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扩展性能:在FlexNoC 和 Ncore 互连 IP 产品中,网状拓扑功能支持以瓦格化(tiling)方式扩展片上网络,使带有人工智能的系统级芯片能够在不改变基本设计的情况下轻松扩展 10 倍以上,从而满足人工智能对更快速、更强大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

  • 降低功耗: 片上网络瓦格(tile可动态关闭,平均可降低 20% 的功耗,这对于实现更节能、更可持续、运营成本更低的人工智能应用至关重要。

  • 设计重用: 经过预先测试的片上网络瓦格(tile)可重复使用,将 SoC 集成时间最多缩短 50%,从而加快了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加利福尼亚州 坎贝尔,2024年10月15日(GLOBE NEWSWIRE)- 致力于加速系统级芯片(SoC)创建的领先的系统IP提供商Arteri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AIP),今日宣布其片上网络(NoC)IP产品实现创新演进,使该产品具有了瓦格化(tiling)功能和扩展的网状拓扑支持,可加快系统级芯片(SoC)设计中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计算的开发速度。新功能使设计团队能够将计算性能提升 10 倍以上,同时满足项目进度以及功耗、性能和面积(PPA)目标。

片上网络瓦格化(tiling)是 SoC 设计的新兴趋势。这种演进式方法使用经过验证的、稳健的片上网络 IP 来促进扩展、缩短设计时间、加快测试速度并降低设计风险。它允许 SoC 架构师通过在芯片上复制软瓦格(tile)来创建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每个软瓦格(tile)代表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从而实现更快的集成、验证和优化。

在Arteris的旗舰NoC IP产品FlexNoC和Ncore中,将瓦格化(tiling)技术与网状拓扑相结合,对于将AI计算日益纳入大多数SoC中具有革命性意义。AI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长,但通过增加软瓦格(tile),可以在不中断整个 SoC 设计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扩展。瓦格化(tiling)和网状拓扑的结合为进一步缩短辅助处理单元(XPU)子系统设计时间和整个 SoC 连接执行时间提供了一种方法,与手动集成的非瓦格化设计相比,可以将设计时间和执行时间减少高达 50%。

NoC瓦格化(tiling)技术的首次迭代将网络接口单元 (NIU) 组织成模块化、可重复的区块,提高了 SoC 设计的可扩展性、效率和可靠性。这些SoC设计带来了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的AI计算,为视觉、机器学习(ML)模型、深度学习(DL)、自然语言处理(NLP)(包括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GAI)等快速增长的复杂AI工作负载提供支持,用于进行训练和推理,包括在边缘进行训练和推理。

“得益于Arteris高度可扩展和灵活的基于网状网络的NoC IP,我们的SoC团队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对更大AI数据量和复杂算法的支持。与Arteris的密切合作使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基于Arm、多模态、以软件为中心的边缘AI平台,该平台支持从CNN到多模态GenAI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模型,并具有可扩展的每瓦性能。”SiMa.ai硬件工程副总裁Srivi Dhruvanarayan表示,“我们期待部署扩展的Arteris NoC瓦格化(tiling)和网状功能,这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为边缘创建高度可扩展的AI芯片平台的能力。”

Arter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表示:“Arteris一直在不断创新,这种由大型网状拓扑支持的革命性NoC软瓦格化(tiling)功能是SoC设计技术的一大进步。我们的客户已经在构建领先的AI SoC,他们将进一步获得能力,以更高的效率加速开发更大、更复杂的AI系统,同时保持在他们的项目时间表和 PPA 目标范围内。”

通过瓦格化(tiling)和扩展的网状拓扑功能,FlexNoC和Ncore NoC IP产品能提供更多AI支持,现已向早期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ai

关于 Arteris

Arteris 是领先的系统 IP 提供商,致力于加速当今电子系统中的系统级芯片(SoC)开发。Arteris 的片上网络(NoC)互连 IP 和 SoC集成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品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提供更好的 SoC 经济性,使其客户可以专注于构想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com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4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10月17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联发科技(MediaTek)Genio 510边缘智能物联网平台的AI识别与检测方案。

1.png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的AI识别与检测方案的展示板图

AI识别与检测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它赋予智能系统理解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即时响应。为支持智能应用的开发,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Genio 510边缘智能物联网平台推出AI识别与检测方案,该方案结合先进的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旨在为智慧零售、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应用提供高效、智能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推动各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2.png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的AI识别与检测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联发科技Genio 510是一款集成度高且功能强大的边缘智能平台,其搭载高性能ARM Cortex-A78和高能效ARM Cortex-A55内核,支持Gigabit以太网、Wi-Fi 6和5G模组,能够满足应用对互联网的连接需求。同时,Genio 510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Yocto Linux、Ubuntu OS和Android等,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的开发环境,从而便于他们进行各类产品的创新工作。

