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nne Mahaffey,首席应用工程师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Tspice®原理图中添加电压控制开关的步骤。文中列举了几个示例,着重说明了电压控制开关在瞬态仿真中的使用。

简介

电压控制开关是LTspice的基本电路元件,能够以简洁的方式在电路中实现开路或短路行为,并支持在仿真过程中动态切换。完善原理图后,设计人员最终可能需要采用更精确的FET或开关模型,但在设计初期,较简单的开关元件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

开始前的必需步骤

本文假设读者对LTspice的基本操作有一定了解。如果您尚未熟悉LTspice的使用方法,请先参阅入门指南LTspice基础知识视频系列

1步:放置开关符号

打开需要添加开关的原理图。或者选择File(文件)→New Schematic(新建原理图),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

选择Edit(编辑)→Component(元件,或按快捷键P),然后从元件库中选择sw(开关)。使用Rotate(旋转,CTRL+R)和Mirror(镜像,CTRL+E)命令可以微调开关符号的方向。单击Place(放置),再单击原理图以放置新的开关。参见图1

1.jpg

1.Component(元件)对话框中选择开关。

2步:添加模型语句

选择EditSPICE指令(或按快捷键“.”),为开关添加模型指令。输入以下示例代码:

.model MYSW SW()

其中,MYSW是分配给该模型指令的名称,SW()表示这是一个开关模型,使用默认参数值(图2)。单击OK(确定),然后单击原理图以放置.model指令。要查看关于开关模型指令的LTspice帮助主题,请选择Help(帮助)→LTspice HelpLTspice帮助),并搜索Voltage Controlled Switch(电压控制开关),查阅相关的SW()模型指令。

2.jpg

2.向原理图添加.model指令。

3步:将新开关指向相应模型语句

.model指令添加到原理图后,请右键单击开关值(放置开关时默认为SW),确保新的开关符号正确链接到模型。将SW更改为MYSW,以将此开关正确链接到新创建的MYSW模型。参见图3

3.jpg

3.更改开关元件的值以匹配.model指令中的名称。

4步:添加控制电压源

添加一个电压源来控制新开关的开/关状态。要添加电压源,请选择Edit(编辑)→Component(元件),从对话框中选择一个电压元件,然后单击Place(放置)或按快捷键V。单击原理图以放置电压源。

右键单击V值,然后输入下面的PULSE命令以创建三角波(如图4所示)。

PULSE(-1 1 0 .5m .5m 0 1m)

4.jpg

4.向开关控制引脚添加控制电压。

电压控制开关的默认阈值参数为0 V,因此该示例三角波将以50%的占空比接通和关断此默认开关模型。

简单示例

使用此处提供的简单示例进行实验,或者选择File(文件)→Open Examples(打开示例)→Educational(教学)→Vswitch.asc参见图5

5.jpg

5.Vswitch.asc示例原理图。

为了简化图表结果并展示改变VhVt值的影响,请右键单击值3.3并将该值更改为1,从而将V2电压更改为1

选择Simulate(仿真)→Run(运行)以运行仿真。参见图6

6.jpg

6.V2变成1 V后得到的仿真结果。

设置控制滞回的行为

Vh = 0时的行为

为探索开关在Vh改变时的行为,我们可以对Vswitch.asc示例进行一些更改。

右键单击.model指令,将Vh值更改为Vh = 0,然后重新运行仿真。请注意,此开关表现出理想的开关行为,在Vt值处瞬间完成完全导通与完全关断的状态切换。本例中的Vt0.5 V。参见图7

7.jpg

7.Vh = 0时,开关表现出理想行为。

此外,我们还可以绘制开关行为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图。删除V(in)迹线,然后右键单击x轴,将x轴从时间更改为V(in)。参见图8和图9

8.jpg

8.将横轴设置为V(in)

9.jpg

9.绘制V(out)V(in)的关系图。

Vh为正值时的行为

Vh为正值时,开关将表现出滞回特性。在Vswitch.asc示例中,将Vh更改为0.2 V,以展示相应的滞回效应。参见图10

10.jpg

10.Vh为正值时,开关表现出滞回特性。

Vh为负值时的行为

Vh为负值时,开关在导通与关断状态之间的切换将变得更加平滑(过渡区域由负Vh值设置)。请注意,负Vh仅会让开关平滑过渡,而不会造成任何滞回。参见图11

11.jpg

11.Vh值使过渡更平滑。

示例:可变增益运算放大器:

第二个例子的灵感来源于此处发布的电学实验室项目。借助理想运算放大器和开关模型,我们可以模拟该电路的简单版本。该示例原理图名为Variable_Gain_Amplifier_Example.asc,您可以点击此处下载。

观察通过R3的电流路径在开路和短路之间循环变化时,放大器电路的增益如何变化。参见图12

12.jpg

12.通过开关实现可变增益。

LTspice中的FET、开关和多路复用器宏模型

如果您设计的电路需要更贴近实际的器件来替代理想化的电压控制开关,那么LTspice元件库为您提供了更多模型选择,包括晶体管、ADI开关和多路复用器。

结语

欲了解更多LTspice技巧和窍门,请点击此处,查看LTspice推荐阅读清单。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Anne Mahaffey 2003年加入ADI公司,担任支持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产品的测试工程师。她拥有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她曾投入10多年时间构建和支持Precision Studio工具套件中的设计工具,目前,她是ADI的首席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LTspice的支持工作。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RIGOL成为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测评仪器合作方

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测量仪器厂商,普源精电(RIGOL)与本届赛事全国总决赛承办方大连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共识,成为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测评设备合作商。这也是普源精电连续第四届成为该赛事国赛总测评的设备合作商。RIGOL相信,电子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全球知名企业,公司相信对教育事业的长期的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这一合作不仅是对RIGOL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校企携手推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电子科技人才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计划于7月30日至8月2日举行,目前各赛区已启动报名与培训,预计将吸引更多高校和选手参与。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1 (1).png

