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微软和systemd开发者提议为Linux内核的块设备变化建立一个全局计数器,以便更好地跟踪存储系统的变化,为磁盘和其他块设备变化提供一个全系统唯一的数编码,而不是以每个磁盘为基础。这个单调增长的数字是面向全系统的。

这样systemd和其他用户空间软件就可以更好地关联那些最终重复使用同一个设备的事件,比如/dev/sda,特别是/dev/loop0和其他设备,当一个设备被分离,另一个被添加时,这些设备往往会被重复使用。特别是在关注循环上线的设备时,由于没有序列号或其他唯一标识的手段,所以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发现它是否是之前的那个设备。

虽然用户层面可以使用事件监听器来跟踪磁盘的变化,但由于事件可能会晚到达或无法正确排序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这种全局计数器的跟踪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另外,围绕块命名空间和其他改进的工作也在进行,但至少systemd的开发者认为这种方法对Linux内核来说是非常值得和有益的。

这个全局号码回被放在uevent中,这样用户空间就可以使用它来关联驱动重用设备的时间,同时也会增加一个新的ioctl BLKGETDISKSEQ来获取磁盘序列号,序列号也会通过sysfs的diskseq来公开。每当底层媒体设备发生变化时,这个序列号就会递增,同样,每当设置或改变备份文件时,循环设备也会递增。

对微软的Matteo Croce发出的拟议补丁感兴趣的人可以看到这个补丁系列和由此产生的关于这个功能的优点的讨论:

https://lore.kernel.org/lkml/20210623105858.6978-1-mcroce@linux.microsoft.com/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器件工作温度达+200 °C,具有更高的耐抗热冲击能力,使用寿命长达2,000小时,适于石油勘探、国防和航空航天应用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推出可在+200 °C高温下工作,采用小型C外形编码的新系列HI-TMP®表面贴装液钽电容器---T24系列。该系列电容器尺寸和占位面积小于同类插件和模压高温器件,更有效地利用基板空间,提高石油勘探以及国防和航空航天雷达应用的可靠性。

日前发布的电容器外形尺寸为9 mm x 7.1 mm x 7.4 mm,采用钽金属外壳与玻璃-钽密封。器件适用于时钟、滤波、能量保持和脉冲电源应用,可耐受300次循环热冲击,+200 °C 高温下使用寿命达2,000小时,避免了在严苛环境中使用较大尺寸的插件器件。

T24系列在200降额使用额定电压值为45VDC和75VDC,容值分别为33 µF和10 µF,电容允差为± 10 %,标准产品为± 20 %。器件工作温度为-55 °C至+85 °C,电压降额工作温度可达+200 °C,120 Hz和 +85 °C条件下最大ESR仅为2.5 Ω。电容符合RoHS和Vishay绿色标准,无卤素。

T24系列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10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IDC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继续增长,而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数量众多,中半协的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达到2218家。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半导体市场,NI和孤波将在此前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加速赋能。

中国半导体企业在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迈向高端、复杂芯片应用场景,下游关键客户在其高端产品中对芯片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质量诉求,中国芯片企业非常急迫地希望将其芯片质量可靠性提升一个台阶。为解决这些挑战,一个重要入手点便是将实验室验证和质量把控手段向国际领先厂商的规范贴近。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希望朝着更加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现代化实验室演进,通过对实验室测试方法、数据和管理的标准化,提升整体组织效率、产品性能和品质保障。

NI与孤波深化合作,进一步赋能中国半导体厂商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半导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悄然发生并逐渐适应这一趋势。在帮助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NI提出了现代化实验室的概念。传统的实验测试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测试代码跨产品线间可复用性差,数据无法良好管理及追溯,无法满足中国半导体公司爆发式产品线增长、人员扩增对测试效率的要求。现代化实验方法能够通过软件帮助芯片公司更高效地进行自动化测试、跨产品线测试管理、设备管控等问题,提升整体芯片设计验证效率及质量管控。

NI大中华区销售总监乔巍表示:“NI在服务国际半导体领先大厂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孤波深耕实验室验证,在软件和数据领域具备独特的见解,作为NI现代化实验室战略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孤波提供的不仅仅是单一测试层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更是帮助芯片设计公司提升整体产品质量、组织效率和运营生产力,最终推动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发展。作为一全球运营的公司,通过与孤波的合作,相信NI也可以用更加本土化的策略,和中国半导体公司共同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孤波与NI共同帮助纳芯微、韦尔等企业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标准化测试流程,并和其中的一些公司进入到全新的阶段,实现全流程过程质量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孤波也与众多业界合作伙伴,将现代化实验室理念落地,开创性地为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打造领先的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标准化、自动化、现代化管理方案,赋能全产业加速发展。

孤波CEO何为表示:“作为NI中国半导体实验室业务核心合作伙伴、以及NI中国半导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孤波将聚焦中国本土客户的需求,应用业界最领先的方法、经验,和NI合作开发打造更契合本土企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观察到中国的设计公司在这一关键时期,更加需要领先、被验证过的经验和方法,来实现业务的下一次增长及管理体系的标准化。我们相信孤波的软件方案和NI的硬件,一定会更好地帮助到这些高速成长的设计公司。”

