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外媒报道,来自西北工程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科学家团队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免费的、易于使用的工具从而让科学家能加快发现和研究呈现金属-绝缘体过渡(MIT)的材料的速度及识别新的特征来描述这类材料。

1.jpg

使微电子器件更快、更节能及设计出新的计算机架构的关键之一是发现具有可调谐电子性能的新材料。MIT的电阻率可能会表现出金属或绝缘电子行为,而这取决于环境的性质。

尽管一些具有MIT特性的材料已经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但已知的只有不到70种材料,另外,具有集成到新电子设备中所必需的性能的材料则更少。此外,由于各种各样的机制,这些材料用电开关,使得获得这类材料的一般理解非常困难。

“通过提供数据库、在线分类器和一组新的特征,我们的工作为理解和发现这类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麦考密克工程学院材料与制造Morris E. Fine教授、该研究的论文研究者James Rondinelli说道,“此外,这项工作可以被其他科学家使用并应用于其他材料类别以加速发现和理解其他类别的量子材料。”

“我们的工具和模式的关键元素之一是,它们面向广泛的受众;就像人们不需要深入了解搜索算法就可以浏览互联网一样,科学家和工程师不需要了解机器学习就可以使用它们,”Rondinelli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首位合著者Alexandru Georgescu说道。

据悉,该研究小组于2021年7月6日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发表了相关论文--《Database, Features, an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o Identify Thermally Driven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Compounds》。

美国西北工程大学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教授、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研究人员之一Daniel Apley指出:“这个免费的工具可以让任何人快速获得他们正在研究的材料是金属、绝缘体还是金属-绝缘体过渡化合物的概率估计。”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上半年始于汽车领域的全球性芯片短缺,波及到了众多领域,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都受到了影响,导致产品的生产受限,出货量明显减少。从英文媒体的报道来看,服务器也是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产品之一,今年二季度出货量的增长率,不及预期。

英文媒体在报道中表示,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环比增长9.2%,低于4月份预计的14%的环比增长率。

在报道中,英文媒体还提到,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的环比增长率低于此前的预期,主要是受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影响,影响到了产量,进而影响出货量。

虽然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的环比增长率未达到10%,但外媒预计,在云计算、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及高性能计算需求增加的推动下,一线大数据运营商及服务器品牌的订单将会增加,三季度全球服务器的出货量,预计将环比增长13%。

来源:TechWeb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内权威第三方智库赛迪顾问发布《2020-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报告公布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主要环节重点企业榜单,浪潮新基建跃居资源平台领域第二名。

报告中,赛迪顾问对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将智慧城市产业全景分为上游的规划设计、中游的建设/运维、下游的应用/运营以及支持与保障环节。其中,产业中游的建设/运维环节包括基础设施和资源平台两大类,旨在夯实数字基础、提升智慧化能力。

在资源平台领域,浪潮新基建凭借城市大脑、物联网平台、交通大脑等平台领域的优秀产品和落地案例,跃居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主要环节重点企业第二名。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新基建”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迎来集中爆发,总体产业规模达到2962.8 亿元。与此同时,城市大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枢,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和众多厂商的青睐,出现了一大批以“城市大脑”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城市大脑建设领域的领军厂商,浪潮新基建已为全国不同层级、不同产业特色的30多个城市建设城市大脑,包括以重庆、济南为代表的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攀枝花为代表的特色城市,以郑东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新区和灵宝、莒南等县级城市,并为济南市郭店社区建设社区微脑,形成了多层次的城市大脑落地案例。其中济南、攀枝花城市大脑分别荣获第九、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中国区“数字化转型”入围奖,郭店社区微脑荣获 IDC“民生视域下的智慧城市发展新格局暨Smart City Award”大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

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发展到新型智慧城市阶段,企业要全面转型升级,将以往的产业链式思维切换为商业生态网式思维,将注意力从过去的仅仅聚焦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切换到整个行业的产业化。此外,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和5G 规模化商用,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3 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843 亿元。

