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m 正在为下一代高智能、高能效的机器人提供强劲动力,引领实体人工智能革新。

机器人早已不再局限于工厂车间或科幻电影——它们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许是客厅里默默工作的扫地机器人,又或是在超市里引导顾客完成购物的自助收银机,这些早已不是新奇事物,而是广泛技术变革的缩影。

在人工智能 (AI) 与机器学习 (ML) 技术的推动下,机器人正从机械执行任务的工具,进化为具备自适应能力与决策能力的协作伙伴。它们能够感知环境、实时响应,甚至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这种日益增强的智能正在模糊机器与助手之间的界限,为人机协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从工厂车间的协作机器人,到医疗、物流等行业的自主系统,甚至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AI 不仅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更使它们越来越易于与人协作,具备感知、决策与行动的能力,从而提升效率,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Arm 处于实体 AI 演进的核心

当今的世界正迈入一个全新的 AI 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智能不再仅存在于云端,还被嵌入到现实世界的机器之中,赋予其感知环境、自主决策与实时行动的能力。这就是“代理式 AI (Agentic AI) ”时代:系统不再被动等待指令,而是主动采取行动、实时适应环境,并与其他设备协作。与此同时,实体 AI (Physical AI) 也在崛起——同样的智能被嵌入到实体设备,使其具备自主导航、环境感知及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能力。

Arm 正处于这场变革的核心。作为业界领先的高能效、可扩展算力的计算平台提供者,Arm 正在推动边缘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边缘 AI 应用场景中,决策需要立即作出,同时也需要满足极低的功耗预算要求。无论是巡逻车站的机器人、识别人脸的智能门锁,还是穿越废墟的人形机器人,Arm 的计算架构都是支撑这些“主动智能”实现的技术基础。

R2C2 的智能机器人集群与多机自主协作系统

R2C2 AI 平台就像是机器人世界的安卓——一个面向异构机器人集群的可互操作的操作系统。在香港,搭载 R2C2 的机器狗能够自主完成列车车厢巡检,分析数千个视觉数据点,检测准确率超过 99%。该系统运行在采用 Arm CPU NVIDIA Jetson 模组上,通过 CPU 处理控制与检测等低延迟操作,同时将高负载的 AI 任务卸载至 GPU 处理。

R2C2 正在攻克机器人领域最棘手的一些难题:不同类型机器人之间的互操作性、可用应用软件的匮乏,以及机器人集群的规模化扩展性。以 Arm 技术为核心,R2C2 正构建即插即用的系统,使其在连接性、能耗和延迟受限的环境中,依然能稳定运行、发挥卓越性能。

云深处科技助力实现运动与智能的深度融合

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正在重新定义复杂环境下的移动敏捷性——无论是在工业隧道,还是灾后现场。该机器人基于搭载 Arm 架构的瑞芯微 RK3588 系统级芯片 (SoC) 构建,在实现高性能运动控制的同时,功耗仅为 10 瓦出头,是传统 x86 系统功耗的三分之一。

这一能效飞跃使机器人得以配备更小型的电池、更简化的散热系统,并实现更长的续航时间。无论是在电站中巡逻,还是向人形机器人平台演进,云深处科技的每一步都由 Arm CPU 驱动——为现实场景中的具身智能提供精准、可扩展的计算能力。

博通集成的 AI 芯片赋能边缘智能

博通集成的 BK7259 芯片为日常设备带来了超快速、超高效的 AI 体验,涵盖了从玩具到智能门锁的应用。该芯片采用 Arm Cortex-M 系列内核与 Ethos-U65 AI 加速器,可在不到 200 毫秒的时间内完成本地人脸识别,同时耗电量极低,是电池供电的边缘 AI 设备的理想选择。

博通集成通过整合 Arm AI 工具链,包括 CMSIS-NN Vela,显著加速了 AI 应用的部署与开发进程。其平台支持实时音频处理,具备强大的安全特性以及无缝的 Wi-Fi 连接功能,充分证明了强大的智能无需以牺牲能效或成本为代价。

UCR 人形机器人实现高性价比的灵活性

Under Control Robotics (UCR) 另辟蹊径——面向建筑、采矿和能源等高危作业环境打造坚固耐用、经济实惠的人形机器人。其原型机 “Moby” 采用了轻量级 AI 模型,该模型经过仿真环境训练,部署在搭载 Arm 架构的 Jetson Orin 模块上,从而实现了行走、平衡与环境自适应能力。

该系统通过 Arm Cortex-A78 CPU 处理实时运动逻辑,并采用 STM32 控制器驱动电机执行动作。通过这一配置,UCR 凭借低成本传感器和极低功耗,实现了以往只有高成本系统才能达到的性能。这充分展现了 Arm 如何赋能边缘原生、AI 驱动的机器人在严苛环境中高效运行——无需依赖传统架构庞大笨重、功耗高昂的计算资源。

