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一半 (50%)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表示已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所在企业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中,但是超过一半 (57%)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对数据安全感到担忧,另有48% 对人工智能偏见或数据准确性感到担忧。

  • 受访首席执行官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28%) 评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企业员工队伍的潜在影响,36%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行此类评估。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V)针对全球首席执行官(CEO)进行的一项最新调研发现,近一半的受访首席执行官将提升生产力视为其最高业务优先事项,而 2022 年的相同调研中,该项的排名为第六。首席执行官们也普遍认可技术现代化是实现生产力目标的关键,因而将其列为第二要务。然而,报告也显示,首席执行官们在企业争相现代化和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也会面临重大障碍。

1.jpg

IBM 最新调研:当提升生产力跃升为首要任务,CEO们纷纷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

这项名为《AI 时代的CEO决策力:运筹帷幄,决胜未来》的报告是基于IBM进行的一年一度的首席执行官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取决于谁拥有最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然而,高管们也在权衡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或障碍,例如偏见、道德和安全性。具体来看,超过一半 (57%)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担心数据安全,48% 担心偏见或数据准确性。

在人工智能采用的准备程度方面,首席执行官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之间也存在脱节的情况。一半 (50%)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已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产品和服务中,43%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正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然而,只有 29% 的高管团队认为其企业内部拥有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接受访问的首席执行官以外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只有 30% 表示其企业已准备好负责任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IBM 咨询(IBM Consulting)全球管理合伙人 Jesus Mantas 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门槛,而一半的受访首席执行官正在积极探索它,这有望在各行业掀起一波生产力、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浪潮。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在计划大规模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兴用例的时候,首席执行官们需要认真制定其公司在数据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算法问责和治理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这份报告的主要调研结果包括:

首席执行官们表示,提升生产力以及运用有助于带来生产力的技术是当务之急

  • 近一半 (48%)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将提升生产力视为其企业的第一任务——这一排序较2022 年的第六位有明显跃升;技术的现代化是他们的第二要务(45%),但首席执行官们也表示这是他们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 接受访问的首席执行官们连续第四年表示,技术因素仍然是未来三年影响其企业发展的首要外部力量。

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多地将运营、技术和数据领导者视为战略决策者

调研期间收集的其他数据表明:

  • 当被问及未来三年哪些最高管理层成员将做出最关键的决策时,众多受访首席执行官们选择了首席运营官 (62%) 和首席财务官 (52%)。

  • 同时,技术领导者对决策的影响力正在增强——38%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指出首席信息官(一年前为 19%),以及首席技术或首席数字官 (30%),是其企业中最重要的决策制定者。

首席执行官们表示自己已准备好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其他高管持保留态度

  • 四分之三 (75%)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认为,拥有最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

  • 一半 (50%)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已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产品和服务中;43% 的人表示他们正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36% 的人正使用该技术来指导运营。

  • 虽然 69% 的首席执行官受访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对企业整体带来众多好处,但只有 29% 的执行团队认为他们拥有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部专业能力。

  • 在接受调研的首席执行官之外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只有 30% 表示他们的企业已准备好负责任地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劳动力变革,但其对劳动力影响的深入评估却滞后

  • 大约 43%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表示,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他们已经减少或重新部署了员工队伍,另有 28%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减少或重新部署了员工队伍。

  • 与此同时,46%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因生成式人工智能而雇佣了更多员工,其中 26%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计划未来招聘更多员工。

  • 然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28%)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评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其员工队伍的潜在影响,3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这样做。

查看完整调研报告,请访问:https://www.ibm.com/downloads/cas/1YOKEERG

了解更多企业领导者为提升生产力而做出的重要趋势预判和战略押注,请访问:https://www.ibm.com/thought-leadership/institute-business-value/en-us/report/seven-bets

