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负责监管蓝牙技术的行业协会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今日宣布推出蓝牙信道探测(Bluetooth® Channel Sounding)。这一全新的安全、精密测距功能有望提高蓝牙互联设备的便利性、安全性和保障性。通过为数十亿设备带来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蓝牙信道探测将为开发人员和用户创造更多可能性。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执行官Neville Meijers表示:“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互联设备拥有了距离感知能力,就会出现许多新的可能性。为蓝牙技术添加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体现了蓝牙技术联盟社区的承诺——致力于不断加强人们彼此之间以及与设备和周围世界的联系。”

这项新功能将赋能包含蓝牙“查找(Find My)”及数字钥匙解决方案等各种应用。

蓝牙“查找(Find My)”解决方案

除了贴在钥匙、钱包、背包和行李等个人物品上的蓝牙标签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蓝牙设备都加入了“查找”功能,因此任何蓝牙互联设备都有可能成为“查找”设备。通过蓝牙信道探测技术,开发人员很快就能为“查找”设备添加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这将提高“查找”解决方案的精度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用户找回遗失物品的便捷性和速度

1.jpg

【图一】蓝牙信道探测可在“查找”解决方案中加入真实距离感知功能

蓝牙数字钥匙解决方案

从汽车、房门、大门到保险箱和自行车,都在使用蓝牙技术实现无钥匙进入和更安全的锁定机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蓝牙信道探测提升数字钥匙解决方案的安全性与用户体验,确保只有当授权设备在一定距离内时门锁才会打开。

2.jpg

【图二】蓝牙信道探测将强化数字钥匙解决方案的安全性与用户体验

智慧车联开放联盟(ICCOA)秘书长冯云昇先生表示:“我们期待在即将发布的蓝牙数字钥匙规范中加入蓝牙信道探测。这一新功能有助于ICCOA 继续为全球司乘带来更高的性能、便利性和安全性。”

智慧车联产业生态联盟(ICCE)副秘书长任峰先生表示:“ICCE致力于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促进跨行业合作实现无缝衔接的智能车载服务。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将蓝牙信道探测作为一种测距方法加入ICCE车钥匙标准中,并十分期待成果。”

除了“查找”和数字钥匙解决方案以外,蓝牙信道探测还将为其他应用带来益处,深入改变人们与互联世界的互动方式。

ABI Research高级研究总监Andrew Zignani表示:“蓝牙信道探测将适用于消费、企业和工业环境。例如,蓝牙鼠标、键盘和游戏控制器将根据与笔记本电脑的距离自动在激活和非激活状态之间切换;工业环境中,具有距离感知功能的蓝牙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解决方案只能在安全距离内使用,因而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用于联网照明控制等的蓝牙设备网络能通过这项技术更轻松地进行自配置,提升系统性能。据预测,仅2024年支持蓝牙的设备数量就将超过 50亿,该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

蓝牙信道探测的优势

蓝牙信道探测为开发人员带来三大优势,使他们能够轻松、安全地为互联设备添加精细测距功能。

  • 精确性:蓝牙信道探测利用基于相位的测距(Phase-based Ranging, PBR)技术实现蓝牙互联设备之间的高精度测距,并在相当长的距离内确保厘米级精度,满足绝大多数应用的需求,而且简单的互联设备也能充分利用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

  • 安全性:随着互联设备数量的增加,保持连接的完整性也变得愈发重要。蓝牙信道探测采取多层强大的安全措施,包括辅助测距方法、基于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 RTT)的距离约束等,通过增加保护层对抗复杂的中间人(Man-In-The-Middle, MITM)中继攻击。

  • 普遍性:目前各种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均已采用蓝牙技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通过蓝牙信道探测,开发人员无需设计新的无线技术方案,就能为蓝牙互联设备添加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

三星电子团队连接系统LSI部门执行副总裁Joonsuk Kim表示:“蓝牙信道探测将为大量蓝牙设备带来真实的距离感知功能,为各行各业的距离感知应用创造新的可能性。通过蓝牙信道探测,我们能以厘米级的精度提高‘查找’应用的性能,帮助客户更轻松地找到物品。此外,蓝牙信道探测还能提高数字钥匙解决方案的安全性,为使用无钥匙进入解决方案的用户提供多一层保护。而这些只是蓝牙信道探测变革潜力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实现。”

