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此次合作中,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应用生物学和工程领域的互补专业知识,共同创立并壮大多家数字生物平台公司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与生物平台创新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加速推进全数字化生物世界的发展。此次合作将结合ADI在模拟和数字半导体工程领域的专长与Flagship Pioneering在应用生物学领域的专长,共同推动生物学见解的发掘以及全新及增强的测量、诊断与新型干预措施。此次合作为双方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旨在共创面向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1.jpg

ADI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Vincent Roche(左)与Flagship Pioneerin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oubar Afeyan博士(右)在2024年4月25日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的ADI通用技术大会(GTC)上进行对话

具体而言,此次合作将结合Flagship Pioneering独特的创新流程与ADI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信号处理产品组合和物理世界领域的专业知识,在数字生物学领域开发颠覆性解决方案并创立新公司。初期将重点关注生物电子平台、再生农业、AI/ML的创新应用以及预防健康和医学。未来的进展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下一代蛋白质测序、多组学研究、早期疾病诊断、大规模生物信息的数字化转化、药物设计与优化等领域的突破。此次合作是Flagship Pioneering赋能技术计划中的最新举措,该计划致力于通过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来开拓新的治疗方法。

ADI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Vincent Roche表示:"ADI的核心使命是加速突破性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和身处的世界更加美好。创新技术有望帮助我们实现更好、更积极的健康护理。我们期待与Flagship Pioneering在数字生物学领域携手合作,让智能边缘技术置于开发创新数据驱动健康解决方案的核心位置,以应对当今的一些重大挑战。"

Flagship Pioneerin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oubar Afeyan博士表示:"在技术飞跃和对生物学深刻理解的推动下,我们已经进入了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创新的新时代,这使我们能够不断进步,改善人类和地球的健康。Flagship和ADI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互补的优势,双方致力于加速推进全数字化生物世界的发展,利用自然的智慧来创造预防与治疗药物、再生农业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将由Flagship Pioneering开创和推广新技术及生物学见解的创新过程推动,并已带来诸如mRNA、tRNA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新型治疗方法。ADI目前在传感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和医疗健康自动化(包括诊断、成像、治疗设备和连续监测)领域的应用,将支撑此次合作所推动的组合式创新。Flagship Pioneering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将与ADI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构思并打造新的生物平台,依托平台将生物学与技术相结合,推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3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6万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Flagship Pioneering公司

Flagship Pioneering致力于创造并建立生物平台公司,每家公司都有潜力开发出多种变革人类健康或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自2000年成立以来,Flagship已创办并孵化了1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总价值超过750亿美元。至今,Flagship已投入超过38亿美元的资本用于创立和发展这些开创性公司,并吸引了其他机构超过270亿美元的后续投资。目前,Flagship的生态系统包含40家公司,其中包括Foghorn Therapeutics (NASDAQ: FHTX)、Moderna (NASDAQ: MRNA)、Omega Therapeutics (NASDAQ: OMGA)、Sana Biotechnology (NASDAQ: SANA)、Generate BiomedicinesInariIndigo AgricultureTessera Therapeutics

欲浏览官方网站上的ADI新闻,请访问:https://www.analog.com/cn/newsroom.html

欲订阅ADI公司的每月技术杂志Analog Dialogue《模拟对话》,请访问:https://www.analog.com/cn/resources/analog-dialogue.html

如需获取技术支持,请访问ADI技术支持页面https://support.analog.com/zh-CN,或通过手机登录m.analog.com 或www.analog.com/cn了解最新产品等信息。

更多产品及应用视频,请访问ADI视频中心:https://www.analog.com/cn/resources/media-center.htm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Live Debugger能够实现与自动测试的实时互动,简化工作流程并提高应用程序质量

领先的基于云的统一测试平台LambdaTest推出其最新产品——应用程序自动化测试的Live Inspect功能。该工具使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能够直接从LambdaTest自动化仪表板,使用无与伦比的实时调试功能来优化其应用程序自动化流程。

Live Inspect功能允许用户与其自动化测试设备进行实时交互,从而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和效果。借助实时导航、详细的UI元素检查和屏幕截图捕获等功能,团队现在可以在自动化脚本出现问题时直接排除故障,从单纯的视频播放转变为与应用程序的积极互动。

LambdaTest的Live Inspect功能包括实时交互,在自动化脚本无缝运行的同时,允许用户浏览应用程序、检查UI元素、截图并生成独特的自定义xpath。增强的UI检查器还能提供量身定制的体验,适应用户的脚本,确保基于Appium会话的精确交互。用户可以跨3000多种设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组合执行应用程序自动化测试,实现全面覆盖。

Live Debugger易于使用:只需在LambdaTest上运行应用程序自动化测试,从仪表板访问正在运行的实时测试,然后单击实时检查选项,即可使用扩展的UI检查器。这样就可以在自动化脚本运行时与应用程序进行无缝交互,确保更流畅的测试体验。

LambdaTest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监Mayank Bhola表示:“Live Inspect功能使团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应用程序测试。通过为本地应用程序和混合应用程序集成独特的实时xpath生成功能,我们帮助企业简化工作流程、缩短上市时间并提高整体质量。对于希望在开发周期中实现敏捷性的团队来说,这项功能是颠覆性的工具”。

