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高挺

2021年,中国宣布计划在2030年达到碳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还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相契合。在2020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73%43%。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具有战略意义,可以确保未来能源供应不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形势的影响。

尽管出现了新趋势,但如何将国家战略方针与企业业务需求相结合,是在中国的CIO当前面临的难题。例如,由于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能源消耗仍然很高,因此温室气体减排除了满足合规要求以外,通常意味着增加成本而非实际商业收益。因此,在中国的CIO需要为实现企业碳中和战略制定一个清晰的路线图,Gartner针对下文的五个领域,为中国企业CIO提供策略计划。

碳中和战略

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在中国的CIO可以做出长期战略影响和企业价值的领域之一。做为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高管领导,CIO及其团队可以在IT的权限范围内直接为温室气体减排做出实际贡献,例如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用碳中和云计算、提高IT资产利用率和使用可持续软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赋能其他业务部门在实现碳中和上发挥作用,比如可持续性数据和分析、能源管理和优化系统、碳核算和碳交易。

CIO还可以在定义愿景、明确使命和设定目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其他同级高管可能尚未完全理解可持续性业务范围的时候(见图1)。

1:战略术语金字塔

image003.png

碳排放报告与治理的解决方案

  • 碳盘查与气候核算

在全球范围内,非财务核算在许多企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参数的衡量和报告所遵循规范应比现在更有条例、更系统化。在中国的CIO应遵循碳核算和气候核算的实施规定,确保其技术战略符合这些规定中可能提出的企业监管要求或企业合规要求。

未来中国政府也有可能设立新法规来知道企业披露气候风险——这将对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 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优化运营的能源管理

从历史上看,能源使用占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的70%以上,因此企业的能源战略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大多数企业缺乏快速访问能源数据的良好系统,或者现有系统无法提供透明的、数据驱动的洞察和衡量目标进展情况。能源管理不善会严重影响企业所有领域的能源供应、采购、成本和效率。

能源管理和优化旨在跟踪和优化能源消耗,以消除能源浪费——使用更少的能源来完成相同的工作。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传感和控制负载来管理现场消耗,从而控制成本。现代能源管理和优化系统(EMOS)可以近乎实时地收集、分析和相应来自多个资产的数据,专注于能源密集运营的工商企业机构。

提高能源效率和利用率

  • 绿色数据中心

截至2021年底,中国数据中心机柜在过去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其中80%的机柜位于大型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随着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能耗将占全国总用电量的3.7%

根据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 绿色云计算

绿色(碳中和)云计算是指在云计算中节能减排。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将计算和存储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因此现代云计算平台的规模越来越大,分布性也越来越强。从而,对于解决云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等环境影响的需求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 可持续软件

2022年,可持续软件的实现工具和最佳实践相对薄弱。然而,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正在该领域展开工作,Gartner预计2023年和2024年将出现更成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替代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可再生的资源(例如阳光、风或水)中产生的能源类型,与化石燃料(例如煤炭和天然气)相反。为了在2026年实现碳中和,发电成为减排的主要领域之一。2021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不超过热电的转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将更低,而且对企业而言具有商业可行性。

碳交易

碳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体系,用于买卖碳许可和许可证持有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中国于20217月启动了全国碳交易市场,2162加能源行业的企业成为新的碳许可证持有者——这些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国每年排放总量的40%

除了碳许可交易,中国还计划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许可的排放版本——纳入交易。与仅涉及许可证持有人参与的碳许可交易不同,CCER交易还允许非许可持有人交易其核证的CCER配额。在中国的CIO应根据企业类型密切关注碳交易政策——尤其是国内CCER市场的进展,从而建立通过参与碳交易能节省成本或获取利润的业务论证。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1130日,TU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为安徽元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YuanTech Solar,以下简称“元太光伏”)的TOPCon/PERC全系列太阳能组件颁发TUV南德认证证书。TUV南德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TUV南德销售总监朱其枫、元太光伏副总经理胡宇慧等一席嘉宾共同出席了颁证仪式。此次证书颁发使得双方进一步深耕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同时,TUV南德也将秉持着“创享价值,激发信任”的理念,提供“一站式”可持续发展服务。

1.jpg

TUV南德许海亮(左)授予元太光伏胡宇慧TUV南德认证证书

IEC 61215 IEC 61730标准被公认为光伏行业最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依据该标准所颁发的认证已成为光伏组件进入国内外市场必备的通行证之一。TUV南德基于IEC 61215以及IEC 61730标准,针对元太光伏TOPCon/PERC全系列太阳能组件进行检测认证,在本次检测认证项目的全周期里,元太光伏的光伏组件表现优异,满足标准所规定要求。TUV南德许海亮向元太光伏表示祝贺,“该项目的顺利通过体现了元太光伏一直秉承的产品优良,服务优良的理念。TUV南德期待与元太光伏在光伏领域有更进一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也将持续为元太光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新能源行业贡献TUV南德力量,共同为推动光伏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努力。

