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6月初,IEEE技术专家指出,IoMT(医疗物联网)将保持每年27.2%的强劲增长速度,到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560亿美元。医疗行业将有望成为继消费市场之后的第二大物联网垂直行业市场。

面对如井喷式发展的IoMT市场,对于医疗机构再次提出重重挑战。在打造智慧医院物联网的建设中,总体规划、实施部署以及安全运维,每一步都需要周密、系统的规划。与此同时,在技术、产品选型方面,医疗机构还要做到适度超前,确保为IoMT的快速增长预留空间。

浪潮网络针对医疗机构在开展IoMT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挑战,从整体规划、平台搭建、再到运维管理,全维度入手推出“智慧医院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整体方案将Wi-Fi 5/6和物联网各自的技术特点融为一体:在接入侧提供同时具备物联网网关和Wi-Fi 5/6能力的无线接入点,在管理侧提供同时具备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和无线集中管控的融合控制器,在平台侧提供具备数通业务融合能力的物联网接入中台,以便医疗机构未来可在一张基础网络上实现超高“Wi-Fi+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超融合生态系统。

纵横交错 急需从业务视角理清IoMT应用整体框架

IoMT在医疗机构的发展,可以用“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来形容。这之间创造出了很多医疗物联网的经典业务应用场景,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例如“婴儿防盗”应用成功开展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隐患,如网络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多种物联设备无法得到有效管理等。

面对IoMT的蓬勃发展,今后的智慧医院无线网络要具备物联网原生的特性,而浪潮网络的解决方案本身就对物联网原生有着很好的支持。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是安全性,通过容器化方案实现用户、空间和应用的隔离,确保应用的安全性。第二是开放性,端到端支持MQTT(消息队列传输协议),与透传方式不同,该协议使得用户不会被某个云服务给“锁定”。第三是物联网感知性,通过MQTT和CAPWAP(无线AP控制和配置)实现双协议平面的业务区分,确保对于物联网业务的高感知。第四是物联网及时性,物联网中台与后台云平台联动,以高效率、零代码方式实现业务部署和联动。物联网中台作为方案中的一个关键组成,其连接处将应用和数据打通,实现应用整合及能力聚合,用户可采用图形拖拉工具无需编程,零代码完成自定义智慧化的IoMT应用场景。

针对IoMT的应用总体部署,浪潮网络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医疗机构业务运营的具体需求以及医疗物联网设备具体的应用特点,从医院顶层管理视角到底层业务场景,给出了完整的医院物联网应用平台框架。

首先,以需求为切入点,明确界定物联网业务边界。在医疗机构中,无论是急诊、ICU还是在病区,均布设了大量专业化、智能化医疗设备。这些应用在医疗业务领域中的智能设备,从集成、互联到互通,将直接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机构运营管理所开展的物联网应用,例如与人员识别、定位、环境监控等相关的物联网应用,将有效提升、改善病区安全、就诊服务。

其次,聚焦重点业务场景,从点到线整体规划。围绕不同业务边界,以患者为核心从个体识别、生命感知,再到患者就诊、治疗、住院所触及到的整个流程,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物联网支撑平台。这其中将会涵盖与诊疗相关的智慧病房、智慧手术间以及废弃物管理,乃至对应的药品管理等各个环节。

最后,化繁为简,智慧无线网络汇聚物联终端。不同的工作场景、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导致院内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采集手段繁杂多样,既有标准的串口数据传输,也有采用有源、无源的RFID标签,同时还有蓝牙、Zigbee等多种数据通信手段。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借助一个统一的无线网络物联网管理平台对全院众多智能设备实现有效的统一管控。

打造核心IoMT业务应用 浪潮网络无线平台“双手出击”

基于完整的IoMT医疗物联网平台框架,浪潮围绕医院物联网重点应用场景特点,将自身的硬件设备,以及先进的物联网软件管理平台融入到“浪潮网络智慧医院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之中。