2024年10月,普源精电中国区市场部总监孙晓川率队前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学院院长刘新、副院长吴振宇等展开深入会谈,并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在赛事测评工作的仪器配置、技术服务、标准规范等方面达成共识。此次合作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电子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IGOL将为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提供并协调全国总测评所需全套测量设备,并确保测评系统的统一性与专业性。

在人才培养方面,普源精电不仅提供硬件支持,还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学生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RIGOL特别制作了“RIGOL电赛说”系列视频,涵盖竞赛准备、仪器测试等教程,帮助参赛学生深入了解仪器操作。此外,RIGOL还为参赛学生们精心整理了多套测试方案,供训练和比赛参考使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备赛效率和实战水平。

2.jpg

全方位支持赛事,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普源精电对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支持是全方位的。除了为辽宁、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赛区提供赛前培训及测评仪器外,RIGOL还为参赛学生提供高端样机免费使用及技术支持服务。此外,RIGOL还将为校园赛、区域赛、省赛、全国总决赛等赛事提供技术和人员的支持保障,构建全面、高效的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支持赛事及广大师生,RIGOL还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包括仪器原理介绍及实操培训、示波器设计项目培训、结合历年赛题的仪器重点功能介绍等多类课程,并共享赛题解析、仪器功能介绍视频库等丰富资源。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对大学电子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多维度合作,推动电子教育发展

普源精电在电子教育领域的投入由来已久。经过2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RIGOL已与很多知名高校达成多维度、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包括支持专业竞赛、申报协同育人项目、共建创新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开设定制课程、建立RIGOL Club、捐赠教育发展基金等多个维度。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教学支持,推动了电子教育的发展。

未来,普源精电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企业责任感,积极投入电子教育领域。RIGOL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教育资源共享,为中国电子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供更多可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关于普源精电RIGOL

普源精电(RIGOL)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测量仪器公司,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以“成就科技探索,助您无限可能”为使命,聚集极富价值潜能与远见卓识的优秀人才,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IGOL品牌为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的测试测量应用赋能,提供芯片级、模块级和系统级多层次解决方案,助力通信、新能源、半导体、教育科研及系统集成等广泛客户解决测试测量复杂挑战,实现科技探索的无限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rigol.com/solutions/solutions/education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Rajesh Mahapatra,高级经理
Anil Sripadarao
,首席工程师
Prasanna Bhat
,工程师

Colm Prendergast,高级首席工程师

Shane O'Meara,高级经理

Dara O’Sullivan,总监

Anders Frederiksen,首席专家

Sagar Walishetti,工程师

摘要

本文介绍实时安全气泡探测的架构,以及在开发模块化解决方案、优化高数据带宽应用以实现每秒30帧(FPS)运行、设计多线程应用和算法以准确探测靠近地面的物体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简介

机器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正在逐渐提高在各行各业的效率和生产力。然而,为了确保周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机器人必须配备碰撞检测和停止功能。安全气泡探测器可以探测指定安全区域内是否存在物体或人员。

本文重点介绍如何使用ADI公司的EVAL-ADTF3175D-NXZ飞行时间(ToF)平台实现安全气泡探测器应用。ADTF3175D模块具有75°的视场(FoV)。如需在实际应用中覆盖更宽的视场,则可以组合使用多个传感器。例如,为了覆盖270°的视场,则需使用四个模块。安全气泡探测算法在EVAL-ADTF3175D-NXZ平台的i.MX8MP处理器上运行,可以捕获来自传感器的深度图像,并探测安全气泡半径内的任何物体。为了便于集成到机器人应用中,通常借助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框架来实现安全气泡探测应用。该算法经过高度优化,在此平台上实现了30 FPS帧率。安全气泡探测器是自动导引车(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的基本组成部分。相关安全区通常用AGV/AMR周围的虚拟圆形区域表示,如图1中的红色圆圈所示。

1.jpg

1.安全气泡探测器

安全气泡探测器是AGV/AMR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2中的安全气泡探测器由四个EVAL-ADTF3175DNXZ模块构成,覆盖278°的视场。这些模块呈水平分布,飞行时间(ToF)模块之间彼此相隔67.5°,这种配置有助于减少盲点,呈现278°的视场。

为了方便ToF模块和主机系统之间的通信,系统采用ROS发布者-订阅者模型,如图3所示。此设置使用Ethernet over USB进行通信,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并提高通信速度。

2.jpg

2.水平设置。(a)顶视图;(b)前视图。

系统采用安全气泡探测算法来探测安全气泡半径内的物体。探测标志以ROS 话题(Topic)的形式传输,主机可以订阅所有模块的话题,并合并各个探测结果。此外,这些模块还可发布深度图像、红外图像和输出图像以供进一步分析。ROS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工具,例如rviz,它可以将发布的话题可视化。该应用设计为高度可配置的,将参数传递给ROS节点即可调整摄像头位置、旋转角度和其他配置值。

该应用实现了多线程架构,如图4所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线程并行运行。该设计旨在有效减少延迟,确保持续对最新可访问帧运行算法模块。输入线程从ToF模块读取图像并更新输入队列,而处理线程获取输入队列并运行安全气泡探测算法,发布探测到的标志并将输出推送到输出队列。输出线程读取输出队列并发布话题以实现可视化。在实时场景中,当算法模块的帧速率低于输入线程时,先前未来得及处理的的帧将被丢弃,从而以最小延迟优先处理最新的帧。

3.jpg

3.主机作为订阅者、ROS节点作为发布者的架构

4.jpg

4.多线程程序

主机和ToF模块之间的通信采用TCP/IP协议,通过ROS发布者-订阅者模型进行。主机将来自ROS节点(ToF模块)的已发布输出图像合并,并发布合并后的输出。

如图5所示,主机是NVIDIA® Jetson Xavier NX,利用Ethernet over USB协议为所有四个ToF模块供电并与之通信。

安全气泡的默认半径为一米,这可以在ROS启动文件中进行配置。如果在该区域内探测到物体,则会触发设置中的物体探测标志,并通过ROS主题发送到主机。主机订阅每个ToF模块的物体探测话题。结果通过简单的逻辑工作范围OR(或)运算合并。如果任何一个传感器在安全气泡内探测到物体,合并后的结果就会指示存在物体。