蓝牙信道探测是蓝牙核心规范 6.0版本中的一项新功能。如需了解蓝牙信道探测及其潜在应用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bluetooth.com/channelsounding

另外,蓝牙技术联盟策划的系列创新技术短视频栏目《蓝牙创新说2024已经开播,共八期,由联盟多位专家领衔并携手成员公司的资深行业人士,围绕蓝牙信道探测的发布,以视频形式对蓝牙最新技术趋势和应用案例展开深入分享和共同探讨。

关于蓝牙技术

蓝牙(Bluetooth®)技术是一项简单、安全的全球通用无线通信和定位标准,采用它的产品年出货量已超过50亿。自1998年问世以来,蓝牙技术创造的连接开拓了新的市场、塑造了文化,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蓝牙技术最初只是一项简单的线缆替代技术,而如今它已成为一条使人们生活更加安全、高效和幸福的无形纽带。

关于蓝牙技术联盟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非营利会员组织,负责监管蓝牙技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无线标准之一。蓝牙技术联盟是国际标准制定组织、产品认证机构、专利和商标许可管理机构,以及行业贸易协会的独特结合体。该组织通过与40,000多家会员企业合作,不断改进技术,重新定义无线通信应用的可能性。

了解更多关于蓝牙技术和蓝牙技术联盟的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bluetooth.com/zh-cn/,或关注蓝牙技术联盟官方新浪微博、微信(搜索蓝牙技术联盟)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RDO)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安全、高速连接解决方案的创新性企业。随着数据基础设施市场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需求也不断攀升。Credo的产品以其卓越的能效表现,满足了上述市场对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Credo将在2024年9月11日至13日于深圳举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 2024)上,展示其最先进的创新光通信解决方案,展台号为12C29。

Credo市场副总裁Chris Collins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与Credo的全球客户相约此次展会,并向他们展示我们针对AI网络而设计的最先进的400G和800G光DSP创新技术。CIOE以汇聚光电行业的精英企业而闻名,我十分期待借此契机与我们的客户会面,让我们的尖端解决方案与客户不断演进的需求相匹配。”

届时,Credo将在其展位上的非公开动态展示厅为预约客户提供专属的动态展示和讲解。展出将主要基于以下产品:

Dove 850,专为LRO(线性接收光连接Linear Receive Optics)应用而设计的 800G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

Seagull 452,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的用于400G AOC及多模光纤收发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

Dove 800,广泛适用于各种800G 单模及多模光纤收发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

Credo展台位置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信息通信展区通信器件模块馆(12号馆)的12C29展位。

敬请与您的CREDO销售代表联系或发送邮件至sales@credosemi.com预约专属演示及与CREDO技术、市场专家们面对面交流的会议时间。

Credo诚挚的邀请所有CIOE参与者访问12C29展位,了解更多信息。

如需了解文中Credo产品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跳转至对应产品介绍页面。

关于Credo

我们的使命是不断突破数据基础设施市场中每个有线连接的带宽壁垒,提供高速连接解决方案。Credo是提供安全、高速连接解决方案的创新者。随着整个数据基础设施市场对数据速率和相应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Credo的解决方案可提供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成本效用。Credo的创新在缓解系统带宽瓶颈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功耗、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redo的解决方案优化了以太网应用中的光电连接,服务于包括新兴的100G(或Gbps)、200G、400G、800G及新兴的1.6T(或Tbps)端口市场。Credo的产品均基于Credo在串行化/解串行(SerDes)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的专利技术。Credo的产品主要包括光通信及线卡芯片、有源电缆(AEC)以及SerDes Chiplet;IP解决方案主要为SerDes IP许可。

您可访问:https://www.credosemi.com或在LinkedIn上关注Credo获取更多产品信息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03209758/zh-CN/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公布2023年第二批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大华股份获得"全省视觉物联融合技术重点实验室"认定。此次获批全省重点实验室,不仅是对大华股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高度认可,更是大华在视觉物联融合技术研究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jpg

