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络盟独家供应MegiQ即用型射频和微波开发工具,简化无线通信和物联网设备的设计检测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新增MegiQ多款射频和微波开发工具,进一步扩充其测试测量产品线。e络盟是全球唯一一家供应MegiQ全系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天线测量系统的高质量服务分销商,这些设备和系统被设计师广泛应用于开发、测试和检验无线通信设备和物联网设备。

MegiQ系列产品是业内价格最实惠的专业射频开发工具,适合物联网初创企业希望配备多单元教学实验室的大学院校。MegiQ测量工具和附件不仅功能完整、简单易用且高度可靠,适用于绝大多数无线系统微波频率高达6GHz的应用,例如:半导体、汽车、电信设备设计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制造应用,可用作研发、产品检验及生产测试工作

MegiQ创新射频工具源自工程师,也是专为工程师而设计旨在实惠的价格为他们设计和检验无线通信和物联网设备提供所需支持这些功能全面强大的工具尤其适用于天线部署应用,使工程师能够测量和优化阻抗,并测量天线辐射方向图,而这一过程通常不易实现且较难测定。MegiQ工具随附需搭配使用的所有软件,均无需购买许可证,且可在任何标准计算机上安装。

e络盟供应MegiQ全系射频开发工具,其中包括:

  • 矢量网络分析仪 (VNA)——所有型号均配备完整版PC软件,支持测量、存储和生成图形输出同时,还内置用于天线电路开发的独创匹配电路计算器和模拟器。
  • 平衡校准套件——用于测量UFL和平衡VNA的接口套件,适用于SMA-UFL 适配器以及SMAUFL平衡引脚接头多款适配器。
  • 辐射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天线的实际辐射能量,可测量增益总辐射功率 (TRP)或天线效率。
  • Sandbox套件——MegiQ系列VNA产品提供定制版VNA Sandbox套件选件,适合学生和新手工程师使用。套件包含所有必备附件以及分步教程指南,以帮助新用户更快地学习使用VNA。

Farnell及e络盟全球测试和工具部门负责人James McGregor表示:MegiQ是高品质射频开发工具知名制造商,其产品兼具易用性与高性价比的优势。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引入MegiQ全系产品组合,进一步丰富我们市场领先的测试与测量产品系列MegiQ合作也有助于我们持续工程领域各级人员提供所需支持,无论是求高性价比易用工具的新手和教育工作者,还是经验丰富、寻求能够满足自身射频和微波测量需求精简解决方案的专业人士。

MegiQ致力于为用户实现最佳功能,无论是新手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师。其创新即用型解决方案能够提供最大可用性并能帮助用户快速提升设计技能。

e络盟拥有专门的测试与测量专家,可为客户提供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技术支持和建议,同时客户还可以通过e络盟官网免费访问丰富的在线资源、数据表、应用说明、视频和网络研讨会。

客户现可通过Farnell(欧洲、中东和非洲)、Newark(北美)和e络盟(亚太区)购买MegiQ系列射频和微波开发工具

编者按

敬请访问e络盟新闻中心https://www.element14.com/news 获取有关本则新闻的更多信息及相关图像资料。

关于我们

e络盟隶属于 Farnell 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技术产品领导者,致力于科技产品和电子系统设计、生产、维护与维修解决方案的高品质服务分销已逾80年。作为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Farnell 凭借其丰富的业界经验向电子爱好者、设计工程师、维修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等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与全球领先品牌和初创企业积极合作,共同研发高新产品并推向市场。公司还全力协助推动行业的发展以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当代和下一代工程师。Farnell在欧洲经营 Farnell 品牌,北美经营 Newark 品牌,亚太地区经营 e络盟 品牌。Farnell通过其广泛的分销网络及在英国的CPC公司直接向客户供货。

Farnell隶属于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安富利是一家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庞大而完善的生态系统,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客户提供设计、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专业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corporatehttps://www.avnet.com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新的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有助于降低测试成本,简化下一代复杂 IC 的实施工作
  • 通过解耦模块级配置与顶层资源,在DFT 实施工作与测试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已被三星Foundry纳入参考流程。

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快速发展的应用对下一代集成电路 (IC) 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 设计规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今天的IC设计已经可以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对于 IC 工程团队而言, 大规模的IC 设计以及更高的复杂性,也意味着测试时间和成本的相应增加,同时,在每个设计中规划和部署DFT 结构和功能所需的工程工作量也会增长。

为了帮助芯片测试团队解决这些难题,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在其 Tessent TestKompress 软件中引入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技术。该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可以将模块级 DFT 要求从顶层可使用的测试资源中独立开来,实现无需妥协的层次化DFT 流程,大幅简化 DFT 规划和实施,同时将测试时间缩短 4 倍。此方案完全支持重复单元式设计,并对相同内核进行了优化,是日益庞大的新兴计算架构的理想选择。

