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Linux 5.10作为最新的长期支持版本在宣布时只打算维护到2022年底,但在足够多的公司加紧帮助测试之后,Linux 5.10 LTS现在已经确认可以被维护到2026年底。Linux 5.10 LTS原本只是要维护到明年年底,但是之前的内核如Linux 5.4 LTS被维护到2024年,甚至Linux 4.19 LTS和4.14 LTS也会进入2024年,这就让人觉得比较奇怪。
Linux 5.10 LTS的生命周期很短是因为帮助测试与发布候选程序和/或承诺使用这个内核LTS系列的资源的开发者/组织的数量有限。但是现在有足够的参与者致力于此,这就使得Greg Kroah-Hartman有信心确认他和Sasha Levin将维护内核到2026年12月。
此次改动之后,将使Linux 5.10拥有长期支持版本的常规6年声明周期。同时,Linux 4.4 LTS在运行六年后将于明年年初被淘汰。
目前活跃的Linux内核发布分支和对Linux 5.10到2026年的确认可以通过Kernel.org找到。
这是个好消息,Debian 11、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下一个版本,以及其他使用这个2020年Linux长期支持分支的版本都会因此而获益。
来源:cnBeta.COM

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路科技”)科创板IPO申请已于4月30日获得受理。
△Source:上交所截图
资料显示,安路科技是一家致力于FPGA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FPGA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目前,安路科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FPGA芯片供应商,2020年,安路科技产品出货量已突破两千万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产业中。
股权方面,安路科技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前,安路科技拥有4名国有股东,分别为华大半导体、产业基金、上海科创投、以及深创投集团,其中华大半导体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34%。
△Source:安路科技招股书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A股上市公司士兰微亦持有安路科技3.32%的股份,其与士兰创投合计持有安路科技6.64%的股份,为第五大股东。
财务方面,报告期各期,安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852.03万元、1.22亿元、2.81亿元,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91%。
△Source:安路科技招股书截图
据悉,自成立以来,安路科技一直采取Fabless的经营模式,而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其余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等供应商代工完成。
目前,安路科技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以境内为主、境外为辅的供应链体系,主要合作的晶圆代工厂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封装测试厂包括华天科技、旻艾半导体、伟测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安路科技此次拟募集资金10亿元,将主要用于新一代现场可编程阵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现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研发项目、以及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Source:安路科技招股书截图
其中,“新一代现场可编程阵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在公司PHOENIX系列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进PHOENIX系列芯片的升级迭代,满足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广泛需求;
“现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研发项目”将聚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产品,战略布局低功耗FPSoC和高性能FPSoC两个方向,并开发新一代FPSoC软件系统,进一步扩展现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市场。
文:全球半导体观察

近日,中国证监会修改公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通知》指出支持和鼓励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的企业申报科创板。
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的通知
上证发〔2021〕23号
各市场参与人:
为了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引导和规范发行人申报和保荐机构推荐工作,促进科创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有关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详见附件),已经本所理事会审议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所于2020年3月27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上证发〔2020〕21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附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2021年4月修订)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引导和规范发行人申报和保荐机构推荐工作,促进科创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以下简称《审核规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和推荐,应当基于《指引》和本规定中的科创属性要求,把握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发行人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应当对照《指引》和本规定中的科创属性要求,对其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进行自我评估。保荐机构推荐发行人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应当对发行人是否符合与科创板定位相关的科创属性要求,进行核查把关,作出专业判断。
