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寒冬论”席卷而来,断裂性变化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产业链发展引擎更换顺势而来。过去的一年里,物联网行业发展跌宕起伏,不少企业步履艰难,也有一些企业逆势增长探索新方向……

在AloT疾行的时代里,众多物联网企业开辟出越来越多的“数智化”赛道,产业格局重构下释放哪些变革信号?凛冬已至,众多物联网企业如何蛰伏待机、夯基筑本,聚势谋远?

image.png

图 | 大会现场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圳盛大召开。大会以“数智融合,物联未来”为主题,齐聚海康威视、宇视科技、熵基科技、华为机器视觉等代表性企业同台论道,集结物联网、智能安防、电子等全产业链500+优秀企业、资深专家、工程商、经销商等,围绕AloT、智慧停车、智慧城市、机器视觉等热点话题,探索AloT行业的生存法则、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逾越19载,本届品牌盛会沿袭往届“高层次、高权威、高人气规模”的基因,今年大会再度聚集各界精英领袖、专家学者,呈现强大的嘉宾阵容: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苏建东,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会长张毅,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张霞,深圳市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徐慧英,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军锋,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深圳华科自动化研究院院长郎立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导师、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视频分析首席科学家赵勇,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入口停车产品线总监张超,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副部长吴建锋,华为机器视觉军团渠道发展与运营部渠道总监王树华,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共享中心副总经理胡学慧,深圳市敢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软件架构师沈东,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理新,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志勇,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邓绍昌,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渠道总监孟俊朋,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行销部、MC产品线总监唐琳丽,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总经理余素玉,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副总经理薛莲径。

image.png

图 | 大会现场海报

本届品牌盛会由“研报首发、大咖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盛典、高端访谈、品牌展台、星光红毯秀、财富晚宴”等8大环节组成,矗立数智化的时代浪尖之上,回溯过去一年的产业建设,致敬逆势而上的行业领军企业。

以下为本届品牌盛会的精彩回顾:

01

《2022安防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首发

权威数据深度解读

《2022安防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由慧聪物联网顾问向良璧老师撰写,大会现场由慧聪物联网编辑部主编刘婷婷发表主题演讲。该研究报告以2021年287家国内安防上市企业年报为切入点,通过全面剖析市场发展数据,深度分析典型企业的业务战略变化,为各企业发展提供前瞻建议,对行业做出总结及展望。

image.png

图 | 慧聪物联网主编 刘婷婷

image.png

《2022安防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数据

报告指出:2021年安防行业供应端市场规模达到6212亿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6.01%;2021年安防行业需求端市场规模达到5373亿,与2020年相比增长5.98%。

向良璧老师在报告中总结提到:相对于2020年度,2021年中国安防市场有所恢复,但整体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多数龙头企业仍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其境外收入增长也比较好,行业的两级分化还在继续;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高潮期已经过去,农村平安建设的市场规模较小,中国安防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市场年均增长速度低于8%。

但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进展,以自动化与识别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众多安防企业正向着智慧物联、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更广大的市场进军,其前景是光明的。

02

行业巨头“同台论道”

多维度探秘数智化商机

大会伊始,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苏建东发表致辞。

image.png

图 |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 苏建东

苏建东表示,近年来,物联网发展势如破竹、方兴未艾,数字化、智慧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基调。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著有“行业风向标”美称,是我国物联网、安防、电子产业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大会聚焦万物互联、数据智理、智慧城市、AI+安防、供应链完善等热点话题,探索AIoT行业在产业格局重构下的生存法则。各界专家学者、精英领袖的深入报告和细致演讲,将有效解答行业内外人士相关疑惑,让整个行业提前看到未知之势,助力行业长线发展。

image.png

图 | 慧聪物联网总经理 余素玉

慧聪物联网总经理余素玉在致辞中表示,如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同时,并没有走上独善其身的道路,而是在日益广阔的物联网场景中寻觅、匹配、尝试和落地,安防行业亦是如此。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的需求不断被催生,大环境的挑战仍然持续。慧聪集团三十而立,慧聪物联网将继续做企业前行道路上坚定的陪跑者,携手更多数智化的同路人,助力打造万物互联的产业生态。

image.png

图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入口停车产品线总监 张超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入口停车产品线总监张超发表了以《物联未来,海康威视出入口停车开启智慧生活》为主题的演讲。张超表示,海康威视坚持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为停车场用户创造更好的停车体验。多年来,海康威视出入口停车依托视频为核心,不断进行技术、产品和业务创新与探索,推进产品迭代和性能提升,拓展视频智能化应用,深挖场景,在“出入口管理、路内外停车、停车诱导与反向寻车”这三大经典停车场景下,延伸停车业务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人-车-路-场-位的互联互通、智慧融合,提升车主体验、服务美好生活、助力数智通行。

image.png

图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副部长 吴建锋

停车秩序反映着城市整体的智能化建设水平,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崭新的阶段,一系列适应复杂交通的智慧停车场景孕育而生,打造交通安全“数据大脑”,不断提升城市运行效能。

会上,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副部长吴建锋发表了《无限新世界,宇视续写智慧城市停车新篇章》的主题演讲。亿万停车管理市场正在不断地推动路内停车技术从人工、半自动,走向全自动,“科技赋能”成为城市停车的发展方向。吴建锋表示,宇视多维感知城市停车系统架构围绕SAAS合作、AIoT中台、多维感知层三大维度来构建,可降低整体成本,实现“数据更精准、覆盖场景更广、工程适应更简易”的落地效果。宇视科技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城市路内+路外停车全解决方案,通过AIoT中台部署的停车异常数据清洗组件,进一步提升抓拍数据有效性,利用创新性的微云台设计,极大简化了调试的难度。

image.png

图 |华为机器视觉军团渠道发展与运营部渠道总监王树华

当前,AIoT多重技术体系不断融合,并深入落地各个产业领域,机器视觉更是成为行业数智化感知的入口,加速驱动着行业数字化。华为机器视觉军团渠道发展与运营部渠道总监王树华,作为本次会议最具影响力企业代表之一,分享了《用智慧之眼感知万物 点亮智能世界》的主题演讲,从架构、产品、生态三个维度展示华为机器视觉用智能赋予机器“看”的能力。他提到,客户需求已从智能安防演化为智慧运营,以机器视觉赋能生产/运营系统,可实现辅助经营决策。华为机器视觉推出面向端边云产品打造标准、开放、协同的全场景“好望AI架构”,可实现算法模型的快速开发,端边云灵活部署;汇集360+算法的好望商城,重新定义了智能视频生态模式;华为将持续打造物理光学+计算成像+软件定义的SDC体系以持续进化的好望生态体系,和伙伴一起加速AI落地,携手拥抱更大的市场。

image.png

图 |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共享中心副总经理 胡学慧

近几年来,从手机解锁、结账付款到高铁进站、机场安检等,生物识别技术已触达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行业规模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不过,由于实际识别系统构建和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局限性被放大暴露出来,融合两种或多种生物特征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与loT加速融合,逐步走向规模化商用。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共享中心副总经理胡学慧分享了《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的主题演讲。胡学慧提到,目前多模态生物识别主要停留在身份识别、认证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应用深度和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的缺位;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也备受关注。迈向智慧物联时代,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将会从传统的只提取人体生理特征,向人(比如情态)、物理世界、数字世界融合的认证方向发展。非接触式的及贴近业务场景的识别技术、全栈式的技术架构以及更高级的隐私安全防护机制,将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突破的重点。

image.png

图 | 深圳市敢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软件架构师 沈东

中国AIoT产业发展加速,已形成“端、边、管、云、应用、服务”六位一体的产业链格局。其中,“云”是指云计算以及用以支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及资源,是万物互联的基石。

