电气电子(E/E)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制定了框架,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与安全共振提供了关键支撑。此次,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获得DEKRA德凯颁发的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证书,意味着其在车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威胁检测及防护机制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

2.jpg

在颁证仪式上,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先生表示:"祝贺团队成员在产品和体系方面通过本次认证,本次认证的背后是团队成员勇于拿到行业顶级评价的决心。法规、标准是对产品最科学的要求,很荣幸参与此次国际性认证的应对工作,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应审将标准理念传递至新技术院所有同事,让产品在全球方面具有良好的标准适用性、法规适用性,助力比亚迪产品研发全球化走的更好,更稳!"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Kilian Aviles博士向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表示祝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网络安全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面对不断升级的汽车网络安全挑战,DEKRA德凯致力于利用自身的技术积淀和可信的品牌优势,帮助车企深入理解并掌握技术标准法规,引导企业提升风险意识,并在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的支撑下构筑坚实的技术护城河。我很荣幸在此授予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DEKRA德凯ISO/SAE 21434:2021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比亚迪在探索构建可信的网络安全生态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我们期待在数据保护、自动驾驶、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与比亚迪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出行的更多可能性。"

信息和网络安全是DEKRA德凯重点关注的战略领域。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2021年DEKRA德凯被德国交通部(KBA)指定为技术服务商,拥有欧盟大型OEM汽车网络安全方面的最佳实践。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展服务内容,DEKRA德凯在全球范围内为汽车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不仅帮助制造商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也确保了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成立于1925年,旨在通过车辆检验确保道路安全。如今DEKRA德凯的范围更广泛,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非上市专家机构,涉及检验、检测和认证领域。作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全球性服务商,我们助力企业提升安全、保障和可持续性发展绩效。2023 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达到41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9,000名员工致力于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DEKRA德凯连续荣获EcoVadis铂金评级,位列前1%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之列。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ekra.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6月6日,正值中国5G商用牌照发牌五周年。根据移动通信"十年一代"的规律,5G已走过一半征程。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5G技术从萌芽到成熟,深刻改变了工业、农业、医疗及消费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脉络。无论是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质检,或是远程手术、远程教育等,"智能"开始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技术的进步,带来行业生态链的逐步形成。如今,围绕5G技术,整个物联网行业已形成了覆盖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在内的完整生态链,共同推进5G技术在行业应用、标准定制等方面的创新成果。移远通信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jpg

移远多款5G模组

目前,针对全球市场,移远通信已开发了覆盖工规级、安卓智能、车规级等在内的逾50款5G模组型号,并配套相应的天线产品及认证测试服务。多平台、多封装、多类型的产品规划,让客户可根据终端场景等自身需求进行自由选择,快速高效地进军海内外5G终端市场。

5G应用 全线迸发行业潜力

技术创新成果斐然,行业应用紧跟落地。五年来,移远5G依托其超低时延、高带宽以及大连接的特性,已广泛应用在电力、石油、工业、制造、物流、医疗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推动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jpg

5G模组大有可为

其中,在电网控制类业务方面,打造了具备空口高精度授时功能的5G SA网络配网分布式差动保护线路;在石油行业,为勘探、采油、输油、存储和炼化等环节提供了革命性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引入5G LAN,方便工厂进行"剪辫子"等改造升级工作,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在物流系统行业,5G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支持各类移动终端自动化操作;在医疗行业,通过打造5G专网,大大提升了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及救援时效性……

在新兴行业,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5G+高算力成为了重要发展方向,集成高性能、高算力、多媒体功能的智能模组已经成为物联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移远也推出了SG530C、SG560D等5G高算力智能模组,均在数据处理、多媒体、精准定位、功耗等性能上表现突出,目前已在边缘计算终端、机器人、物流、行业手持终端等行业以及智能美发镜、智能健身器材、娱乐/直播机等消费类场景中得到客户广泛应用与认可。