2.jpg

元太光伏与TUV南德双方代表合影留念

元太光伏胡宇慧说到:“此次,元太光伏组件经过TUV南德全方位的严苛测试与评估,获得了TUV南德认证证书,为元太光伏这个新品牌开拓全球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TUV南德在此次认证项目过程中严谨专业的精神、快速响应和高品质技术服务也给元太光伏留下深刻印象。”

关于元太光伏 

安徽元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新一代N型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221月,计划投资15亿元在安徽滁州建设年产5GW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公司将立足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源动力,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提供商,助力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变革。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5,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专门构建的安全数据湖帮助客户聚合、管理和分析日志及事件数据,实现更快的威胁检测、调查和事件响应

  • FINRASalesforce等客户已经开始使用Amazon Security Lake

亚马逊云科技在2022 re:Invent全球大会上宣布,推出Amazon Security Lake,该服务可以自动将客户在云端和本地的安全数据集中到客户在亚马逊云科技账户下专门构建的数据湖中,方便客户针对安全数据做出快速行动。Amazon Security Lake通过可定制的数据备份保留设置实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该服务可将传入的安全数据转换为高效的Apache Parquet格式;并使数据符合开放网络安全架构框架(Open Cybersecurity Schema Framework,OCSF),对来自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数据可更轻松地实现自动标准化,以及将其与几十个预集成的第三方企业安全数据源相结合。安全分析师和工程师可以使用Amazon Security Lake聚合、管理和优化大批量迥然不同的各类日志和事件数据,实现更快的威胁检测、调查和事件响应,高效、快速地解决潜在问题,同时继续使用他们熟悉的分析工具。欲了解更多Amazon Security Lake的信息,请访问aws.amazon.com/security-lake

客户希望对整个企业的安全活动具有更高的可见性,能够主动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漏洞,评估安全告警并作出相应响应,预防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多数企业依赖于不同来源的日志和事件数据,例如应用程序、防火墙、身份识别系统等,这些数据源可能运行在云中或企业本地,各自使用独特的、互不兼容的数据格式。为了获得安全有关的洞察,例如发现未经授权的敏感信息对外数据传输,或者识别安装在员工设备上的恶意软件,企业必须首先将所有数据聚合并且规范化为一致的格式。数据格式一致之后,客户就可以分析、了解当前的漏洞级别,然后对威胁进行关联和监测,提高数据的可观察性。客户通常使用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分别应对如事件响应和安全分析等特定场景。因为每个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数据存储和格式,这就意味着客户需要多次复制和处理相同的数据。这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降低了安全团队检测和响应问题的能力。当客户添加新的用户、工具和数据源时,安全团队还必须费时管理一组复杂的数据访问规则和安全策略,以跟踪数据使用情况并且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一些安全团队在数据湖中为所有安全数据创建中央存储库,但是构建这些系统需要专门的技能,并且可能要花费长达数月的时间,因为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日志数据规模可能大到PB级。

Amazon Security Lake是一个专门构建的安全数据湖,客户只需几次单击就可以创建,使用他们熟悉的分析工具,实现对数据的聚合、规范化和存储,更快地响应安全事件。客户在完成设置、连接到选定的数据源之后,Amazon Security Lake会自动在客户选定的亚马逊云科技区域中构建一个安全数据湖,让客户更轻松地满足区域性的数据合规要求。Amazon Security Lake会根据客户选择的数据源,自动聚合、规范来自亚马逊云科技的数据,将其与支持OCSF(开放网络安全架构框架,一种开放的行业标准)的第三方数据源结合,并将数据优化为易于存储和查询的格式。Amazon Security Lake可自动编排从数据湖的创建、数据聚合到数据的规范和集成的端到端的流程。该服务使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和 Amazon Lake Formation构建安全数据湖,客户可在其亚马逊云科技帐户中自动配置安全数据湖的基础设施,让客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具有完整的控制权。在数据摄入并规范化之后,客户就可以使用他们熟悉的安全和分析工具,包括Amazon AthenaAmazon OpenSearchAmazon SageMaker,以及领先的第三方解决方案(如IBM、Splunk、Sumo Logic),快速、轻松地获取广泛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数据可来自亚马逊云科技、50多个第三方(如Cisco、CrowdStrike、Palo Alto Networks)以及客户本地的数据源。Amazon Security Lake最终将帮助客户改善整体安全态势,为安全团队识别和了解安全事件提供更强大的可见性,并缩短安全问题的处理时间。

亚马逊云科技安全服务副总裁Jon Ramsey表示: "客户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保护数据和网络的安全,他们必须能够快速检测和响应安全风险。但他们需要分析的数据通常跨越多个数据源,存储格式各异。客户希望能更快地处理这些数据,改善安全状况,但收集、规范、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的过程复杂又耗时。Amazon Security Lake让各种规模的客户只需几下点击便可建立一个安全数据湖,聚合来自几十个数据源的日志和事件数据,将其规范化以符合OCSF标准,可用范围更广,客户从而可以使用他们的安全工具快速采取行动。借助Amazon Security Lake以及我们强大的安全合作伙伴网络成员及解决方案,客户可获得卓越的可见性和控制权。"

