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6日,以“年轻临港,无界创新”为主题的“2025临港科创大会”顺利举行。本次大会中,概伦电子荣获首批临港新片区“链主”企业殊荣,充分彰显了在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先地位,也是临港管委会对概伦在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推动产业链融合创新、增强产业集群协同方面成绩的肯定和期待。

1.jpg

2025临港科创大会首批临港新片区“链主”企业授牌仪式

关于临港新片区“链主”企业

临港新片区“链主”企业是指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领导地位的企业。企业在其所在行业占据优势地位,对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和应用具有较强影响力。临港新片区首批15家“链主”企业覆盖5大产业11个细分赛道。

作为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EDA领军企业,概伦电子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公司的核心制造类和设计类EDA工具在国际市场具有技术领先性,能支持7nm/5nm/3nm等先进工艺节点和FinFET、FD-SOI、GAAFET等各类半导体工艺路线,对数字、模拟、存储器等各类集成电路进行晶体管级的高精度快速电路仿真,被众多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大规模采用。公司的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设备适用于先进工艺,其测试精度、可靠性也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2.jpg

2023年,概伦电子牵头联合上下游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共建上海临港新片区EDA创新联合体,聚焦国内,尤其是临港新片区的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明确若干芯片领域为突破口,强化“本地设计、本地制造”理念,并提升芯片产品竞争力,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2024年,概伦电子凭借先进的EDA核心技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公司技术平台的设立一直以倡导和推动行业联动,积极建设EDA生态发展平台为宗旨。

此外,概伦电子作为首批会员参与建设了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发起成立上海EDA/IP创新中心,旨在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示范性应用,推动区域化集成电路生态的建设;并建立EDA/IP共性技术攻关、流程创新及推广服务平台,推动国产EDA/IP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概伦电子已与鸿之微、阿里云、MPI、罗德与施瓦茨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深入合作,践行“共建EDA生态、同享产业链价值”理念,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

未来,概伦电子将围绕DTCO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战略布局,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应用驱动的EDA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更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价值的提升持续贡献力量。

来源:概伦电子Primarius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整合异构边缘 AI 平台及旗下产品,延伸端侧 LLM 、包装检测、重型机械预警等 AI 应用场

  • 对接 英伟达( NVIDIA   英特尔( Intel   高通( Qualcomm  等技术架构,打造具备视觉传感扩展性的边缘解决方案

全球AI解决方案与工业级存储领导品牌宜鼎国际(Innodisk)迎来成立二十周年,于COMPUTEX 2025以「Architect Intelligence」为核心,展出涵盖内存与存储、相机模组、扩展卡与AI平台的多元产品线,并整合打造出端侧LLM智慧助理、物流包装识别、重型机械预警、融合判别式与生成式AI的车辆识别等完整应用,充分体现宜鼎定制化优势,以及从元件、异构平台到应用端的整合实力,亦见证宜鼎从工控存储供应商转型为AI解决方案伙伴的转型里程碑。

宜鼎深耕边缘AI多年,不仅将AI导入工控领域,更锁定多元垂直市场的应用,对接英伟达(NVIDIA)、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等国际大厂技术架构,打造支持异构平台的AI运算解决方案,展现生态系统协作成果。同步看准AI视觉的产业应用潜力,宜鼎推出MIPI、GMSL2、USB接口相机模组,具备高度平台兼容性,从树莓派(Raspberry Pi)、工业电脑到AI服务器皆可灵活整合,全面强化视觉传感在边缘设备端的部署效率。因应AI衍生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宜鼎亦投入研发MRDIMM、CXL等高带宽内存及PCIe Gen5 EDSFF SSD,不仅布局边缘端,更积极推进企业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应用、开创新局。

宜鼎彰显  制化优势,打造企业端侧 LLM 智慧助理、 AI 包装识别等垂直市场应用

宜鼎协同生态合作伙伴及集团子公司安提(Aetina)技术合作,打造APEX系列边缘AI运算平台,可针对不同的AI算力需求、应用复杂度与垂直场域特性,提供从入门到进阶的完整支持。

此次展示的「端侧LLM智慧助理」,呼应企业对数据自主管理的需求,以高算力的APEX-X100边缘AI运算平台,搭载宜鼎自主研发的AccelBrain LLM(大语言模型)软件工具,通过易上手的端侧LLM解决方案为例,为企业演示如何便捷导入AI改善内部流程、提升对外服务与业务拓展。

而另一款展出的「AI包装识别解决方案」,则采用APEX-E100平台,提供执行「判别式AI」所需的基础算力,让企业在兼顾性能与合理成本的前提下,将AI应用无痛导入至现有作业流程中,实现智能化升级的第一步。此外,针对在有限空间内需要高阶算力的边缘AI服务器应用,则可通过2U短机身设计的APEX-S100,为边缘环境提供兼具高效能、高扩展弹性及紧凑尺寸的运算解决方案。

宜鼎相机模组支持多种平台,与研华合作开发工业重型机械场景的 AI 视觉应用

计算机视觉相关应用可谓当前AI领域的热门方向。宜鼎看好作为视觉传感前端的相机模组在边缘装置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自主组建完整的相机开发团队,并延伸出涵盖USB、MIPI、GMSL2等主流规格的嵌入式相机模组产品阵容。宜鼎相机模组具备广泛的平台兼容性,通过定制驱动程序与转接板,从广受开发者欢迎的微型电脑树莓派、工业电脑,到搭载加速卡的高算力AI服务器,皆可适配应用。

