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就清能股份在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持续高速增长进行了报道:

2021年,清能股份电堆出货42MW,在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保持在行业市场的头部位置。近日,高工氢电于数据研究和深度访问后,分析了清能股份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四大亮点值得关注:1、出货产品以大功率为主,单堆150kW及以上电堆配套重卡出货量超200台;2、国外市场出货量占总电堆出货量30%;3、提前布局热电联供、发电及无人机等领域,预计在2022年将出现规模性增长;4、提前开发,将于2022年4月推出200kW系统,搭配250kW电堆,以满足下游市场重卡规模化发展需求。

在2019-2021这三年里,清能股份的电堆出货量稳步增长,总量分别达到26MW、36 MW、42 MW。从2003年涉足燃料电池领域开始,伴随着研发实力和经验的提升,清能在国产自主品牌电堆领域逐渐拥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要在如今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坚持走独创的大功率电堆技术路线,自主研发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才是一直以来驱动着公司一路向前发展的根本。

1.jpg

清能股份VLS II Pro 水冷系统

独创大功率电堆技术路线,在实践中成长

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杰宁和雄川氢能位居2021年配套车辆上牌的TOP5行列。这两家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配套氢能重卡分别在宝钢、广东黄浦区投运,在国内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这些系统里面的核心部件电堆就来自于清能股份。

GGII数据还显示,2019-2021年上牌车型平均功率分别为39.6kW、52.9 kW、93.2 kW,而在近三年时间内,清能股份已配套800台车用系统,其中150kW及以上电堆占据400台左右,远高于行业上牌车型平均功率,且配套数量在大功率电堆装车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技术路线多元化、技术迭代脚步迅速的行业发展初期,将大功率电堆做到高可靠性及稳定性,符合车用要求是十分不易的,这一切源自于清能股份依赖自身18年行业经验,在摸爬滚打中走出的“钛板+石墨板”复合的独一无二的技术路线。

事实上,当前纯用金属板或者石墨板,都有自身的优点,也有因材料本身特点所带来的局限,比如金属板轻薄,但不耐腐蚀,寿命难以达到车用要求,尤其是在持续大功率输出的工况下;石墨板耐腐蚀,但体积大、易脆,功率密度难以做大。

在清能股份总经理张弛看来:“将钛板和石墨板结合起来,在双极板易腐蚀的一面用石墨板,另一面用钛板(钛板本身比不锈钢轻、对涂层要求低一些,寿命长些),可以吸收两种板型的优点,既保障电堆的寿命,也让其能够实现大功率的需求。”

清能股份目前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是“金属和石墨”复合,二是纯金属,这两种技术路线都在持续开发之中。考虑到车载持续大功率输出的工况,现阶段在材料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形势下,石墨板的优势更大,加之公司早前在空冷电堆上已有“金属+石墨”复合产品的实际应用经验,在工艺及技术上有所积累,因此经过迭代之后在重卡上应用偏多,而纯金属电堆的目标则应用于对功率密度及重量要求特别高的场景,比如飞机制造。

清能股份在实践中磨砺出来的技术还在进一步迭代:2021年,公司250kW单堆产品开发进程顺利,预计今年4月将搭载该产品推出200kW系统,进一步满足下游重卡的应用需求。此外,公司也在不断升级设备、改进工艺,比如在钛板已实现卷对卷工艺的基础上,将石墨板也实现卷对卷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接下来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掌握产品核心中的核心,布局模式别具一格

除了坚持走电堆技术路线,清能股份在业务布局上也有两大侧重点。

1、 深耕材料创新

自主研发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构建了从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包括MEA膜电极、催化剂、金属极板、石墨极板、GDL)、关键部件到电堆及系统的完整技术平台。甚至公司自主开发的膜电极已经实现批量化、卷对卷的全自动化生产,还包括钛板的冲压及涂层等。

行业内的燃料电池企业一般是通过联盟合作伙伴或深度参股的方式,实现全链布局,但若掌握核心技术,那将成为技术迭代、跨越的关键,这也是自主品牌应具备的做法和能力。清能股份在材料上(尤其是双极板、膜电极)的布局更为深入。

张弛就曾表示:“双极板、膜电极是电堆公司应该掌握的核心要素。”

2、 开拓国外市场“一骑绝尘”