面向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对新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浪潮新基建正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夯实一个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以路灯为载体,以城市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为牵引,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深耕一个城市大脑平台,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采用AI+实时在线的数据,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形成面向城市治理、市民服务、产业发展、城乡设施四大领域的协同解决方案。

未来,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企业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商,浪潮新基建将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持续发力新基建,因地制宜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联合生态合作伙伴为智慧城市提供规划、融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支撑,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HCL Technologies (HCL)被Gartner评为2021年公有云IT转型服务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Public Cloud IT Transformation Services)领导者。Gartner是一家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操作客观见解的公司。  

这份魔力象限报告旨在评估提供IT转型成果和服务并使用本地公有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来构建和交付这些服务的公司。HCL凭借定制化的方法和广泛的产品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深厚的垂直能力和为行业客户共创解决方案的能力,HCL已经帮助众多客户实现了IT转型。HCL大力投资初创企业,以帮助他们快速、灵活地推进创新及IP和垂直解决方案发展,这也是所有客户参考人都推荐HCL提供公有云IT转型服务的一大关键原因。  

HCL认为,这是对其强大的云文化、解决方案、经验和内部人才的肯定。  

HCL Technologies首席技术官兼生态系统负责人Kalyan Kumar表示:“我们已经通过专门的生态系统单元构建了强大的公有云能力,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并为他们的云转型之旅规划明确路线。我们结合‘云智能’战略和广泛的服务和定制化方法,以确保为客户的云投资带来长期的转型价值。”  

HCL“云智能”包含一系列符合行业要求的服务、能力、产品和平台,旨在帮助企业打造由创新型云服务和智能自动化驱动、具有敏捷性的智能型业务,横跨全部的三大业务细分领域——IT和业务服务、工程和研发服务,以及产品和平台。HCL“云智能”与客户携手合作,利用与领先的云供应商及技术领导者的战略合作生态系统,创建涵盖业界开创性云解决方案和服务的适应性产品和服务组合,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HCL“云智能”由4万多名经过认证的云专业人员、3,000个行业用例、30个行业云解决方案以及1.2万份云资产(包括4,000个自动化工件)提供支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hcltech.com/CloudSmart

Gartner指出:“此市场提供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专门由公有的超大规模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构建的云原生专业管理服务来交付IT转型成果。有意使用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云、Microsoft Azure和其他‘超大规模’平台等公有云的组织,可与该市场的提供商合作,以充分获取云服务带来的转型效益。”  

点击此处下载免费的“2021年Gartner®公有云IT转型服务魔力象限™研究报告”。

公有云IT转型服务魔力象限,Mark Ray、Tobi Bet、David Groombridge、Craig Lowery、DD Mishra、William Maurer,2021年8月2日。  

Gartner®不为其研究出版刊物中所涉及的任何厂商、产品或服务提供背书,也不建议技术用户只选择评级最高或其他指名的厂商。Gartner®研究出版刊物由Gartner®研究机构的观点所组成,不应理解为对事实的陈述。Gartner®对本研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包括任何适销性或特定用途适用性的担保。

Gartner®Magic Quadrant™Gartner, Inc./或其在美国和国际附属机构的注册商标,已获许可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权利。

关于HCL Technologies

HCL Technologies (HCL)利用未来十年的领先技术为当今全球企业提供支持。HCL通过其“模式1-2-3”(Mode 1-2-3)策略、深厚的行业专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及Ideapreneurship™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向下一代转型。  

HCL通过三个业务部门提供其服务和产品:IT和业务服务(ITBS)、工程和研发服务(ERS)以及产品和平台(P&P)。ITBS通过应用程序、基础架构、数字流程运营和下一代数字转型解决方案,帮助全球企业实现业务转型。ERS在产品开发和平台工程的各个方面提供工程服务和解决方案。P&P为全球客户提供现代化的软件产品,以满足其技术和特定行业需求。通过先进的合作创新实验室、全球交付能力和广泛的全球网络,HCL在金融服务、制造、技术与服务、电信与媒体、零售与包装消费品(CPG)、生命科学与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垂直行业中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HCL重视多样性、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计划,并以此为豪。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中,HCL的合并收入为105.4亿美元。公司拥有超过17.5万名极富创意的优秀员工,在50个国家开展运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hcltech.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805006174/en/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的TWS开发套件可缩短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设计周期,并加快具有高级功能的TWS产品的上市。