作为创新承诺的一部分,LambdaTest旨在为团队提供可加快开发周期和提高应用程序质量的工具。

有关LambdaTest Live Debugger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lambdatest.com/support/docs/live-debug-in-app-automation/

关于 LambdaTest

LambdaTestt是智能的全渠道企业执行环境,通过及时测试协调(JITTO)帮助企业大幅缩短上市时间,确保高质量发布并加速数字化转型。130多个国家/地区的1万多家企业客户和200多万用户依赖LambdaTest来满足其测试需求。

  • 浏览器和应用程序测试云允许用户在3000多种不同的浏览器、实际设备和操作系统环境中对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手动和自动测试。

  • HyperExecute帮助客户在云中以极快的速度运行和协调适用于任何框架和编程语言的测试网格,从而缩短质量测试时间,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构建软件。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lambdatest.com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25874996/zh-CN/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协办,赛尔传媒承办的第十四届配电技术应用大会于725日在南京拉开帷幕。同期召开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互动论坛配电关键技术与一二次融合论坛中低压配电柔性互联论坛三大主题论坛。

图1:第十四届配电技术应用大会 .jpg

1:第十四届配电技术应用大会

全球排名前列的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WT文晔科技携手ADI在本次配电技术应用大会上重磅亮相,呈现数字化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图2:展会现场.jpg

2:展会现场

文晔于2022年收购了ADI老牌代理商世健,文晔的专业团队加上世健30多年服务电力自动化及输配电行业客户的经验,将为广大客户带来更好的支持与服务。

图3:展会现场.jpg

3:展会现场

电能质量分析仪方案

本次展出的系列电能质量分析仪方案由文晔集团旗下的世健开发,方案均在定制的项目系统中通过SGS电磁兼容测试及入网相关测试,可适用于380V-220kV各电压等级的发电厂和变电站、新能源电站、大型厂矿企业的供电系统等不同应用场景,可实时监测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参数。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选择相应模块,快速推出自己的电能质量分析仪产品。

1.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08/12

图4: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0812.jpg

4: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08/12

(符合标准IEC61000-4-30:2008 & GB/T17262.30-2012 & Q/GDW1650.2-2014

PQAM-08/12ADIADSP-BF607(高性能DSP)、AD76068通道DAS16位双极性输入、同步采样ADC)和外设集成到一个小尺寸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集成通用PQA设备的独特算法,实现16个通道电能质量的监测、统计和报告功能。

2.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15/21

图5: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1521.jpg

5: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15/21

(符合标准IEC61000-4-30:2015 & GB/T17262.30-2012 & Q/GDW1650.2-2021

PQAM-15/21XilinxZYNQ7020(双核ARM Cortex-A9)、高性能DSP、双AD76068通道DAS16位双极性输入、同步采样ADC)和外设集成到一个小尺寸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集成通用PQA设备的独特算法,实现电能质量的监测、统计、告警和报告等功能。

3.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9430

图6: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9430.jpg

6:电能质量监测模块PQAM9430

(符合标准IEC61000-4-30:2015

PQAM943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工业级模块,将ADI的电能质量监控器件 ADE9430和超低功耗Cortex-M4内核的MCU MAX32650集成到一个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运行ADSW-PQ-CLS电能质量软件库,实现IEC 61000-4-30 S类电能质量标准,支持4路电流和3路电压信号输入。

4.电能质量分析仪小型导轨表方案EP-PQA-S1

图7:电能质量分析仪小型导轨表方案EP-PQA-S1.jpg

7:电能质量分析仪小型导轨表方案EP-PQA-S1

(符合标准IEC61000-4-30:2015

EP-PQA-S1ADI的电能质量监控器件ADE9430Cortex-M4内核的MCU MAX32650为核心器件,在此基础上运行ADSW-PQ-CLS电能质量软件库,实现IEC 61000-4-30 S类电能质量标准,支持4路电流和3路电压信号输入,采用2" IPS LCD屏及PCGUILabview)两种显示方式。

ADI直流电能表方案

图8:ADI直流电能表解决方案.jpg

8ADI直流电能表方案

ADI推出的直流电能表解决方案采用了非隔离式3通道Σ Δ ADC ADE9103作为采样核心器件,包含高增益电流通道,非常适合与分流电阻一起用作电流传感器。数字隔离器采用了带有变压器驱动器的7.5 kVRMS SPI/数字或I2C µModule隔离器LTM2810。可实现1.5kV增强隔离耐压,同时利用微控制器实现简单的连续采样、中断驱动计量功能。

ADI低压断路器电子脱扣器方案

图9:低压断路器电子脱扣器方案.jpg

9:低压断路器电子脱扣器方案

ADI公司的ADP2450是专为MCCB和ACB等低压断路器而设计的ASSP。理想情况下,一个MCU + ADP2450以及一些无源元件即可构建一个完整ETU系统。对于新型的物联网断路器,ADP2450同样可以满足其小尺寸设计及可靠能量的要求。

ADI行波测距方案

图10:ADI行波测距方案.jpg

10ADI行波测距方案

ADI推出的行波测距解决方案的核心器件为AD7380-4,AD7380-4是一款16位、兼容型、四通道、同步采样、高速、逐次逼近寄存器(SAR)模数转换器(ADC),采用3.3 V电源供电,最高吞吐速率达4 MSPS。AD7380-4具有片内过采样模块,可改善动态范围并在更低带宽下降低噪声。