2021年,清能股份国外市场出货量占总电堆出货量的30%;配套100台车用系统出口到海外。在现阶段大多数燃料电池企业在国内生存尚且不易的情况下,清能股份坚持海外业务扩张,国内国外双向发展。

张弛认为:“清能做国际化的市场时间很长,早些年公司产品应用包括无人机、分布式电源等多个领域,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面广。公司的基因就是偏国际化的,有充足的资源与人才基础。近年来车用燃料电池兴起,基于长期经营积累下来的优势,我们的目光绝不局限于国内,也包括广阔的国外市场。”

从清能股份整个发展历程、独立开发的技术路线、布局模式等多方位来看,长年坚守自主创新意识是驱动公司向前发展的根本,这形成了公司独树一帜的鲜明特征。未来,伴随着全球氢能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相信清能股份的前景将更加值得期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JQnHbSpqpqfA5gb4--EHg

关于清能股份

清能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优秀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供应商,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上海、张家港、如皋和佛山),并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荷兰、香港等地设有多家子公司和办事处。目前公司倡导以氢气为主要载体的能源转型,致力于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交通及电力方面的规模化应用。目前公司的重点是发展以商用车为主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通过与系统集成商、汽车制造商和加氢基础设施开发商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广燃料电池在中大型客车、物流车、中重型卡车及港口设备上的应用。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国际评比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本月初发表2022年可持续发展年鉴(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2)评鉴结果,环旭电子首度获邀参加S&P Global ESG指数评比,即在电子设备、仪器与零组件产业类组(Electronic Equipment, Instruments & Components)入选成为2022年S&P Global可持续发展年鉴成员,并荣获铜奖。2022年可持续发展年鉴系根据2021年全球参加企业可持续发展评比的61个产业、共7,554家公司的评比结果进行排名,表扬各产业中表现优异之企业。

1.jpg

2022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铜奖

2021年在新冠肺炎的持续影响之下,各国的供应链受到高度影响;环旭电子以稳健的运营策略及有效的企业风险控管,创造15.94%的年营收成长率,为利益相关方达到优越的经营绩效。此外,公司亦聚焦于社会与环境议题的实践,以实际行动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公司深信“人才”是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种子,我们落实员工培力并制定人权政策,建立幸福职场。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责任领域做出贡献。2022年初,环旭电子发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 TCFD)报告书,进行气候风险与机会的管理与披露,展开阶段性策略,以达到2050年净零碳排目标。

环旭电子致力于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各方面的推展及信息披露,自2010年起发行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并于2020年成立集团可持续委员会,近年公司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受到S&P Global、MSCI等国际投资机构通过可持续发展评鉴认可我们在ESG的努力,未来更是会继续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展开阶段性策略,展现与世界接轨的决心。

关于USI环旭电子

USI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in-Package)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向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提供D(MS)2产品服务: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公司有27个销售生产服务据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四大洲,与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共同在全球为客户提供通讯类、计算机及存储类、消费电子类、工业类与医疗及车用电子为主等电子产品。环旭电子为全球领先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制造服务公司--日月光投控(TWSE: 3711, NYSE: ASX)成员之一。更多信息,请查询www.usiglobal.com或者在微信(账号:环旭电子USI) 关注我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近日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在极具挑战性的运营环境下实现了各项指标达到甚至超出业绩指导预测范围。此外,公司还发布了2022年业绩展望。

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86.57亿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内生式销售下降2%,这主要由于供应链限制,以及与2020年相比该季度口罩销售量下降且计算周期少六天。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订单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未交货订单额达到280亿美元,同比增长7%。第四季度营运利润率为17.5%,下降130个基点;在公司卓越销售的推动下,部门利润率提高30个基点至21.4%。霍尼韦尔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达到2.09美元,超出公司业绩指导预测范围的中点。

公司2021年全年销售额343.92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内生式销售增长4%,营运利润率和部门利润率分别提高50个基点和60个基点。公司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06美元,超出初始业绩指导预测范围(7.60美元至8.00美元)的上限。

