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设计5G FR2相控阵天线模块(PAAM)需要进行over-the-air(OTA)测试来测量除辐射方向图以外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和等效全向灵敏度(EIS)等参数。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公司")与藤仓和艾福伦合作验证了他们5G PAAM的新开发套件。R&S ATS800B台式CATR OTA测试系统非常适合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原型测试。

49873_01_ATS800B_hires_200_6391.jpg

图:R&S ATS800B台式CATR OTA测试系统非常适合用于PAAM的原型测试。

藤仓和艾福伦合作推出一款5G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开发套件。系统架构师可以使用该套件来为5G毫米波系统使用AMD Xilinx的Zynq® UltraScale+™ RFSoC Gen3和藤仓的FutureAcess™ PAAM进行原型制作和调谐参数优化。

罗德与施瓦茨一直在与艾福伦合作,将R&S仪器的远程控制集成到艾福伦的RFSoC Explorer®软件中。目标是控制从基带到毫米波的整个信道,并通过单个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自动化进行毫米波测量。

现在,藤仓也与R&S展开合作,验证了R&S ATS800B台式CATR OTA测试系统用于5G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研发测试。R&S ATS800B能够快速提供准确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同时还能快速接入被测物品(DUT)。这在设计和验证的早期阶段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此时产品仍处在研发中,尚未进入最终封装。此外,通过在R&S ATS800B配置使用R&S TC-TA85CP交叉极化Vivaldi天线作为馈源天线,藤仓能够同时测量其PAAM的水平与垂直极化。藤仓将进一步扩展这一合作关系,验证R&S ATS800R作为CATR暗室,以获得水平和俯仰方向上更准确的3D EIRP方向图,并通过热图像了解测量过程中的散热情况。此外,R&S ATS800R还可以选配温控箱以进行极端温度测试。

罗德与施瓦茨先进的毫米波和OTA测试解决方案可以协助系统架构师设计和原型制作5G FR2系统PAAM。今年6月,R&S、藤仓和艾福伦将在圣地亚哥举办IMS 2023联合研讨会,展示R&S ATS800B的验证结果。与会者将能够选择PAAM配置,例如频率、波束方向和输出功率,以及进行评估测量,例如传统的合规性测试、组合的ACLR-EVM-SEM(相邻信道泄漏比、误差向量幅度和频谱掩模)分析或失真分析。

了解有关R&S ATS800B台式CATR OTA测试系统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rohde-schwarz.com/_63493-642314.html

关于藤仓

藤仓自1885年成立以来,在能源、信息与通信、电子和汽车电气设备四个业务领域提供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该公司在毫米波无线通信领域开展新业务。该公司利用其相控阵天线设计、柔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和电磁场分析的专有技术,开发用于许可和非许可频段的5G毫米波设备。 https://www.fujikura.co.jp/eng/

关于艾福伦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艾福伦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我们支持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从构思到设计,从原型到生产。我们在技术价值链的中心位置使我们能够加快产品开发的设计和供应阶段,以便客户能够更快地实现收入。几十年来,艾福伦帮助全球的客户和供应商实现技术的变革可能性。

https://www.avnet.com

如需获取所有新闻稿,包括可下载的照片,请访问: www.press.rohde-schwarz.com.

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z)

罗德与施瓦茨科技集团凭借其在测试测量、技术系统、网络和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为更加安全互联的世界铺平了道路。集团成立超过85年,是全球工业客户和政府客户的可靠合作伙伴。截至2021年6月30日,Rohde & Schwarz在全球已拥有约13000名员工。独立集团在2020/2021财年(7月至6月)实现净收入23.4亿欧元。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LDM3D是业界领先的可创建深度图的生成式AI模型,有望革新内容创作、元宇宙和数字体验。

英特尔研究院宣布与Blockade Labs合作发布LDM3DLatent Diffusion Model for 3D)模型,这一全新的扩散模型使用生成式AI创建3D视觉内容。LDM3D是业界领先的利用扩散过程(diffusion process)生成深度图(depth map)的模型,进而生成逼真的、沉浸式的360度全景图。LDM3D有望革新内容创作、元宇宙应用和数字体验,改变包括娱乐、游戏、建筑和设计在内的许多行业。

英特尔研究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专家Vasudev Lal表示:生成式AI技术旨在提高和增强人类创造力,并节省时间。然而,目前的大部分生成式AI模型仅限于生成2D图像,仅有少数几种可根据文本提示生成3D图像。在使用几乎相同数量参数的情况下,不同于现存的潜在扩散模型,LDM3D可以根据用户给定的文本提示同时生成图像和深度图。与深度估计中的标准后处理方法相比,LDM3D能够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提供更精准的相对深度,并为开发者省去了大量用于场景开发的时间。

