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设计人员可以使用 TI 的 ULC 技术打造面向汽车和工业应用的可靠且经济实惠的小型清洁系统

德州仪器 (TI)(Nasdaq 代码:TXN)今日推出采用超声波镜头清洁 (ULC) 技术的先进专用半导体,使摄像头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并使用微小振动去除污垢、冰和水。

1.jpg

以往,去除摄像头镜头上的污染物需要手动清洁,这会导致系统停机,或需要使用各种机械器件,而这些器件可能会发生故障。TI 全新 ULC 芯片组(包括 ULC1001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和配套的 DRV2901 压电式换能器驱动器)采用一种专有技术,让摄像头可以使用精确控制的振动快速自行清除污染物,以便快速消除碎屑,从而提高系统精度并减少维护要求。该芯片组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紧凑且经济实惠的方式,可在各种应用和不同的摄像头尺寸中使用 ULC。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 www.ti.com.cn/ulc1001-pr-cnwww.ti.com.cn/drv2901-pr-cn

TI 产品营销工程师 Avi Yashar 表示:“ULC 可以让自清洁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广泛使用成为现实。现有的清洁方法成本高昂且不切实际,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昂贵的电子设备和大量处理工作,来检测污染物和执行清洁。随着从汽车和交通摄像头到智能城市和制造业的各种应用不断发展,其中摄像头数量的激增,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简单而经济高效的方式来实现自清洁摄像头。”

ULC1001 控制器包括用于自动感应、清洁、温度和故障检测的专有算法,无需任何图像处理,使 ULC 技术适应性超强,可用于各种摄像头镜头设计。该芯片组的小巧外形使其有可能改进各种应用中的机器视觉和感应,即摄像头或传感器可能会变脏的任何地方。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欢迎阅读技术文章“超声波镜头清洗:您不了解却需要的固态技术”。

TechInsights 全球汽车业务高级分析师 Edward Sanchez 表示:“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变得越来越复杂,驾驶员越来越依赖它们,让传感器套件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如果摄像头镜头上有污垢或异物,对于后视摄像头来说只是有点麻烦,但对于依赖高度精准的成像和传感器数据的车辆来说则成为至关重要的功能和安全问题。这很快将成为 ADAS 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而 TI 的 ULC 方法将以切实可行且经济实惠的方式解决它。”

借助集成解决方案减小系统尺寸和降低系统复杂性

使用 TI 的 ULC 芯片组,无需在镜头清洁系统中使用复杂的机械器件,也无需人工干预。采用专有算法的 ULC1001 超声波清洁 DSP 集成了脉宽调制器、电流和电压检测放大器以及模数转换器。TI 的芯片组与作为配套放大器的 DRV2901 压电式换能器驱动器一起使用,可在印刷电路板尺寸小于 25mm x 15mm 的紧凑型封装中实现 ULC,从而减少材料清单,同时提供比分立式实施更多的功能。

封装、供货情况和价格

ULC1001 DSP 已开始量产,可在 TI.com 上和通过授权分销商购买,器件采用 4.5mm x 4.5mm、32 引脚 HotRod™ Quad Flat No-Lead (QFN) 封装。DRV2901 压电式换能器驱动器现已上市,现可提供完整卷带,TI.com 及其他渠道均可供货。现可在 TI.com 上申请购买评估模块 ULC1001-DRV290XEVM,此外TI.com 支持了多种付款方式和发货方式。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 公司(NASDAQ 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面向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热衷于通过半导体技术降低电子产品成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高效、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TI.com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 A整流器适用于工业和汽车应用,Qrr低至150 nCVF1.10 V,同时降低寄生电容并提高Erec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两款新型第七代1200 V FRED Pt® Hyperfast恢复整流器---VS‑E7MH0112-M3VS-E7MH0112HM3这两款1 A整流器采用SMA(DO-214AC)封装,反向恢复电荷(Qrr)和正向压降达到同类器件先进水平。Vishay SemiconductorsVS‑E7MH0112-M3和经过AEC-Q101认证的VS-E7MH0112HM3可用来优化工业和汽车应用,提高AC/DCDC/DC转换器辅助功能和低功率级的能效。