第三条 科创板优先支持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等先进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等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上市。
第四条 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发行人,应当属于下列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
(二)高端装备领域,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服务等;
(三)新材料领域,主要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相关服务等;
(四)新能源领域,主要包括先进核电、大型风电、高效光电光热、高效储能及相关服务等;
(五)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高效节能产品及设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先进环保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及相关服务等;
(六)生物医药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制品、高端化学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服务等;
(七)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
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第五条 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同时符合下列4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
(一)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其中,软件企业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0%以上;
(二)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项以上,软件企业除外;
(四)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者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采用《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五)项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发行人除外。
第六条 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本规定第五条指标,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
(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核心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主营业务;
(三)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四)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五)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
第七条 发行人申报时,应当按照本规定所附示范格式的要求,提交关于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专项说明。专项说明应当突出重点,直接明了,有针对性评估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要求。
第八条 保荐机构应当围绕科创板定位,对发行人自我评估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尽职调查,重点对发行人科创属性认定的依据是否真实、客观、合理,以及申请文件中的相关信息披露进行核查把关,并按照本规定所附示范格式的要求,出具专项意见,说明具体的核查内容、核查过程等,同时在上市保荐书中说明核查结论及依据。
保荐机构核查时,应当结合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不应简单根据相关数量指标得出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结论。
适用本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第(七)项的,保荐机构应当充分论证、审慎推荐。
第九条 本所发行上市审核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着重从以下方面关注发行人的自我评估是否客观,保荐机构的核查把关是否充分并作出综合判断:
(一)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
(二)发行人的行业领域是否属于《指引》和本规定所列行业领域;
(三)发行人的科创属性是否符合《指引》和本规定所列相关指标要求;
(四)如发行人的科创属性未达到相关指标要求,是否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情形;
