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renchFET® 器件采用PowerPAK® SO-8S封装,RthJC低至0.45 °C/WID高达144 A,从而提高功率密度

日前,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采用PowerPAK® SO-8S(QFN 6x5)封装的全新150 V TrenchFET® Gen V N沟道功率MOSFET---SiRS5700DP,旨在提高通信、工业和计算应用领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与上一代采用PowerPAK SO-8封装的器件相比,Vishay Siliconix SiRS5700DP的总导通电阻降低了68.3 %,导通电阻和栅极电荷乘积(功率转换应用中MOSFET的关键品质因数(FOM)降低了15.4 %,RthJC降低了62.5 %,而连续漏极电流增加了179 %。

日前发布的器件具有业内先进的导通电阻(10 V 时为 5.6 mW)以及导通电阻和栅极电荷乘积FOM(336 mW*nC),可最大限度降低传导造成的功率损耗。因此,设计人员能够提高效率,满足下一代电源的要求,例如6 kW AI服务器电源系统。此外,PowerPAK SO-8S封装具有超低的 0.45 °C/W RthJC,可实现高达144 A的持续漏极电流,从而提高功率密度,同时提供强大的SOA能力。

SiRS5700DP非常适合同步整流、DC/DC转换、热插拔开关和OR-ing功能。典型应用包括服务器、边缘计算、超级计算机和数据存储;通信电源;太阳能逆变器;电机驱动和电动工具;以及电池管理系统。MOSFET符合RoHS标准且无卤素,经过100 % Rg和UIS测试,符合IPC-9701标准,可实现更加可靠的温度循环。器件的标准尺寸为6 mm × 5 mm,完全兼容PowerPAK SO-8封装。

SiRS5700DP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关于订货周期信息,请联系您当地的销售办事处。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 ®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524.17-Elmos智能超声波传感器IC

Elmos推出的E524.17在超声波应用中表现出色。嵌入式可编程微控制器为适应各种应用提供了极大灵活性。

1.png

E524.17先进且非常可靠的回波检测与全面的数字信号处理(先进滤波器、自动阈值、回波峰值检测、灵敏度时间控制等)相结合,优化了短距离和长距离检测性能。新的超声波信号编码实现了对噪声、环境条件和其他超声波源的高鲁棒性。

每个传感器高达444kbit/s的DSI3通信可实现高有效载荷数据传输,减少系统反应时间,同时支持点对点拓扑和总线模式。

E524.17强大的32位Arm® Cortex®-M0为特殊分析、评估和调试目的(如包络和原始数据输出)提供了许多功能。

E524.17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超声波停车辅助系统(USPA、PAS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距离和液位测量等。

E524.17具有卓越的性能:

1. 先进的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

2. 具备超声波信号编码功能。

3. 拥有自动阈值设定。

4. 可进行近场数据收集。

5. 具有高鲁棒性和良好的诊断能力

6. 能测量振铃时间和振铃频率。

7. 具备自检功能。

8. 采用快速时间常数算法。

E524.17集成多种功能:

1. 集成温度传感器。

2. 具备灵活的高速DSI3通信接口。

3. 内置32位微控制器(Arm® Cortex® - M0)。

4. 有32kByte OTP(其中31kByte供客户使用)。

5. 具备256Byte EEPROM(其中208Byte供客户使用)和4kByte SRAM。

6. 支持中心抽头变压器。

7. 信号调节可广泛配置。

来源:elmos艾尔默斯

围观 20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11月19日,长光辰芯发布高速背照式全局快门CMOS图像传感器-GSPRINT5514BSI。该产品基于先进的背照式工艺打造,具备GSPRINT系列的高速、低噪声、高动态范围等优异特性,助力3C电子、半导体、SMT等诸多行业的应用升级。

低噪声、高灵敏度,助力工业应用全面升级

CMOS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分别为像素尺寸、读出噪声以及量子效率。在以往的工业全局快门高速产品中,三者往往很难兼容。GSPRINR5514BSI作为一款高速全局快门产品,将上述三个参数进行优化提升,以适应最新的工业检测的需求。