Arm 是未来实体 AI 的基石

随着世界迈入实体 AI 时代,机器人技术已从研究领域转型为可拓展的实际应用平台。从工业四足机器人,到 AI 玩具,再到人形机器人,这些多元化创新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依赖 Arm 的异构计算架构。通过融合能效、灵活性与可扩展的 AI 性能,Arm为“代理式 AI”与“实体 AI”构建了底层计算基石,使其不仅从技术层面成为可能,更具备商业落地的实用价值。

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将是自主的、可适应的、深度嵌入的。无论是智慧城市、危险作业现场,还是家庭服务场景,Arm 都将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为动态智能提供澎湃动力。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年度最后一场亚洲分站赛,车队将在第十二轮比赛中迎战印尼酷暑

日产Formula E车队现已整装待发,准备好参加今年的最后一场单站赛——雅加达站,这是Formula 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自第九赛季以来首次重返印度尼西亚赛场。

1、日产Formula E车队即将迎战雅加达站比赛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即将迎战雅加达站比赛

继最近的东京站和上海站比赛之后,本站比赛是2024/25赛季国际汽联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ABB FIA Formula E World Championship)在亚洲的最后一站。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本赛季至今凭借出色表现继续领跑车手积分榜,诺曼·纳托(Norman Nato)则希望在其上海站强劲表现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他在上一站比赛中从队尾奋起直追获得第六名。两位车手的目标是帮助日产Formula E车队再次登上车队积分榜榜首。车队目前以26分的领先优势暂居制造商积分榜榜首,并力求在剩余五轮比赛中巩固优势地位。

继第八和第九赛季之后,本站比赛是Formula 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第三次登陆爪哇岛。2023年在雅加达国际电动方程式赛道(Jakarta International E-Prix Circuit)举行的比赛中,日产Formula E车队曾以第四、第五名双双获得积分的佳绩完赛。

2、日产Formula E车队期待在雅加达站重新夺回车队积分榜榜首位置.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期待在雅加达站重新夺回车队积分榜榜首位置

这条位于雅加达北部的赛道全长2.4公里,距离安科尔海滩仅几步之遥。赛道设有18个弯道,其中1号弯和16号弯最有可能上演超车。赛道中的重刹车区与蜿蜒的中段高速区域相结合,将全方位考验车手技术和赛车性能。

印度尼西亚首都预计将迎来湿热天气,气温可能超过30摄氏度。天气预报显示,比赛前几天会出现雷暴,因此届时也可能会下雨。这样的天气条件意味着车队和车手必须全程集中精力,让赛车保持最佳性能。轮胎损耗与技术部件过热等风险,将让这场比赛充满变数。

首场赛道练习赛将于北京时间620日(周五)的17:00进行,排位赛将于621日(周六)11:20进行,正赛将于621日(周六)的16:05进行。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先生表示:“本站赛事重返印度尼西亚,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基于此前在雅加达的参赛经验,我们知道无论是对车队、车手还是赛车而言,湿热的环境都将会是一大挑战。因此,我们将采取相关防护措施:一方面保障团队成员健康,另一方面严防赛车部件过热。本次比赛将是第十一赛季的最后一场单站赛。在这条赛道上,超车难度较大,因此排位赛成绩和稳健的比赛策略至关重要。我们会奋战到底,力争斩获全部三项积分榜榜首,因此在赛季收官阶段必须确保两辆赛车都取得积分。”

3、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表示:“尽管在雅加达赛道上的比赛经验有限,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单站赛意味着准备工作较少,车手只需要专注于一轮比赛,然而排位赛的压力会变得更大。我们明白排位赛对于整个比赛结果至关重要。炎热的天气将成为本站的关键因素,比赛过程中车手需要持续控制赛车和轮胎的温度。与往常一样,我的目标就是专注比赛、挺进排位赛决赛并斩获积分。在所有三项积分榜冠军的争夺战中,我们不能冒险采取保守策略。”

4、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Norman Nato)表示:“这条赛道的低速弯与高速弯完美结合,极具驾驶乐趣,但我们都知道高温天气是本周末最大的挑战。如何防止轮胎过热和性能衰减将是一场硬仗。单站赛赛制让备战工作相对简化,我们只需在模拟器中专注于一种比赛场景的调校。本周末,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争取获得最多积分,为车队和制造商积分榜冠军的争夺贡献力量。”

5、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

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Sérgio Sette Câmara)表示:“雅加达站的最大挑战在于高温天气。这不仅对车手的体能是严峻考验,对赛车而言也不轻松,电池、动力系统和其他部件都会备受压力。与今年其它分站相比,这是一条更加典型的街道赛道,狭窄的护墙意味着每个弯道的风险更大。偏离车道区域所扬起的尘土也会增加驾驶难度,车手必须保持非常精准地控制。最佳超车机会是主直道末端的1号弯,或是拥有充足并排行驶空间的赛道末段。”

6、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

日产汽车在中国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3年,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日产汽车深度参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为之做出贡献,同时,将日产品牌的激情与创新带到了中国市场。2024年,日产汽车以全新品牌主张“尽兴由NI”焕新启航,2025年,日产汽车将继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承诺,以定制化的市场战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在华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一起管理在华投资业务,包括设计、研发、出行服务及零部件出口等。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含三大业务板块: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负责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乘用车业务。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日产、东风双品牌的轻型商用车业务。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汽车装备和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