关于本研究

该调研报告由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推出,是IBM 针对企业核心管理层调研系列报告第 28 版的一部分。本次调研采访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 24 个行业的 3000 名企业首席执行官。调研访谈的重点包括:高管们对企业领导力和业务的看法;高管们不断变化的角色和责任;首席执行官们当下的决策,包括如何应对主要挑战和机遇、对技术、数据和衡量指标的运用,以及对未来的预测。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还专门针对200 名美国企业 CEO 进行了一项调研,了解他们对生成式 AI 的看法。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是 IBM 的思想领导力智库。通过综合全球研究、绩效数据以及行业思想家和领先者的专业知识,为商业领袖提供智慧决策依据。获取更多世界级思想领导力报告,请访问:www.ibm.com/ibv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3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慧运营网络定义及5G网络能力全面增强

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期间,北京联通携手华为发布2023 5G Capital创新项目成果——智慧运营网络新定义及5G网络广度、深度、高度全面增强。5G商用4年之际,双方在前期发布的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评估标准上,发布了智慧网络运营定义,组成了全体系的5G网络评估标准,为全球运营商在5G高质量规建维优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成果在中国联通展区中亮相。

1.jpg

2023 5G Capital创新项目成果联合发布

将“大脑”载入网络,动静结合实现智慧运营,打造“灵”性网络

5G建网以来, 双方不断创新,从热点区域千兆打卡到发布最大规模5G 200MHz城市网络,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基于现有网络及数据,实现运营智能化,彻底激发网络潜力,成为今年重要课题。

北京联通提出智慧运营需同时满足静态四要素(最多维度、最小单元、最全指标、最优算法)和动态四要素(洞察灵敏、算法灵巧、网络灵动、运营灵活),并通过动静结合达到灵性网络的目标。对于楼宇、场馆、住宅区等复杂场景,网络评估粒度从小区级转变到波束级,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实现5G立体覆盖的精准洞察。通过智能规划,将网络问题和工程解决方案进行搭积木匹配,实现最高性价比的规划。在网络运行中,结合动态四要素,网络自行识别基站故障,定位原因,根据周边基站及无线环境,自动调整,实现网络自愈优化,达到最佳运营效率。

北京联通副总经理杨力凡表示:“给先进的网络装上AI大脑,全面洞察网络痛点,以灵巧算法发挥网络最大效能,以灵动网络实现自愈优化,以灵活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夯实全场景千兆体验,储备万兆网络能力,打造满足全业务需求的5G网络

商用4年,网络开始进入5G深度覆盖攻坚区,提供诸如居民区场景的“最后一百米”极致体验,夯实全场景千兆。同时,网络也需要开始为即将快速迎来的裸眼3D新业务、新通话、云手机、8K高清多路直播等业务做更高能力的升级,打造一张满足全业务需求的5G网络。

北京联通使用华为MetaAAU、EasyMarco、DRS等创新方案,在北京打造了最强泛在千兆体验网络。建设完成的小区,5G流量提升了50%,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区场景5G体验。同时,北京联通通过使用华为ELAA技术在5G高频的产品,率先完成了5G高频产品在热点场景连片部署,实现4路8K高清摄像头同时直播,上行达到2Gbps峰值,为万兆能力商用最早做好储备。

华为5G产品线总裁彭红华表示:“华为在Massive MIMO基础上,开拓ELAA技术新赛道,通过ELAA拓中高频覆盖。我很高兴看到ELAA技术在住宅深度覆盖和高频热点连续性的表现。我们将持续创新,助力北京联通打造一张不止于快的高质量网络。”

2023 MWC 上海于6月28日至6月3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E10、E50展区。华为与全球运营商、行业精英、意见领袖等一起深入探讨加速5G繁荣、迈向5.5G时代、数智化转型等热点话题;5.5G为人联、物联、车联等场景带来商业新价值,助力千行百业全面迈向智能世界。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3

来源:华为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3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png

茫茫宇宙中,在位于玉夫座星系(NGC 253)附近有个双胞胎星系(2MASX J00482185-2507365 occulting pair),它是由两个重叠的螺旋星系构成,它们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尘埃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其星系半径6倍的区域,天文学家借助它的帮助,观察到一些自身发光不足的星系。