1.jpg

日前发布的整流器快速恢复时间为75 ns,典型 Qrr 低至150 nC。器件典型正向压降1.10 V,比市场上接近的竞品低10%,寄生电容降低50 %,且不影响器件可靠性。此外,与上一代解决方案相比,整流器反向恢复能量(Erec)提高10%,软恢复有助于降低EMI。

器件可用作反激辅助电源的钳位、缓冲和续流二极管,也可用作自举驱动功能的高频整流器,同时可为最新快速开关IGBT和Si / SiC MOSFET提供去饱和保护。VS-E7MH0112-M3和汽车级VS-E7MH0112HM3典型应用包括工业和通信设备、电动汽车(EV)车载充电器和电机、以及Ćuk转换器和工业LED PFC CrM SEPIC电路。

VS-E7MH0112-M3和VS-E7MH0112HM3采用平面结构,通过铂掺杂寿命控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确保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经过优化的存储电荷和低恢复电流最大限度减小开关损耗并降低功耗。器件符合RoHS标准,无卤素,潮湿敏感度达到J-STD-020标准1级,可在+175 °C高温下工作。

第7代器件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20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此次合作在卫星频段利用5G基站仿真平台,与高通5G移动测试平台(MTP)建立5G NTN连接;NTN利用卫星对地通信,实现全球5G覆盖成功实现;TN连接能够加快3GPP Release 17设计的开发速度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近日宣布,是德科技与高通公司合作成功建立端到端的5G非地面网络(NTN)连接。此次合作使用卫星轨道轨迹仿真方案成功演示了信令和数据传输,标志着该公司与高通公司一起致力于加速5G NTN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具有性价比的宽带连接。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1.jpg

是德科技与高通公司合作加速5G NTN通信助力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连接

基于5G卫星到地面通信的NTN技术为缺少地面网络覆盖的偏远地区带来安全、可靠的宽带连接。广泛部署的5G NTN可为偏远地区人口带来健康、安全和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改善农业、能源、卫生和交通等工业部门的经济运营配套环境。

此次端到端5G NTN连接在高通公司的圣地亚哥实验室中通过构建低轨卫星(LEO)模型,将是德科技的5G基站和航空航天仿真解决方案与高通公司的5G移动测试平台(MTP)相连接而完成。高通公司的MTP智能手机参考设计测试平台,可用于实现和验证高通公司研究实验室中最先进的功能特性。此次合作能够助力终端设备制造商加速3GPP Release 17 (Rel-17)的研发设计。

是德科技的高性能仿真解决方案,可以对卫星以7500km/s的速度运行于750km高度的场景进行多普勒频移和时延补偿。航空航天行业使用是德科技以软件为中心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发射了数千颗卫星,这些卫星用于航空、海事和关键任务通信以及环境监测。

是德科技集成了5G网络和信道仿真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打造出一个实验室环境下端到端的地面和天空混合测试平台,可以真实模拟大范围的卫星轨道轨迹。该解决方案使用动态多径传输来模拟地面到卫星、卫星到地面以及地面到地面的卫星链路。这为地面和非地面基础设施以及5G NTN终端设备提供了整体性能验证方案。

高通公司工程副总裁季庭方表示:我们与是德科技的探索驱动了创新发展,对依赖无线连接的众多行业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我们很高兴利用是德科技在5G仿真平台方面的专业知识,验证我们在面向卫星的5G NTN通信中的研究和发展。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无线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曹鹏表示:是德科技与高通公司合作,在目前尚未实现数字连接、无法选择部署地面蜂窝网络的地区取得了重大跃进。是德科技很高兴能够为世界领先的无线技术创新者——高通公司提供业界领先的仿真能力,并助力高通解决由于将先进的空间和地面技术整合到统一的调制解调器平台上而所产生的各种复杂问题。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2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54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1674012547208090.jpg

┃ 直播详情 ┃

在全球半导体器件中,模拟混合信号IC是重要的品类,模拟混合IC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总计为4404亿美元,其中模拟IC市场规模557亿美元,占比12.6%。

