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光亮相 FMS 2024展示覆盖数据中心至边缘设备的内存和存储产品,彰显其在 AI 领域的优势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近日在 FMS(The Future of Memory and Storage,未来内存和存储峰会)宣布,推出业界领先的 PCIe® 6.0 数据中心 SSD 技术,该技术作为内存和存储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助力生态系统发展,满足各行业对 AI 的广泛需求。美光高级副总裁暨计算与网络事业部总经理 Raj Narasimhan 将于太平洋时间 8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1 点(北京时间 8 月 8 日凌晨 2 点)在 FMS 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题为“数据是 AI 的核心:美光内存和存储助力 AI 革命”。演讲将深入探讨美光业界领先的产品如何影响 AI 系统架构,以及如何通过高性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来管理海量数据。

在本届 FMS 上,美光将展示其领先的 PCIe 6.0 SSD 技术,其顺序读取带宽超过 26GB/s,为推动生态系统发展而设计。作为存储技术领域的领导者,美光将向合作伙伴提供此项技术,以加速 PCIe 6.0 生态系统的发展。此前,美光已推出性能出众的数据中心 SSD 产品 9550 SSD。此次,美光发布业界领先的 PCIe 6.0 SSD 技术,将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存储领域的优势地位。

美光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在 FMS 2024 上,美光的技术专家将发表一系列重要主题演讲,包括:

  • FMS 特色主题演讲:“数据是 AI 的核心:美光内存和存储助力 AI 革命”,太平洋时间 8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11:00(北京时间 8 月 8 日凌晨 2 点),Mission City 会议厅

  • “使用存储设备代替内存进行大模型训练的工作负载分析”,太平洋时间 8 6 日星期二上午 9:45(北京时间 8 月 7 日凌晨00:45),会议厅 B

  • “量化数据中心实际工作负载的能效”,太平洋时间 8 7 日星期三上午 9:45(北京时间 8 月 8 日凌晨00:45),会议厅 B

  • NoSQL 数据库的能效”,太平洋时间 8 8 日星期四上午 9:45(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凌晨 00:45),会议厅 G

  • “MLPerf™ 存储——模拟 AI 训练中的 IO 数据能否代表真实工作负载?”,太平洋时间 8 月 8 日星期四下午 12:10(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凌晨 03:10),会议厅 B

  • “存储如何助力 AI 发展?”,太平洋时间 8 月 8 日星期四下午 12:10(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凌晨 03:10),会议厅 E

  • “深度学习推荐模型训练中数据摄入的特征分析”,太平洋时间 8 8 日星期四下午 1:25(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凌晨 04:25),会议厅 D

  • “PCIe 6.0 的电气考虑因素及特性——以 HVM SSD 为例”,太平洋时间 8 月 8 日星期四下午 1:25(北京时间 8 月 9 日 凌晨 04:25),会议厅 G

美光在 FMS 2024 上展示的产品和技术:

FMS 2024 将于 8 月 6 日至 8 日在圣克拉拉会议中心(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举行。诚邀您莅临美光展位(107 号),亲身体验我们的互动式触摸屏展示机和现场展品,了解美光的产品和技术如何推动 AI 在数据中心、PC、移动和消费设备以及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

美光近期发布的产品和技术: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我们专注不懈地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发展先驱技术,制造出众产品和实现卓越运营。凭借旗下全球性品牌 Micron®(美光)和 Crucial®(英睿达),向客户交付一系列丰富的高性能内存和存储产品组合——包括 DRAM、NAND 及 NOR。美光优秀人才打造的创新产品,每一天都助力数据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AI)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进步,带来无限潜能——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边缘,以及丰富客户和移动用户的体验。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n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灵活、可扩展的参考设计旨在因地制宜地满足不同要求

电动汽车(EV)充电器的可靠性和性能对于推动全球市场应用至关重要。电动汽车制造商正专注于提供最坚固耐用、全天候和用户友好的电动汽车充电器。为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器的上市时间,Microchip Technology(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发布三款灵活、可扩展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包括单相交流家用充电器、支持开放充电点协议(OCPP)和片上系统(SoC)的三相交流商用充电器以及支持OCPP 和显示屏的三相交流商用充电器。

GR-24-096484-240612-APG-PR-EVCharger-9x5-v3.jpg

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的大部分有源元件均可从Microchip获得,包括单片机(MCU)、模拟前端、存储器、连接和电源转换。这大大简化了集成过程,使制造商能够加快新充电解决方案的上市时间。

Microchip负责数字信号控制器业务部的公司副总裁Joe Thomsen表示:“Microchip的电动出行(E-Mobility)团队专注于开发可供客户直接使用并从中受益的参考设计。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如此次推出的全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同时提供硬件、软件和技术支持,帮助客户缩短设计周期。”

Microchip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使制造商能够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采用一系列解决方案来满足住宅和商业充电应用的需求。这些参考设计提供完整的硬件设计文件和源代码,以及经过测试并符合通信协议的软件栈,包括OCPPOCPP 为制造商提供了在充电点或充电站与中央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协议。无论网络或供应商如何,该协议旨在实现充电应用的互操作性。

Microchip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的亮点

单相交流家用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为使用单相电源的家庭充电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解决方案。带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板载高性能电能计量装置简化了生产流程。该设计集成了安全保护功能,包括保护接地中性线(PEN)故障检测和剩余电流装置(RCD)检测。