另外,Genio 510集成LPDDR4X DRAM和eMMC启动存储,同时还搭载了OpenGL ES 3.2 3D图形加速器以及专门的AI处理器单元,支持硬件JPEG图像解码器和编码器。这些硬件功能确保平台在处理图形和AI任务时的效率和性能。

在软件支持方面,本方案采用的ailia AI showcase是一款专注于在端侧进行推理的深度学习框架,能够提供多种AI功能,例如物体检测、图像分类、特征提取、骨骼提取和人脸识别等,且这些功能均使用预训练模型,能够让用户充分理解和体验AI的强大功能。

3.png

图示3-大联大品佳基于联发科技产品的AI识别与检测方案的方块图

通过强大的软、硬件支持,本方案能够使系统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加速智能应用的开发与实现。例如,在安全监控、自动驾驶和智能零售等领域,本方案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和标记图像,或是检测视频中的物体,从而快速且准确地分析环境信息,提升应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核心技术优势

APU;

GPU。

方案规格:

ARM Cortex-A78和ARM Cortex-A55内核;

LPDDR4X DRAM;

eMMC启动和存储;

OpenGL ES 3.2 3D图形加速器;

AI处理器单元;

硬件JPEG图像解码器和编码器;

硬件视频解码器和编码器。

本篇新闻主要来源自大大通:

基于MediaTek Genio510的AI showcase方案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74个分销据点,2023年营业额达美金215.5亿元。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4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Supermicro系统可帮助客户实现数据中心升级,进而更顺畅地运行AI工作负载

Supermicro,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作为AI/ML、HPC、云、存储和5G/边缘领域的全方位IT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宣布推出搭载AMD EPYC™ 9005系列处理器和AMD Instinct™ MI325X GPU的全新服务器、GPU加速系统与存储服务器系列。全新H14产品系列为业界内机型最广泛的服务器系列之一,此系列包含Supermicro的Hyper系统、Twin多节点服务器和AI推理GPU系统,且这些机型皆可搭配气冷或液冷散热技术。新型"Zen5"处理器核心架构使用了具有完整数据路径的AVX-512向量指令,支持基于CPU的AI推理,且每周期指令数(IPC)比先前第四代EPYC处理器提升17%,从而提高了每个核的性能。

100124-AMD

100124-AMD

Supermicro的H14系列采用最新第五代AMD EPYC处理器,每个CPU最多搭载192个核,且散热设计功耗(TDP)最高可达500W。新型H14系列包含Hyper和FlexTwin™系统,可应对更高的散热需求。该系列也包含三个适用于AI训练与推理工作负载的系统,最多可支持10个GPU,并以AMD EPYC 9005系列CPU作为主要处理器。此外,H14系列也具有两个支持AMD Instinct MI325X GPU的系统。

Supermicr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梁见后表示:"相较于采用第二代EPYC 7002系列CPU的Supermicro H11系统,搭载EPYC 9005 64核CPU的Supermicro H14服务器在SPECrate®2017_fp_base的性能表现1上提升了2.44倍。此大幅度的性能改善使客户可将数据中心总占用空间缩减至少三分之二2,同时增加新的AI计算性能,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能源效率。凭借Supermicro的液冷和气冷技术、多元系统设计,以及经验证的建构组件解决方案,H14服务器系列能够提供优异的性能、密度和能源效率。"

欲了解 Supermicro H14 产品系列的详细信息,请浏览:www.supermicro.com/aplus

AMD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Forrest Norrod表示:"Supermicro的‘建构组件解决方案'使其能够持续使基于AMD架构的解决方案快速上市,并涵盖多种极具吸引力的系统设计。我们与Supermicro合作,利用其全球内部工程设计和制造能力,再结合他们的气冷和液冷系统机架级整合技术,可在任何规模上使客户通过AMD EPYC CPU和Instinct GPU快速实现价值。"

Supermicro H14服务器阵容包含以下产品系列:

Hyper - Supermicro的旗舰级企业服务器,可支持两个EPYC 9005 CPU,每个CPU最多包含192 个核,并具有500W的功率,同时可通过24个DIMM插槽支持最高9TB内存,提供最高的性能。Hyper包括配备最高12个2.5吋NVMe/SATA硬盘机槽的1U机箱,或配备最高24个2.5吋NVMe/SATA硬盘机槽的2U机箱,采用先进的散热设计,可容纳最高性能的CPU,适用于需求严苛的AI推理、企业或云工作负载。

CloudDC - 此多功能系统经过优化设计,适用于云数据中心,并在1U规格的机壳内搭载单一EPYC 9005 CPU,具有最高12个2.5吋NVMe/SATA硬盘机槽。此系统采用OCP(开放计算平台)DC-MHS 规格(数据中心模块化硬件系统)技术,确保与OCP标准兼容。

GrandTwin™ - GrandTwin为4节点计算平台,将单一EPYC 9005 CPU容纳到高密度2U外形规格内。此系统经常用于对象存储、虚拟化、高性能计算应用等多服务器集群应用。