2.png

这一特点被一家本土IP公司借用为其名,它就是奎芯科技(M SQUARE),在6月29日奎芯科技上海总部的品牌开放日活动上,,奎芯科技董事长兼CEO陈琬宜的解释说:“IP是芯片行业的C位,奎芯作为联结产业上下游的核心企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此次品牌开放日活动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奎芯,认识我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

奎芯科技于2021年在上海注册成立,是一家致力于解决智慧经济时代,算力扩展与高速互联问题的IP供应商,成立以来,致力于推进我国算力基础建设,聚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推出多款高速接口、基础库和模拟IP,这些科技成果持续引领行业标准,吸引着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关注,奎芯科技犹如那个双胞胎星系,以自己的努力为半导体上下游照亮了科技之光。

成立仅两年,奎芯科技就发布了数款业界领先的产品并已经获得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以实力赢得了各种奖项。

3.jpg

4.jpg

在这次品牌日活动中,奎芯科技也正式发布了业界领先的LPDDR4X PHY IP!奎芯科技副总裁王晓阳介绍说LPDDR4X PHY IP目前已成功回片,其在单通道16位带宽下,最高传输速度可达4267 Mbps,走在产业演进的趋势前沿。

5.png

奎芯科技研发副总也详细介绍了这款IP的技术特点

6.jpg

 此外,他还介绍了LPDDR 5X PHY,这是奎芯科技最新研发成功的一款高性能内存物理层IP,LPDDR 5X PHY采用全新的架构设计和优化算法,相较于前代产品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传输速度。王晓阳还演示了LPDDR 5X的眼图,得到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评价。自此奎芯科技串行总线接口和并行总线接口两大类产品上均有最先进工艺节点的产品支撑,PCIe和LPDDR产品的成功发布预示着奎芯科技向成就芯片互联龙头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7.jpg

8.jpg

9.jpg

“后摩尔 芯C位” 创领中国自主算力新趋势

10.png

11.png

12.png

作为奎芯科技的优质合作伙伴,燧原科技高级总监史金涛对奎芯科技的产品发展战略感触颇深,他指出AI大模型背景下的内存成为硬件瓶颈,在AIGC应用场景下,追求极致推理应用性价比,LPDDR4X/5X意义明显。中山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虞志益教授在线上进行演讲,对技术趋势做出了专业解读,他认为,LPDDR为了强化低功耗推理能力,会进一步通过降低工作电压,优化电源管理和引入新的低功耗技术来追求更低的功耗水平。

13.jpg

14.jpg

15.jpg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教授通过视频致辞,为在场嘉宾介绍了LPDDR内存的发展与演变,他表示:“成功完成芯片自研绝非易事,我们作为集成电路人,需要攻坚一个个的技术难题,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同时也要有创新和前沿的思维与视界,共同为发展壮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而努力。”

通过全方位展示和面对面交流,更多主流媒体近距离感知奎芯科技的研发实力与亮点成果,并就IC产业技术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表示对品牌的高度认可。

通过这次奎芯科技品牌开放日活动,奎芯科技向业界展示了其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奎芯科技将继续秉承“后摩尔 芯C位”的理念,积极协同产业上下游,促进合作共赢,打造开放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奎芯科技期许与上下游伙伴共同书写芯片行业的新篇章,为“中国芯片”提供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路径。

陈琬宜表示奎芯科技是以领先的产品赢得了数十家客户和合伙伙伴的青睐,其中不乏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长电科技、英特尔、NXP等这样的大厂,她透露接下来奎芯科技还将发布HBM3 、chiplet重量级产品,“奎芯科技之所以可以连续推出重量级产品,是因为全公司即使在疫情期间都在加班加点研发,推进新品进度。”她表示,“形势逼人,我们不能走,我们只能跑!”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3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29日,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授予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联智行")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该证书的颁发不仅证明了均联智行在产品概念、开发、生产、运维和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充分满足ISO/SAE 21434所规定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在智行科技产品的网络安全治理及保障能力方面已跻身行业领先地位,更突显了均联智行在构建可信的网络安全生态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在网络安全评估与认证领域的国际权威技术服务机构,TUV南德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安全为主线引导汽车科技企业接轨国际先进的技术法规,为智慧出行的全面有序、可靠发展贡献力量。活动当天,均联智行平台总监卢星旺,TU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总监赵翀旻等双方领导代表出席颁证仪式。

