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Xblue,一家导航、光子学、空间和海事自治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宣布收购 Kylia(光学元件和仪器)和 Muquans(集成量子仪器)。

Kylia 成立于 2003 年,位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的佩萨克和巴黎,开发和制造基于超精密装配技术的光学元件和仪器。Kylia 销售的产品被工业制造商用于光纤通信、计量和空间领域。

Muquans 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新阿基坦大区的塔朗斯,专注于极高性能仪器,是全球第一家在工业规模上开发利用激光冷却量子操控技术的公司。它基于这一突破性技术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量子重力仪、原子钟、光纤频率传输系统和极高性能激光系统。

iXblue 成立于 2000 年,拥有 750 名员工,其中包括 350 名工程师和博士,营业额达 1.5 亿欧元,其中 80% 来自国际市场。它在法国拥有 9 个工业基地,其总部位于圣日耳曼昂莱。iXblue 的光子学分部旨在满足空间、传感器和计量、地球科学、光纤激光器和强激光器、通信和量子技术市场的需求。

Kylia 和 Muquans 参加了 iXblue 光子学领域的内部历史活动:贝桑松基地的调制解决方案、拉尼翁基地的特种光纤和圣日耳曼昂莱基地的惯性空间系统。  新实体将进一步加强光子学这个战略轴线,有 160 多人分布在法国的 4 个工业基地,产生的仪器、激光器和先进光子学元件营业额超过 3500 万欧元。 

iXblue 首席执行官 Fabien Napolitano 说:“此次合并是 iXblue 战略(即在光子学市场上更强势定位自己并成为主要参与者)的具体体现。iXblue 与 Kylia 和 Muquans 的结合将使我们在这一领域提供的核心的种类繁多的技术产生新的协同效应。这也使 iXblue 活跃在新阿基坦大区,那里是使用激光和光学的丰富生态系统的核心地区。”

Kylia 首席执行官 Ludovic Fulop 说:“此次合并为 Kylia 加快其国际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这是一段共同历史和旅程造就的结果,在这段旅程中,各团队跨越了众多艰难险途,发展了互补、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在空间市场。”

Muquans 首席执行官 Bruno Desruelle 证实:“我们发现,光子学世界、iXblue 的光纤惯性系统与 Muquans 的重力仪、激光源和原子钟之间存在着无数的桥梁。此次结合是 iXblue 活动遍及 Institut d'Optique d'Aquitaine 产生的结果之一。从逻辑上讲,在此地点这种近距离接触 5 年多已使我们有机会分享冷原子量子传感器潜在可用于最终计量的共同愿景。”

iXblue收购Kylia和Muquans,创建欧洲光子和量子技术领域的新领导者
Quantum gravimeter developed by Muquans

关于 iXblue

iXblue 是一家全球性高科技公司,专门从事导航、光子学、空间和海事自治领域高科技设备的设计和制造。iXblue 的光子学活动包括设计和制造特种光纤、布拉格光栅、宽带电光调制器及其控制电子器件、微波放大器和交钥匙调制解决方案,用于各种应用:光通信、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空间和科学。该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 750 名员工,业务遍及 60 多个国家/地区。www.ixblue.com

“光子学是指产生、发射、探测、收集、传输、调制、放大或改变光子流(即光)的科学和技术。因此,光子学是可实现光的所有工业应用(如照明、激光加工、光纤通信等)的技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荣耀赵明亲自站台,除了手机厂商,汽车领域、物联网领域伙伴也展示最新方案,在2021高通技术与合伙伙伴峰会上,高通合作版图进一步扩展,骁龙的应用领域也进一延伸。

5月21-22日,2021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在北京水立方举行。峰会全景式呈现高通携手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随5G至万物,共创万物智能互联美好未来。在本次峰会的主论坛“5G技术与合作峰会”上,业界重磅嘉宾及合作伙伴济济一堂,与产业链分享并研讨了最新的5G创新成果,以期推动5G在中国的加速普及,助力数字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莅临峰会并致辞,他表示:“本次峰会以‘一起连接美好未来’为主题,契合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切,对推动5G技术持续演进、加强全球产业生态合作、加速万物互联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高通公司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5G发展。我们也愿与各方携手合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继续贡献力量。”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致辞