同期,在7月26日的“配电关键技术与一二次融合论坛”主题论坛上,ADI 产品市场经理张一峰针对《ADI电能质量分析及直流计量解决方案》进行了演讲分享。

图11:ADI 产品市场经理张一峰演讲.jpg

11ADI 产品市场经理张一峰演讲

配电技术应用大会是电力系统领域久负盛名的大型专业会议,获得了电气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普遍认可与广泛关注,是电气领域各类学者、国家电网公司、各省/地(市)电力公司、配电设备研发和相关生产制造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

图12.ADI WT+Excelpoint logo_RGB.png

在本次大会上,文晔展现了自身的创新方案和深厚的技术服务实力;同时,文晔也将与ADI继续深化合作,释放配电网无限潜能,共同推动配电产业及相关设备行业朝智能化发展,帮助广大企业迈向智能配电的数字化未来。

图13.文末工作人员合照.jpg

关于WT文晔——球排名前列的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

WT文晔科技创立于1993年,总部设于中国台湾。作为全球排名前列的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文晔将自身定位为连接半导体上下游的绝佳桥梁,向原厂及客户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并以“协助上游原厂订定产品营销方向、支援下游客户缩短研发时间”为目标,不断深化在产业链上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三十多年累积的深厚技术实力,辅以对未来产品趋势的判断能力,让文晔能串联上游原厂的产品特性与下游终端的功能需求,为原厂及客户持续增值。有关WT文晔科技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www.wtmec.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新加坡国家量子办公室(NQO)、科技研究局(A*STAR)、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SCC)和Quantinuum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获得Quantinuum先进量子计算机的访问权,探索和合作开发量子计算用例,重点关注计算生物学。

1.jpg

[从左到右,就座] 谅解备忘录签署代表: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执行主任Su Yi博士;国家量子办公室执行主任Ling Keok Tong先生;量子技术中心主任José Ignacio Latorre教授;Quantinuu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jeeb Hazra博士;A*STAR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执行主任Sebastian Maurer-Stroh博士;Duke-NUS医学院院长Thomas M. Coffman教授;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主任Terence Hung博士。 [从左至右站立] 谅解备忘录签署见证人:A*STAR生物医学研究委员会执行副总裁Tan Sze Wee教授、A*STAR Innovation & Enterprise执行副总裁Yeo Yee Chia教授、国家量子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Low Teck Seng教授、国家量子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Quek Gim Pew先生、Quantinuum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Ilyas Khan先生

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利用Quantinuum的H系列和Helios量子计算机,促进各种量子计算应用的联合研发活动。 Helios是Quantinuum的下一代量子处理器,可以指数级地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双方还将合作开发包括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基础设施在内的混合计算解决方案,从而制定长期战略路线图。 该谅解备忘录还有助于通过研讨会、讲习班和定制计划开展培训和外联合作,培养量子人才,为新加坡日益壮大的量子社区做出贡献。

新加坡在计算生物学和高质量健康数据集收集方面拥有深厚的背景。 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来自A*STAR生物信息学研究所(BII)、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CQT)和Duke-NUS医学院计算生物学中心的科学家,将能够利用Quantinuum的机器来提高复杂生物系统的建模能力,推动药物发现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此外,Quantinuum还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让Quantinuum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交流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进一步开发量子应用和算法。

作为最大的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已成功构建了最高性能的量子计算机,并提供集成的端到端量子计算平台。 Quantinuum利用俘获离子技术(构建最高保真度和可扩展量子计算机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来开发包括制药、材料科学和金融在内的广泛的应用案例。

该谅解备忘录以新加坡的国家量子战略为指导,该战略旨在加强新加坡作为量子技术开发和部署领先中心的地位,具体做法包括:在具有重大影响的量子研究领域促进卓越的科学研究;加强新加坡在量子技术方面的工程能力,以加速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吸引、培养和留住量子人才;巩固公司伙伴关系,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弹性的量子产业。

NQO负责监督新加坡国家量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国家级量子计划,推进新加坡的量子技术、人才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国家量子计算中心(NQCH)是一项国家级量子计划,由CQT、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所(IHPC)和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联合发起,将推动与Quantinuum的合作。

“这是继5月底启动新加坡国家量子战略之后,与Quantinuum的又一次战略合作。 国家量子办公室通过NQCH汇集了主要研究人员,与Quantinuum合作推进量子计算的研发,这将使新加坡在各行业的量子应用案例中占据优势。 同样重要的是,该谅解备忘录将让新加坡能够使用Quantinuum最先进的H系列和Helios量子计算机。 NQO将继续通过我们的国家级量子计划促进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期待着取得成果,共同造福于研究、创新和企业(RIE)生态系统。”NQO执行主任Ling Keok Tong表示

“这次合作突显了我们对推动全球量子计算发展的承诺。 通过利用我们尖端的H系列量子计算机和领先的量子应用软件堆栈,我们旨在开创计算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变革性用例,促进各行各业的创新。 在新加坡建立研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培育充满活力的量子生态系统、推动卓越科学发展和培养顶尖量子人才的承诺。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量子技术的重大突破,以支持新加坡在这一迅速发展的技术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雄心。”Quantinuum首席执行官Rajeeb (Raj) Hazra博士表示。

