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经过认证的完全可编程ST87M01 LTE Cat-NB2 NB-IoT工业模块充分发挥Ceva-Waves Dragonfly NB-IoT平台 IP的优势,提供超级可靠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连接性

帮助智能边缘设备更可靠、更高效地连接、感知和推断数据的全球领先半导体产品和软件IP授权许可厂商Cev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VA) 宣布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已经获得Ceva-Waves Dragonfly NB-IoT平台授权许可,并将其部署在最近推出的ST87M01超紧凑型低功耗模块中。ST87M01结合了功能强大且可靠的窄带物联网(NB-IoT)数据通信与精确并且高弹性的GNSS地理定位功能,适用于物联网设备和资产。

342. Dragonfly_ST_Social_240703.jpg

       NB-IoT是专为低功耗、广域(LPWA)连接而设计的蜂窝通信技术,能够为各种物联网设备和服务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Ceva-Waves Dragonfly 平台集成了Ceva-BX1处理器、优化的射频收发器、基带和协议栈,提供了完备的版本15 Cat-NB2 调制解调器 IP 解决方案,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降低进入门槛。

       《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Ericsson Mobility Report)》预测,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30亿增长到2029年的61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为了抓住重大增长机遇,集成了Ceva-Waves Dragonfly 平台的 ST87M01模块瞄准了利用蜂窝连接来增强功能的广泛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电网、智能楼宇、智慧城市和智能基础设施应用,以及工业状态监测和工厂自动化、智慧农业和环境监测。该模块还适用于宠物、儿童和长者定位、远程工人安全监控、电动工具等设备的资产跟踪,以及普通智能物流等跟踪应用。

       意法半导体专用产品部门总经理Domenico Arrigo表示:“Ceva-Waves Dragonfly平台是我们ST87M01 NB-IoT/GNSS全内部模块的最佳选择。我们在公司内部进行整个模块的构思、设计和产业化,需要紧密的合作关系和一流的工程技术支持,Ceva团队完美地提供了这些支持。”

       Ceva副总裁兼无线物联网业务部门总经理Tal Shalev表示:“我们非常荣幸与意法半导体密切合作,提供完整的版本15 Cat-NB2调制解调器IP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推动突破性的蜂窝物联网性能和能效。出色的 ST87M01 NB-IoT/GNSS 模块专为满足工业市场的严苛要求而量身定制,我们期待看到这款模块在现场应用中大放异彩。”

       Ceva-Waves Dragonfly是适合广泛应用的完整eNB-IoT IP 平台,它是完全软件可配置的解决方案,能够通过多卫星 GNSS 和传感器融合功能进行扩展。Ceva-Waves Dragonfly包括完整调制解调器设计的参考芯片,具有嵌入式 CMOS 射频收发器、先进的数字前端、物理层固件和协议栈(MAC、RLC、PDCP、RRC 和 NAS)。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页https://www.ceva-ip.com/product/dragonfly/

关于Ceva公司

Ceva热忱地为智能边缘带来全新的创新水平。我们的无线通信、感知和边缘AI技术是现今一些先进智能边缘产品的核心。我们拥有更可靠、更高效地连接、感知和推理数据的广泛IP 组合,包括用于蓝牙连接Wi-FiUWB 和5G 平台 IP,实现无处不在的强大通信;以至可扩展的边缘人工智能 NPU IP传感器融合处理器和提升设备智能的嵌入式应用软件。我们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在极小的硅片尺寸内以超低功耗提供卓越性能。我们的目标简单:为业界提供半导体产品和软件 IP,创建更智能、更安全和更紧密互连的世界。今天,Ceva 正在努力践行这一理念,支持全球超过 170 亿个创新性智能边缘产品,涵盖从人工智能智能手表、物联网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直到自动驾驶汽车和 5G 移动网络。

Ceva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运营机构为全球客户群提供有力支持。我们的员工包括各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能够持续解决最复杂的设计难题,帮助客户将创新的智能边缘产品推向市场。

Ceva: 助力智能边缘

关注Ceva微信订阅号,请搜寻 “CEVA-IP”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南芯科技(证券代码:688484)宣布推出车规级 8 通道半桥驱动器 SC77708Q,可驱动多达 16 个外部 N 沟道 MOSFET,支持 24 位 SPI(串行外设接口)或最高 25kHz 三路 PWM 输入信号对系统进行配置及控制,实现 1mA 到 100mA 的自适应输出驱动电流。SC77708Q 符合 AEC Q-100 标准,开创性地将跛行模式应用到半桥驱动器,为座椅控制、电动尾门、中控锁、车窗升降、雨刮器等多种车身控制应用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1.jpg

