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型车规级柔性模切线路板(FDC)技术可在不降低性能的情况下,为工程师的新型电池设计提供高可持续性的低压采集线路选择。

移动电气化解决方案合作伙伴ENNOVI推出一种更先进、更可持续的柔性线路板生产工艺,其生产的柔性线路板可用于电动汽车(EV)电池互连系统低压信号连接。柔性印刷线路板(FPC)虽常用于电池互连系统内,但却是电池互连系统的最大成本来源。ENNOVI的柔性模切线路板(FDC)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具成本效益且可持续性更高的解决方案,不仅简化生产流程,而且提高连续卷到卷的生产效率。

11111.jpg

行业目前通常采用一种多级批量光刻工艺来生产柔性模切线路板。这种工艺需要在柔性线路板上蚀刻铜箔线路,即使用腐蚀性化学品溶解不需要的铜箔,但事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能源才能从化学品中提取出废铜,因此,很难实现铜的有效回收。模切工艺可以实现铜的快速回收利用,因此比化学蚀刻工艺更受青睐。

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的尺寸限制为600mm×600mm。相比之下,柔性模切线路板(FDC)由于采用连续卷到卷生产工艺,因此没有长度限制。在某些设计条件下,柔性模切线路板(FDC)具有与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相似的性能特点。这一点已通过严格的内部尺寸、热冲击测试、线路电阻测试、温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高压测试得到证实。

“采用FDC技术进行柔性线路板生产,符合我们想要通过创新来为电动汽车行业打造可持续电池价值链的愿景”,ENNOVI产品组合总监Gustavo Cibrian解释道,“我们努力推动ENNOVI提供一种能够完美平衡电池制造商在成本、时间和性能方面迫切需求的CCS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帮助电池制造商实现按成本设计。”

想要了解ENNOVI FDC技术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ennovi.com.cn/fdc-technology/

关于ENNOVI

ENNOVI是移动出行电气化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也是设计和制造电动汽车定制互联及高精密系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致力于移动出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从产品、工艺到制造,以敏捷的速度满足电动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需求。ENNOVI通过发挥在电池平台、电源和信号互连需求方面的端到端能力,加速满足电动汽车市场客户的想法和需求。ENNOVI的总部位于新加坡,在全球设有15家工厂,拥有超过10,000名员工,秉持社会责任感开展所有相关活动,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ENNOVI,帮助更快实现移动电气化。访问www.ennovi.com,了解更多。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5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3日,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正式宣布,再次推出多款高性能天线产品,以进一步满足物联网市场对高品质天线产品的需求。

1-YETN001L1A.jpg

移远卫星天线新品 (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2-YEMA300QXA和YEMN302Q1A.jpg

两款三合一组合天线 (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3-YECN001J1A和YECT000WBA.jpg

外部5G天线 (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4-YEGB000Q1A和YEGN000Q1A.jpg

GNSS L1&L5天线 (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其中包括卫星天线YETN001L1A、三合一组合天线YEMA300QXA和YEMN302Q1A,外部5G天线YECN001J1A和YECT000WBA,以及YEGB000Q1A和YEGN000Q1A两款GNSS L1和L5有源天线。

对此,移远通信COO张栋表示:“移远通信之所以一次性推出多款天线新品,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物联网行业客户对天线产品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当下,无论是车载、Wi-Fi亦或是户外设备等,均成为天线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移远提供的高性能、多样化天线产品既可以精确地满足客户部署和应用的独特要求,同时具备广泛的适应性,更可凭借丰富的‘模组+天线’组合配置,拓展更多物联场景。”

卫星天线

YETN001L1A作为移远通信此次推出的唯一款卫星天线产品,其在频段等参数上均有亮眼表现。YETN001L1A尺寸为106.15 x 87.21 x 26.5 mm,尤其适用于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该天线除了支持卫星L band(L-Band: TX: 1626.5–1660.5 MHz, 1668–1675 MHz;RX: 1518–1559 MHz)频段外,还同时支持定位GNSS L1(1559-1606 MHz)频段和Iridium (铱星)频段,可实现稳定、全面的信号传输。