协作推动5G发展

2019年5G商用开启,短短两年时间内,5G在中国的规模化部署已初见成效。截至今年1季度,5G基站已累计建成81.9万座,5G手机终端用户连接数已达2.85亿,中国已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产业链各参与方的持续协作为实现这一进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让5G惠及每一个人,全球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通公司总裁兼候任CEO安蒙表示:“过去25年来,我们一直与中国的移动生态系统企业合作,支持他们在国内和全球的业务拓展。我们的基础科技和解决方案凭借高性能、低功耗的计算和连接为大家带来出色的体验;未来,高通将持续投入推动5G技术和产品路线图演进,与生态系统合作加速5G在不同垂直领域的应用,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我们的合伙伙伴实现其伟大愿景。”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高通公司总裁兼候任CEO安蒙视频致辞

自5G商用至今,高通公司和合作伙伴见证并参与了5G在中国的规模化部署。这些年来,高通公司本着‘植根中国、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初心,通过‘5G领航计划’、‘5G物联网创新计划’、5G联合创新中心、5G生态投资等一系列项目,支持无线通信、智能终端、汽车、机器人、物联网各行业的发展,助力合作伙伴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机遇。面向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5G产业,高通公司践行了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同构建生态系统的承诺。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峰会上表示:“2021年是一个新十年的起点,我们深刻感受到,由新一代连接技术推动的创新浪潮正扑面而来。无线通信行业正在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希望携手合作伙伴一起,踏上拥抱5G创新时代的旅程, 一起畅想连接技术的未来,一起探讨5G如何推动创新,一起探索5G将如何改变和点亮每个人的生活,释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发表主题演讲

5G智能终端加速普及

5G为无线通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推动5G在全球的加速普及,高通推出了丰富的5G终端解决方案。

面向智能手机领域,高通骁龙移动平台已经实现了从骁龙8系至骁龙4系,跨全层级对5G的全面支持。公司最新一代旗舰级移动平台——骁龙888,自去年12月发布以来受到终端厂商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款终端设计采用,其中40款终端已经发布或者上市。为了让更多的用户体验5G支持的出色移动计算能力和顶级移动连接能力,高通还在本周推出了全新的骁龙7系 5G移动平台——骁龙778G,将骁龙8系支持的前沿创新快速下沉到高端层级,支持全新体验并推动创新。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作为首批采用骁龙778G移动平台的厂商,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荣耀一直以来坚持底层创新和前瞻性技术的投入,以开放创新的态度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深度耦合。搭载高通骁龙778G 5G移动平台的荣耀50系列是荣耀与高通合作的全新起点,荣耀全能科技旗舰Magic 系列也将采用高通骁龙旗舰级移动平台。我们将继续携手高通,把我们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产品的思考与高通骁龙的强劲性能相结合,同时融入荣耀独有的技术能力,实现更极致的用户体验。”

荣耀CEO赵明也谈到了未来产品规划,称新款荣耀Magic发布时,届时会采用最顶级的骁龙芯片。

骁龙778G是高通在5月18日发布的最新处理器篇平台,采用台积电6nm工艺制程,CPU为kryo670,主频最高2.4GHz,GPU为Adreno 642L,图形渲染速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40%,骁龙778G搭载第六代Hexagon 770处理器,可以达到12Tops运算效能,内置X53 5G基带,支持QC5.0快充协议。值得一提的是,骁龙778G采用的是台积电6nm工艺,相对于三星5nm工艺,这款芯片在功耗方面控制的非常出色,强调的功能包括游戏、AI人工智能和ISP影像。骁龙778G集成的是骁龙X53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支持毫米波和Sub-6GHz频段5G连接能力。通过高通FastConnect 6700移动连接系统,骁龙778G支持数千兆比特级的Wi-Fi 6速度(高达2.9Gbps)和4K QAM,并在5GHz和6GHz频段支持160MHz信道。

赵明强调,荣耀有许多独特的底层技术,如GPU turbo, Link turbo等,随着更高通的深入合作,可以将高通平台的潜力进一步发发挥,看来未来,搭载高通骁龙平台的荣耀手机将给其他本土手机平台如小米、OPPO,VIVO等造成极大冲击。

除荣耀外,iQOO、Motorola、OPPO、realme和小米也都宣布将采用该移动平台推出5G智能终端。

5G支持的全新体验不仅仅体现在手机上。高通公司正以多年对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为基础,为产业链带来能够开启无限机遇的创新。高通全面丰富的5G产品解决方案还包括移动PC、面向下一代AR/VR的计算平台、机器人和各类物联网终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目前,已经有超过800款搭载高通5G解决方案的终端已经发布或正在设计中。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本周,为加速5G在移动宽带设备中的普及,公司面向5G PC数据卡推出2款全新参考设计。基于骁龙X65和X6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参考设计,能够支持模组厂商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快速开发面向PC和笔记本电脑(包括始终连接的PC)以及CPE、XR和游戏设备等,用户友好型全新数据卡模组,从而支持用户更加便捷地为终端设备增加5G功能。

