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 IDC 的预测,全球智能机市场有望在 2020 假日季恢复增长。在四季度增长 2.4% 之后,2021 年可迎来 4.4% 的增长。显然,供应链的快速恢复和显著增长,推动了智能机手机市场的反弹,此外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渠道都对 5G 新品抱有较高的期望。到 2024 年的时候,全球市场将有 1.3% 的五年符合年增长率(CAGR)。

全球智能机市场,2020 年 3 季度预测(来自:IDC)

全球智能机市场,2020 年 3 季度预测(来自:IDC

IDC 全球移动设备业务追踪项目副总裁 Ryan Reith 表示:

尽管业界担心市场对 5G 的需求有些疲软,但智能机销量还是超出了 20Q3 的预期,且供应链正在开足马力应对传统的假日旺季,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 2021 。

此外 IDC 预计 5G 智能机将占全球 2020 智能机总销量的 10%,并于 2024 年增至 39%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 5G 硬件成本将逐渐接近于 4G 时代甚至拉平。

终端价格方面,预计 2020 年全球 5G 设备平均下降了 25%(至 611 美元 / 4010 RMB),且有望在 2024 年降至 453 美元(约 2973 RMB)。

来源:cnBeta.COM

围观 1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2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百年冬奥,花落北京

2022年,冬奥会花落北京,北京届时将成为世界聚焦的舞台。作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同时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中国将会呈现一场何样精彩的表演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崇礼医院,以医疗信息化守护奥运健儿

崇礼雪场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北京冬奥会的主战场之一。届时名将云集,共同为观众呈现一场冰雪盛宴。

如何在家门口办好冬奥会,大会组织方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奥运赛场的选址与建设,场外及时高效的保障服务,更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下文简称“崇礼医院”)承担的就是这样的重点任务,冬奥期间,它将作为独立医疗保障场所为奥运选手们提供全方位快速的医疗救治,第一时间解决赛场的各种突发情况并提供及时的救护,免除奥运选手们的后顾之忧。这对崇礼医院的医疗保障与应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医疗全面信息化时代,崇礼医院致力于协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从而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浪潮数据中心为冬奥会医疗提速护航

医院数据中心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运行着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负责医院数据信息的传递、处理、存储与管理,是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引擎。

针对崇礼医院医疗信息化的特点,数据中心建设三个问题摆在眼前:采用何种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医院高速的数据处理与业务需要;基础架构如何选择才能使系统容量等方面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系统采用何种色调、布局及效果来体现机房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面对崇礼医院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浪潮采用模块化数据中心为崇礼医院构筑了坚实的信息保障平台,完美解决了崇礼医院数据中心建设的三个难题。该数据中心将全面提升崇礼院区及创伤中心的医疗信息化水平,强化服务和信息保障能力。

浪潮AI微模块数据中心护航2022冬奥会医疗服务信息化

智能监控,快速响应

针对奥运赛事的突发情形,响应速度将是医院平台的重大考验。浪潮不仅从软件架构层面做到了快速应答,硬件基础也可谓运用巧妙,存乎一心,做到了硬件层与软件层的协调统一。

浪潮采用智能AI管控软件,检测、监控环境和设备动力参数,通过RS485总线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智能型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监控主机具备数据采集、计算分析、数据存储、报警触发、报警处理、逻辑控制功能,并可通过WEB浏览进行远程监控、数据查询、维护管理。

微模块监控采用独特的一体化监控系统。集成监控设备一体化安装,封装在一体化监控箱内,箱体高度仅为7U。一体化监控设备包含交流配电模块、交换机、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等设备。具备多种数据接口,可接入动力、空调、温湿度、漏水等各种监控对象,全面覆盖监测各种环境和设备参数,具有短信等多种报警功能,并提供完善的报警处理机制,保证用户能及时知悉数据中心的紧急状况,使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得到充分保障。

浪潮AI微模块数据中心护航2022冬奥会医疗服务信息化

浪潮AI微模块数据中心护航2022冬奥会医疗服务信息化

系统集成,高效美观

浪潮数据中心为客户带来一体化、模块化的体验。模块内所有柜体外观协调,深度、高度统一,机柜颜色为标准黑色,亚光细沙纹。配电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系统,结构系统一体化集成,后期可以随需扩容;配电UPS系统采用2N设计,保证供电可靠性;机房通过封闭冷通道形式将通道气流维持在恒定的温度,避免了冷热风交汇造成的能耗升高,绿色节能。监控系统对微模块内智能设备进行精准调控。各个子系统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保障医院医疗平台高效稳定的运行。

浪潮AI微模块数据中心护航2022冬奥会医疗服务信息化

崇礼医院浪潮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再一次印证了浪潮数据中心产品在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PUE整体降低10%,监控层快速监测,全面分析,系统稳定性提升20%。北京冬奥会的相关硬件基础设施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让我们拭目以待,静享这次冬奥会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创新。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2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汽车功能电子化等趋势的推进正使汽车变得更加安全、舒适、环保和节能,半导体是赋能这些创新的关键。作为全球前10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之一,安森美半导体为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电子化、传统动力总成、照明和车身电子提供全面的创新的汽车级半导体方案和技术,使汽车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更安全、更高效,并致力于零缺陷、零排放,确保上路汽车的安全和让地球更加清洁。

提供高品质的汽车方案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并为未来的汽车提供整体方案

自2010年以来,安森美半导体付运给汽车客户的汽车半导体产品达1,300亿个。2019年,全球每生产一辆汽车约用到安森美半导体的器件数超过230颗。此外,安森美半导体也致力推动零缺陷的品质文化,以每十亿颗器件中的缺陷数衡量的领先市场的质量,且在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接口、LED前照灯、MOSFET功率模块、点火IGBT全球称冠,在汽车功率MOSFET和分立IGBT也是全球第二大供应商