支持OCPP Wi-Fi® SoC 的三相交流商用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适用于高端住宅和商业充电站。它集成了用于与充电网络通信的 OCPP 1.6 协议栈和用于远程管理的 Wi-Fi SoC

支持OCPP 和显示屏的三相交流商用电动汽车充电器参考设计适用于商业和公共充电站,注重稳健运行,包括根据UL 2231完成架构审查。它支持高达22千瓦的双向充电功能和模块化架构。该设计还具有坚固耐用的图形用户接口(GUI),配备薄膜晶体管(TFT)屏幕和触摸输入,可抵御恶劣环境。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器领域复杂而分散,但 Microchip 可提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大简化设计和部署过程。除参考设计外,Microchip还提供硬件、软件和全球技术支持。如需进一步了解 Microchip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小排量电动汽车解决方案,请访问网站

开发工具

电动汽车参考设计由MPLAB® X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MPLAB Harmony v3 MPLAB 代码配置器提供支持,可帮助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缩短开发时间。

资源

可通过Flickr或联系编辑获取高分辨率图片(欢迎自由发布):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与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约123千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be Ibraheim,核心应用部实习生,Kenneth Armijo,核心应用部工程师,

Piyu Dhaker,资深工程师

问题

为什么我的电源会出现振铃和过热?

1.png

回答

电感器尺寸不当和超出电感饱和电流额定值可能会导致DC-DC转换器出现多种问题,其中两个问题是振铃和过热。

摘要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该系列文章将讨论常见的开关模式电源(SMPS)的设计问题及其纠正方案。本文旨在解决DC-DC开关稳压器的功率级设计中面临的复杂难题,重点分析电感问题。设计人员为了获得各种优势,例如减少输出纹波和尽量缩减解决方案尺寸,往往会选择超出推荐范围的电感值。然而,选择电感值过大或过小的元件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可能会造成芯片严重损坏并降低效率。本文还将分析探讨: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负载电流不会超过电感的最大饱和额定值,会出现什么情况。

什么是开关模式电源

SMPS是一种高效稳压器,可降低输入电压(降压转换器)、升高输入电压(升压转换器),或同时执行这两种操作(降压-升压转换器)。图1所示为基本开关转换器拓扑。

2.png

1.常见的SMPS拓扑及其输出公式。

每个SMPS都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将能量存储在电感器中,并利用脉宽调制(PWM)技术来获得所需的输出。这些转换器都应遵循伏秒平衡定律,即在稳态下工作时,电感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流必须为零。因此,电感器必须在另一个周期开始之前,将充电阶段存储的所有电流放电。

降压转换器操作

本文仅使用降压转换器来演示常见的设计错误。降压转换器的功率级由以下四个元件组成:电感器、输出电容器、顶部FET(由开关表示)和底部FET(由二极管表示),见图2。

3.png

2.简化的降压转换器功率级。

电感器两端的电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L = L diL/dt。该电压是开关节点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当顶部FET导通时,VL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当顶部FET关断时,由于开关节点接地,因此差值为0 V减去输出。diL/dt(或∆iL)是电感电流随时间的变化量,通常称为电感电流纹波。当顶部FET闭合(底部FET断开)时,随着流经电感器的电流增加,电感器以磁通量的形式存储能量。当顶部FET断开,磁场消失时,底部FET会形成接地路径,从而使电流在减小时仍能够流向负载。图3所示的电感电流波形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输出电容用于获得平稳的输出纹波,并协助保持所需的输出电压。降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由VOUT = DVIN得出,其中D是占空比,定义为顶部FET导通并对电感器充电的时间占总周期时间的百分比。

4.png

3.电感电流波形。当顶部FET导通时,流经电感器的电流充电;当顶部FET关断时,流经电感器的电流放电。

推荐的电感器尺寸

在设计SMPS时,必须选择正确的电感值,以确保电感电流纹波(ΔiL)在可接受范围内。建议降压转换器的电感纹波应介于所施加负载电流的30%至40%之间。通常认为此范围比较理想,既足以捕获准确的信号并将其传送到电流模式控制反馈系统,又不会过大,导致电源进入断续导通模式(DCM)。DCM是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因电流纹波太大而迫使电流低于0 A,以便将负载电流维持在所需值。然而,一旦达到0 A,FET内部的二极管就不再导通,从而防止电流降至0 A以下。一般基于以下公式来正确选择电感:

5.png

此公式表明,开关频率与电感成反比,这意味着频率越高,充电时间就越短,从而可以使用更小的电感实现正常操作(节省占用空间和成本)。

电感器饱和

在SMPS设计中,常见的一种灾难性错误就是在选择功率电感时忽略了电流饱和额定值。当流经电感的电流超过饱和电流额定值时,电感器铁芯饱和,这意味着产生的磁场将不再与消耗的电流成比例地增加。这会破坏伏秒平衡定律,导致电感电流纹波和输出电压纹波失去线性特性。当铁芯饱和时,电感值会迅速降低,其行为更像电阻而不是电感。由于电感器的有效串联电阻(ESR)增加,而实际电感减小,因此,为了满足伏特秒平衡,电流变化量将被迫增加。在饱和电流波形中观测到尖峰是电流斜率呈指数增加造成的,如图4所示。该电流尖峰会影响输出电压,从而导致更多噪声和电压尖峰,如图5所示。如果电压尖峰过大,超过下游元件的最大电压额定值,噪声和电压尖峰可能会损坏下游元件,并降低EMI性能。