“霍尼韦尔又一次在充满挑战性的一年强势收官。我们始终保持韧性,关注卓越运营以履行对股东的承诺,”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瑞哲 (Darius Adamczyk)表示。“我们专注于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的策略推动仓储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生产力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公务机和通用航空、高性能材料和通用互联软件等业务线在2021年实现两位数的内生式销售增长。我们严格的成本管理、快速的定价措施来提前应对通胀,以及进一步提升的生产力,使本年度部门利润率实现了60个基点的增长。因此,我们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4%。此外,我们在本年度还创造了强大的现金流,实现60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转换率为109%)以及57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调整后转换率为102%),自由现金流的利润率达到17%。”

杜瑞哲还表示:“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依旧表现强劲。我们持续聚焦并贯彻资本部署战略,包括投资于高回报的资本支出、回购34亿美元的霍尼韦尔股票、完成四项收购并宣布11年来的第12次增加股息。2021年度的资本部署超过了运营现金流,我们将在2022年继续保持这一做法。”

“霍尼韦尔持续积极应对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所取得的成绩令我倍感自豪。我们通过引入替代供应商、重新设计零部件并实施定价举措,快速缓解了供应链挑战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始终专注于增长,不断加大对新兴市场和技术的投入,例如我们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赋能解决方案以及创立综合性独立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我们以良好的势头和坚实的未交货订单量挺进2022年,我坚信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我们都处于有利地位,继续造福广大股东、客户和员工,”杜瑞哲总结道。

此外,霍尼韦尔还发布了2022年业绩展望。公司销售额预计达到354亿美元至364亿美元,同比内生式增长率达到4%至7%,或5%至8%(剔除新冠疫情相关的口罩销售额下降的影响);部门利润率提高10至50个基点,包括新合并成立的Quantinuum业务带来的30个基点的影响;每股收益达到8.40美元至8.70美元,调整后上涨4%到8%;运营现金流达到57亿美元至6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达到47亿美元至51亿美元。

点击此处参阅公司2021年业绩和2022年业绩目标指导的详细情况。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提供行业定制的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致力于将飞机、楼宇、工厂、供应链和工人等万物互联,使世界实现更为智能、安全和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霍尼韦尔始创于1885年,在华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上海开设的第一个经销机构。霍尼韦尔秉持深耕中国谋求长期发展的理念,贯彻“东方服务东方”和“东方服务世界”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增长。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 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芯华章科技正式宣布,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的领导者加特兰微电子与芯华章达成合作,采用芯华章的高性能FPGA原型验证系统产品-桦捷(HuaPro-P1),验证新一代复杂芯片的设计。

借助芯华章的自主软件工具链,加特兰可以一键完成ASIC设计到FPGA原型的分割和实现全流程,实现FPGA原型上的RTL级深度调试,从而达到全系统验证的目的,缩短从设计验证到软件开发的迭代周期,更快与其客户展开合作。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易开发、小型化成为毫米波雷达发展的热点和趋势,新兴应用对传感器的体积、功耗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摩尔定律的持续演进,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指数级上升,芯片验证越来越深入地嵌入到集成电路产业当中,扮演着芯片破局支点的重要角色。尤其是伴随SoC/ASIC设计规模不断增大且结构愈加复杂,想要缩减开发周期,必须将系统软件开发验证和投前验证并行,这更使得原型验证的优势凸显。许多设计和验证团队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原型验证,以满足产品面市的时间窗口。

作为芯华章自主研发的高性能FPGA原型验证系统,桦捷(HuaPro-P1)已获得8项专利授权,可基于自主设计的软硬件方案,帮助SoC/ASIC芯片客户实现设计原型的自动综合、分割、优化、布线和调试,一键式自动化实现智能设计流程,有效减少用户人工投入、缩短芯片验证周期,为系统验证和软件开发提供大容量、高性能、自动实现、可调试、高可用的新一代智能硅前验证系统。

加特兰微电子汽车产品总监刘洪泉:“在RTL代码到FPGA原型实现过程中,设计分割、时序与功能等调试工作,会占据FPGA原型验证工作比较大的比重。与传统FPGA平台相比,芯华章的桦捷(HuaPro-P1)在可调试性和易用性上有显著的提升,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片FPGA的大容量系统,支持深度调试手段。经过测试,通过HuaPro 自动化工具的辅助,在P1上实现系统原型与传统产品相比节约了三倍以上的时间,并保持了良好性能与稳定的运行,帮助我们加快整体的芯片设计周期。未来,我们将与芯华章保持长期合作,共同以最前沿的技术赋能复杂芯片设计,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性能、更易使用和更低功耗的芯片产品。”

