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1 MWC 上海期间,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胡克文发布智能云网五个“一”新能力:一跳入云、一网通达、一键导航、一纤多用和一体安全,帮助运营商打造面向云的业务网,构筑运营商DICT转型的核心能力。

胡克文表示:“云网是我们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输送数字经济动能的最重要的一张网,源源不断的将算力提供给千行百业,激发数字经济新增长。”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使DICT成为运营商在数字经济时代增长的新引擎,以国内运营商为例,DICT产业空间增速达40%。

运营商以DICT战略服务于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

变化一:上云诉求在快速增长,93%的企业将采用公有云,74%的企业会采用混合云模式,企业有一点接入,多云联接的诉求。

变化二:企业专线转向上云专网。当企业业务系统转向云之后,企业从需要一条专线转向一张全球可达的上云专网。

变化三:尽力转发到体验保障。随着企业生产系统逐步上云,网络需要从以前的尽力而为转发到确定性体验保障。

变化四:单点安全到立体防护。业务上云,安全需要从防火墙为企业提供的单点防护,变为端、网、云到应用的端到端的安全协同、立体防护能力。

这些变化给网络带来新挑战:企业需要云网一体化调配,实现云网一站式订购,电商式服务体验。企业需要云网一致性体验,生产系统上云需要网络能够提供端到端SLA保障。最后,数字世界需要安全的防御。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进入云端,原有的安全物理边界被打破,企业、网络和云需要进行安全联动。

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具备“一跳入云、一网通达、一键导航、一纤多用、一体安全”五大新能力,将运营商优势的网络资源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云和网的互补优势,是运营商提供云网一体的DICT服务的关键所在。

  • 一跳入云:云路径使能业务分钟级入云

云骨干提供多云和多网的灵活联接,用户通过SRv6云路径实现跨域打通,技术打破流程壁垒,解决云网体验不一致难题,实现业务分钟级一网入云。

  • 一网通达:网络服务化,用网像用云服务一样敏捷

网络服务化架构,提供租户级接口,屏蔽网络实现细节,降低系统集成时间90%,支持企业用网可以像用云一样便捷。iMaster NCE的智能分布算路,实现网络联接规模达到业界100倍,满足超大规模组网、海量租户全球互联需求。

  • 一键导航:智能云图算法,提升IDC资源利用率30%

智能云图算法,结合网因子加云因子,既能为企业提供一条最优上云路径,也可以实现云网资源一体调度,将云网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一纤多用:层次化切片,为千行百业提供确定性业务体验

智能云端一个盒子结合网络侧 “层次化切片”架构,实现企业侧接入视频监控、办公上网、远程会议等多种不同SLA诉求的业务,一根光纤进入网络侧不同业务切片专网,实现精细化体验保障。

  • 一体安全:乾坤安全云服务,构筑全方位安全防护

乾坤安全云服务结合企业侧安全天关,构建云网安一体的立体防御能力,可实现96%的新威胁检出率,隐秘攻击分钟级感知和云网安联动的威胁近源阻断,安全原子能力云化部署,以订阅的方式提供云上运维和安全服务。

截至目前,华为已经与30+运营商进行了云网联合创新及商用,服用于政务、医疗、教育、金融、矿山、港口、钢铁、电力等行业数字化场景。未来,华为将基于IPv6+技术底座持续创新,提升智能云网解决方案能力,为运营商深挖联接商业价值,打造新商业模式,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2021 MWC 上海于2月23日至2月2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E10、E50、E90展区。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 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1

来源:华为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因疫情而停办一年的MWC世界移动大会重磅回归,2月23日-25日,2021MWC在上海如期举办。5G产业链领军企业齐聚上海,同台共秀技术实力,开年首秀亦成企业产业链咖位大展。浪潮作为大会合作伙伴,带来精彩主旨演讲,震撼发布5G新品,并携7大核心业务、39个产品解决方案亮相,全方位展现浪潮5G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技术实力。

云网融合激活5G需求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5G时代新业务对带宽、时延、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需要在靠近用户端,提供计算和连接能力,满足低延时、高带宽的业务需求。

在2月24日的5G 网络峰会上,浪潮集团软件CTO林巍在演讲中表示,5G时代,需要灵活的计算和连接能力来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千变万化的需求,推动云和网的基础设施向需求灵活适配、一体化供给、一体化服务的模式转变。