作为航海航空、矿区等特殊场景常用的天线产品,YETN001L1A具备IP67 级防水外壳及UL94 V-0的阻燃等级、-40°C~85°C 的工作温度,可避免外部多环境干扰信号,提升天线综合性能。同时,该卫星天线选材满足欧盟CE认证,可支持客户后续的各项改制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YETN001L1A可与移远卫星模组CC200A及GNSS L1全系列模组有效兼容,形成“模组+天线”的配套服务,为行业客户从成本及效率上提供双重保障。

目前,YETN001L1A已实现全面量产,多应用于森林、矿区等偏远地区的信息传输及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场景。此外,由于该款卫星天线覆盖额定仰角可以达到±75°,可以兼容更多设备的额定覆盖范围,因此尤其更适用于海面移动设备等场景,以实现多角度的信号接收。

三合一组合天线

此次推出的两款三合一组合天线包含YEMA300QXA和YEMN302Q1A型号。其中YEMA300QXA可提供4G/Wi-Fi/GNSS多种网络连接方式,并向后兼容3G/2G等,保障其在新能源、V2X及无人机等行业与应用上能够时刻提供优秀的网络连接;YEMN302Q1A则通过提供4G/4G DIV/GNSS等网络连接方式,可在700–960 MHz、1710–2690 MHz、1565–1606 MHz频段运行。

143.73 × 51.33 × 15 mm的紧凑设计和便捷的贴胶安装方式,可赋能两款天线帮助终端客户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两款天线均已实现全面量产,凭借其在阻燃、防水、抗紫外线、工作温度等方面拥有的超强实力,多应用车载、远程监测、移动医疗等终端设备中。后续,伴随着新能源等智能车载市场的不断拓展,YEMA300QXA和YEMN302Q1A特有的4G/Wi-Fi/GNSS三合一组合性能,可为充电站的建设发展提供稳定、丰富的网络连接环境。此外,YEMA300QXA和YEMN302Q1A均可支持双蜂窝的2in1以及线长、端子不同型号的改制,让终端客户拥有更多开发与设计空间。

外部5G天线

移远此次推出的两款外部5G天线YECN001J1A和YECT000WBA均覆盖5G NR Sub-6 GHz频段,并向下兼容4G/3G/2G和LPWA网络,结合其高达89%的天线信号发射和接收效率,可确保为终端带来更丰富和稳定的网络环境。

两款天线尺寸均为40.6 x 104 mm,符合RoHS和REACH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其受设备内部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YECN001J1A和YECT000WBA尤其适用于路由器、户外设备和实时监测等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另在IP67 防水等级、IP69K热水水压等级及IK09 抗冲击力的助力下,其也适合金属表面材质的众多终端设备,避免因外部环境恶劣导致终端受损等情况。

在安装方式上,该两款天线均与YAXX001XXA等L型支架适配,可提供螺丝安装等灵活的安装方式,且可定制电缆长度和连接器,使客户在终端开发上更为灵活。

GNSS L1&L5天线

针对对GNSS定位场景有需求的客户,移远通信推出YEGB000Q1A和YEGN000Q1A两款GNSS L1和L5有源天线,均支持1164 ~ 1189 MHz频段及1559 ~ 1606 MHz频段,尺寸为60 × 56 × 22.6 mm。

两款天线均提供丰富的配置选择,如支持螺钉挂载、粘接挂载、磁挂载、内部电缆、外接SMA等不同的安装或连接方式,还可根据需要客户需求定制连接器类型和电缆长度。此外,YEGB000Q1A和YEGN000Q1A与移远GNSS L1/L5全系列模组产品适配。