高级微型声学麦克风与扬声器、音频处理与精密器件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和全球供应商楼氏电子公司(Knowles Corporation, NYSE: KN)宣布推出人工智能型真无线立体声(TWS)开发平台,以加快从入门级到高级应用的产品开发过程。借助这项新解决方案,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获得一个完全可操作的TWS开发套件,其中包括由楼氏电子设计的预调谐和预配置耳机,以及一个强大的蓝牙(Bluetooth®)处理平台。这款耳机配备了楼氏SiSonicTM MEMS麦克风阵列、语音振动传感器和一套带有楼氏平衡电枢的高级扬声器驱动器组件,用于推动高级TWS功能的开发,同时缩短上市时间并降低与基础开发相关的高昂成本。楼氏电子已经与多个伙伴合作,以在开发套件上集成高级功能,使制造商能够快速添加主动降噪(ANC)、环境模式、高清(HD)音频、语音命令、语音呼叫算法和人工智能型对话增强功能。

楼氏电子战略营销总监Raj Senguttuvan表示:“在所有价格细分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TWS的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高端品牌将继续为其新的TWS设备添加新兴的高级功能,从而形成产品差异化并获得更多价值。为制造商提供灵活而强大的TWS开发平台,将有助于TWS市场的创新者更快地向消费者交付采用优质楼氏技术创建的新兴高级功能。”

这款TWS开发套件的核心是处理平台,楼氏IA8201 AISonic™音频边缘处理器和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的CXD 3781编解码器,加上优质蓝牙音频片上系统(SoC),可带来沉浸式体验并实现噪声过滤功能。凭借出众的主动降噪和透明性能,该设计提供了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平台。楼氏IA8201 AISonic音频边缘处理器针对高级语音和音频处理进行了优化。这个强大的开发平台非常灵活,允许制造商使用可拆卸式耳机测试自己的配置、集成高级功能并调整性能和功耗。

楼氏耳机采用楼氏高性能Everest (SPH0690LM4H-1)数字麦克风设计,可采集高品质音频。Everest数字麦克风采用紧凑式外形设计,可以灵活地集成到TWS耳机等空间极其有限的设备中。它提供了高信噪比(SNR)和声学过载点(AOP),拥有出色的宽带音频,可实现录音棚级性能和高质量主动降噪。为了实现高清音频输出,该耳机采用了一种混合驱动器式设计,驱动器带有一个楼氏平衡电枢高音扬声器和一个动态低音扬声器。另一个版本配备了楼氏最小的全频平衡电枢驱动器,适用于外形小巧的TWS设备。

为了满足对语音质量和清晰度的不断增长需求,楼氏电子与领先的语音、听力和音频DSP解决方案提供商Alango Technologies进行合作。Alango的多麦克风波束成形语音通信包(VCP)及其OnlyVoice技术(该技术以智能方式将外部波束成形与内部基于传感器的语音处理相结合),均被移植到IA8201处理器中。由于功耗和内存要求较低,这些高度优化的解决方案能够为TWS设备提供优质的语音拾取功能。

TWS套件还包括由Chatable提供的AITransparency+,这是专为利用IA8201 AISonic处理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功能来实现“会话增强”而设计的首个人工智能技术。AITransparency+可实现“会话增强”,并具有先进的片上专有深度神经网络架构,每秒可执行超过一亿次人工智能计算,能够选择性地对会话语音信号进行声学增强,而不会产生可察觉的延迟。

TWS开发套件具有可扩展性、丰富性和可定制性,允许客户利用楼氏电子合作伙伴提供的预调算法,或针对其他用例快速调整自己的算法。该套件开放和灵活的特性支持现有和新兴的TWS高级功能及下一代应用,能够利用一流的音频和听觉技术为未来的创新提供灵活性。