可配置跛行模式

SC77708Q 支持用户配置跛行模式,当车辆发生看门狗超时等异常情况时,由半桥驱动的座椅、车窗等控制模块同样可以基于工程师的提前配置保留部分基础功能,直至车辆异常被解决。跛行模式已在高边驱动、电子保险丝等器件中被广泛应用,SC77708Q 将这一功能加入半桥驱动器,无疑为工程师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灵活度,也为终端用户的产品使用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高边驱动复用

SC77708Q 可复用为多通道高边开关驱动,减少外部器件数量。充当高边开关时,SC77708Q 支持可灵活配置的软启动方式,提前设置高边打开时间,在容性负载引发的大电流触发短路保护后,系统可自动通过预设的时间打开高边,并通过电路的状态关断高边。传统方法通常采用调节脉冲宽度调制 (PWM) 占空比的方法来改变电流强度,会占用大量 MCU 资源。软启动方式能避免瞬态电流冲击,不占用 MCU 的状态和资源,还可以自主设置参数,让整个系统更加灵活高效。

电流截断

传统半桥驱动在电机启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电流,从而引起电路抖动,并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SC77708Q 采用电流截断的方法限制最高电流,工程师可通过自由配置 DAC 实现不同的截断电流阈值,让系统设计更灵活可靠。

其它特性

  • 采用 VQFN-48 封装,提供良好的热性能,最小化所需 PCB 尺寸

  • 工作电压可达 28V,耐受电压 40V,满足主流车载电机的电压需求

  • 优异的静态电流性能

  • 集成两个增益可配置的电流传感放大器,分别用于系统保护和诊断

  • 提供广泛的诊断功能,可监控电源电压和电荷泵电压,实现温度警告和过温关断

  • 每个门驱动器可独立监控外接 MOSFET 的源漏电压

南芯科技车规级产品家族

南芯科技汽车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绿色和智能的出行方式,涵盖车载充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身控制等应用,致力于为客户推出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我们扎根于客户研发场景,基于客户应用不断进行定制设计迭代,帮助客户在汽车核心应用领域更快地设计出效率更高、集成度更高、安全性更高的产品。

关于南芯科技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芯科技,证券代码:688484)是一家专注于电源、电池管理和嵌入式的高性能半导体设计公司,拥有 Charge pump、DCDC、ACDC、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快充协议、锂电保护、汽车电子等多条产品线,基于自主研发的升降压充电、电荷泵和 GaN 直驱等核心技术,推出了多款明星产品,在消费、泛工业、汽车等市场被广泛采用。南芯科技拥有强大的研发及系统团队、独立的品质管控团队以及贴近客户的销售和支持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与高经济效益的系统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https://cn.southchip.com/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周玲

中国的容器管理市场正不断增长。Gartner预计,到2027年,中国基于软件的容器管理最终用户总支出将从2024年的8900万美元增加到1.306亿美元。

1:中国容器管理支出预测(2022 - 2027年)

1.png

容器管理可成为云原生基础设施平台的核心基础。容器管理市场的提供商包括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传统的本地基础设施提供商或第三方容器管理软件提供商。随着企业的数字化目标、地缘政治局势、监管环境和最终用户购买行为的变化,容器管理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此类产品必须满足多种需求,包括能够在混合环境中运行,与本地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兼容,并且具备应用可移植性。因此,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正在增加组装式和解耦能力,通常在企业内被称为云原生平台。中国市场上容器管理解方案或平台的能力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能力、增强能力和进阶能力(见图2)。

2: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核心技术能力

2.png

中国的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部署高效可扩展应用的需求和金融等高监管行业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容器管理解决方案为以下常见使用场景提供支持:

云原生应用架构

云原生应用架构具有延时感知、工具化、故障感知、事件驱动、安全、可并行、自动化和资源消耗感知(LIFESPAR)等特点。云原生基础设施上的容器管理解决方案可为云原生应用,特别是微服务,提供强大的基础架构。

云原生基础设施

基于Kubernetes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应具有可编程、有韧性、不可变、模块化、有弹性和声明式(PRIMED)的特点。不可变属性和声明式配置是基于Kubernetes的云原生基础设施的核心,是使基础设施交付与云原生应用交付具有同等敏捷性的关键推动因素。

混合云部署

目前,中国的许多企业机构都采用了混合云模式,多数核心业务工作负载都在私有云上运行或计划迁移到私有云。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软件提供商可提供跨不同云环境和异构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能力。

与国产化底层基础设施兼容

目前,中国多数本地云服务提供商、传统基础设施供应商和第三方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已为此做好准备,并可与国产化基础设施架构兼容,如鲲鹏、麒麟和海光等。

