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黄山明

2021年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该论坛一直以“寻找中国最优秀的IC设计公司”作为自身驱动力,目前正值国内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对于集成电路自强、自主的意愿强烈,松山湖论坛以市场需求出发,寻找市场中最需要的IC产品,实现“中国创芯”。

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春潮所推介的是新一代PonCAN工业控制网络芯片:VN1110/VN1810,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电动汽车。

鹏瞰科技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致力于设计,和研发创新高速工业控制局域网技术,为机器人,电动汽车,和工业4.0等提供新一代的数据传输技术和工业控制网络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中面临着解决数据传输的难题,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以及大数据传输难题较难解决,鹏瞰提供高度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端到端工业拦截解决方案,满足AI处理器和高级传感器的无尽需求。

据李春潮介绍,PonCAN是新一代总线架构,融合高速数据传输,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控制功能。PonCAN网络具有高安全性,易于布线和全网同步。鹏瞰科技第一代产品,VS1101/VS1801, 提供高性能PonCAN网络,同时支持高精度工业控制和边缘计算。

比如在智能柔性关节(SCA)控制器上,急需全新的控制系统芯片,需要集成控制和网络通讯、减少减轻连线、抵抗电磁干扰、降低系统复杂度、简化软件系统开发、具备高精度、高性能、高功率的要求,鹏瞰系统芯片可以完美满足。

近些年自动驾驶领域发展迅猛,也带来了许多通信方面的需求,传感器数据总带宽需求可能达到3Gb/s-40Gb/s,鹏瞰网络能够赋能车载网络,促进车载域架构的演进。

不仅是智能驾驶,在智能制造上,工业4.0也需要建立强大而安全的网络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分析,对于连接要求极高,PonCAN可以满足其需求。同时在系统成本上,PonCAN相比Ethernet也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客户也可以根据需求支持光缆或者通栏的灵活PonCAN网络。

在工业网络架构上,PonCAN具备高速、低延时、高度可靠高端安全、简化连线的特点。

目前鹏瞰行业模式主要有三类PonCAN产品即核心网、桥接和节点,核心网类产品只以模块形式销售,这类产品管理整个PonCAN网络。桥接类产品只以模块形式销售,这类产品提供不同网络域的桥接。节点类产品以芯片方式销售,配以SDK。生产厂商可以整合专有软件和控制算法。
 
未来,鹏瞰科技将持续为机器人,电动汽车,和工业4.0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解决数据传输难题。

来源:电子发烧友

围观 1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会议上,爱芯科技带来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芯片AX630A,将人工智能延伸至边缘侧和端侧。

据爱芯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仇肖莘介绍,爱芯科技的第一颗高性能芯片AX630A仅用时9个月即实现流片,并一次成功。目前该芯片已交付客户评测,在量产推广过程中。AX630A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芯片最大支持4K的分辨率,支持20路1080p解码或8路1080p编码以及各种检测识别算法,具有高分辨率、优异画质、超强编解码、高清屏显、超低功耗、超强算力等性能优势,广泛适用于智能穿戴、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等多个领域。

大会上,仇肖莘表示:“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爱芯科技针对市场需求,从零开始,将算法和硬件的深度结合,不断设计研发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扩大行业影响力。“爱芯科技的AI ISP技术,突破了传统ISP瓶颈,通过迭代算法模型增强画质,让图像更清晰;混合精度深度学习技术,通过专有网络加速单元,使芯片算法完美融合;存算协同设计,减少DDR读写,节省内存带宽;智能视频编码,高效视频压缩,节省视频存储。

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人工智能算法的种类不断增加,其算法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大,对端侧芯片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5G、云计算的不断发展,AI能力逐渐在端侧和边缘呈现,爱芯科技致力于AI芯片的研发和设计,在产品规划和应用落地上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爱芯科技成立于2019年5月,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AI芯片,其研发团队分散在芯片设计、研发到生产全功能的各个阶段。基于算法、芯片、产品的垂直整合,爱芯科技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最新技术的快速落地。

来源:TechSugar

围观 29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会议上,鹏瞰科技(上海)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PonCAN 工业控制网络芯片VN1110/VN1810。

鹏瞰科技首创基于光传输技术的新型工业控制网络。这项技术被称为PonCAN (无源光控制局域网)的架构是新一代总线架构,融合高速数据传输,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控制功能。据鹏瞰科技介绍,PonCAN网络具有高安全性,易于布线和全网同步。鹏瞰科技第一代产品 VS1101/VS1801, 提供高性能PonCAN网络,同时支持高精度工业控制和边缘计算。

