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推动AI芯片需求急剧增长,先进封装作为“后摩尔时代”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技术路径,正被进一步推至半导体行业的前沿。中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封装测试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通过外延并购与内生增长的有机结合,中国的封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常年稳定在全球前十大封装企业排名之中,再加上近年来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先进封装等相关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封装产业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持续为全球封装产业链上下游创造了旺盛的活力。

尤其随着国内测厂纷纷加大资本支出,积极扩产并向先进封装领域挺近,为封测设备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前景。在AI、HPC、HBM等应用驱动下,先进封装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先进封装设备投资额约占产线总投资的87%,高端半导体封装设备国产化对于推动国内封测产业的长期发展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jpg

然而研究显示,我国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率整体低于15%,后道测试机、分选机是国产替代进展最快的环节,国产化率超过10%;贴片机、划片机等后道设备国产化率仅约3%、TSV深硅刻蚀、TSV电镀设备、薄膜沉积等制程设备几乎都进口自海外。先进封装需求高增、产能紧缺,国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封测厂也在加大2.5D/3D等先进封装平台的布局,在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下,国内封装设备市场迎来发展良机。

为了提升国内封装设备产业的竞争力,众多国产设备制造商正在积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自有知识产权的建设,并致力于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持续推出新产品。与此同时,面对中国广阔的市场需求,一些国际厂商也正通过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并购、地理扩展和多元化产品/服务等多种策略来增强在华业务布局,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国产化”。

作为全球装设备行业龙头,新加坡ASMPT近几年频频落子,剥离半导体材料业务(引线框架)并出售给智路资本成立AAMI;与智路资本合资在苏州成立晟盈半导体以引入关键的ECD(电化学沉积)产品技术,以及在上海临港成立奥芯明进行半导体封装设备的技术转让和国产化研发;10月23日,ASMPT发布公告,向A股上市公司至正股份出售其持有的AAMI的全部股份,对价为至正股份将发行的新股,余下对价以现金支付。交易完成后,ASMPT将持有至正股份不少于20%的股份。

这些举措体现了ASMPT深耕中国市场,积极参与中国供应链本土化建设的积极姿态,为中国封测产业的自主可控和技术创新贡献了重要力量。通过这些战略布局,ASMPT正在与国内半导体产业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其中国化战略的推动下,奥芯明的成立被视为ASMPT本土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奥芯明的成立,ASMPT在华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技术研发能力的增强,国产先进封装技术的突破似乎已指日可待,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通过奥芯明,国内封测产业链可以直接接触到ASMPT在封装领域的先进技术,加速国内封装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更高端、更精密的封装技术迈进。

正当ASMPT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取得显著进展之际,美国私募基金巨头KKR传出有意收购ASMPT的消息给中国封测产业敲响了警钟。KKR的介入,是意图在ASMPT本土化成果即将成熟时“截胡”,收割国产化的努力成果,还是来“搅局”,打断高端封测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化解这破局的临门一脚?尤其在当前美国及其盟友不断强化对关键半导体技术的出口管制,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的敏感时期,如果KKR成功收购ASMPT,不能排除美方借此加强对ASMPT技术流向的控制,以符合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防止敏感技术流向中国。这将对国内封测供应链带来潜在的风险,阻碍国内封装产业的发展。

目前KKR私有化ASMPT的真正意图尚不明晰,但它无疑将给国内封测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对于国内产业和资本而言,无论是选择隔岸观火,还是扼腕叹息,最终都将把这一家门口的战略资产轻易拱手让人。即便KKR最终未能如愿收购ASMPT,也难保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海外资本紧随其后虎视眈眈。

面对国际资本及其背后操盘手的“围剿”,国内产业和资本绝不能袖手旁观。国内的投资机构、行业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警觉地认识到这次收购背后的战略深意,以及它对中国封测产业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我们必须积极行动,推动国内基金积极参与ASMPT的竞购过程,保住ASMPT这颗天然亲华的掌上明珠,确保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开放的国产化战略不被国外资本干扰而阻断,确保中国封测产业的自主可控和持续发展,用中国制造的设备促进国内封测行业的进步与繁荣。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BICS亚洲区企业部高级副总裁曾添康