宜鼎还与研华智能移动与强固边缘AI运算事业处合作,深耕AI视觉应用。现场展示针对矿用车、建筑工程车辆、农业耕作机械等垂直市场打造的「智慧重工机械视觉传感解决方案」,以响应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现场对安全性的实时需求。双方团队攻克技术难点,在移动边缘AI平台上集成多达16通道的宜鼎GMSL2相机,将其部署于大型重工机械内外部;通过GMSL2支持长距离及高速影像传输的特性,采集现场影像数据实时传送至研华TREK & REX边缘AI平台,实现快速识别作业范围内人车异常行为并发出警示,为安全决策争取宝贵响应时间。

携手国际大厂,打造具备高度扩展性的异构 AI 运算平台

宜鼎亦通过现场Live Demo展示旗下产品线对多元平台的高度兼容性,其中包括与Qualcomm合作打造的「车辆AI识别安防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Qualcomm Dragonwing™ IQ9边缘AI计算平台,运用内置NPU,高效执行融合视觉语言模型(VLM)与生成式AI(GAI)的多模型运算,可搭配相机扩展模组,实时识别场域内车辆的制造商、型号与颜色(MMC)、或用于追踪车辆轨迹;且所有推理皆在边缘AI设备端完成,无需依赖云端,即可实现智慧城市所需的实时决策能力。

宜鼎亦同步展示Intel® Core™ Ultra Series 2(代号Arrow Lake-H)全新参考套件(Reference Kit),于平台开发初期即率先整合宜鼎独家MIPI over Type-C相机模组、CSODIMM内存与Gen4固态硬盘等核心组件,提供无缝整合与高度扩展弹性。针对传统MIPI相机整合的复杂挑战(如信号设计、固件调校、驱动开发等),宜鼎凭借深厚的技术整合实力,在该参考套件中预先完成MIPI over Type-C相机的优化支持,大幅降低客户的开发门槛与整合复杂度。未来客户采用此套件开发终端产品时,无需在相机整合上投入额外研发资源,即可轻松扩展AI视觉应用。此完整方案不仅体现宜鼎与Intel的深度技术伙伴关系,更为期望率先导入新一代Intel计算平台、抢占AI先机的产业客户,提供加速产品开发周期与上市(Time-to-Market)的关键路径。

存储产品导入下一代规格,推进 AI 服务器与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

宜鼎的内存与存储产品线具备业界领先的高度可靠性,亦持续创新、引领行业新标准。本次展出的PCIe Gen5 SSD全系列除U.2规格外,更推出符合EDSFF标准的E3.L、E3.S、E1.S规格,并符合企业级要求,遵循OCP SSD 2.0规范开发,标志着宜鼎旗下产品面向企业端、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领域推进。

内存方面,宜鼎针对AI产生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推出「AI Memory」前瞻产品。涵盖业界最新的LPDDR5 CAMM2、DDR5 8800 MRDIMM,突破传统带宽限制、最大化服务器运算资源的CXL内存,以及可应用于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精密影像识别领域的DDR5 6400高速大容量内存系列。

5月20日至23日Computex期间,宜鼎集团将于南港展览馆1馆1楼-展位编号J0118(J区入口)展出一系列边缘AI解决方案、智能存储与周边扩展模块,协助全球客户推动AI于产业端应用落地。

关于宜鼎及旗下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s://myinnodisk.cn

Architect Intelligence - About Innodisk 关于宜鼎

宜鼎国际(Innodisk)作为AI解决方案与工业级存储领导品牌,业务布局覆盖全球。自2005年创立以来,宜鼎持续稳居全球工业存储设备市场份额首位,并跻身全球内存模组市场前十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宜鼎在深化工业控制领域专业能力的同时,积极布局边缘AI技术创新,通过专业技术积累与应用场景洞察,为客户定制高效解决方案。

依托软硬深度协同优势,宜鼎以多元化产品矩阵与全栈解决方案,为AI部署构建可靠基础架构,显著提升边缘计算效能、支持实时数据传感,为智能决策提供核心驱动力。宜鼎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加速AI应用普及,共筑智能未来。欲了解宜鼎解决方案及AI应用案例详情,请访问:https://myinnodisk.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最精确圆周率值”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使用KIOXIA NVMe™ SSD计算出300万亿位圆周率数值

全球存储解决方案领导者Kioxia Corporation今日宣布,其已与Linus Tech Tips及其他知名科技类YouTubeTM频道的创建方Linus Media Group合作,共同创下“最精确圆周率值”吉尼斯世界纪录(GUINNESS WORLD RECORDS®)称号。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核实验证,圆周率计算突破性地达到了300万亿位数值1

1.jpg

KIOXIA SSD

此次破纪录的计算依托于一个高性能存储集群,该集群总容量达2.2PB2,采用KIOXIA的30.72TB CM系列和15.36TB CD系列PCIe® NVMe固态硬盘(SSD)。这些SSD配置于网络附加存储环境中,与双CPU计算服务器相连,持续运行近七个半月完成计算。

圆周率(π)是表示圆周长与直径比值的数学常数,其小数部分无限不循环延伸。此次新纪录较此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的62万亿位基准值提升近五倍。

Linus Tech Tips YouTube频道发布的专题视频记录了这一创纪录的成就,向观众披露项目的幕后细节,并揭晓创纪录计算结果的最后一位数字:剧透预警……第300万亿位圆周率数值为5。

如需观看完整视频,请访问:https://youtu.be/BD-AJwqzWsU

关于“最精确圆周率值”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 2025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版权所有

注:
1 截至2025年4月2日
2 1PB=10亿MB(例如,1PB约相当于3亿张智能手机拍摄的大小为3MB的照片)