会上,深圳市敢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软件架构师沈东围绕《敢为云-物联网行业应用的操作系统》主题开展了演讲。沈东提到,敢为软件今年发布的物联网行业一站式开发云平台——敢为云,致力于解决AIoT行业的核心痛点。“敢为云”以“敢为·晨星”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敢为·瀚海”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敢为·磐石”物联网连接平台这三层能力,可助力开发者快速地、零代码地实现物联网应用开发。敢为软件致力于以“云、边、端”一站式解决方案、开放平台赋能千行百业,通过“敢为云”的低成本高性能、部署灵活、百分百国产化等诸多优势,帮助客户破茧成蝶、落地开花,加速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落地。

image.png

图 | 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理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演进,数智化的烟火已步入千家万户,单品智能逐渐走向全屋智能,智能锁依旧是市场发展的蓬勃之力。在VIP晚宴上,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理新围绕《杨格(YGS)物联网门锁-智慧酒店/公寓/民宿整体解决方案》主题发表了演讲。周理新表示,基于智能锁行业发展逐渐趋向预测性维护、集中化管理、持续化迭代、互动化服务四大方向,杨格锁业构建“1 + 3 + N”物联网门锁运营体系的一站式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即以YGS-IoT平台为中心,搭载1套软、硬件融合系统,实现酒店+公寓+办公三大应用场景融合,智能控制N个设备终端,不断赋能酒店、公寓等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化转型与管理。

周理新提到,YGS-IoT具有6大优势:

最具性价比的硬件终端方案;

SaaS平台(含PMS)永久免费;

共享平台会员,自带流量无佣金;

无需对接,开通账户即用;

全栈自研,支持个性化/集团化;

统一标准接口,支持三方对接开发;

依托于这6大优势,YGS-IoT能够解决中小酒店/公寓的成本高、服务难、缺乏专业人员等智能化升级问题,不断落地酒店、高校、办公、公寓等领域,为智能锁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03

聚力前行

探索AlOT行业的生存法则

随着5G、AI、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万物互联由虚脱实,可以预见,AIoT将是未来数字化建设的“重兵利器”,影响千行百业。聚力前行,探索AIoT行业生存法则,各企业会有怎样的一番见解带给大家?大会现场,以《聚力前行,探索AIoT行业生存法则》圆桌论坛上,齐聚业内数位大咖探讨数智时代下的新风口,剖析产业未来发展走势。

image.png

图 | 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黄志勇

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志勇作为论坛主持人,他总结到,外界复杂因素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在探索AIoT行业生存法则的道路上,企业或稳字当先的蓄势蛰伏,或心怀期待的奋勇探行,唯有在变局中沉淀积累,把握平衡,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前行方向不受束缚地大展拳脚。积极拥抱AIoT时代的同时,不忘科技的初衷,方能致远。

image.png

图 | 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邓绍昌

“出入口市场是存在增长点的,社会治理缺基础安保服务人员,以机器设备替代人工是大趋势,机器智能智慧化为建筑及人服务成为常态趋势,博思高立足于这个机会点,不断推出智慧防疫及人行车行管控产品,落地多个应用场景,以科技防疫减少人员交叉感染,以及有大数据支撑及追溯核查机制,助力无感通行”,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邓绍昌提到。作为智慧通行领域的引领者,博思高依托AIoT,以创新技术与落地案例,印证自身的硬核实力。

image.png

图 | 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渠道总监 孟俊朋

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渠道总监孟俊朋在论坛上表示,面对价格无序竞争、消费者需求增多、销售渠道变革等行业痛点,樱花突破舒适圈,布局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运营战略,以优质的智能门锁渗透市场,实现了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也让数智化的烟火走进了千家万户。千锁大战,AIoT暗流涌动,樱花智能锁紧抓行业机遇潜心研发产品,在外观设计、产品技术、安防领域等方面不断升级迭代,聚焦消费者的需求,以优质的产品、真诚的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启美好智慧生活。

image.png

图 | 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刚

论坛上,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表示,“晶科鑫实业是专业生产晶振的,晶振号称PCBA的心脏,万物互联必不可少的元器件。晶振行业数智化转型正在不断推进,晶科鑫也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线的产能,为晶振行业数智化转型添砖加瓦。目前晶科鑫的智能化生产线把生产管控、生产数据、品质跟踪等协同于一个系统中完成,结合软件、硬件、数据,实现了柔性化生产,实现一条产线可以同时生产多个型号产品。”锻造国产晶振高端品牌的道路不易,晶科鑫始终专注研发、生产,以全系列、高品质的晶振产品畅销国内外,致力于给电子硬件装上一颗安心的“心脏”,为每一个科技产品贡献匠心力量。

image.png

图 |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行销部 MC产品线总监 唐琳丽

“面对疫情和地缘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广和通无惧市场风雨,砥砺前行,始终维稳与芯片、终端设备厂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保持增速发展;广和通搭乘AI、5G等新兴技术,获得了新的增长点,以AIoT物联网模组及解决方案快速赋能终端设备厂商,推动了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不断落地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子哨兵等应用领域。”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行销部 MC产品线总监唐琳丽提到。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模组供应商,广和通以研发驱动创新,不断设计多功能、高兼容性的产品,为各行业提供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加速赋能AIoT黄金期的到来。

04

璀璨荣光

年度TOP 10品牌荣耀诞生

本届品牌盛会共设立14大奖项,分别是:十大物联网解决方案奖、十大物联网科技创新奖、十大物联网最具成长力企业、十大安防品牌、十大AI解决方案奖 、十大出入口控制品牌、十大智慧社区品牌、十大智能家居品牌、十大智能锁品牌、十大电子元件杰出品牌、十大半导体杰出品牌、十大电子分销商、十大系统集成商、安防优质工程商。

image.png

图 | 奖牌合集

01 十大物联网解决方案奖

image.png

十大物联网解决方案奖 | 颁奖现场

02 十大物联网科技创新奖

image.png

十大物联网科技创新奖 | 颁奖现场

03 十大物联网最具成长力企业

image.png

十大物联网最具成长力企业 | 颁奖现场

04 十大安防品牌

image.png

十大安防品牌 | 颁奖现场

05 十大AI解决方案奖

image.png

十大AI解决方案奖 | 颁奖现场

06 十大出入口控制品牌

image.png

十大出入口控制品牌 | 颁奖现场

07 十大智慧社区品牌

image.png

十大智慧社区品牌 | 颁奖现场

08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

image.png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 | 颁奖现场

09 十大智能锁品牌

image.png

十大智能锁品牌 | 颁奖现场

10 十大电子元件杰出品牌

image.png

十大电子元件杰出品牌 | 颁奖现场

11 十大半导体杰出品牌

image.png

十大半导体杰出品牌 | 颁奖现场

12 十大电子分销商

image.png

十大电子分销商 | 颁奖现场

13 十大系统集成商

image.png

十大系统集成商 | 颁奖现场

14 安防优质工程商

image.png

安防优质工程商 | 颁奖现场

沉淀19载,镌刻产业发展史,厚积经验与资源,慧聪品牌盛会已然发展为彰显企业品牌实力的平台。本届盛会,自报名伊始,1000+知名品牌/企业角逐14大奖项,微信投票页面总访问量40+万,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层层闯关,问鼎殊荣!历经报名、投票、专家评审及工程商问卷调查等长达3个月的时间,物联网产业年度领军企业终于诞生,并于盛典现场隆重揭晓冠冕年度殊荣!