封闭的生态系统限制了规模。英特尔致力于推动AI的真正普及,通过开放的生态系统让更多人从这项技术中受益。计算机视觉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生成式AI方面。然而,当今许多先进的生成式AI模型只能生成2D图像。与通常只能根据文本提示生成2D RGB图像的现有扩散模型不同,LDM3D可以根据用户给定的文本提示同时生成图像和深度图。与深度估计(depth estimation)中的标准后处理(post-processing)方法相比,LDM3D在使用与潜在扩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几乎相同数量参数的情况下,能够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提供更精准的相对深度(relative depth)。

这项研究有望改变我们与数字内容的互动方式,基于文本提示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LDM3D生成的图像和深度图能够将诸如宁静的热带海滩、摩天大楼、科幻宇宙等文本描述转化为细致的360度全景图。LDM3D捕捉深度信息的能力,可以即时增强整体真实感和沉浸感,使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成为可能,包括娱乐、游戏、室内设计、房产销售 ,以及虚拟博物馆与沉浸式VR体验等。

620日,在IEEE/CVF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的3DMV工作坊上,LDM3D模型获得了“Best Poster Award”

1.png

LDM3D是在LAION-400M数据集包含一万个样本的子集上训练而成的。LAION-400M是一个大型图文数据集,包含超过4亿个图文对。对训练语料库进行标注时,研究团队使用了之前由英特尔研究院开发的稠密深度估计模型DPT-Large,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提供了高度准确的相对深度。LAION-400M数据集是基于研究用途创建而成的,以便广大研究人员和其它兴趣社群能在更大规模上测试模型训练。

LDM3D模型在一台英特尔AI超级计算机上完成了训练,该超级计算机由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英特尔®Habana Gaudi® AI加速器驱动。最终的模型和流程整合了RGB图像和深度图,生成360度全景图,实现了沉浸式体验。

为了展示LDM3D的潜力,英特尔和Blockade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应用程序DepthFusion,通过标准的2D RGB图像和深度图创建沉浸式、交互式的360度全景体验。DepthFusion利用了TouchDesigner,一种基于节点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用于实时互动多媒体内容,可将文本提示转化为交互式和沉浸式数字体验。LDM3D是能生成RGB图像及其深度图的单一模型,因此能够节省内存占用和降低延迟。

LDM3DDepthFusion的发布,为多视角生成式AI和计算机视觉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英特尔将继续探索如何使用生成式AI增强人类能力,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开源AI研发生态系统,让更多人能够使用AI技术。延续英特尔对开放AI生态系统的大力支持,LDM3D正在通过HuggingFace进行开源,让AI研究人员和从业者能对这一系统作出进一步改进,并针对特定应用进行微调。

2023618日至22日举行的IEEE/CVF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上,英特尔将发表这项研究成果。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论文《LDM3D: Latent Diffusion Model for 3D》。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满足新兴的射频和微波测试要求

2023621日,于英国Clacton-on-SeaPickering Interfaces作为用于电子测试和验证的模块化信号开关和仿真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于今日发布了新款的可切换110GHz信号的PXI/PXIe微波继电器模块,适用于要求严苛的射频和通讯应用,包括汽车雷达等新兴技术。新品已在IMS(国际微波研讨会)上展出。这款带有端接的SPDT新产品,是Pickering的微波开关产品家族中第一款提供110GHz开关能力的开关模块,其射频开关性能在Pickering现有的开关系统中是最高的。随着工作频率变得更高,更多Pickering的射频和微波开关解决方案将支持110GHz,以满足最新的射频测试要求。

40-781A-92xPXI)和 42-781A-92xPXIe)模包含一个或两个微波转换开关单元,能 50Ω下切最高110GHz率。这些模块支持外部端接,并通过前面板安装的高品质的SMA 1.0连接器进行连接。外部端接开关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端接器性能,用更高功率的射频负载代替,以提升信号品质。这种灵活的开关拓扑结构也允许用于重新配置和改变开关功能,例如端接的4端口旁路(移除1个端接器)和5端口DP3T(移除两个端接器)。

40/42-781A-92x系列采用自锁继电器,仅需要脉冲信号即可动作(断电时,自锁继电器的触点保持其通电时的最后设定状态),因此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开关通电时的热效应(与掉电复位开关相比)。提供LED指示灯,用户可清楚地观察确认开关状态 —— 对验证系统操作很有用。

Pickering的开关产品经理Steve Edwards对新产品作了说明:“这些新款的40/42-781A-92x模块特别适用于新兴的微波技术,除了雷达和卫星或短程陆基安全通讯测试应用,还适用于比如汽车雷达测试。虽然这些模块专为微波应用而设计,但它们在整个射频频谱中也有许多用途,比如要求极低的插入损耗和超高的隔离度的应用。这些模块也可用于较低频率,比如要求承载功率最高35W(无端接)的应用。”

载继电器循环计数功能可以主动地对模块进行健康监控,以便对测试系统预测性维护。每个触点的操作次数数据存储在模块中,可用于确定继电器是否接近寿命终点。可参考此信息来修改系统连接,以便将频繁使用的触点上的信号与轻度使用的触点上的信号进行交换,以延长继电器的工作寿命。