BICS亚洲区企业部高级副总裁曾添康.png

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因其成本效益、技术创新和强劲的市场需求而具有巨大的全球潜力。中国成熟的制造生态系统和领先的电池技术使本土企业能够大规模生产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电动汽车。比亚迪和蔚来等品牌利用其先进的电池系统和智能功能(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为自己赢得了竞争优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已迅速成熟,并正在向全球市场扩张。他们瞄准中东、东南亚、拉美和欧洲等地区,提供从经济车型到高档车型的多样化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取得显著进展。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IMARC Services Private Limited 最近的研究结果,沙特阿拉伯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在 2024 年至 2032 年期间将以 36.6% 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举措、消费者购买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中东地区对绿色技术的投资,尤其是在沙特“2030 愿景”倡议下。

中国正通过出口电动汽车和投资本地生产引领拉美市场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出口大幅增长,尤其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国,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企业已在这些国家设立了本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2022 年,拉丁美洲占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总额的 6.7%,而到2023 年,中国对该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多,达到 27 亿美元。

欧洲因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减排政策,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已成为中国车企的重点关注市场。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车企已经进军欧洲,并在当地开展业务,努力提升其市场份额。

从本土到全球:中国电动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在海外销售产品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他们需要确保出口车辆适合当地市场并符合当地法规。 在一些国家,汽车必须具备紧急呼叫功能,以便驾驶员在需要时联系当地的紧急服务部门。

他们还需要确保电动汽车符合当地的基础设施发展和法规。为了解决品牌认知问题和应对不同的监管环境,一些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实施本地化战略。这包括在当地建立组装厂,与区域经销商合作,并根据当地标准和偏好调整汽车配置。

其他制造商则部署了由 BICS 等领先通信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先进物联网(IoT)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动汽车在运往国外之前就能在当地市场投入使用。

全球无缝整合:通信服务提供商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信服务提供商在帮助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发能够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竞争的产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国际 SIM 卡和 eSIM 技术:BICS 等通信服务提供商可提供全球连接解决方案,如 eSIM,使电动汽车能够在制造国进行测试,并在国外销售时无缝接入和切换当地网络。这可确保车辆能够在不同国家访问基本的远程信息处理、导航和紧急服务。BICS SIM/eSIM 的设计面向未来,并与3G、4G 和 5G 网络兼容。

2.合规支持:不同国家对电信、数据隐私和应急功能都有具体规定。通信服务提供商可帮助电动汽车制造商满足这些法规要求,例如集成紧急呼叫系统(eCall),在需要时自动联系紧急服务。

3.定制化车载体验:车载连接功能,如语言设置、区域内容、导航地图甚至健康功能,都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偏好和法规进行本地化。这种定制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使车辆对当地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4.市场洞察力:通信服务提供商已与世界各地的电信运营商建立了网络,从而节省了汽车制造商与单个运营商谈判的时间。由于在多个地区开展业务,他们往往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可以与汽车制造商分享消费者偏好和网络可用性等有价值的见解,帮助制造商调整市场进入策略。

5.物联网与电动汽车充电的协同作用

物联网与电动汽车充电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充电站能够相互通信并与电网通信,优化充电时间和能源使用,从而彻底改变整个行业。物联网可提供有关充电站可用性、能源消耗和用户行为的实时数据,以加强电网管理,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可用的充电站。此外,物联网还能对充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维护,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减少停机时间。通信服务提供商在这一转型中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提供的连接解决方案可实现无缝数据交换和跨不同网络的物联网技术集成,确保高效可靠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总之,物联网技术的无缝使用和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通过增强连接性、确保合规性和优化车内体验,物联网使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并应对复杂的监管规定。随着这些制造商进军海外市场,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当地人的喜好提供先进、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对创新和本地化的持续投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将引领全球可持续交通的转型之旅。

关于BICS

作为Proximus 旗下的一家领先通信平台公司, BICS 通过随时随地创造可靠、安全的移动体验来连接世界。BICS是全球语音运营商,也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数据服务提供商。从全球移动连接、无缝漫游体验、欺诈防范和身份验证,到全球信息服务和物联网,BICS的解决方案对于支持当今对设备要求极高的消费者现代生活方式至关重要。BICS总部位于布鲁塞尔,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中东拥有强大的业务。