05

2023慧聪全国品牌巡展正式启动

以渠道融合实现生态共赢

疫情影响着物联网产业市场扑朔迷离,各个细分行业都在探索可行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让市场重启星星之火,尽早回归早年产业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势?那必然是打开新市场,下沉新渠道,这就需要下游市场和用户需要更及时有效的信息与动态。

在大会现场,慧聪物联网副总经理薛莲径发表了《渠道融合,生态共赢——2023全国品牌巡展》的主题演讲,并宣布由慧聪物联网主办,各地方安防、物联网协会,各生产企业和工程商、代理商朋友共同支持举办慧聪全国品牌巡展活动正式启动。

image.png

图 | 慧聪物联网副总经理 薛莲径

薛莲径提到,慧聪物联网专注于物联网产业B2B ,以网站平台、微信社群、买家团队、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峰会、品牌巡展、品牌盛会、牵手活动等多渠道链接上下游,整合海量买家资源,为企业提供品牌及营销全链路服务,致力于推动举办地区安防水平发展,为生产企业品牌塑造全国影响力,推动生产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更广泛应用于全国区域市场;以平台交流、渠道融合的形式,促进上下游企业无缝对接,实现生态共赢,完善智慧城市建设。

image.png

图 | 品牌巡展启动仪式 合影

此外,本届大会还邀请了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张霞、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入口停车产品线总监张超、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副部长吴建锋、华为机器视觉军团渠道发展与运营部渠道总监王树华、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共享中心副总经理胡学慧、慧聪物联网总经理余素玉、慧聪物联网副总经理薛莲径一同开启慧聪全国品牌巡展活动的启动仪式。

06

高端访谈+品牌展台+星光红毯秀

百家媒体全面曝光

延续往届风格,本届盛会打造超强媒体矩阵,进行全网直播,令品牌全方位曝光;推出视频高端专访,深入一线与企业领袖对话,彰显企业实力,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此外,还设立了星光红毯秀环节,为获奖企业设立最高荣誉礼遇,闪烁不断的闪光灯拍摄,记录着这些亮眼的“企明星”,聚焦璀璨荣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 | 高端访谈(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 | 星光红毯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实力企业强势入驻品牌展台区,众多前沿技术与产品闪炫登场,与会者可全方位体验品牌/企业产品的品质魅力。据统计,相关的企业有: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达众智通技术有限公司、星河产业集团、广东场效应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敢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电科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峰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实力名企。展台现场人头攒动,不难发现,“品牌展台区”已成为展示最新潮流产品和企业实力的秀场。

image.png

图 | 品牌展示台(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图 | 现场抽奖图

本届盛会设置全程媒体跟拍,将得到100+行业主流媒体全网直播,覆盖线上、线下等多个传播渠道,渗透百万物联网产业从业者,全方位曝光企业/品牌。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也将联合官方网站、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微博、新知号等全媒体矩阵呈现获奖企业风采与大会盛况。

至此,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圆满落下帷幕,蓄势谋远,携手共赢,我们期待明年的第二十届品牌盛会再次开启新一轮产业品牌盛宴!

现场更多花絮

image.png

指导单位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

北京物联网协会

广东省物联网协会

深圳市电子商会

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特别鸣谢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联创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场效应半导体有限公司

深圳扬兴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敢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毫欧电子有限公司

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敏传感器有限公司

来源:慧聪物联资讯

围观 14
评论 1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通过合作利用数据的力量,实现更智能、更无缝的互联出行

  • e.wave X将利用Sibros的深度互联平台,重塑车主的可持续城市出行体验

创新城市电动汽车生产商Next.e.GO Mobile SE(e.GO)宣布与互联汽车平台公司Sibro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行业领先的互联出行解决方案部署到e.GO的新车型中,旨在进行e.GO车辆定位,从而利用数据驱动下城市出行转型的优势。e.GO宣布其新推出的电动汽车e.wave X在2022年10月开始销售。

1.jpg

e.GO e.wave X, Copyright Next.e.GO Mobile SE

e.wave X是一款专用于城市环境的电池电动汽车,采用创新的航天架构技术。凭借其可持续发展材料和独特的生产工艺,e.wave X使用可更换和可回收的聚合物包皮、智能可更换的电池,为低维护和持久电动传动系统供电。

e.GO选择Sibros的深度互联平台用于全车辆数据管理和无线(OTA)软件更新,以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数据收集将生成见解并实现一系列互联和增值车队服务,而OTA软件更新旨在让所有车辆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拓展和改善客户体验。e.Go和Sibros共同致力于通过全方位用户便利性和增值互联服务生态系统,释放城市互联出行的全部潜力。

Sibros首席执行官Hemant Sikaria表示:"Sibros的全面互联汽车产品套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数据驱动型见解,帮助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帮助他们加快工作,提升产品和用户体验。e.GO这样的创新者利用Sibros深厚而安全的‘车辆到云端'能力,帮助他们加速旅程,并占据行业前沿地位。作为互联车辆技术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很高兴能在e.wave X上部署我们屡获殊荣的深度互联平台,并在未来数年中发展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新思考城市环境中的联网和可持续出行。"

互联被认为是出行和智慧城市的关键推动因素。e.Go和Sibros之间的合作将使e.GO这样的创新型原始设备制造商抓住业务机会,在车队管理和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提供广泛的服务,同时增强驾驶员与车辆互动的方式。

e.GO董事会主席Ali Vezvaei表示:"汽车方面多个领域的集成日益增多,包括互联汽车、车辆对一切(V2X)通信和最终的自动驾驶出行,旨在验证未来软件定义的联网城市汽车,这让我们对这种合作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自由选择,以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互联服务,无论是在充电、车辆共享、保险还是互联驱动方面,从本质上来说,这将把他们的e.wave X变成有四轮奔跑的智能手机。"

Sibro的互联车辆解决方案将利用各种战略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包括Google Cloud for Automotive,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了一个完整的可扩展"车辆到云端"解决方案生态系统,涵盖数据分析、可视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管理工具。使用Sibros平台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快速增多,包括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汽车、卡车、巴士、两轮车和拖拉机制造商,以及客运和商业领域颠覆性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

关于e.GO

e.GO总部位于德国亚琛,致力于为城市环境设计和制造电池电动汽车,重点关注便利性、可靠性和经济实惠。e.GO开发了使用专有技术和低成本微型工厂生产其电动汽车的颠覆性解决方案,生产的汽车已经上路。e.GO正在帮助城市及其居民改善出行方式,实现清洁、便利的城市交通。请访问www.e-go-mobile.com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Sibros

Sibros通过其深度互联平台™为互联车辆生态系统提供支持,以便在一个垂直集成系统中实现完整的车辆OTA软件更新、数据收集和诊断。深度互联平台支持各种汽车架构(包括内燃机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到燃料电池汽车),同时也符合严格的安全、安保和合规标准。通过将强大的汽车软件和数据管理工具整合到一个平台中,Sibros使原始设备制造商能够快速交付数十个新的互联车辆用例,涵盖车队管理、预测性维护和付费功能升级等。如需了解这家硅谷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ibro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avenir的云原生分组网关使PM Factory能够通过包括VoLTE和VoWiFi在内的4G技术提供语音和数据互连服务 