Mentor Tessent 芯片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副总裁兼总经理 Brady Benware 表示:“由于设计规模、先进技术节点和使用模型要求的不断增加,IC 测试的复杂性也在持续提高,这对 IC 设计团队提出了严苛挑战。借助于新的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我们的客户能够减少测试实施的工作量,同时降低测试成本,为未来的设计做好准备。”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技术采用基于总线的扫描数据分发架构,可以同时测试任意数量的内核,实现高速的数据分配,高效地解决内核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并以固定成本对任意数量的相同内核进行测试,从而大幅缩短测试时间。该技术还在每个内核中提供即插即用型接口,可以简化扫描的时序收敛,非常适合对接的重复单元。

该解决方案是由每个设计模块中的一系列主机节点相互连接而组成。每个主机可在模块中的网络和测试结构之间分发数据。该软件可以自动进行实实施、向量生成、以及故障反向映射流程,DFT 工程师可为每个模块充分优化 DFT 测试资源,无需担心对设计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这将有助于降低实施的工作量。同时,该方案还通过对相同内核的优化处理、对消除测试数据的浪费、以及时分复用技术,显著减少了测试的数据量,缩短了测试时间。

三星电子设计技术团队副总裁 Sangyun Kim 表示:“通过在 Tessent TestKompress 中引入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技术,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可扩展的测试访问解决方案,无论是当今还是未来的先进IC 设计均可适用。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无需很高的工作量,即可以使复杂设计具有高度可测试性。”

在Tessent TestKompress 产品中添加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功能是Mentor在先进分层 DFT 实施和测试数据带宽管理方面累积了十余年的研发成果,Mentor 与多家领先半导体制造商联合开发了该项技术。

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可以与其他的Tessent DFT 产品完全兼容,可以与 Tessent Diagnosis 单元感知和版图感知的诊断功能结合使用,以提供端到端的缺陷检测和诊断解决方案。所有 Tessent DFT 产品均属于 Tessent Safe 生态系统,具有全套通过认证 的ISO 26262 文档,可用于所有的 ASIL ISO 26262 项目。

有关Tessent Streaming Scan Network 技术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mentor.com/tessent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平台旨在为客户提供Day One价值,加速实现公司“人手一个机器人”的愿景,并打造全面自动化企业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企业软件公司UiPath结合简单及强大的功能,日前宣布推出下一代UiPath自动化平台,帮助客户成为全面自动化企业。该增强型平台具有全新低代码功能,将RPA从自动执行现有任务扩展到轻松快速地创建新的业务应用。这些功能,以及扩展的云机器人部署选项,旨在更快地部署能够将人类员工、机器人和系统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UiPath持续倡导“人手一个机器人”,让员工既能参与自动化流程,又能从每天与机器人的协作中获益。

UiPath首席产品官Param Kahlon表示:我们相信,任何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都需要首先普及自动化概念。虽然终端用户创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概念可能并不新鲜,但企业理解使用更强大的低代码工具实现基于机器人的无缝自动化流程的潜在影响却是新鲜的。在自动化生命周期中,从流程挖掘到文档理解,我们拥有100多项客户驱动的新功能,我们将继续为客户提供Day One价值,因为他们扩展了自动化计划,使其变得更具效率、灵敏度和弹性。

引入UiPath Apps,由机器人驱动的低代码应用创建工具

UiPath Apps结合了自动化的优势和低代码的便利性,是一个基于Web的、拖放式的业务应用。它让开发人员能够创建和部署企业级应用,提供丰富而极具吸引力的终端用户体验。其范围从单个自动化流程的单一表单,到在多个自动化流程运行的丰富、多屏幕的交互式和响应式体验。它们建立在各种云和本地应用之上,包括ERP、CRM,以及不含API的传统系统。

通过消除那些阻碍软件、应用和员工有效协作的障碍,UiPath Apps可以为新型和现有应用提供几乎无限支持。

UiPath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Dines表示:通过使自动化部署更容易、更快,UiPath Apps能够显著改善现代企业中一些最昂贵、耗时的活动。有了UiPath Apps,自动化正在成为应用,让每名员工都能与机器人互动。员工不再直接接触遍布在企业中的无数应用和数据库,而是让机器人来执行任务并处理工作流程。这只是支持我们继续大胆行动,打造可扩展企业级平台,帮助客户成为全面自动化企业的一个用例。

UiPath还宣布了一项全新的数据服务UiPath Data Service,允许用户直接在UiPath平台中建模和存储业务数据,方便用户从UiPath Apps及整个UiPath系列产品中访问数据。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集中和安全,而不需要外部系统来保存数据。

通过新的服务、认证和云机器人计划扩展云端功能

UiPath SaaS产品Automation Cloud™的客户现在可以从不断扩大的服务中获益,包括RPA管理、AI、数据存储和低代码应用,所有这些服务都可以即时使用,每两周更新一次,并由UiPath实现规模交付。出于数据主权和性能的考虑,租户可以托管在美国、欧洲或日本,并将很快享受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托管服务。Automation Cloud™还获得了SOC 2 Type1(系统与组织控制)认证,表明了对企业级安全的承诺。