芯华章科技研发副总裁陈兰兵:“芯华章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寻找实现其设计要求的高效验证路径,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设计与建模带来的艰巨挑战。同时,EDA工具的研发也需要良好产业生态的推动,非常荣幸与锐意创新的加特兰合作,通过交流更先进的市场需求,帮助我们快速进行产品迭代,并构建更强大的验证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持续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提供更加创新、快速、可靠的解决方案,助力加特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提供助力。”

关于加特兰微电子

加特兰微电子科技创立于2014年,是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与设计的领导者。公司汇聚了射频毫米波电路设计、雷达系统算法研发、大规模数字电路实现、高频天线设计以及汽车级芯片量产运营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并于2017年成功量产了全球首个汽车级CMOS工艺77/79GHz毫米波雷达射频前端芯片,率先实现了在汽车前装市场的突破。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易开发、小型化成为毫米波雷达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加特兰率先推出了集成雷达基带处理的SoC芯片,为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开发实现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公司又进一步推出了封装集成片上天线(Antenna-in-Package)技术,通过在芯片封装内部集成天线阵列,减少用户天线设计和高频板材投入,并大幅缩短模块研发和生产周期,加速毫米波雷达在汽车和行业市场的普及。

加特兰研发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并设立了杭州、深圳等研发和技术支持中心以及香港运营中心。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毫米波雷达芯片及方案提供者,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性能、更易使用和更低能耗的毫米波雷达技术,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智能的环境!

关于芯华章科技

芯华章聚集全球EDA行业精英和尖端科技领域人才,以智能调试、智能编译、智能验证座舱为三大基座,提供全面覆盖数字芯片验证需求的五大产品线,包括:硬件仿真系统、FPGA原型验证系统、智能验证、形式验证以及逻辑仿真,为合作伙伴提供开创性的芯片验证解决方案与专家级顾问服务。同时,芯华章致力于面向未来的EDA 2.0 软件和智能化电子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让芯片设计更简单、更普惠。

来源:芯华章科技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线

在传统的SI优化流程中,工程师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参数扫掠,或者使用复杂而又难以使用的MDO(多领域优化)工具进行优化分析,从而导致设计周期延长或无法在有限的时间中确定最优的设计变量。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西门子EDA 推出了全自动的HyperLynx -DSE优化流程,协助工程师快速而又准确得确定设计参数。

  立即扫码报名!

1644399642901595.png

参加本次线上研讨会并参与问卷,即可参与抽奖有机会领取精美好礼~

学习亮点

  • 传统优化流程中的问题

  • HyperLynx DSE 与 HEEDS(MDO)工具的集成

  • 优化通道COM 仿真结果

  • 优化3D EM模型的插入/回波损耗

  • HyperLynx Optimizer自动优化 IBIS-AMI 参数选择

1.png

HyperLynx DSE 与西门子 HEEDS MDO 工具紧密集成,利用了 HEEDS 领先行业的 SHERPA 混合优化算法,将SI 设计中的变量优化步骤变成了一个全自动的流程,这样工程师不在需要进行大量、长时间的变量扫掠,不需在传统的 MDO 工具中配置搜索策略、多次调整选择的算法进行迭代,不需要使用使用设计空间采样(DOE)或曲面拟合(RSM)等方法简化仿真模型以得到更快的仿真速度。

2.png

3.jpg

在本次会议中,我们将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演示 HyperLynx DSE 的工作流程。

首先,我们将搭建一个简单的SerDes 通道,进行COM 仿真,通过对传输线模型中几个变量的调整优化总体的 COM 仿真结果。

4.png

HyperLynx DSE 同样支持对于电磁仿真模型优化。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将创建一个参考Hatch Plane 的差分传输线模型,然后进行3D EM 仿真求解。通过自动优化流程确定最佳的线宽和线距,来得到最佳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结果。

5.png

6.png

通过先前的仿真结果,在 HEEDS 我们还可以建立高精度的替代模型,用以进行大规模的性能分析。替代模型能够大大加速仿真的速度,可以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评估量产时PCB 的SI 相关性能是否能达到预期。

最后我们还将介绍 HyperLynx 新版本中推出的AMI Optimizer自动优化功能。针对不具备自适应优化算法的 IBIS-AMI 模型,工程师可以快速确定正确的抽头系数、增益、滤波器零极点等参数。

西门子 EDA 希望能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通过HyperLynx DSE 流程,帮助客户能够更快、更好得实现产品设计。届时希望大家的到来!