Amazon Security Lake 现已在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东部(俄亥俄)、美国西部 (俄勒冈)、亚太地区 (悉尼)、亚太地区 (东京)、欧洲 (法兰克福)和欧洲 (都柏林) 区域提供预览版,其它亚马逊云科技区域将很快推出。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是一家政府授权的非营利组织,负责监管美国的券商,以保护投资者并加强市场诚信。 "每位投资者都需要公平的金融市场。FINRA通过维护市场诚信,使投资者和公司能够充满信心地参与到证券市场。为了成功做到这一点,我们使用了大量顶级的安全工具来确保我们的亚马逊云科技环境的安全以及市场数据的安全。"FINRA首席信息安全官Eric Pickersgill表示," Amazon Security Lake让我们更轻松地以OCSF格式收集所有安全数据,为安全工程师从日志和事件数据中获取洞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Salesforce是全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领导者,帮助各种规模和行业的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他们创建一个360°的客户视角。 "Salesforce将安全融入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当我们扩大规模以支持全球客户群增长时,我们的检测和响应团队需要分析PB级的安全日志,来捕获恶意活动,保护客户的数据。" Salesforce首席信任官Vikram Rao表示,"Amazon Security Lake通过统一来自亚马逊云科技和其它云提供商的安全日志和事件信息,简化了我们安全团队的工作,并缩短了日志装载和日志覆盖的时间,让我们的工程师可以专注于主动预防和事件响应。"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0个地理区域的96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m今天宣布任命XCOM Lab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通公司前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ul E. Jacobs博士和英特尔公司前企业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销售总经理Rosemary Schooler为新的董事会成员。在Arm继续为公开上市做准备的过程中,两人为Arm带来了跨越技术开发、业务战略和公司治理的重要上市公司经验。

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as表示:“Paul和Rosemary带来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将帮助我们拓展董事会并使其多元化,同时在我们旅程的关键时刻为Arm带来巨大价值。”

Haas补充道:“Paul在开发尖端技术和带领高通公司完成惊人的增长阶段方面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记录,而Rosemary在英特尔的长期职业生涯中,在制定和执行战略重点、推动创新和培养客户关系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我期待着与Paul和Rosemary合作,巩固我们在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领导地位,并为上市做好准备。”

Paul E. Jacobs补充道:“我从智能手机和无线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就开始与Arm合作。计算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为巩固Arm的市场领先地位创造了新的机会。我很高兴加入Arm董事会,并与这里的世界一流团队合作,帮助推动下一次技术革命。”

Rosemary Schooler表示:“Arm有望成为半导体和计算行业的领导者。与客户合作解决他们最复杂的技术挑战一直是我职业生涯的重点。我很高兴加入Arm,期待着帮助公司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计算足迹。”

关于Paul E. Jacobs

Paul E. Jacobs博士是XCOM Labs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于2018年创立了XCOM Labs,致力于开发高性能无线技术和应用程序。在创立XCOM之前,Jacobs博士曾担任高通公司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领导该公司开发和推广能够推动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革命的基础移动突破性技术。在他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高通公司的营收翻了两番,市值翻了一番。Jacobs博士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在无线技术和设备领域拥有80多项已获授权或正在申请的美国专利。

Jacobs博士目前担任Dropbox, Inc.和FIRST的董事。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以及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创立了伯克利雅各布斯设计创新研究所(Jacobs Institute for Design Innovation)。Jacobs博士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关于Rosemary Schooler

Rosemary Schooler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领导者,在全球技术行业拥有30多年的经验。她最近担任英特尔公司企业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销售总经理。在她33年的英特尔职业生涯中,Schooler女士负责管理和监督公司物联网业务的销售和企业战略。她还在嵌入式/物联网、网络和存储业务的多项英特尔初创计划中担任副总裁兼总经理职务,包括PnL、架构、产品开发和客户成功方面的工作。在网络领域,Schooler女士领导了多项行业转型计划,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数据平面开发工具包(DPDK)等技术。

Schooler女士支持包括ATIS和TIA在内的行业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国家女性技术中心(NCWIT)在内的非营利组织。她之前是Cloudera的独立董事,目前是Zurn Water Solutions的董事会成员。Schooler女士拥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陶瓷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

关于Arm

Arm技术正在塑造计算的未来。我们的高能效处理器设计和软件平台已在逾2,400亿个芯片中实现了高级计算,从传感器、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我们的技术能够安全地支持各种产品。我们正在与逾1,000家技术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正在为数字世界(从芯片到云)中的信任奠定基础。美好未来正在Arm基础上构建。

所有信息均按“原样”提供,且无任何保证或陈述。本文档可在保持版权归属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自由共享。Arm是Arm Limited(或其子公司)的注册商标。所有品牌或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1995-2022 Arm Group版权所有。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130005040/e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微信长图.png

┃ 直播详情 ┃

在发展20多年之后,如今蓝牙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手机、耳机、音箱、周边的智能产品都有蓝牙技术的身影,蓝牙技术应用以每年9%的速度稳定增长,尽管最近三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蓝牙市场已经在2022年开始恢复。有调研机构预测从2021年到2026 年,蓝牙设备的年出货量将增长1.5倍,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9%。到2026年,全球每年的蓝牙设备出货总量将会达到70亿!

