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新S32J系列高性能交换机(80Gbps)与恩智浦S32处理器共用交换机内核,大幅度提高软件复用,并简化网络配置和集成

  • 恩智浦与市场领先软件合作伙伴带来预集成软件的量产级网络功能,有助于减轻开发工作并优化系统性能

  • 基于S32J系列的恩智浦CoreRide网络解决方案,将助力车企和一级供应商应对与软件定义汽车相关的复杂网络挑战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推出全新S32J系列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和网络控制器。

S32J系列采用与恩智浦新型S32微控制器和处理器通用的交换机内核-恩智浦NETC,可作为一个扩展的虚拟交换机一起运行。可通用的网络交换机内核简化了S32J系列在近期推出的恩智浦CoreRide平台上与其他解决方案的集成和软件复用,同时为车企提供了更高效、可重新配置的网络选择。

S32J提供80Gbps带宽,端口范围从10Mb10Gb,搭载强大的Arm® Cortex-R52双核,可满足新一代汽车架构的多样化需求。S32J符合TSN汽车标准,并为混合关键性数据流量应用提供强大的ASIL-D级功能安全、硬件网络安全引擎(HSE)MACsec端口。

S32J系列与恩智浦CoreRide平台相结合,可构建具有预集成软件和工具的量产级网络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适用于HSEMACsecTSN堆栈以及远程配置和监控功能的完整软件支持套件。S32J系列的虚拟开发套件将于2024年底上市。该解决方案将于2025年面向车企和一级供应商供应。

SDV网络的构建模块

恩智浦资深副总裁兼车载网络业务总经理Meindert van den Beld表示:“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变要求车企简化其网络架构,并降低软件和硬件集成的复杂性。S32J和恩智浦CoreRide网络解决方案为新一代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带来了可用于量产的构建模块。”

恩智浦CoreRide网络生态系统业界声音

Sonatus首席营销官John Heinlein博士表示:“Sonatus是恩智浦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双方结合的技术已经应用于数百万量产汽车中。恩智浦这款全新的CoreRide网络解决方案深化了我们对汽车网络和恩智浦产品中NETC网络基础的支持,使OEM能够加速开发适应性更强、可升级的软件定义汽车架构。”

TTTech Auto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Stefan Poledna博士表示:“在TTTech Auto,我们看到通过恩智浦的CoreRide网络平台,汽车网络解决方案实现了明显的提升,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欣喜。为基于TSN的先进以太网网络集成可扩展和可动态重新配置的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开发软件定义汽车(SDV)至关重要。TTTechMotionWise平台与恩智浦CoreRide网络解决方案相辅相成,可提供安全灵活的通信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和一级供应商加快开发周期,提高系统可靠性,并实现跨汽车网络的无缝端到端通信。”

恩智浦CoreRide平台

恩智浦CoreRide平台在帮助汽车制造商克服软硬件集成障碍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扩展了软件定义汽车(SDV)新架构的开发工作。该平台集成了恩智浦的S32计算、网络、系统电源管理以及来自全球领先汽车软件供应商的中间件、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包括Accenture ESR LabsArcherMindBlackberry QNXElektrobitETASGreen Hills SoftwareSonatusSynopsysTTTech AutoVector Informatik GmbHWind RiverValeo等一级供应商及富士康等集成服务提供商。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是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恩智浦汇集英才,结合前沿技术与开拓型人才,开发系统解决方案,为更智慧安全的互联世界保驾护航。恩智浦在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业务机构,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32.8亿美元。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xp.com.cn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AI正在快速发展,其动力不仅来源于持续的技术进步,还来自各个行业的需求和要求。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的激增,行业正在努力解决这些基于云的AI应用处理大数据以及训练和部署高级AI模型所需的密集计算能力。如今AI被应用于各种客户端设备中,包括PC和智能手机,以及汽车和工业设备(如机器人和医疗设备)的网络边缘应用中,这些设备在网络边缘较小的语言模型上运行。

莱迪思团队最近与TECHnalysis Research总裁兼首席分析师Bob O'Donnell举办了一场小组讨论,探讨了网络边缘AI时代的到来,以及基于FPGA的解决方案在加速各行业网络边缘AI普及方面的作用。你可以点击此处观看精彩的讨论,内容涵盖AI趋势、现实世界的网络边缘AI应用,以及莱迪思与NVIDIA在边缘AI方面的合作信息。继续阅读本文探索FPGA在推动网络边缘AI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网络边缘AI如何推动创新

虽然基于云的AI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但它需要极强的处理能力、能耗、网络带宽要求更高,并导致延迟增加。通过将处理任务分担到本地设备,网络边缘AI减轻了集中式服务器的负担并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优化资源利用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传输可以提高能效。网络边缘AI还能确保数据的本地化,减少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风险暴露,从而更好地控制数据,实现隐私和数据保护。