毫米波释放5G全部潜能

5G要实现其最初的设计指标和目标,需要对所有频谱资源进行科学地分配和控制。毫米波能够真正释放5G全部潜能,支持数千兆比特的速率、大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供与云端无缝连接的能力,带来下一代用户体验。此外,毫米波技术还将推动许多全新行业应用,所以5G也已经真正被视为互联网的未来。根据GSMA的预测,5G毫米波将在2035 年之前对全球GDP做出5650亿美元的贡献,占5G总贡献的25%;在2034 年之前,预计在中国使用5G 毫米波频段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达到约1040 亿美元,其中垂直行业领域中的制造业和水电等公用事业占贡献总数的62%。目前全球有超过15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毫米波技术,美国和日本的所有主要运营商均已部署5G毫米波,欧洲和东南亚近期也开展了5G毫米波部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及地区很快将跟进。

峰会上,高通带来了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毫米波方面的最新进展。在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联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中兴通讯、高通技术公司和TVU Networks采用26GHz毫米波频段与900MHz LTE频段的双连接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了全球首次基于大上行帧结构的5G毫米波8K视频回传业务演示。演示验证了5G毫米波的超级上行能力对于满足未来众多5G行业应用的上行大带宽需求的重要意义。

高通公司本周还宣布了对高通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支持的特性进行升级,包括支持高达200MHz的毫米波载波带宽和毫米波独立组网(SA)模式,该全新毫米波特性为中国和其它国家及地区即将进行的5G毫米波部署以及5G SA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5G至万物

作为新一代连接技术,5G正加速催生更多创新终端和应用,不断赋能垂直行业,成为数字经济变革的助推器。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在5G赋能的众多领域中,汽车行业将成为最先被蜂窝技术变革的领域之一。当前,高通的汽车解决方案已赋能全球超过1.5亿辆汽车,业务涵盖四大领域——车载网联和蜂窝车联网(C-V2X)、数字座舱、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云侧终端管理。峰会期间,高通携手理想汽车、高合汽车、纵目科技等“汽车朋友圈”亮相水立方,共同展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对此,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认为:“智能化的潮水滚滚而来,也为汽车这个百年行业带来了巨变,今天的汽车不仅是一个出行的工具,更是一个信息化的产品。身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与高通有着深入而长远的合作,我们将继续以“创造移动的家”为使命,依托高通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打造比燃油车更好的智能电动车,让车变成家的延伸,成为一个新的智能空间。”

当前,5G与AI的融合,也推动包括智能机器人在内的物联网蓬勃发展。峰会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谈到:“服务机器人是一个包含人工智能+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的集成体,猎户星空不仅携手高通打造机器人底层平台,同时还拥有最完备的技术与产业链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我们相信,重复性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所替代,机器一定会从劳动最密集和标准化的工业走向服务业,未来可能还会走向农业和家庭。由5G与AI技术赋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将助力‘中国智造’弯道超车,引领世界。”

利用在移动计算和无线连接领域的专长,高通已经打造了完整的机器人技术,赋能全球数百万台智能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包括娱乐、急救、仓储/物流、工厂、零售、快递、家居、陪伴和农业等领域。同时,全球首个支持5G和AI的机器人平台——高通机器人RB5平台,正支持开发者和厂商打造下一代具备高算力、低功耗的机器人和无人机,满足消费级、企业级、防护类、工业级和专业服务领域的要求。

在工业4.0时代,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实现人、机、物的全面连接,促进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为各行业提质增效释放乘数效应。峰会期间,高通推出了专门面向工业物联网领域而优化的高通315 5G物联网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通过顶级千兆级连接、更低功耗和灵活性,为众多应用场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零售、能源、自动化与制造、精准农业、建筑、采矿和公共场所等。全新《5G & AIoT应用案例集》的发布,也集中展示了5G在物联网行业最新的落地成果。作为高通在该领域合作伙伴的代表,东大集成董事长兼CEO王正国表示:“东大集成投身物联网行业的使命是为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定制开发实时采集现场数据的工业级物联网耐用终端,从而让现场人员工作更便捷,让企业管理更高效、运营成本更低。我们将借助高通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企业用户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助力他们实现数字化转型,共享5G全新机遇。”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在加速自身5G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高通同样注重支持生态系统的创新。高通创投在峰会宣布进一步扩展在华投资,以持续培育5G+AI生态创新并探索5G赋能下智能互联的无限可能。活动现场,高通还携手百余家生态伙伴,共同展现了近300项产品和技术演示,其中包括骁龙旗舰智能手机带来的顶尖影像、AI、游戏、连接、音频体验,骁龙本提供的时刻在线、持久续航的创新PC体验,骁龙XR设备打造的“比现实更真实”的虚拟世界,以及前沿5G、5G毫米波+8K视频直播、AI乒乓球、智能机器人Cafe、骁龙智能出行、工业物联网、天猫超品日线下体验馆等, 向与会嘉宾展示了最新一代移动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