浪潮当天重磅发布的5G云网融合一体机(iAIO)正是为了顺应云网融合的一体化需求。iAIO面向5G 2B市场,包含边缘IaaS、PaaS、基站、核心网,打通行业客户“最后一公里”的计算与网络连接需求,助力多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此前,浪潮已联合合作伙伴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12类场景中应用了5G云网融合一体机。比如,浪潮高端服务器工厂部署5G云网融合一体机,建设低时延、高带宽的5G专网,打造一系列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在太原酿造小镇5G智慧酒厂,浪潮联合运营商,以5G云网融合一体机为支撑,通过轻量化核心网下沉模式,为客户提供安全、专享、自主可控的5G专网服务等。

“5G云网融合一体化落地关键点在于‘想用、敢用、易用’的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激活行业客户对5G的需求,提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服务供给价值。”林巍表示。

“智算+生态”加速5G商用

从这次会上释放出5G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累计超过3.2亿,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中国联通与全球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网络,通过5G、AI等新技术、新应用守护人类;中国移动预计2020到2035年,仅5G将拉动全球GDP增长率提升7.4%,创造经济总产出达到13.1万亿美元。5G商用,成绩斐然,未来可期,浪潮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积极推进。

海量的5G应用背后是海量的数据与算力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加速5G产业化落地,5G技术落地离不开AI算力支持。浪潮测算,一个大型呼叫中心约20000路并发坐席,语音识别需算力1600TOPS;我国智慧摄像头保有量为3.5亿,分析所需算力为121500POPS;自动驾驶L3-L4需要50-100TOPS算力支持,L5级需要500+TOPS算力……AI算力将成为5G应用的核心支撑。

在2月25日举办的人工智能峰会上,浪潮信息AI/HPC产品线副总经理赵帅将在主旨演讲中,再次阐述智慧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观点,并介绍浪潮如何以“智算+生态”加速通信行业应用创新。

浪潮作为“平台+生态”企业,正联合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助力5G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浪潮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首款面向如翼专网用户的边缘一体化云柜;联合思谋科技推出边缘实时AI质检解决方案,解决工业3C产品缺陷检测问题;联合高重推出边缘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有效保障工业安全生产。

在极具科技感的浪潮展区,除了全面展示浪潮新一代云网融合5G产品和服务外,还展现了浪潮5G+工业互联网案例、边缘云的创新成果、智慧城市实践,以及浪潮5G+智慧企业全栈解决方案……

浪潮作为5G生力军,致力于提供新一代云网融合5G产品和服务、智慧计算等基础设施服务,将与产业生态伙伴“和合共生”,打造5G产业发展坚实“数字底座”。

欲浏览更多信息,请登录公司官网:http://www.inspur.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1 MWC 上海期间,华为面向运营商发布数据存储OneStorage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构建面向未来多样化业务创新的数据存储目标网建设。OneStorage解决方案提供面向多业务的融合存储资源池、高度自动化的数据智能管理能力,并以开放架构打破多云时代新“孤岛”的困局,加速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

数字经济的到来,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量正在经历爆发式的增长,预计BSS域计费话单数据量将增长7.5倍,OSS域运营数据量将增长8倍,ToC业务的高清视频业务增长将超过10倍,大数据分析数据量将增长5倍。而与此同时,运营商在IT领域的投资预算增长大约在20%左右。因此,需要创新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来解决持续扩大的数据需求与IT投资的剪刀差问题。

周跃峰表示当前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在数据存储领域面临三大挑战:

  • 数据中心存储烟囱化,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当前只有不到40%的存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存储之间数据流动困难,数据价值提取难度大;
  • 管理效率低,运维操作复杂耗时耗人且数据存储的故障影响大,而故障定位时间达到小时级。
  • 云化整合难,多云之间形成孤岛;多云之间不能实现存储资源的高效共享,云化演进困难。

华为下一代数据存储OneStorage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运营商客户有效应对以上挑战,提供三大客户价值:

融合存储资源池、实现资源整合按需发放:One Pool

将不同的存储阵列形态,包括全闪、融合、高密、蓝光等存储设备,整合成统一数据存储资源池。针对运营商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特别是数字化应用的爆发性增长,通过融合存储资源池实现业务SLA诉求与数据存储服务等级的精准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存储资源的按需发放,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使CAPEX降低超过30%。

周跃峰表示:“基于华为OceanStor OS统一软件以及多样化的存储硬件能力,构成了融合存储资源池灵活适配多样化业务的坚实底座。”

