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发科技)成功通过了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的严格审核, 荣获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一成就表明杰发科技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达到了国际标准要求,为智能汽车产业的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撑,有力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

杰发科技副总经理熊险峰、SGS管理与保证事业群南区及中西区总监张秋妹等嘉宾共同出席颁证仪式。

SGS为杰发科技颁发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颁证仪式上,杰发科技副总经理熊险峰表示:此次认证是杰发科技在汽车用微控制器(MCU)项目的一次成长,我们的MCU产品网络安全管理从概念、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到运维全流程得到了一次优化升级。这份认证能够让我们更加聚焦中国"芯"的打造,更好地与行业伙伴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良性高质量发展。杰发科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汽车网络安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将安全理念贯穿始终。杰发科技高中低汽车用微控制器(MCU)平台AC787、AC784、AC780系列均已推出内置硬件信息安全模块(HSM)产品。可支持如安全启动、安全升级、安全调试、密钥管理等各种网络安全功能需求。丰富的产品矩阵,可覆盖客户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安全的需求。

SGS管理与保证事业群南区及中西区总监张秋妹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网络安全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ISO/SAE 21434标准作为首个针对汽车网络安全的国际标准,它明确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程要求,通过强制执行网络安全流程,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杰发科技此次获得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突破,也为汽车芯片行业树立了网络安全的新标杆。未来,SGS将继续与杰发科技深化合作,不断提升产品的网络安全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芯"发展!SGS 也将继续发挥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更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全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杰发科技进一步规范了TARA(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分析流程,增强了其开发团队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大大提升了杰发科技在智能网联汽车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方面的能力,可更高效地满足企业客户对网络安全功能开发、合规等要求。此次认证,杰发科技还建立了全面网络安全事件处理和漏洞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与客户网络安全信息的分享途径和时限。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在汽车、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领域深耕多年,为诸多知名企业提供整车法规认证、信息与网络安全、隐私安全管理等技术支持,致力于为各行业机构提供全方位管理提升服务。SGS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包括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差距分析/预审核、汽车网络安全独立评估服务、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专项诊断服务、供应链网络安全二方审核服务、整车及零部件网络安全合规能力诊断服务、网络安全工程落地实施与研发流程融合诊断服务、网络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诊断定制服务、全球汽车网络安全法规与标准培训、ISO/SAE 21434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汽车网络安全工程师/专家培训、汽车及零部件网络安全定制化评估和渗透测试、基于UNECE R155法规及国内强标的整车及零部件网络安全测试验证、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TISAX评估、ISO/IEC 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等。

关于杰发科技

杰发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国内外车规级芯片专利申请量达330余件,持有量170余件。杰发科技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立业之本,产品覆盖舱行泊一体SoC、智能座舱SoC、车联网SoC、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oC、车规级微控制器MCU等领域,并获得了国内外零部件厂商及整车厂的广泛认可与采用。目前,公司全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近9000万套片,MCU超7000万颗。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99,500名专业员工分布在115 个国家及地区的2,5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构建起全球化服务网络。业务包含互联与产品、工业与环境、营养与健康、自然资源、管理与保证五大战略版图。凭借超过145 年的卓越经验和瑞士公司特有的精准度,SGS帮助企业达到质量、合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标准。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 通标)由SGS 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于1991 年。SGS 通标立足于集团业务板块,通过由16000 多名专业员工、100 多个分支机构和200 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内服务网络,为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提供全方位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7日 -- 全球电子纸领导厂商元太科技(E Ink)宣布,其全新突破性全彩电子纸技术— E Ink Marquee™,将于 Touch Taiwan 2025 展会上首度亮相。E Ink Marquee 采用全新四色粒子显示系统,展现更鲜明的色彩效果,并支援宽温操作范围,专为户外及数位家外广告(DOOH)看板应用而设计。

E Ink Marquee 具备优异的能源效率与热效能,相较于传统 LCD 或 LED 显示器,可于无需冷却系统的情况下运作,大幅降低系统成本,为户外场域提供更具效益的显示解决方案。其可无缝切换画面的特性,亦大幅提升互动式街头装置、动态广告平台等应用的灵活性,进一步满足品牌行销整合与程式化广告需求。规格支援 -20°C 至 65°C 的操作环境,开发目标为最大可达 75 吋,画面更新时间介于 5 至 7 秒之间。

“元太科技的未来将因 E Ink Marquee 的创新而更加缤纷。E Ink Marquee 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柱,带领显示技术迈向全新世代。”元太科技董事长李政昊表示,“这项技术延续元太自 1997 年以来在电子纸领域的深厚研发实力,开启令人振奋的新篇章。我们期待 Marquee 将重新定义数位显示产业,也改写大众对电子纸的想像。”