FlexTwin™ - FlexTwin是一款2U 4节点高性能、高密度计算系统,其中每个节点具有双EPYC 9005 CPU。此系统采用先进液冷技术,可实现高能源效率,且能使最高性能的 EPYC 9005 CPU顺畅运行,适用于高性能计算、EDA和其他需求严苛的工作负载。

5U GPU 系统 - Supermicro搭载 EPYC CPU的5U PCIe GPU系统最多支持10个双宽加速器,适合设计与可视化应用。

4U GPU 系统(液冷) - 搭载EPYC CPU的高密度8路加速器平台,使用先进的液冷技术,在最紧凑的4U外形规格内支持OAM加速器,专为高性能AI和高性能计算应用所设计。

8U GPU 系统 - 此8路加速器系统使用AMD Instinct MI325X GPU及EPYC 9005 CPU,适用于大规模的LLM AI训练。其8U机箱可被部署在任何气冷数据中心内。

搭载AMD EPYC CPU的Supermicro H14产品现已可供客户通过Supermicro JumpStart计划进行测试。

Supermicro已于2024年10月10日在旧金山 Moscone中心举行的AMD Advancing AI Day上展示了全新H14解决方案。

1 Supermicro A+ Server 2023US-TR4搭配两个AMD EPYC 7702 64核CPU,在 SPECrate®2017_fp_base测试中得分为485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0q1/cpu2017-20200204-20866.html,数据获取日期为2024年10月2日),对照搭配两个AMD EPYC 9555 64核CPU的Supermicro AS-2126HS-TN,于SPECrate®2017_fp_base测试中得分为1670。搭载9555 CPU的AS-2126HS-TN结果已于2024年10月10日在www.spec.org/cpu2017/results 上发布。

2根据脚注(1)所述的SPECrate®2017_fp_base测试比较,使用搭载9555 CPU的AS-2126HS-TN与搭载7702 CPU的2023US-TR4相比,系统数量减少了70.9%。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企业。Supermicro的成立据点及运营中心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致力为企业、云、AI和5G电信/边缘IT基础架构提供领先市场的创新技术。我们是全方位IT解决方案制造商,提供服务器、AI、存储、物联网、交换器系统、软件及支持服务。Supermicro的主板、电源和机壳设计专业技术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开发与生产,为我们的全球客户实现从云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我们的产品皆由企业内部团队设计及制造(在美国、亚洲及荷兰),经由产品设计优化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并通过绿色计算技术减少环境冲击,且在全球化运营下达到极佳的制造规模与效率。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产品组合使客户能从极多元系统产品线内选择合适的机型,进而将工作负载与应用达到最佳性能。多元系统产品线由高度弹性、可重复使用的建构组件打造而成,而这些组件支持各种硬件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散热解决方案(空调、自然气冷或液冷)。

Supermicro、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和We Keep IT Green皆为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的商标和/或注册商标。

所有其他品牌、名称和商标皆为其各自所有者之财产。

AMD、AMD Arrow标志、AMD Instinct、EPYC及其相关组合是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的商标。其他名称仅供参考,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AS-812GS

AS-812GS

AS-1116CS

AS-1116CS

AS 2116GT

AS 2116GT

AS-212

AS-212

AS-5126GS

AS-5126GS

AS-4125GS

AS-4125GS

AS-2126FT

AS-2126FT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4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Tina Tarquinio,IBM Z 和 LinuxONE 产品管理副总裁

Aparna Sharma,IBM Consulting 混合云服务总经理兼管理合伙人

近日,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IBV) 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对全球 2551 名 IT 高管进行了一项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企业正在如何使用大型主机,以及主机平台将在人工智能和混合云时代扮演何种角色。结果显示,大型主机在支持人工智能创新、混合云战略和加速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处理能力,大型主机正在为价值占全球70% 的交易提供支持。

主机能够快速、可靠且安全地处理海量数据,这不仅是其强大生命力的证明,也是企业释放数据价值、驱动创新的关键。

人工智能与大型主机:相互成就的"最佳搭档"

上述调研显示,78% 的受访 IT 高管表示,他们所在的企业正在试点或实施相关计划,将人工智能纳入主机应用和交易。具体而言,企业认为主机是部署企业级人工智能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创新、加强网络安全、简化操作和应用现代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IBM z15

主机是企业混合云战略的重要部分

  • 推动创新:79% 的受访者认为,主机对于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和价值至关重要。通过将人工智能直接应用于主机的交易型工作负载,企业可以获得新的洞察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系统的价值,实现更高价值的业务成果。

  • 提高安全:在安全方面,90% 的受访高管表示,其组织正在试点或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项目;其中 82% 的受访者提到了主机在监控、分析和应对网络威胁方面的重要性,并充分认可其出色的安全性能。

  • 系统管理现代化:7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将人工智能整合到主机运营中,以加强系统管理和维护。与此同时,61% 的高管表示,在主机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企业的应用现代化非常重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应用现代化或构建应用,从而颠覆其主机现代化的战略,加快实现价值的速度,同时缩小相关技能差距。