全省视觉物联融合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大华股份携手浙江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方共建,实验室将聚焦于研究面向意图感知的物联融合技术,解决传统视觉信息无法满足大规模智能应用的可达性和可控性要求,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广泛的高质量价值数据能力,支撑大规模视觉联网下的多元化智能发展。

2.jpg

大华股份长期深耕感知和物联领域,在感知技术上,构建全域6D感知技术架构,将视觉融合被动红外、微波、雷达、振动、音频等技术,实现空间、时间、色彩、亮度和多频谱波段等技术的创新组合与应用,形成全方位智能融合感知体系,全面提升感知的适应力、融合力与关联力,提升感知数据价值;在物联技术上,构建全场景连接能力及面向智能意图的融合连接能力,围绕网络连接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和前沿网络技术三个方面,深入研究5G/4G、Wi-Fi、LoRa、以太网等传输技术,为多维感知数据在不同场景下提供相适配的物联方案。

大量创新技术在产品中不断实现工程化落地,取得丰硕成果,如大华夜视王2.0产品的超强感知能力,在无补光灯情况下,让黑夜如白昼般清晰;雷达水位观测球的雷视融合感知能力,实现毫米级水位精准检测,适应雷雨、雾气等复杂极端天气。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积极推动视觉物联融合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和标准体系构建等,为行业赋智赋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09月05日,作为国内首家数字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宣布正式加入甲辰计划(RISC-V Prosperity 2036)。思尔芯将利用其芯神瞳原型验证系统,为包括SG2380和香山在内的高性能RISC-V处理器及IP提供演示平台,助力业界开发符合各类商业应用的解决方案。

1.jpg

“甲辰计划”由ASE实验室、PLCT实验室和算能(Sophgo)联合发起,旨在推动RISC-V在未来12年内实现从数据中心到桌面办公、从移动设备到智能物联网的全方位信息产业覆盖,打造开放标准体系及开源系统软件栈。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围绕SG2380和香山等高性能RISC-V处理器及IP,帮助行业开发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商业应用。此前,由国人主导的“香山”RISC-V处理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技术演进与应用落地上取得显著成果,这离不开思尔芯芯神瞳原型验证解决方案的支持。此次思尔芯加入甲辰计划,标志着公司对RISC-V生态的进一步支持。

思尔芯是国内首家数字EDA供应商, 业务覆盖架构设计、软件仿真、硬件仿真、原型验证及EDA云服务等,已提供完善的数字前端EDA全流程,也是业内最早开发原型验证工具的企业。其中,思尔芯的芯神瞳Prodigy原型验证解决方案,凭借20年的技术积累和全球600+客户的信任,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于2023年初被工信部评为“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在“香山”项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4年由达摩院举办的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在演讲中表示:“随着新型算力需求的激增,RISC-V的发展即将迎来应用爆发期。”预计到2025年,RISC-V将拥有超过100万名开发者,并进入世界超算TOP 500排行榜,到2030年甚至有望跻身TOP 10。我们正处于计算机体系架构和基础软件系统的黄金时代,开放指令集架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挑战和工程机遇。

此次加入甲辰计划,思尔芯想通过原型验证为RISC-V生态带来更大的助力。首先,思尔芯的芯神瞳原型验证系统构建了一个在真实硬件上测试软件功能与性能的平台。以RISC-V处理器“香山”为例,可基于思尔芯的芯神瞳原型验证系统,通过结合显卡运行Linux和图形界面,以直观地评估其性能。这为开发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可以据此进行优化以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性能标准。此外,思尔芯的解决方案还支持高度可扩展性和定制化,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为RISC-V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jpg

思尔芯副总裁陈英仁表示:“针对RISC-V的推广,思尔芯致力于提供一系列优化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将全面覆盖微架构分析、系统整合、规范符合性测试及软件性能评估等多个关键环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帮助RISC-V生态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这一新兴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他还表示,随着思尔芯加入甲辰计划,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加速推动RISC-V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共同开创RISC-V生态的繁荣未来。

