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昨天,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酷热中开幕,虽然天气炎热一场,但观众热情更为高涨,到了中午,展馆人满为患,据说还有中暑抬走的。

1.jpg

在本届慕展上,很多本土厂商新品大放异彩,今天,汇顶科技就携连续葡萄糖监测(CGM)解决方案、车规级低功耗蓝牙SoC,重磅亮相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同时全方位展示多元化商用成果,以创新产品组合驱动行业新兴应用加速落地。

据现场目击观众说,甫一亮相的新品就吸引工程师来现场观摩!

2.png

3.png

一起看看有哪些明星新品登场~

看点1:一站式CGM解决方案,健康管理更便捷

在小巧便携的智能穿戴设备上集成葡萄糖监测功能,为关注血糖的人群提供实时、便捷、精准的数据报告和健康生活指导,将成为大势所趋。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CGM设备市场规模约46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19%。面向这一新兴市场,汇顶科技在展会上发布低功耗蓝牙SoC+电化学模拟前端(AFE,Analog Front-end)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终端客户快速开发具有高精度、长续航、小尺寸等突出特性的CGM产品,缩短产品研发上市时间。

4.png

其中,AFE支持最多四电极的电化学应用,提供高达千分之一的电流检测精度;温度测量、电极异常检测的加入,提供更丰富的健康监测功能。专为CGM应用开发的低功耗蓝牙SoC内置多项定制功能,例如集成低功耗电源开关,大幅减少产品在仓储和物流过程中的能耗;支持宽输入电压范围(1.2 V-3.6 V),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产品需求。通过卓越的低功耗芯片设计和系统优化,该方案更易实现长续航目标,降低对系统电池容量的依赖。超小的芯片尺寸,极简的外围BOM,使产品设计更紧凑、佩戴更轻盈。

看点2:车规级低功耗蓝牙SoC,赋能新兴车载无线应用

不断演进的蓝牙技术,正快速推动数字车钥匙、胎压监测、无线电池管理等新兴应用普及,并成为构建汽车互联生态系统的强大驱动力。展会上,汇顶发布符合AEC-Q100 Grade2标准的车规级低功耗蓝牙SoC — GR5405,凭借优异射频和功耗性能、丰富外设资源及蓝牙链路监听系统方案,可为汽车无线应用带来一系列新特性和功能,满足舒适便捷、安全可靠的智慧出行需求。

5.png

针对数字钥匙系统应用,汇顶支持蓝牙Channel Sounding最新标准的产品系列也即将推出,聚焦更高集成度和安全性,加速客户产品开发上市。

6.png

另据路边社消息,上图中的GH3300由于指标优异,打得某国际大厂没有还手之力,目前该大厂要裁撤该竞品团队!

在展会现场,汇顶科技还带来了低功耗蓝牙在IoT领域丰富的商用成果,以及个护健康和智能穿戴的创新健康应用。欢迎打卡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汇顶科技展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4915号),探索更多八卦秘闻!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8日至10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纳芯微自2016年起连续多年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此次纳芯微携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品类,在E4馆4517展位全面展示其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可再生能源和电源等应用领域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

1.jpg

多款车规芯片首发亮相,赋能汽车智能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深入,诸如贯穿式流水尾灯,智能抬头显示等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功能正成为整车设计的亮点,也为集成度更高、控制更智能、通信速率更快的车规芯片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次参展,纳芯微携多款车规新品亮相,其中首次在国内展出的包括集成16/24通道、实现出色热性能的线性LED驱动NSL21916/24;可用于车身电机控制、具备32档可编程微步模式的电机驱动NSD8381-Q1;以及应用于汽车通信、具有信号改善功能(SIC)的CAN收发器NCA1462-Q1。此外,纳芯微还展出用于车身应用的小电机驱动SoC-NSUC1610,并通过汽车主动进气格栅、座椅通风等动态演示,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产品体验。目前,纳芯微在智能座舱、整车域控、智慧照明等汽车智能化领域已经实现了广泛的产品布局,以一站式方案赋能汽车客户的差异化创新需求。