与其他的移远天线产品一样,移远将为定制天线提供包含天线设计支持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如仿真、测试和制造,以满足客户的特定应用需求,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425617658/zh-CN/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在IPF2024上,浪潮信息正式发布了专门面向生成式AI的超级AI以太网交换机——X400,这是国内首款基于NVIDIA Spectrum-X平台打造的以太网交换机,吞吐量达业界最高的51.2T,较上一代产品提升了4倍,在4U空间可提供128个400Gb/s 的高速网络端口,在其高吞吐量、低延迟、高可靠性等优势的加持下,比传统的RoCE网络性能提升了1.6倍,为大规模算力提供领先的AI网络性能。

超级AI以太网交换机X400是双方联合创新的结晶,专门面向生成式AI打造,X400在标准以太网络上实现了与专用网络架构相当的网络性能,确保客户以更理想的方式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这将极大提升AI模型迭代与业务创新的速度。

1.jpg

目前,我们面临的用于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计算能力不足、训练成本高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网络的效率低下,导致GPU多节点间通信时的效率偏低。在训练基础模型中,网络通信往往占到20%到40%的时间,在进行梯度和参数同步时,浪费了宝贵的GPU资源。

面向这种生成式AI场景的网络互连瓶颈,会上发布首款专门面向AI的以太网交换机X400,采用了NVIDIA的Spectrum-4 交换芯片,这是NVIDIA的第五代以太网交换芯片,助力X400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数据包处理速率、全线速性能和超低直通(pass-through)延迟,通过动态路由(Adaptive Routing)和增强拥塞控制技术,实现了95%以上的以太网网络利用率,处于业界领先,依托完全共享的数据包缓冲区架构,动态地为所有端口提供公平且无瓶颈的数据路径,成为构建面向AI场景的高性能RoCE网络的理想产品,满足生成式AI、大型语言模型、推荐系统、视频分析等带宽密集型应用的超高网络性能需求。

超级AI以太网交换机X400是一款采用开放架构设计的高性能AI交换机,实现了软硬件的分层解耦,基于百度、阿里、腾讯等云计算厂商联合制定的S3IP开放标准,支持开源SONiC及第三方网络OS,实现了业务应用和网络协议的灵活拓展,满足了不同客户对交换机的定制化需求。同时,为保证用户AIGC网络的稳定性,X400搭载了独创的IGE智能防护引擎,提供关键部件侦测、软件关键进程监控、内存纠错、双Flash冗余切换等多种故障预防机制,实现了对设备的全面可靠性保护。此外,X400还搭载集监控和配置于一体的O&M智能运维平台,支持Spectrum-4 的WJH(what just happened)功能,通过底层芯片和软件工具收集数据包粒度的可见性数据和事件触发信息,实时掌握网络与设备的健康状况,结合创新的故障自愈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网络设备的高可用性,助力客户构建可视、可控、可靠的AI大模型训练网络。

方案层面,超级AI以太网交换机 X400基于开源SONiC研发的UXOS网络操作系统、NVIDIA BlueField-3 SuperNICs等,为用户构建面向生成式AI场景的端到端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 AI Fabric,组网规模可弹性扩展至51.2万个GPU的超大规模AI系统,凭借AR动态路由、端到端拥塞控制、亚毫秒级故障自愈等技术,性能提升至传统RoCE网络性能1.6倍,达到以太网RoCE的性能极限,实现了AI网络的超高吞吐量、高可扩展性和超高可靠性。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性能,相比传统RoCE网络方案,这种AI网络的带宽利用率超过95%,通信时延降低30%,NVIDIA Megatron-LM大模型训练速度最高可以提升70%,大幅缩短训练时长并降低训练成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3全年)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浪潮信息液冷服务器以超四成的市占率稳居中国第一。

1.jpg

IDC报告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3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全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销售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0%,出货量16.1万台,同比增长57.3%。其中,浪潮信息销售额5.2亿美元,市场份额36.8%;出货量6.6万台,市场份额40.9%。2023全年,浪潮信息液冷服务器销售额和出货量双双位居中国第一。

