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中芯国际(港交所代号: 981,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 688981)

欢迎参加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议

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将在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香港联交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结束后发布于http://www.smics.com 网站,请参阅有关公告。

电话 / 网上会议详情

日期:2021514(星期五)

时间:上午8:30(上海及香港)

           下午8:30(纽约 *由于是现场电话会议, 故美国东岸日期应为 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

网上会议:

会议将在http://www.smics.com/site/company_financialSummary 或于以下链接

https://edge.media-server.com/mmc/p/m9wdqhq4做在线语音直播。

电话直拨:

受COVID-19的影响,电话会议功能暂时无法由接线员服务。

请预先在线注册才能接收拨入号码。

在线注册:

请在以下链接注册电话会议:http://apac.directeventreg.com/registration/event/6991907  

注册完成后,您将收到拨入号码、密码和个人注册ID。若要加入会议,请拨打您在电子邮件中收到的号码,输入密码和注册ID,即可立即加入会议。

网上回放:

回放大约将于直播1小时后在http://www.smics.com/site/company_financialSummary 网页供收听,而其后的 12个月内均可重复收听。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15-16日,主题为“智算· 向新”的2021浪潮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IPF2021)在苏州举行,超过1000家分销商、ISV、SI等合作伙伴出席会议。大会着眼于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发展格局和产业变革,围绕浪潮智慧计算战略、专家趋势洞察及前沿技术实践展开深入探讨。浪潮认为,计算正在加速向智算变革,计算产业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多元算力融合成为关键,通过推动算力供给基建化,为社会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智慧时代,关键计算迎来新机遇

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倍增创新阶段,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比将持续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未来5年数字经济在GDP的占比将从7.8%上升到10%。计算力是数字化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智慧计算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数字经济也将推动智慧算力普及和技术升级。

IPF2021:浪潮高端服务器,夯实智慧时代关键计算底座
筑基创新 智算有道

智算需求蓬勃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构建计算技术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加速“计算到智算”转型,多元算力融合是关键。浪潮作为智慧计算最早的提出者和践行者,落地智算中心,推动算力供给基建化,成为浪潮创新算力供给模式的重要一环。智算中心通过降低算力成本为各类创新企业和应用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孕育出庞大的新应用和服务对架构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但其对核心数据的高安全、高性能、高稳定及数据强一致性等需求并没有改变,尤其在数字原生业务下的数据的重要性极速蹿升,也提出了与核心数据一样的“三高一强”的要求,这些存放于开源数据库等的数据上升到了核心的位置,也使得企业级客户的核心架构和应用呈现了多元化的场景,为多年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POWER架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应用和伴随数字原生业务爆发的海量数据,关键计算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浪潮高端服务器,夯实智慧时代关键计算底座

IPF2021:浪潮高端服务器,夯实智慧时代关键计算底座
新常态 新核心 新Power

浪潮K1 Power作为浪潮服务器家族的高端高价值系列,依托于全球顶尖的研发水平,充分释放了国产高端服务器的高价值计算力,是面向关键核心应用的,是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和数据强实时一致性的“三高一强”特性的算力保障,支撑客户核心应用,始终帮助客户轻松应对业务高速增长与应用负载带来的巨大挑战,不仅是核心系统集中式商业数据库的最佳平台,还是重要系统开源数据库的优选平台,通过K1 Power云及容器云等解决方案,高效支持容器、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应用场景,帮助客户建立起高标准、高可靠、高度虚拟化的IT架构平台。