高通创投进一步扩展在华投资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另外,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也宣布对五家中国公司的风险投资,其中包括对聚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的科技企业庞勃特、蜂窝车联网(C-V2X)和计算机视觉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卓视智通、专注于5G协议栈和O-RAN软硬件的高科技企业世炬网络的全新投资,以及对泛半导体领域工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感图科技、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纵目科技的追加投资。此外,高通创投还宣布开启2021年5G生态创业大赛的报名,以及5G生态最值得关注的创业公司的评选,助力推动中国优质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和商业成功。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他表示高通创投致力于推动智能互联生态系统的培育及扩展,并先后设立AI和5G风险投资基金,依托高通公司的移动技术专长以及领先的5G和AI研发,推动移动生态创新,释放前沿科技潜力,加速在智能手机以外更广泛领域内的5G和AI创新。目前,高通创投在全球的投资资金规模超过15 亿美元,完成超过360家投资,正在管理的被投公司数量超过150家。过去五年,高通创投投资的11 家独角兽企业成功上市或并购。

自2003年起,高通创投一直大力支持中国移动互联与前沿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目前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超过70家。此次宣布投资及追加投资的五家企业与高通创投拥有共同的技术愿景,都聚焦于5G、AI、机器人、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以期共同驱动新一轮创新浪潮。自2009年起,高通创投已连续12年在中国举办创业大赛,吸引累计超过2000家企业的参与;2021年5G生态创业大赛现已启动。2020年高通创投联合投资界重量级评委举办“5G生态最值得关注的创业公司”评选活动,今年将继续从技术优势、发展前景、商业声誉以及与5G的相关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吸引更多投资机构对5G赛道的关注,支持中国初创企业。

全新投资

庞勃特是一家以机器人与AI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推动人机共生的科技公司。庞勃特基于在AI核心算法、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强大开发能力,推出物体高速运动动态捕捉、人体姿态识别等软硬件合一的智能平台,面向乒乓球专业训练和娱乐等场景提供整体智能解决方案。基于高通机器人RB5平台,庞勃特推出了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乒乓球训练和考试中。2021年4月,高通创投领投庞勃特的Pre-A轮融资。

卓视智通是一家计算机视觉及大数据技术应用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车脸识别、行人识别、交通场景识别、交通视频分析、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并结合5G在城市大脑、车路协同、智慧公路等“新基建”重点领域进行产业落地。2021年4月,高通创投参与了卓视智通的Pre-A轮融资。

盆友圈进一步扩大,高通拥携伙伴拓展5G应用

世炬网络推出了全球领先的5G NR协议栈、5G小基站产品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基站协议栈源码级授权,还提供4G/5G小基站、专网基站等产品。并且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度定制。作为具备端到端能力的全制式5G 基站技术提供商,世炬网络正与国内外合作伙伴一道,推动5G助力千行百业。2021年5月,高通创投参与世炬网络最新一轮融资。 (注:该投资协议已签署,目前正处于交割过程中)

追加投资

感图科技致力于使用先进的AI和机器视觉技术赋能高端制造业,主要聚焦于高端电子制造和半导体领域,以AI视觉技术替代人工和传统机器视觉设备,提升缺陷检测环节的工作效率,并完成对制程的智能化管理。2019年感图科技获得了高通创投-红杉中国智能互联创业大赛的冠军。2020年4月,高通创投领投了感图科技的Pre A+轮融资。2021年2月,高通创投再次领投了感图科技的A+轮融资。

纵目科技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及产品供应商,已经形成从基础研发到量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纵目科技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和便捷的辅助驾驶和无人泊车等自动驾驶体验,以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2019年6月,高通创投领投了纵目科技的C+轮融资。2021年4月,高通创投对纵目科技的D轮进行追加投资。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创纪录的季度收入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 季度GAAP营业利润率为28.3%,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31.7%,同比分别增长4.7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
  • 季度GAAP每股盈余1.43美元,创纪录的非GAAP每股盈余1.63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83%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公布了其截止于2021年5月2日的2021财年第季度财务报告。

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

应用材料公司实现营收55.8亿美元。基于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公司毛利率为47.5%,营业利润为15.8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8.3%,每股盈余(EPS)为1.43美元。

