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与上一代的0.64微米μm)像素相比,ISOCELL HP3像素尺寸缩小12%,可减少20%的相机模组面积

  • 超级QPD自动对焦解决方案可实现更为准确、快速的自动对焦

今日,作为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厂商之一,三星电子公开宣布2亿像素(200MP)的ISOCELL HP3图像传感器,它拥有三星最小的0.56微米像素。

1.jpg

三星电子传感器业务团队执行副总裁林埈绪表示:

“三星电子凭借在小像素高分辨率领域先进技术的创新,已立足于图像传感器市场,全新升级的0.56微米2亿像素ISOCELL HP3,可为智能手机相机用户提供超越专业水平的超高分辨率。”

超越专业水平的超高分辨率

自2019年推出移动三星电子首款1.08亿像素图像传感器以来,三星不断顺应新一代超高分辨率相机的潮流,通过推出新品、提升产品性能,再次凭借0.56微米2亿像素ISOCELL HP3走在了业界前沿。 

与上一代的三星0.64微米像素相比,ISOCELL HP3的像素尺寸缩小12%,在1/1.4英寸光学格式中包含2亿像素。光学格式指的是相机镜头感光区域直径。这意味着ISOCELL HP3可以减少20%摄像头模组面积,使智能手机厂商可以确保其高端产品机身的轻薄。

ISOCELL HP3配备了超级QPD自动对焦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所有传感器的像素都配备了自动对焦功能。另外,超级QPD自动对焦技术能使用单个镜头在4个相邻像素上,检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相位差,这些使得智能手机可以更准确、快速的自动对焦。

它能让用户以30fps (Frames Per Second,画面每秒传输帧数)的速度拍摄8K视频,或以120fps的速度拍摄4K视频,而视野损失更小。

Tetra²pixel(十六像素合一技术)带来更好的暗光拍摄体验

ISOCELL HP3还提供了更好的暗光拍摄体验。通过Tetra²pixel技术,可让4像素合一,将0.56微米2亿像素传感器转换为1.12微米5000万像素传感器;或者可让16像素合一,得到2.24微米1250万像素传感器。

2.jpg

十六像素合一技术

这项技术能让传感器模拟大像素传感器,即使在室内或夜晚等暗态环境中,也能拍摄出更为明亮、生动的照片。

为尽可能提升移动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ISOCELL HP3采用了改进的智能ISO Pro技术,它能将低ISO模式和高ISO模式的两种转换增益所产生的图像信息融于一体,生成HDR图像。

3.jpg

智能ISO Pro技术

升级的智能ISO Pro技术具有三重ISO模式(低、中、高模式),可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此外,它能让传感器以超过4万亿色(14位色深)呈现画面,这是前代产品687亿色(12位)的64倍。有了智能ISO Pro技术加持下的单帧逐行HDR(Staggered HDR),ISOCELL HP3可根据拍摄环境,在高低ISO两种解决方案间切换,以获得高质量HDR视频。

目前,三星ISOCELL HP3样品已经上市,预计今年开始量产。

*本文中的产品图片以及型号、数据、功能、性能、规格参数等仅供参考,三星电子有可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具体信息请参照产品实物、产品说明书或三星半导体官网 (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cn/)。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中科创达与亚马逊云科技持续深化合作, 借助亚马逊云科技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IoT服务,中科创达结合自身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多年的积淀,帮助制造企业构建和部署全球化智能物联网平台,实现海量智能设备的连接、管理、增值并最终实现 "数据驱动决策" ,助力制造企业成功向智能制造转型并加速全球化进程。其中,中国电动工具品牌宝时得就利用该平台满足了日本、韩国、欧美等不同国家的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并加快其产品开发周期,从9个月缩短至3个月。平台的可用性指标达到99.99%,目前已稳定支持宝时得产品运营超过两年,服务全球超过10个国家的逾10万个用户。