更多关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新闻信息,欢迎浏览日产中国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

www.nissan.com.cn

www.weibo.com/chinanissan

关于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自1933年成立以来,秉持“推动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的企业宗旨和“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勇于挑战未知的可能,以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引领行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2021年,日产汽车发布了“日产汽车2030愿景”,赋能未来移动出行。2024年,日产汽车以“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见证变革,驶向未来。

关于日产汽车的产品、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欢迎浏览日产汽车新闻网站nissan-global.com,或关注日产汽车的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kedIn账号获取更多资讯,访问YouTube观看最新视频。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公布了此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25 年股东大会(“2025 AGM”)的投票表决结果。

股东批准了所有决议:

·采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公司法定年账,年账是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制。2024年法定年度账目已于2025年3月27日提交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AFM),并已在公司网站(www.st.com)和AFM网站(www.afm.nl)上公示。

·分四个季度向每个季度派发月登记在册的持有流通股的股东,派发每股0.36 美元现金股息,2025 年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和 2026 年第一季度每季度派发 0.09 美元,详细的派发时间安排见文后附表;

·采纳监事薪酬政策

·任命Werner Lieberherr担任公司监事,任期三年,至 2028 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接替任期于 2025 年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的 Janet Davidson 女士;

·任命Simonetta Acri女士担任监事,任期三年,至2028年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接替任期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的Donatella Sciuto女士;

·重新任命 Anna de Pro Gonzalo 女士担任公司监事,任期三年,至 2028 年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

·重新任命 Hélène Vletter-van Dort 女士担任监事,任期三年,至 2028 年股东大会结束时届满;

·委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PricewaterhouseCoopers Accountants N.V.) 为公司 2026-2029 财年外部审计师;

·委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PricewaterhouseCoopers Accountants N.V.) 按照法律规定审计公司 2026-2027 财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批准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股权薪酬;

·批准首席财务官的股权薪酬;

·授予管理委员会在 2026 年股东大会结束前回购公司股票的权利,但须经监事会批准;

·授予监事会普通股新股发行权,授予此类股份的认购权利,以及限制和/或排除现有股东对普通股的优先购买权,授权至 2026 年股东大会结束时终止;

·解除管理委员职务;

·解除监事职务

2025 年股东大会的完整议程和所有相关详细信息,以及与股东大会相关的所有材料可在公司网站 (www.st.com) 上查阅,并根据法律要求供给股东查看。

意法半导体将在2025 年股东大会结束后在公司网站 (www.st.com) 的股东大会页面上公示股东大会会议记录30 天。

鉴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则修订,遵守FINRA规则调整,美股市场的结算标准为交易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或t+1,而欧洲市场结算规则暂维持t+2。

下表列出了季度股息派发的完整时间表:








纽约和荷兰挂牌股票之间转让在以下规定期间受到限制:


欧洲证交所

纽约证交所




季度

除息日

登记日

派发日

除息日和登记日

派发日:当天或之后


从纽约证交所收盘:

到纽约证交所开盘:

2025

二季度

2025623

2025624

2025625

2025624

202571


2025620

2025625

2025

三季度

2025922

2025923

2025924

2025923

2025930


2025919

2025924

2025

四季度

20251215

20251216

20251217

20251216

20251223


20251212

20251217

2026

一季度

2026323

2026324

2026325

2026324

2026331


2026320

2026325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双方在香港联合设立首个安全运营中心(SOC),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威胁,满足市场对先进网络安全防护的迫切需求。

  • 新SOC结合奇安信顶尖的网络安全技术及LPS在管理服务的深厚经验,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安全防护。

国内领先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安信")携手联想电讯盈科企业方案(简称"LPS"),宣布联合在香港设立首个安全运营中心(SOC),旨在满足市场对端到端托管安全运营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助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该SOC坐落于香港,融合了奇安信先进的威胁检测与防御技术,及其全球威胁情报网络,同时结合LPS行业顶尖的管理服务能力,提供全天候7x24小时的专业安全运营服务,赋能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确保合规运营,享受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亚太地区已成为网络攻击的热点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万美元[1]。香港的网络安全形势同样持续加剧,根据香港网络安全事故协调中心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的网络安全事件数量同比增长了67%[2]

面对这些挑战,香港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框架,通过《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保险业监管局修订的《网络安全指引》(GL20)以及最新的《信息技术安全指南》(G3)等标准,要求各组织加强网络安全防御、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并遵守相关合规标准,以降低风险。

此次战略合作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威胁检测技术与专业团队经验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其中包括攻防一体的安全服务,以及安全态势大屏,可直观呈现漏洞情况、攻击者行为和整体风险水平,助力企业准确掌握安全态势。

LPS将凭借其深耕香港IT生态系统多年所累积的跨行业独特知识,助力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挑战。