GSPRINT5514BSI采用了5.5μm的大像素设计,有效分辨率为4608(H) x 3072(V),相比较同等光学尺寸的已有GSPRINT系列产品,像元面积提升了50%。同时得益于先进的电荷域全局快门像素设计,使得其读出噪声在全速模式下小于2e-, 其读出噪声水平直接媲美科学级GSENSE系列产品。另外,GSPRINT5514BSI采用了先进的背照式生产工艺,使得其峰值量子效率可达86%,和同等光学尺寸的GSPRINT系列前照式产品相比,量子效率提升23%。以上三点性能的提升,极大提升了芯片的响应灵敏度,以降低在工业场景下的光源强度,减少光污染。

2.jpg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拓展行业新应用

GSPRINT5514BSI不仅在可见光谱段具有较高的峰值量子效率,同时兼顾了芯片在紫外以及近红外的响应。芯片区分带有微透镜和不带微透镜的两个版本,不带微透镜的版本芯片,其在200-300nm之间,平均量子效率达到20%。对于带微透镜的芯片,兼顾了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应用,在800nm波长下,量子效率达到40%以上。GSPRINT5514BSI宽谱段响应的特性,使其可以适配更多的工业场景以及拓展更多的应用,如工业透明材料检测,运动捕捉等。

3.png

GSPRINT5514BSI QE曲线

高速、高动态,提升检测精度和效率

GSPRINT5514BSI继承了GSPRINT系列高帧频、高动态的特性。该产品支持12bit和10bit ADC输出,其帧频分别为350fps和670fps,最高数据率达到94.84Gbps,完美匹配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100GiGE相机接口。同时,为解决某些行业面临的高反射物体成像的问题,GSPRINT5514BSI分别支持双增益HDR(Dual Gain HDR)和多斜率HDR(Multiple-slope HDR)两种模式。在双增益HDR模式下其动态范围最高可达77.5dB。GSPRINT5514BSI的以上特性,也使其成为3D AOI、SPI等结构光工业方案以及高速摄影领域的理想选择。

更高兼容度,用户更友好

GSPRINT5514BSI采用454 pins 陶瓷µPGA封装,封装尺寸为42.00mm x 38.00mm,且管脚与GSPRINT4510、GSPRINT4521兼容,更加方便老用户的开发集成。芯片提供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

4.jpg

产品的工程样片即日起可订购,预计2025 年2月开始量产。

更多产品及订购信息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邮箱:info@gpixel.com

电话:0431-85077785  

官网:https://gpixel.com/

来源:长光辰芯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经过研发人员的刻苦攻关,国芯科技研发的集成化汽车电子线控底盘驱动控制芯片新产品“CCL2200B”在内部测试获得成功,各项性能指标经过测试符合研发设计目标。本次研发的新产品CCL2200B和公司已推出的高性能MCU芯片 CCFC3008PC可共同形成线控底盘领域的芯片套片完整解决方案,该套方案的创新点在于既兼容恩智浦半导体SC900719(BE13),又新增2路电流调节阀驱动、PWM频率增强支持到20Khz、两路CANFD接口支持特定帧唤醒等,提高了线控底盘系统的集成度,优化了线控底盘领域方案的成本结构

线控底盘技术以电子信号控制车辆核心系统,替代传统机械和液压连接,实现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车辆控制,满足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它的引入对自动驾驶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了“人机解耦”,为完全自动驾驶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增强了系统冗余性和安全性。线控底盘由多个线控子系统构成,其中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是核心,亦是底盘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日益普及,提升整车运动性能和安全性已成为行业焦点,而传感器、计算控制和驱动芯片是线控底盘技术的核心部件,市场对其算力、精确性、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CCL2200B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器(ESC/ESP/One-Box)设计的集成化混合信号芯片,可实现对国外产品如恩智浦半导体SC900719或意法半导体L9388等相应类型产品的替代。CCL2200B的创新点在于解决了客户使用原有产品时的“痛点”问题,如电磁阀驱动路数随着集成化和复杂度提升已显不足,PWM频率低在控制驱动电磁阀时产品异常响声。产品集成了最多14路阀驱动器,PWM频率增强支持到20KHz,支持特定的CANFD帧唤醒。 

