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5G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将为企业打开创新的闸门。

2.jpg

Nick McKeown,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

您的智能手机之所以能从煮蛋计时器变为实时语言翻译机,再到增强现实游戏机,主要得益于其编程功能。此功能可以将您最疯狂的想法变成“一款应用程序”,从而助您达到自己的目标。

云数据中心、互联网和蜂窝网络、边缘计算等现代计算基础设施,使您的手机具备了丰富的功能。但在这些基础设施中,仍有一部分尚未实现完全可编程,那就是网络本身,这意味着用户无法将其最疯狂的想法化为现实。

那么原因何在?互联网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开始发展时,即陷入了标准和监管利益相关者过多及网络行业太过安于现状的困境。本应开放、简单、快速发展和灵活的互联网行业反而陷入僵化状态——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发展。当然,网速虽然变得更快,但由于受限于标准和芯片,互联网难以为用户提供更可靠、安全和实用的服务。

十五年以来,我一直渴望解决这一问题,改善互联网行业现状,让网速更快,并实现更快速的发展。当我提及互联网时,我指的是广义的网络:我们家里的网络、蜂窝网络、Wi-Fi网络、企业网络、公共互联网以及云数据中心内部网络。

在我去年加入英特尔之前,这个渴望驱使我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创办了几家成功的网络公司。我的目标一直是挑战网络行业,使其更多地从软件方面考虑来驱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过去,网络的所有功能受限于各项标准和设备制造商,而这些制造商几乎毫无改变的动力。他们认为这是网络实现预期性能、控制成本和保证电源效率的唯一途径。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如今,日本就有一个鲜活的案例。最近一项关于5G网络的研究发现,下载速度最快的提供商——比其他提供商快40%以上——使用的是由英特尔客户乐天构建的网络。乐天的虚拟化网络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运行,并采用了我们的FlexRAN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乐天移动并非一家电信公司,而是一家拥有15亿全球会员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服务公司。但乐天能够基于已有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提供数十种在线服务),采用软件构建5G网络。

许多具有仓储式数据中心的公司——比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和微软——也正在转向可编程网络。这些公司转型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更快的速度,然而转型的同时也让他们在编程方面有了更高的灵活性。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如今企业对速度的强烈需求。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美国垂直划出一条线,来分别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地审视所有公共互联网流量——美国的因特网容量规模(这也被称之为互联网的二分法带宽),意即这一规模将比现代数据中心内几百台服务器之间的流量还少,而现代数据中心内通常包含数万或数十万台的服务器,规模十分巨大(因此这些公司通常被称为“超大规模公司”)。

如果其中一家公司想要一个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可靠、更安全的数据中心,它就不能只购买相同的旧式固定功能网络盒。为了引入创新思路,使其与竞争对手差异化,每家公司都需要自己对这些设备进行编程。

那么顺其自然,这些公司接下来的选择就是采用根据其自身需求定制的芯片,使其可编程,并具备差异化功能。我正以此为目标一直参与开发网络芯片。在过去十年里,我观察到,随着公司希望对单个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有更多控制权,他们会做一些有趣的、创新的、有时甚至是我从未想到过的疯狂事情——而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不会想到。如今,不同数据中心内的网络以不同方式工作,因为它们加入了自己的差异化功能,以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您稍微审视一下,即可发现,整个系统——计算机、存储、网络——正在成为一个大型分布式系统,您可以通过编程来做您想做的事情。

我们在英特尔的工作是为我们的客户,尤其是他们的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世界上绝佳的可编程平台。随着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和5G网络转向云端的软件,并一直延伸到智能边缘,我们的工作致力于使这些开发人员尽可能便捷地通过我们的硬件进行开发,以实现他们的新想法。

通过硬件端功能向软件端的解放,我们的客户和开发人员可以比以往更快地改进功能本身。因为功能一旦被硬件载体固定,那么创新不仅会缓慢,还免不了受限于硬件制造者的想象力。

然而,如果将其转移到软件领域,就相当于把它开放给了更多人群,这意味着大批开发者可以带着自己的创意去尝试。更重要的是,您已经把钥匙从那些硬件制造者手中,交到了以拥有和运营大型网络系统为生的人手中。只有他们知道如何在这样的规模下运作;只有他们可以编写软件来决定其系统应该如何工作。

随着全球计算结构最终将走上可编程的路径,它将改变一切——并为不计其数的创新打开通途。

例如,我的同事Raja Koduri最近指出,元宇宙可能是计算领域继万维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主要平台。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更高数量级的计算和通信能力,以在多种设备形态上以更低时延进行访问。通过更加可组合和可编程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更容易实现。

完全可编程基础设施也将带来更广泛的智能分布。例如,它使数据处理的能力离数据产生或消费的地方更近,即我们所说的边缘。

在网络边缘,我们的客户已经在其经营场所部署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推理,分析来自摄像头的视频,以监控库存、测量客流量和识别生产中的异常状况。推理的应用已经很广泛,还将迅速增长,我们将会看到工厂、零售商店和医院的巨大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推理的发展,开发人员将需要开放的可编程模型,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其创新的全新应用程序实现其想要达到的任何目标,而非局限于单一解决方案。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看到了我们很成功的OpenVINO推理平台的快速增长。对于它与5G的结合,我们认为这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程序。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出现,尤其是疯狂的想法。

通知和免责声明

性能因使用、配置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异。访问 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了解更多。

性能结果基于截至配置中所示日期的测试,可能无法反映所有公开发布的更新。有关配置的详细信息,请参考备份。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

您的成本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英特尔不控制或审核第三方数据,您可以参考其他来源以评估准确性。

所有产品计划和路线图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边缘解决方案创建节能 AI 处理的关键

超低功耗嵌入式存储器专家 SureCore 宣布了其用于内存计算的新技术 CompuRAM,这将使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更加节能。目前,传感器数据通常必须从物联网设备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产生连接需求和不可避免的延迟。对于时间敏感的应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需要在设备内部进行更多的计算,即边缘AI处理。功耗是物联网设备中一个重要的设计约束,因此任何额外的AI相关计算都必须以节能的方式完成。SureCore 现有的低功耗内存解决方案已经提供了一种添加 AI 应用程序所需的大量额外内存,而不会显着增加功耗需求的方法。内存计算可以通过减少芯片内部大量的数据移动进一步降低功耗,因为数据的初始处理是在非常接近内存阵列本身的地方进行。