智能数据管理、全场景自动化:One Engine

数据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意味着不同的存储成本,华为通过DME数据管理引擎的引入,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冷热温变化的自动感知,进而让数据在不同的服务等级之间在线流动,让数据始终存储在最合适的位置,且流动中做到业务无感知,从而在满足业务SLA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存储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最优。

此外,华为DME的引入,还将实现存储管理与运维的全场景自动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能力的引入,可以实现对容量、性能以及介质故障的精准预测,实现从被动运维到主动运维的转变。 随着自动化价值的逐步释放,将给运营商带来约70%的OPEX成本节约。

开放数据服务、多云连接和融合:One Framework

在云时代,面对运营商数据中心的多私有云环境,如VMware和kubernetes持续并存,如何通过开放架构实现多云融合并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是当前运营商在向云演进中面临的问题。

周跃峰强调:“OneStorage解决方案基于存储资源池的服务等级实现对内部实现的复杂性封装,进而可以让客户在多云环境中一键调用在资源池已经定义好的多样化服务等级能力,促进新业务的敏捷上线,并确保了客户云服务体验的一致性。”  

 为了建设基于OneStorage解决方案的数据存储目标网,华为根据运营商IT基础设施现状,提出三步走的建议,帮助运营商解决闪存介质升级换代、多样性硬件统一软件平台、存储网络IP化、数据存储资源池化和云服务化等系列难题。

第一步:改变当前存储资源烟囱式建设模式,建设企业存储资源池、块资源池、文件资源池、对象资源池、HDFS资源池等,通过资源池化改造提升资源利用率;

第二步:进行数据中心的全闪存升级,加速介质闪存化的节奏,为上层业务加速的同时节省约40%的硬件数量,帮助运营商大幅节省宝贵的机架空间,并减少约42%的碳排放;进行数据存储网络的IP化改造,提升运维效率;打通不同存储协议之间的壁垒,建设数据湖存储,整合现有的块、文件、对象、HDFS等独立资源池,一份元数据支持多种分析应用,免除数据在多个不同资源池之间的拷贝。通过业务加速和数据湖存储的部署,大幅提升运营商数据的使用效率;

第三步:为了使能上层业务的快速迭代创新,运营商可以面向云网边端的多业务建设多样性硬件、多协议互通的全场景融合存储资源池,将不同类型的硬件统一到一套软件架构当中,包括全闪、融合、高密、蓝光等,实现所有的数据存储按照不同的服务等级为来自多云环境的上层业务提供智能的资源发放,底层存储资源可以自动化按需供给,上层业务更加敏捷,缩短TTM,资源发放更加精准。此外,在上层提供包括业务变更、监控和运维、资源优化等统一运维管理和自动化能力,提升数据管理效率。

通过三步走演进策略,运营商可以有节奏地实现面向未来的数据存储目标网演进。华为以更高效率、更优性能、更敏捷业务为目标,坚持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让存储走向全场景智能,多云融合,与客户和伙伴共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1 MWC 上海于2月23日至2月2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E10、E50、E90展区。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 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1

来源:华为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助力数据密集型智能驾驶辅助、自动刹车和驾驶预警系统

内存与存储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MU)今日宣布,已开始出样业内首款车用低功耗 DDR5 DRAM (LPDDR5) 内存。该款内存经过硬件评估,满足最高级别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标准,即 ASIL D。此外,美光还有一系列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26262 标准、面向汽车安全的内存和存储新品 

该款 LPDDR5 DRAM 已通过功能安全评估,可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技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以及盲区侦测系统[1] 。它同时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和低延迟特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下一代汽车系统带宽需求提供了性能保障和发展空间。