安森美半导体迄今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应用付运了超过1.2亿颗图像传感器,且付运超过4亿颗汽车传感器,当中有的已经在上行驶超过13年。未来的汽车将结合超声波、图像、激光雷达 (LiDAR) 、雷达、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 (AI) 等多种技术,且随着共享车的兴起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要求汽车不仅可靠而且可信,功能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加之车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也尤为重要。安森美半导体具备全面的感知技术并注重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为汽车舱内感知和外部感知提供完整又可信的方案。

ADAS/自动驾驶方案

ADAS/自动驾驶是实现零事故、零死亡和零分心的核心技术,而各种传感器是这些系统主要技术。例如,安森美半导体提供的图像传感器,用在自动驾驶系统上,每小时可有望挽救9条生命,每年累计有望挽救81000条生命。自动驾驶从L1到L5逐级提升,传感器的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地增加。未来的汽车可定义为架在四个轮子上、具有极其强感知能力的计算机。其越来越丰富、全面、强大的感知系统将远超人类的感知速度和反应,包括ADAS摄像头、倒车摄像头、环视360度、监控、电子车镜、驾驶员监控、乘务员监控、超声波、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能够分分秒秒、时时刻刻不间断地监控周围环境,从而实现更安全的驾驶。安森美半导体为整个汽车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方案,包括成像、超声波、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传感器融合,以及其它车规级器件如二极管、低压降稳压器 (LDO) 、电源管理IC等和车载网络及先进的汽车照明方案,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及最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

图1: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

图1: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

汽车成像可分成专门给人眼看的和给机器视觉使用的在提供给人眼观察的部分,如驾驶员、乘客、后视、环视、电子后视镜,成像挑战包括:真实世界经常面对宽动态情景(>120 dB),温度范围超大的极端条件-40 °C至+105 °C,LED交通灯/标志灯闪烁难以辨别。在成像传感器行业,安森美半导体有超过40年的悠久历史(主要通过并购),具备2000多项成像方面的专利,尤其在全球汽车成像市场占>60%的市场份额,提供从VGA至1200万像素完整的产品线、宽动态范围 (HDR) +减少LED闪烁 (LFM) 传感器架构、优化的色彩滤波阵列 (CFA) 、通过时间和路测认证的宽动态,第四代ISO26262/汽车功能安全等级C级 (ASIL C) 、全球首款具有网络安全功能的图像传感器如具有市场最高的宽动态效果的Hayabusa系列,解决上述挑战。

在汽车感知部分,也就是给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用的感知系统,安森美半导体占全球>80%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在逐年扩大。安森美半导体的激光雷达 (LiDAR) 基于硅光电倍增管 (SiPM) ,与传统的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 相比,SiPM的增益是APD的1万倍,灵敏度是APD的2000倍,工作电压要求低至30V,一致性非常好,适合大批量生产,符合汽车LiDAR落地对传感器的需求。安森美半导体提供车规单点SiPM、线阵1x12、1x16 SiPM,其最新的Pandion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SPAD) 400×100面阵,将来完全可以实现有深度信息的图像。

图2:安森美半导体LiDAR产品演示平台概览

图2:安森美半导体LiDAR产品演示平台概览

毫米波雷达在不同的自动驾驶级别有不同的应用。安森美半导体的下一代毫米波雷达采用MIMO+,能提供4维信息,用于L3层级的自动驾驶,比竞争对手多一倍的通道,节省50%的mmIC器件、减少优化控制器、线路板,降低总成本。

智能座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驾驶员的识别、调车椅的位置、空调的温度、用户喜欢的电台和乘客监控,设计挑战包括:车内受限的空间及摄像头尺寸、光线条件对汽车成像的严苛要求、系统成本等,安森美半导体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0.5×0.5cm3非常小型的摄像头,放在车里乘客、驾驶员基本上都不会看得到,并具备极佳的红外响应和全局快门效率,全面的产品线从VGA至200万像素,提供完整的智能座舱方案和生态系统。

电动汽车/汽车功能电子化方案

汽车功能电子化是节能减排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的关键技术。受政府节能和环保法规以及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驱动,汽车正迅速迈向电动汽车发展。安森美半导体是汽车功能电子化的一个领袖,提供全面的方案包括先进的碳化硅 (SiC) 、IGBT、高压门极驱动器、高压整流器、超级结MOSFET、高压DC-DC等,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如单/双面冷却和双面直接冷却封装,用于牵引逆变器、车载充电、48 V、辅助电机控制、高压负载等系统。

图3:安森美半导体为汽车功能电子化提供全面的方案

图3:安森美半导体为汽车功能电子化提供全面的方案

牵引逆变器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关键部分,负责将高压电池 (350-800 VDC) 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正弦电流的交流电压,进而旋转感应电机并驱动车辆前进。该模块的性能影响到车辆的整体能效,包括加速和驾驶里程。安森美半导体提供高能效、稳定可靠且具成本竞争优势的牵引逆变器方案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包括分立IGBT、SiC MOSFET、隔离门极驱动器和创新的VE-Trac系列模块,以助力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从而帮助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用率。VE-Trac系列模块包括VE-Trac Dual和VE-Trac Direct,提供领先市场的电气和热性能,同时为迅速增长的牵引逆变器市场提供可扩展性和汽车可靠性。其中,VE-Trac Dual是双面散热模块,适用于从80 kW到300 kW应用,提供最低每kW成本,具有可扩展,杂散电感的优点,VE-Trac Direct以创新和可靠的压合引脚直接替代现有的传统产品。对于800 V电池电动汽车系统,SiC MOSFET提供优于硅的开关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具有低导通电阻和紧凑的芯片尺寸,确保低电容和门极电荷。这些特性带来了系统优势,包括高能效、快速工作频率、更高的功率密度、更低的电磁干扰(EMI)以及减小占位的便利性。