在调整后的非GAAP基础上,公司毛利率为47.7%,营业利润17.7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31.7%,每股盈余为1.63美元。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11.9亿美元,通过2.02亿美元的股息派发和7.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9.52亿美元。

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狄克森表示:“应用材料公司创纪录的业绩表现得益于我们根基深厚、覆盖广泛的半导体业务。广泛而长期的趋势带来了人们对半导体的持续性需求,同时我们在材料工程领域的领导地位对开发新的芯片技术而言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应用材料公司对自身超越市场发展的实力充满信心。”

业绩一览

 

2021财年第二季

 

 

2020财年第二季

 

差异

 

(除每股盈余和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5,582 

 

 

$

3,957 

 

 

41%

毛利率

 

47.5

%

 

44.2

%

 

3.3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

 

28.3

%

 

23.6

%

 

4.7百分点

净利润

$

1,330 

 

 

$

755

 

 

76%

稀释后每股盈余

$

1.43

 

 

$

0.82 

 

 

74%

调整后非GAAP业绩

 

 

 

 

 

 

 

 

 

调整后非GAAP毛利率

47.7 

%

 

44.6

%

 

3.1 百分点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31.7

%

 

24.7 

%

 

7.0 百分点

调整后非GAAP净利润

$

1,509 

 

 

$

817 

 

 

85%

调整后非GAAP稀释后每股盈余

$

1.63 

 

 

$

0.89 

 

 

83%

                   

第二季度GAAP业绩包含1.54亿美元协议终止费,是根据与KKR HKE Investment L.P.以及国际电气公司股份签署的购买协议条款中需支付的款项,这使每股收益减少了0.17美元。

GAAP和非GAAP财报之间的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请参见后文非GAAP财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业务展望

展望2021财年第季度,应用材料公司预计净销售额约为59.2亿美元,上下浮动范围为2亿美元。调整后的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计在1.70美元至1.82美元之间。

应用材料公司2021财年第季度展望中的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估不包括每股0.01美元的完成收购相关的已知费用,包括股权激励相关的每股0.01元的标准税收优惠公司内部无形资产转移相关的每股0.03美元的所得税税收优惠,但并未反应其目前未知的项目,如与收购或其非经营性及非经常性项目有关的额外费用,以及其与税收相关的项目,考虑到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无法对其做出合理预测。

第二季度各事业部的财务表现

半导体产品事业部

2021财年第季度

 

2020财年第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3,972

 

 

$

2,567

 

    硅片代工,逻辑及其业务

56 

%

 

56 

%

    DRAM

14

%

 

22 

%

    闪存

30

%

 

22 

%

营业利润

1,542

 

 

782

 

营业利润率

38.8

%

 

30.5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1,555

 

 

$

798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39.1 

%

 

31.1 

%

               
 

全球服务产品事业部

2021财年第季度

 

2020财年第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1,203

 

 

$

1,018

 

营业利润

358

 

 

256 

 

营业利润率

29.8 

%

 

25.1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359

 

 

$

260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29.8

%

 

25.5

%

               

显示屏生产设备及相关市场事业部

2021财年第季度

 

 

2020财年第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销售额

$

375

 

 

$

365

 

营业利润

65

 

 

75

 

营业利润率

17.3

%

 

20.5 

%

调整后非GAAP财报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

$

66

 

 

$

78

 

调整后非GAAP营业利润率

17.6

%

 

21.4 

%

               

非GAAP财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应用材料公司为投资者提供非GAAP调整后财务报表,并根据部分成本、费用、收益和损失,包括与并购相关的某些项目的影响进行了调整;重组与离职补偿金费用和任何相关的调整;与新冠肺炎相关增加的费用;资产的减值调整;战略性投资所得收益或损失;提前清偿债务造成的损失;特定所得税税目及其调整项目。在非GAAP基础上,与股权激励相关的税费已在本财年按比例确认。此外,非GAAP业绩不包括与美国税收立法变化相关的预估所得税费用项目。GAAP和非GAAP财报之间的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

公司的管理者出于业务规划目的,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来评估公司的运营与财务表现,并在其高管薪酬项目中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应用材料公司相信,通过剔除与当前运营无关的项目,这些计量方法有利于提高对公司整体业绩的理解,并有利于投资者站在与管理者相同的立场上来审视公司的运营能力,也便于投资者对前后两个季度财报数字进行比较。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计量口径与普遍认可的GAAP会计准则不一致,也可能有别于其公司的会计和报告中所使用的非GAAP方法,并可能剔除了部分对报告中财务数据具有显著影响的项目。这些增加的信息并不能取代根据GAAP准则制作的财报,亦不应作为其补充。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本稿件为英文原文的节选,内容以原文为主,中文翻译仅供参考。原文网址如下:

https://www.appliedmaterials.com/zh-hans/company/news/press-releases/2021/05/applied-materials-announces-second-quarter-2021-results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Matt Watson

从电动汽车充电站到太阳能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控制等先进技术,城市正在变得更加高效

去年,一项探讨已久的议题在上海付诸实践:电动汽车 (EV) 是否可以成为城市电网的一种灵活能源?

