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Erik Lamp,高级产品应用工程师

摘要

本文针对具有快速瞬态变化和噪声敏感特性的负电压轨应用,提出了一种反相降压-升压解决方案。其中采用了一款单芯片降压转换器,在反相降压-升压(IBB)拓扑结构中融入了Silent Switcher® 3(SS3)技术。此解决方案经过了全面测试,能够满足多项关键要求,包括负载瞬态峰峰值电压最小化、低频噪声最低化、有效缩小大容量输出电容和电感尺寸、保持高效率运行。得益于对SS3技术高速性能的充分发挥,此解决方案的整体性能得以进一步优化升级。本文详细阐述了此解决方案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工程师开展未来的设计工作。

引言

负电压电源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信号链中的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驱动器、显示器和射频(RF)中的功率放大器、成像系统、光学二极管,以及自动测试设备(ATE)中用于实现真正0 V输出的偏置电路。这些应用通常对电源噪声比较敏感,不仅包括基本的开关频率及更高频率的噪声,还涵盖从开关频率直至低至0.1 Hz的低频噪声。为了减少这种低频噪声,电源设计师常常会采用后置滤波低压差(LDO)稳压器。然而,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大解决方案的尺寸,还会降低其运行效率。对于要求低频输出噪声极低且无需LDO稳压器的应用,Silent Switcher® 3系列超低噪声单芯片降压转换器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SS3的高开关速度、宽控制环路带宽及出色的低频噪声性能,并不仅局限于在降压应用中发挥作用。通过重新配置简单的半桥拓扑结构,SS3可被用作反相降压-升压(IBB)转换器,以产生负输出电压。架构上的细微调整,使得SS3能够在需要负电压轨具备低频噪声性能的应用中运行。传统上,此类解决方案会包含两个阶段:首先采用反相降压-升压(IBB)或库克(CÜK)转换器来生成负电压,然后使用负电压LDO稳压器作为后置滤波级,以满足低频噪声要求。然而,对应极其重视解决方案尺寸(高度和面积)的应用而言,这种方法并不可取。除了无需使用LDO稳压器来减小解决方案的尺寸之外,SS3的高开关频率和控制环路带宽还可被利用来减小电感器和大容量输出电容的大小。

本文是一份全面的设计指南,介绍了如何将SS3系列产品LT8624S用作负电压应用中的IBB。设计指南以客户需求的形式呈现,概述了一系列颇具挑战性的解决方案指标,并与在低频噪声性能方面最为接近的竞品进行了对比。在设计过程的论述中,探讨了与IBB相关的特定难题,例如依据负载电流精确选取适配的电感器尺寸等。此外,文中还分享了一个实用技巧:通过将IBB的右半平面零点(RHPZ)移至更高频率来增加控制环路带宽。

负电压应用

在以下应用中,功率放大器需要-5V的负电源电压。电压轨将由一个5V电源供电,并且必须符合2 mm的低高度限制,同时还要保持紧凑的外形尺寸。表1提供了完整且详细的规格清单。将LT8624S用作IBB是此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因为它具有高速度和出色的低频噪声性能,能够在保持良好效率的同时实现紧凑的解决方案尺寸。原理图见图1

1.客户应用的规格清单

VIN

VOUT

最大

负载

负载

瞬变

高度

VOUT

容差

10 Hz1 MHz积分噪声

效率

5 V

-5 V

1 A

0.5 A1 A

2 mm

40 mV   p-p

25 μV   rms

90%

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单芯片降压稳压器作为IBB时,IC的参考电位是–VOUT,而非接地(GND)。在确定最大输出电压时,这一区别至关重要。输出电压可使用公式1计算,其中VIC Max rating表示IC用作降压转换器时的最大额定电压。对于LT8624S而言,此额定值为18 V。此外,由于IC以输出电压为参考电位,因此,任何所需的外部控制信号,比如用于使能IC或与外部时钟同步的信号(EN/UVLOSYNC/MODE引脚),都需要一个电平转换器电路来将信号的参考电位调整至与该IC相匹配。电平转换器电路的一个示例如图1所示。

1111.jpg

1.jpg

1.原理图,SS3作为–5 VOUT IBB运行,具有2.2 MHz FSW

设计电感器和确定开关频率

在设计紧凑型IBB解决方案时,尽可能缩小电感器尺寸至关重要。为了选出合适的电感器,首要任务是找到一系列能最理想地满足客户尺寸要求的电感器。对此,可以通过充分利用 2 mm的高度限制并尽量减小电感器的面积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尺寸更大的电感器通常能够提供更大的电流承载能力和更高的能效比。

在开始筛选时,可以考虑Coilcraft的高性能XGL系列屏蔽电感器。尽管有2 mm的高度规格限制,但可供选择的电感器种类依然繁多,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筛选。为此,可以使用公式2和公式3来计算满载时电感器的平均电流和峰值电流。其中,IL表示平均电感电流,IPEAK表示峰值电感电流,0.4表示40%交流电感纹波电流,而n则表示转换器效率。

2.jpg

3.jpg

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与降压转换器不同,IBB的平均电感电流是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之和。这一特性增加了电感器设计的复杂性,因为输入电流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电感器的尺寸可能会比降压转换器更大。假设在满载时效率为90%,交流纹波电流为40%,根据客户的满载规格计算得出的平均电感电流约为2.1 A,峰值电流为2.52 A。考虑到这些计算出的电流值,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感器了。所选电感器的IRMS额定值应大于2.1A的平均电感电流。理想情况下,ISAT(电感值下降10%的电流)应大于2.52 A的峰值电感电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包括对最小面积的要求,最终选择了XGL4020系列电感器。在这个系列中,2.2 µH1.5 µH的电感器被选为可能的备选方案。为了确定最佳的电感器,通过在一系列不同的开关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开展了一系列满载效率测试。目标是在最高频率下实现至少90%的效率。