Alter Domus RPA高级开发人员Davendra Patel表示:我们很高兴Automation Cloud提供了高效的加载和对新功能的即时访问。新的Action Center为我们提供了实时验证和处理功能,使我们的团队能够快速、轻松地对来自数百个投资客户的未识别的财务文档进行分类和拆分。数据服务让我们能够集中管理所有文档字段,存储从流程中提取的数据,并生成有价值的审计报告。这使我们能够完成为复杂而耗时的端到端文档处理任务实现自动化的愿景。这些新的强大服务与AI Fabric和文档理解套件无缝协作,它们是我们智能化流程的基础。”

UiPath还宣布了在云端配置、管理和优化机器人的新选项。云机器人提供的机器人产能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扩展和缩减。这意味着客户只有在机器人处理和产生结果时才需要为云基础设施服务付费。

那些选择安装和管理自己的UiPath Orchestrator,但在领先的公有云环境中运行机器人的客户现在同样可以通过Orchestrator的全新无人值守机器人自动扩展功能自动扩展无人值守机器人。该功能是UiPath公司IT自动化投资的一部分。对于希望使用Automation Cloud中的Orchestrator自动扩展其公有云机器人的客户来说,类似的解决方案正在测试中,并完善了新的云机器人选项。

UiPath自动化平台的持续创新

在倡导“人手一个机器人”的道路上,UiPath不断增加新功能,让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轻松地使用自动化流程,以及创建自己的自动化流程。对于自动化用户来说,新的Assistant体验和画中画模式可以实现人机无缝协作。对于平民开发者来说,StudioX与GSuite和Microsoft PowerPoint的集成改进,以及录制器的增强功能,使精通技术的员工能够更加轻松地设计自动化流程,以便帮助他们开展日常工作,包括处理数据或使用文档。

此外,该版本还提供了100多项客户驱动的功能,以便更加简便地管理端到端自动化生命周期和为更高级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并提高自动化流程的弹性。跨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的新功能和更新功能包括:

  • 新一代自动化,应用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三角测量,让机器人更好地识别屏幕上的内容,即使屏幕元素移动或改变,也能继续运作。
  • 对象存储库,让用户可以捕捉自动化流程访问的所有元素和屏幕,并将它们存储在库中,以便共享和重复使用。
  • 增强的AI产品,包括支持本地部署和再培训,允许客户根据其实际的真实数据及用例改进标配和自定义的机器学习模型。

UiPath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aniel Dines、首席产品官Param Kahlon,以及产品与工程执行副总裁Ted Kummert,将在12月15-17日向公众开放的UiPath狂欢节上探讨这一最新产品版本。要报名参加此次在线活动,请访问:https://www.uipath.com/events/automation-festival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人手一个机器人为愿景,即企业让每名员工都能使用、创建并受益于自动化的变革力量,以解放人类的无限潜能。UiPath的端到端超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使每个组织都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数字业务运营。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理解目标检测与分类的设计需求可以有助于设计者给出安全且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作者:Sarven Ipek 和 Ron Kapusta

全自动驾驶的未来已不再遥不可及。如今,与自动驾驶相关的问题主要围绕让自动驾驶成为现实所需的底层技术和技术进步来展开。在支持向自动驾驶应用过渡方面,激光探测和测距(LIDAR)技术是讨论最多的技术之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测距范围大于100米,角分辨率达到0.1°的LIDAR系统仍然是自动驾驶领域里的核心模块。但是,并非所有自动驾驶应用都需要这种级别的性能。泊车助手和街道清扫就是其中两个。目前有大量景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这些应用,例如无线电探测和测距(雷达)、立体视觉、超声波探测和测距,以及LIDAR。但是,这些传感器都是在性能尺寸成本之间做了妥协。超声波器件最为经济高效,但其范围、分辨率和可靠性都很有限。雷达的检测范围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但它的角分辨率存在限制;此外,立体视觉的计算成本非常高,而且如果不能妥善校准,则精度非常有限。精心设计的lider系统能做到在长探测距离下,精准的测距,出色的角分辨率,较低的算法处理,所以能够帮助弥补这些不足。但是,LIDAR系统一般体积大,成本高,这些缺点需要改进。

LIDAR系统设计要确定系统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在多少远处能探测到多低反射率的多小尺寸的目标。同时这也就定义了系统需要的角分辨率。由此可以计算得出可达到的最小信噪比(SNR),该最小信噪比就决定了系统探测的检测概率与误检概率。

了解感知环境和必要的信息量,作出适当的设计权衡,从而开发出成本和性能最佳的解决方案。例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以100 kph (~27 mph)的速度在道路上行驶,而自动机器人则以6 kph的速度在步行区或仓库中移动。在高速情况下,我们可能不但需要考虑以100 kp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还需要考虑以相同速度对向行驶的另一车辆。对于感测系统来说,这相当于一个物体以200 kph的相对速度接近。对于LIDAR传感器来说,检测对象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0 m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在一秒内便会缩短25%。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规避时,汽车的速度(或与对象之间的非直线逼近速度)、刹停距离和动力学这些复杂因素会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高速应用需要采用检测距离更长的LIDAR系统。