图:基于PonCAN工业网络架构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行业面临着数据洪流、 AI处理器的数据传输难题,以及传感器对于高带宽、低延时相应提出的更高需求。鹏瞰科技创始人CEO李春潮表示,目前全球和中国市场上,工业控制网络主要采用CAN和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等技术。但基于以太网的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 -时间敏感网络)网络技术,协议复杂,仍处在标准制定阶段。鹏瞰科技提出,采用全光纤工业传输和控制的PonCAN网络,这是无源光纤通信传输和工业控制融合而构建的一个统一网络平台,在无源光纤传输过程中融合控制器局域网,并实现全网同步。PonCAN 架构将光纤传输技术引入控制区域网络,光纤连到节点带来的带宽优势发挥了作用,赋能数据洪流。

图:PonCAN 光网络 与 以太网络 比较

据李春潮介绍,PonCAN支持光纤与铜线,配置灵活。谈及汽车通信网络领域,李春潮认为,光纤MOST技术在汽车方面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阶段,有望崛起成为新一代汽车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

图:鹏瞰网络赋能车载网络

鹏瞰科技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致力于设计,和研发创新高速工业控制局域网技术,为机器人,电动汽车,和工业4.0等提供新一代的数据传输技术和工业控制网络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来源:TechSugar

围观 3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集微网消息,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下称:松山湖论坛)在东莞市松山湖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智慧物联网(AIoT)”的创新IC新品推介。

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春潮介绍了该公司的新一代PonCAN工业控制网络芯片“VN1110/VN1810”。

李春潮表示,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出现了很多AI处理器公司,国内也有很多实力强劲的AI公司诞生。另外,传感器产业也开始高速发展,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下,如何将数据有效可靠的传播,成为了整个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李春潮指出,鹏瞰的使命就是提供高度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端到端工业连接解决方案,满足AI处理器和高级传感器的无尽需求。

在演讲中,李春潮详细介绍了鹏瞰系统芯片和鹏瞰网络在智能柔性关节控制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目前,工业以太网中FieldBus和Industrial Ethernet占据着极高的市场份额,李春潮表示,控制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是两大PonCAN目标替代市场。

关于鹏瞰的商业模式,李春潮表示,公司目前主打三类PonCAN产品(核心网 ,桥接 , 和节点 )。核心(Core)网类产品只以模块形式(HW + SW) 销售。这类产品管理整个PonCAN网络;桥接(Gate)类产品只以模块形式(HW + SW)销 售。这类产品提供不同网络域的桥接;节点(Node)类产品以芯片方式销售,配以SDK。 生产厂商可以整合专有软件和控制算法。

来源:集微网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半导体行业观察讯,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以下简称“松山湖论坛)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在会议中,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董业民做开幕致辞。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董业民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董业民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家鼓励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坚决按照国家统筹布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广东担当,发挥市场应用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正在精准和科学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构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基金、平台、大学和园区等支撑性方面打造产业“四梁”,从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装备、零部件、工具和应用等专业领域构建“八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好战略支撑。

在集成电路应用方面,董业民指出,“广东强芯”工程强调发挥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巨大优势,实施应用牵引产业协同发展战略。一是充分发挥整机企业的需求牵引作用、龙头企业和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协同开发,推动芯片与整机企业的融合发展,以整机升级带动芯片设计研发,夯实芯片设计领先优势。二是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家电、汽车电子、超高清视频显示、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领域,开展芯片应用验证示范,建立 “芯片-整机”联动发展平台,实现芯片与整机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和迭代升级。三是支持协会、联盟等行业组织发挥公共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需求对接平台,通过举办集成电路领域竞赛、论坛、行业会议等活动,定期组织芯片供需对接,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构建产业链协作生态圈。

对于松山湖论坛,董业民称,松山湖论坛通过组织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和终端系统厂商应用需求对接,打造国内具影响力的中国集成电路创新产品集中推广和发布平台,对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促进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衷心地希望松山湖论坛充分把握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巨大的市场应用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通过每年集中发布国产芯片创新产品,借助媒体朋友们的广泛传播以及现场嘉宾的高效沟通与合作探讨,搭建需求对接平台,构建国产芯片应用生态,推动人才汇聚、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和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514日——国内EDA行业领导者,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和半导体”)宣布,其片上无源电磁场(EM)仿真套件已成功通过三星晶圆厂的8纳米低功耗(8LPP)工艺技术认证。该套件包含了快速三维电磁场仿真器IRIS和快速自动PDK建模工具iModeler,此次认证能显著地提升IC设计公司在8LPP工艺上的设计交付速度。