40/42-781A-92x系列随附驱动程序,可在所有主流的软件编程环境中使用。在操作系统方面,支持所有微软当前的Windows版本和主流的Linux版本,以及其他实时硬件在环(HiL)工具。

设计、部署和维护您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关于Pickering Interfaces

英国Pickering公司设计并生产用于电子测试和验证领域的模块化信号开关和仿真产品。我们提供业内种类最全面的用于PXILXIPCIUSB应用的开关和仿真产品。同时我们也为这些产品提供配套的电缆连接线和连接器配件、诊断测试工具以及由我们的内部软件团队创建的相关软件驱动。

Pickering专门用于全世界范内的各种测试,并以杰出的可靠性和量享誉全球。Pickering Interfaces在全世界多地如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法国、捷克共和国以及中国都有直接的,并在美洲、欧洲以及洲多个国家有代理商。目前,我业务涵盖各种子行,如汽、航空航天和国防、能源、工、通信、医以及半体。若需了解更多有关我的信号开关和仿真品以及系等信息,请访问www.pickeringtest.com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大华股份与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生态合作共拓、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赋能等进行了深入分享与交流。

1.jpg

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产业服务的业务子集团,致力于为城市、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技术性产品与服务。京东科技与大华股份同为科技赋能型企业,共同以服务行业数智化发展为己任,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大数字化、信息化领域合作力度,在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实现高质量业务联合拓展,携手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为客户打造更全面、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与数智化解决方案。

2.jpg

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发表讲话

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介绍了大华在技术研发、融合创新、企业数智化升级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他表示,京东科技作为更懂产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大华股份业务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秉承生态开放的理念,大华股份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与合作伙伴共创价值,共促发展。

3.jpg

傅利泉发表讲话

大华股份副总裁、国内营销中心总裁郜春山表示,基于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强联合,通过开放共享渠道体系,共创生态产品,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发掘、培育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未来,双方将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在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产业供应链、政企数字化、智能汽车、数字营销等领域深入合作、协同发展,不断拓宽合作的深度和覆盖面,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城市数字化创新、企业数智化转型保驾护航。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展(Intersolar Europe 2023)期间,华为智能光伏新品发布会成功举行。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陈国光发布了智能光伏战略和全新升级的智能光伏品牌FusionSolar,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郑越、工商业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钟明明、户用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周涛分别发布了三大场景的智能光伏新品和解决方案。

1.jpg

Opening ceremony

三大战略发布

  • 聚焦4T(Watt/Bit/Heat/Battery)技术融合,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技术引领,加速光伏产业发展进程

  • 联合伙伴,携手共筑行业高质量标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 携手全球6大生态伙伴,共创、共享、共赢,共同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2.jpg

Guogunang Chen releases new strategy

在电站场景,过去十年,华为通过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融合创新,以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推动行业从低成本转向高价值,引领智能组串式成为全球主流;未来将通过“光储网云”融合,打造智能光储发电机,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

在工商业场景,华为深耕行业,以“智”取胜,技术创新推动主动安全成为标准,让绿电走进千行百业,助力客户可持续商业运营和绿色低碳转型。面向未来十年,华为“优光储充用云”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助力每个园区/工厂实现100%自给自足,致力于让每个企业早日实现100%的清洁能源应用。

在户用场景,更进一步,引领未来。通过部件革新与技术升级,引领家庭用能的未来演进。通过离网状态的备电、EMMA对家庭能源的智能调度,和未来VPP之间的互联互济等核心技术,最终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用电独立与用电自由。家庭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从社区、区域到城市,依托能量流与信息流,实现大范围内能量的交换与流动、智能的调度与管理。

此外,在构筑安全基石、行业标准牵引、联合伙伴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华为将坚持“聚焦核心,开放生态”携手伙伴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伙伴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升级FusionSolar品牌

3.jpg

FusionSolar brand upgrade

华为在数字能源领域已经深耕十几年,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优势,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FusionSolar。Fusion 代表融合,Solar 代表光伏,FusionSolar代表了融合创新的理念。随着产业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光伏业务的愿景:光储融合,全面智能,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让绿色电力惠及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并全面升级FusionSolar品牌。

FusionSolar作为全新的品牌形象,定位为光伏领域的融合创新引领者,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领先能力,融合产业链能力和智慧,提供安全稳定的产品和以人为本的极致体验,携手产业伙伴共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共同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推动能源向绿色、普惠的可持续能源转型,让绿色电力真正惠及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三大场景新品和解决方案发布

4.jpg

Steve Zheng

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郑越提到目前光伏迅猛发展,电网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光储融合成为必然;“光伏+“多种复杂场景,也将带来更多的挑战。基于以上趋势与挑战,华为发布了FusionSolar智能光储解决方案,以SUN2000-330KTL新一代1500V智能光伏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支持光储低压交流耦合、子阵级智能融合控制、全面领先的并网能力、光储全链路“5+4”重安全设计以及智能融合诊断,为客户带来更优度电成本(LCOE)、电网友好、安全可靠、全面数字化四大价值。