SI 自动设计优化 - HyperLynx DSE

2月2320:00

7.jpg

闵潇文

闵潇文毕业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取得混合信号微电子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加入西门子 EDA,成为电子板级系统部门的应用工程师,负责直销团队的技术支持。

  立即扫码报名!

1644399642901595.png

参加本次线上研讨会并参与问卷,即可参与抽奖有机会领取精美好礼~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on Nersesian

1644398449115612.jpg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现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带宽,从而通过分散的智能网络即时向更多设备传输海量数据。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开发新行业标准时,技术研究一般需要提前 10 15 年启动。6G 5G 一样,既包括演进也包括革新。从整体来讲,我们可以预见技术能力将呈阶梯式发展。

6G 将加速推进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让世界向着真正的全球化和数字化社区迈出关键一步。根据 6G 的设想,到 2030 年,我们将身处一个由数据驱动的世界,体验近乎即时、没有限制的无线连通性。6G 将在 5G 的能力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有望为依赖连通性的医疗保健、制造、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垂直行业提供他们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不再是新奇或特别的使用场景,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使用场景涵盖包含非视听信息的全息通信、更加复杂和彻底的数字孪生,以及通过机器学习(ML)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改变我们利用数据的方式等等。6G 将为建立复杂的应急和灾难管理体系奠定基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它会推动移动通信更密切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开车上班、教育孩子、做饭、医疗保健,购物以及办理银行业务。

6G 带来的机会数不胜数,但要让 6G 成为现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兑现 6G 的承诺,企业、政府和创新者必须首先集中全力实现以下关键性突破:

1. 通过技术创新重新构思无缝网络

虽然 5G 是一项全球标准,但是要在所有无线网络(从蓝牙到 5G)、有线网络(从 LAN WAN)乃至非地面网络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仍然遥不可及。6G 需要新一代无线技术能够根据位置和需求灵活、无缝地使用这些系统。人工智能虽已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工业应用,但我们仍需要将人工智能融入到 6G 网络体系结构中,从而动态优化复杂 6G 网络的性能、效率和灵活性。最后,物联网、增强型移动宽带和超高可靠性通信等领域中的持续创新是奠定 6G 基础的关键。

2. 制定全球行业标准

适用于各行各业和所有地区的单一全球标准将确保 6G 部署的一致性和规模经济性。现在谈具体细节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必须为 6G 的演进和革新搭建框架。

我们必须齐心协力,通过开展联合项目、试验和演示来评估 5G 标准以及推动 5G 标准的演进,从而预测 6G 的需求。6G 旗舰计划是一个为 5G 推广和 6G 创新而建立的全球性研究和共创生态系统,此类创新举措已着手将行业利益相关者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发 6G 所需的基础技术。

3. 积极主动应对网络安全性问题

每一代移动无线新技术都必须应对双重网络安全挑战:1) 解决上一代技术的固有漏洞;2) 解决新一代技术扩大的威胁面所造成的新漏洞。5G 4G 具有更好的加密和安全性体系结构,但应用范围也会更广,连接的设备更多。6G 的愿景是打造一套更精细的使用模型,因此对基于软件的动态网络威胁来说是一个更大的目标。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遍布网络的数十亿个互联设备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侵入点。

所有 6G 参与者――从移动运营商、供应商及其客户到顶层(OTT)应用开发商――都需要实施和采用新的安全、测试和培训标准。此外,他们还需要将网络安全纳入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开发生命周期中,使用内置保护功能来识别漏洞,帮助网络在遇到入侵时快速恢复,从而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 6G 开发和运营风险。

4. 通过政策赋能创新、可达性和安全性

从现在开始,政策制定者有机会为 6G 奠定监管基础。他们需要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制定政策,为行业提供支持并在自动驾驶汽车、医疗保健、军事、智慧城市等任务关键型应用中保护人员和数据安全。