边缘计算

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有助于管理和部署容器化物联网(IoT)应用,优化资源利用率,实现与边缘计算和云服务的无缝集成。

GPU编排

容器管理提供的功能和插件可实现GPU编排,以便在容器化环境中管理和分配GPU资源,可有效地将GPU用于需要高性能计算的机器学习(ML)、AIGenAI用例,并简化GPU密集型工作负载的部署和管理。

除了帮助中国企业满足需求(如混合云成本管理和边缘计算容器管理)和实现容器管理用例外,容器管理解决方案还具有如下优势:

提高数字生产力和敏捷性

容器管理解决方案可提供更高效、简化的测试和部署流程,使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代码编写,改善协作并缩短应用开发生命周期。此外,多数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或平台都集成了CI/CD能力。这有助于不同环境中的自动测试、持续集成和部署,能够更快地反馈和识别错误或问题。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或平台还能够统一不同云环境中的活动,使用户能够无缝使用任何云基础设施环境。

支持跨混合云环境的应用可移植性

容器管理解决方案利用容器化技术将应用及其依赖关系、库和配置封装为一个容器镜像。该镜像将应用及其运行环境进行封装,使其自成一体,独立于底层基础设施。借助混合云集群群组管理(包括多云)的能力,应用在不同底层基础设施环境中的可移植性将得到提升。

资源优化

中国的多数工作负载都在私有云上运行。容器管理解决方案或平台使企业能够在一台主机上运行多个容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带有Kubernetes编排功能的容器管理解决方案可使多个容器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从而实现了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企业机构提供可行动的客观洞察,推动企业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作出明智决策,实现卓越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由IBM中国主办的"IBM校友返校日"活动在位于北京的IBM创新体验中心举行。来自各个行业的近二十位前IBM员工(ex-IBMer)受邀参加,IBM大中华区品牌与企业传播部总经理林建刚、IBM中国合作伙伴招募负责人罗昕、IBM中国合作伙伴技术支持负责人徐建光从企业战略、渠道政策、全栈技术和应用场景等维度,为"IBM校友" 们重新介绍了"今天的IBM",并分享了新的AI时代的共赢机遇。

1.jpg

IBM中国四十年,携手校友再出发

今年是IBM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四十年。IBM的创新技术和行业经验帮助许多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世界接轨,也收获了高质量的人才和广泛的信任。今天,以混合云和人工智能(AI)为锚,IBM的混合云战略在过去几年已经取得成功;随着企业级数据和AI平台watsonx等AI解决方案加速走向市场、走进客户,IBM的企业级AI战略也正步入正轨。

在介绍"今天的IBM"时,林建刚表示,在过去两年里,IBM根据政策、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在大中华区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挖潜重点大客户突破新的市场大力拓展渠道。罗昕分享了IBM Partner Plus合作伙伴计划的最新政策和激励机制,并欢迎"校友" 们充分利用焕新升级的合作伙伴项目,发掘新客户、共赢新市场。徐建光全面介绍了IBM的企业级AI全栈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的共创模式,并分享了IBM InstanaIBM GuardiumIBM Planning AnalyticsIBM Storage Scale System等软硬件产品的本地客户案例。

在IBM 创新技术共创的演示中,IBM中国创新体验中心客户顾问谷冰向"校友" 们展示了IBM企业级AI技术在客户端的真实demo场景,包括源卓微纳科技借助watsonx在内的IBM AI解决方案搭建企业级智能问答知识库、某制造业"灯塔企业"部署IBM Maximo的视觉检测方案提高质检效率,以及watsonx Orchestrate在解放HR生产力方面的应用等。

2.jpg

IBM中国四十年,携手校友再出发

此前任职于IBM咨询、技术服务、研发等部门的"校友们"全程参与交流,并分享了与IBM共同成长的经历,以及对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的最新洞察。其中,他们对IBM的企业级AI技术创新和进入市场的速度印象深刻,希望与IBM共同探索在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的合作机会。以下是部分"IBM校友"的分享:

  • 在我的印象中,IBM一直是服务大型企业、世界500强公司的。今天,IBM对共创的重视,将目标客户扩展到更多类型、各种体量的公司,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看到与IBM连结的更多可能。——原IBM咨询"校友"

  • 我是2009年加入IBM的,之前来创新体验中心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参观让我第一次全面地看到IBM的一些产品演示。结合过去十多年服务企业客户的经历,我认为Planning Analytics、LSF磁带存储等产品在今天依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原IBM软件部"校友"