主机是企业混合云战略的重要部分

在企业的混合云战略中,主机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在最合适的计算环境中部署应用工作负载。金融交易、医疗记录和政府服务等关键工作负载离不开领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借助主机来处理这些工作负载,企业可以利用其优化的架构获得无与伦比的性能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 IT 生态系统的成本和风险。

主机是企业混合云战略的重要部分

主机是企业混合云战略的重要部分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有意识地采用、设计混合云架构(hybrid by design)的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可获得 3 倍以上的回报。然而,要充分实现这些优势,企业就必须确保主机系统的实时更新和应用现代化,并将其与分布式数据、应用、云和现代开发实践集成起来。

充分释放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潜力

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企业需要利用现有的主机投资,通过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技术充分释放数据的潜力。IT 高管现在应该重新思考主机战略,并采取关键行动:

  • 有意识地夯实 IT 基础。为打造坚实的 IT 基础,企业应有意识地采用、设计混合云架构,对主机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制定明确的集成和数据共享策略。这包括优化技术资产的业务价值,制定与业务目标一致的应用现代化战略,以及优先考虑主机与其他技术之间的集成,从而实现无缝的数据交换和 API 连接。如此,企业有望提高整体竞争力、降低成本,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 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应利用人工智能为 DevOps 团队赋能,改善主机运营,并将人工智能融入业务,包括:为开发人员配备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加速应用发现、分析和现代化;利用智能辅助工具和下一代聊天机器人助手改善运营能力;以及利用人工智能获得洞察,从而优化业务用例。通过拥抱人工智能,企业可以简化现代化过程、提高运营效率,在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时代推动业务成长。

  • 投资领先的主机功能,加速技能进阶。企业应充分利用最新的主机能力,培养一支技能过硬、多元化的主机人才队伍,并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提高主机人员的技能。比如,利用全新的主机功能,如高级加密和身份验证、高级处理器芯片和专用人工智能加速器;通过有的放矢的技能培训和导师计划,解决技能差距问题;以及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助手和协作计划(如主机技能委员会)为主机专业人员赋能。

加速数字化转型

在新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时代,主机依然有着一席之地。作为一种战略资产,它可以帮助企业确保安全、数据隐私和运营效率,对于企业保持竞争力依然不可或缺。通过充分发挥主机优势的现代化战略,企业可以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带来新的增长和创新机遇。

点击链接,下载完整 IBV 研究报告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4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IQM将交付两台先进的Radiance量子计算机:一套54量子比特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交付,随后将于2026年底交付另一套150量子比特系统。
• 欧洲高性能计算合作项目(EuroHPC JU)拥有名为Euro-Q-Exa的混合系统,该系统将集成到位于加兴(Garching)的巴伐利亚科学与人文学院下属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LRZ)的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中。
• Euro-Q-Exa是欧洲超级计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该基础设施将得到各种量子技术的支持,并可供欧洲研究界使用。
• Euro-Q-Exa由EuroHPC JU、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和巴伐利亚州科学与艺术部(StWK)共同资助。

欧洲高性能计算合作项目(EuroHPC JU)已与设计、制造和销售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全球领导者IQM Quantum Computers (IQM)签署了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IQM将分别于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底交付两套先进的Radiance量子系统(54量子比特和150量子比特)。

IQM_Quantum_Computer (1).jpg

IQM量子计算机(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这两套不同的系统具有高质量的量子比特和业界领先的保真度,将在跨一系列应用领域执行量子算法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系统将集成到德国巴伐利亚科学与人文学院下属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LRZ)的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中,并可供来自全欧洲工业界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欧洲最终用户使用,他们可以利用作为慕尼黑量子软件堆栈(MQSS)的一部分而开发的完全混合高性能计算-量子计算(HPC-QC)工作流程。

LRZ是目前运行和进一步开发混合超级计算机的六个欧洲机构之一,并得到了EuroHPC JU量子技术的支持。从2025年春季开始,该系统将首先提供给欧洲研究界使用。这是一个战略机会,也促成了EuroHPC JU选择LRZ的决定。

提早交付将有助于在Euro-Q-Exa系统及其组件的开发和安装阶段之间架起桥梁,确保研究人员能够尽快用上量子技术。EuroHPC JU及其国家共同投资者致力于将欧洲定位为开发市场就绪型量子硬件和软件的先驱。

2024年夏天,LRZ和IQM推出了德国首台配备20量子比特处理器的混合HPC-量子计算机。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在量子计算创新领域开启新的可能性。