SureCore 的首席技术官 Tony Stansfield 解释说:“我们对内存技术有深刻的了解,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能够为在内存中集成算数运算的新技术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这是我们能看到不远的将来的工业需求,并且为之准备好解决方案的另一个例子,等边缘人工智能的需求成为主流时,我们一切就绪。降低功耗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已经用我们现有的技术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我们的 EverOn 和PowerMiser SRAM 系列,它们分别实现了接近阈值的操作和 50% 的动态功率降低。”

与将数据来回传输的片外存储器相比,片上存储器更好、更快、更节能,同样,集成存储器和计算能力可提供更显著的节能优势。SureCore 的内存计算技术的集成,是通过在内存阵列深处嵌入算术功能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与其现有的经过硅验证的低功耗内存设计兼容。


Tony Stansfield, sureCore’s CTO

sureCore -- When low power is paramount当低功耗至上时
SureCore 是超低功耗嵌入式存储器专家,是低功耗创新者,通过一系列超低功耗存储器设计服务和标准 IP 产品,使 IC 设计社区能够满足激进的功耗预算。 sureCore 的低功耗工程方法和设计流程通过全面的产品和设计服务组合满足最严格的内存要求,为客户创造明显的市场差异化。 该公司的低功耗产品线包括一系列接近阈值、经过硅验证、独立于工艺的 SRAM IP。
www.sure-core.com

Jupiter Semi
Jupiter Semi 总部位于苏州,为欧洲众多芯片IP和设计公司提供中国区市场代理和本地化技术售后支持,专注于模拟射频,无线通信,SRAM,加密算法,智能传感器,车载电子等领域,SureCore中国区独家代理服务商。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年将有超过 250 款轻薄本搭载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其中超过100款通过了英特尔Evo认证

最新新闻:英特尔今天正式推出第 12 代英特尔® 酷睿™ P 系列和 U 系列处理器,进一步扩大了第12 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产品线。这 20 款全新移动处理器打造的出色性能和卓越生产力,都将被用于下一代轻薄本。搭载这些处理器的首批设备将于 2022 3 月上市,来自宏碁、华硕、戴尔、富士通、惠普、联想、LG、微星、NEC、三星等厂商的 250 多款机型将在今年上市。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移动客户端平台部总经理 Chris Walker 表示:在为游戏市场推出性能出众的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之后,我们正不断壮大第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产品家族,为轻薄本带来性能的巨大飞跃。从超轻薄笔记本到具备发烧级性能和时尚外观的机型,我们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出众的性能和尖端技术。

关于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与其它第 12 代处理器产品家族相同,面向轻薄本的英特尔最新移动处理器采用集成性能核(P核)与能效核(E 核)高性能混合架构。从视频通话到网页浏览,再到照片编辑,这些处理器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把工作负载智能地分配给合适的内核,在 Windows 11 操作系统上通过英特尔® 硬件线程调度器实现出色的多任务处理。

1.png

12 代英特尔® 酷睿移动处理器 P 系列

得益于充分利用 Intel 7 制程工艺的每瓦性能优势,面向轻薄本的全新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提供以下规格和性能:

  • 全新的内核架构,拥有最多 14 核心(6 个性能核和 8 个能效核)。

  • 集成英特尔® 锐炬® Xe 显卡,最多拥有 96 个执行单元。

  • 支持广泛的内存规格,包括 DDR5/LPDDR5 DDR4/LPDDR4

  • 令人惊艳的性能提升规模,多线程性能提升最高达 70% 1

  • 接近 2 倍的 3D 渲染性能提升2——非常适合移动创作的内容创建者。

  • 卓越的生产力性能,照片编辑速度提升最高达 30%3

  • 集成英特尔 Wi-Fi 6EGig+),提高无线性能、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 Thunderbolt 4为扩展坞、显示器或配件带来超快速、简单、和可靠的连接解决方案4

  • 英特尔图像处理单元(IPU6.0为增强视频会议体验带来更高图像质量与能效

关于英特尔 Evo 3 版规范:根据最新的第 3 版规范,具有英特尔 Evo™ 徽标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运行的工作负载迄今为止更为繁重,针对真实应用场景进行测试,以确保出色的视频会议体验以及非凡的响应能力、瞬间唤醒、超长续航和快速充电。搭载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符合英特尔Evo规范的笔记本电脑针对多任务处理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在多人视频通话的同时,保持出色的连接、图像质量和声音。

2.jpg

英特尔 Evo™ 标识

通过与 150 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预计今年将推出 100 多款通过英特尔 Evo 认证的系统,包括首次配备折叠屏以及搭载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 H 系列处理器的系统。

通过Engineered for Intel Evo计划,英特尔把联合工程设计和真实应用场景测试扩展到了配件合作伙伴。预计PolyAnker、肯辛通、戴尔、惠普、贝尔金、三星、SabrentOWC 等公司将推出更多 Thunderbolt 显示器、坞站、存储设备和蓝牙耳机,进一步丰富通过该认证的强大配件阵容。

合作伙伴引言:

微软

微软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 Panos Panay 表示:在过去两年,我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C 在这变革性的影响中发挥着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的作用。这正促使我们进入一个 PC 应用的新时代。凭借 Windows 11 和全新的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我们希望让性能更上一层楼,赋能生产力进步,启发更多创造力。

高性能混合架构在一个处理器芯片上整合了两种新的内核微架构,性能核和能效核。特定的第12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特定的第12代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和性能更低的处理器)不支持高性能混合架构,只有性能核。

内置于硬件中的英特尔® 硬件线程调度器仅适用于采用高性能混合架构的第12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可用的功能特性因操作系统而异。

性能因用途、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更多详细信息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性能测试结果是基于截至配置中所示日期进行的测试,可能未反映所有公开可用的更新。详情请参阅配置信息披露。

1 根据SPECrate n-copy测试进行的估计,对比了第12代英特尔® 酷睿™ i7-1280P和第11代英特尔® 酷睿™ i7-1195G7。测试截至2022211日。工作负载和配置信息参见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2 根据Blender BMW基准测试。测试截至2022211日。工作负载和配置信息参见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3 根据PugetBench Photoshop测试。测试截至2022211日。工作负载和配置信息参见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4 对比了其它当前PC客户端双向I/O连接技术,例如eSATAUSB。必须通过Thunderbolt 3或更新的配件连接才能实现完整的性能。详情参见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connectivity)。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泰克科技

电源行业有多种放大电路,研发测试中需要模拟输出各种信号以验证电路的完整性。客户是一家电源研发企业,需要对倍频积分电路进行模拟测试,输出5V、5kHz的方波信号激励电路,产生20kHz的三角波信号,验证电路的稳定性。另外AFG31000系列任意函数发生器内置双脉冲测试软件。无需使用外部 PC 应用程序或手动编辑。可以在一分钟内直接在触摸显示屏上生成两个具有可变脉冲宽度(从 20 ns 到 150 µs)的波形,完成测试。