供货

TWS开发平台现已对TWS制造商开放。请联系楼氏电子以获得开发支持。点击此处查看更多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Knowles.com

楼氏电子

楼氏电子(NYSE: KN)是高级微型声学麦克风和扬声器、音频处理及精密器件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和全球供应商,服务于移动消费电子、通信、医疗技术、国防、电动汽车和工业市场。楼氏电子利用其在SiSonic™ MEMS(微机电系统)麦克风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其强大的音频处理技术来优化音频系统,并改善移动设备、耳机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用户体验。楼氏电子还是声学元器件、高端电容器和毫米波射频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楼氏电子凭借独特的技术、专有的制造方法、严格的测试和全球规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创新解决方案。楼氏电子成立于1946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伊塔斯卡的全球化组织,公司在10多个国家拥有员工。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knowles.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805005140/en/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华为与京东联合创新推出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并以“风进水退,极致节能”为主题,隆重举办发布会。本次发布会邀请了来自数据中心温控领域的思想领袖、行业大咖、技术专家等嘉宾,共同见证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EHU, Environment Handling Unit)正式发布!

1.jpg

华为-京东联合创新推出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

洞察趋势,引领风进水退

在“碳中和”和“新基建”的推动下,节能减排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大势所趋,制冷系统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西安工程大学教授黄翔在发布会上表示,数据中心的制冷技术在过去的20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当前阶段,以间接蒸发为代表的自然冷却技术能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已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

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智能温控总经理王刚介绍,自2019年首次发布FusionCol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华为对更低PUE、更易维护的追求从未止步。通过核心器件的技术突破和系统架构的优化升级,在2020年创新发布FusinCol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2.0。在此基础上,本次推出的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实现从AHU到EHU环境一体化控制的跨代升级。

2.jpg

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产品图

持续创新,打造极致节能

王刚介绍,目前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应用存在安装交付需进一步简化、连续制冷实现成本高、出电率需进一步提升等痛点,为此,华为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逐点突破,做到极简、绿色、智能、安全。

极简:创新采用“暖通融合”、“冷电融合”理念,在原有AHU的基础上,融合加湿&除湿、隔断防火二合一风阀等功能,缩短TTM 50%。同时,EHU实现对锂电储能系统的直接利用,无须前级配置UPS,配电链路更简单,端到端Capex降低10%。

绿色: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上,华为在核心器件上持续保持技术创新,采用全新一代换热芯和风机设计,实现换热芯结垢率降低75%,换热效率提升5%,风机效率提升8%,支持在深圳地区典型应用场景下实现1.25的PUE目标。EHU利用锂电储能系统进行峰值功率调节,实现更多的电力容量可以分配到IT系统,提升出电率达3%以上。

智能:通过AI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智慧成为智能时代不变的主题,暖通系统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EHU利用AI-iCooling综合能效寻优技术,进一步降低PUE,在硬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CLF达0.02。EHU支持利用AI技术替代人工巡检,故障可预测,故障自诊断,节省运维时间50%以上。

安全:EHU借助于直接支持锂电储能系统的特性,实现市电切换过程中温度“0”波动,更好满足数据中心可用性的要求,同时降低机组谐波影响,提升电网质量。

除了发布新品,本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走进华为600kW全场景焓差实验室,现场实测环节。该实验室主要用于间接蒸发冷却设备PUE测算,实现PUE“所见即所得”,此外,除了常规性能测试外,通过模拟刮风、下雨、下雪、太阳辐射等极端天气测试环境,确保环境适应性得到验证。目前,已通过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GMPI认证,并鉴定为可信级别最高的A类实验室。

3.png

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GMPI认证A类实验室证书

现场实测数据显示,在同一模拟环境下,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制冷解决方案,采用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可达到功率、温度“0”波动,从而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运行。

另外,京东云在宿迁创立了联合创新产品实验室,相关产品会在实验室率先调试和验证。此次联合创新也结合了华为数字能源和京东云双方的优势,具体调试验证数据和联合创新产品会在11月CDCC大会联合发布。