随着AIGC发展,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推动AI服务器需求快速增长,对CPU、GPU、内存、存储等各类IT资源的部署密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智算中心必然走向高密度,达到风冷散热极限,AI计算、液冷和整机柜的结合将成为未来趋势,满足高密度高功耗散热需求的液冷是数据中心发展的最佳选择。

IDC预计,2023-2028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液冷行业将迎来真正"刚需"放量的元年。目前国内液冷产业与国外相比,在液冷技术探索上已不存在较大差异,反而在大规模商业应用经验方面,国内相关产业链处于领先优势。

作为液冷领域领军者,浪潮信息持续践行"All in液冷"战略,并提出实现风液同价的目标,积极推动液冷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此,浪潮信息不断优化液冷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目前已拥有 500 多项液冷技术领域核心专利;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建成具备超30万节点交付能力的天池液冷产业基地;并参与制定与发布 10 余项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相关设计技术标准,最大化降低数据中心用户液冷的使用门槛,助力千行百业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升级。

IDC报告指出,互联网行业依然是2023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最大买家,占整体46.3%的市场份额;电信运营商和泛政府用户对液冷数据中心的需求保持较快的增长,也是未来液冷服务器需求的主要来源;金融、服务、制造和公共事业等行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液冷解决方案。

目前,浪潮信息液冷服务器已相继在众多头部互联网公司,以及通信、金融、教科研等领域实现批量化部署。未来,浪潮信息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在技术创新、标准建立等方面共同努力,加速液冷产业化进程,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光 2500 SSD 采用业界领先的 QLC NAND,性能远超竞品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近日宣布,美光 232 层 QLC NAND 现已量产,并在部分 Crucial 英睿达固态硬盘(SSD)中出货。与此同时,美光 2500 NVMeTM SSD也已面向企业级存储客户量产,并向 PC OEM 厂商出样。这些进展彰显了美光在 NAND 技术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

美光 232 层 QLC NAND 可为移动设备、客户端设备、边缘和数据中心存储设备带来无与伦比的性能,其主要优势包括:

  • 业界领先的存储密度,比竞争对手[1]最新产品的存储密度提升高达 28%

  • 业界领先的 2400 MT/s1 NAND 输入/输出(I/O)速度,比上一代产品提升 50%[2]

  • 读取性能比上一代产品提升 24%2

  • 编程性能比上一代产品提升 31%2

Pure Storage® 超大规模业务总经理 Bill Cerreta 表示:“美光的 232 QLC NAND 是我们大容量 DirectFlash® 模块产品的关键赋能因素。得益于美光 NAND 技术创新,Pure Storage 2028 年之前替换数据中心内所有机械硬盘(HDD)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美光 2500 客户端 SSD

美光 2500 SSD 以其卓越的性能为日常计算树立了新标杆,显著提升了 PC 用户体验。美光连续两代率先出货最高 NAND 层数的 QLC 客户端 NVMe SSD。美光 2500 SSD 是全球首款基于 200+ 层 QLC NAND 的客户端 SSD。

AMD 高级副总裁兼企业院士 Joe Macri 表示:“美光 2500 SSD 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很高兴该款存储产品能通过 AMD 主流平台的验证。2500 SSD 能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完美匹配高性能的 AMD Ryzen™(锐龙)处理器。”

美光 2500 SSD 能比基于 TLC QLC 的竞品 SSD 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为日常 PC 应用和计算任务的生产效率树立了全新的存储标杆。在 PCMark® 10 体验基准测试中,美光 2500 SSD 在高性价比 SSD 组别中表现出色,其平均得分超出 QLC TLC 竞品高达 45%[3]

美光副总裁暨客户端存储事业部总经理 Prasad Alluri 表示:“随着行业转向 QLC 存储,美光在客户端 SSD 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创新。美光 2500 SSD 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和价值定位,将进一步加速 QLC PC 中的普及。”