分辨率是LIDAR系统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系统特性。精细的角度分辨率使LIDAR系统能够从某一个被测目标接收到多个像素的回波信号。如图1所示,在200m处,1°角分辨意味着单个像素宽度为3.5m。这种像素尺寸比许多目标的物理尺寸都大,这会带来多重挑战。首先,我们通常使用空间平均法来改善SNR和检测能力,但是如果目标只占据一个像素点,这种方法并不适用。此外,即使能检测到,我们也无法评估出目标的尺寸。道路上的垃圾碎屑、动物、交通标志和摩托车,这些物体的尺寸通常都小于3.5米。当角分辨率再提升10倍达到0.1°,对于200米开外的汽车,水平方向就能采集到5个相邻的像素点。这意味着在200m开外,就能区分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看交通工具的宽度即可,一般情况下交通工具都是宽度大于高度的。且汽车和摩托车高度差不多,宽度有明显区别)。

为能安全的自动行驶,不仅方位角需要高分辨率,有时候还需要俯仰角高分辨率。想象一下,自动化的扫地机器人尽管移动缓慢但是需要检测细高的物体,如桌子腿,以便判断能否钻进桌下进行工作。这个需求与之前的高速自动驾驶需求就不太一样了。

图1. 1°水平分辨率的32线扫描LIDAR系统

图1. 1°水平分辨率的32线扫描LIDAR系统

一旦确定下来自动驾驶设备的速度与行驶场景,需要探测目标的性质以及要达到的性能,就可以构建符合其应用的LIDAR系统构架。您可以做出多种选择,例如扫描与闪光、直接飞行时间(ToF)与波形数字化,但本文暂不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无论选择哪一种架构,ADI丰富的高性能信号链和电源管理组件产品系列(用蓝色突出显示,参见图2)会提供所需的构建块,帮助设计存在不同限制(例如尺寸和成本)的系统。

图2 使用分立元件的LIDAR系统

图2 使用分立元件的LIDAR系统

AD-FMCLIDAR1-EBZ 是 高性能的LIDAR原型制作平台,也是905 nm脉冲直接ToF LIDAR开发套件。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快速构建机器人、无人机、农业和建筑设备,以及采用1D静态闪光配置的ADAS/AV的原型。这个参考设计中选用的组件主要是针对长距离脉冲LIDAR应用。该系统采用905 nm激光源,由高速、双通道4 A MOSFET ADP3634驱动。它还包括由可编程电源 LT8331供电(用于生成APD电源电压)的First Sensor 公司的16通道APD阵列。包括多个低噪声、高带宽的4通道 LTC6561 TIA,一个AD9094 AD9094 1 GSPS、8位ADC,其在通道上的功耗最低,为每通道435 mW。 我们的设计需要继续增大带宽和采样速率,以帮助提高整个系统的帧率和范围精度。与此同时,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功耗。这是因为散热减少可以简化热/机械设计,从而帮助模块减小外形尺寸。

图3.ADI公司的AD-FMCLIDAR1-EBZ LIDAR开发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图3.ADI公司的AD-FMCLIDAR1-EBZ LIDAR开发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测量距离(或深度)、精度都与ADC采样速率相关。距离测量精度使得系统能够准确获知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对于需要近距离移动的场景(例如停车或仓储物流),这非常重要。此外,可以根据多帧之间目标距离的变化来计算目标的速度,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对目标距离的测量精度要很高。采用简单的阈值算法(例如直接ToF)时,1 ns采样时段(也就是,使用1 GSPS ADC)的范围精度可达到15 cm。计算公式为c(dt/2),其中c表示光速,dt表示ADC采样时段。鉴于包含ADC,所以,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技术(例如插值)来改善范围测量精度。据估计,测量精度将正比于信噪比的均方根。匹配滤波器是用于处理数据的性能最高的算法之一,它可以在插值之后最大化SNR,从而得到最好的距离测量精度。

EVAL-ADAL6110-16,一款高度可配置的评估系统,可以辅助实施LIDAR系统设计。它为需要实时(65 Hz)检测/跟踪对象的应用(例如防撞、高度监测和软着陆)提供简单但可配置的2D闪存LIDAR深度传感器。

图4.使用集成式16通道ADAL6110-16的EVAL-ADAL6110-16 LIDAR评估模块。

图4.使用集成式16通道ADAL6110-16的EVAL-ADAL6110-16 LIDAR评估模块。

参考设计中使用的光学器件为我们提供了37°(方位角)和5.7°(俯仰角)的视野(FOV)。在方向角的16像素线性矩阵中,20米像素大小相当于普通成人的体型,为0.8米(方位角)×2米(俯仰角)。如前所述,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光学配置。如果现有的光学器件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可以轻松从壳体上取下印刷电路板,并将其集成到新的光学配置中。