美光嵌入式产品事业部企业副总裁兼总经理 Kris Baxter 表示:“自动驾驶能让我们的道路更加安全,但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倚赖功能强大且可靠的内存,才能在极端环境下实时做出决策。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优化了车用 LPDDR5,为未来的智能安全汽车提供优异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随着电子元件成为保障行车安全的必要零部件,汽车制造商必须遵循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确保安全机制能够在汽车发生故障时减轻风险。美光深谙功能安全与日俱增的重要意义,在公司内设立专项部门,根据汽车安全系统设计的内存要求与客户进行紧密协作。为了帮助客户履行复杂的合规义务,该部门在美光内部主导了 LPDDR5 上市,随附安全应用说明,并发布了行业首份由供应商提供的 DRAM 硬件评估报告。美光的硬件评估报告还由汽车安全领域的知名专业公司 exida 进行了独立评估和验证。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此项严格评估,美光旨在帮助汽车领域的客户简化系统设计,加快其产品上市。

exida 首席运营官兼首席安全专家 Alexander Griessing 表示:“功能安全是先进汽车系统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到目前为止,内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只被当作一种即买即用的商品。美光推出了领先业界的车用 LPDDR5,精准符合 ISO 26262 标准,为内存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提升对功能安全的关注将惠及各方,包括汽车制造商和需要先进、安全车辆的消费者。”

美光低功耗内存推动汽车创新和绿色出行

随着 ADAS 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数据采集和高效处理能力正逐渐成为汽车创新的关键所在。Gartner预测汽车内存的市场规模将在 2020  24 亿美元的基础上翻番,成长至 2024 年的 63 亿美元[2] 。伴随数据密集型汽车技术的崛起,如今配备 ADAS 的车辆运行超过 1 亿行代码,每秒需进行高达数百万亿次的数据处理,可匹敌数据中心。LPDDR5 能将数据访问速度提高 50%,将能效提升 20% 以上 [3],从而有效应对这些需求。这使智能汽车能够近乎实时地处理和决策来自多个传感器和数据源的数据,例如雷达、激光雷达、高分辨率成像、5G 网络和光学图像识别等。

LPDDR5 的高能效可助力实现汽车的高性能计算,同时大幅降低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能耗,从而实现更加环保的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美光的车用 LPDDR5 还加强了稳固性,可应用于极端温度范围,符合多种汽车可靠性标准,包括美国汽车电子协会的 AEC-Q100 规范和国际汽车工作组的 IATF 16949 标准。

通过功能安全评估的独特 DRAM,加快智能安全汽车上市

美光 LPDDR5 附带详细的功能安全说明文件,可在系统配置期间帮助客户开展全面的安全分析。美光提供硬件评估报告,严格依照 ISO 26262 标准 [4],对广泛的功能安全分析进行了核验。为了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LPDDR5 包含稳健的安全机制,可在运行期间检测和控制内存错误,系统集成商还可选择部署更多机制,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险。

凭借高质量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美光服务汽车市场 30 年,广受领先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累计行驶里程达万亿英里 [5]  美光深厚的专业知识源自与汽车领域客户的紧密协作,共同将内存设计集成到系统架构中,为 ADAS、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化座舱和机器学习提供支持。美光是汽车行业排名首位的内存供应商。

资源

[1] 系统集成商评估为准

[2] 数据来源:Gartner,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预测数据库表格2.1,2020年12月

[3] 与上一代 LPDDR4x 对比数据

[4] 硬件评估报告符合 ISO 26262 标准第 13 条的要求

[5] 依据美光计算的估计值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凭借旗下全球性品牌 Micron®(美光)和 Crucial®(英睿达),美光丰富的高性能内存和存储技术组合——包括 DRAM、NAND、3D XPoint™ 及 NOR,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逾 40 年的技术领军地位,美光的内存及存储解决方案帮助移动端、数据中心、客户端、消费端、工业、图形、汽车、网络等重要市场实现了颠覆性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5G、机器学习和自动驾驶。美光科技的普通股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码是 MU。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cn. micron.com。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LG 为第三方电视品牌提供包含CEVA直观式点击光标控制功能的webOS智能电视平台

CEVA,全球领先的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技术的授权许可厂商(NASDAQ:CEVA) 宣布将扩展与LG电子(LG)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把其Freespace® MotionEngine™智能电视软件技术引入运行LG webOS智能电视平台的第三方电视品牌。

LG电子家庭娱乐公司企业业务战略高级副总裁Lee Sang-woo表示:“在公司将电视业务演变为提供软件和内容服务的过程中,将webOS平台扩展到其他电视品牌是我们重要的发展里程碑。CEVA MotionEngine智能电视软件支持的点击运动控制功能在webOS和LG Magic Remote的普及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电视业务发展愿景的关键,就是通过第三方电视品牌向更多webOS用户引入这款直观式用户接口。”

根据扩展协议,LG将向第三方电视品牌授权其广受赞誉的webOS智能TV平台,该平台包含了通过CEVA MotionEngine智能电视软件支持的直观式点击光标控制功能。这标志着全球电视制造商LG首次同时开发和销售电视硬件和软件,有望提高LG在全球家庭娱乐市场的占有率。