5G速度 网联汽车加速驰骋

在汽车领域,移远通信紧随5G等蜂窝通信技术的演进,不断推出符合新标准的车载产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3.jpg

移远车载5G代表模组产品

其率先发布和量产的车规级5G R15模组AG55xQ/AG56xN系列,已被约20家主流车厂在多平台项目上选用。为了更大程度满足全球车厂和Tier 1供应商对车载5G的需求,移远通信还推出了多款符合3GPP R16标准的车规级5G模组,其中AG59x系列紧贴客户市场需求,已拿下了多个国内和全球车厂定点项目。

5G成果 数字鸿沟逐渐弥合

数字时代,互联网连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上述提到的多行业应用已为许多地区带来技术红利。然而,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家庭和地区未能实现互联网连接,造成了明显的数字鸿沟,这不仅影响个人的教育、就业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移远通信与多家知名运营商合作,通过搭载移远5G模组的固定无线接入(FWA)产品,帮助美国、日本、欧洲、澳洲、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互联网的普及和接入。无论是地广人稀的区域,还是乡村和偏远地区,乃至欠发达地区,都得以享受到与城市地区同等的数字服务,这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jpg

让更多家庭享受技术红利

不仅如此,移远深知"鸿沟"的缩小,背后所依靠的更多是技术、产品与应用的推广和落地,想到达成这一目的,"提质、增效、降本"成为关键。因此,移远在5G产品开发上,始终以3GPP Release 15 eMBB为基础,紧跟标准演进,持续推出支持5G R15、R16、R17标准的模组,以及轻量化5G RedCap系列模组,与千行百业融合,为5G从"能用"到"好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5G标准 合作共赢持续演进

5G发展,标准先行。5G技术研发与应用顺利发展至今,离不开行业上下游的共同努力,移远通信坚持走"合作共赢"路线,联合多方积极进行多项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且成效颇然。

如作为 3GPP全球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成员,移远参与和推动非地面网络(NTN)、定位、车联网(V2X)、虚拟现实(XR)、覆盖增强、网络节能等多个技术特性落地 5G 标准,并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通信感知一体化和面向 6G 的关键技术研究等。截至2023年底,移远已向3GPP组织提交了5G通信标准技术提案近50篇、ETSI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近百件。

同时,作为 GSMA 的 5G 物联网战略组成员,移远积极参与精准定位、节能、功率级别划分等技术研讨,通过参与物联网相关战略议题讨论,不断探索和推动 IoT 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践行公司"成就智慧地球"的使命。

除了5G通用标准,移远还在部分行业及地方标准的制定上积极贡献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 5G 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如参与制定上海地方标准《基于 5G 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终端网络性能要求》,该标准适用于装有支持 5G 功能智能网联系统(前装/后装)的车辆,填补了国内相关测试标准的空白。

5G-A 万兆时代大步行至

在5G发展获得社会普遍认可的同时,5G-A悄然而至。5G-A被认为是5G向6G发展的关键阶段。5G-A不仅保持了5G原有的大带宽、低时延、万物互联的能力,还增加了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通信感知融合能力,有望实现10倍于5G的网速提升,将更好地匹配车联网、VR/AR、低空经济等对低时延和大带宽要求更严苛的前沿新应用。

当下,移远正在积极着力布局5G-A生态,除上述提到的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出色成果,在产品开发上,移远也是一马当先,其中RG650x系列5G模组性能全面升级,就是最好的代表。

5.jpg

移远RG650x系列包含RG650E和RG650V两大版本,基于全球首个5G Advanced-ready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高通骁龙X75和X72开发而成。在传输速率、网络容量、超低功耗、超低时延、超可靠性等方面全面更新,直指5G新趋势。RG650x内部集成四核A55处理器,支持5G下行载波聚合,使得5G通信速率实现大幅提升,通过媲美光纤的通信性能,使其在5G FWA、高清视频直播、AR/VR设备、无人机、工业自动化等应用上脱颖而出,为5G-A的部署提供了明确方向。