27D6030F89CD45C2A8049B4E2C516736.jpg

AFG31000系列任意函数发生器轻松完成测试。

AFG31000系列任意函数发生器可直接查看连接 DUT 后的实时波形,无需使用示波器或其他设备,节省测试时间并避免因阻抗不匹配导致的实验错误;内置的 ARB 编辑工具 ArbBuilder 包括创建、编辑和传输任意波形的所有操作,无需连接 PC 或向 PC 传输文件。幅度和偏置数据存储在波形中,因此,在加载标准化 ARB 后,无需调整设置。高级序列模式下,包含循环、调整和等待事件的序列模式下多达 256 步,轻松完成复杂测试。

泰克解决方案包括AFG31052任意函数发生器、TCP0030A电流探头以及IsoVu光隔离差分探头。AFG31052具备双通道、25MHz、14 位垂直分辨率、250 MSa/s,后续双脉冲测试建议TCP0030A电流探头以及IsoVu光隔离差分探头。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本文首发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作者:宋欣(北京周掌柜咨询全球事务顾问,前欧洲议会中欧关系顾问)

乌克兰在时隔八年之后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俄罗斯承认乌东两共和国独立激起千层浪,同时俄乌小规模武装冲突已经开始。乌克兰到底何去何从俄乌蓄势待发的全面战争到底会不会打?乌克兰会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火药桶还是新的冷战战场?乌克兰到底对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有何影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实际上,从乌克兰普通民众角度看,乌克兰上空笼罩的战争烟云与持续多年的社会僵化、经济低迷相比,并不算什么更大的挑战。2013年基辅独立广场上的为自由而战的示威人群早已消散,当下乌克兰人们似乎已经麻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乌克兰当局亲俄也好亲美欧也罢,乌克兰经济持续下滑的颓废态势并没有太大的转变。

但从欧美政局角度来看,乌克兰事件却是一个绝佳的时间窗口:法国4月总统大选,美国11月的中期选举。乌克兰事件自然就成为了马克龙和拜登的外交大秀场。美国这边不断增兵,俄罗斯那边也动作连连,欧盟想要安抚两边寻找和平解决之策,英国却似乎有着推动事件升级的强烈意愿。各国在乌克兰大棋局中各有所图。

全球地缘政治角度看,乌克兰事件早就不再是区域事件,也不只是美俄之间的交锋,折射出的是全球地缘政治的新格局。而中国作为该地区的利益攸关方,不仅“一带一路”合作利益深受影响,同时也涉及到中俄战略伙伴的协同问题,也自然会引发台湾问题对比遐想,可以说对乌克兰问题中国并不是旁观者。本文,笔者通过多年服务欧盟机构的政策咨询经验,结合周掌柜咨询国内外合伙人对乌克兰问题的跟踪研究,力求帮助读者拨开层层谜团,揭示乌克兰大棋局的本质以及未来潜在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会对中国决策者提出第三方视角的建议。

东欧乱局由何而来?

首先我们需要铺垫一个基本认识,关于东欧三国——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的历史,其实这三个国家真正走入美国和欧盟地缘战略布局的时间点是2004年之后。后苏联时期一直到90年代末,对该区域的认知非常有限,这些国家被列为局势不稳定且受苏联影响很深的地方,因而并没有被列入重点投入国家之列。2006年之前欧盟只向包含该地区的十二个国家提供极其微薄的“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技术援助”[1]。但随着北约和欧盟的东扩(见下列表),这些东欧由于和新的盟员国接壤,其战略重要性一下子提升了。

加入北约时间

东扩国家

加入欧盟时间

1999年

威斯格拉德集团三国(匈牙利、波兰、捷克)

2004年

2004年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2004年

斯洛伐克、马耳他、斯洛文尼亚

尚未

塞浦路斯

2004年

2004年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2007年

2009年

克罗地亚

2013年

2009年

阿尔巴尼亚

尚未

2017年

黑山共和国

尚未

2020年

北马其顿共和国

尚未

总体来看,从1999-2009年的十年时间,整个中东欧基本上稍微符合加入北约和欧盟条件的国家都被第一时间邀请加入了,即使是政治架构、经济表现、社会开放程度都完全不达标的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希望可以把它们都拉上车。

想象一下,坐在莫斯科运筹帷幄的普京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焦虑之外,恐怕更多的是后悔和后怕。对于曾经一心向往美俄和解、欧洲大融合的普京而言,这一切似乎和自己曾经向往的欧洲大家庭梦想有着天壤之别。

说到普京的转变,不妨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2001年9月25日。刚上任总统之位的普京,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德国柏林的联邦议会,用德语(普京说德语是“歌德、席勒和康德的语言”)做了一次盼望“共建欧洲大家庭”的重要的演讲,里面有一段让笔者印象深刻:“近来好像感受到,在我们的大陆上即将要出现一个共同的家。在这个家里,欧洲人不会被划分为东欧和西欧人,北欧人和南欧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了。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健全且可持续的安保体系,那么我们永远不可能在这片大陆上建立起信任的环境。没有这种信任的大环境,我们就不可能看到团结统一的大欧洲!”[2]

2.png

(图片来自欧盟委员会,2007年东扩后的欧盟成员国图)

然而,这次热烈求和的演讲所表达出来的美好诉求与现实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美欧东扩的地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美欧在地缘战略上面对俄可谓是步步紧逼。除此之外,在2006年欧盟还正式出台了欧盟的睦邻政策(European Neighborhood Policy)的东欧部分,明显要进一步拉近和东欧未入盟国家的距离。美欧希望用和东欧国家缔约的方式,用军事保护和经济利益(自贸协定、免签政策)换取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简单说,促进东欧国家西化的目的就是削弱俄罗斯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而面对美欧的东欧政策,可以说从苏联后期到普京上台的初期,俄罗斯在东欧地缘部署上是有战略性误判的。普京低估了北约和欧盟东扩的决心和该策略的渗透力,这也导致美国和北约的切香肠策略获得成功。

3.png

(图片来自经济学人,2022年北约成员国地图)

普京欧洲的梦虽然破碎了,但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就听之任之。我们不妨再把时间的指针拨到2007年2月10日,同样是普京,同样是在德国,只不过这次场景变成了慕尼黑安全会议。愤怒的普京谴责美欧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进行北约东扩的动作,他责问说:“1990年5月北约秘书长曾经发表演讲说承诺‘不会在联邦德国以外的区域部署北约军队,以保证苏联的安全’,这些保证到哪里去了呢?”

