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晶澳科技宣布其DeepBlue 3.0系列的单面组件获得韩国KS认证,这是行业内首张182组件KS认证证书,标志着晶澳182单面组件率先获得了韩国市场的准入许可。预计晶澳DeepBlue 3.0系列的双面组件将于本月下旬获得KS认证,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多高效产品选择。

晶澳于2020年5月推出基于182mm x 182mm标准尺寸硅片的DeepBlue 3.0组件,该产品结合了新一代高效PERC电池技术PERCIUM+、掺镓硅片等多项高效率、低衰减技术方案,具备高转换效率、优异的发电能力和出色的可靠性表现,是2021年帮助客户实现最低度电成本的组件方案、助力平价上网的最佳产品之一。2020年9月,晶澳182组件DeepBlue 3.0率先通过TUV、LVD及EMC等多项权威认证,获得了包括高标准的欧盟光伏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准入许可。自2020年10月首单出货以来,该系列产品已经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屋顶电站、渔光互补电站等多种应用场景。

自2011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晶澳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稳定增长的韩国光伏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声誉和坚实的客户基础,出货量始终名列前茅。晶澳的多款高效组件获得KS认证,在当地市场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及认可度,先后为韩国最大风光互补项目、最大PERC双面双玻项目等大型电站供货组件。随着182高效组件进入韩国市场,晶澳将进一步发挥其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好的本土化服务,推动韩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围观 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3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月开始为一家多芯片模块制造商量产与发货

为了实现运用于下一代半导体封装器件的特殊玻璃载体HRDP®1的商业化,三井金属矿业 株式会社(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总裁:Keiji Nishida;下称“三井金属”)一直与吉奥马科技(GEOMATEC Co.,Ltd.)(总裁:Kentaro Matsuzaki)合作,共同扩建大规模生产系统。三井金属今天欣然宣布,该公司已开始为日本国内一家多芯片模块制造商批量生产HRDP®。

三井金属在2018年1月的新闻稿中宣布开发HRDP®,这是一种基于RDL First方法2, 使用玻璃载体为扇出型(Fan Out)面板级封装创建超细电路的材料。

HRDP®是一种特殊的玻璃载体,能够实现下一代半导体封装技术扇出封装3的高效生 产,包括使用2/2μm或以下4的线宽/线距(L/S)比设计的超高密度电路。目前有20多家客户正在对 HRDP®的商业化进行评估。

第一阶段是从2021年1月开始,为日本国内一家多芯片模块制造商进行批量生产。该客户将使用HRDP®生产 将来不断扩大的5G市场制造元器件,包括RF模块5和各种应用的其他器件,并预期增加销售额。

在第二阶段,一家先进的海外封装制造商计划在2021财年采用HRDP®。

此外,公司还计划为其他新客户的各种应用启动量产,例如2022财年及以后的HPC6和手机,而且预期 HRDP®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三井金属将以“材料智能”为口号,帮助客户实现愿望,确保稳定的质量和充足的供应,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努力帮助他们扩大市场 份额。

名词解释
1 High Resolution De-bondable Panel的缩写
2 Re-Distribution Layer First方法:在完成形成重布线层的流程之后封装半导体芯片
3 扇出封装:无基板封装技术,将超细重布线层扩展到芯片尺寸之外
4 L/S=2/2 µm:线宽2 µm,相邻线路间距2 µm。
5 射频模块:配备多个有源组件(IC芯片)和无源组件(SAW、电容器、电阻器和线圈)并密封的产品
6 高性能计算:具有大规模、超高速计算/处理能力的计算机

参考文献
“开发HRDP®材料以使用玻璃载体为扇出型面板级封装创建超细电路”(2018年1月25日的新闻稿)
https://www.mitsui-kinzoku.com/Portals/0/resource/uploads/topics_180125e.pdf?TabModule127

有关使用HRDP®的RDL First方法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hng-NV9QA

图片/多媒体库可从以下网址获得 :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52363593/zh-CN

围观 10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媒体报道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旗下的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年产30万套功率芯片模块的生产线4月将投入量产,该产线产品有望打破海外垄断,替代进口。

企查查APP显示,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定代表人为杨守武,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汽车半导体产品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批发、零售;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的大股东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8%,后者的大股东为东风集团股份,持股比例82.14%。

Source:企查查网站截图

Source:企查查网站截图

业界透露,汽车上使用的芯片,按功能可分为两类:功率芯片和功能芯片。功率芯片,即IGBT芯片,应用于电控、电驱系统;功能芯片,类似于手机芯片,应用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

我国是新能源汽车大国,但国内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模块长期依赖进口,近80%的市场份额被英飞凌、法雷奥、三菱电机等欧美日企业垄断。