电动/混动汽车可通过直流充电桩或普通的交流电源插座对其高压电池子系统进行充电,车载充电器 (OBC) 是交流充电的核心系统。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众多的超级结MOSFET、IGBT、门极驱动等产品,并针对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建筑物或电网之间进行双向充电 (V2X) 等趋势和功率等级及占位面积等挑战推出集成SiC的混合IGBT、SiC MOSFET、汽车功率模块 (APM) ,应用于车载充电的PFC、DC-DC、整流、辅助电源、驱动等各个功率级,提高能效、性能、功率密度,减小损耗和占位空间,同时积极扩展现有产品阵容,推出用于3.3 kW、6.6 kW、11 kW等主流功率等级的OBC开发套件,帮助加快设计和评估。


平台

3.3 kW分立

3.3 kW APM

6.6 kW Si

6.6 kW SiC

11 kW SiC

输入电压

90 – 264 Vac

90 – 264 Vac

90 – 264 Vac

90 – 264 Vac

195 – 265 Vac

输出电压

3.3 kW

3.3 kW

6.6 kW

6.6 kW

11 kW

拓扑

两相交错式

PFC

全桥LLC

两相交错式

PFC

全桥LLC

3相交错式

PFC

全桥LLC

3相交错式

PFC

全桥LLC

3相交错式

PFC

全桥LLC

说明

采用了顶级PFCLLC控制器FAN9672QFAN7688,工作能效超过90

集成FAM65CR51DZ功率集成MOSFET模块,实现小尺寸、很高的系统集成度、高效和可靠的系统,提高了热性能

基于高压超级结MOSFET的高能效、高功率密度参考设计,能效提高至94%

采用领先的SiC器件,在空间受限的设计中实现更高的能效(在任何条件下都达95%,优化后提高>2%)和功率密度

采用领先的SiC器件,模块化方法,配备易于使用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简化OBC应用中SiC器件的评估

表1:安森美半导体的车载充电方案概览

电动/混动汽车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是48 V双电压架构轻度混合动力汽车 (MHEV) 系统,该系统能提供全混合动力汽车的许多燃油经济性益处,而成本和复杂度比传统燃油车仅稍微增加。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广泛的中压功率MOSFET分立器件和模块阵容及先进的内核封装技术用于48 V应用,满足48 V双电压系统中48 V锂离子电池组、集成式起动发电机 (ISG) 或皮带起动发电机 (BSG) 、48 V负载、12 V电池、12 V负载等各子系统的不同功率需求和电压等级。

电动/混动汽车中的电动增压器、交流压缩机、电动助力转向 (EPS) 、减摇、散热风扇、液压泵、空调压缩机和PTC加热器等子系统需要用到高压辅助电源方案。安森美半导体的汽车高压ASPM模块采用直接覆铜 (DBC) 封装实现超低热阻 (<0.37 K/W) ,并集成IGBT具有优化的门极驱动、高速HVIC和丰富的保护特性,具备集成度高、外形紧凑、确保175°C的结温、出色的强固性、超长的使用寿命、设计周期及装配流程短、通过汽车认证等优势,比分立方案更紧凑,且散热性更好,并提供强大的隔离电压,整体性价比也得以提升。650 V ASPM@27系列和1200 V ASPM@34系列,分别针对400 V以下的电池系统和电池电压略高但低于800 V的场合。

车身电子及内部

车身控制模块 (BCM) 已成为当今轻型车辆的信息管理和通信中心。这些模块管理车身电子及车内各种负载,包括车窗/门/镜/座椅/照明/车载空调控制及远程无匙进入等应用,同时在过程中提供诊断功能,并为电动机提供驱动功能 (DC, PWM) ,从而取代了现有的机电继电器。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广泛的预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门极驱动器、SmartFET和车载网络方案阵容,具备高能效、高可靠性等优势。

当今的车载空调系统不再是机械控制。对提高能效、舒适度和性能的需求推动了暖通空调 (HVAC) 系统采用更精密的技术和电子器件。各种传感器的多个输入和乘客需求要求控制不同类型的电机。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各种直流电机驱动器、无刷直流电机 (BLDC) 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门极驱动器及车载网络方案,使HVAC控制模块更高效。

总结

作为全球前10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之一,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全面的方案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电子化、传统电力总成、照明和车身电子,利用在汽车感知、功率器件等领域的专知不断开发出创新的方案,包括领先的功率模块和先进的SiC方案等,推进迈向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电子化/电动汽车的进程,并遵守严格的质量标准,致力于零缺陷、零排放、零事故、零死亡和零分心,同时积极和行业多个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建立生态系统,帮助开发人员解决设计挑战,使未来的汽车更智能、安全、舒适、环保和节能。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多层次且用途广泛的ONLYOFFICE 适用于各个级别用户的开源协作和办公平台,正重新命名并完善其产品

ONLYOFFICE协作平台集成了一个开源办公套件,可为用户提供日常业务所需的全部工具,包括文档管理、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客户关系和电子邮件。这个通用的开源平台既可以在公共云中使用,也可以在私有网络上启动。

在这个完整ONLYOFFICE平台的重大更新中,Ascensio System SIA将发布三款更新产品,其新名称为:

  • ONLYOFFICE Workspace (ONLYOFFICE工作区:具有在线编辑器和协作平台的全栈办公套件)
  • ONLYOFFICE Docs (ONLYOFFICE文档:在线编辑器)
  • ONLYOFFICE Groups (ONLYOFFICE群组:协作平台)

