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代云端通用人工智能计算处理器昆仑芯2代AI芯片及AI加速卡与飞桨完成III级兼容性测试,兼容性表现良好。

1.jpg

产品兼容性证明

本次III级兼容性测试完成了包括PP-YOLOE、PP-OCR、ERNIE 3.0、PP-TSM、PP-TTS、DLRM、PPO等51个模型[1]的完整验证,算子支持超过400个,覆盖了智能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智能推荐、强化学习共5个技术领域。

经双方联合严格测试,昆仑芯2代AI芯片及AI加速卡与飞桨兼容性表现良好,并基于R200、R300搭建了CI/CD持续集成流水线,整体运行稳定,训练与推理性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2.jpg

昆仑芯2代AI芯片

未来两周,来自昆仑芯科技及百度飞桨的产品技术专家将带来两场线上直播,分别从落地应用案例及技术适配的角度对昆仑芯与飞桨III级适配进行深度解读,敬请期待。

3.jpg

直播海报

昆仑芯和飞桨的适配自2018年启动,目前双方已共同完成框架层面的适配,支持XPU Device及大部分算子。在双方合作的训练部分中,昆仑芯XPU和飞桨的适配在一些场景下能够做到通过仅切换一行代码便可指定到昆仑芯XPU的后端,低成本地从GPU切换到昆仑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目前,昆仑芯软件栈已集成到飞桨上,完成对接与支持。此外,双方已经完成了多款主流CPU及操作系统的适配,方便广大开发者和用户更高效、更便捷地开发。

2021年8月,高度集成昆仑芯AI加速卡的飞桨一体机在单PCIe switch下支持两块全高全长AI加速卡并行训练的技术。该适配使得飞桨一体机在算力和安全性方面得到进一步保障,同时也为AI服务器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年,飞桨一体机在金融行业成功部署落地,助力江苏银行进行证照识别能力的建设。

除此之外,在工业质检领域,"昆仑芯+飞桨"方案也实现了自研AI芯片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助力某客户实现成本降低65%、性能提升9%的明显效果。

从底层AI算力组件到AI服务器,再到操作系统,进一步到昆仑芯SDK,四年来,昆仑芯和飞桨携手共同完成了一套端到端的AI计算系统解决方案,并致力于携手打造一个全栈式软硬一体的AI生态。

昆仑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昆仑芯和飞桨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提升软硬件创新能力,为开发者提供灵活便捷的部署方案,赋能更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实现智能化升级。"

关于昆仑芯科技

昆仑芯科技在国内最早布局AI加速领域,已深耕10余年,在体系结构、芯片实现、软件系统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均有深厚积累。100%自研核心架构昆仑芯XPU,可实现灵活适配,满足多样的AI模型和场景需求。最优的性能和能耗效率,为开发者提供灵活易用的编程模型。

目前,公司两代芯片产品均已实现扎实落地,在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科研等"智慧+"场景实现数万片部署。秉承"让计算更智能"的使命,昆仑芯科技致力于构建软硬一体化的AI芯片生态,打造从芯片到终端、应用、云端、服务的生态闭环。

[1]飞桨与昆仑芯2代芯片支持的模型列表:https://www.paddlepaddle.org.cn/documentation/docs/zh/develop/guides/hardware_support/xpu_docs/paddle_2.0_xpu2_cn.htm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 A 15 A 器件有X 型和新的W型两种速度类型,Qrr 低至 75 nC,经过改进的 Erec 提高了效率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四款采用TO-220 FullPAK 2L全隔离封装的新型FRED Pt® 第五代600 V Hyperfast恢复整流器---12 A VS-E5TW1206FP-N3VS-E5TX1206FP-N3以及15 A VS-E5TW1506FP-N3VS-E5TX1506FP-N3。该系列的整流器反向恢复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提高中频逆变器和软硬开关或谐振电路的效率。

1.jpg

Vishay Semiconductors日前发布的器件反向恢复电荷(Qrr低于前代解决方案 60 %,同时恢复损耗降低 90 %。此外,与最接近的竞品相比,整流器反向恢复能量(Erec提高10 %,软恢复有助于降低 EMI,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更稳定地运行,从而提高热性能。

通过最新推出第5600 V FRED Pt 系列整流器,Vishay将高端Si技术的优势扩展到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传统和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前端配置。器件可用作工业应用 AC/DC DC/DC 功率级输出和 PFC 整流器,适用于空调、非车载充电器、照明、混合太阳能逆变器和UPS,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VS-E5TW1206FP-N3VS-E5TX1206FP-N3VS-E5TW1506FP-N3 VS-E5TX1506FP-N3 X型和新的W型两种速度类型。对于高达100k HzCCM模式和 350K Hz di/dt的谐振电路来说,W型整流器的优点是Qrr低,X型整流器的优势在于正向电压低。器件符合RoHS标准,无卤素,工作温度达+175 °C,绝缘电压为2500 V