(五)本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本所可以就发行人的科创属性向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履行正式咨询程序,参照咨询意见作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审核判断,并按规定程序出具审核意见。
第十一条 发行人应当在招股说明书中,就第三条至第六条规定的科创板支持方向、行业领域、科创属性指标或者相关情形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
第十二条 发行人拟披露的与科创板定位相关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披露后可能导致其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或者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可以向本所申请豁免披露。
第十三条 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可在申报前,就本规定相关条款的理解和适用,向本所进行咨询。
第十四条 本所对保荐机构推荐企业到科创板上市的行为实施自律监管,对违反本规定的保荐机构可以按规定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本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上证发〔2020〕21号)同时废止。本所其他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件:1.关于发行人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专项说明(参考示范格式)
2.关于发行人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专项意见(参考示范格式)
附件1
关于发行人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专项说明
(参考示范格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我公司对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进行了充分的自我评估,出具本专项说明,并保证本专项说明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公司简介与主营业务概述
二、公司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的说明
(一)公司符合行业领域要求
(二)公司符合科创属性相关指标要求
备注:采用《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五)项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四)项指标的要求;软件企业不适用上述第(三)项指标的要求,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应在10%以上。
(公司可选择科创属性相关指标一或者科创属性相关指标二进行说明。选择科创属性相关指标二的,可选择其中任意一项情形进行说明。)
(三)公司关于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具体说明
公司应当结合自身和行业科技创新实际情况,客观准确地对自身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情况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公司的技术先进性及其表征。公司根据研发的技术及其功能性能、取得的研发进展及其成果、获得的专业资质和重要奖项等,详细说明拥有和应用的技术及其先进性。
2.公司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及其依据。公司结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先进技术应用形成的产品(服务)以及产业化情况,核心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研发投入情况,在境内与境外发展水平中所处的位置和在所属细分行业领域的排名情况,保持技术不断创新的机制、安排和技术储备等情况,说明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及其相关依据。
3.公司符合科创板行业领域及其依据。公司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领域划分,公司拥有和应用的核心技术、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技术应用的具体领域等,说明属于的科创行业领域及其认定依据。公司属于科创行业领域中其他领域的,应详细说明理由和依据。
4.公司符合科创属性相关指标及其依据。公司根据所选择的科创属性相关具体指标,说明符合该项指标的具体情况、计算基础和计算方法。
(四)公司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如有)
三、结论性意见
经充分评估,发行人认为自身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科技创新行业领域和相关指标等科创属性要求。
××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附件2
关于发行人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专项意见
(参考示范格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保荐机构及指定的保荐代表人已经勤勉尽责,诚实守信,严格按照相关业务规则、行业执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对××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进行了充分的核查论证工作,出具本专项意见,并保证所出具意见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发行人简介与主营业务概述
二、保荐机构关于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核查情况
(一)发行人技术先进性的核查情况
保荐机构应对发行人研发的技术及其功能性能、取得的研发进展及其成果、获得的专业资质和主要奖项等进行核查,并就发行人拥有和应用的技术及其先进性发表核查意见。