电动汽车驾驶员从公用事业公司获得充电时间信号,从而在可再生能源最充足时加以利用,并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1 EV 电池成为车轮上的能源存储容器,能够在能源需求超出供给时,将多余的电量释放到主电网中。

这一创新的试点项目显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用充电器、公共充电器和电池交换站等不同类型的充电器,均可在支持城市电网的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作为中国新基建计划的一部分,新能源车辆充电站的扩张现已成为实现现代化和环境保护长远目标的关键部分。

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城市也在节能减排上迅速展开行动。技术是帮助他们履行节能减排承诺的关键所在,因为技术能够在解决能源效率的相关挑战时提供更出色的功率密度。

可通过更加高效、功能更强大的系统,重点增强系统的实时控制能力(即时处理可在万亿分之一秒内收集数据并更新闭环系统),从而显著降低排放。实时控制是在能源管理领域开启下一波创新浪潮的关键因素。

干货 | 三种实时控制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Matt Watson,C2000™ 微控制器经理

作为 TI C2000™ 微控制器 (MCUs) 的经理,我发现随着人们想用更少的能源实现更多功能,同时他们对实时控制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展望未来,我认为实时控制会在以下方面对交通和能源使用造成显著影响:

  • 提高 EV 的里程和性能。
  • 升级和增强 EV 充电基础设施。
  • 通过太阳能解决方案对能源存储方式进行革新。

实时控制为什么重要

尽管实时控制并不是一项新技术  TI 在大约二十年前就推出了专用控制器,推动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创新  近年来,由于这些元件在智能自动化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全球 MCU 市场出现了显著增长。2 实时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更新系统的时间窗口极短。这种控制对于电源转换和高级电机控制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工厂中机器人的移动。

对于能够转动电机和转换电源的产品,设计工程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提高效率、精度和产品尺寸的要求。实现实时控制最大化和最优化,需要在系统中使用特别的嵌入式器件,这种器件可以显著缩短延迟、实现低功耗和成本效益。如果工程师尝试使用非实时控制器件而非针对控制应用专门设计的单一微控制器,就可能会在无意间延长设计时间。

如果我们对城市中的某些能源敏感领域应用实时控制技术(例如增加 EV 和利用太阳能),就可以看到它们对能源存储和管理的产生深远影响的潜力。  

扩展 EV 的里程和性能

EV 中几乎每个子系统都依赖于某种形式的实时控制。大量激动人心的创新使得汽车变得更加高效,并提升了驾驶乐趣,同时还可应对里程焦虑、充电时间和阻碍 EV 普及的其他障碍。

干货 | 三种实时控制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全新的电源技术(例如氮化镓 (GaN))有可通过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增加行驶里程并改善可靠性来应对上述挑战的潜力。但要释放 GaN 的潜力,就需要使用实时控制器,它能够将高开关频率与可配置控制相结合,从而更大程度减少功率损耗和噪声。微控制器可帮助 GaN 实现超高的功效和功率密度。

实时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可提升处理能力并增强感应和驱动性能,这样可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并通过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汽车更加经济实惠。

升级和增强 EV 充电基础设施

EV 的发展势头强劲 – 汽车制造商们投资并大规模生产使用更清洁的能源的汽车   城市可能需要加大投资高性能充电基础设施,以满足更多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这些充电站所用的技术必须具有成本效益,还必须缩短充电时间。要提供快速充电体验并尽量减少功率损耗,实时控制至关重要,它同时还能减少对电网基础设施的限制,因为 EV 充电系统可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变为 EV 电池充电所用的直流电。高充电效率还有助于驾驶员快速为电池充电,并更快地上路行驶。

通过太阳能解决方案对能源存储方式进行革新

上海进行的实验只是城市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灵活的电源资源的一种尝试。

光伏逆变器系统领域正在进行一场革命,利用电池的存储容量,使得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提供能源。这些系统结合了实时控制的几个关键支柱:从太阳能板向电网传输,从电网向储能电池传输,以及从电池回传到电网。这里有三个节点需要进行电源转换,其中可能会产生电源损耗,因此在设计时需仔细斟酌。  实时控制可提供最大化输出所需的精度,同时更大程度减少双向电源转换的功率损耗,从而实现系统中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双向高效流动。