5.jpg

5.采用NVIDIA Jetson Xavier NX的水平设置

为了实现可视化,传感器将获取的图像转换为顶视图,并根据物体位于安全气泡内部还是外部,用绿色和红色像素标记物体。各传感器也会将此图像作为ROS 话题发布,随后主机将它们合并成组合图像。图6为所有已发布输出图像主题的组合图像。

6.jpg

6.四个TOF模块的组合顶视图

为了实现可视化,在左上角绘制一个方框来显示物体探测状态(绿色:未探测到物体;红色:探测到物体)。参见图7

这些图像可以通过ROS工具rviz进行可视化。此外,NVIDIA Jetson Xavier NX可以通过HDMI线连接到显示器,以便查看输出。为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启用输入图像的深度图像、点云和顶视图等可视化功能。这些可视化功能为探测到的物体及其空间关系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洞察。参见图8

7.jpg

7.可视化。(a)未探测到物体;(b)探测到物体。

8.jpg

8.可视化(用于分析的调试图像)

所用SQA流程

采用标准软件质量保证(SQA)方法来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质量。

单元测试:ROS支持多级别的单元测试。

库单元测试:测试独立于ROS的库。

ROS节点单元测试:节点单元测试启动节点及其外部API,即已发布话题、已订阅话题和服务。

代码覆盖率:代码覆盖率分析由ROS的一个工具包完成,有助于消除从未被执行的死代码并提高单元测试质量。

文档:ROS有一个工具包ros_doc_lite,它能为源文件生成doxygen格式的文档。

使用Clang格式来格式化代码,并使用Clang-tidy来维护ROS编码风格指南。

安全气泡探测器能够可靠地探测各种形状、颜色和尺寸的物体,包括厚度仅5毫米的电缆。

算法的延迟非常低,只有30 ms,可确保实时探测物体并作出响应。

由于充分利用了ROS框架来构建用户界面和提供可视化功能,该应用具有高度可移植性,可兼容任何使用ROS的主机,帮助缩短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

对于透明和低反射物体,ToF传感器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对玻璃瓶和塑料球等物体,会出现探测滞后。例如,图9显示了算法探测到物体的距离(安全半径设置为100 cm)。y轴代表测试对象。玻璃瓶(12, 7)表示玻璃瓶高12 cm,宽7 cm。如果括号中只有一个参数,则它表示物体的半径或立方体的边长。表1总结了安全气泡探测器的规格。

9.jpg

9.探测准确度

1.安全气泡探测器规格

指标

说明

探测延迟

30 ms

图像分辨率:512×512

探测区域

可配置面积的圆形/矩形

默认值:圆形区域,半径1

视场

75°

使用1个传感器

结论

这款由ADTF3175DEVAL-ADTF3175DNXZ ToF平台组成的安全气泡探测器具有许多优势。它针对i.MX8MP平台进行了高度优化,实现了30 FPS的流畅性能;而且采用多线程方法来有效减少延迟,确保快速响应;此外还实施了SQA方法来确保软件安全并维护质量标准。

致谢

感谢ADI-TOF SDK团队的支持。

参考文献

工业视觉技术”。ADI公司。Analog Devices ToFGitHub, Inc.

Analog Devices 3DToF ADTF31xxGitHub, Inc.

Analog Devices 3DToF Safety Bubble DetectorGitHub, Inc.
Analog Devices 3DToF Floor DetectorGitHub, Inc.

Analog Devices 3DToF Image StitchingGitHub, Inc.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Rajesh Mahapatra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经验,目前就职于班加罗尔ADI公司的软件和安全部门。他热衷于使用基于ADI硬件解决方案的算法和嵌入式软件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他与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植树造林,并为城市里经济困难的人群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谋生。他在系统、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5项专利。

Anil Sripadarao2007年加入ADI公司,目前就职于班加罗尔ADI公司的软件和安全部门。他感兴趣的领域包括音频/视频编解码器、AI/ML、计算机视觉算法和机器人技术。他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6项专利。

Prasanna Bhat是班加罗尔ADI公司软件和安全部门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他是软件开发和前沿技术交叉领域的专家,工作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器人、深度学习、嵌入式系统、Python GUI以及飞行时间(ToF)传感器应用的图像处理算法等。

Colm PrendergastAnalog Garage的高级首席研究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自主机器人检测应用的算法和系统。Colm1989年加入ADI公司,在爱尔兰利默里克担任设计工程师。在ADI公司工作期间,Colm从事和领导了广泛应用领域中的多个项目,包括数字视频、音频、通信、DSPMEMSColm目前是ADI公司物联网领域云技术总监,负责领导云技术开发工作,并曾参与开发ADI公司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最近又参与了ADI公司机器人感知和导航技术的开发。

Shane O'MearaADI公司工业自动化事业部的高级经理,常驻爱尔兰,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工程工作,侧重于为工业机器人开发软件。他于2011年加入ADI公司,担任产品应用工程师,致力于推动电机控制应用中精密ADC的技术发展。Shane毕业于利默里克大学,获工程学士学位。加入ADI公司之前,他曾在不同的岗位上负责汽车电子和视觉系统领域的工作。

Dara O'SullivanADI公司工业边缘、运动和机器人事业部的系统应用总监。他的专长领域是工业运动控制应用的功率转换、控制和监测,拥有爱尔兰科克大学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他便一直从事跟工业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相关的研究、咨询工作。

Anders FrederiksenADI公司互连运动和机器人事业部机器人和新兴技术高级战略营销经理,常驻丹麦。Anders在数字IC设计、产品及高级管理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验,工作足迹遍布全球,曾入职多家半导体和机器人行业的跨国公司和初创公司,此外也多次受邀出席各种行业会议和论坛并发表演讲。他于1998年加入ADI公司,担任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系统工程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诺伍德市工作。他在ADI公司内担任过多种职务,推动了全球和本地的技术开发、市场拓展和销售战略实施。Anders毕业于丹麦技术大学,获电气工程硕士学位,成绩优异。加入ADI公司之前,他曾担任丹麦技术大学助理教授。