(二)发行人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的核查情况
保荐机构应对发行人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相关要求,先进技术应用形成的产品(服务)以及产业化情况,核心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研发投入情况,在境内与境外发展水平中所处的位置和在细分行业领域的排名情况,保持技术不断创新的机制安排和技术储备、市场认可程度等情况进行核查,并就发行人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发表核查意见。
(三)发行人符合科创行业领域的核查情况
保荐机构应根据相关权威产业分类目录、规划或指南的规定,核查发行人所属行业领域是否属于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行业领域,说明理由和依据,并就发行人主营业务与所属行业领域归类是否匹配,与可比公司行业领域归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发表核查意见。若发行人认定属于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保荐机构应详细说明理由和依据。
(四)发行人符合科创属性相关指标的核查情况
保荐机构应对报告期内发行人的研发投入归集、营业收入确认,研发人员认定,发明专利权利归属、有效期限、有无权利受限或诉讼纠纷以及在主要产品(服务)中的应用,营业收入增长等情况,或者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情形进行核查,并就发行人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科创属性相关指标发表核查意见。
(五)保荐机构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如有)
三、关于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结论性意见
经充分核查和综合判断,本保荐机构认为发行人出具的专项说明和披露的科创属性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发行人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科技创新行业领域和相关指标等科创属性要求。
××保荐机构
年 月 日
点击“下载附件”
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近日,配件厂商 HYPER 推出了三款经过谷歌“Works With Chromebook”认证的 USB-C 设备。包括拥有 14 个端口的扩展坞,5 个端口的简易扩展坞和 USB 网卡。虽然没有起认证的 USB-C 设备也可以和 Chromebook 一起使用,但无法百分百确定。而经过认证的这些 HYPER 设备确保是兼容的。
通过谷歌“Works With Chromebook”认证的 USB-C 设备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 HyperDrive 14-port USB-C Docking Station。该扩展坞提供了 14 个扩展坞,可以将你的 Chromebook 变成一个强大的桌面。这个扩展坞不仅能够给 Chromebook 充电,还增加了 USB-A 端口、千兆以太网、HDMI、DisplayPort 和 3.5mm 耳机端口。
另外两款产品是 HyperDrive 5-port USB-C Hub 和 HyperDrive USB-C 2.5Gbps Ethernet Adapter。前者提供了USB-A、千兆位以太网和HDMI;而后者提供了更快速的网络端口。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Chromebook 只适合上网使用。但事实上,这些运行 Chrome OS 的设备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在教育、企业和个人市场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Chrome OS 并不局限于网络应用,而且可以运行很多桌面 Linux 和 Android 应用程序,更重要的是 Chrome OS 要比 Windows 10 系统更加安全。
来源:cnBeta.COM

近日,华为星光系列光终端产品凭借极简的设计、革新的技术、高品质及低碳环保的性能, 赢得2021年德国iF工业设计奖与Reddot红点设计奖两项大奖。此次获奖的华为星光系列产品共11款,涵盖家庭网络光终端和企业网络光终端。
在家庭网络领域,此次获得iF大奖的是人性化的高端全光家庭网络终端华为星光边缘光猫系列产品(Huawei OptiXstar Edge ONT),该产品可与FTTR(Fiber To The Room)光纤组网技术结合,并搭载最新Wi-Fi 6技术,双频并发3000Mbps。将其部署在家庭房间中,能为用户提供超千兆的Wi-Fi网络,无损传输千兆宽带。基于华为iMaster NCE智能云平台管理,网络运维效率提升30%。在设计上,雕塑感轮廓,隐藏式散热孔以及亮哑对比的洁净表面,使产品优雅现代,自然地融入家庭环境。
全光网络全屋覆盖家庭终端华为星光K600系列(Huawei OptiXstar Mesh ONT)Mesh组网产品,通过高速Wi-Fi Mesh组网技术,实现即插即用的便捷化安装,保障全屋的高速Wi-Fi无死角覆盖。产品垂直放置,内置天线,大大减少了桌面空间的占用。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让产品更好的融入到家庭环境中去,创造出人性化的几何美学。多种架构产品可适应各种安装场景,给用户更多选择。
华为星光V800系列智能光猫产品(Huawei OptiXstar eAI ONT V800)荣获德国Reddot红点设计奖。该产品作为用户家庭中的核心网络设备,不但提供了超千兆的Wi-Fi 6高速上网,而且针对不同上网场景提供嵌入式智能化加速,使Wi-Fi时延降低50%;创新的三级节能方案,最大限度从算法级、模块级、结构级,内在软件、硬件到外在整机全面节能,实现绿色通信的节能减排;实验室专业数据显示,为每个客户每年节电38度,比业界平均功耗降低30%。隐藏式散热设计,使整体外观简洁,防止散热结构被落灰堵塞。正面采用了哑光和光泽表面的分离,创造出性能与美观的平衡感;边框与侧面轮廓设计减少了视觉上的重量感。
在企业网络领域,获得Reddot设计奖的华为星光P800E和P600E系列光终端(Huawei OptiXstar ONU),为企业用户提供高速宽带、无线办公、语音、视频监控等多种业务,多规格系列化适配企业不同应用场景。整体设计在简单消费和专业性能的平衡下,提供极致的体验。简洁的产品形态使产品更加友好,通过可识别的CMF(颜色材质表面工艺)和平滑的线形纹理设计,形成强烈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突出华为星光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的品牌特征。