2.jpg

纳芯微多通道线性LED驱动:NSL21916/24

3.jpg

纳芯微车用小电机驱动SoC:NSUC1610

高集成方案助力工业控制系统小型化

工业控制方面,“灯塔工厂”正在生产制造端引领下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其中工控系统的小型化是推动“灯塔工厂”的重要趋势之一,为了提升工厂运营效率,工控设备不仅要占用空间小,还需便于安装和维护,因此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成为关键。慕展现场,纳芯微将展出可用于工业电机驱动系统过压和过温保护的隔离式比较器NSI22C1x系列,其中NSI22C12隔离式窗口比较器通过集成高压LDO和高精度参考电流源,可将系统保护电路尺寸缩小60%。 此外,集成隔离电源、数字隔离器、通信接口的三合一产品NSIP8308x和NSIP1042也将亮相慕展,三合一的集成化设计将显著降低系统尺寸,助力客户打造小型化的工控系统。

4.jpg

集成隔离电源、数字隔离器、通信接口的三合一产品NSIP8308x和NSIP1042

芯片技术创新赋能光储系统降本增效

“光伏+储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光储系统持续的降本增效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系统角度来看,提高母线电压,降低电流成为降本增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因此支持更高电压的SiC功率器件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光储系统中。此次慕展中,纳芯微带来用于驱动SiC功率器件的隔离驱动产品,包括带米勒钳位功能、可避免功率器件误导通的NSI6801M,和在过流的情况下通过DESAT功能保障功率器件不损坏的NSI68515。此外,用于替换逆变器中霍尔模块的贴片式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NSM201x系列也亮相展会,相较于霍尔模块方案可减少50%以上的占板面积,满足微型逆变器等应用对空间和体积的严苛要求。

5.jpg

纳芯微可再生能源及电源解决方案

纳芯微持续聚焦汽车和泛能源(包括光伏储能、模块电源、工控、电力电子、白电等)等高壁垒、高增长行业,2023年,纳芯微在汽车电子领域出货量已达1.64亿颗,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为30.95%,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达59.52%。未来,纳芯微将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应用进行产品布局,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聚焦核心应用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关于纳芯微

纳芯微电子(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 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域。

纳芯微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了解详情及样品申请,请访问公司官网:www.novosns.com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深圳市美特光电子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光电传感器领域的卓越创新和突破,近日荣获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美特光电子在光电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了权威认证。

1.png

一、专利证书:实力的象征与软实力的提升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设计,如感光传感器,测距传感器,颜色传感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对于美特光电子而言,是其实力的重要体现。这一证书不仅保护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免受侵权,更为公司提供了在市场上进行自我宣传的有力武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专利技术的产品往往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这将进一步提升美特光电子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专利证书还为美特光电子带来了更多软实力上的优势。通过专利转让,公司可以收取转让费用,实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专利证书还可以作为抵押贷款的资产,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科技创新:光电传感器技术的突破

美特光电子所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正是对其在光电传感器技术上创新的肯定。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感知设备,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美特光电子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种新型光电传感器,该产品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美特光电子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同时,公司还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光电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三、公司介绍:专注光电子器件的领军企业

深圳市美特光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光电子器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和完善的生产设施,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光电子器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美特光电子在光电传感器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公司的光电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等领域,深受客户好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

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感知设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动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在交通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监测车流量和车速,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在安防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监测入侵情况并触发报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光电传感器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展望未来,美特光电子将继续秉承“专业、创新、诚信、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光电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特光电子将在光电传感器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来源:美特光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天,备受瞩目的电子行业重要展会之一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聚焦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驾驶、卫星通信、机器人、可穿戴、智能建筑、边缘智能、智慧电源、第三代半导体等应用领域等年度热门趋势,吸引了1600+家国内外优质电子企业参展。作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华邦电子以“芯存绿意,共创未来”为主题,再度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1.jpg