从模拟混合IC市场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产品迭代较慢、生命周期长,路径依赖特征不强,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模拟混合IC市场发展超过50年,且下游应用场景纷繁复杂,难以形成垄断,全球模拟芯片Top 10厂商合计市占率一直维持在55%-60%左右,除部分外围厂商占据特定市场之外,头部厂商格局稳定,在各自擅长的信号链及电源领域和细分市场中,拥有自己擅长的模拟产品。

目前,在模拟混合信号IC领域,主要以TI、ADI、英飞凌、ST、Sky、NXP、瑞萨、微芯、安森美半导体等公司占据龙头地位。根据赛迪数据统计,国内模拟混合芯片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仍较小。尽管这些年大量人才回流,本土模拟混合IC厂商陆续崛起,部分高端产品领域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国产模拟厂商销售规模只有25亿美金左右,仅占据约15%左右的市场,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产品规模都跟国外巨头差距较大,所以本土模拟混合信号急需突破。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本土模拟混合IC的现状和未来,2月7日晚7点,我们特邀谷泰微市场部总监肖忠文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围绕“本土模拟混合信号IC的突破”来展开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直播时间:2023年2月7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谈谈本土模拟混合信号IC的突破

▶   本期看点

 ① 模拟混合信号设计挑战

 ② 本土模拟混合信号发展现状

 ③ 本土模拟混合信号未来发展

▶   嘉宾介绍

分享嘉宾————肖忠文

谷泰微市场部总监。大学毕业于中南大学,
研究生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理学硕士,5年外企高性能计算机及通讯系统研发工作经验,
后进入国际代理商体系WT Group公司,超过20年的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团队管理工作经验,
主要负责TI、ADI、MAXIM等知名IC品牌产品线。
现任公司市场部总监,主导公司产品定义、市场拓展与技术支持。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本次直播,我们还将开启邀请达人榜活动,只要您将自己的专属邀请海报转发到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并且截图给小编 (微信号:eetrend89) ,吸引更多人来报名,则有望获得京东礼品购物卡,赶快参与吧!(注:扫描预约成功后点击冲榜按钮就可以获得个人专属海报,长按海报可以保存,然后发布在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等)

我们特别建立了“直播微信交流群”!欢迎关注“芯英雄联盟”微信号后请他拉入直播群。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半导体生态链数据模型和云分析的领先供应商PDF Solutions (NASDAQ: PDFS)与深度数据分析的全球领导者proteanTecs宣布合作开发半导体分析组合解决方案,旨在将proteanTecs深度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与Exensio平台进行集成,从而提供有关产量、质量和可靠性的更深入见解。PDF Solutions和proteanTecs为双方间的合作带来了互补的专长和市场知识,并将PDF Solutions的工艺特性和半导体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与proteanTecs的芯片和系统生命周期分析深度数据产品相结合。

1.jpg

半导体行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持续增长,到2030年成为一个万亿美元规模的产业。这一增长预计约有70%将由三个行业推动:汽车、计算和数据存储以及无线1。这些市场需要具有长生命周期的高性能电子产品。为实现这一需求,半导体公司需要用于特性检测、批量生产和现场监测的先进方法。

通过这次合作,proteanTecs和PDF Solutions提供的组合解决方案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在生态链所有阶段实现数据驱动的见解和可视性。此次合作包括PDF Solutions的Exensio® Analytics平台、先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模型和DEX™数据交换网络,以及proteanTecs基于机器学习(ML)驱动芯片遥测的云/边缘分析和片上监视器。该组合解决方案旨在提供独特的优势,例如用以进一步提高测试质量并减少百万分之缺陷率(DPPM)的自适应测试功能、针对下游测试的增强设备质量分级,以及从现场退化监测中获得更多关于退货授权(RMA)的见解。

proteanTecs首席战略官Uzi Baruch表示:“这是一次一加一等于三的合作,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中心和汽车市场的需求。许多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依靠PDF Solutions进行半导体大数据分析。凭借PDF Solutions的先进分析和proteanTecs经过硅验证的深度数据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见解并丰富生产流程,从而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得对设备性能和软件操作的可见性。”

