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Pure Storage副总裁,盟及大中华区蔡烽隆 Chua Hock Leng

全球正朝着碳中和目标不懈努力,企业如果从最初就致力于打造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影响的产品,对于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目标和业务影响将大有裨益。

德勤调查报告显示到 2070 年,针对气候变化采取正确措施可为美国经济增值 3 万亿美元,反之若对其放任不管,则会造成 14.5 万亿美元的损失。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 注意到有部分企业领导者强烈认为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碳排放既是企业的应尽之责,也有利于节约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吸引更多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数据和数据洞察在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Pure Storage,我们深谙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及其对数据基础设施资源消耗的影响。国际能源署 (IEA) 的调查显示,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占全球电力使用的 1%。尽管对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极速上升,能源效率限制了这一增长势头。

数据和数据洞察的增长永无止境,其重要性也不可估量,因此数据中心在任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均扮演着无可争议的重要角色。随着数据工作负载不断增加,缓解数据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当下,要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数据存储必须在工程设计上显著降低功耗、减少冷却需求,尽可能地遏制浪费,还要有潜力对全球数据中心碳减排产生直接且重大的影响。

自创始以来,Pure一直积极投资打造高效的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为了量化它们的效益,我们近期聘请了一家外部环境评估公司对我们的全闪存阵列产品进行了全面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LCA),发现相较同类竞品,Pure 客户在数据系统上的直接碳排放减少多达 80%。

近期,我们还发布了 Pure的 第一份 ESG 报告,调查期间我们获得了一些相信有助于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洞察,以下是企业考量自身环境影响时需考虑采取的四项行动:

1. 执行重要性评估,明确优先事项

重要性评估是一项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并了解相关 ESG 问题对他们的重要性的正式举措。重要性评估有助于帮助确认关键优先领域,与利益相关者参与情况和业务成功息息相关。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调查显示,重要性评估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多数企业都会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初期或评审期间开展这一评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致力于为利益相关者谋取丰厚回报,而自身评估可以确保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产生最大影响力。

2. 做好工程设计,减少碳足迹

企业数据中心通常仍仅针对可靠性、性能或成本进行优化,而较少针对效率进行优化。传统磁盘技术注重满足容量需求,但能源使用效率较低,且会产生电子垃圾。采用固态硬盘,企业可以设计和运行占用资源较少的数据中心,大幅缩减碳排放。Pure 深信,通过软硬件的高度集成,我们能够在密度、寿命和效率方面做到市场领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驱动并提高效率。我们立足于 Evergreen 架构和理念,持续对客户系统的软硬件组件进行零中断升级,帮助客户避免不必要且昂贵的产品更换,减少相关的能耗和电子垃圾。

3. 开发即服务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即服务”解决方案是指购买成果(即服务等级协议)并让第三方交付。企业应从点到面,循序渐进,并对定价和包括可持续性的相关 KPI保持透明。对存储而言,这意味着基础架构能够实现零中断升级,无需将项目“推倒重来”,造成高昂成本和项目中断,还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且仅在必要时部署设备。以我们推出的 Pure as-a-Service 订阅模式为例,它可以有效消除通常因系统利用不足或过度配置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和浪费。

4. 优化供应链

端到端供应链优化包括采用可回收包装,消除包装废弃物,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供应商网络,和采取质量优先的制造流程。这需要持续的改进和优化,以及整合文档等事务。快速响应和多样化的供应链有助于促进快速增长并应对需求的激增。在Pure,我们的最佳实践是与全球供应商广泛合作,打造能够应对实际挑战的供应链,同时确保善待员工,践行环保理念。

ESG 报告及其相关工作可作为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衡量业绩,明确未来的改善空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起点。

关于作者

蔡烽隆先生现担任Pure Storage副总裁,领导Pure Storage在东盟及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藉由优秀的团队及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蔡烽隆先生负责管理并推动公司在该多元化地区业务的持续增长。同时,蔡烽隆先生还积极投身于人才培养及管理,并带领他的团队助力客户企业完成从传统磁盘基础设施至Pure Storage全闪存数据平台的关键升级,加速实现业务发展。自2014年加入Pure Storage以来,蔡烽隆先生通过增设办事处、吸引人才、拓展合作伙伴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业务,实现Pure Storage在东盟及大中华区快速且持续的增长。蔡烽隆先生在IT领域拥有超过21年的深厚行业经验。在加入Pure Storage之前,他曾在EMC亚太及日本区以及IBM担任领导职位,期间积累了针对高科技制造、电信、媒体和云服务等多个行业的跨国客户管理经验。蔡烽隆先生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荣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关于Pure Storage

Pure Storage (NYSE: PSTG) 帮助技术专家节省更多时间。Pure Storage提供现代化数据体验赋能组织在多云环境中以真实的、自动化的、存储即服务模型无缝地运行程序。作为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IT企业之一,Pure Storage帮助客户实现数据的应用,并降低管理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目前,PureB2B客户满意调查净推荐分数 (NPS) 中名列行业前1%,这也说明了Pure持续增长的客户是世界上满意度最高的客户。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Daniel Dam

当企业需要分析数据并为决策流程提供数据支撑,并将数据转换为图形化时,Excel表格会是首选。Excel表格能够很直观地展示数据具有广泛的适配性,在许多智能设备上都能被运行。

在平常的团队协同工作中,一个项目产生十几个版本的表格情况是很常见的。然而,表格的问题之一是在保持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无法进行版本控制,这对于协同工作团队而言很是困扰。

现在,你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把表格转换成一个安全的应用程序以供团队实时协作,且无需IT部门的协助。

将表格转换为应用程序的现实意义

假设员工创建了一个包含重要数据的表格,其他团队成员可以从现有的IT系统中将其导出,然后手动输入数据或将前任同事所建立的原有数据库录入,最后这张表格才涵盖所需的确切数据。但开始时的一个简单文件,因为团队人员的增删改查,很快就会演变成各种版本。由于Excel表格不是为版本控制而设计的,所以员工需要不断地确认目前的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同时还需要应付复杂的格式、数据传输等问题。