十多年来,LG将CEVA的Hillcrest Labs Freespace MotionEngine智能电视软件作为WebOS的一部分,已集成到超过1亿台电视中。这款精确且直观的点击光标控制软件可让用户只需单击即可访问屏幕上的任何内容,使得观看者可以更高效地浏览用户界面,而无需反复按压方向箭头键来查找屏幕内容。LG的Magic Remote确保用户无缝使用此项功能以及webOS中包含的其他丰富的创新功能。

CEVA副总裁兼传感器融合业务部门总经理Chad Lucie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扩展与LG长达十多年的合作关系,LG的家庭娱乐业务开启了令人兴奋的全新阶段。LG备受好评的电视平台和Magic Remote配备了我们的MotionEngine智能电视软件,可为LG电视带来无与伦比的可用性。LG通过新的webOS平台授权许可计划扩大了客户群,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他们合作。”

关于MotionEngine

MotionEngine是CEVA的核心传感器处理软件系统,这是公司超过15年的基于传感器技术和产品开发经验的成果。MotionEngine加入了下述的专用软件产品中,并装备了BNO、FSP和FSM硬件产品线。该软件结合了高精度6轴和9轴传感器融合、动态传感器校准以及许多专用的功能,例如光标控制、手势识别、活动跟踪、情境感知和AR/VR稳定等。

MotionEngine软件兼容先进的嵌入式处理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可以作为程序库文件或具有主机驱动程序的全芯片二进制文件提供,从而大大简化系统集成。

MotionEngine软件产品中加入了专用的功能,当与各种现成的惯性和环境传感器结合使用时,可为要求最高精度和质量的应用提供传感器处理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可以加入面向电视和机顶盒遥控器、机器人、健康与健身以及PC和移动领域的产品(包括手写笔)中,并且可以为大型客户进行量身定制。

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页https://www.ceva-dsp.com/product/motionengine/

关于CEVA公司

CEVA是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技术的领先授权公司。我们提供数字信号处理器、AI处理器、无线平台以及用于传感器融合、图像增强、计算机视觉、语音输入和人工智能的配套软件所有这些都是支持智能互联世界的关键技术。我们与全球的半导体公司和OEM合作,为包括移动、消费、汽车、机器人、工业和物联网的各种终端市场创建高效和智能的连接设备。我们的超低功耗IP包括面向移动设备和基础设施中的5G基带处理的基于DSP的全面平台,适用于任意相机设备的高级成像和计算机视觉,适用于多个物联网市场的音频/话音/语音以及超低功耗Always-On/感应应用。对于传感器融合,我们的Hillcrest Labs传感器处理技术为AR / VR、机器人、遥控器和IoT提供了广泛的传感器融合软件和IMU解决方案。对于人工智能,我们提供一系列AI处理器,能够在设备上处理完整的神经网络工作负载。对于无线物联网,我们提供业界最广泛采用的蓝牙IP(低功耗和双模)、Wi-Fi 4/5/6 (802.11n / ac / ax)和NB-IoT。要了解CEVA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ceva-dsp.com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2021年2月25日 -- 下一代无线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Palma Ceia SemiDesign(PCS)今天宣布任命Nicky Wilkinson为射频芯片设计总监。 Wilkinson直接向全球项目管理执行副总裁Kevin Steptoe汇报。

Steptoe说:“Nicky丰富的研发经历将为Palma Ceia带来开发先进半导体产品的经验并将其市场化。她多样化的背景,即从设计用于太空探索的定制芯片到为各种通讯标准开发通用芯片,对Palma Ceia来说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Wilkinson(威尔金森)在加入PCS之前是华为英国研发中心的芯片设计总监,她的贡献包括领导华为英国设计团队完成了整套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组解决方案的设计,从市场需求的定义与分析到芯片的大规模量产。

她更早的经历包括了在Cambridge Silicon Radio(CSR)负责芯片技术管理和产品线路管理。在CSR的任职期间,她曾担任高级模拟和射频设计工程师,后来担任整个蓝牙系列产品的总负责人,并领导了每一个新一代蓝牙和多标准无线电芯片的项目。