PDF Solutions首席技术官Andrzej Strojwas表示:“通过与proteanTecs合作,我们提供了有关片上系统概况、健康状况和性能的详细见解,使我们的共同客户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的统一数据解决方案旨在使半导体公司能够充分利用我们两家公司的一流技术。”

1. 麦肯锡公司,《半导体十年:万亿美元产业》(The semiconductor decade: A trillion-dollar industry)20224月。

关于proteanTecs

proteanTecs是面向先进电子监测的深度数据分析的领先供应商。公司深受数据中心、汽车、通信和移动市场全球领军企业的信任,提供从生产到现场的系统健康和性能监测服务。通过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片上监视器创建的新数据,公司的深度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提供无与伦比的可见性和可付诸实践的见解,从而将质量和可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公司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以色列,并在美国、印度和台湾设有办事处,得到了世界领先投资者的支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proteanTecs.com

关于PDF Solutions

PDF Solutions (NASDAQ: PDFS)提供全面的云分析平台,旨在赋能整个半导体生态链的工程师和部门提高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改进运营效率来提升盈利能力。半导体生态链中的《财富》500强公司使用PDF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连接和控制设备,在制造和测试操作中收集数据,并进行先进分析和机器学习,推动有利可图的批量生产,从而影响业务成果,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

PDF SolutionsPDF Solutions徽标和ExensioPDF Solutions, Inc.或其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关于前瞻性陈述的注意事项——PDF Solutions

本新闻稿包含与未来事件和此次合作给PDF Solutions带来的预期利益有关的陈述。这些陈述属于《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界定的前瞻性陈述。尽管这些前瞻性陈述代表了我们对自身业务的判断和未来预期,但许多风险、不确定性和其他重要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际发展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新客户和现有客户继续采用PDF的解决方案;达到的项目里程碑或延迟和性能标准;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和进度;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其运营或产品需求的持续影响;公司战略发展机会及合作需要其执行管理层所付出的时间、与这些机会及合作相关的费用以及这些机会及合作是否能够成功;以及PDF Solutions定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公开文件中所述的其他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最近提交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的Form 10-K年度报告、Form 10-Q季度报告、Form 8-K当前报告和这些报告的修正案。不论是出于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PDF Solutions均没有义务(并明确否认承担任何义务)更新或更改其前瞻性陈述。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宁德时代储能实验室启动UL Solutions的UL 9540A WTDP认可实验室项目,形成更加全面的电池储能系统测试验证能力

  • 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加快绿色可再生能源更安全地大规模推广

1月17日,宁德时代与全球应用安全科学专家UL Solution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推动电池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更加安全可靠地落地应用。

根据备忘录,宁德时代将启动申请UL 9540A的WTDP认可实验室。UL 9540A是评估电池储能系统大规模热失控蔓延情况的测试标准。获得UL Solutions的WTDP认可实验室资质后,宁德时代能够在UL Solutions人员的监督下,使用自有实验室测试设备进行UL 9540A测试,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测试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作为国内首家启动申请UL Solutions UL 9540A WTDP认可实验室的企业,宁德时代具备各层级、全方面的测试验证能力。目前,宁德时代已获得了UL Solutions授予的UL1973储能和动力辅助电池标准、 UL 9540储能系统和设备标准以及UL 2580动力电池标准的WTDP认可实验室资质。

宁德时代明星产品户外液冷储能电柜EnerOne和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EnerC双双获得了最新版UL 9540A测试报告,标志着宁德时代成为国内首家获得UL Solutions最新版电芯、电柜、集装箱层级全系列UL 9540A测试报告的企业。

此外,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锂电池的安全、环保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开展深入合作,参与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相关标准的研究修订。双方还将共同探讨在减少碳排放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业务合作。

"电池存储技术对于加快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同时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UL Solutions执行副总裁兼测试、检验与认证业务集团总裁周威方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宁德时代合作,携手推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