华为星光T800E系列产品是工业级智能光终端,以双链路万兆超宽带通道,高性能转发,-40~70°C工业级宽温域,6kv防雷等能力,为各类工业场景如能源、交通、制造等提供理想的工业生产网络解决方案。产品采用紧凑化的设计,圆角矩形的产品轮廓,简洁且人性化;金属外壳及环形散热齿增加了散热面积,性能提升的同时产品也可稳定工作,充分体现高性能、坚固耐用的特质。精致线形纹理是产品高速传输的性能体现,结合华为logo、红线的应用使整个系列具备更高的品牌识别度。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副总裁&CMO黄志勇表示:“华为星光系列11款光终端产品摘得国际设计类大奖,是业界权威对华为星光品牌的产品设计和品质的一致认可与肯定。华为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从外观设计到性能品质,为家庭用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卓越体验的光终端产品,打造无处不在的全光联接。”
德国iF设计奖自1953年设立以来,已被公认为全球优良设计的标杆。该奖项由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近60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在严谨的评选标准与程序下选出在设计、体验、创新等方面表现杰出的产品。红点奖是1955年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设立,为全球工业设计界权威的设计奖项,以评选标准苛刻而著称,入选产品须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创新特点,代表着该领域全球最高工业设计水平。
来源:华为

近日,MEC点亮行业应用创新峰会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现场举行。在峰会期间,5G MEC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及华为5G MEC联合解决方案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在峰会上成功举办。产业各方将携手打造更多行业应用标杆,凝聚产业力量,促进MEC统一框架标准,推进边缘计算业务创新和产业发展。
5G MEC合作伙伴签约仪式
边缘是未来业务的汇聚点,边缘业务创新和应用集成是实现5GtoB商业成功的关键。MEC作为5G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5G面向千行百业的重要抓手。产业各方应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推动MEC的规模商用部署,实现5G+MEC+行业的价值最大化。
在本次峰会上,北京中盛益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广(上图左)、北京海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苗振海(上图右)和华为云核心网5GtoB解决方案总监谭峰(上图中)代表三方签署了5G MEC合作协议。本次签约将深化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加快打造基于5G MEC的视频分析、动作识别、机器视觉等行业应用,共同探索5G创新示范与实践应用。
此外,在本次峰会上还举行了华为5G MEC联合解决方案认证证书颁发仪式。华为面向合作伙伴开放COMPATIBLE、VALIDATED、ENABLED三种技术认证项目,通过证书形式形成解决方案认证基线,提升联合解决方案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形成产业共识,推动产业发展。
华为云核心网营销工程部总裁马亮、华为云核心网5GtoB解决方案总监谭峰、华为云核心网集成合作部部长刘平代表华为向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盛益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视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视新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颁发了华为5G MEC联合解决方案认证证书。
华为5G MEC联合解决方案认证证书颁发仪式
华为将与产业伙伴加强合作,探索更多边缘应用场景,加快行业应用集成上车,进一步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输出,推进MEC产业繁荣,共创边缘产业新价值。
来源:华为

戴尔及ALIENWARE全家族新品为首届消博会带来非凡体验
ALIENWARE首家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崭新开业
- 戴尔携ALIENWARE外星人、游匣G15、XPS及Inspiron灵越等家族新品,为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助力打call。
- 顶级游戏品牌ALIENWARE 首家海南专卖店开业,成为三亚海棠湾免税城的首家电子数码类专卖店。
- 戴尔科技集团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全球引领者优势,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助力海南数字化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
2021年5月7-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戴尔作为首家报名参展消博会消费电子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携全新ALIENWARE外星人、游匣G15、XPS及Inspiron灵越等全系列家族成员,以其创新及可持续性的科技优势,为全球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注入了前沿的科技活力。消博会期间,ALIENWARE首家海南专卖店在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崭新开业,彰显了戴尔科技集团对海南发展高端消费市场的信心,以及秉承“在中国,为中国”发展战略,积极支持中国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坚定承诺。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开场致辞】
