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内容提要

  • 与前一代产品相比,Cadence 新一代“动力双剑”组合的容量增加超过 2 倍,速度快 1.5 倍,可助力设计人员快速开发先进芯片,满足生成式 AI、移动、汽车、超大规模和 LLM 应用的需求

  • Palladium Z3 硬件仿真搭载全新自研 Cadence 硬件仿真核处理器,提供速度更快、预测能力更强的编译和全面的硅前硬件调试功能

  • Protium X3 原型验证平台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初始环境,用于十亿门级设计的硅前软件验证

  • 无缝集成的流程,具有统一的编译器和通用的虚拟及物理接口,能够将设计从硬件仿真平台快速迁移到原型验证平台

楷登电子(美国 Cadence 公司,NASDAQ:CDNS)在上半年推出了新一代 Cadence® Palladium® Z3 Emulation 和 Protium™ X3 FPGA 原型验证系统,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数字孪生平台,基于业界卓越的 Palladium Z2 和 Protium X2 系统,旨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系统和半导体设计,加速更先进的 SoC 的开发进度。Palladium 和 Protium 系统在业界备受赞誉,深受业界领先的 AI、汽车、超大规模、网络和移动芯片公司的信赖,能提供吞吐量更高的硅前硬件调试和硅前软件验证。新推出的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专门针对业界规模最大的十亿门级设计,将卓越设计的标准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与前代产品相比,客户将获得超过 2 倍的容量扩充和 1.5 倍的速度提升,加速搭建初始环境,并加快产品的整体上市速度。

“在新一代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系统和半导体创新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客户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他们需要为最先进的应用开发芯片”,Cadence 资深副总裁兼系统与验证事业部总经理 Paul Cunningham 说道,“第三代 Palladium 和 Protium 动力双剑系统是 Cadence 验证套件的核心,与 Verisium AI-driven Verification Platform 无缝集成。Cadence 验证全流程为客户提供更高的验证吞吐量,确保客户可以更快将硬件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为新技术的快速研发提供支持,例如生成式 AI”。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的容量更大,支持从 1600 万门到 480 亿门不等规模,可对超大型 SoC 进行整体(而非部分模型)测试,从而确保适当的功能和性能。两个系统均采用 NVIDIA BlueField DPU 和 NVIDIA Quantum InfiniBand 网络连接器,这样不但能保证系统彼此之间切换的一致性,也能做到虚拟接口与物理接口之间的自由转换。在Palladium Z3 系统加速硬件验证的基础上,利用一致的功能和接口特性,Protium X3 系统可以快速完成相关模型部署来加速软件验证。

“超强的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旨在为规模更大、更复杂的设计提供快速的硅前验证和检验”,Cadence 硬件系统验证研发部全球副总裁 Dhiraj Goswami 表示,“我们采用创新的定制芯片和系统架构,辅以革命性的模块化编译和调试能力,可在一天内完成多次设计验证迭代,不断突破极限,满足客户的需求,帮助他们应对最严峻的挑战,不断推出新一代创新产品”。

“构建高效、高性能的 AI 平台需要借助成熟的基础架构,还需要整合全套经过优化的系统和软件”,NVIDIA 网络部门高级总监 Scot Schultz 说道,“在 NVIDIA 网络技术的加速下,新一代 Cadence Palladium 和 Protium 系统突破了容量和性能的极限,可助力开启生成式 AI 计算新纪元”。

Palladium Z3 系统提供了新的针对特定领域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最全面的产品组合,应对不断增加的系统和半导体设计复杂性、提高系统级准确度并加速低功耗验证。针对特定领域的应用程序包括业界首个 4 态硬件仿真应用、实数建模应用和动态功耗分析应用。

“随着 SoC 变得越来越复杂,可扩展的验证和检验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们可在芯片流片前进行大规模软件测试”,Arm 设计服务高级总监 Tran Nguyen 表示,“Cadence 最新的硬件验证平台和工具正在推动 AI、汽车和数据中心应用中的 Arm IP 设计创新,相信我们双方的共同客户将从中受益”。