网络边缘AI在工业市场变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智能工厂和机器人等自动化功能至关重要的物联网应用中,边缘AI 是实现实时预测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推动因素。例如,在制造工厂中,自动化机器必须每次都能够以相同的精度和速度执行任务。这些应用和环境要求实时网络连接和精准定时功能,便于大量传感器和其他外设能够快速交换和处理数据,以全面了解其所在环境。

然而,尽管网络边缘AI的需求及其潜力巨大,但有效实施仍然充满挑战。资源限制、能效和可扩展性等难题都可能阻碍人们利用网络边缘AI的优势来取得重大的业务成果。为了解决这些障碍,组织越来越多地利用FPGA技术,因为这些器件具备优秀的灵活性、低功耗、并行处理功能和安全性。

FPGA在网络边缘AI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边缘AI的需求和优势不断增长,开发人员和组织正在寻求AI模型运用到他们的应用中——同时考虑到速度、灵活性和效率。FPGA具有低功耗传感器融合处理和桥接功能,是完成这项任务的理想选择。

莱迪思FPGA对于实现可扩展的网络边缘AI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具备以下特性:

  • 适应性:FPGA可以配置执行特定的AI任务,进一步帮助开发人员根据其独特需求定制应用。通过确保网络边缘AI应用最大的效能优化,提高其性能可靠性。

  • 可扩展性:相比于功能固定的处理器,FPGA拥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可以在部署后进行修改和更新,确保网络边缘AI设备即使在需求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

  • 互连:FPGA的可定制I/O接口支持在各种环境中连接到各种边缘AI应用(例如,摄像头、激光雷达、雷达、环境传感器)。这有助于降低利用多个不同传感器和SoC的复杂性,实现更高性能、自适应接口以及桥接和传感器融合处理。

  • 低延迟/高性能:FPGA显著减少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之间的延迟,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系统性能。通过在FPGA上执行预处理任务和数据聚合,网络边缘AI设备的计算引擎可以专注于更复杂的任务,提高整体系统效率,同时简化主SoC工作负载,降低主处理器的功耗和复杂性。

不断增长的边缘 AI 实施行业生态系统

随着组织越来越多地使用系统级方法执行处理,莱迪思也与NVIDIA建立合作,帮助客户加速网络边缘AI的实施。去年,我们宣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集成解决方案,将莱迪思的低功耗FPGA与NVIDIA Jetson Orin和IGX Orin平台结合在一款开源参考板上。它旨在满足开发人员在设计高性能网络边缘AI应用时对可定制性、可扩展性、连接性和低延迟的需求。

2.png

该解决方案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设计从传感器到计算的互连桥接应用,同时简化和加速部署需要不同传感器输入接口和协议的智能网络边缘系统。

这个基于FPGA的传感器桥接参考设计是在莱迪思CertusPro™-NX传感器-以太网桥接板上实现的,它支持低延迟、灵活的传感器配置和接口,以及以太网打包器。该设计可与英伟达Holoscan传感器桥接软件无缝结合,提供易于编程的系统控制、随时可用的可配置FPGA IP,以及利用英伟达IGX Orin和Orin AGX Holoscan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全栈解决方案。该方案可用于实际场景,助力要求并行处理和精确定时的高效传感器融合,以及需要态势感知和对象检测功能的激光雷达和雷达技术。

使用FPGA实现低功耗AI

莱迪思FPGA技术的集成对于推进网络边缘低功耗AI至关重要。随着AI的不断发展,对高效、可扩展和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FPGA提供低功耗、并行处理能力和灵活性,这一独特的功能组合使其成为网络边缘AI应用的理想选择。

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莱迪思FPGA克服资源限制、能效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挑战。这些可编程器件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预测,这对于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FPGA的适应性可以帮助用户量身定制AI解决方案,以满足各种环境的特定需求,确保最佳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莱迪思的持续发展,FPGA在提供低功耗AI方面的作用将继续扩大,为开发人员提供充分利用网络边缘AI潜力所需的工具。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莱迪思如何实现网络边缘AI的信息,请立即联系我们的团队。想要探索前沿趋势、挑战和机遇,以及面向网络边缘AI、安全和高级互连等应用的突破性可编程解决方案,请注册参加2024年12月10-11日举行的莱迪思开发者大会。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新推出的 Granite 3.0 8B 和 2B 模型,在宽松的 Apache 2.0 许可证下发布,在许多学术和企业基准测试中表现出强大的性能,能够超越或匹敌类似规模的模型。

  • 新推出的 Granite Guardian 3.0 模型提供了 IBM 最全面的护栏功能,以推进安全且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

  • 新推出的 Granite 3.0 专家混合模型(Mixture-of-Experts models)可实现极其高效的推理和低延迟,适用于基于 CPU 的部署和边缘计算。

  • 全新的 Granite 时间序列模型在零样本/少样本预测中实现了最先进的性能,超越了大10倍的模型。

  • IBM 推出了下一代基于 Granite 的 watsonx Code Assistant,适用于通用编码;在 watsonx.ai 中首次推出用于构建和部署 AI 应用程序和智能体(Agents)的新工具。