5.jpg

Mingming Zhong

华为数字能源工商业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钟明明发布了工商业优光储充用云解决方案, 基于优光储充用云的融合、协同、安全、智能的解决方案。从智多发电,智能用电、智高可靠、智简运维四个维度去降低客户用电成本,并通过在设备、资产、人身三层构建主动安全,整个解决方案包括:首款匹配182/210组件的1300W优化器,首个全系列实现企业级供电可靠的逆变器,首款使用智能组串式架构的200kWh工商业储能,首个720kW模块化全液冷超充主机,以及首个融合全链路智能化的工商业智能管理系统。

6.jpg

Steven Zhou

华为数字能源户用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周涛发布户用智能光伏解决方案4.0, 1+4+X一站式解决方案(1=智能能源控制器,4=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控制器、智能组串式储能、智能充电桩、智能光伏管理系统,X=全屋备电盒、EMMA、家庭用能生态等),将家庭自发自用 提升至90%+,并逐步向100%演进,实现用电自由、智控体验、主动安全等核心价值。

7.jpg

White paper

安全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此次发布会,TÜV莱茵与华为联合发布《光伏安全白皮书》,认证华为智能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安全标准,为光储应用设立行业安全标准。

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华为将持续技术创新,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坚实贡献。截至2023年3月底,华为智能光伏全球累计生产绿电7700亿度,减少碳排放3.5亿吨,相当于植树4.8亿棵。未来,华为将与客户、伙伴携手同行,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让绿色电力惠及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共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洞悉美好生活需求、重构产品与服务,

A.O.史密斯智慧集成战略持续落地,

AI-LiNK高端智慧互联系统,

从明星单品到全屋“好风好水”,

引领智能家居,为用户创造价值。

A.O.史密斯中国与红星美凯龙正式签署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对消费时代变化的深刻洞察,将打破传统家居、家电模式,在当下历史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携手同行,在数字化升级、优化供应链,运营设计师中台、夯实招商赋能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合作。充分依托A.O.史密斯的科技研发、产品服务硬实力,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智慧舒适家居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引领性的解题思路。A.O.史密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总裁邱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朱家桂等双方领导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1.jpg

2.jpg

朱家桂: 加速构建设计中心大运营 智慧家居方案一站解决

红星美凯龙朱家桂总一行参观了A.O.史密斯设于南京的环电器工厂及水系统工厂,对A.O.史密斯在科技研发投入、生产质量把控上的精益求精表示高度认可。

在签约仪式上,朱家桂总表示,作为中国家居流通业领军企业,红星美凯龙深度洞察未来家居赛道,高端化之路必将进入到一个前置化、套系化、场景化为主导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是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的“自然进化”,家居、建材和电器的融合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大势所趋。

到2023年底,红星美凯龙将实现智能电器生活馆数量达到200家、销售增长30%的目标。即在2023年,通过构建16家设计中心,将设计师资源、家装公司资源全面打通,不以单品思维以及价格优势获取市场,而是以整体方案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居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看到A.O.史密斯正快速发力引领高端智慧互联新赛道,其背后的科技研发实力、产品服务能力,品牌高端属性,必将成为智慧家居一站式解决方案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加强合作对双方而言堪称“水到渠成”。

邱步:无限探索“1+1”技术驱动智慧家居行业变革  

在新消费趋势急剧变化的当下,A.O.史密斯邱步总裁对红星美凯龙求新求变的战略高度和快速落地的执行力表示赞赏和认可。战略高度一致,如何让“1+1”创造额外价值并分享价值,这也是穷尽人类智慧去解释哥德巴赫猜想的真正意义。

1、全球百年老店A.O.史密斯,技术驱动创新“1+1”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核心技术制造体系内体现。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蒸汽时代;19世纪开始的电气化时代,也是A.O.史密斯诞生的风口;如今,站在信息化向AI技术数字化进阶的当下,A.O.史密斯拥抱创新率先推出AI-LiNK智慧互联系统,为终端设备植入智慧内核,“1+1”的神奇画面实现了:

  • 通过瀞油烟机与新风空调、中央新风跨界联动,优化室内气流组织,进一步打造出清新洁净的厨房及安静宜人的卧室环境;

  • 全屋热水和净软水系统保证生活用水的便捷性,净水直供蒸烤一体机、洗碗机,呵护家人的饮水健康;

  • 通过采暖壁挂炉和中央空调的智慧联动,双擎混动,极大提升冬季采暖舒适度的同时,实现高效节能;

  • AI-LiNK系统搭载专利变风量技术、具有分室控温,快速除湿、智能调节新风量、温度恒定等功能,自主操控终端设备,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净、恒静”的“五恒”舒适美好家居环境。

2、艺术+技术+重构 为用户创造新价值

时代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变,美好生活需求是用户心中的“月亮”。以终为始、聚焦突破,制造业、商业地产、设计师,在“月亮”的指引下,重构和突破,才能带来新的效率和创造新的价值。红星美凯龙已经着手为设计师提供平台了,A.O.史密斯也将以开放的心态,携手高端生态合作伙伴,将技术设备无缝对接进来,从设计到安装、从交付到后期服务,消费者得到的是全屋智能的美好生活新体验。