当下,IoMT的应用场景集中体现为涉及位置定位的医护人员定位管理、特殊患者定位看护管理以及婴儿防盗等系统;涵盖医疗设备、物资管理的医疗设备定位与盘点管理、高值耗材动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系统;触及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心电、血糖、呼吸等智慧病房等领域。浪潮打造的新一代融合物联网架构,目标是通过WLAN+IoT技术,实现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信息关联、数据采集,实现系统间智能协作。

浪潮网络新一代融合型网关集成了网关、边缘计算、无线 AC 控制器等功能,提供了安全隔离的计算、存储空间,供第三方应用程序(Third-party applications)运行使用。该网关最大可管理8000+台AP。在物联网方面,新一代融合型网关支持混合部署模式,融合无线IoT连接(Wi-Fi/BLE/Zigbee/RFID),实时进行数据业务处理,支持软件定义IoT(连接/业务),能够将IT网络和边缘计算以及物联网设备实现融合云统一管理。

在软件管理平台方面,浪潮网络在“智慧医院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中”提供了 -- ICWMP(Inspur Cloud Wireless Management Platform)物联网和无线一体化网络设备云管理软件平台。该平台支持对无线AP以及无线AC(含IoT网关)的远程网络管理,并支持对无线用户的接入认证、访问控制、流量管理等,大大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基于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技术,ICWMP平台实现了IoT终端的快速集成。IoT业务流程的意图编排,打破了传统物联网建设中各子业务相互独立、业务互动困难的垂直烟囱模式。意图编排可以按需叠加IoT子业务,同时,借助RPA方式构建起子业务之间的业务联动,实现数据的横向打通。

在安全方面,ICWMP支持上网行为审计及日志功能,能够作为前端审计设备与网监平台对接。ICWMP内置数据中心,并支持外置数据中心,支持海量存储日志/审计信息,可对用户访问网站情况进行详细查看,帮助管理员进行数据分析挖掘。

借助浪潮网络“智慧医院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可以顺利、快速的构建起一套融合多种智能物联网终端设备、便捷管控的IoMT综合平台。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BlackBerry QNX待实现的版税收入(Royalty Revenue Backlog)同比增长9%

BlackBerry(纽交所股票代码:BB;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BB)近日宣布,据知名独立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95亿辆汽车搭载BlackBerry® QNX®软件,较2020年增长了2,000万辆。

作为获得安全认证的嵌入式汽车软件市场领导者,BlackBerry QNX为安波福、宝马、博世、福特、通用、本田、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和大众等众多汽车制造商和一线汽车品牌在一系列关键系统中提供支持,合作领域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数字驾驶舱和数据安全网关等,均为当下汽车配置的主流趋势。此外,BlackBerry QNX在汽车行业的未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该软件已赢得全球前25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中23家的设计订单,为自动驾驶车辆系统提供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且可靠的软件基础。

据最新公布,截至2022财年第一季度末,BlackBerry QNX的待实现的版税收入(Royalty Revenue Backlog)从去年的4.5亿美元增长至4.9亿美元,增幅达9%。该数据是由现有设计订单中所示合同价格与预估产量计算而来。近期,BlackBerry QNX相继宣布赢得百度、德赛西威、斯堪尼亚、沃尔沃和小鹏等行业知名公司的设计订单。

BlackBerry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程守宗表示:“搭载BlackBerry QNX汽车数量的持续增加及待实现的版税收入的强劲增长再次明确地证实了BlackBerry在安全关键的嵌入式汽车软件领域的领导地位。1.95亿这个最新数字标志着搭载该软件的汽车数量实现了连续六年的增长。我们将持续对平台进行创新,进一步强化市场优势。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更安全的软件,以及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转型,BlackBerry QNX完全具备抓住这些机会的优势。”

Strategy Analytics汽车互联出行部门总监Roger Lanctot指出:“尽管汽车行业在过去一年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此次公布的数据表明BlackBerry的发展速度持续领跑全球市场。在过去六年间,BlackBerry成功地将市场布局扩展到信息娱乐系统之外,推动了高级安全关键系统在互联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更广泛的应用。”