华硕消费性产品事业处协理陈奕彰表示:“通过在 PC 产品中搭载美光 2500 QLC SSD,我们为用户提供了超凡体验。美光在 QLC NAND 领域的诸多创新使我们的客户能充分享受可靠存储带来的优势,且无需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此外,它紧凑的外形规格和高达 2TB 的容量,让我们能够轻松打造出业界领先的轻薄设备。”

美光 2500 SSD 是全球首款接近 PCIe® 4.0 最高理论性能的 QLC SSD,顺序读取速度高达 7.1 GB/s。在高性价比 SSD 市场中,美光 2500 SSD 凭借卓越的性能远超基于 TLC NAND QLC NAND SSD 竞品:[4]

美光 2500 SSD 性能

性能指标

TLC 客户端 SSD 相比

QLC 客户端 SSD 相比

顺序读取

提升高达 48%

提升高达 72%

顺序写入

提升高达 32%

提升高达 97%

随机读取

提升高达 38%

提升高达 131%

随机写入

提升高达 25%

提升高达 85%

美光 2500 SSD 的缓存加速功能助力其性能得到提升,并确保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实现最快的读写性能。美光 232 QLC NAND 为其带来稳定的 SSD 写入耐用性。即使是最小容量的 512GB 版本也具备足够的耐用性,可支持用户在三年时间内每天下载 13 4K 电影[5]

美光 2500 SSD 支持 22 x 30mm22 x 42mm 22 x 80mm 外形规格,以及 512GB 2TB 的容量选择。值得一提的是,22 x 30mm 紧凑型规格和高达 2TB 的容量非常适合手持游戏设备这些 SSD 均采用单面设计,为OEM 厂商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能轻松将其集成到超薄设备和工作站等各种系统中。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icron.com/2500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对客户、领先技术、卓越制造和运营的不懈关注,美光通过 Micron® 和 Crucial® 品牌提供 DRAM、NAND 和 NOR 等多个种类的高性能内存以及存储产品组合。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进步,从而为数据中心、智能边缘、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带来更大机遇。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om


[1]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SK 海力士、Solidigm、铠侠、西部数据和三星。

[2] 基于美光 232 层 QLC NAND 和美光上一代 176 层 QLC NAND进行对比。 

[3] 在美光实验室使用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对 PCMark 10 进行测试。详情请见:https://benchmarks.ul.com/pcmark10。进行对比测试的高性价比 SSD 产品详情请见脚注 1。

[4] 基于公开的数据表信息进行性能比对,详情请见脚注1。

[5] 2 小时 4K 电影的数据量预计为 14GB。美光512GB 的2500 SSD 拥有200TB的总写入字节数(TBW),能以足够的耐用性在 3 年保修期内平均每天写入超过 182 GB的数据。1TB 和 2TB 容量版本分别具有更高的 TBW。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是OPPO品牌成立20周年。在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日,OPPO正式发布首份OPPO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系统性地展现了OPPO 20载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成果。

1.png

OPPO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

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在白皮书中指出:“OPPO将始终围绕打造伟大产品,坚持科技创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成为更健康、更长久的企业’是OPPO的企业愿景,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更有韧性、专注笃定地前行。“

白皮书指出,坚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积极防御型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长期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是OPPO知识产权理念的三大核心,是OPPO作为“知识产权长期主义者”的坚守,体现了OPPO对技术创新和共融发展的思考。

20年来,OPPO坚持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深耕,并持续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高价值知识产权资产,沉淀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也造就了OPPO 丰富的专利储备。

截至2024年3月31日,OPPO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01,000件,授权量超过5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91000件,在所有专利申请中占比9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国际专利条约(PCT) 申请数量排行榜显示,OPPO位列全球第9位,这也是OPPO连续第五年在该榜单中位列前十。