市场在变,技术在变,

聚焦用户的“月亮”不变,

从卓越单品到智慧互联和集成,

从售前设计、售中施工到售后主动管家式服务,

A.O.史密斯坚持以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精神,

与志同道合的生态同盟们一起,

去解题创新,去引领发展。

3.jp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释放快速创新以推动持续且盈利性的业务成果

IGT Solutions 推出了创新、先进的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TechBud.AI。通过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无缝运用,这款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促进快速创新,并帮助企业实现更快的结果和客户体验的提升。在大型语言模型的支持下,它是一个安全的可以解决现实世界企业挑战的平台。TechBud.AI是一个可靠、安全的技术专家级人工智能伙伴,可以解决查询、支持任务,让用户的生活更轻松。

1.jpg

TECHBUD.AI | Harness the power of Generative AI with IGT Solutions' Enterprise-wide Platform

该平台与 Microsoft 的 OpenAI GPTv4 合作,以灵活、负责任、安全和可扩展的方式驾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用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求。TechBud.AI可以很好地满足合规(如在两周内实现 GDPR 合规)、隐私(如安全的数据隐私云实例)和创新需求。

IGT Solutions 首席执行官 Vipul Doshi 表示:"当企业仍在努力从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时候,我们很高兴我们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无缝采用这项革命性 AI 技术。TechBud.AI 源自我们 AI 团队深厚的专业知识,能确保为我们的客户带来立即、持续的盈利。"

这个综合平台可以提高整个组织职能的效率。

"我们已经建立了以行业为中心的创新中心来推动创新。我们将支持客户实现切实利益并打造先进能力。例如,我们通过路线规划、行李跟踪和领取、旅行重新安排以及根据旅客偏好进行旅行个性化安排等用例支持旅游业。"IGT Solutions 首席运营官 Akhilesh Agarwal 表示。

它有以下先进功能:

  • 与全球支付服务 (GDS) 和支付网关等外部系统集成

  • 多语言文本翻译、对话历史支持,以及语音到语音和文本到语音翻译

  • 与认知AI(如OCR)和 Langchain 框架集成,以补充 GPT 的能力,实现更全面的业务用例

  • 抓取网络获取最新和最近的更新

  • 能够利用内部成熟的先进解决方案(由GPT v4提供支持),如 FNI 退款计算、iVA 视频分析、iQD 队列分发、iTAG 数据注释

  • 现提供前30天 TechBud.AI 工作演示和相关用例的免费试用。

关于IGT Solutions

IGT Solutions 成立于1998年,为各行业客户提供 AI 主导的业务过程管理 (BPM)、技术以及数字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投资帮助客户发展和利用下一代技术,为客户提供以 AI 赋能为核心的端到端服务和解决方案。通过横跨13个地区的30多个全球交付中心,IGT Solutions 助力数字化转型旅程,帮助全球企业提供超卓的客户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底,全球权威的光伏组件性能测试实验室PVEL也发布了2023年度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报告,天合光能连续9年被评为全球“TOP Performer”组件制造商。5月25日,在SNEC天合光能展台现场,PVEL向天合光能授予“TOP Performer”奖杯。

1.jpg

此次参与PVEL加严测试的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既包含中、大版型的P型组件,也加入了可靠性和产品性能更优的至尊N型组件。所有参与测试的组件都在LID+LeTID敏感性和MSS综合机械应力可靠性测试序列中取得了最佳表现,延续了以往的卓越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至尊N型605W组件还获得了DH湿热、PID电位诱导衰减测试序列中的最佳表现,该款组件以天合光能210先进技术平台和N型i-TOPCon电池技术为依托,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更高的发电量和更高的可靠性,同时凭借极致化的尺寸设计和低电压优势,能够完美利用一组104米的跟踪支架长度,可谓跟踪支架的“最佳拍档”。

在授证现场,PVEL总裁Kevin Gibson接受了来自天合光能的采访,其对PVEL-PQP(Product qualification program)的目的以及加严可靠性测试的重要性做了简单阐述,并表示,“能够位列PVEL记分卡报告名单,已表明组件本身具有非常好的品质,而天合至尊系列组件几乎在所有测试序列中都拥有最佳表现,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也对天合光能连续9年获得此项荣誉表示祝贺。”

这是天合光能连续第9年参与PVEL加严可靠性测试并获得最佳表现,也是首次有至尊N型组件参加测试的一年。延续了天合光能至尊家族的可靠品质,至尊N型组件也将以超高可靠性在户用、工商业和电站全场景模式下,成为更安全稳定运维的坚实后盾,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近推出的东芝电视X9900L OLED,展示了东芝的硬核工艺和美学设计。与此同时,东芝电视通过#theMemories活动,掀起了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怀旧之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jpg