BlackBerry与行业研究和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合作,根据BlackBerry QNX产品在汽车市场的出货量以及使用BlackBerry QNX产品和技术的汽车数量来核算该软件的部署数量。绝大多数集成并应用于车载ECU的BlackBerry QNX软件产品均以每件为单位授权使用及收费。BlackBerry QNX技术包括QNX® Neutrino® 实时操作系统、QNX®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平台、QNX®安全操作系统、QNX® 车用信息娱乐平台、QNX®数字驾驶舱平台、QNX® Hypervisor 2.2和QNX 声学中间件。

欲了解更多BlackBerry QNX相关信息,请访问BlackBerry.com/QNX

欲了解全球前25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有23家选择BlackBerry QNX的原因,请点击此处

欲了解BlackBerry QNX待实现的版税收入的相关说明,请访问BlackBerry.com/Investors,参阅BlackBerry 2021财年第一季度报告。

关于BlackBerry

BlackBerry(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B;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代码:BB)致力于为全球企业和政府提供智能安全软件和服务。公司目前为超过5亿终端提供安全防护,其中包括超过1.95亿辆汽车。BlackBerry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和数据隐私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BlackBerry在终端安全管理、加密和嵌入式系统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BlackBerry拥有清晰明确的愿景:为值得信赖的互联未来保驾护航。

BlackBerry智能安全,无处不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BlackBerry.com/cn/zh或关注微信公众号“BlackBerry企业级软件与服务”。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发现、构建到评估自动化流程,巩固提供端到端自动化平台的市场领先地位

企业自动化软件公司UiPath(纽交所代码:PATH)日前宣布,根据2021年Everest Group PEAK Matrix®流程挖掘产品评估报告,该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技术供应商领域中的流程挖掘领导者。在今年的评估中,该公司还成为四家明星企业之一,在PEAK Matrix®上展现出年度最大进步。

UiPath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自动化平台,将流程挖掘、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业务流程管理(BPM)和分析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整合在一个软件栈中。UiPath流程挖掘通过重建系统和应用中留下的数字足迹,帮助客户发现并优先考虑能够推动实际业务成果的自动化流程,从而消除自动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可视化的交互式仪表板让用户能够监测受自动化影响的流程效率。

这意味着企业能够通过端到端流程理解来扩展其自动化项目,从而发现问题,在必要时重新设计流程,并建立一个持续监测和改进的循环系统。包括安永会计师事务所、Crowdstrike、Growmark、GrupoAssa和Capita Business Services Ltd.在内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已经开始使用UiPath流程挖掘服务,从数据背后获取洞察价值。

Everest Group 业务总监Amardeep Modi表示:“UiPath 的流程挖掘产品通过提供当前迫切需要的流程可视性与情报,增强了其帮助企业扩展和加速自动化之旅的能力。年度进步神速、易于定制、内置 ETL、与其 RPA 平台集成及对客户成功和思想领导力的关注是使其成为流程挖掘产品 PEAK Matrix®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和明星企业的关键因素。

UiPath 产品与工程执行副总裁Ted Kummert表示:大多数公司在自动化项目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以及如何扩展。这就是UiPath流程挖掘技术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原因——它将自动化的成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我们强大的企业级方案有助于确定最佳自动化创意和业务改进领域。这使我们的客户能够从流程挖掘和RPA的创新组合中获得优势,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Everest Group PEAK Matrix®流程挖掘产品评估是年度行业评估,为企业选择流程挖掘供应商和产品提供分析和洞察。调查结果基于对供应商在市场影响、总体愿景以及产品能力与支持的评估,被视为行业标准和质量标杆。作为评估的组成部分,供应商基于关键维度被划分为领导者、主要竞争者和上进者三个类别。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全面自动化企业TM为愿景,即企业使用自动化来释放最大潜力。UiPath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帮助所有组织机构迅速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技术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科技(SmartSens Technology今日宣布,正式推出基于其全性能升级技术SmartClarity®-2的三款图像传感器新品——SC230AI/SC430AI/SC530AI。

伴随5G与AI智能化的发展,安防监控行业已逐渐进入全新的智能安防时代,而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对成像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下安防产业正处于视频全面智能化阶段的起点,除持续朝着超高清分辨率的趋势发展外,在暗光成像、色彩呈现力以及近红外补光等成像性能方面也将随着整个安防产业技术的深化发展而不断地提高。