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出海,无论是在消费物联网还是工业物联网领域,企业都希望利用IoT技术,实现自身产品和产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智能物联升级。根据亚马逊云科技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中桥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43%的受访企业已经开展基于IoT技术的创新。然而,针对物联网技术在全球业务中的应用实践,很多出海企业都面临着"碎片化"的挑战,需要建立一个具备全球覆盖和统一管理能力的物联网平台,并针对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业务场景,实现物联网平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效集成。

利用亚马逊云科技云原生技术,中科创达打通从云模组、硬件产品、IoT云平台底座、App整套服务链路, 帮助企业构建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全球物联网平台。通过Amazon IoT Core接入、管理设备以连接到云,利用Amazon IoT Device Defender实现大规模注册、监控、远程管理设备来保护 IoT 设备队列的安全, 通过Amazon IoT SiteWise从工业设备中大规模收集、存储、组织和监控数据,从而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

中科创达为中国电动工具行业的领军企业宝时得提供了一站式的IoT平台的开发、部署、运维服务,帮助其智能硬件产品在全球更快速的上市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该平台在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多个区域部署,有力地支撑了宝时得的全球业务拓展,让宝时得无需花费精力去考虑基础设施的全球化布局,只需专注于业务创新;利用Amazon WAF等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合规服务,该平台帮助宝时得满足在日本、韩国、欧美等不同国家的数据安全合规要求,避免违规后可能会导致的高达2000万欧元巨额罚款;此外,该平台也帮助宝时得加快产品开发周期,从常规的9个月缩短至3个月,极大帮助企业减轻开发、管理和维护企业级IoT解决方案的人力负担和资源成本;系统的稳定性也大幅提升,平台业务服务的P0和P1级别故障数量下降20%,故障恢复时长减少30%, 总体服务可用性提升了0.25%。 

中科创达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企业,其子公司和研发中心遍布全球40多个城市,可为全球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本地化服务。中科创达以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构建了全球化的运营平台, OA系统上云,研发上云,为跨文化、跨地区的公司运营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提升了研发效率、运营效率和沟通效率。

"帮助中国智能设备厂商出海,云化和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与亚马逊云科技深入合作,打造技术底座,贯穿端、边、云,在生产连续性、业务全球化拓展、技术创新和安全合规等方面,持续赋能制造企业。亚马逊云科技的创新理念和方法,也让中科创达大受裨益,对我们的产品开发和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科创达执行总裁邹鹏程表示:"在诸多因素的助力下,中科创达在过去两年高速发展,实现了近60%的增长。"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6个地理区域的84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瑞士和阿联酋新建8个区域、24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活动介绍

Mendix公司将于2022年9月23日至24日在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和新加坡四地举行MxHacks 2022黑客马拉松比赛。Mendix公司诚邀全球各地的非营利组织向本届黑客马拉松提出机构当前面临的技术困境,而所有技术人员需要为经过筛选的非营利组织解决提出的问题。此次比赛也将正式拉开Mendix公司低代码公益项目的序幕。Mendix公司通过该项目将低代码社区、平台和资源提供给对世界有益的组织及个人。

根据MxHacks活动要求,非营利组织所提交的技术挑战,须对其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或文字工作构成关键的支撑作用,并对所帮助的人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这些技术挑战可转化为数字解决方案,例如为难民提供安全数字身份,或帮助人口稀少地区的人们构建可便捷联系医生进行体检的移动应用等。非营利组织需在7月1日前提交挑战。

对非营利组织的益处

除了能够获得针对现实用例的创新解决方案外,所筛选出的三家非营利组织将会分别获得:一张为期三年、用于单个应用的标准版应用许可证(许可证的用户人数不受限制),且附带一个云资源包。在此之上,技术实施费用的90%将由合作伙伴承担,非营利组织仅需承担10%。

Mendix公司社区经理Jan de Vries表示:“MxHacks 2022对于想要使用强大低代码技术的非营利组织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诚邀全球所有非营利组织来“挑战”数百位经验丰富的低代码开发者,激励他们创造出最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将伟大的想法变成现实。”