普京不再相信欧美,他只相信铁拳的力量:俄罗斯开始用更加强硬的手段回击摇摆不定的周边国家。2008年在和格鲁吉亚在阿布哈兹以及南奥赛梯冲突问题上,俄罗斯可以说丝毫没有手软。2013年克里米亚事件上,俄罗斯表现出来的强势也是前所未有的,直接用欧美最倡导的公投方式让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2020年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是普京站出来,三方签署了停战协议,完全没有给美欧介入的机会。

相对比道德包袱非常沉重的欧盟,俄罗斯在处于区域争端问题上明显有自己的一套路子,核心是:用时间换空间。

苏联解体后很多历史遗留的民族问题和领土划分问题叠加在一起,导致出现了很多领土争端。俄罗斯自然非常关注且在背后支持争端中所谓的亲俄独立集团(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区域、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区域等),由于各国当局都拒绝承认这些实际控制集团的合法性,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和他们进行所谓的谈判,这也是为何会看到该区域有很多不被国际承认的“独立自治区”。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者和政府军之间必然有冲突,但俄罗斯第一时间不会直接介入纠纷,而是等到争端演变成区域战争。

因为一旦出现战争就需要第三方调解,而由于欧盟等调解方都拒绝承认这些独立团体,根本不可能真正实现调解,这个时候俄罗斯便可以强势介入,获得强话语权。即使调解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一定会逐渐厌倦这种停滞的状态,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压力,进而选举出愿意让步接受谈判的政府,这样一来,亲俄的独立集团就可以坐上谈判桌,他们的身份也获得了一定合法性,从而就诸多领土和利益问题进行协商,这自然是俄罗斯所乐见的。此外,对俄而言,即使分歧无法解决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这些国家还有领土纠纷,就不可能加入欧盟,就会持续成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地缘缓冲带。可见,普京的政策变化是从求和到“可控对抗”。

对于美俄在东欧的博弈,周掌柜咨询创始人周掌柜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看法,他认为:“俄罗斯一厢情愿的融入欧洲大家庭备受打击之后才走上了自我保护的对抗之路,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警示:即使抱着最大的善意缓和中美关系,也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让步妥协修复双边关系,需要准确的识别对手的战略意图”。但他也同样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与美国及盟友的合作深度完全不同,中国相比俄罗斯选择强硬路线成本更高,没有效仿普京的必要,应该有更具弹性的办法。他更倾向于中国作出更加积极的全球战略应对中美关系的潜在风险,中国已经不可能回避战略竞争,但应该加强中美沟通合作和多边沟通合作最大化寻找共识多管齐下,“因为遥远的乌克兰制造敌意可能得不偿失”,他说。

美俄战略对抗对中国借鉴意义是什么?

不可否认,俄罗斯和欧美之间的博弈可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这也是很值得中国借鉴的。冷战之后,美国对俄罗斯的地缘牵制策略是有一个大的转变的:由原先的联盟对抗变成了以美为中心层层向外的“外包”政策。更准确的说是美国先外包给欧盟,然后由欧盟再外包给中东欧国家和高加索国家。美国确实做到了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联合围堵效应。

从结果上来看,美国是北约和欧盟东扩最大的支持者和唯一的受益者。冷战过后欧盟内部不是没有讨论过东扩的问题,但是欧盟当时是不希望过早过快的扩张,因为这些国家都不符合《哥本哈根条约》在领土边界、政治制度、市场经济和司法体系等方面的要求。即使欧盟全力支持进行全方位的整改,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额的经费。可以说融合每个国家都是费力又费钱的,苏联时代的优等生东德回归还未稳定,怎么能同时接纳这么多国家呢?

可是美国还是通过各方势力游说的力量让欧盟相信,只有迅速把联盟做大,才能更好的维持欧盟内部的稳定和长期的繁荣。但这背后是把对俄罗斯警戒很强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等中欧国家塞给了欧盟,从根上扼杀了欧俄融合的可能性。使得欧盟在对俄的态度上不得不以成员国的利益优先,从而受到了深度绑定和极大的牵制。最好的例子当然就是北溪二号了,这种对于德国等西欧国家能源安全很有保障的项目却迟迟不能通过,足以说明美国和其控制的北约安插在欧盟内部的这些反俄势力的成效。

虚胖的欧盟内部挑战重重,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显得更加举棋不定,这也让俄罗斯充满了不安全感,反过来又加深了欧盟对俄罗斯的忌惮。欧盟如何能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呢?很简单,效仿美国,把牵制战略外包给夹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东欧三国和高加索三国。这才是欧盟的睦邻政策的终极意义:一方面,提供各种经济和技术援助帮助这些国家更加向欧盟靠拢;另一方面,让这些国家内部的利益集团站队,从而角逐产生摩擦,进而削弱亲俄势力以及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欧盟的外包政策在东欧和高加索区域,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是最有成效的。白俄罗斯还是更加明确自己的亲俄立场,而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更多的希望可以从两边获益。当然欧盟在乌克兰的外包策略的成功,也导致这个国家已经失去了自主权,命运已然完全不掌握在乌克兰人自己的手中。

虽然说美国没有能力独自去支撑起整个大棋局,不得不选择这种地缘战略的外包,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确实卓有成效。

在对华问题上,美国实际上也选择了同样的战略:美国在建立且夯实美日韩同盟的过程中,把对华的一些遏制需求外包给了自己的盟友,让盟友外包给其他东南亚以及南亚国家。这样一来美国即使在东南亚的投入不那么高,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周掌柜对此的看法是:“美国在亚洲的外包策略初步获得了成功,中国地区战略上重获主动权根本要素有两个,一个是稳定和日本、韩国的关系,不主动提供借口让美日韩同盟实质性推动军事协同;另一个是与东南亚及印度形成更加紧密的睦邻友好关系,夯实信任纽带。这需要更具弹性的睦邻政策。”否则,美对俄的削弱政策在亚洲将不可避免的上演,如果中国不能巧妙的增进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不可避免陷入俄罗斯在欧洲四面楚歌的被动状态,进而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国力。

结合以上分析,回到乌克兰问题。我们需要清晰的看到欧美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是根基,在对华策略上表现或许有不同,但本质上是相似的。俄罗斯是欧盟的能源第一进口国,欧盟天然气40%依赖俄罗斯,尚且在对俄经济制裁上没有办法和美国口径相异。中国想让欧盟或者法德站队到中国这边,可能性可想而知,这不是经济利益可以解决的问题。更加现实的来看,其实只要欧盟在中国关注的问题上不明确表态站队美国,可以说就是对中国的一种支持了。