  •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IBM专注于AI落地的方向是对的。现在,很多厂商已经不再"卷"大模型了,而是瞄准应用。我觉得这个方向上会有更多合作、试点的机会。——原IBM咨询"校友"

  • 我现在主要从事医疗健康产业的软件定制等方面的业务。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和IBM共同探索Instana和卫健、养老等领域的客户连接,以及watsonx在中国的更多应用场景。——原IBM专家实验室"校友"

如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所说:"IBM中国四十年,我们给这个市场培养了大批人才,意味着还有很多人对IBM有感情;我们服务了很多客户,意味着有很多人对IBM技术和服务有信任。我们要做的是,进入新的目标市场、走入目标客户、走入合作伙伴,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带给他们。"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今天的IBM已经准备好携手更广泛的生态力量,联动各行各业的"校友"们再次出发,共赢新的AI时代!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提供最新电子元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全球授权分销商Mouser Electronics, Inc.,今天发布了其共同为创新赋能(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术系列的最新一期,探讨了适用于日常设备和工业应用的人机界面 (HMI) 的独特属性。随着人机界面的发展,工程师们正在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直观设计与尖端技术相融合,从而推出一系列新功能。在本系列中,Mouser深入探讨了人机界面在未来对我们的设备、汽车、房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技术和社会影响。

mouser-eit2024-pr-hires-2400x1350.jpg

进入人机界面和人为因素的世界,了解为优化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心理、生理和人体工程学方面。(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工程师们利用人类自然行为、能力和认知处理的原理,设计能够预测用户需求和偏好的界面。本EIT系列深入探讨了人机界面的沉浸式集成、先进的无障碍功能以及支持汽车设计满足全球用户期望。在新一期的The Tech Between Us播客中,主持人、Mouser技术内容总监Raymond Yin与Emergo UL高级研究总监Allison Strochlic共同探讨了人为因素的定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以及不同行业的设计差异。本期嘉宾是Rivian的长期设计领导者、人机界面设计专家Nicole Johnson。Johnson探讨了人机界面的演变,以及工业4.0和物联网集成如何影响设计考虑因素。

Yin表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机界面,使其更加个性化和直观,语音和手势控制消除了对传统按钮和拨盘的需求,使复杂的技术更容易为不同年龄和能力的人所使用。”

本期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多资源,包括 技术文章信息图视频等,重点介绍了通过人机界面增强的沉浸式技术。例如,游戏、娱乐和汽车行业可以通过开发可定制的界面功能,在人类和机器之间建立无缝关系。

Mouser的“共同为创新赋能”计划成立于2015年,是业内最受认可的电子元件计划之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om/empowering-innovation/human-machine-interface/并关注Mouser的FacebookLinkedInTwitterYouTube

有关Mouser的更多新闻,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newsroom/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Mouser提供最广泛的最新半导体、电子元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选择。Mouser的客户可以期待获得充分认证的正品,这些产品完全可以从每个制造商合作伙伴处溯源。为了帮助客户加快设计速度,Mouser网站提供内容广泛的技术资源库,包括一个技术资源中心,以及产品数据表、特定供应商的参考设计、应用说明、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和其他有用信息。

工程师可以通过Mouser免费提供的电子快讯随时了解当今激动人心的产品、技术和应用新闻。Mouser的电子邮件新闻和参考订阅可以定制,满足客户和订阅者独特而不断变化的项目需求。没有其他分销商能为工程师提供如此众多的定制服务以及对所收到信息的控制能力。立即登录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了解新兴技术、产品趋势和更多信息。

关于Mouser Electronics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旗下的Mouser Electronics是一家经过授权的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分销商,专注于其领先制造商合作伙伴的新产品介绍。 全球分销商的网站mouser.com为全球电子设计工程师和买家社区提供服务,其中有多种语言和货币可供选择,其中拥有来自1200多个制造商品牌的680多万件产品。 Mouser在全球提供28个支持地点,以当地语言、货币和时区提供一流的客户服务。 该分销商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大都会区拥有100万平方英尺、最先进的分销设施,可向223个国家/地区的65万多名客户发货。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om/ 。

商标

Mouser和Mouser Electronics是Mouser Electronics, Inc.的注册商标。 本文提及的所有其他产品、标识和公司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拥有者的商标。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17018829/zh-CN/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车联网联盟正与汽车到设备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制造商合作,以实现安全、可互操作的数字钥匙使用。

致力于推进车辆到设备连接解决方案的跨行业标准组织车联网联盟(CCC)今天宣布了CCC数字钥匙™认证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汽车制造商BMW Group和半导体制造商NXP® Semiconductors成为首批获得CCC数字密钥认证的两家企业。 BMW Group获得认证的是其综合数字钥匙产品,该产品能让驾驶员使用支持CCC数字钥匙的智能手机,利用近场通信功能(NFC)锁定、解锁和驾驶车辆。NXP的数字钥匙解决方案中的安全元件和NFC芯片组通过了认证,从而允许用户通过支持NFC功能的设备访问和启动汽车。