关于思尔芯 S2C

思尔芯(S2C)自 2004 年设立上海总部以来始终专注于集成电路 EDA 领域。作为国内首家数字 EDA 供应商,公司业务已覆盖架构设计、软件仿真、硬件仿真、原型验证、数字调试、EDA 云等工具及服务。已与超过 600 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图像处理、数据存储、信号处理等数字电路设计功能的实现,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5G 通信、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领域。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建立了全球化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服务网络,在北京、深圳、西安、香港、东京、首尔及圣何塞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思尔芯在 EDA 领域的技术实力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通过多年耕耘,已在数字前端 EDA 领域构筑了技术与市场的双优势地位。并参与了我国 EDA 团体标准的制定,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工业软件优秀产品、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资质。

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www.s2ceda.com

来源:思尔芯S2C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耐用性和性能的期望日益增长,市场上对元器件的选择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众多关键组件中,NAND Flash因其在数据存储和处理速度上的核心作用,成为了厂商们尤为重视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NAND Flash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存储需求,更要在性能、可靠性以及耐用性上达到更高的标准。客户期望的不再仅仅是"够用",而是"超越期望"。

近日,在ELEXCON2024深圳国际电子展上,江波龙首次提出了PTM(存储产品技术制造)商业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公司的自研存储芯片、固件、硬件和先进封测制造技术,实现更灵活、更高效的全栈式定制化服务和一站式交付。

同时,江波龙还正式公布了自研的2xnm SLC NAND Flash系列产品,以创新技术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闪存需求,为PTM商业模式下的自研存储芯片注入了新动力。

全新制程工艺 业界领先性能

新一代的FORESEE SLC NAND Flash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产品采用2xnm工艺,不仅实现了业界领先的166MHz工作频率,而且在电路设计上进行了创新,有效降低了噪声干扰,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写。在性能及容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各应用场景对于可靠性和微型化的要求并未降低。工程师团队针对不同SoC方案,通过高精度电路和改进的读写算法,集成了具有更强纠错能力的片上ECC引擎。在保持小尺寸的基础上,FORESEE SLC NAND Flash具备更卓越的数据保持能力和擦写耐用性。

经过江波龙全面的测试流程验证,该产品能够满足10万次擦写性能和10年数据保持时间的严苛要求。

自研Flash芯片 探索多元选择

FORESEE 2xnm SLC NAND Flash系列提供SPI(x1/x2/x4)和PPI(x8)两种主流接口选项,并提供2Gb、4Gb和8Gb等多种容量选择,支持-40~85℃至-40~105℃的宽温工作环境,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此外,WSON8、TSOP 48、BGA 48和BGA 63的多样化封装形式,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的集成设计方案。该款产品广泛应用于xPON、WiFi路由器、IPC、MIFI和CPE等市场,为智能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支持。

1.jpg

迎接WiFi7时代 定制客户未来所需

以无线路由器设备为例,当前WiFi5&6使用的主流闪存容量为1Gbit甚至容量更小的128Mbit,但随着WiFi7路由器、FTTR等高性能设备逐渐开始商用,需要使用2Gbit SLC NAND Flash才能够满足其系统要求。同时,当前主流的SPI NAND Flash主频规格为120MHz,未来随着AI及边缘计算的规模化发展,133MHz和166MHz的更高主频规格将有望成为市场"新宠"。

FORESEE团队深刻理解客户需求,为了满足市场对读取性能的需求,FORESEE 2Gb SPI NAND Flash产品支持DTR模式,在不升频的情况下,支持时钟上升沿及下降沿接收地址信息并传送数据,并在Quad SPI模式下实现了数据吞吐量的显著提升。此外,团队通过不断优化芯片设计,产品还加入了内部cache的页数据搬移技术,极大提高了文件系统效率和关键数据的调用效率。

控制器与Flash设计+固件开发+封测制造

存储芯片完整垂直整合能力

通过在NAND Flash、主控芯片和封测制造能力的一系列布局,江波龙在技术、制程工艺、产能效率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进一步提升在存储芯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从芯片设计到产品测试,再到规模化量产,江波龙已构建起存储芯片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存储产品技术制造的全栈定制服务。

