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AI软件公司、AI Virtual Smart Sensors™的领导者Elliptic Labs (OSE: ELABS)宣布与名列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的新客户签署许可协议。该合同的签署将促使客户的智能手机搭载Elliptic Labs 的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

Elliptic Labs 首席执行官 Laila Danielsen 表示:“我们很高兴能获得更多新手机客户的认可,这也为我们在智能手机市场赢得了更多份额。我们的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是一个100% 纯软件的传感器,为那些致力打造更智能、更环保、更便捷设备的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们提供了明确的适用价值 。”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AI 虚拟接近传感器)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在用户将智能手机举到耳边接听电话时,关闭智能手机的显示,并禁用屏幕的触摸功能。如果没有这种检测距离的能力,用户的耳朵或脸颊可能会在通话过程中意外触发不必要的动作,比如挂断电话或在通话中拨号。自动关闭屏幕也有助于节省电池寿命。接近检测是当今市场上所有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以在不需要专用硬件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接近检测功能。通过将硬件传感器替换为软件传感器,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还可去除采购上的风险。

关于Elliptic Labs

Elliptic Labs 是一家面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物联网和汽车市场的国际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衍生自挪威奥斯陆大学(Oslo University)的一家分支研究机构。公司的AI专利软件结合了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算法,提供直观的3D无接触手势交互、接近感应和存在检测功能。其可扩展的AI虚拟智能传感器交互平台创造了可持续性的、生态友好的纯软件传感器,并已有上几亿台设备搭载其技术。Elliptic Labs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使用AI软件、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进行大规模商用的软件公司。 公司在奥斯陆证券交易所(Oslo Børs)上市。

Elliptic Labs公司总部设在挪威,在美国、中国、韩国、中国台北和日本均有分支机构。Elliptic Labs的技术和专利在挪威开发,归属公司专有。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818005816/zh-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夏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红色高温预警,全国多地再次创下高温记录。在江苏无锡,8月最高气温频频突破40摄氏度,为1955年以来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对此,环卫部门启动高温天气作业预案,每日10时至15时环卫工人停止户外工作。然而午后2点,安镇区的多条主干道及辅路上,10余台不同型号的仙途智能自动驾驶清扫车正在进行路面冲洗、清扫。自主定时启动、高精度垃圾识别、覆盖式清扫、精准贴边,这样的系列操作每天都在上演。近日,仙途智能Autowise.ai与江苏无锡环卫部门达成了合作,为环卫工人户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jpg

仙途智能Autowise.ai自动驾驶清扫车在无锡安镇街头清扫作业

南京的夜晚虽无烈日炙烤,但积累了一天热量且通风不佳的过江隧道愈发潮湿闷热,酷热程度不亚于白天作业。仙途智能大型自动驾驶清扫车在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和扬子江隧道内进行自动驾驶作业,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可减少一半,将辛苦的环卫作业人员从半夜潮湿闷热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这也是除去城市道路外,仙途智能在南京长江隧道、唐山港、上海中环高架、郑州新郑机场几个项目突破的特殊应用场景,均属于自动驾驶清扫技术的首次落地。

2.jpg

仙途智能Autowise.ai自动驾驶清扫车在午夜时分的南京应天大街隧道作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环卫工作的需求随之加大,标准也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清扫车也迎来了发展契机,不但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在极端情况下也可避免环卫工人暴露在危险之中,实现-10摄氏度至50摄氏度的工作场景,以及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的高效环卫工作标准,解决环卫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

每辆自动驾驶清扫车可连续工作16小时,每小时清扫5公里。以人行道或辅道这类依旧需要传统环卫人工清扫的场景为例,一台清扫车一天,即可完成需要10-20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不惧高温酷暑的自动驾驶清扫车替代环卫工人执行户外作业,有效降低户外工作中暑风险。

早在2018年仙途智能Autowise.ai就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队,并在2019年获得全球首张自动驾驶清扫车道路测试牌照。兼顾安全、成本和运营表现,仙途智能自动驾驶清扫车通过自主研发,可实现高精度识别垃圾种类,节电节能20%;通过合理路径规划,提升作业效率达50%,节省成本超30%;根据场景需求,实现智能调度,数据累计分析,优化运营机制;车路协同,综合路端动/静态数据交互,实现碰撞硬预警、信号灯预警、天气预警、弱势交通参与者预警等;清扫精准定位,平均误差3厘米,远超行业标准。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道路发展5年,仙途智能目前在全球20多个城市已累计投入近200台自动驾驶运营车辆,运营时间累计达150万小时。不仅无惧极端天气,应对多元化应用场景,仙途智能自动驾驶清扫车涵盖室内洗地机和室外大、中、小环卫清扫车,全系列产品聚焦L4级自动驾驶清扫车,满足不同场景的各类运营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对产品的严苛考验让仙途智能Autowise.ai软硬件产品的产品化及交付能力有了本质上的突破,也标志其自动驾驶能力已迈过从验证到商业化的鸿沟。仙途智能Autowise.ai的多台无人驾驶清扫车已于2021年底正式交付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在障碍物种类复杂、数量繁多的大型物流园区正式开展清扫作业。预计公司近期将完成中东项目的交付,横"扫"地球上另一个高温频发、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区域,并积极拓展澳新等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3.jpg