ONLYOFFICE Workspace包含在线编辑器,以及一个可以在线管理所有业务流程,并对正在处理的数据进行加密的平台。它是一个自托管的解决方案,用于在线组织所有业务流程,同时在内部企业基础设备中安全地协作处理办公室文档。

这个解决方案包括专业的在线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编辑器,以及用于管理企业文档、项目、联系人和电子邮件的工具。通过结合专业的编辑和生产力工具,它提供了MS Office和G Suite的全功能替代方案,而重点在于保护隐私和安全性。

ONLYOFFICE Workspace完全专注于保护企业的敏感信息,即使正在进行协作开发,也可以对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进行端到端加密。

可以使用高级加密标准对称块密码 (也称为Rijndael)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该对称块密码使用256位的对称密匙对128位的数据块进行加密。现在,“文档”模块还提供了用于加密协作的私人房间 (Private Room)。私人房间是受保护的工作场所,即使用户正在与同事实时共同编辑文档,他键入的每个符号都会使用牢不可破的AES-256算法进行加密。此选项仅适用于将ONLYOFFICE Groups用作ONLYOFFICE Workspace一部分的用户。

ONLYOFFICE Docs包含ONLYOFFICE Docs 6.0版本,具有特别针对电子表格的重大更新。同时,在此版本中,电子表格编辑器还具有期待已久的功能 —— 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可帮助用户分析数据并查找数据的模式。创建数据透视表后,就可以添加和移动数据,添加过滤器等等。

ONLYOFFICE Docs 6.0版本还支持条件格式 (conditional formatting) 功能,支持允许用户以可视方式浏览数据、检测问题并确定趋势。

此外,新版本还提供了格式化表格的切片器。此功能提供了快速过滤功能,并帮助指示过滤状态,从而使用户能够了解当前显示的数据。

电子表格中的另一个有用且非常需要的新功能是“删除重复项”。当多次输入记录时(或者用户要合并多个来源的记录时),可能会重复输入数据。为防止重复数据会影响计算,用户可以使用新工具自动将其删除。

ONLYOFFICE电子表格编辑器还受益于6.0版本中的许多生产力改进,包括用于插入和删除单元格、行和列、输入日期和时间以及函数的新捷径方式。您还可以将工作表从一个工作簿移动到另一工作簿;创建链接以共享特别指定的范围;并粘贴执行计算操作的数据。现在,重复的数据也会自动被删除。

ONLYOFFICE根据AGPLv3许可证分发免费社群版本,另外也提供付费的企业版本,后者具有专业功能 (内容控件和文档比较),技术支持和集群功能。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开发者版本将ONLYOFFICE Docs集成到其Web应用程序中。

ONLYOFFICE Docs套件可以用作ONLYOFFICE Workspace的一部分,Workspace用于管理文档、项目、客户,电子邮件和时间表的开源生产力平台,在社群和企业版本中均可使用。

ONLYOFFICE Docs可与常用的同步和共享应用程序集成,例如ownCloud、Nextcloud和Seafile等。

ONLYOFFICE Groups是一个开源协作平台,包括用于在一个地方管理文档、项目、客户关系和电子邮件的工具。这是协作平台的11.0版本,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并且除了新名称之外,还具有新的许可安排。ONLYOFFICE Groups是根据Apache 2.0许可发行的,该许可允许无论任何目的都可以使用该软件,以及对其进行修改和分发而没有限制。这将立即吸引托管和服务提供商,他们可以自由地重命名,修改和扩展工具,并为受众提供量身定制的选项。用户可以将ONLYOFFICE Groups用作独立解决方案,也可以与ONLYOFFICE Workspace捆绑包中的在线文档编辑器一起使用。

ONLYOFFICE销售主管Galina Godukhina评论道:“ONLYOFFICE 不会停滞不前。特别是,此最新更新着重于增强安全性,而不仅仅是使用坚不可摧的AES-256算法。私人房间功能可确保即使在小组协作设置中也能保持安全性。因此,ONLYOFFICE继续为各个级别的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协作平台和集成的办公套件,无论是自行托管还是采用云服务。我们听取了客户在定义需求时的意见,而这就是成果。”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造访:

ONLYOFFICE Workspace:https://www.onlyoffice.com/workspace.aspx

ONLYOFFICE Docs:

https://www.onlyoffice.com/blog/2020/09/onlyoffice-docs-v6-0-with-\big-updates-for-spreadsheets

ONLYOFFICE Groups:https://www.onlyoffice.com/collaboration-platform.aspx

ONLYOFFICE网站:https://www.onlyoffice.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富利公司 

时钟回拨到十年前,那时候凡是和互联网沾边儿的公司都会拥有一台(或者很多台)服务器,并将它(或它们)托管在遥远的机房里。为了伺候这些服务器,公司还会招募一个(或者一群)网管,精心呵护,勤谨打理,还得随时准备着和黑客们搏杀,确保服务器的安全。里外里算下来,着实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时至今日,这样的画面已经被云计算彻底改变了——现在想要服务器,去云服务供应商那里租一台“云”服务器即可,计算性能、存储空间、网络带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调整,不用操心服务器是否过时了是否需要添置新机器,至于服务器日常的维护和基础安全问题,云计算服务商都作为打包服务为你搞定了,既省钱,又省心。

通过将分散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高效地配置和利用,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服务器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习惯,还可以“集中算力办大事”,这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兴起,背后也都是云计算的功劳。

在成功地将服务器资源“云”化之后,如今云计算已经瞄准了下一个可以颠覆的对象,那就是我们身边的电脑(PC)。在不久前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就高调发布了第一款“云电脑”——无影。