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bics.com或关注BICS官方微信。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随时随地可用的生产力和创意工具,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展背后,是性能更强、功耗更低,更能适应AI工作负载需求的芯片,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算力支持。其中,芯片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近日表示,得益于AI所带来的机遇,作为数十年来计算技术基础的x86架构,正在迎来一个定制、扩大和拓展的时期。

1.jpg

基辛格认为,每家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每台设备都将成为AI设备,特别是每个人打开AI PC,便能受益于AI技术的神奇力量。AI PC让人们在使用AI时,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必将个人数据分享到云端,网络连接也不再必需,正如当年英特尔迅驰平台推动Wi-Fi在公共场所普及,从而使PC的使用从以生产力为主扩大到互联网应用一样。

2.jpg

AI PC时代即将到来。IDC预测,AI PC2025年将占据市场的一半份额,而在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0%。英特尔目前已出货了超过2000万台设备,在生态系统方面,已支持了超过100ISV300多项AI应用和500多个AI模型。

基辛格表示,AI PC时代需要定义核心架构。x86架构正是AI PC时代的关键,一如它是数据中心以及边缘和网络解决方案的核心一样。为了让x86架构在未来变得更加灵活、开放,进一步提升其成本效益,英特尔近期与合作伙伴携手成立了x86生态系统顾问小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x86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以更强大的定制化能力、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满足客户的需求。

3.jpg

同时,在产品层面,英特尔也在与OEM厂商密切合作,推出以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为核心的AI PC。酷睿Ultra同时实现了出色的性能和电池续航,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和沉浸式的使用体验。基于强大的x86架构,通过CPUGPUNPU的结合,酷睿Ultra能够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基辛格介绍,英特尔将于明年推出基于Intel 18A制程节点的Panther Lake处理器,继续推动AI PC创新。目前,该产品的样片已经出厂、上电运行并顺利启动操作系统。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entech铭普模块化储能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电池接入以及实时监控功能,助力运营商提升能效,实现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5G网络建设的规模增大,5G基站高能耗的问题越来越突显。由于5G信号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为了提供广泛的网络覆盖,需要建设比4G基站更多的5G基站。而5G基站的主流频段较高(如3.5GHz),相比4G主流频段(如1.8GHz),更高的功率输出需要更多能量。一个5G基站的能耗通常是一个4G基站能耗的2.5-3.5倍。功耗的提升直接导致了基站用电成本的增加,对于运营商而言,高昂的电费支出给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的下降,利用锂电储能系统是降低基站电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常使用智能锂电来实现通信基站的储能,智能锂电采用的是集中架构,把BMS、双向DC/DC和锂电池模组集成在一个机框里。智能锂电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成本偏高、无法对电池单独扩容、双向DC/DC工作时热量容易传导到电池内部等问题。

铭普多年来致力于通信网络能源领域的研究,成功研发出了模块化储能系统,该系统把双向DC/DC变换部分做成模块,DC/DC变换模块和储能电池模块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1.jpg

与智能锂电相比,模块化储能系统中把双向DC/DC变换设备设计成模块化,每个模块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多个相同规格电池并联接入的方式,可以灵活配置电池,使得电池和双向DC/DC容量的配置与实际需求更加匹配。采用分开布局,这样双向DC/DC模块的发热可以单独处理,散热效率更高。具体架构差异如下图所示:

2.png

模块化储能系统采用19英寸结构,由配电单元、监控模块和DC/DC变换模块组成。可以通过多个模块的并联来实现扩容。可灵活安装室内机柜或室外机柜,也可壁挂安装在墙上。前正面操作,具有显示屏和按键,方便用户现场观察系统运行情况以及设置运行参数,提供智能接口,可实现远程监控。另外根据客户的需求,也可以提供防水型壁挂式结构,满足室外基站的使用。

3.jpg

400A模块化储能系统

4.jpg

双向DC/DC模块采用前后接线的方式,其中电池接口采用端子,电源端口采用金手指结构,可实现热插拔。额定54Vdc 输入,54V/100A 输出,最大输出功率5760W。具备恒功率、恒流输出特性。该模块同时具备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过流、短路保护、反接保护、均流并机、CAN通信、遥信遥调遥测等功能。适用于不同类型或不同组电池混合储能应用场景。