虽然 E Ink Marquee 仍处于技术开发阶段,元太科技将于 Touch Taiwan 2025 现场首度展示这项创新成果,并提供业界预见电子纸未来趋势的重要机会。诚挚邀请各界于 4 月 16 日至 18 日 莅临台北南港展览馆 L717 摊位,亲身体验元太的最新技术展示。E Ink Marquee 亦将于 5 月 13 日至 15 日 于美国加州圣荷西举办的 Display Week 展出。

E Ink元太科技的电子纸技术具备低功耗与反射式的特性,相较于纸张与传统LCD 显示器,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采用太阳能供电的电子纸显示器可完全依赖再生能源运作,成为净零碳排倡议的理想解决方案。

透过元太科技特有的P•ESG框架,元太科技以核心能力,作为提供给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加速绿色转型。根据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的评估,E Ink 99.9% 的产品营收,来自于绿色产品,此外,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 Ratings)亦肯定元太科技的绿色贷款,符合绿色贷款原则 (2023)》,并评定了优秀(SQS2 Very Good)的永续发展分数。这些成就彰显了元太科技在环境永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并符合国际标准。

关于E Ink元太科技

元太科技(8069.TWO)为全球电子纸产业领导厂商,运用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媒体实验室开发的电子纸技术,以超低耗电的显示特性,成为各式应用产品的理想显示介面,包括电子书阅读器、电子纸笔记本、零售、物流、医院、交通等。超低耗电的电子纸可协助客户达到环境永续目标,元太科技致力以电子纸技术与应用协助推动低碳环境永续发展,公司已宣示于203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RE100),并于2040年达到净零碳排。元太科技已通过“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温室气体减量目标审查验证,并蝉联入选“道琼永续世界指数 (DJSI- World)”与“道琼永续新兴市场指数 (DJSI- Emerging Markets)”成分股。更多E Ink元太科技及电子纸显示器详细资讯,请参阅 www.eink.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数据中心模拟和优化解决方案

· 验证和优化系统级性能,确保AI数据中心的无缝互操作性

· 主动识别可能导致AI数据中心性能降低的薄弱环节

是德科技(NYSE: KEYS )发布Keysight AI(KAI),这是一系列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KAI提供系统级互操作性、性能和效率洞察,帮助运营商最大化系统性能并找出测试单个组件时未发现的性能问题。

大规模AI数据中心需要在设计和构建过程中进行全面测试——每个芯片、电缆、互连、交换机、服务器和图形处理单元(GPU)都需要在组件级和系统级分别进行验证。通过使用全栈工作负载仿真补充物理层测试,来识别单独测试组件时未发现的漏洞,客户可以更快地提取峰值AI性能,更快地增加容量,最大化在AI集群上的投资回报。

KAI系列解决方案使AI提供商、半导体制造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能够:

· 加速设计:调试先进的高速数字设计;满足或超过最新的PCIe、DDR和CXL标准。

· 加速开发:验证组件级合规性,包括高速互连、电缆和芯片组,并在系统级层面验证工作负载性能。

· 加速部署和运营:在整个数据中心验证和调整系统级性能,通过使用端到端仿真在生产部署前找出系统性能问题,降低工作负载失败的风险。

是德科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新发布的 KAI 数据中心构建器,包含四个产品组合套件,可解决提供从硅前模拟到部署后系统测试和故障排除的AI数据中心设计的所有方面。

配图:是德科技人工智能(KAI)系列解决方案.png

是德科技人工智能(KAI)系列解决方案

· KAI数据中心构建器:通过模拟大规模AI工作负载,以提高系统性能,预测和减轻组件故障的影响,并优化数据中心运营。

· KAI高速计算:优化高速数字设计,通过使用KAI-Compute解决方案加速下一代AI芯片开发进程,其主要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套件、误码仪、示波器和任意波形发生器。

· KAI互连:验证光学和电气通道,通过使用KAI-Interconnect解决方案,以确保高达1.6T的可扩展高速连接,其主要包括采样示波器、光子功率计和网络测试仪。

· KAI网络:对 AI网络性能进行基准测试,通过使用KAI-Network解决方案,检测瓶颈,优化AI工作负载分配,其主要包括AI工作负载仿真器、分布式网络流量生成器和网络流量仿真器。

· KAI能效:通过KAI-Power解决方案优化数据中心组件的电源效率和能源管理,其主要包括示波器、电源轨探头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套件。

650 Group创始人兼技术分析师Alan Weckel表示:“当客户从基础训练转向代理模型时,加速下一代AI/ML ASIC的设计和部署成为解锁市场的关键。通过scale-up, scale-out和前端网络实现的 AI 互连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创纪录的 800GE 和 1.6T产品出货量,并带来业内有史以来最快的创新周期之一。是德科技人工智能系列工具和KAI数据中心构建器解决方案将帮助客户扩展和适应这一新的市场机会。”