所谓云电脑,顾名思义就是将那些我们惯常交给PC去完成的计算任务,也都交给云端去处理,就像使用云服务器的公司不再需要购买和维护自己的服务器一样,使用了云电脑,我们个人也就不再需要如今这样复杂的PC,让那些CPU、内存、硬盘之类的算力硬件,淡出我们的桌面,消失得无影无踪。

按照这样的思路,阿里的“无影”基本上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未来云电脑的轮廓:

  • 低成本:只需一个名片大小的云电脑接入和登录设备,接上显示屏,通过网络连接至云端即可使用,由于无需CPU、硬盘等本地计算和存储资源,同等性能下的云电脑价格仅是传统PC的一半。
  • 高性能:由于计算处理工作是交给算力充沛的云端去处理,云电脑性能优势明显,发布会上阿里云演示同样一段视频渲染,传统PC耗时90分钟,而“无影”仅需10分钟;即使同时打开300个网页,云电脑也不会卡顿。
  • 易扩展:“无影”支持无限扩容,单应用资源可弹性扩展至104核CPU、1.5T内存,且与云端计算资源的发展同步,最大限度减少了自有设备升级换代造成的沉没成本。
  • 更安全:与阿里云数据中心享有同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力,“无影”用户再也不用为防病毒、数据保护等琐事操心。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心中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既然云电脑如此“完美”,是否会真的成为PC的终结者呢?

这个答案:是,也不是。“是”的意思是,在云电脑的冲击下,PC一定会发生某种改变,而不再是以我们所熟悉的面貌存在和发展下去;而“不是”的意思是,PC彻底消失,并不是朝夕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技术和商业上的博弈很可能会将PC塑造成一种新的“物种”,走上一条新的进化之路。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是仍然可以对PC这条新的进化之路做出一些猜想。

从比较现实的视角来看,云计算的“落地”仍然需要有一个终端设备去实现与用户的交互,至少还需要屏幕和键鼠等输入输出设备。也就是说,云电脑只是替代了传统PC核心计算资源,而在HMI人机交互方面,在用户端仍然有文章可做——未来的新PC(或者说是云电脑的客户端),着力点不会像传统的PC那样聚焦在算力、存储等方面,HMI方面的创新很可能成为关键的支点。VR的融合、智能语音的引入、全新的视听体验……都是可以发力的机会。

另外,从当下云计算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集中式架构并非是唯一最优的方案,云计算的强大也伴生出了更加智能的边缘,近年来边缘计算的兴起就是一个佐证。同样的发展路径,也很有可能发生在云电脑上——当PC的算力上云之后,当云电脑的应用释放出用户更大想象力之后,在网络边缘靠近用户端的新PC上将会产生出何种新的需求,催生哪些变化?一切皆有可能!

云电脑的征程刚刚开始,尤其有了阿里云这样的推手,它的步伐会明显加速。未来我们身边作为生产力工具的电脑将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只有“云”知道……

关于安富利公司

安富利是一家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广泛的生态系统,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客户提供设计、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专业知识。我们将创意转化为智能解决方案,减少将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复杂性。近一个世纪以来,安富利一直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和供应商实现技术的变革。了解安富利的更多信息,欢迎浏览http://www.avnet.com/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作者:Stacey Shulman

Stacey Shulman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
健康、生命科学与新兴技术部门总经理

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零售和创新领域的工作,帮助包括李维斯和AA美国服饰这样的零售商了解前沿技术并在其门店中部署。我帮助他们通过技术在降低成本同时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例如:使用RFID标签,让店员快速找到丢失的存货。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看到零售商迅速创新、采用技术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并为消费者提供替代购物方式。

但并非只有零售业面临着颠覆。此次疫情促使我们全社会寻求能够更快地跨行业、跨技术发展的方法,并加快了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步伐。

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AI)发展已极大提速。从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到精简临床工作量或解锁基因组学的洞见——将人工智能引入这些行业可能比许多人一开始想的要得多。2020年7月,英特尔对美国医疗行业领导者的一项调查发现,84%的受访者已经或预计将在临床工作流程中部署人工智能,相较2018年的37%大幅增长。

好消息是,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任正在提升:有67%的人表示,他们距离可以信任人工智能处理医疗记录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54%。与之类似的62%的人认为我们距离可以信任人工智能来分析诊断或筛查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40%。

绝大多数医疗领域的领导者都认为,人工智能辅助医生方面的临床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 94%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预测分析,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 92%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将用于临床决策支持。
  • 92%的人认为人工智能能够支持多位专家协作及改善患者护理。

英特尔:人工智能将驱动医疗新时代

尽管存在着围绕人工智能部署相关成本的担忧,但埃森哲最近的一项分析表明 人工智能能带来大量节省。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减少医护人员花在包括填写健康档案等的行政工作上的时间。通过产科自动化测量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医生与孕妇进行更多交流。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快地可能危及生命的病例进行验伤分类,同时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我们与医疗机构合作,把人工智能嵌入其现有解决方案并加以优化从而在加快部署速度的同时,减少购买昂贵新硬件的需求。

英特尔:人工智能将驱动医疗新时代

尽管如此,挑战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尽管疫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加速了人工智能医疗的普及,但我们必须继续协作,利用公私合作和新兴技术解决方案,使解决方案更易获得、更被信任。

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正在迎来其高光时刻,它可以帮助整个行业为我们共同建立的健康成就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0年11月25日,广州——今天,“英特尔&德晟达第三届视频会议行业研讨会暨云会议终端参考设计发布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会议的形式圆满举办。此次发布会上,英特尔与合作伙伴深圳市德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晟达)、上海游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游密”)共同发布了能够满足多种视讯会议场景需求的云视频会议终端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随着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未来三方将在企业级云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及产品的协同研发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英特尔公司物联网销售市场部中国区总监谢青山表示:“目前全球视频会议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前景和机遇十分广阔。在此背景下,会议场景及体验也逐渐朝着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前,英特尔正凭借其强大的算力和领先的智能边缘技术,广泛携手业内合作伙伴,通过软硬件赋能与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强大的视频会议生态系统,提升多种视讯会议场景下用户的使用体验,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云会议终端产品亮相,专用设备打造极致体验