Mavenir是一家网络软件提供商,致力于通过可在任何云上运行的云原生软件构建面向未来的网络。公司宣布为荷兰的PM Factory B.V.部署其云原生分组网关(PGW)。PM Factory现在能够大幅提升其移动虚拟网络支撑平台(MVNE)的服务,提供2G、3G、4G VoLTE和VoWiFi等解决方案,并通过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提供语音和数据互连服务。 

PM Factory向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托管的移动网络组件,用于实现移动电信和连接服务。Mavenir的PGW是PM Factory推出4G新产品的关键组件,可为市场上的许多客户带来安全、可靠、灵活的VoLTE。该项目拉开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序幕,除了在荷兰构建面向未来的5G能力外,还将向欧洲其他市场扩张。 

随着PM Factory的MVNO合作伙伴对连接水平和使用先进技术的期望日益高涨,整合Mavenir的PGW是升级现有MVNO技术的关键,因为现有技术在3G和4G之间语音和数据交换时不大可靠。PM Factory正在改善现有连接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同时提供包括VoLTE和VoWiFi在内的全面4G数据和语音互连服务。 

PM Factory联合创始人Victor La Bree表示:“我们的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固定移动融合,即语音连接到专用分组交换机(PBX);数据APN连接到Radius;SMS与MVNO的SMSC整合。随着人们工作习惯的改变和技术进步,我们显然需要投资于高水准的技术,以便为我们的MVNO合作伙伴提供优质可靠的必要服务。Mavenir了解我们的需求,其云原生分组网关解决方案使我们能够通过4G提供优质的语音和安全的数据服务,并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对双方的长期合作充满期待,在此次合作基础上,未来将推出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特别是在利用5G技术的优势方面。” 

Mavenir核心网络总裁Ashok Khuntia表示:“我们的云原生分组网关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可访问性,使MVNO能够充分利用4G的优势。从构建专网到提供更可靠的VoLTE和VoWiFi,Mavenir带来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可解决客户的关键业务挑战。” 

Mavenir解决方案的主要特性包括: 

  • Mavenir融合分组核心(Converged Packet Core)为2G/3G/4G/5G、非3GPP和固定有线接入提供服务,涵盖所有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方案

  • 能够将专网和移动边缘计算(MEC)的设备规模缩小到单台服务器,并针对消费者和物联网用例扩大规模

  • 软件具有原生可扩展性,有助于任何规模的部署和增量扩展。在保持行业领先性能的同时,可实现信令、吞吐量和存储的独立扩展

Mavenir的PGW是云原生MAVcore产品组合的一部分,该组合构建于开放式架构之上,可轻松扩展应用和服务,实现硬件解耦、敏捷性、可移植性和韧性。 

关于Mavenir

作为业界唯一一家端到端、云原生网络软件提供商,Mavenir专注于改变整个世界的连结方式,为逾120个国家的250多家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加速软件网络转型,这些服务商服务于全球50%以上的用户。Mavenir正在构建网络的未来并开拓先进技术。公司专注于实现自身愿景:打造一种能够运行在任何云上的基于软件的单一自动化网络。www.mavenir.com

关于PM Factory

位于荷兰的PM Factory B.V.向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托管的移动网络组件,用于实现移动电信和连接服务。www.pmfactory.nl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广立微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杭州广立测试设备有限公司与其客户A在已签订的《框架采购协议(适用于设备)》基础上签订了若干份《采购订单》,合计金额1.26亿元(含税);订单标的为晶圆接受测试机(亦称为“WAT测试机”)。

广立测试与客户A就同一标的的订单累计总金额为人民币1.48亿元(含税)、不含税人民币1.3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亿元。

上述订单的签订,体现出采购方对公司WAT测试机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肯定,广立测试依据内部管理制度已完成上述订单的签订,订单已生效。订单的顺利交付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广立微表示,公司董事会同意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认购深圳亿方联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方联创”)新增注册资本66.67万元,占增资完成后亿方联创总注册资本的5.88%。

这是为了进一步加快公司在EDA及电性测试领域的生态布局,提高核心竞争力。

亿方联创成立于今年8月,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另一方面,广立微公司全资子公司广立微(上海)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广立微”)与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就购买研发办公用房相关事宜签订《房屋买卖预购合同》。

公告显示,该研发办公用房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海基六路44-48、50-52号创新魔坊三期(智萃科技中心)6幢7号楼,建筑面积为7499.59平方米,购房总金额为1.21亿元。

据广立微2022三季报,公司主营收入1.76亿元,同比上升54.99%;归母净利润3388.11万元,同比上升30.6%;扣非净利润2536.17万元,同比上升57.24%。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867.56万元,同比上升44.0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30.58万元,同比上升2.9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250.55万元,同比上升20.74%。(文:拓墣产业研究 Amber整理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5G增长仍快于以往任何一代移动通信

  • 预计到2028年底,5G移动签约数将达到50亿

  • 固定无线接入预期增长,预计6年内连接数达3亿

尽管当前全球多地面临经济挑战,全球5G签约数仍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突破10亿,并于2028年底前达到50亿。爱立信2022年11月刊《移动市场报告》同时预测,全球固定无线接入(FWA)连接增长速度将超越此前预期。

作为家庭和企业有线宽带连接的无线替代方案,FWA是5G的主要早期用例之一,尤其是在没有宽带服务或宽带服务匮乏的地区。

在印度加快实施其FWA计划及其他新兴市场预期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在2022-2028年期间FWA预计将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到2028年底连接数将达到3亿。

此次受访的分布于100余个国家的运营商,有超过四分之三正在提供FWA服务。相比一年前五分之一的比例,现在有近三分之一的运营商在提供基于5G的FWA。在过去12个月新上线的5G FWA中,近40%位于新兴市场。

2022年7月至9月期间,全球5G签约数新增约1.1亿,总签约数达约8.7亿。正如此前报告预测,5G签约数仍有望在今年年底达到10亿,预计5G将比4G早两年达到10亿签约数。

该统计数据证明了5G依然是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代移动技术,其主要原因包括多家厂商及时推出5G机型且其价格下降速度也比4G手机更快,以及中国已经提前大规模部署5G等。

5G在北美和东北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到2022年底,这些地区的5G签约渗透率将达到约35%。

全球迄今已有近230家运营商上线5G服务,700多个5G智能手机型号已发布或商用。

到2028年底,预计全球5G签约数将达到50亿,占签约总数的55%。同样,到2028年底,5G人口覆盖率将达到85%,5G网络将承载约70%的移动流量,成为所有同时期流量增长主要贡献者。

爱立信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表示:"电信运营商将继续部署5G,固定无线接入的增长势头正在加快。此外,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每两年就会增加一倍。正如本期《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所述,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运营商正在身体力行,部署最新一代的节能无线系统硬件和软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运用智能化手段运营站点基础设施。"

全球4G签约数同样继续上升,2022年7月至9月期间增长了约4,100万。预计全球4G签约数将在今年年底左右达到约52亿的峰值。

预计,全球移动签约总数将在2022年底和2028年底前分别达到84亿和92亿,其中大多数与智能手机相关。智能手机签约数估计将于2022年底达到66亿,约占所有移动电话签约数的79%。