Sagar Walishetti是班加罗尔ADI公司软件和安全部门的软件工程师。他于2019年加入ADI公司,曾从事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机器人和深度学习方面的工作。在ADI任职期间,有关这些领域的整合工作让他十分兴奋。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7日,英特尔联合微软和京东举办了“Windows 11 AI+ PC创新AI及游戏体验·618英特尔® 酷睿 Ultra产品品鉴会”,正式宣布Windows 10 PC全面迈向Windows 11 AI+ PC时代。现场展现了来自联想、华硕、机械革命、惠普、戴尔、宏碁、微星、七彩虹、雷神、机械师10家OEM的基于酷睿Ultra处理器(第二代)的AI PC,以及五大AI PC应用场景的AI应用,从工作、创作、游戏等方面尽现酷睿Ultra Windows 11 AI+ PC的高效智能体验。

英特尔中国客户端消费业务总经理程淼表示:“伴随着传统PC向AI PC的进化,Windows 10也向 Windows 11操作系统进行‘灵魂切换’,高效、智能、革新将成为PC的新代名词。英特尔通过酷睿Ultra处理器,以及强大的应用生态伙伴后盾,为PC用户的工作、创新、游戏等场景带来了更精彩的体验。”

酷睿Ultra AI PC性能芯体验,全员“Windows 11 AI+ PC

微软大中华区消费产品零售事业部总经理胡博林表示:“Windows 11 AI+ PC 是速度更快、更智能的 Windows 11 PC,拥有先进的安全措施、优化的性能和AI驱动的创新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生产力、创造力和沟通效率。搭载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第二代)的 Windows 11 AI+ PC 具有更强大更安全、超强AI算力实现创新体验、丰富的AI应用生态、能效提升实现长久续航、游戏体验顺滑流畅的5大核心特性。”

酷睿Ultra 处理器(第二代)问世后,为AI PC带来了性能和能效的大幅度提升。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带来高达120 TOPS 的AI算力,本地部署AI模型流畅不费力,高能效比也让待机时长大幅提升,超长待机不是梦。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基于Lion Cove 与Skymont 内核较上一代 Meteor Lake-H 的单线程性能提升约 17%,多线程性能提升约 20%,能效比提升约21%,平台可提供高达99 TOPS的AI算力。其拥有全新英特尔锐炫GPU内置 XMX AI引擎让内置 GPU 带来约22%平均游戏性能提升。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X拥有全新的Lion Cove性能核和Skymont能效核,以及内置全新Xe架构GPU,在游戏性能、能效比、续航、静音、AI功能上均有提升。搭载了英特尔® 酷睿 Ultra 200HX的Windows 11 AI+ PC 游戏本具有性能强功耗低、支持 AI 辅助、高帧率、安全兼顾多种用途6 大核心特性,成为真正的六边形战士。无论是游玩3A 大作还是决战电竞战局,都能全方位加持玩家的游戏体验。其拥有愈加出色的AI性能,更强的能效比让性能释放更上一层楼。

1.jpg

2.jpg

3.jpg

五大AI PC应用场景,多款AI应用现场体验

英特尔在端侧部署有针对不同客户提供更灵活、更完整解决方案,英特尔锐炫GPU提供更加亲民的蒸馏模型部署方式。英特尔始终致力于快速支持大模型,也在第一时间深度优化Qwen3大模型,升级AI PC能力赋能多样化场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功耗表现,优化用户体验。

现场重点展示了两个生态伙伴应用:MoYoYo(模优优)在AI模型的优化、压缩、编译领域都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端侧基于AI的实时翻译与同声传译技术目前在PC端已全面适配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和Windows 11 AI+ PC;美图云修带来专业级AI人像精修,对于修图常用的AI功能充分利用酷睿Ultra NPU的算力,并升级到了影棚级皮肤质感,支持用户实时预览,导出速率提升高达130%;逗逗游戏助手带来陪用户玩游戏的AI伙伴,拥有知识问答、地点谏言、唱歌陪伴、高光时刻、边玩边看、游戏弹幕、成就奖励、操作吐槽的八大功能,每个人都能够上传游戏攻略并随时观看大家的攻略视频,秒变游戏大神快速过关斩将。

自推出AI PC概念以来,英特尔便对AI PC产业进行深耕。目前,已有200多家ISV共推出了470多项AI应用,支持超过900款AI模型,其中包括40多家国内本土ISV,为AI PC用户带来更贴近本土需求的应用,包括知识助手、办公助手、娱乐助手、创作助手、垂类助手在内的五大场景。

在知识助手中,星环无涯、知我AI、Flowy AI PC、驱动人生AIGC助手、拾趣识图、爱问学等能够带来RAG本地知识库、会议纪要、合同审核、文档总结等知识内容处理工作,让知识管理升维进化。

在办公助手中,Kutools AI for Word/Excel/Outlook、北科瑞声会议大师、AiPPT英特尔专享版、腾讯会议等能够用AI为工作激发灵感,实现文档撰写、实时翻译、会议纪要、PPT制作、以及视频会议背景虚化等办公场景,让办公效率如虎添翼。

在创作助手中,万兴喵影、D5渲染器、亦心闪绘AI PC版、剪映专业版、D5 AI(for SketchUp)等能够带来智能AI修图、视频编辑、实时渲染空间设计、以及灵感绘画和抠图等场景,让创作更高效,创意灵感即刻呈现。

在娱乐助手中,爱奇艺、QQ音乐、游戏加加、无畏契约游戏助手NPU版等能够带来手势控制视频播放、本地还原臻品母带音质和AI半场、文字矫正、游戏AI桌宠、以及游戏中技能教学和辅助瞄准等智能体验。