该评估系统以ADI的 ADAL6110-16为核心,这是一款低功率、16通道的集成式LIDAR信号处理器(LSP)。该器件为相关的照明区域提供时序控制和对接收的波形采样的时序,且能对获取的波形实施数字化。ADAL6110-16集成了高灵敏度的模拟元件,可以帮助降低本底噪声,使系统能够捕获能量很低的回波信号。相对于采用类似信号链的分立式元件方案,它们的本底噪声是由rms噪声决定的,所以其灵敏度不如ADAL6110的方案。此外,使用集成信号链可以减小LIDAR系统设计的尺寸大小、重量和功耗。

系统软件能让芯片快速测距以便完成多点测量。它的通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通过USB提供的单个5 V电源运行,通过使用该模块的机器人OS(ROS)的驱动,可以很方便集成进现有的自动驾驶系统。用户只需创建一个连接器,将设备与机器人或者车辆的接口相连,即可通过以下四种通信协议进行通信:SPI、USB、CAN或RS-232。可以选择不同的接收器和发射器技术对参考设计实施修改。有关EVAL-ADAL6110-16和ADAL6110-16 LSP的更多信息,请访问analog.com/LIDAR.

如前所述,可以更改EVAL-ADAL6110-16参考设计的接收器技术,以构建图5至图7所示的不同配置。EVAL-ADAL6110-16采用Hamamatsu S8558 16元件光电二极管矩阵。表1中显示的不同距离下的像素大小是基于有效像素大小,即0.8 mm×2 mm,以及20 mm的焦距镜头。例如,如果使用单个光电二极管(例如Osram SFH-2701)来重新设计这个板,且每个光电二极管的有效面积为0.6 mm × 0.6 mm,那么相同范围内的像素大小会大为不同,因为FOV会随像素大小而改变。

表1.EVAL-ADAL6110-16中使用的接收器大小和光学器件,以及将接收器更换为SFH-2701之后,可能的像素排列

表1.EVAL-ADAL6110-16中使用的接收器大小和光学器件,以及将接收器更换为SFH-2701之后,可能的像素排列

例如,我们来回顾一下16个像素配成一行的S8558,各像素尺寸为:2 mm × 0.8 mm。

图5.Hamamatsu S8558 PIN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尺寸。

图5.Hamamatsu S8558 PIN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尺寸。

选择20mm焦距镜头后,可以利用基本三角函数计算出每个像素的垂直和水平FOV,如图6所示。当然,选择镜头时还需要考虑其他更复杂的因素,比如像差校正和场曲效应。但是,对于这样的低分辨率系统,一般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光路计算。

图6. 简单光学模型的角分辨率基本计算

图6. 简单光学模型的角分辨率基本计算

所选的1×16像素FOV可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和自动地面车辆的对象检测和防撞等应用中,或者使受限环境(例如仓库)中的机器人实现同步定位与地图绘制(SLAM)。

图7.LIDAR系统的各种光学配置,可以帮助增强应用的安全性。

图7.LIDAR系统的各种光学配置,可以帮助增强应用的安全性。

有一种独特应用,需要配置4 × 4网格矩阵,以检测系统周围的物体。这个正在开发中的应用将被安装在大客车和RV(休闲车辆)中,作为车辆的安全器件,可以在车辆近旁有行人行走时向驾驶员发出警报。该系统可以检测行人行走的方向,提醒驾驶员刹停车辆或按喇叭提醒行人,以防撞倒行人或自行车骑行者。

注意,并非每种应用都需要0.1°的角分辨率和100米测量范围。细想一下应用真正需要采用哪种LIDAR系统设计,然后明确定义关键标准,例如对象大小、反射率、与对象的距离,以及自动驾驶系统行进的速度。

这可以为组件选择提供依据,使系统设计在出色性能、成本和需要的功能之间达成平衡,以便大幅提高首次设计成功的可能性。

作者

Sarven Ipek于2006年加入ADI公司。在ADI公司任职期间,Sarven在故障分析、设计、特性表征、产品工程以及项目和程序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Sarven目前是ADI公司麻萨诸塞州威明顿市自动驾驶和安全产品部门LIDAR部的营销经理。他拥有东北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以及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主修通信系统和信号处理。

Ron Kapusta是ADI的研究员,拥有麻省理工大学的理学学士和工程学硕士学位。他在2002年毕业后加入ADI公司,为数字成像系统设计数据转换器和传感器接口电路。2014年,Ron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汽车技术,主要研究与LIDAR传感器有关的电子、光子和信号处理。Ron还在多个IEEE会议的项目委员会任职。

来源:ADI 中文官网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23日-24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 --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0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浪潮携“云数智+5G”明星产品盛装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通过展示工业互联网、云ERP、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计算、5G等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展现“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魅力。

当前,浪潮正在推动云计算3.0战略转型,不断加大产品“云”化步伐,本次展会呈现了云上最新产品与实践。

在工业互联网展区,浪潮展示了基于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服务。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客户,提供工业云、QID、工业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五层架构服务,能够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七类连接,目前已为18个省和73个地市提供了工业互联网服务,连接210万产品和385万设备,为装备制造、机械制造、制药、化工、服装、快消品、粮食、煤炭、造纸、农用机械十大行业赋能。