器件规格表:

产品编号

VR   (V)

IF(AV)   (A)

+125   °CVF 典型值 (V)

trr   (ns)

Qrr   典型值. (nC)

封装

VS-E5TW1206FP-N3

600

12

1.75

16

75

TO-220 FullPAK 2L

VS-E5TW1506FP-N3

600

15

1.5

17

97

TO-220 FullPAK 2L

VS-E5TX1206FP-N3

600

12

1.36

17

130

TO-220 FullPAK 2L

VS-E5TX1506FP-N3

600

15

1.3

19

180

TO-220 FullPAK 2L

新型FRED Pt整流器现可提供样品。量产供货周期为20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Pramit Nandy和Vijay Bapu

制造业已经发展了200多年。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其重点在于互联互通、自动化、机器学习和实时数据处理。随着各种制造业都在向工业4.0迈进,为了保持竞争力并降低制造成本,制造商正致力于为工厂投入更多的设备,同时削减员工数量。

1.jpg

图1.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商正致力于在其工厂(即亚马逊配送仓库和装配线)和仓库中大力投资先进的移动机器人技术,来承担大部分的材料建造、组装和运输工作。然而,这些移动机器人必须定期充电,这对工业工厂来说是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今,无线充电空间做出了一些改进,让这些机器人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提高了工厂的制造能力和效率随着组件选择、线圈设计和电路板布局的正确结合,无线充电技术正日益成为制造业的变革者,并且正在影响整个经济。

无线充电的工作原理

最新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采用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技术。当交流电通过发送器侧的感应线圈时,会产生振荡磁场。当此振荡磁场与接收器侧的感应线圈耦合时,接收器侧线圈会产生交流电(见图2)。

2.jpg

图2.借助感应式无线充电,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接收器侧线圈会产生交流电

无线充电系统需要许多组件,包括发送器线圈、调谐电容、线圈驱动器和接收器线圈。其他组件还包括二极管整流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电路及算法,以及电池充电电路。

在下面给出的示例中,无线充电系统借助电磁感应,能够将电能从安装在工厂车间的充电源垫传输到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的接收垫。

3.jpg

图3.工厂车间移动机器人的无线充电

工厂车间无线充电的优势

出于多种原因考量,采用更高效率和成本优化组件的现代无线充电系统经过验证,已成为工厂设置的变革者。首先,它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生产力并降低制造成本。它可通过机会充电(即利用空闲时间充电)实现连续操作,并减少投资,因为机器人支持多种用途,从而用于不同的操作。此外,还减少了人为干预,因为充电过程可以自动化,同时还降低了维护成本,因为无需使用连接器和电缆等,从而实现完全非接触式解决方案。

其次,这类充电系统还提高了安全性。它们消除了因连接器导致的火花及其内部污染或水分引起的短路的风险。其他安全优势包括: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可靠地检测发送器和接收器线圈之间的金属碎片和其他异物。此外,充电器和机器人之间可轻松实现安全验证,从而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并且充电期间的数据传输可用于预测性维护以防止停机。其他优势包括:与有线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充电系统在工厂车间的维护和清洁要容易得多。这是完全自动化工厂的重要贡献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并可防止员工间传播传染病(如COVID-19),从而有助于营造更安全的环境。

克服无线充电实现挑战

考虑到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潜力工厂设置中采用这项技术将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解决困难的生产挑战。然而,无线充电也存在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需要相对较高的投资来建造无线充电基础设施,而且还存在相对较低的效率和EMI问题。如果发送器和接收器线圈之间有异物,也会存在与过热相关的安全问题。BOM成本管理和组件选择尤其重要。

在无线电源发送器中,大功率无线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流的关键回路包括功率开关、谐振电容和线圈。此回路涉及高电压、高电流和高开关频率。这种高功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PCB布局、组件布局和布线会影响效率、EMI性能和散热,进而影响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由于线圈存在制造可变性,线圈参数变化也会带来挑战。线圈之间的变化可能导致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行为不一致和现场性能不可靠。

虽然通用器件可用于构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但其性能无法达到与固定功能替代品相同的水平。根据组件选择和电路板布局决策,解决方案的成本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可以利用许多方法来优化目前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构建优化的解决方案

固定功能器件用于优化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这样便能应对在高功率水平下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无线电源这一挑战。优化此解决方案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是一个重要步骤,这种电路运行高度专业化的通信、功率控制和异物检测(FOD)算法。这些算法基于大量的研发和多项授权专利。