三大产品线亮相,展示华邦电子创新实力

随着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加速,尤其是人工智能、汽车、物联网等热门领域的快速迭代创新,使得不同终端设备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在急速增加,各行各业对存储产品的性能、容量和安全性等要求日益提高。华邦电子此次携DRAM、闪存、安全闪存三大产品线亮相,展示了覆盖车用、工业、消费电子、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多领域的全面产品阵容。其中,DRAM产品线以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先进封装等优异性能,满足了用户全方位严苛需求。闪存产品线则包括了一系列高速度、高容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产品,如QspiNAND、OctalNAND、NOR Flash等,为车用、消费电子等容量需求快速增长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而安全闪存产品线中的TrustME®系列,更凭借独一无二的安全性设计、严苛认证标准、强大的部署弹性,满足了从金融交易系统,到汽车网络安全,再到边缘设备保护等不同安全等级的产品需求。

2.png

图左:搭载Winbond DDR3及QspiNAND的Sunplus SPHE8368-P

图右:搭载Winbond车规级DDR3L的Arkmicro ARK1668E

在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现场,华邦电子的明星产品悉数亮相,充分展示华邦电子多年来在存储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创新能力。其中,DRAM、闪存安全闪存产品展区带来了已广泛应用于AI、车用、边缘计算、工业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产品演示实例,包括适用于低功耗设备的HYPERRAM™、LPDDR4/4X、市占率居于首位的NOR Flash,以及满足商业、工业和服务器领域的物联网边缘设备安全运行所需的TrustME®系列安全闪存产品。

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繁荣产业生态

华邦电子不仅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还积极与业界领先的汽车厂商以及各大头部MCU厂商达成了深度技术融合与产品应用。2023年,华邦电子还宣布加入UCIe联盟,进一步在Chiplet生态建设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与生态伙伴的紧密合作,华邦电子在今年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带来了阵容更为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产品。例如,搭载于Mobileye STME-EyeQ4H的4Gb LPDDR4,为 ADAS前置摄像头提供了极具成本效益的低功耗解决方案;以及应用于Xilinx Zynq UltraScale + MPSoC 的OctalNAND,以其出色的 240MB/s 数据吞吐量和可靠性,成为工业与汽车应用的理想选择;而与Sunplus SPHE8368-P合作的工业及车规级DDR3,以及具有缓冲读取和连续读取功能的车规级QspiNAND,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带来了超高性价比方案。

未来,华邦电子将继续秉持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为业界打造更出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华邦电子期待与更多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共同构建更加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

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莅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4110展位与华邦电子技术专家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或关注华邦电子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IDwinbond_wedeliver)。

关于华邦

华邦电子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主要业务包含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致力于提供客户全方位的利基型内存解决方案。华邦电子产品包含利基型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行动内存、编码型闪存和TrustME® 安全闪存,广泛应用在通讯、消费性电子、工业用以及车用电子、计算机周边等领域。华邦电子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在台中与高雄设有两座12寸晶圆厂,未来将持续导入自行开发的制程技术,为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的内存产品。此外,华邦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美国、日本、以色列、德国等地均设有子公司,负责营销业务并为客户提供本地支持服务。

围观 10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北京微链道爱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链道爱")与浪潮信息签署元脑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AI视觉标注训练一体机,支持高效的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和推理,加速AI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提高检测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助力各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1.jpg

微链道爱是一家专注于AI视觉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在视觉大模型、虚拟世界构建、高速3D成像、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在视觉感知和图像识别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微链道爱推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产品能够理解三维空间,拥有物理身体,并能在物理世界中自主工作,具备引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并率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批量应用,为西门子、博泽、安道拓、奥克斯、美的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制造企业期望通过AI视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但面临着如何高效标注海量图片并快速构建高精度AI视觉模型的挑战。