2020年年初,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催化作用下,全球网络会议市场规模迎来迅速增长。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为53.2亿美元,而据Valuates预测,这一市场在2020年的规模为125.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0.2亿美元。网络会议市场已迅速走向成熟,并在服务与设备提供商间形成了多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复苏,远程办公与现场办公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日渐为更多企业所采纳,视频会议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企业级应用场景下的视频会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级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中,部署缓慢、服务单一、体验欠佳,后期维护使用成本过高的短板亟待补足。

此次英特尔联合德晟达、游密共同发布的云会议终端解决方案基于英特尔最新一代低功耗酷睿U系列处理器,支持双路HDMI音视频输入及3路HDMI输出,并可连接扩展坞(子)端,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且部署灵活,可全面覆盖办公桌面、小型、中型至大型会议室等多种视讯会议场景。

利用多云架构,基于英特尔CPU强大算力及专用媒体处理单元,该产品可支持更多用户同时在线,并能够降低时延,保持网络连接高速稳定;得益于身份验证、通讯协议、数据与系统存储等多层级安全策略,能够强化应用安全。

此外,云会议终端产品搭载游密Teampro云会议视频软件,利用英特尔® Media SDK技术实现超高速视频编解码,打造更加流畅清晰的音视频环境,并通过智能会议纪要、互动白板、双向标注等更加丰富便捷的特色功能,有效提升办公效率,为用户带来兼具现场感的优化网络会议体验,以及高清稳定的视讯沟通方式。

多维赋能协同创新,共建视频会议新生态

长期以来,英特尔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在提供世界领先的计算和通信产品的同时,一直全力支持从云、网络到边缘设备的产业演进。通过对市场机遇的敏锐嗅觉与前沿洞察,英特尔不断释放自身对于行业合作伙伴的深刻影响。凭借一系列领先的软硬件产品组合和强大的生态系统优势,英特尔正携手德晟达、游密等行业上下游伙伴,积极投入到范围更广的智能会议解决方案的开发之中,以使更多客户能够缩短研发周期,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根据在此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英特尔将提供计算、网络数据存储与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支持。三方将持续合作,推进智能会议终端参考设计的开发工作,加速将基于英特尔架构、集成英特尔® Media SDK技术的企业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推向市场。

当前,英特尔正凭借其在产品领导力、创新方案推动力、生态构建力上的独特优势,助推智能边缘在各行业的落地,加速释放智能边缘价值,开启中国“数”“智”新时代。对于智能会议来说,边缘侧的智能算力支持十分重要。近年来,英特尔携手国内生态合作伙伴,深挖智能会议全场景的行业需求,凭借包括智能边缘在内的先进技术,打造真正能够规模化落地的、能够满足远程办公和远程协作需求的创新会议解决方案,以此加速技术突破,化解不同会议场景、尤其是远程会议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推动行业进步,让智能会议的未来真正到来。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蝉联六届,再添四项全球SSL案例百佳殊荣

11月24-25日,欧司朗亮相由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nternational SSL Alliance,ISA )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暨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颁奖仪式,并一举获得“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以及四项“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大奖。

斩获“殿堂级”奖项:欧司朗荣膺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摘取全球半导体照明领域最高荣誉

欧司朗凭借其多年来在技术创新、行业标准与生活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经过严格评选,被授予“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该奖项是全球半导体照明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奖励为全球半导体照明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标准定制、政策实施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个人和机构,是对全球半导体照明领域内的卓越贡献者的认可和致敬。自2013年首次评选至今,已有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在内的个人和组织获此殊荣。

欧司朗中国区首席财务官何颖筠表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光电行业带来了创新和应用的新机遇。近几年,欧司朗从照明向光电高科技转型。基于半导体技术,我们的解决方案覆盖了从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手机,到植物照明、建筑和城市中的智慧照明等广泛领域。”

欧司朗始终致力于探索光的无限可能,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欧司朗的创新科技不但为了满足全世界人们的照明需求,还致力于改善人们的沟通、出行、工作和生活。多年以来,欧司朗在智慧照明、健康照明、LED关键技术等多个领域,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行业标准的建设、完善和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努力。

揽获多个世界之最,四项目获得全球SSL案例百佳殊荣

凭借Landmark 81外墙立面动态照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室内照明、温州瓯江夜游工程 以及太原长风街商圈及八桥景观照明工程  四大项目,欧司朗斩获四项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殊荣

东南亚第一高楼:Landmark 81外墙立面动态照明项目根据12500多套标准,定制了LED灯具来亮化Landmark 81摩天大楼的外墙,包括定制圆点灯、LED媒体管等产品。为了迎合建筑的高端定位,灯色编程上以亮白与黄色为主调,同时以彩光演绎风、火、土、水等动画。在光线控制方面,该项目还综合了DMX0-10伏特功率调节、切相调光、开光控制等技术,通过中央控制平台集中调控,赋予这座东南亚最高、亚洲第六高的摩天大楼独特的标识,成为新一代地标性建筑。