这也提示中国决策者:对于欧洲政策而言不能过于理想化,切不可非此即彼的作出“亲华或反华”的判断,应该对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外交和行动分层次处理和对待,需要把欧洲国家行为和“美国-北约”同盟的战略意图区分开。

中国在乌克兰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那么,再探讨更加深入的问题,乌克兰局势对中国一带一路合作有哪些影响?中国在俄乌争端和美俄角力背后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弄清楚问题我们需要在经济和国家治理维度理解更多底层逻辑。

经济角度看,在东欧摩尔多瓦、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三国之中,乌克兰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之地:乌克兰国家幅员辽阔,有6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领土国家;同时拥有4400万人口,是中欧目前人口最众多的国家;拥有广阔肥沃的黑土地,是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全球最大的种子、甜菜和葵花籽油出口国之一、欧洲第一大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出口国,以及中东地区最大的禽类进口国;乌克兰还是工业重地,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一度生产整个苏联17%的工业用品。

然而乌克兰经济明显没有延续这种蓬勃的势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基本上和俄罗斯持平在7617美元,然而到了2020年,乌克兰人均GDP只有13054美元,是整个欧洲最穷的地区,而俄罗斯已经达到了29812美元,是乌克兰的两倍还多。

乌克兰经济萧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寡头经济过度强大,进而导致国家治理能力薄弱,另一个是结构性腐败问题已经极大削弱了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乌克兰寡头经济有多严重?2008年乌克兰前50名寡头占据的财富相当于国家85%的GDP,2016年最富有的10名乌克兰寡头拥有110亿美元资产,相当于国家13%的GDP。这些寡头致富的方式非常一致,都是在乌克兰独立最初的几年,借着国家处于混乱的交接时期,通过一些非常手段和人脉将自己所在地区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当然,如果说这个时期还算是国有经济和寡头经济共存的时代,到了90年代后期库奇马上台执政时期,地区性寡头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整个国家,基本上把整个国家的资源全部垄断了,乌克兰彻底进入了寡头经济时代,再无国有经济可言。

再看一下乌克兰的政局,一句话概括:无寡头,不政治。几个大的寡头氏族基本上操控了整个政坛:顿涅茨克氏族(里纳特·阿赫梅托夫、前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氏族(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统库奇马、维克多·平丘克)、基辅氏族(维克多·梅德韦楚克)等。

我们熟悉的“天然气女王”季莫申科也好,糖果大亨波罗申科也罢,再或者是氏族代表亚努科维奇,可以说不少寡头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最后都亲自下海从政。但也有喜欢在背后操控时局的,比如赫赫有名的犹太大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上一任总统波罗申科和现任总统泽连斯基的背后也都是他在助力。

与此同时,寡头们与俄罗斯或者西方的利益,直接导致乌克兰不断走向分裂。比如科洛莫伊斯基的军工厂常年向俄罗斯兜售军火,季莫申科为代表的中部能源寡头经济常年斡旋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西部的金融寡头和欧美的金融机有诸多利益往来。各路寡头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的从东西方接连引狼入室,通过成立(一个或者多个)亲欧或者亲俄政党撕裂民意,外加操控媒体进行宣传,从而导致社会出现了不可调和的极端的对立,国家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自主权。

根据美国盖乐普世界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只有9%的乌克兰人还相信他们本国的政客(前苏联国家平均值为48%),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更是降到了6%。要不然也不至于在明知道泽明斯基是傀儡的情况下还选他上台,这很值得玩味。

寡头操纵下的国家腐败问题也是削弱乌克兰国家实力的重要原因。根据全球清廉指数(Global Corruption Index),2021年乌克兰只有32分/100分,全世界排名122/180。乌社会腐败已经是系统性的腐败,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公立机构还是私立机构,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可以说乌克兰整个国家的社会信任程度非常低,成员之间只能通过金钱建立短暂的交易关系。

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让乌克兰的经济雪上加霜。根据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智库(CEBR)的估算,2014-2020年期间,总损失为2800亿美金,年度损失400亿美金,相当于冲突前的乌GDP的19.9%。其中最大的损失来自于出口和投资:由于俄乌彼此实行贸易制裁,给乌出口带来了很大的下行压力,导致了高达1620亿美元的累积损失。同时,全球投资者对于乌经济失去了信心,投资大幅下降,乌克兰损失了超过720亿美金的投资。

但这些损失不足以让乌克兰寡头们停手,更不会帮助乌克兰走向和平。乌克兰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寡头控制经济和国家治理的腐败问题是乌克兰内部的忧患,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国家分裂成两个阵营,这是乌克兰的外患。这些方面都是值得中国特别关注的,这些寡头的特点一是侵吞国有资产,二是采用非市场化竞争的方式致富,且不具备科技创新产生增量财富的意愿。

那么,这样的乌克兰对于中国而言有哪些价值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和设备。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释放出大量的军事科学家。此外,由于乌克兰之前是苏联的军事工业重地,很多未能正式服役的军备也是中国所需要的。乌克兰刚独立,俄乌分歧矛盾加剧时期,中国确实获得了极大的利益。特别是低价从乌克兰军备厂买走了航母“辽宁号”的前身——Varyag(瓦格良)号,要知道这可是苏联元帅级别的航母,虽然还未服役,但其设备代表了苏联当时的最高水准。当然,也包括大量吸收乌克兰的工程师和军工技术;

其次,乌克兰的农产品。乌克兰的玉米、葵花籽油、种子都是中国常年需要的。2012年中乌签订过高达280亿美金的农产品合作协议,乌克兰每年向中国出口农产品,而中国向乌克兰出口肥料和农业设备。从2015年开始,乌克兰就是中国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中国75%进口玉米都来自乌克兰。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为了降低对美农产品依赖,加大从乌克兰的农产品进口,贸易额逼近130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30%。如今中国是乌克兰整体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占乌进口的14,4%,出口的15,3%(第一大伙伴是欧盟,占进口44%,出口38%)。

单独来看,乌克兰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主要国家,对于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合作有着很强样板意义。但总体来看,我们判断中乌合作恐怕很难再有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原因很明显,如今环境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一方面欧美很忌惮中国在乌克兰的战略性投资,另一方面俄罗斯希望在东欧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实际上中国是乌克兰需要但是地区大国内心里不欢迎的国家。