附录A——谅解备忘录签署方的补充引文

关于国家量子办公室

国家量子办公室(NQO)在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的支持下成立,旨在推动新加坡量子研究、创新和企业(RIE)战略的发展和实施。 该办公室成立于2022年4月,由量子执行机构A*STAR主办。 NQO作为控制中心,通过其监督的各种战略计划支持量子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 它与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致力于在新加坡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RIE量子生态系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nqo.sg

关于科技研究局(A*STAR)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是新加坡领先的公共部门研发机构。 通过开放式创新,我们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携手,旨在造福经济和社会。 作为一个科技组织,A*STAR架起了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桥梁。 我们的研究为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并通过提升医疗保健、城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成果来改善生活。  A*STAR在为更广泛的科研界和行业培养科研人才和领导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A*STAR的研发活动涵盖生物医学科学、物理科学和工程学,研究实体主要位于启奥城和启汇城。 如需了解最新消息,请访问www.a-star.edu.sg

关注我们

Facebook | LinkedIn | Instagram | YouTube | TikTok

关于Quantinuum

Quantinuum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计算公司,率先推出了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和先进的软件解决方案。 Quantinuum的技术推动了材料发现、网络安全和下一代量子人工智能的突破。 Quantinuum拥有500多名员工,包括3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引领了各大洲量子计算革命。 

关于Duke-NUS医学院

Duke-NUS是新加坡的旗舰级研究生入学医学院,成立于2005年,该学院的成立得益于两所世界知名学府在政府的战略引领下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杜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凭借创新的课程体系,Duke-NUS的学生将被培养成为多方面的“临床医生+” ,为引导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医疗保健和生物医学生态系统做好准备。 Duke-NUS是突破性研究和转化创新的领导者,通过其五个标志性研究项目和10个中心获得了国际声誉。 它与新加坡最大的医疗保健集团 — 新加坡保健服务(SingHealth),成功建立了学术医学合作关系,从而扩大了其发现的持久影响。 这一战略联盟促成了15个学术临床计划的建立,这些计划利用多学科研究和教育来改变医学和改善生活。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uke-nus.edu.sg

关于量子技术中心

量子技术中心(CQT)是新加坡在量子技术领域的旗舰级国家研究中心。 在新加坡国家量子战略的支持下,该中心在合作机构设立了节点,并协调全国各地的研究人才。

CQT的合作机构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学府,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CQT汇集了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对量子物理学进行基础研究,并制造基于量子现象的设备。 量子技术这一新学科的专家正在将他们的发现应用于计算、通信和传感领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quantumlah.org

关于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SCC)成立于2015年,管理新加坡首个国家级Petascale设施,提供高性能计算(HPC)资源。 作为国家研究基础设施,NSCC支持私营和公共部门的研究,包括商业公司、政府机构以及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 通过其利益相关者,包括科技研究局(A*STAR)、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和新加坡近海和海洋技术中心(TCOMS)的支持,以及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的资助,NSCC推动国家研究和发展计划,吸引工业研究合作,并提高新加坡的研究能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nscc.sg

附录 – 谅解备忘录签署方的补充引文

“A*STAR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很高兴通过此谅解备忘录,将其在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用于加速量子经典混合算法、量子算法和应用的开发。 该谅解备忘录还将促进知识交流,以加强我们对量子技术的理解,使我们处于这些关键领域创新的最前沿,”A*STAR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执行主任Sebastian Maurer-Stroh博士表示。

“目前,在寻找合适的候选药物时,许多有希望的生物学发现都停滞不前,而这种药物不仅能有效治疗疾病,患者也能很好地耐受。 找到正确分子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且往往受限于单一模型可考虑的变量数量。 利用量子计算增强我们的现有能力,可以解决这些局限性,从而更快地为患者研制出更好的药物,” Duke-NUS计算生物学中心主任,Enrico Petretto副教授表示,并补充道:“这一合作关系的重点是量子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它也将使正在寻求加深了解如何将量子计算纳入其药物发现工作的受训计算生物学家受益匪浅。”

“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所,一直在利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图形处理单元(GPU)来加速复杂的计算并优化数据密集型任务。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我们正在整合量子处理单元(QPU)要素,以突破计算界限并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 我们与Quantinuum的合作是改进药物发现等应用的重要一步,有可能加速新药和有效药物的开发,从而改善医疗保健成果并降低研究成本,”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执行主任Su Yi博士表示。

“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新加坡的科研专家和跨国公司Quantinuum开始这项新的合作。 我们带来了量子算法和计算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Quantinuum团队携手合作,该团队正在构建当今世界性能最强的量子计算机,”国家量子计算中心CQT主任兼首席研究员José Ignacio Latorre教授表示。

“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加快了超级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集成和共存趋势,这映射出经典系统和量子系统之间强大的共生关系。 新加坡与Quantinuum的合作将是帮助NSCC学习、规划和开发未来混合计算基础设施的重要一步,以满足我们科研界的需求,”新加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主任Terence Hung表示

“与Quantinuum的合作将促进新加坡的数字生态系统,因为研究人员和公司将能够参与先进的基于量子技术的开发和实验。 Quantinuum在新加坡的投资将深化我们在量子计算方面的能力,并促进计算生物学等全球相关科学发现领域的创新。”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副总裁兼负责人Philbert Gomez表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公司开发团队因研发了开创性的BiCS FLASH 3D闪存技术而受到表彰