“为了交付卓越的计算产品,AMD 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硅前解决方案和技术,以应对大规模验证挑战”,AMD 企业研究员 Alex Starr 表示,“Cadence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增强了我们在硬件仿真和企业原型验证方面的能力,能帮助我们提高设计效率,顺利达成产品上市目标。我们还与 Cadence 合作,将 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 自适应 SoC 集成到 Protium X3 系统中,并将基于 AMD EPYC™ 处理器的主机服务器集成到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中,以提高容量,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是更广泛的 Cadence 验证套件的一部分,支持 Cadence 的智能系统设计(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战略,旨在实现 SoC 卓越设计。该系统已为一部分客户成功部署,全面上市时间预计为 2025 年第二季度。有关新一代 Palladium Z3 和 Protium X3 系统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adence.com/go/dynamicduo3

关于 Cadence

Cadence 是电子设计领域的关键领导者,拥有超过 30 年的计算软件专业积累。基于公司的智能系统设计战略,Cadence 致力于提供软件、硬件和 IP 产品,助力电子设计概念成为现实。Cadence 的客户遍布全球,皆为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他们向消费电子、超大规模计算、5G 通讯、汽车、移动设备、航空、工业和医疗等最具活力的应用市场交付从芯片、电路板到系统的卓越电子产品。Cadence 已连续 10 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 100 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cadence.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智达诚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达诚远")获颁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这一认证的获得,标志着智达诚远在汽车网络安全管理领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TÜ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高级别自动驾驶业务线经理黄清泉、智达诚远运营总监刘琼共同出席颁证仪式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TÜV南德向智达诚远颁发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

TÜV南德向智达诚远颁发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法规和标准正在推动行业在汽车网络安全能力上的提升。ISO/SAE 21434标准作为首个针对汽车网络安全的国际标准,旨在确保汽车在设计、开发、生产、运营及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抵御潜在的网络威胁和攻击。该标准覆盖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缓解和监控等关键环节,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框架。遵循ISO/SAE 21434标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显著提升汽车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有效保障车辆及道路参与者的安全。

智达诚远成功通过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有力地证明了其已成功构建起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智达诚远在智能汽车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此,智达诚远刘琼表示:"我们深知,网络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生命线,是每一位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将继续秉承‘安全至上、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的汽车软件解决方案。"

TÜV南德黄清泉在颁证仪式上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议题。我很荣幸在此为智达诚远颁发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这不仅是双方团队紧密合作的成果,更体现了双方共同致力于向全球市场提供安全可靠服务和产品的坚定承诺。" 黄清泉进一步强调,"安全是夯实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展望未来,TÜV南德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禀赋与资源优势,全力支持行业生态伙伴重塑核心竞争力,携手推动汽车产业的跃迁发展。"

关于智达诚远

智达诚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11日,总部位于苏州,为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从事智能汽车软件操作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和服务的公司。智达诚远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专家,以科技造福人类。公司全面覆盖Android、Linux、Windows、QNX、 HarmonyOS等全球主流操作系统技术,聚焦智能汽车领域的操作系统产品研发、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近28,000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PMIC) 设计中,为确保PowerMOS器件满足电流密度(EM)和导通电阻(RDSon)的指标要求,传统方法依赖于人工重复工作和版图迭代调整。这个过程繁琐耗时且易出错。为了更好优化,设计厂商积极尝试利用自动化工具,以提升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1.jpg

Empyrean Andes™ Power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华大九天推出了Empyrean Andes™ Power工具,该工具包含两大主要功能:PowerMOS版图自动生成工具(Andes-Power Generator)和基于仿真加数学算法的版图优化工具(Andes-Power EM/RDSon Iteration-Correction)。Andes-Power通过智能算法,有效避免了用户手工反复绘制迭代版图的繁琐过程,能够自动寻优以满足或超越用户设定的Sign-Off目标。此外,该工具运用迭代技术,不仅有效减轻了人力资源的负担,还利用并行计算和自动化参数生成显著提升了迭代效率。参数化后的版图不仅为相似的设计提供了初始参考和经验积累,还为版图经验较少的设计人员提供了快速上手的便捷途径。