在垂类助手中,Choice金融终端、相芯数字人、Inchi数字人、Coze AI PC等助手能够带来AI金融服务、3D数字人导购和播报、门店数字人试试问答、工作生活智能体、以及中英文传译等体验,让专家“进驻”AI PC。

从英特尔酷睿Ultra系列的算力突破,到软硬件的生态赋能,再到与合作伙伴的场景落地,英特尔以全栈技术实力重新定义了AI PC,让其成为连接感知、计算与服务的智能中枢。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生态的构建者与标准的制定者,深刻影响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京东上有酷睿Ultra HX AI游戏本、酷睿Ultra爆款超能AI轻薄本、618超值钜惠性价比优选、高性能台式机、硬核DIY好物清单五个类别的上百种产品供大家挑选。用户来京东购买AI PC和相关DIY好物可享受领国补最高优惠20%、晒单返百元E卡、部分产品叠加PLUS会员立减、以旧换新额外补贴525元等优惠,还有机会免费抽取2025英雄联盟 LPL 职业联赛门票、AI 修图会员、PLUS年卡会员、限量定制礼品等多重硬核福利!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概述

ET8134是一款专门为高电源电压转换为低电压供电而设计的大电流同步降压变换器,能够使4.5~38V的电源电压转换成0.923~12V的供电电压。该器件经过优化,支持低等效串联电阻(ESR)输出电容器和超低ESR陶瓷电容器,无需外部补偿元件,可以以最小的外部元件计数运行,并实现了低待机电流。

ET8134采用自适应恒时(ACOT)结构,具有快速的瞬态响应能力。为保持高效率,在轻载工作时,ET8134工作在PFM(脉冲调频)模式下,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ET8134能够从PFM无缝切换至PWM(脉冲宽度调制)模式,从而整个负载范围内都能保持高效率。

ET8134能够在4.5~38V电压下工作,且具有输入OVP,在电压高达40V以上后可以自动关断芯片以保护后级,此器件还具有软启动、逐周期限流、短路打嗝保护、过温保护等保护机制,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机制。

ET8134采用ESOP8封装,该封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产品特性

  • 内部集成130mΩ和100mΩ内阻的N-Channel FET

  • 采用ACOT控制模式,拥有较快的瞬态响应

  • 输入电压范围:4.5V to 38V

  • 输出电压范围:VFBTH to 12V

  • 输出持续电流为3A

  • 开关频率:600KHz

  • FB电压为0.923V

  • 关机电流小于5uA

  • 轻载下PFM工作模式

  • 带有预偏置电压启动

  • 固定软启动时间1ms

  • 逐周期限流保护

  • 打嗝保护

  • 非锁存UVP和TSD保护

  • 输入OVP保护

  • 封装:ESOP8 6.0*4.9mm

管脚定义

1.jpg

典型应用

2.jpg

来源:力芯微电子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美光 LPDDR5X 内存和 UFS 4.0 存储解决方案,合力打造 Motorola 功能强大的翻盖手机

最新动态:美光科技今日(5 27 日)宣布,Motorola 最新功能强大的翻盖手机 Motorola Razr 60 Ultra 采用美光高性能、高能效的 LPDDR5X 内存以及先进的 UFS 4.0 解决方案。该款智能手机搭载 Motorola 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 AI 功能 Moto AI,美光的 LPDDR5X UFS 解决方案为其提供了所需的容量、能效、速率和性能。

美光企业副总裁暨手机和客户端业务部门总经理 Mark Montierth 表示:“美光 LPDDR5X 内存和 UFS 4.0 存储解决方案专为 Motorola Razr 60 Ultra 等下一代 AI 设备量身打造。我们与 Motorola 合作,为其最新款智能手机赋能,充分展现了高性能、低功耗的内存和存储创新对于释放端侧 AI 全部潜力的关键作用。”

为何重要?

随着智能手机 AI 功能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作业已从依赖云计算,逐渐转为直接在端侧设备执行。若要在端侧提供完整的 AI 体验,就需要性能更强的内存和存储,以容纳大型语言模型和不断增长的数据量。

在美光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助力下,Motorola Razr 60 Ultra 让用户能够探索 Moto AI 的完整功能,享受快速、流畅的智能体验和精准的反馈。用户可以使用 Moto AI 提问,以专业级精准度增强照片效果,将文本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创作、虚拟人像和贴纸,聆听为每个时刻精选的音乐,并通过简洁、个性化的通知摘要了解当天的重要资讯。

Motorola 产品研发副总裁 Leo Liu 表示:“Motorola Razr 60 Ultra 重新定义了可折叠智能手机的 AI 性能,让用户能够借助直观的 AI 功能释放创造力、掌控生活节奏,并清晰、轻松地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为了将手机个性化智能体验呈现在用户指尖,小巧的机身内需配备兼具卓越性能与能效的内存。我们与美光科技的长期合作,确保了我们能够采用针对移动端优化的解决方案,进而在我们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折叠屏手机上实现流畅的 AI 体验。”

美光基于第二代 1ß( 1-beta )节点的 LPDDR5X 内存,传输速率高达每秒 9.6 Gbps ,较上一代产品,速率提升了 10%。[1] 这一卓越性能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在应用程序间切换,并更高效地进行多任务处理,同时提供移动 AI 功能所需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美光的 LPDDR5X 内存能够节省高达 25% 的功耗,[2] 为高能耗的 AI 应用提供支持,并延长续航——这是 Motorola Razr 60 Ultra 的一大亮点,续航超过 36 小时。

在存储方面,尽管这款手机采用了紧凑的可折叠外形设计,但美光 UFS 4.0 解决方案为照片、电影、歌曲、应用程序和游戏提供了充足的存储空间。大容量存储功能让旗舰智能手机能够直接在设备上存储由 AI 分析和生成的大型数据集,无需依赖云端——从而使用户既能享受到个性化 AI 助手带来的便利,又能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我们专注不懈地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发展先驱技术,制造出众产品和实现卓越运营。凭借旗下全球性品牌 Micron®(美光)和 Crucial®(英睿达),向客户交付一系列丰富的高性能内存和存储产品组合——包括 DRAM、NAND 及 NOR。美光优秀人才打造的创新产品,每一天都助力数据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AI)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进步,带来无限潜能——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边缘,以及丰富客户和移动用户的体验。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n