6.png

4.饱和电感电流波形。波形在电流超过饱和额定值之前表现正常。

7.png

5.饱和电感输出纹波。尖峰会延续到输出,其中包含噪声和电压尖峰。

此外,在电流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电感器会经历快速磁滞损耗,从而导致电感器散热过多(如图6所示)并产生可闻噪声。过多的热量可能会损坏附近的其他元件(尤其是稳压器芯片本身)。

8.png

6.电感器饱和散热温度为226°F (107.78°C)

为避免出现此问题,设计人员应选择额定电流至少比预期最大电流高两倍的电感器。在计算最大电流时,一定要考虑电感电流纹波以及输出端消耗的负载电流。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参考所选电感器的数据手册,了解在多大电流下电感值会降低10%到30%,这就是饱和的定义。选择具有适当饱和电流额定值的电感器将会使系统正常运行,如图7中流经电感器的线性电流所示。输出电压尖峰将会消失,如图8所示。最后,系统将在更低的温度下运行(如图9所示),从而减少对设备的影响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9.png

7.标称电感电流波形。

10.png

8.标称电感输出纹波。

11.png

9.标称电感散热温度为99.7°F ( 37.61°C)

超小电感器面临的难题

设计人员通常为了节省占用空间更倾向选择电感值较小的电感,这样的电感器线圈数量较少,因此外形尺寸较小。然而,如果电感器太小,纹波电流就会很大,并会迫使转换器进入DCM模式,这对于SMPS来说是不可取的,因为器件的效率会降低,电磁干扰(EMI)性能也会变差。当开关节点出现振铃时,可能会观测到这种EMI性能下降现象,这是由寄生效应和LC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电路)引起的,如图10所示。这种振铃会影响输出电压,从而导致更大的纹波和更多的电压尖峰,如图11所示。此外,电源不再处于连续导通模式(CCM),并且推导出的SMPS输出公式不再适用。

12.png

10.超小电感输出波形。如果无法获得电感电流,也会在开关节点处观测到振铃现象。

13.png

11.超小电感电流波形。电流和RSENSE中出现振铃表明电源处于DCM模式。

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人员应选择能够提供约30%至40%电流纹波的电感。这样就会降低电感电流纹波的幅度,使器件从DCM返回CCM模式,如图12所示。这也会改善输出电压纹波,消除电压尖峰,如图8所示。如果设计人员在计算所需电感值和选择适用元件时遇到困难,可以使用LTPowerCAD来协助设计和选择功率级元件。

14.png

12.标称电感电流波形。

超大电感器面临的难题

连接到SMPS的下游电子元件通常具有指定的电源电压和相关容差。如果电压轨上的纹波过大,将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例如,如果微控制器的电源规格为3.3 V ±50 mV,则纹波大于±50 mV可能会导致微控制器关闭。设计人员一般通过增加电感器的尺寸来减少这种纹波。然而,如果电感器尺寸过大,电流纹波以及输出电压纹波会显著减少。尽管这听起来可取,但它会导致反馈系统出现问题,而且还会导致瞬态响应变慢。小纹波将使串联检测电阻很难检测到变化,从而使传递到反馈环路的常见三角波形失真。当电感电流纹波较小时,信噪比(SNR)会降低。这会导致反馈环路将噪声记录为电感器信号,从而导致输出信号不稳定(表现为抖动),如图13所示。

15.png

13.输出不稳定造成抖动。超大电感输出波形表现出持续特性。突出显示的波形采用标称电感捕获。

此外,电感值越大,饱和电流额定值通常越小。这可能会导致电感饱和,对于器件而言非常危险,如“电感器饱和”部分所述。超大电感饱和带来的影响如图14所示。

16.png

14.电感值为标称值22倍的电感器的饱和电感输出波形。额定电流不会随电感成比例增加。

为了缓解此问题,设计人员切记,输出电压纹波可通过改变输出电容选择来控制。通过增加输出电容器的值或降低其ESR,可以减少输出电压纹波,而无需增加电感器的值。这样电感电流纹波值保持在30%到40%之间,从而使检测架构能够正确获取信号。这一点可以从图15中看出。

17‘’.png

15.标称检测电阻波形。

结论

本文可作为分析降压转换器中电感器设计问题的指南。此外,本文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解决方案,避免出现文中所述的任何干扰行为。通过适当调整电感大小,将电感纹波保持在输出的30%至40%范围内,对于确保器件保持在CCM状态,并且不会引起干扰抖动或饱和至关重要,这种抖动或饱和可能会对负载或稳压器芯片本身造成致命影响。

关于ADI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3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6万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Abe Ibraheim是核心应用部的实习生,于2023年夏加入ADI公司。Abe是伍斯特理工学院一名大三学生,正在攻读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专业方向是微电子和电力系统。

Kenneth Armijo于2022年加入ADI公司,担任核心应用部助理工程师。他拥有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两个学士学位,还拥有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他专注于电源管理电路(主要是开关稳压器)的设计和实现。

Piyu Dhaker是ADI公司北美核心应用部的一名应用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圣何塞大学,获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17年6月加入北美核心应用部。她还曾在ADI的汽车动力总成部和电源管理部工作。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开放计算中国峰会(OCP China)上,三星电子副总裁、先行开发团队负责人张实完(Silwan Chang)发表了题为"AI革新:AI时代的存储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