2.jpg

Andes-Power Generator将PowerMOS版图划分为符合用户习惯五大功能模块:Floorplan、SD Routing、Gate Routing、Top Pattern和VIA/Cup Pad。这些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Config选择和Pattern样式,以支持其便捷地实现不同的封装设计、GuardRing隔离案例、Metal Option下各层横纵绕线、Gate分区模式以及绕线模式等。版图一旦形成参数化后,可在几分钟内实现快速调整。此外,Andes-Power的 EM/RDSon Iteration-Correction功能可以设置每层金属的EM Peak、违例面积、Total RDSon等指标,提供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数学优化算法寻找优化方向并且反复迭代,以快速获得满足或优于指标的版图。

应用实例

国内某知名晶圆制造企业的设计流程中采用了华大九天的Andes-Power解决方案,不仅实现版图设计过程全面自动化,还显著提升了版图质量。

3.jpg

01 工作效率提升

用户首次配置某一特定工艺条件时,尽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后续的配置过程更加高效,甚至可能免去重复配置的繁琐过程。在首次配置过程中,用户仅需1个小时就完成了环境和Config设置,并生成初始版图。随后,用户仅需10个小时便完成了版图优化的全部工作,较之耗费7天的传统流程,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02 EM/RDSon效果显著

在满足EM规则的前提下,RDSon实现显著优化。以24V NLDMOS设计为例 (Total Width 16200),在版图优化过程中以及满足EM规则的前提下,成功实现将RDSon降低了7%。在这个例子上,原本Metal1的临界尺寸(CD)超EM规则36%,但经过优化后,CD为0.4032,不仅满足EM规则,且过电流密度能力得到了3倍以上的提升。

4.jpg

借助Andes-Power工具,用户可以高效、便捷地产生Device版图,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设计时间,带来了约16倍的加速比。

5.jpg

结语 

华大九天推出的Empyrean Andes™ Power工具,通过自动化生成和优化PowerMOS版图,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设计版图方式,极大地简化了用户工作流程,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来源:华大九天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近日,奥凌科电子宣布推出四个型号的SOC芯片产品,包括无线多模SOC和“无线+雷达”SOC,集成32位RISC-V处理器,这些产品支持多种标准和私有通讯协议,集成了多个频段的雷达算法和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校准和检测算法。

众所周知,AIoT技术在众多场景带来更节能、更安全、更便捷的体验,这些解决方案除了完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功能,对环境或者人的感知成为必须,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还要完成相关传感信息的边缘计算以实现快速反应。作为国内AIoT通感一体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奥凌科电子率先针对多个场景推出专用芯片,并提供多个参考设计,快速帮助客户完成多个方案开发。参考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家居、智能自学习停车场、智慧酒店、智慧楼宇、黑灯工厂、智能门锁、电动车/摩托车智能/安全系统等多个领域。

奥凌科的产品能够提供完整的“电动车/摩托车智能/安全解决方案”、“门锁智能检测低功耗方案”、“智能家居/酒店照明方案”、“AI自学习地下停车场照明方案”等多个通感一体解决方案的场景。奥凌科目前已经可以提供相关的芯片/模组软硬件参考设计和量产测试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落地量产。

2.png

奥凌科的 SOC 芯片除了对多个频段的雷达算法提供很好的支持外,还提供对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校准和检测算法支持。通过多个传感器支持,结合无线 SOC 的多模通讯模式,奥凌科的产品能够提供完整的“电动车/摩托车智能/安全解决方案”、“门锁智能检测低功耗方案”、“智能家居/酒店照明方案”、“AI 自学习地下停车场照明方案”等。奥凌科提供相关的芯片/模组软硬件参考设计和量产测试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落地量产。