近年来,浪潮K1 Power在中国小型机市场表现抢眼,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73%提高至78%,并在证券行业、交通、医疗、企业等重点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IDC预测,到2024年,中国70%的IT预算将来源于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而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深度集成,线上线下交易链路融会贯通,数字原生业务层出不穷。这将为浪潮高端服务器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抓住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新的发展格局和产业变革机遇,企业需要打造新的核心IT系统架构,提供融合的多元算力支撑。在业务线上化和数字化原生业务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新核心须能够同时满足传统业务和线上业务的诉求,并且同时兼顾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的优势,即新核心既要能够支撑传统核心的升级换代稳健演进,扩展诸如计算、存储、网络I/O等方面的能力,也要能够满足创新应用中的重要系统对IT基础设施在资源弹性部署、敏捷调度和异构融合等方面的能力需求。历经近30年发展,浪潮高端服务器拥有悠久的高端服务器设计研发经验及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以“三高一强”特性筑基创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夯实关键计算底座,助力企业核心应用跃迁。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华为办公宝凭借“扁平化逻辑架构设计,极简的界面设计和基于人因研究的体验设计”斩获2021德国iF设计奖,这是问世一年来,继2020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过后,荣获的第二项国际设计大奖。

德国iF设计奖是全球设计行业的风向标,素有“产品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华为办公宝从近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国际知名设计师从创意、个性、功能等方面的一致认可,斩获荣誉实至名归。

华为办公宝以建立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基础,创新模拟物理空间,将界面空间设计成扁平化逻辑架构,加上极简的界面设计,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在不同应用和服务之间平滑切换,满足用户从工作到生活的各种需要。

UI体验方面,华为办公宝基于客观的人因数据分析,运用DT模型和 BUTP模型,设计出符合人性特点的界面,高频操作入口精准设计在用户易操作区域,清晰的逻辑设计带来学习成本低且自然高效的交互体验。

华为办公宝是集视频会议、智能书写、极清投屏、开放办公应用市场为一体,面向企业团队协作的新终端品类。未来,华为办公宝系列将继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持续创新,满足更高品质、多元化、人性化的全场景智慧办公需求。

来源:华为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与中国汽车厂商共同实现可持续销售增长
  • 加速新产品导入并扩大团队规模,强化本地化研发能力
  • 与本土企业合作提速智能驾驶在中国的落地

汽车交通领域智能化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是汽车领域创新应用的重点。在2020年中国多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在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大陆集团拥有二十多年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研发经验,中国也是其ADAS业务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大陆集团ADAS事业部全球负责人Frank Petznick介绍说:“自动驾驶是目前汽车行业增长最为强劲的业务领域,预计未来3年这个市场规模会翻番。中国市场也在加速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我们将继续增强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并且明年将会把高级驾驶员辅助及自动驾驶系统独立为‘自动驾驶及出行’事业群。”

大陆集团十分重视通过加大生产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引进和职责管理的转移来增强本地化开发实力。在中国,员工人数在过去3年中就翻了两番,其中有约80%的员工从事开发工作,这凸显了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重要性。在前沿技术创新与开发中,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巨大人才库的优势,为中国本土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今年3月,大陆集团任命罗沄为ADAS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他在智能驾驶行业有丰富经验,是全球首批车载智能摄像头先行者,推动了ADAS的起步和汽车安全的革新。多年在美国和中国的工作经历,让罗沄积累了国际化布局和本地化实践的丰富经验。中国区新负责人的到岗,将进一步增强大陆集团ADAS团队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本土研发和创新。罗沄表示:“我们意欲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浪潮的推动者,所以实现高度本地化发展是我们战略的核心。我们不仅要引进全球最新的技术,并且也要用中国的创新力推动事业部的全球智能驾驶研发速度。我们致力于打造高性能、高品质且适宜于中国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大陆集团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都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完整产品组合,包括目前市场成熟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智能摄像头和环视摄像头系统;当前重点推出的新型传感器和域控制器,以支持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超高分辨率八百万像素感知摄像头,4D毫米波成像雷达,纯固态激光雷达和辅助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截至今年4月,大陆集团已量产了超过1亿个毫米波雷达。立足于坚实的基础,公司新一代雷达产品将进一步推动安全舒适的辅助及自动驾驶。

为满足中国汽车厂商对环境感知传感器不断增长的需求,大陆集团于2017年就在上海工厂进行产品的国产化生产,有长距和短距毫米波雷达,智能摄像头和环视摄像头等产品。大陆集团的毫米波雷达和智能摄像头产品出货量位居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在2020年,有超过20款装配了大陆集团ADAS产品的新车型在中国上市。