此次推出的三款产品属于Advanced Imaging(AI)Series高阶成像系列下的新品,涵盖了2MP至5MP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力求以出色的高性能成像表现赋能安防监控视频应用的智能化发展。

SC230AI/SC430AI/SC530AI作为SmartClarity®-2全性能升级技术落地的首批产品,覆盖了目前安防行业主流的2MP至5MP分辨率需求,其中SC530AI是思特威推出的第三颗3K级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SmartClarity®-2融入了思特威五大升级成像技术,将高感度星光级夜视全彩、出色高动态范围以及近红外感度增强等成像性能全数兼顾,推动思特威AI系列产品性能更上一个台阶。

全性能升级|思特威SmartClarity®-2新品登场

夜视全彩,更胜以往

夜视成像品质对安防摄像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017年,思特威就推出了其夜视全彩成像产品,之后更在低照度成像技术方面不断地突破创新。此次推出的SmartClarity®-2升级技术的三款新品均采用BSI像素工艺结合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同时搭载思特威创新的SFCPixel®专利技术,在有效提升灵敏度的同时读取噪声可大幅减少21%,得以呈现出更清晰、更细腻的星光级夜视全彩影像。

全性能升级|思特威SmartClarity®-2新品登场

此外,针对安防应用常见的超低照近红外补光场景,思特威运用先进的近红外感度NIR+技术使850nm至940nm下的量子效率明显提升。以SC230AI为例,其850nm下QE量子效率可达36%,940nm下QE量子效率亦可达21%,令近红外补光下的成像品质更胜以往。

日夜兼顾,更加出色

除暗夜外,安防摄像头还需要在光照强烈的白天进行工作,如何在明暗光影间清晰地呈现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特威此次通过升级传感器工艺进一步提升满阱,三款新品的满阱较主流同类产品提升最高可达50%,进而有效提高动态范围及最大信噪比,细腻呈现每一处明暗细节;此外,思特威还通过升级的色彩工艺,为SmartClarity®-2产品带来了影院级色彩视效,再结合PixGain技术可支持High Gain及Low Gain的双像素转换增益成像,保障摄像头昼、夜皆可输出高品质的视频影像,满足了新兴智能安防应用场景的先进视觉的要求。

全性能升级|思特威SmartClarity®-2新品登场

全性能升级|思特威SmartClarity®-2新品登场

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表示:“安防产业正在迈向视频高清化、智能化的应用时代,未来将随着图像传感技术的创新与变革而进一步发展,思特威始终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点,聚焦前沿成像技术的创研与拓展。此次发布的SmartClarity®-2系列全性能升级产品,在五大升级成像技术的加持下,可以为当下安防视频应用带来更出色的成像效果,其诸多优异性能也更契合未来安防客户应用升级的发展方向。”

SC230AI/SC430AI/SC530AI作为思特威推出的高阶成像系列三款新产品,通过SmartClarity®-2五大升级成像技术 ——SFCPixel®专利技术、PixGain技术、近红外感度NIR+技术、超低噪声读取电路及影院级色彩视效加持,在星光级夜视全彩、HDR高动态范围、近红外补光以及色彩呈现力等成像性能上均有着优秀表现。同时,三款产品均支持思特威Pin2Pin的便捷升级通道,可以让客户轻松实现迭代。后续,思特威还将有更多SmartClarity®-2系列全性能升级产品面世,力求以高品质的视频解决方案赋能全球安防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发展!

全性能升级|思特威SmartClarity®-2新品登场

SC230AI/SC430AI/SC530AI现已送样,其中SC230AI已实现量产,SC430AI与SC530AI预计将在2021年7月实现量产。想了解更多关于SC230AI/SC430AI/SC530AI的信息,请联系我们:cs@smartsenstech.com

关于思特威 (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竹以及美国圣何塞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与销售办公室,网络遍及全球。思特威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凭借一支精于创新、覆盖全球的研发团队,思特威自主研发出了优秀的夜视全彩技术、SFCPixelTM专利技术、Stack BSI的全局曝光技术等诸多业内领先的创新技术。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性能优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公司产品也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安防领域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摄像头)等应用领域。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多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领先,并已成为消费类机器视觉领域Global Shutter CIS龙头企业。今后亦将在人工智能、手机影像、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martsenstech.com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MICP2731-10器件有助于保持信号保真度,让地面站在不影响信号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高射频电平的传输