为改变被动局面,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董鸿志介绍,东风与中国中车合作,2019年合资组建智新半导体,在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自主研发、制造和销售功率半导体模块,以替代进口。

文稿来源:TrendForce集邦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发布“知识产权优胜奖”及“产品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

4月14-16日,由广州闻信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九届深圳国际LED展(LED CHINA 2021)”将与“2021国际音视频智慧集成展(深圳)”同期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双展联合,预计汇集超1200家参展企业,达10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同期进行40余场行业峰会论坛。展出展品除了LED显示屏、LED照明等LED CHINA核心板块外,大批量国内外优质专业音响、专业灯光、集成方案提供商即将入驻,提供市场前沿的视听设备及技术,全面打通LED纵向及横向产业,呈现一个真正 “一站式”的生态产业链商贸平台。行业观众可提前通过注册,免费进场参观,体验行业年度科技盛宴。(注册通道:http://r6f.cn/aczCz

本届展会部分展出品牌:

LED显示屏

利亚德,洲明,三思电子,强力巨彩,视爵光旭,光祥,雷凌显示,雷曼光电,深德彩,奥伊卡,奥拓,易事达,德赛,优景观复,联诚发,巴科,迈锐光电,铁歌,德铭光,万国,深圳创显,梦派,擎茂微,三彩显示,唯奥视讯,鑫亿光,德彩视界,嘉河天成等等。

LED照明展区

蓝景,日上光电,美耐斯,惠红兴,南海虹霸,灿明,零奔洋,好光彩,逸扬,光科,彤影光电,三源彩,欣斯达,欧莱特,菲铂斯灯饰,信合光电,聚炫,惠美奇,艾雅,雅尚,明学光电等等。

系统集成

清华同方,太极计算机,快思聪,广州保伦,深圳中创,深圳方图,联盛智能,海天电子,飞利信,维冠视界,美言高,安玛思,中帝威,宝宸等等。

文创与文旅项目

北特圣迪,江苏时代,甘工大,上海广远,宝业恒,湖南明和,亿达时,ACME,深圳秋叶原,迪杰帕尔,南京视野,海南海外,中孚泰,演艺科技,音王文化,鸿彩灯光,宇尊演出,牧德科技,伊特,联业光电,美艺舞台等等。

声学产业展区

三基音响,深圳易科,ALLEN&HEATH(艾伦赫赛),Dante,BEDROCK,ATTEROTECH, Shure(舒尔),IPS,迪斯声学,中美亚,KLING & FREITAG,Cadac(卡迪克),C-MARK(西玛克),声扬,JBL(广州宏利),verity audio,BOSE(博士),七九七音响,奥雷音响,景雄科技,音王,锐丰,悦妙,大睿,锐鹰,炫音,高达尚,浙江通博视讯等等。

为促进演艺设备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并引导业内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以及引导和鼓励演艺设备行业产品创新,展会主办方决定开展“知识产权优胜奖”和“产品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凡参加2021年LED CHINA及音视频智慧集成展的参展商,都可以参与本次评选,提高企业参与音视频工程项目竞标成功率。

“深圳国际LED展”与“音视频集成展”将于今年4月同时开幕

“深圳国际LED展”与“音视频集成展”将于今年4月同时开幕

“深圳国际LED展”与“音视频集成展”将于今年4月同时开幕

附:

点击链接下载2021知识产权评奖规则http://r6f.cn/acrHC
点击链接下载2021年产品技术进步奖办法http://r6f.cn/acrHY

闻信展览

闻信展览隶属于英富曼集团 (Informa Markets),LED CHINA作为其核心主题展,创办于2005年,专注于展示完整LED产业链的“一站式”商贸采购平台。经过17年培育和发展,品牌已誉满全球,积累了50万国内和20万海外精确买家数据,被业界公认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拥有母公司展览集团Informa超过40多个国家服务于50多个不同行业的550多个领先展会数据资源,如:安防、舞台灯光、广播广电、酒店用品、广告、医疗、商业零售、家具等等,共享集团庞大的全球细分领域买家数据库资源邀约。每年都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买家,是众多行业厂商及买家每年首选盛会。(大会网址:www.LEDChina.com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是国家一级行业组织,深耕行业29年,拥有单位会员近3000家,以音视频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工程商为主体,汇集了演艺装备及乐器全领域优秀企业。