结果表明,最佳组合是工作频率为2.2 MHz1.5 µH电感器。满负载情况下的效率达到90.2%,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图2显示了1.5 µH电感器在2.2 MHz下的效率曲线。

4.jpg

2.1.5 µH 2.2 MHz解决方案的效率曲线。

设计大容量输出电容

一旦确定了电感器和开关频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设计IBB的大容量输出电容。与挑选电感器类似,输出电容器必须遵守2 mm高度限制,并且要占用尽可能小的面积,以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此外,必须有足够的输出电容,以便在半载到满载的瞬态变化过程中,使输出电压的峰峰值保持在40 mV以内。这些电容器在5 V电压下还必须进行降额使用。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电容器,选择了Murata公司作为供应商,因为该公司的电容器产品文档记录完善,且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通过比较不同型号电容器在降额后的输出电容值,最终选用了22 µF 0805电容器,因为它在满足尺寸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最大的电容量。

选定电容后,需要确定大容量输出电容的总容量。这可以根据客户规格进行一系列负载瞬态台架测试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先使用远超合理数量的电容,比如十个22 µF的电容器,以满足输出电压峰峰值的要求并确保稳定性。随后,逐渐减少电容器数量,直至输出电压峰峰值刚好低于40 mV,同时要保证补偿环节保持稳定且处于最佳状态。

此外,还应进行满载波特图测试,以验证控制环路的相位裕度至少为45°,增益裕度为8 dB

通过这一过程,大容量输出电容被优化为七个22 µF电容器。在负载以0.5 A/µs的摆率从0.5 A变为1 A再变回0.5 A的瞬态过程中,输出电压(VOUT)的峰峰值为36 mV。这满足了客户对输出电压峰峰值为40 mV的要求。负载瞬态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5.jpg

3.0.5 A/µs摆率下,0.5 A1 A负载阶跃的瞬态波形。

1 A负载下的波特图显示,带宽为103 kHz,相位裕度为53°,而增益裕度则为8.2 dB,这些指标均在预期范围内。波特图如图4所示。

6.jpg

4.1.5 µH 2.2 MHz解决方案在1 A负载下的波特图。

低频噪声测量和竞品比较

客户的应用对10 Hz1 MHz频率范围内的噪声较为敏感,这一点必须考虑在内。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所需的积分噪声应低于25 µV rms。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放大器就可以轻松测量这个噪声范围。对上述设计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后发现,10 Hz1 MHz的积分噪声为22 µV rms,低于客户的最低要求。为了进行对比,对最接近SS3的竞品进行了测试,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包括使用相同的电感器、输出电容及开关频率)测得竞品的积分噪声为90 µV rms。噪声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7.jpg

5.1 A负载下对SS3及其最具竞争力的竞品所做的低频性能比较。

增大SS3 IBB的控制环路带宽

在查看了结果后,客户对应用的规格要求进行了更新。客户发现,其功率放大器要求在10Hz1 MHz的频率范围内,积分噪声最低为20 µV rms,并且VOUT的负载瞬态容差要小于35 mV p-p。遗憾的是,目前的设计无法满足这些新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进以提升性能。幸运的是,SS3具备高速控制环路功能,能够在无需额外增加输出电容的情况下,实现更快的负载瞬态响应和更低的噪声水平。

为了充分利用SS3的快速控制回路,需要重新定位IBBRHPZRHPZ在控制环路中引起增益提升和相位延迟,从而限制了转换器的带宽,进而降低了SS3的性能。基于当前采用1.5 µH电感器的设计,RHPZ大约位于265 kHz处,这导致转换器在约27 kHz附近出现相位损失。RHPZ的频率位置可以使用公式4来确定,其中L表示电感器的电感值。

8.jpg

公式4.用于计算RHPZ的频率位置。

通过观察该公式,可以明显看出,RHPZ的位置与电感器的电感值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倘若使用电感值更低的电感器,便可将RHPZ移至更高的频率。而将RHPZ移到更高的频率,能够有效增加控制环路的带宽。不过,若要保持相同的电感器纹波电流,就需要提高开关频率。XGL4020系列中下一个可用的电感器规格为1 µH,因此开关频率应提高到3.3 MHz。凭借SS3具备的6 MHz开关能力,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新的RHPZ位置大约会在398 kHz处,这应该足以将控制环路带宽提升到更高的频率。修改后的设计原理图如图6所示。

9.jpg

6.1.0 µH 3.3 MHz SS3 IBB解决方案的原理图。

控制环路比较

为了验证带宽方面的改进,在5 VIN输入、-5 VOUT输出和1 A负载的条件下进行了波特图测试。测试结果以及与先前设计的对比情况如图7所示。结果表明,带宽从103 kHz增加到123 kHz,相位裕度为54°,增益裕度则为9.8 dB。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为了获得与采用1.5 µH转换器设计时相近的相位裕度,对控制环路进行了重新补偿。