具体来看一个已经发生的例子。欧美最警惕的是中国在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进行的收购,特别是军工领域。中国在收购马达西奇(Motor Sich)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可以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马达西奇作为全世界最顶尖的货机、直升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一直备受中国的关注,2017年北京天骄航空公司开始收购该公司股份,乌克兰方面以国家安全审查为由冻结交易。其实从交易最开始美国方面就高度关注,特朗普以及后来拜登政府的接连介入,不断给乌方面施加压力,最终2021年春天乌克兰政府对参与收购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并且宣布重新国有化该公司。

换句话说,中国想要在美国眼皮子下在乌克兰甚至整个东欧地区进行战略性投资的概率已经几乎为零。在乌克兰有多年经验的周掌柜咨询欧洲合伙人顾思·凯德说:“中国一直很关注基建方面的项目,然而事实上中国已经失去了真正参与的机会,当下乌克兰政府为了拉拢西方政客,更不可能让中国参与进来的。”

当然,也不只是美国和欧盟不希望看到中国在该地区的渗透,俄罗斯对于中国持续在该地区切分自己利益也是不乐见的。90年代乌克兰无人问津,既不是西方的地缘战略核心区域,也不是俄罗斯最关心的区域,中国介入等于打了一个时间差;2014年-2019年期间,克里米亚事件切断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中国弥补了这个缺口,说白了是分了俄罗斯原本在乌克兰的经济利益。

虽然说西方外界都认为乌克兰事件拉近了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同盟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俄罗斯最希望的必然是要夺回的是在自己家门口的绝对主导权,把其他的势力都清扫出去。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乌克兰处境会更加微妙,和亲西以及亲俄方面打交道都不会太简单。

当然,除了上述的军工以及农业。乌克兰对于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乌克兰时局和中国关切的台海问题的联动性。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很明确表示:“西方国家在乌克兰的不作为将会给亚洲盟友特别是台湾发出危险的信号”。美国在乌克兰局势中也是在不断的试探中国的底线,中国当下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态对于未来中美和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乌克兰时局也好,东欧地缘布局也罢,中国需要的是立足于长远的大智慧:既要辩证又要务实,展示影响力但不做无意义的对抗。所谓辨证,就是要从不同的逻辑的方面去理解各方的利益。这里面有能源的逻辑、有区域历史的逻辑、有意识形态的逻辑、有社会的逻辑、也有战争的逻辑,不同的逻辑反映出的是不同的利益攸关者的理性,只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时局的多面性,才能有效掌控中国介入时局的时间和方式;而所谓务实,是指要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国在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在全球的利益,以此为核心进行地缘策略的布局。中俄伙伴关系协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同样中美战略竞争是“阶段”而不一定是“常态”,中欧竞合关系中对立是“局部”而互补是“大局”。

总结以上论述。从时局判断上,结合周掌柜咨询多位专家的意见,我们认为乌克兰以及所在的东欧地区都会长期保持“冲突冻结”(frozen conflicts)的状态,也就是说长期保持一种时局紧张的状态,局部武装冲突不可避免,但不认为有剧烈的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乌克兰从意识形态以及领土可能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割裂,并且长期来看可能自身没有能力从整个困局中解脱出来,这或许会成为夹杂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泥潭。

从美国全球地缘策略上看,我们的核心看法是:美国通过地缘外包手段夯实美国的国际地位,持续用区域性纷争(东欧和台海)深度绑定和牵制欧盟和日韩,从而实现长期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全方面制衡。

周掌柜团队建议中国地缘战略决策者用更强的全球性视角看乌克兰问题,中国需要充分认识到乌克兰时局的核心利益关系及在该地区有限的合作前景,同时也要注意到乌克兰局势和台海问题背后微妙的联动性。中国想要避免陷入所谓东西分裂的新冷战局面就要更多的回到“求同存异”的道路上,既要辩证认识全球格局的复杂性,又要用务实的视角处理对美、对俄以及对欧盟的关系。只有在有效管控与其他的地缘大国的分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推动更多的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环境合作。

当下的全球局势已经不能简单用“和平发展”还是“战争对抗”来做二元化区分,更多的是战略竞争在局部加强和全球合作的局部深入。因此,应该避免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并且要用10年甚至20年更长的时间消化外交挑战。后疫情时代已经不可避免进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的大时代,中国有必要用更长的周期去强大自身,优先解决国内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特别以自我革新治理机制弊端的勇气达成自我进化,冷静观察,精准发力,从而达到“有所作为”。这也是无法“韬光养晦”的大环境下的务实之举。

作者简介:宋欣,北京周掌柜咨询全球事务顾问、前欧洲议会中欧关系顾问。精通英、法、德等多国语言。读者微信号:xinsong-cn-eu


[1]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91年欧共体向东欧和中亚的12个国家/地区提供的赠款自主类技术援助。国家包括: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2]德语原文:Noch vor kurzem schien es so, als würde auf dem Kontinent bald ein richtiges gemeinsames Haus entstehen, in welchem Europäer nicht in östliche und westliche, in nördliche und südliche geteilt werden…. Die Welt befindet sich in einer neuen Etappe ihrer Entwicklung. Wir verstehen: Ohne eine moderne, dauerhafte und standfeste internationale Sicherheitsarchitektur schaffen wir auf diesem Kontinent nie ein Vertrauensklima und ohne dieses Vertrauensklima ist kein einheitliches Großeuropa möglich.

来源:周掌柜

围观 10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Nov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MI)今天宣布在中国建立新的本地公司实体,并在上海开设新的中国总部。近年来,Nova在中国的业务显著增长,服务于该地区半导体行业的扩张。新设施是Nova强化全球网点战略的组成部分,该战略旨在加强客户合作伙伴关系并支持公司在该地区的持续扩张。

Nova 承诺推动ESG环保与企业社会责任感,上海办公室选址在LEED金级认证和绿色二星级建筑。

Nov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itan Oppenhaim表示:“在过去两年中,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重视加强Nova的本地投资,以继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新的上海办事处和本地实体强化了我们对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长期承诺。”

关于Nova 

Nova是半导体制造领域先进过程控制所需材料、光学和化学计量解决方案的领先创新企业和关键提供商。Nova通过提供最先进的高性能计量解决方案来实现持续创新,服务于整个半导体制造生命周期内的有效过程控制。Nova的产品组合结合高精度硬件和尖端软件,为客户提供开发和生产最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深入洞见。Nova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独特能力使其客户能够提高性能、提高产品产量,并加快产品上市时间。Nova通过其位于全球各地的办事处,作为合作伙伴与各半导体制造商开展业务。更多信息请见Nova网站链接 - https://www.novami.com/