仙途智能Autowise.ai自动驾驶清扫车在德国杜伊斯堡进行自动驾驶清扫作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817日,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的领先媒体集团ASPENCORE举办的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国IC设计成就奖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电子业界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技术奖项之一。

在本次盛会上,思特威4K超星光级明星产品SC850SL斩获了“2022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最佳传感器/MEMS”大奖。同时,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受邀出席本届大会发表精彩演讲,为业界展现了思特威在车载CIS领域的进展和创新。

1.jpg

再获殊荣,彰显科技硬实力

中国IC设计成就奖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业界广泛认可、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在本届奖项评选中,经过与众多同类产品的激烈角逐后,凭借优秀的技术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思特威4K超星光级明星产品SC850SL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本届“年度最佳传感器/MEMS”大奖。

作为思特威首颗StackRolling Shutter产品,4K超星光级产品SC850SL采用8004K高分辨率结合Stack BSI+RS架构设计,可以极佳的夜视全彩成像性能赋能高端智能安防应用,同时凭借思特威新一代近红外感度NIR+技术的加持,即使在仅有微弱星光的环境下,也能呈现清晰如可见光般的高清影像。SC850SL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市场与客户的双重热烈好评,接连斩获国内国际上诸多重量级奖项。

此次获奖既肯定了思特威在CIS成像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同时又代表了中国IC产业及相关从业者对思特威及其产品的高度认可。获此殊荣,思特威在此特别感谢IC设计成就奖的主办单位及各位业界同仁们,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及肯定。

2.jpg

智能车载视觉蓝海市场涌现

在本次峰会上,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发表了《CMOS图像传感器助力打造智能车载新“视界”》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思特威的发展情况,以及深入解读了车载CIS的发展趋势。

Yole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车载摄像头销售总量达2.1亿颗,较2020年增长超15%,其中影像类、ADAS 类以及舱内摄像头分别占比为64%24%以及12%。总体上看,2022年,车载摄像头整体出货量预计增幅将达到20%,智能汽车单车摄像头搭载量预计将高达15颗。

3.png

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发表精彩演讲

欧阳坚先生认为,CIS将主要赋能车载影像类、车载感知ADAS和舱内In-cabin三大车载智能视觉应用。其中,CIS在车载影像类中主要应用为后视/自动泊车、360°环视、流媒体应用等,对图像传感器提出了夜视全彩以及低功耗等技术要求。CIS在车载感知ADAS中主要应用是前视和侧视,对图像传感器的性能要求包括有效识别交通信号、稳定安全、出色的HDR性能、夜视全彩。车载舱内In-cabin应用则包括DMSOMSDVR

受到车载市场趋势与需求的双重驱动,思特威创立了新晋事业部——汽车芯片部,致力于车规级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创新研发。

思特威CIS助力打造智能车载新“视界”

早在2019年思特威就设计出第一颗车规级前装CIS。目前,思特威针对汽车应用领域已经发布并量产了6款车规级的高性能CIS产品,覆盖1MP~8MP智能车载影像解决方案。同时据Yole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思特威位居车载CIS市场全球第四,国内第二,迎来高速发展。

与此同时,思特威也已展开了新一代车载CIS产品的全面规划,覆盖包括车载影像类应用、ADAS应用以及舱内DMSOMS应用等。欧阳坚先生介绍到,思特威将主要从夜视性能提升、高动态范围、通过车规可靠性认证AEC-Q100 & ISO 26262、保障低功耗性能、LED闪烁抑制以及ISP二合一技术等方面进行精进。

“思特威多年深耕安防行业技术储备可以无缝嫁接到车载应用,这样我们研发产品的时间更短,可以将成熟产品更快推向市场。此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全套ISP算法和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目前我们所推出的车载产品基本都是CIS+ISP二合一产品。”他进一步指出,思特威目前正在与主流车厂开始合作,逐步导入产品,“随着后续更多产品的推出,相信大家会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车厂上面看到思特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峰会上发布的中国IC设计Fabless 100排行榜中,思特威成功入围Top 10传感器芯片公司。

4.jpg

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将催生传感器与AI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展望未来,思特威将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用不断创新的硬核科技给智能汽车产业注入鲜活力量,为行业提供更佳与更优质的车载视觉解决方案。