理想情况下,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中应采用带内通信,这有助于消除带外通信方案所增加的系统成本。寻找约100 kHz范围内的电力传输频率。应使用驱动发送器中全桥逆变器的PWM的可变频率和可变占空比控制来执行功率控制。在高功率水平下,FOD变得至关重要。采用这种方法时,电力传输会短暂停止几微秒,并使用解决方案的高性能外设和内核测量线圈电压。当输出FET关闭时,可通过计算线圈电压的斜率来检测是否存在异物。

选择解决方案的所有组件(包括控制器、FET、稳压器和线圈)时,必须使成本符合总系统预算,这可能需要包含高端金属触点,以确保在潮湿或灰尘环境中的可靠性。解决方案的效率取决于功率控制方案和最佳线圈设计。一个示例是Microchip的WP300解决方案,其设计在超过100W的负载下可实现超过90%的效率。此效率是从发送器的直流输入到接收器的稳压直流输出测得的。该解决方案可在12-36V DC的输入电压下工作,并且可以在接收器侧调节到类似的电压范围。

在基于WP300的参考解决方案中,PCB布局、组件布局和PCB层叠已经过优化,可实现最佳性能。在设计PCB时,已确保数字部分、模拟部分和电源部分彼此隔离,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耦合。

除了降低开关频率外,还可在发送器中使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和优化使用去耦电容来降低开关噪声,进而减轻EMI问题。去耦电容可降低开关噪声耦合,但会增加损耗,从而导致热耗散增加和效率损失。为优化设计,这些权衡的评估至关重要。

线圈参数可在生产线上组装时进行校准。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可在产品测试期间将线圈校准数据写入WP300TX IC,从而实现整个产品的一致操作和可靠性能。最后,为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创建1:1配对,可在带内包含安全通信,以确保只有经过发送器验证的接收器才能获得供电。图4包含经优化可提供这些功能的300W发送器控制器和300W接收器控制器的框图。

300W发送器

4.png

300W接收器

5.jpg

图4.已针对无线充电进行优化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框图

系统开发人员应与可提供使用其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详细指南的供应商合作,具体包括组件选择、线圈设计和电路板布局的指南。供应商还应提供分步指导,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无缝执行。借助这种方法,开发人员可节省时间、降低风险并简化其无线充电器设计,从而充分履行电磁感应技术的承诺,同时提高生产力、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安全性。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后摩尔时代,应用不断分化,场景需求不断增加,芯片设计维度不断增加。面对复杂的架构/工艺流程,芯片和系统的创新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芯片验证技术能够面向电子系统提供智能化融合解决方案,赋能芯片到系统的创新周期。

现有EDA工具相互之间兼容性差、数据碎片化给芯片的调试带来了困难,极大地制约了复杂SoC设计的验证效率。芯华章基于EDA 2.0理念,加强流程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建立统一标准,提供更好的兼容性,为用户提供高效、便利的一站式验证解决方案。

现芯华章诚邀您参加“2022芯华章科技验证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在上海、深圳陆续举办,和您现场分享行业前沿洞见、硬核技术,并带来真实产品展示与客户应用案例,您更有机会与芯华章资深产品技术专家现场进行深度交流。

活动信息

上海站:10月18日

地点: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深圳站:10月25日

地点:深圳湾万丽酒店

微信图片_20221011114352-min.png

阅读原文

会议报名丨2022芯华章科技验证技术研讨会 (wjx.top)

围观 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在移远通信、紫光展锐等产业创新力量的共同推动下,5G LAN(5G局域网)技术在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已实现多个场景商用落地。

1.jpg

移远通信5G R16系列模组支持5G LAN技术,已在多个多个场景实现商用落地 (Photo: Business Wire)

作为R16定义的关键特性之一,5G LAN是实现工业互联网IT(信息技术)/OT(操作技术)深度融合的基础技术,对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5G LAN技术商用落地的进程中,紫光展锐率先发布的支持5G R16 Ready的基带芯片平台——V516发挥了巨大作用。基于该平台,移远通信与紫光展锐通力合作,推出了5G R16系列模组,助力5G LAN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5G LAN技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

顾名思义,5G LAN 是基于5G网络和5G终端接入能力的LAN服务,同时,5G LAN具有二层转发能力,组建灵活、直接互通,且在空间拓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可为LAN内的5G终端提供终端互通或终端隔离等灵活的通信服务。

随着5G技术的迅速发展,5G LAN在专网部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工业场景下,5G LAN成为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有了5G LAN技术的参与,不仅能节约工业互联网建网成本,还能降低产线5G改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维护难度,实现灵活适配,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一网多用,5G LAN赋能柔性生产