3.jpg

下面就奥凌科几个解决方案涉及的技术和场景做简单介绍。

01 支持智能家居/酒店/停车场的 Al-MESH 和 SIG-MESH 协议

Al-MESH 是奥凌科针对地下停车场、办公楼宇、黑灯工厂等开放区域开发的一种自组网MESH 协议。通过该协议组网的设备,安装后不需要网络配置即可进入工作模式,同时支持通过网关/APP 等工具接入相关数据中心。

SIG-MESH 协议是标准的蓝牙组网协议,与 Al-MESH 相比,SIG-MESH 有安全性较高的接入身份认证流程,适用于各种生态系统接入以及封闭场景的设备组网。

奥凌科给客户提供参考的 Al-MESH 和 SIG-MESH 协议设计,帮助客户快速实现智能家居、智慧酒店、智能楼宇、黑灯工厂等场景方案的快速落地。同时,结合奥凌科的多频段雷达产品,可以满足大范围感知触发、防穿墙的小范围感知触发等不同场景需求。

02 AI 自学习地下停车场照明方案 

随着双碳的需求,地下停车场节能方案需求强烈。地下停车场的节能方案,从早期的简单红外/雷达感应,到现在的车道灯、车位灯、停车场入口灯位置精准节能控制;安装调试过程,也从早期的遥控器配置灯管属性到现在的 AI 自学习。

奥凌科的 AI 自学习参考设计方案,可以安装后不管,自动进入精准节能工作模式。内置的自学习算法,通过雷达感应行人和车的距离、无线数据包收发密度等大数据信息判断设备安装位置(车道灯、车位灯、车道入口灯),来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率。

该解决方案可以让客户很快实现模组、产品的量产,并能实现停车场灯管和用户数据后台的无线接入。

03 电动车/摩托车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两轮电动车、摩托车、高速自行车几种产品有很多共性,产品形式分前装和后装两种产品形态,针对不同的需求,奥凌科提供“手机感应自动开关车锁、蓝牙仪表盘、蓝牙胎压、蓝牙防撞雷达”四个产品方案,几个方案可以作为前装整车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亦可作为后装独立的产品方案。

4.png

04 门锁智能检测/手机开锁低功耗方案

智能门锁从主要功能上来看,分为带面部识别/猫眼的门锁,不带面部识别/猫眼的门锁。其中带猫眼的门锁需要低功耗唤醒技术,通常由雷达或者红外实现。手机作为个人身份识别在新能源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两轮电动车上也开始普及,在智能门锁领域也有客户提出了同样的需求。

针对智能门锁的智能检测唤醒和手机开锁需求,奥凌科研发了“蓝牙+雷达”的组合方案,与市面的雷达唤醒相比,通过内嵌的雷达检测算法大幅度降低门口路过行人的误触发,降低产品的功耗,并可以在门锁中预设手机号码实现手机自动感应开门。

6.png

05 其它领域拓展

除了在上述领域推出产品,奥凌科还与多个合作伙伴在无线 BMS、车门杀预防等领域正在开展合作,很快会有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出。 

专注通感一体的 AIoT 芯片和解决方案,奥凌科电子也与业界合作伙伴布局和合作开发新领域的芯片级解决方案,包括和国内遥遥领先的技术公司探讨替代NB-IOT 的更低功耗新一代通感一体技术标准,针对城市生命线燃气、水务、应急等产品和场景;包括和多晶圆封装、产品方案上市公司合作开发无人机/飞鸟探测、无人机/机器人避障、行车安全感知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如有进一步的业务需求,请联系 bruce.qiao@always-link.com

关于奥凌科电子

奥凌科电子成立于2020年8月,并于2021年11月搬迁总部到广东珠海设立研发 中心,是一家既能提供通用芯片产品,又能够在一些领域提供垂直解决方案的“非典型芯片公司”。