活动旨在将过去时代的简约和魅力与现代电视活力四射的创新相互交融。活动一经推出,就在东芝电视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一系列90年代主题竞猜活动,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

从那以后,#theMemories活动和东芝电视X9900L就受到了拥趸者和客户的赞誉,他们称这种融合是东芝电视的一个了不起的卓越创意。东芝电视X9900L是该活动的一个亮点,也是基于对心理声学的理解而进行的创新,这一点恰到好处。它以十分先进的功能,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客户的评价包括"使明亮的色彩更加明亮"、"最清晰的音质"等。

东芝电视的REGZA 3.1.2环绕声技术为X9900L型号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声音体验,将观众置于声音作用的中心 -- 无论是电影、视频游戏还是音乐,均是如此。

在Tru Color映射技术的支持下,画面的生动性和深度得到增强,细节效果令人惊艳。X9900L包含的卓越科技包括REGZA Engine OLED,它让每个像素可以独立发光,带来无与伦比的对比度和色彩准确性。

X9900L OLED电视再次证明了东芝电视不断致力于整合设计、技术和性能,从而提供无与伦比的观看体验。重要的一点是,东芝电视X9900L通过为家庭娱乐系统设定新的标准,体现了#theMemories活动的精神。

关于东芝电视

东芝电视拥有71年的电视生产历史。依托强大的发明和创新精神,东芝电视生产了许多具有世界首创功能的电视。东芝电视通过其高品质图像为世界各地的许多用户提供了难忘的体验和新的观看方式。

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通过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关注东芝电视。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 ,一年一度的台积电技术研讨会如期举行,台积电一众高管纷纷亮相,分享了台积电最新的技术路线以及对产业未来趋势的看法,笔者根据会议分享的资料整理了本次研讨会一些重要发布信息!

1.jpg

2.jpg

台积电认为随着 AI、5G 和其他先进工艺技术的发展,全球正通过智能边缘网络产生大量的运算工作负载,因此需要更快、更节能的芯片来满足此需求。

 预计到2030年,因需求激增,全球半导体市场将达到约 1万亿 美元规模,其中高性能计算(HPC)相关应用占 40%、智能手机占 30%、汽车占 15%、物联网占10%。

2022年,台积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共创造了超过 12,000 种创新产品,运用近 300 种不同的台积公司技术。台积电持续投资先进逻辑工艺、3DFabric 和特殊制程等技术,在适当的时间提供合适的技术,协助推动客户创新。

一些重要信息

1、 随着台积电的先进工艺技术从 10 纳米发展至 2 纳米,台积电的能源效率在约十年间以 15% 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升,以支持半导体产业的惊人成长。

2、台积电先进工艺技术的产能年复合增长率在 2019 年至 2023 年间将超过40%。

3、 作为第一家于 2020 年开始量产 5 纳米的晶圆厂,台积电通过推出 N4、N4P、N4X 和 N5A 等技术,持续强化其 5 纳米工艺家族。

4、 台积电的 3 纳米工艺技术是半导体产业中第一个实现高量产和高良率的工艺技术,台积电预计 3 纳米将在移动和 HPC 应用的驱动下快速、顺利地实现产能提升(ramping)。台积电还推出 N3P 和 N3X 来提升工艺技术价值,在提供额外性能和面积优势的同时,还保持了与 N3E 的设计规则兼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 IP 复用。此外,台积电还推出了业界第一个基于3纳米的Auto Early技术,命名为N3AE。N3AE提供以N3E为基础的汽车制程设计套件(PDK),让客户能够提早采用3纳米技术来设计汽车应用产品,以便于2025年及时采用届时已全面通过汽车制程验证的N3A 工艺技术。

5、为了进一步发展微缩技术,以在单芯片片上系统(monolithic SoCs)中实现更小且更优异的晶体管,台积电还在开发 3DFabric 技术,发挥异质整合的优势,将系统中的晶体管数量提高5倍,甚至更多。

6、 从2017年到2022年,台积电对特殊工艺技术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到2026年,台积公司预计将特殊工艺产能提升近50%。

台积电主要领先工艺技术介绍

1、TSMC 3DFabric技术

台积电3DFabric 系统整合技术包括各种先进的 3D 芯片堆叠和先进封装技术,以支持广泛的下一代产品:在 3D 芯片堆叠方面,台积电在系统整合芯片(TSMC-SoIC®)技术家族中加入微凸块的 SoIC-P,以支持更具成本敏感度的应用。

2、2.5D CoWoS 平台得以实现先进逻辑和高频宽记忆体的整合,适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中心等 HPC 应用;整合型扇出层叠封装技术(InFOPoP)和 InFO-3D 支持移动应用,InFO-2.5D 则支持 HPC 小芯片整合。