为了加速前瞻性智能驾驶在中国的落地,大陆集团也积极与中国企业在ADAS和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速推出多种传感器组合、辅助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U)、以及面向未来自动驾驶及出行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全栈功能的算法和系统软件,共同促进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让未来的出行更美好。

在本届车展,大陆集团将展示即将量产的业内首款4D毫米波成像雷达和纯固态激光雷达。欢迎来到大陆集团位于2.2展馆的展台,了解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

大陆集团致力于开发创新技术和服务,为人们及其货物提供可持续性的互联驾乘和运输解决方案。科技公司大陆集团成立于1871年,为车辆、机械设备、交通及运输领域提供安全、高效、智能且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2020年大陆集团初步销售额为377亿欧元。目前集团在全球员工数量超过235,000名,遍及58个国家和地区。大陆集团于2021年庆祝公司成立150周年。

自从1994年正式开始在中国市场运营,大陆集团服务于各个汽车细分市场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商。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发和生产材料、功能部件、零部件和系统,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机械、工程、矿业及其它重要工业行业。目前,大陆集团在中国共设有28 处生产基地、18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约为24,000名,为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www.continental-corporation.cn
www.continental-press.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国际标准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信发展,需要标准先行。

全球首个5G通信技术标准3GPP 5G R15已于2018年冻结,国际标准组织3GPP在2020年7月宣布R16标准冻结,R17标准预计于2022年6月份冻结,3GPP计划今年年底立项R18,正式启动标准制定。

5G R15主要针对eMBB场景,R16重点关注垂直行业应用及整体系统提升,R17标准将对现有版本标准进行增强演进,5G R18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毫米波等领域进一步演进,以支持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

5G标准制定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领先科技公司共同参与,以循序渐进、不断更新的方式逐步完善。

近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5)第54次全体成员大会在海口市召开,包括紫光展锐在内的14家来自运营商、科研单位、设备厂商、芯片厂商和终端厂商的企业,以5G R18为切入点,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无线技术需求、热点及发展趋势的观点。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业界对5G后续标准研究方向达成共识,共同促进5G产业蓬勃发展。

为支持5G长远发展,展锐加速了5G R18技术预研,并针对5G典型应用场景mMTC,提出了Low-end RedCap等技术方向,它在覆盖、功耗等方面有着优异表现,让5G赋能下游行业应用。

作为全球主要的5G芯片设计企业之一,紫光展锐一直积极参与3GPP的5G标准化工作累计输出文档近千篇。截至2020年底,紫光展锐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是3GPP、IMT-2020(5G)推进组、CCSA等标准组织/行业联盟的成员,并担任了多个项目的重要职位。同时在垂直行业,作为重要理事单位参与了国内星闪联盟行标团标制定工作。

###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以生态为核心战略,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以价值、未来、服务为三个指向,为个人与社会的智能化服务。

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具备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

紫光展锐目前拥有近5000名员工,其中90%是研发人员,在全球拥有17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业务覆盖全球128个国家,通过全球上百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海信、诺基亚、传音、联想、中兴、TCL、魅族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紫光展锐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已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

2019年2月,紫光展锐在巴塞罗那发布了自主开发的5G技术平台马卡鲁1.0和5G基带芯片V510,单芯片支持2/3/4/5G,完全支持NSA和SA, 搭载该芯片的5G手机、5G CPE、5G模组等移动终端已实现上市商用。2020年2月,紫光展锐推出T7520,是业界首款采用6nm EUV先进制程工艺的5G芯片。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全球进入5G时代,各手机领导品牌竞相推出5G智能型手机,代表着物联网已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知道市场对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需求,可协助品牌客户向市场推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凭借在SiP(系统级封装)的领先技术和验证的经验,环旭电子所开发出的SOM7225 5G系统模块可将您的物联网产品以更快,更省时的方式推向市场。