  • 宣布 Granite 将成为 Consulting Advantage 的默认模型,这是一个由 AI 驱动的交付平台,IBM 的 160,000 名顾问使用该平台,可以更快地为客户提供新解决方案。

在美国时间10月21日举行的IBM(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BM)年度TechXchange大会上,IBM宣布推出其迄今为止最先进的AI模型家族——Granite 3.0。IBM的第三代Granite旗舰语言模型在许多学术和行业基准测试中均能超越或匹敌同类领先模型提供商的模型,展示出强大的性能、透明性和安全性。

IBM 推出 Granite 3.0:专为企业打造的高性能AI模型

IBM 推出 Granite 3.0:专为企业打造的高性能AI模型

与公司对开源 AI 的承诺一致,Granite 模型在宽松的 Apache 2.0 许可证下发布,它们凭借在性能、灵活性和自主性方面的独特组合能够为企业客户和整个社区提供服务。

IBM的Granite 3.0家族系列包括:

  • 通用/语言模型:Granite 3.0 8B Instruct, Granite 3.0 2B Instruct, Granite 3.0 8B Base, Granite 3.0 2B Base

  • 护栏与安全模型:Granite Guardian 3.0 8B, Granite Guardian 3.0 2B

  • 专家混合模型:Granite 3.0 3B-A800M Instruct, Granite 3.0 1B-A400M Instruct, Granite 3.0 3B-A800M Base, Granite 3.0 1B-A400M Base

新款 Granite 3.0 8B 和 2B 语言模型被设计为企业级AI的"主力"模型,能够在检索增强生成(RAG)、分类、摘要、实体提取和工具使用等任务中提供强大的性能。这些紧凑的多功能模型旨在根据企业数据进行微调,并在各种业务环境或工作流程中无缝集成。

许多大型语言模型(LLM)是基于公开可用的数据进行训练的,绝大多数企业数据仍然未被利用。通过将小型 Granite 模型与企业数据相结合,特别是使用 IBM 和 RedHat 在五月推出的革命性对齐技术 InstructLab, IBM 相信企业可以实现与大型模型相媲美的特定任务性能,而成本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基于在几个早期概念验证中观察到的成本比大型前沿模型低 3 到 23 倍的范围[i])。

Granite 3.0 版本的发布重申了 IBM 对建立 AI 产品透明度、安全性和信任的承诺。Granite 3.0 技术报告和负责任使用指南提供了用于训练这些模型的数据集描述,详细说明了所应用的过滤、清洗和处理步骤,并全面展示了模型在主要学术和企业基准测试中的性能结果。

至关重要的是,IBM 为 watsonx.ai 上的所有 Granite 模型提供知识产权赔偿,旨在增强企业客户将企业数据融入模型的信心。

提高标准:Granite 3.0 基准测试

Granite 3.0 语言模型在原始性能上也展示出良好的结果。

在 Hugging Face 的 OpenLLM 排行榜定义的标准学术基准测试中,Granite 3.0 8B Instruct 模型的整体性能平均领先于 Meta 和 Mistral 中类似大小的开源模型的最先进性能。在 IBM 的先进 AttaQ 安全基准测试中,Granite 3.0 8B Instruct 模型在所有测量的安全维度上均领先于 Meta 和 Mistral 的模型[ii]

在检索增强生成(RAG)、工具使用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企业任务中,Granite 3.0 8B Instruct 模型的平均表现优于Mistral 和 Meta 中类似规模的开源模型[iii]

Granite 3.0 模型是在超过 12 万亿个标记上进行训练的,这些数据来自 12 种不同的自然语言和 116 种不同的编程语言,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两阶段训练方法,利用了数千个旨在优化数据质量、数据选择和训练参数的实验结果。到今年年底,预计 3.0 8B 和 2B 语言模型将支持扩展的 128K 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文档理解能力。

IBM 展示了性能和推理成本的完美平衡,提供了其 Granite 专家混合(MoE)机构模型,Granite 3.0 1B-A400M 和 Granite 3.0 3B-A800M,这些较小且轻量级的模型可用于低延迟应用程序以及基于 CPU 的部署。

IBM 还宣布了其预训练 Granite 时间序列模型的更新版本,早期版本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这些新模型在 3 倍的数据上进行训练,在所有三个主要时间序列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超越了来自 Google、Alibaba 等公司 10 倍更大模型的性能。更新后的模型还提供了更大的建模灵活性,支持外部变量和滚动预测[iv]

Granite Guardian 3.0:开启负责任AI的新时代

作为此次发布的一部分,IBM 还推出了一个新的 Granite Guardian 模型系列,允许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通过检查用户提示和 LLM 响应来实施安全护栏,以发现各种风险。Granite Guardian 3.0、8B 和 2B 型号提供了当今市场上最全面的风险和危害检测功能。