未来,江波龙研发团队将不断深化SLC NAND Flash芯片设计能力,持续优化产品规格,增强SLC NAND Flash的易用性,为MLC NAND Flash的自主批量生产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入挖掘NAND Flash、DRAM、主控芯片的应用潜力,并融合前瞻性技术,寻求更先进的工艺节点来设计产品,从而加强产品线的协同效应,实现存储性能与成本效益的最优平衡,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DBC德本咨询发布"2024数据要素服务商排行"榜单,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凭借其在数据要素领域的杰出表现和综合实力成功入选。这不仅体现了软通动力在数据要素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更凸显了行业及伙伴对软通动力在数据要素领域战略布局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1.jpg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数据要素服务商,软通动力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栈式的数据服务,以咨询服务为牵引,以数据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据标注和数据归集等服务为辅助,以算法基础设施以及行业大模型训练和微调为发力点,以大模型场景应用为驱动,唤醒数据要素的潜能,帮助用户构建数据要素业务闭环。

通过将AI与具体的咨询解决方案相结合,软通动力在数据治理基础上找出AI应用场景,在数据治理、数据入表、数据+AI等业务领域,实现了对企业客户业务板块从上至下的逐步覆盖。如基于数据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以及结合AI的供应链智能化方案,通过把握供应链全局运营情况,有效助推客户业务提质增效。此外,面向金融科技,软通动力通过不断深耕数据中台、数据治理、泛金融生态场景等应用领域,不仅中标多个行业大型项目,更为多家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客户带来了显著的价值提升。

未来,软通动力将继续加大在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拓宽市场关注点,引领数据要素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围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助力构建数据要素的新生态,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借助人工智能数据周期(AI Data Cycle)存储框架,释放数据的AI力量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蔡耀祥

1.jpg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蔡耀祥

如今,AI无处不在。各个行业正通过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来支持创新的应用和用例。我们大都对于时下GPUCPU和内存这类以计算为主的基础设施有所耳闻,而数据存储作为AI的“第三支柱”,也正对AI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对于文本的AI训练相对简单,但当转向音频、图像以及视频时,所生成的数据量将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对存储的需求自然而然会有很快的攀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总量也在持续增长。IDC预计截至2028年,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接近400 ZB(泽字节,Zettabyte[i]

在数据生成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数据存储技术对于人工智能数据周期(AI Data Cycle中不同阶段基础设施和工作负载的容量、性能、能耗效益以及成本效益都至关重要。AI系统在处理和分析现有数据的同时也会产生新数据,其中很多数据会因其功能性或娱乐性被保存。新型AI用例和更先进的模型令现有数据资源库和额外数据源对模型上下文和训练的价值更甚。数据的不断生成促成了更多的数据存储,而更多的数据存储又进一步推动数据生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人工智能数据周期就此诞生。

西部数据在今年6月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数据周期存储框架,该框架阐明了在大型AI工作负载的六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存储重点,帮助企业级数据中心规划者厘清AI和数据存储之间的动态关系。西部数据也正积极调整产品路线图,以满足在AI驱动下不断升级的需求,更大限度地提升性能和容量并降低能耗和TCO(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人工智能数据周期的六大阶段

西部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周期,详细解读了AI管道六个阶段中数据从收集、训练到推理的存储细节。


2.png

<人工智能数据周期>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人工智能数据周期的各个阶段。

1)原始数据存档,内容存储:从各种来源安全高效地收集并存储原始数据,以用于训练模型。所收集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至关重要,为后续的所有阶段奠定了基础。

在此阶段,查找并收集数据集需要大容量存储,通常来说会用到大容量企业级HDDeHDD)。由于企业级HDD可以经济高效地存储巨量规模化数据,且拥有更低的TCO,被视作是建立深度内容资源库的理想选择。全球线上和可访问的冷数据及温数据都主要通过它来保存。具体来说,选用单盘容量点更高的HDD能够帮助云和企业级用户提升存储密度,实现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扩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容量需求。

