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420日,紫光展锐在“构GO”创见未来大会上宣布将与亮风台在AR领域展开重要合作,共同研发5G AR智能眼镜,丰富完善AR生态链,践行“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

技术+疫情助推 AR市场回暖

目前,AR技术已经成功赋能多个行业,距离人们生活并不遥远。其中就包括:机械制造、汽车、能源、公共安全、医疗、教育等多个细分领域,AR均开始占据一定使用规模。例如在制造业,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AR远程协作外,AR眼镜还可将复杂的说明文档可视化,3D立体呈现在视野中,直接替代难懂的纸质版使用说明书;而在安防领域,在应急指挥、活动安保等场景下,AR眼镜可与无人机连接使用,实现无人机飞手、前线民警和后方指挥人员的多方联动,前线民警佩戴AR眼镜,可直观获取执勤信息,查探行动路线,目标位置等,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布局AR产业,紫光展锐携手亮风台深耕智能AR领域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的万物互联更不再只是科幻设想,AR的融合应用将更具现实性,在这一系列因素助推下,AR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交隔离成为热词,跨区域跨国协作沟通遇到障碍,人们对AR相关产品的需求大幅度攀升,市场需求的火热,都促使AR技术快速融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

巨大想象空间与现实痛点

尽管想象空间巨大,但目前AR眼镜在实际体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落地,其中有三类比较突出的痛点。

布局AR产业,紫光展锐携手亮风台深耕智能AR领域

一是使用舒适感差,由于眼镜整体还偏重,容易压迫鼻梁耳朵,不适宜长久佩戴。另外眼镜发热、屏幕抖动等问题都会影响使用的舒适性。二是人机交互效率低,语音识别和人体动态识别的精度和使用度,都会影响人机自然交互的效率。三是虚实结合的能力偏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AR眼镜如果不能对空间进行精准定位和地图构建,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虚实结合,目前AR眼镜有效感知环境并实现虚拟信息有效融合还可继续优化。本地算力和云端算力结合,大宽带低延迟通讯技术的融合使用等都是当下的AR眼镜改进的重点。

直击技术痛点,紫光展锐深耕智能AR领域

目前AR/VR产业全球处在部分沉浸体验阶段,并开始规模上量,如何解决以上痛点,对适配场景,定位,渲染计算等都有极高的诉求,而展锐作为一家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等全场景通信技术,并具备稀缺的大型芯片集成能力的企业,在赋能VR/AR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布局AR产业,紫光展锐携手亮风台深耕智能AR领域

在与亮风台深度合作中,紫光展锐将提供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技术赋能。例如,紫光展锐拥有的5G技术可在多个方面解决网络痛点。以网络切片技术为例,网络切片可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端到端网络,每一个虚拟网络可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灵活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保障网络可靠性及吞吐量。通过5G网络,还可将本地算力与云端算力相结合,伸缩编解码,降低传输时延,对抗抖动和干扰及丢帧问题,保证高清内容呈现,使性能与功耗达到完美结合。有了5G低时延,高带宽,高速率等这些特性,5G技术可以说能从根本上解决AR产业的网络问题,实现互联畅通。

此外,展锐独有的AI技术可支持在多路MIC场景下,通过AI算法消除噪声干扰,提升辨识度,使语音更加清晰准确。同时,支持准确可靠的语音识别,并且支持10+命令词识别,通过AI技术与端云结合,使语音识别交互体验更加智能化。

布局AR产业,紫光展锐携手亮风台深耕智能AR领域

在加强虚实结合力、提升交互体验方面,展锐可通过AI计算支持空间计算实现空间定位、地图构建、虚实结合和实时遮挡,实现厘米级/1°以内的空间6DOF ViSLAM定位技术。并支持环境理解帮助用户感知周围环境,识别目标、跟踪目标,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检测、分割、识别目标等,帮助更好完善产品智能化体验。

未来,紫光展锐将与AR行业领军企业亮风台开展深度合作,在核心模块上联合研发调优,在5G+AI技术赋能下,有效解决AR产品存在的技术痛点,共同推动中国AR产业加速发展。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2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5G to B 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5G规模商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数字化红利也将从ICT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紫光展锐作为全球仅有的五家5G基带芯片厂商之一,掌握着5G时代的先发优势和核心技术。展锐高举5GAI两面技术旗帜,致力于支撑工业体系和社会智能化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目前,搭载展锐5G芯片V5105G CPE设备,已经在海内外市场量产商用;业界主流模组厂商都已经基于展锐5G芯片推出多款5G模组,它们均已被应用到各种形态的5G行业终端上,为多种多样的行业场景带来5G技术变革。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展锐携手行业伙伴,商用落地了超百款基于展锐5G芯片的垂直行业应用,让5G技术赋能智慧物流、智慧电力、智慧采矿、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5G to B普及,助力5G新基建。