除了社会偏见、仇恨、毒性、亵渎、暴力、越狱等危害维度外,这些模型还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特定检查,如基于事实性、上下文相关性和答案相关性。在针对 19 项安全性和 RAG 基准的广泛测试中,Granite Guardian 3.0 8B 模型在危害检测方面的整体准确性平均高于 Meta 的所有三代 Llama Guard 模型。它在幻觉检测方面的整体性能也与专门的幻觉检测模型 WeCheck 和 MiniCheck 相当[v]

虽然 Granite Guardian 模型派生自相应的 Granite 语言模型,但它们可以与任何开放或专有的 AI 模型一起使用,以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Granite 3.0 模型的可用性

整个 Granite 3.0 模型套件和更新的时间序列模型都可以在 HuggingFace 上根据宽松的 Apache 2.0 许可证下载。新的 Granite 3.0 8B 和 2B 语言模型的指令(instruct)变体以及 Granite Guardian 3.0 8B 和 2B 模型现已在 IBM 的 watsonx 平台上提供商业用途。部分 Granite 3.0 模型也将作为 NVIDIA NIM 微服务提供,并通过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Model Garden与 HuggingFace 的集成提供。

为给开发者提供多种选择和易用性,并支持本地和边缘部署,一套精选的 Granite 3.0 模型也可在 Ollama 和 Replicate 上获得。最新一代 Granite 模型扩展了 IBM 强大的开源 LLM 目录。IBM 与 AWS、Docker、Domo、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通过其 Qualcomm® AI Hub)、Salesforce、SAP 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将多种 Granite 模型集成到这些合作伙伴的产品中,或在他们的平台上提供 Granite 模型,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助理(Assistants)到智能体(Agents):实现企业级AI 的未来 

IBM 正在通过一系列技术推进企业级AI的发展,从模型和助理 (Assistants),到为公司独特的数据和用例调优和部署 AI 所需的工具。IBM 还在为未来能够自我导向、反思并在动态商业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的 AI 智能体(AI agents)铺平道路。

IBM 不断发展其 AI 助理(Assitants)技术组合,从帮助公司通过低代码工具和自动化构建自己的助理的watsonx Orchestrate,到用于特定任务和领域(如客户服务、人力资源、销售和营销)的各种预构建助理。全球各地的组织已经使用 watsonx Assistant 帮助他们构建 AI 助理,用于回答客户或员工的日常问题、实现大型机和传统 IT 应用程序现代化、帮助学生探索潜在的职业路径,或为购房者提供数字抵押贷款支持等任务。

IBM 还公布了即将发布的下一代 watsonx Code Assistant,该版本由 Granite 代码模型提供支持,能够为 C、C++、Go、Java 和 Python 等语言提供通用编码辅助,并为企业级 Java 应用程序[vi]提供高级应用程序现代化功能。Granite 的代码功能现在也可以通过 Visual Studio Code 扩展程序 IBM Granite.Code访问。

IBM 还计划发布新工具来帮助开发人员,利用watsonx.ai 更高效地构建、定制和部署 AI,包括代理框架、与现有环境的集成以及用于常见用例(如 RAG 和智能体)的低代码自动化[vii]

IBM 专注于开发具有更高自主性、复杂推理能力和多步骤问题解决能力的 AI 智能体(AI Agents)技术。Granite 3.0 8B 模型的初始版本支持关键的智能体功能,如高级推理和用于实现工具使用工作流程的高度结构化聊天模板和提示风格。IBM 还计划在 IBM watsonx Orchestrate 中引入新的 AI 智能体聊天功能,利用智能体功能协调 AI 助理、技能和自动化,帮助用户提高整体的团队生产力[viii]。IBM 计划在 2025 年继续在其产品组合中构建智能体功能,包括为特定领域和用例预构建的智能体。

扩展的 AI 驱动的交付平台,以 AI 增强 IBM 顾问的能力

IBM 还宣布大幅扩展其 AI 驱动的交付平台 IBM Consulting Advantage。该多模型平台包含 AI 智能体、应用程序和方法(如可重用的框架),赋能 16 万名 IBM 顾问,以更低的成本、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提供价值。

作为扩展的一部分,Granite 3.0 语言模型将成为 Consulting Advantage 的默认模型。借助 Granite 的性能和效率, IBM Consulting 将能够帮助最大限度地提高 IBM 客户的生成式 AI 项目的投资回报。

扩展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引入 IBM Consulting Advantage for Cloud Trans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和 IBM Consulting Advantage for Business Operations。每一项都包括特定领域的 AI 智能体、应用程序和融合了 IBM 最佳实践的方法,使 IBM 顾问能够帮助客户加速云和 AI 转型任务(如代码现代化和质量工程),或跨领域(如财务、人力资源和采购)实施转型和运营。