我们看到,是否能够上网导致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日益加剧。欧洲 Hexa-X 项目设定的 6G 早期愿景旨在缩小这一数字鸿沟,但是,要让农村或低收入地区的人也能够享受到 6G 的惠益,需要私营企业与公共部门通力合作。

5. 培养下一代工程师

为了让 6G 成为现实,我们需要培养下一代研究人员、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涉及数字、无线电和半导体等领域的电气工程以及同样涉及诸多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将继续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解决未来连通性问题的工程师们需要接受全面的多学科教育,才能进入技术多元化的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应当齐心协力,通过提高学生对 STEM 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相关技能,以及大力宣扬如何利用这个独特而有益的机会创造未来无线技术,最终实现缩小技能差距的目的。

6G 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虽然 6G 当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突破重重技术难关需要时间。随着 5G 逐步推广,现在开始规划 6G 恰逢其时。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必须齐心协力开发基础设施、新技术和新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实现 6G 赋能的无数创新。当下行动正当其时,我们必须一方面保持 5G 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为 6G 铺平道路。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1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9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29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备货Power Integrations的创新产品系列InnoSwitch™3-PD IC。该系列产品针对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的USB Type-CUSB供电 (PD) USB可编程电源 (PPS) 适配器,为工程师提供了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

PRINT_Power Integrations InnoSwitch™3-PD ICs_1_.jpg

贸泽分销的Power Integrations InnoSwitch3-PD IC将初级开关与控制器、隔离反馈、次级控制和USB-PD控制器功能同时集成到一个紧凑的封装中。借助Power IntegrationsPowiGaN™专利技术,可将该IC的实时遥测电源状态和故障监测功能与Power Integrations FluxLink™高速通信反馈链路相结合,实现快速、准确的次级侧调节。

InnoSwitch3-PD IC具有发热量低的特点,无需搭配笨重的散热器,因而能够减少元件数量。同时,它们还具备全面的保护功能,包括电压监测、精确的电压缓升/跌落保护以及可独立配置的输出过压和欠压故障监测。

此外,贸泽还分销支持InnoSwitch3-PD ICPower Integrations RDK-838参考设计套件。该套件采用板载的InnoSwitch3-PD IC实现具有3.3V21V PPS输出的60W USB PD 3.0电源。

如需进一步了解InnoSwitch3-PD IC,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power-integrations/power-integrations-innoswitch3-pd-ics/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拥有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设计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50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n/

关于Power Integrations

Power Integrations, Inc.是一家专注于高压电源管理及控制领域的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及电源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其推出的集成电路和二极管可为包括移动设备、家电、智能电表、LED灯以及工业设备在内的众多电子产品设计出小巧紧凑的高能效AC-DC电源。Power Integrations的SCALE门极驱动器可提高大功率应用的效率、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其应用领域包括工业电机、太阳能和风能系统、电动汽车和高压直流输电等。自1998年问世以来,Power Integrations的EcoSmart节能技术已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能耗,避免了数以百万吨的碳排放。鉴于Power Integrations产品对环境保护所起的积极作用,该公司股票已被纳入专注于环保技术的Cleantech和Clean Edge指数。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带动了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在这方面,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法规也发挥着推动作用。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私人住宅的通风系统都必须配备二氧化碳传感器。自2022年1月中旬开始,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将借助其XENSIV™ PAS CO2传感器来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是一款用于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降低能源成本的创新型二氧化碳传感器。该产品适用于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便携式室内空气监测设备和智能音箱等应用。在2022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2)上,XENSIV™ PAS CO2传感器在“智慧城市”类别中获得了“CES 2022创新奖”。

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总裁Andreas Urschitz表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良好空气质量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英飞凌全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是一款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该传感器与当前市场上的其他产品相比,体积更小、更易于集成。这款传感器可用于教室、办公室、餐厅和住宅等任何有人员聚集的场所。我们期待从1月中旬开始,面向我们的直接客户和分销商供应这款传感器。”

XENSIV™ PAS CO2传感器可应用于空调系统或空气质量监测器当中,有针对性地控制空气质量。这一方法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研究发现,只要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 ppm(百万分之一),就会让人昏昏欲睡,并影响专注力。