关于思特威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竹以及美国圣何塞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与销售办公室,网络遍及全球。思特威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凭借一支精于创新、覆盖全球的研发团队,思特威自主研发出了优秀的夜视全彩技术、SFCPixelTM专利技术、Stack BSI的全局曝光技术等诸多业内领先的创新技术。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性能优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公司产品也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安防领域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摄像头)等应用领域。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多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领先,并已成为消费类机器视觉领域Global Shutter CIS龙头企业。今后亦将在人工智能、手机影像、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martsenstech.com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Linley Gwennap

代工厂放任客户编造制造工艺谎言

许多人偶尔会谎报自己的年龄或体重,但若公司出现了谎报行为,则可视为虚假广告或至少构成了品牌稀释。最近的半导体市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两家领先的代工厂都放任客户声称他们采用了4纳米工艺,而实际使用的却仍是5纳米技术。这种情况让双方均形象受损,尤其是代工厂。而这背后,也意味着晶体管发展的缓慢。

这个问题最初始于三星。在与台积电下一个节点的长期竞争中,三星在交付5纳米芯片的一年后宣布将于2021年底交付生产4纳米芯片。如图1所示,台积电计划在5纳米和4纳米节点之间用两年时间,在2022年第2季度交付后者。为避免给三星耀武扬威的机会,台积电决定将其N4节点的进度“拉快”两个季度,以恰巧赶上竞争对手(参见MPR,“认为3纳米芯片值得等待的人数减少”)。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使用N4的芯片是联发科的天玑9000。

image001.jpg

图1:经修订的铸造工艺路线图。台积电声称已交付了2021年末生产的4纳米节点目标,只是当时误标为5纳米技术而已。

台积电可以突然从其通常严格而耗时的生产认证周期中足足挤出六个月的时间,对于这一点,我们本就应该感到怀疑。但是,当TechInsights分析天玑9000并发现关键工艺尺寸与台积电早期N5产品完全相同时,情况就不妙了(参见MPR,“Plus尺寸现可提供尺寸9000”)。该代工厂声称的4纳米产品是虚假的,正如联发科技声称拥有4纳米处理器一样。

与此同时,在一个“遥远的星系”……

与此同时,三星的智能手机部门正准备推出Galaxy S22,并注意到该公司自有的Exynos 2200采用4纳米技术制造,但高通的骁龙8 Gen 1(出现在一些S22型号内)采用5纳米技术制造。为避免客户对一种处理器(较于另一种处理器)的渴望,两家公司决定将8 Gen 1作为4纳米部件推出。因为三星生产这两种产品,所以它创造了一种称为4LPX的新工艺,像N4一样,只为一种产品服务。在分析了骁龙芯片后,TechInsights发现4LPX在物理上与5LPE没有什么不同。

讽刺的是,唯一使用真正4纳米技术的产品比假冒的4纳米产品表现更差。三星在将其4LPE工艺投入生产方面过于冒进,导致Exynos 2200高缺陷率和低能效——特别是在其新的图形引擎中(参见MPR, “Exynos 2200 首次搭载 AMD GPU”)。由于Exynos芯片供应有限,该手机制造商在大多数Galaxy S22型号中安装了骁龙处理器。

这些生产困境进一步促使高通放弃,转而针对台积电更新版的N4P创造了一种新版本的旗舰处理器,称为骁龙8+ Gen 1,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4纳米技术。新版骁龙是首个公开的N4P产品,不过我们预计苹果的A16也会使用N4P。这两种芯片都已经投产,并将在9月份左右应用于手机。

台积电通常会给苹果一到两个季度的独家使用权来使用其最新的制造技术。看到高通出现在首批客户名单上令人惊讶,尤其是考虑到其基于骁龙的智能手机与苹果的iPhones直接全面竞争。台积电显然愿意打破苹果的独家地位,以便从三星手里夺取一项主要设计。(高通在许多其他产品上使用台积电,但过去几款旗舰处理器都是基于三星产品制造的。)

真相很难面对

为什么代工厂突然虚报其晶体管进展情况?这比承认进展疲软要容易得多。假冒的4纳米工艺和“真正”4纳米工艺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5%的光学收缩(10%的面积缩减)。即使是这小小的进步也打破了三星的产量模型,台积电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两家代工厂预计明年将实现3纳米量产,而尽管他们在4纳米工艺方面奋力挣扎,却未能激发多少信心。

考虑到节点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代工厂可能会在等待下一个节点的同时提高速度、功率或产量(最终达到相同的效果)。例如,虽然4LPX与5LPE具有相同的尺寸,但前者可能会提供一些其他优势来证明其有资格获得新名称。但是在晶体管密度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名称应采用5LPX,以表明该工艺仍然属于5nm节点的范畴。大多数人用5nm或4nm的简写来代替完整的工艺名称,所以数字还是很重要的。

尽管伪造新节点可以让代工厂摆脱短期困境,但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害的。吹捧一个假冒的4纳米里程碑并放任客户大肆宣传,会稀释代工厂品牌的价值。如果4纳米不是真正的4纳米,那么节点名称还有意义吗?如果可以重新命名一个较旧的工艺,为什么要为4纳米技术承担额外的成本呢?