表格无法实时更新会影响团队合作的工作效率,当团队成员还需要在表格中添加各种图片或得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表格时,这种工作体验会更加糟糕。 对于个人独立得工作项目而言,表格确实是一个得力的助手。但在需要团队协作的情况下,它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工具,将表格转换为应用程序是更优选择。

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的“矛盾”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如果能以应用程序替代表格,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然而针对软件的开发需求,IT人员并非在任何时间都能积极响应,业务人员对于开发需求的交付等待长至几周甚至几月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且无可奈何。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软件开放的门槛,它允许非专业开发人员在短时间的学习后,能够快速构建和部署各类业务应用程序。比如,只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将表格转换成应用程序。

西门子低代码 Studio助力

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开发平台,只需要一些拖放操作就能将表格转换为应用程序:

  • 打开Studio;

  • 选用相对应的模板

  • 将表格拖拽到平台;

接下来,平台会:

  • 生成一个域模型和数据管理页面;

  • 将你的数据打包并导入到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中;

  • 搜索数据中的重复部分;

  • 搜索数据之间的关系;

  • 确保通过Studio发布的应用程序是安全的,以此保护数据

  • 点击“将表格转换成应用程序”选项卡即可开始转换。

在平台内,用户可以使用可视化的微流来自定义逻辑以扩展应用程序,比如添加仪表盘页面、自定义用户体验等。西门子低代码Studio主要面向无编程经验的业务人员,帮助他们根据业务逻辑可快速构建简单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如有进一步的功能需求,专业开发人员可以基于业务人员原有的应用构建基础在西门子低代码Studio Pro上进行高阶开发。需要提到的是,因为业务和IT人员使用的是同一套开发语言,非常有利于后续团队针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持续的升级、拓展和版本更迭。

如欲了解更多,可观看在线研讨会视频,西门子低代码技术大咖手把手教你把表格转换成应用程序点击注册即可免费体验西门子低代码Studio的上述功能

围观 8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6Gb 内存版本实现行业领先的 24Gb / 秒速率,是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理想之选

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MU)今日宣布量产全新的 16Gb 容量 GDDR6X 内存,并已搭载于NVIDIA® (英伟达) GeForce® RTX 3090 Ti 显卡新款 GDDR6X 内存为美光独有产品,容量较上一代 8Gb 版本翻了一倍,15%。容量和性能的提升意味着终端用户可在游戏和内容创作等内存密集应用中体验到清晰的视觉效果、更高帧率和卓越性能。

美光在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显卡中搭载的这款全新显存容量为 16Gb,运行速率高达业界最佳的 21Gb / 秒,进一步提升了美光在性能方面的领先地位。根据 GDDR6X 性能路线图,其速率最高可达 24Gb / 秒,广泛适用于未来的各种数据密集应用。GDDR6X 中开创性地采用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 (PAM4) 信号传输技术,相比市场上现有的 GDDR6 产品可实现更低功耗。1

美光副总裁兼高性能内存和网络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Mark Montierth 表示:“领先业界的美光 GDDR6X 内存为要求最严苛的应用带来全新水准的真实感和高性能。美光再次引领了内存创新,推出当今最高带宽的显存解决方案,凭借先进制程和接口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图形性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游戏和图形渲染技术日趋复杂,图形处理器需要以极高速度传输大量数据,这给系统显存带来了挑战。虚拟现实游戏、具备 240Hz 刷新率的 4K 和 8K 分辨率显示器、密集型 3D CAD 应用将图形系统性能应用到了极致。GDDR6X 以出类拔萃的内存带宽、超高帧率和近乎即时的渲染呈现高分辨率体验,为用户带来逼真的视觉效果。GDDR6X 的强大性能配合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显卡,可优化实时光线追踪和神经图形处理,为虚拟世界带来沉浸式的电影级效果。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搭载了总计 24GB GDDR6X 内存,GPU 性能可实现每秒 40 万亿次浮点运算。2

美光通过应用创新的 PAM4 信号传输技术,变革了内存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实现 GDDR6X 的突破性带宽。GDDR6X 利用 PAM4 信号技术提升了内存带宽,并可实现高达 1TB / 秒的系统带宽,尤其适合需要超高速和更低功耗内存的图形应用。目前还没有其他内存供应商能够提供同等性能。

推出 16Gb 容量版本的 GDDR6X 内存是美光扩展超带宽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 GDDR6 HBM2E)的重要里程碑。这些解决方案为业界带来了最全面的高性能、高带宽产品组合,以满足数据密集应用的需求。

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对客户、领先技术、卓越制造和运营的不懈关注,美光通过 Micron® Crucial® 品牌提供 DRAMNAND NOR 等多个种类的高性能内存以及存储产品组合。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进步,从而为数据中心、智能边缘、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带来更大的机遇。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cn.micron.com

1 基于美光内部基准数据与业界现有 GDDR6 产品的比较

2 https://www.nvidia.com/en-us/geforce/news/geforce-rtx-3090-ti-out-now/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产品应用工程师  Jermaine Lim,ADI设计验证工程师  Keith Francisco-Tapan

什么是IBIS模型?

IBIS表示输入/输出缓冲器信息规格,它代表了IC供应商提供给客户进行高速设计仿真的器件的数字引脚的特性或行为。这些模型使用IBIS开放论坛——负责管理和更新IBIS模型规范与标准的行业组织——所规定的参数模仿器件的I/O行为。IBIS模型使用ASCII文本文件格式,提供表格化的电压-电流和电压-时间信息。它们不包含专有数据,因为模型中没有披露IC原理图设计信息,如晶体管尺寸、缓冲器原理图设计中使用的器件模型参数和电路等。此外,IBIS模型获得了大部分EDA供应商的支持,可以在大多数行业级平台中运行。

为何使用IBIS模型?