1.jpg

均联智行获颁TUV南德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

接轨国际最佳实践,促"智慧"与"安全"并行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品的新形态,需要建立在现有成熟的汽车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之上。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汽车产品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虽然数字化功能强化了驾乘便利性,但其背后的网络安全隐忧却是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关切。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汽车网络安全的标准与法规,一方面旨在确保规范的网络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也为道路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安全和保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汽车网络安全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ISO/SAE 21434,该标准适用于上至主机厂,下至各个层级供应商,可为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提供关键的标准支撑。

授证现场,均联智行平台总监卢星旺代表公司对TUV南德团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高度赞赏了TUV南德在项目过程中给予的专业支持,他说道:"TUV南德在网络安全评估与认证领域一直极具国际权威,此次获TUV南德认证是对均联智行在汽车网络安全做出的成绩的极大肯定。未来,均联智行全系产品将持续遵循行业高标准,坚持对汽车网络安全的不懈追求,为行业和用户提供开放、安全、高度专业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TUV南德赵翀旻向均联智行表示祝贺,"我很荣幸在此授予均联智行TUV南德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其在构建具有韧性的汽车网络安全生态系统方面所作出的持续性承诺。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要求全行业伙伴加快建立健全的汽车网络安全体系和治理结构,以降低新技术应用衍生出的新型汽车网络安全风险。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TUV南德愿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力,为未来智能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2.jpg

TUV南德与均联智行双方代表颁证合影留念

关于均联智行

均联智行具有二十多年全球主机厂一级供应经验,长期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软件增值服务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在车载导航信息娱乐系统和5G+V2X方面具有领先地位,长期合作大众、奥迪、宝马、蔚来、高合等车企品牌。均联智行兼顾科创与可持续发展,在产品创新、工业化、互联服务和汽车网络安全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经验,持续塑造世代出行方式。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6,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3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网络仿真解决方案用于验证物联网无线模块对 RedCap NTN功能的支持

  • 模块的协议和射频功能经过端到端信令连接验证

  • 该成就加速了符合3GPP 5G Rel-17标准的产品设计进程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已使用该公司基于UXM 5G S8711A Test App建立端到端数据呼叫连接,并成功助力移远通信验证其物联网 (IoT) 无线模块支持最新的 5G RedCapNTN功能。这一成就加速了移远通信开发符合 3GPP 5G Rel-17标准的新产品进程。

1.jpg

是德科技助力移远通信完成5G RedCapNTN模块验证

基于 3GPP Rel-17规范,RedCap 引入了对 5G 功能有所精简的新型 5G 设备的支持。这些设备复杂性较低、成本较低且功耗较低,因此能够满足工业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新用例的需求。是德科技通过模拟具有RedCap功能的 5G Rel-17 网络,成功实现了与移远通信模块 Rx255C 的端到端 RedCap 数据连接。

NTN是基于卫星对地通信,为那些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偏远地区带来安全可靠的连接。NTN 部署的用例包括工业物联网、关键任务和紧急通信以及车联网。是德科技通过模拟地球静止轨道 (GEO) 中的卫星所构成的卫星网络,成功帮助移远通信的模块 CC660D-LS CC950U-LS 实现端到端 NTN 连接。

在成功建立数据呼叫后,移远通信能够验证其模块的整体功能,包括:

  • 符合3GPP 标准的协议

  • 通过进行BLER等测量来验证射频 (RF) 性能

  • 各种场景下的数据吞吐率

为了完成这些里程碑式的性能验证,移远通信使用了是德科技基于UXM 5G S8711A Test App,这是是德科技全面且领先的 5G 终端设备测试解决方案组合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率先支持最新的 Rel-17 功能,能够仿真 GEOGSO LEO卫星,并支持高级轨道仿真和衰落场景,并且此方案UI操作简便友好,支持对终端设备的协议、射频、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测试。

移远通信总裁兼首席销售官 Norbert Muhrer 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是德科技的RedCap NTN 测试解决方案使我们能够比预期更快地开发出支持这些技术的新模块,从而进一步加速这些技术的商业部署。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无线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曹鹏表示:“RedCapNTN技术在移远通信物联网模块上的成功验证是这些新技术部署的关键一步。我们将继续提供行业领先的测试解决方案以验证3GPP 标准定义的最新功能。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3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9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下称“EDA国创中心”)揭牌仪式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举行。芯华章作为国内率先具有完备数字验证全流程工具平台的EDA领先企业,同时也是唯一南京本地的EDA会员单位,前期即在东南大学、南京江北新区牵头带领下,深度参与并协助发起EDA国创中心。

1.png

芯华章董事长兼CEO王礼宾表示支持:“两年前,芯华章在南京提出了EDA 2.0的理念和技术路径,并在一年前正式组建并成立研究院,以研究下一代EDA 2.0方法学与技术为目标,面向工业应用的核心前沿技术做长期、持续地研发投入与技术攻关。看到我们的目标与技术路径与产业及国家提出的目标高度一致,我们也备受鼓励,芯华章作为南京EDA本土企业代表,会继续勇担责任,在国家高屋建瓴的带领下,加快构筑产业人才及技术创新战略优势,支撑中国数字经济腾飞。”

2.png

EDA国创中心由东南大学、南京江北新区牵头,联合EDA领域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参与共建。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对EDA国创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说,集成电路产业是我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已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国内首位。EDA国创中心的揭牌运行,将有力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胡广杰要求,EDA国创中心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生态体系,凝练重大科研任务,着力聚集研发人才;要着力突破下一代智能EDA技术等产业共性技术,实现部分领域、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提高先进工艺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省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对EDA国创中心建设运行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国创中心建设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南京市市长陈之常、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出席并致辞。

来源:芯华章科技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2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6月30日,OPPO宣布其广州旗舰店正式开业。这是OPPO全国最大的全新形象旗舰店,展现了OPPO对提升消费者服务和体验的长期承诺。

1.jpg

OPPO旗舰店位于广州正佳广场,总面积超过660平方米。全新旗舰店展示了全系列OPPO产品,包括最新的Find系列、Reno系列、OPPO手表、OPPO Pad、一加数字系列和一加Ace系列,以及限量定制产品等。

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表示:“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提升产品、服务和体验,是OPPO对消费者的长期承诺。我们将当前国内最大的全新形象旗舰店落地广州,希望对其他区域的布局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全新旗舰店秉承了OPPO“人本主义设计”的理念,提供给消费者充满人文关怀的购物空间,让消费者可以在友好亲和的环境氛围中,体验科技的美好。例如:旗舰店在家具装饰等细节中融入了人体工学设计,包括体验桌桌角的圆弧设计、符合人体曲线设计的座椅等,力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自在体验。

2.jpg

在功能设计上,广州旗舰店将产品展示与生活方式相结合,除产品展示区域外,还增加了多功能区和服务区域。多功能区设置了超影像橱窗展示,让用户的艺术创意融入旗舰店;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共创交流空间,例如:摄影师、艺术家交流共创课堂、手绘DIY等丰富的交流体验。

3.jpg

OPPO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总计设立近5000家官方授权体验店和授权服务体验中心,一加品牌也已经全面入驻。未来,OPPO还将持续拓展和全面升级线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愉悦的服务和购物体验。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2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向三星8LPUSF5 (A)SF4 (A)SF3工艺的新思科技接口和基础IP,加速先进SoC设计的成功之路