可再生能源需要受到实时控制。现在,减少碳排放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迫,而实时控制是使系统能效更高、让环境更加美好的核心关键。

1.)   https://www.nrdc.org/experts/barbara-finamore/how-ev-charging-can-clean-chinas-electricity-grid
2.)   https://www.techiexpert.com/microcontroller-market-is-projected-to-reach-usd-20-billion-by-2027/

其他资源

敬请查看以下技术文章:

围观 38
评论 1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吉姆·凯勒(Jim Keller)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Tenstorrent,刚刚完成了超过 2 亿美元资金的 C 轮融资,从而让这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 10 亿美元的级别。凭借当前正在开发的 Grayskull AI 处理器,以及为帮助其制定出可持续发展路线图的新一轮融资,Tenstorrent 有望与英伟达等竞争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一较高下。

据悉,Tenstorrent 已向某些早期客户出样 Grayskull AI 处理器,且有望在 2021 下半年投放市场。

其采用了专有的 Tensix 体系结构,每个内核使用了可编程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处理器,以高效地分组处理,另有五个单发的精简指令(RISC)内核。

公司首席执行官 Ljubisa Bajic 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持续为开发者打造面向 AI 的硬件,而在以 Fidelity 为代表的维达投资者的长期支持下,这将帮助我们成长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Tenstorrent再获超2亿美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富达管理(Fidelity Management)牵头,并有 Eclipse Ventures、Epic CG 和 Moore Capital 等风投注资,此前 Tenstorrent 已经得到了 Eclipse Ventures 和 Real Ventures 的支持。

该公司由处理器架构师 Ljubisa Bajic 和 Jim Keller 负责领导,在英特尔任职短暂的两年后,Jim Keller 就于 2020 年选择了离职。

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里, Jim Keller 在 DEC、AMD、特斯拉和苹果等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间著名的工作成果 AMD 速龙(Athlon)处理器、Zen 架构,以及苹果 iPhone 上的 A4 和 A5 移动芯片组。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继2019年签订锂电池电芯和模组的全球供应协议后,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下简称“戴姆勒卡车”)和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宣布加强它们现有的合作关系。

此前,在2019年,戴姆勒卡车和宁德时代围绕梅赛德斯-奔驰eActros,福莱纳eCascadia和福莱纳eM2车型签订了锂电池电芯和模组的全球供应协议。

如今,这两家公司将深化合作。宁德时代将为计划于2024年投产的梅赛德斯-奔驰eActros LongHaul电动卡车供应锂离子电池包,供应期将超过2030年。

此外,这两家公司还打算着眼于高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特点,联合设计和开发更先进的下一代电芯和电池包。

除了宁德时代,戴姆勒卡车还与石油化工公司壳牌(Shell)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壳牌将从2024年起在荷兰鹿特丹港、德国科隆和汉堡的绿色氢生产中心之间建立重型加氢站。

宁德时代是一家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因与特斯拉达成协议而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2月,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签署了一份为期两年(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的合同。根据合同,宁德时代将为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供应电池。

来源:TechWeb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台积电周五表示,今年已将一个汽车半导体关键部件的产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了60%,以帮助缓解全球芯片短缺。该公司表示,已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来帮助汽车制造商们。这包括将产能重新分配到其他行业,这些行业也“因数字化转型加速而面临高需求压力”。

台积电表示:“凭借固定的短期产能,台积电成功地将2021年的微控制器(汽车半导体产品的关键部件之一)产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60%。”

该公司补充称,这代表着在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上增加了30%。

台积电表示,将继续与汽车供应链合作,以解决目前的短缺问题。

来源:新浪财经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知名 PC DIY 配件制造商乔思伯(Jonsbo),刚刚推出了一款能够压制 250W TDP CPU 的新款散热器,它就是采用了大型塔式设计的 HX62050 。该散热器拥有厚实的叠层鳍片,辅以镀镍铜底和六条热管,重量达到了 1.15 千克。此外热管和铝鳍片表面都经过了石墨烯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强 14 CM 风扇的散热效果。

乔思伯推出HX6250大型塔式CPU散热器 可压制TDP 250W的处理器

HX6250 配备的 14CM 风扇,支持从 700 ~ 1800 RPM 的转速调节。风扇风压介于 34.57 ~ 90.2 CFM 之间,最大噪音也控制在了 38 dBA 。