在元脑生态的框架内,微链道爱联合浪潮信息,将共同打造AI视觉标注训练一体机。该一体机融合了元脑服务器的卓越性能与微链道爱DaoAI World平台的先进智能应用,能够为所有计算机视觉研发用户提供高效、精准、智能的一站式标注、模型训练及部署,支持用户快速开发图片实例分割、关键点检测、语义分割、目标检测、异常检测以及分类、OCR等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食品行业等领域。利用该一体机,企业能够轻松实现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简化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过程,在短时间内训练出高精度的模型,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检测的高要求,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经测试,与传统的Labelme标注工具相比,该一体机的智能标注效率提高了约10倍,这意味着,借助强大的一站式集成属性,用户仅需数天即可完成模型训练,不再需要花费数月。

2.jpg

微链道爱总经理张宇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视觉AI平台,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AI技术与服务。借助元脑生态,我们能够更好地释放自身在AI视觉技术领域的创新潜能,连接更多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一体化的AI视觉方案,助力各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浪潮信息人工智能与高性能产品线副总经理张强表示:"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微链道爱加入元脑生态,将为我们的工业客户提供更富竞争力的工业视觉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期待在元脑生态平台上,双方能够加速AI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元脑生态由浪潮信息发起,面向产业AI落地难题,聚合浪潮信息和左右手伙伴的优质AI能力,构建领先的全栈AI解决方案,助力用户智能转型升级。目前,元脑生态已对接600+算法厂商、8000+系统集成商,并打造了商业协作线上平台AIStore,作为知识资源平台、交流服务平台和商机孵化平台,赋能"百模"与"千行"的对接,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科研等领域实现成功牵手和落地应用,助力千行百业加速AI产业创新,高效释放生产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芯启未来:共赴安全、智能、可持续之旅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今日宣布,将于 7 月 8 日至 10 日亮相 2024 electronica China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4  4306,以"芯启未来:共赴安全、智能、可持续之旅"为主题,展示一系列面向汽车电子、机器人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成果,分享德州仪器如何助力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

1.jpg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师英表示,"从机器人到软件定义车辆和储能系统,我们很高兴为大家展示德州仪器的创新技术,并与设备制造商和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德州仪器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我们致力于持续提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产品,同时满足广大工程师的迫切需求。"

2.jpg

多款创新产品及技术,助力工程师创新

德州仪器在展会上带来了覆盖汽车电子、机器人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多款创新产品及技术。

  • 在汽车电子板块,德州仪器将展示面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混合动力、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和区域架构领域的解决方案。

    • 德州仪器携手德赛西威进行新款 CRD03H 角雷达产品联合发布会:德赛西威使用德州仪器的AWR2944传感器芯片打造了低功耗、自监控、高性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

    • 德州仪器携手中车电驱进行双电机控制器电驱主控平台联合发布会:该新品采用了德州仪器 TMS320F280039-Q1 微控制器。作为德州仪器 C2000™ 产品系列的一员,该产品集成了可靠且稳定的旋变软解码方案,可以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大幅节约成本。

    • 德州仪器将展示 Nullmax 的新型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MaxDrive Basic 基于 1*AM62A 的前视一体机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了德州仪器 AM62A 和 TDA4 处理器。德州仪器先进的处理技术与 Nullmax 的全套智驾算法相结合,可帮助推动前视一体技术的革新,并为汽车行业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驾驶解决方案。

    • 德州仪器将展示软件定义车辆的区域架构。通过与合作伙伴的软件协同运作的成果,该演示采用了德州仪器的汽车网关SoC DRA821U-Q1,集合了车辆数据提取、云端数据聚合和无线更新的功能。

    • 德州仪器将携手客户在展台进行新品联合发布。

  • 在机器人板块,德州仪器将展示精密电机控制、边缘处理、智能感应和实时通信的相关技术。

    • 德州仪器将展示一款适用于电机集成式伺服驱动器和机器人应用的 48V、850W 小型三相 GaN 逆变器参考设计TIDA-010936,可有效节省功率板面积并提高控制精度。 