聚集应用领域实施的MCU+策略,提高系统BOM竞争力

国芯科技的多核高端MCU芯片CCFC3008PC已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该芯片内置一个运行频率高达300MHz的运算CPU 3007核和一个锁步核,算力高达1.94DMIPS/MHz,充分满足底盘应用的算力需求。芯片还配备了丰富的存储空间,包括256KB SRAM内存、3MB程序存储Flash和256KB数据存储Flash,均支持ECC检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CCFC3008PC还集成了多种通信模块和外设接口,满足功能安全ISO 26262 ASIL-D标准,并通过车规级质量认证AEC-Q100,为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控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结合CCFC3008PCCCL2200B,国芯科技推出了一套完整高效化的线控底盘制动集成解决方案。

在该方案中,CCFC3008PC作为底盘制动系统的核心,负责信息处理、运算、驱动控制和通信等关键任务,确保制动响应的精确性和及时性;CCL2200B作为执行单元,通过轮速传感器接口采集轮速信息,提供多种电源系统,执行MCU下发的指令驱动电磁阀和电机,另外还执行安全监控等功能,确保控制执行机构的高效、稳定运行。

1.png

基于这一集成方案,国芯科技进一步推出了高效、安全的全国产化One-Box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器件包括MCU CCFC3008PC和U-CHIP芯片CCL2200B;通过SPI接口和DMA技术,CCFC3008PC实现了与系统中各部分器件的高效连接和数据传输,简化了应用层的开发工作;同时,CCL2200B不仅为MCU提供稳定的电源和看门狗功能,还集成了多达14路阀驱动控制,降低了设计成本,并实现了低延时的轮速WSS状态读取和诊断。

2.png

国芯科技的One-Box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解决方案的优势显著:

1. 国产化替代:核心器件均采用国芯科技自主研发的芯片,可以实现全国产化的One-Box解决方案,可完全替代TC23X、TC33X、TC36X、SPC58N+SC900719、L9388等国外底盘应用芯片方案,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减少了技术“卡脖子”的风险。

2. 功能安全:各个核心器件满足汽车行业最高的功能安全标准ASIL-D,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成本效益:通过专为特定场景设计的芯片,减少外围电路器件的需求,优化了成本;CCL2200B单芯片即可覆盖国外两颗同类产品(例如:L9388/BE13+额外电磁阀驱动),进一步降低了BOM成本。

4. 低噪音设计:PWM频率增强支持到20KHz,可以有效减少噪音。

5. 高效集成: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减少了独立控制单元数量,简化了布线和维护工作,提高了系统效率,也有助于降低一站式方案的成本。

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底盘发展趋势,新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全球线控底盘市场由少数几家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导,如博世、大陆、采埃孚等。然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投入,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一市场中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了国际竞争与本土崛起并存的格局。

据华西证券预测,到2025年,全球线控底盘五大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5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6%;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3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3%。此外,搜狐网发布的《2024自动驾驶线控底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将达到282亿元,2030年将增长至1267亿元,其中汽车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89%左右。

3.jpg

4.png

国芯科技通过实施“MCU+”策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具有竞争力的芯片套片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线控底盘芯片套片方案正是“MCU+”策略的有力体现,不仅有助于提升国芯科技汽车电子MCU芯片的整体竞争力,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汽车电子底盘领域的领先地位。

未来,国芯科技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以MCU+模式与客户全面合作,在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群已对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长城、一汽、东风、北汽、小鹏、理想等众多汽车整机厂商实现批量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芯片产品,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苏州国芯科技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莱尔德热系统(Laird Thermal Systems)宣布扩展微型热电制冷器产品线,并推出OptoTEC™ MBX系列,该系列适用于空间受限的高性能光电应用。MBX系列采用了下一代热电材料和先进的自动化工艺,可为TO-Can、TOSA和Butterfly封装等应用中使用的TEC提供标准和客制化选项。其中的创新设计之一是可实现更紧凑的外形尺寸,最小的型号仅为1.5 x 1.1mm,厚度薄至0.65mm,在特定的空间限制下仍可确保以尽量低的功耗实现更搞的制冷性能。