良好的空气质量也有助于抗击新冠疫情。研究报告表明,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溶胶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气溶胶是病毒(例如,COVID-19或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这意味着,在有效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基础上,英飞凌的XENSIV™ PAS CO2传感器还能够通过及时调节通风等方式,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这款二氧化碳传感器还可以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值进行精准的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控制教室、办公室、餐厅和住宅的通风时间,从而节约能源。同时,它还能够根据精确的传感器数据按需使用通风系统,降低通风系统的运行成本。

由慕尼黑科技公司eesy-innovation与英飞凌合作生产的便携式二氧化碳传感器“co2go”将成为XENSIV™ PAS CO2传感器在市场中的首批商用产品之一。co2go将于1月底通过实体店渠道发售。该设备可连接到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并就房间内不同位置的空气质量提供详细且可靠的信息,为用户健康和福祉带来助益。

英飞凌的XENSIV™ PAS CO2传感器基于创新的PAS(光声光谱)技术,因而能够以非常小的占板空间,实现极其高效的空气质量监测。该传感器的尺寸不及传统CO2 NDIR传感器的四分之一,是同尺寸传感器中唯数不多的达到加州Title 24标准的产品。英飞凌在颠覆性的PAS技术方面拥有众多专利,同时也在MEMS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XENSIV™ PAS CO2 传感器中集成的微控制器可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值直接转换为ppm值,该数据可通过串行I²C、UART和PWM这三个接口获得。该传感器的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范围为0 ppm至32000 ppm,测量精度为±30 ppm±3%读数(0-8000ppm)。此外,其生产工艺还将为客户带来更多裨益。例如,英飞凌基于该生产工艺,推出了首款支持SMD功能的CO2传感器,该传感器符合国际JEDEC标准,可采用回流焊接工艺进行无引脚表面贴装。

英飞凌于2021年12月开始生产XENSIV™ PAS CO2传感器。客户和分销商可从2022年1月中旬开始从英飞凌订购该产品。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公司,我们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带您通往美好的未来。2021财年(截止9月30日),公司的销售额达110.6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0年4月,英飞凌正式完成了对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

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 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挂牌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要点

  • 部分元等效电路 (PEEC) 法是一种依靠麦克斯韦方程积分表述的电磁仿真

  • PEEC 方法的基本公式是麦克斯韦方程的电场积分方程 (EFIE) 全波解

  • PEEC 方法的优点包括:

    • 只有系统中的材料被离散化,这减少了单元的数量

    • 解的变量也是电路变量

您是否注意过电子产品上的 CE 符号?这个符号表明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环境和电磁兼容 (EMC) 标准。

1.jpg

CE 符号表明产品符合 EMC 标准

满足 EMC 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规范了产品和其他相邻设备之间的电磁效应。电磁效应会影响电子系统的性能,如果这些效应超过了电磁兼容性 (EMC) 的限度,会导致产品退出市场。 

在电子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要预测电子产品的电磁效应,在设计阶段进行电磁仿真至关重要。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况有助于确认产品可否正常运行,并检查它是否符合 EMC 法规。

市场上有各种电磁仿真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时域法 (FDTD)、有限元法 (FEM)、矩量法 (MoM) 和部分元等效电路 (PEEC) 法:

  • FEM 和 FDTD 方法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的偏微分方程形式,适合散射问题

  • MoM 和 PEEC 方法则依赖于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形式,MoM 方法适合平面结构,而 PEEC 方法是进行电气封装分析和 PCB 分析的理想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 PEEC 方法的基本原理。

部分元等效电路法(PEEC)

如果想用基于电路的方法来解决电磁问题,可利用部分元等效电路 (PEEC) 法。PEEC 方法提供了一种完全基于等效电路的全波电磁电气建模技术。使用同一个等效电路,可以同时进行电路和电磁仿真。PEEC 法将电磁问题的解转化成电路模型,而不是解决由电位、电流、电压或电荷等场变量组成的场方程。 

PEEC 方法由 Albert E. Ruehli 博士开发,类似于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积分表述的 MoM 方法。PEEC 方法的基本公式是麦克斯韦方程的电场积分方程 (EFIE) 全波解。

EFIE 的一般形式被转换为 PEEC 公式,并从该公式中得出等效电路。PEEC 方法从 EFIE 中提供了部分元的等效电路,这些元是电阻、电位系数和部分电感。这种方法便于使用电路求解器在时域和频域方面研究电路。