提交挑战

请在2022年7月1日之前发送电子邮件至 cristina.samaniri@Mendix.com提交问题和挑战。所需提供的信息包括: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和目标、支持的目标受众,以及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背景信息。格式为:500字(英文)的挑战说明、地点、联系方式以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或背景。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Bossard柏中在其自营机械加工厂的基础上,整合供应链资源成立精密机械加工联盟,扩展加工能力和产能以满足中国工业客户日益增长的定制化零件需求,尤其是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需求。同时,这家来自瑞士的紧固和装配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推出了全新的RMS实时制造服务,让在线询价和采购机械加工零件成为可能。

1.jpg

如今,工业客户对于机加工零件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从多品种小批量,到单一品种大批量,从简单车削件,到复杂铣削件,乃至高精密模具配件工装夹具等,单一加工能力的工厂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全部需求。因此,柏中成立精密机械加工联盟帮助客户解决定制化零件的烦恼。

柏中精密机械加工联盟拥有走心机、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磨床、线切割、电火花等高精密加工设备。并配备蔡司三坐标测量仪、基恩士影像仪、OGP测量仪、粗糙度仪、轮廓仪、齿轮检测中心、光谱仪、硬度机、膜厚仪等检验设备。为客户提供堵头、接头、销轴、活塞、阀体、传感器外壳等多种非标零部件,深受自动化和传感器、流体和液压、医疗、摩托车、机器人等行业客户的好评。

2.jpg

鉴于行业客户对定制化零件的交付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柏中推出RMS实时制造服务平台( RMS.bossard.com)加快客户获取报价和下单速度,特别适合研发设计初期的打样和小批量生产。在该平台注册后,客户可以直接上传3D图纸并选择材料和精度等参数,数分钟内即可获得报价和交期,并支持在线一键下单。

3.jpg

"随着精密机械加工联盟成立和RMS实时制造服务的推出,柏中将为客户提供范围更宽广的定制化零件,而客户也可以更快地通过在线平台完成询价和下单,大幅提升采购定制化零件的效率。" 柏中机加工项目主管Rock Lu说道。

关于柏中

柏中(Bossard)集团是一家全球性紧固和装配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超过百万种的标准件、非标件和品牌件、装配技术咨询和智能工厂物流管理方案在业界独树一帜。柏中始创于1831年,总部位于瑞士,于1987年在瑞士证交所上市。柏中于1999年进入中国,取名柏中,寓意以松柏之志深耕中国。时至今日,紧固产品解决方案、装配技术专家、智能工厂物流和智能工厂装配四大业务均已落户中国。了解更多,请访问www.bossard.com.cn或拨打400 860 9900。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移远通信(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发布支持集成式SIM (iSIM)技术的全新超紧凑型LTE Cat M1、NB1和NB2模组BG773A-GL。新模组的iSIM功能为集成商和物联网服务提供商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简单性,因为从本质上讲,它支持拥有唯一库存单位(SKU)编号的设备获得正确的连接,从而满足其全球范围的需求。最终,新模组使得集成商能够便捷地使用蜂窝连,消除了集成商对特定国家/地区SIM卡规格的需求。集成商无需考虑设备现场或特定国家/地区的适配性要求,从而简化了传统塑料SIM卡部署的组织工作。 

1.jpg

移远通信的BG773A-GL超紧凑型LTE Cat M1、NB1和NB2模组支持集成式SIM (iSIM)技术(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移远通信一直位于推动iSIM技术落地的最前沿,持续基于新一代嵌入式和集成式SIM卡功能改善模组性能。这些SIM功能正在彻底改变物联网连接的方式。 

BG773A-GL模组搭载MIPS 5150处理器,内置集成式RAM和闪存,具有超低功耗,有助于降低各种模式下的电流消耗,包括省电模式(PSM)和扩展的非连续接收模式(eDRX)。非常重要的一点是,BG773A-GL拥有基于硬件的全面安全功能:集成式安全要素(ISE)。该功能不可或缺,因为iSIM依赖一个强大的安全要素来确保在部署点连接到最佳的可用连接。该模组将于2022年7月中旬上市。 