显然,蓝牙市场是个无比庞大的市场,蓝牙技术未来将在音频、可穿戴设备、数据传输、位置服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随着多家厂商陆续推出蓝牙5.3芯片 ,以及手机芯片开始支持蓝牙5.3,2023年的蓝牙市场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12月14日晚19点,我们特邀蓝牙技术联盟亚太暨中国市场总监李佳蓉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围绕“2023年蓝牙技术发展趋势”来展开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4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2023年蓝牙技术发展趋势

▶   本期看点

 ① 蓝牙技术发展现状

 ② 蓝牙技术最新标准解读

 ③ TWS耳机未来发展

 ④ 2023年拉蓝牙技术应用亮点

▶   嘉宾介绍

分享嘉宾:李佳蓉

蓝牙技术联盟亚太暨中国市场总监。李佳蓉女士拥有15年以上的科技市场及营销顾问资历,擅长营销策略拟定及品牌沟通推广,现职为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亚太区市场推广负责人,致力于提升蓝牙技术在亚太区的认知与采用率,并协助联盟成立以上海为基地的亚太专业团队。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本次直播,我们还将开启邀请达人榜活动,只要您将自己的专属邀请海报转发到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并且截图给小编 (微信号:eetrend89) ,吸引更多人来报名,则有望获得京东礼品购物卡,赶快参与吧!(注:扫描预约成功后点击冲榜按钮就可以获得个人专属海报,长按海报可以保存,然后发布在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等)

参加邀请达人榜活动只需简单三步:

第一步:点击排行榜

1.png


第二步: 点击冲榜

2.png


第三步: 生成专属海报,发布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3.jpg


重要提示

对于恶意刷榜者,有权取消其榜单资格并禁止其参加此后所有的芯英雄联盟直播,此奖励的最终解释权归属电子创新网所有。

现在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吧!

我们特别建立了“直播微信交流群”!欢迎关注“芯英雄联盟”微信号后请他拉入直播群。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85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工业数据运营平台Cognite Data Fusion®现在可从模拟器中提取合成数据,并为敏感的生产用例部署受物理机制约束的机器学习

全球领先的工业软件公司Cognite今天宣布,为其领先的工业数据运营平台Cognite Data Fusion®推出原生模拟器集成和混合人工智能工作流功能。这些混合人工智能工作流结合了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和物理建模的优点,可实现大规模部署先进的数字解决方案,包括针对敏感生产用例的解决方案,以降低成本,提高主动决策能力,从而优化生产过程。

借助Cognite Data Fusion®,工业企业可以自动运行处理实时数据的模拟器,来收集结果,触发对应行动,实现输出的可视化,从而自动进行常规模拟器研究或监测问题案例。Cognite Data Fusion®不受厂商限制,可以与Unisim、Olga、Turbulent Flux、Multiflash和Hysys等行业领先的模拟软件集成。此外, Cognite最近还与SLB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以简化和提高能源行业客户对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采用。SLB的正式名称为斯伦贝谢,是全球工业模拟器、软件和服务领导者。

Cygnus的运营商Neptune Energy利用Cognite Data Fusion®开发了一个混合人工智能油井建模和监测应用。通过与油井和管道建模模拟器PROSPER的原生集成,Cognite Data Fusion®可提供自动油井建模和近实时油井监测,消除人工流程,并实现更广泛的监测量和更高的评估质量。得益于Cognite Data Fusion®中的混合人工智能工作流,Neptune取得了以下成果:

  • 花费在数据挖掘和操作上的时间减少80%

  • 花费在数据分析和验证上的时间减少67%

  • 通过在一个允许多学科协作的通用应用中进行近乎实时的监控,增加了主动决策

Neptune Energy全球IT业务合作伙伴经理Alan Bibb表示:“Cognite Data Fusion向我们的工程师提供挖掘好的、情景化的、已建模的、可视化的数据,方便他们据此开展行动,从而全方位提高了他们的效率。现在,工程师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结果解读,随后通过协作做出数据驱动型决策。有了Cognite Data Fusion的混合人工智能工作流,我们可以专注于更全面的工程优化,缩短实现价值所需的时间。”

Cognit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Geir Engdahl表示:“企业希望轻松获取复杂的工业数据,数字化转型始于此,也成于此。今天推出的功能可确保Cognite Data Fusion为混合人工智能模型和监督决策过程相关的主题专家提供一个集中的、情景化的可信数据来源,这对资产和生产优化至关重要。”