此外,该报告还强调了降低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包括电信行业可通过释放减少自身及其他行业碳排放的潜力,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电信行业需使用现代化智能网络,并采取平衡的网络性能策略管理持续增长的数据流量。

另外,2022年11月刊《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包含三篇深度文章:

  • 《网络现代化升级——追求净零排放》

  • 《协同合作:创建芬兰的下一代公共安全网络》

  • 《数字化助力企业达到净零》

阅读2022年11月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全文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的增强型产品扩展了金属切割能力,帮助客户比以往更好地进行加工制造

Kennametal扩展了其创新系列金属切削刀具和解决方案,新产品将为客户提供从电动车辆和航空航天到通用工程等各种机加工应用的最高效率和生产力。

1.jpg

Kennametal推出扩展的创新系列金属切割刀具和解决方案

秋季发布的每款产品均具有增强功能和卓越性能,可解决客户面临的一些最严峻的机加工挑战:

KenTIP™ FS模块化钻削平台已经过扩展,涵盖用于车床静态应用的直槽钻机以及用于带支架的组合钻孔及沉孔应用的直槽钻机。此外,该平台现在还包括带有GOdrill点设计的多功能KenTIP FS GTP钻头。GOtip是KenTIP FS平台中唯一一款适用于多材料钻削的钻头,在中大孔直径钻削应用中,对于需要使用一种刀具钻削多个工件的客户来说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硬质合金钻头已在高性能Kenna Universal™ Drill平台上实现了现代化改造。升级后的钻机包括用于12xD钻孔、等级为KCU15A的B979系列,可在多种材料中使用,无需定心钻。此外,该平台还增加了KCU15等级的系列阶梯钻,适用于传统丝锥尺寸的取心孔。

在钢和铸铁的高性能铰孔方面,新型KenReam™ S在钢和铸铁的盲孔和通孔应用中都能提供最高金属切削率。此项独特的设计可提供出色的工艺可靠性和一致的钻孔质量。

KOR™系列设计用于低径向啮合和全长切削的动态铣削,现已扩展到包括KOR™ 5DA系列(用于铣削铝材)的5径长度铣削。

用于硬质合金端面铣削应用的突破性Duo-Lock™模块化系统将高精度可重复跳动和长度与最大稳定性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精确且几乎牢不可破的界面。该系列将HARVI™ I TE端面铣刀系列的生产效率与Duo-Lock模块化系统的模块化能力结合为一体。

模块化镗杆的扩展组合采用了贯通式冷却剂和锯齿型界面,设计用于更高的连接强度和更高的精度,最多可悬镗4径。

对于钢和不锈钢的轻到中型机加工或粗加工,Dodeka™ Mini 45端铣平台已扩展到包括四种新的几何形状,可提供理想的导角、优异的切屑形式和极好的无抖动正钻头几何形状。

如需了解有关这些先进工装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Kennametal Innovations

关于Kennametal 

作为拥有80余年历史的工业科技领先企业之一,Kennametal Inc.通过材料科学、工装和耐磨解决方案为众多客户提供生产力。Kennametal深得航空航天、土方工程、能源、通用工程和交通运输领域客户的青睐和选择,帮助他们实现高精度和高效制造。每天约有8600名员工在帮助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保持竞争力。2021财年,Kennametal录得约18亿美元营收。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kennametal.com。通过Twitter、Instagram、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关注@Kennameta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在产业的共同努力下,RISC-V产业日益成熟,在11月30日第二届滴水湖RISC-V论坛上,上海赛昉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产品总监赵晶发布了面向电脑主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主流PC市场昉·惊鸿8100处理器,RISC-V应用再次拓展。

1.png

据赵晶透露,赛昉科技的昉·惊鸿7100预计明年会有十万片以上的销量。他表示赛昉科技更加关注芯片产品本身的发展,下图是公司目前对于芯片产品的路线图规划。首先是惊鸿系列的SOC。去年量产了惊鸿7110芯片,今年正在研发的是惊鸿8100芯片,未来,赛昉科技会规划下一代更高性能和更多应用场景的惊鸿系列的芯片。

2.png

3.png

新发布的昉·惊鸿8100采用的是天枢CPU。采用的是12nm制程。在多媒体方面,可以支持264、265、VP9、AV1解码能力。同时为了适应笔记本和PC应用场景,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扩展性接口。包括:USB3.0/2.0x4、PCIe3.0 x8等,人工智能方面会支持TensorFlow。

4.png

上图是惊鸿8100芯片框图,CPU采用的赛昉科技自己的天枢大小核多核架构,大核主频2GHz、小核主频1.5GHz,它还搭载了芯原的IP,除了高速接口之外,整个芯片里面还集成了Aduio。以及赛昉科技研发的一些算法包括AES、DES和一些国际通用算法,并满足国密的加密算法。

惊鸿8100天枢处理器内核采用的64位超高性能设计,12级流水线,超标量、深度乱需执行,支持最新的指令集,包括:位操作扩展、用户级中断、向量扩展V1.0、虚拟化。整个天枢处理器的设计指标大概是在12nm下面2GHz等等,天枢对标的就是ARM的A76。

5.png

据他介绍,赛昉科技在8100芯片里面集成了Starlink1.0,主要是为了在多性能、高性能CPU处理器里面做同步,这是一个非常低功耗和低延时的总线。在现在的设计当中,达到13.5纳秒、功耗只有0.27瓦。

6.png

 昉·惊鸿8100主要应用市场会在三个领域:(1)IT基础设施。(2)工业/行业领域国产化替代。比如:更高端的单板电话和工控机。(3)消费领域。

7.png

这是昉·惊鸿8100的应用框图,最大的改变是在于PCIe的扩展,给客户进行各种方案的实现。

他表示除了硬件、赛昉科技认为在RISC-V里下一步产品化最重要的是软件开发。一直以来赛昉科技秉承着自研、客户合作、开源社区开放和三方合作伙伴一起维护RISC-V生态的宗旨,自己会持续维护Long term support也会维护debian操作系统,赛昉科技也会通过开发板鼓励社区进行多种多样的Linux、OS开发深入包括一些OpenWRT/OperELEC等不同场景的操作应用。赛昉科技也会进行一些操作系统移植。

8.png

上图显示了赛昉科技在Debian操作系统上面所要做的工作,目前惊鸿7110已经完成了Debian系统多媒体中间件开发,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基于这些中间件和驱动适配一些主要的应用。如浏览器、Office软件等,做更好的适配满足这些应用的开发和适配。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此次合作将加速最新5G 技术部署;

RedCap技术将拓展更多5G用例,并进一步丰富5G终端生态发展;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宣布,联发科技(MediaTek)已选用该公司的5G 网络模拟解决方案,在其5G芯片组上完成了基于3GPP 5G Release 17标准以及5G RedCap技术验证。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通过与是德科技的合作,联发科技在其天玑5G移动芯片上成功建立起5G Rel-17的数据连接。这一合作将助力联发科技加快研发5G Rel-17 的诸多新特性,包括更低的功耗和增强的MIMO等。

是德科技的网络仿真平台也同时助力联发科技验证其5G芯片的RedCap连接能力。5G RedCap规范定义了支持轻量化5G标准的无线终端设备。由于这些终端设备设计更简化,成本更低以及更加节能,因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需求。