NAND闪存的发明者Kioxia Corporation荣获2024年“FMS未来内存和存储终身成就奖”。由Hideaki Aochi、Ryota Katsumata、Masaru Kito、Masaru Kido和Hiroyasu Tanaka组成的Kioxia工程团队将领取这一殊荣,以表彰其在3D闪存开发和商业化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这项突破性技术已成为一系列计算应用的基础,包括先进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固态硬盘、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

Kioxia在2007年的VLSI研讨会上提出了BiCS FLASHTM 3D闪存技术的概念。在公布原型后,Kioxia继续通过开发优化该技术,以实现量产,最终于2015年推出了全球首款256千兆比特(Gb)、48层3D闪存。

FMS总主席Chuck Sobey表示:“Kioxia在3D闪存领域的创新彻底改变了数据存储,将其从现有技术的单纯进步转变为满足现代计算需求的开创性解决方案。我们很高兴能展示这一重要贡献,并期待着看到未来的发展。”

BiCS FLASH 3D闪存采用3D堆叠结构,可提高容量和性能,一直是存储行业的变革力量。该技术实现了更高密度的存储解决方案,同时保持了可靠性和效率,极大地增强了数据中心、消费电子产品和移动设备的功能,并为闪存技术设立了新标准。通过利用垂直堆叠技术,Kioxia的BiCS FLASH技术解决了平面NAND闪存的局限性,为内存存储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并巩固了Kioxia Corporation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Kioxia Corporation内存部门副总裁兼技术主管Atsushi Inoue表示:“Kioxia在3D闪存领域的技术创新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的技术开创了行业的新范式,使闪存大大提高了每个单元、裸片和封装的存储密度。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成就得到认可,并期待见证它们在未来几年的持续影响力。”

Kioxia Corporation先进存储器开发中心高级研究员Ryota Katsumata表示:“我的Kioxia工程师同事们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和支持周围的技术人员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从而树立了榜样。我们的贡献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在社区内培养了创新和协作精神。很高兴看到这种领导力和远见得到认可。”

这项3D闪存技术还获得了2020年日本国家发明表彰会颁发的帝国发明奖,并获得了202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表彰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和2021年IEEE Andrew S. Grove奖。

注:

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第三方公司的商标。

关于Kioxia

Kioxia是全球存储器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闪存和固态硬盘(SSD)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前身是Toshiba Memory,于2017年4月从Toshiba Corporation(1987年发明了NAND闪存)剥离出来。Kioxia致力于凭借存储器技术促进世界发展,该公司提供各种产品、服务和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并基于存储器技术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Kioxia创新的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存储技术在高密度应用领域(包括高级智能手机、PC、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24554726/zh-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科技巨头Lenovo宣布Tolga Kurtoglu博士为集团新任首席技术官,并接替芮勇博士,进一步加速实现集团的技术愿景并强化人工智能领导力。

TOLGA_KURTOGLU_0056 (1).jpg

Lenovo Group首席技术官Tolga Kurtoglu博士。(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WhatsApp_Image_2024-07-24_at_20.45.22_8fb402be (1).jpg

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 Lenovo总裁芮勇博士。(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此外,Lenovo还宣布成立新的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负责预测新兴技术趋势,并将其转化为未来的业务增长机会。在过去七年中,芮勇博士作为首席技术官领导了Lenovo的研究工作,他将出任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总裁。

Kurtoglu博士以其在IT行业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在IT行业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HP Inc.首席技术官兼HP Labs全球负责人、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首席执行官以及Dell产品开发部门负责人。他拥有多项专利,并在自动化和机器智能、计算设计、系统工程以及三维/数字制造领域发表过多篇论文。

Lenovo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谈到Kurtoglu博士的任命时说:“在我们迎接人工智能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之际,我很高兴欢迎Tolga加入Lenovo,帮助我们进一步实现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的雄心壮志,并推进我们的人工智能领导地位。他在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经验将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创新领导力和更智能的‘让世界充满AI’愿景。”

Kurtoglu博士补充说:“长期以来,我一直钦佩Lenovo对创新的大胆承诺。在所有消费者和公司都在努力挖掘人工智能潜力的时刻,我期待与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合作,进一步加快Lenovo产品组合的发展,并提供强大、灵活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改变行业并为个人赋能。”

芮博士补充说:"现在是科技行业的关键时刻,众多变革性新兴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商业方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热衷于新技术的孵化和商业化,我很高兴能领导Lenovo新成立的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

Kurtoglu博士将领导Lenovo的研究团队,引领其创新生态系统,确保集团的技术愿景与整体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并担任Lenovo领导团队——Lenovo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Lenovo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将在2024年10月15日举行的Lenovo Tech World’24大会上展示和分享Lenovo的创新愿景和战略,以及Lenovo“让世界充满AI”业务重点。

关于Lenovo

Lenovo是一家年收入570亿美元的全球科技巨擘,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17名,每天服务遍布全球180个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客户。公司专注于为“所有人提供更智能技术”(Smarter Technology for All)的宏伟愿景,发挥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公司的成功优势,推出了从口袋到云端的产品组合,包括支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绪和人工智能优化的设备(个人电脑、工作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边缘、高性能计算和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Lenovo不断投资于改变世界的创新技术,为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构建更公平、可信和智能的未来。Lenovo以Lenovo Group Limited (HKSE: 992)(ADR: LNVGY)的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lenovo.com 并在我们的 StoryHub 上阅读最新消息。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25703507/zh-CN/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6日,全球数码互动娱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以下简称"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举办。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携全新年度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3系列、雅顾光影写真大师荣耀200系列等产品亮相展会,同时荣耀游戏中心及荣耀电竞堂入驻场馆,为广大游戏爱好者呈上了精彩绝伦的游戏赛事、精品游戏试玩,以及各式各样的游戏场景体验活动,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游戏融合的狂欢之旅。