环旭电子SOM7225 5G系统模块搭载了高通骁龙Snapdragon SM7225 芯片,可运行 Android R 操作系统,这是一款集成了内存、电源管理IC、音频编译码器和多模无线连接接口的高度集成的系统模块(SOM)。SOM7225是一款多频段无线广域网模块,在无线功能设计上除了预留支持WiFi 802.11 a/b/g/n/ac/ax, 2x2 802.11ac MU-MIMO with BT 5.1 long range 的接口,还具备5G NR Sub-6, LTE-FDD/TDD, WCDMA, GSM, GNSS功能和支持mmWave功能接口。

SOM7225 5G系统模块的模块化设计能说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简化工业物联网装置,如移动工业手持装置(Rugged Handheld)、工业应用平板计算机(Rugged Tablet)、工业车载计算机(Vehicle Mount Computer)等产品的开发及制造过程。

环旭电子垂直应用产品方案事业处 总经理苏文灿指出:“采用高通SM7225芯片的SOM7225 5G系统模块是针对工业移动式装置的需求而设计的,符合工业系统产品严苛的环境要求,能满足运输、仓储、物流、医疗等物联网移动式相关产品的需求。面对市场急遽变化及少量多样的需求,推出模块化的设计可以让客户不必经过复杂,耗时的开发过程,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环旭电子长年在无线通信及系统整合模块的经验,结合新建的5G实验室,可为您的工业物联网装置提供高效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服务。想进一步了解SOM7225 5G系统模块产品具体参数,欢迎至环旭电子官网查询。

关于USI环旭电子

USI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 in Package)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向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提供D(MS)2产品服务: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公司有27个销售生产服务据点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四大洲,与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共同在全球为客户提供通讯类、计算机及存储类、消费电子类、工业类与医疗及车用电子为主等电子产品。环旭电子为全球领先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制造服务公司--日月光投控(TWSE: 3711, NYSE: ASX)成员之一。更多信息,请查询www.usiglobal.com或者在LinkedIn和微信(账号:环旭电子USI) 关注我们。

围观 9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张国斌

在上海车展前夕,4月1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新品发布会在上海车展召开。大会公布了华为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应运而生的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汽车驾乘体验,树立智能汽车新标杆。

2021年10月底华为发布了HI品牌,并以Huawei Inside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智能汽车,包括1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化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

在此次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HI五大新品,其中包括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4D成像雷达、“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以及智能热管理系统。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其中,鸿蒙OS智能座舱能够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如具备独立NPU,能做端侧复杂处理的麒麟车机模组;能够还原色彩本色,让客户体验无卡顿触控的车载智慧屏;体积更小、视野更大、高清显示的AR-HUD。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此外,华为打造了小身材、高性能的AR-HUD。它体积只有10L,会根据用户眼睛位置调整投影区域,可视角达到13°x 5°,能够展现更多内容;同时,它能够在7.5米的距离上具备70寸大小的画幅,拥有高清画质,让用户体验到AR-HUD带来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和驾驶安全辅助。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除了智能座舱的升级,4D成像雷达也同样值得关注。华为高分辨4D成像雷达采用12T24R大天线阵列(12个发射通道,24接收通道),比常规毫米波雷达3T4R的天线配置,提升了24倍,比业界典型成像雷达多50%接收通道,这是当前可量产的最大阵列成像雷达。

同时,华为研制的4D成像雷达在继承传统毫米波雷达优秀的测距测速能力,不受光线和雨雪天气影响,以及非视距被遮挡目标的独特探测能力优势的。

本次发布会华为还公布了即将量产的MDC 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该平台是业界目前已经量产、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可满足拥堵跟车(TJP)、高速巡航(HWP)、自动泊车(AVP)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所需。目前,MDC 810已率先搭载在ARCFOX极狐阿尔法S上并量产上市,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搭载不同MDC系列产品的新车型陆续量产上市。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此外,华为另一件公布的新品便是“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该平台基于自动驾驶最核心的硬件:数据、高精地图、算法,构建一套数据驱动闭环的开放平台,旨在通过车云协同的能力封装、业内领先的标注能力,升级的虚拟仿真,安全合规的一站式云服务,协助车企零基础构建自动驾驶开发能力,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华为表示,上云是自动驾驶从开发到商用的必由之路。要确保车辆在各个地区都能就近接入云端,并轻松解决商用化面临的覆盖、安全、弹性扩展的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开发者将不再为了机房专线,升级扩容伤脑筋,可以把精力都放在核心算法开发上。而高精地图也是自动驾驶中的重要元素,华为此次还正式对外发布最新的高精地图云服务能力及路标。华为已经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及完整的高精地图采集和制图能力。