“我们看到中国半导体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无论是整体经济发展态势,还是客户端的增长潜力,我们都充满信心。女士具有20多年的行业经验,在全球公司本土化和NI的产品价值挖掘上都非常有经验。我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也对NI能给中国客户提供的价值坚信不移。NI亚太区副总裁苏利发表示:“NI近些年一直在不断投资中国,目前已在上海设立了体现NI现代化测试理念的IC开放实验室,旨在促进半导体芯片测试交流。未来,NI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致力于联结更多的本土生态合作伙伴打造领先的测试标准/方法,以推动行业进步。”

关于NI

在NI,我们将人员、想法和技术汇聚在一起,助力前瞻性的思想家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应对人类最大的挑战。从数据和自动化到研究和验证,我们提供的量身定制、软件互联的系统,每一天都在和工程师和企业们一起Engineer Ambitiously™。

关于孤波

孤波致力于开发标准的半导体自动化验证、测试软件及数据平台,旨在为半导体客户提供一流的、标准的、高效的测试及数据解决方案。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Inder Kohli, 3D成像技术高级产品经理,Teledyne Dalsa

3D视觉技术正在成为主流--这是件好事。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使得3D视觉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半导体和电子、电动车电池制造、汽车制造、食品生产和药品包装等多种应用和行业的技术。人们会在生产制造自动化、机器人引导和质量控制领域中看到3D传感器和轮廓仪。

过去,3D系统处理速度太慢,无法跟上生产,价格过于昂贵,配置难度高,且不易维护。相反的,系统设计人员依靠(1D)和(2D)扫描成像技术复杂的相机和照明配置中执行检测,使用软件计算深度信息。

传感器质量和速度、嵌入式视觉、FPGA、激光、光学和智能系统的同步发展使得3D成像成为当今更加可行的选择。现在的3D成像技术具有成本低、可靠、可重复、易于实施的优势,并在各种要求严苛的应用中得到验证。虽然1D和2D技术仍在广泛使用,但现在3D技术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提供了可靠的替代方案。

Z-Trak2 是基于Teledyne Imaging的3D图像传感器技术打造的3D轮廓传感器系列。Z-Trak2 3D轮廓传感器通过稳定的5GigE接口提供了高速的线上检测手段。

3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使之成为可能的3D成像技术之一是3D激光三角测量。该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直到最近才取得进展,由于校准的复杂性、有限的扫描速率、所需的计算能力和现场维护成本,它在线上应用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在典型的激光线轮廓仪中,激光线条被投射到物体上,并使用一个2D(区域/矩阵)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在确定激光条纹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后,轮廓仪会提供由激光条纹的光学三角测量产生的横向(X轴)和深度(Z轴)信息。沿着激光线生成的XZ对集称为轮廓。沿运动方向的两个连续轮廓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三轴(Y)。通过这种方式扫描物体,我们获得了物体的表面扫描信息(X,Y,Z)。

3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为机器视觉提供深度

实现性能

凭借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的科技进步和现代FPGA的强大功能,快速可靠的嵌入式系统允许3D轮廓传感器(针对给定的测量范围)提供更大的视野以及前所未有速度的高动态范围成像效果(HDR)。通过整合各种功能,如支持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配置的功能,以及5-GigE这样的高速数据传输接口,3D轮廓传感器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今在线3D机器视觉应用带来的挑战。这些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光学布置,使用可扩展的处理架构,并提供低至几微米的高度和宽度分辨力。

更好的可用性和集成性

集成式激光三角测量轮廓仪使用和设置更方便,并且不需要特殊的照明布置。通过巧妙平衡轮廓仪设计的各种构成模块(图像传感器、激光能力、光路、机械和电子部件),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随着轮廓仪变得更加可靠且技术不断成熟,用户可能会更加愿意选择它作为首选技术。例如,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对振动有很好的容忍度。通过扫描,小幅振动可以帮助减少激光散斑所产生的整体噪声。

巧妙的架构设计让您可以通过增添处理模块(例如人工智能、像素处理和智能传感器等)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能。

面向更广泛应用领域的系统设计

如今,激光轮廓仪将HDR功能和反射消除算法相结合来测量物体特征,尽管表面反射程度不同。除了对人眼安全的红色激光外,还提供蓝色激光配置的机型,适用于扫描表面反射性较强或对红色激光不可见的物体。

现代电子科技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使系统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单个3D轮廓传感器的视野无法满足要求的应用,用户可以组合多个3D轮廓仪进行同步检测,或者在物体需要进行360°检测的情况下使用多个3D轮廓仪。

多传感器装置示例

多传感器装置示例

此类应用的示例包括大型木板、金属、石膏板、塑料和各类冲压件的检查。每侧具有不对称特征的冲压件需要在物体周围使用多个传感器。这要求所有传感器都以适当方式进行配置,使得生成的3D图像能够以真实方式呈现物体。要实现这一点,所有传感器需要精确同步以生成组合图像,方便测量。