摘要:

  • 新思科技接口IP适用于USBPCI Express112G以太网、UCIeLPDDRDDRMIPI等广泛使用的协议中,并在三星工艺中实现高性能和低延迟

  • 新思科技基础IP,包括逻辑库、嵌入式存储器、TCAMGPIO,可以在各先进节点上提供行业领先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

  • 新思科技车规级IP集成到三星的工艺中,有助于确保ADAS、动力总成和雷达SoC的长期运行并提高可靠性

  • 三星工艺中集成了广泛的IP组合,并在新思科技经过认证的数字和定制设计流程的加持下,共同加速流片成功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近日宣布,与三星晶圆厂(以下简称为三星)签订合作升级协议,共同开发广泛IP组合以降低汽车、移动、高性能计算(HPC)和多裸晶芯片的设计风险并加速其流片成功。该协议拓展了双方的合作范围,面向三星8LPUSF5SF4SF3等先进工艺,新思科技将提供包括基础IPUSBPCI Express112G以太网、UCIeLPDDRDDRMIPI等广泛IP组合。此外,新思科技还将针对三星SF5ASF4A汽车工艺节点优化IP,以满足严格的一级或二级温度要求和AEC-Q100可靠性要求,助力汽车芯片开发者减少设计工作并加快AEC-Q1100认证。针对ADAS SoC的车规级IP将包含设计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DFMEA),能够为汽车SoC应用的开发工作节省数月的时间。

新思科技IP战略和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John Koeter表示:我们携手三星在EDAIP领域持续加强协同优化,协助汽车、移动、HPC和多裸晶等领域的芯片系统架构师应对先进工艺节点下的各类芯片设计挑战。此次合作是我们数十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升级,共同为开发者提供一条低风险的路径来实现其设计要求并加速将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推向市场。”

三星电子晶圆代工事业部IP开发团队执行副总裁Jongshin Shin表示:新思科技是我们主要的IP合作伙伴,针对三星的每一代先进工艺提供了高质量IP,这种长期合作关系让我们的共同客户能够受益其中。此次双方合作升级,新思科技IP将覆盖三星的全系列先进节点,让开发者能够采用业界领先的广泛IP组合,以更低的风险和更快的速度满足目标应用的功率、性能和面积(PPA)要求。

上市情况

新思科技面向三星工艺提供或正在开发的IP包括逻辑库嵌入式存储器TCAM通用输入/输出(GPIOeUSB2USB 2.0/3.0/3.1/4.0USB-C/DisplayPortPCI Express 3.0/4.0/5.0/6.0112G以太网多协议16G/32G PHYUCIeHDMI 2.1LPDDR5X/5/4X/4DDR5/4/3SD3.0/eMMC 5.1MIPI C/D PHYMIPI M-PHY G4/G5

关于新思科技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是众多创新型公司的Silicon to Software™芯片到软件)合作伙伴,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作为全球第15大软件公司,新思科技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半导体IP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且在软件安全和质量解决方案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领导作用。无论您是先进半导体的片上系统(SoC)开发者,还是编写需要最高安全性和质量的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者,新思科技都能够提供您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帮助您推出创新性、高质量、安全的产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ynopsys.com/zh-cn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2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8日-6月30日,2023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盛大举办。展会首日,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物联网平台 — 途鸽科技应邀参展,以"创新连接、数智未来"为主题,带来途鸽自主研发的多款前沿移动通信物联网解决方案,并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其最新的全球一站式eSIM物联网解决方案,备受行业的瞩目和期待。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迅速增长,整个行业正从传统SIM向eSIM演进。针对中国IoT设备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网络碎片化、产业链条长、规模部署难、维护成本高"等挑战,途鸽科技创新推出端到端全球一站式eSIM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中国IoT和智能硬件企业把握风口扬帆出海,快速实现设备全球规模化部署。