容量定义:KIOXIA Corporation将兆字节(MB)定义为1,000,000字节,千兆字节(GB)定义为1,000,000,000字节,太字节(TB)定义为1,000,000,000,000字节。然而,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2的幂次方来报告存储容量,即1GB = 2^30字节 = 1,073,741,824字节,1TB = 2^40字节 = 1,099,511,627,776字节,因此显示的存储容量较少。可用存储容量(包括各种媒体文件的示例)将根据文件大小、格式、设置、软件和操作系统,以及/或者预装的软件应用程序或媒体内容而异。实际格式化容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GUINNESS WORLD RECORDS是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的注册商标。

YOUTUBE是GOOGLE Inc.的商标。

NVMe和NVMe-MI是NVM Express, Inc.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注册或未注册商标。

PCIe是PCI-SIG的注册商标。

其他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第三方公司的商标。

关于Kioxia

Kioxia是全球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闪存和固态硬盘(SSD)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前身Toshiba Memory于2017年4月从1987年发明NAND闪存的公司Toshiba Corporation分拆而出。Kioxia致力于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来为客户创造选择,并为社会创造基于存储技术的价值,从而提升世界的“记忆”。Kioxia创新的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存储技术在高密度应用领域(包括高级智能手机、PC、汽车系统、数据中心和生成式AI系统)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518502357/zh-CN/

围观 10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搭载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的 Supermicro 服务器套件将包括 NVIDIA 认证的系统

  • Supermicro 合作开发基于 RTX PRO 服务器和 NVIDIA HGX B200 系统的新型 NVIDIA 企业 AI Factory 验证设计

  • Supermicro 的全新 4-GPU UP 系统基于 NVIDIA MGX 参考设计,使 NVIDIA RTX PRO 服务器更接近 Edge,实现更强大的 AI 推理

Supermicro,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云、存储和 5G/Edge 的整体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天宣布,现已开始接受采用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 GPU 的企业 AI 系统的订单。

Supermicro 广泛的优化服务器产品组合使人工智能和视觉计算几乎可以部署在任何行业或环境中。Supermicro 的 20 多套搭载 RTX PRO BlackwellGPU 的系统套件将会显著增强企业 AI 工厂工作负载的绩效。这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推断、人工智能开发和模型微调、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形和渲染、视频内容和流媒体以及游戏开发。

搭载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的 Super micro NVIDIA 认证的系统将作为NVIDIA Enterprise AI Factory 验证设计的基石,与 NVIDIA Spectrum-X 网络、NVIDIA 认证存储集成 ,以及用于创建全栈解决方案的 NVIDIA AI Enterprise 软件 ,加速本地 AI 的部署。

"Supermicro 继续领导企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开发,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更大规模部署。"Supermicro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道,"Supermicro's Data Cent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是与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 VIDIA Enterprise AI Factory 验证设计进行协作的理想平台。我们将共同建立自己的企业 AI 工厂,加快 AI 推断、AI 开发、仿真和图形工作负载,缩短创收时间,从而帮助企业提高人工智能的采用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supermicro.com/pcie-gpu 

支持的 Supermicro 架构包括 5U 和 4U、NVIDIAMGX 和边缘 GPU 优化系统、SuperBlade® 和 GrandTwin® 多节点、1U 和 2U 机架、多处理器系统和工作站。

Supermicro 现在总共提供 100 多台支持 NVIDIA PCIe GPU 的加速计算服务器,包括 RTX PRO 6000 Blackwell、NVIDIA H200 NVL、H100 NVL、 L40S 和 L4 GPU。这种广泛的系统阵容可以轻松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工作负载和部署环境要求。

其中包括经 NVIDIA 认证的系统,这些系统保证了 NVIDIA Spectrum-X 网络的兼容性和支持,NVIDIA BlueField-DPU 以及 NVIDIA AI Enterprise 软件,可简化生产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流程。

"人工智能工厂正在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数据驱动的决策,并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英伟达企业平台副总裁 Chris Marriott 表示道,"Supermicro 的多元化 NVIDIA Blackwell 系统产品组合为企业提供了适应性强的基础架构,可有效支持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从而推动几乎所有业务职能的创新。"

搭载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服务器版的企业 AI 工厂 Supermicro 系统

搭载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服务器版的企业 AI 工厂 Supermicro 系统

随着对 AI 推理的需求不断向请求源头靠拢,Supermicro 基于 MGX 参考设计的全新单插槽、经过 GPU 优化的架构使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的推理能力更接近边缘。

全新 SYS-212GB-NR 是 Supermicro 首款采用单插槽架构、基于 MGX 的系统,结合了多达 4 个最新一代 GPU 和均衡的计算性能,从而形成了高性能但经济高效的边缘 AI 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满足企业在分散位置部署密集 GPU 资源的需求,在这些位置,电力、散热和成本挑战可能会限制传统 GPU 系统架构的有效性。

通过部署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企业可以减少支持高级 AI 边缘推理、商业智能和分析、工业自动化和零售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器数量,进一步降低在边缘部署 AI 的成本。

Supermicro 为企业人工智能提供各种加速计算系统,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现在可以订购以下系统系列:

Supermicro 5U PCIe 加速计算系统 — 高度灵活、经过散热优化的架构旨在在配备空气冷却功能的单个机箱中支持多达 10 个 GPU(最多 8 个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系统采用双插槽 CPU 和 PCIe 5.0 扩展功能,可促进横向扩展集群的高速联网。关键工作负载包括 AI 推理和微调、3D 渲染、仿真和云游戏。

Supermicro MGX 系统 — 基于 NVIDIA 模块化参考设计的 GPU 优化系统,采用单插槽或双插槽配置,在 2U 中支持多达 4 个 GPU 或在 4U 中支持 8 个 GPU,适用于各种数据中心和边缘 AI、HPC 和图形工作负载。