1.jpg

三星电子副总裁,先行开发团队负责人张实完(Silwan Chang)发表主题演讲

张实完指出,生成式AI的浪潮席卷全球,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革。面对挑战,三星凭借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介绍了一系列推动行业发展的技术和高容量产品,为AI时代打造高容量、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存储解决方案。

三星预测到大容量存储变得日益重要,并且在两年前发布了相关产品的发展路线。于今年年初开始量产的128TB SSD正是基于对高容量存储需求的预判。演讲中指出,三星的目标是向市场提供基于TLC和QLC NAND技术的各种规格的高容量产品,以满足AI应用对存储容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星2023年末推出了PM1743a 32TB/64TB,并提及数据中心级固态硬盘产品PM9D3a,以及基于第九代VNAND技术的PM1753等高容量产品在未来的进展。

2.jpg

三星半导体展台现场展示创新大容量存储产品PM9D3a

性能方面,三星也一直在尝试突破。为了AI训练和推理提供强劲性能保障,即将推出的新一代PCIe Gen5 SSD PM1753,与上一代产品相比,顺序写入性能提升1.6倍,随机读写速度分别提升1.3和1.7倍。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AI处理功耗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同样以基于TLC技术的 PM1753为例,其AI工作负载下的顺序写入能效比上一代相比提高1.7倍,在传统服务器中的随机I/O操作的能效也提高了1.6倍。AI应用既要优化I/O操作时的功耗,同时也要降低SSD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PM1753的闲置功耗已经降至4W,下一代产品计划将闲置功耗压缩至2W,助力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PM1753有望成为生成式AI服务器应用所需的出色解决方案。

在演讲末尾,张实完还介绍了三星近期正在进行客户测试的HBM3E内存产品,预计其速度可高达9.8Gbps,带宽不低于1TB/s。而同样备受瞩目的下一代HBM4产品预计会在2025年介绍给大家。同时,三星还提及了业界首款基于SoC(处理器)的CMM产品CMM-H,包括CMM-PM和CMM-H TM,分别针对数据持久性和虚拟机迁移需求,为AI时代提供更强大的内存解决方案。

3.jpg

三星荣获2024开放计算最佳创新奖

在本届大会上,三星PM9D3a固态硬盘荣获"开放计算最佳创新奖"。作为三星业界首款8通道PCIe Gen5 SSD,PM9D3a突破了现有闪存层次结构的限制,实现了每TB高达50K IOPS的随机写入性能,并率先支持FDP技术,已经在美国以及中国的主要数据中心完成引入测试。其卓越性能和前瞻性设计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认可。

三星将继续与OCP社区紧密合作,推动开放计算生态系统的发展,以生态融合、智能化实践和技术创新,为全球用户打造更加高效、可靠、可持续的存储解决方案。

关于三星电子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http://news.samsung.com 

关于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专注于技术研究和创新,每年举办的"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业界盛事。秉承着"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ODCC为提升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的大会吸引了超过万人参会,并得到近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ODCC已累计发布了近200项成果,对推动和引领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起点,新篇章!

2024年8月8日,黑芝麻智能(2533.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重要嘉宾出席上市仪式,与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带领的公司核心创始团队一起,共同见证属于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历史性时刻。

1.jpg

上市仪式

在上市典礼现场,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共同敲响开市锣,庆祝公司创业以来的重要里程碑,一同到场庆祝的还包括黑芝麻智能众多新老投资人、政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伙伴,以及参与本次 IPO的保荐人与中介机构等,共200多位嘉宾共襄盛举。

2.jpg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敲响开市锣

在致辞中,单记章强调,成功上市标志着全新的开始,站上新的起点,黑芝麻智能将积极拥抱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

3].jpg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记章致辞

作为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于2016年成立,深耕智能汽车SoC,在技术及产品方面不断实现同类首创的里程碑,为广大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智能驾驶计算基座,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高速发展。

未来,黑芝麻智能致力于成为本土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创新与活力。黑芝麻智能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创新、广泛赋能,与所有股东、投资者及合作伙伴一起,开启新的篇章,共同书写黑芝麻智能更加辉煌的未来。

4.png

来源:黑芝麻智能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内存和存储未来大会上的Kioxia 307号展位举行技术演示

内存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Kioxia Corporation将在8月6日至8月8日于加州圣克拉拉举行的“FMS:内存和存储未来”大会上展示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带光纤接口的宽带SSD原型。通过用光纤取代电气布线接口,这种SSD技术可以显著增加计算和存储设备之间的物理距离,减少布线,同时保持能源效率和高信号质量。它还为数据中心系统设计和应用带来了高度的灵活性。

光纤接口的采用让聚合构成系统的各个组件(例如SSD和CPU)并将它们无缝互连成为可能。这进一步推动了“分解式计算系统”的发展,该系统可以根据特定的工作负载有效利用资源。此外,凭借其高信号完整性,光纤接口可以增强高性能计算环境,例如外部空间。

这一成就是日本“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开发”项目JPNP21029的结果,该项目由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资助,隶属于“绿色创新基金项目:建设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这个资助项目旨在开发下一代技术,目标是与当前的数据中心相比节能40%以上。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Kioxia正在开发带光纤接口的宽带SSD,用于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