对话专家,畅谈绿色未来

在发布会上,数位来自数据中心温控领域的专家围绕行业发展、咨询设计、行业应用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畅谈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绿色未来。

4.jpg

专家对话环节

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资深专家,杨彦霞提出,在各行各业积极践行‘碳中和’目标之际,制冷系统成为数据中心行业节能减排关键部分之一。其中,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呈现大规模应用之势,并且可以批量复制。同时,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研究中心数据专项研究中心副主任冯立京认为,在减少连续制冷配置、降低峰值功率、提升多层应用出柜率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将成为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发展的核心。

谈及华为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创新投入,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智能温控资深研发专家韩义介绍,为进一步降低PUE,华为通过持续扎根技术,提升风机、换热芯、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效率,同时搭载AI技术,实现数据中心最佳智能化体验。“陕西移动数据中心采用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PUE可达到1.25以下,不仅满足政府绿色节能要求,而且打造了运营商节能标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网络管理中心动环网络运维组组长郝峻分享表示。

根据最新的赛迪顾问和ICTresearch市场报告显示,凭借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出色的产品表现,华为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位居中国数据中心蒸发冷却温控市场第一。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费珍福表示,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真正诠释了“风进水退,极致节能”的创新理念。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将会是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接下来,华为将持续创新,打造更加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来源:华为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5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发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业绩数据。盈利和自由现金流势头良好,营收在艰难的供应局面中逆势上扬,预计最后一季度业绩将继续表现强劲。

  • 2021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7.22亿欧元;利润4.96亿欧元;利润率 18.2%;自由现金流4.77亿欧元

  • 2021财年第四季度展望:若美元兑欧元汇率为1.20:1,预计营收将达到约29亿欧元。基于此,利润率预计将约为19%

  • 2021财年展望:基于对2021财年第四季度的展望,预计全年营收额将达到约110亿欧元。在此水平上,利润率预计将达到18%以上。预期投资额仍旧为大约16亿欧元。自由现金流预计将达到约15亿欧元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博士表示:“半导体对促进能源和数字化转型有重要作用,因此需求将持续不断。然而,目前半导体市场仍面临着供应极其紧张的局面。由于库存处于历史低点,我们的芯片直接从工厂发给终端用户。面对这样的形势,任何因疫情而对企业生产造成的限制,比如马来西亚近期实施的管控措施,都会带来尤为严重的影响。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改善整个价值链的现状,并采取尽可能灵活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扩充产能。”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公司,我们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带您通往美好的未来。2020财年(截止9月30日),公司的销售额达85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46,700名员工。2020年4月,英飞凌正式完成了对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

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 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挂牌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0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3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FMBD EP是SCHURTER的旗舰型双极滤波器系列产品,比以往产品更为紧凑,适用于带中性线的三相系统,其特殊型号可用于高额定电压应用。该系列产品适合具有超高电磁辐射的应用,如用于自动化生产、电机驱动器以及工业厂房机械的设备和系统。该系列功能强大的滤波器还是用于控制电机的现代变频器的首选配件。

SCHURTER_FMBD_EP.JPG

FMBD EP系列滤波器产品采用质量顶尖的元器件,比如大尺寸薄膜电容器和拥有高磁导率扼流圈,使该系列产品具有卓越的宽带滤波器衰减性能。该系列的滤波器,在50°C的环境温度下,设计电流为16A至230A,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100 C。其标准版适用于漏电流小于9.4mA的工业应用,而漏电流小于2.5mA的特别版本则适用于对漏电流敏感的应用。

该系列滤波器具有用于安全接线的螺丝端子,而金属法兰则确保了滤波器拧到底盘后具有出色的接地性能。该系列高达520VAC产品通过了ENEC和cURus认证、同时760VAC产品也通过了ENEC和UR认证。 

重新设计的FMBD EP系列滤波器可完美替代SCHURTER集团FMBD和FMBD NEO系列滤波器,在提供相同性能的同时,显著减小了其尺寸和重量。

网际网路

数据表 FMBD EP [1]