伴随着3GPP R15、R16、R17三个版本的技术更迭,5G演进的第一阶段已经初步完成。后续R18、R19、R20三个版本,将开启第二轮5G创新,即5G-A。移远通信将在第一阶段的成果基础之上,继续助力以工业、智能制造、矿业、汽车等传统支柱行业焕发新生机,更将赋能机器人、XR、卫星通信等新兴应用迈上新台阶。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JFrog Artifactory Log StreamerDatadog Flex的集成通过随时获取有关整体软件栈利用率和性能的洞察,提供免维护的基础架构

流式软件公司、 JFrog 软件供应链平台的缔造者 JFrog(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ROG)近期宣布与云应用可观察性和安全平台Datadog进行全新整合,使开发人员能够在云端查看由JFrog管理的Artifactory实例的日志。JFrog SaaS Log Streamer与Datadog的集成使企业能够选择最重要的日志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重点关注对业务影响最大的项目和相关举措,从而提高可视性和效率。

“与 Flex 日志的集成有助于为我们共同的客户提供最佳的开发人员体验,让他们能够高效地开发并监测基于云的应用或混合应用。”JFrog战略执行副总裁Gal Marder表示:“如今,软件已成为每个企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如果无法高度信任目标环境,企业就无法将DevOps工作负载快速迁移到云端。提供应用运行状况、使用情况和其他平台指标的可视性和易用性是与供应商建立信任的重要一环。这就是为什么与Datadog的集成为使用JFrog的DevOps团队提供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无需维护的单一真实来源基础设施,以及使用团队所选的可观察性工具‘即开即用’的全面可视性。”

据Gartner 预测,到 2025 年,85% 的企业将采用“云优先”战略,预计 95% 的全新数字工作负载将部署在“云优先”平台上。JFrog SaaS Log Streamer与Datadog的集成通过集中日志数据,加速了云迁移,使开发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预构建的Datadog仪表板访问这些数据。全新的集成针对软件使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可视性和洞察,包括:

  • JFrog Artifactory-请求日志 —— 监测Artifactory传入请求,根据HTTP状态码和请求方法,追踪所有请求的趋势。该数据可提供有建设性的洞察,例如哪些工件的请求最多,以及请求发起者是谁。

  • 访问日志 —— 提供有关访问或试图访问 JFrog 实例的实体详细信息,通过确定试图访问您实例的非用户人员、时间和地点,从而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 Datadog 日志管理 —— 该解决方案在单一视图中统一呈现日志、指标和追踪信息,为共同客户的分析日志数据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无论是排除故障、优化性能还是调查安全威胁,Flex      Logs 都能为集中式日志管理提供具有高成本效益、可扩展的方法,以及对整体软件堆栈提供完全的可视性。

Datadog产品管理总监Pranay Kamat表示:“云迁移通常会为开发人员带来许多复杂的故障排除问题。但JFrog SaaS Log Streamer与Datadog的集成简化了安装启动和操作流程,通过使用上下文洞察以及将日志与指标相关联,可轻松诊断问题。与 Flex 日志的集成有助于为我们共同的客户提供最佳的开发人员体验,使他们能够以具有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开发并监测基于云的应用或混合应用。”

 关于JFrog

JFrog Lt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ROG)的使命是创造一个从开发人员到设备之间畅通无阻的软件交付世界。秉承“流式软件”的理念,JFrog软件供应链平台是统一的记录系统,帮助企业快速安全地构建、管理和分发软件,确保软件可用、可追溯和防篡改。集成的安全功能还有助于发现和抵御威胁和漏洞并加以补救。JFrog 的混合、通用、多云平台可以作为跨多个主流云服务提供商的自托管和SaaS服务。全球数百万用户和7200多名客户,包括大多数财富100强企业,依靠JFrog解决方案安全地开展数字化转型。一用便知!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jfrogchina.com或者关注我们的微信官方账号:JFrog捷蛙。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丰富的产品系列包括各种颜色、材料、卷筒直径和尺寸,可升级各种类型的3D打印设计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正在扩大其供货的Multicomp Pro系列,包括各种3D打印机线材,以满足设计工程师、创作者和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PLA线材.png