卫星通信系统使用复杂的调制方案,以实现极快的数据速率用于传递视频和宽带数据。因此,它们必须具备高射频输出功率,同时确保信号保持其理想的特征。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新型GMICP2731-10 GaN MMIC功率放大器,以满足上述要求。

这款新器件是Microchip的首款GaN MMIC(氮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专为商业和国防卫星通信、5G网络以及其他航空航天和国防系统而设计。

GMICP2731-10采用碳化硅基氮化镓技术制造。它可在27.5至31 GHz之间的3.5 GHz带宽上提供高达10W的饱和射频输出功率。GMICP2731-10的功率在此基础上可再提高20%;小信号增益为22 dB;回波损耗为15 dB。此外,新器件具有平衡结构,可以很好地匹配50欧姆电阻,并在输出端集成直流阻断电容,以简化设计集成。

Microchip分立式产品业务部副总裁Leon Gross表示:“随着通信系统采用128-QAM等复杂的调制方案,以及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功率不断上升,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人员面临着困难的挑战,即在寻找更高的功率解决方案的同时降低重量和功耗。与GaAs同类产品相比,高功率SSPA中使用的GaN MMIC可以降低30%以上的功耗和重量,这对卫星OEM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新产品体现了氮化镓技术的优势,满足了原始设备制造商对尺寸、重量、功耗和成本的要求。”

GMICP2731-10进一步扩大了Microchip现有的产品阵容,包括砷化镓MMIC射频功率放大器、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和Wi-Fi®前端模块,以及用于雷达系统的硅基氮化镓高电子移动性晶体管(HEMT)驱动器和最终放大器晶体管。

开发工具

Microchip提供电路板设计支持,以帮助进行设计,分销合作伙伴也提供相关支持。Microchip还提供GMICP2731-10精简模型,使客户能够更容易地对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进行建模并加快设计。

供货

GMICP2731-10现已量产。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或访问Microchip网站。如需购买GMICP2731-10,请访问我们的直销网站或联系Microchip授权分销商。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12万多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为交通、航空航天、国防以及工业自动化等任务关键型应用设计,支持热插拔升级的坚固型 3U单槽 (4HP) 模块

  • cPCI-A3525 主板支持全新 PICMG® CPCI-S.0 CompactPCI® Serial Rev.2.0序列传输标准,可满足更高效能的应用需求
  • 坚固耐用且经过尺寸、重量与功耗( SWaP )优化的 3U 模块,适用于铁路运输、航空航天、国防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一代任务关键型应用
  • cPCI-A3525 是凌华科技 CompactPCI® 工业级计算机系列中一款重要的新产品,也是凌华科技对此技术规范长期持续投入与承诺的证明

凌华科技推出单槽 (4HP) cPCI-A3525 系列 CompactPCI® Serial处理器刀片,搭载英特尔最新第九代Xeon®/Core™ i7 处理器(原 Coffee Lake Refresh),并支持最新 CompactPCI® Serial标准,即 PICMG® CPCI-S.0,专为需要更高性能的铁路运输、航空航天、国防以及工业自动化等新一代任务关键型应用设计。

凌华科技网络、通信与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高福遥表示:“铁路运输、航空航天、国防以及工业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可提供高性能、具备持续可靠性且便于安装与升级的新一代技术。 PICMG® CPCI-S.0 CompactPCI® Serial Rev2.0序列传输标准,是基于PCI Express(PCIe)的最快速、最通用、且最具成本效益的开放标准,并且支持SATA、USB 和以太网等高速接口。”

凌华科技cPCI-A3525处理器刀片采用PCI工业电脑制造商协会(PICMG)的第二版CompactPCI® Serial 序列传输标准,其提升的效能规范可通过 P6 连接器直接提供后置 I/O以支持可选的 SSD 子板。cPCI-A3525 还可通过 PCIe 接口提供多个资料频宽选项,包括2个 PCIe x8 3.0、2个 PCIe x4 3.0 和1个 PCIe x2 3.0。另外,后置7个 6 Gb/s SATA 接口和高达10个 USB 2.0/3.0 接口,前置 I/O 包括2个双模 DisplayPort接口、2个 USB 3.0接口 、2个千兆以太网口。