1.png

MBX系列具有高达43 W/cm2的高热泵密度,在50℃环境温度下可实现高达82℃温差。MBX系列能够确保高效的热管理和精确的温度控制,可保护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各种光电设备,包括激光二极管、光收发器、激光雷达、红外(IR)传感器和高功率磷化铟(InP)VCSEL等。

莱尔德热系统热电产品总监Andrew Dereka表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应用的推动下,光通信行业正在快速向前发展,要求高速光收发器中的激光二极管具有非常高的温度稳定性。MBX系列是确保光学器件保持一致波长、减少温度漂移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理想解决方案。我们对高精度全自动化生产线的大量投资反映了我们对工艺控制、量产能力(high-volume capacity)和高可靠性的承诺。”

MBX系列已经通过严格的Telcordia GR-468 CORE测试,即使在严苛环境下也能确保卓越的可靠性和较长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光电市场的更高资质和可靠性标准。MBX系列可依照客户要求进行客制化设计,满足特定的外形尺寸、热泵密度和制冷效率等要求。该系列的焊料结构可支持高达280℃的回流焊温度和导线焊接,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光电应用。莱尔德热系统还可提供多种特殊的表面处理选项,包括镀金图案、热敏电阻附件和密封,以适应那些非密封设备。

欲了解新产品线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lairdthermal.com/cn/products/thermoelectric-cooler-modules/micro-MBX-series

关于莱尔德热系统

莱尔德热系统为医疗、工业和电信市场的严苛应用设计、开发和制造热管理解决方案。我们是能够生产行业中最多样化产品组合的厂商之一,涵盖从热电制冷器和组件,到温度控制器和液体制冷系统。凭借无与伦比的热管理专业技能,我们的工程师能够使用先进的散热建模和管理技术来解决复杂的热管理和温度控制问题。通过提供专业的设计、样品制作和公司内部测试等支持,我们能够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与客户密切合作,降低各种风险,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我们的全球设计、制造和支持资源可帮助客户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正常运行时间、产品性能和质量。莱尔德热系统是标准或定制热管理解决方案的更佳选择。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传感器融合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机器人在工厂自动化、家庭服务、教育辅助、医疗健康以及军事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功能拓展。

  • 在高速连接、边缘计算、网络冗余及故障应急程序方面的持续创新,对于优化机器人的应用至关重要。

  • 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人工智能的出现,有望推动更直观、响应更快且适应性更强的人机互动。

全球电子行业领导者和创新连接器制造商Molex莫仕公司发布了一份前瞻性行业报告,展望了未来机器人在人机沟通与协作领域的潜力,指出:借助机器人技术,我们有望实现更直观、智能且互联的互动方式。《Molex莫仕2024年机器人技术报告:机器人技术如何激发人类潜能》描绘了高度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和多功能机器人将如何彻底改变未来生活的基本方面 - 从提升工厂运营效率、革新学生学习模式,到增强智能家居效能、优化患者护理,乃至加强对军事行动的支持。

MOL533. Molex Robotics Report 2024 (SC).jpg

Molex莫仕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消费与商业解决方案总裁Brian Hauge表示:“在研究机器人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时,我们愈发意识到机器人的未来将由人机关系的不断发展来决定。这份最新的行业报告揭示了人机交互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同时强调了关键的支撑技术以及机器人系统与人类之间无缝连接的必要性,以实现更快速、更有效且极其精确的决策。”

推动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基础技术

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信与计算技术的持续进步,这些技术支撑着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自主运行。高速连接最为重要,因为机器人系统需要低延迟的通信和近乎即时的数据传输,以便快速且准确地做出反应。5G/6G网络将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服务,但在设计机器人解决方案时,还需考虑多种连接方式,包括在5G、Wi-Fi或卫星网络之间切换,以确保多通道冗余。