2)数据准备和转换:在该阶段,数据会被处理、清洗和转换,以供模型训练使用。在AI场景下,这一阶段需要执行的操作很复杂,并且对性能的要求也更高。数据需要首先被转化为AI模型可以使用的信息,包括对文本、图片、视频以及所有输入AI模型的内容进行矢量化处理。这也是AI管道中对各方面需求都更高的阶段,对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这是一个对性能要求很高且存储密集的阶段,该阶段的存储选择从HDD转向了SSD,从而建立高速数据湖以支持数据准备和转换。在该阶段,用户会部署采用大容量企业级SSD(eSSD)的全闪存存储系统,以增强现有的基于HDD的资源库,或用于新的全闪存存储层。

3)AI模型训练:AI模型会在该阶段进行反复训练,从而基于训练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具体来说,模型是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上进行训练的,而训练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大化GPU利用率和专门的高性能存储。

从数据中心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工作负载对计算性能的要求极高,所以需要我们再次转变存储策略。这一阶段理想的SSD是高性能、低容量、以计算为目的企业级SSD,确保向GPU集成系统输入数据的环节不会因存储性能不足而受到影响。此外,在该过程中还有很多复杂的操作,如检验点、归档等,可能会根据计算状态,将整个数据集写回数据湖或进行检索。因此,计算密集型存储和基于闪存的数据湖在该阶段有时会混合应用。

4)界面交互:这一阶段涉及为AI模型建立用户友好型界面,包括各类应用程序接口(API)、仪表板和工具等,使得上下文的特定数据和终端用户的提示可以结合起来。AI模型会被整合到现有的互联网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在不取代现有系统的情况下增强其功能,进一步推动了存储需求。

这一阶段的存储重点在终端,比如在客户端设备、移动设备以及物联网设备。这些都是真正执行推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较高的性能需求来应对推理过程,也有更大的容量需求来应对新数据的产生。

兼顾性能和容量的客户端存储设备填补了这些需求。最终这些内容会回到基于HDD的长期内容存储系统中,无论是归档或云端的。换言之,PC和笔记本电脑需要容量更大、性能更强的客户端SSD(cSSD),手机、物联网系统和汽车会需要容量更大的嵌入式闪存设备,以在边缘已有的应用中增强AI。

5)AI推理引擎:第五阶段是奇迹实时发生的地方。在这个阶段,训练好的模型被部署到数据生产环境中,对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实时的预测或者生成新的内容。推理引擎的效率将直接影响AI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这一阶段需要用于缓存的高性能eSSD、用于高速数据湖的大容量eSSD、大容量cSSD以及用于AI驱动边缘设备的嵌入式闪存。

6)新内容生成:最后一个阶段是新内容诞生的地方。AI模型所带来的洞察分析经常会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因其价值或趣味性而被存储。尽管这一阶段标志着循环的结束,但与此同时生成的新数据又会被反馈到数据周期中,通过不断提升数据价值以用于未来模型的训练和分析,实现持续的改进和创新。

生成的内容将被存储到大容量eHDD中,在数据中心实现大容量存储、备份和归档。同时,大容量cSSD和嵌入式闪存设备也将用于存储边缘设备中额外由AI驱动的数据。

合理的存储产品组合,进一步优化AI领域投资效益

上述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基础设施需求、计算需求、存储需求以及不同的工作负载特性,但每个阶段都是整个人工智能数据周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不同阶段差异化的存储需求,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存储组合来应对大规模AI运算负载,搭建更为先进的存储基础架构,进而提高AI工作流的效率并降低TCO,进一步优化在AI领域的投资效益。

西部数据已战略性地调整闪存和HDD产品和技术路线图,帮助应对人工智能数据周期中每个关键环节的数据存储需求。

西部数据现已正式向指定客户出样具备行业领先容量的32TB 企业级ePMR HDD。全新的大容量Ultrastar DC HC690 UltraSMR HDD专为超大规模云和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巨量数据存储需求设计。在人工智能工作流这类对大规模数据存储和低TCO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下,该产品可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凭借先进的ePMR技术和OptiNAND技术、长远的产品规划和可预见的容量提升,西部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充分应对当前乃至未来AI应用对存储日益增长的需求。