想象一款IC通过了测试。然后,使用该IC设计电路板,并且立即获批进行制造。电路板制造出来后,发现其性能不达标,原因是一些信号完整性问题,其导致了串扰、信号过冲/欠冲或不匹配阻抗引起的反射。您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然,电路板必须重新设计和制造。此时,增加了时间和成本。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重要阶段没有进行:预仿真。在此阶段中,系统设计人员使用仿真模型验证设计的信号完整性,然后才会设计电路板。SPICE和IBIS等仿真模型现已广泛开发用于仿真当中,帮助系统设计人员在预仿真阶段预见到信号完整性问题,从而在制造之前予以解决。此阶段有助于减少测试期间电路板失败的可能。

历史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日渐流行,Intel®开始为其工作频率约为33 MHz的低功耗ASIC开发一种新的I/O总线。为此需要确保信号完整性没有受到损害,IBIS因此而诞生。Donald Telian所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个想法:为I/O缓冲器创建一个信息表,并使用此信息测试Intel的电路板。很快,Intel与其客户共享这些信息表以帮助后者进行电路板设计,但不提供任何专有信息。为了能够可靠地将纸张形式的表格中的信息传送到客户的仿真器,Intel决定与EDA供应商和其他计算机制造商合作。他们创建了IBIS开放论坛,以帮助标准化计算机可读格式的缓冲器信息。IBIS最初称为Intel缓冲器信息表,后来更改为I/O缓冲器信息规范。IBIS 1.0版于1993年发布。从那时起,IBIS开放论坛持续推广IBIS,提供工具和文档,并改进标准以增加专业领域的能力。2019年,IBIS 7.0版被批准。这表明,IBIS在不断发展以满足新技术要求。

如何生成IBIS模型

IBIS模型一般模拟器件的接收器和驱动缓冲器行为,而不透露专有工艺信息。为此需要提取标准IBIS缓冲器元件的行为,并通过表格形式的V-I和V-t数据来表示它。

为了生成IBIS模型,数据收集通常是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图1显示了生成IBIS模型的三个主要阶段。

371162-fig-01.jpg

图1.IBIS模型生成过程

数据收集

收集IBIS模型的数据有两种方法:

仿真方法

该方法需要获取器件的设计原理图、数据手册和集总RLC封装寄生效应。

基准测量方法

该方法需要实际的器件和/或评估板、数据手册以及集总RLC封装寄生效应。

图2是IBIS模型所描述的四个主要元素/组成部分的图示。

371162-fig-02.jpg

图2.IBIS模型关键词图示

连接到引脚的两个二极管负责在输入超过工作范围或缓冲器限值时保护缓冲器。根据设计工作方式,缓冲器限值可以是功率箝位基准值,通常为VDD,或是地箝位基准值,通常为地或-VDD。这些二极管用作ESD箝位保护,在需要时导通,而上拉和下拉元件负责高电平和低电平状态期间的缓冲器驱动行为。因此,上拉和下拉数据是在缓冲器处于工作模式时获得。

在模型中,这四个主要元素以电压-电流(V-I)数据的形式表示,分别列在关键词[Power Clamp]、[GND Clamp]、[Pullup]、[Pulldown]之下。I/O缓冲器的切换行为也以电压-时间(V-t)的形式在模型中表示。

电压-电流行为关键词

[Power Clamp]表示数字I/O引脚的功率箝位ESD保护二极管在高阻抗状态期间的V-I行为,其相对于功率箝位基准电压。

[GND Clamp]表示数字I/O引脚的地箝位ESD保护二极管在高阻抗状态期间的V-I行为,其相对于地箝位基准电压。

[Pullup]表示I/O缓冲器的上拉元件驱动高电平时的V-I行为,其相对于上拉基准电压。

[Pulldown]表示I/O缓冲器的下拉元件驱动低电平时的V-I行为,其相对于下拉基准电压。

这些关键词的数据是在-VDD至2×VDD的推荐电压范围内和三个不同拐角(典型值、最小值和最大值)中获得。典型值拐角表示缓冲器在标称电压、标称工艺和标称温度下工作时的行为。最小值拐角表示缓冲器在最小电压、最差工艺和最高工作结温(CMOS)/最低工作结温(BJT)下工作时的行为。最大值拐角表示缓冲器在最大电压、最佳工艺和最低工作结温(CMOS)/最高工作结温(BJT)下工作时的行为。

对于引脚中扫过的每个电压,测量其相应的电流,从而获得根据IBIS规范对缓冲器进行建模所需的电压-电流行为。图3显示了三个拐角中获得的这四个V-I曲线的波形例子。

371162-fig-03.jpg

图3.V-I曲线的波形示例:(a) 电源箝位数据,(b) 接地箝位数据,(c) 上拉数据,(d) 下拉数据。

切换行为

除了V-I数据之外,V-t数据表中还包括上升(低至高输出转换)和下降(高至低输出转换)波形形式的I/O缓冲器切换行为。此数据在输出连接测得。使用的负载通常为50Ω,代表典型的传输线路特性阻抗。此外,使用输出缓冲器实际驱动的负载仍然是最好的。该负载与系统中使用的传输线路阻抗相关。例如,如果系统将使用75Ω走线或传输线,则获得V-t数据所使用的推荐负载为75Ω。

对于标准推挽式CMOS,建议在IBIS模型中包含四类V-t数据:

上升波形,负载以VDD为基准

上升波形,负载以地为基准

下降波形,负载以VDD为基准

下降波形,负载以地为基准

两个上升波形包含在模型关键词[Rising Waveform]之下。它描述当负载分别连接到VDD和地时I/O缓冲器的低到高输出转换。另一方面,模型关键词[Falling Waveform]之下的两个下降波形描述当负载同样分别连接到VDD和地时I/O缓冲器的高到低转换。应当注意,由于输出端连接有负载,输出摆幅不会完全转换。与电压-电流行为一样,电压-时间数据也是在三个不同的拐角中获得。这些转换的例子如图4所示。