● 

5G+智慧物流

5G可以全方位推动物流产业的智慧升级,完成从运营效率、服务质量、运营成本、用户体验等多方面令人惊喜的提升。紫光展锐携手京东物流围绕物流仓储和物流园区两大典型场景开展5G合作,共同打造5G无人仓储和智能园区创新应用。

5G智慧无人仓

5G无人仓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也是工业智能设备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各类智能仓储设备应运而生,物流仓储对智能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的通信要求也越来越高,5G技术为物流仓储升级改造带来了新机遇。

然而,传统无人仓方案存在诸多痛点:设备体积过大、与AGV小车等设备集成难、通信稳定性差,以及频谱干扰、漫游切换时业务中断、通信延时不稳定、鉴权加密弱安全、AP安装密集和维护困难。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5G智能无人仓采用仓储大脑和业务云化部署、边缘计算平台、5G定制专网、5G芯片模组与终端深度融合等手段,实现了商品的入库存储、搬运、分拣等全流程无人化管理和操作。

终端设备内置基于紫光展锐5G芯片V510的模组,实现了仓储全场景下智能设备与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了规模化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效率以及智能无人仓的综合竞争力。其中,物品分拣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8倍、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人效提升3倍以上、整体投入成本降低60%以上。

5G智慧物流园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中心枢纽,聚集了物流场地、人员、车辆等核心资产,智能化市场高达万亿规模。然而,传统物流园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痛点:一是无法实时监控各资产的工作状态;二是各设备系统尚未实现互联互通,不能满足系统化协同工作;三是大大小小的流程管理和决策仍需要人工介入,处于传统式的被动管理模式。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紫光展锐和京东物流联合提出的“5G加持数字孪生可扩展一体化架构”方案,针对园区人员、车辆、场站、生产、安全等运营管理问题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展锐5G芯片的定制化模组以及高性能CPE,结合5G、边缘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构建了共享、智能、开放的数字孪生平台。

物流园区的数字孪生,一方面通过实现实时智能监控提高了智能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流程”的孪生一体化和决策控制一体化,使园区完成从“被动型传统管理”到“主动型智能管理”的巨大转型。

● 

5G+智慧电力

5G技术应用在电力领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价值?

以电网配电为例,在以往传统电力配网方案下,会遇到一有故障就全线停电,停电范围大,故障定位难和供电恢复耗时长等问题。具有低延时特性的5G技术被应用在电力领域,能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几十毫秒内对故障进行自动隔离,大幅降低配网故障的供电恢复时间,真正实现停电“零感知”, 用户甚至感受不到故障存在,极大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和配网管理效率。

传统配电网需要电网公司自建光纤通信设施,而光纤通信在配电网领域建设总量大,成本高,不易维护且不适于大规模部署。5G技术可以让无线连接完全替代传统的有线光纤连接,赋能电网配电系统。5G网络无需电网公司自建,大大节省投入成本;同时5G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可以充分满足电力配网线路差动保护的精准授时等网络需求,实现电网数字化升级。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电力系统的差动保护、自动化、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能力管理系统和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均需要统一的时间基准来满足事件顺序记录(SOE)、故障录波和实时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致性,以确保线路故障测距、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

鼎桥通信基于紫光展锐5G芯片V510推出5G行业CPE/DTU,支持1μs级别的精准授时,能够为电力配网差动保护等众多场景提供重要支撑;实现用无线方式承载差动保护控制以及空口授时,代替现有自建光纤连接以及B码时钟源,满足B码授时<10μs的授时精度要求。

● 

5G+智慧采矿

安全生产是采矿行业的第一要务。针对井下生产环境中高瓦斯、高煤尘、水害渗水等特殊问题,工人井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以及传统采矿业全程人工作业、人工值守、井下设备和人无法互联互通、无法精准定位等技术痛点,5G技术为改善劳动生产环境、监控生产作业安全、提升采矿效益等方面,提供了智慧解决方案。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海信基于展锐5G芯片V510推出了5G模组和5G DTU,赋能多个应用场景,打造智慧采矿数字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无人巡检、智能掘进、设备和人员精准定位、数据实时上报、作业实时监控等,在降低18%设备故障率的同时,也让矿井作业更安全,管理更智能,并给采矿企业带来明显效益提升。

● 

5G+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载体。智慧工厂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进而制定并安排合理有效的生产计划和策略。