    • 此外,德州仪器将展出来自客户节卡 (JAKA) 的智能冰淇淋机。德州仪器模拟器件广泛应用于该机器中,用于快速高效地生产标准化的冰淇淋,可实现低噪声运行,并提供灵活性、高精度和安全性,同时还有助于实现高集成度和快速响应特性。 

    • 德州仪器将展示使用AM62A视觉SoC进行缺陷检测的操作演示。AM62A配备2 TOPS 深度学习加速器、多达四个 Arm® Cortex® A53 处理器以及用于视频和视觉处理的多个其他加速器。由于AM62A 具有多种计算内核和丰富的外设集,非常适合需要实时高级传感器处理能力的应用。

    • 德州仪器将展出于日前推出的一款适用于 250W 电机驱动器应用的先进的 650V 三相 GaN IPM。该器件可以实现 99% 以上的逆变器效率,能够优化声学性能、缩减解决方案尺寸并降低系统成本。 

  • 在能源基础设施板块,德州仪器将展示用于打造更智能、更可靠的太阳能系统、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 (EV) 充电的技术。

    • 德州仪器将介绍基于氮化镓的1.6kW双向微型逆变器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支持四个相同通道并使用 C2000™ MCU 进行控制。该设计可以连接到光伏 (PV) 电池板或 48V 电池储能系统 (BESS),提供高效灵活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 德州仪器将展示其适用于 1500V 高压电池储能的可堆叠电池管理系统方案。该参考设计集成了电池监控单元 (BMU)、高压监控单元 (HMU) 和电池控制单元 (BCU),可以全面监控和管理能量存储系统 (ESS),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 此外,德州仪器将展示来自客户正浩创新 (EcoFlow) 的800W 车载超充。该产品采用德州仪器氮化镓 (GaN) LMG2100R044、搭载TI第三代C2000™ TMS320F280039C高性能 MCU,助力该产品实现高频高效转换,可帮助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车辆交流发电机的冗余功率为设备实时充电,同时具备反向补电功能, 让车辆电力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

专家演讲,分享行业洞察

7 月 8 日至 9 日,德州仪器的专家团队将出席5场高峰论坛,深入探讨第三代半导体、具有优化的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的下一代电动汽车、软件定义车辆、嵌入式系统创新及创新储能技术等热门话题。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工程进步。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 www.ti.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提升开发者效率

全球化云开发者平台涂鸦智能应用亚马逊云科技的生成式AI技术与服务,在针对智慧领域云开发者平台以及针对企业内部协同办公和技术产研等关键场景打造生成式AI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开发者效率和终端消费者体验。其中,通过"T-Smart开发者平台AI助手"的引入,涂鸦智能进一步简化了产品开发流程,将开发者原本分钟级的开发流程,缩短到通过文本指令实现秒级创建与配置,极大地降低了智能化产品的研发门槛,助力全球开发者开拓更广泛的智慧应用场景,打造多元化的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创新注入新动力。

涂鸦智能是全球领先的云平台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构建智慧解决方案的开发者生态,赋能万物智能。涂鸦智能开创了一个专有的云开发者平台,具备云计算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为智能设备、商业应用和行业开发者提供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智慧解决方案在内的完整产品及服务。通过其云开发者平台,涂鸦智能激发了一个由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AI Agents、系统集成商和独立软件供应商组成的充满活力的全球开发者社区,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敏捷和开放的智慧解决方案生态。截至2024年3月31日,涂鸦云开发者平台累计注册开发者超107.4万人,分布于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成式AI等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AI与IoT正在加速融合,涂鸦智能积极拥抱生成式AI带来的产业创新变革,基于包括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Bedrock在内的一系列生成式AI技术与服务,加速生成式AI场景落地。