10.jpg

7.两种转换器设计方案在1 A负载下的波特图并排比较。

新设计在控制环路速度方面提升了约20%,随后进行了与初始设计相同的从0.5 A1 A再到0.5 A的负载瞬态测试。测量结果显示,输出电压的峰峰值为30 mV。这些结果与采用1.5 µH电感器设计的结果在表2中进行了对比。

2.两种转换器设计在0.5 A1 A再到0.5 A负载瞬态下的峰峰值电压比较

VOUT峰峰值

1.5 µH2.2 MHz

1.0 µH3.3 MHz

36 mV

30 mV

低频噪声比较

接下来,对低频噪声进行了测试,以确定是否满足新的10 Hz1 MHz的积分噪声要求。结果表明,积分噪声的测量值为18.9 µV rms,符合新规定的20 µV rms标准。将这一结果与1.5 µH设计进行了对比,噪声曲线如图8所示。

11.jpg

8.两种SS3解决方案及其最具竞争力的竞品在1 A负载下的低频性能比较。

效率比较

鉴于这种转换器的开关频率相较于初始设计提高了50%,有必要重新评估其满载效率。效率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测量结果显示,满载效率为89.5%。尽管此数值略低于90%的要求,但客户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因为在客户的设计中,效率并非首要考虑因素。

12.jpg

9.1.5 µH1.0 µH解决方案的效率曲线比较。

结论

SS3系列单芯片降压式稳压器可以无缝转换为反相降压-升压式稳压器,以产生一个负电压轨。对于开关稳压器而言,这些稳压器具备无与伦比的低频噪声性能,同时还拥有较高的控制环路速度和开关速度。因此,对于需要快速瞬态响应且对噪声敏感的负电压应用场景来说,SS3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Erik LampADI公司工业和多市场部门的产品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电源产品。他于2020年获得圣何塞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此后一直就职于ADI公司。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一季《机器人技术探秘》将探索驱动现代自动化发展背后鲜为人知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创新

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 DigiKey 日前发布名为《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未来工厂》视频系列。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DigiKey Factory Tomorrow Image (1).JPG

DigiKey 与供应商合作伙伴 Eaton SICK 联合发布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季,聚焦机器人制造。

此三部视频系列由 Eaton SICK 倾力支持,聚焦现代自动化背后的关键系统(从机器人单元的核心电气系统到保障精度与安全的智能传感器),以及自动化在重塑工业劳动力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作用。

DigiKey 工业自动化总监 Connor Doherty 表示:自动化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涉及的不再只是机器人。这一季《未来工厂》聚焦于让制造环境变得更智能、更安全、更具韧性的关键系统与核心元件。

DigiKey《未来工厂》第 5 季展示了从独立机器人向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转变。借助智能传感、云连接与预测性诊断,制造商不仅能够加速扩产、减少停机并提升安全性,同时还能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挑战与制造业回流趋势。

如需详细了解该视频系列以及 DigiKey 如何为全球制造业提供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创新支持,请访问 DigiKey 未来工厂页面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是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领域的领航者和持续创新者。我们分销来自3000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超过1650万种元器件,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库存广度和深度以及即时发货能力,确立了在分销领域的领导地位。DigiKey 还为工程师、设计师、创建者和采购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解决方案、无障碍互动和工具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更多信息请访问digikey.cn,并关注我们的微信 B官方账号。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上期中,我们探讨了高速 ADC 模拟输入前端的各种无源匹配技巧。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使用第二级滤波器来减少电压纹波》,将对比三种控制架构在相同输出电压纹波下的表现,并提供了使用相同电气规格的测试数据以及输出电压纹波、解决方案尺寸、负载瞬态和效率的比较结果

引言

具有集成点对点串行通信或模拟前端 (AFE) 的高级处理器和片上系统 (SoC) 的电源需要具有低输出电压纹波,才能保持信号完整性并提高性能。处理器负载点 (POL) 电源的输出电压纹波要求可能低于 2mV ,这大约是典型纹波设计的十分之一,这给同步降压转换器带来了严重的设计限制。由于处理器的输出电流要求超出了线性后置稳压器的能力,因此采用具有更高开关频率和额外输出电容的第二级滤波器可大大减少 POL 纹波。同步降压转换器具有多种不同的控制架构,每种架构都具有独特方法,可在低纹波电压设计下确保稳定性。

本文比较了实现 1mV 输出电压纹波的三种不同控制架构:外部补偿电压模式、恒定导通时间和可选补偿电流模式,并提供了使用相同电气规格的测试数据以及输出电压纹波、解决方案尺寸、负载瞬态和效率的比较结果。

选择并约束应用程序

设计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电源,以展示在类似工作条件下每种控制模式的性能。对于每种设计,输入电压为 12V,输出电压为 1V,并且每个器件的输出电流能够达到 15A。这些是为高性能 SoC 供电的典型要求,高性能 SoC 集成了敏感的模拟电路,需要低输出电压纹波。

为了约束滤波器设计和性能预期,允许的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 ±0.15% 或 ±1.5mV (3mVpp)。我们采用三个 TI 直流/直流转换器进行比较:15A D-CAP3™ 降压转换器(TPS548A28)、 20A 内部补偿高级电流模式 (ACM) 降压转换器 (TPS543B22) 和 15A 电压模式降压换器(TPS56121)。我们在转换器支持类似第二级滤波器元件的能力范围内,选择了尽可能彼此接近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工作频率。