关于SCHURTER集团

SCHURTER是国际领先的电气和电子元件创新者和制造商。 该公司专注于安全电源和易于使用的设备。 其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电路保护,插头和连接器,EMC产品,开关,输入系统和电子制造服务领域的标准解决方案。 SCHURTER的全球代表处网络确保了可靠的交付和专业的客户服务。 如果标准产品不适合,公司会开发特定于客户的解决方案。

联络方式
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SCHURTER: marketing.sg@schurter.com

schurter.cn

[1]: https://www.schurter.cn/datasheet/FMBD_EP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3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归母净利润达10.4亿港元 同比增122.9%
TCL智屏销售量稳居全球前三
互联网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8.3%至7.2亿港元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TCL电子”或“公司”,01070.HK)今日发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之中期业绩。

2021年上半年,在TV面板产业链供需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公司表现出强劲韧性。凭借全球领先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全球智屏销售量与互联网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来自持续经营业务营业收入349.3亿港元,同比增长103.7%;毛利达55.7亿港元,同比增长57.6%;得益于专注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优化供应链和渠道布局,加强降本增效,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4.2%。

公司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归母净利润达10.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9%;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2.4亿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43.30港仙,同比增长113.3%。

品牌出海成绩显著,智屏及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

2021年上半年,TCL电子把握行业变革机遇,坚持以智慧显示业务为核心,深入贯彻“AI x IoT”全场景智慧健康生活战略,加大研发与创新投入,公司全球智屏销售与互联网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TCL智屏销售量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高端产品渗透加速

凭借全球产能布局及产业链优势,TCL智屏2021年上半年销售量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趋势,全球销售量达1,127万台,同比增长11.8%。根据群智咨询的最新报告,2021年上半年TCL智屏全球销售量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11.6%,排名稳居全球前三。根据GfK 和NPD 目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1至5月TCL 智屏销售量在海外19个国家及地区位列前五。根据中怡康全渠道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TCL 智屏销售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13.9%,位居全国第三;在中国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达13.2%,跃升至全国第二。

2021年上半年,TCL电子继续稳占全球市场第一梯队地位,国际业务竞争力持续增强。2021年上半年TCL 智屏海外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22.2%,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2.0%,收入达166.6亿港元,同比增长61.4%;毛利达24.0亿港元,同比增长34.3%。其中智屏收入分区域来看,北美市场同比增长31.6%,新兴市场同比增长74.9%,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40.8%。

中国市场方面,受屏价上涨的影响,TCL电子采取提升销售价格、优化产品结构等积极策略,消化了部分成本压力。202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TCL智屏平均售价同比增长75.8%,收入达64.3亿港元,同比增长47.9%;毛利达13.1亿港元,同比增长17.7%。与此同时,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迎来突破,并且产品大屏化趋势愈发明显。2021年上半年TCL量子点智屏销售量同比提升61.8%其销售量占比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4.5%;TCL 智屏平均销售尺寸较去年同期提升2.6吋至52.5吋。未来公司将坚定中高端路线,持续优化产品与渠道结构,继续推动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互联网业务盈利能力持续释放,收入同比增长38.3%7.2亿港元

TCL电子稳步推进于全球范围布局的家庭互联网业务发展,致力为用户提供多屏实时互动、全场景智能感知的产品与服务。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全球互联网业务收入达7.2亿港元,同比大幅提升38.3%。

中国市场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国内互联网业务(主要为雷鸟网络科技集团相关业务)的收入达6.0亿港元,同比显着增长51.3%。雷鸟网络科技致力加强用户体验,软件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会员业务收入、增值业务收入和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5.9%、44.8%和13.0%。雷鸟网络科技在深化与各大长视频内容方合作的同时,大力开拓少儿业务、大屏教育、长辈业务等创新型业务,同时发展云游戏、短视频等垂直类内容领域,用户黏性持续增强。截至2021年6月底,雷鸟网络科技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3.8%达1,929万;2021年上半年用户日均开机时长达5.13小时;2021年上半年ARPU达到31.4港元,同比增长31.5%。