由于5G LAN技术具有即插即用、跨域组网、网络确定性等明显优势,因此在园区网络搭建、工业PLC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网络运营商及相关产业的大力推动下,5G LAN技术在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已实现商用落地,对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实施以及智能制造的深化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5G LAN技术可赋能5G专网的升级,以5G LAN一张网络替代多张物理网络,简化了网络架构的同时还提升了网络效率和产线可用性,实现了组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同步下降。得益于移远模组成熟的5G LAN技术,国内基于5G LAN技术的“5G专网PLUS”已在某汽车品牌生产车间实现商用,全方位验证了5G LAN在工业控制层的技术可行性和生产可用性,为柔性生产提供了新型网络基础。

将5G LAN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内网,不仅能为产线设备 “剪辫子”,还不用增加额外配置,部署效率非常高。浙江宁波某企业作为全国5G LAN工业互联网商用试点,在移远模组的赋能下,已经对其精密压铸件制造工厂进行升级,打造了柔性编排工业现场网,让5G深入工业生产现场,通过极简工业互联网,实现下挂设备即插即用、动态产线调整等,解决了企业过去面临的网络部署繁琐、网络调配难度大等痛点,展现了5G LAN在赋能柔性生产方面的强大能力。

携手紫光展锐,助推全连接工厂建设

目前,移远通信拥有多款支持5G LAN技术的5G模组,且已实现商用,包括RG500U、RG200U、RM500U等LGA、M.2、Mini PCIe封装模组。

上述支持5G LAN技术的移远模组均基于紫光展锐V516芯片平台开发,在V516多项5G R16关键技术的加持下,除了5G LAN,移远5G模组还支持CAG、网络切片、uRLLC等特性,可靠性达99.99%,并支持毫秒级空口时延以及精度达1us的5G网络高精度授时,可满足智能电网差动保护、工业制造高精度机器协作、仓储物流多车协同以及工业局域网等诸多行业应用的需求,有效降低5G R16技术的行业应用门槛,推动5G技术惠及千行百业。

与此同时,搭载展锐V516芯片平台的移远5G模组还支持QuecOpen CPU开发,支持Wi-Fi 6方案、WebUI方案、语音方案、FOTA方案、SLA方案、功耗控制方案,并可提供丰富易用的API接口,方便客户进行二次开发,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定制化开发以及行业低功耗的需求。

移远通信首席运营官张栋表示:

“紫光展锐是移远通信重要的芯片合作伙伴,特别是在5G领域,近年来,在紫光展锐等伙伴的大力支持下,移远通信在5G模组的开发以及5G技术的创新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成绩。接下来,移远通信将持续深耕R16等物联网产业前沿技术,聚焦行业痛点和客户需求,携手紫光展锐,不断推出性能更好、性价比更优的产品,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紫光展锐工业电子执行副总裁黄宇宁表示:

“紫光展锐作为当前全球公开市场3家能够提供5G芯片的企业之一,致力于支撑工业体系和社会的智能化,始终通过5G底层核心技术赋能合作伙伴实现创新。紫光展锐V516面向垂直行业,可满足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智慧建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5G R16应用场景需求,催生新的数字生态。我们愿与移远这样的全球领先模组伙伴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出更丰富的5G R16行业解决方案,加速5G R16应用规模落地。”

在推进5G LAN相关技术走向成熟的道路上,移远通信与行业伙伴积极合作,共同推进5G专网发展。在第五届 “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通用产品专题赛中,移远通信参与联合申报的“基于R16的5G LAN网关“项目荣获二等奖和最佳创意奖。

目前,5G LAN技术已经具备了规模部署的条件,将有效推动工业互联网IT/OT深度融合。无论是在5G产品的开发还是在5G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移远通信一直走在前列,未来,移远通信将继续深耕5G领域,携手上下游伙伴,不断探索和创新,在R16时代继续助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5G、LTE/LTE-A、NB-IoT/LTE-M、车载前装、安卓智能、WCDMA/HSPA(+)、GSM/GPRS、Wi-Fi 和GNSS模组以及天线的完备产品线。公司可提供包括物联网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围观 7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为制造商和工程师研发,提供实时双向的数字空间映射

本文改写自Control Design,作者Mike Bacidore,采访对象Zohair Mehkri(伟创力数字孪生部门总监)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演进,数字孪生技术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众多行业领域都在大力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与产业深度融合。作为实现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集成融合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们开始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探索智能生产新模式,开辟出了虚拟车间、数字工厂、产品设计、设备管理、车联网等新型应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持续赋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商们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实现竞争力稳步提升。

仿真技术,数字孪生之本

数字孪生之所以能高效赋能智能制造,其根本在于仿真技术。以仿真为基础,再加入例如IT系统、财务程序、物理变量或人为等其他因素,才能构成数字孪生。

一直以来,仿真软件的设计和生产对工业应用发挥着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行业深入发展。在过去十年,有赖于计算能力、数据保真度的提升和数据源的扩大,技术和行业领域见证了仿真软件惊人的功能改进。如今,大多数仿真软件通过融合人工智能(AI)模块及机器学习(ML)功能,实现了新的超越。仿真软件连接各种数据源的能力也实现了提升,目前已可以连接系统、数据库、云和车间中任何已数字化的东西。与此同时,拖放操作取代了为每个步骤编写程序,用户界面和使用体验获得了显著改进。近年来,远程连接和网络技术的支持拓展了仿真所能发挥功能的应用场景,节省了人员流动和实际更新策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强大的组合工具使技术团队能够向客户直接展示生产线模型而非实际生产线,并因素改变对产出带来的影响可视化。