华为车BU重大发布,涵盖五大类产品叫板特斯拉

不仅如此,华为还公布了集成化热管理系统TMS。华为TMS通过一体化设计的极简架构、部件和控制集成等创新技术,可以在满足舒适性前提下将热泵工作温度由业界的-10℃降低至-18℃,从而将新能源车续航提升20%,同时通过个性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助力车企打造能效最优、体验最优的热系统。

除了新品发布外,在发布会上,王军还再次向外界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理念。王军称,华为坚决不造车,而是选择继续在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深耕,这是因为如果零部件做得足够好,那么所获取的利润将并不会低于整车制造。

同时,王军还表示,华为要持续加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入,2021年在研发上的投资预计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张国斌

近日,,一篇《突发!美国国会要求将所有14nm以下中国芯片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文章震惊了业界,文章迅速阅读过了10万+ ,由于大家处于极度的震惊中,从而并未对文中提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甄别和思考,而这篇所谓的由路透社发出的报道其实也是掐头去尾,并没有还原事件的真相,而老张找到了这封信的原件,仔细阅读了这个信的内容,发现有几点大家需要厘清一下。

1、首先,这不是美国国会提出来的,是两位议员提出的,这两位议员分别是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众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其中,这封信就是发表在美国参议院官网上汤姆-科顿(Tom Cotton)参议员的个人网页上,网址是:

https://www.cotton.senate.gov/news/press-releases/cotton-mccaul-ask-admi...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参议员汤姆-科顿

参议员汤姆-科顿是来自阿肯色州的美国参议员,他有好几个委员会,他的委员会包括司法委员会--他是刑事司法和反恐小组委员会、情报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的首席委员。还包括司法委员会(他是刑事司法和反恐小组委员会的首席委员)、情报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他是空地力量小组委员会的首席委员)。

他的简历如下:

汤姆在耶尔县的家庭养牛场长大。他毕业于达达内尔高中、哈佛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在美国上诉法院当过书记员,并从事过私人法律工作后,汤姆因为 "9-11 "袭击事件离开了法律界。汤姆在美国陆军服役近5年,担任步兵军官。

汤姆曾在伊拉克的101空降部队和阿富汗的省级重建队服役。在两次战斗期间,汤姆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老卫队服役。汤姆的军功章包括铜星勋章、战斗步兵徽章和游骑兵勋章。在军队和参议院之间,汤姆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并在众议院担任过一个任期。

他们俩致信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敦促加强对向中国出售芯片制造工具的限制。

2、他俩建议不是单单要对14nm工艺制造管制,更主要是要对EDA软件限制,而且这个事件跟飞腾公司有关,在信中,他们写道。"根据《华盛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这封信全文中文翻译版如下(Deepl翻译)。

尊敬的Gina Raimondo

秘书

商务部

1401 Constitution Ave NW

Washington, DC 20230 

亲爱的雷蒙多部长, 

我们致函敦促你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指定为一项基础技术,并要求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拥有、影响或控制下的终端用户获得许可。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正在使用这种软件技术来开发先进的武器装备。根据《华盛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为中国军方生产先进的半导体芯片不符合台湾或美国的安全利益。

谢谢您考虑这一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期待着你的答复。

以下是他们的英文信件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3、实际上,这封信目前是给商务部一个建议,并不会一个最终议案,还并未获得国会的通过,而且一个参议员也不能代表国会,所以那篇文章说美国国会要求将所有14nm以下中国芯片公司纳入出口管制 表述不准确,并不符合事实!