在传统的大型企业生产中,经常涉及到跨工厂、跨地域的设备维护、远程问题定位等场景问题,而针对这些典型场景,此前的WiFi4G网络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于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网络需求。因此,智慧工厂被认为是5G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广和通基于展锐5G芯片V510推出5G模组,同时联合深圳宏电推出了5G工业网关,利用5G网络无缝连接生产设备,进一步打通设计、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满足工业环境下的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需求。通过5G连接工厂设备,提供高性能、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5G网络,将工厂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后端运维管理平台,构建以连接工厂内外的人和机器为中心的全方位信息系统,可远程进行设备维护和问题定位,实现生产资源按需分配、个性化生产。

接下来,展锐将继续与行业伙伴一起,推动更丰富的行业终端创新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创新、用5G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推动5G to B普及,助力5G新基建。

● 

展锐V510:全球领先的可量产5G基带芯片平台

展锐首款基于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的5G基带芯片——V510,支持包括5G网络切片在内的多项5G关键前沿技术,可同时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组网方式,实现2G/3G/4G/5G多种通讯模式,充分满足5G发展阶段中的不同通信及组网需求。

展锐5G芯片赋能千行百业,助力5G新基建

V510可为各类AR/VR/4K/8K高清在线视频、AR/VR网络游戏等大流量应用提供支持;支持智能手机、家用CPEMiFi及物联网终端在内的多种产品形态。V510的工规级芯片设计,使得搭载它的终端产品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下依然能够照常工作,工作环境温度可达-40 +85,大大拓展了其使用场景,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无线、校园网络、5G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2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自紫光展锐在2019年发布了首款5G基带芯片V510以来,已相继推出了两款5G智能手机芯片T7510T7520。搭载T75105G智能手机已规模量产,采用全球首款6nm EUV工艺的5G芯片T7520已在今年初成功回片,在不到150个小时内,把主要流程一次打通,预计基于T7520的智能手机今年7月份量产上市。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款搭载展锐5G芯片的终端品类上市,在To B领域的行业应用案例超过百个,为物流、电力、采矿、交通、制造等行业的智慧化转型赋能。

5G发展进入深水区的新阶段,展锐对5G移动平台进行系列化布局,将产品扩展为6系、7系、8系和9系,形成系列化的产品组合,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并正式发布5G产品全新品牌——展锐 唐古拉。

 “唐古拉”命名取自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展锐寄望5G以此为新起点,全力突破,孕育和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变革,未来探索全新应用,在无人之地开拓绿洲。

展锐唐古拉品牌下的6789四个产品系列面向消费电子领域,6系定位为5G普惠,高速稳定的连接普及到更广泛的用众群体,提升移动互联网体验;7系产品体验升级,在性能、功耗、安全和生产力之间取得更佳平衡,为主流用户群体带来疾速、畅快的娱乐体验;8系主打性能先锋,提供高性能、长续航、高速连接;9系代表前沿科技,以更强劲的性能和技术优势,满足追求前沿技术和顶配品质的用户需求。展锐唐古拉5G产品系列针对需求多样化的用户群体而打造,助力智能终端厂商开发灵活的差异化产品。

紫光展锐发布5G全新品牌 公布5G系列化产品布局

新品牌体系下,已规模量产的T7510型号更名为T740T7520型号更名为展锐唐古拉T770。同时展锐推出7系旗下功耗和性能更加均衡的5G芯片T760

紫光展锐发布5G全新品牌 公布5G系列化产品布局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2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安谋中国今天发布面向 AIoT 系统的全栈安全解决方案“山海”S12,包含硬件加解密引擎、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三大部分,从芯片的安全 IP 层到云端安全应用和安全管理提供全链路的安全保护。“山海”S12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及安防等行业,为多种安全解决方案如数字版权保护、AI 安全、身份认证等提供基础安全能力。

“山海”S12由安谋中国自主研发,重点匹配基于Arm® Cortex®-ACortex-R处理器的CPU,不仅能与Arm安全基础架构形成系统协同,同时支持未来的 Arm 安全架构,从而充分激活整个Arm安全生态体系的能力。与2019年发布的上一代“山海”产品相比,“山海”S12具备更高的性能,硬件加解密引擎支持多达 16 Host同时访问,为多应用场景提供安全支持,可为相关设备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或者在一个操作系统上运行多个应用的场景提供安全保护。

“山海”S12 的核心模块是TrustEngine-600密码算法引擎,支持国际通用算法以及中国商用密码算法,可更好支持客户安全业务多样性的需求。TrustEngine-600默认支持Arm TrustZone®,其算法及安全能力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此外,客户既可以使用安谋中国提供的随机数方案,也可以自定义随机数方案。“山海”S12还提供丰富的软件能力,包括安全启动、安全调试、安全烧录等。同时,“山海”S12可以提供云端的设备管理以及安全升级应用,为 OEM 和云服务提供商快捷实现设备管理和固件升级提供安全部件。