伟创力仿真技术先行者和引领者

作为仿真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伟创力在过去的几年里,利用团队开发的产品与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组织合作完成了1000多个仿真技术项目,制造出了能够创造价值、改善人们生活的多样产品,从真空吸尘器、咖啡机、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到糖尿病设备、工业机械和云数据中心设备。在高性能计算机、云计算、高保真模型和海量数据源的加持下,伟创力重新定义了仿真过程和运营的意义,显著提升了数据可用性和数据处理技术,展现了强大的能力。

仿真软件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创新和高效的应用项目。据伟创力数字孪生部门总监Zohair Mehkri介绍,在某次与医疗设备厂商的合作中,伟创力的仿真技术团队在几个小时内将产品模型重复了数百次,运行了“如果”场景测试数十个变量,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事情压缩到了三个星期完成。除此之外,团队还能够通过优化调度来满足高于预期的需求。比如,某项目最初预计每季度生产约550万台,低于客户要求的800万台。伟创力团队借助仿真技术,通过测试各种情况优化了生产计划,最终达成每个季度生产810万台的成绩。

除了生产环节,仿真技术还能带来其他方面的效益,比如将工作站输出提高70%以上、物料车可用性优化20%以上,以及其他必要的业务、运营和成本节约效益。伟创力的仿真技术团队正在从专注于仿真技术,逐渐向数字孪生技术团队发展。未来,我们将能提供更综合、全流程的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支持服务。

仿真技术与数字孪生的未来

目前,距离不再需要工程师和 IT专业人员来安装和操作仿真软件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IT和工程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弥合许多间隙。伟创力的 IT团队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相互支持协作,能够创建、维护、开发、保护和存储属于特定组织的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帮助制造商和工程师来映射数字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提升产量。

未来,技术具体利用方式的变化、计算能力和规模局限的突破、元空间和数据空间的开启这三方面的创新都将会影响到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务中的应用。伟创力正致力于将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计算机、手机、平板等多元终端展现,并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灵活融合交汇。连接更多的系统、数据源和应用程序也将成为可能。

这些功能对于制造商的实际应用来说还为时尚早,但是通过对仿真和数字化技术的潜在能力进行展望,我们能够发现这技术在未来行业中的集成与实践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也将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推动澎湃的数字动能流向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各个垂直行业,助力制造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今的光纤网络开始采用更高速的技术,以实现网络容量的持续提升和动态重排。VIAVI Solutions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近参加了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2022年欧洲光纤通讯展(ECOC 2022),并展示了其测试解决方案。

光传输网络(G.709)性能

OTN收发器将助力制造商满足对聚合、交叉连接和交换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实现多功能性的多服务能力。该架构支持使用受保护的安全数据路径进行聚合和高级带宽管理。VIAVI在利用相干线路侧转发器测试高速OTN数据速率方面的经验,为快速提供客户侧OTN测试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全球光电器件和模块制造商光迅科技在其305号展位上展示了客户侧OTN收发器,并在VIAVI 301号展位上采用VIAVI ONT-800平台进行性能演示。QSFP28收发器支持100Gbps OTNQSFP-DD收发器支持400Gbps OTN。借助ONT-800,光迅科技展示了OTU4100 Gbps)、OTUC8OTUCn高达800 Gbps8x100 Gbps2x400 Gbps),以及通过QSFP-DD实现4 * OTU4100 GbpsbreakoutOTN应用。

光迅科技光传输业务部总经理王飙表示:“VIAVI是首家能够提供可测试我们基于OTN的可插拔模块所需测试的数据速率和相关服务的解决方案的测试和测量供应商。作为一款经验证的平台,ONT-800在业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让我们相信自身模块的性能表现符合我们工程设计的初衷。”

OIF互操作性展示

VIAVI701号展位参加了由OIF主办的多厂商互操作性活动。VIAVI ONT-800平台用于测试400G QSFP-DD ZR(长距离)光收发器模块在实际部署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操作条件下的通用管理接口规范(CMIS)性能。据OIF称,这一400ZR互操作演示展示了在一个80公里的DWDM生态系统中的全面实施,其中使用了多种外形的可插拔模块、400GbE路由器、75GHz C波段开放线路系统,以及来自多家供应商的测试设备解决方案。该演示证明了基于广泛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生态系统的400ZR已面向广范围的部署准备就绪。