关于参议员议案的通过,在美国参议员的地位比较高,这帮人以后是当总统的候选,所以经常为了积累自己的人气提出各种议案,一项议案要获得通过,必须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票。如下图所示。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所以他的建议能不能通过还很难说,并非每个参议员的建议都可以获得通过,2019年,曾有美国参议员提出有关议案,要求不允许保护华为公司的专利权,这个议案后来并没有获得通过。

当然,他们俩这次是直接给商务部长喊话,美国商务部BIS是否真的就好执行还有待观察。

4、事件影响分析:虽然这是个议案,商务部是否执行还在两可之间,但我相信这个报道给目前极度紧张的供应链又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估计很多公司今晚都在加班讨论影响,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坚定不移地打造完整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制造链和EDA软件。在半导体制造方面,今明两年,基本我们可以实现28nm完全本土化制造,但14nm还有待时日,在软件方面,去年以来,已经成立很多本土EDA公司,比如芯华章,南京EDA创新服务中心等等,随着资本和人员逐步聚集,未来EDA短板是有可能补齐的,因为目前的EDA软件是基于20多年前的架构开发的,而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都给EDA带来的新的变革因素,我们是有机会超越的,大家可以看看《比拼国际巨头,本土EDA的底气在哪里?

说点题外话:美国如果真这样干下去,我认为其实反而会刺激本土产业链迅速成熟,近日,彭博社报道说ASML CEO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一个线上行业活动中表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不仅不能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反而会最终损害美国经济。他说:“如果你觉得存在经济风险,并且想找到解决之道,那么出口管制并不是管控风险的正确方法,如果你向中国关闭最前沿技术的大门,也最终会让非中国经济体丢掉大量工作和收入。”  

【原创】“美议员提出要将所有14nm中国公司纳入出口管制”的真相

Peter Wennink认为,目前中国缺乏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造自己的国产化设备链,但非中国公司将有可能被排除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外。据美国商务部估计,如果美国对华半导体业务被完全切断,会让美国丢掉125000个工作岗位,并让制造成本增加800亿至1000亿美元。

看看,其实产业里还是有明白人的,我想美国那些半导体设备厂商也不会由着一些议员胡来,整天捣鼓些损人不利己的议案,所以大家不用那么惊慌,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补齐自己的短板,到时候,慌的就是美国企业了。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67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电动汽车先驱清水浩(Hiroshi Shimizu)领导的电动汽车轮内电机开发公司株式会社e-Gle (e-Gle Co., Ltd.)面向电动汽车的电机系统获得了中国的GB/T18488认证。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实现了增长,电动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在这些情况下实现电机系统的有效商业化,e-Gle决定对日本制造的原型电机进行认证,并在上海检测中心(国家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测试,以获得国家认证。

目前的主流电动汽车电机产品是车载型。然而,安装在车轮内的内轮电机类型,在车辆设计和其他可能性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水冷式轮内电机有先例,但e-Gle电机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款风冷式电机采用简单的结构,具有很高的性能。

在中国,e-Gle目前通过其中国子公司上海翼科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中车集团达成了生产合作伙伴协议。

本次获得认证的第四代电机系统的主要规格如下。此外,e-Gle目前正在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新一代电机(配备内置逆变器的新型冷却系统)。

电机类型:外转子直接驱动式轮内电机 
冷却方式:风冷式
型号:电机TZ375X-4ND5D01/逆变器KTZ40X60S-4ND5D01V
尺寸:399毫米x 92.5毫米
重量:35千克
最大扭矩:620牛米
最大输出功率:65千瓦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15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0年的世界格局使得半导体电子行业受到疫情、中美贸易等外部环境等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虽然中国整体市场回暖,但处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电子主控芯片,仍然受到国外半导体公司的极大制衡,并随着近期的美国极端天气、日本地震及工厂失火等天灾人祸的影响,车规主控芯片的供应日益趋紧。

从下图可以看到,汽车电子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迅猛,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但是汽车芯片的研发难度高、周期长,国产汽车芯片在短期内快速补足国外厂商的可能性并不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全球缺芯形势的蔓延,此番缺让汽车全产业链意识到国产汽车芯片的重要性,国产芯片加速获得了验证和进入的机会。