"我们期待能够通过与 UL Solutions 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检测和评判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提升对储能系统的全面实证能力。"宁德时代副总裁谭立斌表示,"我们将用最先进的电池技术推动储能系统的安全应用落地,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创造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锐思华创探讨了ARHUD与智慧交通、智能汽车之间的关系,分享观点如下:

智慧交通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当时发达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网已基本建成,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催生了更多交通需求,拥堵、事故、污染等问题凸显。如何提升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通信等ICT技术快速发展,为交通系统智能优化提供了技术可能。

汽车百年工业以来,进行到了电子化的革新,这是汽车完全电子化和通信化的必经道路,也是在智慧交通大背景下,基于全球通信和网络建设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通过商业模型去驱动出来的一种需求。HUD,全称 head up display,即抬头显示。它的作用,是把时速、导航以及辅助驾驶系统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面的风挡玻璃上,让驾驶员尽量做到不低头、不转头就能看到。而HUD作为智能交通信息与智能汽车的最终交互入口,以及未来科技生活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处于快速起量的前期。

1.jpg

ARHUD成为智慧交通与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入口,将推动整车向元宇宙迈进

根据HUD图像的位置,HUD的类型主要分为:组合型抬头显示系统C-HUD(Combiner-HUD)、风挡型抬头显示系统W-HUD和ARHUD。HUD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传统仪表盘的功能,显示汽车速度等基本信息;二是显示一些AI导航、AR的实景贴合,以提供安全的信息反馈给驾驶者;三是完整AR的显像状态,可能就是自动驾驶全面实现之时。在目前实际的人与汽车通过HUD的交互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信息差,即真实环境与通过HUD到达视场内环境内容之间的信息差,而ARHUD 即 AR 技术与抬头显示的结合体,即旨在消除以上信息差,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进行"无缝"集成。当前市场上量产的HUD普遍为W-HUD,而所谓的ARHUD 其实还停顿在W-HUD 2.0的一个阶段, 实际的AR 功能还没有真的拓展出去,无法做到真正的实景贴合。而随着ARHUD进入量产阶段,各家车企都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出不同特征的ARHUD。

Raythink认为真正要做到与实景融合,则需要ARHUD实现更大的视场角及更长虚像距离,可实现20及以上,但目前现有光源的问题是,当画面做得很大时,出光口也会随之变大,这导致更多的反射光进入HUD,进而导致模组温度进一步升高,传统的TFT光源甚至会出现烧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想要做到真正实景融合的ARHUD对核心部件PGU光学模组及光学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jpg

ARHUD成为智慧交通与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入口,将推动整车向元宇宙迈进

除此之外,ARHUD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真正实景融合的丰富信息,其对于空间定位要求很高,需要精确到车道级的定位信息。并在获取图像后快速运算,在毫秒级的时间内生成图像,因此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软件运行架构确保展示真实环境跟AR显示下环境的融合内容。

基于以上行业痛点,锐思华创从自身团队优势出发,从软件和硬件两端着手,目前发布的ARHUD Pro产品,FOV可达20,VID达15m以上,远超业内已发布产品,是真正做到AR实景贴合的HUD。同时Raythink锐思华创在2021年建立起自主生产的精益化产线,并在今年4月通过汽车行业重要的质量体系认证IATF16949,至今短短半年时间获多个项目定点,与国际知名Tier 1厂商及国际品牌、知名合资品牌、国产新能源主机厂商达成合作,在ARHUD市场大规模起量的前期,已属于业内十分傲人的成绩。

在PGU光源模组创新方面,自主研发OpticalCore®光源模组,具备色域大,功耗低,体积小、发热量小、无阳光倒灌隐忧,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在供应链方面也不易受芯片短缺影响,未来有望打破主流模组被国际厂商垄断的局面,成为国产化替代的成像光学模组。同时OpticalCore®作为ARHUD核心光源模组,能够带来更大FOV(视场角)和更远的VID(成像距离),且无须配套PVB楔形膜,可进一步降低ARHUD成本。此外作为标准化模组,OpticalCore®还可应用在包括AR大灯、3D仪表、车内微投、定焦AR显示等,全面覆盖车用、轨道、工业环境等更多应用场景。