移远通信连接解决方案部全球连接总监Richard Hart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移远通信BG773A-GL模组,从而将支持iSIM的连接功能推向全球市场。该模组使集成商能够推出具有唯一SKU的单一全球产品,以此消除物流和供应链问题。物联网机构可以简单地将他们的产品部署到任何安全的地方,并能够访问安全、高质量的连接,无需为不同的市场进行本地化定制并开发不同型号的产品。这是简化物联网部署中的巨大飞跃,也是构建更智能世界所需的关键步骤。” 

该模组采用超紧凑SMT封装设计,尺寸为14.9 mm × 12.9 mm × 1.9mm,使集成商和开发人员能够利用其低功耗和紧凑的设计结构轻松设计应用。BG773A-GL拥有符合行业标准的接口及丰富的功能,可适用于广泛的物联网应用,如无线POS、智能计量、跟踪、可穿戴设备等。 

移远通信与iSIM技术的先驱、全球安全领导者Kigen合作,在BG773A-GL上实现了iSIM功能。Kigen行业领先的iSIM操作系统和密钥插入服务提供了广泛的网络选择,增强了移远通信的连接性,可满足原始设备制造(OEM)的市场需求。 

Kigen首席执行官Vincent Korstanje表示:“移远通信采用Kigen iSIM作为BG773A-GL的预封装解决方案,证明了iSIM技术和我们的生态系统的成熟度。移远通信是大规模量产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此次合作将为那些希望从纯嵌入式领域快速转向为全球市场提供完整物联网解决方案的OEM厂商提供助力。” 

如需观看移远通信iSIM解决方案的现场演示,请于2022年6月21日至23日莅临德国纽伦堡嵌入式世界大会5号馆171号展位。 

关于移远通信 

移远通信对更智能世界的澎湃激情激励着我们加速物联网创新。作为一家全球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并以卓越的支持和服务为后盾。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全球团队由4,0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持续引领蜂窝网、GNSS和WiFi/BT模组、天线和物联网连接领域的创新。移远通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3236)。我们国际性的领导团队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物联网发展。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quectel.comLinkedInFacebookTwitter。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621005267/e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10日,中来光电与欧洲领先的太阳能解决方案供应商IBC SOLAR达成战略合作。IBC公司将在欧洲市场与中来光电合作销售中来N型双面高效组件。

中来光电授权IBC公司在欧洲地区销售中来 Niwa系列JW-HD120N组件和JW-HD144N双面高效组件。在达成此次战略合作前,IBC在组件的生产过程中一直都在使用中来的背板,此次在太阳能组件方面的合作,无疑是与中来更深层的连结,对中来N型产品和技术的认可。

IBC SOLAR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领先的光伏和储能领域的能源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从光伏系统规划到项目交付整个流程系统的太阳能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包括私人住宅、工商业屋顶及太阳能公园等领域,也是领先的分布式及大型光伏电站项目的项目开发商和总承包商。

Niwa系列JW-HD120N组件功率385W,全黑外观设计,双玻结构,高颜值、高可靠性,适用于户用、工商业屋顶场景,给客户带来至高无上的尊贵体验;JW-HD144N TOPCon双面高效组件,相比于P型组件,具有高功率、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等优势,同时,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和优异的弱光感应,能够让组件在极端气候条件和低光照天气条件下产生更多的发电增益。

"很荣幸能够与中来光电成为合作伙伴,IBC非常重视客户的需求,而中来高质量、高性能的Niwa系列太阳能组件产品确保我们能够持续为欧洲分布式市场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IBC SOLAR首席运营官(COO)Stefan Horstmann表示:"中来光电是光伏制造行业的先锋,他们提出创新的电池概念,生产出高性能的产品,为我们整个光伏系统的服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来光电副总经理谢小凡补充道:"我们很高兴能够与欧洲领先的光伏和储能系统公司IBC合作。IBC公司在行业内具有多年的经验和对质量及客户满意度的严格追求,这也是中来选择IBC成为N型光伏电池技术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中来光电依然会坚持不懈地研发创新,在产品质量性能方面严格把关,与IBC一同为欧洲分布式市场提供更优质的能源解决方案和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ntegra还扩大了其100V 射频氮化镓产品的组合,推出了7种新产品