是德科技 S8701A 5G 协议研发工具套件.png

是德科技 S8701A 5G 协议研发工具套件

是德科技5G无线网络模拟器和终端测试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从早期原型概念验证到研发设计测试、从一致性测试到运营商入网验证乃至批量生产等环节,从而助力整个移动终端生态系统加速新型无线终端的上市进程。这些测试解决方案也一直紧跟5G市场领导者们的前进脚步而快速演进,从而始终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方案覆盖。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无线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曹鹏表示:我们很高兴继续与联发科技合作,共同推进3GPP Release 17标准和RedCap技术发展。与传统的智能手机应用场景不同,作为最新的5G NR标准,RedCap为可穿戴设备等更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我们非常兴奋能够与联发科技合作,配合他们的商用计划,推动最新5G技术部署。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系统发展本部总经理黄合淇博士表示:“围绕最新的R15 /16/17标准演进,联发科技一直与是德科技 5G测试平台合作,借以提升公司5G产品技术优势。是德科技测试平台助力联发科技5G调制解调器平台持续保持行业领先能力,进而为5G终端设备的创新者们开拓出更宽广的市场机会。”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1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9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主题:Arm's Next Chapter

演讲者:Arm 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 Mohamed Awad

1.jpg

欢迎各位参加 Arm Tech Symposia 年度技术大会。这对 Arm 而言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因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与大家谈谈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我们一年来取得的进展。今天我要讲的内容包括:Arm 的新篇章,我们如何定义计算的未来新一轮技术革新,并且我将谈谈广大的 Arm 技术生态系统

在新任首席执行官 Rene Haas 的带领下,我们正在开启 Arm 及生态系统的新篇章。Rene 对于我们将如何一起合作定义计算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愿景。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看重 30 多年前 Arm 成立时的重要原则,并将其映射到今天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正是这些原则将赋能我们所有人,再次改变世界。通过构建低功耗、高性能架构的基础,我们正在向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人提供业界领先的计算力,如此一来,我们能够一同打造基于 Arm 技术的新一轮伟大的技术革新。

诚如各位所知,技术在中国愈益重要,在解决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方面,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在 Arm 的新篇章中,您可以期待:我们将为各位——我们的合作伙伴——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欢迎新的合作伙伴。Arm 在业界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由于我们广大的计算技术覆盖范围,我们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机会有着最前沿的了解。我们利用这些见解为未来几年可能的发展打造基本的构成要素。这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在现代世界中,随着各种计算需求的增加,工作负载已变得更为复杂,在性能和效率需求之间的权衡也是如此。而平衡这些权重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是专用处理。我们相信,通过专用处理能力的赋能,我们能使各位合作伙伴在您所关注的每一个应用市场中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专用处理建立在三个关键原则的基础上:第一个原则是:计算。人们对计算有着永不满足的渴望,而我们则致力于满足您的需求。我们并非是把 CPUGPUNPU 和机器学习看成是一系列单独的组件,而是采取一种整体的方法,使它们能够结合在一起,以降低复杂性,并确保无缝的和优化的集成。这使您能够更容易、更快速地实现全局计算第二个原则是:性能。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佳的性能,无论您的构建目标是什么。我们在 Arm 所做的工作核心和我们 DNA 的基石,是我们低能耗、高性能的计算。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看到手机的性能提升了 110 倍!正是有了这一基础,我们所有人都能把超级计算机装入口袋,而且它对于提供节能技术至关重要,这将在计算发生的任何地方为新一轮革新提供动力。第三个原则是:软件。硬件的好坏取决于为硬件提供动力的软件,我们持续在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生态系统之一进行大量投资。有了我们构建和优化的框架、工具和支持,全球数百万 Arm 软件开发者就能够释放硬件的真正潜力。我们相信,专用处理所提供的工作负载优化将决定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我们在计算、性能和软件方面的大量投资,代表着我们持续的承诺:致力于解决行业中日益激增的复杂度,并协助您加快创新的步伐。加快创新的步伐至关重要,因为新一轮技术革新将来自诸位,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解锁各种新的能力,使各位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当您在做更多的事情时,请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参与的新一轮技术革新是什么?”我们曾一起推动了智能手机革新,相信我们也将以同样的方式推动每一次技术革新的发展。该技术革新将:

  • 为全球计算基础设施的新开端提供动力

  • 改变汽车行业

  • 释放和促成物联网经济的繁荣

  • 为移动领域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让我们先来谈谈全球计算基础设施,以及我们共同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机遇。当今的基础设施在新冠疫情期间对所有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被转移到线上,但随着即将由 5G 带来的数据爆炸,以及对数据中心能耗的担忧,是时候改变全球的基础设施了。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将助力您加入这场即将到来的基础设施革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 可扩展效率

  • 技术领先地位

  • 以及快速的创新步伐

我们的基础设施路线图提供了从云到边缘的可扩展效率和无与伦比的性能。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需要最高的性能,这正是我们Neoverse系列所提供的。我们的Neoverse V2 CPU 核心在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性能居于领先地位。5G 和云网络需要最大的性能功耗比。这正是我们的Neoverse N 系列的特点。这个始终在线的基础设施能为您想要最小化能耗和运行成本时提供助力。这就是 Arm 的传统优势——以最小的能耗实现卓越的性能。如果您想要在最小的面积内获得最佳的数据吞吐量,可以采用我们的 Neoverse E 系列。正是这种 V E 系列的专用化,结合来自我们合作伙伴的定制加速和独特配置,使 Arm 技术成为推动基础设施未来发展的上佳之选。

市场在演变,工作负载也日益复杂。因此,我们携手合作,使各位在我们高性能、高效率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专用的工作负载加速器。这是由基于行业标准和协议的总线解决方案所实现,其中的核心是 AMBA CHI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集成您的加速器。有了 CXL,我们终于能够分解并共享数据中心中的最后一个主要组件——内存。CXL 将让云服务提供商通过池化内存来降低总拥有成本 (TCO)。或者您可以将 AMBA CHI 桥接到UCIe,以高速度和低延迟的方式来连接加速器 chipletUCIe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将助力实现新一代工作负载加速器。这些功能已经内置到我们最新的 CMN mesh 互连 IP 中,并在同一个协议下。这实现了边缘、5G、云和 HPC 领域的芯片多样性的广度,以及快速创新步伐,而这些领域均通过专用处理,而加速发展。

事实上,我可以自豪地说,今天,每个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都在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基于 Arm Neoverse 平台的服务器,并积极在软件生态系统中投资。事实上,每个主要的云原生开源软件项目都已经运行在 Arm 架构上Arm 软件生态系统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正在加速发展。近期,我们很高兴地宣布,通过我们的 Works on Arm 计划,软件开发者现在可以免费访问所有主要云供应商基于 Arm Neoverse的云实例,进行开发。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云原生开发者现在可以轻松地免费访问 Arm 实例,以确保他们的工作负载能够在 Arm 架构上以最好状态运行。无论客户选择哪家公有云服务或使用哪种工作负载,获取由Neoverse提供的资源都绝无任何障碍。