5.png

6.jpg

模块化储能系统可满足各种场景的储能使用,选用不同的电池容量和不同数量的模块,配置合适的放电功率/电池容量,避免造成超配的情况出现;另外也能够满足备电场景下不同电池混用的场景。双向DC/DC变换模块集中散热,杜绝了把热量传导给电芯,电池、变换装置模块化设计,极大的方便客户扩容维护。储能电池与双向DC/DC解耦,可满足用户使用常规储能电池来实现储能系统,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

来源:铭普光磁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上新-中印低速光模块方案

光纤通信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的串行通信技术,以其稳定性和成本效益,在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印云端通过精细的市场调研,发现在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中,对光纤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强电的控制方面,现场环境对光纤模块的通信速度要求较低,但对传输距离、电器隔离特性、可靠性、成本效益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鉴于此,中印云端推出了一款高度集成的低速光纤通信模块。该模块配置灵活、即插即用,测试验证便捷高效,可以极大地缩减客户的产品开发周期。

2.jpg

△中印云端低速光模块方案

光电转换芯片采用久屹光电的JY-520T/JY-050R,具有一收一发两个光纤接口。可以将电信号通过光电转换芯片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输出,也可以将对端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支持最高 50Mbps 的传输速率,以及最长 300m的传输距离。光电转换可支持的可见光通讯包括蓝光、绿光、红光和红外等不同的波长,采用TO封装,具有高可靠性,可为工业应用环境提供更加可靠的通讯手段。

3.png

△ DC-50Mbps光纤通信收发器

作为异构SoM应用市场的开拓者该光模块的SoM集成了易灵思的FPGA T20F169I4和瑞萨的MCU RX651。此异构SoM是将微控制器(MCU)、FPGA、可编程混合信号矩阵集成在板卡的一项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在设计产品时,取代传统“芯片先定”的开发策略,只需进行功能接口的外围电路设计,从而降低硬件开发难度,节省开发时间,并可帮助客户更快完成产品升级迭代

其中,T20采用FBGA-169(9x9)封装,具有73个输入/输出(I/O)管脚。是一种基于三值逻辑的架构,可以将传统FPGA的功耗降低50%以上,具有低功耗、小体积、高性能的特性,丰富的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资源,用户可以自定义输入输出

瑞萨的RX651,具有超小尺寸64引脚(4.5mm x 4.5mm)BGA封装。可为工业应用提供卓越的安全性和闪存功能,在低功耗时具有非常低的功耗,可以达到μA级别,深受工业开发的客户喜欢。

4.png

△ 瑞萨RX651

引领电梯通信新纪元

传统电梯中的随行电缆重且抗干扰差该模块作为收发模组搭配光纤可以用于替换电梯中的随行电缆,发送端FPGA从接口板块接收16bit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后,通过光电转换芯片,经光纤发送到接收端的转换芯片,同样通过FPGA串转并发出16bit数据。

5.jpg

把原有电梯现场总线、视频通信线、网络监控线以及其他设备增加的通信线,全部统一整合到光纤上,大大提升电梯机房到电梯轿厢之间的通信能力,节约原来随缆的线缆资源,甚至可以实现视频、监控、对讲等相关设备能灵活接入轿厢,电梯机房通信板与电梯轿厢通信板。

在多微机电梯系统中,光纤的应用充分满足了大量的数据通信正确、可靠、高速传输和处理的要求。而且,光纤通信与传统的同轴电缆相比,也具有显著优势: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通信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因此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光纤的性能更加稳定。同轴电缆虽然通过屏蔽层设计能够抵抗外部电磁干扰,但在强电磁环境下,其性能可能受到影响。

传输距离远:光纤的信号衰减极低,通常使用光纤传输的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优于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则更适用于短距离传输需求,带宽相对较窄。

信号干扰小、安全性能高:外界信号不会影响光纤内的信号,且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难以被窃听,提供了更好的保密性。

尺寸小、重量轻: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在电梯井道等空间受限的环境中铺设和运输。

适应性强,寿命长:光缆的机械性能和耐环境性能较好,适用于电梯这种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场合。

维护成本较低:虽然光纤的初期安装成本较高,但长期运行维护成本较低,因为光纤传输损耗小,无需频繁更换设备。

低速光模块:应用广泛

其实,低速光模块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成本效益、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低速光模块的需求持续增长。