汽车轮胎的3D检测是使用3D轮廓传感器的一个典型应用。

汽车轮胎的3D检测是使用3D轮廓传感器的一个典型应用。

局限性和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3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在性能、成本和可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需要考虑一些问题才能实现成功的系统集成。由于激光三角测量需要观察角度,因此遮挡通常是一个问题。遮挡是由几何三角测量引起的轮廓仪定位角度产生的阴影。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或两个激光器和多个相机。传感器还可能限制系统的整体速度和性能。激光散斑也是一个挑战,它是激光本身产生的固有噪声,会降低系统的分辨率。

主要市场和应用

尽管如此,基于3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系统仍然适用于种类繁多的应用,包括电子和半导体生产、机器人、汽车制造和一般工厂自动化等众多细分市场中的线上高度测量。

3D激光三角测量技术:为机器视觉提供深度

工业

  • 在线检测
  • 体积测量
  • 机器人引导
  • 间隙和段差测量
  • 表面检测

电子

  • 芯片导线检测
  • BGA和微型BGA检测
  • 锡膏检测
  • PCB裸板和装配板检测

机器视觉

  • 零件检测
  • 零件识别
  • 压印OCR
  • 压印条形码
  • 胎圈检测
  • 抓取-贴装
  • 木材和木料检测
  • 角度测量

查看更多:3D成像、3d映射、3D视觉、人工智能、自动光学检测、GigE、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机器视觉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Lattice Nexus的最高逻辑密度产品系列具有一流的能效、性能以及小巧的尺寸

低功耗可编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莱迪思半导体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NASDAQ: LSCC)推出了Lattice CertusPro™-NX通用FPGA系列。作为即将在短短18个月内推出的第四个基于Lattice Nexus™平台的设备系列,CertusPro-NX延续了莱迪思对FPGA创新的承诺,与同类设备相比,具有领先的能效、更高的带宽、更小的外形尺寸,并且是同类产品中唯一支持LPDDR4外部存储器的FPGA。CertusPro-NX FPGA具有先进的性能和目前Nexus设备中最高的逻辑密度,旨在加快通信、计算、工业、汽车和消费市场的应用开发速度。 

The Linley Group首席分析师Linley Gwennap表示:“许多边缘设备需要低功耗以优化热管理;需要高系统带宽以加快芯片间通信;需要外形小巧的组件以实现紧凑的设备设计;需要强大的内存资源来支持数据处理;以及需要高可靠性以实现任务关键型应用。莱迪思的 CertusPro-NX FPGA 解决了所有上述问题;特别是它们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方面远超竞争对手,并且与同类产品相比功耗更低。” 

莱迪思半导体产品营销高级总监Gordon Hands表示:“莱迪思不断寻找创新的方法并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产品,而莱迪思CertusPro-NX FPGA正是我们兑现这一承诺的最新范例。CertusPro-NX的设计性能和差异化特点使其具有以往低功耗 FPGA无法实现的功能,可以支持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渴望为客户提供的下一代边缘应用。” 

CertusPro-NX FPGA旨在支持客户在广泛的应用中进行创新,包括智能系统中的数据协同处理、5G 通信基础设施中的高带宽信号桥接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系统中的传感器接口桥接。莱迪思CertusPro-NX FPGA系列的主要特点包括: 

  • 一流的能效 – CertusPro-NX设备利用莱迪思在 FPGA 架构和低功耗 FD-SOI 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具有卓越的性能,功耗是同类FPGA竞争产品的四分之一。
  • 一流的系统带宽 – CertusPro-NX FPGA 最多支持八个可编程 SERDES 通道,速度高达 10.3 Gbps,提供同类产品中较高的系统带宽,以支持常用的通信和显示接口,如10 Gb以太网、PCI Express、SLVS-EC、CoaXPress和DisplayPort。
  • 优化的边缘处理 – 为了满足边缘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对强大数据协同处理的需求,CertusPro-NX FPGA 的可用片上内存比其他类似的FPGA 高出多达 65%。CertusPro-NX 设备是目前唯一支持LPDDR4 DRAM内存标准的低功耗FPGA,该标准因其预计的长期可用性而受到青睐。
  • 高逻辑密度 – CertusPro-NX FPGA最多支持10 万个逻辑单元,目前在所有基于Nexus的FPGA中提供最高的逻辑密度。
  • 行业领先的可靠性 – 任务关键型汽车、工业和通信应用必须具有高可用性,以实现可预测的性能并确保用户安全。得益于Lattice Nexus平台的创新,CertusPro-NX设备的抗软错误能力提高了 100 倍之多。
  • 相比同类产品更小的外形尺寸 – CertusPro-NX FPGA 的设计尺寸为81mm2,而同行产品的尺寸是其6.5倍。对于工业相机开发人员或通信系统中使用的 SFP 模块的来说,小尺寸是一个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

CertusPro-NX与今天同时发布的最新版Lattice Radiant ®设计软件兼容。莱迪思已经向选定的客户出货CertusPro-NX 样品。如需了解有关上述技术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关于莱迪思半导体