了解有关 Granite 和 IBM 的 AI for Business 战略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granite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i] 成本计算基于 IBM watsonx 的开放模型和 openAI 的 GPT4 模型(假设 80% 输入,20% 输出)的每 100 万个代币的 API 成本定价,用于客户概念验证。
[ii] IBM Research technical paper: Granite 3.0 Language Models
[iii] IBM Research technical paper: Granite 3.0 Language Models
[iv] The Tiny Time Mixer: Fast Pre-Trained Models for Enhanced Zero/Few Shot Forecasting on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v] Evaluation results published in Granite Guardian GitHub Report
[vi] Planned availability for Q4 2024
[vii] Planned availability for Q4 2024
[viii] Planned availability for Q4 2024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JLL GPT China提供专用、安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出专业的客户洞察

今日,仲量联行在中国内地正式推出首个专为商业地产行业定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JLL GPT China该平台由仲量联行开发,基于内部的商业地产数据及洞察,结合外部的信息资源,帮助仲量联行员工为客户提供更优异的专业洞察。

此前,仲量联行已在全球多个市场成功推出JLL GPT,助力超过11万名员工高效完成从文本撰写到数据收集分析等日常工作。今年,JLL GPT China特别进行了本地化的更新与优化,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内地员工的办公需求。

仲量科技大中华区总裁及人工智能全球负责人高孟轩表示:"JLL GPT China助力仲量联行的员工在符合公司隐私和安全标准的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通过整合外部信息资源与仲量联行专有的市场研究,JLL GPT China为仲量联行的商业地产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以更迅速、更智能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深刻的洞察和解决方案。"

JLL GPT China的推出标志着仲量联行数字化战略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新飞跃。人工智能的卓越性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而仲量联行凭借对高质量数据的长期投资和精确整合,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如今,依托于对数据精确性、质量保证及严格管理的追求,JLL GPT China不仅提升了仲量联行科技战略的广度,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为客户带来新的价值。

全球范围,仲量联行已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来提高建筑效能、生成3D租赁可视化图、计算可持续性风险以及促进投资等。 例如,仲量联行的设施管理团队能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把传统的房地产空间利用和组合优化报表转化为实时交互对话的形式,从而提高决策可行性。此外,仲量联行咨询专家可通过与JLL GPT的对话中收集定性信息,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办公空间规划建议。

仲量联行推出的项目施工监管服务平台筑视Visioneer,可通过AI技术迅速复刻线上施工现场

仲量联行推出的项目施工监管服务平台筑视Visioneer,可通过AI技术迅速复刻线上施工现场

凭借覆盖全球的业务范围,以及在房地产科技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仲量联行通过行业专家及创新技术,致力于为商业地产提供全面的房地产科技产品及服务。仲量联行在早期就已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仲量联行已经有数十项人工智能产品正在开发或测试中。

高孟轩进一步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时代,精准的数据资源是连接我们与客户的关键。我们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房地产科技产品,相信JLL GPT China的洞察将助力员工最大化地利用商业地产数据,从而增强决策能力,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JLL GPT China的推出也是仲量联行科技战略中‘自建'方式的体现——通过自建、并购、合作及投资等方式,打造改变商业地产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各项业务,塑造房地产的未来。"

关于仲量联行

200多年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纽交所交易代码:JLL)始终致力于协助客户投资、建造、租赁和管理各类办公、工业、酒店、住宅和零售等物业。作为《财富》500强企业,公司2023财年收入达208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110,000人。2024年是仲量联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30周年,我们秉承"塑造房地产的未来,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宗旨,整合全球平台资源并深耕本地市场,携手客户、员工和社群"向光而为"。JLL是仲量联行的品牌名称以及注册商标。更多信息请浏览www.joneslanglasall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无代码设计工具可降低工程设计复杂性和成本、减少布板空间并缩短时间。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近日推出了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 系列。此产品系列以德州仪器出色的逻辑产品系列为基础,旨在帮助工程师简化任何应用的逻辑设计。德州仪器的全新 PLD 产品系列能够在单个器件中集成多达 40 个组合和顺序逻辑及模拟功能,与分立式逻辑实施方案相比,可帮助将电路板尺寸缩小高达 94%,并降低系统成本。此外,与市场上的同类可编程逻辑器件相比,新产品系列还大幅节省了空间。 

利用德州仪器易于使用的 InterConnect Studio 工具,工程师可在数分钟内设计、仿真和配置其器件以进行评估,而无需任何软件编码。InterConnect Studio 利用拖放式 GUI 和集成仿真功能加快了逻辑器件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还可以使用方便的点击编程和直接订购功能。这些功能可简化编程和采购,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步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 ti.com/tpld。

关键所在

"工程师们正在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降低设计复杂性、减小布板空间、简化供应链管理以及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德州仪器接口产品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 Tsedeniya Abraham 表示,"但是,现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复杂性超出了许多应用的需求,涉及到编程专业知识,或者提供的封装选择有限。我们的全新可编程逻辑产品系列以 德州仪器 60 年逻辑产品设计经验为基础,采用业界通用封装,尺寸小至 2.56mm2,功耗低,通过 AEC Q-100 认证,温度范围为 -40°C 至 125°C,适用于汽车、工业和个人电子产品等应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技术文章"开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无限可能"。