自动化生产线中,用于机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用于医疗设备的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用于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等等。中印期待为有相关需求的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

中印作为领先的能源、工业、汽车、医疗产品的电子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商多年来,已为大量行业终端客户提供从 0-1多维度软硬件技术服务、产品解决方案和供货支持,合作方式包括单芯片交付,SOM+IP,设计服务,系统集成等。中印将始终秉承技术创新、优质、及时响应、及时交付和高性价比的理念,为每一位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1729840576385.jpg

△ 中印交付方式

来源:中印云端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手机的迭代创新如同破晓光,照亮科技前行的道路。

10月24日,OPPO Find X8系列可谓惊艳登场、震撼上市。这款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的年度旗舰力作,不仅拥有超薄质感的外观设计,更搭载了卓越的超光影影像拍照功能、全新的OPPO 潮汐引擎、天玑9400处理器芯片,以及超大容量的冰川电池,为性能和续航提供了坚实保障。众多重大突破,使其有望成为OPPO旗舰中的里程碑式产品。

1.png

OPPO Find X8系列及旗舰生态新品发布会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OPPO Find X8系列或将以触控“快拍启动按键设计,重新定义后续安卓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操作体验。

解锁“纯压感”按键 重塑安卓旗舰标准

OPPO Find X8系列致力于实现“从摆拍到抓拍”的跨越,为用户带来强大的抓拍能力。新增的压感触控“抓拍快启键”,专为拍照服务,让用户只需抬手按下快门,无需繁琐选择“运动”、“抓拍”等各种模式,就可实现“抬手就出片,抓拍氛围感”,轻松捕捉美好瞬间。

2.png

(OPPO官方宣传片截图)

该产品系列首次引入的纯压感“抓拍快启键”,无疑为安卓阵营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革新。这项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电容感应,通过纯粹的压力感知,实现了更加精准、自然的操作体验。用户只需轻轻按压,即可完成从启动应用到功能调节的各种操作,智能手机的使用因此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

比肩苹果iPhone16 引领压感交互潮流

回顾9月份,一向崇尚“极简主义”的苹果,为iPhone16系列新增设计了“电容+压感”相机控制按键,轻轻一按即刻启动相机、左右滑动实现变焦、单击快门捕捉瞬间、长按录制精彩视频,为全球果粉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拍照体验。

然而,OPPO Find X8系列在压感交互上走得更远。Find X8无需依赖电容感应,即使在水下或佩戴厚手套等苛刻环境下,也能通过微小的力感实现精准的滑动和按压操作,人机交互的体验更胜一筹。

这体现了OPPO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功底,对用户需求深刻理解的产品哲学。

OPPO Find X8系列的纯压感触控技术革新,不仅是对全新交互方式的一次深刻探索,也将为未来更多安卓旗舰新机采用压力触控技术埋下了伏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压力触控有望成为未来智能化手机交互的重要趋势,引领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更加智能、便捷、美好的交互方式,将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

来源:芯海科技

围观 2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Michelle Tate

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Michelle Tate.jpg

在工程领域,精度是核心要素。无论是对先进电子设备执行质量和性能检测,还是对复杂系统进行调试,测量精度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这时,示波器中的垂直精度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衡量的是电压与实际被测信号电压之间的一致性。而要实现高垂直精度,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是模数转换器 (ADC) 的位数,二是示波器的本底噪声。

ADC 位数的作用

示波器的横轴代表时间基准,通常以s/div来表示,而纵轴则表示电压,以V/div为单位。垂直精度关乎示波器所显示的信号电压的精确程度,这对于直观地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和特征以及实现精确的测量都至关重要。简而言之,示波器屏幕上读取的电压值与实际信号电压越接近,就意味着其垂直精度越高。

为了获得最佳的读数结果,工程师们需要依赖那些拥有最高ADC 位数以及最低本底噪声的示波器。更高的 ADC 位数可提供更高的垂直分辨率,从而使得信号的显示效果更为精确。而较低的本底噪声,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示波器对信号产生的干扰。这种组合可确保示波器能够准确地捕捉和显示信号的细节,将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任何失真或噪声降至最低。