设计第二级滤波器

即使使用低等效串联电阻 (ESR) 陶瓷输出电容器,通过降压转换器的电感器和电容器 (LC) 输出滤波器来实现低输出电压纹波也是不切实际的。要实现低于 5mV 的输出纹波,设计人员可能需要使用第二级 LC 滤波器。有关第二级滤波器设计或纹波测量技术的更多信息,请参阅资源部分。可使用方程式 1 并求解 L2 来计算第二级滤波器的电感器值。电感器 L2 是第二级电感器,C1 是降压转换器的初级输出电容器,C2 是第二级电容器网络。所有三种设计都使用了相同的第二级滤波器(如表 1 所示),占用了 92mm2 的电路板面积(如图 1 所示):

1.png

表 1. 转换器控制架构和第二级滤波器

2.png

图 1. 第二级滤波器的电路板面积为 92mm2

选择第二级电感器值 (L2) 并组装元件后,下一步是通过增加第二级电感和电容来重新补偿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控制环路,以确保稳定性。必须指出的是,每个控制架构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可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重新补偿控制环路(如需)。我们对每个控制架构的输出电压纹波、效率损失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汇总出结果。

电压模式控制架构

通过将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的电压误差信号与恒定锯齿-斜坡波形进行比较,可实现具有电压模式控制架构的脉宽调制 (PWM)。斜坡由振荡器发出的时钟信号启动。TPS56121 采用外部补偿 3 类补偿来寻址双极功率级,从而允许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对转换器进行重新补偿。在添加第二级滤波器后调整外部电阻器和电容器值可确保稳定性。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 4.8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 1.9mV(如图 2 所示)。在这种情况下,TPS56121 设计无需调节环路补偿即可确保稳定性。图 3 显示了具有 10A 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3.png

图 2. 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 TPS56121 输出电压纹波

4.png

图 3. 使用电压模式控制的 TPS56121 的瞬态响应

D-CAP3 控制架构

D-CAP3 使用一次性计时器生成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的导通时间脉冲。当下降反馈电压等于基准电压时,将生成新的 PWM 导通脉冲。斜坡由输出电感器仿真。来自内部纹波注入电路的信号直接馈入比较器,消除了其失调电压,从而减少了对电容器 ESR 输出电压纹波的需求。D-CAP3 和其他恒定导通时间转换器的优势之一是无需额外的环路补偿电路。但是,如果器件支持此功能,并且在输出电压反馈电阻分压器网络中添加了前馈电容,则控制环路的功能可通过可调斜坡进行调整。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TPS548A28 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 7.6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 2.3mV(如图 4 所示)。在此情况下,TPS548A28 设计无需进行调整即可确保稳定性。图 5 显示了与之前的转换器具有相同 10A 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5.png

图 4. 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 TPS548A28 输出电压纹波

6.png

图 5. 使用 D-CAP3 控制的 TPS548A28 的瞬态响应

高级电流模式 (ACM) 控制架构

内部补偿 ACM 是基于纹波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方案,它使用内部生成的斜坡来表示电感器电流。这种控制模式可在非线性控制模式(如 D-CAP3)的更快瞬态响应速度与其他外部补偿固定频率控制架构(如电压模式控制)的广泛电容器稳定性之间实现平衡。ACM 是一种较新的控制架构,它允许使用单个电阻器(而非电阻器和电容器网络)对环路进行补偿。TPS543B22 具有三个可选 PWM 斜坡选项,可在实施第二级滤波器时优化控制环路性能。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它的评估模块在电路板上具有电容器和电感器焊盘,可方便地容纳第二级滤波器元件。在没有额外滤波器的情况下,TPS543B22 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为 7.4mV。应用额外滤波器后,输出电压纹波为 1.3mV(如图 6 所示)。TPS543B22 设计无需调整斜坡即可确保稳定性。图 7 显示了与之前的转换器具有相同 10A 负载阶跃的负载瞬态波形,并且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后的输出电压波形没有不稳定的迹象。

7.png

图 6. 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 TPS543B22 输出电压纹波

8.png

图 7. 使用 ACM 控制的 TPS543B22 的瞬态响应

效率损失

在具有和不具有额外第二级滤波器的情况下测量了每个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满载效率以比较功率损耗。表 2 所示为相关结果。第二级滤波器的功率损耗和效率损失可忽略不计。之所以测量效率和功率损耗差异,是因为每个直流/直流转换器都具有独特的功率 MOSFET,这会导致效率结论不准确。效率损失和额外所需的 92mm2 布板空间是否值得改善输出电压纹波,这由设计人员决定。

设计人员以前使用额外的低压降 (LDO) 稳压器对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后置稳压,并实现低输出电压纹波。如果设计人员更喜欢使用 LDO 而不是第二级滤波器,则可以并联 4A TPS7A54 来提供高达 8A 的电流。例如,如果 LDO 的压降为 175mV,则两个 LDO 在 8A 电流下的耗散功率为 1.4W,而第二级滤波器的耗散功率为 0.02W。LDO 的输出电压纹波噪声较低,为 4µV,但如果第二级滤波器为 SoC 和 AFE 提供可接受的低输出电压纹波,则优点是尺寸更小、功率损耗更低且元件成本更低。

9.png

表 2. 效率和功率损耗比较

结语

第二级滤波器是一种简单、小巧、高效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可为高电流负载设计提供低输出电压纹波。没有适用于每种设计情况的完美控制模式,但可以在许多降压转换器控制架构中实施第二级滤波器。如果您使用网络接口卡 SoC 或是使用 AFE 的远程无线电单元进行设计,则第二级滤波器可提供比标准降压转换器低得多的纹波。表 3 总结了与每个器件相关的纹波以及效率和尺寸权衡。