Nova目前在纳斯达克(Nasdaq)和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TASE)上市,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NVMI。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浪潮云海超融合InCloud Rail通过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云·超融合”认证,产品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等得到全面认可。

1.jpg

信通院授予浪潮云海超融合《可信云-超融合》认证证书

“可信云认证”由工信部发起,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面向云计算的超融合系统技术要求》测定,其测试项包含虚拟化计算能力、虚拟存储能力、虚拟网络能力、管理平台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能共8大指标、18个细分项,已经成为政企上云、上云就用超融合的产品选型重要参照。

超融合产品架构已经成为私有云、混合云主流技术路线,是基础设施云化、边缘计算云化优选之一。目前,浪潮云海超融合产品已经在政府、金融、企业、医院、教育等多行业实现客户突破。 

未来,浪潮云海仍将继续优化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能力,持续推出满足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场景需求的“云数智”解决方案,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Roland Saint PierrePower Integrations新产品定义总监

离线反激式电源在变压器初级侧需要有钳位电路(有时称为缓冲器),以在正常工作期间功率MOSFET开关关断时限制其两端的漏源极电压应力。设计钳位电路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低成本的无源网络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压钳位,但在每个开关周期必须耗散钳位能量,这会降低效率。一种改进的方法就是对钳位和功率开关采用互补驱动的有源钳位技术,使得能效得以提高,但它们会对电源的工作模式带来限制(例如,无法工作于CCM工作模式)。为了克服互补有源钳位电路所带来的设计限制,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更先进的控制技术,即非互补有源钳位。该技术可确保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用钳位能量。

本文将简要介绍反激式电源中对初级钳位电路的需求。然后比较和对比无源钳位方案、互补有源钳位方案以及非互补有源钳位方案的使用,最后介绍一款支持非互补钳位方案且可实现超高功率密度反激电源设计的芯片组。

在反激式变换器中,当初级侧开关关断时,电压(VOR)由次级侧反射至初级侧,存储的能量通过变压器传输到负载(图1)。VOR经变压器圈数比加以放大,叠加在VDC输入母线电压后会增大开关器件两端的电压应力。在传统电路中,会使用无源初级钳位电路来对这个电压加以限制。

1.jpg

1无源初级钳位RCD解决方案(高亮显示部分)需要耗散大量的热量,限制了反激式电源的效率和工作频率

除了电压应力(VIN + VOR)外,在初级开关管关断时还会产生很大的电压过冲,这是由初级绕组漏感中存储的能量造成的。钳位电路可对由此三个方面因素构成的电压过冲进行限制以保护初级开关(图2)。此外,在这种电路配置下,功率开关在漏极电压较高时开通。开关损耗与VDS2成正比,因此高VDS会增加开关的开通损耗,从而进一步降低效率。

2.jpg

2:开通损耗和钳位损耗都与开关频率有关。

钳位电容吸收漏感能量,但该能量随后被钳位电阻所消耗。在每个开关周期中都会有能量损失,这样在现实当中就限制了开关频率的提高。而较低的开关频率,则需要使用更大的变压器。因此,使用无源钳位会增加损耗并不得不使用较低的开关频率,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大电源尺寸。而使用有源钳位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

互补有源钳位

有源钳位用一个开关代替RCD钳位中的电阻,这个开关通常是一个功率MOSFET(图3)。它不是用来耗散漏感能量,而是可以将漏感能量回传至变压器。在互补有源钳位中,当主MOSFET关断时,钳位开关开通,两者之间具有一小段死区时间。此时钳位电容被充电。而在下一次主MOSFET开通之前,钳位开关关断,钳位电容中的能量得以再循环至输出端。这种有源钳位被称为互补驱动方案,因为主MOSFET和有源钳位开关以互补方式工作。

3.jpg

3:典型[互补]有源钳位方案的简化原理图

零电压开关可以使用复杂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来实现,以实现漏感和钳位电容之间的谐振。当钳位开关关断时,漏感与钳位电容谐振产生的负向电流,在功率MOSFET开通之前对其COSS两端的电压进行放电,从而实现零电压开关。对于输出电容比较高的设计,将会导致谐振效果变差(输出电容会经过变压器反射至初级,进而增加钳位电容的容量)。通常变压器当中将会没有足够的漏感储能来适应这种钳位容量的变化。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电源输出端往往需要使用两级LC滤波器来确保低的初级反射电容,同时还要满足输出纹波要求。这种互补有源钳位方案是对无源钳位的改进,但仍存在以下限制:

1.需要在轻载下使用脉冲串模式,这会导致更高的输出纹波

2.两级输出滤波器

3.仅限于临界导通模式或非连续导通模式(CrM和DCM);没有CCM工作模式,使输出电压范围宽的USB PD设计难以实现

使用非互补有源钳位提高性能

采用非互补控制方案,不是在主MOSFET关断后的一小段时间后立即开通钳位开关,而是在主MOSFET开通之前短暂开通钳位开关。非互补控制能够在连续导通模式以及非连续导通模式(和CrM)下操作,并且仍可实现零电压开关。这使得设计出的电源具有非常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和较宽的输出电压范围,后者是设计高效USB PD充电器所需要的。对于传统的控制方案,非互补钳位开关的驱动信号与初级开关以及同步整流开关的同步设计面临着挑战。而采用单个控制器来管理所有三个器件的开关操作,可大大简化电路并确保可靠操作。

4.jpg

4:对于非互补模式开关,有源钳位开关仅在主开关开通之前开关一次

非互补有源钳位控制可以使用Power Integrations的Innoswitch™4-CZ/ClampZero™芯片组加以实现(图5)。InnoSwitch4-CZ器件采用InSOP™-24D封装,内部集成了可靠耐用的PowiGaN™ 750V开关以及用于控制主开关、钳位开关和同步MOSFET操作的次级控制器,同时内部含有满足安全标准的FluxLink™控制链路。InnoSwitch4-CZ IC包括两个专门用于ClampZero有源钳位非互补控制的引脚:用于开通和关断ClampZero开关的上管驱动(HSD)引脚,以及用于测量直流母线电压的V引脚。

5.jpg

5InnoSwitch4-CZHSD信号用于控制ClampZero有源钳位的开关,
V引脚用于检测高输入电压条件,进而使能非连续工作模式

次级侧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HSD信号,将ClampZero PowiGaN开关开通,以便在初级PowiGaN开关换向前使漏感和钳位电容产生谐振。ClampZero器件的关闭和主开关的开通之间存在非常小的延迟,可以利用HSD引脚上的小电阻从外部进行调整,以帮助优化时序。