“山海”S12丰富的固件支持为客户的快速集成提供了保证,帮助客户快速设计芯片并快速推向市场。客户还可以便捷地对“山海”S12的算法和能力进行优化配置来增强适应力,满足不同场景对系统安全防护强度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系统集成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安谋中国发布全新“山海”S12解决方案,持续巩固AIoT安全生态

“山海”S12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为硬件 IP 层到云端安全服务提供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
  • 同时支持国内和国际两套密码算法,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 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配置算法及能力,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组合出最佳解决方案
  • 支持多达16Host的能力
  • 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 通过3级密钥派生增强密钥安全的管理能力

安谋中国产品研发常务副总裁刘澍表示:“中国AIoT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AIoT基础设施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款好的安全产品除了要具备优异的性能,还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安谋中国‘山海’S12的推出显示出安谋中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向客户提供快速服务的支持能力,能够帮助客户做到快速集成,快速推出产品。以‘山海’为代表,我们持续丰富的自研产品线也证明了安谋中国在信息安全等领域具备一流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

目前,“山海”S12已经可以向客户交付。

关于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依托Arm世界领先的生态系统资源与技术优势,立足本土创新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成长,致力于成为中国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支持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作为Arm公司在中国IP业务的总部,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向总部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集成电路知识产权(IP)的授权与技术服务;并结合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基于Arm技术的IP与标准,赋能中国智能科技创新。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E Connectivity推出新型Nano MAG-MATE端子,利用创新的IDC技术为小型电机设计简化漆包线端接过程

全球连接与传感器领域领军企业TE Connectivity(TE)推出新一代Nano MAG-MATE端子,利用创新的绝缘刺破连接 (IDC)技术,专为容纳30- 40AWG (0.08-0.25mm直径) 精细铜漆包线而设计。TE的Nano MAG-MATE端子可用于1.5毫米间距的连接器,非常适合需要紧凑端接的小型电机和线圈应用。

TE使用IDC技术消除了使用自动化机械对焊接或焊合的需求。端接过程自动化作为可靠而经济的解决方案,不但节省生产时间,同时减少材料浪费。TE的终端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降低了损坏热敏性线路和/或释放化学烟雾的潜在风险。

Nano MAG-MATE端子适配于30- 40AWG (0.08-0.25mm直径)的单线或双线铜漆包线,特别适用于以下领域的电机和线圈应用:

  • 交通工具
  • 工业自动化和机械
  • 小型家用电器
  • 主要家用电器

如需了解Nano MAG-MATE端子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te.com.cn

关于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

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简称“TE”)总部位于瑞士,是年销售额达120亿美元的全球行业技术企业,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互连的未来。TE 广泛的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经受严苛环境的验证,持续推动着交通、工业应用、医疗技术、能源、数据通信和家居的发展。TE在全球拥有近80,000名员工,其中7,500多名为工程师,合作的客户遍及全球近140个国家。TE相信“无限连动,尽在其中”。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te.com.cn或关注TE官方微信“TE连动”。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eledyne Imaging推出的Z-Trak2是一个全新的3D轮廓传感器系列,能够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在高速生产环境下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多年来,3D机器视觉系统一直因为速度无法跟上在线检验的步伐而为人所诟病。Teledyne Imaging的新型3D轮廓传感器——Z-Trak2系列,将速度同大视野的高动态范围成像(HDR)技术和5-GigE接口有机结合在一起,直面当今在线3D机器视觉应用场景下的各项挑战。Z-Trak2以久经考验的三角测量术为工作原理,由一台内置激光器和每条轮廓线配2048个像素点的图像传感器组成,传感器按照已知角度标定。为了简化3D轮廓传感器在用户系统内的整合工作,所有Z-Trak2型号均在出厂前完成校准,到货后可即刻安装。

Teledyne Imaging推出Z-Trak2 3D轮廓传感器可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

Teledyne Imaging出品的新型Z-Trak2 3D轮廓传感器最高可实现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保证了该系列产品在高速生产系统下的应用。