CCC数字钥匙认证表明,基于NFC的数字钥匙产品的应用实例符合CCC对安全和可互操作的车辆到设备访问的最高要求,而这两点正是阻碍消费者广泛采用数字钥匙的最大障碍。一直以来,许多专有的数字钥匙实施方案都缺乏充分利用该技术所需的互操作性标准,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但McKinsey & Company最近的研究表明,2030年销售的汽车中将有90%以上实现联网,而目前该数字只有50%。随着联网汽车的不断普及,车辆到设备生态系统的所有方面都必须符合通用标准,使消费者能够充分受益。

CCC总裁Alysia Johnson表示:“随着我们努力提高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采用率并建立信任,在汽车到设备生态系统的每个环节对数字钥匙解决方案进行认证势在必行。自12月推出CCC数字钥匙认证计划以来,我们的全体成员——包括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和技术公司,都为如此迅速地达到这一里程碑做出了贡献。我们很荣幸指定BMW和NXP的实施方案通过CCC数字钥匙认证,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CCC数字钥匙标志出现在更多的实施方案上,无论是车辆、设备还是其他技术组件。”

CCC数字钥匙认证的三大优势包括:

  • 增强安全性,赢得消费者信任:获得CCC数字钥匙认证可在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中建立信誉,并确认制造商的数字钥匙实施是安全可靠的。

  • 经过验证的互操作性可改善用户体验:CCC数字钥匙认证确保了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兼容性,无论是汽车或设备,都能在使用CCC数字钥匙时获得无缝体验。

  • 增强品牌信心,推动未来增长:一旦通过认证,企业就可以在其产品实施方案、社交媒体和营销材料上显示CCC数字钥匙标识。这表明公司致力于达到最高行业标准,并提升新客户增长潜力。

NXP安全嵌入式交易部副总裁Jerome Legros表示:“自数字钥匙技术诞生以来,其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而通用标准对于赢得消费者信任和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作为CCC的特许成员,NXP一直引领相关潮流,通过NXP安全元件技术实现可信可靠的车辆到设备访问。作为首家通过这一通用标准认证的半导体供应商,我们相信NXP集成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将有助于推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

CCC数字钥匙认证计划目前包括端到端互操作性测试和NFC实施认证。随着CCC认证范围的扩大,已通过认证或正在申请认证的用户还将获得蓝牙低功耗 (BLE) 认证(可实现远程命令)和超宽带与BLE认证(可提供全面的被动输入功能)。这些新增认证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BMW Group中央控制单元、线束、电源开发副总裁Kai Barbehön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为驾驶者提供最佳体验,而通过CCC数字钥匙认证确保我们的数字钥匙具有互操作性是这些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期待着继续与CCC合作,并将CCC数字钥匙视为我们当前和未来汽车平台不可或缺的功能。”

有关CCC数字钥匙认证计划或如何成为会员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arconnectivity.org

关于车联网联盟:

The 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 (CCC) 是一个跨行业组织,致力于推进智能手机到汽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发展。车联网联盟代表了全球汽车和智能手机行业中的大多数,拥有200多家成员公司。车联网联盟的成员公司包括智能手机和汽车制造商、汽车一级供应商、硅/芯片供应商、安全产品供应商等。其董事会成员包括来自创始成员公司Apple、BMW、CARIAD、DENSO、Ford、General Motors、Google、Honda、Hyundai、Mercedes-Benz、NXP、Panasonic、Samsung、Thales和Xiaomi的个人。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arconnectivity.org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17485905/zh-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纵深演进,重塑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体系。以PCB线路检测为例,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率难以保证。通过引入AI技术对检测过程进行训练和优化,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研华作为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深耕四十余载的领军企业,早已敏锐地捕捉到了AI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不仅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边缘计算平台,还积极拓展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服务模式,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近日,2024年研华嵌入式产业合作伙伴会议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研华(中国)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总经理许杰弘表示,研华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凭借在Edge Computing的优势,研华正与生态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为AI技术的应用落地提供强大的边缘计算平台支撑。