FiberComplete PRO

随着全球各地光纤铺设的推进,服务提供商面临着需要寻找具有经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来支持光纤网络认证的挑战。这导致了运营效率低下、铺设延迟和成本增加,并且由于服务提供商需为及时认证网络而做出妥协,这也会使得认证方式的准确性欠佳,

FiberComplete PRO™光纤测试解决方案具备一整套功能,可取代六种测试仪器。它是首款单个测试端口解决方案,能够完全自动化地进行各类光纤网络建设和认证所需的所有光纤验收测试。此次,在ECOC上展示的新功能包括:

  • 通过整合Cable-SLMMPO交换机模块,支持高光纤数项目;

  • 无需单独的电子表格来跟进大型项目,支持高达9996833 x 12MPO)的光纤数量;

  • 通过双向测试的自动排序(包括TrueBIDIR OTDR分析),减少多光纤和MPO束的测试时间,无需在光纤之间手动切换;

  • 通过CableSmartGrid视图以及通过/失败状态,一目了然地查看项目进程。


关于VIAVI

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是全球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运营商、企业、网络设备制造商、民用、政府、军用及航空电子类客户。通过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仪器,我们帮助客户掌控网络,致胜未来VIAVI也是高性能薄膜光学涂层的领导者,为3D感知、防伪提供轻量化管理解决方案,同时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军工和仪器仪表市场。欲了解更多关于VIAVI的信息,请浏览https://www.viavisolutions.com/zh-cn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0月10号,彩色星球科技(纳斯达克代码:cscw 以下简称:彩星科技)参加在迪拜举行的2022中东电脑及网络信息展GITEX(Gitex Technology Week)。当天,彩星科技设立专业展台,介绍彩色元宇宙以及一同配合合作商将彩星科技首款元宇宙手机DONOphone公开亮相全球观众面前。

1.jpg

此次峰会是全球三大IT科技展之一,展会聚集并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球高端、前沿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主导着全球行业的潮流走向趋势。彩星科技参展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去宣传公司的相关科技产业、元宇宙平台,同时将充分利用好展会平台,与合作商一起将DONOphone推广到全世界。DONOphone是一款拥有着超前科技的元宇宙手机,在满足用户日常通信的基本下,将【color world _ metaverse】植入其中,率先让用户不用下载就可快速注册登录元宇宙平台,打破壁垒,让用户感受彩色元宇宙带来的科技体验。工作学习、社交娱乐都可以一一实现。并且手机还自带黑客防御系统,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和支付安全。为了在展会让更多的同业者和观众更加清晰快速的了解彩星科技、了解彩色元宇宙,彩星团队将展会也布置的非常独特和醒目,还在现场配有工作人员为来宾做详细介绍。

彩星科技CEOFarhan表示:"彩星科技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展会,也非常感谢合作商的大力支持,这次峰会是我们彩星元宇宙手机首次公开亮相国际展会,也等于DONOphone正式推向全球用户面前,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将在国家和地区展开全方位的销售推广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此外,我们也将通过这次展会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吸引感兴趣的同业者来加盟或者代理我们的产品,这是我们参展的目的。彩星团队有着专业的技术和销售团队,我们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为我们的元宇宙平台和DONOphone推广和销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软通动力联合亚马逊云科技共同发布了《制造业数据治理白皮书(2022版)》(以下简称"白皮书")。全书基于双方赋能一线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实操践行、经验沉淀和所感所悟,分别从背景及趋势、现状与挑战、实施途径、典型案例等角度揭示了当下制造业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1.jpg

我国作为拥有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大国,在500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 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但中国制造业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利润率等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后疫情时代及全球宏观经济恶化的情况下,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意识到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发展策略已难以为继,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在2020年4月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写入文件,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白皮书认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要用各种治理手段实现数据的可得、可用、好用,以较小的数据成本获得较大的数据收益,从而,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总结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数据治理通病基础上,白皮书也为其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选项:制造业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数据建设框架,基于统一的规则与平台,以业务数字化为前提,数据入湖为基础,通过数据主题联接并提供服务,支撑企业业务数字化运营。其落地方式,一是可搭建企业级数据治理平台,从数据源、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质量到数据地图、数据服务、运维监控等多个维度实现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基于软通动力DataGo和亚马逊云科技云原生架构的数据治理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工具,助力企业轻松完成数据开发治理工作,降低数据开发和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开发效率,规范数据管理方法,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在制造业关键场景中推动专项治理,比如在制造业的生产、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打造在企业统一数字底座上的制造业供应链控制塔,使企业能有效链接上下游资源,革新产业合作模式。当前,软通动力DataGo平台协同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的供应链控制塔平台,在全业务流程管理中,通过建立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透镜"切片,可为这一个环节提供可视化、可分析、可协同、可决策的体系内循环优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数据资产作为企业新的战略资源将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被更多企业所认识。中国的产业升级关键在制造业,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据治理将会为其创造巨大价值,而这一切的核心关键是制造业企业数据治理框架的形成、数据治理平台的建设和企业数据资产的管理,期待更快推动这一天的到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Safeguard Global中国区总监岑志祥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和全球村的日益完善,各大企业纷纷选择出海拓展境外市场,力求在更广袤的蓝海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近年来,中国在对外经济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位于欧亚大陆的66个国家/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在经济合作领域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于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等双边或多边协议,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协同效应;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北京冬奥会等各类国际展会、国际赛事、跨国业界交流研讨会和国际组织活动,真正实现了与国际的无缝接轨,推动了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广度和深度,创造了国际市场对国内产品的庞大需求,形成了日臻完善、包罗万象的外循环体系。