同样重要的是,边缘设备能够就近处理数据,确保机器人系统及机器人的独立连续运行。边缘计算使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即时处理数据,对需瞬时决策的应用至关重要。在多数工业自动化或制造环境中,机器人通常配备安全应急协议,以确保在连接中断或受损时,将电源和功能降至安全运行状态。

机器人技术受益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传感器融合创新

作为机器人适应性提升的最大推动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步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算法使机器人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做出明智决策,并快速适应新情况,甚至能够根据以往的互动预测未来状况。通过机器学习,机器人可以分析模式以优化行为,同时,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和改进来提升效率和精度。传感器融合技术将来自激光雷达、摄像头、深度和力度传感器等多种来源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帮助多用途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更好地感知深度、运动情况和障碍物。

加强人机互动的关键因素

根据Molex莫仕提供的机器人报告,市场即将出现能够理解、响应甚至预见人类情感和情境需求的机器人。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人可以理解口头命令、参与对话并根据情境调整行为。此外,情感人工智能使机器人能够通过分析人类的语气或面部表情来识别并回应情感线索。Molex莫仕预计,这种以人为本的互动的兴起将促使未来的机器人系统和自主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家庭环境,并扮演新的角色,如个性化教育导师、必要的手术助手和提供持续服务的患者监护者。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协作机器人(cobot)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承担的任务也愈加复杂。它们不仅能保障生产线稳定运行,还能预见并解决潜在的生产瓶颈问题,同时辅助工程师设计更优质的产品。展望未来,协作机器人将在手术室、教室及战场等多样环境中重新诠释精准与个性化的概念。

机器人变革的关键推动力

我们要利用机器人技术的重大进步并把握住更广泛的互动机会,这将依赖于连接技术、电源管理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创新。Molex莫仕坚固可靠的连接器产品组合将支持日益增长的人机协作需求,满足各行业应用场景中最苛刻的要求。

关于Molex莫仕

Molex莫仕是全球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连接更加紧密。Molex莫仕的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地区,为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5G、云计算和消费类设备等行业提供革命性创新技术。凭借值得信赖的客户和行业关系、无与伦比的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Molex莫仕实现了Creating Connections for Life(为生活创建连接)的无限潜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olex.com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显著扩大了专利池在 PC行业的覆盖范围

Access Advance LLC (“Advance”) 非常欢迎HP Inc. (“惠普”)作为被许可方加入 HEVC Advance 专利池。HEVC技术在PC行业持续和广泛的普及,给消费者和 HEVC 内容提供商带来了收益。所有主流 CPU、GPU、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均支持 HEVC。惠普加入该专利计划大大扩展了HEVC Advance专利池在PC行业的覆盖范围。

惠普和最近的新成员,包括宏碁、华硕、戴尔和联想均加入了HEVC Advance 专利池。因此,除了许多其他 PC 公司获得了许可,5家销量顶级的PC公司现在也已经获得了HEVC Advance 池的许可。通过惠普作为被许可方加入该专利池,几家 HEVC Advance 许可方对惠普提起的诉讼以及惠普在马萨诸塞州法院提起的反诉讼现已得到解决。

Advance 首席执行官 Peter Moller 评论了这一进展的重要性,并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惠普加入 HEVC Advance 专利池,这进一步认可了Advance 专利计划和结构的公平性,包括对重复专利费的处理。随着惠普的加入,我们现在已经许可了绝大多数PC行业的公司。我们希望 PC 行业和其他市场中仍在观望的其他公司能够尽快加入,而无需我们的许可方进一步提起诉讼。”

关于 Access Advance:

Access Advance LLC 是一家独立的许可管理公司,旨在领导专利池的开发、管理和运营,以许可最重要的基于标准的视频编解码器技术的基本专利。Access Advance 为专利所有者和专利实施者提供了透明、高效的许可机制。

Access Advance 目前管理着 HEVC Advance 专利池,用于许可 H.265/HEVC 技术必需的 25,500 多项专利,以及独立的 VVC Advance 专利池,用于许可 VVC/H.266 技术的必要专利。HEVC Advance 专利池和 VVC Advance 专利池是 Access Advance 视频编解码器平台计划的组成部分,通过多编解码器桥接协议,将 HEVC 和 VVC 技术无缝整合到单个折扣专利费率结构中,适用于产品同时包含 HEVC 和 VVC 编解码器的合格被许可方。这种创新响应了市场对更高效的下一代池许可结构的需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ccessadvance.com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1119610964/zh-CN/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一站式集成方案及功能安全专家服务加速客户产品上市