莱迪思半导体(NASDAQ: LSCC)是低功耗可编程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我们致力于解决从边缘到云涵盖整个网络的客户问题,涉及日益发展的通信、计算、工业、汽车和消费市场。我们的技术、长期关系和一流的支持承诺,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释放创新能力,构建智能、安全、互连的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莱迪思的信息,请访问www.latticesemi.com。您还可以通过LinkedInTwitterFacebookYouTube微信微博优酷关注我们。 

莱迪思半导体公司、莱迪思半导体(及设计)和特定产品名称是莱迪思半导体公司或其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地区的子公司的注册商标或商标。使用“合作伙伴”一词并不意味着莱迪思与任何其他实体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般说明:本新闻稿中提到的其它产品名称仅作识别目的,它们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623005270/en/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实时片内监测可在整个芯片生命周期中为领先的市场应用优化器件利用率

  • DesignWare PVT监控和传感子系统IP核支持面向AI、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消费者和5G市场的尖端技术 
  • 创新的模块化架构为先进节点器件提供新的传感器技术 
  • 完整PVT子系统能够提供芯片内实时监测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近日宣布推出DesignWare®工艺、电压和温度(PVT)监控和传感子系统IP核,用于台积公司业内领先的N3制程技术。PVT监控和传感子系统IP核已被纳入台积公司库和IP质量管理计划(TSMC9000计划),可为客户提供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性能优势,适用于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HPC)、消费品和5G等多种目标市场应用。采用台积公司先进制程的系统级芯片开发者可以利用深度嵌入式PVT监控和传感子系统技术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芯片参数,并在芯片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实时测量和分析动态条件。

基于当今的先进制程技术、基础优化方案、遥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刚加入新思科技的Moortec所提供的芯片内传感技术始终是实现最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要素。子系统中的IP核是新思科技芯片生命周期管理(SLM)平台的基础要素。SLM流程首先将片内传感器和PVT监视器置入芯片,这些传感器和监视器提供的数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芯片性能和功耗情况,并使SLM平台的分析引擎能够在半导体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从早期设计阶段到实际任务模式操作)进行更详细精确的优化。

台积公司设计架构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Suk Lee表示:“台积公司持续与我们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解决客户在功耗和性能方面的设计挑战,并采用台积公司的先进技术为下一代芯片创新提供设计解决方案。新思科技DesignWare PVT监控IP核充分彰显了我们与新思科技持续合作的价值所在,并将继续为双方的共同客户提供产品支持,协助客户基于台积公司N3制程技术实现更佳功耗和性能优势。”

DesignWare PVT子系统的创新模块化设计提供了一种PVT监视器结构,可根据目标应用进行高度配置。该方案专门针对台积公司N3制程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度本地化热分析的分布式热传感器、用于防止热失控的可编程防灾跳闸传感器、以及额外的热二极管,确保在芯片断电时也能进行独立的裸片温度测量。整个系统由第四代PVT控制器控制,可以实现对独立嵌入式监视器和传感器的多实例数据的轻松访问。

新思科技硬件分析和测试事业部副总裁Amit Sanghani表示:“随着市场对于设计复杂性和器件栅极密度的需求不断提升,采用PVT监控技术已成为先进制程节点芯片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新思科技创新型芯片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一部分,全系列DesignWare嵌入式PVT监视器和传感器套件将为广大开发者提供创新的片内传感技术和实时深度芯片监测,从而在整个芯片生命周期中提高产品利用效率。”

DesignWare PVT监控和传感子系统可针对特定行业应用进行配置,现已可供早期客户集成。 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DesignWare芯片内PVT监控和感测IP。 

新思科技DesignWare IP简介 

新思科技是提供面向片上系统 (SoC) 设计的高质量硅验证IP核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广义上的DesignWare IP核组合包括逻辑库、嵌入式存储器、PVT传感器、嵌入式测试、模拟IP核、有线和无线接口IP核、安全IP核、嵌入式处理器和子系统。为了加速原型设计、软件开发以及将IP核整合进芯片,新思科技IP核Accelerated计划提供IP核原型设计套件、IP核软件开发套件和IP核子系统。新思科技对IP核质量的大量投入、全面的技术支持以及强大的IP核开发方法使设计人员能够降低整合风险,并加快上市时间。垂询新思科技DesignWare IP详情,请访问https://www.synopsys.com/designware

关于新思科技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是众多创新型公司的Silicon to Software™(“芯片到软件”)合作伙伴,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作为一家标普500强公司,新思科技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半导体IP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提供业界最广泛的应用安全测试工具和服务组合。 无论您是创建先进半导体的片上系统(SoC,System of Chip)设计人员,还是编写更安全、更优质代码的软件开发人员,新思科技都能够提供您的创新产品所需要的解决方案。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ynopsy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简称成都移动)携手华为在天府国际机场部署5G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打造全国首个泛在千兆体验5G机场。当前实测航站楼出发大厅值机岛区域多点位用户体验速率超1Gbps,相比普通5G网络,单用户平均体验速率提升26%以上,单用户峰值速率可达1.25Gbps;同时在多用户使用5G网络时,分布式Massive MIMO能有效提升网络容量,用户体验速率也将明显提升。无论是普通旅客出行还是机场5G智慧出行应用业务,均能获得稳定的超高速移动网络体验。5G体验从峰值千兆到泛在千兆,将极大满足旅客智慧出行的极致体验需求。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市第二座新建设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之一。天府国际机场有2座航站楼,建筑面积共71.96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飞机起降3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对于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通常在机场需停留较长时间,5G网络将会陪伴旅客观看视频、聊天、新闻等,无处不在的超高速网络体验将成为乘客的核心需求;同时各大航空公司在陆续推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出行应用,如VIP客户识别,行李跟踪、AR地图导航等,进一步为乘客出行带来更大便利。