详细来说,一个具有8 位 ADC 的示波器,能够将模拟输入信号编码为 256 个不同的等级(28=256)。每当ADC的位数增加一位,代表其可以转换成的信号等级数量就增加一倍。因此,9 位ADC的转换精度是 512 个信号等级(29 = 512),10 位ADC的转换精度则是 1,024 个信号等级(210 = 1,024),依此类推。

配备 14 位 ADC 的示波器,可将模拟输入信号编码为 16,384 个等级(214 = 16,384)。这一分辨率是常规 12 位 ADC 示波器的 4 倍,更是 8 位 ADC 示波器的 64 倍。得益于这种超高的分辨率,示波器能够捕捉到信号中更精细的细节信息,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波形显示。

当这一原理在设定为每格100 mV垂直刻度、且拥有8个垂直分格的示波器上应用时,示波器的全屏显示范围达到了 800 mV(100 mV/div * 8 )。若采用 8 位 ADC 时,这800 mV的全屏范围被划分为 256 个等级,因此意味着每个等级的分辨率约为 3.125 mV。相比之下,当采用14 位 ADC 时,相同的 800 mV 显示范围则能被精细地分割成 16,384 个等级,使得每个等级的分辨率高达48.8 µV。如图 1 所示,如此大幅度的分辨率提升,让工程师们能够捕捉到信号中更为细微的变化,并进行精确测量。

图1.png

1:随着 ADC 位数的增加,转换的信号等级数量也随之增加。这就带来了更高的垂直分辨率,使工程师能够测量更加微小的信号变化

低本底噪声的重要性

尽管更高的ADC 位数对垂直精度至关重要,但它并非唯一的考量因素。示波器的本底噪声同样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里所说的本底噪声,是指示波器本身所产生的固有噪声,它有可能对正在测量的信号产生干扰,进而引发读数的不准确。

包括示波器在内的所有电子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不过,是德科技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噪音干扰。较低的本底噪声意味着示波器对信号的影响会减少,从而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于该本底噪声的信号细节将无法被用户观测到。这一点在测量微小电压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很小的噪声也会导致读数出现显著偏差。

例如,图 2 展示了一台示波器正在对53 µV的信号进行测量。在设定为 2mV/div的情况下,该示波器的本底噪声小于 50 µV 。得益于如此低的本底噪声,这台示波器能够成功捕捉到微小的 53 µV 信号。然而,如果换用其他通用示波器,由于它们的本底噪声往往超过 100 µV ,因此这个信号就很可能会被噪声所掩盖,从而无法被观测到。

图2.png

2:本底噪声小于 50 µV 的示波器可捕捉到 53 µV 的微弱信号,相比之下,这样的信号在其他通用示波器的本底噪声中往往会被淹没而无法被观测到

集高 ADC 位数和低本底噪声于一身

将高位数的ADC与低本底噪声相结合,能够实现极高的垂直精度。这样一来,示波器便能够最准确地捕捉和显示信号,使工程师能够进行精确的测量,并有效避免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错误。

例如,如果示波器具有 14 位 ADC,并在 2 mV/div、1 GHz 带宽下针对 50 Ohm的输入能保持本底噪声小于 50µV,那么它将展示出卓越的垂直精度,进而使工程师能够捕捉到信号中最微小的变化。这一优势对于工程师深入洞察、理解、调试以及表征设计而言至关重要。此外,示波器结果不准确可能会延长开发周期、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组件选择上的风险增加。因此,工程师需要依靠那些能够为他们提供最佳见解和最高准确性的工具和技术。

总结

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示波器的性能都是一样的。工程师们应该选择那些ADC 位数最高且本底噪声极低的示波器,以确保达到最高的垂直精度。这种组合可确保示波器能够准确地捕捉和显示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任何失真或噪声干扰。高垂直精度对于精确测量、减少误差以及节省时间和资源等方面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工程师若投资和使用具备高垂直精度的示波器,便可对其测量结果充满信心,进而提高调试效率。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LX90424应用宣传图.jpg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推出MLX90424,这是一款简化汽车刹车踏板传感过程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功能安全,该产品将两个位置传感器芯片和一个唤醒开关集成于单一封装组件中。此外,该解决方案能够直接由12V电源供电,并实现高达30mm的线性位移精确测量。