*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第三方公司的商标。

关于Kioxia

Kioxia是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闪存和固态硬盘(SSD)。在2017年4月,Kioxia的前身Toshiba Memory从Toshiba Corporation中独立出来。Toshiba Corporation是于1987年发明NAND闪存的公司。Kioxia致力于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来为客户创造选择,并为社会创造基于存储技术的价值,从而提升世界的“记忆”。Kioxia的创新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高密度应用领域的存储未来,包括先进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固态硬盘(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本文档中的信息,包括产品价格和规格、服务内容和联系信息,在公告日期是正确的,但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806313515/zh-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全资子公司品牌——飞凌微电子(Flyingchip™,以下简称“飞凌微”)。同时,飞凌微M1车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正式亮相,包括M1(Camera ISP)以及M1Pro(Camera SoC)M1Max(Camera SoC)。三款车规级产品具有优异的图像处理性能、低功耗、小封装尺寸、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优势,可为车载摄像头的图像性能提升与视觉预处理提供更丰富灵活、稳定可靠的选择,以高精度、低延迟的车载影像解决方案,推动智驾视觉系统应用的升级和发展。

1.png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加速推进,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据Yole预测,2023年至2029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从57亿美元增至84亿美元。

2.jpg

先进ISP全链路算法,智驾影像更清晰准确

M1 车载高性能ISP芯片

作为飞凌微首颗车载高性能Camera ISP产品,M1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 内置高性能暗光降噪和图像增强算法,显著提升实时影像的清晰度,助力智驾视觉系统识别效率的提升。

  • 支持高分辨率RGB-IR图像处理,可与RGB-IR图像传感器搭配,组成适用于舱内OMS应用的RGB-IR摄像头方案。

  • 支持最多4HDR合成,动态范围可达144dB,能有效保留并凸显画面的明暗部细节,保障车载摄像头在复杂光线场景下图像捕获的准确性。

  • 支持LED闪烁抑制(LFS),有效避免电子路牌、交通信号灯等LED信号带来的成像闪烁问题,为ADAS应用提供完整精准的影像信息。

  • 支持双路3MP@30fps HDR图像同步处理,灵活实现车载舱内双目视觉、前视双目摄像头等多种车载多目视觉应用场景。

3.png

在封装尺寸规格方面,M1提供9mm*9mm(QFN)7mm*7mm(BGA)两种类型,有利于形成结构小型化的车载摄像头方案。

轻算力端侧处理,视野更清晰响应更及时

M1Pro 车载轻算力视觉处理SoC芯片

在搭载M1同款先进ISP图像处理模块的基础上,M1Pro内置了0.8TOPS@INT8轻算力自研NPUArm®Cortex®-A7 CPU1Gb DDR3L内存。值得一提的是,飞凌微自研NPU支持业界主流的神经网络框架,并针对轻量级神经网络结构和视觉任务进行了专门优化,有效加速视觉数据处理并提升图像处理准确性,也为车载视觉系统后端处理减负。以舱内DMS应用方案为例,M1Pro可搭配思特威2MP图像传感器SC232AT,在图像传感器以及SoC内置ISP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全局快门模式下动态范围的显著提升。同时,M1Pro支持运行DMS识别算法和结果输出,有效提升整体DMS系统的实时性,使智驾系统完成即时响应,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4.jpg

M1Max 车载轻算力视觉处理SoC芯片

相较于M1ProM1Max在核心模块配置方面进行了相应升级,包括1.5TOPS@INT8轻算力自研NPUArm®Cortex®-A7×2 CPU2Gb DDR3L内存等,以更强劲的处理和计算性能,进一步满足智驾系统在端侧的视觉处理应用需求。

5.jpg

三款新品均符合AEC-Q100 Grade 2认证及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要求,以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优势,保障车载视觉处理和计算的稳定运行。

飞凌微(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思特威(688213)全资子公司,致力于先进视觉处理芯片技术的研发与设计。公司汇集了业内一流的科研人才与工程师团队,凭借深厚的行业技术沉淀、丰富的产品开发和量产经验以及对市场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围绕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了一系列端侧高性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公司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Tier 1供应商以及算法方案商等上下游产业伙伴的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智驾视觉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构建未来出行的新生态。

思特威副总裁兼飞凌微首席执行官邵科表示:“伴随着ADAS系统装配量提升以及L2L2+辅助驾驶快速渗透,车载摄像头视觉系统逐步向更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演进。同时,多目摄像头系统的集成和图像处理更为复杂,这需要系统配备更强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以及更先进的图像算法。作为思特威旗下全资子公司品牌,飞凌微此次推出的M1系列车规级视觉处理芯片,M1M1Pro以及M1Max均具备优异的图像处理性能、低功耗、小封装尺寸、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优势,与思特威车载图像传感器搭配,形成极具成本优势的高性能智驾全场景视觉解决方案,节省厂商系统开发成本和调试周期,加速方案验证和落地导入,为智驾车载视觉系统的跨越式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飞凌微产品简介视频:https://smartsens.oss-cn-beijing.aliyuncs.com/web/img/1723083445099228760.mp4