Supermicro 3U Edge-optimized PCIe 加速计算系统 — 紧凑的外形设计用于边缘数据中心部署,每个系统最多支持 8 个双宽或 19 个单宽 GPU。关键工作负载包括 EDA、科学建模和边缘 AI 推理。

Supermicro SuperBlade® 系统 - 密度优化且具能源效率的多节点架构专为最大机架密度而设计,每个机架最多可达 120 个 GPU。

机架式工作站 - 机架式外形的工作站性能和灵活性,为希望利用集中资源的组织提供更高的密度和安全性。

关于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整体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Supermicro 成立于加州圣何塞并在该地运营,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人工智能 (AI) 和 5G 电信/边缘IT基础设施提供创新,并争取抢先一步上市。我们是服务器、AI、存储、物联网、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支持服务的整体IT 解决方案制造商。Supermicro 的主板、电源和机箱设计专业知识,更进一步推动了我们的研发和生产,为我们的全球客户提供了从云端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技术。我们的产品均为内部设计和制造(在美国、台湾地区和荷兰),利用全球运营来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并进行优化,以提高总拥有成本并减少环境影响(绿色计算)。获奖无数的 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通过我们灵活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块,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系统产品系列,用于优化其确切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这些构建块支持全系列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IT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导品牌GIGABYTE将于5月20日至23日在COMPUTEX 2025以“算力无界:AI前行”(Omnipresence of Computing: AI Forward)为主题,展示其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凭借涵盖云、数据中心、边缘及应用的端到端创新解决方案,GIGABYTE正在重新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可能性。

pr01 (1).jpg

GIGABYTE参展COMPUTEX 2025:以全面的基础架构与计算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未来

pr02 (1).jpg

GIGABYTE参展COMPUTEX 2025:以全面的基础架构与计算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未来

数据中心全栈解决方案:从硬件到集群管理

展示的核心是GIGAPOD,这是GIGABYTE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打造的高密度机架级基础设施。该解决方案与GIGABYTE内部管理平台GPM深度集成,可实现从节点、机架到集群的统一资源调度。这一强大的组合支持快速部署、工作负载优化和实时系统监控,并构成可扩展人工智能基础架构支柱。

GIGABYTE通过G4L3 DLC服务器与4+1机柜模块演示GIGAPOD的高密度计算就绪能力,采用直接液冷技术显著提升能效与散热表现。凭借系统级集成验证及与行业领袖的合作,GIGABYTE可大幅加速部署进程。

作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建者,GIGABYTE提供L12级数据中心服务,涵盖咨询、设施设计、系统集成、部署及运维。GIGABYTE以支持AMD Instinct™、Intel® Gaudi® 3和NVIDIA HGX™的全系列人工智能服务器和机架级系统为后盾,提供优化的性能密度、可扩展架构和深度系统集成,实现缩短人工智能落地周期的交钥匙方案。

利用尖端平台增强人工智能培训能力

在人工智能培训方面,GIGABYTE提供全面的高性能服务器阵容,支持最新的GPU架构并最大限度提高计算吞吐量:

AMD平台:搭载最新AMD Instinct™ MI350系列GPU与Pensando™ Pollara 400(PCIe NIC),为下一代工作负载提供卓越人工智能算力

Intel平台:采用第五代Intel® Xeon®处理器与Gaudi® 3人工智能加速器,专为企业级人工智能部署与实时推理场景优化。

NVIDIA Enterprise AI Factory:针对代理和物理人工智能工作流、自主决策等,该全栈设计将GIGABYTE XL44-SD1与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Server Edition、NVIDIA Spectrum-X™和NVIDIA AI Enterprise集成在一起。

全新NVIDIA GB300 NVL72平台格外引人瞩目:在液冷机箱内集成72颗Blackwell GPU与36颗Grace CPU,通过ConnectX-8 SuperNIC实现海量人工智能推理。GIGABYTE强大的平台还包括符合OCP标准的机架级系统,以及采用CXL技术实现存算分离的先进内存架构。

GIGABYTE还与顶尖存储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下一代存储技术,以极高的IOPS性能支持PB级工作负载和人工智能集群。

边缘计算与推理应用

GIGABYTE推出基于NVIDIA Jetson、Intel及AMD的嵌入式系统与人工智能迷你PC,为智能制造、交通运输及商业空间提供低延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智能工厂演示重点介绍GIGABYTE用于实时人员计数和流量分析的人工智能视觉系统。

针对终端用户,GIGABYTE展示了旗舰级人工智能和游戏产品,主打的Z890X870 /X870E主板具备人工智能加速DDR5内存超频和人工智能调校功能,并搭配AI TOP Utility进行本地模型优化。 GeForce RTX 50Radeon RX 9000GPU首次采用液态、气态和SFF设计。Copilot+人工智能笔记本独家采用GIMATE人工智能代理和WINDFORCE Infinity EX冷却系统。同时展出的还有全球首款DP2.1 UHBR20 QD-OLED显示器FO32U2P以及最快的500Hz QD-OLED显示器FO27Q5P。全新AORUS SUPREME 5台式机配备AMD X3D CPU和优质液冷系统。

通过加速智能基础设施部署,GIGABYTE正在推动构建一个以计算力驱动的智慧互联世界。

敬请浏览技嘉官网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514661176/zh-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使用NetApp AIPod的企业可加速人工智能代理并加快相关信息的检索速度

NetApp®(NASDAQ: NTAP) 是一家智能数据基础架构公司。该公司宣布正与NVIDIA展开合作,在其NetApp AIPod解决方案中支持NVIDIA AI数据平台参考设计,以加速企业采用代理人工智能技术。依托NetApp ONTAP®强大成熟的数据管理能力,基于NVIDIA人工智能数据平台构建的NetApp AIPod部署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安全、可控且可扩展的人工智能数据管道,支持检索增强生成(RAG)和推理任务,充分释放组织的人工智能创新潜力。