全球领先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IAR日前宣布,公司与鸿轩科技(SiliconAuto B. V.)展开合作。IAR将成为鸿轩科技的功能安全(FuSa)方案开发伙伴,通过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协助开发汽车芯片,辅以C-STATC-RUN分析工具,以高集成度加速客户产品上市,共同提升汽车芯片安全功能,并推动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

鸿轩科技由鸿海科技集团和全球领导车厂Stellantis共同投资成立,专注设计适用于各类汽车系统的芯片技术。鸿轩科技的三大产品线包括微控制器(MCU)、SerDes以及系统级芯片(SoC)。这些技术推动了多种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发展,如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摄像头和显示数据传输,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等。

汽车产业中所运行的程序均须通过功能安全(FuSa)认证,并经历严格的验证和测试阶段,选用合适的工具对于确保代码质量、加快开发进度和提升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鸿轩科技在选择汽车芯片开发伙伴时,始终将功能安全视为核心需求,因此选择IAR作为其功能安全(FuSa)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实现高效、高可靠的开发流程。

鸿轩科技系统平台设计总监林宏文表示:“我们的客户群对我们合作方的解决方案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项目初始阶段由他们推荐的、已验证的IAR方案让我们深具信心。IARFuSa方面的深厚经验让我们可以快速地进行开发和验证,并维持开发版本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IAR的本地服务团队是持有认证的功能安全专家,能提供即时、全面的专业服务,这对于高度依赖技术支持的汽车产业特别重要。”

鸿轩科技选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来开发驱动程序和验证芯片的正常运行,相关合作也使鸿轩科技的MCU能够在BCM车身控制器中提供强大的安全功能。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全面的开发工具链包括高度优化的编译器和先进的调试功能,例如,IAR提供的代码分析工具可以主动发现各种代码问题,提高代码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潜在的数据安全攻击途径,确保发现和消除各种漏洞。

IAR亚太区副总裁Kiyo Uemura表示:“IAR很高兴能提供最佳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协助鸿轩科技提供更可靠的汽车芯片技术。全球的汽车产业蕴含极大的潜力,MCU的发展已成为汽车电子智能化创新的关键推动因素。IAR将持续不断地与诸如鸿轩科技这样的优质生态伙伴合作,为安全的嵌入式应用奠定基础,提供从产品开发到大规模生产的安全防护,支持全球汽车产业创造满足当前需求的产品并实现迎合未来趋势的创新。”

IAR提供从设计到整个开发流程的完全集成且一致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简化设计流程,节省设计时间和成本,使客户专注于创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不仅具有高度集成性,同时也具有代码一致性;不仅可以使客户的开发、验证更有效率,更可以帮助客户更快将产品上市,使其率先掌握并满足汽车市场的未来需求。

更多关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信息,请访问www.iar.com/ewarm

关于IAR

IAR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世界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帮助世界各地的公司创造满足当前需求和未来趋势的创新产品。自1983年以来,IAR的嵌入式开发和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已在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汽车和医疗等行业被用于100多万个嵌入式应用的开发中,保证了其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IAR支持来自70多家半导体合作伙伴的15000款芯片。IAR总部位于瑞典,并在世界各地设有销售分公司和支持办事处。在中国,IAR设立了经验丰富的应用工程师支持团队,向客户提供快速、专业、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ar.com/zh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抑制电流流动时的阻抗衰退