巴伐利亚州科学与艺术部长Markus Blume表示:“为加兴的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购置欧洲量子系统Euro-Q-Exa的合同确保了巴伐利亚自由州在欧洲的领先地位。得益于与先驱性量子初创公司IQM的合作,我们正在帮助构建欧洲的基础设施。在巴伐利亚州,我们将测试并进一步开发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当涉及到未来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时,我们必须参与其中,这至关重要。54量子比特听起来还不够,但它是通往一个崭新世界的门户。未来,研究人员将能够为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我祝贺LRZ和IQM在量子计算的高端竞争中拔得头筹。”

IQM Quantum Computers联合首席执行官Jan Goetz博士表示:“自成立以来,我们不仅证明了自身在交付成果方面的强大技术能力,而且还展示了将量子计算与HPC资源集成的众多优势。欧洲各国在合作将量子计算集成到HPC中心方面开展了杰出的工作,并且与我们的技术战略不谋而合。随着我们持续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很高兴在LRZ部署我们的先进系统,推动科学突破,促进研发,并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业创新创造新的机会。”

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董事会主席Dieter Kranzlmüller博士教授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利用Euro-Q-Exa构建欧洲量子生态系统的基础。LRZ正在将量子计算提供给用户使用,以便在研究中获得新的洞察。在欧洲的合作以及与我们的合作伙伴IQM的合作使这一步成为可能,并使我们能够继续在全球量子计算发展的最前沿开展工作。”

如需了解有关EuroHPC JU采购的混合系统的更多详情,请参阅其最新的新闻稿:https://eurohpc-ju.europa.eu/signature-procurement-contract-eurohpc-quantum-computer-located-germany-2024-10-15_en

关于欧洲高性能计算合作项目

EuroHPC-JU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法人和金融实体,于2023年6月与欧洲的六个数据中心签署了托管和运行EuroHPC-JU混合量子计算机的协议。其目的是为量子计算和混合量子架构建立不同的平台,并尽快将它们提供给全欧洲的最终用户使用。计划中的量子系统与经典HPC架构的集成还需要在同时管理HPC和量子计算(QC)工作负载的混合软件堆栈上进行专门的研发。在整合工作期间,所有站点都将与欧洲标准化机构密切合作。https://eurohpc-ju.europa.eu/index_en

关于IQM Quantum Computers:

IQM是设计、建造和销售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全球领导者。IQM同时提供本地全栈量子计算机和云平台,以便从世界任何地方访问其计算机。IQM的客户包括领先的高性能计算中心、研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他们拥有IQM软件和硬件的完全访问权限。IQM拥有280多名员工,在埃斯波、马德里、慕尼黑、巴黎、帕洛阿尔托、新加坡和华沙设有办事处。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1016933676/zh-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4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注于推动行业创新的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内容动态更新的医疗资源中心,探索改变医疗保健产业并且拯救生命的技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蓬勃发展,医疗保健系统突飞猛进,实现了更快、更准确的诊断,大幅缩短了等待时间,并且还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数字疗法人工智能 (AI) 的分析能力正在重新定义患者护理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深入健康数据,同时改变慢性病和无法治愈的疾病的治疗方法。

mouser-resources-medical-instagram-1080x1080-en.jpg

这个内容丰富的资源中心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所需的工具,帮助其开发高精度的技术,改善患者的生活。资源中心收录了丰富的文章博客电子书产品信息,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改变传统医疗保健和医药行业的创新技术。

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从早期疾病检测到个性化治疗的各个方面。可穿戴机器人可以为行动不便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能走得更远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热成像技术重新定义了医疗保健,通过检测肉眼看不见的热异常并分析其中的重要信息,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决定并寻求积极治疗。随着技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医疗进步,它们将重新塑造医疗保健的未来,提高人类的福祉。

贸泽库存有丰富多样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包括以下适用于医疗应用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 ams OSRAM SFH 7018x MULTILED®:一款绿光、红光和红外线三合一的高性能多发射器,专门用于心率和SpO2监测。该器件适用于数字诊断设备、生命体征监测和可穿戴设备。

  • STMicroelectronics ST1VAFE6AX:一款生物传感器,设计用于生物电势信号检测和运动跟踪。该器件具有高达4.5KB的智能FIFO,以及可与主处理器同步数据的SPI/I2C和MIPI I3C® v1.1串行接口。该生物传感器具有用于运动处理的嵌入式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可用于医疗保健、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活动跟踪和健康等应用。

  • 安森美 (onsemi) CEM102:一款低功耗小型传感器,可促进各种应用进一步微型化并延长电池续航能力。CEM102模拟前端 (AFE) 设计用于搭配安森美RSL15蓝牙5.2无线微控制器使用,可检测异常的传感器状况和主机处理器的唤醒。该器件非常适合用于IoT传感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TDK-Lambda CUS800M和CUS1000M AC-DC电源:这些设备已取得B型和BF型医疗设备所需的医疗认证 (2 x MOPP),采用紧凑的外型设计,体积仅为171mm x 85mm x 42.5mm,适合用于医疗、音频/视频以及通信技术等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访问https://trendsintech.mouser.com/medical