Cognite Data Fusion®让人类和机器更容易获取有意义的资产数据,并提供可信的数据和洞察力,帮助客户实时把握机会,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营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欲了解有关Cognite Data Fusion的更多信息,请访问:cognite.com/why-cognite-data-fusion

关于Cognite

Cognite是一家工业软件即服务跨国公司,自成立起便明确致力于迅速为工业企业提供情境化、可信且容易获取的数据,帮助世界各地的资产密集型行业走向全面数字化转型。我们的核心工业数据运营平台Cognite Data Fusion®帮助工业数据和域用户快速安全地展开协作,共同开发、实施和扩展工业AI解决方案和应用,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ognite.com并关注我们的TwitterLinkedIn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130005591/en/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CK Phua

1.png

物联网的不断扩展,推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智能化升级浪潮。智能化正在从云端向具有机器学习(ML)能力的边缘设备转移,这些设备能够在本地处理传感器数据流,与基于云的AI系统相比,延迟更低,安全性更高,提供更好的用户隐私保护。为了将边缘设备从单纯的数据采集转换为具有自主操作能力的边缘智能,开发人员需要具有多核性能并内置加速器的新型低功耗微控制器(MCU)来执行ML任务,同时最小化功耗预算以保持节能的系统设计。

面向未来的边缘智能,恩智浦最近发布了MCX产品组合,该平台可提供可扩展性能、并行性、安全性、高能效和丰富外设,针对广泛的物联网、边缘ML和工业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MCX产品组合结合了恩智浦LPC和Kinetis MCU系列的DNA,为智能互联设备重新定义下一代通用MCU。

在MCX产品组合下,恩智浦首先推出的是MCX N高性能系列,专为安全、智能的边缘应用而设计。N系列中首先登场的是MCX N94x和MCX N54x MCU系列,具有高效的多核架构、内置EdgeLock®安全子系统和用于实时推理的专用内置神经处理单元(NPU)。MCX N94x系列适用于工业应用,具有更广泛的模拟和电机控制外设,而MCX N54x系列针对消费和物联网应用,集成了众多外设,包括带PHY的高速USB,SD和智能卡接口等。

立即浏览。恩智浦利用全新多核MCX N系列微控制器,寻求边缘处理的新突破。

150MHzMCU能带来什么?答案远超想象

使用低功耗的150MHz MCU实现多任务处理性能、高级神经网络和ML功能听起来似乎非常困难,但MCX N94x和MCX N54x并不是普通的MCU,而是多核设计和丰富外设的伟大结晶。

MCX N94x和MCX N54x基于高性能双核Arm® Cortex®-M33,运行频率高达150 MHz,片内集成高达2MB的闪存,可配置的带ECC检测的RAM、智能DMA、DSP协处理器、安全子系统和恩智浦设计的一体化NPU。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内核和加速器的任意组合来完成具体任务,而无需提高MCU的时钟速度或增加功耗。

2.jpg

MCX N94x框图

片内多种加速器使MCX N系列MCU能够以低功耗预算高效地处理多个复杂任务,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多核设计通过智能、高效地将工作负载分配到模拟和数字外设,提高了系统性能并降低了功耗。因此,MCU的工作电流消耗小于45μA/MHz,如果启用实时时钟(RTC)和保持8KB SRAM,掉电模式下消耗的电流不到2.5μA,如果在启用RTC和8KB SRAM的深度掉电模式下,消耗的电流不到1μA。

双核架构将功能全面的Cortex-M33内核与M33从核相结合来管理控制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够并行运行应用程序,或根据需要关闭单个内核来降低总体功耗。例如,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无线(OTA)更新期间,主M33内核可以处理系统安全,而第二个从核执行控制功能。

随着MCX N系列发布,恩智浦自主研发的NPU初次亮相,以实现边缘的高性能和低功耗智能。与只使用CPU内核相比,内置NPU的ML吞吐量提高了30倍。

3.png

NPU的相对加速度

如此的ML性能表现在MCU领域堪称顶级,使得TinyML在资源和功率受限的边缘设备上展现超凡的算力。突破性能边界,畅想如下的应用可能,例如实现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为门禁控制添加人脸和语音识别功能、为家庭安全系统创建电池供电的玻璃破碎探测器、为电机控制预测维护开发振动传感器和设计配备生物传感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

设计灵活安全

MCX N系列具有丰富的外设,就像开发人员的百宝箱。高精度混合信号模拟外设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可以减少CPU中断并节省电力。例如,ADC具备智能化设计,可以持续收集数据并在本地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配。MCU的两个16位ADC都可以用作两个单端输入ADC(有效地用作四个ADC)或用作单个差分输入ADC。

工业级通信外设包括以太网、CAN-FD、BLDC/PMSM电机控制支持、高速和全速USB以及内置传感器接口(MIPI-I3C、I2C、UART和SPI)。为了提高灵活性,恩智浦的低功耗Flexcomm接口允许十个串行外设(包括SPI、UART和I2C)任意组合。