一段时间以来,代工厂没有在节点数量和晶体管密度之间保持严格的相关性(参见MPR,“社论:纳米狂热”)。但至少当他们在名称中采用一个更小的纳米数字时,就表明其已取得了一些密度方面的进步。公然将一个5纳米工艺重新标记为4纳米,则抹杀了节点编号的最后一丝意义。所以,当某个代工厂宣称其已达到下一个新水平的时候,直到拆机确认前,请切勿轻信。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些吹嘘自己实现新制造技术的芯片供应商。随着摩尔定律磕磕绊绊走到尽头,最后留给我们的唯有谎言、该死的谎言以及那些毫无意义的节点名。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创纪录的季度收入65.2亿美元,同比增长5%

  • GAAP每股盈余1.85美元,非GAAP每股盈余1.94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和增长2%

  • 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14.7亿美元并向股东返还12.3亿美元

2022818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公布了其截止于20227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应用材料公司实现营收65.2亿美元。基于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公司毛利率为46.1%,营业利润为19.2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9.5%,每股盈余(EPS)为1.85美元。

在调整后的非GAAP基础上,公司毛利率为46.2%,营业利润19.5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30%,每股盈余为1.94美元。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14.7亿美元,通过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2.25亿美元的股息派发向股东返还12.3亿美元。

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狄克森表示:“应用材料公司取得了创纪录的季度营收,但持续存在的供应链挑战限制了我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当前我们的首要工作仍然是增加向客户的出货量。应用材料公司对自身驾驭宏观经济逆风的能力充满信心,也对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实力与公司巨大的增长机遇保持乐观态度。”

业绩一览


2022财年第三季度


2021财年第三季度


差异


(除每股盈余和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6,520 



$

6,196 



5%

毛利率


46.1

%


47.9

%


(1.8)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


29.5

%


32.5

%


(3.0)百分点

净利润

$

1,606



$

1,716



(6)%

稀释后每股盈余

$

1.85



$

1.87



(1)%

调整后非GAAP业绩










调整后非GAAP毛利率

46.2 

%


48.0

%


(1.8)   百分点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30.0

%


32.7 

%


(2.7)   百分点

调整后非GAAP净利润

$

1,683



$

1,740 



(3)%

调整后非GAAP稀释后每股盈余

$

1.94 



$

1.90 



2%

GAAP和非GAAP财报之间的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请参见后文“非GAAP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业务展望

展望2022财年第四季度,应用材料公司预计净销售额约为66.5亿美元,上下浮动范围为4亿美元,包括由供应链挑战所带来的预期影响。调整后的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计在1.82美元至2.18美元之间。

应用材料公司2022财年第四季度展望中的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估不包括每股0.01美元的完成收购相关的已知费用,包括股权激励相关的每股0.02美元的标准税收优惠和公司内部无形资产转移相关的每股0.03美元的所得税税收优惠,但并未反应其它目前未知的项目,如与收购或其它非经营性及非经常性项目有关的额外费用,以及其它与税收相关的项目,考虑到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无法对其做出合理预测。

第三季度各事业部的财务表现

半导体产品事业部

2022财年第三季度


2021财年第三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4,734



$

4,454


硅片代工,逻辑及其它业务

66 

%


63 

%

    DRAM

15

%


20 

%

闪存

19

%


17 

%

营业利润

$

 1,701



$

1,785


营业利润率

35.9

%


40.1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1,708



$

1,794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36.1 

%


40.3 

%

全球服务产品事业部

2022财年第三季度


2021财年第三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1,420



$

1,286


营业利润

$

434



393


营业利润率

30.6 

%


30.6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434



$

393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30.6  

%


30.6

%

显示屏生产设备及相关市场事业部

2022财年第三季度



2021财年第三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333



$

431


营业利润

$

69



$

99


营业利润率

20.7

%


23.0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70



$

100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21.0

%


23.2 

%

GAAP财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应用材料公司为投资者提供非GAAP调整后财务报表,并根据部分成本、费用、收益和损失,包括与并购相关的某些项目的影响进行了调整;重组与离职补偿金费用和任何相关的调整;与新冠肺炎相关增加的费用;资产的减值调整;战略性投资所得收益或损失;特定所得税税目及其它调整项目。在非GAAP基础上,与股权激励相关的税费已在本财年按比例确认。GAAP和非GAAP财报之间的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