奥凌科电子提供2.4GHz / 10GHz & UWB频段 智能传感器(距离位置、活体存在、动作 识别)、2.4GHz无线自组网SOC、SubG车用芯片等。

此外,奥凌科电子与行业相关芯片公司、整机方案公司密切合作,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芯 片、模组、参考解决方案多种合作方式。更多信息请登陆公司官网:www.always-link.com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3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消费者对更安全、更智能且高度网联的汽车需求日益增长,汽车行业正经历快速变化。同时,由于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的兴起,汽车系统的整体复杂性显著增加。行业必须应对这些新的安全挑战,在提供优质驾驶体验的同时确保最终用户的安全。

什么是功能安全?

功能安全对于确保系统在响应输入时能够正确运行至关重要,尤其在汽车和工业物联网领域。它通过采用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在降低残余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机制确保了系统在各种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包括防止因车辆中电子电气 (E/E) 系统故障而导致不可接受的风险。

功能安全的目标是确保车辆能够正确处理输入信息,从而防止故障并保障乘客安全。为达成此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关键原则,以便在汽车行业中构建功能安全的产品。

汽车功能安全的首要考虑因素

  • 构建正确的安全设计

在为产品构建安全设计时,必须满足严格的安全要求和目标,以减少潜在危险。关键设计考虑因素包括实施冗余、多样性、软件测试库 (STL) 执行以及安全状态设计,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Arm 最新的汽车增强 (AE) 产品组合提供可扩展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安全要求。

  • 符合标准

基于目标解决方案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例如,ADAS 解决方案应遵守 UNECE GSR 以及 ISO 26262ISO 21448 (SOTIF) ISO 21434 等标准,以确保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之间的关联性。

Arm AE 产品角度来看,符合 ISO 26262 标准对于汽车生命周期安全至关重要,是支撑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的基石。Arm 的安全就绪解决方案采用“安全优先”的方法进行设计,结合先进的安全机制和全面的安全包来帮助合作伙伴满足 ISO 26262 标准。

1.png

  • 风险管理

为了构建功能安全系统,必须从整车层面进行风险分析,以执行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HARA) 以及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这些系统分析工具有助于开发稳健的系统和组件,其中一些对于 Arm AE 处理器尤为关键,包括 Arm Cortex-A Cortex-R 系列处理器。

  • 验证和确认

严格的测试至关重要,包括硬件在环 (HIL) 和软件在环 (SIL) 仿真。为实现这一目标,Arm 及其合作伙伴积极构建虚拟平台,以提早开展软件开发,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确保能够在各种车型上实现可扩展的再部署。

  • 供应商管理

整车厂与一级供应商之间的高效沟通至关重要。Arm 生态系统涵盖了与汽车行业领导者的合作,确保各方能够顺畅地获取必要的工具、资源和专业知识,从而实现高效的供应商管理。

  • 生命周期管理

推行安全文化和实施持续改进流程对于维持高安全标准不可或缺。Arm Flexible Access 方案使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评估不同的 IP 计算平台,从而更明智地选择供应商提供的系统级芯片 (SoC)

  • 文档记录和可追溯性

保存详尽的文档并确保安全要求的可追溯性是关键所在。借助 Arm 的合作伙伴计划,Arm 提供全面支持,并通过行业领先的安全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功能安全合规,以支持 Arm AE 产品组合。

  • 为合适的用例选择对的技术

功能安全要求因用例而异。自动驾驶系统要求达到 ASIL D 完整性等级,而重要性低一些的系统可能只需达到 ASIL B 等级。Arm 参考设计 RD-1 AE (Arm Reference Design-1 AE) 面向汽车领域,提供高性能 Arm Neoverse V3AE CPU 和基于 Cortex-R82AE 的安全岛,可实现额外的安全监测。Cortex-R82AE 处理器满足 ASIL D 要求,具有高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技术是极其必要的。Arm 提供针对不同安全需求量身定制的计算解决方案。Cortex-R 处理器专为安全岛和实时汽车应用设计,而 Cortex-A 处理器可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例如利用分核、锁步和混合模式的自动驾驶功能。