在得到V-t表的同时,提取斜坡速率值。斜坡速率是电压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的速率,取上升或下降转换沿的20%至80%这一段。在IBIS模型中,斜坡速率以dV/dt比率的形式列在[Ramp]关键词之下,通常显示在V-t表之后。此值不包括封装寄生效应的影响,因为它仅代表内在输出缓冲器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特性。

IBIS模型还包括一些数据手册规格,仿真以此为基础进行,例如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输入逻辑电压阈值、时序测试负载值、缓冲器电容和引脚配置。模型中还有集总RLC封装寄生效应,这在数据手册中是找不到的,但对高速设计系统的走线仿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寄生效应会给仿真带来负载效应,从而影响通过传输线路的信号的完整性。

371162-fig-04.jpg

图4.I/O缓冲器切换行为的波形示例:(a) 上升波形,负载以VDD为基准,

(b) 上升波形,负载以地为基准,(c) 下降波形,负载以VDD为基准,(d) 下降波形,负载以地为基准。

IBIS格式化

本节介绍第二阶段,即构建模型,也称为IBIS格式化。收集所有必要的数据之后,现在可以创建模型。IBIS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主要头文件、元件描述和缓冲器模型。

主要头文件包含有关该模型的一般信息。它指定以下内容:

IBIS版本

模型关键词:[IBIS Ver]

这是模型所基于的版本。它告诉仿真器的解析器检查程序,文件中会出现什么类型的数据;因此,它对判断模型能否通过解析器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件名

模型关键词:[File Name]

文件的实际名称,应为小写形式,并使用正确的文件扩展名 .ibs。

版本号

模型关键词:[File Rev]

帮助跟踪文件的修订情况。

日期

模型关键词:[Date]

显示模型的创建时间。

注释

模型关键词:[Notes]

向客户提供关于模型的参考信息,即数据是从仿真中获得,还是从基准测量中获得。

来源

模型关键词:[Source]

模型来自何处,或模型提供商是谁。

免责声明

模型关键词:[Disclaimer]

版权

模型关键词:[Copyright]

请注意,主要头文件下列出的前三项必须提供。其他项目不是必需的,但最好包括,以便提供有关该文件的其他细节。

371162-fig-05.jpg

图5.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IBIS模型中的主要头文件示例

IBIS模型的第二部分描述元件。此部分需要以下数据:

元件名称

模型关键词:[Component]

顾名思义,这是所建模的器件的名称。

引脚列表

模型关键词:[Pin]

在模型中,此部分至少有三列:引脚编号、引脚名称和模型名称。此列表基于数据手册。要确保引脚编号和引脚名称的正确匹配,以免混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IBIS模型中,每个引脚具有一个专用模型名称。此模型名称不一定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引脚名称相同,因为引脚的模型名称由模型制造商自行决定。此外,有些引脚可能指向同一模型名称。具有相同设计原理图的缓冲器就是这种情况。它们会有相同的行为,因此一组数据足以代表它们。

制造厂商

模型关键词:[Manufacturer]

识别所建模的元件的制造商。

封装寄生效应

Model Keyword: [Package]

模型关键词:[Package]

此项目说明元件封装的电气特性,包括集总电阻、电感和电容值。如果还知道引脚的RLC寄生效应,应将其与引脚列表一起列在模型中[Pin]关键词之下。它能提供一个更精确的模型,会覆盖[Package]关键词下列出的RLC值。

371162-fig-06.jpg

图6.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IBIS模型中的元件描述示例

IBIS模型的第三部分描述缓冲器模型。这里呈现I/O缓冲器的行为,特别是其I-V和V-t数据。它首先使用[Model]关键词给出模型名称。模型名称应与[Pin]关键词下的第三列中列出的名称一致。对于每个缓冲器模型,必须指定参数Model_type。缓冲器电容也必须在参数C_comp下给出,以说明从焊盘端看待缓冲器所看到的电容。

可以建模的缓冲器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适用不同的特殊规则。下面说明IBIS模型中四种最常见类型的缓冲器及其要求:

输入缓冲器

模型类型:输入

此模型类型需要输入逻辑阈值,列在参数Vinl和Vinh之下。如果未定义,仿真器将使用分别为0.8 V和2 V的默认值。这些参数帮助仿真器执行时序计算并检测信号完整性违规。

371162-fig-07.jpg

图7.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输入缓冲器模型的表示示例

双态输出缓冲器

模型类型:输出

此模型类型表示始终使能的输出缓冲器,要么驱动为高电平,要么驱动为低电平。它包括时序测试负载值,列在参数Vref、Rref、Cref和Vmeas之下。这些参数不是必需的,但它们在模型中的存在有助于仿真器执行电路板级时序计算。

请注意,由于不能禁用此类缓冲器,因此不会列出关键词[Power Clamp Reference]和[GND Clamp Reference],也不会给出[Power Clamp]和[GND Clamp]的V-I表格数据。

371162-fig-08.jpg

图8.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双态输出缓冲器模型的表示示例

三态输出缓冲器

模型类型:三态

该模型类型表示输出缓冲器,它不仅有驱动高电平和驱动低电平状态,还有高阻抗状态,因为此类缓冲器可以禁用。与输出模型类型一样,它也包括时序测试负载值,列在参数Vref、Rref、Cref和Vmeas之下。在模型中添加这些参数有助于仿真器执行电路板级时序计算。

371162-fig-09.jpg

图9.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三态输出缓冲器模型的表示示例

I/O缓冲器

模型类型:I/O

此模型类型是输入和输出缓冲器的组合。因此,该模型包含的参数有Vinl、Vinh、Vref、Rref、Cref和Vmeas。

模型制造商在生成IBIS模型时必须注意这些指南。更多指南可以在IBIS开放论坛网站上的IBIS手册中找到。必须遵循适当的建模指南,否则模型将无法通过验证。

371162-fig-10.jpg

图10.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I/O缓冲器模型的表示示例

模型验证

验证IBIS模型分为两部分:解析器测试和相关处理。

解析器测试

构建模型时,最好使用已经具有Golden Parser的软件,该程序用于执行语法检查,并参考模型版本规范验证所创建的IBIS模型的数据是否匹配。具备此功能的一些软件有Cadence Model Integrity和Hyperlynx Visual IBIS Editor。