现在我们来谈谈 5G。我们现在的网络能支持通畅的流媒体视频、顺畅的视频通话和下载小型应用程序。但是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来实现我们对未来的期望。这就是 5G 的用武之地。5G 的部署速度更胜以往。仅去年一年,5G 的部署数量就增加了一倍多。迄今为止,已有超过 210 家运营商在运营 5G,在全世界部署了 11.5 万多个蜂窝基站。但这还远远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马衡达 (Tech Mahindra) 合作,通过 Arm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加速 5G 的部署和使用。这个实验室可提供轻松访问基于 Arm 架构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在这里您可以构建和测试端到端 5G 解决方案,完成基准测试,并访问运营商用例和部署的蓝图。事实上,仅在过去一年里就有 120 多家企业签署加入该实验室。上个月,我们从 NTT DOCOMO  NEC 看到了非常有前景的成果。通过在 Arm Neoverse赋能的 AWS Graviton2 实例上运行核心 5G 网络功能,他们发现与传统实例相比,功耗降低了 72%就在去年,Dish Wireless 宣布他们将利用 AWS 和基于 Graviton 的处理器进行网络部署。他们展示了标准的力量,如OpenRAN。未来的基础设施,包括 5G 和云,都将建立在 Arm 架构之上,这得益于我们的可扩展效率、技术领先地位和我们生态系统内的快速创新步伐。这一切都来自于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支持。

我们将共同推动下一轮革新,也就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100 年来,汽车最复杂的组件一直是内燃机。如今,一辆新车包含数百颗芯片,用来控制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到后视摄像头、到 ADAS 的一切。这项技术正在彻底改变汽车,并重新定义消费者与汽车的关系。我们已经在云端启用了这种类型的软件变革,现在我们将在汽车领域进行这种变革。接下来谈谈为什么这很重要。

如今,一辆汽车已经有一亿行代码,而自动驾驶汽车将是其的五倍之多,也就是五亿行代码。车厂正在重新思考他们使用软件的方式,以便使他们与硬件的关系现代化。为此,将会有比以往更多的开发者为汽车应用程序编写代码。事实上,据麦肯锡估计,目前三万名的汽车软件开发者将在 2030 年增长到 25 万名。

那么所有这些开发者将采用什么技术来支持新一代汽车?答案是 ArmArm 在现代汽车中已无处不在。我们正在与顶尖汽车半导体和生态系统伙伴合作,在车辆的功耗、成本和散热的限制下,提供所需的计算性能。Arm 技术正被应用于安全气囊系统、发动机控制器、数据通信模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车身应用:包括座椅、后视镜、天窗和温度控制。Arm 生态系统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领域占有 85% 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大多数高端仪表处于领先地位,在中低端仪表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55%  ADAS 采用了Arm 架构。如今,每秒钟就有 50 多个基于 Arm 架构的处理器被安装到汽车上。这真令人难以置信!

我想谈谈两大新兴机遇,它们将推动这一领域的颠覆性变革:电动化和自动化让我们从对更环保汽车的需求和电动化的竞赛开始说起。德勤预计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9%。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整车厂正在重新设计整个汽车的架构以实现电动化,这需要根本性地重现思考系统的构建和管理方式。所有这些新的精密功能都增加了复杂性。而复杂性的增加就需要一个解决方案,能够将所有这些新功能精简到专用处理系统中。对此问题的行业解决方案被称为分区处理,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合作伙伴正在开发产品,以实现基于我们 Cortex-R52 R52+ 的电动化架构改变。这增加了区域控制器的安全性,甚至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车辆控制器,包括基于我们的Cortex-M 处理器的微控制器。如果我们期望汽车更加安全,甚至可能实现自动驾驶,或者在我们分心时阻止我们的危险行为,我们需要提供一套异构计算,它具有验证解决方案所需的一切特性。它需要包括汽车增强型 CPUISP  GPU

但所有这些先进的芯片都会产生一个软件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SOAFEE携手来自整个汽车供应链的 50 多名成员,我们正共同开发一个标准化架构,利用一套开放标准来开发软件定义汽车中的汽车应用程序。它解决了两个大问题——对可复用、可更新软件的需求,和对敏捷软件开发的需求。我们正在帮助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打造世界级的软件。SOAFEE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完美答案。在一个通用的标准化平台上,通过云原生方法开发和部署软件是成功创建软件定义汽车的唯一途径。我们将整个汽车行业聚集在 SOAFEE 张开的大伞下,使汽车开发者更容易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为基于 Arm 架构的新一代计算创建和部署应用程序。

我们已经讨论了专用处理如何使您更容易、更快速地交付使汽车更安全、更智能的技术。现在我们来谈谈专用处理能力是如何对我们周围其他设备产生巨大影响的。我说的当然是物联网。我们面临的物联网革新与它自身具备的经济体量密切相关。从智慧城市,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家居,相信物联网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价值链的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我们相信物联网经济可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经济的形态和规模相媲美。麦肯锡估计,物联网经济的价值(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将从现在的约 1.5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近 13 万亿美元。

Arm 生态系统正处于独特地位,推动并受益于这种增长,原因有三个:首先,我们的生态系统正在部署的计算覆盖范围相当庞大。其次,Arm 的软件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广度是业界首屈一指的。最后,有了这个生态系统,我们终于能够聚集在一起,把精力集中在真正的差异化上,这样就可以消弭扼杀规模的碎片化。

Arm 架构已是物联网的基石。我们共同服务了 70% 的市场,在 2021 年近 300 亿颗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出货量中,有三分之二被使用于物联网或嵌入式应用领域。但物联网不仅仅是硬件;它也包括软件和服务。为了使物联网发挥其潜力,工作负载将需要跨多个计算层协作,从边缘移动到云,然后再返回。开发者需要走出传统的开发环境,以便他们能够使用新技术。嵌入式开发者将需要欣然接纳现代化的云原生 DevOps 流程和机器学习等事物。Arm 的独一无二是因为扩展物联网所需的所有专业知识和技术都已存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

Arm 虚拟硬件 (AVH)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我们如何从一个软件开发社区汲取经验,从而促成另一个软件开发社区。AVH 使嵌入式开发者能够大规模地进行持续集成等工作。这一直是云原生开发的一部分,但对于大多数嵌入式开发者来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构建和管理一个硬件集群太复杂了。由于不必担心实体硬件的问题,AVH 使数百万希望在边缘侧利用基于 Arm 架构计算的云原生开发者更容易使用嵌入式开发。我们将云原生和嵌入式开发社区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解决物联网中最大挑战所需要的,这将带领我们所有人解决最高难度的挑战——碎片化。但我们相当乐观。在物联网中,产业终将通过采用关键标准化来消弭扼杀规模的碎片化。

Matter 协议是物联网行业就物联网解决方案如何快速扩展进行协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种标准方式,用于无缝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并确保开机即用的互操作性。由于 Arm 的基础技术和这一生态系统的规模,现在在 Arm 架构上开发和测试新协议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目前已有 400 多家公司正在与 Matter 合作,先使用 Arm 的技术和工具为他们的创新产品制作原型,然后再进行硬件开发,这既加快了采用速度,也加快了上市时间。最近 Matter 1.0 刚刚发布。我希望很快就能在商店里看到与 Matter 兼容的产品。

现在我们来谈谈 Arm 目前正在推动的另外两个行业标准。Project Cassini Project Centauri Arm 的两项计划,专注于为整个生态系统实现软件利用和规模。通过 Project Cassini,基于 Cortex-A 进行边缘和物联网设备开发的合作伙伴们可以为他们的工作选择合适的硬件,而不必担心必须为每个新平台都移植和维护一堆软件。而针对 Cortex-M,我们最近推出了Project Centauri这使得每个软件供应商和各种开发环境都可以利用软件打包格式——CMSIS-Pack(目前已有数千款微控制器和数百款控制板支持该格式)。所有这些项目,包括 AVHProject CassiniProject Centauri 等,Arm 在物联网领域所做的一切都专注于同一件事:为我们生态系统的各位,优化、简化和加速设计过程