e络盟自有品牌测试、工具和生产用品部门产品负责人Steve Jagger-Marsh表示,“随着客户群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很高兴能够扩充Multicomp Pro产品阵容。人们对3D打印的兴趣和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很高兴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3D打印机线材系列,以满足工程师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和追求的价值。”

e络盟独家发售以下产品:

  • PLA(聚乳酸)线材是一种植物基塑料材料,是一种由可再生原料构成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合物。PLA可用于图案制作、模具零件、原型或最终用途零件。

  •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线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韧性和抗冲击性,且成本低廉,因而广受欢迎。 它还可以承受比大多数3D打印线材更高的温度。

  • TPU(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柔性、耐磨的热塑性塑料,用于消费和工业用途的许多制造过程。TPU具有橡胶弹性、复原性和耐用性,适用于需要吸收冲击和柔软触感的表面。TPU 3D打印部件包括管道、密封件、衬套和减振器。

  • PVA(聚乙烯醇)线材是一种柔软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对水分高度敏感。这种线材可溶解于水,因此是3D打印时非常有用的支撑结构。当打印具有封闭腔的复杂形状或模型时,可以使用PVA支撑,并在温水中溶解后取出。对于快速实践或原型要求,PVA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Multicomp Pro提供直径为1.75毫米的 MC011459(500 克)。

  • PETG 线材是一种热塑性聚酯,具有显著的耐化学性、耐久性和可成形性。PETG中的“G”代表乙二醇改性,能够使最终产品透明,呈现玻璃般的视觉特性。它结合了 PLA和ABS的优点,即具有ABS的刚性和机械性能,并且仍然像PLA一样易于打印。

  • PA(聚酰胺)或尼龙,具有半柔性,高强度和耐用性,适用于3D打印中最苛刻的技术应用。PA是轴承、螺母、铆钉、结构部件和连接器等应用的理想选择。Multicomp Pro提供两种尼龙线材,分别具有“自然”外观和碳纤维效果。

  • HIPS(高冲击聚苯乙烯)线材是一种轻质、抗冲击性材料,因其低成本、耐用性、无毒性和可回收性而广受欢迎。HIPS是一种很好的支撑材料,因为它在打印完成后可以用柠檬烯溶解。它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易于涂漆和使用各种粘合剂等打印特性。Multicomp Pro提供一对白色或黑色HIPS线材,直径均为1.75毫米,线轴重量为1千克。

  • TPE是市场上最具弹性和耐用的打印材料之一。TPE具有极强的抗疲劳性,非常适合那些需要弯曲的应用。TPE抗撕裂、耐磨且抗高冲击,适用于高强度使用。TPE材料还能够承受低至-30°C和高达140°C的温度范围。

  • ASA线材,具有很强的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能力,是户外应用的绝佳选择。ASA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材料,通常用于生产需要耐热、防水和抗紫外线的高冲击且耐用的产品。

  • LCD打印树脂专为树脂3D打印机而设计,它是一种装有感光液态树脂的机器,将其逐层暴露在紫外线光束下,使树脂硬化成3D打印模型。这项技术被称为SLA或立体光刻技术,可以在0.01毫米的层高上提供极其精细的3D打印。

如需最新的Multicomp Pro 3D打印机线材系列,可在此处访问和购买。

最后,e络盟的工程师、创客和爱好者在线社区(e络盟互动社区)目前正在举办Multicomp Pro 3D打印机线材试用活动。官方测试人员将收到三种不同类型的线材进行测试、实验和回顾使用体验。如果您有3D打印机,并有兴趣尝试这些线材,请访问e络盟互动社区了解更多信息。