更多详情

德州仪器的 PLD 产品系列包括超小型引线式封装,尺寸为 2.1mm x 1.6mm,间距为 0.5mm。这种引线式封装比市场上同类器件小 92%,可满足制造商的焊接需求,但尺寸大大降低。德州仪器的汽车级 PLD 比最接近的市场上同类产品小 63%。此产品系列还提供 Quad Flat No-Lead (QFN) 封装选项,支持自动光学检测,可确保安全性和系统长期可靠性。 

德州仪器全新 PLD 的静态电流小于 1µA,有功功率比市场上的同类器件低 50%,因此其低功耗特性有助于延长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池包和游戏控制器等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

德州仪器的所有新 PLD 产品均支持通用输入/输出、查找表、数字触发器、管道延迟、滤波器和电阻-电容振荡器。TPLD1201 和 TPLD1202 器件还集成了模拟比较器等模拟功能,具有内部可选电压基准选项和迟滞。TPLD1202 具有串行外设接口、I2C、看门狗计时器和状态机等附加功能。

供货情况

下表提供了德州仪器全新 PLD 产品的详细信息。此外,配套的开发工具包括:

  • 评估模块,可在 TI.com 上购买。

  • USB 编程器。

  • InterConnect Studio,可在 TI.com 上免费下载。

器件

封装

评估模块

TPLD801

SOT – 8 引脚

TPLD801-DRL-EVM

TPLD801-Q1

SOT – 8 引脚

TPLD801-DRL-EVM

TPLD1201

VSSOP – 10 引脚

TPLD1201-DGS-EVM

QFN – 12 引脚

TPLD1201-RWB-EVM

TPLD1201-Q1

VSSOP – 10 引脚

TPLD1201-DGS-EVM

TPLD1202

SOT – 14 引脚

TPLD1202-DYY-EVM

QFN – 12 引脚

TPLD1202-RWB-EVM

TPLD1202-Q1

SOT – 14 引脚

TPLD1202-DYY-EVM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登陆TI.com.cn了解更多详情。

德州仪器全新可编程逻辑产品系列允许工程师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达 40 个逻辑及模拟功能,与分立式实施方案相比,大幅减小了电路板尺寸。

德州仪器全新可编程逻辑产品系列允许工程师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达 40 个逻辑及模拟功能,与分立式实施方案相比,大幅减小了电路板尺寸。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夏威夷当地时间10月21日,高通骁龙峰会2024正式拉开序幕,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MO郭锐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以荣耀AI智能体等多项技术创新为例,向业界分享了荣耀携手高通联合研发、携手释放端侧AI最大潜能的前沿案例。会上,备受业界关注的荣耀Magic7系列灰色真机首次曝光,成为本次峰会的焦点之一。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MO郭锐手持Magic7 Pro灰色真机演讲展示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MO郭锐手持Magic7 Pro灰色真机演讲展示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以远程视频致辞的形式参与本次峰会,并分享了AI技术浪潮下荣耀与高通的合作契机与发力方向:"荣耀和高通携手合作,共同走在端侧AI开发的前沿。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荣耀和高通联合研发,共同定义AI时代的全新应用场景,在连接、交互和性能方面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同时,赵明宣布,荣耀即将发布的旗舰新品荣耀Magic7系列的影像和游戏将首次搭载生成式AI能力,该能力由高通骁龙移动平台提供支持。

荣耀CMO郭锐在现场演讲中,进一步对双方在AI领域具备开创性和开拓性的合作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表示:"荣耀的品牌愿景是通过开放协作和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创造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高通是与荣耀拥有相同价值观和愿景的合作伙伴,从行业首款AI手机,到多模态交互,再到端侧AI基础模型,双方在智能技术联合开发方面拥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目前,荣耀已经成为首个全面支持骁龙生态系统的高通战略合作伙伴,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定义关键AI原生应用场景,以助力下一代芯片开发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对此,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 Patrick评价:"高通很高兴能与荣耀合作,共同塑造人工智能的未来。双方将携手突破人工智能的边界,创造真正变革性的体验。"

AI就是未来,已成为终端行业的共识。目前,荣耀正与高通联合研发,共同定义AI时代的全新应用场景。郭锐在演讲中为到场嘉宾展示了荣耀和高通在智慧互联、交互变革、性能提升三大领域联合攻坚所带来的最新创新成果,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在智慧互联方面,荣耀通过MagicOS信任环(MagicRing)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多个终端设备串联起来打造"超级终端",实现了原生AI服务跨终端跨系统的无缝流转,为用户带来"以人为中心"的智慧体验。例如,荣耀笔记本电脑可以借助荣耀手机的AI能力,实现AI反诈、AI消除等创新体验。在MagicRing信任环中,基于身份验证体系的荣耀设备可在低功耗下实现多设备自发现、自组网、自连接,具备业内领先的互联能力。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双方共同探索之下促成Snapdragon Seamless跨平台技术的诞生,由此赋能行业多终端互联互通底层技术的革新进化,推动行业迈向智慧互联的未来。