公司的管理者出于业务规划目的,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来评估公司的运营与财务表现,并在其高管薪酬项目中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应用材料公司相信,通过剔除与当前运营无关的项目,这些计量方法有利于提高对公司整体业绩的理解,并有利于投资者站在与管理者相同的立场上来审视公司的运营能力,也便于投资者对前后两个季度财报数字进行比较。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计量口径与普遍认可的GAAP会计准则不一致,也可能有别于其它公司的会计和报告中所使用的非GAAP方法,并可能剔除了部分对报告中财务数据具有显著影响的项目。这些增加的信息并不能取代根据GAAP准则制作的财报,亦不应作为其补充。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某些前瞻性的陈述,包括应用材料公司对公司业务增长及市场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和技术变革的预判、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及市场份额情况、现金调配策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情况、对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长期的业务展望,以及其它不属于历史事实的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及其相应假设可能受到风险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显著不同于陈述的内容或声明内所暗示的情形,因此不对未来业绩做担保。而这些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含但不仅限于下列内容:对于应用材料公司产品需求的程度,我们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供应商满足我们需求的能力;运输中断与物流限制;全球经济、政治与产业环境,包括通货膨胀和利率的上涨;区域或全球性流行病的影响,包括持续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政府的封控措施和其它应对疫情采取的举措;全球贸易问题和贸易与出口许可政策的变化;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客户对技术与产能的要求;新推出的创新技术以及技术变革的时机;公司开发、交付并支持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公司客户分布的集中性;收购、投资和剥离;所得税的变化;应用材料公司拓展现有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应用材料公司获取及保护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完成运营计划设定的各项战略目标、根据业务环境调整资源和成本结构、以及关键员工的招募、留任与激励的能力;各事业部和产品线营运费用和业绩的多变性;应用材料公司准确预测未来的业绩、市场环境、客户及业务需求的能力;我们确保遵守适用法律、规则和法规的能力;以及其它应用材料公司在最近提交和定期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存案文件(包括最新季报)中述明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包括我们最新的10-Q8-K表格。所有前瞻性陈述均基于管理层目前的估计、预测和假设。应用材料公司没有任何义务更新任何前瞻性陈述。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 # #

本稿件为英文原文的节选,内容以原文为主,中文翻译仅供参考。原文网址如下:

https://ir.appliedmaterials.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applied-materials-announces-third-quarter-2022-results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兆易创新今日宣布,推出突破性的1.2V超低功耗SPI NOR Flash产品——GD25UF系列。该系列在数据传输速度、供电电压、读写功耗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物联网设备或其它单电池供电的应用中,能显著降低运行功耗,有效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1.jpg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需要拥有更丰富的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种空间敏感型产品对系统功耗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希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续航能力。

从系统设计层面来看,一些先进工艺器件的工作电压已低至1.2V,如果所需的Flash可支持1.2V的电压操作,这对于主控而言,将能够有效简化电源设计并优化系统成本。

应此需求,兆易创新推出了GD25UF产品系列,该系列工作电压可扩展至1.14~1.6V,具有单通道、双通道、四通道、和DTR四通道的SPI模式,支持不同容量选择,能够满足智能设备所需的代码存储要求。

在读写性能方面

GD25UF最高时钟频率STR 120MHz,DTR 60MHz,拥有10万次的擦写寿命,数据有效保存期限可达20年。

在安全性方面

该产品具有128bit Unique ID来实现加密效果,为应用带来高安全保障。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低功耗的需求,GD25UF产品系列特别提供了Normal Mode和Low Power Mode两种工作模式。在Normal Mode下,器件读取电流在四通道120MHz的频率下低至6mA;在Low Power Mode下,器件读取电流在四通道1MHz频率下低至0.5mA,擦写电流低至7mA,睡眠功耗低至0.1uA。

相比于1.8V供电的SPI NOR Flash,1.2V GD25UF系列在Normal Mode下,相同电流情况下的功耗降低了33%,而在Low Power Mode下,相同频率下的功耗降低了70%,有效延长了设备的续航时间。

另外GD25UF系列产品的供电电压支持1.14~1.6V的宽电压范围,可显著延长单电池供电应用的使用寿命。并且该系列产品支持SOP8、WSON8、USON8、WLCSP封装,全温度工作范围覆盖-40℃~85℃、-40℃~105℃、-40℃~125℃。

兆易创新存储器事业部执行总监陈晖先生表示:“GD25UF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兆易创新的Flash Memory产品线。其具备的1.2V低电压和超低功耗模式可以帮助小容量电池供电设备提高续航能力,即使在不可避免的电池衰减过程中,也可以保持出色且稳定的运行状态,增加应用的可靠性。如今,电池续航能力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重要指标,GD25UF系列产品的问世会是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理想选择。作为国内外鲜少拥有1.2V SPI NOR Flash产品线的企业,兆易创新走在了需求前端,为下一代应用的设计开发缓解了压力,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客户的研发成本,让他们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兆易创新GD25UF系列可提供64Mb容量样品,更多容量产品将陆续推出,客户可联络销售代表或授权代理商了解相关的信息。

围观 10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Hot Chips 2022 虚拟会议将于 8 月 21 日至 23 日举行。在此,我们希望与您分享 AMD 演讲及发言人介绍。本届展会上,AMD 将大放异彩,带来全新 AMD 400G 自适应 SmartNIC SOC 技术预览、 CXL 和 MLIR 课程,以及探讨 AMD InstinctTM MI200 系列加速器和 AMD 锐龙TM 6000 处理器的深度架构演示。