10.png

表 3. 纹波、尺寸和效率权衡

本文来源于德州仪器《模拟设计期刊》。《模拟设计期刊》由德州仪器工程师和专家精心撰写并汇编,覆盖从基础知识到先进技术、从数据转换器到传感器应用的广泛主题,为模拟设计新手和资深用户提供实用信息和解决方案。

关于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登陆 TI.com.cn 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主办的“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将于9月9日至11日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将以“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为题,齐聚算力产业头部玩家共话行业未来。全球居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也将携多款高效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大会,以创新技术和高品质产品支撑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展位号:2楼B13。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云服务、AI、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正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战略发展重点。而其带来的电力需求则亟需更高效、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支撑。面对挑战,村田能够提供面向数据中心整机柜供电的完整解决方案,从符合ORV3 HPR标准的整机柜供电电源箱,到mCRPS电源模块,以及用于UBB主板以及OAM加速计算模组的多级电源产品,为众多AI应用厂商提供完整且方便易用的全套多样化电源方案,以支持高性能计算和智能化应用的发展。

此次大会,村田将展示多款电源模块、静噪元件、传感器产品,以满足数据中心技术不断升级下的行业高效能需求。

  • 电源及电池解决方案

    村田此次带来的MWOCES-191-P-D*1是一款33kW, 19”1RU, ORV3兼容的电源框,提供多至6片67mm 1U的PSU电源的功率供给,以及1片远程管理单元 (RMU)。PSU方面,此次带来的 MWOCP67-5500-B-RM*2是一款高效的ORV3前端电源PSU, 50.5V/5.5kW输出,峰值效率大于97.5%。此外,村田还带来包括电力分配单元、M-CRPS电源模块、DC/DC电源砖、以及圆柱形锂离子电芯等产品,从电源管理到电池电芯,为客户提供周全的稳定供电方案。

  • 集成封装解决方案(integrated package solution)*3

    村田的集成封装解决方案专为高性能电源模块与半导体封装应用设计,将电容电感元器件嵌入电路板,有效降低了PDN 阻抗。其电容内置通孔连接方式支持垂直供电架构,进一步增加供电效率,优化板级布局和电源完整性。村田的集成封装解决方案适用于上至1000A的电源模块和高性能 IC 封装,可大量应用于服务器、AI 加速器、光模块等对功耗与空间敏感的终端设备。模块化设计助力系统小型化与高能效运行,为数据中心与计算平台提供有效支撑。

  • 适用于光电应用的电感产品组合:

    村田Bias-T 电感方案具备出众的宽带插损性能,适用于高速光收发器等对高频响应要求严苛的应用场景,同时兼顾性能与空间利用。村田DC/DC 降压电感方案则可满足设备对小尺寸、低高度(T=0.8mm.Max)及大电流能力的多重需求。此外,村田还带来适用于交换机光接口的小尺寸、高性能 LC 滤波解决方案,以及适用于网络设备、基站等大电流对应铁氧体磁珠BLE系列产品,产品组合多样,充分满足网络通信设备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 热敏电阻及传感器:

    现场,村田还带来了温度传感、气压传感等传感器件。基于电容式MEMS技术开发的村田气压传感器,具有防水、低噪声、高精度的特点,包含温度补偿,可进行倾斜检测,特别适合水冷系统。而村田的热敏电阻尺寸小巧,可靠性高,是数据中心应用不二的性价比之选。

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和运维要求变得更加复杂。作为全球少有的可以提供从电池电芯和电容器产品开始集成的电源方案供应商,村田从器件级别强化电源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村田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以高效、稳定的电源解决方案及元器件产品帮助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为数据中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现场还将会有来自村田的技术专家与您面对面交流。欢迎您莅临村田展位(2楼B13),深入了解村田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创新。同期,村田还将参加9月10日-12日于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展示覆盖光通信领域关键应用的诸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诚邀您的莅临。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创造独特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开发中,规格及外观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 2 开发中,规格及外观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3参考产品,产品规格和外观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研究表明,CPG 行业领军企业正加大投资 AI和人才,以保持竞争力

作为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NYSE: ROK),今日公布了第十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包装消费品 (CPG) 版》的调研结果。调研结果突出了制造商正日益重视创新、员工培养和长期增长战略。

CPG 行业正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从自有品牌的增长到对更快创新节奏和更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赢得消费者忠诚度也越来越困难,而消费者对定制化和透明度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为此,CPG 企业正逐步摆脱小规模的技术试点,转而投资能在全公司范围内产生可衡量成果的解决方案。

通过员工培训、更有效的数据应用以及更具适应性的系统相结合,制造商得以在应对复杂挑战的同时保持竞争力。随着自有品牌不断扩大和消费者期望的持续变化,CPG行业的领导者正在优先投资能够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更有效竞争的解决方案。

2024 年至 2025 年值得关注的关键趋势:

日益激烈的竞争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024 年,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是年度调研中发现的主要挑战。2025 年,在自有品牌产品带来的市场压力和消费者购买习惯变化的推动下,竞争已成为首要问题。

技术需要为人们服务

企业不再单纯关注采用新工具,而是更注重新技术是否适合其团队和运营。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已成为技术决策的关键因素。CPG 行业领导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团队合作 (86%)、适应性/灵活性 (85%),以及分析思维与网络安全实践 (均为84%)。