CompactPCI® Serial处理器刀片搭载第九代英特尔®Xeon®/Core™ i7 多核处理器,最高可达 32 GB DDR4 2666MHz 内存(双通道 SODIMM插槽),并可为特定处理器配置 ECC 内存。 其CM246 芯片组采用AMI UEFI BIOS 和 128 位SPI 串行闪存,支持 Microsoft Windows 10 和 Linux系统,也可按需支持其他操作系统。此外,cPCI-A3525支持 0 至 +60°C的工作温度范围,提供更高的稳定性,且支持热插拔功能以及凌华科技嵌入式智能管理平台(SEMA4.0),可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有关 cPCI-A3525 系列的更多详情,请访问此处

【关于凌华科技】

凌华科技(股票代号:6166)引领边缘计算,是AI人工智能驱动世界的推动者。我们制造并开发用于嵌入式、分布式与智能计算的边缘硬件与软件解决方案,全球超过1600家客户信任凌华科技,选择我们作为其关键任务的重要伙伴,从重症监护室的医疗计算机到全球第一辆高速自动驾驶赛车,都有我们的足迹。

凌华科技是英特尔、NVIDIA、AWS和SAS的重要合作伙伴,并加入了英特尔顾问委员会、ROS 2技术指导委员会以及Autoware自动驾驶开源基金会。我们积极参与了开源技术、机器人、自主化、物联网、5G等超过24个标准规范的制定,以驱动智能制造、网络通信、智能医疗、能源、国防军工、智能交通与信息娱乐等领域的创新。

凌华科技拥有1800多名员工和200多家合作伙伴。25年以来,我们秉持并推动当今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创新科技,转动世界。

请关注凌华科技LinkedIn,微信公众号(ADLINKTECH),或访问adlinktech.com.cn。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无缝、安全的数据交换,以实现生产和管理的融合

工业4.0应用中的数据交换
在生产(操作技术,即OT)和管理(信息技术,即IT)的融合过程中,数据交换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于大量的变量和非标准接口,以及需要支持访问权限和特定的安全要求。尽管现在已经确立OPC UA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标准技术,但是在成功部署工业4.0应用时,仍需面对细节带来的巨大挑战。

接口抽象、数据聚合和安全性
来自Softing Industrial的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产品作为OT和IT之间的抽象接口,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在单个组件中进行高效数据交换的关键功能。作为聚合服务器,该中间件利用了OPC UA的地址空间模型,特别是用于接口抽象和数据聚合。在此过程中,此接口抽象处理一个域(OT / IT)中的更改或扩展,而无需在另一个域中进行任何修改。优势很明显,可以轻松地将新的IT应用集成到整个解决方案中,以利用IT中较短的创新周期或对生产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改。通过数据聚合,可以将来自多个源的数据整合到单个OPC UA服务器中,因此IT应用现在只需要访问该服务器即可。通信基础设施的简化减轻了用户的配置工作。

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充当OT和IT世界之间的抽象接口

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充当OT和IT世界之间的抽象接口

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的另一个关键功能是其内置的安全模型,其过滤器可用于限制单个OPC UA客户端应用的地址空间以及可定义的访问类型。除了完全实现OPC UA安全功能之外,它还可以定义白名单和黑名单以控制来自特定IP地址的数据访问,还包括检测针对OPC UA身份验证的拒绝服务(DoS)攻击。

为客户带来直接益处
无论客户是保留现有的网络配置还是计划在新工厂中使用,在运行工业 4.0应用时部署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都将带来明显的优势。在最近的一个案例中,一家领先的发电厂过程控制系统集成商面临着需要将150万个变量集成到一个整体系统中的挑战,访问如此大量的变量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访问如此多变量给许多OPC UA客户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发电厂的应用程序选择使用变量过滤选项来实现针对单个OPC UA客户端的目标变量访问限制。此外,仅对单独配置的变量授予读取访问权限,这样可以防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覆盖分配的数据值。