1.jpg

研华(中国)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总经理许杰弘

全面布局AI高阶应用与边缘侧应用

当前AI技术和物联网的加速融合引发了AIoT的浪潮。在这一趋势中,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移至网络边缘,提高了物联网的实时性和效率。同时,AI技术的融入使得边缘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化地分析和决策,三者的结合正加速推动物联网行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现场,许杰弘深入阐述了AI应用的两大领域:高阶的训练系统与推理应用,以及边缘侧的一般应用。他强调,研华针对这两个领域均能提供全面且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以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对于高阶应用领域而言,具有强大运算能力的平台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工具。研华凭借多年在产业应用中的深厚积淀,与各大GPU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契合的服务器和高级运算平台,以最大化发挥GPU资源的效用。此外,研华还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以助力客户更好地运用这些工具。

而在边缘侧的一般应用中,对产品的低功耗和性价比要求较高,ARM架构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目前,基于ARM平台的AI应用主要依赖其内置的NPU来完成。但是不同的芯片厂商提供的AI SDK和NPU并不能完全被用户所掌握。同时,用户在选型过程中也会遇到驱动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来协助进行驱动开发和操作系统的定制化裁剪。

针对这些挑战,研华在Arm-Based AI上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协助用户专注于应用层面的开发,通过开发中间件和提供底层驱动支持用户快速将其应用部署到板卡和系统上,从而加速AI应用的落地,为边缘智能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2.jpg

携手生态伙伴,共推AI技术落地与发展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逐渐成为现实。但是,要实现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落地,仅靠技术的创新发展远远不够。"由于AI产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自应对所有挑战。因此,‘伙伴'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许杰弘强调。

3.jpg

研华科技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不断的探索精神,正稳步推进AI技术的落地与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AI技术的落地应用,研华与高通、Hailo、瞰瞰智能等重要战略生态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市场开拓和客户需求满足的各个环节。通过打造"多元、开放与标准化"的Edge AI共生系统,研华为企业AI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研华有着明确的考量维度。首先是策略层面,考虑到高阶训练和推理的需求,以及边缘侧一般应用的特点,研华会根据不同芯片厂商的定位和产业应用,选择最适合的合作伙伴。为有效扩展人工智能应用来满足多元的市场需求,研华已与众多主流芯片厂商合作基于不同架构的 CPU、VPU 或GPU技术积极快速地布局边缘AI,提供多维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随着对客户应用的深入了解以及积累足够经验后,研华也将打造专用的AI平台,以满足特定产业的需求。

研华深知在应用方面,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所有任务。因此,在应用层面上,研华与上游的专业方案提供商和软件厂商进行方案整合,为行业用户提供专属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推动应用落地。例如,在机器视觉领域,研华选择与专业的技术提供商如瞰瞰智能合作。

"研华并非提供最终解决方案的角色,而是站在产业的后方,发挥自身优势,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在技术和架构上取得突破。"许杰弘说道,"研华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以及AI模块的技术支持方面,这使得我们能够为客户搭建稳固的硬件平台,并量身打造所需的软件和AI训练架构,从而助力客户顺利实现其目标。"

多元AI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应对内卷挑战

在当前市场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卷化现象日益凸显,许多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优质的服务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对此,许杰弘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华同样感受到了压力。为了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我们正在采取几项关键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首先,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华将专注于开发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以满足既定市场客户的需求。其次,研华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协助客户整合VPU、NPU等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提升附加价值。此外,研华将整合X86和ARM架构上的NPU产品,推出包括平台类产品、AI模块以及AI PC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线。研华还将重点关注服务环节,确保客户充分利用这些AI产品。

4.jpg

同时,研华还将针对特定产业进行应用开发,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研华可以提供完整物联网架构跟智能化的EMS整机以及针对传统太阳能系统的简单控制整机。目前,研华全新推出的Kedge-350储能EMU控制主机,已获得多家太阳能系统和储能客户的测试需求。"我们将继续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更多产业级产品,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在机器人方面,研华也将开发机器人专用设备及搭载AI相关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些产业的特殊需求。与通用产品相比,这些专用设备将更贴近客户需求,性价比更高,操作难度更低,能够帮助客户更快地实现应用落地。

5.jpg

许杰弘进一步介绍说:"在产业布局方面,研华已深入涉足5G应用、网络应用、机器人、电动车充电桩以及新能源太阳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我们将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性进行精细化的深耕和产品规划,为每个产业量身打造符合实际应用的高性能边缘计算平台,更精准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前,研华正从多个维度积极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通过不断深化在AIoT领域的战略布局,并增强行业应用场景的渗透能力,加速助力客户更轻松地实现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从技术研发到行业渗透,再到生态合作,每一步都是研华对AI边缘智能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展望未来,研华也将在AIoT领域能够实现更多突破,让更多企业从AI技术发展中获益。

关于研华(Advantech)