[1] 相较于上一代 1-beta LPDDR5 的 8.533 Gbps 的传输速率

[2] 相较于上一代 1-beta LPDDR5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ycamore-W1毫米超薄尺寸、150毫克超轻重量,提供卓越音频性能,重新定义腕戴式设备的音质与设计。

xMEMS发布Sycamore-W——超轻薄、专为智能手表及运动手环设计的扬声器.jpg

2025527 - 全球先进压电MEMS音频创新企业、先锋级全硅微型扬声器创造者、xMEMS Labs今日发布Sycamore-W,这是公司的Sycamore近场MEMS扬声器系列的最新成员,该产品专为智能手表、运动手环及其他腕戴设备而打造。

xMEMS推出Sycamore-W.jpg

在2024年底首度推出Sycamore微型扬声器获得广大成功后,Sycamore-W延续xMEMS致力于在空间受限的移动设备中提供µFidelity™高保真音效的承诺。Sycamore-W外形尺寸为20 x 4毫米,厚度仅为1毫米,对比传统设计,扬声器封装体积减少了70%,是设备更轻薄简约,同时仍可提供高品质、全音域的音效表现。

xMEMS营销与业务开发副总裁Mike Housholder表示:“Sycamore-W重新定义了智能手表的音频,将紧凑的设计与强大的性能相结合,以满足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需求,随着手腕成为免耳机、免提AI互动的关键界面,Sycamore-W使制造商能够打造更小、更轻、更耐用的设备中提供优质音频"。

专为腕戴式设备而优化

Sycamore-W专为腕戴型可穿戴设备的特殊需求设计。其4毫米宽度与1毫米薄的外型可大幅降低对表壳内部空间的占用,为设计师腾出更多空间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更大容量电池。与传统线圈扬声器(通常厚3-4毫米、重达3克)相比,Sycamore-W仅重150毫克,大幅减少佩戴压力,提升舒适度,是穿戴式设备的理想选择。

硅基耐用性与坚固设计

Sycamore-W延续xMEMS扬声器一贯的固态结构与高耐用性,具有元件级IP58防护等级和坚固耐用的10,000g机械抗冲击性能。这些特性使其成为运动生活可穿戴设备以及户外型智能手表和健身手环的理想选择。

Sycamore-W尺寸为20 x 4 x 1.28毫米。现已向早期客户提供样品,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原始版本Sycamore微型扬声器将继续服务于更广泛的应用,包括智能眼镜、开放式耳塞和笔记本电脑,更多针对其他特定应用优化的Sycamore系列产品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更多关于Sycamore和xMEMS的信息请访问xmems.com

关于xMEMS Labs, Inc.

xMEMS Labs成立于2018年1月,是MEMS领域的“X”因素,以其极具创新的piezoMEMS平台于MEMS领域独步全球。xMEMS推出了全球开创性固态真MEMS微型保真扬声器,适用于TWS、近场OWS和其他个人音频产品,并利用IP进一步开发出全球开创性的µCooling气冷式全硅主动散热芯片,适用于智能型手机和其他轻薄、重视性能的电子设备。xMEMS在全球拥有超过245多项授权专利。欲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https://xmems.com.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引言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全球科技与制造业的下一个爆发点。据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到 205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收入有望达到 5 万亿美元,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甚至可能达到 60 万亿美元。这一蓝海市场的崛起,不仅将重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格局,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提供先进的氮化镓、栅极驱动器和精密传感器件,用于构建未来机器人的系统级综合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设计更安全、更智能、更紧凑的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机遇与技术挑战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涵盖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教育和研究等多个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模仿人类的动作和决策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仍面临着多重挑战:高精度关节控制、复杂环境感知、高效内部通信以及对尺寸和散热的要求。这些挑战对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能流畅行走、实现精准抓取的人形机器人,是如何被赋予“生命”的?

拆解人形机器人中的核心半导体技术

  • 关节——高功率密度、高精度的电机控制

“兼具灵活肌腱和强大核心”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是其动作的核心,而关节的精准控制离不开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在典型的人形机器人架构中,往往需要集成 30 个以上的分布式关节电机,形成高度复杂的多自由度运动系统。这种密集的机电集成对驱动系统提出了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满足不同关节的差异化驱动需求,另一方面必须实现极致的空间利用率。TI 通过其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为机器人关节提供了高精度、高响应的解决方案。

手指、手腕等小型关节对控制精度和功率密度要求极高。基于氮化镓 (GaN) 技术开发的 48V/16A 三相逆变器参考设计针对小型关节驱动需求优化,特别适用于 1000W 级电驱系统。相比传统 MOSFET 方案,GaN FET 不仅能够实现尺寸更小(体积缩减 50%以上),还能够因为具有更高的理论效率而有效降低开关损耗,支持更高频率的 PWM 控制,从而实现更平滑的电机电流波形和更精确的控制

对于腰部、髋部等大功率关节,TI 推出了基于 MOSFET 的 4kW 的高功率的方案,使用了半桥智能驱动 DRV816X 。相对于传统的半桥驱动,该方案具备更高的集成度,同时集成过流保护,低侧电流采样及内部拉灌电流功能。此外,该方案中使用了F28P65x实时微控制器,集成了 EtherCAT MAC 和完整的 USB 2.0(MAC + PHY),外挂两颗 PHY 即可实现 EtherCAT 菊花链。其 9x9 的封装在业界 EtherCAT 小型化方案中同样具备竞争力.