在AR软件方面,由锐思华创自研的ARHUD软件捆绑成AR Generator®SDK,由AR渲染引擎、AR投影矫正模块、支持地图SDK的数据接口,支持DMS与AR Camera的图像数据,AR空间坐标模块、核心数据融合模块组成。主要功能:基于人工智能进行的AR显示调整、AR导航、车道警告系统(LDW)、行人检测(PCW)以及前车防撞(FCW)等功能。支持以最小的工作量定制HUD或ARHUD应用,便于整合各种来源数据,同时适用于Linux系统和Android OS 系统,具有高算力,几乎无延时的优异性能,可实现实时将路面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

未来Raythink锐思华创将继续紧跟智能汽车及智慧交通发展趋势,推进ARHUD迭代创新,以行业领先的创新光源技术赋能ARHUD探索更多新的市场机会,同时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车厂选择用HUD来取代仪表盘, ARHUD将与多传感器、算法等软硬件和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各功能模块进行多维度融合,真正建立起智慧交通及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入口,ARHUD的市场大规模起量也将推动整车向元宇宙迈进。

关于锐思华创

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与 AR 显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光源为导向,搭载AI视觉引擎的大视场小体积的ARHUD,核心技术包括了光学、PGU、AR Generator® SDK、算法和硬件等方面。

目前已成功开发产业内少有的大视场角ARHUD 产品,同时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对ARHUD不同级别的产品需求。具备车规级量产制造能力,目前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并取得多个定点合作项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资深人士将通过激光器集成型开放式晶圆业务引领公司增长

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2023年1月17日 -- 全球首个集成激光器的开放式硅基光电子技术企业OpenLight今天宣布任命 Adam Carter担任首席执行官。Carter 博士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从业经验,包括在网络、光通信系统、光学组件和模块市场的销售、营销和综合管理方面担任过各种职务。

1.jpg

OpenLight_Dr_Adam_Carter

Adam Carter表示:"OpenLight正是我一直寻求的极佳机会。我相信,这家公司拥有独特的创新型商业模式和世界级的工程团队,将使客户能够运用我们的知识产权、设计服务和光子集成组件,从而使PIC的使用加速推进到多种市场和用途当中。我期待着在我们扩大开放式晶圆业务的过程中指导公司团队实现未来增长。"

在此之前, Carter博士曾担任鸿腾精密科技和Oclaro的首席商务官。他于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Oclaro担任高级管理团队成员,随后该公司被Lumentum Holdings以18.5亿美元收购。在此之前,他曾于2007年2月到2014年7月担任思科收发器模块事业部高级总监和总经理,在对Lightwire(一家硅基光子技术初创企业)的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了采用硅光子光学引擎的第一个内部设计CPAK 100G收发器系列。 

OpenLight首席运营官Thomas Mader博士表示:"自去年推出以来,我们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激光器、放大器和无源元件的可靠能力已经为客户提供了可扩展、高性能、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同时提高了运营效率。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们很高兴 Carter博士能加入公司,领导我们共同推进这一激光器集成型开放式硅基光电子时代以及我们公司的成长。"

Carter 博士拥有朴茨茅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学(荣誉)学士学位,并获得威尔士大学(卡迪夫)的博士学位,其研究课题是III-V型半导体材料的反应离子刻蚀。

OpenLight目前正在与多家领先客户合作,设计并交付更高级别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其涉及的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通信、汽车、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高性能计算(HPC)和传感应用。

如需更多信息,请通过以下网站联系:OpenLightwww.openlightphotonics.com

关于OpenLight

OpenLight拥有数十年的光子学设计经验。我们的高管和工程团队正在推出世界上首个带集成激光器的开放式硅光子平台,以提高电信、数据通信、LiDAR、医疗保健、HPC、人工智能和光学计算应用设计的性能、功率效率和可靠性。OpenLight拥有200余项专利,正在将光学解决方案带到前所未至的地方,并实现以前如天方夜谭般的技术和创新。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在硅谷设有办事处。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1月12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为上海科络达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络达")OTA方案平台GOTAD-002颁发了IEC 60335 Annex U符合性认证证书。科络达首席技术官章鑫杰、IoT商务副总经理王博仁,TU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区域总经理李永刚、区域销售经理胡海等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1.jpg