协会的展会平台近30年来培育了15000余家参展企业,为中国演艺装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全球演艺装备行业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有着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办展实践经验;下属专家委员会专家共计千余人,开展的行业综合技术能力等级评定、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行业技术培训、行业技术咨询、行业科技出版物发行等工作,规范了行业的发展;协会所承担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制定、国家课题和任务、主办《演艺科技》杂志、开展和发布统计信息、工程咨询等工作,共同树立中国演艺装备行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22日,实时3D内容创作与运营平台Unity在2021欧特克年度设计峰会上发布了《2021年 AEC 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XR,数字孪生和实时设计》(以下简称《报告》,AEC指建筑、工程和施工),该报告解读了后疫情时代将塑造工程建设行业重大趋势的三大使能技术,并分享了来自AECOM、Auggd等15 位行业专家对 2021 年趋势的展望和洞见。

《报告》中指出,工程建设行业接受变化的速度一直较为缓慢,根据麦肯锡的调查,2019年以前的20年里,工程建设行业的年增长率仅为1%[1]。但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工程建设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促使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加速数字化转型,在这过程中XR (扩展现实)、数字孪生与实时设计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行业内的公司必须适应新的常态,例如远程办公迫使公司寻找新的沟通、协作和创作方式,新冠疫情永久改变了后疫情时代建筑、尤其是办公空间的设计方式。

以下是2021年以后将塑造工程建设行业的三个重要趋势:

XR结合5G将解锁现有AEC数字资产的隐藏价值[2]

Unity发布2021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

图片来源: AECOM

在过去几十年中,工程建设行业的设计过程早已从手绘草图演变为3D生成建模,但尽管如此,包括BIM在内的数字模型仍仅限于应用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很少延伸到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占比较大的施工和运维阶段。2021年,随着5G的部署和XR性能的提高,配置云访问功能的移动设备能将复杂的3D模型带到设计工作室之外。再结合AR, 3D模型可以被“实时”带入真实坐标中,让一些原本依赖于传统图纸的现场任务(例如QA/QC、公众参与和设施维护等)能够数字化,并且大幅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扩展现有AEC数字资产的用途,使高质量建模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通过适当的UX设计,办公室和现场小组之间能够建立高效的远程协作模式。在远程办公不断发展的全球趋势下,XR有望成为引领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的热门技术。

数字孪生应用将在工程建设行业进一步普及[3]

Unity发布2021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

图片来源:Booz Allen Hamilton

数字孪生技术利用已有的环境和性能数据来了解过去,借助直接和间接数据来分析当下,并应用机器学习和知识来预测和决策未来。当数字孪生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被加以利用时,会产生数据、表现和决策的数字线索,为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更透明且更有效的沟通。

未来,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将支持数字孪生应用的普及,让更多新用户群体能够制作数字孪生。另一方面,AR和VR设备成本的降低让该技术可以为更多企业所用,并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接触数字孪生,从而获得新的视角。可以预测,行业将会朝着数字孪生开发平台迈进:用户可以将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聚合到一个统一的交互式可视化界面,并且在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操作,支持在各种平台上查看和交互,以获得全新的洞察。

实时3D、建筑信息建模(BIM)、虚拟设计和施工(VDC) 将提升企业数字化效益

Unity发布2021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

图片来源:Robert Bird Group

BIM和虚拟设计和施工(VDC)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建筑、工程和施工领域最重大的变化,它们改变了合同的执行方式和项目交付方式[4]。2021年,工程建设行业将见证VDC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它利用交互式数字环境让项目变得更易理解、更具吸引力,并为企业增加数字化效益。可以预见,现有 BIM 平台、外部数据源和调度引擎的集成度将继续提高,为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直观、便于使用的方式,可以从任何角度、在施工的任何阶段对包含丰富数据的3D模型进行体验、导航、询问、控制及实时交互[5]

借助于实时3D开发引擎,现在实时设计已经可以商品化,并且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随着硬件的成熟,尤其是VR,这些实时设计工具将更易于使用,入门门槛也会进一步降低。现在,设计师可以佩戴头显设备,只需单击操作即可实现设计工具和实时引擎之间的连接[6]

Unity发布2021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

Unity发布2021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

实时3D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除发布《报告》外,Unity 大中华区 AEC数字孪生业务负责人杨珏也在欧特克设计峰会上分享了基于 Unity 实时 3D 技术的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以及应用于设计协同、建设管理、BIM 运维、数字仿真平台等的项目案例。欧特克是 Unity 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Autodesk Revit, Maya, 3dsMAX, Shotgun, VRED, Navisworks, BIM 360等软件的建模均可无缝导入 Unity 创建逼真的实时三维交互体验。

“随着实时设计、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被工程建设行业更广泛地采用,将会有更多中国建筑和施工企业享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杨珏说。

欲获取完整的《2021年 AEC 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XR,数字孪生和实时设计》,请点击链接获取

关于Unity

Unity (NYSE: U) 是全球领先的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包括游戏开发、美术、建筑、汽车设计、影视动画在内的所有创作者,都能借助Unity将他们的创意变成现实。Unity平台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可用于创作、运营和变现任何实时互动的2D和3D内容,支持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游戏主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设备。公司超过18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让Unity的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前沿,同时紧跟合作伙伴迭代,确保在最新的版本和平台上提供优化支持服务。2020年,基于Unity开发的游戏和体验在全球范围内月均下载量超过50亿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unity.cn.