2.png

OPPO专利数据与排名

OPPO全球专利布局主要聚焦5G、影像、AI、快充、新形态等关键领域,知识产权成果曾荣获10项国家级知识产权奖项,包括1项专利金奖、4项专利银奖和5项专利优秀奖。

随着OPPO全球业务的拓展,面对上升的知识产权风险,OPPO秉持积极防御型知识产权战略。一方面,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知识产权许可问题,另一方面,敢于亮剑,坚决反对知识产权不合理高价收费,积极利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自2014年以来,OPPO先后宣布与全球数十家专利权人达成许可或交叉许可协议。

秉承开放共享理念,OPPO也积极促进创新成果的有效运用。一直以来,OPPO积极推动5G/6G、Wi-Fi、VVC(多功能视频编码)等技术领域的全球性标准制定,并通过MC-IF(全球媒体编码行业论坛)、Avanci、Access Advance等探索多元化标准专利许可模式,向全球数亿计产品进行授权。此外,OPPO也积极建言献策构建均衡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规则。自2020年以来,积极参与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外标准组织的政策改革讨论和修改,协助构建公平合理的知识产权规则,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OPPO成立20周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做至美科技的探索者和科技致善的使能者。未来,OPPO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在AI手机时代持续带来引领性的产品和体验,做AI手机的贡献者和普及者。

更多《OPPO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详细信息,可前往OPPO官网https://www.oppo.com/content/dam/oppo/common/mkt/footer/OPPO_Innovation_...查看。

关于OPPO

OPPO于2008年推出第一款“笑脸手机”,由此开启探索和引领至美科技之旅。今天,OPPO 凭借以Find和Reno系列手机为核心的多智能终端产品,ColorOS操作系统,以及 OPPO Cloud、OPPO+等互联网服务,让全球消费者尽享至美科技。OPPO 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万名OPPO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围观 1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继AFD4系列涡街流量传感器在工业应用领域深受客户的好评后,奥松电子持续发挥不断钻研的创新精神,扩大产品范围,又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AFD2系列涡街水流量传感器,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产品介绍

AFD2系列是基于冯卡门漩涡原理研发,传感器内部无运动部件,对杂质不敏感,故产生的压力损失极小且产品精度高;能持续在高强度工作运行下执行稳定的监测任务,降低由水系统流量监测不当而带来的损失;通信方式简单,可轻松连接至微处理器,是对产品性能要求较高且对成本管控严格的OEM应用的理想选择。

1.jpg

产品特点

  • 受环境温度影响小,适用温度范围广

  • 压力损失小,产品精度高

  • 使用寿命长、耐污染、无漂移

关键参数

2.png

应用范围广

专为家电、医疗行业设计,为热水器、暖通流量检测、热回收系统、医疗液体流量检测系统等多个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3.png

HVAC:中央空调通常使用水作为二次热交换的媒介。适当的水流量是中央空调主机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楼宇建筑节能的生力军。水流量不当时,可能造成冷水机的蒸发器结冰、冷凝水压力高、压缩机故障等等,直接影响设备运行。AFD2系列可以提供持续精准、稳定的水流量监测解决方案,为设备运行提供保障。

热泵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制冷剂的不断循环,与待加热水交换热量,将水加热至要求的温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属于节能环保产品,是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装置。AFD2系列可对热泵系统中的水流与冷媒流进行流量监测,通过流量监测对全过程进行监控。

冷却系统:AFD2系列可用于冷却氢气罐和电池,保障冷却系统的可靠运行并监测流速。

来源:奥松传感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三轴倾角仪是蓝尊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高精度倾角传感器,主要用于不稳定边坡、露天矿山边坡、建筑物或基坑、桥梁、隧道等的姿态倾斜监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部署在被测物表面的不同部位,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测。

应用方向

1、不稳定的土石边坡

出现滑坡的边坡大多会有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因此增加有效的关键监测点,可以提前监测出边坡局部变化,通过数据来判断整体的状态。