本次成都移动采用华为室内数字化小基站设备,开通5G分布式Massive MIMO软件功能,在各业务场景均能获得高速体验。分布式Massive MIMO是支撑5G泛在千兆网络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是将5G室外的Massive MIMO技术创新性引入到室内分布式架构上,打造成室内分布式的Massive MIMO,并且进一步联合波束赋形和多用户MIMO等关键技术实现5G网络容量与体验的双提升。从用户体验角度,分布式Massive MIMO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信号质量,避免多小区组网下引入的同频干扰问题,使得在5G信号覆盖区域内均可达到高速率、高体验。

成都移动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5G网络服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四川重要的新地标,在天府国际机场打造5G泛在千兆网络,将极大的提升重大交通枢纽场景的用户体验,为旅客出行体验,机场、航空公司丰富智慧出行应用提供优质的网络基础。

来源:华为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5日,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的VIDAA 72671平台智能电视产品颁发了ETSI EN 303 645物联网(IoT)产品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认证证书,海信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证书的电视品牌。TU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事业群副总裁、高级工程师陈伟康博士、TUV莱茵青岛公司执行董事王会波、TU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电子信息集团总裁、视像科技公司总裁于芝涛、国际营销助理副总裁刘勇等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陈伟康博士表示:“TUV莱茵与海信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领域一直是默契的合作伙伴。此次TUV莱茵全球首张ETSI EN 303 645认证的颁发,突显了双方对最新技术应用和更高品质标准的不懈追求。”

ETSI EN 303 645标准于2020年6月发布,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与相关产品生产商、学术界和政府合作开发,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基本的评估方法,限制网络犯罪分子控制全球设备、发起DDoS攻击、挖掘加密货币或偷窥用户,减少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该标准从两方面对产品进行评估,即网络安全规定和数据隐私保护条款,重点关注技术控制措施及组织措施,以对抗网络安全缺陷,解决针对网络安全弱点、漏洞等的初级网络攻击。

在此次认证中,TUV莱茵根据ETSI EN 303 645标准的网络安全规定及隐私保护要求,采用全面的设计评估审核、安全相关验证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整体评估。

ETSI EN 303 645标准广泛适用于联网儿童玩具和婴儿监视器、烟雾探测器、门锁、智能相机、电视机和扬声器、IoT网关、可穿戴设备、家用智能电器等消费IoT产品,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IoT产品安全性的信心。

海信与TUV莱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信与TUV莱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颁证仪式后,双方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TUV莱茵与海信合作已有20多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为海信产品的安全、质量及网络安全提供全方位支持。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依托TUV莱茵在检测认证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丰富经验,协助海信在各业务领域进行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6日,华为心声社区公开《任总与2020年金牌员工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这份讲话纪要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提到了华为的文化、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员工在困难时期应该所持有的态度。任正非表示,不要因美国打压华为而不认美国是老师,且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另外,华为需要多基因融合突变防止内卷。“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心声社区、遍地的咖啡馆、AT的任职年限、专家委员会的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任期制等,都是改变单基因遗传,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任正非如是表示。

以下是发言全文:

任正非:在探索人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没有错误、完全纯洁的人其实就是“瓷器”,一砸就碎,人往往是在与错误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你们被评为了金牌员工,但不要背上金牌员工的“包袱”,回家把金牌交给家人挂起来,自己忘了,继续往前奋斗。别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接班人”。

我认为,人生应该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前进的,不要好高骛远,别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可能努力也达不到,一生都会失败。《铃儿响叮当》的词曲作者皮尔彭特,他一生曾不断给自己订立的目标都太高,奋斗一生都没有实现,87岁还一事无成。后来出去过圣诞节,坐在雪橇上随口哼了一首歌,却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是接班人,从而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放下金牌的包袱,只管努力前进,很多东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1. 程(人力资源管理部):我现在负责公司人才堤坝项目,是一名职场老兵,但也是一位华为新人。我加入华为两年时间,是在“5·16”前两个月加入的,在危急时刻加入公司奋斗,我觉得非常荣幸。

任正非:我要祝贺你,才入职两年时间就获得了金牌奖,真了不起!

你们最主要是将外部经验带入华为,对“游击队”进行整改,让我们逐步转为“正规军”。因为华为公司这30多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虽然我们在向“猫”学习,但其实学得还不像,至少我们还不会“上树”,现在你们带来了职业经验,就要教我们“老虎”怎么上树。这样三、五年以后,我们渡过困难时期,才有更强大的战略地位。

华为像蛭形轮虫一样是单基因文化,需要多基因的冲突、多基因的融合产生突变。这些突变有利于潜力的爆发。

2. 冯(集团财经):我一进公司就去到海外,在尼日利亚常驻了八年时间,今年刚回国参加财经两类CFO战略预备队培训。请问任总,针对我们两类CFO工作有什么指导要求?