[1]“建筑中的下一个常态:变革将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McKinsey & Company

[2]  Yuan-Po LI, 沉浸式实验室主管,AECOM

[3] Sandra Marshall, 首席技术专家,Booz | Allen| Hamilton

[4] Shobhit Baadkar 和 Blaine Grantham,主要负责人,Titan AEC

[5] Daniel Sambell, 集团虚拟设计和建造开发主管,Robert Bird Group

[6] Murray Walker,交互式可视化专业主管,Zutari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Frederik Dostal

如何提高隔离式电源的效率

在大多数降压调节器的典型应用中,使用有源开关而非肖特基二极管是标准做法。这样能大大提高转换效率,尤其是产生低输出电压时。在需要电流隔离的应用中,也可使用同步整流来提高转换效率。图1所示为副边同步整流的正激转换器。

正激转换器的自驱动同步整流。

图1.正激转换器的自驱动同步整流。

驱动开关进行同步整流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一种简单方法涉及到跨越变压器副边绕组来驱动。如图1所示。本例中,输入电压范围可能不是非常宽。使用最小输入电压时,SR1和SR2的栅极需要有足够的电压,以便开关能够可靠地导通。为确保MOSFET SR1和MOSFET SR2的栅极电压不超过其最大额定电压,最大输入电压不能过高。

在所有带同步整流的电源中,电路中可能会产生负电流。例如,若电路输出端电容在电路通电之前便已预充电,则电流可能会从输出侧流向输入侧。负电流可能会提高MOSFET SR1和MOSFET SR2的电压,致使其受损。务必小心保护开关,避免受此类事件影响。

带专用驱动器IC的正激转换器的同步整流

图2.带专用驱动器IC的正激转换器的同步整流

图2显示一种利用LTC3900实现同步整流的方法。此控制器驱动正激拓扑中的同步整流开关SR1和SR2。

这种设想很有效。但是,LTC3900需要防止负电流流过外部开关。首先,器件需要快速检测负电流;然后,SR1和SR2开关需要迅速断开。为防止在启动期间或可能的突发模式中发生电路受损,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

通过与ADP1074完全集成实现正激拓扑的同步整流

图3.通过与ADP1074完全集成实现正激拓扑的同步整流

图3显示了一种采用新型ADP1074的非常优雅的电路设计。输出电压信息通过反馈引脚检测。为防范某些情况下(例如输出电压已预充电时)负电流流过SR1和SR2开关的风险,同步整流未激活。两个开关的体二极管执行整流。这样便可防止开关受损。利用ADP1074内置的iCoupler®技术,可实现无负电流流动的安全操作。

Frederik Dostal [frederik.dostal@analog.com]就读于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微电子学专业。他于2001年加入电源管理业务部门,曾担任各种应用工程师职位,并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工作了4年,负责开关模式电源。他于2009年加入ADI公司,担任欧洲分公司的电源管理技术专家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蝉联十载,并摘得“中国杰出雇主2021”第二名
  • 以员工为核心,推出全新的雇主价值主张
  • 在202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支持气候行动
  •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成立10周年,秉承“博爱天下,世行善举”理念践行慈善事业

今日,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凭借在人才策略、员工关怀、学习与发展等多个维度的卓越表现,荣膺“中国杰出雇主2021”第二名,这也是集团连续第十年荣获杰出雇主调研机构授予的“中国杰出雇主”称号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表示:“在过去十年,博世集团从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型成为领先的物联网公司,而博世中国也成长为一家超千亿人民币规模的企业。这些都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博世始终践行“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承诺,过去十年在华累计投资额达近500亿人民币,员工数量从2万多名扩展至5万多名,活跃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四大业务板块,服务本土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员工在公司物联网转型过程中迎接新业务带来的挑战,博世中国推出一系列物联网相关培训课程。目前,已经有2.5万名员工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培训,培训时长占全年培训总时长的40%。同时,博世还将继续扩充物联网相关人才,增强物联网创新能力。在2020年,博世物联网人员在新招聘员工中的占比达到40%,其中,新成立的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中心已招募200多名软件人才。在2021年新成立的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首批员工达1100名。

始终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的效率、敏捷性和韧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世从疫情爆发之初到复工复产,始终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疫情初期,博世就成立了全球危机管理委员会,以迅速应对危机。博世中国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确保了近5.5万名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也保障了持续稳定的供应,以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在疫情期间,博世中国灵活运用了远程协作的工作模式,充分信任员工的自主能动性,提供稳定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持,软硬兼施,打破组织边界,让员工在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顺利地开展工作。