如果模型通过了解析器测试,则意味着所生成的模型遵循标准格式和规格,V-I数据与V-t数据匹配。如果未通过,最好找出错误原因。最简单的可能原因是模型使用的格式或关键词不符合IBIS规范,这很容易纠正。其他类型的错误有V-I和V-t数据不匹配。发生这种情况时,错误可能位于上拉或下拉V-I数据中,或位于V-t数据中。V-I数据表示的行为与V-t数据表示的行为不匹配时,就是这种情况。要解决此问题,可能需要重新仿真。但在此之前,首先应检查放在模型中的电压和负载值,看它们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原因是错误定义了电压值之类的简单原因,那么就不必花费更多时间去重新仿真。

图11和图12分别显示了通过和未通过解析器测试的IBIS模型示例。

371162-fig-11.jpg

图11.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未通过解析器测试的缓冲器模型

在图11中,注意在解析器测试期间,软件如何标记导致模型未通过测试的错误。这使得模型制造商很容易纠正模型错误,纠正之后才进入下一验证步骤。此示例的错误原因是缓冲器使用的模型类型不对。IBIS规范要求以大写格式输入I/O模型类型,但此图使用了小写格式。

371162-fig-12.jpg

图12.使用Cadence Model Integrity的通过了解析器测试的缓冲器模型

图12显示的模型通过了解析器测试。注意在Model_type关键词中,I/O已更改为大写格式,这就解决了错误。

请注意,只有通过验证的模型才能进入相关处理。

相关处理

人们可能会问,如何确保所生成的模型与实际器件具有完全相同的行为?答案是相关处理。

IBIS模型存在不同的质量等级/相关性:

质量等级

说明

0级

通过Golden Parser (ibischk)

1级

与检查清单文件中一样完整、正确。

2a级

与仿真相关

2b级

与测量相关

3级

以上全部

本文介绍了一个质量等级为2a的IBIS模型。通过解析器测试之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包括RLC封装寄生效应和外加负载。负载通常是在数据手册中找到的时序测试负载值,用于表征I/O缓冲器。类似地,器件的设计原理图将使用相同的设置和负载进行仿真。两种仿真的结果将叠加,以验证所生成的模型是否与基于原理图的结果行为一致。下一篇文章将使用开源软件介绍一个生成IBIS模型的用例。

为何IBIS模型对仿真至关重要

IBIS模型受到大多数EDA供应商的广泛支持。它们易于使用,体积较小,因而仿真时间更快。它们不包含专有工艺和电路信息,大多数半导体供应商都愿意向其客户提供IBIS模型。它们不仅具备所有这些优点,还能精确模拟器件的I/O行为。

利用IBIS模型,设计人员可以预见并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而不必等到电路板原型制作或制造阶段。这使得他们可以缩短电路板开发周期,进而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简言之,客户之所以使用IBIS模型,是因为在仿真中使用它们不仅有助于节省成本,而且能节省设计和调试时间,从而更快地从电路板设计中产生收入。

这里有ADI公司产品的IBIS仿真模型集合。

参考资料

Casamayor, Mercedes.AN-715走近IBIS模型:什么是IBIS模型?它们是如何生成的?ADI公司,2004年。

IBIS建模手册(IBIS 4.0版)。IBIS开放论坛,2005年9月。

IBIS 7.0。IBIS开放论坛,2020年4月。

Roy Leventhal和Lynne Green。半导体建模:用于信号、电源和电磁完整性仿真。Springer,2006年。

作者简介

Jermaine Lim于2014年10月加入ADI公司,担任产品应用工程师。从那时起,她对ADI公司的贡献都集中在为各种ADI产品开发IBIS模型上。Jermaine毕业于Pamantasan ng Lungsod ng Maynila,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联系方式:jermaine.lim@analog.com

Keith Francisco-Tapan于2012年3月加入ADI公司,担任模拟设计工程师。她最初为各种ADI产品开发IBIS模型,并在ADGT掌握了模型开发能力。她现在有一个新的角色,担任AMS设计验证工程师。她毕业于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Ilig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联系方式:keith.francisco@analog.com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台积电报告称正全力以赴地开发下一代工艺节点。这家半导体巨头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投产首批 3 纳米工艺,并在 2025 年底前做好 2 纳米工艺的准备。

1.png

在本次电话会议上,高盛公司的分析师 Bruce Lee 向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C.C. Wei)询问了 2 个问题。第 1 个问题是关于通货膨胀和整个经济,魏哲家回答说,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代工企业,有能力应对市场的波动。

第 2 个问题则是询问了 2 纳米节点的时间表。魏哲家表示:“我们的 N2 开发正在进行中。......我们有信心,N2将继续保持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支持客户的增长。而且我们仍然计划在2025年投产。预生产将在 2024 年开始”。

据悉,在 N2 上台积电首次使用 GAA 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逐渐取代 finFET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三星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版本的GAA,英特尔计划在2024年实施他们的版本。一位分析师向魏哲家询问此事,但他避而不答。

2.jpg

今年下半年,台积电将把N3工艺投入生产。一年后,或者可能更早,它将准备将N3E工艺投入生产,这是N3的"增强性能、功率和产量"版本。

台积电预测,HPC(高性能计算)将是其今年增长最快的领域。上一季度HPC产生了41%的收入,仅比智能手机产生的40%略高。物联网和汽车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分别创造了8%和5%的收入。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IDC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跟踪报告,至此21全年市场数据全部公布。报告显示,21年中国存储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在全球市场占比已增至21%,成为全球第二大存储产品供应与销售市场,且增速全球第一。浪潮存储21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9%,两倍市场平均增速;其中全闪存储连续三个季度销售额稳居中国前二。