面向B(企业)端开发者,在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下,涂鸦云开发者平台迎来了全新迭代升级,基于全托管的生成式AI服务Amazon Bedrock,涂鸦智能使用Anthropic Claude 3模型构建"T-Smart开发者平台AI助手",显著提升开发者效率高达18~20%。Claude 3基础模型具有优秀的上下文理解与长文本处理能力,可根据用户输入语句进行意图识别,支持开发者通过文字指令进行产品开发、方案配置等多种开发流程,并为开发者提供基于AI生成产品资料的功能,如产品文案、电子说明书、小语种翻译等,极大简化了研发流程,并增强产品智能化水平。此外,涂鸦智能还基于Claude 3模型打造了消费者AI洞察工具,可针对全球消费者在不同电商渠道下的用户反馈与产品评价,进行自动化文本翻译与意图识别,并生成数据化产品舆情报告,精准定位产品优缺点和消费者集中问题,并基于涂鸦智能历史专业内容提供优化建议,助力客户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陪伴客户持续创新产品并实现商业成功。

涂鸦智能不仅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的服务提升了外部开发者的效率,在助力其企业内部协同与提质增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涂鸦智能应用Claude 3模型研发了服务助理"涂鸦小智",打通了企业内部即时通讯、权限系统和RPA机器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帮助涂鸦智能客服、运营等团队提供智能客服、内容生成、产品方案推荐等场景。通过对文档内容和历史问答数据的深度分析与挖掘,"涂鸦小智"显著优化业务咨询的响应质量和准确性,有效提升泛化问题回复的准确率。同时面向技术产研,涂鸦智能通过将大模型和产研工具相结合,为其云端研发团队提供贯穿DevSecOps(Development Security Operations,开发安全一体化运营)研发过程的AI编码助理,实现从辅助编码、代码检查、安全审计、业务监控报警、以及服务自愈的全链路赋能,全面提升了研发效率。

生成式AI应用落地的"最后三公里"十分关键,需要大量的工程化资源与投入。在打造生成式AI应用的早期阶段,涂鸦智能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多个技术团队紧密合作,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实验室与架构师团队帮助涂鸦智能进行模型微调的指导与优化,保障涂鸦智能生成式AI项目的快速顺利落地。

涂鸦智能技术副总裁柯都敏表示: "亚马逊云科技在生成式AI领域拥有全栈式布局与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可以帮助我们充分释放生成式AI的潜力,帮助涂鸦为全球开发者推出更高效的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业务持续性增长。未来,涂鸦智能还将与亚马逊云科技持续深耕,继续构建安全高效、敏捷开放的解决方案,推动‘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并赋能开发者,为终端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3个地理区域的105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公司最新出炉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概述了其为减少半导体行业碳排放而付出的各项努力

应用材料公司于近日发布最新一期《可持续发展报告》,详细介绍了公司过去一年里在减少碳排放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推动更可持续半导体行业的协作。

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狄克森表示:“随着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半导体行业需要大幅提升全球芯片制造能力,并同时找到实现净零排放的路径。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解决如此复杂的挑战,应用材料公司致力于在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开展广泛合作,制定并部署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减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崛起有望令半导体行业到2020年代末实现收入翻番,但数据表明,同期内半导体行业的碳足迹也将增加四倍。*为助力解决这一失衡现象,应用材料公司制定了“2040年净零新战略”,一项旨在减少公司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碳排放的合作方略。

2023年,应用材料公司美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采购比例继续保持在100%的水平,全球范围内可再生电力能源的采购比例则提升至70%。公司在奥斯汀物流服务中心建成了得克萨斯州中部最大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预计每年发电将超过820万千瓦时,可供近1100户家庭使用。

应用材料公司2030年“范1”、“范围2”和“范围3”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已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认证。公司正在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减少半导体行业的碳排放。作为施耐德电气Catalyze项目的首批企业赞助商之一,应用材料公司正与其它领先组织并肩作战,旨在推动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加速转向可再生能源。应用材料公司也是半导体气候联盟(Semiconductor Climate Consortium的创始成员和理事会成员,该生态系统合作组织着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半导体行业的脱碳进程。