是德科技网络测试与安全解决方案副总裁兼总经理Ram Periakaruppan表示:“大规模AI数据中心需要的不仅是组件级验证。在接近网络真实情况下进行系统级测试指标的验证,如互操作性、性能和效率是必不可少的。是德科技的AI解决方案整合了我们在网络流量仿真、网络组件、网络合规验证以及最新行业标准方面的深厚经验,通过模拟数据中心在AI计算、网络、互连和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性能,确保AI基础设施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4月3日,由深圳市 8K 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牵头,联合华为、创维、海信、TCL 等 50 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研发的 GPMI(通用多媒体接口)正式发布,解决了传统视频设备需要分别连接电源线与视频信号线的问题。

11.png

该标准支持 144Gbps 的超高带宽与 480W 的大功率供电能力,可实现设备间音视频、数据、控制信号的双向互通,并支持 128 节点网状组网。

在技术创新方面,GPMI展现了七大核心优势:高带宽、大供电、聚合传、秒唤醒、全场景、兼容好、高安全。GPMI支持高带宽,最高可达144Gbps,远超对标技术的48Gbps,轻松应对8K120帧的超高清视频传输需求;GPMI具备大供电能力,最高支持480W供电,几乎满足所有主流设备的供电需求;GPMI可实现了信息流、控制信号、供电、音视频等多信号的聚合传输,一根线即可解决多种信号传输问题;GPMI通过创新的Sideband交互通道控制通信,将组网设备唤醒时间缩短至对标技术的四分之一,实现秒唤醒;GPMI还支持多路双向视频传输和网状组网,为设备创造了新的业务形态空间,使用场景更为丰富;在兼容性方面,GPMI的Type-B接口适用于业务需求更丰富的“大”终端,Type-C接口则兼容现有生态,适用于便携式的“中”“小”终端;GPMI还具备高安全性,支持ADCP内容保护协议等技术,为业务传输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护。

22.png

中国GPMI(通用多媒体接口)标准是由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牵头,联合华为、创维、海信、TCL等5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研发制定的。GPMI标准支持144Gbps的超高带宽与480W的大功率供电能力。其中,GPMI Type-C接口最高可支持96Gbps的数据传输和240W的电力传输;GPMI Type-B接口最高可提供192Gbps的数据带宽和480W的供电能力。

该标准可实现设备间音视频、数据、控制信号的双向互通,并支持128节点网状组网,集视频传输、数据交互、网络连接和供电等功能于一体,满足“超高清视频+数据+控制+供电”的全业务需求。

GPMI Type-C接口与USB Type-C生态兼容,已经获得USB协会批准授权的SVID,存量设备也可以通过GPMI转接器来实现更多新功能。GPMI的控制信号支持双向传输,例如机顶盒控制电视、电视控制机顶盒、一台遥控器控制全屋电视等,还可以实现手机与电视等设备的超低延迟有线投屏。

1.png

GPMI和其他标准对比

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可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电脑、手机等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连接和互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一根GPMI线缆将手机与电视连接,享受无损的音视频投屏体验,同时还可以利用电视的GPU等资源进行渲染处理,提升游戏等应用的体验。

智能家居领域:为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支撑,支持128节点网状组网,能够实现家庭内多种设备的协同工作,构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居环境。

工业控制领域:GPMI Type-B接口的大带宽和高供电能力可以满足工业控制、8K拼接屏等场景的极端需求,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官网介绍显示,在产业协同方面,GPMI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50余家头部企事业单位,包括华为、创维、海信等终端厂商、仪器仪表厂商以及运营商等。2019年第一届8K峰会后,正式成立了超高清接口工作组;2021年第二届8K峰会上发布了GPMI核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2023年第三届8K峰会上正式发布了FPGA样机;2024年第四届8K峰会上,正式发布行标(征求意见稿),并联合产业界伙伴共同发布了产业路线图。GPMI将迎来产业化应用关键阶段。GPMI历经多年,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推进,目前GPMI将迎迎来产业化应用关键阶段。

2.png

图3  GPMI产业协同技术优势

在生态构建方面,GPMI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多款支持GPMI的TV主芯片已经陆续发布,创维、华为终端等厂商也在积极开发一体机等多类产品原型机;同时,上海海思等厂商承担了GPMI与HDMI、DP等接口的转接芯片及模组开发任务,为GPMI融入现有Type-C产业生态并实现与其他接口的对接互转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电子标准院等单位还承担了协议分析仪等关键仪表的开发任务,主要测试设备也将在今年年内全部就位。政府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GPMI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引导。

3.png

 GPMI生态构建技术优势

在创新赋能方面,GPMI更是为音视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GPMI可以支持多种形态的媒体终端,从电视、显示屏、投影机到XR、游戏主机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GPMI与智能卡的叠加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超分、语音交互、云电脑等多种AI应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GPMI与星闪等创新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客户超高清音视频消费体验,实现消费者大屏超高清视频体验、用户远程“所指即所得”的远程交互、智能媒体卡端云协同以及音箱组网的3D 音频体验等功能。这些创新应用不仅丰富了GPMI的应用场景,也为音视频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4.png