既快又准

在Z-Trak2家族中,V系列(GigE接口)的扫描速度为10000个轮廓线/秒,而S系列(5GigE)的扫描速度更高,可达45000个轮廓线/秒。如此高的速度对于许多在线应用场景大有裨益,特别是当X、Y、Z轴的尺寸偏差对于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时,能够在保证检测可靠性的同时整体提升生产率。1 GigE接口(Z-Trak2 V系列)或更快的2.5甚至5 GigE技术的加入,保证了庞大的数据能够及时地传送给各相关加工单元。通过引入Z-Trak2,Teledyne Imaging向世界正式宣布:高速在线3D应用的5GigE 3D轮廓传感器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为了实现更大的灵活性,Teledyne Imaging针对工作距离和测量范围对3D轮廓传感器进行了分级(Z轴范围/视野深度)。Z-Trak2 S和V系列均包含六个型号,水平视野(FOV)从最小的9 mm至最大的980 mm不等,覆盖的焦深包括4、15、30、100、250、600 mm。

凭借着1~120µm的高度分辨率,即便是最小的高度偏差也无法逃脱检测——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缺陷品,并将其从生产环节中剔除。

单一来源的开发

Teledyne Imaging推出Z-Trak2 3D轮廓传感器可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

Teledyne Imaging推出Z-Trak2 3D轮廓传感器可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

对于单一3D轮廓传感器的视野无法满足要求的应用场景,可将多个Z-Trak2传感器相互组合、同步使用。

Z-Trak2下各个型号的产品以Teledyne e2v的高端3D图像传感器为核心制造,Teledyne Imaging集团因此成为唯一一家成功开发出配备自家图像传感器的激光轮廓仪的制造商。除了Teledyne DALSA的Sherlock 8和Sapera LT软件外,Z-Trak所有系列和支持GeniCam(3.0版)、SFNC(2.3版或能够发挥直接访问3D输出类型与格式优势的更高版本)的软件平台均能够顺利兼容。对于不支持SFNC 2.3的型号,可利用Z-Trak2和Z-Trak LP1 3D轮廓传感器的16位单色输出实现快速整合。在软件方面,Z-Trak的所有型号均享有Teledyne DALSA Sherlock 8的免费许可。该图形化编程软件包能够轻松实现视觉自动化任务,并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其他车间设备进行通信。Sherlock 8支持使用Modbus、Profnet、Ethernet/IP、TCP、UPD、FTP等协议进行PLC通信。Z-Trak2软件包同时包含Sapera LT和Sapera Processing的运行许可,供用户免费使用。内部技术的使用保证了用户收到的是拥有最优稳定性的独立软件包,易用又经济。

Teledyne Imaging推出Z-Trak2 3D轮廓传感器可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

汽车轮胎的3D检查是Z-Trak2 3D轮廓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之一。

广阔的应用领域

除了高速度、高分辨率外,Z-Trak2还提供内置HDR和反射补偿算法,确保一次性完成高反射表面的处理工作。Z-Trak2不仅安装有护眼型红色激光器,同时还针对材料的反射特性配备了一个蓝色激光器。

Teledyne Imaging推出Z-Trak2 3D轮廓传感器可实现最高45000行轮廓线/秒的扫描速度

Z-Trak的所有型号均享有Teledyne DALSA Sherlock 8的免费许可——Sherlock 8是一款图形化编程软件,能够实现快速的应用开发。

对于单一3D轮廓传感器的视野无法满足要求的应用场景,用户可将多个Z-Trak2轮廓仪组合在一起使用。此方法适合同步检验或对象需要接受360°检验的情形。这类应用的例子包括:大型木质、金属、塑料面板,对称或非对称的各种塑料挤出材料,以及挤出件的非对称性部位。Z-Trak2使用单一的输入输出电缆和现货网络开关实现这类拓扑结构中多个传感器的同步工作。这种方法在精简了电缆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独立的Z-Trak2系统具备优秀的稳定性,采用紧凑型IP67外壳,可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电子与半导体生产、机器人、自动生产和工厂整体自动化等许多市场部门中的在线高度测量工作。

销售联系:

tdi_sales.americas@teledyne.com

tdi_sales.europe@teledyne.com

tdi_sales.asia@teledyne.com

了解更多有关Z-Trak2的内容

www.teledynedalsa.com/z-trak2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今年三款全新重型全电动车型的开始销售,沃尔沃卡车认为,重型公路运输电气化快速上升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积极的前景是基于沃尔沃电动卡车能够满足各种运输需求。以欧盟为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半的卡车运输都可以实现电动化。

国内和国际大型运输买家对电动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他们自己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以及消费者对低碳化和清洁运输的需求所驱动的。

"越来越多的运输公司意识到,他们需要马上开始他们的电气化之旅,既要考虑到环境问题,也要出于竞争的考虑,满足客户对可持续运输的要求。凭借我们广泛而深入的产品,让更多的运输公司实现电动化是完全可行的。"沃尔沃卡车总裁罗杰-阿尔姆说。