在交互创新方面,针对现阶段APP之间存在服务接续割裂的用户痛点,荣耀认为应以一句话、智能体化的端侧AI创新,打破数字孤岛之间的壁垒,重塑人机交互与跨应用服务体验。为此,荣耀在近期IFA展览上发布了全球首个跨应用开放生态智能体——荣耀AI智能体,带来"一句话关闭自动续费"、"一句话点饮品"、"一句话旅行规划与订票"等颠覆性端侧AI体验。在荣耀积极推动端侧AI创新之时,高通的异源计算架构所提供的高性能算力支持,为智能手机的个人化AI助理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双方共同致力于将高性能低功耗的AI计算能力引入终端设备,为消费者带来触手可及的AI技术。

荣耀AI智能体,引领智能手机行业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图为“一句话点饮品”示例

荣耀AI智能体,引领智能手机行业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图为“一句话点饮品”示例

在性能提升方面,荣耀与高通致力于以端侧AI技术赋能硬件,全面释放SoC与影像性能表现,击破硬件性能上限的天花板。在游戏性能领域,由于手机尺寸和电池寿命的限制,手机的"画面质量-帧率-温度"往往相互制约,成为手机游戏中常见的"三难困境"。在异源计算架构加持下,荣耀带来了业界首创的由NPU驱动的AI实时渲染技术,实现了更为上乘的画面质量、更高更稳定的帧率表现以及更加出色的温控表现,系统性解决了三难困境。

荣耀带来业界首创的由NPU驱动的AI实时渲染技术,系统性解决三难困境,实现了“成像品质-帧率-温度”三相兼得的优异体验

荣耀带来业界首创的由NPU驱动的AI实时渲染技术,系统性解决三难困境,实现了“成像品质-帧率-温度”三相兼得的优异体验

在荣耀与高通共建的"AI优先"生态之下,一场关于智慧互联、人机交互与硬件性能的技术革命正在来袭。10月23日,行业首个搭载跨应用开放生态智能体的个人化全场景AI操作系统MagicOS 9.0即将面世,紧随其后的10月30日,全新一代旗舰手机荣耀Magic7系列也将与消费者正式见面。届时,荣耀具备行业引领性的端侧AI技术,将在全新骁龙8系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至尊版强劲算力加持下,释放出更加澎湃的创新动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AI魔法体验!

关于荣耀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荣耀致力于成为构建全场景、 面向全渠道、服务全人群的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以创新、品质和服务作为三大战略控制点,荣耀坚持研发及前瞻性技术的持续投入,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不断创新的智能设备和服务, 创造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

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荣耀官方网站www.honor.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株式会社电装(总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刈谷市,社长:林 新之助,公司名以下简称“电装”)和ROHM Co., Ltd.(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右京区,社长:松本 功,公司名以下简称“罗姆”)宣布,双方已就在半导体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事宜达成协议。

近年来,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电动汽车的开发和普及进程加速,相应地,对汽车电气化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另外,有助于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的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等领域,也离不开半导体的支持,因此半导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

电装和罗姆此前曾围绕车载半导体的开发和相关项目开展过合作。未来,双方将探讨建立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除了要实现高可靠性产品的稳定供应外,还将探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高品质、高效率的半导体开发相关的各种项目合作。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正式合作关系,电装还将收购罗姆的部分股份。

株式会社电装董事长兼CEO 新之助表示:“电装将半导体定位为实现下一代车载系统的关键器件,并致力于与拥有丰富经验和强大实力的半导体制造商加深合作关系。罗姆不仅拥有模拟、功率器件和分立等对车载电子产品而言至关重要的丰富的半导体产品阵容,还拥有丰富的量产经验。我相信,通过将其与电装多年来积累的车载技术和实力相结合,将能够实现稳定供应并加快技术开发速度”。

罗姆董事长松本表示:“多年来,作为全球Tier 1制造商的电装和罗姆不断加深合作。近年来,在模拟半导体产品领域也展开了联合开发。我相信,通过与电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电装对罗姆的股份收购,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要实现碳中和,着眼于最终产品和系统,在器件层面的技术合作至关重要。电装在汽车和工业设备领域拥有强大的系统构建能力,通过深化与电装之间的融合,我认为双方将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香港、台湾。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中高效电源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

Littelfuse公司(NASDAQ:LFUS)是一家工业技术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动力。公司今日宣布推出SMFA非对称系列表面贴装瞬态抑制二极管,这是市场上首款非对称瞬态抑制解决方案,专为保护碳化硅(SiC)MOSFET栅极免受过压事件影响而设计。与传统的硅MOSFET和IGBT相比,SiC MOSFET的开关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对稳健栅极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SMFA非对称系列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单元件解决方案,在简化设计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1280_EtlyF0FUhU087MMg.jpg