  • 软件的重要作用

软件对于优化汽车行业的功能安全和确保出色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Arm STL 提供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工具来增强汽车应用的安全性。这些库可帮助开发者确保他们的软件符合汽车行业的严格安全标准。

Arm 的功能安全运行时系统 (FuSa RTS) 是一套经过认证的软件组件,可减少在各种嵌入式应用中实现最终安全认证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该系统包括一个稳健的实时操作系统 (RTOS)、一个独立的处理器抽象层和一个由 Arm 架构专家针对 Cortex-M 处理器高度优化且验证过的 C 语言代码库。它针对功能安全编译器和 Arm 的嵌入式工具链 Arm Keil MDK 的原生使用进行了优化。

此外,Arm 依托庞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包括 SOAFEE 成员)来构建功能安全和汽车安全软件应用。SOAFEE (面向嵌入式边缘的可扩展开放架构)是由 Arm 牵头成立的一项将汽车行业与软件行业相结合的计划,旨在让人工智能 (AI)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现实。SOAFEE 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软件解决方案生态系统,通过实现软件一致性来为芯片开发和部署进程提供支持,这对于将在 2025 年推出的 Arm 汽车计算子系统 (CSS) 至关重要。

Arm 平台是未来汽车安全的基石

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创新,功能安全的重要性只会不断提升。新的 Arm AE 处理器基于 Armv9 架构,为汽车应用带来了服务器级别的性能和先进的安全功能,确保未来的汽车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动化和网联化需求。Arm AE 处理器灵活高效,可将安全关键型计算任务的效率提高多达 30%,为未来的汽车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0 多年来,Arm 一直是汽车行业安全计算领域值得信赖的领导者。Arm AE 产品组合为 Arm 的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组丰富的选项,无论解决方案中不同处理单元的定位是达到 ASIL B 等级还是具备完整的 ASIL D 功能,都能满足需求。此外,凭借完善的生态系统,Arm 正在打造全栈软件解决方案,运行在最新的 Arm AE 产品上,涵盖众多汽车应用,包括区域控制、车载信息娱乐 (IVI)ADAS 和自动驾驶系统 (ADS)。再结合 Arm 的配套软件(包括 STL SystemReady),可实现广泛的功能安全特性,并针对汽车计算系统所需的安全功能优化性能、功耗和面积 (PPA)。凭借软件和硬件创新的强大组合,Arm 平台将为现在和未来的汽车安全保驾护航。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蓬勃推进,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尤其是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凭借其卓越性能迎来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为了深入剖析并精确测量这些先进器件的各项参数及特性,进而提升其效率与可靠性,联讯仪器最新推出了10x24高压低漏电开关矩阵——RM1013-HV,能够在小于300pA的偏置电流满足3000V高压测量,完成各种高精度的半导体表征测试。

1.png

高精度自动测量

联讯仪器最新推出了10x24高压低漏电开关矩阵——RM1013-HV,能够在小于300pA的偏置电流满足3000V高压测量,可配合高精度SMU完成各种功率半导体的表征测试。

2.png

▲RM1013-HV高压低泄漏开关矩阵框图

  • 多路高压灵活测量 

    支持2路高压低泄漏电流通道输入,整机支持10路输入和24路输出,提高参数测量的灵活性,节省成本和时间。可配合SMU/CMU/DMM等测量设备实现一套高效的半导体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 高压低泄漏电流 

    矩阵低泄漏电流小于300pA@3000V(高压低泄漏电流通道),可配合高精度的SMU (如S3030F等)实现高精度自动测量。

  • 支持快速测量 

    开关矩阵电流建立时间小于10秒(1V电压输入开始到电流<300fA的时间),可配合SMU (如S3030F,S2016C等)实现微弱电流信号的快速测量。

  • 高继电器触点寿命 

    开关矩阵使用世界一流的干簧管制作的继电器,机械寿命最高可达10^8次。

  • 10MHz带宽 

    开关矩阵优化了C-V和DMM通道的传输带宽,满足高速测试的需求。

  • 控制连接 

    支持通过USB线缆或LAN直接连接至RM1013-HV,实现通道闭合断开的控制。可以通过编程(SCPI 指令)或GUI界面控制。界面GUI非常直观和简洁,可轻松配置通道的闭合、断开进行测量。