全闪存储仍是中国存储市场的增长引擎。IDC数据显示,21年中国全闪存储实现26%的增长,占据19%的市场份额,与全球全闪存储41%的市场份额相比,中国全闪市场拥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中国市场,近36%的全闪存储产品需求来自金融行业,超过65%的全闪存储出货是单价超过65万元的高端产品。同时,制造、医疗、能源行业也在逐渐增加对全闪存储产品的购买。随着NVMe技术发展和SSD闪存盘价格下降,更多行业将在“碳中和政策”的指导下,使用全闪存储产品来构建或升级数据中心。

浪潮全闪存储市场的突破,源于对新数据存储的前瞻洞察、全栈技术创新和稳定供应链保障。早在2019年浪潮就洞察到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处理实时性增强、数据价值重新定义的新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提出新数据存储战略并打造出可靠、高效的HF系列全闪存储。HF系列从SSD核心器部件到存储操作系统再到算法进行全面创新,保障存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不断打磨“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优化资源调度算法,利用更多的CPU核心和线程承载更多数据存储进程,在SPC-1国际基准测试中以2300万IOPS的评测值夺得性能总榜全球第一

目前,浪潮存储已经批量进驻六大行、全国超80%的大型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关键业务系统,并为运营商、中石化、国家电网等行业顶级用户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成为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的主要供应商。比如在金融领域,交通银行坚持“数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全量采集、智能处理,将业务数据转化成可以被记录、存储和使用的数据资产,基于浪潮全闪存储推动业务数据化,用数字化思维创新产品设计、重构业务流程。又如能源行业,中石化联合浪潮以全闪存储加速SAP HANA数据仓库,承载87家企业的超3PB财务核心数据,支撑200多个EMR应用7X24小时高速、连续运行。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将推动中国存储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8%,其中全闪存储增速将达到19%。除关键业务稳健增长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智慧应用也将给全闪存储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浪潮存储坚守高端品质,在全闪存储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以全栈创新护航关键业务,携手伙伴共建场景共同体,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速企业数字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15日,格灵深瞳与华为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紧密合作,推出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打造的联合解决方案,共同进行市场拓展,共建人工智能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格灵深瞳董事长、CEO赵勇,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代表双方进行签约。

1.jpg

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格灵深瞳作为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科技公司,掌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算法技术,已形成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与数据生产技术、3D立体视觉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等技术方向,并掌握跨平台模型训练技术、海量数据生产技术、多目传感器标定与深度估计技术、运动姿态分析技术和引擎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本次与华为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繁荣可持续的昇腾生态。格灵深瞳将成为昇腾AI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与共建者,未来将结合格灵深瞳的算法软件优势和昇腾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优势,一起打造面向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联合解决方案,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无限可能。

赵勇表示,格灵深瞳作为国内科创板第一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有比较深的造诣,已经在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领域有了成熟的产品和方案。此外,格灵深瞳在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领域也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此次携手华为,有信心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落地,共建昇腾AI产业。

张迪煊表示,昇腾AI产业生态是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构建的生态体系,致力于联合人工智能领域优秀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人工智能产业。在金融、交通等领域,华为与格灵深瞳能够优势互补,双方将紧密结合,助推行业迈向智能化,共同做大做强昇腾AI产业。

当前,昇腾AI产业的发展进入全面升级的新阶段,华为将持续携手更多优秀合作伙伴,凝聚各方智慧,不断突破向上,与生态伙伴共成长,以人工智能技术带动数字经济腾飞,使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共同推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来源:华为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贸泽电子Mark Patrick

5G 对工业应用有哪些益处?

首批 5G 网络服务正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已经于 2018 年底推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这项革命性技术的推出步伐正在加快,大多数运营商已经为其市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 5G 服务。长期以来,工业制造领域一直被认为是 5G 技术的潜在采用行业和用户,这主要是基于其低延迟属性,可提供实时自动化和控制应用所需的网络响应水平。在本文中,我们在工业自动化 (IA) 的应用环境下展望一下 5G应用,考虑一些新兴应用,并讨论一下目前的现实是否达到了5G炒作的程度。

工业制造领域的主要趋势

工业 4.0 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政府提出,它旨在通过将德国制造的机械和设备出口到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市场来支持其GDP 增长,并认为未来的工业领域是一个以全球化、城市化、个性化和人口等变化不断增大为特征的市场。

最近持续的新冠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剧变放大了这些趋势,更凸显了运营灵活性的重要,并导致制造商加速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和投资。

工业 4.0 的核心是智能工厂,它能够利用灵活、模块化和多功能的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率,同时保持产量和质量(图 1)。智能工厂以灵活的流程取代了传统的静态、顺序化生产系统,它是将人类专业知识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 (AI)、量子计算、工业物联网 (IIoT)、5G 无线技术和 3D 打印等新兴技术有机结合。

MRB232(Fig1) Source - Deloitte .png

图1:工业4.0是基于智能工厂,(来源:Deloitte(德勤))

许多工厂都受制于是否存在现成的有线网络,这些网络往往使用工业以太网、Profinet 和 CANbus 等通信协议来连接自动化生产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这些有线连接解决方案会导致相对不灵活的控制架构,即使对生产设施进行很小的修改也可能意味着非常耗时且成本昂贵的工厂重新配置。工业 4.0 需要强大而高效的无线通信来满足智能工厂在延迟、可用性、抖动和确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工业4.0需要5G!