随着企业投资人工智能以应对复杂业务挑战,他们亟需智能数据基础设施,从而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数据孤岛。最新发布的《NetApp数据复杂性报告》显示,79%的技术和商业领袖认为,统一数据资产是2025年实现最优人工智能成果的关键。

作为采用NVIDIA人工智能数据平台的NVIDIA认证存储合作伙伴,NetApp为AIPod用户提供了具备内置智能的数据基础设施。NetApp让客户确信,他们拥有消除数据孤岛所需的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和可扩展的多租户功能,从而能够开发和运营高性能人工智能工厂,并部署代理人工智能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业务问题。

NetApp企业存储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Sandeep Singh表示:“在智能时代,对业务数据的统一全面认知是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人工智能推理则是其中的关键。我们始终坚信统一的数据存储架构对充分挖掘企业数据价值至关重要。代理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证明,真正的统一数据存储远不止于多协议支持,企业更需要消除公司内部、云环境和所有业务职能的全IT环境数据孤岛。我们正与NVIDIA携手打造符合人工智能特殊需求的互联存储方案。”

基于NVIDIA人工智能数据平台的NetApp AIPod解决方案整合了NVIDIA加速计算技术,既可运行NVIDIA NeMo Retriever微服务,又能将这些计算节点与可扩展存储相连。该参考设计在NetApp AIPod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使企业数据具备智能处理能力,可实时扫描、索引、分类及检索海量公私文档。这增强了人工智能代理的推理和规划能力,解决复杂的多步骤问题,帮助企业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并在许多使用案例中提高代理人工智能的准确性。

NVIDIA存储技术副总裁Rob Davis强调:“代理人工智能让企业能以惊人的效率和精度解决复杂问题,但其前提是代理与推理模型必须快速获取高质量数据。NVIDIA人工智能数据平台参考设计与NetApp高性能存储及成熟的数据管理能力相结合,让人工智能直接对接业务数据,创造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NVIDIA®人工智能数据平台与NetApp高级数据管理功能的愿景不谋而合,通过利用持续更新的元数据和矢量化加速人工智能管道,使查询能够产生更及时、更相关和更准确的结果。

其他资源

关于NetApp

NetApp是一家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公司,将统一数据存储、集成数据、运营和工作负载服务和相结合,让充满颠覆变化的世界为每个客户带来机遇。NetApp创建无孤岛的基础设施,然后运用可观察性和人工智能来实现最佳的数据管理。作为唯一原生嵌入全球最大云中的企业级存储服务,我们的数据存储提供无缝的灵活性。此外,我们的数据服务具有卓越的网络弹性、治理和应用程序敏捷性,为用户创造数据优势。我们的运营和工作负载服务通过可观察性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设施和工作负载提供性能和效率的持续优化。无论数据类型、工作负载或环境如何,都可以通过NetApp改造数据基础架构以实现业务机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etapp.com或在XLinkedInFacebookInstagram上关注我们。

NETAPP、NETAPP徽标以及 www.netapp.com/TM 上列出的标记是NetApp, Inc.的商标。其他公司和产品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518711447/zh-CN/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继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高调亮相并与吉利联合举办多场国际发布会后,魅族将于5月20日通过全球线上发布会揭晓新一代产品。此次活动将彰显品牌重返全球市场的坚定决心,展示其"All in AI"的创新战略,并推出一系列尖端科技产品,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创新技术体验,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发布会上,魅族将推出多款海外版智能手机新品,包括MEIZU Mblu 22、MEIZU Mblu 22 Pro、MEIZU Note 22、MEIZU Note 22 5G及MEIZU Note 22 Pro 5G;同时发布智能AR眼镜StarV View和智能指环StarV Ring2。新机型搭载高性能优质摄像系统,具备卓越耐用性,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AI生态更延伸至可穿戴设备,StarV View智能眼镜与StarV Ring2将为用户提供沉浸式视觉体验和智能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自2024年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魅族业务已快速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太、拉美、中东、中亚及欧洲等地区。本次发布会将再次宣示魅族深化全球市场布局的雄心,通过"智能手机+XR+智能汽车"生态系统,打造无缝跨设备体验。

魅族通过内置其标志性的Flyme AIOS系统,确保设备间实现无缝互联——从智能手机、智能AR眼镜和智能指环之间的数据同步,到通过语音指令操控智能眼镜,无一不展现出卓越的协同能力。这一全场景互联方案在MWC 2025上已获得全球媒体和用户的高度赞誉,其跨设备协同体验给与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发布会不仅彰显魅族的技术实力,更展现其角逐全球市场的决心。随着更多市场拓展计划的推进,魅族致力于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增强消费者信任与产品可及性。魅族正以产品创新与品牌影响力为双引擎,持续加速全球化进程。

北京时间5月20日15:00,可通过以下平台观看线上发布会: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eizu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meizu.global
TikTok:https://www.tiktok.com/@meizutec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Daniel Noguchi,安森美产品营销资深经理

视觉技术在许多自动化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制造、娱乐、交通运输和医疗保健等领域更是越来越重视发展视觉系统。

市场对快速、准确成像的需求愈发迫切,同时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 (AI) 加速发展,新一代先进视觉系统应运而生,而高速、全画幅全局快门传感器是这些系统的核心。全局快门能够即时捕捉拍摄对象的完整视图,这非常重要。

基于全局快门的系统可以消除许多常见于视觉系统的视觉伪影(例如摆动、倾斜和空间混叠等),有助于提高速度和准确性,进而能够提升操作效率。对于条形码扫描、机器视觉 (MV) 和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等应用而言,全局快门成像技术正迅速成为热门选择。