推出以员工为核心的新雇主价值主张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晓虹女士表示:“连续十年获得 ‘中国杰出雇主’ 殊荣,对博世中国而言是巨大的肯定。一直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卓越运营与人力资源创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为员工打造愉悦的成长体验,为业务创造更大价值。今年,博世中国推出了全新的雇主价值主张,我们将进一步多维度支持员工在博世收获成长、享受工作并相互激发,成就更好的自己。”

的雇主价值主张包含三个维度,即收获成长Grow、享受工作Enjoy、相互激发Inspire在第一个维度,博世注重培养员工的技能重塑与升级,与企业的物联网转型更好地契合。为了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博世推出了《博世中国技能提升与重塑赋能政策》新政策,并且升级了“随时随地、学我想学”的移动学习平台myTransform。员工还可以获得线上线下的系统化培训解决方案及一对一教练。此外,博世也打造了一系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社群,例如数字化人才社群、人工智能社群、博世教练俱乐部、项目管理专家网络等,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在“享受工作”这一维度,博世推出内部斜杠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参与公司内部开放的、并且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通过不同的项目,员工可以汲取新知识,开拓人脉,共同孵化博世的“斜杠文化”。在最后一个维度,博世中国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员工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点,在符合公司业务战略的前提下,找到自身在公司内部最能发挥影响力的工作岗位和未来发展的定位,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持续为环境和社会做贡献

作为一家肩负企业社会责任的杰出雇主,博世始终致力于生态与社会的平衡,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2020年,博世在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实现了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首家在生产制造及外部能源获取方面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工业企业。博世在气候行动方面的成就还获得了外部认可,非营利性的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CDP)将博世列入最佳 A 类企业。

除了支持气候行动,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作为博世在华慈善项目运作的主体,已经系统性地在中国做了十年的慈善事业。从2011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承着“博爱天下,世行善举”核心理念,致力于“溯教育本源、赋贫者自助、促公益发展及助社区建设”四大核心领域。截至2020 年底,博世中国已累计捐赠1.37亿元人民币,运作了185个慈善项目, 项目覆盖29个省市,并与125 个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受益人数超过34万人。

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博世2019年在中国经营着59家公司,合并销售额达到1093亿人民币。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华员工人数约为55000名。

有关博世中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cn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近400000名员工(截至20191231日)在 2019财政年度创造了777亿欧元的销售业绩。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业务领域,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 • 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约60个国家的44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72600名研发人员和约30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于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博世家族、该家族拥有的公司以及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www.twitter.com/BoschPresse. twitter.com/bosch_ai, www.linkedin.com/company/bosch-center-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bcai, www.bosch-ai.com/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泛林Nerissa Draeger博士

FinFET在22nm节点的首次商业化为晶体管——芯片“大脑”内的微型开关——制造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与此前的平面晶体管相比,与栅极三面接触的“鳍”所形成的通道更容易控制。但是,随着3nm和5nm技术节点面临的难题不断累积,FinFET的效用已经趋于极限。

Nerissa Draeger博士:全包围栅极结构将取代FinFET

晶体管缩放的难题

在每个技术节点,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缩小晶体管的方法来降低器件面积、成本和功耗并实现性能提升,这种方式也称为PPAC(功率、性能、面积、成本)缩放。然而,进一步减小FinFET的尺寸却会限制驱动电流和静电控制能力。

在平面晶体管中,可以通过增加通道宽度来驱动更多电流并提升接通与断开的速度。然而,随着CMOS设计的发展,标准单元的轨道高度不断降低,这就导致“鳍”的尺寸受到限制,而基于5nm以下节点制造的单鳍器件将会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

此外,虽然“鳍”的三面均受栅极控制,但仍有一侧是不受控的。随着栅极长度的缩短,短沟道效应就会更明显,也会有更多电流通过器件底部无接触的部分泄露。因此,更小尺寸的器件就会无法满足功耗和性能要求。

用纳米薄片代替鳍片

全包围栅极(GAA)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晶体管结构,其中通道的所有面都与栅极接触,这样就可以实现连续缩放。采用这种结构的晶体管就被称为全包围栅极(GAA)晶体管,目前已经出现多种该类晶体管的变体。

早期的GAA器件使用垂直堆叠纳米薄片的方法,即将水平放置的薄片相互分开地置入栅极之中。相对于FinFET,这种方法下的通道更容易控制。而且不同于FinFET必须并排多个鳍片才能提高电流,GAA晶体管只需多垂直堆叠几个纳米薄片并让栅极包裹通道就能够获得更强的载流能力。这样,只需要缩放这些纳米薄片就可以调整获得满足特定性能要求的晶体管尺寸。