GPMI创新赋能技术优势

目前,GPMI凭借其独特的产品技术优势,正在逐步引领音视频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GPMI将继续发挥其独特技术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便捷和安全的音视频体验。

GPMI发展历程

2019年,深圳国际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成立超高清接口工作组,正式启动GPMI技术研发。

2021年,核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3年,推出首款FPGA样机。

2024年,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并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产业路线图。同年12月,GPMI获得USB组织授权的SVID。

2025年2月28日,《通用多媒体接口规范》5项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互联网信息编辑)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4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举办的第50届光纤通信会议暨展览盛会(OFC'25)上,作为行业领先的光通讯模块供应商,索尔思光电(Source Photonics)正式发布适用于下一代高速PON接入网络的50G/XGSPON双模和50G/XG(S)PON/GPON三模业界最小封装SFP-DD低功耗系列解决方案。该产品基于业界领先光电芯片技术,可支持下行光接口线路速率最大50G NRZ信号,和上行光/电接口线路速率最大25G突发接收,具备GPON/XG(S)-PON/50G-PON三代多模共存能力的50G-PON接入端口,光功率线路预算覆盖或兼容已有ODN网络。该方案将帮助运营商持续推动光纤价值最大化,在兼顾网络演进和成本的同时实现带宽的下一代升级, 进一步推进宽带光接入的发展。

随着F5G-A和中国“双万兆战略”的持续推进,50G PON正加速从小试点应用转向较大规模商用部署。多摸50G PON OLT光模块产品采用业界最小型化SFP-DD封装以增加客户单个单板的端口密度,在不改机房布局和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实现更低成本千兆网络的覆盖。索尔思光电依托其深厚的激光器芯片研发实力,成功推出了集成SOA的大光功率50G 1342nm EML集成化激光器芯片产品并率先应用于双模及三模50G PON OLT SFP-DD C+光模块系列产品上;产品支持工业级温度,满足客户在电信苛刻环境中可靠性要求。目前,索尔思光电已经与全球领先的PON接入网络设备商一起共同展开对50G PON产品的广泛技术沟通和产品化样品测试。

1.jpg

50G PON OLT

关于索尔思光电   

索尔思光电是全球领先的光通信技术供应商,采用创新和可靠的技术提供通信和数据连接解决方案,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城域网和接入网络等多个领域。公司坚持不懈持续研发下一代解决方案, 旨在为客户提供适合快速增长的全球 AI 及云基础设施、无线通信、路由和光纤到户等技术支持。索尔思遍布全球的专业工程师团队和公司的生产研发能力相辅相成, 包括光芯片、光学组件和模块设计领域的专家。索尔思在四川成都,江苏常州和台湾新竹均建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设计中心和销售办事处。2023 年,索尔思光电在全球光收发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九。2024 年第一季度,400G 光模块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方网站:www.sourcephotonics.com,或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来源:索尔思光电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系列新品介绍 

近日,中科海高上架两款两通道开关滤波器芯片,频率覆盖21-40GHz,在整个使用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插入损耗和端口驻波特性,芯片采用境内工艺流片,满足国产化应用需求。

1.png

开关滤波器芯片-HGC6604

01 产品介绍

HGC6604是一款基于GaAs工艺的开关滤波器芯片。工作频率覆盖21-28.5GHz,通带频率21-23GHz、26.5-28.5GHz,插入损耗7dB,阻带抑制≥35dB,内部集成TTL电平转换电路,芯片通过背孔接地,使用方便简单,在整个使用频段内具有良好的阻带抑制、插入损耗和端口驻波特性,芯片采用境内工艺流片,满足国产化应用需求。

02 产品特点

内部集成TTL驱动电路

通道数目:2

通带频率:21 GHz ~ 23 GHz

             26.5 GHz ~ 28.5 GHz

带内损耗:7 dB

控制电压:0/+5V

芯片尺寸:2.5 mm × 2.5 mm × 0.1 mm

03 性能指标

2.png

04 测试曲线

3.png

反射系数 21-23GHz通道

4.png

反射系数 26.5-28.5GHz通道

05 功能框图

5.png

开关滤波器芯片-HGC6605

01 产品介绍

HGC6605是一款基于GaAs工艺的开关滤波器芯片。工作频率覆盖22-40GHz,通带频率22-28GHz、28-40GHz,插入损耗8dB,阻带抑制≥40dB,内部集成TTL电平转换电路,芯片通过背孔接地,使用方便简单,在整个使用频段内具有良好的阻带抑制、插入损耗和端口驻波特性,芯片采用境内工艺流片,满足国产化应用需求。