任正非:你是在拉各斯吗?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海外政策是垂直提拔,来自国内外财经、审计等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大多数都到海外从担任PFC开始,通过PFC熟悉公司的业务,滚一身泥巴,洗个热水澡,从外行变成内行。我们搞财务的人不能只会“拨拨算盘”,一定要懂业务,不懂业务叫会计,懂得业务才是财经。我们让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实践中滚一滚、爬一爬出来,将来才有机会担负一些重任。不是任命了再学,而是充满电,时刻准备着。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做小项目CFO了,那你敢不敢去做小项目CEO?一个项目的CEO比CFO的工作要复杂很多。首先,CEO要做计划,如果机器设备都不熟悉,怎么能做出计划?第二,如果没有实践过,连工时定额都不清楚,怎么能做出预算?明白了计划、预算、核算,能做CFO了,那能不能做概算?如果这几种都不是很清楚,那上升通道就窄了。洗过这些澡,你的能力就大大地提升了。

我们在海外贯彻“蒙哥马利计划”,让优秀人员可以走垂直提拔的道路,现在公司组建的新部门、新公司大多数骨干都是在海外选调的。比如,走了一个地区部总裁,就要提几个补充上来,补充上来的人的位置又要补充,一连串地提拔,这样给年轻人一个垂直上升的空间。一些胸怀大志、有潜力的年轻人应尽早去海外。

有人会有疑问:“目前海外市场不如国内,为什么海外的待遇比国内好呢?”这就是鼓励青年人去。也有人误解“去艰苦国家就要过艰苦的生活”,这是不正确的。比如,我们南苏丹代表处,三名中方员工,有两栋大别墅,篮球场、游泳池、电影院、音乐厅、咖啡厅……全都配备,我们还要加快海外环境改善的落地。因为公司规定,艰苦国家生活是要达到瑞士富人的生活标准,工作环境要达到欧洲标准,所以他们把生活和工作全分开。海外的办公环境、生活环境都要达到一定的高标准,艰苦奋斗是指精神上的,我们要倡导和营造一个有品质的环境,让海外员工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开放和高效。

为什么我们要鼓励员工走向最艰苦的地方?不仅仅是思想意志的锻炼,而且是业务的需要。因为公司很快就要云化,云化以后,只要那边有一个“前站”,我们的“云”就能到那里去,所以我们能走出国门。所以,我们要继续贯彻加强对海外员工的关怀,对艰苦地区工作员工的关怀,关怀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物质条件问题,二是思想及业务的培养和晋升机会。

为什么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写着“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而我们在非洲的口号是“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因为黄埔军校是在解构一个社会,它本身不能创造财富,所以要求学员要有使命感、奋斗精神,没有物质激励,想要升官发财就不要去了。而我们现在是在建设一个“新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也造福自己,同时有足够的资金,为什么不允许有志青年升官发财呢?而且国内条件这么好,对比之下,应改善国外艰苦地区员工及家属的安全及生活保障。整个海外工作、生活环境都要适当改善,达到较高标准。因此,我们的优秀青年不仅要有使命感,也要获得合理报酬。我们经常强调“雷锋精神”,但我们不是按雷锋精神来进行价值分配的,而是要按劳取酬的。我们只是强调精神上要“雷锋”,分配上按贡献取酬。当然,现在我们的评价并不是完全公正的,但我们逐步会走向公正,希望更多人在各类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来。

3. 裴(运营商BG):我是GTS的一名老兵,在公司奋战16年,当过项目经理,也就是您刚提到的小项目CEO。我刚从菲律宾回来,您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指示?

任正非:你既然做过小项目CEO,将来应该还想往上走一点的,那你能不能去做大项目的CFO,做审计?你要具备这些能力。我们一直强调,公司要有一部分人永远做专业的工作,逐渐往上走,为公司做出贡献;而干部要熟悉多个领域,否则决策的时候可能会犯错误。美国军队明确最高的士官等同于中将待遇。

4. 吴(制造部):我来自制造部,是做精密光器件的员工。“5·16”以后,我们器件这块也在快速发展,任总用“浆糊”这个大智慧把员工粘接在一起,我们则是用胶水把一个个小透镜粘好,当然我们的要求是纳米级、微米级的,希望任总能来现场给我们更多指导。

任正非:技术领域分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只能被发现,因为它是客观规律,不是可以创造的;技术是创新,汽车就是一个技术,但是可以有多种汽车;工程是追求精益求精的领域。这三者不要混淆,三种不同的路线,三种不同的考核方法。

科学,不要怕犯错误。我曾和大学生座谈时讲过:“科学史上,有一种生存了八千万年的蛭形轮虫,经历了地球上多少灾难,它还活着,为什么?多少科学家研究了数十年,有些科学家因找不到雄的蛭形轮虫而发大火,实际上他已经走到诺贝尔奖的边上了,最后由比利时一位女科学家发现它是单性繁殖。两性繁殖,两条基因链的结合会产生突变,会有优秀的一代产生。”