全局快门优势和特点

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可同时捕捉所有像素。与逐行扫描场景的卷帘快门图像传感器不同,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可确保捕捉到无失真的图像。

如果场景中有快速移动的物体,这种同步操作的优势将尤为明显,例如在工厂装配线上,产品会快速经过摄像机。使用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每个像素均可精确记录同一时刻的场景,从而生成清晰、无失真的图像。这有助于准确地捕捉移动物体上的条形码,对于条形码扫描、机器视觉、AMR 和 AR/VR 控制等应用至为关键。

1.jpg

High GSE helps to minimize motion artifacts

高   GSE 可大幅减少运动伪影

Stripes behind the fan are clearly visible

风扇后面的条纹清晰可见

Stripes behind the fan are covered well

风扇后面的条纹完全被遮盖

图 1:全局快门的应用

条码扫描器

条码常用于高效编码数据,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可靠地执行扫描任务,如库存和订单处理。“条码扫描失败”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此时必须重新扫描,效率十分低下。扫描时如果能够抑制多余光线,那么全局快门就能够消除条码读取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和不准确之处。可通过全局快门效率 (GSE) 指标来量化评估全局快门传感器性能。GSE 越高,抑制多余光线的效果就越好,从而可以提高处理速度,避免人工干预和/或重新扫描工作。

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采用立体配置,可实现基于视觉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SLAM) 应用,有助于帮助工厂和仓库规划路径,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该传感器使 AMR 能够高效、安全地穿梭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

虚拟现实 (VR)、增强现实 (AR) 和混合现实 (MR)

全局快门图像更便于同步多个来源的输入,通常还可以提高帧率。这些功能有助于塑造更出色、更愉悦的 VR、AR 和 MR 体验。

2.png

AGV/Drones

·High GSE

·Low Power

·High Frame Rate

·Good SNR

自动导引车 (AGV)/无人机

·GSE 高

·功耗低

·帧率高

·信噪比良好

MV Cameras

·High GSE

·Low Power

·High Frame Rate

·Subsampling Modes

MV 摄像机

·GSE 高

·功耗低

·帧率高

·子采样模式

Barcode Readers

·High GSE

·Low Power

·Optimal Resolution

·Good SNR

条码读取器

·GSE 高

·功耗低

·分辨率优异

·信噪比良好

AR/VR/MR

·High GSE

·Low Power

·High Frame Rate

·Subsampling Modes

AR/VR/MR

·GSE 高

·功耗低

·帧率高

·子采样模式

AMR

·High GSE

·Dynamic Range

·High Frame Rate

·Superior Image Quality

AMR:

·GSE 高

·动态范围

·帧率高

·图像质量出色

*GSE is Global Shutter Efficieny

*GSE 是指全局快门效率

图 2:安森美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适用于机器视觉的全局快门解决方案

安森美 (onsemi) 研发了 Hyperlux SG 全局快门传感器系列产品,其中包含三款图像传感器:ARX383、AR0145 和 AR0235,均兼具全局快门优势,可以为许多关键应用提供特定功能,

这些传感器有望实现基于视觉的 SLAM,帮助工厂和仓库规划路径,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使 AMR 能够高效、安全地穿梭在各种环境中。

得益于 GSE 更高,Hyperlux SG 图像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扫描条码和 AV/VR/MR 等应用的效率。此外,高 GSE 和高帧率也有助于确保出色的保真度和图像质量,满足这些应用的关键需求。此外,用户可通过低功耗选项和子采样模式来自定义图像质量,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这些传感器还可以从多个视角同步捕捉图像,进而帮助创建 3D 模型和深度图。

3.jpg

2安森美 Hyperlux SG 系列

AR0235 是 Hyperlux SG 系列中分辨率最高的。这是一款 1/2.8 英寸、2.3Mp CMOS 数字图像传感器,有效像素阵列达到 1920 (H) x 1200 (V)。其特点在于采用了全局快门像素设计,可以准确、快速地捕捉移动场景,速度甚至可达到每秒 120 帧。同时还具备全分辨率特性,能在低光、明亮和混合照明条件下呈现清晰、低噪声的图像。

AR0235 传感器在处理高角速度方面表现优越,大大减少了运动伪影,其 GSE 较前几代产品提高了两倍,能够高效捕捉快速移动物体的图像和录制视频。

4.jpg

3安森美 AR0235 图像传感器

AR0235 经过精心构造,适合工业应用。全局快门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条码扫描场景,而其优良特性更是适合许多工业环境。例如,AR0235 精确、快速的图像捕捉功能非常适合用于检测缺陷和保持一致质量标准。工业 4.0 正持续发展,AI 和先进机器人等技术加速融合,这让 AR0235 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多领域。

安森美拥有包含 VGA 和 2.3MP 的完整图像传感器产品组合,可以为涉及快速移动物体的各种应用提供合适的传感器。安森美的 Hyperlux SG 系列具备超强 GSE 和高帧率表现,可帮助客户设计可靠的摄像机,捕捉无运动伪影的高质量图像。

更高的全局快门效率:与上一代产品相比,Hyperlux SG 传感器的全局快门效率大幅提高了两倍。这一进步确保了曝光和读出之间的精确同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动伪影。

高速性能:Hyperlux SG 传感器具有每秒 120 帧的快速捕捉率,即使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也能呈现清晰、无失真的图像。

紧凑的外形:Hyperlux SG 传感器采用小尺寸设计,非常适合安装在有限的空间内。紧凑的设计使其可以无缝集成到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高效节能:这些传感器的设计特别注重能效。它们在工作时耗电量较低,有助于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并降低整体系统的能源需求。