Integra是创新性射频和微波功率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旨在助力创建一个更安全、更互联的世界。该公司宣布,其突破性的100V射频氮化镓技术已经开始面向美国和欧洲客户进行生产出货。Integra销售和营销副总裁Tom Kole表示:“我们的系统工程师与客户合作,充分利用我们的第三代100V射频氮化镓技术的优势,帮助设计了全新的雷达架构。我们很高兴能与客户见证Integra的100V射频氮化镓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因为它标志着又一项行业第一的诞生。”

Integra还宣布扩大其100V射频氮化镓产品系列,为航空电子、定向能、电子战、雷达和科研市场细分领域推出7种新产品,单个晶体管的功率等级高达5kW。这些产品采用了Integra的100V射频氮化镓技术,经优化可在单个晶体管中实现顶级的功率和效率,同时维持可靠的工作结温。这些产品结合Integra的热增强专利和晶体管设计专长,提供了可靠的运行,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07小时。Integr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uja Ramnath表示:“Integra投入十年时间锐意创新,使突破性的100V射频氮化镓技术日趋成熟并实现商业化。在我们25年的半导体创新传统的基础上,此第三代100V射频氮化镓产品将继续扩大我们的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

此外,Integra的合作伙伴Teledyne e2v HiRel正在为Integra所有面向国防市场的100V射频氮化镓功率器件和托盘提供高可靠性的方案。Teledyne e2v HiRel副总裁兼总经理Brad Little表示:“Integra的100V 射频氮化镓产品与Teledyne在提供太空射频元件方面的专长和长期积淀相结合,可令我们的太空领域客户获益匪浅。这些创新产品为太空有效载荷工程师提供了最先进的功率器件,并可以嵌入到他们的应用中。”

推出的新型100V射频氮化镓部件:

部件编号

描述

面向市场

IGW4000

100V,超宽带多芯片模块

电子战

IGN1012S2500

100V,2.5kW L波段定向能量晶体管

定向能

IGN1030S3100

75V,3.1kW L波段航空电子晶体管

航空电子

IGN1030S3600

100V,3.6kW L波段航空电子晶体管

航空电子

IGN1313S3600

100V,3.6kW 1.3GHz 科研晶体管

科研

IGN1214M3200

75V,3.2kW 1.2-1.4GHz,L波段雷达晶体管

L波段雷达

IGN2729M1500

100V,1.5kW 2.7-2.9GHz,S波段雷达晶体管

S波段雷达

关于INTEGRA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成立于1997年,是射频和微波高功率半导体和托盘解决方案的领先创新者,其解决方案适用于众多任务关键型应用领域,包括先进的雷达、电子战和高级通信系统。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gratech.com

关于TELEDYNE E2V HIREL ELECTRONICS

Teledyne e2v HiRel的创新引领着航空、运输、国防和工业市场的发展。Teledyne e2v的独特方法包括聆听市场以及客户的应用挑战,并与我们的客户合作以提供创新的标准化、半定制或全定制解决方案,从而为他们的系统增加价值。Teledyne e2v HiRel Electronics隶属于Teledyne Defense Electronics Group。www.tdehirel.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621005004/en/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在过去两年中翻了一番。预计到2027年,5G用户量将达到44亿

  • 固定无线接入(FWA)在2022年占据所有移动数据网络流量的20%

  • 预计到2027年,60%的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将通过5G网络传输

报告预测,全球5G注册用户数将在2022年底前突破10亿里程碑。未来五年,北美地区的5G注册用户数量将领先全球,预计到2027年5G注册用户数将占到该地区总注册用户数的90%。

1.jpg

此外,报告预测2027年5G注册用户数将占西欧移动注册用户总数的82%、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总数的80%,以及东北亚区移动注册用户总数的74%。

印度目前尚未开始5G部署,预计到2027年,5G注册用户数将占到印度总移动注册用户数的近40%。而在全球,2027年5G注册用户数将达到44亿,占到全球移动注册用户总数的近一半。