02 产品特点

内部集成TTL驱动电路

通道数目:2

通带频率:22 GHz ~ 28 GHz

              28 GHz ~ 40 GHz

功耗:-5V @ 2 mA

输入P-1:30 dBm

芯片尺寸:2.5 mm × 1.5 mm × 0.1 mm

03 性能指标

6.png

04 测试曲线

7.png

反射系数 22-28GHz通道

8.png

反射系数 28-40GHz通道

05 功能框图

9.png

来源:中科海高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软件定义汽车的崛起及其未来的可扩展性挑战

伟创力汽车工程部副总裁 Andreas Heim

随着车辆设计中先进技术应用的不断增长,软件定义车辆(SDV)的崛起已成为热议话题。这一趋势在可扩展性方面将如何发展,又蕴含着哪些机遇?我们来听听制造服务专家伟创力汽车工程部副总裁Andreas Heim的看法。

随着软件定义车辆(SDV)驱动未来出行,这为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这种基于软件的新方法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它所需的车辆架构非常简单。拥有数百个独立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传统车辆在计算能力方面存在局限,而且需要在空间严重受限的区域铺设大量的布线基础设施,而软件定义车辆则采用集中式车辆架构,配备更少但功能更强大且可扩展的计算解决方案。这使得软件能够更快更新、功能更全面,同时大幅减少车辆布线和整体系统组件数量。

随着软件定义车辆成为常态,这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机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例如,OEM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且可定制的体验,以建立亲和力、满足消费者偏好并赢得长期的品牌忠诚度。空中下载技术(OTA)更新将帮助消费者避免前往经销商处维修,从而节省时间。同时,新的数字功能、更新和内容可以直接发送到车辆上,以确保用户持续参与并保持新鲜感。

波士顿咨询公司强调了这一因素,其报告指出,一旦客户采用数字服务和定制软件,他们往往会继续选择同一品牌。该公司还预测,到2030年,这些服务的收入将达到2480亿美元,其中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将占据最大份额,达到2090亿美元。

汽车制造商为克服挑战并大规模交付软件定义汽车,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变革?

软件定义车辆具有复杂性。要取得成功,汽车制造商必须提升自身能力以提供创造品牌定义性体验所需的汽车技术、软件和内容水平。

因此,我们看到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扩大其软件和系统集成能力来打造自身知识产权,从而使其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

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网络共同努力实现无缝系统集成,这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创造了一个有趣的交汇点。为了成功实现软件定义车辆的规模化,汽车制造商必须重新配置现有商业模式,并采取更具协作性的方法,以便整个行业能够满足软件转型所需的复杂性和能力水平。我们必须培养一个以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为支撑的更加富有协作性的汽车生态系统,以开发和规模化完整的系统和解决方案。

您是否观察到汽车制造商与其供应商网络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所进展?

我们在汽车制造商与半导体公司之间达成的供应协议等方面看到了进展。然而,我们离所需的合作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行业必须加快汽车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以实现软件定义车辆的规模化,并实现下一代出行方式的承诺。

为了加速创新和优化工程资源,汽车制造商必须意识到协同效应,并开始在汽车技术和非差异化功能(如中间件平台)方面进行合作。据标普全球汽车公司预测,软件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28年增长至470亿美元,而目前只有一半的支出用于真正的差异化功能,如OTA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框架。

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建立跨行业和行业内合作伙伴关系的机会,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快行动,并将投资重点放在独特的、品牌定义的客户体验上,而不是在时间和资源上重复投入。

专注于合作伙伴关系和潜在的共享构建模块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快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这在快速转型的投资环境中至关重要。

伟创力所支持的其他行业中,是否存在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宝贵经验或最佳实践?

在伟创力工作之前,我曾就职于多家传统的一级汽车供应商,而我在伟创力工作最喜欢的一点是我们在跨行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这种跨行业的视角使我们能够了解包括汽车、工业、云、医疗和消费品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技术和价值链趋势。

正是基于这种视角,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已经可以采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合作的新商业模式。以云行业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爆炸性增长的新闻头条,以及关于如何满足实现人工智能所需的高级计算的大量电力需求的问题。

SDV对电力和计算能力的要求同样迅速增加。因此,在伟创力,我们认为软件定义车辆的未来架构是“车轮上的边缘数据中心”。然而,我们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客户身上看到的是,他们通过与供应商生态系统建立更先进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了创新曲线。

我们发现,供应商与芯片制造商、软件公司、设计及制造合作伙伴的协作比几年前提前了四倍,目的是共同确定功能、性能要求,并确保供应的连续性。

因此,对于汽车行业应从其他行业采纳的最佳实践,我的观点又回到了协作上。我们必须努力在一个周期的早期阶段就加速合作——以年为单位而不是月为单位,并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合作受益。

下一代出行生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怎样的范例?