3、基于堆叠芯片技术的系统整合芯片(SoIC)现可被整合于整合型扇出(InFO)或 CoWoS 封装中,以实现最终系统整合。

3.png

CoWoS® 家族

o 主要针对需要整合先进逻辑和高带宽存储器的 HPC 应用。台积公司已经支持超过 25 个客户的 140 多种 CoWoS 产品。

o 所有 CoWoS 解决方案的中介层面积均在增加,以便整合更多先进芯片和高带宽存储器的堆叠,以满足更高的性能需求。

o 台积电正在开发具有高达 6 个光罩尺寸(约 5,000 平方毫米)重布线层(RDL)中介层的 CoWoS 解决方案,能够容纳 12 个高带宽存储器堆叠。

InFO 工艺技术

o 在移动应用方面,InFO PoP 自 2016 年开始量产并运用于高端移动设备,可以在更小的封装规格中容纳更大、更厚的系统级芯片(SoC)。

o 在 HPC 应用方面,无基板的 InFO_M 支持高达 500 平方毫米的小芯片整合,适用于对外型尺寸敏感度较高的应用。

3D 芯片堆叠技术

o SoIC-P 采用 18-25 微米间距微凸块堆叠技术,主要针对如移动、物联网等成本较为敏感的应用。

o SoIC-X 采用无凸块堆叠技术,主要针对 HPC 应用。其芯片对晶圆堆叠方案具有 4.5 至 9 微米的键合间距,已在台积公司的 N7 工艺技术中量产,用于HPC 应用。

o SoIC 堆叠芯片可以进一步整合到 CoWoS、InFo 或传统倒装芯片封装,运用于客户的最终产品。

6月14日, AMD 成功展示了采用 SoIC-X 技术将 N5 GPU 和 CPU 堆叠于底层芯片,并整合在CoWoS 封装中,以满足下一代百万兆级(exa-scale)运算的需求,这也是台积电3DFabric 技术推动 HPC 创新的绝佳案例。关于该产品详细介绍可以参看《硬刚英特尔NVIDIA,AMD发布服务器和AI加速器新品,支持800亿参数大模型应用!

4.png

特殊工艺

台积电提供了业界最全面的特殊工艺产品组合,包括电源管理、射频、CMOS 影像感测等,涵盖广泛的应用领域。

汽车

o 随着汽车产业向自动驾驶方向发展,运算需求正在快速增加,且需要最先进的逻辑技术。到 2030 年,台积电预计 90% 的汽车将具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其中 L1、L2 和 L2+/L3 将有望分别达到 30% 的市场占有率。

o 在过去三年,台积电推出了汽车设计实现平台(ADEP),通过提供领先业界、Grade 1 品质认证的 N7A 和 N5A 工艺来实现客户在汽车领域的创新。

o 为了让客户在技术成熟前就能预先进行汽车产品设计,台积电推出了 AutoEarly,作为提前启动产品设计并缩短上市时间的垫脚石。

1、N4AE 是基于 N4P 开发的新技术,将允许客户在 2024 年开始进行试产。

2、 N3AE 则成为 N3A 的坚实基础, N3A 将于 2025 年全面通过汽车制程验证,并将成为全球最先进的汽车逻辑工艺技术。

支持 5G 和联网性的先进射频技术

台积电在 2021 年推出了 N6RF,该技术是基于公司创纪录的 7 纳米逻辑工艺技术,在速度和能源效率方面均具有同级最佳的晶体管性能。

o 结合了出色的射频性能以及优秀的 7 纳米逻辑速度和能源效率,台积电客户可以通过从 16FFC 转换到 N6RF,在半数字和半类比的射频 SoC 上实现功耗降低 49%,减免移动设备在能源预算以支持其他不断成长的功能。

台积电今日宣布推出最先进的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射频技术 N4PRF,预计于 2023 年下半年发布。相较于 N6RF,N4PRF 逻辑密度增加 77%,且在相同效能下,功耗降低45%。N4PRF 也比其前代技术 N6RF 增加了 32%的 MOM 电容密度。

超低功耗

台积电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持续推动降低 Vdd,以实现对电子产品而言至关重要的节能。

台积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从 55ULP 的最小 Vdd 为 0.9V,到 N6e 的 Vdd已低于 0.4V,我们提供广泛的电压操作范围,以实现动态电压调节设计来达成最佳的功耗∕性能。

o 相较于 N22 解决方案,即将推出的 N6e 解决方案可提供约 4.9 倍的逻辑密度,并可降低超过 70%的功耗,为穿戴式设备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MCU / 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

台积电最先进的 eNVM 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基于 16/12 纳米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技术,令客户能够从 FinFET 晶体管架构的优秀性能中获益。

o 由于传统的浮闸式 eNVM 或 ESF3 技术越来越复杂台积电还大量投资于RRAM 和 MRAM 等新的嵌入式存储器技术。 这两种新技术都已经取得了成果,正在 22 纳米和 40 纳米上投产。