SMFA非对称系列是市场上唯一一款专为SiC MOSFET的独特栅极保护要求而设计的瞬态抑制二极管。与需要多个齐纳二极管或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传统解决方案不同,SMFA系列使用单个元件有效防止栅极驱动电路中的振铃和过冲现象,可节省宝贵的PCB空间并降低电路设计的复杂性。

SMFA非对称系列表面贴装瞬态抑制二极管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与特色:

  • 非对称设计:SMFA系列专为SiC MOSFET的特定正负栅极电压额定值定制,确保精确可靠的保护;

  • 单一元件解决方案:取代多个齐纳二极管和瞬态抑制二极管,减少元件数量,简化电路布局;

  • 空间效率:通过将多种保护功能组合到一个元件中,SMFA系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PCB空间的使用,实现更紧凑和有效的设计;

  • 兼容性:SMFA非对称系列兼容所有可用的Littelfuse和其他领先的SiC MOSFET,使其成为各种应用的通用解决方案。

“SMFA非对称瞬态抑制二极管采用单一元件解决方案,可轻松取代多个齐纳二极管和瞬态抑制二极管,从而保护宝贵的SiC MOSFET免受栅极故障影响。”Littelfuse产品营销总监Ben Huang表示, “这种独特的解决方案还节省了宝贵的PCB空间,同时减少了所需的元件数量。”

SMFA非对称系列非常适合使用SiC MOSFET的各种高要求应用,包括:

  • 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提高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关键电源的可靠性和效率;

  • 高效电动汽车基础设施(EVI)电力系统:为电动汽车充电站和相关电力系统提供强大的栅极保护,确保使用寿命和性能;

  • 高可靠性半导体/工业设备电源:在可靠性和正常运行时间至关重要的工业和半导体制造环境中保护重要的电源。

供货情况

SMFA非对称系列瞬态抑制二极管提供卷带封装,起订量3,000只。通过全球授权的Littelfuse经销商接受样品请求。如需了解Littelfuse授权经销商名单,请访问Littelfuse.com

更多信息

可通过以下方式查看更多信息:SMFA非对称系列瞬态抑制二极管产品页面。如有技术问题,请联系SBU保护业务部产品管理总监Ben Huang:Bhuang@littelfuse.com.

关于Littelfuse

Littelfuse是一家多元化的工业技术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和打造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动力。凭借覆盖超过20个国家的业务和约17,000名全球员工,我们与客户合作,设计和交付创新、可靠的解决方案。服务于超过100,000家最终客户,我们的产品每天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工业、运输和电子终端市场。Littelfuse成立于1927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斯州芝加哥。详情请访问Littelfuse.com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odes 公司 (Diodes) (Nasdaq:DIOD)推出两款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 (PD) 3.1 扩展功率范围 (EPR) Sink 控制器。这两款控制器可以嵌入电池供电装置和使用 USB Type-C 接口供电的设备中,包括路由器、无线扬声器、移动电源和电动工具。AP33771CAP33772S 器件可以帮助产品设计人员从专有充电端口、旧版 USB 端口和圆形插孔转换到标准化的 USB PD 端口,同时让他们能够开发更小的产品应用,使用更少的元器件实现更快速充电。

AP33771C 和 AP33772S 器件可以为配备 USB Type-C 接口的装置控制直流电源需求,支持最高140W的 PD3.1 EPR ,以及最高28V的可调电压(AVS) 。这两款器件的性能优于通常仅支持最高 21V AVS的竞品。AP33771C 提供多种电源方案,包括八个可通过电阻设定的输出电压等级和八个输出电流选项,帮助不具备 MCU 的系统实现最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AP33772S 具备I2C 通信接口,适用于具有主控 MCU 的系统。

AP33771C 和 AP33772S 都具备智能、标准的内置固件,适用于实际产品应用,例如 LED 灯指示、电缆压降补偿及湿度检测。在 AP33771C 中启用此固件无需编程,但设计人员也可以选择使用 I2C 指令来设定 AP33772S。这两款 Sink 控制器还具备可以接受 34V 输入的 CC 引脚,以提供强大的系统保护,防止意外短路至高电压 VBUS。此外,这两款 Sink 控制器支持使用 NMOS FET 来传送输入电压,从而降低物料清单 (BOM) 成本。

AP33771C 提供小尺寸的W-DFN3030-14 (A1 型) (3mm x 3mm) 封装,而 AP33772S则使用 W-QFN4040-24 (A1 型) (4mm x 4mm) 封装。

关于 Diodes Incorporated

Diodes 公司 (Nasdaq:DIOD) 是一家标准普尔小型股 600 指数和罗素 3000 指数成员公司,为汽车、工业、运算、消费性电子及通讯市场的全球公司提供高质量半导体产品。我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内容包括模拟与分立电源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我们广泛提供特殊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导向销售,加上全球范围运营的工程、测试、制造与客户服务,使我们成为高产量、高成长的市场中成为优质供货商。详细信息请参阅 www.diodes.com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5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