在云ERP展区,最新发布的新一代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台浪潮GS Cloud3.0、新一代成长型企业开源云ERP浪潮inSuite都重磅亮相,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架构、全新的用户体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就智慧企业。目前,浪潮云ERP已为东方电气、中国交建、中国铁塔、潍柴动力、百果园等120万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作为大数据运营商,浪潮开创的爱城市网、一贷通等浪潮数据运营创新应用,在展区进行了展示。目前,爱城市网已在全国400余个城市上线,60余个城市落地运营。截至今年9月,“一贷通”累计放款金额突破200亿元,申请用户突破167万。浪潮正在积极推动政府数据从共享开放向授权运营、应用创新发展,为全国100多个省、市提供数据授权运营服务。

浪潮作为智慧城市赛道领跑选手,在智慧城市展区,展示了在济南、重庆、攀枝花等多个城市成功案例。浪潮城市大脑基于浪潮云ICP平台,以运管中心为载体,结合市域、县区以及基层治理需求,打造市级-区县-街道三级大脑体系,提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通览、一码通行的78类协同场景服务。

云服务、大数据和智慧应用都离不开新基建。智慧计算展区可谓新基建主题最热门区域之一。现场,浪潮不仅展示了全新人工智能服务器、浪潮元脑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智慧存储、开放计算、基于AI全栈式解决方案等智慧计算也共同亮相。

作为新基建之首的5G,也备受关注,浪潮作为新一代云网融合5G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推出的“边缘计算”和“面向行业的5G网络”两大类产品,可灵活组合满足边缘计算和面向行业客户的5G网络各类应用场景需求,全力打造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的5G产品和服务。

浪潮作为领先的“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将不断以“云数智+5G”之力,携手生态伙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闪耀“互联网之光”。

欲浏览更多信息,请登录公司官网:http://www.inspur.com/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兴通讯2020全球供应商合作伙伴大会期间,紫光展锐与中兴通讯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继续在5G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5G生态发展,为广大用户带来创新的科技体验。

作为中兴通讯重要的合伙伙伴之一,展锐与中兴通讯过去几年在消费终端以及包括5G在内的通讯技术及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

在消费终端领域,展锐为中兴通讯旗下ZTE Blade品牌多款智能手机产品提供处理芯片,协力其开拓国内外智能手机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讯技术领域,今年10月,展锐携手中兴通讯等系统设备商完成了5G SA芯片互操作测试,与中兴通讯完成了ZUC性能测试。为5G SA终端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本次大会上,中兴通讯对展锐提供的产品方案在质量、交付、成本、服务等环节综合给出了极高的认可和评价,并为展锐颁发了2020年最佳合作伙伴奖项。

未来,展锐将继续携手中兴通讯,以通讯技术为载体,为产业的上下游参与者提供拥有更好用户体验,更先进高效的合作体验。

在5G赋能新基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展锐CEO楚庆提出了,“研究高科技产业不能简单照搬传统产业形态,生态概念更为合适”的理解。展锐作为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同时具备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的企业之一,将成为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

在建立5G生态的战略构建下,展锐不断建立、深化与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联系。除了中兴通讯,展锐近年来还不断加强国内运营商的合作,加速5G商用落地推出丰富的终端产品。

技术及解决方案上,展锐也推陈出新,在2020年秋季发布会拿出了新的5G射频前端方案、5G NB-IoT芯片以及车规级芯片方案等等。

未来,展锐将持续推动与产业上下游的伙伴合作,以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为核心战略,打造人民的数字世界,为用户带来更丰富、创新的技术体验,让更广大的消费群体享受到优质的通讯产品和服务。

来源:紫光展锐UNISOC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PC)是增强型硅基氮化镓(eGaN®)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全球行业领先供应商,其首席执行官兼共同创办人Alex Lidow博士于2020全球电子成就奖(WEAA)评选中,荣获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

全球电子成就奖旨在评选并表彰对推动全球电子产业创新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管理者,以及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由ASPENCORE全球资深产业分析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以及各地区(亚洲、美国、欧洲)网站用户群进行综合评定共同评选出得奖者。

评审委员会认为自1977年以来,Lidow博士一直致力于提高功率转换的效率,他深信这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提高全球生活水平。他为现有和全新应用开发的氮化镓(eGaN)方案,引领了技术突破的发展,为节省全球能源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做出了贡献。此外,Lidow博士和他的团队编写了业界第一本有关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教科书 - 《氮化镓晶体管--高效功率转换器件》,被认为是“让科研人员了解GaN器件的特性、GaN电路设计和GaN系统应用的百科全书”,并获得清华大学李永东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陈敬教授的书评赞许。