而这将我们带到了移动领域的下一个方向:视觉计算和实时 3D移动领域的革新有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可提供可信的、高画质的、交互式的体验,能被随处部署,从移动设备,到物理世界,到元宇宙。这个新的必须拥有的东西是我们Immortalis GPU 带来的实时 3D——它诞生于游戏领域,但也转而应用在汽车、医疗保健、工业、制造、建筑等行业。我们共同正在安卓上打造最优质的视觉体验——随着对视觉计算需求的增长,我们致力于成为这场令人兴奋的新变革的中心。我们将如何实现这个激动人心的未来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可以部署在各处的底层工具、服务和技术。它必须能够使开发者更容易、更快速地利用整个系统的计算算力。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 Arm 全面计算解决方案 (Total Compute Solutions, TCS)该解决方案建立在 Cortex CPU 的基础上,再加上 Arm 互连技术和 Arm GPU。它将工具、软件生态系统、物理 IP 和通用标准结合在一起,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单一组件,以解决现代工作负载的复杂性。最终的结果是高性能的专用计算能力,它能够解锁更优异的性能,实现更长的电池寿命,以及沉浸式图形,正如我全面计算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 MediaTek 及其领先的产品天玑芯片所展示的。这里显示的成果不言而喻今年推出的 TCS22 在典型的游戏工作负载下,相较于TCS21平均提高了 28% 的性能,并且降低了 16% 的功耗。正如我所提到的,Immortalis 是我们针对高端设备的新旗舰 GPU,它将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新功能,包括基于硬件的光线追踪、可变速率着色和更多的机器学习等功能。开发者和创作者已经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我们知道其成果将是令人惊叹的。性能的可及性也同样套用在最新的 Armv9 CPU 集群(包括 Cortex-X3, A715 A510),获得了连续三年两位数的 IPC 增长,这是 Arm 工程团队非常了不起的一项成就。随着这个集群的推出,我们已经完全过渡到 64 位的世界;因此,您现在已经可以利用 64 位带来的性能和安全优势。

最后,我知道大家对 Windows on Arm 非常感兴趣。微软不断在开发者访问方面进行投资,从而扩展 Windows on Arm 开发者生态系统。Project Volterra 就是最新的例子。有了 Windows Dev Kit 2023 开发套件,开发者们现在可以在基于 Arm 架构的 Windows 生态系统中进行开发。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一切,无论是云计算、电动汽车、智能家居还是元宇宙,只有我们为各位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技术,才能实现这些愿景。今天,我们的解决方案发展的速度更胜以往:具有跨完整子系统的通用工具链,无缝的开发者体验,以及全面的支持,以加速您产品的上市进程。我们继续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使从传感器到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的所有产品的打造变得更容易、更快速。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做更多。我们已经清楚地听到了您的声音:各位需要 Arm 做得更多,从而帮助您解决这些日益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案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您才能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展示我们的 IP 将如何响应多个计算要件和软件之间增加交互的组合,从而在复杂工作负载下提供更高的性能,同时保持我们一流的计算效率,以在基于 Arm 架构的 IP 上提供最佳的计算系统。

所以我们对基于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加倍的投入。我们专注于提供计算解决方案,这样当您在 Arm 架构上工作时,就等同于在 Arm 的整体上工作。这意味着您可以从 Arm平台、工具、软件生态系统、支持、处理器(如 Neoverse 和 Immortalis)、通用标准(如 SOAFEE)以及所有解决方案(如全面计算、Arm Flexible Access 和 AVH)中获得一切,而这一切都在一处即可取得。这将使您能够在 Arm 架构上完成最出色的工作,而这只是新篇章的开始。我们计划做的还有更多,以帮助您解决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是由摩尔定律的变缓、在先进工艺节点上为先进工艺节点进行开发的复杂性、向 2.5D 和 3D 封装的转变等因素共同驱动的。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在未来与您分享更多的成果。

在结束之前,我想感谢合作伙伴们几十年来的合作关系。我很清楚,这个生态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当我们开启 Arm 的新篇章时,对于我们在定义计算的未来中将共同扮演的角色,我感到非常兴奋。

我想再强调一下我在之前说过的话。在 Arm,我们一直期待着为您——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我们将共同为生态系统中的各位提供计算性能的领导地位。我们将共同提供支持,赋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之一,以确保您的软件能最好地运行在 Arm 架构上。我们将共同努力,做得比以往更多,以帮助您的产品实现专用化和差异化,同时加快上市进程。

我在这里,满怀信心,充满希望,我们将携手开启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我们将携手构建未来,而 Arm 架构就是未来的基石。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30日,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安集科技,证券代码:688019)召开了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存储、逻辑等多个领域均有新增订单发生

安集科技的主要产品是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作为半导体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安集科技依靠先进技术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

1.jpg

对于2022年前三季度的出色成绩,安集科技评价到,公司通过完善化学机械抛光液全品类产品布局,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持续拓展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产品线布局,攻克领先技术节点难关,在市场及客户拓展方面进展顺利,随着公司主要产品的客户用量上升及客户数量增加,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要产品的客户用量上升,安集科技在存储、逻辑及其他应用方面也有不错的进展。

近日,安集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存储、逻辑及其他应用(硅片、功率器件等)方面均有新增订单发生,以上均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动力和来源。在电化学沉积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公司在自有技术持续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等形式,与海外合作伙伴在技术、产品及市场等全方位进行合作,进一步拓展,提升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

安集科技补充表示,公司与客户的订单均为开放式订单(Open PO),客户会在一定的周期进行下单,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情况进行交货,每月根据发货和客户最终使用情况进行收入确认和收款。截至目前为止,公司订单情况与公司预期未发生较大差异和变化。

成熟制程市场稳扎稳打,万变中锚定不变

安集科技成熟制程市场的拓展方向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国内技术、规模比较领先的前几大Fab厂,有很大一部分为成熟技术节点的产线,另一方面是以成熟技术为主导的Fab厂,以上两个板块都是安集科技未来的重要拓展方向。

国产替代、中国台湾与海外市场全局把控。众所周知,主流晶圆厂的近期变化难以捉摸,例如扩产计划转移到海外,叠加一些因素导致材料需求不及预期。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国际形势。安集科技将加大力度开拓中国大陆地区成熟制程的市场,加大国产替代进程;另一方面,公司将按计划启动评估在中国台湾地区及海外客户的资源配置。

在万变中锚定不变,核心技术自己掌握,保障企业长远发展。技术方面,得益于安集科技一直以来全面、可靠的知识产权布局,安集科技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完全由安集公司所有。

安集科技提到,公司和国内二线晶圆厂、一些下游客户的合作进展按计划有序进行中,公司会加大力度开拓中国大陆地区成熟制程的市场,进一步加大国产替代进程。安集科技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及人员在生产运营等方面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在复杂的市场中正在高速成长,安集科技持续深耕、稳扎稳打细分领域,以科技驱动价值成长。安集科技表示,公司对于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的高速发展有预期、有准备的,接下来公司还是会一如既往专注自己的发展,持续加强产品平台的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布局,争取开拓更多的市场份额。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3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