AI 和机器人技术成为投资重点 

技术投资决策的核心是思维的转变。70% 的 CPG 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投资人工智能 (AI)、机器人和仿真技术以实现长期业务增长。这与去年相比发生了转变,当时技术更多用于销售分析和流程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有效利用数据

正在使用数据指导决策的制造商比例从 2024 年的 40% 上升至 2025 年的 44%。AI 在质量控制、物流和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数据利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程度比平均水平高出 5%。

人才策略持续演进

2024 年重点在于吸引熟练劳动力,而 2025 年的报告显示,34% 的制造商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现有员工进行新流程的培训上,另有 33% 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有效管理变革和提高员工留任率。

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CPG行业副总裁 Steve Deitzer 表示:“CPG 制造商不再只是被动应对行业变革,而是积极投资于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的技术。今年的报告显示,行业正明确转向长期思维,AI、自动化和人才赋能是成功的关键。”

可扩展性和集成性已成为 CPG 行业领导者实现增长的核心方法。通过实现技术、人员与流程的协同,企业正致力于构建更敏捷、更高效的运营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点击此处,查看第十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CPG 版》全部内容。

方法论

《智能制造现状报告:CPG 版》基于来自全球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4 名 CPG 行业领导者的洞察,是罗克韦尔自动化一项更广泛的全球调研的一部分,该全球调研覆盖了 1,500 多名制造业决策者。

关于罗克韦尔自动化
罗克韦尔自动化(NYSE:ROK)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人类的想像力与科技的潜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世界更具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罗克韦尔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截至 2024 财年年底,约有员工 27,000 名,业务遍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需进一步了解罗克韦尔如何帮助各工业企业将互联企业变为现实,请访问 www.rockwellautomation.com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的加速,市场对高效、紧凑且可靠的功率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不仅乘用车领域如此,电动两轮车领域亦是如此。这些车辆需要特殊的系统支持,例如xEV上的高压-低压DC/DC转换器和电动两轮车上的牵引逆变器。此类系统必须在满足高质量标准的同时,能够应对技术、商业和制造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满足上述需求,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扩展其OptiMOS™ 6产品组合,推出新型车规级150V MOSFET产品系列。新产品专为满足现代电动汽车的严苛要求量身打造,并提供三种先进封装选项:TOLLTOLGTOLT

配图:TOLL封装的OptiMOS™ 6产品组合.jpg

TOLL封装的OptiMOS™ 6产品组合

这款新型车规级MOSFET系列是基于英飞凌第六代OptiMOS™技术开发而成。所有型号均提供两种漏源电阻级别,额定电压等级均为150V,并在同级别中实现最低的RDS(on),最低可达2.5 mΩ。这一特性能有效降低导通损耗,并显著提升整体效率。在多个MOSFET并联配置时,栅极阈值电压(VGS(th))的紧密分布特性可实现理想的同步性能,这对高功率汽车系统尤为重要。新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在高频应用中呈现极低的开关损耗,可在诸如现代DC/DC转换器等高速开关应用中高效运行。在热性能方面,该产品各型号的热阻值可低至0.4 K/W,大幅提升了散热能力。这种优势不仅减少了系统级散热设计的复杂性与需求,还显著降低了相关成本,为系统设计带来更加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三种封装各具优势10x12 mm² TO无引线TOLL封装可实现紧凑设计10x12 mm² TOLG封装与TOLL的布局兼容并采用鸥翼引脚设计具有优异的热机械应力抗性10x15 mm² TOLT封装采用顶部散热设计可实现系统层面的高效热量传导非常适用于空间受限环境中的高热负荷应用。此外,英飞凌OptiMOS™ 6 150 V MOSFET已通过英飞凌汽车质量的最高标准认证,其性能超越AEC-Q101标准要求。同时,这些器件还支持生产零件批准程序(PPAP),可轻松满足最高等级的汽车生产要求。综合这些特性,工程师能够在有限的预算内针对特定性能需求优化系统设计。

供货情况

OptiMOS™ 6 车规级150V MOSFET系列的TOLLTOLGTOLT封装版本现已上市。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infineon.com/150VMOS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www.infineon.com/about/pres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 年以来,港股机器人概念持续升温,板块整体估值与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资本市场的热情背后,是行业商业化加速落地的共识。作为港股收入最高的机器人企业,极智嘉(2590.HK)中期业绩不负众望 —— 营收、毛利及订单均高速增长,经调整 EBITDA 首次转正,迈入价值兑现新阶段。

中期报告发布后,市场反应热烈,极智嘉股价单日涨幅超 8%,创上市新高。招银国际与德意志银行重申 "买入" 评级,大摩上调目标价至 28.3 元。德意志银行指出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考虑到下半年季节性销售额较高,且历来下半年盈利能力优于上半年,预测2025 年调整后净利润为 2.03 亿元。招银国际认为,具身智能新业务将成为推动公司盈利与估值提升的重要驱动力,2025 年至 2027 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34.7%。

作为全球仓储履约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领军者,极智嘉正凭借持续兑现的业绩、清晰的商业化模型,为机器人板块注入更多确定性,成为港股 To B 机器人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标杆企业之一。

营收利润双升,进入可持续的盈利周期

从中期业绩来看,极智嘉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兑现的关键跨越。2025 年上半年,极智嘉实现营收 10.25 亿元,同比增长 31.0%;毛利 3.60 亿元,同比增长 43.1%。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整体毛利率达到 35.1%,同比提升了 3 个百分点。

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是,公司经调整 EBITDA 首次转正,达到 1162.1 万元,意味着其不仅依靠订单增长驱动规模提升,还开始进入可持续的盈利周期。