在连续导通模式下,HSD信号在漏感与钳位电容谐振周期的四分之一时间内保持开通。在很宽的工作范围内使用这种谐振模式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漏感通常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值,在高压输入条件下主开关管两端的电压较高,这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实现零电压开关。因而漏感的储能往往不够。这也是为何此时非连续导通控制模式需要介入的原因。

对于非连续导通模式(高输入电压工作),HSD信号脉冲宽度变为励磁电感(加上漏感,尽管漏感与励磁电感相比分量通常非常小)和钳位电容产生谐振的谐振周期的四分之一时间。V引脚的输入电压信息用于控制非连续导通模式的启动。当检测到高输入电压条件时,ClampZero关断驱动信号和主开关开通驱动信号之间的延迟也会增加。这为励磁电感(加上漏感)与钳位电容之间的谐振提供了更多时间,以降低主功率开关上的电压。这种工作模式不需要互补有源钳位电路所需的脉冲串工作模式,避免了互补模式控制带来的更高输出纹波和音频噪声的风险。

总结

离线反激式电源需要使用初级侧钳位电路来保护功率MOSFET。使用无源RCD钳位成本低,但性能较低。使用具有互补控制方案的有源钳位可以提高性能,但仍然存在局限性。InnoSwitch4-CZ IC产品系列可提供独特的控制架构,进而实现更复杂的非互补有源钳位控制,采用此方案可设计出具有非常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和较大的输出电压设定点变化的高效、超紧凑USB PD充电器。Power Integrations的InnoSwitch4-CZ/ClampZero芯片组可用于简化采用非互补控制的有源钳位方案,并加快上市时间。

有关详细信息,请访问网站www.power.com/innoswitch4-cz。

围观 19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与Würth Elektronik合作推出全新电子书,探索新的电子设计如何将高速数据传输、连接性、无线电源、电池管理和近场通信整合到单个设备中。在《Behind the Mystery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Design》(探秘电磁兼容性设计)书中,来自Würth Elektronik和贸泽的行业专家们详细介绍了电子元件设计中一些极为重要的突破性技术,并对这些解决方案如何改善电磁行为进行了分析。

1.jpg

伴随现代电子设计中涉及越来越多的组件和应用,但都面临着电磁环境的巨大干扰风险。《Behind the Mystery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Design电子书包含四篇文章以及十多个Würth Elektronik解决方案的产品信息,有助于读者快速找到并了解高级电磁兼容性设计所需的组件。

WCAP-CSGP通用MLCC是适用于温度补偿、滤波、耦合、去耦和旁路应用的高性能陶瓷电容器。Würth ElektronikWE-XHMI Xtreme大电流电感器采用可降低铜损耗的绝缘扁平线圈,以及可实现高饱和电流的复合磁芯材料。此电感器可用于各种设备,包括显卡、多相转换器、笔记本电脑和电池供电设备。

WE-CMB共模电源线电感器即使在低频范围内仍能对非对称干扰实现高抑制,同时还可通过低电容绕组技术实现宽带屏蔽。此电感器是电力电子系统及电机无线电干扰抑制的理想选择。

贸泽库存有丰富的Würth Elektronik产品,包括电容器、变压器、电源模块以及汽车级无源元件。如需进一步了解Würth Elektronik,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manufacturer/wurth-elektronik/。如需阅读电子书,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s/wurth-elektronik-Electromagnetic/Wurth-passive-design-ebook.html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有极其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设计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 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200品牌制造商50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mouser.cn

关于Würth Elektronik

Würth Elektronik eiSos GmbH & Co. KG是电子领域的电子和机电器件制造商。该公司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生产基地为越来越多地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公司产品计划包括 EMC 元件、电感器、变压器、高频元件、压敏电阻、电容器、电源模块、LED、插头、电源元件、无线电源线圈、开关、连接技术和保险丝座。Wurth Electronic eiSos GmbH Co. KG与其专业附属公司组成了 Wurth Electronic eiSos Group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Radisys面向5G 物联网的Connect RAN软件为多个垂直行业的用例提供增强的功能和支持

开放式电信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Radisys® Corporation今天宣布推出其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堆栈。该软件支持多种物联网使用案例,从超低成本、小电池装置驱动的部署(如计量和资产跟踪)到任务关键型、超低延迟、时间敏感的工业部署以及XR、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装置部署。Radisys的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支持新用例快速上市,同时可以降低前期投资。由此改善的投资回报对整个5G生态系统都是一笔巨大的收益。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5G物联网软件堆栈的增强功能体现在功能、覆盖范围、延迟、低功耗、可靠性和易于部署等方面。

新闻要点

  • Radisys的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通过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在各个行业垂直领域提供各种物联网服务和用例,从而释放5G的整体潜力。它提供包括基于LTE波形的NB-IoT和eMTC/LTE-M以及基于NR波形的uRLLC、NR-lite / RedCap和eMBB在内的功能,实现不同的5G物联网用例。它还通过NR定位功能提供高级室内外定位支持。

  • 这套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为地面和非地面(SATCOM)网络提供了 一份详尽的5G RAN技术赋能清单,以通过单一的RAN基础满足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各种需求。

  • 它还提供了软件部署的灵活性,包括不同的CU-UP部署(带或不带E1切分)、CU-DU架构切分选项(AiO、CU-DU Option-2/6切分、DU-RU Option-7.x切分),可搭配不同平台和计算机配置来提供室内外解决方案。

  • Radisys的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使OE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和运营商能够经济高效地开发和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和网络,以满足工业、制造、医疗保健、农业、酒店、物流、楼宇自动化、智慧城市、公共事业(包括配电和计量)等各种业务领域的需求。

Radisys软件和服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Munish Chhabra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符合3GPP标准的Connect RAN 5G 物联网软件套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行业领先、功能丰富的堆栈,满足5G物联网解决方案和网络的众多需求。推出该产品以后,Radisys将继续保持其领导地位,为客户提供多平台、符合标准的5G软件,并提供灵活的部署选项,使其能够应对多样化的物联网市场。”

关于Radisys

Radisys是开放式电信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其分散式平台和集成服务利用开放式参考架构和标准以及开放式软件和硬件,使服务提供商能够推动开放的数字化转型。从数字终端到分散与开放访问和核心解决方案,再到沉浸式数字应用和参与平台,Radisys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组合。其世界一流且经验丰富的网络服务组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服务提供商以优化的总拥有成本构建和运营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网络。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adisys.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222005290/e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79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