然而,和鳍片一样,随着技术进步和特征尺寸持续降低,薄片的宽度和间隔也会不断缩减。当薄片宽度达到和厚度几乎相等的程度时,这些纳米薄片看起来会更像“纳米线”。

Nerissa Draeger博士:全包围栅极结构将取代FinFET

制造方面的挑战

尽管纳米薄片的概念很简单,但它却给实际制造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其中有些制造难题源于结构制成,其他则与满足PPAC缩放目标所需的新材料有关。

具体而言,在构建方面的主要挑战源于结构的复杂性。要制造GAA晶体管首先需要用Si和SiGe外延层交替构成超晶格并用其作为纳米薄片结构的基础,之后则需要将电介质隔离层沉入内部(用于保护源极/漏极和确定栅极宽度)并通过刻蚀去除通道的牺牲层。去除牺牲层之后留下的空间,包括纳米片之间的空间,都需要用电介质和金属构成的栅极填补。今后的栅极很可能要使用新的金属材料,其中钴已经进入评估阶段;钌、钼、镍和各种合金也已被制造商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Nerissa Draeger博士:全包围栅极结构将取代FinFET

持续的进步

GAA晶体管终将取代FinFET,其中的纳米薄片也会逐渐发展成纳米线。而GAA结构应该能够适用于当前已经纳入规划的所有先进工艺节点。

从最早的平面结构开始,晶体管架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效推动了智能互联的大发展,这一切都是早期的行业先驱们所难以想象的。随着全包围栅极晶体管的出现,我们也热切期待它能为世界带来更令人惊叹的终端用户设备和功能。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编辑推荐

“全球知名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Yole Développement,一直以来因其对射频前端市场的权威研究和预测,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最近几年,Yole对芯和半导体的关注持续升温:

2019Yole在“5G's Impact on RF Front-End Module and Connectivity for Cell Phones 2019" 报告中首次把芯和定位为全球IPD滤波器领先供应商;

2020年在"Thin-Film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s"报告中关注了芯和创新的定制IPD设计;

2021新年伊始,随着5G的不断发展,Yole就芯和打造的射频前端无源器件新形态对芯和进行了专访,双方就芯和创新的IPD设计平台、IPD相对LTCC的优势和发展趋势、快速发展的中国生态圈以及芯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尽管薄膜集成无源器件(IPD)进入市场较晚,但在过去十年中,它已经成功渗透进了不少无源应用,并找到了增长动力:现在显示出强劲增长的主要市场是射频模块中的定制化射频IPD,尤其是针对5G应用,它包括用于宽带的滤波器和用于阻抗匹配的离散器件电路。从2019年到2025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将达到8.2%,到2025年市场总值将超过3.6亿美元。另一个高价值市场是用于屏蔽电磁干扰(EMI)的货架IPD,它适用于各种严苛的应用或者基础的射频功能,例如巴伦或滤波器等。如YoleDéveloppement的《IPD2020年报告》所述,到2025年,该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95亿美元,从2019-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5%。

集成无源器件IPD平台——一种实现射频前端模块中无源器件的新途径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一些创新型公司正在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以拥抱IPD的增长和5G机遇。Yole Dévelopement采访了其中一家这样的公司——芯和半导体,射频前端模块IPD的领先供应商。Yole Dévelopement射频器件和技术部的市场分析师Antoine Bonnabel采访了他们的创始人和CEO凌峰博士。

Yole: 请您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芯和半导体的定位和使命?

芯和:我是芯和半导体的创始人和CEO凌峰。芯和的公司使命是通过我们颠覆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解决方案来加速芯片、封装和系统设计。在射频前端(RFFE)设计领域,芯和不仅向市场提供EDA解决方案,而且还直接向RFFE模块客户提供IPD滤波器。

Yole: Can you please introduce Xpeedic’s EDA solution for IPD development?

芯和:芯和用于IPD开发的EDA解决方案始于我们用于片上无源和互连的电磁(EM)求解器IRIS的开发。随着IRIS已获得众多IPD晶圆厂的认证,我们又通过添加工艺设计套件(PDK)模型生成和综合工具iModeler、原理图级优化、良率分析、实验设计(DoE)分析以及芯片封装协同仿真,最终形成了这套专用于IPD开发的设计平台。基于这个设计平台,再加上我们内置的多款滤波器、耦合器和双工器的模板,我们可以快速实现IPD从规格到批量生产的整个开发流程。

Yole: 您的EDA解决方案是面向晶圆服务提供商的,而IPD解决方案能为他们的客户带来哪些吸引人的功能?