科络达OTA方案平台获TUV莱茵IEC 60335 Annex U符合性认证证书

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是通过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实现对移动终端设备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IoT)的蓬勃发展,OTA技术大量应用于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设备和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高可用性受到广泛关注。

2.jpg

科络达OTA方案平台获TUV莱茵IEC 60335 Annex U符合性认证证书

家电安全新规IEC 60335-1:2020正式版于2020年9月发布,在新的规范附录U(Annex U)中,针对具有公共网络通信功能的家用电气产品提出要求,确保其完成通信交互后,产品端的安全状态不受影响。TUV莱茵可面向企业不同产品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测试用例和评估方案,如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帮助企业在产品端满足Annex U设计要求。

科络达作为全球一站式OTA升级和远程诊断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过去十多年为大量物联网产品提供了稳定、高效的OTA在线升级产品及服务。此次通过TUV莱茵IEC 60335 Annex U符合性认证的科络达OTA方案平台及其配套服务应用于智能家电产品,将有助于其客户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考虑与之匹配的软硬件方案符合Annex U要求,缩短客户终端产品的认证时间、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安全地进行通信交互。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UV莱茵深耕家用电器领域二十多年,一直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凭借丰富的测试经验和技术资源,TUV莱茵致力于协助企业解决产品端的标准符合性问题,推动智能家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助产业生态圈健康发展

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宣布由其参与编制的《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简称"联盟")信息安全工作组发起,TUV南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牵头,共十三家企业联合编写。白皮书聚焦汽车供应链的网络安全,旨在依托国内汽车网络安全生态圈的高水平能力,把脉行业痛点,推动汽车供应链的网络安全管理健康发展。

1.jpg

TUV南德联合发布《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白皮书》

凝聚思想,共探行业规范管理的路径与举措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加快,创新技术不断演进,产业转型持续深入。与此同时,汽车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汽车网络安全事件引发的诸多风险及危害已引起监管部门、产业各界及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市场庞大纷繁,构成主体多元复杂,网络安全防护涉及环节众多,容易形成安全缺口和能力短板。因此,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全供应链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构建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对提升产业整体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白皮书针对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的现状及挑战,以当前国内外法规标准要求为依据,阐述汽车制造商进行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的实践要点,从管理体系和关键技术角度分析汽车供应商构建网络安全能力的关键要素,系统梳理适用于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的评估及认证体系,提出推动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发展的措施建议。

2.jpg

《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白皮书》内容框架

汇聚共识,支撑行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作为在网络安全评估与认证领域的国际权威技术服务机构,TUV南德重点参与编写了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评估及认证部分,这部分内容围绕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针对产品的信息安全认证展开。白皮书编制组成员TU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网络安全业务线经理黄清泉表示,"汽车行业的安全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这其中也包含网络安全。现阶段,网络安全的法规和标准只针对主机厂提出了要求,其中有关供应链管理部分过于笼统,却又从监管角度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未有明确的边界要求以及实施实践,往往增加了主机厂以及供应商的工作量及合规的风险。该白皮书以法规要求作为基本出发点讨论主机厂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并对供应商支持合规的流程及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给予行业一些空白领域的参考。后续TUV南德也将针对供应链管理的合规逻辑做进一步的解读。"

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将在保障汽车网络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将成为产业各界愈加关注的重点。可以预见的是,本白皮书将为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网络安全管理,汽车供应商(包括涉及网络安全风险的汽车系统与零部件制造商、服务运营商、解决方案集成商等)的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关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于2017年6月组建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工信部作为联盟指导单位。联盟是由国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包括来自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的会员单位600余家。联盟按照约定的工作机制,在政策和战略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标准法规、测试示范、产业化推广、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已经成为国内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5,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7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