研华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为企业品牌愿景,一直专注于工业物联网、嵌入式物联网及智慧城市三大市场。为迎接AIoT与人工智能发展大趋势,研华以Sector Driven策略全面展开布署并聚焦七大产业,长期深耕行业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以AIoT + Edge Computing边缘硬件平台产品群、工业物联网软件平台WISE-IoT,再加入产业AI解决方案及行业知识,融合成为产业整合应用的协同共谱之经营模式,以协助伙伴客户串接产业链。研华业务分布全球27个国家,拥有近8,800名员工,以强大的技术服务及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本土化响应的便捷服务。此外,研华积极推进产业伙伴共创,加速AIoT生态圈布建与发展。

(公司网址:www.advantech.com.cn

关于研华IoT嵌入式平台事业群(EIoT , Advantech Embedded IoT Group)

研华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提供全系列嵌入式计算机板卡、智能系统、外围模块、软件服务经销以及客制化设计导入服务,涵盖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全球销售与服务,并专注垂直产业发展。为迎接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还提供从边缘运算(EdgeComputing)到云服务(Cloud Services) 的物联网整合解决方案,包含AIW无线解决方案、IoT Gateway 网关、EIS边缘智能服务器及WISE-PaaS/DeviceOn智能化设备维运管理软件、WISE-PaaS物联网软件平台及主流第三方云服务平台,更针对人工智能应用推出一系列Edge AI模块,推理系统及产业解决方案,专注产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开发及区域深耕。(服务专线/QQ:400-001-9088)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7月18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意法半导体(ST)ST-ONEHP器件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友尚基于ST产品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的展示板图

近年来,快充行业不断经历创新升级,每一次技术的跃进都为充电的效率与安全性带来革命性变革。特别是USB PD3.1快充标准的引入,更是为该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该标准不仅将最大充电功率提升至240W,同时新增多组固定和可调输出电压档位,可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充电方案。在此背景下,大联大友尚基于ST-ONEHP器件推出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

2.png

图示2-大联大友尚基于ST产品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的实体图

ST-ONEHP是ST-ONE系列数字控制器的一员,其采用新型非互补ACF控制和同步整流技术,内置USB-PD 3.1 EPR协议,是全球首款搭载ARM Cortex M0+核心的嵌入式控制器,支持离线可编程控制和同步整流功能。该器件与USB PD PHY一体封装,采用强化电流隔离的集成单片设计,能够高效地控制ZVS非互补有源钳位反激式转换器。ST-ONEHP拥有最高4kV的瞬态电压和800V的高压启动能力,并集成输入电压检测和过压/欠压检测功能,可提升电路安全性。

在设计中,ST-ONEHP与MasterGaN结合使用,可发挥更出色的效能。MasterGaN是一款封装为9mm×9mm的电源产品,其内置两个GaN MOS和高压驱动,相较于传统Si MOS,具有优越的热性能和开关效率等优势。在本方案中,采用MasterGaN1产品,在有效优化PCB的电路设计和体积的同时,提升充电体验。

3.png

图示3-大联大友尚基于ST产品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的方块图

除此之外,本方案还采用ST旗下高性能MOSFET STL36N60M6和PFC控制器L6563S,借助这些器件的优势,方案能够协助厂商快速推出稳定且具有高功率密度的快充产品,极大缩短开发周期并简化BOM成本。

核心技术优势

较少的外围器件,集成32位Cortex M0+内核、64kB Flash实现数字控制;

最大输出功率140W、最高效率>94%;

高功率密度>25W/inch³;

内置高压启动、X-CAP自放电线路和负载开关功能,各种安全保护线路;

具有强化电流隔离的集成单片。

方案规格:

输入电压范围:90Vac~264Vac/47Hz~63Hz;

PCB尺寸:85mm×55mm×23.5mm,(L×W×H);

输出:SPR:5V@3.75A、9V@3.75A、15V@3.75A、20V@5A;

EPR:28V@5A;

AVS:15V~28V@5A with 100 mV step;

USB PD 3.1 EPR认证。

本篇新闻主要来源自大大通:

基于ST ST-ONEHP 140W USB-PD3.1快充方案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75个分销据点,2023年营业额达美金215.5亿元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上海2024年7月18日 2024年,AMD将再次隆重亮相ChinaJoy!在E7馆为粉丝和玩家朋友们带来游戏和AI PC的盛宴。

每年一度的全球数字娱乐领域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盛会之一,2024年第二十一届ChinaJoy将于7月26日至7月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ChinaJoy的老朋友和AI PC领域创新的领先者,AMD将携最新锐龙AI 300系列第三代AI PC处理器亮相ChinaJoy,联合众多产业链合作伙伴,推出搭载最新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的AI PC新品,并推动产业链创新,赋能超前AI体验。