作为全球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库存有丰富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以及工业自动化产品。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是一家授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代理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提供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8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3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0月14日,由电子发烧友主办的“2023第十一届IoT大会暨IoT创新奖颁奖典礼”,携手行业知名展事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同期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为期三天,以“智芯感 慧物联”为主题,聚焦物联网、AI芯片与智能终端、储能、传感器等领域,邀请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交流,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技术进步与市场动向,共同推动物联网行业的进步。

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凭藉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受邀参会,并在10月15日举行的大会“可穿戴设备分论坛”上,芯海科技资深SE游志荣带来《为智能穿戴注入全芯活力》的精彩分享,系统全面的介绍了芯海科技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健康测量、压力触控、电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受到现场专业观众的认可和热情关注。


芯海引领健康测量市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穿戴行业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蜕变,包括Apple Watch、华为WATCH D等知名品牌在内的多款智能手表与手环,不仅革新了运动监测、热量消耗记录等功能,还融入了心率、血氧、压力乃至血糖等生理参数的精准监测,正逐步从消费医疗领域向工业智能识别拓展,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1.jpg


从2014年小米手环的普及,到2020年Apple Watch 6引领的技术革新,再到2022年华为WATCH GT 3的推出,每一步都见证了智能穿戴设备的飞跃发展。随着三星Galaxy Ring与华为GT5等新品的发布,智能穿戴设备将继续深化其在健康管理、运动追踪等方面的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全面、智能的生活体验。

游志荣表示:芯海科技始终密切关注可穿戴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依托“模拟+MCU”双平台驱动,在智能穿戴领域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系列化布局,为可穿戴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尤其是在健康测量领域,芯海已实现了更广泛的产品布局和深入的市场拓展,逐步从跟随转变为引领,构建起涵盖芯片、结构设计到算法的高集成度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公司的穿戴式心率/血氧PPG AFE芯片CS1262系列、穿戴式体脂BIA AFE芯片CS1253系列等PPG、BIA AFE芯片,在规格上对标国际顶尖品牌,部分指标超过行业标杆产品,已成功在头部品牌客户的旗舰终端产品上实现规模化量产。


CBM8580荣获“IoT年度产品奖”


在10月14日的大会颁奖典礼上,芯海科技BMS芯片CBM8580脱颖而出,成功摘取“IoT年度产品奖”。这一奖项旨在表彰过去一年中,在IoT应用领域展现出杰出技术创新和为企业带来显著贡献的产品。

2.jpg

CBM8580是一款基于2-4节串联锂离子或锂聚合物电池组的单芯片全集成电池管理系统(BMS)芯片。该芯片集成了高性能模拟外设,能够精准测量锂电池的可用容量、电压、电流、温度和其他关键参数,确保电池状态实时监控。

在安全性上,CBM8580内置多重保护机制,包括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载和过热保护,以及多种安全加密算法,为电池使用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支持I2C、UART、SPI等多种通信接口,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系统集成更为简便。

针对可穿戴设备等市场,CBM8580特别采用二阶RC模型,显著提升电量精度,在常规及极端温度范围内均能保持较低的电量误差。此外,其平台化设计使得配置简易,通用化移植简单方便,算法精度高,为用户带来卓越的使用体验。凭借“安全、精准、易用”的产品特性,该芯片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电动工具等多个领域,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未来,芯海科技将将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构建从芯片到结构到算法的高集成度系统解决方案,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价值。芯海科技将不断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为实现智能、健康、便捷的未来生活贡献力量。

来源:芯海科技

围观 1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3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微信图片_20241016104029.jpg

┃ 直播详情 ┃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在当今电子设备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随着图像和视频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加,ISP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 

而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图像和视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智能安防设备、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设备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设备要求更快、更高效的图像处理能力,ISP作为图像质量的核心处理模块,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此推动了ISP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此外,在高分辨率图像处理、AI计算摄影、多摄像头协作、自动驾驶、智能城市等新兴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SP也发挥更加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来看,无论从现在人和AI的需求,不同的产品形态上对于画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比如运动相机需要高速成像和更好的画质惊艳的画面、智能城市需要在极端环境下成像、机器智能需要高速准确的信息、自动驾驶需要更安全更准确的的信息。对于ISP的来说,如何让一个ISP适应不同场景成为主力。而且怎么让ISP更适应日益增长的AI需求呢?

为了让大家了解ISP现状和未来发展,10月25日晚19点,我们特别邀请到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SP负责人、系统架构师张兴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展开深入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微信图片_20241016103934.jpg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5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面向未来的AI ISP:如何应对多样化场景与AI需求?