1.jpg

以折叠屏引领游戏体验新风潮

去年,荣耀联合《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举办了ChinaJoy历史上首个折叠屏电竞比赛。通过荣耀Magic V2独特的平行空间能力,荣耀为玩家带来了游戏双开,1V2高手对决的双倍科技魔法,成为全场焦点。今年,荣耀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3创新体验更进一步,不仅通过全新升级的平行空间以及信任环能力带来了大屏应用四开,其独有游戏超级分屏功能还可将游戏的主场景图层和游戏的操作图层分离,实现了更佳的显示效果和0遮挡的操作体验。

2.jpg

在性能方面,引领折叠屏进入"越强大越轻薄"新阶段的荣耀Magic V3,尽管折叠态机身厚度仅有9.2mm,但无论是系统优化、散热还是续航,都能满足重载游戏需求。尤其在续航方面,荣耀Magic V3配备了业界首个硅含量达10%的硅负极电池——第三代青海湖电池,电池平均厚度只有2.6mm,却实现了高达5150mAh的大容量,配合荣耀自研的能效增强芯片HONOR E1和荣耀都江堰电源管理系统,能够智能识别不同充放电场景,实现电池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出色的续航表现还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智能手机"24小时续航认证",能够轻松应对一整天的高负载需求。

除此之外,荣耀Magic V3还拥有多项护眼技术,在游戏娱乐的同时,能够守护用户眼部健康。比如,AI离焦护眼技术,在游戏过程中,屏幕可模拟离焦镜效果,有效缓舒缓用户视力;全新干眼友好绿洲护眼技术,通过AI使能游戏屏幕,能够智能识别干眼风险并主动显示调节,从而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此次参展的荣耀200系列,在游戏性能上同样表现不俗。荣耀200 配备了GPU Turbo X 触控、画质增强和GPU Turbo X AI调度技术三大增强技术,另外还搭载了荣耀自研射频增强芯片C1+,能够保证在典型弱信号情况下不断网,为用户游戏实战的臻享画质、流畅操作保驾护航。值得一提的是,荣耀200 Pro还成为电竞世界杯(Esports World Cup,简称EWC)ML:BB Women、Free Fire、Honor of Kings三项游戏赛事的比赛专用机,足见其卓越的游戏表现。

3.jpg

两大平台助力,开启现场游戏盛宴

除了新潮的科技产品,此次ChinaJoy,荣耀还携荣耀游戏中心、荣耀电竞堂两大平台入驻场馆,为用户提供多样沉浸式的电竞游戏体验。荣耀电竞堂作为荣耀自有的电竞平台IP,自2016年以来,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举办几十场大规模的电竞赛事活动;荣耀游戏中心作为荣耀互联网服务打造的的官方游戏下载与玩家社区服务平台,为荣耀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游戏下载及丰富福利,是全球荣耀玩家的游戏交流社区。荣耀游戏中心还为游戏开发者带来了稳定、高价值、可运营的游戏流量及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持续打造精品内容分发阵地,助力游戏实现长线运营,拥抱更多商业可能。目前,荣耀游戏中心头部生态伙伴已覆盖腾讯、网易、中手游、乐元素、三七、完美世界、灵犀等,汇聚高品质、高口碑的海量热门、精品游戏。

4.jpg

现场,荣耀电竞堂、荣耀游戏中心为广大游戏爱好者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荣耀游戏中心不仅带来了海量的精品游戏试玩机会,充满趣味的互动环节,诚意满满的用户福利,还有Turbo X 超凡帧画引擎带来的超凡游戏体验,多维度展现了其在游戏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服务、先锋的产品体验和创新成果,也为生态伙伴和玩家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共同推动游戏内容生态的繁荣发展,同时,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沉浸其中,尽享游戏的无穷魅力。

5.jpg

不仅如此,荣耀游戏中心还将在7月28日携手荣耀电竞堂,以及由腾讯光子研发并运营的射击类现象级IP ——"和平精英"手游,举办"精英对决 闪耀盛夏"线下活动,让更多热爱"和平精英"的玩家"以游会友",充分感受游戏的非凡魅力。

通过此次参展,荣耀向广大游戏爱好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折叠屏游戏体验以及令人惊喜的创新和突破。其在技术应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不仅满足了玩家对于高品质游戏的追求,也为数字娱乐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相信荣耀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不断探索前沿科技与游戏娱乐的融合边界,以更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引领行业发展,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加精彩的数字娱乐生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印度班加罗尔2024年7月26日 -- 创新协议分析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Prodigy Technovations今日宣布推出其PGY-PCIeGen5-PA,即PCIe Gen5协议分析仪。 这种先进的解决方案使工程师能够以高达32GT/s的速度无缝捕获、解码和分析PCIe Gen5流量,从而加快高速PCIe接口的开发和验证。