芯和:我们的IPD解决方案最吸引人的是它们具有实现“一次流片成功”的能力,这对于我们那些常年受设计周期所困的移动行业客户而言至关重要。

Yole: 用于5G频段和匹配电路的IPD滤波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芯和:与用于5G频段和匹配电路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和表面安装器件(SMD)组件相比,芯和基于高电阻硅(HRSi)的IPD具有体积紧凑、外形小巧且易于封装的优势,其独有的带宽优势也有助于IPD5GNRWiFi 6中扮演重要角色。

集成无源器件IPD平台——一种实现射频前端模块中无源器件的新途径

Yole:请谈谈丰富的EDA解决方案以及与晶圆厂的紧密合作关系,如何能为基于IPD的集总电路或滤波器解决方案减少开发时间和潜在成本?

芯和: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经过晶圆厂验证的EM仿真器,该仿真器不仅可以生成用于原理图级优化的精确PDK模型,而且可以仿真整个滤波器(甚至包含了封装)。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一次流片成功”的设计。

Yole: 您能否分享一下在N77频段上,IPD滤波器的性能表现,例如插损、带外抑制等

芯和:一个典型的IPD N77滤波器可在0.5mm2的裸片尺寸内实现1.5dB的插损和30dB的抑制。同时,IPD匹配滤波器和双滤波器也能很好地应用在许多前端模块中,以实现更进一步的集成。

Yole: 当前,大多数无源解决方案是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和标准表面贴装器件(SMD)组件的。您认为IPD是这些技术的补充吗?或者将来是否会占据他们的市场份额?

芯和:复杂的射频前端毫无疑问需要更多集成的无源解决方案。薄膜IPD器件为前端模块带来了紧凑、薄型和易于封装的替代方案。从技术和物料清单(BOM)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IPD肯定会在将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Yole: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什么将推动IPD市场的大规模增长?

芯和:其一、与LTCCSMD组件相比,IPD具有紧凑且易于封装的优势;其二、通过芯和与晶圆厂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轻松实现定制化的IPD滤波器。所有这些因素将在未来几年推动IPD市场的大规模增长。

Yole: 芯和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您是否看到中国正朝着使用这些集成平台的趋势发展?

芯和:我们已经看到,随着5G的强劲需求,中国IPD的采用正在不断增长。芯和能够为那些射频前端模块公司提供具有快速周转优势的IPD滤波器的能力为我们带来了许多design wins。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速了芯和IPD以及国内供应链在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采用。

集成无源器件IPD平台——一种实现射频前端模块中无源器件的新途径

Yole: 您是否有发现“中国”与“西方和非中国东亚地区”在生态系统的需求方面有什么区别吗?

芯和:中国的生态系统非常活跃且多样化。在“西方和非中国的东亚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像SkyworksQorvoMurata这样的大公司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滤波器设计能力,可以制造自己的射频前端模块。与这种IDM的模式不同的是,中国的生态系统非常细分,其中许多相对较小但发展迅速的参与者依赖像芯和这样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来满足滤波器的需求。

采访对象

凌峰博士

凌峰博士

芯和半导体创始人、CEO

凌峰博士在EDA、射频前端及系统级封装领域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

  • 2000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
  • 曾任Physware联合创始人和副总裁,2014年被Mentor Graphics收购
  • 曾任Neolinear射频部技术主管,2004年被Cadence收购
  • 曾任华盛顿大学电机工程系兼职副教授
  • 曾任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者特聘教授
  • IEEE高级会员,拥有专著章节2部,美国专利5项和国际核心期刊和会议文章60多篇

采访人

Antoine Bonnabel 

Antoine Bonnabel 

Technology & Market Analyst 

He carries out technical, marketing and strategic analyses focused on RF devices,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markets.

  • was R&D Program Manager for DelfMEMS (FR), a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RF switches and supervi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of this company
  • has co-authored several market reports and is co-inventor of three patents in RF MEMS design
  • holds a M.Sc. in Microelectronics from Grenobl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es (France) and a M.Sc. in Management from Grenobl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France)
围观 2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70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0下半年,国内电子制造业从停摆开始反弹,带着一波凌厉的上扬曲线,走进了2021年。纵观1至11月大数据,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同比增长47.8%,稳坐行业C位;另一个3C电子大户5G智能手机同样出彩,预计2021全年出货量将达到4.5亿至5.5亿部,至少是2020 年总量两倍。

计算机制造和5G手机弄潮起浪风头强劲,离不开电子制造产业满血复活后的支持。虽然在技术赛道上各企业竞争激烈,但前有5G商用和新基建双向驱动,后有双循环格局带来的旺盛需求,电子制造业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会有更多电子制造创新技术集中曝光,经过转型重塑的产业链,也会在智造领域大放异彩,触达更多企业。