3.jpg

<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HC690 UltraSMR HDD>

为满足市场对大容量SSD的需求,西部数据全新的企业级SSD将容量提升到了32TB64TB,并针对人工智能数据周期中第二阶段的高性能存储需求和其他大容量性能存储需求着重优化。全新Ultrastar DC SN655+企业级SSD采用PCIe Gen 4接口,并集成了多项用于服务AI用例的软件特性和功能。

4.png

<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SN655+ 企业级SSD>

针对人工智能数据周期第三、四、五阶段的高性能存储需求,西部数据推出了旗下首款企业级PCIe Gen 5.0解决方案——Ultrastar DC SN861 SSD,拥有市场领先的随机读写表现,容量高达16TB,随机读取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约3倍,超低的延迟和非凡的响应速度尤其适用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的训练、推理和AI服务部署。此外,更低的能耗能够提供更高的每瓦特IOPSIOPS/Watt),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TCOPCIe Gen 5带来的带宽提升满足了AI行业计算密集型工作环境对高速计算和低时延的需求。

5.png

< 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SN861企业级SSD – U.2 >

6.png

10:01:02

< 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SN861企业级SSD – E1.S >

AI提速内容增长,数据存储未来可期

在数据中心,预计未来五年内,HDD 和企业级SSD 都有显著的 EB 级增长机会。

在客户端,无论是移动设备还是PC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支持AI以及AI驱动的PC和移动设备正在涌现。这些设备对性能的要求更高,同时由于需要处理和存储的数据量正不断增加,对大容量的存储需求也在上升。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存储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西部数据预计在未来五年内,PC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cSSD需求会出现25%35%的增长,智能手机的闪存需求会出现40%50%的增长。

人工智能数据周期展示了这一持续生成数据和使用数据的循环,并阐述了这一循环是如何加速对高性能且可扩展的存储技术的需求。存储对管理大型AI数据集、高效重构复杂数据并推动进一步创新来说至关重要。西部数据深刻理解AI和数据存储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不断提供更大容量产品的基础上,为下一代AI工作负载所需要的极致性能和耐用性提供量身打造的存储解决方案。凭借持续丰富扩展的产品组合、长远的技术路线和不懈突破创新,西部数据将帮助用户释放AI的革新力量,创造更多价值。


[i] 来源: IDC Global Datasphere Forecast, 2024-2028, 2024年5月, US52076424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 H•I³ AI 探索峰会上,软通动力再次于鸿蒙生态领域实现突破。此次活动中,软通动力携子公司鸿湖万联重磅发布了SwanLinkOS 5(天鸿操作系统),并联合软通计算(同方计算机)强势推出搭载SwanLinkOS 5的开源鸿蒙AI PC和智能交互平板等新一代智能产品。以"开源鸿蒙+AI"为核心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jpg

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鸿湖万联总经理秦张波现场发布SwanLinkOS 5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开源鸿蒙与AI的融合为中国科技创新生态注入了新动能。开源鸿蒙构建了一个灵活且可扩展的操作系统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而AI则为这一平台赋予了智能化能力,精确满足用户需求。这一结合不仅为各行业的智能应用带来了新生机,更为智能终端新形态带来了无限可能。

领航开源鸿蒙技术革新

鸿湖万联SwanLinkOS 5基于OpenHarmony 4.1.1 Release最新版本,全面集成互联互通、4G/5G数据与语音支持、多屏同显/异显、异芯片架构支持等强大功能,并创新性地融入了多项亮点,旨在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鸿湖万联已与软通计算(同方计算机)和广闻科技强强联手,积极开展SwanLinkOS 5商用测试,搭载该系统的开源鸿蒙AI PC和智能交互平板商用版本预计将在年内正式上市。这将引领国产智能设备应用的新潮流,树立行业的新标杆。