电动卡车阵容再添三款重型卡车
随着全新电动沃尔沃FH和沃尔沃FM车型的开始销售,现在不仅在城市地区,而且在城市之间的区域交通中也可以实现电动化运输。此外,全新的沃尔沃FMX电动车型正在创造新的方式,使建筑运输作业更加安静和清洁。

为欧洲生产的新型电动车型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它们与沃尔沃FL电动车和沃尔沃FE电动车一起,自2019年起为同一市场连续生产用于城市运输的车型。在北美,沃尔沃VNR电动车于2020年12月开始销售。随着新卡车型的开始销售,沃尔沃卡车目前已拥有6款中重型电动卡车的阵容,成为行业内最完整的商用电动卡车系列。

可满足欧盟近一半的运输需求
随着载重能力更强、动力系统更强劲、续航里程高达300公里的新产品的加入,沃尔沃卡车的电动产品组合可覆盖目前欧洲所有货物运输的45%左右*,这使得降低公路货运对气候的影响成为可能,根据官方统计,公路货运占欧盟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左右。

"在不久的将来,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卡车运输电气化有着巨大的潜力,"Roger Alm说。"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电动卡车要占到我们在欧洲销量的一半。而我们现在推出的这三款新型重型卡车标志着我们向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提供广泛的电动解决方案
除了电动车之外,沃尔沃卡车的电气化计划还包括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众多服务、维护和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其他有助于促进更容易和更快过渡到电气化运输的选项。整体设置将帮助客户保持生产力,并控制他们的新电动运输车队。

"我们以及我们的全球经销商和服务车间网络所能提供的这些完整的电动化运输解决方案,将为确保客户的成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罗杰-阿尔姆认为。

氢燃料电池电动卡车下一步将推出
再往前看,即使是长途重型运输,也可以用电动车来完成。为了满足高负载能力和更长续航里程的挑战需求,沃尔沃卡车计划使用氢燃料电池来发电。

"这项技术发展迅速,我们的雄心壮志也是要实现长距离行驶的电动化,同时使用电池和燃料电池。"Roger Alm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本十年的下半年开始销售燃料电池电动卡车,我们有信心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沃尔沃卡车为欧洲提供电动车产品
型号
- 沃尔沃FH电动车,用于区域和城际运输。
- 沃尔沃FM电动车,用于重型本地运输和区域配送的多功能卡车。
- 沃尔沃FMX电动车,适用于更清洁、更安静的建筑运输。
- 沃尔沃FE电动车,适用于本地和城市配送、垃圾运输。
- 沃尔沃FL电动车,适用于本地和城市配送。

该计划还包括针对北美市场的沃尔沃VNR电动车。

技术信息
- 沃尔沃FH、FM和FMX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连续功率490千瓦。最大扭矩2400牛米。电池容量高达540千瓦时。组合总重(GCW)最高可达44吨。
- 沃尔沃FE电动车。续航里程达200公里。连续功率330千瓦。最大扭矩达850牛米。电池容量高达264千瓦时。总组合重量(GCW)27吨。
- 沃尔沃FL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连续功率165千瓦。最大扭矩达425牛米。电池容量高达396千瓦时。组合总重(GCW)16吨。

*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的 "按距离计算的公路货物运输"(2018年),欧洲公路运输的货物中有45%的运输距离小于300公里。

更多信息,请访问volvogroup.com/electromobility。

如需了解更多更新,请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volvogroup 

沃尔沃集团通过运输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推动繁荣,提供卡车、巴士、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的动力解决方案、融资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生产力。沃尔沃集团成立于1927年,致力于塑造可持续交通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未来格局。沃尔沃集团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拥有近10万名员工,服务于190多个市场的客户。2020年,净销售额约为3380亿瑞典克朗(336亿欧元)。沃尔沃股票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上市。

通过www.DeepL.com/Translator(免费版)翻译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有助于进一步减少白色家电和小型工业设备的功耗和设计工时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新开发出四款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1(Intelligent Power Module)“BM6437x系列”,该系列产品可内置于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和小型工业设备(工业用机器人用的小容量电机等)中,且非常适用于各种变频器的功率转换。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普及,白色家电和工业设备的自动化进程加速,使得产品的功耗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和电力,进一步降低功耗的需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对于负责功率转换工作的功率半导体之一IGBT以及配备了IGBT的模块,也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IGBT IPM的开发中,为了降低功耗通常会优先考虑低损耗,致使产品噪声特性恶化的情况较多,这就需要改善噪声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ROHM新开发出四款可同时降低辐射噪声和功率损耗并在这两方面均实现了业内超高特性的IGBT IPM系列产品。