斩获“殿堂级”奖项:欧司朗荣膺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集展览、会议、活动、餐饮、购物、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占地总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室内展览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针对项目跨度大和空间大的建筑特点,技术团队遵循混合照明的思路来设计产品方案,同时兼顾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设置多处局部照明,务求为整个场所提供光线均匀并且宜人舒适的室内照明。在会展内部公共区域,安装了约16万套室内照明灯具及体育照明灯具,范围覆盖多功能厅、媒体中心、宴会厅、国际报告厅及体育场等十多个子区域,打造了无频闪、无颗粒感、无暗区的现代化空间。

斩获“殿堂级”奖项:欧司朗荣膺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创三项吉尼斯纪录:温州瓯江夜游工程项目竣工于2019揽获“世界最大山体灯光秀”、“世界最大光瀑布”、“世界最大的永久性水幕投影”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由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欧司朗携手打造。该项目涵盖瓯江13公里城市夜游大空间、瓯江沿江两岸前排191栋建筑、5座码头、4座桥梁、950万平方米山体,以及景观带和江心屿等,用灯光演绎温州特色神奇山水和瓯绣人文景象,打造富有人文情怀、时尚智慧的温州新印象。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瓯江夜游已成为倍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旅游精品项目,是国内“夜游经济”的代表作,并获得CCTV4等央媒的聚焦报道。

斩获“殿堂级”奖项:欧司朗荣膺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图片: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激活城市CBD商圈与生态集群:太原长风街商圈及八桥景观照明工程是由太原市打造的集形象传播、文化传播、商业繁荣为一体的高端商业组群项目。该项目由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欧司朗携手打造,覆盖30栋建筑、8座跨河桥体,通过300多套e:cue灯光控制系统精准控制超过140000套灯具,营造以白光为主又晶莹闪烁的高雅灯色, 使太原长风CBD商圈焕发出新的活力。

斩获“殿堂级”奖项:欧司朗荣膺ISA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

2015年,欧司朗凭借梵蒂冈西斯廷教堂项目首次荣获全球SSL百佳案例奖;2016年,凭借“武汉两江四岸项目再次赢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赞扬,再下一城;2017年,珠海大剧院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又一次脱颖而出,为欧司朗拿下第三个奖杯;2018年,欧司朗凭借“北京雁栖湖印度斋浦尔古城两个项目一举摘得两项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大奖;2019年,欧司朗以“深圳福田中心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印度金庙”、“苏州中心广场项目”及“大理市照明提升PPP项目”蝉联五届,再次拿下这一殊荣。2020已是欧司朗连续获得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颁发的这一殊荣的第六个年头。欧司朗将再接再厉,坚持创新,不断用光之潜力改善人类生活的动力。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以提高全球半导体照明(SSL)的长期发展及应用为目的,汇集了SSL行业各大知名机构、大专院校和领军企业。自2012年起,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为 SSL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颁发 “全球SSL百佳案例奖”,现已成为推动全球SSL应用项目在技术、设计及安装上不断创新的中坚力量。今年的颁奖仪式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关于欧司朗

欧司朗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一家拥有超过110年品牌历史的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我们的产品主要基于半导体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手机,到建筑和城市中的智慧照明解决方案,均囊括在内。欧司朗始终致力于探索光的无限可能,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欧司朗的创新科技不但在全世界满足人们的照明需求,我们还致力于改善人们的沟通、出行、工作和生活。截至2020财年年末(9 月 30 日),欧司朗全球雇员总数约21,000 名,财年持续运营收入30亿欧元。欧司朗公司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证券交易所上市(ISIN:DE000LED4000;WKN:LED 400;交易代码:OSR)。如需获得更多资讯,请访问 www.osram.com.cn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B xelor将经过量产验证的操作系统与安全软件相结合,以此实现全新车辆开发流程的快速启动,并可将工程成本降低30% 以上

德国埃尔朗根,2020 11 25 作为一家富有远见的汽车行业嵌入式和互联软件产品全球供应商,ElektrobitEB)今天宣布推出EB xelor:面向下一代基于高性能计算(HPC)的汽车电子架构,业内首款能够简化其开发的软件平台。EB xelor为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打造用于互联智能汽车的安全、稳定和易于升级的软件基石,令厂商可以在汽车基础软件方面投入更少的精力,从而更多地聚焦于创新和盈利能力:为他们的汽车开发差异化特性和功能。

EB xelorEB 经过量产验证的软件、开源软件以及第三方软件汇集一身,同时也融入对于HPC 环境至关重要但并不区分不同汽车的工具和服务。通过选择EB xelor,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在自行获取和集成这些软件包的过程中,能够节省时间、资源和人员。根据来自HPC 架构软件相关的汽车制造商量产项目的经验,EB 保守估计总体工程成本可节省高达30%

EB xelor集成了基于Linux Adaptive AUTOSAR 的高性能功能安全软件栈、一个基于Classic AUTOSAR(使用EB tresos)的实时安全软件栈、一个hypervisor ,以及用于HPC 更新和平台健康管理功能的软件。另外还包括用于自动化构建和集成的工具和服务。EB xelor平台已针对使用NXP Renesas 领先的SoC HPC 环境进行了优化。这样,汽车制造商便能基于这些软件栈添加针对自己车辆的特定软件。

Elektrobit 推出业内首个面向下一代车辆电子架构的软件平台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范式转变。每一家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应对车辆电子工程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这就要求他们有效地重塑其车辆架构,而且成为采购和集成非差异化软件、避免非必要资源消耗、并将预算最大化利用的专家,”Elektrobit首席技术官Maria Anhalt 解释道。凭借EB xelorEB 能够利用自身数十年的专业知识,替汽车制造商完成繁重的工作。我们所提供的是一款预集成的、经过量产验证的软件,能够实现开发流程的快速启动。

尽管EB xelor是一款新产品,但其所使用的软件和技术已经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得以应用。