自动曝光功能:内置自动曝光功能可确保达到理想的图像质量,尤其是在处理快速移动的物体时。它可动态调整曝光设置,让您全神贯注捕捉重要瞬间,而无需手动干预。

安森美致力于推动创新,帮助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专注于工业市场,正加速推动条码扫描、机器视觉、AMR 和 AR/VR 等众多应用和市场的进步。

安森美的 Hyperlux SG 系列图像传感器充分展现了全局快门技术的进步,成为了提高现代视觉系统效率和准确性的核心。该系列传感器兼具高 GSE、高帧率,处理高速移动物体时不会失真,非常适合条码扫描、机器视觉、AMR 以及 AR/VR 系统等众多应用。

此外更是采用节能设计、外形紧凑,便于集成,是空间受限和功率敏感型智能系统的理想选择。传感器对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自动化和 AI 驱动流程的蓬勃发展,全局快门传感器的重要性也将愈加凸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5月19日,在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nova 14系列正式亮相,以锐意设计与硬核实力诠释 "够真,才出色" 的潮流生活哲学,开启与年轻用户共赴真实自我的全新篇章。

1.jpg

全新星耀环,真就这么潮

nova 14系列重构经典的星耀环设计,双圈立体雕刻工艺,由616颗星光饰钉汇成耀眼星环[1]。nova 14 Ultra和nova 14 Pro的屏幕延续四微曲屏设计,边缘盈而不溢,手感舒适;而nova 14则采用直屏设计,利落简约。

2.jpg

配色方面,nova 14 Ultra从水面的光影交错中撷取灵感,成就全新浮光金配色,并提供浮光白、流光紫、曜金黑等个性选择;nova 14 Pro以大自然为底色,匠心呈现冰晶蓝、冰晶粉、凝霜白、羽砂黑四款潮流配色。

屏幕方面,nova 14 Ultra搭载6.81英寸超动态臻彩护眼屏[2],支持1-120Hz LTPO三分区自适应局部刷新[3],无论是刷短视频还是看新闻,流畅又省电。

真就由我拍,越级影像体验

nova 14系列[4]首次搭载红枫原色镜头,结合升级后的达芬奇人像引擎3.0,形成独特的红枫质感人像风格。

3.jpg

nova 14 Ultra搭载华为独有的三RYYB镜头:5000万像素RYYB可变光圈防抖镜头[5],拥有从F1.4到F4.0十档物理可变光圈;5000万像素RYYB大光圈潜望长焦镜头[6],支持3.7倍光学变焦,100倍数字变焦;1300万像素RYYB超广角微距镜头,支持120°超广角[7],2.5cm超级微距。强大的硬件与达芬奇人像引擎3.0“软硬兼施”,即使在 Live House 等复杂光线环境下,亦能拍出光影通透、细节丰富的质感人像。

前置方面,nova 14 Ultra搭载5000万超聚光人像追焦双摄,拥有QPD全像素精准对焦,无惧暗光对焦,轻松解锁自拍密钥。

此外,nova 14 Pro和Ultra首发自适应多焦段双闪光灯和前后双快门闪拍功能,无论距离远近,都可精准补光,轻松定格精彩瞬间。

真就这么AI:智能再进化

nova 14系列搭载最新HarmonyOS 5,依托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双模型的强力赋能,智慧助手小艺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能高效处理生活办公任务,还在AI通话方面,带来小艺帮接、AI降噪通话、AI通话翻译[8]、AI通话摘要[9]等智慧功能。

4.jpg

AI修图全面升级,nova 14全系首发AI魔法移图功能,首次支持AI人像精修,一键拥有百万修图师,轻松打造专属视觉魔法。

畅连天地,永在线

5.jpg

nova 14 Ultra支持双卫星通信,不仅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还支持天通卫星通信[10]在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天通卫星网络下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同时,nova 14 Ultra和nova 14 Pro新增星闪TM找回[11],关机也能准确定位;nova 14 Ultra和 Pro首次支持Wi-Fi 7+ [12],大幅提升网络速率并降低时延。

性能全面升级

nova 14系列搭载5500mAh硅负极大电池[13],支持100W华为超级快充Turbo[14]

在游戏体验方面,nova 14 Ultra和nova 14 Pro通过HarmonyOS 5的系统级优化,结合方舟图形引擎与方舟调度引擎的专项调校,实现高帧游戏长时间稳帧畅玩不卡顿。

6.jpg

nova 14系列于2025年5月23日开售,nova 14起售价2699元,nova 14 Pro起售价3499元,nova 14 Ultra起售价4199元,购买nova 14系列产品可办理综合保障服务产品HUAWEI Care+,包含两年期和一年期两种选择。此外,5月23日起,nova 14 系列的用户可在华为钱包每日签到打卡,领随机红包,最高可以领60天!累计红包金额有机会高达1000元!


[1] 仅在nova 14 Ultra上使用。

[2] 动态臻彩屏是华为对手机屏幕设计的定义,nova 14 Ultra 采用等深四微曲屏幕,支持 Display Turbo 动态臻彩显示技⁠术。本产品非医疗器械,不具有治疗功能。

[3] 最高支持 120 Hz 屏幕刷新率,根据使用需求屏幕刷新率支持 1-120 Hz 动态自适应刷新。三分区自适应局部刷新,指对应用的完整显示区域最多分成三个区域,并基于不同显示内容降低动态刷新自适应区域面积,从而实现算力和功耗的减少,当前可支持浏览器等18个应用体验。不同应用界面及游戏画面下,屏幕刷新率可能略有不同,请以实际体验为准。