乔思伯推出HX6250大型塔式CPU散热器 可压制TDP 250W的处理器

追求极致静音体验的消费者,还可通过随附的电阻式降速线,将转速压低至 400~1200 RPM 。

乔思伯推出HX6250大型塔式CPU散热器 可压制TDP 250W的处理器

此时散热器的风压会同步下调至 17.68 ~ 57.81 CFM,噪声也进一步控制到了 28 dBA 的水平。

乔思伯推出HX6250大型塔式CPU散热器 可压制TDP 250W的处理器

此外散热器本体的大小为 14.4×16.2×12.1 厘米(宽高深),且兼容 AMD AM4,以及英特尔的 LGA 2066 / LGA 1200 / LGA 115x 等 CPU 插槽。

乔思伯推出HX6250大型塔式CPU散热器 可压制TDP 250W的处理器

(传送门:Jonsbo 官网

来源:cnBeta.COM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色列 Aquarius Engines 公司,本周向全世界展示了首款微型单缸氢动力活塞引擎。可知其有望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取代现有的燃油动力与氢燃料电池竞品。从外形来看,这款单活塞氢动力引擎的结构相当紧凑,重量也只有 22 磅(10 公斤)。有趣的是,除了为汽车提供动力,Aquarius Engines 还开发了可当做离网微型发电机的版本。

实际上,Aquarius 的高效单活塞线性发动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 2014 年的首次亮相。其具有单个中央气缸,而活塞就在两侧来回运动。

只不过在早期版本中,Aquarius 使用了常规的化石燃料。但是现在,该公司已将目光瞄向零碳排放的氢能源上。

近期,奥地利工程公司 AVL-Schrick,已经携手其完成了第三方测试,验证了新型发动机的改良版本,确实能够在仅使用氢气的情况下运行。

Aquarius 董事长加尔·弗里德曼(Gal Fridman)解释称:将氢氧燃烧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发动机技术,是该公司长期以来的一个梦想。

以色列Aquarius公司展示首款微型单缸氢动力活塞引擎与发电机产品

从最初的测试结果来看,该公司的氢燃料发动机并不需要动用昂贵的燃料电池方案,即可轻松应对全球运输和远程能源生产所面临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Aquarius 寄希望于推动可负担得起、绿色、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除了小巧、轻便、已于运输,Aquarius 的氢燃料发动机的设计也非常简洁,维护成本更是极具优势。在总计 20 个零件中,只有一套活塞在启动运动,甚至需要使用油液来润滑。

目前该公司基于化石燃料的单缸引擎和发电机型号,正在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开展现场测试。

Aquarius single-cylinder micro-engine(via

今年 1 月的时候,Aquarius 还宣布与芬兰电信巨头诺基亚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测试,当前双方正在对该公司微型发电机和远程管理软件展开持续测试。

诺基亚表示,其希望在通讯塔上安装便于在数英里之外进行远程管理和了解其输出效率的 Aquarius 发电机。

到第二阶段的时候,他们还将在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波兰和新加坡等地区,测试 Aquarius 的微型发电机。

最后,Aquarius 的清能能源愿景,还吸引了包括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 TPR 和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等在内的许多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cnBeta.COM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的全球半导体领导者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宣布与Cartesiam公司达成并购协议,收购其公司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组合)调动和整合员工。这项交易须经监管部门批准。

Cartesiam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法国土伦是一家软件公司,专门从事人工智能(AI)开发工具研发,让基于Arm®的微控制器具有机器学习和推理能力。今天,采用Cartesiam技术的产品数量已达数十亿。公司开发团队由数据科学家和嵌入式信号处理专家组成,在开发标准和定制解决方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NanoEdge™AI Studio获得专利旗舰解决方案,让没有AI知识背景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快速开发专的软件库,将机器学习算法直接集成到各种应用系统含有Cartesiam技术的设备已经在全球量产,包括物联网设备、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

通过此次收购,意法半导体可加强人工智能战略内涵提升技术组合实力,满足市场对嵌入式机器学习的各种需求。NanoEdge™AI Studio解决方案意法半导体的STM32Cube.AI工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客户在自己的解决方案内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带来额外的灵活性

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和数字IC事业部总裁Claude Dardanne表示:“无论规模大小,处于什么行业,客户都将非常重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解决方案。STM32Cube.AI软件让客户能够移植预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在广泛的STM32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上运行。在ST现有解决方案中加入Cartesiam的机器学习技术,为寻求在产品增加创新功能的客户带来市场上最佳的边缘AI解决方案组合。”

交易条款未披露。

详情访问ST网站

客户可以联系edge.ai@st.com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46,000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最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独立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与十万余客户、数千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力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5G技术应用更广泛。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