强大的5G使智能工厂成为可能

多样化和异构的制造环境包含广泛的自动化应用范例,具体分为 5 类:

●工厂自动化

●过程自动化

●人机界面 (HMI) 和生产 IT

●物流仓储

●监控和预防性维护

其中许多用例需要实时响应和低延迟,而前几代无线网络无法提供这些。此外,工厂车间是一个极其严苛的操作环境,较高的电气噪声和干扰对许多以前的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而5G更强的网络性能(图 2)可用于解决其中一些问题,提高系统效率和灵活性。

MRB232(Fig2) Source - 5GACIA .png

图 2:5G 的网络功能支持广泛的工业用例。(来源:5GACIA)

监控是自动化工厂中的一项关键功能,5G 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 (mMTC) 功能非常适合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的要求,这种网络具有数量巨大的连接设备,更长的电池寿命(因此要求低功率通信)是避免耗时维护的关键特性要求。

运动控制和工业机器人需要精确和实时的响应能力,而这些则推动了(有线)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的时间敏感网络 (TSN) 发展趋势。凭借其可靠性和超低延迟,5G 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 (URLCC) 现在可为这些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无线替代方案,并支持云机器人。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 (VR/AR/AI) 是工厂环境中使用越来越多的三种相关技术,特别是在产品原型设计、培训和维护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 5G 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能够实现真正的云端边缘处理,而那些高耗能的密集型计算可以在云端进行,通过使用连接在“边缘”的不太复杂、成本更低设备(在工厂车间)完成。

5G实施的挑战和机遇

5G实施并非没有挑战。为了保护先前的投资,5G 项目必须无缝集成到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室内覆盖从来都不是移动网络运营商 (MNO) 的优先事项,而 5G 频率的传播特性使情况变得更糟,尤其是现在的工厂存在极具挑战性的射频 (RF) 环境。

Open-RAN 技术的发展正在降低 5G 无线接入网络 (5G RAN) 的拥有成本,使非公共网络 (NPN) 部署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无论是直接部署还是通过越来越多的专业系统部署集成商。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都认识到 NPN 在 5G 部署中的重要性,并正在为喜欢这种选择的机构提供专用的高性价比频谱。

NPN 可设计为满足工厂的某些特定运营需求,但也可以在 NPN 和 MNO 的 5G 网络之间混合和匹配网络功能(图 3)。例如,NPN能够与公共网络完全隔离,但可以与其共享RAN,它还可以共享 RAN 和控制平面功能,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由 MNO 托管。

MRB232(Fig3) Source - 5GACIA.png

图 3:与公共网络共享 RAN 是 4 个 NPN 部署选项之一。(来源:5G-ACIA)

结论

工业领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催生了对 5G 网络功能的需求,随着生产周期缩短,制造商需要管理定制需求和预期的上市速度,5G 在不影响吞吐量或响应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无线部署的灵活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5G的信息,请访问贸泽电子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一起推动创新)”网站: https://www.mouser.com/empowering-innovation/5G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演进,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将传统与新型工作负载转移到边缘端,以获得更低的数据处理延迟、减少对外部网络稳定性与可用性的依赖,并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与此同时,得益于关键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架构的创新,边缘计算设备的算力正在日益强大,能够在功耗、体积、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边缘场景的特定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助力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微智能”,JWIPC)推出了基于英特尔模块化边缘计算架构(Modular Edge Compute ArchitectureMECA)的智微智能SYS-6049C高密度计算边缘服务器,以及基于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智微智能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这两款产品可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不仅能够将不同协议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数据统一汇聚到边缘端,还能够在边缘端高效处理视频编解码、数据分析、设备管理、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加速数智新时代的全面到来。

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

尽管大多数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但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复杂度、成本等各方面的挑战,让不少企业都推迟了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以AI为例,尽管AI能够助力企业构建自动化、智慧化的系统,但它同时也需要较强的算力。此外,基于云端的AI系统往往需要企业进行高额的投资,而且在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要求较高,这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成本压力。而边缘计算能够化解上述挑战,并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如降低延迟、节省支出、提高弹性、整合负载等。

得益于独特的优势,边缘计算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相关市场也随之快速增长。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显示,边缘计算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36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8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物联网方案在众多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应用负载转移到边缘端,边缘基础设施的算力、可扩展性和可用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英特尔正凭借其在智能边缘领域的远见卓识与多维实力,以产品领导力、创新方案推动力、生态构建力为依托,全面赋能合作伙伴,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打造智能边缘创新产品

针对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边缘计算应用需求,英特尔与智微智能联合推出了SYS-6049C边缘服务器和E098边缘网关等多款产品。其中,SYS-6049C边缘服务器适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边缘场景,提供了快速、稳定、弹性的计算服务;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面向轻型的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提供了具备出色经济性、低功耗、高集成度与强大负载整合能力的边缘计算接入选项。

智微智能SYS-6049C

智微智能SYS-6049C基于英特尔®MECA架构设计而成。该架构提供了模块化的设计选项,以及机械规格、连接器信号、散热规格等参考,便于以模块化的形式敏捷扩展硬件设备,支持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算力的灵活扩展,满足可持续部署的需求。

1.png

智微智能SYS-6049C

智微智能SYS-6049C搭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在4U机箱内支持6个计算节点,自带交换机功能,为客户提供了一款高密度、低功耗的解决方案。超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轻松满足计算密集型应用场景的需求,如大数据推荐、智能输入法、GPU 虚拟化等。

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为智微智能SYS-6049C提供了灵活的通用算力与出色的 AI 算力。此外,英特尔®MECA架构还支持用户通过选配的AI加速卡,根据场景配置需求增配AI算力,并可通过针对英特尔®芯片平台进行专项优化的底层库(包括英特尔®Media SDKOpenVINO™工具条件、英特尔® System Studio、特征匹配、G-APIVAAPIlibDRM OpenCV 等开发工具),进一步提升边缘算力。

智微智能SYS-6049C的每个节点独立运行,支持按需增加节点,无需停止其他节点。同时,服务器系统具有独立的交换机功能,这进一步提升了边缘计算系统的整体扩展性。此外,SYS-6049C单节点系统具有独立的管理网口,可通过英特尔®vPro®平台实现远程管理。

智微智能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

E098边缘网关基于英特尔®智能边缘融合解决方案而打造。该解决方案充分融合了英特尔®领先的软硬件技术与网络加速、虚拟化和AI加速工具,通过英特尔成熟的平台级能力,来帮助各层面合作伙伴与最终用户加速边缘网关应用的开发和工程化落地。通过英特尔®智能边缘融合解决方案,开发人员可以下载各种免费软件工具,从代码中获得更多收益,提升硬件性能,并通过解锁英特尔®平台上的独特技术来增添竞争优势。例如,通过英特尔®DPDK网络加速软件,KVMCIC等虚拟化软件,以及OpenVINO™工具套件,可以加速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推理。