LPS 总裁孙耀达博士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网络威胁升级,企业亟需构建兼具高度安全性及韧性的数字生态。全新的安全运营中心将为客户提供应对复杂威胁的前沿技术。LPS携手奇安信等网络安全领导者,将尖端技术、威胁情报和深厚的行业知识融入我们的服务中,护航企业在数字时代稳步前行,致胜无忧。"

与此同时,奇安信在抵御重大网络攻击方面成绩斐然,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实现"零事故"的佳绩。奇安信的网络安全专家还具备应对各类大模型安全风险的综合防护能力,通过独有的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安全保障。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我们与LPS携手在香港建立首个安全运营中心,彰显了双方共同保护客户宝贵资产和数据的坚定决心。奇安信将与众多伙伴一道,依托扎实的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多年积累的保障国家重大项目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推进网络安全技术落地,提升本地化运营和服务能力,为企业的安全运营提供强而有力的工具,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威胁环境。"

SOC 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网络安全防护的新纪元,为企业构筑了一道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护。作为值得信赖的数字化供应商,LPS 将进一步深化其安全服务,并期待在此里程碑式合作的基础上,与奇安信携手推动亚太地区客户实现安全提升和数字化转型。

在LPS香港总部举行的安全运营中心开幕礼上,LPS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主管曾炎焜(左)与奇安信科技集团合伙人及副总裁吕韬(右),携手庆祝这一重要合作时刻,为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保驾护航。

在LPS香港总部举行的安全运营中心开幕礼上,LPS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主管曾炎焜(左)与奇安信科技集团合伙人及副总裁吕韬(右),携手庆祝这一重要合作时刻,为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保驾护航。

关于联想电讯盈科企业方案  (LPS)

LPS 是亚太地区领先的 IT 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与政府和企业合作,通过市场顶尖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最佳实践,实现卓越的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业务增长。作为联想集团的成员,我们很自豪能够借助其全球影响力和技术能力解锁新的协同效应,专注于AI、数据实践、云计算及网络安全。凭借超过4,000人的专家团队和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我们致力于提供顶尖的AI赋能解决方案和数据实践,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卓越成就。

关于奇安信科技集团  (QAX)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在人员规模、 收入规模和产品覆盖度上均位居行业第一。奇安信作为网络安全国家队,立志为国家构建安全的网络空间,保障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奇安信肩负领军企业的责任,将针对新技术下产生的新业态、新业务和新场 景,继续为政府与企业等用户提供全面、有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向成为"全球第一的网络安全公司"的愿景目标不断奋进。

[1] 来源:pwc的2024年全球数字信任洞察

[2] 来源:香港网络安全事故协调中心的香港保安观察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科技”,证券代码:688262)与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均胜电子,证券代码:600699)的子公司均胜汽车安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安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控制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聚焦安全气囊、方向盘、主动安全带等核心汽车安全应用场景,共同推动汽车安全系统核心芯片的国产化应用,为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注入新动能。 

聚焦核心领域,加速汽车安全系统芯片国产化进程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方向盘控制器、主动安全带控制器、安全气囊、座椅安全系统及烟火式电池断路器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方案,加速芯片国产化替代,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在后续相关产品的规划方面,国芯科技将积极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确保国芯科技芯片契合未来汽车安全系统需求,为长期合作筑牢基础。

强强联合,构建优势互补合作格局

均胜安全

均胜安全作为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均胜电子,SHA:600699)的子公司,是移动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业务覆盖22个国家,拥有约3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53亿美元。技术创新上,均胜安全拥有 2000 多份专利授权,在全球设 4 个主要研发中心,均具备完整开发能力。在被动安全领域,推出新一代无支撑顶棚式乘员气囊、适应智能电动车的飞跃式气囊及折叠式线控方向盘等产品;主动安全领域,其率先研发的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已在美系知名车企多款新车量产,还为新能源车打造烟火式高压电路断路器。其产品体系完善,涵盖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产品线,以及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车内乘员监控系统(OMS)等主动安全产品,可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且其早前瞻布局海外市场,在全球主要汽车产销国设研发中心或配套工厂,能高效提供本地化服务。

国芯科技

国芯科技(股票代码:688262.SH)是一家专注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在自主嵌入式CPU领域,国芯科技拥有深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信创和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三大关键领域。公司设有江苏省汽车电子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并牵头组建了“苏州自主可控智能汽车电子芯片创新联合体”,国芯科技正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软件-模组-整车应用”生态链。目前,国芯科技已在汽车域控制芯片、辅助驾驶处理芯片、主动降噪专用DSP芯片、动力总成控制芯片、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线控底盘芯片、车身和网关控制芯片、车联网安全芯片、仪表及小节点控制芯片、安全气囊芯片、数模混合信号类芯片和智能传感芯片等12条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线进行全面布局,重点对动力系统、安全气囊、线控底盘、域控、辅助驾驶、新能源电池管理、车联网安全等中高端应用领域进行了覆盖,具备较强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战略协同,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国芯科技与均胜安全的战略合作,目的是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达到加速汽车安全系统核心芯片的国产化应用,提高我国汽车安全系统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此次合作将有力促进汽车安全系统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为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筑牢根基。

结语

未来,国芯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均胜安全携手共进,不断深化合作,持续突破汽车安全系统及芯片领域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共同开创汽车安全领域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 国芯科技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我们诚挚推出 LFM550S 与 LFM550M 高性能电源的全新 B 版本(开放式框架设计)!