“高、新、优、特“戴尔新品带来非凡体验
位于1号馆消费电子区的戴尔展台,面积500平米,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分为游戏区、创意区、学习和工作区以及娱乐VR体验区,给现场观众带来“高、新、优、特”的新消费体验。
【戴尔展台VR展区吸引参展观众体验】
顶级游戏品牌ALIENWARE外星人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游戏装备,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突破极限,为玩家带来突破虚拟和现实边界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刚刚宣布热血回归的“硬核顽物”戴尔游匣G15,采用“远征”工业设计,其最高配置无双版即将推出,包括耀夜黑、机能绿、皓英灰和暗金黑四种颜色的选择。
XPS旗舰轻薄笔记本,作为戴尔旗下的高端品牌,不断突破创新,探索性能与轻盈的优雅平衡,成为创意及时尚人士追捧的最强生产力工具。
专为年轻人设计的Inspiron灵越,融合戴尔可持续创新理念,采用极简环保设计,让年轻人自由表达,轻松与世界相连。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产品部总经理何晓微博士介绍戴尔新品】
【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产品部总监傅智威介绍戴尔新品】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进步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是戴尔坚持不变的重要战略。戴尔在产品的外观与性能上不断优化创新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使用回收和可再生材料,减少碳排放,加速实现循环经济。为此,戴尔雄心勃勃,制定了2030社会影响力长远目标,包括承诺到2030年,实现客户每购买一件产品都回收一件与之相当的产品;所有的产品包装和一半以上的产品原料来源于回收或可再生材料。
自2014年来,戴尔已经制造了超过4.5万吨的再生塑料零部件,在125个产品生产线上使用 “闭环“可回收塑料,减少11%的碳排放。从2015年起,戴尔通过首创再生碳纤维技术,保证产品在不牺牲耐用性的前提下,更加轻薄。2019年,集团供应链减少150万吨碳排放,等同种植2.5亿颗树。今年初,戴尔推出业内首批使用造纸废料中提取的生物基环保材料产品。目前,集团产品的包装约85%为回收或可再生材料。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戴尔长期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认可,2020年,戴尔荣获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颁发的首张计算机行业闭环塑料回收认证证书。
【戴尔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数字化建设,ALIENWARE率先一步
戴尔是数字化转型的全球引领者,提供从边缘计算到核心数据中心到云计算的整体IT基础架构,全面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AR/VR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海南自贸港数字化发展和高端消费市场建设的最佳合作伙伴。
被誉为游戏PC“王者”和玩家“信仰“的ALIENWARE率先登陆海南。消博会期间,ALIENWARE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免税店在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崭新开业,成为海棠湾免税城的第一家电子数码类专卖店,为戴尔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参加首届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戴尔全新产品为参会者带来工作和娱乐焕然一新的体验。我们还结识了很多新的合作伙伴,并在三亚海棠湾设立戴尔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免税店即ALIENWARE外星人专卖店。 戴尔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我们希望凭借集团引领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成为海南数字化发展的合作伙伴,做好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金钥匙’。”
【左起: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杨善华、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凤、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戴尔大中华区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周兵、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郭奎龙,共同为ALIENWARE三亚海棠湾店剪彩】
中免集团副总经理赵凤表示:“能够在首届消博会上邀请世界顶级游戏品牌ALIENWARE入住三亚国际免税城,意义深远。高端电子数码品类一直是中免集团着重关注的领域之一,此次与戴尔和ALIENWARE的合作,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我们期待ALIENWARE外星人的到来,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为海南旅客带来更多消费选择,实现共赢。”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凤】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是一家独特的企业集团,致力于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戴尔科技集团为客户提供业界全面、创新的从边缘计算、到数据中心、再到云计算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近日,小燕科技发布智能筒灯”毕方”。“毕方”可以通过蓝牙直接接入HomeKit,与其它智能设备联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燕智能家居网关接入百度、阿里、Google、Amazon等国内外主流智能家居平台。今年,小燕科技还将进一步完善智能灯光产品线,发布一系列智能照明产品,包括射灯、轨道灯、线性灯等,满足不同用户对室内智能灯光的需求。