一家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样选择了dataFEED Secure Integration Server,专门用来处理来自多个异构OPC UA服务器的变量聚合和过滤,为OPC UA客户端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统一接口来访问所有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需要实现最先进的安全标准,这也是选择此解决方案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关于Softing Industrial
Softing将不同的自动化组件连接起来,以将车间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来进行控制和分析。该公司的产品可对通信网络进行监控和诊断,以确保可靠的数据流,从而为生产流程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industrial.softing.com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ofting Industrial与Amazon Web Services(AWS)合作,发布了适用于其edgeConnector Siemens容器应用程序的AWS Quick Start。该Quick Start能自动在AWS云端部署edgeConnector Siemens和AWS IoT SiteWise,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可扩展的方式将Siemens 的PLC连接到AWS云端。
 
客户面临着以安全方式将边缘应用连接到云端的更大挑战。Softing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产品营销副总裁Christopher Anhalt博士说:»当我们与许多客户交谈时,他们对于将其机器连接到云端和使用物联网都很犹豫。»工业客户没有边缘计算的经验,也缺乏关于边缘计算和物联网产品的实际使用方案。

借助Softing edgeConnector Siemens Quick Start,IT和车间人员可以轻松获得针对工业物联网的安全且高度可扩展的设备端到云端解决方案的经验。该Quick Start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活的方法将edgeConnector Siemens作为与AWS的连接解决方案。它可以在AWS云端自动部署Softing的edgeConnector Siemens、具有网关功能的docker容器应用程序以及AWS IoT SiteWise。仿真的Siemens S7-1500 PLC生成的IoT传感器数据将通过edgeConnector Siemens发送到AWS云端,并使用AWS IoT SiteWise进行可视化。在AWS云端的整个部署过程不超过10分钟。

edgeConnector Siemens是Softing第一个支持容器技术的商用网关产品。通过利用Softing在自动化技术和IT/OT集成方面的专业知识,edgeConnector Siemens为Brownfield项目(在老系统上开发和部署新系统)中使用的Siemens PLC提供了一流的兼容性。作为Docker虚拟化容器,它可以无缝集成到面向工业物联网的AWS解决方案架构中,并实现高效的操作和管理。用户可以从以下网址获得适用于edgeConnector Siemens和AWS IoT SiteWise的AWS Quick Start :https://aws.amazon.com/quickstart/architecture/softing-edgeconnector-siemens/

获取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s://industrial.softing.com/aws-quick-start.html

关于Softing Industrial
Softing将不同的自动化组件连接起来,以将车间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来进行控制和分析。该公司的产品可对通信网络进行监控和诊断,以确保可靠的数据流,从而为生产流程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industrial.softing.com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当下,新冠疫情、人员成本和熟练工人短缺等挑战使公司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要求来高效地维护大量工厂变得越来越困难。倍加福(Pepperl+Fuchs)旗下品牌ECOM Instruments生产的用于危险区域的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为在任何地方检索数字化施工计划和必要的工作步骤清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这其中也获得了其他专家的支持。

移动设备使工作人员可以即时访问所有信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并能与合适的专家直接联系以获得支持,以及掌握所有未决、进行中和完结的案例。

在执行复杂的检测程序时,使用移动设备可为技术人员带来远程支持具备的主要优势。为此,还可以在危险区域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视频通话或运行增强现实(AR)应用程序。必要时,现场技术人员还可以与专家甚至设备制造商联系,以在复杂情况下寻求支持。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

为了使远程支持更进一步,ECOM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开发了可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的其他产品,以实现最佳的免提操作,例如让现场员工使用语音控制或触摸板进行操作,并且让远程专家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最佳视野。尤其是智能眼镜成为了研发的重点。ECOM特别注意确保智能眼镜及其功能完全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以及在潜在危险区的使用。ECOM计划最早在今年秋季将智能眼镜投放市场。