除了试用,e络盟互动社区还提供有关3D打印的教育资源,包括介绍3D打印的四集网络研讨会系列《2023年3D打印现状》电子书。

新闻配图.jpg

关于e络盟

e络盟隶属于Farnell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元器件以及工业系统设计、维护和维修产品与技术的分销商,专注快速与可靠交付。从原型研究与设计到生产,Farnell全天候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与专业服务。凭借逾80年行业经验、47个本地化网站以及3500多名员工的专业团队,Farnell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构建未来技术所需的各类组件。

Farnell在欧洲经营Farnell品牌,北美经营Newark品牌,亚太地区经营e络盟品牌。同时,Farnell还通过CPC公司直接向英国地区供货。

自2016年起,Farnell加入了全球技术分销商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如今,双方的合作赋能Farnell支持客户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提供独特的分销服务、端到端交付和产品设计专业知识。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https://www.avnet.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光 GDDR7 提供超过 1.5 TB/s 的系统带宽,带来无与伦比的图形体验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MU)今日宣布,出样业界容量密度最高的新一代 GDDR7 显存[1] 美光 GDDR7 采用美光的 1β1-betaDRAM 技术和创新架构,以优化的功耗设计打造了速率高达 32 Gb/s 的高性能内存。美光 GDDR7 的系统带宽超过 1.5 TB/s[2] GDDR6 提升高达 60%[3]并配备四个独立通道以优化工作负载,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时间、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和更短的处理时间。与 GDDR6 相比,美光 GDDR7 的能效提升超过 50%,实现了更优的散热和续航;[4] 全新的睡眠模式可将待机功耗降低高达 70%[5] 美光 GDDR7 还具备领先的可靠性、可用性及适用性(RAS),在不影响性能的同时,增强了设备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使美光 GDDR7 适用于包括人工智能、游戏和高性能计算在内广泛的工作负载。

1.jpg

美光 GDDR7 性能强劲,可使生成式 AI 工作负载6,如文本到图像的创建等的吞吐量提升高达 33%,同时缩短响应时间至多 20%。美光预计,相较于当前的 GDDR6 GDDR6X,搭载 GDDR7 的显卡在 1080p1440p 4K 分辨率下,光线追踪和光栅化的每秒帧数(FPS)将提升超过 30%7 GDDR7 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美光业界领先产品组合,为 CPUNPU GPU 组件的边缘 AI 推理应用提供了 DDRLPDDR GDDR 内存的选项。针对游戏应用,美光 GDDR7 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帧缓冲缩放技术,为玩家带来 AI 增强的游戏体验,包括灵活多变的地形、玩家角色和故事情节。

美光副总裁暨计算产品事业群总经理 Praveen Vaidyanathan 表示:“美光再次引领了内存创新,推出当今最高带宽的显存解决方案,凭借先进制程和接口技术,持续巩固了公司在图形性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光 GDDR7 内存凭借顶尖的性能,为要求最严苛的应用场景带来全新水准的真实感和卓越性能。”

美光 GDDR6X 历经五年多成功的大规模量产,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性能和质量。这些相似的特性,结合成熟的技术、设计和测试经验,将有助于加速 GDDR7 的普及,并为该产品的扩产提供全面支持。美光在 GDDR6X 上引入了 PAM4 信号传输技术,相实现了比 GDDR6 提升 20% 以上的领先性能。8 PAM4 的成功为美光在 GDDR7 产品组合中继续以 PAM3 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工程技术的进步,如成功测量业界首个 40 Gb/s PAM3 性能,则为未来 GDDR7 产品实现更高性能铺平了道路。

Micron GDDR7 内存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赋能者

AMD 高级副总裁兼企业院士 Joe Macri 表示:“AMD 致力于为玩家打造最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我们与美光在 GDDR7 上的合作推动了这一共同目标。我们对美光 GDDR7 的推出感到兴奋,并期待利用这一技术使游戏响应更加迅速、体验更逼真。”