威尔金森还共同创立了Neul,她将自己的设计和领导技能运用到了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结构中,为NB-IoT解决方案增加了GPS定位等功能,从而提供了具有高附加值及市场吸引力的产品,具备高集成度和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

威尔金森拥有剑桥大学的电子和信息科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工程学硕士学位。

她说:“ Palma Ceia正致力于为Wi-Fi 6和Wi-Fi HaLow标准提供先进的通讯芯片,这使此时加入PCS公司成为一个令人激动的机遇。我们的团队正在为这些新的通讯标准提供符合规格的产品,随着新兴物联网应用的出现,芯片的需求会快速增长。”

关于Palma Ceia SemiDesign

Palma Ceia SemiDesign是一家开曼群岛的公司,致力于为下一代WiFi和蜂窝网应用提供IP和芯片。 PCS专注于最新的WiFi和LTE通讯标准开发,支持宽带,无线,医疗和汽车应用等高性能设备的方案设计。 Palma Ceia解决方案以低功耗,高性能和易于集成而著称。公司总部位于开曼群岛,在英国剑桥,中国大陆,香港和德克萨斯州麦金尼设有设计和销售支持中心。PCS即将扩展业务并直接为以色列,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提供技术支持。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Palma Ceia SemiDesign,网址为www.pcsemi.com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电信应用提供高性价比的1/16砖隔离式模拟DC/DC转换器

伟创力电源模块(Flex Power Modules)现已推出其1/16砖式PKU-D系列模拟DC/DC转换器的最新产品型号PKU4913D。新转换器以可承受的成本提供了出色的电气性能和热性能。

其在48V输入电压及满载条件下效率高达94.6%。该新转换器主要针对电信应用,其输入电压范围为36V至75V,符合欧洲电信标准ETS 300 132-2对-48Vdc和-60Vdc系统中正常输入电压范围的要求。

其在12V输出电压下可提供高达8.3A的输出电流,从而可提供100W的输出功率,并且输出电压可实现10%的微调。其输入至输出隔离电压为2250V。

该转换器提供可选的底板,其主要通过设备外壳来实现传导散热。在这种散热条件下可以保证产品性能,并且在设备外壳温度100℃时不会降额。

PKU4913D以行业标准的超薄1/16砖形式供货,尺寸为33.02mm×22.86mm×11.30mm(1.3in×0.9in×0.44in)。该转换器具有先进的过压、过热和短路保护机制,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1388万小时。

与所有伟创力电源模块的DC/DC转换器一样,PKU4913D符合IEC/EN/UL 62368-1安规要求。该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25℃。

PKU4913D将于2021年2月上市。客户可通过联系pm.support@flex.com获取更多信息。

关于伟创力电源模块

伟创力旗下的伟创力电源模块业务线,是可扩展DC/DC电源转换器的领先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数据处理、通信、工业和运输市场提供服务。公司提供了广泛的隔离非隔离解决方案,由于有功能强大的Flex Power Designer软件工具提供支持,其数字式DC/DC转换器还对PMBus提供兼容。欲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flexpowermodules.com或者领英

围观 1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昨日在上海开幕。众多科技品牌汇聚于此,展示其新理念、新技术,共同搭建起一场华丽的科技盛会。OPPO与成都斯普奥汀科技合作开发的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在本次展会上惊艳亮相。它是目前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符合国际国内安全标准的手机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

重大突破!在MWC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

本次展会中,OPPO展台人潮涌动,因其首次亮相展出了X2021卷轴概念机。该款机型应用的隔空无线充电功能是由OPPO与成都斯普奥汀科技合作开发的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

这是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符合国际国内安全标准的手机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标志着人类的充电方式正式进入了新纪元,从有线充电,到接触式充电,到现在的中远距离隔空充电,真正实现边玩边充,隔空充电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个消费者都能真正使用到隔空充电手机,解决充电线烦恼。

重大突破!在MWC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

工信部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式规定了移动设备无线充电的工作主频,将斯普奥汀隔空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主频6.78MHz正式纳入国家规范,让无线充电市场回归到实际应用,不只是玩噱头。电磁辐射安全方面,斯普奥汀前期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杂散辐射发射数据测试、接收阻塞数据测试,并完全符合征求意见稿所列限值要求)表明本次展出的技术完全符合这个规范要求。另外,50瓦的功率限制符合斯普奥汀在磁共振上一直坚持的不一味增大功率,更注重实际使用体验的研发方向。