小燕科技HomeKit双色温智能筒灯
打造丝般顺滑的调光体验
“毕方”智能筒灯调光深度达到千分之一。通过优化算法,灯光渐变非常顺滑,且在灯光渐起和渐熄的端点上过渡柔和,不会出现灯光抖动,完美体现了室内灯光调光的高级感。小燕科技创始人罗勇凯分享,“调光的细腻度、顺滑度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灯光指标,我们采用的软件算法避免了常见调光灯具在启动和熄灭时灯光抖动的状况,使灯光始终保持柔和的过渡,这种调光的高级感会体现在小燕的所有智能灯光产品中。”
小燕科技智能灯光产品为用户提供顺滑的调光体验
融入HomeKit自适应照明
“毕方”智能筒灯融入苹果HomeKit自适应照明技术,用户在“家庭”app中启用自适应照明后,筒灯灯光能随着时间自动调整色温,清晨和晚上是柔和的暖光,中午则是更加明亮、清醒的冷光,通过色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具有节律感的舒适环境。目前,小燕发布的智能灯光产品中,均融入自适应照明技术。
小燕科技在智能灯光产品中融入HomeKit自适应照明技术
除了智能方面,“毕方”在灯光参数表现也可圈可点。显色指数高达90;光通量达450lm,做为无主照明泛光筒灯能为空间提供明亮的光线;且无可视频闪;此外,“毕方”还具有2200~6800K的宽色温带,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室内灯光色温的偏好。
目前,“毕方”已在小燕电商旗舰店及线下智能家居体验店开售。
稿源:美通社

作者:Volker E. Goller
ADI公司
近来,任何从事工业通信的人都会面对时间敏感型网络(TSN)的话题。TSN必将到来;这只是个时间和方式问题。然而,即使到今天,人们对它在工业通信领域的优势并不是很清楚。
历史回顾
以太网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办公领域,并因其惊人的10Mbps的高吞吐量(相对于当时而言)迅速普及。然而,这种以太网对于实时应用来说并不实用,因为它使用被称为“合用线”的通用介质。在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冲突,导致办公设置问题。
后来随着以太网的发展,通过引入交换网络解决了冲突问题。此外,通过服务质量(QoS)引入了以太网数据报文优先级。
对于工业应用,保证低延迟尤为重要。尽管有QoS,但在办公环境中使用的标准以太网只能保证延迟低至某一点,尤其是在高网络利用率的情况下。
这源于诸多原因,而主要原因是商用多端口交换机常用的存储转发策略和不可能预留带宽的事实。
存储转发意味着交换机在转发之前要收到完整的数据报文。这在交换机处理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带来了潜在问题,会对延迟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 当数据报文经过交换机时,会按照其长度生成一定的延迟。如果多个交换机级联,延迟影响会被放大。
- 由于交换机的存储容量不是无限的,如果网络使用过度(流量过多),它可能拒绝数据报文;这意味着可能会丢失数据报文(甚至那些优先级较高的数据报文)。
- 长数据报文会长时间堵塞端口。
交换机级联从一开始就给工业环境应用带来了挑战。除了用于IT领域中的星型拓扑结构以外,自动化领域也常使用线型、环型和树型拓扑结构。这些经过调整的拓扑结构大幅降低了以太网安装的布线要求和成本。因此,在工业应用中,采用直通式策略的双端口交换机被整合到现场设备中。直通式意味着数据报文在被完全接收前被转发。
图1.以太网帧: 与TSN数据流标识相关的数据字段用绿色表示。
图2.拓扑结构。
必须保证总是能为高优先级数据报文提供足够的带宽(和缓冲区空间)。标准以太网目前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一体适用的技术:工业以太网横空出世
由于传统的以太网没有足够的带宽预留功能,自动化领域的专家从2000年就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以太网版本。然而,他们选取的开发路径各不相同。以下方法各有特色:
- 使用以太网作为现场总线传输介质的协议。这些协议要求自己完全控制以太网介质。传统的TCP/IP通信只能通过现场总线(EtherCAT®和POWERLINK®)或现场总线(Sercos)分配的通道进行搭载。现场总线牢牢掌握着带宽控制。
- 通过以太网上的时间分片程序来保证带宽预留的协议。这里要提一下PROFINET® IRT。IRT支持在运行软实时或背景流量的相同电缆上进行确定性硬实时数据传输。时间片的规划需要一个精确的传输路径时序模型。
- 基于共享以太网电缆的协议。这些协议使用QoS并非常适用于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应用。PROFINET RT和EtherNet/IP是值得关注的例子。这些协议仅限用于软实时(周期时间≥1 ms)范围。
图3.时序模型:PHY、电缆和交换机会影响到数据传输延迟。使用时隙方法(PROFINET IRT和TSN时间感知整形器(TAS))时必须考虑这一点。
这些标准需要特殊的硬件来支持,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ASIC。由于PROFINET RT和EtherNet/IP®也是基于嵌入式双端口直通式交换机的,因此它们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诸如ADI的fido5000之类的灵活、基于硬件的多协议解决方案以精简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步入TSN
借助TSN,业界已经成功开发出符合IEEE 802.1的标准以太网扩展版本,成功地摆脱了过去的限制。因此,ISO七层模型中的标准化第2层现在已经可以向上兼容之前的以太网和硬实时功能。通过802.1AS-rev,TSN还定义了可互操作的统一方法,用于同步网络中的分布式时钟。由于通过TSN总能实现“尽力而为”的通信,所以在硬实时应用以及所有其它应用(网络服务器、SSH等)中,共用电缆成为可能。在这方面,TSN与PROFINET IRT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也提供了相仿的性能。
采用TSN的新增需求是需要更广泛的网络配置。集中式或分布式配置均有可能。目前正在讨论和实施兼顾两种类型的配置。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两种配置机制之间的互操作性。
这一切都再好不过了,TSN的实际优势到底是什么?