1.jpg

在ChinaJoy盛会现场,AMD将携手众合作伙伴,为次世代 AI PC发布全新的 AMD 锐龙AI 300 系列处理器,该处理器配备目前性能超强的神经处理单元 (NPU),为未来直接在笔记本电脑上实现全面的沉浸式 AI 计算铺平了道路。基于新的 AMD XDNA 2 架构,这款全新的 NPU拥有 50 TOPS 的 AI 处理能力,其 AI 引擎性能是第二代 AMD 锐龙 AI 的三倍,可高效处理本地 AI 工作负载、生成内容并将工作流程自动化,同时保持卓越的能效,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

2.jpg

AMD 锐龙 AI 300 系列处理器采用全新的"Zen 5"架构,配备高达 12 颗高性能 CPU 核心和24个线程,片上 L3 高速缓存比上一代面向轻薄笔记本的"Zen 4"处理器多 50%。AMD 锐龙 AI 300 系列处理器还拥有全新的 AMD RDNA 3.5 图形架构,配备最新的 AMD Radeon 800M 系列显卡,带来流畅的帧速率和 3A 游戏体验。凭借为精英级游戏和生产力而生的领先 AI 架构和超强性能,第三代锐龙 AI PC系列处理器可为私密、极速响应和智能的笔记本电脑运算带来卓越的性能。

在ChinaJoy现场,AMD将联手众多OEM合作伙伴,推出多款由AMD 锐龙 AI 300 系列处理器驱动的AI PC和游戏笔记本新品,这些新的笔记本将带来出众的性能,注重隐私并灵活响应的 AI,出色的电池续航能力以及游戏机级别的移动游戏体验。同时,为了让最终用户和粉丝们尽早体验到搭载AMD 锐龙 AI 300 系列处理器的AI PC新品带来的革命性AI体验,AMD还将在ChinaJoy现场与领先的电商平台京东紧密合作,推动产品的上市和普及。

AI PC的发展,不仅需要像AMD 锐龙 AI 300 系列这样性能强大的AI PC处理器,同时也需要创新AI应用软件的支持,以让消费者感受到AI带来的高效、便利和新体验。通过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合作,AMD 正在加速新一代 AI 计算,以开启从生产力、内容创作到游戏和娱乐的未来 AI 新体验。

在今年ChinaJoy 现场AMD舞台,AMD将与"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众多ISV合作伙伴一起,展示其在中国市场积极推进AI创新应用的承诺,回顾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发展的重要历程和成果。AMD还将展示其与本地ISV合作伙伴基于Ryzen AI开发的最新创新应用成果,并将介绍"AMD中国AI PC创新领航计划",包括AI PC应用支持计划、AI + Gaming大赛、高校AI+3D大赛,以及AMD AI应用用户体验计划等。

3.jpg

作为移动游戏领域的领先者,AMD在去年的ChinaJoy上首发了锐龙9 7945HX3D处理器,拥有超强的游戏性能。今年,AMD将与OEM合作伙伴推出搭载最新锐龙AI 300系列以及锐龙8000系列处理器的游戏和轻薄笔记本新品,还将与OEM合作伙伴在AMD展台上演示搭载AMD锐龙AI 300系列、锐龙9 7945HX3D、锐龙7045HX系列和锐龙8000系列处理器的游戏笔记本。

7月26-29日,ChinaJoy 2024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7馆,不见不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倍福最新推出了 4 款 EL336x EtherCAT 模拟量输入端子模块,它们具有结构超紧凑且经济高效的特点,可将称重功能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尤其是集成称重传感器电源这一特点可以带来独特的应用优势。

端子模块集称重功能与传感器电源于一体

1.jpg

EtherCAT 模拟量输入端子模块 EL3361-0100 和 EL3362-0100可直接连接 1 个或 2 个四线制或六线制电阻桥(应变计)或称重传感器。模块中集成了 10 V 传感器电源,分辨率为 24 位,采样速率为 10 ksps。对于要求更高的应用,EL3361 和 EL3362 还可提供可切换的传感器供电(5/10 V)以及数字量输入(如用于皮重)和输出(如用于已就绪信息),可在本地或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EL336x 模拟量端子模块是倍福现有称重模块产品系列中的新品,其性能优于 EL3351,相较 EL3356 功能更加丰富。ELM350x 系列 EtherCAT 测量端子模块支持可自由调节的滤波器、四分之一/半桥以及更高的采样速率(支持 TwinCAT 3 Weighing 功能库),适合用于测量精度要求更高的极严苛的动态应用场景。

来源:三行自动化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