1.png

相较于现有的 C 版本(全封闭外壳搭配半灌胶工艺),B 版本采用开放式结构,具备以下优势:

  • 更小的体积 – 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安装环境

  • 更轻薄的设计 – 满足对尺寸与重量敏感的系统需求

  • 更具成本效益 – 是注重预算项目的理想选择

全新 B 版本在保有 LFM 系列一贯的高功率输出与可靠性的同时,采用优化设计,更适合用于受控环境下的各类应用。          

建议应用于:

  • 工厂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 工业测量与仪器设备

  • 通信系统

  • 医疗周边设备

  • 商用电子产品

全新 B 版本在确保卓越性能的同时,提供更紧凑的设计选择,協助您打造更高效、简化的系统方案。

来源:东莞幸康电子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简称ICS2025峰会)于2025620在深圳南山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隆重举办ICS2025峰会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指导,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南山区人民政府承办执行单位为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

本届峰会以“芯聚湾区,破局共生”为主题,择址深圳南山——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与会嘉宾齐聚一堂,共商集成电路产业在复杂国际形势与技术变革浪潮中的破局之道,共谋产业发展新篇。

1.jpg

2025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现场

ICS2025峰会得到了院士专家、主管部门领导、企业精英、各地方IC基地和行业协会、院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和媒体等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12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峰会现场。

ICS2025峰会特邀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欧洲科学院院士、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焦李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王俊杰,深圳市人大代表半导体行业联系点组长、中航科创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镭,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鹏城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石光明,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卫清,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锋,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转换器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ADC首席专家杨金达,马来西亚雪州资讯科技及数码经济机构执行长杨凯斌等嘉宾。

莅临今天峰会现场的深圳市区两级政府领导有: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庆军,光明区政协副主席席卫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处副处长刘勇,市科技创新局科技重大专项处四级调研员高琨,宝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凌云,深圳海关统计处副处长曹鹏飞,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三级调研员宴瞿,龙华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李璋,坪山区工信局副局长孙梦瑶等产业职能部门负责同志。

出席的行业专家、研究院所、行业协会、IC基地嘉宾有: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王勇所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微纳研究院理事长、东南大学时龙兴教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合肥市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安徽大学陈军宁教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总工李云岗教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北方信息安全中心前主任郭晋研究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原技术总监张晋民等嘉宾,以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测分会,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济南产业化基地,国家芯火深圳平台,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辽宁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河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广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湖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山东半导体商会,天津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厦门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大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池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珠海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半导体行业协会,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深圳微纳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

致辞环节:高屋建瓴,指明产业发展方向

ICS2025峰会高峰论坛,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国建致欢迎辞。他表示,本届峰会的宗旨在于汇聚各方智慧,从全产业链的宏观视角出发,深挖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独特优势,群策群力,补链强链。他提到,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二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准传递政策导向、为政策制定建言献策、服务企业需求、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深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的天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利、完整产业生态链的人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企业,形成了“场景驱动创新、创新驱动芯片发展、芯片进步最终反哺半导体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把握深圳作为国家改革试验田的契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让深圳成为“AI+芯片+场景化”的全球策源地。

2.jpg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 卢国建

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庆军在致辞中表示,南山作为深圳的创新高地,自立区以来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2024年南山区集成电路产业总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全市一半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落户南山,众多优质企业在此聚集,产业链创新生态正逐步走向完善。诚邀各位业界精英今后多到南山交流合作投资发展,期待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共同见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飞跃发展。

3.jpg

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庆军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王俊杰在致辞中表示,整机和行业应用是我国的优势,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互相成就才是良性循环的关键半导体产业链链内要形成环环相扣、压力传导,以整机企业需求牵引设计业发展。呼吁各行业协会多拜访了解整机企业的需求痛点,帮助出谋划策,利用协会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为整机企业寻求最佳选择。

4.jp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王俊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致辞中提到,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尤其是设计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全行业收入达到了646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将近12%。上海、深圳、北京继续位居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前列。深圳非常具有前瞻性,抓住人工智能蓬勃兴起的浪潮,带动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的未来之城

5 (1).pn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卫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集成电路产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广东强芯的工程,加快构成集成电路产业的四梁八柱,推动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

6.jpg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陈卫

主题演讲环节:极具前瞻性与深度的见解,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高峰论坛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周生明主任,带来《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主题演讲,全面梳理了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新形势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布局渐趋规模,产业链日益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共有集成电路企业727家,2024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营收为2839.6亿元,增长率为32.9%。他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秩序重置的百年大变局正在到来,每一次危机和变革都将为产业带来颠覆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依托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加速技术迭代、重构产业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区域集群化的发展模式以及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提供“湾区方案”。