2、露天矿山挖掘边坡

矿山边坡出现的主要是瞬间崩塌,在边坡崩塌前会有一定的局部倾斜变化,可以设置倾斜预警值,超过设置的阀值系统则自动发送报警信息。

3、建筑物或基坑倾斜

建筑物整体倾斜度或户外基础设施外墙、主体的倾斜变化监测均可。

基坑主要监测在开挖的过程中基坑对基坑以外的地质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有局部土层出现倾斜偏移的现象。

4、桥梁、隧道倾斜监测

大桥索塔的倾斜对桥体有很大的危害,倾斜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监测倾斜的过程,可以获取数据推断后期的维护方案。

工作原理

倾角传感器主要用于对危岩体﹑滑坡体、大坝、桥梁、空间姿态、微小角度变化量等进行长期在线监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部署在被测物表面的不同部位。可通过GPRS/4G等通讯方式进行数据实时传输。结合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多形式预警,危险时段内提高采集频率,为防灾减灾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1.jpg

产品尺寸及技术参数

1、产品尺寸

2.png

2、技术参数

3.png

产品特点

1、进口芯片,防止温漂,抗干扰强磁能力强

倾角监测站采用高性能进口芯片,即使在震动幅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高精度输出。

4.png

2、IP68防水,全金属外壳

强度高、耐冲击,防干扰防雨水,质量可靠经久耐用。

5.png

3、自带1米四芯防水屏蔽线缆

防水屏蔽线缆的拉力、弯曲摇摆等各项指标均通过严格可靠性测试,结实耐用。

6.png

4、不锈钢航空插头

采用4芯防水航空接头,抗氧化、防水防潮,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实现快速安装。

7.png

蓝尊科技长期致力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一体化领域的物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服务。多年来,蓝尊科技不断创新,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综合数据远传、基于GIS的大数据建设等新技术、新手段融入业务系统,助推自然资源监测产业的发展。

公司将继续坚持“集成资源优势,实现共赢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智慧自然资源物联网监测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来源:北京蓝尊科技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ltair 本次收购将为新一代企业Data Fabric和生成式 AI 赋能

Altai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LTR)近日宣布收购 Cambridge Semantics,该公司为现代数据结构提供商与开创者之一,致力于为业内提供一流的图分析数据库。Cambridge Semantics 的图驱动数据结构技术可加速创建全面的企业知识图谱,将复杂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企业数据网络集成到单一、简化的视图中。其旗舰产品Anzo是建立在高性能图数据库引擎上的完整知识图谱平台,基于MPP框架进行快速的数据查询,实现企业级规模的、更加敏捷的数据集成、转换和分析。

Cambridge Semantics 颠覆性的知识图谱技术与 Altair 领先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工具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构建高级分析生态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将人工智能 (AI) 技术融入到日常业务运营中。与其他图分析数据库供应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重点关注语义数据管理和推理,这使 Anzo 能够处理比传统图数据库更复杂和结构化的数据。

"知识图谱是数据结构的关键部分。这种技术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数据放在正确的位置。我们相信 Cambridge Semantics 将为拥有大容量数据和深度问题的企业提供快速且具有可扩展性的知识图谱,"Altai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R. Scapa 说道,"此外,知识图谱对于成功实现生成式 AI 应用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技术能够提供生成式 AI 模型所需的业务背景,并消除虚假,同时显著改善了响应质量。"

Cambridge Semantics 由 IBM 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 的创新工程团队于 2007 年创立,团队成员共同秉持着同一理念:语义图数据模型是一种变革性技术,旨在帮助企业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运用数据,从而促进分析、揭示新洞察并实现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差异化。技术团队对 IBM Netezza 和 Amazon Redshift 数据仓库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全球最大的知识图谱专家库之一。

Cambridge Semantics 技术将集成到 Altair® RapidMiner® 平台,在平台原有的数据准备、ETL、数据科学、商务智能、MLOps、工作负载管理与编排工具等功能的基础之上,加入知识图谱、数据管理、数据虚拟化、数据探索等技术。