远程支持助力危险区域应用的数字化转型

来自其他地方的专家和有关数字工作流程的指导,可以帮助移动工作者直接在现场执行复杂任务。移动设备和工具的集成有助于让我们更加接近数字化生产、维护和维修的目标。

自动化是我们的世界。完美的解决方案是我们的目标。

凭借着创业的勇气,无畏的开拓精神及执着的创新理念,Walter Pepperl与Ludwig Fuchs这两位倍加福的奠基人于1945年在曼海姆共同创办了一家无线电修理厂。多年后,他们发明出世界上第一个接近开关,这印证了他们的创造力。倍加福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及其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和程序都造就了其辉煌历史的起点。如今,我们更注重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不论是作为电气防爆领域的开拓者还是高效传感器领域的创新者,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才是我们成为自动化领域领导者的原因。我们的目标是将我们的先进技术和全方位服务结合起来,以优化客户的流程及应用。

欲知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pepperl-fuchs.com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NCL31000和NCL31001让OEM轻松开发具有可见光通信 (VLC) 和室内定位系统的智能LED灯具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 (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推出两款提高互联照明系统性能新器件NCL31000NCL31001 LED驱动器,使制造商开发具有基于光定位技术和可见光通信的LED灯具。这些方案增加数据智能和准确定位 (达30厘米),将彻底变包括超市、仓库、医院和机场内众多空间的照明。

安森美半导体LED驱动器方案为互联照明增添智能

NCL31000安森美半导体广泛LED驱动器系列的一,专为灯具应用而设计。该器件的核心是个高能效降压LED驱动器,支持高带宽模拟调光和低至零电流的PWM调光。该驱动器一个集成的3V3固定DC-DC转换器和一个进一步可调的DC-DC(2.5  24V),可用于为系统组件和微控制器供电。将这些电源方案集成到驱动器中,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同时提高效。

精确的线性调光赋能可见光通信 (VLC)支持开发基于光的室内定位系统,可在许多无法使用基于射频的方案的地方(矿井危险空间,或医院或飞机射频敏感区域) 安全实施NCL31000能够以 0.1% 的精度真正调暗,确保在最低调光设置下没有鬼光。它还集成一个 10 位模数转换器 (ADC) ,实现高度准确的诊断,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复杂性。ADC 测量系统电压、电流和温度以监控 LED 和整体系统效,并检测任何异常情况一个串行 (I2C / SPI) 接口使所有诊断数据都一个外部 MCU使用,和控制智能照明系统。NCL31000 的架构确保了出色的电磁干扰 (EMI) 性能在测试中,它表现出比 CISPR15/EN55015要求低 14 dB 以上。

安森美半导体还宣布推出 NCL31001 作为 NCL31000 的配套驱动 NCL31001 的加入创建了一个支持多串照明应用的方案,包括那些色彩控制的应用。 NCL31001 提供与 NCL31000 相同的特性但不包括 DC-DC 转换器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安森美半导体工业分部副总裁Michel De Mey在发布新方案时说:“随着LED灯具制造商识到这些功能如何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同时减少运营费用和能源消耗,对照明智能的需求不断增长NCL31000NCL31001支持这些功能并具有领先市场的效和功能,将为智能照明系统开辟各种新机。

新的LED驱动器是安森美半导体全面的互联照明方案组合的一部分,这组合还包括互联照明平台提供多种接选项 (蓝牙低以太供电 (PoE)),用于智能LED控制。

了解安森美半导体的NCL31000NCL31001 LED驱动器及其它互联方案的更多信息。

更多资源及文档:

NCL31000/01

互联方案

可见光通信(VLC)演示

光: 未来数据媒介 (博客)

NCL31000开发板 (NCL31000ASGEVB)

NCL31000开发板用户

关于安森美半导体
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致力于推动高能效电子创新,使世界更绿、更安全、包容及互联。公司已转变为客户首选的电源、模拟、传感器及联结方案供应商。公司卓越的产品帮助工程师解决他们在汽车、工业、云电源及物联网(IoT)应用中最独特的设计挑战。

安森美半导体运营反应敏锐、可靠的供应链及品质项目,及强大的 环境、社会、公司管治(ESG)计划。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在其主要市场运营包括制造厂、销售办事处及设计中心在内的全球业务网络。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8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