MCX N系列MCU遵循恩智浦设计确保安全方案构建,集成了EdgeLock®安全子系统,可以安全启动不可变的信任根、实现硬件加速加密、主动和被动入侵检测以及电压和温度篡改检测。这种一流的安全架构为现场更新和在线传输提供支持,并防止远程原始设计制造商(ODM)过度生产。

MCUXpressoeIQ®软件快速入门

为了帮助简化和加速系统开发,MCX N系列MCU由恩智浦广受欢迎的MCUXpresso软件套件(包括用于简单设备配置和安全编程的工具)支持。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功能全面的MCUXpresso IDE或IAR和Keil的IDE。恩智浦为驱动程序和中间件提供了大量示例并支持一系列RTOS选项,恩智浦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也提供了一系列兼容中间件,这样可以实现大量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恩智浦的eIQ®ML软件开发环境还提供了易于使用的工具来训练和支持运行在内置NPU上的ML模型。

进一步探索MCX N系列

MCX N系列为具备低功耗、高性能要求的边缘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详细了解MCX N94x和MCX N54 MCU,或联系恩智浦全球销售人员

作者:

4.jpg

CK Phua

微控制器产品经理

CK于1993年加入飞利浦半导体公司,曾担任质量、应用工程、产品工程和技术营销等多个职位。继飞利浦之后,CK在2012年加入飞思卡尔,飞思卡尔合并后加入恩智浦。CK现任边缘处理业务部微控制器的产品经理。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中华区新增办事处提升服务亚太区域电力电子客户的能力

高可靠性、高性能氮化镓(GaN)电源转换产品的先锋企业和全球供货商Transphorm, Inc. (Nasdaq: TGAN)宣布在中国深圳开设新的办事处。作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WFOE),Transphorm的深圳办事处将负责加强当地客户支持、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另外,该办事处将作为当地支持客户开发氮化镓电源系统的应用实验室,并同时支持全球研发工作。深圳办事处将由Transphorm现任亚洲销售副总裁Kenny Yim管理,他同时也担任中国区总经理一职。Transphorm亚洲区应用部门主管Chun Hung Ho 将在深圳办事处协助Kenny,Chun Hung是Transphorm任职七年的资深员工。

7FywdMb5XY.jpg

Kenny认为:“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区以及东南亚有着诸多活跃的功率器件应用产业,使用高性能的氮化镓有望重塑电力电子市场。深圳也是中国重要的电子技术中心,在这个城市设立正式机构对我们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客户非常倚重该地区的电力电子创新。在这里建立应用实验室可以让我们有效地凭藉当地工程人才,为本地设计中心提供更好的客户支持。这对各方来说都是双赢。”

作为高压氮化镓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导者,Transphorm拥有无与伦比的氮化镓器件产品线,功率范围覆盖45W到10KW+,为电源适配器、计算、乃至工业和汽车应用等广泛的市场供货。最近宣布的两款客户产品——65W电源适配器和一款医疗储能设备——即为亚太地区设计和制造,彰显了Transphorm在该地区扩展业务的重要性。

 “据市场调研公司Yole Intelligence的资料,2027年,功率氮化镓市场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对我们的氮化镓产品和资源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Transphorm全球销售副总裁Tushar Dhayagude说。“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毋庸置疑,这一承诺需要投入现场支持。鉴于此,我们认为深圳是我们开设Transphorm亚太办事处的最佳选址。我们很自豪现在能正式成为深圳科技界的一员,并期待着成功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如上所述,Kenny将以中国区总经理的身份领导新实验室。他在半导体行业有超过25年的经验,其中超过10年在Transphorm负责亚太地区销售。Kenny和他带领的亚洲团队为Transphorm在电源适配器、数据中心、算力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发了大量客户。Kenny此前曾在全球半导体公司科锐(现为Wolfspeed)和国际整流器公司(被英飞凌收购前)担任销售职务。

关于Kenny的新角色,Transphorm联合创始人兼总裁Primit Parikh评价道:“Kenny在Transphorm过去十多年的贡献对我们的客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努力,使我们能够率先推广氮化镓在低功率至高功率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关键的专利解决方案,如图腾柱PFC和各种其它功率拓扑设计。”

新办事处已全面运作,并已为我们在中国的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关于Transphorm

Transphorm, Inc.是氮化镓革命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销售用于高压电源转换应用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器件。Transphorm拥有最庞大的功率氮化镓知识产权组合之一,持有或取得授权的专利超过1,000多项,在业界率先生产经JEDECAEC-Q101认证的高压氮化镓半导体器件。得益于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Transphorm能够在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创新:设计、制造、器件和应用支持。Transphorm的创新正在使电力电子设备突破硅的局限性,以使效率超过99%、将功率密度提高40%以及将系统成本降低20%Transphorm的总部位于加州戈利塔,并在戈利塔和日本会津设有制造工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ransphormchina.com。欢迎在Twitter @transphormusa和微信@Transphorm_GaN上关注我们。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iettel 选择赛灵思 Zynq MPSoC RFSoC 自适应平台,以支持其服务于全球超过 1.3 亿移动客户的下一代 5G 系统──