  • 视觉——毫米波雷达感应和传感器融合

“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

人形机器人的一个重要能力是探测和解读物理环境:正如人类依靠感官进行导航和与世界互动一样,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复杂的传感系统来自主有效地执行任务。与传统的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相比,毫米波雷达不受灰尘、雾霾或光线不足的影响,且功耗更低。但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使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可能存在数据收集不完整不准确的局限性,进而导致导航、物体操作和环境交互方面的错误。

TI 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采用 AI 优化的雷达 SoC 和集成神经网络加速器的处理器架构,即通过将摄像头与 IWR6843 毫米波雷达相结合,在 AM62A 处理器上运行边缘 AI 模型实现环境感知。该方案中,摄像头基于 AI 模型完成人体视觉识别,而毫米波雷达则通过点云分析精确获取人体轮廓和距离信息。

这一融合系统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帮助机器人在极端的(如火灾现场、烟雾环境)场景下,仍能可靠地完成三维空间物体跟踪与探测。凭借 (TÜV) SÜD 内置的功能安全机制和器件安全认证,TI 雷达器件可提供 IEC 61508 所需的必要诊断覆盖范围,可在元件级别满足高达 SIL 2 的硬件功能,确保在关键任务场景下的可靠性保障。

  • 神经系统——单线对以太网破解内部通信难题

“就像把杂乱的电报线路升级为光纤网络”

先进的人形机器人需要一个通信系统,不仅集成在空间受限的轻量级框架内,同时满足带宽等通信接口要求,还可支持在众多关节控件之间进行实时高带宽数据传输——传统的 CAN 通信最高只能支持十兆,在带宽和实时性上已难以满足需求人形机器人百兆以上的通信速率要求。

TI 采用 SPE 技术和/或菊花链拓扑可以减小线束的整体尺寸(4 根百兆线缆到 2 根百兆线缆),显著减轻了机器人线束的重量和复杂度。基于 Arm® 的控制器 AM261为单线对以太网方案设计,内置 PRU 模块可支持 EtherCAT, Ethernet, PROFINET 等协议。该方案还集成 IEEE 802.1AS 协议,支持控制器与 I/O 节点间 1-15ns 精度的网络时间同步,并具备强大的 EMI/EMC 抗干扰能力,符合工业 IEC 和 CISPR 标准,能够在机器人内部的噪声环境中稳定工作。此外,电缆诊断功能则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结语

TI 通过电机控制、传感器融合和高速通信三大核心技术的协同,构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尽管科幻电影时常描绘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或掌控世界的场景,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始终以拓展人类能力边界为目标。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演进方向表明,其应用场景将持续深化和扩展。站在机器人革命的前夜,德州仪器在芯片领域的现代化技术和成果,正在为未来更多可能性构建基础。

关于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登陆 TI.com.cn 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业务部资深营销经理
Henry Muyshondt

汽车网络的演变:从特定领域到基于以太网的区域架构

长期以来,汽车一直是整个世界复杂性和创新性的缩影。现代汽车如今已成为高性能计算平台,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本质上就像车轮上的数据中心。这些汽车控制着众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依赖信息,实现高度自动化,并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

最初,这些子系统采用针对特定功能优化的通信技术,即所谓的领域专用硬件架构。这种方法需要多个应用专用总线在不同域之间传输数据,因此需要网关计算机在各种硬件架构之间转换信息。由于需要管理多达 20 种网络标准,汽车制造商寻求一种更精简的解决方案,为其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一个通用平台。

过渡到基于以太网的区域架构

汽车行业目前正在从这些旧式网络架构过渡到基于以太网的单一主干网。这种转变使得车辆能够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从而能够通过基于 IP 的、无处不在的以太网更轻松地与集中式计算平台进行交互。汽车制造商与 IEEE 合作,帮助定义了一个物理层,该物理层只需要一对平衡线,而不是之前以太网安装中常见的 2 对或 4 对线。下图 1 展示了从特定领域的硬件架构到具有集中式计算平台的区域架构的过渡。

1.jpg

1:从特定领域到区域架构的网络大趋势

向基于以太网的区域架构的过渡代表着汽车设计和功能的重大飞跃。通过采用单一通信技术,汽车制造商可以简化车辆内部网络,降低维护多种通信标准所带来的复杂性和成本。这种简化的方法不仅提升了车辆性能,也为更先进的功能和性能铺平了道路。

通用数据框架的好处

统一的数据框架使车辆系统和功能能够通过软件定义,从而降低延迟和复杂性。随着安全需求的不断增长,标准化机制可以对网络参与者进行身份验证并根据需要加密信息。以前的通信总线缺乏安全功能,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安全威胁。

通用数据框架的优势远不止安全性和效率。通过标准化车辆内部的通信协议,汽车制造商可以更轻松地集成新技术和功能。随着自动驾驶、电动汽车(EV)和车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这种灵活性至关重要。通用数据框架确保这些创新能够无缝融入车辆架构,从而提供更具凝聚力和集成度的驾驶体验。

简化的软件升级

使用通用网络可以简化软件升级,使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单一方法部署更新,而无需为不同的数据链路定义方法。简化软件升级的能力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随着汽车越来越依赖软件驱动,定期更新和增强功能的需求也日益重要。通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无线(OTA)更新,使汽车制造商无需前往经销商即可部署新功能、修复错误并提升性能。这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10BASE-T1S 以太网: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

以太网的概念已存在 50 年,IEEE®规范于 40 年前发布,主要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大量数据。然而,数字计算世界与汽车物理世界之间的接口仍然依赖于硬件,并且针对特定领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0BASE-T1S 以太网应运而生。

10BASE-T1S 以太网是一种多点总线,使用单对线缆作为主干。传感器和执行器直接连接到该线缆,无需使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多个设备。当数据接收并需要发送到更高速的互连时,只需一个带有 10BASE-T1S 端口和其他更高速端口的简单交换机即可。无需特殊的转换网关,因为以太网网络上的每个设备都使用相同的以太网帧格式。

10BASE-T1S 以太网的开发标志着汽车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提供标准化且高效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方式,10BASE-T1S 以太网弥合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鸿沟。该技术可实现实时数据处理和通信,使车辆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响应不断变化的路况。10BASE-T1S 以太网确保车辆各系统无缝协作。图 2 展示了这一概念的工作原理。