8 21日,星期日

CXL 课程

  • 会议主持兼发言人Nathan KalyanasundharamAMD 全球院士兼 CXL 联盟董事会成员

  • 主题:CXL 内存挑战

  • 发言人:Mahesh Wagh,AMD 高级院士兼 CXL 联盟成员;Prakash Chauhan,Meta 硬件技术专家兼 CXL 联盟成员

  • 课程时间:太平洋时间9:00-12:30 (北京时间8月 22日0:00 – 3:30)

  • AMD 演示时间:太平洋时间 11:00(北京时间8 月 22 日 2:00)

MLIR 教程中的异构编译

  • 会议主持兼发言人:Stephen Neuendorffer,AMD 院士

  • 课程时间:太平洋时间13:30-17:00(北京时间 8 月 22 日4:30)

8 22 日(星期一)

  • 主题:AMD Instinct MI200 系列加速器及Node 架构

  • 发言人:Alan Smith,AMD 高级院士、Instinct 首席 SOC 架构师;Norman James,AMD 院士、Instinct 首席系统架构师

  • 时间:太平洋时间9:00 (北京时间 8 月 23 日 0:00)

8 23 日(星期二)

  • 主题:AMD 400G 自适应 SmartNIC SOC:技术预览

  • 发言人:Jaideep Dastidar,AMD 高级院士、400G 自适应 SmartNIC 首席 SOC 架构师

  • 时间:太平洋时间11:30(北京时间 8 月 24 日2:30)

  • 主题: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

  • 发言人:Jim GibneyAMD 院士兼 SOC 架构师

时间:太平洋时间 17:00 (北京时间 8 月 24 日 8:00)

欢迎您注册观看以上演讲,期待与您在线上见面。

关于 AMD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超威半导体)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500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AMD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MD公司(NASDAQ:AMD)官网http://www.amd.com.cn/,关注AMD 官方微信: AMDChina,关注 AMD 官方微博@AMD中国。


围观 10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西门子低代码助力延锋汽车运营管理全方位数字化

关键发现:

  • 客户痛点:企业生产端的作业涉及到跨系统、跨部门协作,产生大量费时耗力的线下工作,且容易出错。整合多系统、多部门业务流程,要么功能局限不能满足期望,要么价格昂贵且开发周期长。

  • 解决方案:利用西门子低代码开发平台解决了功能局限和成本巨大的问题,赋能业务人员,先后开发了MQ问题质量追踪、供应链风险预测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敏捷开发,解放了生产力。

  • 实施效果:业务人员具备了开发能力,直接数字化表达业务流程和制作统计报表,数字化流程替代传统手工作业,大幅节省人力;开发更高效,总体开发时间节省25%,开发人力成本节省50%

踏破铁鞋无觅处,低代码带来创新思路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锋智能安全)成立于2017年,是延锋下属的全资企业,总部设在上海,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专注于汽车安全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产品涵盖安全气囊模块、安全带、方向盘及整车安全系统集成等。公司着力于集成全球资源,形成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系统产品及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及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全球领先的安全系统供应商。

延锋智能安全制造部下辖三个工厂、物流部、智能制造部、制造质量部以及设备开发和软件开发。虽然在践行信息化建设多年后,核心系统已然完备,但存在各系统间相互独立、割裂的情况。生产端的作业常常需要涉及到跨系统、跨部门协作,故而容易产生大量的费时耗力的线下工作,且容易出错。

MQ问题质量追踪场景为例,审核人员巡视生产现场,用Excel表单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相关责任人完成纠正和改善。在整个质量追踪过程中,多人操作同一份Excel报表,很容易导致数据错乱;无法同时编辑,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审核处理流程仍需要人工操作;统计报表的重复性工作消耗大量人力。

延锋智能安全制造部总监陈奎早在多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时企图通过简单的OA工具(Access & Excel)来简化工作流程,但事实证明依靠简单OA工具等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功能性、标准性的要求,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也无法满足陈奎的期望。之后提出过基于ERP定制化开发的建议,但由于预估价格超过千万级人民币,也只能搁置。然而对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从未从陈奎的战略计划中消失。

陈奎起初结识西门子低代码,源于两年前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沟通BOPBill of Process)模块时遇到如何将整个制造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的难题。正好源于这个契机之下了解到西门子低代码,通过低代码平台,不需要IT人员的参与,业务部门可以基于业务场景开发出简单的小系统。即使需要IT部门的参与,通过协作,也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陈奎认为“智能制造、软件化与信息化离不开业务场景,必须将软件管理和数据管理嵌入到运营的每一个细胞里。另外,必须采用专业的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炼有价值的内容,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在详细沟通交流两次之后,我们决定采用西门子低代码,相信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工具。”