2.jpg

《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主要聚焦在网络流量洞察和预测,目前已是第22期。报告显示,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在过去两年里翻了一番。

3.jpg

这一流量增长由智能手机、移动宽带使用量的增加,以及社会和行业的数字化推动。尽管全球疫情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未消散,但最新统计数据和预测均显示,现在和未来对数据连接及数字服务的需求强劲 -- 每年都有数亿人成为新的移动宽带注册用户。

同时,最新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也证实了5G的扩展速度比以前任何一代移动技术都要快。目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使用5G,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5G注册用户数就增加了约7000万。该报告称,到2027年,全球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将能够使用5G。

爱立信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表示:"最新《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证实了5G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代移动技术,而爱立信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与世界各地的客户与生态合作伙伴一道,致力让更多的人、企业、行业和社会能够尽快享受到5G连接的益处"

《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执行编辑Peter Jonsson表示:"为了把握增强移动宽带以外的商机,电信运营商正在加快创新步伐,许多地区的5G独立组网部署都在增加。坚实的数字网络基础设施正支撑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并将它们新的能力转化为新的服务。"

该报告还指出了固定无线接入(FWA)在提供宽带服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爱立信预测固定无线接入(FWA)连接数将在2022年超过1亿,而这一数字到2027年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近2.3亿。

关于物联网,报告指出宽带物联网(4G/5G)在2021年超过了2G和3G,成为连接最多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的技术,占所有连接的44%。

大规模物联网技术(NB-IoT、Cat-M)在2021年期间增加了近80%,连接数接近3.3亿 -- 预计通过这些技术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在2023年超过2G/3G。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跨网络、数字服务、管理服务和新兴业务,帮助我们的客户提高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持续投资创新,从固定电话到移动宽带,致力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1日,理想汽车举办2022夏季发布会,正式推出专为家庭打造的全球智能旗舰SUV理想L9。此前,理想L9的车载显示屏已获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颁发硬件级低蓝光认证证书,是全球首款通过该认证的车载显示屏产品。

1.jpg

理想汽车获TUV莱茵全球首张车载显示屏低蓝光认证证书

理想汽车显示专家表示,车载显示屏的用户体验是理想L9非常重要的产品设计方向之一。为了给家庭用户带来更好的车内视听交互体验和用眼健康保障,理想L9采用了定制化的车规级15.7inch AMOLED显示屏,在车载屏幕的色彩度、亮度、清晰度、交互体验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行业技术水平。理想L9在屏幕设计之初就非常关注用户的用眼健康,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车载显示屏的低蓝光护眼方案并通过了TUV莱茵的专业认证,让每一位家人都拥有高品质的视听和娱乐体验。

经测试,理想L9的车载AMOLED显示屏发出的高能可见蓝光仅占其全部蓝光光谱的38%,符合TUV莱茵硬件级低蓝光要求。在有效减轻蓝光对于视觉潜在影响的同时,该显示屏实现了100%的sRGB色域和99.7%的DCI-P3色域输出,可保证几乎所有颜色的完整呈现,为驾乘者带来优质视觉享受并保护眼睛健康。

2.jpg

理想汽车获TUV莱茵全球首张车载显示屏低蓝光认证证书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UV莱茵一直关注电子显示产品对眼睛和健康的影响,于2014年率先将低蓝光检测和认证要求引入显示行业,截至目前,已为超过1000款显示产品进行了低蓝光认证,涵盖显示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投影仪等。TUV莱茵致力于蓝光管理研究,持续推动低蓝光技术在更多产品类别和领域的应用,凭借先进的检测技术助力产品研发,守护用户健康。

理想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品牌,致力于为家庭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更精致的智能电动车产品。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依托TUV莱茵在检测认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助力理想汽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使用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OPPO共计七篇论文成功收录CVPR 2022 ,创历年新高,在多个关键研究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年度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在新奥尔良落下帷幕。今年,OPPO有七篇论文成功入选,跻身一流科技厂商之列。同时在广受关注的挑战赛上,OPPO也取得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四项第三的良好成绩。