7 (1).png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周生明主任

欧洲科学院院士、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焦李成,带来《诺奖启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主题演讲,阐述了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变革与挑战。他提到,人工智能进入深度学习驱动的新时代,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涵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游戏等,展示了深度学习在各个行业的变革性影响。数据、模型、知识共同驱动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面临如何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学习,如何具有自我意识、情感、反思自身处境与行为的能力,如何创造与生成更加鲁棒、多样化的知识等方面的挑战。

8.jp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焦李成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卫清发表了题为《功率焕新智胜芯未来——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及机遇》的主题演讲。他深入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半导体行业的整体走势,重点聚焦功率半导体细分赛道,详细解读了行业的市场格局与技术发展趋势,并分享了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在经营模式、产品布局以及产能规划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实战思路。他指出,尽管功率半导体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需突破国际巨头的市场垄断、应对供应链的不稳定以及跨越终端市场的高准入门槛等,但随着AI、新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功率半导体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机遇,有望实现产业升级与突破。

9.jpg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卫清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带来《大模型本质及未来的AI技术思考》主题演讲,详细阐明了人工智能的由来、AI技术发展历程和大模型的推进状况及应用,指出AI大模型的本质,从能源危机、强化中心化、训练数据、算力需求等方面分析了AI大模型存在的问题,从AI技术的底层逻辑推测了下一步AI可能的发展方向。该思考既是‌技术发展的罗盘,指引高效模型架构与多模态融合,也是‌社会变革的透镜,迫使人类重新定义创造力边界、责任分配与协作模式,其终极意义在于确保AI从“效率工具”进化至“共生伙伴”的进程中,技术与文明实现双向赋能。

10.jpg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转换器前沿技术研发中心主任、ADC首席专家杨金达带来《精度无界 速度无限——成都华微新一代高速ADC赋能数字世界》主题演讲。成都华微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战略级产品HWD12B16GA4型射频直采ADC芯片,该款ADC芯片在采样速率、动态性能、输入模拟带宽等核心指标上持续领跑全球,打破了国际巨头在高速高精度ADC领域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国内高速高精度ADC的自主创新突破。2024年全球ADC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并以年均7.5%的增速持续扩张,但这一市场长期被ADITI国际巨头垄断,高端ADC国产化率不足5%。他强调,在AI与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洪流对高速高精度信号转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我们突破的不只是芯片性能指标,更是构建了自主正向研发的核心能力,让中国高端装备拥有感知数字世界的澎湃动力。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国产高速高精度ADC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全球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更将加速关键领域核心器件的国产化进程。

11.jpg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金达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文带来《半导体产业发展形势》主题演讲,她指出,当前中美之间的博弈不断升级,全球各国也都不甘示弱,国际整体局势越发扑朔迷离。就当前半导体产业发展形势,我们必须认清三个事实:中美之间是一个新崛起国与一个老守成国之间的博弈,中美半导体博弈,还将持续20-3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发展到从全面落后到同台竞争的阶段,中国是一个最具活力也最具潜力的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自立自强发展是半导体产业界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她呼吁,我们的企业要聚焦自身、踏实做产业,凝聚合力、抱团发展,自立自强的同时,要坚持国际合作始终不变。

12.jp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文

高峰论坛上还举行了颁奖仪式。获奖单位凭借深厚的行业影响力为峰会汇集顶尖资源,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产业共促的道路上,一直同心同行,让产业链同频共振。

获得特别贡献奖的是: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门子EDA

Cadence

深圳华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突出贡献奖的是: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西安西电慧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平湖实验室

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砺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晶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天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吾拾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气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伊赛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富社(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上海朗仕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德律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国微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战略合作奖的是: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

西咸新区华西慧创微电子技术产业化研究院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

深圳华强电子交易网络有限公司

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CEIA电子智造|导电高研院

深圳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行业校友会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行业校友会

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微电子校友交流分会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

广东六棱镜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

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深圳市鹏湾芯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

深圳市凯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展览展示区:前沿成果荟萃,彰显产业活力

ICS2025峰会的展览展示区,集中展示了集成电路产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为企业和会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产品技术的平台,分享集成电路领域前沿成果和最新应用。

13 (1).png

产品与技术展示现场

至此,上午的高峰论坛圆满结束620日下午,ICS2025峰会有四大平行论坛以及专场对接会精彩继续,围绕人工智能与芯片设计、SiP与先进封装、国际化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导航、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

ICS2025峰会为业界构筑起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这场立足湾区、辐射全国的行业盛会,正以强大的磁吸效应推动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共商共集成电路产业在复杂国际环境和技术变革中的破局之道中国芯携手应对时代赋予的挑战,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湾区力量

14.png

2025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合作伙伴(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6月18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 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为TCL华星轻薄平板显示产品颁发全球首张SGS类自然光谱EX(Quasi-Natural Light Spectrum EX)认证证书。SGS 中国区副总裁赵晖、TCL华星研发中台技术企划中心负责人周明忠等双方领导共同出席颁证仪式。此次认证的获得不仅彰显了TCL华星在显示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方面的卓越表现,也引领显示行业向"自然光谱级"视觉体验迈出重要一步。