  • 在高频下实现了高阻抗

  • 业内最小尺寸*同轴电缆供电电路用积层电感器

1.png

产品的实际外观与图片不同。

TDK标志没有印在实际产品上。

TDK株式会社(TSE:6762)宣布进一步扩大其用于汽车同轴电缆供电(PoC)电路的 MLJ1005-G 系列
(1.0 x 0.5 x 0.5毫米;长x宽x高)积层电感器。新产品将于 2024年11月开始量产。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旨在通过使用监控周围环境的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来提高车辆安全性。此类系统利用多个摄像头(一般安装于车辆前端、后端及侧面)捕捉实时图像,以确保安全驾驶。在标准配置下,车载摄像头需要两条不同的线路,分别用于传输电力和信号:一根连接车辆电池的电源线路和一根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的信号线路。然而,借助PoC 技术,单一同轴电缆可以同时传输电力和数据,从而简化布线。电缆数量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车辆的重量,进而提高燃油效率,减少碳排放,为创建更加清洁的环境做出贡献。

PoC 系统需要使用一个整合了多个电感器的滤波器,以便在处理之前有效分离电力和数据信号。TDK 新推出的 MLJ1005-G 系列产品即提供可满足此类需求的先进功能。通过利用专有材料和结构化设计创新,TDK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阻抗衰退,确保可靠的高质量信号滤波。此外,MLJ1005-G 系列产品经过优化,可支持高频性能,以应对近期 PoC 数据传输速度不断提升的趋势。该系列尺寸紧凑(仅 1.0x0.5 毫米),是能够支持最高 480 毫安电流的最小尺寸PoC 电路用积层电感器。

展望未来,TDK 将继续研发用于汽车 PoC 应用的先进电感器,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改进积层、绕圈绕线和薄膜技术,TDK 的目标旨在优化产品设计,扩大其 PoC 电感器产品阵容,帮助提高跨越各种汽车应用场景的 PoC 信号质量。

* 截至2024年11月, 根据 TDK

术语

  • 同轴电缆供电(PoC):在一根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的传输技术

  •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 ECU:电子控制单元

主要应用

  • 车载摄像头用 PoC 电路

主要特点和效益

  • 通过抑制电流流动时的阻抗衰退,实现高质量滤波器特性

  • 在高频下实现了高阻抗

  • 业内最小尺寸的同轴电缆供电电路用积层电感器,有助于减少安装区域所需的空间

关键数据

1732066425480.jpg

关于TDK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先进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旨在将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铁氧体予以商业化。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4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4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1,000人。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期间,爱立信的"5G可编程网络"荣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殊荣。爱立信的"5G可编程网络"可通过一系列创新功能,增强网络用户体验,推动运营商收入增长,并提高运营效率,并为行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

当前,全球在5G网络部署取得显著成果同时,5G的发展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商业潜力未充分挖掘,二是5G网络运营难度提升。在5G网络建设比较领先的区域,运营商在关注网络部署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和5G的投资收益。

爱立信依托于"差异化连接"、"AI赋能和意图驱动"以及"网络能力开放"三大基石的5G可编程网络是解决5G商业化挑战,释放5G价值的关键。相比传统的5G网络,5G可编程网络是当前5G网络一次重大的提质升级。

其中,差异化连接能支持多种类的业务,并精确匹配每个业务的需求,确保业务体验持续、可预期、可保障。随着未来更多业务如RedCap、XR与精确定位等的出现,差异化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5G可编程网络能为不同业务提供包括统计、无线调度、载波聚合、流量控制等在内的差异化保障。

而AI赋能和意图驱动则可以赋能用户对5G网络进行编程,提供端到端的差异化体验,通过AI和大模型技术将用户需求转换成业务意图,并对意图进行分解,在网络侧完成冲突检测,策略生成、策略实施、效果评估的闭环流程。

此外,网络能力是指将5G网络能力进行封装,以标准化API接口的形式向外开放,让开发者无需了解复杂的5G网络参数,即可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动态调用。目前,爱立信已聚合全球众多的开发者,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生态。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表示:"爱立信的5G可编程网络在网络运营和行业应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成功的验证,获得了全球产业界的广泛认可。爱立信希望和运营商及千行百业的伙伴一起,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可编程的、智能化的生态系统,加速产业数字化,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的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每天为数十亿人提供连接。近150年来,我们一直是通信技术的开拓者。我们致力于为运营商和企业提供移动通信和连接解决方案。我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将未来的数字世界变为现实。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