▶   本期看点

 ① ISP基本原理

 ② ISP的发展现状

 ③ ISP的发展趋势

 ④ ISP如何应对多样化场景与AI需求

▶   嘉宾介绍

1729047042572418.jpg

分享嘉宾————张兴

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ISP负责人、系统架构师。15年芯片及设备上ISP/camera相关设计经验,曾在多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及tier-1芯片公司从事camera和ISP的系统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算法设计经验,曾进行多个业界先进算法和方案的设计和改进;知名公众号“大话成像”创始人之一。

1683267739474191.jpg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1、预报名奖:20元京东E卡(10名)

通过小鹅通平台填写预约信息,我们将在所有预报名的用户中随机抽取10名,送出价值20元的京东E卡。

2、优秀提问奖:30元京东E卡(5名)

直播期间,在小鹅通平台评论区参与提问,随机抽取5名提问用户,送出价值30元的京东E卡。

注意事项

请预约直播的用户填写正确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获奖者。如因用户信息填写不全无法发放奖励的,自动取消获奖资格,随机抽取其他人员。直播福利的最终解释权归属电子创新网所有。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吧!

微信图片_20241016103934.jpg

欢迎扫码加入直播交流群,和同行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203162034.jpg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3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盛大开幕,该展会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据点,辐射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市场,汇集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型储能、无线通信、硬件安全、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热门技术和应用,汇聚国内外一众知名企业,不仅全方位呈现了电子创新产业链上的前沿技术,更吸引了大批量行业优质买家及精英,进一步推进了产业跨界合作与深度协同。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tech Systems”),一家以大湾区为核心据点的业内领先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携手旗下专注国产芯片和模块推广的子公司深圳创华芯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创华芯”或“CHCHIP”)也亮相华南电子展3号馆3A09展台,希望借助这场高品质创新展示平台全面宣传创实技术各业务线,并强化其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品牌力。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1.jpg

图1.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亮相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强化其行业地位

2024~2025全球半导体市场向好,分销行业仍面临压力下求生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运算(HPC)需求的增长,以及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汽车等市场的需求回暖,半导体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6月份,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上调了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预期,预计2024年将实现16%的增长,市值估值达到6110亿美元。据悉,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过去两个季度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计算终端市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WSTS在今年初曾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同比增长率为13.1%,总规模至5883.6亿美元。无独有偶,WSTS更是预计2024年和2025年市场都将实现强劲增长。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2.jpg

图2. WSTS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4年和2025年都将迎来增长

但对于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来说仍是压力重重。叠加之前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带来的长尾效应,分销行业的利润空间正进一步压缩,目前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效应,尤以国际玩家更为明显。相比海外市场,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集中度仍偏低,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复杂度、应用专业化等方面要求的持续提升,传统的分销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客户要求分销商提供更多的价值,比如价格、货期、技术支持等” 创实技术总经理Alice说道,“大缺货行情结束,分销从业人员必须更专业、更聚焦地去做擅长的业务。”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3.jpg

图3. 创实技术总经理Alice分享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破局心得

据Alice介绍,为了应对这一波行业变革,创实技术一方面有序布局国外和国内品牌代理业务,试图从独立分销转型,将其拓展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公司在市场的多样性和参与度。自此,独立分销业务可加速提升增值服务,同时,有代理线的设计方案可以匹配原厂支持提供给客户深度落地服务;另一方面,公司内部也在对之前积累的庞大客户群体进行分类、管理,以成功案例为据点,拓宽创实技术乃至创华芯的品牌力和行业影响力,将客户群体进一步深化到全球的OEM、EMS和ODM等。

国际&国产代理业务双拓展,围绕优势领域做深做强

2023-2024年的电子元器件缺料周期已过,拓展新商机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共同命题。一如之前所言,创实技术当前就是要大力发展代理事业部和PPV排单服务,在分销业务稳步提升的同时推动代理线业务的迅速增长。

本届慕尼黑华南电子展3号馆3A09展台上,创实技术和创华芯再次联合展示。创实技术重点展示了日本顶尖电源管理IC厂商Torex针对智能戒指、AR/VR眼镜、车载摄像头以及助听器等不同应用的Demo和对应的芯片方案。众所周知,Torex线性电压稳压器的优点就是小尺寸、低功耗、低噪音、设计简化,非常适用于对空间需求且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中。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4.1.jpg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4.2.jpg

图4. 创实技术在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上的系列重点展示

此外,聚焦工业通信方案的联芯通半导体的电力线通信(PLC)、新能源车充电通信协议管理EVCC与SECC也成为创实技术的展示重点。据悉,这些技术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智能过量、智能公用事业、智能能源、智能城市和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领域。而创华芯则聚焦于广州爱浦、南京沁恒、奉加、仁懋、碧彩等各自领域内的优秀样品展示。

事实上,在选择代理产品线时,创实技术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和分析。以Torex为例,国际知名品牌非常适于品牌背书,同时原厂自身也在寻求新变化,试图通过更迭代理商为品牌乃至产品推广带来新活力,以期实现业务增长。

这和创实技术拓宽代理线业务的诉求产生了部分共鸣——即通过寻求有品牌影响力的原厂,来打响代理业务的招牌。但在另一方面,创实技术也看中了全球半导体规模显著增长趋势下国内厂商的向上势头。