追光而来,必有大牌。新品首发,NEPCON一家。

心里有希望,哪里都有光。展望2021年电子制造市场,5G手机换机潮“狂奔”,汽车电子持续回暖,电子制造产业链不断重塑,很多新产品和新技术正择机待发。NEPCON China 2021作为电子制造行业风向标,要打造一场有“光”的展会,致力为众多行业新品提供首发平台。全球多家知名电子制造商,已将NEPCON China 2021作为年度新品首发的独家合作平台。

年度行业首发新品即将在4月NEPCON上海展亮相

年度行业首发新品即将在4月NEPCON上海展亮相

电子制造领域领先企业Fuji,本次将为NEPCON观众带来两款不同的NXTR设备。其中一款曾在NEPCON ASIA深圳展展出,此次是该产品首次亮相华东;另一款NXTR系列全新型号展品,将作为Fuji新品全球首发,在展会现场高调亮相,为观众带来充满科技感的智能设计,以及前所未有的便捷操控体验。

在测试测量板块,全球电子测量技术和市场领导者Keysight,将携2月份推出的全球首发新品来到NEPCON上海展。依赖于Keysight全球领先的测量技术,该神秘展品将在现场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大众可报名参观。

电子制造市场高级热处理设备领先供应商BTU,借助NEPCON China 2021举办契机,将首次在行业展出针对半导体行业的焊炉,带来从半导体到SMT组装的完整焊接解决方案,为未来智能化生产提供不可缺失的高端焊接产品。

当然,宣布参展NEPCON China 2021的国际大牌远不止此,更多实力品牌、首发新品和前沿科技的亮相,将让整个展会星光熠熠。观众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体验和感悟这场电子制造年度盛宴的宏大与精彩。

潮流盛会来了:双展联动组“CP”打造空前规模品质强展

为顺应电子制造业发展趋势,推动从业者深度交流,2021年4月21-23日,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China)将如期绽放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第三十届盛会。三十而立的NEPCON CHINA,激情不减,紧跟5G、AIoT、智能制造等行业潮流,把每一个赛道都视为战场,全面造势服务展商观众。新一届展会,将充分发挥华东本土资源优势,围绕PCBA制程、3C自动化等热门领域展开交流探讨。来自电子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均将盛装出席,全方位展示行业前瞻科技与超强实力。

为了打造行业顶流展会,NEPCON China此次将牵手IOTE 2021组成展会“CP”,强强联合组团开展。IOTE 2021是华东地区首个具备专业性、影响力及权威性的物联网全产业链专业展,此次移师上海,将与NEPCON China 2021同期举办。双展合璧后展会规模更加宏大,700+家电子制造和物联网行业的实力展商,与5万+来自工业、物流、智慧城市、智慧零售领域的专业集成商、终端用户,在上海世博展览馆50,000平方米展馆开启年度交流盛宴,从前沿产品到具有仪式感的场景体验,必能吸引众多专业观众的眼球。

思想盛宴实力圈粉:360分钟全程高能 手机厂商研发与制造的先锋对话

行业大咖纷至沓来,闪耀魔都,除了奔赴一年一次的展会之约,还要参加一场内容丰富、全程高能的“NEPCON峰会-电子制造思想者大会”。

NEPCON峰会:与行业大咖直接对话

NEPCON峰会:与行业大咖直接对话

为了构建行业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全新认知,探讨手机、通信等行业发展思路,NEPCON China 2021联合行业协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通过专家解读、主题演讲、经验分享等丰富形式,为来自通讯、手机、电子制造等领域的行业领袖、负责人和专业观众,分享前沿资讯,提供转型思路,致力帮助企业寻找机遇,制定新形势下的竞争策略。

以“启发灵感,拥抱未来商机”为主题的NEPCON峰会,前有科技天团支撑,后有企业高层捧场,将在手机、5G通信领域实力圈粉。专家博采众长,观众贴面交流,嘉宾观众的深度互动,也会为产业间共赢合作开拓新的局面。目前,峰会已成功邀请到两位中国Top 3手机品牌企业高管莅临,更多神秘嘉宾静待现场揭晓了。

NEPCON展会四月如期举办 春暖花开齐聚上海共享盛宴

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开年盛会,本次NEPCON China 2021携IOTE物联网春季展联袂出征,将以更大格局,更完善生态链展示,帮助专业观众一站式、完整、高效地参观智能制造与电子创新产业链上的前沿技术与产品,收获非凡体验。

目前,展会已为专业观众正式开启了预登记通道,提前完成预登记的观众将有惊喜送达。NEPCON China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诚邀所有电子行业人才4月齐聚上海,共同打开精彩的电子制造新世界,见证不一样的NEPCON China 2021。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