3.png

▲矩阵控制软件GUI


通道配置

参数

名称

指标

输入

通道

2 (High Voltage Low Leakage I-V Port,3500V)

4(General I-V Port,200V)

2 (C-V  Port)

2 (DMM Port)

输出

通道

可选配8/16/24

典型应用场景

功率半导体参数测试

使用高压低漏电开关矩阵可以与源表/高压源表/LCR meter/数字万用表等仪表无缝集成,组成强大的功率器件I-V、C-V参数自动化测试系统。可以高效测量MOSFET/IGBT/BJT/Diode/电容/电阻等器件的I-V、C-V各项特征参数,例如MOSFET 的BVdss、Off-leak/Id(off)-Vds、 Id-Vds等。不同器件及不同测量项目之间通过编程控制自动进行连接路径切换,一站式完成测量。

4.png

矩阵路径切换示意图

在半导体功率器件测试中通常需要测量Ciss/Coss/Crss等高压电容参数。高压电容测量与I-V测量之间的路径切换一直是测试中的难点,高压切换矩阵中内置了可切换的高压电容测量偏置电路(HV Bias Tee),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5.png

SiC MOSFET 电容特性

6.png

电容等效模型

来源:联讯仪器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 月 24 日上午,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星曜半导体”或 “星曜”)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举行了 5G 射频滤波器芯片晶圆产线项目投产仪式,这标志着星曜半导体迈出了从 fabless 到 IDM 的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项目总投资 7.5 亿元,预计投产后将实现年产 12 万片高性能射频滤波器晶圆片。

星曜半导体自 2020 年落户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以来,在短短 4 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公司组建了一支由 120 多位行业顶尖人才构成的研发团队,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研发出 100 多款高性能滤波器芯片以及 10 多种射频模组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知名通讯设备品牌,彰显了星曜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强大竞争力。

为进一步打通芯片产业链,实现从自主设计到自主生产的跨越,星曜半导体于去年 4 月启动晶圆厂项目建设。该晶圆厂占地面积达 4 万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晶圆制造中心、封装测试设施、生产辅助系统以及废气废液纯水动力处理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形成了完整的芯片生产闭环,有效填补了温州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制造环节的空白,构建起了从芯片设计研发、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1.jpg

2.jpg

来源:星曜半导体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了《中国智算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智算服务市场整体同比增长79.6%,市场规模达到146.1亿元人民币。其中,智算集成服务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168.4%,市场规模达到57.0亿元人民币,展望未来五年,该市场预计将以71.6%的复合增长率迅猛发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华为凭借卓越的场景化服务能力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再次荣膺智算集成服务市场榜首,市场占有率45.6%。

241224-2.png

IDC,中国智算服务市场跟踪研究,2024H1

华为IT咨询与系统集成业务(品牌名“华为智算集成”),源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集成创新实践积累,为行业提供数据中心Facility集成、IT基础设施集成、数据集成等覆盖规划咨询、集成、辅助运营全流程服务,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打造绿色、可靠、智能的IT基础设施底座。报告指出,针对AI开发门槛高、模型迁移开发能力不足等技术挑战,华为推出AI计算使能、AI计算优化等专业服务,助力客户加速AI开发,支撑模型应用落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华为智算集成始终以创新为动力,紧贴客户需求,为行业提供品质算力服务。在过去一年里,华为联合伙伴已为大模型厂商、运营商、互联网、电力等超过300个行业客户建设算力平台,保障了超过百E级的算力稳定运行及模型稳定训练,持续使能行业建好、管好、用好算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产业体系的建设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关键。为了加速新生产力的形成和增强发展动力,行业必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华为提出的“3+1”算力产业体系,包括算力、存力、运力组成的基础设施,以及智算服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协同高效的体系。“3+1”算力产业体系强调智算集群作为一个复杂工程系统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软硬件组合,它要求算力、存力、运力与服务之间的紧密配合,通过采用复杂工程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思维,在算力规模、利用率和可用度等方面实现持续突破,有效解决集群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稳定性和性能问题,加速释放AI时代的算力新潜能。