筑基全国产智能终端新形态

搭载SwanLinkOS 5的开源鸿蒙AI PC,采用全国产领先的CPU和GPU不仅能满足高性能业务需求,又能带来极致视觉体验。这款智能终端将尖端技术与卓越体验完美结合,成为高效、便捷、安全与智能办公生活的新选择。与此同时,搭载SwanLinkOS 5的智能交互平板则集成了多屏协同、应用接续和响应式人机交互等智慧功能。它深度融合了软通计算(同方计算机)丰富的教学生态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智能旗舰产品,将极大推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2.jpg

3.jpg

搭载SwanLinkOS 5的开源鸿蒙AI PC与智能交互平板

鸿湖万联作为软通动力开源战略先锋军,以及"x86+OpenHarmony"全栈生态建设的核心共建单位,此次与软通计算(同方计算机)携手打造的开源鸿蒙AI PC和智能交互平板,不仅推动了AI技术在PC和平板领域的创新应用,还将加速开源鸿蒙在多终端的全面发展,为打造智能终端新形态创造出无限可能。

共话开源鸿蒙AI PC新时代

在打造未来型企业的过程中,软通动力深知唯有广泛携手行业伙伴,方能引领行业变革,实现共赢发展。软通动力的开源鸿蒙AI PC等产品的发展之路亦是如此。在近期举办的2024成都开源生态建设大会上,鸿湖万联与生态伙伴深入探讨了开源鸿蒙技术的创新与生态发展。

会议上,鸿湖万联联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开源鸿蒙 PC 北向应用软件需求清单,诚邀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鸿蒙生态建设,打造更多高质量、创新性应用,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需求。鸿湖万联技术规划部部长叶晓宾现场表示,随着鸿蒙系统的快速崛起,开源鸿蒙PC及相关产品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此次发布的北向应用需求清单旨在联合全球开发者和伙伴,共同赋能鸿蒙生态建设,打造以软件创新为基础的自主生态闭环。

两大盛会加持,多项重磅成果发布,充分彰显了鸿湖万联的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鸿湖万联将继续发挥其深厚的操作系统研发实力和前瞻性战略布局,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开启信创产业新纪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研究报告》,重点推出"中国数据中台厂商图谱"。软通动力凭借其卓越的数据服务能力以及在助力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成功入选该图谱。这不仅反映了软通动力在数据中台建设与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对公司未来的科技发展路径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1.jpg

报告中,软通动力被归类为"系统集成厂商",据悉这一评定是由多位行业专家经过多维度评估,综合客观提名、评选得出的结果。依据报告中综合评定标准,软通动力在数据服务产品的丰富性、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客户服务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均表现出色。作为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软通动力不仅提供"数据+AI"全栈技术产品,还通过以数据业务化为核心的"咨询2.0"理念,推动服务的快速发展。

软通动力数据能力涵盖数据咨询、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标注、数据运营与运维等多个领域。其中:在数据和AI技术平台方面,软通动力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实施经验,通过"五步走"实施策略,帮助客户释放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要素业务闭环。软通咨询,作为软通动力旗下专业咨询品牌,通过自主研发的咨询2.0方法论,可提供主数据管理咨询、数据治理咨询、数据能力规划、数据平台咨询与实施、数据安全规划与实施等9大类解决方案,形成从咨询到落地的端到端服务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软通动力数据中台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多个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软通动力"云上中台•重明"数据中台为例,其作为云原生架构的企业级数据与AI中台,具备轻量化、全场景、高耦合、强适应等核心特性,涵盖数据集成平台、主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工厂、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及数据开放平台等13款独立产品,全面覆盖企业数据应用与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两大体系,目前已成功应用在某知名连锁零售企业数据中台项目、某知名车企数字平台构筑项目、某知名啤酒企业数据工厂建设项目等不同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形成多个标杆案例,充分展示了软通动力在不同行业中的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软通动力将继续加大数据技术研发投入,不遗余力地释放数据潜在价值,引领行业的发展,同时深化与各行业的合作,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应用,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浪潮云洲荣获多项殊荣

近日,《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浪潮云洲位居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领先企业榜首,并稳居 2024 中国智能制造综合竞争力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百强企业前三甲,旗下国器智眸位居2024中国工业视觉行业创新技术领先企业第一梯队。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2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