2022 12 1 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AMD(纳斯达克股票:AMD Viettel High TechViettel 集团旗下成员)今日宣布,由 Viettel 实施、采用 AMD 赛灵思 Zynq™ UltraScale+™ MPSoC 器件的 5G 移动网络现场试验部署成功完成。作为越南最大的、服务于超过 1.3 亿客户的电信运营商,Viettel High Tech 在运用 AMD 无线电技术进行此前的 4G 部署方面拥有丰富历史,目前正采用新型 5G 远程无线电头端( RRH )加速全新网络。Viettel 的最新 5G 移动网络旨在满足全球移动用户对容量和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预计将于 2022 年底完成部署。

1.png

AMD 赛灵思Zynq MPSoC RFSoC 自适应平台

AMD Viettel 自主 5G 无线电开发的专属无线电单元( RU )芯片供应商。在成功完成首次现场试验后,赛灵思 MPSoC 将被部署到另外 300 8T8R 宏站和 900 5G 无线电中。此外,赛灵思 Zynq UltraScale+ MPSoC 还被 Viettel 选中,用于其首代 64T64R 大规模 MIMO Massive MIMO )无线电,该无线电现正为现场试验进行优化。Viettel 正在开发的下一代无线电仍将采用赛灵思 Zynq UltraScale+ RFSoC 技术,以提供业界领先的集成度和更高性能。

Viettel High Tech 总经理 Nguyen Vu Ha 表示:“Vittel 致力于通过与 AMD 紧密协作并将其技术融入我们的新一代 5G 网络,加强在移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在 Vittel High Tech 此前打造 4G 基站收发台( BTS )的基础上,决定为日益增长的 5G 需求进行扩展是基于对各种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其中包括灵活性、简化性、设计稳定性和工程师的经验。”

AMD自适应和嵌入式计算事业部亚太地区销售副总裁 Yousef Khalilollahi 表示:“5G 为实现更高水平性能、能效和新服务带来了全新机遇,还提供更高的可靠性,这些都是满足蜂窝网络不断提升的数据要求所需要的。我们为与 Viettel 展开密切合作深感骄傲,并将继续专注于助力其移动网络提供最优质的最终用户体验,并以灵活性伴随 Viettel 用户群和所需带宽的持续全球增长而不断演进与发展。”

关于 Viettel High Tech

作为 Viettel 集团的研发部门,Viettel High Tech 负责开发整体 5G 网络架构,这包括 5 个层面:服务/应用层、核心层、传输层、访问层和设备,使得越南成为少数可以生产 5G 设备的几个国家之一。与领先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是 Viettel High Tech 的战略。Viettel High Tech 希望加强试验、交流知识、进一步开发多元化领域,从而与国际高科技产业共同发展。欢迎通过网站LinkedIn Fanpage进一步了解 Viettel High Tech

关于 AMD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超威半导体)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500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AMD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MD公司(NASDAQ:AMD)官网http://www.amd.com.cn/ ,关注AMD 官方微信: AMDChina,关注 AMD 官方微博@AMD中国。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近日举行的2022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英特尔携手腾讯共同宣布了一系列跨云计算、AI、智能网卡等多个领域的软、硬件产品重磅升级,同时,亦分享了双方基于以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愿景,助力产业生态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投入与创新举措。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云与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指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云计算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计算模式,英特尔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长期深耕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与腾讯等产业伙伴积极开展合作,不仅以关键性技术支持产业创新,亦通过全栈式解决方案推动云计算、AI5G等前沿领域的应用落地,全方位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在过去二十余年中,英特尔和腾讯始终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和解决方案层面保持紧密合作,并开展了从虚拟化技术、云基础设施,到云应用等一系列深入协同研究。此前,双方曾携手打造搭载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腾讯云星星海自研四路服务器和腾讯云星星海 XC221 计算型服务器,为行业终端客户带来全新升级的使用体验。本次大会期间,腾讯亦正式发布搭载代号为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第七代云服务器实例S7/M7。得益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强劲性能,该全新云实例兼备硬核存储与极速网络,并在腾讯云星星海自研服务器与银杉自研智能网卡的加持下实现了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的全面升级。此次英特尔与腾讯的合作,不仅将持续提升云产品性能,同时亦软硬协同推进算力成本优化,助力客户应用降本增效,为进一步打造兼备高性能和高可用特性的优质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jpg