MLX90424封装产品图.jpg

针对安全关键且空间受限的应用,如汽车刹车系统等,迈来芯今天推出的这款传感器芯片MLX90424以其量身定制的设计引领行业趋势。该芯片不仅通过双线性位置传感提供冗余,还通过集成的磁性开关实现节能。与现有包含分离位置传感器芯片和开关的刹车踏板模块相比,MLX90424将位置传感和开关元件集成于一体,可理想地置于有限空间内,极大减少设计和包装复杂度,简化装配流程并降低物料清单(BOM)组件数量。此外,MLX90424具备供电灵活性,直接支持12V电池供电,无需额外稳压器。

MLX90424能够精确测量高达30mm的线性位移,并借助迈来芯先进的Triaxis®霍尔技术,展现出卓越的抗杂散磁场干扰能力。这款组合传感器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在位置传感功能上支持高达ASIL D的系统集成,开关功能则符合ISO 26262标准的ASIL B级别要求。该产品为制动系统等安全关键应用提供可靠且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能够抵御高达5mT(4kA/m)的磁场干扰(符合ISO 11452-8标准)。

“MLX90424是迈来芯针对刹车踏板传感器应用推出的特定解决方案,充分彰显我们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实力,这也是我们成为市场信赖的领导者的关键原因,”迈来芯全球位置传感器芯片市场经理Klaus Wilczek强调,“这一创新芯片解决方案,让工程师能够轻松简化设计流程,并实现更高效的系统集成。”

MLX90424现已上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elexis.com/MLX90424或直接通过http://www.melexis.com/MLX91231与我们联系。

关于迈来芯公司

迈来芯(Melexis)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提供尖端的传感和驱动解决方案,以人为本,关爱地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工程师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可持续的未来,让美好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们专注于汽车市场,提供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热管理、照明、电子制动、电子转向和电池等技术领域的微电子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可持续世界、可替代移动出行、机器人和数字健康等新兴市场,引领创新潮流。

1989年在比利时成立以来,迈来芯已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遍布全球12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尖端的技术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www.melexis.com;或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迈来芯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思仪科技在2024上海国际微波及天线技术展发布并展示了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产品,包含4457DM/EM/FM/GM四个产品型号,模拟通道数4、8个,带宽500MHz到3GHz,最高采样率10GSa/s,垂直分辨率8bit,最大存储深度2Gpts。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在滚动模式下支持高达160Mpts的存储深度并支持双视窗扩展模式,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和电源测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png

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

更多:多合一仪器,帮助用户应对更多测试挑战

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具有串行总线触发与分析、眼图与抖动分析、极限模板测试、功率测量与分析、波形录制与回放、波形直方图统计等功能,多达8个模拟通道,帮助用户应对更多测试挑战。

2.png

示波器:500MHz~3GHz带宽

3.png

总线分析仪:支持10种串行协议

4.png

眼图和抖动分析

5.png

FFT频谱分析

6.png

极限模板测量

7.png

功率测量与分析

8.png

波形录制与回放

9.png

波形直方图统计

更快:硬件加速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测试速度。

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高达60万个波形/秒的波形捕获率,10GSa/s的采样率,极大提高了毛刺和偶发事件捕获的概率;示波器标配了分段存储器采集,即使示波器工作在深度存储模式下,依然可以保持快速的响应速度和屏幕更新率;示波器支持硬件的参数测量功能,支持同时显示20个测量项目的统计分析,可提供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10.png

波形捕获率:60万个波形/秒

11.png

深存储器:最高2Gpts

12.png

硬件参数测量:同时20个参数

13.png

ZOOM窗口:支持2个窗口放大

更智能:智能化操控,为用户提供全新使用体验

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采用智能化、可视化的区域触发技术,可以迅速简便地识别想要的触发事件。支持多窗口自由设定,用户可根据观察需求自由对打开的波形窗口进行各种操作。支持快捷栏自由定义,用户可自行设定功能区内的快捷按键。支持智能语音交互,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向示波器发出指令,从而完成用户想要的操作,解放双手,操作更智能、更便捷。