三星晶圆厂的8LPP工艺在其上一代FinFET先进节点的基础上,对功率、性能和面积作了进一步的优化。 对于移动、网络、服务器、汽车和加密货币等应用,8LPP提供了明显的优势,并被认为是众多高性能应用中最具吸引力的工艺节点之一。

“随着先进工艺节点设计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精确的EM仿真对于我们的客户获得一次性芯片设计流片成功变得至关重要。” 三星电子设计Design Enablement团队副总裁Jongwook Kye说:“芯和半导体的三维全波EM套件的成功认证,将为我们共同的客户在创建模型和运行EM仿真时创造足够的信心。”

芯和半导体的首席执行官凌峰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IRIS能够实现仿真与测试数据的高度吻合,并因此获得了三星 8LPP工艺认证。作为三星先进制造生态系统(Samsung Advanced Foundry EcosystemSAFE)项目的成员,芯和半导体将继续与三星在各种工艺技术上进行深入合作,为我们共同的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IRIS采用了为先进工艺节点量身定做的最先进的EM仿真技术,它提供了从DCTHz的精确全波算法,并通过多核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处理实现仿真效率的加速。IRIS拥有多项匹配先进工艺节点的特定功能,包括可以考虑线宽线距在加工时的偏差等,因此被多家设计公司广泛采用。iModeler能够通过内置丰富的模板及快速的IRIS仿真引擎自动生成PDK,它能帮助PDK工程师和电路设计工程师快速生成参数化模型。

芯和半导体EDA介绍

芯和半导体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唯一提供“半导体全产业链仿真EDA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芯和半导体EDA是新一代智能电子产品中设计高频/高速电子组件的首选工具,它包括了三大产品线:

  • 芯片设计仿真产品线为晶圆厂提供了精准的PDK设计解决方案, 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了片上高频寄生参数提取与建模的解决方案;
  • 先进封装设计仿真产品线为传统型封装和先进封装提供了高速高频电磁场仿真的解决方案;
  • 高速系统设计仿真产品线PCB板、组件、系统的互连结构提供了快速建模与无源参数抽取的仿真平台,解决了高速高频系统中的信号、电源完整性问题。

芯和半导体EDA的强大功能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尖端电磁场和电路仿真求解技术、繁荣的晶圆厂和合作伙伴生态圈(芯和半导体EDA在所有主流晶圆厂的先进工艺节点和先进封装上得到了不断验证)、以及支持基于云平台的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技术,在5G、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电子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芯和半导体

芯和半导体是国产EDA行业的领军企业,提供覆盖IC、封装到系统的全产业链仿真EDA解决方案,致力于赋能和加速新一代高速高频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

芯和半导体自主知识产权的EDA产品和方案在半导体先进工艺节点和先进封装上不断得到验证,并在5G、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联结了各大IC设计公司与制造公司。

芯和半导体同时在全球5G射频前端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通过自主创新的滤波器和系统级封装设计平台为手机和物联网客户提供射频前端滤波器和模组,并被Yole评选为全球IPD滤波器领先供应商。

芯和半导体创建于2010年,前身为芯禾科技,运营及研发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在苏州、武汉设有研发分中心,在美国硅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设有销售和技术支持部门。如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 www.xpeedic.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70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集微网消息,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下称:松山湖论坛)在东莞市松山湖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智慧物联网(AIoT)”的创新IC新品推介。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海力在本次论坛介绍了HME-P1P60 60K中端高性能国产FPGA及其应用。

据王海力介绍,京微齐力已量产了8颗FPGA芯片(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并封装成了几十种不同型号的产品,累计出货超千万片,客户覆盖消费、显示、工控等领域。

王海力认为,自主可控国产FPGA核心器件具有四大要素,包括架构设计技术、IC设计技术、EDA开发技术以及IP开发技术。目前,京微齐力在这些关键技术能力上覆盖颇为全面。

在产品策略层面,王海力表示,要深入发展理解FPGA在图像/视频/信号处理等应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进一步满足对低功耗、成本、小封装以及多组合的高要求。

在演讲中,王海力还分别介绍了P1在工业相机方案、视频图像传输接口转换方案、视频/音频转换/传输方案、音视频采集方案、通信/数据处理方案中的应用。

在经营策略上,京微齐力制定了两个“3年计划”,目标是在5-6年实现IPO。在第一个“3年计划”(2017-2020)中,公司主要布局中小规模产品、重点突破消费类市场,其中新产品H1、H2已经量产,消费类市场累计出货已实现1000万片的目标。公司经过大批量多领域的出货经过大批量、多领域的出货(屏显、白电等),公司优化了产品品控、供应链保障等重要环节。公司完成核心团队建设,EDA软件工具的性能提升、硬件先进工艺的前期导入,为中高端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第二个“3年计划”(2020-2022)中,主要布局布局中高端产品系列P0、P1、P2、P6,重点突破通信、电力、安防、视频等客户。据王海力介绍,2020年上半年京微齐力新产品P1的完成量产流片,目前正常推进Design-in过程; P0的按需量产。另外,还要 按行业完成P1客户的重点项目量产,实现中高端产品的真正量产、创收。