1.jpg

通过途鸽科技全球一站式eSIM物联网解决方案,各种智能设备和IoT终端,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无需插入SIM卡,一键接入途鸽全球云通信平台,实现全球网络的一站式互联互通,随时随地按需调用当地最佳的通信连接网络,快速实现产品在各国市场的落地,极大加速智能设备和终端与各国无线网络的接入效率和性能。

随着eSIM渗透率持续增加,eSIM设备全球出货量持续增加。途鸽科技全球一站式eSIM物联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多个物联网领域,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途鸽用原创技术赋能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加速出海,推动产业全球落地。

基于途鸽在eSIM领域的创新引领,方案具有如下优势:

  • 无需实体SIM卡,节约设备空间,更高性能,更能适应IoT恶劣的工作环境;

  • 空中写卡,可以进行远程配置和激活,轻松实现IoT设备大规模部署和管理;

  • 广覆盖,途鸽eSIM支持全球200+国家和地区的蜂窝连接;

  • 高效分发eSIM至终端设备,全生命周期一站式eSIM运营管理和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陆途鸽科技官网www.tugegroup.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2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6月29日,DEKRA德凯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德)智行事业部颁发了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这一认证证书的获得标志着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德)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颁证仪式于上海举行,曼德智行事业部智能电子业务总监王栋先生、智能电子业务技术总监马良胤先生、销售总监成晓敏先生以及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Kilian Aviles博士、中国功能安全总经理李明勋先生、中国功能安全技术经理刘杰先生等共同出席。

1.jpg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Kilian Aviles博士和曼德智行事业部智能电子业务总监王栋先生

安全是当前和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不仅在传统的车辆动态控制和主被动安全领域,更在于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新的功能越来越多地关注系统安全、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这些功能的开发促使芯片的集成化和算力越来越高,软件、硬件技术日益复杂,来自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的风险也相应逐渐增加。功能安全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系统安全的要求,是智能化电子产品开发必要流程。

ISO 2626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汽车电子系统制定的功能安全标准,其中ASIL-D(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D)是最高安全完整性级别。它旨在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可能导致事故或人身伤害的故障和错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SO 26262认证成为企业证明其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具备高水平安全性的重要凭证,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用户信任。此次,曼德智行事业部通过DEKRA德凯的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彰显着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汽车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过程中,拥有完整的开发体系,严谨的开发流程,质量及安全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等管理水平已与国际接轨。

曼德智行事业部智能电子业务总监王栋先生表示:"曼德是一家有温度有思考的创新型汽车零部件系统服务供应商。一直以来,我们的使命是智联世界、舒适驾乘。曼德智行事业部高度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把智能电子产品安全设计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智行事业部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的获得,标志着其已被认证拥有完善及合规的功能安全和开发流程体系,为今后开发和制造出符合功能安全的智能电子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帮助曼德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增加与更多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机会。"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Kilian Aviles博士表示:"由于全球汽车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关注增加,拥有ISO 26262认证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曼德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器件和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的企业,以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此次很荣幸能够见证曼德在汽车功能安全开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DEKRA德凯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专注于产品安全近百年,双方理念不谋而合,未来期待有进一步紧密的合作,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产品解决方案。"

2.jpg

关于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核心业务涉及整车照明、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以及智慧出行等领域,紧跟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新趋势,成立于1998年,全球拥有24个销售及研发中心,28个生产基地,超过16000名员工,致力于为高端客户提供时尚、智慧、绿色、安全的汽车零部件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致力于安全近百年。192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现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 SE是DEKRA e.V.的子公司,负责管理集团运营。2022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达到近38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9,000名员工致力于为路途中、工作中以及家居中的安全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这些服务包含: 车辆检测、理赔与专家评估、工业与建筑检验、顾问与培训服务、产品测试与认证、体系审核、数字化相关服务及临时雇佣。2025年,DEKRA德凯将迎来成立100周年,其愿景是 "我们致力于成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 DEKRA德凯连续荣获EcoVadis铂金评级,位列前1%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之列。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2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