三款产品目前已接受送样。想了解更多关于飞凌微M1系列车载视觉处理芯片产品的信息,请联系info@flyingchipmicro.com

关于思特威(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自身性能优势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思特威将秉持“以前沿智能成像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持续推动前沿成像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助推未来智能影像技术的深化发展。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martsenstech.com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hris Betz作为亚马逊云科技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致力于确保亚马逊云科技运营的云基础设施对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安全。这意味着既要保护亚马逊云科技客户的数据安全,同时还要确保这些企业的客户的数据安全。Chris Betz下面与大家分享了亚马逊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的7个理由。

1. 卓越的安全保障是探索包括生成式AI在内的新技术的关键

生成式AI通过提供强大且人人可用的工具,几乎能重塑客户体验。然而,缺乏明确的治理机制,生成式AI也可能带来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很多积极拥抱生成式AI的企业中,员工有时会错误地将安全团队视为创新的阻碍者或者"拒绝部门"。这种看法不仅偏颇,还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亚马逊云科技始终坚信安全是推动业务发展的引擎。安全能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适应力,并赋予客户在生成式AI这一迅速迭代的领域中快速、自信地进行创新。

亚马逊云科技致力于让客户的安全团队成为"支持部门",与员工携手共同推进业务目标,深入理解风险,并协助他们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 安全是每个人的职责——从首席执行官到开发者

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薄弱的安全文化常常是引发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发生并最终被入侵且未被发现的根本原因。亚马逊云科技有意安排安全团队直接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将安全理念构建到我们的组织架构之中。安全始于管理层,但自下而上的责任意识同样重要。安全不仅是安全团队的工作,它也是一项全员共有的责任。

在亚马逊云科技,每个产品团队都对其提供的服务或功能的安全性负有责任。安全与产品功能、性能和成本一样,融入到每一个产品开发、工程计划和每周团队例会中。亚马逊云科技认为,卓越的安全性不是事后追加或者系统之外拼凑的附加品,而是与生俱来、根植于基础之中。

3. 生成式AI安全策略意味着客户拥有对其数据的控制权

客户在考虑使用生成式AI时最大的疑虑是如何确保他们自身及其终端客户的数据安全。亚马逊云科技自成立起,就在其AI基础设施和服务内置了安全与隐私功能,确保客户对其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在此,Amazon Nitro系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对Amazon Nitro的专用硬件和相关固件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确保包括亚马逊云科技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逻辑访问客户在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虚拟服务器上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工作负载或数据。

在安全构建生成式AI应用方面,客户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完全托管服务Amazon Bedrock,可以完全控制应用背后用于定制基础模型的数据。通过Amazon Bedrock,客户的数据无论是在传输过程中还是在静态时,都会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隐私性和保密性。

4. 生成式AI为提升客户安全性赋能

生成式AI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易于使用赢得了客户的广泛青睐,并成为IT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以更有效地识别和解决各种问题。在今年的re:Inforce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两项全新的基于生成式AI的安全功能:

Amazon CloudTrail Lake新推出的基于生成式AI的自然语言查询功能,让安全管理员更轻松、快速地分析活动事件。安全管理员只需通过简单的提问,例如"过去一周内每项服务记录了多少个错误,每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Amazon CloudTrail就会生成一个查询。

客户可以通过Amazon Audit Manager提供的预构建的框架,评估他们在Amazon SageMaker中的生成式AI实施与亚马逊云科技推荐的最佳实践相匹配的程度。Amazon SageMaker的客户可以审计其生成式AI的使用情况,自动收集证据,并为跟踪AI模型使用和权限、标记敏感数据以及针对相关安全问题发出告警提供一致的方法。

5. "先发制人"是最好的安全防御

我们每一天都会对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进行扫描、检测和防御网络攻击。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对互联网的某些实时活动,拥有独到的洞察优势。

我们此前分享了全球分布式威胁传感器网络MadPot,它帮助我们了解攻击者的策略和技术。每当一个攻击者企图攻击我们的任何一个威胁传感器时,我们便会利用这些威胁情报来保护客户。

此外,在今年的re:Inforce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首次介绍了Sonaris,这是我们用于分析网络流量的内部工具,旨在识别和阻止恶意尝试连接大量客户账户以发现漏洞的行为。自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Sonaris成功拦截了超过240亿次针对储存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中的客户数据的尝试;同时,它还阻止了近2.6万亿次试图发现客户运行在Amazon EC2虚拟服务器上的易受攻击服务的尝试。这一庞大的安全防护工作发生在幕后,确保了客户业务的持续运行。

6. 构建更坚固的安全防线始于基础技术的提升

单一的密码设置虽能为客户提供数字资产的初步保护,但这种做法已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安全挑战。MFA多因素身份认证(Multi Factor Authentication)作为一道额外的安全屏障,要求用户在访问网站或应用程序时,除了输入密码外,还需提供其他验证信息。尽管这一技术已发展超过20年,但至今仍未得到普遍采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MFA多因素身份认证的易用性,在今年的re:Inforce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了Amazon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Amazon IAM)对通行密钥(passkeys)的支持,作为第二个身份验证因素。Passkeys使用公钥加密技术,可实现比传统密码更为安全、更能抵御网络钓鱼攻击的强身份认证。

7. 安全源于持续的创新

每一天,无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初创企业,还是规模庞大的企业、政府机构等,都在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来运行其技术基础设施。亚马逊云科技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这也是众多客户选择我们的原因之一。亚马逊云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安全的环境运行其工作负载,我们将安全理念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视其为企业发展助推器。面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威胁,亚马逊云科技将持续创新,助力客户快速、安全、自信地推动业务的发展。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3个地理区域的105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免责声明:

本新闻稿中提及的生成式AI新发布服务暂时仅在亚马逊云科技境外区域可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仅为帮助您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海外业务选择推介该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创新技术及高品质产品,助力行业迎接大功率供电挑战

2024开放计算中国峰会(OCP China Day 2024)于今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携多款高效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峰会,并荣获OCP颁发的“开放计算最佳创新奖”,村田始终致力于以创新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助力行业解决不断增长的电源管理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算,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目前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2%,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作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核心,服务器电源功率和稳定性标准也将随着AI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村田认为AI的发展将带动边缘设备的进步,客户需求也会随之变化,这促使上游产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更严苛的开发和制造要求,各种电子零部件需要以更集成化的形态提供更高性能。

村田电源产品高级专家杨宁表示:随着AI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市场对服务器电源的拓扑结构设计和元器件应用等方面也相应提出更高要求。作为OCP的成员之一,村田一直专注于技术持续创新突破,以高品质的产品和前沿创新技术为数据中心业务打造节能稳定的支持底座,助力客户及行业在AI浪潮下占据算力与电力优势。

作为电子行业的创新者,村田此次重点分享了公司在开放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的前沿创新技术产品,包括MLCC、硅电容、EMI、热敏电阻和多款电源及电容电感解决方案,可满足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高功率、高稳定性的电力需求:

  • 应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的电容解决方案村田带来的电容产品方案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AI加速卡、Smart NIC、交换器等各类设备。小型化、大容量的MLCC具备更高的有效容值密度和较低的ESL&ESR特性,帮助设备应对大电流挑战的同时有效解决内部空间问题,提升电路性能。

  • 电源解决方案:村田的电源产品可以提供基于OCP标准的Power shelf+Battery shelf整机柜供电和备电方案,其中MWOCES-211-P-C是一款18kW, 21” 1OU, ORV3兼容的电源框,提供多至668mm 1OUPSU电源的功率供给,以及1片用于50V/54.5V功率架构的远程管理单元 (RMU)。村田提供能支持热插拔的BBU(村田电池备份系统),为设备提供了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确保即使在断电情况下数据中心也能持续运行。此外村田还带来多款电池备份解决方案、M-CRPS前端电源PSU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可靠供电方案。

  • 应用于光收发器的电感产品组合:村田的Bias-T电感方案能够提供在宽带内插损特性优越的电感组合,可以应用于高速光收发器,小尺寸电感器件却具备杰出的高频特性。而村田的DC/DC降压电感方案能满足设备对小尺寸、低高度、大电流的性能需求。此外村田还带来小尺寸高性能的LC滤波方案、适用于网络设备电源线解决方案的大电流对应铁氧体磁珠等产品,丰富产品线满足行业各类需求应对。

现场,村田电源产品高级专家杨宁出席开放计算生态论坛,就村田的《用于整机柜供电的多种电源产品方案》以及村田独特的创新技术进行分享。在论坛后的2024 开放计算中国峰会中,村田凭借其创新技术与产品获得开放计算标准委员会(OCP)的高度认可,荣获开放计算最佳创新奖。村田从元器件层面就强化电源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具有创新性的OCP Rack & Power产品。这一奖项体现出业界对村田创新技术与高品质产品的认可,也进一步彰显了村田的品牌实力。

村田还将参加于2024915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24 ODCC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届时,村田同样将携多款电容、热敏电阻、晶振等元器件产品和电源解决方案及创新技术亮相进一步展示村田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技术实力。欢迎您莅临村田展位,深入了解村田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卓越创新,并与村田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创造独特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Sujata Neidig

1、.jpg

在5月份举办的Parks Associates CONNECTIONS大会上,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智能家居互操作性的小组讨论。我们探讨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话题,但我还有更多的观点想分享。

在智能家居领域,互操作性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意义。消费者希望有多种选择、较高的灵活性、简单的设置以及安全感,确保设备不会被黑客攻击。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产品制造商则希望通过平台化方法来覆盖最大的市场。他们不希望每个合作伙伴都需要单独的SKU,另外还想降低资源成本。物联网行业则期望技术能够融合和共存,这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多种相互竞争的技术和分散的市场不仅无法促进增长,反而成为了阻碍。

实施互操作性标准

  • 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因素会推动采纳,促进增长就是这样。

俗话说:“水涨船高”。标准能扩大市场规模,掀起浪潮,这正是所有设备制造商所期望的。

例如,在Matter标准出现之前,设备制造商一次只能为一个合作伙伴构建解决方案,或者自己构建一个完整的协议栈解决方案。有了Matter,他们可以投资建立一个平台来支持多个合作伙伴。由于消费者可以将他们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到支持Matter的任意系统或平台,Matter智能家居设备已有上百万台投入家庭使用,且数量还在攀升,为设备制造商创造了更大的市场。

互操作性的基础。阅读白皮书,了解Matter如何兑现可靠安全连接的承诺

  • 标准可以成为推动增长倍增。

有些人认为采用标准和创建差异化特性的能力无法兼得。但实际上,标准可以推动增长倍增。标准打通了渠道,让一切更简单、安全可靠,更通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构建差异化特性。