Cadence 高级副总裁兼芯片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Boyd Phelps 表示:“Cadence 与美光有着深厚的合作历史,共同开发了业界领先的 GDDRHBMDDR LPDDR 内存 IP 子系统解决方案。我们正在使用基于美光领先 1β DRAM技术的 GDDR7 样片,对速率高达 36 Gb/s GDDR7 PHY IP进行测试和验证。”

2024 下半年起,美光 GDDR7 内存将从美光直接购买,或通过全球部分渠道分销商和经销商对外供应。更多信息,请访问美光 GDDR7 产品网页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对客户、领先技术、卓越制造和运营的不懈关注,美光通过 Micron® Crucial® 品牌提供 DRAMNAND NOR 等多个种类的高性能内存以及存储产品组合。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进步,从而为数据中心、智能边缘、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带来更大机遇。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micron.cn  


[1] 基于不同 GDDR7 供应商每片晶圆可存储的千兆位(Gb)数据,对容量密度进行推算。

[2] 基于 384 位内存总线宽度实现1.5 TB/s 带宽。

[3] 组件引脚速率介于 GDDR7 和 GDDR6 的规范之间。

[4] 比较 GDDR7 与 GDDR6 的突发读取能效。

[5] 比较 GDDR7 与 GDDR6 的待机功耗。

6 GDDR7 预计将通过更高的带宽实现推理工作负载的性能提升。

7 在光栅化和光线追踪基准测试中 GDDR7 预计会达到的每秒帧数(FPS)。

8 性能基于 GDDR6 和 GDDR6X 组件规格。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博世展示多元创新技术赋能电气化出行,涵盖制动、转向和电驱动等核心部件

  • 围绕本土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氢能技术在车端和家居领域的应用

  • 以循环经济理念开展业务:博世交换件

6月5日至6月8日,博世携创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亮相2024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连续第二年参展,博世在位于N3-15的展位上全面展示了服务于可持续出行和生活的产品,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愿景。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博世始终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开发绿色低碳的创新技术,从而赋能本土汽车工业,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围绕‘双碳’目标,博世不仅在自身的生产制造端积极践行,而且把减碳经验拓展至整个价值链上下游,支持本土供应链的绿色发展。”

01 博世亮相2024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jpg

多款创新成果亮相展会,赋能可持续出行

本届展会上,博世围绕“技术引领跨界创新”的展会主题,带来了多项领先的、服务于本土市场的电气化出行解决方案,涵盖制动、转向和电驱动等核心部件。例如智能解耦制动系统+ ESP®10,该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和ESP®10配合使用可支持高达0.3g减速度的能量回收,有效提升续航里程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此外,解耦的制动系统可使软件部署有更多可能性,从而让车辆控制更精准,驾乘体验更舒适。 又例如首展首发的“合”平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48V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整车48V提供的电动助力,通过变压系统将整车48V电流转化为电机适配12V电流,提升电机工作效能,为驾驶者提供更轻便的转向体验。“合”平台作为国产化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台,由本土团队自主开发。此外,作为2023年中国市场电桥的出货量位居前列的独立供应商,博世在此次展会上展示了第二代碳化硅电桥,这款产品组合了电机、电力电子控制器和减速器,能直接为车辆的车轴提供动力,从而让动力总成更加经济高效。