2.png

智微智能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

英特尔®智能边缘融合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复杂的泛零售、银行、教育、医疗和智能楼宇等方案的开发门槛,帮助客户快速实现量产原型机的开发,进行方案验证。同时,得益于成熟的算法与硬件平台解决方案组合,该解决方案可支持客户将产品开发周期从几个月缩短至几个星期,大幅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同时还能够支持开发人员专注于解决方案的创新,而无需构建测试与验证环境。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客户在不断增长的市场中显著提升竞争力。

基于英特尔®智能边缘融合解决方案,智微智能推出了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该边缘网关基于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为传统工作负载以及AI等新型工作负载提供了一款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的边缘算力平台,并具备以下优势:

强劲且丰富的算力选项:E098的澎湃算力得益于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这一处理器针对高速处理、计算机视觉、低延迟计算等关键工业物联网应用需求进行了优化,在英特尔®时序协调运算(TCC)技术和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实时计算需求。

强大的视频处理功能:E098支持4HDMI1.4b高清显示,以及2*21*4拼接,能够满足零售、智慧城市等用户多路视频监控、分析等应用的需求

丰富的网络处理功能:E098拥有灵活的网络接入模式,支持有线网络、WiFi6 4G/5G模块,可选支持LoRaZigbee和蓝牙。

AI 算力加持实现行业场景智能化:E098边缘网关支持M.2接口,可扩展AI加速卡,最大支持扩展16T算力。

保障数据隐私安全:设备内置TCM模块,并支持通过USB接口扩展加密模块。

智微智能SYS-6049C边缘服务器与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能够集成海量AI算法,从而实现人、车、物、场、文字和音视频多模态的全量感知,并支持灵活的按需组合部署。其还具备多维信号融合的以图搜图、以图搜档、时空碰撞和关联聚类等功能,支持通过将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相结合,实现高准确度的时空关联分析。此外,这一组合还支持将复杂的业务层任务分解为内部的多个 AI 能力引擎调用,通过灵活的任务编排,完成端到端的高效映射。

通过基于边缘端的 AI 算法,该方案能够支持面向人车、物场、文字、语音/语义等场景的全量 AI 基础能力。目前,智微智能边缘解决方案已经在泛零售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快餐连锁店可以通过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以及英特尔®智能零售底层平台软件,将不同架构、不同通信协议的厨房设备、声光电空调等设备进行统一接入管理,从而快速构建门店数字化系统,满足智慧管理、智慧控制等需求。

3.jpg

在零售连锁门店中,用户可以通过E098超融合智能边缘网关的SD-WAN、智慧蓝牙等功能,对于智能购物、智能货架、智慧收付款等设备进行统一接入与管理,在边缘端实现各种应用负载的高效运行。

4.jpg

智微智能边缘解决方案还能够满足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物联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例如,在智慧治理场景,该方案可通过融合全量感知的AI技术,结合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先机技术,提高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形成精、细、敏、捷的智慧治理体系。

推动智能边缘创新发展

目前,智微智能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边缘产品与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新零售、智能制造、企业信息化、智慧医疗等诸多场景,并通过软硬件与AI算法的融合,帮助用户构建了强大的边缘平台,可高效运行AI视觉处理等智慧型应用。除了SYS-6049CE098之外,智微智能也致力于提供更多的边缘设备方案,融合平台管理、终端设备接入、行业场景智能等多种能力。

计算性能:支持英特尔®至强®/酷睿™/赛扬®/凌动®在内的英特尔全系处理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自由选择。

网络接入:支持多网口(电口、光口)、4/5GWIFI5/6LoRaNBIoTZigbee、蓝牙等广泛的网络接入选择。

AI 算力:支持M.2,可扩展多路AI算力加速卡,提供SODIMM插槽,支持GPU显卡扩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物联网智能系统的架构正在发生变化,计算边缘、网络边缘、AI 边缘、数据存储和加密等边缘赛道正在重塑产业数字化转型。英特尔将携手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更丰富、更可靠的产品方案,持续推动智能边缘的发展,为万物智联时代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助力千行百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实际性能受使用情况、配置和其他因素的差异影响。更多信息请见 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具体成本和结果可能不同。

围观 9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15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省级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盛会——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png

2.jpg

“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成功打造了国内车规级IGBT、FRD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块设计与制造—整车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科技成果和应用效果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该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工业领域应用,开展高可靠性大电流功率半导体芯片及模块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工业领域应用的新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芯片、非负温度系数快恢复二极管(FRD)芯片及高可靠性IGBT模块,解决了高性能高可靠IGBT芯片、高性能非负温度系数FRD芯片、高可靠大电流IGBT 功率模块全自主设计与制造难题,重点提升了IGBT模块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项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基于该项目平台,比亚迪半导体项目团队通过针对新能源汽车应用进行车规级IGBT芯片及模块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手段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车用功率模块的评价体系,大幅度降低售后失效率。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是广东省对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的最高荣誉,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评选,科技进步奖主要颁发给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和重大科技成果等。据悉,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奖提名数量达到1031项(人),是自2018年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本次获奖是对比亚迪半导体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品牌效力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规级半导体整体方案供应商,比亚迪半导体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先进的技术以及整车应用平台,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多年来,在各级科技奖方面屡次斩获殊荣。

NRJxK5ZtD5.png

2021年,作为IGBT课题承担主体的比亚迪半导体,参与完成了《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比亚迪半导体所承担项目及课题曾屡次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这些国家级、省级及地市级科学技术奖项的不断获得,标志着比亚迪半导体在科技创新和研发道路上持续的成果产出和经济效益转化。

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继续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产品。

更多公司信息请登录官网:http://www.bydmicro.com

围观 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5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