2.jpg

2:区域架构与域架构

实际应用:演示

为了展示 10BASE-T1S 以太网的实际应用,Microchip开发了一个演示,展示如何使用该技术连接车辆内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该演示包含压力、接近、光线和其他传感器,它们可以捕获真实世界的数据,然后由集中式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用于控制电机、风扇、灯光和显示器,进而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图 3 展示了演示板。

3 (1).png

3:多传感器和执行器演示

这种设置不仅凸显了 10BASE-T1S 以太网的多功能性,也凸显了其简化车辆通信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潜力。10BASE-T1S 以太网使用单对多点总线,无需以太网交换机即可连接众多传感器和执行器。当数据在网络中流动时,一个带有 10BASE-T1S 端口的简单交换机即可连接更高速的连接,从而在整个系统中保持以太网帧格式的一致性。

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利益

使用单一协议实现大多数功能,对于必须支持多种特定应用标准的汽车制造商来说,具有显著优势。每年的车型都会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进行增强,这通常需要在未来配备新的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以及对信息娱乐和导航系统进行更新。汽车的其他部件也会逐步增强,有时仅增加新的软件功能。

如今,车辆可能配备 40 种不同的线束、数十甚至数百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及长达数英里、重达 250 磅的电线。不同应用所需的各种电缆也带来了电磁兼容性(EMC)挑战,因为每种应用都有其独特的要求。

转向单一协议简化了车辆的内部架构,减少了所需的线束和ECU数量。这不仅减轻了重量和复杂性,还提高了可靠性和维护的便捷性。由于需要管理的组件减少,汽车制造商可以专注于提升车辆的性能和功能,从而提供更佳的整体驾驶体验。

满足未来需求

为了满足未来汽车的需求,未来汽车的代码行数将很快从目前的一亿行增加到数亿行,汽车行业正在向基于以太网的区域电子/电气(E/E)架构转型。该架构将传感器聚合到从区域网关到主干网和中央计算平台的单一链路中。

为了支持现代车辆日益复杂的特性,过渡到基于以太网的区域 E/E 架构至关重要。随着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系统数量的不断增长,可扩展且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变得至关重要。以太网提供处理这些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所需的带宽和灵活性,确保车辆平稳高效地运行。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基于以太网的架构的采用将在塑造汽车技术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车辆保持互联、高效和创新。统一车辆通信架构最初只是一个概念,如今即将成为现实。目前道路上的一些车辆已经将以太网用作其IT架构,而采用扩展到物理数字接口的全新分区架构的车型即将投入生产。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车辆设计,还为软件驱动的创新开辟了新的可能,因为曾经由硬件定义的功能现在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和更新。

超越汽车:以太网的广泛应用

以太网的优势不仅限于汽车行业。工业应用也开始采用这项技术,这得益于对更高效、可扩展通信解决方案的需求。随着以太网在汽车以外的领域日益普及,规模经济将有助于降低成本,使其更易于普及,并吸引更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关于如何构建和实施基于以太网的系统的知识不断扩展,在各个行业开发和部署这些系统将变得更加容易。

从本质上讲,以太网(特别是 10BASE-T1S 以太网)的采用,是汽车技术中融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键一步。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未来车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智能、更安全、更互联互通,而且还为跨多个领域的更广泛创新奠定了基础。

以太网从IT到汽车应用的演变历程,充分证明了标准化的力量以及跨行业合作推动技术进步的潜力。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太网将在塑造未来汽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开创一个以效率、安全和互联为核心的全新出行时代。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推出两款高压GaN半桥栅极驱动器,为开发者带来更高的设计灵活性和更多的功能,提高目标应用的能效和鲁棒性。

1.jpeg

STDRIVEG610STDRIVEG611两款新产品为电源转换和电机控制设计人员提供两种控制GaN功率器件的选择,可以提高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的能效、功率密度和鲁棒性。

STDRIVEG610主打那些要求启动时间300ns级别的栅极驱动应用,启动时间是LLC或ACF电源转换拓扑的一个关键参数,保证在突发模式下准确控制功率管的关断间隔。

STDRIVEG611 是针对电机控制应用中的硬开关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高边UVLO欠压保护和过流保护智能关断等安全功能。

这两款器件对软硬开关拓扑都适用,并内置预防交叉导通的互锁功能。STDRIVEG610可提升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和功率因数校正 (PFC) 电路的性能,而STDRIVEG611可节省空间,提高能效和可靠性,适用于家用电器、电泵、压缩机、工业伺服驱动电机以及工厂自动化驱动装置。

为了简化设计,两款器件都集成了高边自举二极管,以及大电流能力且传输延迟小于10ns的6V高低边线性稳压器。每个驱动器都有独立的吸电流和拉电流路径,吸电流为 2.4A/1.2Ω,拉电流为 1.0A/3.7Ω,可以实现很好的驱动性能。

片上集成的 UVLO 保护功能用于保护高低边的 600V GaN 功率开关管的安全,防止器件在低效或危险情况下运行。此外,两款器件都有过热保护功能,dV/dt耐量高达 ±200V/ns。输入引脚电压扩展到 3.3V 至 20V,从而简化了控制器接口电路。两款器件都有待机引脚,在非工作期间或突发模式下,可以节省能耗,并具有独立的电源地引脚,可用于开尔文源驱动或连接分流电阻。

STDRIVEG610STDRIVEG611集成丰富的功能,有助于降低物料清单成本,采用4mm x 5mm QFN 的紧凑封装,节省电路板空间。

两款产品的配套评估板EVLSTDRIVEG610QEVLSTDRIVEG611现已上市,可帮助设计人员加快应用开发。两款评估板均可直接使用,集成了 600V 高速半桥栅极驱动器和意法半导体的两颗 SGT120R65AL 增强型 GaN HEMT功率开关管。

产品详情访问www.st.com/gandrivers.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7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