围绕本土市场需求,持续拓展氢能技术应用

博世基于对全价值链氢能技术的了解开展业务,并围绕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覆盖车端和家居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车端,博世持续投资氢燃料电池,分别在无锡和重庆建立燃料电池部件、总成双中心,以推进氢动力产品的产业化进程。随着本土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博世已经开发了不同功率的氢动力模块,以服务于商用车的各使用场景。配合重型电驱桥和超级热管理系统,商用车可在实际应用中大幅提升效率,实现氢耗优化。氢作为重要的绿色能源,博世也在探索多种应用方式,包括将其运用到可持续家居解决方案中。本届展会上,博世展出了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并符合中国气候条件的C8760i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该产品采用冷凝前沿科技,热效率高达约108%,相较于常规炉可实现节能20-30%,并减少40%的碳排放。此外,该产品还采用1:10宽幅恒温控焰技术,适用于中国冬夏温差较大的气候,春夏秋冬采暖均可提供稳定输出。除了适配天然气之外,该产品还可使用20%混氢能源,相比使用纯天然气还可进一步减少7%的碳排放。未来,当燃烧能源由天然气转换为100%纯氢气时,这款产品只需1小时改造就能获得纯氢适配性,实现零碳排放。

关注可持续发展,践行循环经济战略

对于博世而言,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多元的创新解决方案,更是博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8年,博世就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点领域从六个维度总结并设置了目标愿景,包括气候行动、水资源、循环经济、多样性、人权和健康。

以循环经济战略为例,博世希望助力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从采购、生产到使用、回收和再制造,以及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减少材料的使用和产品的碳足迹的同时,助力实现范围3减排目标。本次展会上博世所展示的博世交换件是循环经济的落地实践案例之一。交换件产品品类包含柴油共轨喷油器等,博世负责对回收的旧件进行相关检测,保证其符合再制造回用的要求,同时通过数字化工具支持旧件高效回收。

关于博世

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截止至2023年,博世在华销售额达到1390亿人民币,员工人数近58000名。

有关博世中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cn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约429000名员工(截至20231231日)。2023财年度创造了916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致力于以科技塑造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互联化、可持续等全球趋势。凭借在多个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广泛业务布局,博世增强了其创新性和稳健性。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在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研发生产用户友好的、可持续的产品。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保护自然资源。集团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创新实力是博世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900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近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根据创始人罗伯特博世的遗嘱,该信托公司受托负责维护公司的长期存续,尤其是财务独立。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odes 公司 (Nasdaq:DIOD) 宣布扩展广受欢迎的 DML30xx 智能负载开关系列。此次推出四款新产品:DML3008LFDSDML3010ALFDSDML3011ALFDSDML3012LDC,可针对 0.5V 至 20V 的电源轨实现大电流 (10.5A 至 15A) 电源域 (Power Domain) 开关控制。通过一系列嵌入式功能,这些器件可以高效应对有关微控制器、显卡、ASIC、FPGA 与存储芯片供电的各方面需求。这些器件非常适用于满足服务器、计算硬件、网络基础设施、网关、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工业设备、可热插拔设备以及外设端口的电源管理需求。

DIO1017_image_DML3006LFDS_&_DML3009LDC.jpg

此系列开关采用芯片堆叠(Chip-on-Chip)结构,将各个器件的控制器芯片堆叠在低 RDS(ON) N 通道功率 MOSFET 上,占据面积极小,可提高功率密度。器件底部的大面积散热片可大幅提升散热效率,降低工作温度,提升可靠性。得益于器件的通态电流小于 150mA (典型值),并且待机模式电流仅为 0.1mA (典型值),功耗可以降至极低。

此系列负载开关在功能方面高度集成,大幅降低外部电路需求,也就是减少元器件数量,缩小 PCB 面积,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此系列器件提供全方位的防护及监控功能选择,可维持系统可靠性,极大延长运作时间。设计人员可根据产品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功能组合。可选择功能包括短路与过流保护、欠压锁定、电源良好指示信号与软启动,可将浪涌电流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此外,四款器件均具备快速放电功能,确保控制电轨断电和过热关断保护。

DML3008LFDSDML3010ALFDSDML3011ALFDS 采用 V-DFN2020-8 (2mm x 2mm) 封装,以 3000 件为订购单位。DML3012LDC 则采用 V-DFN3030-12 (3mm x 3mm) 封装,以 3000 件为订购单位。