对比仍处于亏损阶段的同行,极智嘉率先跑通盈利模型,稀缺性与投资价值凸显。随着规模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公司未来在利润端有望释放更强的弹性。

稳居全球龙头,订单与客户持续突破

在新签订单方面,极智嘉再创佳绩,新签订单17.60 亿元,同比增长 30.1%。其中,在杂货零售、食品饮料行业取得重大进展,最大单笔订单金额超亿元。极智嘉还与全球制造业龙头西门子、美国3PL巨头 Ship8、欧洲供应链领军企业日邮物流、南非电商巨头 Takealot 以及亚太知名电商平台 YesAsia 等合作,在世界各地打造了多个创新性标杆项目,推动全球智慧物流进程。

极智嘉已连续 6 年稳居全球仓储履约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第一,业务已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 850 家企业客户,并在欧美等高端市场稳居领导地位。2025 年上半年,极智嘉海外市场 AMR 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 79.5%。

业务拓展方面,极智嘉上半年新增超过 60 家终端客户,新增 40 余家渠道伙伴,包括神州数码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全球市场的覆盖力渗透力。通过持续深化与大客户的合作及方案认可,极智嘉客户复购率超过 80%,展现出强劲的商业化能力和持续成长的市场韧性。

1 (1).png

极智嘉携手上海西门子开关: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首次实现全流程机器人作业闭环

AI + 机器人深度融合,具身智能开启新增长期曲线

技术创新是极智嘉保持领先的核心密码。公司已构建 "AI 算法 + 机器人技术" 的全栈 AI 技术架构,打造了包括 Hyper + 核心算法平台和 Robot Matrix 通用技术平台在内的技术矩阵,能支持超过 5000 台机器人的集群调度,为其商业化闭环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基于长期技术积累,极智嘉于近期正式推出通用机械臂操作技术方案以及全球首个仓储场景专用具身智能基座模型 Geek+ Brain。其中,Geek+ Brain 为极智嘉通用仓储机器人提供 "超级大脑";而通用机械臂操作技术方案则在业内首次实现了全品类、全场景的高适应性自动拣货,有效破解仓储超大规模商品拣选难题,为仓储智能化带来革命性突破。

2.png

凭借从移动机器人到机械臂应用的延伸,极智嘉将技术版图拓展至具身智能领域。随着其技术方案从单点突破到场景通用,再到生态共建的推进,极智嘉有望成为全球仓储具身智能生态的主导者,为业绩增长开启全新引擎。

从业绩层面的营收增长与盈利拐点,到全球化布局的不断突破,再到技术驱动下具身智能的落地,极智嘉正构建起 "商业化 + 全球化 + 技术壁垒" 的立体增长模式,资本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自上市以来,中信证券、招银国际、国信证券、光大银行、大摩、德银、兴业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看好极智嘉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其 AI 与具身智能的落地应用逐步拓宽,极智嘉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成为港股市场最具长期投资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消费电子与家电领先品牌海信,将以AI Your Life为主题在IFA 2025呈现全线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从沉浸式娱乐、影院级画质到智能家居生活与气候智能健康,海信将展示AI如何将每个场景转化为无缝、个性化且充满交互感的体验。

AI Your Vision(AI你的视界):帧帧鲜活 纤毫毕现

海信将重点展示专为沉浸式家庭娱乐打造的尖端显示技术。116英寸RGB-MiniLED电视UX系列将呈现深邃黑色、鲜活色彩以及高达8000尼特的峰值亮度,成为观影或游戏聚会的理想选择,每一处细节都纤毫毕现。作为RGB-MiniLED技术开创者,海信将展示红绿蓝三色Mini-LED精准控光如何实现逼真画质。配合MicroLED创新技术、AI电视与AI音效解决方案,客厅可秒变游戏战场、电竞场馆或数字艺术空间,让用户共享精彩时刻。

The RGB-MiniLED TV 116" UX

The RGB-MiniLED TV 116" UX

AI Your Cinema(AI你的影院):大屏无界 影院入家

为满足家庭影院需求,海信推出TriChroma激光影院L9Q,支持IMAX Enhanced模式并实现200英寸巨幕投射,即使明亮空间依然表现卓越。C2 Ultra激光迷你投影仪更具备300英寸投射能力与超低延迟,只需一面白墙即可打造游戏竞技场或周末影院。凭借激光技术的清晰度与便携性,任何空间皆可成为娱乐舞台。

AI Your Home(AI你的家居):智慧生活 举重若轻

海信将AI融入日常家电,实现设计与智能的融合。PureFlat智能系列冰箱配备21英寸交互屏,化身厨房中枢:通过厨房AI规划菜谱,借由VIDAA系统直播赛事,或分享AI生成的艺术作品。全新ConnectLife AI平台将驱动AI烹饪助手与AI洗衣助手,帮助家庭优化能耗、简化家务,让生活更互联、高效且富有创意。从烹饪灵感到无忧洗衣,日常安排将被重新定义。

ConnectLife AI agent

ConnectLife AI agent

AI Your Air(AI你的空气):懂你所需 舒适随行

荣获红点设计概念奖的U8 S Pro空调将智能与舒适完美结合。搭载HI-SENSOR体感追踪技术、支持18项指令的AI语音助手以及HI-NANO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可全天候适应用户需求。点阵显示屏增添个性化交互,Coanda气流技术与90°导风板旋转确保均匀无风感送风。除家庭场景外,海信的技术将延伸至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车载空调系统,助力打造更安全、智能、可持续的出行方案。