台积电正在计划开发 6 纳米 eNVM 技术

RRAM:已经于 2022 年第一季开始生产 40/28/22 纳米的 RRAM。

台积电的 28 纳米 RRAM 进展顺利,具备可靠效能,适于汽车应用。

台积电正在开发下一代的 12 纳米 RRAM,预计在 2024 年第一季就绪。

- MRAM:2020 年开始生产的 22 纳米 MRAM 主要用于物联网应用,现在,台积电正在与客户合作将 MRAM 技术用于未来的汽车应用,并预计在 2023 年第二季取得 Grade 1 汽车等级认证。

CMOS 影像感测

o 虽然智能手机的相机模组一直是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影像感测技术的主要驱动力,但台积公司预计车用相机将推动下一波 CMOS 影像感测器(CIS)的增长。

o 为了满足未来感测器的需求,实现更高品质且更智能的感测,台积电一直致力于研究多晶圆堆叠解决方案,以展示新的感测器架构,例如堆叠像素感测器、最小体积的全域快门感测器、基于事件的 RGB 融合感测器,以及具有集成存储器的 AI 感测器。

显示器

o 在 5G、人工智能和 AR/VR 等技术驱动下,台积电正致力于为许多新应用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功耗。

o 下一代高阶 OLED 面板将需要更多的数字逻辑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内容,以及更快的帧率,为了满足此类需求,台积公司正在将其高压(HV)技术导入到 28 奈纳米的产品中,以实现更好的能源效率和更高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密度。

台积电领先的 µDisplay on silicon 技术可以提供高达 10 倍的像素密度,以实现如 AR 和 VR 中使用的近眼显示器所需之更高分辨率。

3DFabric™ 联盟和 3Dblox™ 标准

在去年的开放创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OIP)论坛上,台积电宣布推出新的 3DFabric™ 联盟,这是继 IP 联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联盟、设计中心联盟(DCA)、云端(Cloud)联盟和价值链联盟(VCA)之后的第六个 OIP联盟,旨在促进下一代 HPC 和移动设计的生态系统合作,具体包括:

o 提供 3Dblox 开放标准

o 实现存储器和台积公司逻辑工艺之间的紧密协作

o 将基板和测试合作伙伴导入生态系统

台积电推出了最新版本的开放式标准设计语言 3Dblox™ 1.5,旨在降低 3D IC 设计的门槛。

5.png

卓越制造

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台积公司加快了晶圆厂拓展的脚步。

o 从 2017 年到 2019 年,台积电平均每年进行大约 2 期的晶圆厂建设工程。

o 从 2020 年到 2023 年,台积公司晶圆厂的平均建设进度大幅增加至每年约5 期的工程。

o 在过去两年,台积公司总共展开了 10 期的晶圆厂新建工程,包括在台湾地区的 5 期晶圆厂工程与 2 期先进封装厂工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的 3 期晶圆厂工程。

- 台湾地区以外,28 纳米及以下工艺产能在 2024 年将比 2020 年增加 3 倍。在台湾地区,台积电 N3 制程量产的基地在南科 18 厂;此外,台积电正在为N2 制程的新晶圆厂进行准备。

- 在中国大陆,南京厂新 1 期的 28 纳米制程晶圆厂已于 2022 年开始量产。

- 在美国,台积电正在亚利桑那州建造 2 期晶圆厂。第一期已经开始移入设备,第二期正在兴建中。

- 在日本,台积电正在熊本兴建一座晶圆厂,以提供16 纳米和 28 纳米技术。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缺陷密度(D0)和每百万件产品缺陷数(DPPM)方面的领先地位,展现了其制造卓越性。

o N5 工艺复杂度远高于 N7,但在相同阶段,N5 的良率优化比 N7 更好。

台积电 N3 工艺技术在高度量产中的良率表现领先业界,其 D0 效能已经与 N5 同期的表现相当。

台积电 N7 和 N5 制程技术在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和汽车等方面,展现了领先业界的 DPPM,我们相信 N3 的 DPPM 很快就能追上 N5 的表现。

3DFabric™ 制造技术

o 通过利用台积电领先业界的 3DFabric™ 制造技术,客户可以克服系统级设计复杂性的挑战,加速产品创新。

o CoWoS 和 InFO 家族在量产后很快就达到了相当高的良率。

o SoIC 和先进封装的整合良率将达到与 CoWoS 和 InFO 家族相同的水平。

绿色制造

- 为了实现 2050 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台积电持续评估并投资各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

o 到 2022 年,台积电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较 2010 年降低了 32%。

o 此一成果是通过降低工艺气体消耗、替换可能造成全球暖化的气体、安装现场废气处理设备,以及提高气体去除效率等方式实现。

6.png

台积电目标每个工艺技术于量产第五年时,生产能源效率提高一倍。

o N7 制程技术的生产能源效率在量产后第五年提高了 2.5 倍。

台积电预计到 2024 年,N5 制程技术的生产能源效率将提高 2.5 倍。

- 去年,台积电在台湾地区南部建立了第一座再生水厂,每日供水量 5,000 公吨,时至今日,该再生水厂每日供水量达 20,000 公吨。

o 到 2030 年,台积公司的每生产单位自来水消耗量将降至 2020 年的 60%!(完)

围观 1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0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