低代码利器在握,运营管理障碍扫除

基于西门子低代码开发平台,延锋智能安全先后开发了四套应用,经过运行和评估,每一项都为企业带来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开发成本的节省。

  • MQ问题质量追踪系统:还记得前文描述的质量追踪场景吧?现在所有的处理流程都在系统中完成,支持多人同时录入,再也不会发生数据错乱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最关键是实现了流程规范化以及数据可视化,其它系统也可以非常方便地调用数据。

  • 供应链风险预测系统:当供应链异常事件发生时,以前的人工流程从搜集零件、下载库存等订单信息,到计算缺口时间,每次至少需要24小时才能处理完成。而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开发的风险预测系统,处理时间大幅收缩到2个小时,且打通了WMSMESSAP等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

  • 运费分析系统:以往的流程通过人工收集发运信息,供应商的信息,进行汇总计算,并手动生成报表,反复核对消耗大量人工和时间。采用运费分析系统后,工程师收集运费基础数据,导入系统后自动计算汇总并生成报表,减少了重复工作。

  • 产线设备运行履历系统:设备团队需要每周一次定期统计和分析设备运维数据,每次都需要从多个不同业务系统中人工抓取,然后人工录入Excel制作报表。这样的手工报告占据了工程师很多宝贵时间。利用西门子低代码开发的统一接口、一站式拉取所有相关信息,并进行不同维度分析汇总的产线设备运行履历系统,不仅功能界面简洁方便直观,而且便于自主添加和维护功能项。

image002.jpg

产品界面图一

image003.jpg

产品界面图二

image004.jpg

image005.jpg

其它界面截图

依靠利用低代码平台开发出的各种应用系统,陈奎的团队成功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跨部门、跨系统协作的问题,并切实感受到了西门子低代码带来的增值收益。举个例子,质量追踪系统是由一位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总计用了14天的时间,且开发效果特别好,也正是这个事实为整个团队增强了信心。四套系统综合评判,相较传统模式开发,节省时间成本25%,节省人力资源成本50%。这个结论的前提是目前的团队对低代码还处在初期学习阶段,开发并不熟练。陈奎相信,假以时日,团队越来越熟练以后,必将产生更可观的效率提升和资源节省。陈奎对未来的目标充满了期待:“每个年轻工程师都需要具备低代码开发能力,期待低代码平台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在更多的生产和业务领域!”

数字化蓝图铺展,低代码开发是必由之路

西门子低代码已经被陈奎纳入了他的业务发展战略布局,已经具备清晰蓝图的数字化项目不胜枚举。从大的业务板块来看:

·物流板块可优先重点拓展,未来可探索更多与TMS互补或延伸的应用,例如实时报警、运输管理、运费结算等;

·库存板块可以开发更深层次的应用,例如涉及库存分析的应用:从库龄分析再到库龄结构分析;

·设备管理板块,实现轻量级、精益化、易落地,为关键生产设备运维提供数字化、移动化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型企业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智能制造板块会上很多大系统,而这些大系统之间的对接是会有很多痛点的,这个时候利用低代码做一些系统之间的衔接和补充就非常必要了。比如说利用低代码做大系统的二次开发,在系统间搭建一个桥梁,用数据驱动运营,并结合可视化报表辅助决策。这样一套有机的整体提高了智能制造的数字化程度。

陈奎曾向同行这样推荐:“西门子低代码是一款允许不需要有IT专业背景的业务人员自主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快速上手,替代比较传统的手工作业流程,但也要基于业务人员的资质。”陈奎期望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可以帮助他们重构业务逻辑开发方式,例如进行组织、人员技能、人员分工的合理化分配;优化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协同,改变交付模式等。业务人员需要具备IT和数据思维,而专业的开发还是需要留给专业的开发团队来做,比如系统的对接、模块和组件的封装等等。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一纸规划”到项目“遍地开花”,短短五年时间,雄安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芝电梯)作为城市垂直交通解决方案提供者,深度参与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至今已为“容东”和“容西”片区交付共计470余台住宅电梯和扶梯,其中包括东芝经典之作SPACEL系列无机房电梯、KINDMOVER自动扶梯。

雄安新区由党中央、国务院共同批复,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是新区率先开发建设的区域,承担着安置回迁群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为其他片区开发建设示范引路的重任,未来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综合城区。

1.png

东芝电梯承接的“容东”和“容西”安置房电梯项目,体量大工期紧,施工环境复杂,且交叉作业多,2022年初全国疫情又为项目增加了新难度。为了不影响安置房交付,东芝电梯从生产、物流、安装到最终调试等各个环节打开绿色通道,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配合。在安装阶段高峰期时,施工人员多达200余人,部分东芝员工牺牲了春节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在现场争分夺秒。

东芝电梯河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安置房项目涉及民生福祉,我们东芝所有员工都全力以赴,按照“雄安质量”的标准执行项目,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按期保质保量交付,只为当地居民能早日回迁安置,住上舒适安全安心的新房子。