最常见的答案是,它提供了市面上更低成本的网络接口,并且适用于更广泛的市场。毕竟,TSN也能用于未来的楼宇自动化和汽车行业中。事实上,预计嵌入式TSN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大大超过所有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当前市场的总和。
TSN相较以前的工业以太网方式最大的技术优势是其可扩展性。与当前的工业网络不同,TSN并不针对特定的传输速率进行定义。TSN可用于100 Mbps,也可同样用于1 Gbps、10 Mbps或5 Gbps。
它还更好地优化拓扑结构,因为现在可以针对各个不同的区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数据速率。无论是1 Gbps、100 Mbps还是10 Mbps,都使用统一的第2层——IEEE802.1/TSN。
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还有助于相关人员完成建立和维护网络的任务,因为通过TSN,解决方案现在可以用于自动化以外的其它领域,如建筑、过程和工厂自动化以及能源分配等。
这为我们带来了下一个优势,即培训因素。TSN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的课题,多数尚处在研究阶段。然而,技术和职业学院已经对这个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可以相当负责任地说,TSN将成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必备基本知识。将不再需要针对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再培训。
“棕地”(Brownfield),即现有的协议该怎么办?
在几乎所有与TSN相关的工作组中,都会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如何同时保障向TSN的过渡和向现有安装系统(如“棕地”应用)的供給?
在各方面,强调的重点都是旨在让客户能够轻松顺利地过渡到TSN。今天,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现有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与之相反,任何人当前正在使用PROFINET、EtherNet/IP、EtherCAT或类似普遍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他们都可以很有把握地假定,在10年内他们还是能够使用这些协议运行网络,并获得支持和替换部件。
所有工业以太网组织都提供了模型,用来描述现有工厂如何与基于TSN的新设备协同工作。现有工业网络的接口由网关(Sercos)、带耦合器(EtherCAT)或没有任何特殊硬件(PROFINET RT)的接口组成。特别是PROFINET和EtherNet/IP计划将其完整协议作为第2层用于TSN。
这使得逐步过渡到TSN成为可能。
图4.棕地:TSN网络与PROFINET和EtherCAT相结合。
总之,TSN将在新装置中随处可见,并逐渐以岛或区段的形式导入至现有装置中。
然而,伴随着TSN,工业以太网领域将涌现出新的协议。带有新传输协议PUB/SUB的OPC UA与TSN一起,已被视为传统协议的竞争对手。对于现场设备的制造商来说,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同时支持传统的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以及TSN和新协议。
TSN和ADI公司
ADI公司一年多前收购了工业以太网的领先企业Innovasic,现已成功完成了整合。随着Innovasic的整合,fido5000系列工业双端口交换机已被纳入ADI公司产品线。该交换机支持所有相关的工业以太网协议,并支持TSN。
利用fido5000,现在就可以将产品规划过渡至TSN并同时满足当前需求(PROFINET IRT、EtherCAT、POWERLINK、EtherNet/IP等)。借助fido5000还将使实现OPC UA PUB/SUB成为可能。借助fido5000,可将TSN规划为现有系统的一个更新。
fido5000系列仍在不断增强。我们将提供面向1 Gb应用的新产品,但10 Mb/100 Mb的产品仍将继续提供,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借助fido5000系列提供的灵活性,能够可靠、高效地执行TSN移植。
TSN是一个机遇
TSN使得为所有工业通信创建一个统一的基础成为可能。一旦引入TSN,工业应用中的ISO七层模型的第1、2、3层将统一。这有可能使可扩展性和性能达到全新的水平。
基于此,上层通信是否也会标准化?是否有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OPC UA PUB/SUB?有可能。利用fido5000系列,用户能够为应对所有场景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
Volker在时间敏感型网络技术的各种工业应用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名商用软件开发人员,Volker为无线和有线应用开发了各种通信协议和堆栈,同时积极参与领先的行业组织的新通信标准制定。联系方式:volker.goller@ana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