随着深度学习逐步成熟化规模化,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AI除了“看到”或“听到”,开始初步逐步具备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多模态融合、3D视觉智能技术、自动机器学习等正在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研-究热点。OPPO在上述领域都均实现论文收录,在AI关键学术领域取得创新突破。

OPPO 智能感知首席科学家郭彦东表示:“在2012年,为了图像识别任务而设计的深度神经网络重新给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注入了能量。从此,人工智能(AI)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10年。在OPPO,我们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完成像人一样复杂的感知与认知行为。比如,从无标签的海量数据中持续学习并迁移到下游具体任务,从几个有限视角中完整的重建3D信息;更高级别的认知能力,比如对美的理解与创作;以及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实体AI”(embodied AI),比如自动驾驶场景中的行为预测等。很高兴OPPO继2020年首次亮相后,在短短的3年内就实现了7篇主会论文入选的好成绩。未来,我们希望继续向更基础、更前沿的AI领域探索,推动AI的商用落地,让创新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

7篇论文获得收录,OPPO正在助力AI认知水平升级

本次CVPR2022上,OPPO共有7篇CVPR入选论文,涵盖多模态信息交互、三维人体重建、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知识蒸馏等多个研究领域。

不同模态数据的特性各不相同,像文字、语言这样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而图像往往包含大量细节。在多模态数据下,能够在模态间建立起有效交互对于AI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挑战性的事情。OPPO研究人员基于CLIP模型提出了全新CRIS框架,使得AI能够更加细粒度地理解图像与文本两种模态的数据。即使输入包含多重信息的文本描述,该框架也能够准确聚焦到对应的图像区域,显示出强大的细粒度跨模态匹配能力。

当前,人类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于对于多模态信息的识别和理解。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往往可以同时理解文字和图像,并将其有效关联。但AI更多停留在识别阶段,很难将不同模态的信息精准对应。本次OPPO提出的创新方法可以帮助人工智能在多模态理解上更进一步。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可以真的可以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那样,通过语言、听觉、视觉等多重信息去认知真实世界,真正地成为人们最好的“帮手”。

同样,在近期热门的三维人体重建领域,OPPO研究院通过改进NeRF创新的动态角色建模方法,在业界首次实现了自动为宽松着装人体创建数字分身的工作。该建模方法仅通过分析摄像头所拍摄的RGB视频,就可以1:1精准还原人物动态细节,甚至包括衣服细小logo或纹理细节。衣服的建模还原一直是业界挑战较大的领域之一,因为人体姿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衣服物料的形变非常复杂,从而导致AI难以解算像“裙摆”这样的部位形变。此举可有效降低三维人体重建的门槛,为在线虚拟试装购物、AI健身乃至VR/AR虚拟世界的真正落地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随着AI图像识别能力的逐渐成熟,如何让AI具备图像审美能力成为新的难题。AI的审美能力往往强关联训练所使用的数据和标注者的偏好,而人的审美往往是千人千面的,采用基于大数据的美学评价来为不同用户服务,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于“审美歧视”的讨论,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因此,通过更精细化的数据和模型,准确捕捉不同用户的审美差异的个性化美学评价应运而生。

对此,OPPO研究院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雷达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带条件的PIAA算法(Conditional Personalized Image Aesthetics Assessment),首次从“用户主观偏好与图像美学相互作用,如何产生个性化品味”角度出发对AI模型进行优化。该算法可以基于不同用户画像信息实现个性化的审美评价,可以为用户在相册、相机、互联网内容推荐等场景中打造个性化体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该算法一并提出的带有丰富属性标注的个性化美学评价数据集也已宣布开源,为业界在个性化美学评价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数据,目前该数据集已收到多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关注和问询。

此外,OPPO提出的多视图三维语义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准确解析场景的三维平面结构,并预测地面、桌面、墙面等平面的语义标注,其效果明显优于当前主流单视图重建架构。而联合清华大学提出的INS-Conv (INcremental Sparse Convolution),能达到更快及更准确的在线3D点云语义及实例分割推断,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环境识别对于终端算力的要求,为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这样前沿技术的落地增加了可能。