下一代生态系统加速创新的一个例子是伟创力与英伟达(NVIDIA)合作开发汽车计算平台,使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之路更加通畅。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邀请多家不同汽车制造商共同投资参与开发工作。尽管这些汽车制造商知晓自身属于联合开发团体成员,但其同行的具体身份信息始终未予披露,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协作。这种多方共同注资的机制不仅为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相关车企的反馈意见也加速了解决方案的验证进程。

本文翻译自 Just Auto 编辑 David Leggett 对伟创力汽车工程部副总裁 Andreas Heim 的采访,于2024年12月2日发表。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全球居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将以“向新而行,智启未来”为主题,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5),展位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300展位。此次参展,村田将全面展示前沿创新技术及行业领先解决方案,展现电子元器件如何成为数智社会进化的强大“引擎”。 

【参展亮点前瞻】 

聚焦“通信及计算、车载、工业及环境、健康”四大核心领域

  • 通信及计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与计算领域正经历智能化变革。从追求轻薄化与高速化的智能终端到需要高可靠、高能效的IT基础设施,行业正面临双重挑战:边缘设备亟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宽带通信、精密信号处理与多元供电能力,而数据中心、基站等核心设施则需突破立体集成、耐压耐热与高效供能的技术瓶颈。展会现场,村田将展示MLCC、静噪元件、传感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等产品,为边缘到云端的全链条需求提供可靠支撑,助力构建更敏捷、更稳定的数字世界基石。 

  • 车载: 

随着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未来出行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一变革对各类车载电子元件性能提出了更高标准——需要更稳定、反应更快、传输能力更强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电动动力总成、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村田通过稳定高效的电容电阻、传感器、晶振热敏、通信模块等多元化解决方案,从互联、自动、共享、电动(CASE)全方位赋能汽车技术创新,不仅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设施的高速互联,更为行车安全、能效管理和驾乘体验构筑坚实保障。 

  • 工业及环境 

在工业智能化升级进程中,工厂通过深度融合5G、AI、IoT技术构建数字化系统。村田以传感器、UWB通信模块及静噪元件等产品为设备安全和智慧工厂建设提供关键支持。此外,针对全球碳中和目标及循环经济发展需求,村田则将在展会现场展示适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陶瓷电容、静噪元件等创新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帮助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 健康 

智能医疗正驱动行业变革:远程诊疗与个性化医疗亟需实现设备智能化与精准化的新跃升,海量医疗数据的实时处理需求更对底层元器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展会,村田将展示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及智慧医院院内管理等领域的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池电源等产品。 

现场体验:让技术看得见、摸得着

值得一提的是,村田还将在展位进行大阪世博会同款“不可思议的石头echorb”的现场体验。该产品集成了3D触觉技术、LF天线、RFID、压电薄膜等多项先进产品和技术,可根据用户偏好智能推荐前进地点,并储存心跳信息供用户感知自己的心跳。其电池采用腔体共振充电方式,支持便捷充电与储能,未来可拓展至游戏体验乃至视障人士引导等社会应用。观众可前往村田展台进行预约,亲身感受与未来科技交互的奇妙体验。 

1.jpg

不可思议的石头echorb 

村田诚邀您莅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N1-300村田展位,体验前沿科技,共话行业未来。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开发专有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ntoniu Miclaus,系统应用工程师

目标

振荡器有多种形式。本次实验活动将研究Hartley配置,该配置使用带抽头的电感分压器来提供反馈路径。

背景知识

Hartley振荡器特别擅长在30 kHz30 MHzRF范围内产生失真相当低的正弦波信号。Hartley配置的标志性特点是其使用带抽头的电感分压器(图1中的L1L2)。振荡频率可以像任何并联谐振电路一样,使用公式1来计算:

1.jpg

其中,L = L1 + L2

1为典型的Hartley振荡器。决定频率的并联谐振调谐电路由L1L2C1组成,用作共基极放大器Q1的集电极负载阻抗。这使得放大器仅在谐振频率下具有高增益。Hartley振荡器的这种配置使用了共基极放大器。Q1的基极通过电阻分压器R1R2偏置到适当的直流电平,但通过C3直接连到交流地。在共基极模式下,集电极处的输出电压波形与发射极处的输入信号同相。这确保了从L1L2之间节点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耦合电容C2从调谐集电极负载反馈到发射极,从而提供所需的正反馈。

2.jpg

1.基础的Hartley振荡器

C2还与发射极电阻R3共同作用产生一个低频时间常数,从而提供与Q1发射极处的反馈信号幅度成比例的平均直流电压电平。这样就能自动控制放大器的增益,提供振荡器所需的1倍闭环增益。因为发射极节点用作共基极放大器的输入,所以发射极电阻R3未去耦。基极通过C3连接到交流地,在振荡器频率下其电抗非常低。