斯普奥汀的中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已应用在智能穿戴、消费电子、军工、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多项领域都已经量产出货,相关技术皆为自研,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布局已见雏形。研发团队坚守多年,旨在为用户提供最成熟、最安全的技术。

视频链接:全球首款可量产的斯普奥汀手机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广告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i4y1T7ze/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和谷歌云宣布双方正共同开发电信云参考架构和集成解决方案旨在帮助通信服务提供商在多个网络和边缘位置加速5G部署。

此次合作主要涉及三大领域:

  • 通过下一代基础设施和硬件,帮助通信服务提供商加速部署虚拟无线接入网(RAN)和开放RAN解决方案。
  • 为通信服务提供商打造新的技术实验室环境,推动云原生5G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帮助通信服务提供商更轻松业务应用交付到网络边缘。

谷歌云副总裁兼网络总经理Shailesh Shukla表示:“通信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云原生技术来释放5G的潜力,将其作为连接解决方案和商业服务的平台,以将应用交付到网络边缘。随着我们与电信行业的合作不断扩大,我们很高兴能够携手英特尔,帮助客户规划、测试和部署所需的技术和基础架构,以加速面向为消费者和企业用例的云原生5G交付。”

此次合作同时标志着英特尔推动5G网络转型向软件定义、敏捷部署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又迈出坚实一步。英特尔和谷歌联合开发电信云参考架构和集成解决方案,能够帮助通信服务提供商在实施多云架构时进一步加速可扩展的网络和边缘能部署。这对在零售、制造和医疗等一系列行业中充分发挥5G、边缘和人工智能的潜力至关重要。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Dan Rodriguez表示:“5G将推动下一波网络转型,并进一步推动云原生技术落地。随着通信云服务场景的进一步拓展,英特尔与谷歌以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为新兴的5G发展和边缘使用场景提供敏捷、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有关使用场景的更多信息以及完整的新闻稿见谷歌网站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以计算和通信技术奠定全球创新基石,塑造以数据为中心的未来。我们通过精尖制造的专长,帮助保护、驱动和连接数十亿设备以及智能互联世界的基础设施 —— 从云、网络到边缘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切,并帮助解决世界上最艰巨的问题和挑战。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 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近日发布了《英特尔IT 2020-2021年度业绩报告》,该报告着重介绍了英特尔IT团队如何在2020年面临空前挑战的情况下支持公司的运营发展。在英特尔面向分布式智能新时代转型的过程中,英特尔IT加速将采用新兴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融入公司业务,确保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持续打造客户所需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英特尔 IT:以“数字为先”理念,加速公司未来发展

英特尔IT团队在确保公司持续运营、满足客户需求和保障员工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份报告着重介绍了以下内容:

  • 72小时快速响应支持10万名员工远程办公;
  • 为使技术人员能够居家监控关键工厂运营情况所开发的硬件及软件平台;
  • 为确保社交距离及降低差旅需求而在所有英特尔工厂内部署增强现实技术;
  • 实施自动化、远程协作和“一个英特尔”的思路,并在22周内实现工厂启动及生产准备就绪,比正常情况快了近80%。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工智能(AI)、5G网络转型以及智能和自主边缘对英特尔及其客户而言是三大增长最迅速的机会。英特尔IT是支持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例如:

  • 在过去的2020年,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工厂将产量额外提升了370万个单位。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可以每天处理数十亿数据点,这意味着工程师可以在几秒内提取信息。
  • 智能测试执行管理(ITEM)功能可以帮助验证团队进行最高效、最经济的测试,从而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ITEM将所需的测试数量减少了70%,并已部署在英特尔的60个验证团队中。
  • 销售人工智能平台服务于2,500名销售人员及31,000个客户。在2020年,销售人工智能应用为英特尔创造了超过1.68亿美元的收入。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Archana Deskus表示:“2020年,我们认识到 ‘数字为先’业务理念的重要性,学会了在困难中快速前行,也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永久发生改变。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保持同样的紧迫感和加速度,并将其打造为我们的企业文化。

2020年,由IT支持的解决方案及服务为英特尔带来了15.6亿美元的业务价值。展望未来,英特尔IT还将参与塑造公司在2021年乃至更远未来的业务运营方式。 “数字为先”的理念将实现更灵活、更个性化、更沉浸式的工作环境,支持不同的角色并推动更高程度的协作。

更多背景信息:英特尔IT 2020-2021年度业绩报告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2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