海外市场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互联网业务收入达1.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通过继续与Roku、Google和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开展紧密合作,完成TCL Channel的商业化转型,持续扩充全球家庭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空间。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的内容聚合应用TCL Channel已覆盖全球18个国家,未来将继续推进TCL Channel于更多国家上线,为各重要市场的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用户体验与服务。

智能移动、连接设备及服务总销售量达1,470万台,同比增长37.7%

作为TCL电子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业务生态,加速落实“AI x IoT”战略的重要一环,TCL通讯全球业务并入以来保持良好发展。2021年上半年,TCL电子智能移动、连接设备及服务总销售量达1,470万台,同比增长37.7%,收入达70.9亿港元。

从全球重点市场来看,根据IDC的最新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手机销售量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排名第四位,在西欧排名第五位。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智能平板销售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位,其中在美国排名第三位,在西欧排名第五位。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智能移动、连接设备及服务的相关业务,多元化拓宽赛道,获取更大市场发展空间。

持续增强研发力度引领高端显示及智能交互变革

TCL电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智屏的设计、研发与先进制造,尤其关注显示技术、AI与智能交互领域的突破,致力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力,并逐步提高智屏在家庭应用的渗透率。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大增102.6%至10.3亿港元,研发费用率为2.9%。

2021年上半年,TCL电子继续推出多款中高端智能化产品,例如TCL X12 8K Mini LED 星曜智屏,TCL C12量子点Mini LED智屏,以及全新 TCL 20 系列手机。其中,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 TCL OD Zero Mini LED 技术的新品,TCL X12 8K Mini LED 星曜智屏,该产品也是全球最薄的Mini LED智屏;此外,TCL X10 8K QLED TV凭借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和丰富的产品功能荣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颁发的“2021年度最佳显示产品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智屏产品,反映出公司的技术落地和产品研发实力。不仅如此,公司也持续加大“AI x IoT”技术研发投入与力度,涵盖AI、IoT、云服务、大数据、智能交互、安卓TV系统、互联网应用等多个前沿领域。

把握行业变革机遇,深化AI x IoT全场景智慧健康生活战略

AI、IoT等前沿技术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显示行业“数智化”转型将迎来全面提速,带来重大发展机遇。TCL电子将围绕“屏联万物,智显未来”,坚持以智屏业务为核心,专注发展高端显示及智能交互技术;与此同时,TCL电子将继续大力推进及落实智能化与全球化发展战略,深化全球供应链和渠道布局,重视并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围绕AI、互联网大数据、5G、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加强研发与创新,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支持创新业务发展,稳步提升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以持续提升TCL电子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坚定迈向全球领先,致力为全球用户提供多屏实时互动、全场景智慧感知的极致产品与服务,并为公司的股东带来长期持续性增长和价值回报。

有关TCL电子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01070.HK,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深圳,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智能电视、移动通讯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并自主开发家庭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且中国唯一一家具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的多元化消费电子平台。TCL电子的战略是以智慧显示为核心,以5G及“AI x IoT”为技术驱动,为用户打造家庭、移动及商用场景智慧健康生活,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根据群智咨询最新报告,TCL电子2021年上半年全球品牌智能电视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前三。凭借在国内及海外的领先市场地位,TCL电子的国内家庭互联网运营平台雷鸟网络科技的MAU及ARPU值均在国内名列前茅,TCL电子亦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在海外互联网业务中形成持续规模收入的中国公司。TCL电子获纳入深港通之合资格港股通股份名单、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及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如欲查询更多资料,请浏览TCL电子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electronics.tc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3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为今日发布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9.8%[1]。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369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 1,357亿元人民币。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我们明确了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即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展望全年,尽管消费者业务因为受到外部影响收入下降,但我们有信心,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仍将实现稳健增长。”

徐直军表示:“面对挑战,全体华为员工都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感谢他们的付出。华为依然坚信数字技术的创新,可以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帮助推动低碳社会,智能社会的到来。”

[1]披露财务数据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未经审计。
2021年6月末汇率:1USD= 6.4576 RMB(数据取自外部专业机构发布的6月期末市场汇率)

来源:华为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3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