1.jpg

利用LTSSM视图进行PCIe Gen5协议分析

PGY-PCIeGen5-PA代表了PCIe协议分析的进步,”Prodigy Technovations首席执行官Godfree Coelho表示。 “PCIe Gen5流量具有无与伦比的可视性,易于设置,能够捕获高达32Gbps的PCIe流量,结构紧凑,可快速监控低功耗状态的进出。 我们使工程师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设计问题,最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PGY-PCIeGen5-PA提供全套功能,包括2.5、5、8、16和32GT/s流量的同步协议分析,以及基于TS1、TS2、DLLP、TLP数据包内容和边带信号的高级if-then-else触发功能。 强大的软件可对PCIe和NVMe协议的捕获跟踪进行深入分析。 支持M.2、CEM、U.2、E1。借助S和SD Express插入器,分析仪可适应各种PCIe接口类型。

PGY-PCIeGen5-PA的主要功能包括:

  • 实时LTSSM解码

  • 32 Gbps TLP、DLLP和解析分析的详细结果视图

  • 可直接链接到TLP的NVMe视图

  • 边带信号监控和低功耗状态

  • 高级多级if-then-else触发条件

PGY-PCIeGen5-PA将于2024年7月29日至8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PCI-SIG合规研讨会上向工程师开放,并将于2024年8月6日至8日在“FMS:内存和存储的未来”833号展位上开放。

“SD协会很高兴看到PGY-PCIeGen3/4/5-PA的开发,它将在促进SD Express技术的应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SD协会董事会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席Yosi Pinto表示。 “这一重要工具将帮助我们的会员借助SD Express Interposers加快基于SD Express的产品的设计和验证。”

PGY-PCIeGen5-PA现已可供评估和购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prodigytechno.com/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ontact@prodigytechno.com

关于Prodigy Technovations

Prodigy Technovations是一家领先的供应商,为主流和新兴技术提供创新的协议分析解决方案,如PCIe、UFS4、eMMC、SD、SDIO、UHS II、I3C、RFFE和SPMI。 我们专注于提供尖端产品和卓越的客户支持,使全球工程师能够加速其产品开发和验证流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打造本土化计算平台

近日,黑芝麻智能参与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联合开通的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自动驾驶货运车辆在京津唐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其中,马驹桥收费站天津方向合流区由黑芝麻智能交付全息匝道方案,首次实现开放道路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车辆采信路侧感知数据做合流变道决策,标志着黑芝麻智能正式加入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建设。

1.jpg

马驹桥汇入主路场景

早在2019年,全国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伊始,黑芝麻智能便看到了本土化高算力芯片在路侧边缘计算的应用价值,在持续开拓高性能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主赛道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赛道,为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提供高可靠的的面向路侧感知、计算、应用的高算力芯片。

7月1日,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此次"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强调了应用建设重要性,并将"车端采信路侧数据"以推荐功能形式进行了明确,智能网联产业新一轮千亿级建设周期再次开启。

2.jpg

交管全息路口及信控前端自适应

经过5年的努力,黑芝麻智能携手车、路两端生态合作伙伴,目前已形成了围绕华山A1000芯片打造的智驾域控制器+车端感知算法、边缘计算单元+路侧感知算法、车路融合感知算法三大产品系列,形成车—路全栈能力,成为国内少数可同时交付车、路双端感知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切实践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目标。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是本土首个符合所有车规认证,且目前唯一能量产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芯片平台,还是国内目前最成熟、量产车企最多的自动驾驶芯片。该芯片单颗算力达58 TOPS (INT8) ,拥有丰富的传感器接口,完美支持L2+/L3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集成CPU、ISP、DSP、NPU等多个功能模块,以满足多种计算功能需求。

3.jpg

边缘计算软硬一体机

搭载华山A1000芯片的边缘计算软硬一体机支持最高12路摄像机+8路毫米波雷达进行并行解析,输出包括目标检测、轨迹跟踪、交通参数检测、交通事件检测四大类63项指标200+项参数,算力占用率<50%,保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适当的算力冗余也为未来包括智能信控、大模型等新边缘计算应用预留空间。

基于上述产品能力,黑芝麻智能配合系统集成商可交付摄像机+激光雷达、摄像机+毫米波雷达、摄像机,高中低三套感知解决方案,覆盖全息路网、全息路口、全息高速三大场景。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实现批量交付,得到了客户和系统集成商的一致认可。

4.jpg

成都未来科技城智能网联示范项目

随着车路协同市场的日趋成熟,黑芝麻智能也在积极响应客户开箱即用的需求,尝试芯片+算法+方案服务的软硬一体新模式,联合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操作系统开发商为客户提供可快速部署的车路协同方案,并实现车、路双端算法迭代数据闭环和真正意义上的"车端采信路侧数据"功能。

黑芝麻智能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面向网联示范、智慧交管、智慧高速三大领域,协同构建"车路云一体化",在激烈的平台竞争中为本土芯片创造出一片天地。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正步入一个由AI驱动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数据无处不在,算法日益精进,AI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企业的运营模式,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

在近期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英特尔网络与边缘计算行业大会上,英特尔展示了未来AI与边缘计算的结合将如何重塑企业发展模式,进而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未来。

AI“进化三部曲:企业数智化的未来还有多远?