关于 Diodes Incorporated

Diodes 公司 (NasdaqDIOD) 是一家标准普尔小型股 600 指数和罗素 3000 指数成员公司为汽车、工业、运算、消费性电子及通讯市场的全球公司提供高质量半导体产品。我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内容包括分离、模拟、逻辑与混合讯号产品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我们广泛提供特殊应用解决方案与解决方案导向销售,加上全球范围运营的工程、测试、制造与客户服务,使我们成为高产量、高成长的市场中成为优质供货商。详细信息请参阅 www.diodes.com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总公司:京都府长冈京市,代表董事社长:中岛规巨,以下简称“村田制作所”)已与欧洲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公司(总部:法国克莱蒙费朗,CEO:Florent Menegaux,以下简称“米其林”)签订了关于轮胎内置RFID标签及将RFID标签嵌入轮胎的相关许可协议。由此,村田制作所的轮胎内置RFID标签能够提供给全世界的轮胎制造商,帮助实现工厂和仓库的轮胎管理、物流、售后市场维护和质量追溯等。

2024年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减轻卡车司机的交货、产品检查等非运送业务负担的需求迫在眉睫。此外,在欧洲,ESPR(1)和数字产品护照制度(2)等环保措施的推进使得获取产品信息、提高管理和点检的效率、确保可追溯性更加受到重视。因此,轮胎行业期望通过使用RFID标签进行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轮胎管理并提高其效率,在轮胎中配备RFID标签正在不断推进。
(1) ESPR(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要求制造商在产品设计阶段适用耐用性、可修理性和可重复利用性等生态设计要求的规则。

(2) 数字产品护照制度:能够记录和跟踪产品可持续性(使用的原材料、制造商、可回收性和拆卸方法等信息)的制度。

村田制作所和米其林从以前就开始共同致力于开发轮胎内置RFID标签,此次又以米其林持有的轮胎内置RFID标签专利以及与将RFID标签嵌入轮胎相关的专利为对象签订了许可协议。通过此次签订的许可协议,村田制作所的第4代无链接结构RFID标签(3)可以提供给全世界的轮胎制造商。预定量产出货时间为2025年1月以后。

(3) 第4代无链接结构:RFID模块与外部天线进行磁耦合,从而实现RFID标签功能的结构。

4代无链接结构

1.png

村田制作所除了提供轮胎内置RFID标签外,还为轮胎制造商进行轮胎内置RFID标签的通信特性测试、开发和提供RFID软件(id-Bridge)等,帮助实现从制造到物流、销售、维修的轮胎有效管理。

村田制作所今后将继续致力于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RFID标签,并提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减轻作业人员负担的产品,例如提高轮胎管理中的可追溯性等。

米其林公司RFID system designer Laurent Couturier先生表示:

RFID技术对于简化和优化轮胎运营不可或缺。该RFID标签可用作轮胎个体信息的获取手段,记录轮胎从诞生到废弃的历程,有望帮助解决近来的环境问题。通过此次的许可协议,村田和米其林将共同致力于发展轮胎行业,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从RFID技术中受益,从而开创出行行业的未来。

村田制作所RFID事业推进部部长川胜哲夫表示:

米其林是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商之一,通过签订此次的许可协议,将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在轮胎上配备RFID的标准化、创建能解决运输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供应链可靠性做贡献。

相关网站

咨询

由此进行与本产品相关的咨询。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创造独特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米其林

作为出行领域的领先公司,米其林致力于不断改善客户的出行体验。除了为各行业开发高性能材料外,还设计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轮胎、服务和解决方案。地图和指南等数字服务也可以帮助客户改善旅行体验。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在170个国家拥有123,600名员工。米其林在全球拥有71个轮胎制造据点,2020年生产了1.7亿个轮胎。

请访问公司网站阅览详细信息。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7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