Matter智能家居协议实现设备通信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为不同品牌的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各类主流智能家居平台带来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然后,设备制造商可以集中资源和资金进行创新,打造差异化的体验,为用户带来价值。

  • 互操作性为服务提供了基础

不同品牌和平台的智能家居设备互操作性为构建服务奠定了基础。这不仅适用于DIY市场,也适用于服务提供商。当达到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时,更多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通信,并在本地网络提供有意义的、全面的数据。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构建信息安全、能源管理或老年人护理等服务,从而产生真正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

设备制造商如何实现差异化

不可避免地,设备制造商在遵循标准的同时如何实现差异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答案是通过用户与智能家居的互动方式来实现差异化。更多的互联设备意味着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提供智能、自动化家居体验。

举个例子:在CES 2024上,恩智浦展示了一个自动化家居体验演示,该演示使用Matter作为智能设备互操作性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我们通过使用超宽带(UWB)智能手机实现了个性化体验。智能家居根据智能手机识别回家的人是谁,并根据此人的喜好调整了照明、窗帘和恒温器设置。关于自动化家居,该演示使用了传感器和基于AI/ML的学习算法,创建了一个智能恒温器,该恒温器可以分析环境,根据不同的习惯做出反应,并调整功耗来节省能源。

标准是否为低成本商品设备创造了机会?当然。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为各公司进入市场并推出新的创新产品打开了大门,增加了兼容Matter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吸引力。它们是否会限制您的差异化能力?绝对不会。如果需要证据,只需看看蓝牙对音频行业的影响就明白了。无线耳机的价格会降到10美元吗?当然可能!但这并没有限制索尼、Bose®或苹果公司在标准基础上制造高需求、差异化产品的机会。

实现互操作性的挑战

  • 成本

人们对互操作性的主要担忧之一是增加成本。但我想反问,不实现互操作性的代价有多大呢?当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难以设置、使用时,消费者会感到失望。然后写差评,不再购买该品牌的设备,设备服务公司的品牌形象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害。

使用专有技术的成本也很高。这些技术需要更高的投资来维护、支持和顺应行业趋势发展。通过互操作性标准,各公司可以利用行业集体资源来解决行业挑战。确实,采用标准和获得标准认证确实需要成本,但总体拥有成本较低,因为消去掉了为每个智能家居平台创建多个SKU和维护专有技术的额外成本。

  • 标准与设计灵活性

我在Thread计划组自成立以来以及自2018年以来在连接标准联盟担任董事会成员,我亲眼见证了这类组织如何基于市场需求和成员反馈来开发标准。这类组织的成员包括全球范围内价值链上的企业代表,他们提供了对市场需求和业务挑战的独特见解。CSA和Thread计划组有一套流程和程序来推动基于共识的决策。公司加入标准组织,或与像恩智浦这样深度参与的合作伙伴合作时,能够制定使个别公司和整个行业受益的标准。

  • 向新标准过渡的路径及与其他标准的共存

当引入新标准时,各公司如何在向新标准过渡的同时,与可能使用其他标准或专有技术的现有产品和产品组合共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关于Matter,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有几个关键点:

  • Matter和Thread带有开源实现方案,在工具箱中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因为它们不仅编写规范,还附带了部署技术的论坛。

  • Matter了解这一挑战,并在推出时,在支持的设备类型和功能中包含了桥接器,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Matter桥接器使非互联网协议(IP)设备也能成为Matter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部分。

恩智浦在物联网市场拥有数十年的经验,并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产品组合,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可以与您一起探索这条转型之路。我们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涵盖了从传感器到网关的各种设备类型。我们着眼于系统层面实施Matter的要求,然后在Matter的基础上构建创新体验,包括连接、处理、信息安全和物联网技术支持,如本地语音控制、AI/ML和丰富的用户界面。了解恩智浦Matter解决方案的详细信息。

兑现互操作性的承诺

那么,什么在推进智能家居互操作性方面最有前景呢?Matter是一种连接协议,我认为它将为边缘计算的创新解锁重大机会。Matter得到了所有主要智能家居平台供应商的支持,拥有强大的基础。它还基于IP等现代化、成熟的技术,这为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与共存带来了灵活性和效率。例如,Matter定义了应用程序——智能设备相互通信的通用语言,并使用现有技术来实现相互连接——Thread用于低功耗网状网络需求,Wi-Fi用于高带宽使用场景。Matter还使用经过验证的安全标准来实现其安全配置和设备认证过程。

2.jpg

Matter智能家居网络拓扑

Matter实现互操作性,解决能耗管理/可持续性、安全网络等全球问题变得可能。作为一家系统级半导体公司和行业合作伙伴,恩智浦拥有AI/ML, UWB和近程测距等物联网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基于Matter构建,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此外,恩智浦在奥斯汀建立了智能家居创新实验室,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利用突破性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智能边缘技术,预测并解决复杂的智能家居挑战。

展望未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行业发展的起点。随着Matter在设备和家庭网络基础设施中的普及,以及设备类型和功能广度的扩展,消费者和整个行业都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前景。

作者:

3.jpg

Sujata Neidig

恩智浦半导体无线连接事业部市场市场总监

Sujata Neidig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目前担任无线连接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负责推动物联网连接的产品营销和标准化工作。她还代表恩智浦在Thread计划组和连接标准联盟的董事会任职,并担任Thread计划组的市场营销副总裁。她在得州奥斯汀市工作。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5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