14.png

可视触发

15.png

多窗口自由设定

16.png

快捷栏自由定义

17.png

智能语音控制

4457M系列数字示波器是一款多功能综合型测试仪器,是一种通用的调试和验证工具,可帮助用户快速的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来源:思仪科技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10月25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以下简称:大联大)宣布,其旗下世平集团(以下简称:世平)凭借卓越的技术能力,整合推出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解决方案,荣获盖世汽车——第六届“金辑奖之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这一奖项既是对世平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双重肯定,同时也是对大联大在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与落地中所作贡献的高度赞誉。

1.jpg

“金辑奖”旨在挖掘汽车行业创新与实践中的优秀产品、技术与企业,评选内容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汽车软件、车规级芯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动力总成及充换电、热管理、车身及内外饰、新材料等十大细分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当前汽车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也是大联大长期深耕并持续投入的业务方向。作为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之一,大联大旗下的四个集团通过互补性极强的代理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元器件和解决方案,不断巩固其在汽车市场的先进地位。

当前,公众对于车辆安全需求不断提升。据欧盟新版通用安全车辆法规要求,自2024年7月7日起,所有新出厂的汽车均需装配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以提升驾驶安全,降低事故率。

此次获奖的驾驶员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正是世平基于这一趋势推出的先进驾驶辅助产品。该解决方案以NXP i.MX93系列芯片为核心,集成Arm® Cortex®-A55和Arm® Cortex®-M33两种处理器,通过使用额外的硬件支持,可达到ASIL-B功能安全等级,能够高效且即时地处理复杂的应用场景。同时,配合Arm Ethos-U65神经网络处理器,方案可有效加速深度学习的推理计算,实现边缘运算。另外此方案依托世平卓越的系统整合能力,搭载了由先进车系统(AutoSys)自主开发的DMS算法和立景创新科技(Luxvisions,以下简称:立景)专业的红外线传感器模块技术,可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驾驶监控体验。

2.jpg

图示:世平基于NXP产品的驾驶员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展示板图

全方位技术支持,为汽车应用创新提速

在汽车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分销商既要做好供应管理,还要拥有与客户协同创新、共同开发和搭建下一代解决方案的能力。基于这一需求,世平成立ATU(应用技术群,Application Technology Unit)部门,可以依据市场需求整合各个产品线,开发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电子物料到软硬件技术支持的全方位服务。此获奖方案便是ATU与软件商——先进车系统携手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旨在帮助汽车客户加快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整个进程。

在设计方面,世平具备全面的主控板软硬件设计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客户二次开发需求,并可根据车厂要求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在硬件支持方面,公司提供从组件选型、电路设计、PCB布局到EMI验证相关的一系列服务。软件方面,世平通过使用Github来维护BSP(Board Support Package),配置和确认周边设备的驱动程序及其功能,并实施一键全功能的产测程序,从而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在算法方面,先进车系统能够提供高性价比ADAS软件解决方案,相关算法产品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开发设计弹性,客制化程度高,且其算法100%自主开发,可以协助客户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提高差异化优势。图像采集方面,方案采用全球知名影像传感器模块制造大厂——立景旗下产品,可将远在60公分到1米外的驾驶者脸部特征完整的撷取后,传送到模块内专用的图像处理单元做后段图像优化,最后提供优质的图像供后端的算法使用。

3.jpg

世平多年来深耕车用生态圈,结合上下游软硬件合作伙伴的产品,凭借不断强化的系统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分销商的独特价值,为此次获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中,汽车产业链正经历着自上而下的全面革新。作为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纽带,大联大不断为中国汽车事业发展赋能。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大联大以数据驱动为策略,建立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其引入智能物流系统,专注大型客户及中小型客户服务。同时,「大大网」旗下的「大大通」技术知识共享平台,覆盖大联大代理的数百条产线与芯片方案,并提供在线咨询与答疑服务。借助「大大网」,公司能够敏锐捕捉汽车市场的最新动向和技术趋势,进而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除了为车厂做传统的库存供应,大联大的汽车研发团队还为深入参与到客户的前期研发与交付支持中。面对下一代的汽车系统研发,大联大与车企和原厂建立紧密的联系,致力于向客户传递市场最新动向,并协助其完成产品设计、选型和生产等工作。此外,基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计划,大联大充分运用全球供应优势,助力本土车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深化,大联大将继续秉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紧跟自动驾驶、第三移动私人空间、AI加速互联等前沿趋势,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73个分销据点,2023年营业额达美金215.5亿元。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6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