实验前仿真

构建图1所示Hartley振荡器的仿真原理图。计算偏置电阻R1R2的值,确保当发射极电阻R3设置为1 kΩ时,NPN晶体管Q1中的集电极电流约为1 mA。假设电路由10 V电源供电。确保R1R2之和(总电阻大于10 kΩ)在合理范围内达到最高值,从而尽可能降低电阻分压器中的静态电流。注意,C3Q1的基极处提供一个交流地。将基极去耦电容C3和输出交流耦合电容C4设置为0.1 μF。计算C1的值,确保当L1设置为1 μHL2设置为10 μH时,谐振频率接近750 kHz。执行瞬态仿真。保存这些结果,将它们与实际电路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随附在实验报告中。

材料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无焊试验板和跳线套件

一个2N3904 NPN晶体管

一个1 µH电感

一个10 µH电感

一个100 µH电感

一个1 nF电容(C1可选值如下所列)

两个0.1 µF电容(标记为104

两个0.01 µF电容(标记为103

一个1 kΩ电阻

所需的其他电阻、电容和电感

说明

使用无焊试验板构建图2所示的Hartley振荡器。从器件套件中选择偏置电阻R1R2的标准值,使得发射极电阻R3设置为1 kΩ时,NPN晶体管Q1中的集电极电流约为1 mA。根据所选择的L1L2C1值,振荡器的频率可以在大约500 kHz2 MHz的范围内变化。从L1 = 10 µHL2 = 100 µH开始。此振荡器电路可产生超过10 V p-p的正弦波输出,其频率近似于由所选C1值设定的频率。试验过C1的各种值后,将L1改为1 µH,将L2改为10 µH

3.jpg

2.Hartley振荡器

硬件设置

绿色区域表示连接ADALM2000模块AWG、示波器通道和电源的位置。确保在反复检查接线之后,再打开电源。参见图3所示的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完成Hartley振荡器的构建之后,检查电路是否正确振荡,先打开+5 V-5 V两个电源,并将其中一个示波器通道连接到输出端。R3的值可能相当关键,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电路产生较大且失真的波形,或者产生间歇性低输出,甚至完全没有输出。为了找到更合适的R3值,可以用1 kΩ电位计代替它进行试验,以寻找波形更优、幅度更可靠的电阻值。图4为使用R1 = 10 kΩR2 = 1 kΩR3 = 100 ΩC1 = 4.7 nF时的波形示例。

4.jpg

3.Hartley振荡器试验板电路

问题

1. Hartley振荡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 哪些实际应用正在使用Hartley振荡器?

5.jpg

4.Hartley振荡器图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Antoniu MiclausADI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负责为Linux和无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嵌入式软件,同时从事ADI教学项目、QA自动化和流程管理工作。他于20172月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加盟ADI公司。他拥有巴比什-波雅依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以及克卢日-纳波卡技术大学电子与电信工程学士学位。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CAPAS202552224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览面积达5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720家参展企业共聚一堂。本届展会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为核心,聚焦西南汽车业在技术转型中的突破,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与商用车电动化等热点议题。展会更以独特的西南汽车消费与文化体验为亮点,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同期将举办超过20场丰富活动,关注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助力企业把握未来趋势。CAPAS致力于打造行业交流、商贸投资产教融合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全力推动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战略推动下,成渝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川渝两地汽车总产量达34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108.7万辆,充分彰显了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大实力[1]。成渝地区作为国内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整车制造和动力电池领域合作深化,共建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西南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消费潜力释放,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此背景下,本届CAPAS展会成功吸引众多知名品牌,参展品牌数量预计打破历届记录,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电动化及用品与改装等多个领域。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技术与成果展示以及丰富多元的同期活动和行业论坛,CAPAS将助力企业实现产品展示、技术交流、海内外市场拓展等多重目标,为西南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智能网联新能源赋能未来出行2025CAPAS将全面展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西南汽车市场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包括丰川动力、能源创新中心、四川时代及宜宾凯翼等一众领军品牌将带来前沿技术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例如,智锂智慧凭借云控管理技术锂电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提供锂电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电池安全高效运行;安徽冠润最新R-EPS/C-EPS高精度转向器集成多项先进技术,为智能驾驶和安全出行提供重要支持。

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拥抱变革,加速技术升级转型上海纳铁福将首次亮相CAPAS,展出电子断开差速器EDD能显著提升续航,减少动力损失,降低噪音与震动,适配西南地区的复杂路况;锦州万得汉拿推出新型扁铜线电机,通过降低温升和降噪提升效率,并采用单向离合器皮带轮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噪音。此外,Sumax、东方增压器、法拉达、凤凰滤清器、霍尼韦尔、锐利、瑞明、铁印、新克尔、新瑞立及易宏等知名品牌亦将携各自创新成果参展,借助CAPAS的平台展示行业前沿技术、拓展业务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产业变革共筑新生态,新能源商用车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作为西南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四川省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表现亮眼,新能源重卡销量在2024年前五个月位居全国第二[2]。城际物流、城市配送及冷链运输等领域对高效环保商用车需求不断攀升,加上地方政府在购车补贴、路权优先及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吸引众多企业扩大在西南市场的布局。在CAPAS展会上,预计超过50%的展商将展出适用于商用车整车、零部件及售后服务领域的产品。本届展会更将进一步聚焦商用车新能源化,吸引包括贝尔特、东嘉新能源、吉利、蜀都客车、现代商用车、宜宾宜瑞、毅合捷、中国重汽等知名品牌亮相,场景化展示电动重卡、城际轻卡(冷链)及售后维修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呈现电动化和氢能化技术的最新应用,推动商用车产业链迈向绿色发展。