在这种大势所趋的出海时代背景下,各个规模级别的中国企业顺势而为,在国际市场上的侧重率、渗透率、市占率等各项指标均呈现逐年攀升态势。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编著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1~2022)》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为了帮助准备出海、正在出海和犹豫出海的企业充分了解境外用工形势,本文特此针对人力资源外包、劳务派遣和名义雇主(EOR三种常见用工解决方案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为您权衡利弊,最终找到适合各自企业发展诉求的出海航线。

人力资源外包(Human Resources Outsourcing,简称HRO

人力资源外包是一种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职能对外承包给专业组织或机构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效率,使外包人力资源部分的职能运作更加专业化。在实践中,企业通常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非战略性部分职能外包出去。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外包大致包括人事服务外包、人力(劳务)外包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外包三种。参阅下方图1,了解人力资源外包涵盖的基本内容。

image003.jpg

1:人力资源外包涵盖的基本内容

虽然人力资源外包可以迅速解决民营中小型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在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四选”:

1、慎选职能

确定将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策略后,外包内容应仅限人力资源的基础职能,尽量避免将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绩效考核等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事务部分(战略性工作部分)托付给外包单位。

2、严选机构

外包单位不仅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管理质量,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外包单位的服务质量和业界信誉,而可持续的服务能力将对外包工作的完成乃至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外包单位的本地化能力,企业应尽量挑选在目标市场更具有专业优势的外包单位,避免在拓展国际业务过程中面临“水土不服”问题。

3、常选沟通

确立外包关系后,企业高管不能就此松懈,必须保持及时的介入和沟通。同时,高管应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与员工保持顺畅的沟通管道,明确员工在外包中扮演的角色。当然,高管也必须随时监测和评估外包单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进展。

4、核选战略

人力资源外包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一劳永逸。基础职能外包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部门将由原来的职能部门逐渐转变为战略部门,参与制定企业战略、拓展业务范围、引导结构变革,同时担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角色,掌舵员工绩效和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完成领航企业重大决策的战略性转变。

劳务派遣(Labor Dispatch

劳务派遣是当今最广为熟知的三方用工关系之一,其具体应用形式通常为:企业A与人才B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将人才B派遣到企业C从事劳动(企业A称为劳务派遣单位,人才B称为被派遣劳动者,企业C称为用工单位)。

选择劳务派遣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策略时,应密切注意以下六大风险:

1.   劳务派遣单位的主体合法风险

2.   劳务派遣合同的制定、签订和执行规范风险

3.   劳务派遣合同和用工单位涉及的适用法律风险

4.   被派遣劳动者致人或遭受损害的责任承担风险

5.   多方劳务、法务、财务纠纷风险

6.   商业机密泄露风险

虽然这种用工形式可以为企业解决急迫的劳动需求,但某些情况下反而是饮鸩止渴:签订的合同期限通常为中短期,且转正时间待定或不明确;被派遣劳动者很可能对用工单位不够熟悉,需要周期过长的岗位培训,容易因较低的团队匹配度而诱发内部裂痕;用工单位并非被派遣劳动者的直接负责对象,却是其直接劳动服务对象,所以被派遣劳动者往往境地尴尬,无法承担企业核心工作……此外,还有忠诚度较低等问题。

名义雇主(Employer of Record,简称EOR

名义雇主(EOR)是指在世界各地拥有实体网络、代表企业合规聘用服务于目标市场的员工并负责代扣代缴事项的组织或机构,旨在为企业代行实体责任,快速组建最适合目标市场的员工团队,帮助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打开国际市场。

选择名义雇主(EOR)提供商时,简单衡量两个指标,即可为企业显著降低违规风险。第一个指标是提供商在目标市场的运营模式,企业应事先了解提供商的当地实体状态和当地执业年限,务必确保提供商在目标市场所属国家/地区拥有成熟的实体和完善的体系,具备为企业直接提供当地服务的能力。第二个指标是提供商的规模和经验,规模较小和经验不足的提供商通常需要依赖当地的合作伙伴,企业的违规风险也将随之急剧升高。