使用 PEEC 方法,时域的所有发展状况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扩展到频域,反之亦然。宏观模型、简化的 PEEC 模型和特殊的电路公式等技术会进行调整,以实现 PEEC 模型的解。 

应用

PEEC 方法适用于自由空间仿真和时域、频域分析。由于支持全波和全频谱,这种方法在研究和工业开发中很受欢迎。大型系统的综合电磁和电路仿真是 PEEC 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

PEEC 方法的优点

基于 PEEC 模型的解提供了显著的电子改进,如纳入电介质、入射场和散射公式。它的等效电路以异质、混合电路和电磁场问题为核心,因此很容易使用电路理论或电路求解器(如 SPICE)进行分析。由于 PEEC 基于积分公式,使用该方法的优势(相对于基于差分公式的电磁仿真)包括:

  • 结构的离散化:在基于差分公式的方法中,如 FEM 和 FDTD,整个系统是离散化的。在 PEEC 方法中,只有材料是离散的。这种差异的表现是,在基于差分公式的技术中,单元数量较多,而在积分公式方法中,单元数量较少。在 PEEC 方法中,在体积和表面单元离散中,单元具有灵活性(混合正交和非正交),这提供了很好的建模可能性。 

  • 解的变量:FEM 和 FDTD 在场变量中提出解,如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变量的后处理需要将其转换为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然而,在基于积分公式的方法中,解直接以电路变量表示,如电流和电压。这使得 PEEC 方法适用于电子互连封装、电磁干扰 (EMI) 和 PCB 分析。

如果想对 PCB 的电磁问题和电路功能进行软件仿真,可以考虑采用 PEEC 方法。利用 PEEC 等效电路,可以进行组合电路和电磁仿真。由于 PEEC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公式,它需要的离散化程度较小,而且解的变量与电路变量相同。如果打算为产品设计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可以开发 PEEC 模型,以便在时域和频域之间无限制切换。

来源:Cadence楷登PCB及封装资源中心

围观 1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upta博士将带领Velodyne世界级工程团队推进强大的激光雷达软硬件解决方案组合开发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宣布,公司已任命Anurag Gupta博士为工程执行副总裁。他将负责领导Velodyne的工程团队,打造高价值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系统级问题,使客户能够成功塑造更安全、更高效、更加可持续的未来。Gupta博士此前在Sense Photonics担任工程高级副总裁,负责领导产品开发和3D Flash激光雷达产品发布。 

1.jpg

Velodyne Lidar, Inc.宣布Anurag Gupta博士担任其工程执行副总裁。他负责领导Velodyne的工程团队,打造高价值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系统级问题,使客户能够成功塑造更安全、更高效、更加可持续的未来。(照片:Velodyne Lidar)

Velodyne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正在帮助构建创新型自主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基础设施和汽车等众多行业。Gupta博士将带领Velodyne工程团队开发价格合理的高性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以推动大规模采用。他向Velodyne首席执行官Ted Tewksbury博士汇报工作。 

Tewksbury博士表示:“Anurag是理想的工程主管,将帮助Velodyne进一步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我们的高性能、高性价比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路线图。他是一位光学专家,在开发和推出硬件和软件等成功的商业化产品方面有着骄人往绩。Anurag久经考验的工程领导力将帮助Velodyne加速推出可随时批量生产的优质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Gupta博士表示:“众所周知,Velodyne发明了商业应用激光雷达,并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我期待与公司才华横溢的团队合作,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开发,为多个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并改善人们的生活。” 

关于Anurag Gupta

Anurag Gupta博士是一名高级主管,在提供复杂技术和产品方面有着良好往绩,并在多个行业拥有80多项专利。他在加入公司前担任Sense Photonics(已被Ouster收购)的工程高级副总裁。在此之前,Gupta博士曾是智能窗户开发企业View, Inc.的工程副总裁,负责领导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的开发和推出。更早之前,他在谷歌工作,打造了首个版本的谷歌眼镜,并曾担任Nest Sensors的负责人,为Nest的一些商业上大获成功的产品开发传感器和光学技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他曾在谷歌、惠普和Tamarack Scientific担任过多个光学和系统工程职位。Gupta博士拥有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131005128/en/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5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