应用材料公司自2005年以来持续报告社会责任和环保事项。公司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及《附录》反映了应用材料公司的环境行动及其为促进包容文化、推动人权倡议所做的努力,如欲获取完整报告,请访问公司网站“报告政策”页面。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来源:imec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伟创力智能制造工程团队副总裁 Murad Kurwa 阐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如何优化产品检测的过程。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不断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并带来其他益处。

据伟创力智能制造工程团队副总裁Murad Kurwa 称,在产品沿着生产线移动时进行检验,

是一个特别适合改进的领域。Kurwa表示:“传统的制造检验流程需要工人在产品沿着生产线移动时进行检查。但是,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速度,以至于仅依靠人力很难保证检查的质量。”

长时间的检查可能导致视觉疲劳,从而产生人为错误,但这对这些技术来说并不是挑战。

制造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对挑战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视觉检测和检验系统可以进一步优化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准确性。

“要启动这一流程,工程师需要根据他们正在分析的产品和系统来标记和训练模型。在此基础上,工程师应该根据发送给人工智能模型的照片显示并生成检测结果。” Kurwa说到:“最后,在部署之前,团队必须对结果进行评估,以确保不会出现因数据或训练不佳而导致的误报或错误。"  

一旦置信度达到一定水平并已对功能进行了编程,解决方案就可以用于关键的错误群组,如图像分类、异常检测、目标检测和分割。为了应对产品检测方面的一些常见挑战,伟创力开发了两种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检测和检查系统,专门用于改进工厂车间的质量检查。

Kurwa表示:"该系统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检测出人工检测人员或传统视觉系统难以发现的缺陷。"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系统还能在工作中学习,稳步提高性能。即使系统不能立即提高效率,但它的学习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回报。"

2022 年,伟创力在多个生产基地实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检测流程时发现,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监测质量,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些系统还大大节约了成本,能够在将零件发送到生产线上的下一工序之前识别问题,从而减少废料。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对制造业的广泛影响

该系统在车间应用后,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在检查硬件生产的伟创力现场,客户看到了:

  • 效率提高了30 %

  • 在一个月内,初次投资回报率达到了97%。

在另一个涉及金属板部件产品生产的地点,客户看到了28%的效率提高和超过100%的投资回报率。

除了提高产量和节省成本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检验系统还带来了其他好处,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它对员工的影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并没有取代工人,而是为检测人员创造了提升技能的机会以管理新技术,不再需要进行繁重的检验。”Kurwa说到:“工人们也可以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生产运营。这不仅可以提高士气,还可以改善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

关于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和风险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在实际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Kurwa表示:“不利用这些技术的公司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伟创力的实践表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为工人创造新的职业机会。”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处于工业 4.0 努力实现运营转型的最前沿。正如伟创力所证明的那样,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检验工具是提高企业业绩和产量的有效方式。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 603986)携80余款创新方案隆重亮相2024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从工业、数字能源、汽车电子,到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兆易创新凭借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多元化的产品阵容、深入的市场钻研,全面展现其追求卓越和开放创新的理念,为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智能体验。

1.jpg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7月8日至10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兆易创新位于E4馆4300展位,敬请莅临。

高效可靠,数字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新浪潮,从光伏、储能、充电桩到工业及通讯电源,兆易创新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致力实现复杂的能源管理和效率提升,并保障能源使用的可靠性。

  • 基于GD32F527高性能MCUGD32VW553 RISC-V Wi-Fi 6 MCU无线能源监控通讯方案:拥有丰富的以太网、RS485、USB、SDIO等接口资源,以及外接大容量SDRAM、Flash,满足Wi-Fi和蓝牙双模通信方式,支持安全可靠的OTA升级,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光储一体机设备的数据通信和采集等广泛应用场景。

  • 基于GD32H7超高性能MCUAI算法的直流拉弧检测方案:在500K采样率下可以支持多达12路ADC通道的拉弧检测实时AI推理能力,算法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提供数据采集工具和一键训练工具,能够对直流拉弧现象即时响应,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兆易创新还展示了500W PFC+LLC数字电源90W可调数字电源1KW光伏MPPT锂电池模块双向储能逆变,以及低压BMS等方案,结合了GD32E5高性能MCU和GD25/55高可靠性SPI NOR Flash,为能源应用保驾护航。