灵动MM32助力汽车电子MCU国产化发展

作为国内领先的 32 Arm Cortex-M 的微控制器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灵动微电子的MM32产品系列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升级后,已被广泛使用在车体的次系统上,作为原先8MCU的替代升级之用。

在过去几年,MM32系列MCU在这些应用的累计出货已经接近3000万颗,其中在OBD应用超过1000万颗,在两轮电动车电机应用超过1000万颗,在系统控制协处理器应用超过500万颗。

这些产品系列包括:

  • 基于Arm Cortex-M0 MM32F0010MM32F003超值型MCU,主要用于车窗控制器、倒车雷达模块、转向灯和尾灯控制
  • 内置CAN 控制器的MM32F0130MM32L07x以及内置BLE功能的MM32W07x系列,用于汽车诊断设备 OBD或无线OBD
  • 面向电机应用的MM32SPIN系列,如MM32SPIN25MM32SPIN360等,用于汽车风机与水泵控制,以及电动车电机控制
  • 基于高性能Arm Cortex-M3 内核的MM32F3270MM32F103系列,用于彩显仪表盘,智能汽车充电桩系统主控,以及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协处理器

灵动MM32助力汽车电子MCU国产化发展

汽车电子MCU的应用场景

在汽车应用中,微控制器(MCU)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性能。随着价格的降低及整体控制系统和计算系统在汽车电子中占比的增加,MCU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微控制器被广泛使用在从电机控制,车身控制到信息娱乐系统等越来越多的汽车子应用中,对于选择的不同MCU来说,仍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MCU以降低成本而不影响所需的性能,甚至提高性价比变得尤为重要。车载MCU的市场主要集中在81632位的微控器,可按汽车电子产品的不同需求用于不同性能的场景:

  • 32MCU主要应用包括仪表板控制、车身控制、多媒体信息系统、引擎控制,以及新兴的智能性和实时性的安全系统及动力系统,如ADAS、驾驶辅助系统、电子稳定程序等安全功能,以及复杂的传动功能或域控制
  • 16MCU主要应用为动力传动系统,如引擎控制、齿轮与离合器控制,以及电子式涡轮系统等,也适合用于底盘机构上,如悬吊系统、电子式动力方向盘、扭力分散控制,电子刹车等
  • 8MCU主要应用于车体的各个次系统,包括风扇控制、空调控制、雨刷、天窗、车窗升降、低阶仪表板、集线盒、座椅控制、门控模块等较低阶的控制功能

随着新型域控制器架构在汽车电子行业的逐渐使用,灵动微电子也致力于在全新MM32 MCU平台上打造高性能产品。在优化处理性能、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基础上,与国内更多传感器和模拟器件合作伙伴一起,群策群力,通过全产业链的协作,为化解汽车芯片产业面临的问题做出努力。

灵动MM32助力汽车电子MCU国产化发展

关于灵动

灵动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本土领先的通用32MCU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开发的MM32 MCU产品拥有F/L/SPIN/W四大系列,200多个型号,累计交付超2亿颗,在本土通用32MCU公司中位居前列。MM32 MCU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工业、汽车电子、通信基建、医疗健康、智慧家电、物联网、个人设备、手机与电脑等领域,每年都有数千万件配备了灵动MM32 MCU的优秀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

灵动MM32助力汽车电子MCU国产化发展

迄今为止,灵动是同时获得了 Arm-KEILIARSEGGER 等开发工具官方支持的本土 MCU 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建立了独立、完善的生态体系的通用MCU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芯片硬件到软件算法、从参考方案到系统设计的全方位支持,真正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底层技术驱动和支持。

灵动MM32助力汽车电子MCU国产化发展

灵动官网:www.mm32mcu.com

微信公众号请搜索:灵动MM32MCU

QQ技术讨论群:294016370

淘宝店: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灵动MM32MCU技术论坛:bbs.21ic.com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813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