王海力进一步指出,2021-2022年主要推进先进工艺节点下P2、P6产品的研发,并按期流片;同时,开展前期推广工作。此外,公司还要提供高端器件EDA工具的有效支撑:HLS综合、RTL综合、布局布线、时序分析、位流生成、调试优化等。

王海力强调,中高端产品的成功推广,将成为公司未来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助推剂,公司将进入世界主流FPGA供应商行列。

来源:集微网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会议上,京微齐力(北京)科技带来了自主研发的60K 中端高性能国产 FPGA HME-P1P60,助力FPGA国产替代。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EO王海力表示,FPGA可控国产核心器件的四大要素包括架构设计技术、IC设计技术、EDA开发技术、IP开发技术。

京微齐力中端高性能国产FPGA包括H系列和P系列产品,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小封装、多组合等优势。其中,H系列产品出货量超千万颗,P系列产品可对标Xilinx 7系列产品。与Xilin的架构很类似,支持级联,内部连接关系已经申请相关专利保护。

王海力表示,京微齐力近四年来发展迅速,2020年营收过亿,2021年至今营收达1.5亿到2亿阶段。从产品角度出发, 结合FPGA国内外形势以及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京微齐力制定了未来发展的两个三年计划,不断研发和创新,加速国产FPGA产品应用,深入发展理解FPGA在图像、视频、信号处理等应用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海力表示“京微齐力的产品拼的不是国产替代,拼的是硬实力。”京微齐力FPGA产品支持6.5G Serdes, PCIe Gen2,片上ADC,Cortex-M1软核,性能达100M以上。可用于工业控制,图像采集,视频传输等相关领域。

京微齐力是除美国外最早进入自主研发、规模生产、批量销售通用FPGA芯片及新一代异构可编程计算芯片的企业之一。

来源:TechSugar

围观 1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黄山明

2021年5月14日,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该论坛一直以“寻找中国最优秀的IC设计公司”作为自身驱动力,目前正值国内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对于集成电路自强、自主的意愿强烈,松山湖论坛以市场需求出发,寻找市场中最需要的IC产品,实现“中国创芯”。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海力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海力所推介的芯片为60K中端高性能国产FPGA:HME-P1P60。京微齐力是除美国外最早进入自主研发,规模生产,批量销售通用FPGA芯片及新一代异构可编程计算芯片的企业之一。

王海力表示想要做到自主可控国产FPGA核心器件四大要素架构设计技术、IC设计技术、EDA开发技术、IP开发技术。

从技术路线图上看,计划在2022年-2023年进入到16nm-7nm。当前产品分为四大系列,分别为山系列HME-M 65/55nm、河系列HME-R 40nm、大力神系列HME-H 40nm、飞马系列HME-P 40/22nm。

以飞马系列为例,京微齐力希望将次系列打造为千万门级中高端FPGA产品,2020年-2021年做到P1产品,2021年-2022年做出P2,2024年迭代到P8。目前P1已经在多个用户在进行design in阶段,如在视频图像传输接口转换方案等。

京微齐力目前制定了两个三年计划,一个是从2017年-2020年,重点布局中小规模产品,突破消费领域市场,已经有H1、H2产品量产,出货量达到了1000万片。第二个三年计划为2020年-2022年,布局中高端产品系列P0、P1、P2、P6,重点突破通信、电力、安防、视频等客户。两个三年计划将公司短期紧迫任务与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了有效的结合,确保公司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实现最终战略目标。

从业绩上来看,京微齐力在2020年已经实现销售额突破了亿元的目标,今年预计能够达到1.5-2亿。 

未来,京微齐力目标将是建立自主可控+自主创新的FPGA产品体系,围绕IPs,以及芯片与软件,在网络安全、5G通信、智能制造、视觉视频等领域进行深入发展。

来源:电子发烧友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将讨论使用UART的基本原则,重点是数据包传输、标准帧协议和定制帧协议;定制帧协议将是安全合规性方面的增值特性,尤其是在代码开发期间。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本文档还旨在分享一些基本步骤,以检查数据表的实际使用。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8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