SGS为TCL华星颁发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认证证书

SGS为TCL华星颁发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认证证书

在电子产品普遍化、低龄化的时代,显示屏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攀升,健康护眼、极致画质、轻薄便携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TCL华星紧跟时代需求,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了领先的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该技术高度还原自然光谱特性,为人们的视觉健康和生理调节带来诸多益处。

综合性能指标优越 -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获SGS权威认证

研究表明,人眼长期接触显示设备易引发视疲劳,其核心诱因之一在于人工光源与自然光源的光谱差异。为了响应行业发展需求和消费者对健康护眼的迫切需求 ,SGS于近期正式发布《PT-25-000-203860 类自然光谱认证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首次以科学量化指标定义"类自然光谱",为显示产品的光学性能建立权威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模拟自然光的光谱分布特性,从源头优化设备光环境 ,减少人工光源与自然光光谱差异所带来的视觉伤害。

在为TCL华星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产品进行认证的过程中,SGS技术团队依据严格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展开了全方位的评估测试。根据标准,产品需通过以下严格测试:类自然光指数(QNLI),贴近自然光的光谱匹配度。测试原理为对比产品光谱与正午自然光光谱的差异,计算 380-780nm 可见光波段的吻合度。测试结果表明,TCL华星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的QNLI指数达 56%,远超 Ex 级标准,充分证明了其在光谱优化和色域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荣获SGS颁发的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EX(Quasi-Natural Light Spectrum EX)认证证书,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该认证的显示产品。

SGS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认证证书

SGS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认证证书

TCL华星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变革

类自然光显示技术高度还原自然光谱,让用眼更舒适,不过,实现类自然光显示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确保色域覆盖率。要在模拟自然光谱的同时,确保显示设备能够呈现出丰富、准确的色彩,让用户既能享受护眼的光环境,又能拥有高质量的视觉体验,这需要在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TCL华星研发的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通过优化BLU和RGB色阻方案,实现全光谱成分比例贴近太阳光,有利于生理节律。白天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预防近视。夜晚减少光线对褪黑素的分泌抑制,减少对睡眠影响。

光谱对比示意图

光谱对比示意图

在实现类自然光谱显示的同时,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还做到了高亮度和高色域覆盖率,为屏幕提供了画质保障。

TCL华星研发中台技术企划中心中心长周明忠在颁证仪式上表示:"TCL华星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凭借优异的显示特性,获得全球首张SGS类自然光谱EX认证(Quasi-Natural Light Spectrum EX认证)证书,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健康护眼技术的产品范围,体现了TCL华星在全球健康护眼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从圆偏光技术、环境光与色温自适应调节、低蓝光与抗眩光技术,到类自然光谱显示技术,TCL华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专利和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可。我们期待与SGS在更广、更深的维度上紧密合作,为消费者持续带来更优视觉体验!"

SGS中国区副总裁赵晖表示:"SGS很荣幸与华星在类自然光谱显示领域携手合作,TCL华星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其对终端消费者健康护眼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类自然光谱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行业伙伴通过该认证,共同构建‘健康光环境'生态。SGS将继续发挥在检测认证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技术实力,与TCL华星等企业携手共进,推动显示行业持续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在显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屏幕已成为人们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从电视、手机到电脑、平板,显示设备的光学性能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视觉健康与体验。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推出全显示品类产品认证服务,覆盖电视、手机、电脑、平板、投影仪等多类设备,以科学严谨的测试标准与多元认证体系,为消费者甄选优质显示产品提供权威依据,助力行业树立光学品质新标杆。

关于 TCL华星

作为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企业,TCL华星一直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卓越的显示解决方案,并持续践行先进显示技术品牌APEX臻图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更宜人的显示体验、更信赖的视觉健康、更永续的绿色低碳、更无限的未来想象,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视觉感官享受。

关于 SGS

关于 SGS(官微:SGS官方)

SGS 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99,500名专业员工分布在115 个国家及地区的2,5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构建起全球化服务网络。业务包含互联与产品、工业与环境、营养与健康、自然资源、管理与保证五大战略版图。凭借超过145 年的卓越经验和瑞士公司特有的精准度,SGS帮助企业达到质量、合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标准。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 通标)由SGS 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于1991 年。SGS 通标立足于集团业务板块,通过由16000 多名专业员工、100 多个分支机构和200 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内服务网络,为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提供全方位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Omdia每季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的最新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预计将环比下降10%,同比下滑6%。此次市场下行主要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中小尺寸显示应用设备制造商进行的业务与库存调整。由于此前关税风险影响,这些厂商在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曾大幅增加面板库存。但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关税担忧缓解,设备制造商开始采取更为保守的采购策略,从而导致面板出货量缩减。

Small_medium_display_shipment_(million_units)_and_quarterly_growth_(percentage).jpg

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百万片)及季度增长率(百分比)