Alex Lidow博士在获奖时说:“我谨代表EPC团队感谢张毓波和ASPENCORE团队颁发2020全球电子成就奖-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有赖EPC整个团队的努力,我们与ASPENCORE刊物的读者分享氮化镓技术的发展并做出贡献。我们非常荣幸获得这个殊荣,这是热爱我们的工作的成果。”

ASPENCORE主办的双峰会包括全球高科技领袖论坛 - 全球CEO峰会,以及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全球电子成就奖颁奖典礼在11月5日 于深圳举行。ASPENCORE亚太区总经理张毓波表示,“COVID-19的爆发给全球电子行业带来了显著影响。今年的双峰会全方位充分地探讨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电子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CEO峰会以“重思、重构、重升”为主题,共同探讨在新常态下,电子产业从业者如何守望相助、携手打造新的全球技术协作框架;如何准确定义用户需求、重构最流畅的供应链和最适合的技术方案,以及如何重升电子行业走势,实现全行业的正向增长。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简介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是基于增强型氮化镓的功率管理器件的领先供货商,为首家公司推出替代功率MOSFET器件的硅基增强型氮化镓(eGaN)场效应晶体管及集成电路,其目标应用包括DC/DC转换器无线电源传送包络跟踪、射频传送、功率逆变器激光雷达(LiDAR) D类音讯放大器等应用,器件性能比最好的硅功率MOSFET器件高出很多倍。此外,宜普公司正在扩大基于eGaN IC的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进一步节省占板面积、节能及节省成本的解决方案。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网址为www.epc-co.com.cn。eGaN® 是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宜普电源转换公司的注册商标。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0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23日消息,在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地平线征程2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代表地平线在大会现场向世界介绍地平线征程2。

在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地平线征程2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在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地平线征程2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连续第五年举办,得到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类领先科技成果300余项。经线上成果征集、专家推荐等环节,从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门类中,最终遴选出15项前沿科技成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中方主任邬贺铨院士说:“相信就在不远的未来,这些成果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的魅力,创造充满希望的崭新未来。”

地平线此次入选的“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2”代表了地平线在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高效能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地平线征程2实现了国产车规级AI芯片前装量产零的突破,补齐了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关键环节。余凯介绍说:“车载AI计算芯片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技术挑战极高,它的研发被公认为是攀登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巅峰。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瓶颈是算力不足,而地平线基于智能汽车的实际场景去重构计算架构,以实现极致的AI芯片效能。”

地平线征程2满足AEC-Q100标准,可提供超过4TOPS(1TOPS=1 万亿次计算每秒)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仅2瓦,配合高效的算法,每TOPS的算力可以处理的帧数可达同等算力GPU的10倍以上。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介绍地平线征程2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介绍地平线征程2

余凯说:“征程2能全面满足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视觉感知、视觉建图定位等智能驾驶环境感知需求,实现语音、视线、手势识别的多模态人机交互功能,全方位赋能汽车智能化。”

2020年,征程2实现了在智能座舱领域和辅助驾驶领域国产AI芯片量产上车的双突破。继征程2在长安 UNI-T上实现前装量产,成为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AI芯片,同年9月,全球首发搭载自动驾驶中国芯的纯电SUV奇瑞蚂蚁正式上市,搭载地平线征程2,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

地平线目前已同长安、上汽、广汽、一汽、理想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主机厂以及奥迪、大陆集团,佛吉亚等国际知名主机厂及Tier1深度合作,正快速搭建智能汽车芯生态。

定位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底层赋能者,地平线以极致效能的芯片为汽车产业智能化提供源源不断“芯”动力。地平线今年已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车载AI芯片征程3,明年将发布更强算力、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征程5,打造车载中央计算平台,加速助力产业智变。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下,中国迎来了核心技术创新的时代,为硬核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历史机遇,而地平线正站在时代的浪头乘风破浪。放眼未来,地平线希望成为与全球顶尖芯片企业同台竞技的中国力量,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0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品牌名称包括 NI(前身为 National Instruments)、Sumitomo Interconnect 和 Mornsun

Digi-Key Electronics 拥有全球品类最丰富的电子元件库存,并且能够立即发货,其宣布已在今年前三个季度新增 70 多家核心供应商,借此扩大了产品组合。截止目前,核心供应商总数已达到 1,200 家。到 2020 年底,该公司将在核心产品当中新增近 150,000 个供应商零件编号

Sensiron 的 SGP40-D-R4 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可用于空气净化器或按需控制式通风,这款传感器仅仅是今年加入 Digi-Key 产品手册的急需元器件之一

Sensiron  SGP40-D-R4 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可用于空气净化器或按需控制式通风,这款传感器仅仅是今年加入 Digi-Key 产品手册的急需元器件之

们很高兴在 2020 签约了多家面向中国市场的供应商,”Digi-Key 全球供应商管理副总裁 David Stein 表示。 Digi-Key 签订分销协议的每一家制造商都是高品质合作伙伴,再次证明了我们团队的优异品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及作为分销商的广泛全球影响力。

Digi-Key 专注于引入新型的供应商和产品,同时继续提供户期望的市场上最好的元件。即便今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财政年度,我们在制定每个决策时,依旧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