2.png

东芝本次提供的SPACEL系列无机房电梯,采用了东芝原厂设计制造的曳引机和控制柜,搭载东芝独自研发的变频控制处理器PP7,高效稳定,绿色节能;在选材方面注重安全环保,主要基板无铅化,选材高于欧盟RoHS标准,废除15类特定化学物质。KINDMOVER自动扶梯,设计时尚,融合东芝独有安全防护技术柔性缓冲踏板,部件选用严格按照东芝集团标准,确保乘坐安全舒适。

3.png

放眼未来,雄安新区正在迅速崛起,东芝电梯将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继续深度参与雄安建设,用“东芝质量”助力雄安“未来之城”的发展。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ediaTek最新的Pentonic芯片集成了先进的图像增强和游戏优化功能,提供出色的流媒体体验

2022年8月19日,MediaTek发布智能电视芯片Pentonic 700,搭载强劲的AI引擎,赋能新一代高端4K 120Hz 智能电视。Pentonic 700具备AI画质增强技术,支持杜比视界IQ精准细节(Dolby Vision IQ with Precision Detail)功能,集成了4K 120Hz 运动补偿技术(MEMC)、4K 120Hz时序控制器(TCON)和游戏优化技术,助力全球智能电视厂商打造引人入胜的全场景视听体验。

MediaTek电视事业部总经理陈俊昆表示:“借助AI画质增强技术,MediaTek Pentonic系列进一步提升了电视的智能化功能。用户在观看视频、体育节目、玩游戏或是将电视作为其他智能设备的控制中心时,Pentonic 700皆可提供出色的体验。”

Pentonic 700集成了MediaTek AI处理器APU,支持MediaTek AI超级分辨率、 AI场景识别画质增强(AI-PQ Scene Recognition)和AI物件识别画质增强(AI-PQ Object Recognition)技术,提供图像边缘平滑处理和细节重建功能。Pentonic 700通过杜比视界 IQ 精准细节(Dolby Vision IQ with Precision Detail)可提升亮区和暗区的对比度,呈现令人惊叹的图像细节。

MediaTek Pentonic 700可支持在单一屏幕上以画中画(PiP)或分屏画面(PbP)的形式同时显示来自本地和互联网的多信号源画面。这项新技术可用于家庭娱乐,消费者可同时从不同视角观看喜爱的体育赛事,或者邀请亲朋好友进行视频通话的同时共赏精彩赛事。在办公室中,它可以增强虚拟会议的功能,支持电视在同一时间显示不同的流媒体内容。

Pentonic 700适用于120Hz智能电视,支持高达144Hz的可变帧率(VRR)技术,助力电视厂商面向各类游戏应用量身设计产品,为玩家提供畅快丝滑的游戏体验。Pentonic 700支持HDMI 2.1的自动低延迟模式(ALLM),可降低显示延迟,并通过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杜比视界游戏(Dolby Vision Gaming)技术为玩家创造身临其境的游戏环境。

MediaTek Pentonic 700的主要特性包括:

  • 支持4K分辨率显示,游戏应用中支持高达4K 144Hz的可变帧率技术。

  • 杜比视界IQ精准细节(Dolby Vision IQ with Precision Detail)功能可改善画面细节,增强图像纹理和深度。

  • 支持HDR10+ Adaptive技术,根据房间照明条件优化观看体验。

  • AI场景识别画质增强2.0(AI-PQ Scene Recognition 2.0)自动优化图像设置。

  • AI物件识别画质增强2.5(AI-PQ Object Recognition 2.5),在前景和背景之间通过不同的锐度、对比度和颜色增强景深效果。

  • 内建硬件视频解码引擎,支持常用的HEVC、AV1、AVS3格式,同时支持VVC(H.266)格式,满足广播和流媒体提供商的新需求。

  • AI 超级分辨率2.0(AI-SR 2.0),提供图像边缘平滑和细节重建功能。

  • 支持新一代语音助手功能和智能家居设备管理。

该芯片采用高度集成式设计,能效表现出色,可帮助设备制造商精简物料清单(BOM),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智能电视厂商可选用MediaTek Filogic Wi-Fi 6/6E/7无线连接方案实现高速网络连接,更加流畅地播放4K视频内容,为智能电视带来低延迟、稳定的连接,充分满足用户对流媒体播放和云游戏的需求。

Pentonic 700是MediaTek Pentonic家族的新成员,随着Pentonic 700的推出,Pentonic系列可为智能电视厂商提供面向高端、中端和主流市场的丰富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搭载Pentonic 700的智能电视预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

了解更多关于MediaTek Pentonic智能电视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smart-home/digital-tv

关于MediaTek

MediaTek是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一年约有20亿台内建MediaTek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各地上市。MediaTek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5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语音助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MediaTek致力让科技产品更普及,因为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与世界连接,每个人都有潜力利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Everyday Genius)。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www.mediatek.com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2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