[4] 仅nova 14 Ultra和nova 14 Pro支持。

[5] 5000万为镜头像素参数,非照片参数。不同拍照模式的照片像素可能有差异,请以实际为准。

[6] 5000万为镜头像素参数,非照片参数。不同拍照模式的照片像素可能有差异,请以实际为准。

[7] 120°为镜头参数,照片在畸变校正处理后广角系数略低于此数值。

[8] 仅支持中英翻译。

[9] 支持中文摘要(含英译中后的结果),单次可以对 30,000 字的通话内容做摘⁠要。

[10] 天通卫星通信需开通天通卫星业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使用,该功能实现与运营商业务部署相关,请以当地运营商实际业务为准。为保障飞行及通信安全,飞机关闭舱门期间请勿使用卫星通信功能。

[11] 星闪指星闪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用于承载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场景的数据交互。“星闪”是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的注册商标。

该功能需查找设备与找回设备支持星闪找回特性,具体机型及规格详见: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16024790/。关机找回,最多支持被找回设备进入关机状态后 48 小⁠时内。

[12] 需要配合支持Wi-Fi 7+的路由器支持。该功能需 HOTA 升级支持。

[13] 电池典型值为 5500 mAh,电池额定容量为 5400 mAh。

[14] 最大支持有线充电功率 100 W 和华为超级快充 Turbo 模式,需搭配原装华为超级快充充电套装使用可实现。nova 14 系列根据使用习惯,智能开启 Turbo 模式;同时支持自动识别电池健康度,智能调控充电策略。实际使用中因产品个体差异、使用习惯和环境因素有所不同,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围观 10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新 NVIDIA Isaac GR00T 人形机器人开源模型即将登陆 Hugging Face

  • GR00T-Dreams Blueprint 生成训练数据,提升人形机器人推理与行为能力

  • 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Foxconn、光轮智能、NEURA Robotics、小鹏机器人等多家厂商采用 NVIDIA Isaac 技术

1.jpg

COMPUTEX —— 2025 5 19 —— NVIDIA 今日发布以下全新技术:NVIDIA Isaac GR00T N1.5,这是 NVIDIA 首个开源、通用且完全可定制的人形机器人推理与技能基础模型的首次更新;用于合成运动生成的 NVIDIA Isaac GR00T-Dreams Blueprint;以及用于加速人形机器人开发的 NVIDIA Blackwell 系统。

包括 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傅利叶、Foxlink、银河通用、Mentee RoboticsNEURA RoboticsGeneral RoboticsSkild AI 和小鹏机器人在内的多家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开发商,正采用 NVIDIA Isaac平台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与部署。

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物理 AI 与机器人技术将开启新一轮工业革命。从机器人的 AI 大脑到用于训练的仿真环境,再到训练基础模型的 AI 超级计算机,NVIDIA 为机器人开发的每个环节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全新 Isaac GR00T 数据生成 Blueprint 填补数据鸿沟

黄仁勋在 COMPUTEX 主题演讲中展示的 NVIDIA Isaac GR00T-Dreams,为开发者提供生成海量合成运动数据(即神经轨迹)的解决方案。物理 AI 开发者可利用这些数据训练机器人适应动态环境等新行为的能力。

开发者可首先针对其机器人对 Cosmos Predict 世界基础模型WFM)进行后训练。随后,GR00T-Dreams 仅需单张图像作为输入,即可生成机器人在新环境中执行新任务的视频。该 Blueprint 随后提取动作 tokens(经压缩且易于处理的数据片段),用于教会机器人如何执行这些新任务。

GR00T-Dreams Blueprint 是对今年三月 GTC 大会发布的 Isaac GR00T-Mimic Blueprint 的补充。GR00T-Mimic 使用 NVIDIA Omniverse NVIDIA Cosmos 平台增强现有数据,而 GR00T-Dreams 则使用 Cosmos 生成全新数据。

全新 Isaac GR00T 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开发

NVIDIA 研究院借助 GR00T-Dreams Blueprint 生成合成训练数据,仅用 36 小时就完成了 GR00T N1.5 模型的开发(基于 GR00T N1 更新)。相比之下,如果采用人工数据收集的方式,这一过程需耗时近三个月。

GR00T N1.5 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工作空间配置调整能力,并可通过用户指令识别目标物体。此次更新大幅提升了模型在工业物料分拣、存放等常见制造场景中的任务成功率。

当前,AeiRobotFoxlink、光轮智能与 NEURA Robotics 等企业已率先采用 GR00T N 系列模型。AeiRobot 利用该模型使 ALICE4 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执行工业场景中的复杂抓取与放置工作流。Foxlink 借助该模型提升工业机械臂的灵活性与作业效率。光轮智能通过模型验证合成数据,加速工厂场景人形机器人部署。NEURA Robotics 正评估模型性能,以加速家庭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进程。

全新机器人仿真与数据生成框架加速训练流程

开发高技能人形机器人需要海量多样化数据支撑,但真实数据采集与处理成本高昂,且机器人需要在物理世界中进行测试,这也可能带来成本和风险。

为帮助填补数据和测试缺口,NVIDIA 推出以下仿真技术:

Foxconn Foxlink 正在使用 GR00T-Mimic Blueprint 加速其合成运动操作生成,优化工业机器人训练流程。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傅利叶、Mentee RoboticsNEURA Robotics、小鹏机器人等正通过 NVIDIA Isaac Sim Isaac Lab 推进人形机器人仿真训练。Skild AI 运用仿真框架开发通用机器人智能系统,General Robotics 则将其集成到自身的机器人智能平台。

开发者可将其机器人基础模型部署至即将推出的 NVIDIA Jetson Thor 平台,这一平台有助于实现机器人端推理与运行时性能的加速。

观看黄仁勋在 COMPUTEX 上的主题演讲,并通过 NVIDIA GTC 台北了解更多详情。

关于 NVIDIA

NVIDIANASDAQ: NVDA)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4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