Cambridge Semantics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Charles Pieper 表示:"加入 Altair 对 Cambridge Semantics 而言是一次顺势而为的转型机遇,因为我们也正在努力加快技术应用的步伐。Cambridge Semantics 历来与政府、世界 500 强企业、生命科学和制造企业有着许多成功合作经验。通过 Altair Units 商业模式将 Cambridge Semantics 整合到 Altair RapidMiner 中,无论是对我们还是我们的客户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

Altair 首席技术官 Srikanth Mahalingam 表示:"此次收购对我们的分析与数据科学团队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我们将借此获得大量的数据仓库专业知识,并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熟知数据创建到实际应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核心工程师团队。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期待新团队和相关技术能够带领我们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 Altair 澳汰尔

Altair 是计算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在仿真、高性能计算 (HPC) 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软件和云解决方案。Altair 能使跨越广泛行业的企业们在连接的世界中更高效地竞争,并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服务于13000多家全球企业,应用行业包括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能源、机车车辆、造船、金融、零售等。

欲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
www.altair.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共同打造AUTOSAR基础软件平台加速软件定义汽车创新并强化安全功能

2024 4 25  – 卓越的SDV(软件定义汽车)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睿驰与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在北京车展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强化汽车软硬件协同创新。双方将依托各自出色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建立基于车规级处理器芯片的AUTOSAR软件集成与应用创新,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车规级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该平台将助力中国以及全球车企高效实现个性、差异化功能的迭代和量产,加速软件定义汽车创新并强化安全功能。

1.jpg

图示:东软睿驰董事长王勇峰(右),Takeshi Fuse, VP &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Product Group at Renesas(左)

东软睿驰董事长王勇峰表示:“随着汽车产业变革进入关键的窗口期,一体化的软件开发平台和更高性能的芯片将有效支撑整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瑞萨电子在汽车芯片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东软睿驰通过提供标准的基础软件、丰富的SOA中间件,在软硬件协同能力、软件模块覆盖完整度、软件平台产品化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伴随双方的深入合作,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为先进、高效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赋能智能汽车的高效创新与快速迭代。”

Takeshi Fuse, VP &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Product Group at Renesas表示:“很高兴能与东软睿驰携手,共同赋能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东软睿驰是中国知名的汽车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双方将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基于瑞萨高性能计算产品的AUTOSAR基础软件平台,更好地服务中国以及全球客户。”

东软睿驰于2018年正式发布NeuSAR基础软件平台,率先实现中国国内“AUTOSAR AP+CP+中间件”全栈软件平台产品量产落地,经过持续迭代,目前已升级至AUTOSAR R21-11版本,支持传统的ECU开发,同时又对基于域控制器和新E/E架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丰富的基础软件、跨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目前,NeuSAR已适配众多国际、国内主流芯片,基于NeuSAR的智能化创新产品应用在新一代架构下的智能辅助驾驶、整车场景化智能、底盘动力、车身控制等系统,并在众多车型中实现广泛的量产应用,赋能整车架构同时实现软硬解耦、软软解耦,从而节省大量工程开发时间,降低整车开发成本,大幅提升应用创新的迭代效率。

作为汽车电子半导体市场先驱之一,瑞萨电子为全球各地汽车客户提供了可扩展的综合解决方案。广泛的汽车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和极低功耗,以及最新和先进的汽车应用所需的丰富的功能安全和嵌入式安全特性。

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基础软件平台解决方案,从而助力中国以及全球车企更高效地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新功能,构建强大的汽车生态,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关于东软睿驰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10月,是基础软件、SOA中间件、自动驾驶和跨域融合车云一体技术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公司以软件技术为核心,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聚焦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为车企面向未来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卓越的、可迭代升级的核心技术、软硬一体化产品及软件平台产品,致力于成为车企“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eachauto.com

关于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TSE: 6723),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关注瑞萨电子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4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