此次开发的新产品通过优化内置FRD(Fast Recovery Diode,快速恢复二极管)的软恢复性能和内置IGBT,与普通产品相比,辐射噪声降低6dB以上(峰值比较时),这使得削减以往所需的噪声滤波器成为可能。此外,还配备了已实现更低损耗的最新IGBT元件,与ROHM以往产品相比,新产品的功率损耗降低了6%(fc=15kHz时),已达到业界超高水平,有助于降低各种应用设备的功耗。且,该系列产品还显著改善了温度监控功能,实现了±2%(相当于2)的高精度,这使得削减以往高精度温度监控器所需的外置热敏电阻数量同样成为可能,有助于减少元器件数量和设计工时。不仅如此,此次的新产品还新增了安装在电路板上之后的产品识别功能,有助于防止误装。

本系列产品已于2021年1月开始暂以月产1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样品价格 3,000日元/个,不含税),可从AMEYA360SEKORM电商平台购买,1枚起售。

未来,ROHM将继续扩充本系列产品的阵容,同时推进车载级产品的开发,助力进一步降低功耗和减少设计工时,并为解决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贡献力量。

ROHM开发出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BM6437x系列”

ROHM开发出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BM6437x系列”

ROHM开发出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BM6437x系列”

<新产品特点>

1. 时实现业内出色的降噪特性和低耗特性

通过优化内置FRD的软恢复性能和内置IGBT,使辐射噪声比普通产品低6dB以上(比较峰值时)。其业内出色的噪声特性,使得削减以往所需的噪声滤波器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内置ROHM最新的IGBT元件,降低了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与以往产品相比,功率损耗降低6%(fc=15kHz时)。因其在业内具有超高特性,从而有助于降低各种设备的功耗。

2. 温度控功能的精度著提高,使削减外置热敏电阻成为可能

相比普通产品±5%(相当于5)(90时)的温度监控功能保证,新产品的精度大大改善,可达到与热敏电阻同等的保证精度±2%(相当于2)(同样90时) 。这使得削减以往高精度温度监控器所需的外置热敏电阻数量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减少元器件数量和设计工时。

ROHM开发出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BM6437x系列”

3. 安装于路板后的识别功能,可防止

作为新功能,新产品增加了产品识别功能。通常,产品名称会印在模塑表面上,以往在电路板上安装后很难进行确认,但是本系列新产品可以通过阻抗测量仪识别已安装到电路板上的产品,有助于防止封装相同的其他公司产品和电流值不同的产品误装。

<产品阵容>

ROHM开发出兼具出色的降噪和低损耗特性的600V耐压IGBT IPM“BM6437x系列”

<应用示例>

■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等白色家电用的变频器

■工业机器人中的小容量电机等小型工业设备用的变频器

■其他进行变频器控制的配备压缩机或电机的应用等

<术语解说>

*1)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同时具有MOSFET的高速开关特性和双极晶体管的低导通损耗特性的功率晶体管。

IGBT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的缩写)

配有非常适合IGBT器件的专用驱动电路,并集成了具有自我保护等功能的高性能模块。

【关于罗姆(ROHM)】

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阻器的生开始,历经半个多世展,已成世界知名的半体厂商。姆的企理念是:“我量放在第一位。无遇到多大的困,都将国内外用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文化的步与提高作出献”。

姆的生售、研络分布于世界各地。品涉及多个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子行中,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可和赞许,成IC和先进半导体技方面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售网点:起初于1974年成立了罗姆半体香港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了罗姆半体(上海)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了罗姆半体(深圳)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了罗姆半体(北京)有限公司。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大的中国市的要求,姆在中国构建了与部同的集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极开展“密切近客”的售活,力求向客提供周到的服。目前在国共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北京这4家销售公司以及其16家分公司(分公司: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州、杭州、宁波、西安、武莞、广州、厦、珠海、重庆、福州)。并且,正在逐步大分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技术中心,提供技和品支持。技术中心配精通各的开设计支持人,可以从件到硬件以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需求行技提案。并且,当生不良情况,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子大有限公司)分建立了生工厂。在天津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示器和光学感器的生,在大连进源模敏打印、接触式感器、光学感器的生,作为罗姆的主力生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合作,极推进产学研合的研。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合框架协议极地展开关于子元器件先进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清-子工程”,并已于2011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立了“清-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感器和感器网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目。除清大学之外,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学合作,不断出丰成果。

姆将以年不断累起来的技力量和高品以及可靠性,通集开、生一体的扎的技支持、客体制,与客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扎根中国的企提高客户产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保事做出献。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联大控股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意法半导体(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的码表方案。

在单片机系统上实现图形界面,最简单是使用串口屏的方式,但是在体积有限的手持应用中,串口屏显的体积与适配性往往不能适应需求,这就需要使用GUI框架来完成图形界面。在单片机领域,TouchGFX是一种面向STM32微控制器优化的高级免费图形软件框架。