根据Omdia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面板(9英寸以下全部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10.48亿片。其中AMOLED面板(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出货6.12亿片,市场份额占比58%。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少量用于车载及游戏设备。2025年第一季度强劲出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中小显示面板应用品牌商和代工厂为应对关税风险进行的库存备货,以及AMOLED面板厂商保持高稼动率生产。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仍享受关税互惠豁免,但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出口美国需缴纳20%关税。鉴于苹果iPhone有80%在中国组装、34%销往美国市场,面板供应链的关税预案备货尤为突出。同期中国推出的消费电子专项补贴政策也有效刺激了本土智能手机消费需求。

不过,由于持续的库存调整,2025年第二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下降至9.42亿片。其中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51亿片,市场份额保持在58%。在各应用类别中,手机显示屏(包括OEM手机屏和智能手表屏)将出现最显著下滑,环比降幅分别达14%和1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益于新款移动游戏机的发布,娱乐设备显示屏出货量将实现环比超100%的大幅增长。

“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通常呈现季节性特征,下半年往往迎来最强劲的增长。但2025年第二季度环比10%的下滑,明显反映出关税风险与库存调整带来的特殊影响。”Omdia显示研究部门高级总监David Hsieh表示,“与此同时,AMOLED面板持续占据中小尺寸显示面板总出货量58%的稳定份额,这尤其给LTPS TFT LCD厂商带来长期经营压力。相比之下,用于入门级手机的a-Si TFT LCD面板出货保持稳定,这促使更多中国面板厂商在其8.5代和8.6代LCD产线上加大中小尺寸a-Si TFT LCD面板的生产。随着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持续从智能手机领域向更多元化的设备和应用场景拓展,我们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将重返增长轨道。”

关于OMDIA

Omdia隶属Informa TechTarget, Inc.(Nasdaq:TTGT),是一家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我们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可落地的战略建议,助力企业制定明智的增长决策。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618585428/zh-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精简运营流程,降低资产完整性管理风险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TOKYO:6841)宣布,已与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壳牌”)签署长期协议,双方将共同整合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机器人与无人机进行工厂监控和维护的技术。根据该协议,横河电机将把由壳牌开发的先进机器视觉工具“操作员例外巡检”(Operator Round by Exception, ORE)集成至其自有的OpreX™机器人管理核心平台中。横河电机将把这一增强版软件服务推广至能源、化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客户。

OpreX_Robot_Management_Core.jpg

OpreX机器人管理核心平台

ORE是一项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机器视觉与AI分析能力,支持机器人在操作人员巡检过程中自主执行多项任务,如读取仪表、检查泄漏情况及设备问题等。这一解决方案是壳牌内部为期两年的协作成果,融合了机器视觉战略与其在完整性管理、远程现场检查和腐蚀管理方面的深厚技术实力。

OpreX机器人管理核心平台是横河电机机器人解决方案中的关键产品。该软件通过整合管理各类用于执行工厂维护任务(原本通常由人工完成)的机器人,帮助客户更安全、高效地维护设施。当该平台与工厂的控制和安全系统连接后,所获取的数据可用于向机器人发出指令,从而迈出实现工厂自主运营的重要一步。引入壳牌ORE技术后,OpreX机器人管理核心平台能为客户提供的应用场景将显著增多。

接下来,横河电机的机器人业务将在壳牌的两家工厂进行试点部署,以探索机器人与无人机如何通过提升工厂监控与维护效率来创造价值。

此次合作是横河电机与壳牌在阿姆斯特丹能源转型园区携手推进合作的首个重要里程碑。该园区由壳牌于2022年设立,旨在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及高校提供协作平台,共同探索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壳牌与横河电机还就统一的研发路线图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开发和增强机器视觉技术,确保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改进。此次合作彰显了两家公司致力于为能源和工业领域提供前沿解决方案的共同承诺。

横河电机副总裁、执行董事兼公司解决方案业务本部负责人前田雅治(Masaharu Maeda)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壳牌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展开合作。这项技术有望显著提升现场巡检效率,并降低操作人员面临的固有风险,从而有效化解工厂所有者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挑战。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将该技术推向全球工业设施所有者,助力构建更安全、高效的工作场所。”

壳牌综合天然气、上游业务与项目及技术部门首席信息官Gerben de Jong表示:“壳牌与横河电机在共同为运营场所开发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方面拥有值得骄傲的合作历史。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机器人解决方案与AI技术相结合,具有显著提升生产率与安全性的潜力。”

更多信息

机器人与无人机技术:
https://www.yokogawa.com/solutions/featured-topics/robot-and-drone-technology/

关于横河电机

横河电机为能源、化工、材料、制药和食品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测量、控制和信息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横河电机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帮助客户解决日益复杂的生产、资产和供应链优化等问题,实现向自主运营的过渡。横河电机于1915年在东京成立,拥有17,000多名员工。它通过遍布62个国家的128家公司的网络,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垂询详情请访问:www.yokogawa.com

本稿中的公司、组织、产品、服务和标识等名称是横河电机株式会社或其各自所有者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617577490/zh-CN/

围观 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4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