在IFA 2025,海信不仅将展示突破性创新,更将分享其对AI如何理解、预测并响应人类需求的愿景。通过融合RGB-MiniLED与激光显示技术的领导优势,以及新一代智能家居与空气解决方案,海信致力于让用户更自由、舒适、自信地生活,助力掌控每时每刻,无论居家还是外出。

关于海信

海信成立于1969年,是全球公认的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导者,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多媒体产品、家电和智能IT解决方案。根据Omdia数据,海信在100英寸及以上超大屏电视细分市场全球排名第一(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作为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的首家官方合作伙伴,海信始终通过全球体育合作与全球用户建立深度联结。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9月4日,华为正式发布全新Mini系列小尺寸平板HUAWEI MatePad Mini,以全新的轻薄设计、创新的技术突破和智慧多能的用户体验,为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惊喜。这次Mini系列的推出,集聚了华为多年领先的技术积累,更回应了众多消费者对于“小尺寸平板”的期待。新产品以8.8英寸精巧尺寸、255g轻盈机身、5.1mm纤薄设计,全系支持插卡通话和蜂窝网络。HUAWEI MatePad Mini搭载鸿蒙操作系统 5.1,为消费者带来办公、阅读、娱乐与创作的多场景突破,重新定义小尺寸平板的新体验。

1.jpg

一手掌握,随时随地高效体验

平板作为轻办公场景的主力选手,轻薄便携成为用户购买的核心需求。HUAWEI MatePad Mini凭借8.8英寸精巧机身,可轻松放入口袋与随手包,方便携带,随拿随用。轻至255g的重量,薄至5.1mm的厚度,比传统直板手机更轻薄,却拥有更大显示面积。无论是阅读文档、追剧娱乐,还是出差随行创作,都能带来舒适流畅的体验,成为职场人群、学生群体、阅读爱好者、内容创作者、娱乐用户随身数字生活的好伴侣。

2.jpg

3.jpg

4.jpg

护眼清晰[1],超窄边框,阅读更舒适,观影更沉浸

除了机身轻便,屏幕表现同样出色。HUAWEI MatePad Mini采用柔性OLED全面屏,实现2.99mm极窄边框,92%超高屏占比,16:10的屏幕比例,提供更沉浸的观看体验。HUAWEI MatePad Mini具有1800nits的峰值亮度,PPI高达343PPI,还有搭载云晰柔光屏的版本可选,可有效消除99%环境干扰光,清晰更护眼。无论户外阳光还是移动地铁内的光影变化,都能舒适自如。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独立通信,平板手机一机双享

强大的独立通信,让HUAWEI MatePad Mini随行体验全面升级。HUAWEI MatePad Mini全系标配听筒并支持插卡,可接打电话并支持蜂窝通信,小平板瞬间变身“大手机”。支持华为灵犀通信,结合智能天线技术,无论横握还是竖持,信号始终稳定。作为户外场景的补充,还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让用户安心联。

11.jpg

12.jpg

13.jpg

好写好画,效率与灵感双收

HUAWEI MatePad Mini依托云晰柔光屏与HUAWEI M-Pencil Pro手写笔,带来纸感般细腻流畅的书写体验。华为阅读支持边读边记,重点内容随时标注;华为笔记在鸿蒙操作系统和AI助手加持下,高效整理学习与会议记录。同时,小艺智能体更可识屏对话、圈选问答,化身随身百科与智能助手。

华为自研应用天生会画为用户带来零基础更真实的绘画创作,驾驭多风格创作都毫不费力。轻薄机身可单手握持,写生采风更自由,记录每一刻创作灵感。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内藏乾坤,性能与续航双在线

HUAWEI MatePad Mini不仅轻巧便携,更兼顾性能与安全。前置3200万高清像素摄像头,支持RAW域质感人像与美肤技术,让视频通话、在线会议、网络直播等自信出镜。

18.jpg

此外,HUAWEI MatePad Mini搭载6400mAh大电池,更配备66w超级快充充电器。同时,华为也把手机上的低电应急模式首次带到了华为平板上,HUAWEI MatePad Mini为用户带来安心保障。

19.jpg

HUAWEI MatePad Mini以轻盈机身承载全能体验,为沉寂已久的小尺寸平板市场注入了全新活力。从办公到阅读,从通信到创作,它不仅是一款平板,更是用户自由高效生活的智慧伴侣。

20.jpg

售价方面,HUAWEI MatePad Mini提供多个版本供消费者选择,售价3999元起,9月4日开启预售,9月12日正式开售。HUAWEI MatePad Mini悦读版售价3299元起,9月12日预售,9月25日开售。欢迎选购!

同时,HUAWEI MatePad Mini 典藏版内含寰宇红主机、HUAWEI M-Pencil Pro手写笔、智能皮套,售价5999元起,10月开售,敬请期待!


[1]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99% 为模拟户外无遮挡环境测试结果,由于环境光差异较大,实际减少的干扰光比例随不同环境变化有差异,请以实际为准。

围观 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9日,恩智浦技术日巡回研讨会将在杭州举办!活动同期,恩智浦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将对会议中精彩的技术演讲全程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的开发者足不出户,也能够直击活动现场,解锁前沿产品方案,共赴“云端”技术盛宴!

直播期间,参与观众互动,还有好礼等你拿~~点击文章顶部卡片,或扫描海报二维码,约起来吧!

1 (1).png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5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