图示1-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展示板图(一)

图示1-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展示板图(一)

利用STM32的图形功能和架构,TouchGFX通过创建令人惊叹的类智能手机图形用户界面加速了人机界面的革命进程。TouchGFX框架包括TouchGFX Designer、一个易于使用基于拖放的原型构建PC工具以及一个强大的图形核心TouchGFX引擎。TouchGFX结合了所见即所得模拟器和自动代码生成,使GUI开发变得更为简单。

图示2-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展示板图(二)

图示2-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展示板图(二)

相关工具介绍:

TouchGFX Designer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工具,允许简单和快速的图形评估和概念证明。它与STM32CubeMX初始化和代码生成工具完全兼容,可以在统一的项目环境中无缝地协同开发图形和主应用程序。

STM32CuBeIDE是一种先进的C/C++开发平台,具有STM32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的外围配置、代码生成、代码编译和调试功能。它基于Eclipse® /CDT框架和GCC工具链进行开发,GDB用于调试。它允许集成数百个现有插件,这些插件完成了Eclipse® IDE的功能。

STM32CubeProgrammer是一个多操作系统软工具,用于STM32产品的编程。它为通过调试接口JTAG和SWD)引导加载程序接口UART、USB DFU、I²C、SPI和CAN读取、写入和验证设备内存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和高效的环境。

STM32CubeMX是一种图形化工具,它允许对STM32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进行非常简单的配置,还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过程为Arm® Cortex® -M内核或Arm® Cortex® -a core生成部分Linux® 设备树。

图示3-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方案块图

图示3-大联大友尚推出基于ST STM32 Cortex-M4STM32F4 or L4码表方案的方案块图

核心技术优势

  • 使用STM32F469发现工具包(32F469IDISCOVERY),用户可以开发
  • 在带有Arm® Cortex® 的STM32F469高性能MCU上轻松应用
  • M4核心和Chrom-ART加速器。Discovery kit支持广泛的使用
  • 高级图形、音频、多传感器支持、WVGA
  • 彩色显示,安全,内存扩展和连接功能
  • 包括嵌入式ST-LINK/V2-1调试器/程序员。专用附加组件
  • 板可以通过ARDUINO® Uno或扩展连接器进行连接
  • 通过TouchGFX可以直接连接到此开发板,快速进行GUI产品的开发

方案规格:

码表参数规格:

  • GPS支持GPS/GPS+北斗/GPS+GLONASS双星定位
  • 显示屏2.2寸专用户外液晶彩屏,解析度240*320
  • 操作温度-10~50℃;
  • 产品大小85*53.5*18.8mm
  • 接收天线内置式天线
  • 高度传感器气压式高度计
  • 温度传感器支持
  • 防水等级IPX7
  • 内存容量约3000小时以上骑行数据(视内存使用情况)
  • 显示数据单屏最大显示10项数据,可自由设置80多项可选数据
  • 存储格式fit
  • 电池不可拆卸锂电池,可连续不间断使用22小时(不开背光,典型值),开启GPS省电模式,背光采用低亮度值等措施能有效延长使用时间
  • ANT+支持(心率、速度、踏频、功率计等)
  • 充电接口MicroUSB,支持数据传输
  • 无线接口蓝牙4.0BLE、WIFI 802.11 b/g/n
  • 标准配件iGS620主机*1、MicroUSB数据线*1、专用底座*2、底座垫*2、O型橡胶圈*4、使用说明书*1
  • 选购配件速度、踏频、心率传感器等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第一、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约300家,全球约100个分销据点,2020年营业额*自结数达206.6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0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公布数据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1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上海,江苏等地多家企业项目更新进度。

4月12日,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与湖南大学正式签约,将在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锡山经开区)共建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

全区将加快打造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超200亿元!

15日,通富微电在江苏南通举行车载品智能封装测试中心量产启动仪式,据悉,通富微电车载品智能封装测试中心项目总投资25亿元,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芯片领域。

该项目于2019年3月启动建设,2020年3月项目完成封顶,2021年3月完成首台设备进场。

18日,江南生态文化名城宜兴市在黄浦江畔举行2021宜兴(上海)经贸科技合作洽谈会。4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435.6亿元。

会上,宜兴市市长陈寿彬称,宜兴市电线电缆产业产值超千亿,拥有全国最大、产业链条最全的环保产业集群。未来,宜兴将全力构建以电线电缆和环保两大支柱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三大新兴产业,以及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北斗等未来产业为核心的“2+3+N”产业体系。

文稿来源:拓墣产业研究,Amber整理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90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