其中,作为本届展会一大亮点,在新能源轻卡领域,吉利汽车将带来远程纯电动轻客,以超300公里/小时的续航满足中短途物流需求;现代商用车将介绍盛图氢燃料电池轻卡系列产品,凭借长续航与高负载率,助力车队实现绿色低碳运营与成本优化;毅合捷将推出宽流量并联式电动空压机,搭载高速电机、空气轴承和高效压气机,显著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

西南汽车改装潮流盛宴,打造独特汽车消费与文化体验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文化底蕴成就了越野与赛车等特色汽车文化的蓬勃发展,市场对个性化改装和汽车文化体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备受期待的改装舞动大趴将升级亮相CAPAS,深度融合西南汽车文化特色,推出改装精品展示、互动游戏体验及业内专家分享等活动。例如,热门动漫IP联名改装车展示将汽车与二次元文化结合,《飞驰人生》电影周边产品及天府赛道体验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赛事激情。通过越野、模拟赛车、动漫IP和潮流元素的多元融合,活动将打造一场西南汽车文化的盛宴,吸引汽车爱好者共襄盛举。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用品市场逐步向环保健康方向升级。用品及改装专区将汇集标榜、固特异、保赐利及卫斯理等品牌,推出兼具低碳清洁和性能提升的养护新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车居生活的追求车立美、万顺新材及航天山由等品牌则将展示最新研发的汽车全膜系列产品,提供高性价比的个性化车身保护方案,为提升西南汽车消费者驾乘舒适性和环保理念提供更多选择。

丰富同期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共探产业新征程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升级浪潮,售后市场对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服务意识和数字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届CAPAS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元的同期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助力企业把握行业趋势,提升竞争力。2025年西南地区汽车售后市场发展大会AI赋能·区域新周期”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品牌商、经销商及终端服务商等,围绕区域市场趋势、人工智能诊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与会者提供行业洞察和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在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下把握新机遇,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CAPAS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主题,通过新能源产教融合专区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与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专区精心策划国际汽车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大会、实训项目、新能源维修技术培训以及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携手政府部门、人才专家、用人单位及院校,深度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和再教育、AI时代下的人才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积极回应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推进职普融通和产教融合,为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其他活动还包括2025年商用车后市场(西南)发展大会,聚焦电动物流助力商用车队降本提质增效,剖析商用车电动化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政策导向及市场应用等关键问题。2025年中国汽车供应链国际合作大会将探索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竞争力及绿色可持续方向,由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中国汽车出海大会、川渝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投资说明对接会等多个分会组成。

11CAPAS将于202552224日举行。展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共同主办。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访问展会网站www.capas-chengdu.com.cn或通过电子邮件咨询:auto@china.messefrankfurt.com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简介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简称汽车贸促会。遵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国际商会章程,在汽车行业范围内开展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技术交流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活动,为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搭建与世界同行业合作交往的桥梁。该会更是北京、上海、广州的世界级汽车展览会的主办单位,备受业界推崇。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简介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拥有自主展览场地的展会主办机构,其业务覆盖展览会、会议及活动,在全球28个地区聘用约2,500*名员工,业务版图遍及世界各地。2024年营业额约7.8亿欧元*,集团与众多行业领域建立了丰富的全球商贸网络并保持紧密联系,在展览活动、场地和服务业务领域,高效满足客户的商业利益和全方位需求。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核心优势在于遍布世界各地庞大、紧密的国际行销网络,覆盖全球约180个国家。多元化的服务呈现在活动现场及网络平台的各个环节,确保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在策划、组织及进行活动时,能持续享受到高品质及灵活性。我们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范畴,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租用展览场地、展会搭建、市场推广、人力安排以及餐饮供应。作为核心战略体系之一,集团积极实践可持续化经营理念,在生态、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多样性之间达成有益的平衡。有关集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sustainability。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由该市和黑森州政府分别控股60%和40%。有关公司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cn
* 2024年初步数字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简介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简称四川省贸促会。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照国家对外经贸方针和要求,促进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其主要职能是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四川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曾先后创办并承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多个国际化专业展(博)览会。


[1] “两地代表共话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协同创新,共筑产业高地”,四川制造,2025年3月7日,https://qr.messefrankfurt.com/Z2f5e(摘录于2025年3月)

[2] “四川电动重卡销售火爆,加大推广仍有挑战”,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2024年8月12日,https://qr.messefrankfurt.com/U9d47 (摘录于2025年3月)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