回顾五千年历史,皇帝身边能当宰相的一定都是优秀的人,但是宰相一犯错,往往就会被灭九族,血脉不留,其实就是把这条基因给断了。农民起义,进城杀富人,斩草除根,也是不留基因。但是如今开放改革,发现冒出很多新的事物,这就是开放改革,引入多种文化冲突,两条基因融合产生的突变,产生的优秀结果。为什么蛭形轮虫的单基因链能存活八千万年?单亲繁殖的基因链若有病变、有问题,遗传下去不就灭绝了吗?科学家发现蛭形轮虫的基因链会断裂,又会重新整合,这不就是两条基因融合产生突变,在优选吗?所以它们经历八千万年,经历多少灾难,还是存活了下来。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心声社区、遍地的咖啡馆、AT的任职年限、专家委员会的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任期制……都是改变单基因遗传,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工程领域要精益求精,这不叫内卷,内卷是发生在不应该进行精益求精的地方。科学是犯大量错误以后才能有所发现,技术创新也是会有大量失败,但是工程呢,比如一座大桥的建设不是可以随便创新的,那样大桥可能就容易垮塌,大桥的工程方案是经过了千百次论证,才敢用这个公式来设计大桥。所以,你们做光相关的器件,也要走这个路线,扎扎实实,精益求精。

5. 樊(2012实验室):刚才您提到科学家,请问公司是如何定位科学家的?

任正非:科学家、技术发明家,还有工程专家,在公司里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大家不要去背上这个包袱,去想哪些是科学家,哪些是技术专家……我们都是概念性的泛指,对员工没有进行区分。社会上可能比较严格,要对应社会给他们的地位,要享受国家待遇,他们有严格的标准。我们是自己给自己“煮饭”,只是分饭的代码?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太横向比较,只是紧紧盯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周边的协作需求队伍。

6. 陈(供应链管理部):我来自供应链,有幸参与这两年供应链的一些会战。未来供应链业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难,您认为在供应链这一块的专业能力,有哪些需要提升?我们方向在哪?

任正非:供应链是复杂,但也是有机会的,因为虽然复杂,但并不代表只有我们公司复杂、别人不复杂。我们这么大的公司,如果很简单地做出来东西,还卖这么高的价格,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不怕复杂,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然后创造价值。有机会学一些系统工程学、统筹学、控制论……,有益你的进步。最简单的读物就是华罗庚的“优选法”、“统筹学”。

7. 邓(云与计算BG):我现在做鲲鹏相关的业务,请问您对鲲鹏有什么指导意见?

任正非:就是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不可能做到半途就不做了,那会害了多少合作伙伴?

8. 徐(消费者BG):我是来自平板与PC PDU的员工。由于美国制裁,我们的业务非常困难,未来我们是不是要坚定国产化的方向往下走?

任正非:中国是不是全球的一部分?是。所以,我们坚持全球化也就包含了国产化,我们不可能走向封闭,必须走向开放。我们仍然要坚持向美国学习,它百年积累,灵活的机制,在科学、技术上还是比我们强很多。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网民问,陈平讲的美国和任正非讲的美国,是同一个美国吗?陈平讲的是社会问题,我讲的是科学、教育和技术问题,角度不一样,说的是同一个美国。社会问题太复杂,让政治家们去解释;科学是真理,只有一个答案,科教是比较单纯的,这方面美国是强大的,它百年的基础是比较牢实的。我们不能因美国打压我们,就不认为它不是老师,不向美国学习,这样会走向自闭。

9. 杨(ICT战略与Marketing):我在湘钢项目里待了一年多,我们5G ToB已经进入不少行业,但目前在整个行业咨询和顶层设计上,我们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煤矿行业已经成立了军团,在其他行业,我们是怎么考虑的?

任正非:任何一个新技术的成长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5G也不是万能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从信息产业来看,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大概需要10年左右才能发育成熟,这已经比工业革命时期的速度快很多了,比如火车的发明到火车的规模化使用,就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工业革命60年一个台阶,信息革命基本是10年一个台阶,我们现在刚刚进入这个市场,它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未来的体现,短时间还没有那么快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10. 巫(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我来自流程IT,以前一直服务于公司内部,现在我们也组建了军团想要走出去,请问任总对这一块有什么期望?

任正非:现在还是先老老实实服务好内部。比如内部ID的统一,如果不是强力推动,内部的ID都不能够统一,每登录一个内部平台,都需要重新输入一次ID信息。内部ID的统一都如此艰难,想走出去,走到哪里去?支持我们自己内部发展的IT,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要走出去?所以,虽然流程IT在网络安全性方面做得不错,但我们现在还是要先把内部问题做好,这是主要目标,再考虑如何把系统走到外面去,不要盲目地走出去。

11. 韩(云与计算BG):我来自于数据存储。过去工业社会,我们感觉社会流动的血液是石油,未来信息社会流动的血液是数据,而存储是数据最底下的基石,您对存储这块怎么看?