斩获NAS挑战赛亚军  OPPO创新模型助力AI“轻量化”

在同期举办的挑战赛中,OPPO也表现出色,在八大赛项中斩获佳绩。包括目前行业关注的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技术(NAS)赛道、足球行为检测(SoccerNet Action Spotting)赛道、足球回放定位(SoccerNet Replay Grounding)赛道、时序动作定位(ActivityNet temporal localization)赛道、大尺度视频目标分割挑战赛(The 4th Large-scale Video Object Segmentation Challenge)、ACDC挑战赛(the ACDC Challenge 2022 on semantic segmentation in adverse visual conditions)和运动预测挑战赛(WAD Argoverse2 Motion Forecasting)。

从手机摄影到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模型走进越来越多行业。但深度学习非常依赖大数据和大算力,学习成本高,这也给前沿AI技术的商用落地带来了挑战。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技术(NAS)可自动发掘神经网络的最优架构,降低对人工经验和背景知识的依赖,让AI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在比赛中,OPPO研究人员通过优化训练超网过程中的模型参数遗忘及不公平的梯度下降问题,针对“继承”超网参数的45000个子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子网络在性能及性能排序上的一致性,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NAS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只需训练一个大的超网络,然后通过继承超网参数方式低成本构建预测器,实现网络架构自我学习,从而高效地获得优于专家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技术可适用于当前大部分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AI技术在移动端设备上的应用,让用户体验到AI技术快速落地带来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OPPO在足球行为分析(SoccerNet)赛道中取得动作定位(Action Spotting)和回放定位(Replay Grounding)双项第二名后,今年OPPO再次取得回放定位(Replay Grounding)第一名和动作定位(Action Spotting)赛项第三。

在CVPR 2022上,OPPO还参加了三场高水准Workshop并发表演讲。其中,在SLAM 研讨会上,OPPO研究员邓凡就如何在智能手机、AR/VR设备上运行实时vSLAM进行分享和讨论。研究员李毅康则在移动人工智能研讨会中发表了演讲,提出无监督的视频-文本跨模态哈希方法——CLIP4Hashing,为移动设备上的跨模态搜索提供重要思路。李薇参加AICITY Workshop并提出了基于多视角的动作定位系统,用来识别驾驶员行车时的异常行为。

以创新推动商用,OPPO希望尽早让人们享受AI带来的便利

今年是OPPO参加CVPR的第三年,OPPO在收录论文数量及挑战赛成绩保持上升的同时,研究领域也从人脸识别等应用领域向更基础的技术方向转移。

快速突破的成果来源于OPPO在AI领域的不懈投入。自2015年起,OPPO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投入,成立相关研发团队,聚焦语言语义、计算机视觉等领域。2020年初,OPPO研究院正式成立智能感知与交互研究院,进一步深化OPPO对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探索。目前,OPPO在AI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超过2650件,广泛覆盖计算机视觉、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

在“微笑前行”品牌使命的指引下,OPPO也在和业界伙伴一道,不断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从实验室真正走向生活。2021年12月,OPPO发布了首款自研影像专用NPU——马里亚纳X,具备强大算力、能效比和计算速度,能够让AI算法的运行速度达到空前水平,为用户解决手机长期难以解决的夜景视频画质问题。此外,基于强大的底层AI能力,OPPO也发布了包括CybeReal全时空间计算AR应用、OPPO Air Glass、Omoji等创新产品及功能,希望尽早创造更真实的数字新世界,为用户带来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融合体验。

关于OPPO

OPPO于2008年推出第一款“笑脸手机”,由此开启探索和引领至美科技之旅。今天,OPPO 凭借以Find X 和Reno系列手机为核心的多智能终端产品,ColorOS操作系统,以及 OPPO Cloud、OPPO+等互联网服务,让全球消费者尽享至美科技。OPPO 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大研究所和5大研发中心,并在伦敦设有全球设计中心。超过4万名OPPO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14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