面向未来,华为智算集成将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拓智算集成服务的新路径和新形态。华为的努力不仅旨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为社会带来深远的价值,助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和谐的社会发展格局。

来源:华为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捷飞科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奕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精控集成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车规芯片和CellA in CCS (iCCS) 产品方案展开深度合作。三方将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共同推进汽车电子产品的快速上车,实现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突破及其生态的构建和技术的升级。捷飞科常务副总杨杉、奕东电子国际事业部及投融资总经理王丽君、精控集成总经理崔睿琦出席签约仪式。

1.jpg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不仅标志着捷飞科、奕东电子、精控集成在国产汽车芯片领域的深度布局,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多方协作、共创共赢的新范例。在汽车电子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三方将以此为契机,参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芯片生态系统,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更多创新力量!

捷飞科

捷飞科半导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来自于国际知名半导体、汽车产业资深从业者,及国内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共同设立,旨在从实际需求出发,借助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经验、资源,来帮助国内汽车产业链解决国产芯片体系化需求的芯片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芯片的需求管理与设计服务,并整合芯片验证与测试、生产制造、供应链、客户等核心资源,围绕国内主机厂和Tier1需求打造核心生态圈,成为平台型的芯片设计、方案开发、质量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奕东电子

奕东电子专注于FPC/CCS、连接器及零组件、LED背光模组三大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及医疗等行业。公司以客户导向、自主创新为核心,依托覆盖广东、江苏、印度、德国等地的全球研发、制造和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凭借技术创新、敏捷服务和全制程生产能力,奕东电子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的信赖伙伴。

精控集成

精控集成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中高端模拟芯片的国产化领军企业,在四年多的发展中,公司逐步形成了以高精度ADC/DAC核心技术的光通讯控制芯片和车规级BMS AFE芯片两个主要产品线。公司的BMS AFE核心团队在过往长达20多年的从业时间内,先后成功迭代了以美信的MAX17823,MAX17853/4为主的多款车规级AFE产品并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品质和性能口碑,积累了丰富的BMS产品定义、模拟设计、数字设计、功能安全等领域经验。致力于为国产化车规级BMS方案保驾护航。

来源:捷飞科半导体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过去几十年中,电子产品在汽车系统创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的半导体器件与新颖的特性相结合,增强了汽车机械系统提供的功能。虽然半导体解决方案和电子产品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但展望未来,汽车创新的更明显特征将是软件创新和整合。软件架构的这种变化是通过开发相关硬件和半导体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本次为大家介绍的是德州仪器《区域架构如何为完全由软件定义的车辆铺平道路》白皮书。本白皮书将介绍向软件定义车辆的过渡,以及向电动/电子 (E/E) 区域架构的迁移如何解决配电、传感器和传动器以及数据通信方面的难题。

  • 配电挑战和解决方案:了解新区域架构对汽车配电的影响。

  • 智能传感器和传动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了解物理和逻辑 IO 功能的分离以及对传感器和传动器的影响。

  • 数据挑战和解决方案:了解在保持通信安全的情况下所需的数据类型组合及其共存性。

区域架构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实现软件定义的车辆,将传感器、执行器、区域模块和数据链路的理想标准化组件组合在一起。考虑到这一目标,许多不同领域中的各种创意正在以整体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在未来几十年实现基于软件的创新。

更多具体内容,请参看附件白皮书。

点击下载《区域架构如何为完全由软件定义的车辆铺平道路》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4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