“Elektrobit是目前唯一一家具备综合能力实现像EB xelor这样平台的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全球汽车业务部副总裁Ian Riches 说道。“OEM 和一级供应商当然可以尝试自行获取这些软件包,但是Elektrobit通过预先集成经过量产验证且目前正在应用的车载软件,已经为他们完成了这项软件集成工作。使用这样的平台,可以大大节省总体成本且缩短上市时间。

有关EB xelor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elektrobit.cn/eb-xelor/

关于ElektrobitEB

ElektrobitEB)是一家屡获殊荣、富有远见的全球性供应商,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嵌入式互联软件产品和服务。作为汽车软件行业的领导者,凭借30 多年为本行业服务的经验,EB 为超过一亿辆汽车的逾10 亿台设备提供支持,并针对汽车基础软件、互联和安全、自动驾驶和相关工具,以及用户体验提供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EB 是大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elektrobit.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icrochip Technology

频率和时间体系业务部

新兴产品主管

Eric Colard

移动运营商正在LTE-Advanced网络和5G网络的部署领域大力投资,这将为蜂窝通信和连接带来重大变革。不过,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通过这些网络提供的高性能移动服务非常依赖于GPS和其他被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其他类似区域性星座提供的精确时间,以便同步无线电、支持新应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如果由于干扰、欺骗、故障或其他事件导致GPS/GNSS无法使用,则引发的服务中断将对系统性能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正如电网极易受到可能导致大规模火灾(如最近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大火)的气候、炎热、大风和干燥植被的影响一样,5G网络也很容易受到精确时间分配中断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中断。新技术能使移动运营商保护其网络免受这些威胁的影响。这些技术在利用现有部署的同时,创造了在长距离上分配超高精度时间的新架构。它们不仅将附加成本降至最低,还提供了必要的性能来满足5G的高要求。

技术趋势

最新的LTE-Advanced和5G移动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容量和带宽增长,可用于向消费类、工业、城市和特定细分市场提供新服务。从智能手机的高带宽视频传输,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城市以及智能工厂的物联网(IoT),这些新服务都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基站和其他设备的同步。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长距离上传递非常精确的时间。没有它,移动运营商将无法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和风险来充分利用部署投资。此外,他们还必须制定能够在GPS/GNSS故障时发挥作用的计划。与此同时,他们需要有效利用光网络和其他现有基础设施,这样便无需在暗光纤上进行昂贵的新投资。

标准机构对精确的时间和同步定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主参考时钟(PRTC),其中包括100纳秒(ns)的PRTC A类(PRTC-A)、40 ns的PRTC B类(PRTC-B)和30 ns的增强型PRTC(ePRTC)的性能规范。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时间源,并且需要一种非常有弹性、高效且高性能的分配机制来将时间从源传输到各种使用时间的设备(即基站、传感器和车辆等)。

依靠GPS/GNSS满足这些要求的问题在于,鉴于端点的密度越来越高,其部署成本可能会很高。此外,位于蜂窝基站的GNSS接收机存在一个技术漏洞。一旦GNSS接收机由于任何原因无法正确跟踪卫星,就必须迅速停止使用无线电,以避免因无线电使用的振荡器技术的保持期短而引起的干扰问题。由于这些技术和财务方面的考虑,运营商迫切需要可以在多地减少甚至消除对GNSS的依赖的解决方案。

运营商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使用网络时从源到端点的时间分配;网络节点;以及这些网络节点可以支持的各种同步功能。通常,精确时间协议(PTP)最高级时钟位于授时链的开头,并且符合100 ns PRTC-A或40 ns PRTC-B的性能规范,因此它可以在+/-1.5微秒内将精确时间传递到链的末端。路径上的网络节点通常嵌入了满足A类(50 ns)或B类(25 ns)的时间边界时钟(T-BC)功能。

需要一种新型时间分配架构来满足这些要求和考虑因素,以允许运营商保护其移动网络免受GNSS中断的影响,并在长距离上分配精确时间以覆盖全国。此外,这种架构还必须提供必要的性能,以满足5G需求的端到端预算。

一种不同的时间分配架构

高精度时间分配架构应具备多种功能,使运营商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消除GPS/GNSS漏洞,并解决其5G网络中的其他挑战。此架构应:

  • 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网络(从而避免高昂的暗光纤费用)
  • 使用专用的lambda以便以最快的方式传输时间
  • 最大限度地保护冗余时间源,此时间源满足30 ns ePRTC的最高性能,并采用铯原子钟和GNSS的组合
  • 提供两个时间流向(东和西),这样便可在从源到端点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利用冗余路径
  • 拥有一系列高精度边界时钟(HP BC),可满足当今标准(T-BC D类5 ns)规定的最高性能水平的要求

这种类型的多域架构提供了冗余式、亚微秒级的端到端授时功能,适合在数百英里范围内以较低的成本传递每节点5纳秒的高性能精确时间分配。

这种解决方案的一个示例是Microchip的TimeProvider 4100,它既可以配置为在授时链的源端具有PRTC-A和PRTC-B时间传递功能的ePRTC,也可以配置为光网络路径上的HP BC。此外,还可以根据应用特定的要求配置这类产品,以实现端到端授时,并在长距离上拥有达纳秒级的精确时间传递能力。

确保精确的授时

下一代高性能移动服务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运营商能否顺利解决当今的关键GPS/GNSS漏洞。干扰、欺骗、故障或其他事件会导致5G网络同步无线电、支持应用和将干扰降至最低所需的精确GPS/GNSS授时中断。最新的高精度时间分配架构以最小的附加成本降低了这些风险,并为运营商提供了所需的性能来支持要求较高的新5G服务(从基于IoT的应用到在智能手机上接收高带宽视频)。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icrochip.com/design-centers/synchronization-and-timing-systems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1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