一些需要着重介绍的新供应商包括

NI(前身 National Instruments提供一流的软件互联测试和测量产品,并极大地扩展了 Digi-Key 在自动化测试方面的总体产品供应范围

Sumitomo Electric Interconnect Products (SEIP) 是一家汽车、重型卡车与商业越野车/农用设备、军事与航空航天、通用/商用航空、轨道和运输产品的供应商

Mornsun 是一站式电源解决方案制造商,供应 5,000 多种优质产品,其中包括 AC/DC 转换器、DC/DC 转换器、封闭型开关电源、电源 IC变压器等

Espressif Systems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公司,致力于提供一些业内最佳的 IoT 器件和软件平台

SMC Diode Solutions 产品在商用市场应用广泛,涵盖始终要求高品质、高可靠性的 LCD 显示屏、电信设备、电源、工业和飞机领域

EPC 可提供 GaN 术,是增强模式氮化镓型功率管理器件领导厂商

Efinix 可提供差异化 FPGA 产品,是可编程平台产品领导者,其产品可加速 AI边缘计算、计算加速和定制逻辑方面的创新

Quectel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蜂窝和 GNSS 块供应商,产品组合十分广泛,覆盖最新无线技术 5GLTE/LTE-ANB-IoT/LTE-MUMTS/HSPA(+)GSM/GPRS  GNSS

Digi-Key 近期签订的其他区域供应商包括 CviLuxIRISOGradConn  FSP Technology。新增的多家此类供应商主要面向一些特定技术使用案例和终端市场,其中包括静电控制、ESD 和无尘室产品

一个示例是 FSP Group 的技术造就了大量与电力和电子技术相关的产品,如适配器、开放框架、SSL LED 驱动器、医疗器械、LCD TV、工业设备和台式电脑。此外,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致力于协助开发更为环保的产品,其中包括光伏逆变器、UPSESS 电池充电器产品

Digi-Key 即将引入 Digi-Key Marketplace,借此在新产品类别方面继续扩展多样化的产品和供应商。Digi-Key Marketplace 是面向全方位技术创新的一站式平台,其中包括裸 PCB 板、工业自动化、测试与计量、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几乎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所有内容,只需一次非凡的购物体验,一切皆可实现

Marketplace 产品通常在 1  5 天内由供应商直接发货。这些产品在 Digi-Key 网站上明确标有“Marketplace 产品样,并且只要添加到订单中,即会显示各项特殊发货条款的详细信息

如需了解有关 Digi-Key 应商的更多信息并查看 1,200 多家供应商的完整列表,请访问 Digi-Key 网站

关于 Digi-Key Electronics

Digi-Key Electronics 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综合服务授权分销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经销着来自 11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900 多万种产品,其中 190 多万种现货供应,立即发货。 Digi-Key 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如 EDA 设计工具规格书、参考设计、教学文章和视频、多媒体资料库等。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在线客服提供 24/7 术支持。如需其它信息或查询 Digi-Key 广泛的产品库,请访问 www.digikey.cn 关注我们的 LinkedIn、微信、微博、QQ 视频和 B站。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0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非常适合汽车、工业和医疗应用, TT的MFC系列提供紧凑的电流感应和散热能力,优于其他选择

英国沃金,2020年11月24日- TT Electronics 是一家为性能关键应用提供工程电子产品的全球供应商,今天宣布推出其金属箔贴片 (MFC) 电阻器。MFC系列使用陶瓷上贴金属箔技术,该技术结合了陶瓷基板的散热特性和金属合金体电阻元件的耐浪涌特性。由此提供了比厚膜或金体电阻更低的自热水平,比厚膜提供了更好的耐浪涌特性,这使得该电阻较好的适合于汽车、工业和医疗应用。

TT Electronics产品管理与工程副总裁Barry Peters表示:“我们的MFC系列电阻器的研发是由需要控制和监控能耗的产品的爆炸性增长推动的,例如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和物联网设备。“为了满足这个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TT通过MFC系列的首次亮相增强了电流感测电阻器产品组合,提供了比很多顶级竞争对手更广泛的尺寸和阻值。”

MFC电阻器可减少了PCB的占板面积,提高误差容许度,以允许在设计中其他地方放宽对精度的要求,并最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MFC系列提供从0402到2512的六种尺寸,提供2至200毫欧的阻值范围,精度可达±0.5%,温漂可达±50ppm/°C。 MFC系列通过AEC-Q200认证,可用于汽车的DC-DC转换、直流电机控制、执行器控制、电源监控、便携式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和LED驱动器。

更多信息,请查阅MFC数据表

关于 TT Electronics plc

TT Electronics 是全球关键性能应用工程电子产品供应商。TT Electronics 在全球范围内设有 29 个主要办事处,拥有近 5,000 名员工。TT Electronics 致力于为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和工业等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用于实现传感、功率管理和互联功能的电子产品。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 TT Electronics 的信息,请访问 www.ttelectronics.com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0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