边缘计算,工业效率加速升级

在工业领域,边缘计算正成为提升效率和优化运营的关键技术,兆易创新Arm® Cortex®-M7内核的GD32H7 600MHz超高性能MCU具备卓越的处理能效、丰富的链接特性以及多重安全机制,为工业4.0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的发展。

  • EtherCAT伺服从站应用方案:采用GD32H7作为主控,伺服驱动采用标准的CIA402协议,通过TwinCAT进行实时控制;支持轮廓位置模式(PP)、30种原点回归模式(HM)和循环同步模式(CSP);速度观测器实时进行速度观测,提高了速度的平滑性和响应速度。体现了GD32H7强劲性能、高实时性、高集成度,在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中具备优势。

  • Profinet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GD32H7支持更快的执行效率,内置4MB Flash和1MB SRAM,在单芯片上可运行多协议,该解决方案支持Profinet、Profibus、CANopen、Modbus、EtherNet/IP、CC-Link IE Field Basic、DeviceNet等10种从站协议以及协议转换,并提供Keil/IAR/GCC库,帮助用户快速的进行二次开发。

  • LVGL/emWin/ThreadX RTOS GUI图形显示方案:支持LCD显示、触摸控制、二维码、图片解码、文件浏览等功能演示,配合上位机模拟器方便客户在PC端进行UI设计和开发,以及逻辑功能验证。通过串口、以太网及CAN等总线通讯接口连接PLC、变频器、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让用户以更智能的方式进行交互。

兆易创新全面展示十余款基于GD32H7的工业解决方案,突出其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和大容量存储空间,为工业应用提供理想之选。

驱动未来,汽车电子持续开拓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电气化程度正在不断加速。兆易创新提供车规级GD32MCU,具有主流型配置、优异特性和配套的产品级软件,以及车规级GD25/55 SPI NOR Flash,为车身控制、车用照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及电机电源等多种车用场景提供主流开发之选。

  • 搭配GD25/55 SPI NOR Flash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GD25/55高速、大容量车规级SPI NOR Flash支持DTR和ECC功能,具有高读取速率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芯驰、黑芝麻、联阳ITE等国内及海外主流平台,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车身控制等系统提供可靠的代码及数据存储。

  • 基于GD32MCU的多款汽车电子解决方案:采用GD32A503车规级MCU和GD25 SPI NOR Flash的全国产化数字仪表方案,支持H.264解码、双图层缓存、图像缩放和MIPI DSI/LVDS输出;采用GD32E230 MCU设计的多款充电桩方案,提供高性价比;同时还展出了基于将要推出的GD32A7系列的自适应矩阵大灯、车身控制以及BMS等参考设计。

智慧物联,拓展消费新领域

新兴消费电子市场的日新月异,对低功耗、多功能集成、小尺寸的芯片功能需求不断提升,兆易创新低功耗、小封装GD25 SPI NOR Flash及GD32L235系列低功耗MCU、GD32VW553系列无线MCU紧贴市场需求,解锁更多创新应用。

  • 基于GD32L235低功耗MCU的智能键盘方案:支持常用功能、截屏、语音助手唤醒、背光控制等多种智能键盘功能,充分利用GD32L235的多种低功耗模式,实现键盘更低的睡眠功耗。

  • 基于RISC-V内核的GD32VW553无线双模MCU Matter无线连接方案:支持Wi-Fi 6,BLE 5.2,符合Matter Over Wi-Fi应用标准,支持各种Matter设备无缝互联,增强智能家居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一并展示的还包括智能手环、TWS耳机充电、智能家居等丰富的消费电子方案,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开发体验。

兆易创新坚守追求卓越和开放创新的精神,在细分领域深入挖掘和精心培育,为能源、工业、汽车、物联网、消费电子、移动通讯和网络通信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全面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

关于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