请注意,尽管名义雇主(EOR)和专业雇主组织(PEO)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①实体要求;②共担员工的法律责任。企业需要与全球专业雇主组织(PEO)签订共同雇佣协议,也就是说,全球专业雇主组织(PEO)和企业必须在员工所在国家/地区拥有注册实体,并且共同承担员工的法律责任;而名义雇主(EOR)则无需企业分担员工或实体的法律责任,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企业快速合规聘用国际员工的首选解决方案。

国际业务拓展虽然是一份志存高远的理想,但现实面往往具备多、杂、难等棘手事务特征。如果业务拓展的进度太慢,或者企业缺乏当地人力资源专业知识,那么名义雇主(EOR)可能是扩张商业版图和提升业绩指标的最佳选择。

人力资源外包 v.s. 劳务派遣 v.s. 名义雇主

既然讲到这三种常见解决方案,那就难免要加以比对,总结出最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参考答案”。参阅图2,直观了解人力资源外包 v.s. 劳务派遣 v.s. 名义雇主的横向和纵向对比。

image004.png

2:人力资源外包 v.s. 劳务派遣 v.s. 名义雇主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表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共计16项),我们发现,在这三种常见解决方案中,名义雇主是企业境外非实体运营模式的首选解决方案,也是企业实现跨境团队协作、卸下境外运营负重、节省境外用工成本、获得合法合规保障的优选解决方案。

GEOGlobal Employment Outsourcing

既然名义雇主是我们推导出来的“参考答案”,那么您肯定好奇谁可以提供名义雇主服务。

GEO,即全球雇用外包服务(也称为全球名义雇主服务),这是Safeguard Global(简称SG)最为经典的海外用工解决方案之一,旨在为计划拓展境外市场的企业提供高效、经济、灵活、可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跨国企业在多达179个国家/地区的战略性业务增长。

GEO的六大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收揽全球英才

顺应当前国际用工形势,打造跨境协作团队,提供灵活的合规用工解决方案。

代行实体职责

跳过漫长而艰巨的实体建立过程,避免无谓的成本损耗,短期内组建成熟的跨境协作团队。

独立员工转化

没有当地实体也能将合同工转化为企业员工,在合规的前提下留住宝贵的境外人才。

  NGO使命支持

为未设立当地实体的非政府组织合规收揽人才,承担主体责任,推动事业发展,支持崇高使命。

雇用教职人员

吸引不愿移居国外的高校学术人才,降低跨境学术用工的复杂性,规避潜在的当地合规风险。

协助企业并购

由于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参与度较低,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往往会拖累并购进度,甚至还有可能祸及并购结果。GEO能够快速高效地配合企业开展雷霆行动,在时间紧张的条件下协助企业稳操胜券。

GEO的六大额外优势(包括但不限于):

高速聘用人才

从聘用人才到入职工作,最短仅需两周。

简化入职流程

全球统一入职流程,几天时间即可完成从发出录用通知到员工入职工作的各个环节。

全球实体网络

SG在世界各地深耕十余年,业务遍及179个国家/地区,已构建成熟完备的全球实体网络,为企业精准管控当地的各类用工风险。

节约高额成本

提供申请和批准费用、跟踪记录休假时间、上下班打卡等服务支持,营造熟悉的工作氛围,打造顺畅的工作体验。

合规风险无忧

从薪资、福利到报税,SG专家团队竭诚打造一条龙服务,并确保严格遵守所有当地法律法规。

代扣代缴服务

企业提供工资、税款和福利等代扣代缴详细信息即可,每个国家/地区仅需一张发票。GEO服务还可以负责提交报税文件,全面管理端到端工资单需求。

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用工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可能远比其想象中复杂,比如亟需从多个国家/地区聘用多位合同工、已整合业务和员工但未收购实体、即将启动的项目急缺人手等各种棘手情景。有鉴于此,SG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长期耕耘、战略宏图和专注精神,依托成熟广泛的全球网络,倾力打造一站式用工解决方案GEO,提供以当地语言编制合同、以当地货币支付薪资、按所在时区支持用工等各项便利与服务,真正解决跨国企业的用工痛点,为跨国企业的宏图大志保驾护航。

探索GEO,请关注SG微信公众号:SG舒仕福

在此预祝您大展宏图,马到成功!

关于Safeguard Global

Safeguard Global致力于打造未来工作方式,持续为寻求国际市场拓展的企业提供适应性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数据、技术、服务和本地市场专业知识,Safeguard Global为企业实现了更智能、更高效的全球员工管理、雇用、薪酬、入职及费用管理等,进而帮助企业走向成功。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safeguardglobal.com/zh-hans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