WSTS在最新上调的2024年预期中,就提到在地区增长方面,美洲和亚太地区预计将分别实现25.1%和17.5%的显著增长。而2025年,所有地区都将继续扩张,美洲和亚太地区预计会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当然,不止WSTS,国际半导体组织SEMI也对半导体产业的复苏持乐观态度。SEMI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有望超过10%,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美元。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也表示,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其研发和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历经多年投入和技术积淀,我国高端电子元器件行业初见成效,但相较国际头部厂商仍显品牌力和产品力的不足。因此,国内原厂推广需求旺盛,他们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当下,亟需本土分销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服务。

Alice通过深入一线市场了解到,中国芯片发展前景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很多国外OEM已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态度发生改变,并逐步接受国产芯片。对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来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丰富优质国产代理产品线,提升相应的服务能力。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5.jpg

图5. 创实技术在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上和观展者交流

上海奉加就是创华芯代理的其中一位厂商,它专注于低功耗蓝牙主芯片,具有全栈自研的蓝牙协议栈和丰富的市场产品应用开发能力。而广东仁懋则是国内知名的半导体封装测试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功率器件领域有着丰富的产品类型和应用。

创实技术和创华芯选定这些代理线,不仅是基于相应产品线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和知名度;更是为了契合本司的市场定位,围绕工业、新能源和汽车等优势领域做深做强,赋能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向整体解决方案拓展,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目前,全球日益复苏的半导体市场需求,正是被新能源车、5G/6G、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包括AIGC、AIPC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下所带动,深耕市场一线的创实技术和创华芯自然对其中的风向早有感知,针对市场变化,如何寻求合适的扩宽代理或分销业务的机会点,增加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参与度和品牌力至关重要,这也是创实技术希望参加系列展会的初衷。

关于创实技术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Cytech Systems Limited)--“卓越分销,连接未来”,是一家深耕中国本土并辐射全球、致力于为客户创造可持续价值并推动供应链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领先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创实技术由电子信息技术和供应链分销行业资深人士共同创办,以其在电子行业产业链数十年的行业经验,链接全球供应商网络,成为高品质货源的有力支撑,并通过多元化的采购服务,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包含世界500强头部企业在内的数千家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敏捷、高品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帮助客户优化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与客户一同成长,实现共赢。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3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款GDDR7提供了业界出众的容量和超过40Gbps的速度,极大提升了图形DRAM的性能,为未来应用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将携手主要GPU客户进行验证,并计划于明年年初投入生产

三星电子今日宣布,已成功开发出其首款24Gb GDDR7[1] DRAM(第七代图形双倍数据传输率存储器)。GDDR7具备非常高的容量和极快的速率,这使得它成为众多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之一。

三星半导体24Gb GDDR7 DRAM

三星半导体24Gb GDDR7 DRAM

凭借高容量和卓越性能,24Gb GDDR7将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各个领域,例如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工作站,这将进一步扩展图形 DRAM 在显卡、游戏机和自动驾驶等传统应用领域之外的应用范围。

三星电子存储器产品企划团队执行副总裁裴永哲(Bae YongCheol)表示:"继去年开发出三星首款16Gb GDDR7后,三星凭借此次最新研发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图形DRAM市场的技术前沿优势。我们将持续推出新一代产品,以满足人工智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引领图形DRAM市场发展。"

24Gb GDDR7采用的是第五代10纳米级DRAM制程技术。这使得GDDR7可在保持与前代产品相同封装尺寸的情况下,将单元密度提高50%。

除了采用先进的工艺节点外,GDDR7还使用了脉冲幅度调制(PAM3)信号技术,使其速度在图形DRAM中达到业界前沿的40Gbps,与前代产品相比提高了25%。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GDDR7的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至最高42.5Gbps。

同时,将原先应用于移动产品的技术首次应用于图形DRAM,GDDR7实现了能效的显著提高。通过采用包括"时钟控制管理[2]"和"双电压(VDD)设计[3]"等方法,可以大幅降低不必要的功耗,进而实现超过30%的能效提升。

为了确保在高速运行时依然具备卓越的稳定性,24Gb GDDR7采用了电源门控设计,尽可能地降低电流泄漏。

今年,三星将携手主要GPU客户,在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中对24Gb GDDR7进行验证,并计划于明年年初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

[1] GDDR7: 第七代图形双倍数据速率,一种专门为图形处理等高带宽、高性能应用设计的显存。

[2] 时钟控制管理: 指动态调节芯片内部时钟信号的技术。通过降低或禁用芯片中未使用部分的运行速度,可以优化功耗。

[3] 双电压 (VDD) 设计: 一种电源管理技术,指芯片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电压水平工作。这种技术可以在不需要最高电压的区域降低功耗。

关于三星电子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通过SmartThings生态系统、以及与伙伴的开放合作,为消费提供无缝衔接的顺滑体验。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news.samsung.com.

免责声明:除非经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3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