腾讯云第七代云服务器实例S7/M7发布

同时,面对多元算力需求,英特尔亦基于XPU战略打造跨CPUGPUFPGAIPU等多种架构的算力资源。针对AI超级计算工作负载面临的计算密度问题,英特尔推出代号为Ponte Vecchio的数据中心显卡;基于Synapse AI软件栈,英特尔最新发布的专用于深度学习AI训练的第二代Gaudi®处理器能够通过支持多样化架构,让终端用户充分利用处理器的高性能和高能效。此外,在混合云解决方案领域,英特尔亦与腾讯深耕合作,打造新一代腾讯云TCE一体机,该产品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系统集成芯片(SoC)和FPGA,以及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实现了针对计算、网络、存储与监控运维的全面升级,能够为行业云与自由云用户提供全栈式云解决方案,以完备的运维与运营能力驱动产业数智化转型。

秉持着“软件优先”策略,英特尔始终致力于联合生态伙伴以软件优化的形式充分释放硬件潜能。基于此,英特尔与腾讯云在SaaS、视频与AI、数据服务以及云原生等领域的多个产品线开展了全栈式软件合作。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腾讯云实现了针对云上推荐系统、矩阵乘、机器视觉、语音过滤以及自然语言模型(BERT)的全方位AI优化。其中,基于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的腾讯云自研新一代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TDSQL-C MySQL采用存储和计算分离的架构,并通过英特尔oneAPI编译器优化关键路径性能,从而实现云原生架构的整体升级与核心系统开源分布式数据库替换,为数万家中国及海外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云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开销。不仅如此,英特尔亦携手腾讯云构建云端编解码方案,不仅基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AMX-VNNI指令集大幅提升视频增强性能,优化视频前处理和转码速度并极大降低运维成本,同时亦通过边缘检测算子Sobel优化和双边滤波算法优化等方式全方位助力腾讯云音视频产品。为解决AI推理成本过高的问题,英特尔新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提供支持INT8数据类型的VNNI指令集,腾讯云计算加速套件TACO Kit (Tencent Cloud Accelerated Computing Optimization Kit) 通过集成INC ( Intel® Neural Compressor)支持AI推理模型量化,在保证精度、动态量化(无需数据校正,优化即用)的前提下,将AI推理性能大幅提升,极大地降低了用户成本。

一直以来,英特尔始终不忘开源初心,不断扩大与产业伙伴在开源软件创新上的深入合作,致力于构建开放的云计算生态系统。基于此,英特尔联合OpenCloudOS开源社区共同打造下一代云原生开源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以容器为中心,通过分时弹性资源QoS,实现智能弹性多优先级混部的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以低功耗的方式实现低成本数据化转型以及计算数据上云。同时基于悟能技术系统,通过在操作系统级别CPU弹性运行与深度睡眠,结合功耗监控和细粒度的电源管理,以软硬件结合达到节能目的,打造绿色低碳的下一代云原生操作系统。此次OpenCloudOS下一代云原生开源操作系统不仅全面兼容英特尔平台,并针对英特尔架构特性进行了深度优化,旨在进一步发挥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的能力并对多样化工作负载进行加速。此次大会期间,OpenCloudOS社区宣布英特尔SIG正式成立,英特尔作为社区特邀初创筹备委员会成员以及社区副理事长,将继续携手包括腾讯云在内的500多家生态伙伴,坚持以开放、透明、中立的开源精神吸引广大开发者,不断推动开源技术的创新,共同建设下一代针对云计算的开源社区生态。

2.jpg

英特尔SIG成立仪式

随着数字化加速发展,数据中心同时亦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问题,对此,英特尔长期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优化CPU设计并寻求新型散热方式,以创新性技术助力打造未来低碳节能的数据中心。本次大会期间,英特尔携手腾讯共同发布《冷板液冷系统设计白皮书》,旨在以先进的液冷与智能节能技术加速液冷生态的建设,除此之外,双方亦积极展开针对通过数据中心算力-电力协同进行需求响应的可行性研究,以期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降低服务器电力部件的实时冗余性,并调整业务负载的并行规模和时间分布,从而助力数据中心及其他服务器集群实现节能降耗。作为数据中心节能领域极具创新开拓的研究,其已经成为腾讯碳中和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为数据中心电力灵活性响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依据和技术指导,亦作为典型科技被腾讯集团广泛对外输出,并在本月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为重要成果进行展示。未来,英特尔将致力于协同腾讯与众多生态伙伴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算力-电力需求响应的成熟应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同时继续深化与腾讯在在服务器液冷技术领域的合作探索,持续致力于以领先的技术驱动变革,加速推进绿色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发展。

当前,数字化转型席卷千行百业,企业上“云”、用“云”已成必趋之势。基于此,英特尔将继续与腾讯及众多生态伙伴深化产业创新合作,以先进的支撑性技术、完备的产品组合,以及全栈式解决方案加速云上性能优化,从容应对多云挑战,为云计算领域的众多企业打造可靠、稳定的创新基石,共同解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以计算和通信技术奠定全球创新基石,塑造以数据为中心的未来。我们通过精尖制造的专长,帮助保护、驱动和连接数十亿设备以及智能互联世界的基础设施 —— 从云、网络到边缘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切,并帮助解决世界上最艰巨的问题和挑战。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 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