任正非:我认为,未来数据会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但中间建立的协调性方面,在华为公司还是一个弱项,水平还很低,目前我们CPU平均利用率只有15%,有没有能力把CPU的利用率提高到35%呢?这样客户不需要多花钱,就多增加一倍的能力。我们的算力是走集群计算的道路,提高每个计算单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责任。因此,必须有好的中间件。

大家应该向小鸟学习,鸟妈妈含着虫子飞回鸟窝,这么多小鸟嘴张开着,嗷嗷待哺,它怎么知道哪一只喂过,哪一只没有喂过呢?这就需要调度好。你们的数据调度软件,像鸟妈妈一样能做好了。我们协调的中间件做好了,每个CPU得到均匀的数据,而且提高35%,这样不需要增多投资,客户就能解决问题,那怎么会不满意呢?但事实上,目前我们还做不到。

华为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都要用最好的东西,做最好的事情。比如,买菜大妈使用的存储系统需要最好的吗,需要用石英玻璃来制作嘛?不需要。可能买完菜,收完钱,数据就不要了。那我们的存储有没有分类,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降低客户的负担?我在云的讲话纪要,徐直军加了一句话:“极简的架构,极低的成本”,我加几句话“极简的组织架构,极简可靠合理的流程,干部、专家的考核极简化” ,否则我们不能生存。社会的竞争,我们不能自己改变自己,它就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12. 耿(运营商BG):我来自运营商BG MSSD,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数字化工具来支撑BCM业务的运行。在运营商领域的数字化拓展能力上,您有什么指示和要求?

任正非:我们还是要加强对基础的建设,因为华为公司从“游击队作风”转化到“地方部队”,还没有成为“正规军”。你看现在的正规军组织能力有多强,但我们还不够,主要体现在:第一,开发工具没有统一;第二,代码仓没有统一。以前研发大多数是“诸侯”,有些高级干部是“土包子”,自己不懂技术、没有能力,还按照自己“土包子”方法,每家都来开发自家工具,每家都有自己的代码仓,这样开发出来的工具就不统一。就像我前面说的,统一内部ID都如此困难,如果不是公司强力让几个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统一,那公司现在还是“游击队”一样松散的组织。

以前的老师傅就会说:“一要手艺巧,二要工具妙”。华为公司在工具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要统一“诸侯”。现在公司文件已有要求,所有干部都要通过资格考试,如果不具有这种资格,就要换岗。去年软件系统的干部下台率好像是69%,并不是说都辞职了,而是转到别的岗位上去。

13. 李(全球采购认证管理部):我来自生产采购认证部。现在国际环境变化很大,我们与国外供应商接触有很大阻碍,并且越来越难了,您有什么建议?

任正非:首先要好好合作,诚心诚意与别人合作。工作本来就很难,没有困难,凭什么你们要拿这么高的工资?有困难,就说明我们做得了,别人做不了,说明了我们的价值。

人类社会没有哪一步的前进是容易的。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觉醒年代》,在共产党成立初期,李大钊、陈独秀为了推动革命,脱下长衫,走入工农,到工厂去教工人们识字,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传播革命道理。百年来我们走过了多少曲折。这么重要的电视剧,大家一定要看。

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心声社区(ID:HWxinsheng)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被誉为工业设计领域 “奥斯卡”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以及“iF设计大奖”正式公布,华为BladeAAU Pro凭借出色的设计,成为唯一同时获得该两项大奖的通信基站产品,这既是行业对产品工业设计及整机工程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华为产品综合实力的肯定。

自2019年华为推出第一代BladeAAU产品以来,其有源天线+无源天线一体化的设计,卓越的性能以及超高的集成度,让运营商实现在一根抱杆上同时部署所有频段和制式,成为单抱杆场景下运营商的建网首选;

2020年10月份,华为发布了新一代的BladeAAU Pro产品,将性能及集成度再次提高一个台阶:

  • 有源天线部分的通道数从32升级至64通道,满足更高容量场景;
  • 无源天线部分频段接口进一步升级,为运营商全频段演进铺平道路;
  • 性能提升的同时保持工程体积不变,支持分体安装和一体化多种安装方式,灵活应对各类部署场景。

BladeAAU系列产品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规模商用。在瑞士,BladeAAU降低运营商站址获取难度,助力运营商5G快速部署;在中国,通过BladeAAU实现5G挂高提升,增加覆盖,提升用户5G体验。

“独特的设计可以实现单个工具完成部署及维护,而且其简洁清爽的设计以经过深思熟虑的配色方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审团如此评价BladeAAU Pro。

华为SingleRAN产品线总裁马洪波表示:“华为BladeAAU Pro同时获得iF和红点两项国际设计大奖,是行业专家对华为极简产品设计理念的认可,也展示了华为无线基站工业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实力。华为将持续创新,帮助运营商多快好省的部署5G网络。”

奖项简介:
德国iF设计奖自1953年设立以来,已被公认为全球优良设计的标杆。该奖项由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近60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在严谨的评选标准与程序下选出在设计、体验、创新等方面表现杰出的产品。红点奖是1955年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设立,为全球工业设计界权威的设计奖项,以评选标准苛刻而著称,入选产品须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创新特点,代表着该领域全球最高工业设计水平。

来源:华为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40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