在AI引领的科技浪潮中,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前沿。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AI将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态系统,将企业所需执行的工作全部自动化。它们宛如一支高效协同的团队,在人类的智慧引领下,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效益。这正是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Sachin Katti为我们描绘的AI进化“终极蓝图”。

Sachin Katti认为,AI毫无疑问有望成为近几十年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企业的AI转型将会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显著阶段。首先是AI辅助时代,在这个阶段,AI作为人类的辅助工具或助手,增强人类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紧接着,人类将很快步入AI助手时代。企业将开发出针对特定领域的模型,通过编程让AI代理自主处理该领域的工作流程。最终,人类将迎来全功能AI时代。在这个时期,AI代理之间将实现无缝高效协作,共同执行复杂的部门级任务,推动企业范围内的全面自动化。因此,即便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初创公司,哪怕只有一名员工,也可在AI的帮助下,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效益。

Sachin Katti为我们展望的,不仅是技术的未来,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可能性的时代。英特尔愿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索AI与边缘计算创新的边界,让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类福祉的动力。

从零售店铺到生命科学,边缘AI生成的广阔天地

IDC的数据显示,从2022到2027年,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的投资正以86.2%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攀升。英特尔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Dan Rodriguez指出,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应用不仅势头强劲,更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深远效益和创新机遇。

视频分析就是典型的应用领域之一,边缘AI的创新已经广泛渗透到智能停车、医疗检测及零售结账等各个场景。借助英特尔技术,软件供应商能够实现端到端视频分析,并通过视觉大模型加持的特征匹配和图像相似性检测,精准识别目标物体,为智能社区和建筑安全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零售行业,传统自助结账机器受限于识别技术的不足,往往难以保证高结账成功率。视觉大模型和边缘计算的结合提供了高效的视觉分析性能,不仅为经营者提供了可靠的防损解决方案,更消除了顾客在自助结算遭受质疑和人工核查的尴尬体验。

再到生命科学领域,很多科研机构,面对法规、成本和带宽的挑战,许多敏感数据无法上云处理。英特尔AI套件通过在本地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AI分析,帮助机构克服这些障碍,推动着科学研究和治疗的进步。

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数字人,也正是生成式AI的“杰作”。会上出现的英特尔交互式数字人“小英”,是一款完全部署于边缘的数字人,不仅实现了4K 60帧的高清渲染,还集成了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和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角色——无论是作为营业厅的客服代表、商场的导购,还是博物馆的讲解员,都能提供专业而生动的服务。英特尔希望将科技的温度融入日常生活,让技术不仅提升效率,更增添人文关怀,这正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AI”“AI+”AI融入工业可以多酷炫

边缘计算,凭借卓越的实时性和低延迟走入大众视野,迅速成为了计算家族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实时性和资源优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英特尔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伟博士介绍,综合算力、边缘推理的能力和成本的考量来讲,边缘AI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英特尔在推动边缘AI落地的过程中,沿着两个思路不断前进:一个是+AI,即将AI技术整合到现有解决方案中;另一个则是AI+,即以AI大模型为出发点,主导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

在英特尔成都工厂,一款高精度的晶圆缺陷检测解决方案,展现了AI为工业带来的巨大潜力。面对制造过程中那些微小到无法用肉眼辨识的晶圆缺陷,开发人员基于第12代英特尔®酷睿™ i9处理器和A770显卡的先进技术平台,结合机器视觉与英特尔®发行版OpenVINO™工具套件,打造出了一套实时、高精度在线检测系统——其精准度堪比在足球场上迅速定位到一根头发丝!不仅异物、脏污等缺陷发生率降低了75%,还极大优化了整体生产流程效率。目前,针对成都工厂,英特尔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例如RAG,为设备故障排除提供多维度数据查询和分析协助。

边缘AI的简易按钮

在过去长期的行业深耕中,英特尔先后推出了超百款行业解决方案,并将这些解决方案结合AI的能力,实现更强的算力和功能。

英特尔的目标是通过开放的生态系统,将企业和AI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部署AI的“简易按钮”。英特尔的企业级AI解决方案集灵活性、简洁性和企业所需的功能于一身。通过支持开放标准和培育开放生态系统,让企业能够灵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提供软件定义的简便性,使企业能够更轻松地部署和管理AI应用。

在AI大模型应用中,低延迟、高可用性和灵活性是成功部署的关键。英特尔具备全面的产品组合,为边缘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硬件层面,英特尔“酷炫”组合(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英特尔锐炫™ GPU),能够有效匹配各行业对计算及AI推理的性能配置和系统成本需求。在软件层面,英特尔通过提供OpenVINO、oneAPI等工具帮助开发者加速边缘AI应用的部署。此外,通过网络与边缘事业部的整合,英特尔集合了边缘器件,网络及连接网卡等部门的技术支持,可为合作伙伴提供快速、全面的服务,帮助其实现基于英特尔平台AI解决方案的快速部署和优化。

除了在软硬件平台上进行持续创新,英特尔还积极构建了一个广泛而紧密的合作伙伴网络。截至目前,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在中国已经与500多家OEM/ODM和150多家ISV建立了合作关系,使超过200万开发者受益。这些数字背后,是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的见证。

英特尔致力于将AI的光,照亮云端、边缘、以及个人计算的每一个角落。随着AI应用的不断演进,边缘计算与AI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开启万物互联之门的金钥匙。一个智能、互联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