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骁龙(Snapdragon)移动平台上,三星以8.5Gbps的运行速度完成了LPDDR5X DRAM的验证,为LPDDR(移动端)内存打开了新市场。

10月18日,三星宣布,其最新的LPDDR5X内存已通过验证,可在骁龙(Snapdragon®)移动平台上使用,该内存速度可达到当前业界最快的8.5 千兆比特每秒(Gbps)。通过优化应用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高速信号环境,三星超过了自身在今年3月创下的7.5Gbps的最高运行速度,夯实了在内存市场的地位。

1.jpg

三星LPDDR5X DRAM 可达8.5Gbps的运行速度

作为十多年来全球移动内存(DRAM)市场的推动者,三星一直在努力推进高端智能手机普及,使更多消费者能够在移动设备上体验更为强大的计算性能。

凭借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LPDDR DRAM(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内存)正迅速在现代计算系统中普及,并扩展到智能手机以外的个人电脑(PC)、高性能计算(HPC)、服务器和汽车等领域。尤其在过去几年里,移动内存在这些领域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最近,LPDDR DRAM在PC市场中的需求尤其高,因为它以较小的封装尺寸集高性能和低功耗于一体,帮助PC制造商打造更小、更轻薄、性能更强的笔记本电脑。

2.jpg

三星LPDDR5X DRAM正在向更多领域普及

与此同时,在现代汽车领域LPDDR DRAM也是越来越重要的组件。随着自动驾驶功能产生的数据量逐步递增,需要LPDDR DRAM等的高带宽内存以更快的速度处理大量的车辆数据。

对于数据中心和边缘服务器来说,LPDDR DRAM的低功耗特性有助于降低功耗,从而优化数据中心管理者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同时减少热量和碳排放,以降低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

3.jpg

三星LPDDR5X DRAM

随着各个领域对更快、更小、更节能的内存需求的增多,预计LPDDR DRAM也将在由人工智能(AI)和元宇宙(metaverse)驱动的新兴市场扩大其影响力。

三星电子内存产品企划团队执行副总裁Daniel Lee表示:"8.5Gbps LPDDR5X DRAM的联合验证让我们得以将这种高速内存接口提前一年推向市场,这是三星与高通长期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LPDDR内存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智能手机扩展到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应用,内存和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三星将继续与高通技术等创新企业积极展开合作,为未来更好地诠释LPDDR标准构建良好生态。"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管理副总裁Ziad Asghar表示:"在高通,我们一直力争率先在骁龙移动平台上启用并采用最新的内存规格。高通是移动行业中首个在骁龙移动平台上启用速度为8.5Gbps的新LPDDR5X的企业,由此将迎来移动端、游戏、相机、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性能的提升,以及更多新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关于三星

*三星以创新理念和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三星正致力于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字家电、网络系统以及内存、系统LSI、芯片代工和LED解决方案的世界。

*欲知最新消息,请访问并关注三星半导体微信(三星半导体和显示官方)和微博(三星半导体)平台。

*骁龙(Snapdragon)是高通公司(Qualcomm Incorporated)的商标或注册商标。骁龙(Snapdragon)是高通技术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

*本文中的产品图片以及型号、数据、功能、性能、规格参数等仅供参考,三星有可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具体信息请参照产品实物、产品说明书或三星半导体官网 (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cn/)。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 年 10 月 17 日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宣布,截至2022年10月17日已完成对提供4D成像雷达解决方案的无晶圆半导体公司Steradian Semiconductors Private Limited(“Steradian”)的收购。

Steradian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初创公司,提供以小尺寸实现高精度物体识别和电源效率的雷达解决方案。雷达对ADAS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利用车辆中各种复杂传感器组合来检测物体。瑞萨电子计划依托汽车雷达市场提供的高增长机遇,借助Steradian的雷达技术扩展其汽车产品组合,并扩大其在雷达市场的影响力。

由此产生的汽车雷达解决方案将结合新的汽车雷达产品、瑞萨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ADAS SoC(片上系统)、电源管理IC(PMIC)和计时产品以及用于物体识别的软件。这些解决方案将简化汽车雷达系统设计,并有助于加快产品开发。

收购完成后,Steradian已成为瑞萨电子全资子公司。结合Steradian出色的雷达技术和工程人才将加强瑞萨在包括工业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中的传感解决方案。瑞萨电子将汇集卓越的产品组合和软件,以满足对传感器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并继续致力于让工程师的设计工作更轻松。

(备注)本新闻稿中提及的所有产品或服务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关于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TSE: 6723),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关注瑞萨电子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统计,2021全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5亿吨,较2020年增加3915万吨,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一大碳源。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据机构预测,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数据中心也因此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力消费设备之一。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决我国算力中心存在的供需失衡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东数西算工程,但是我国东西的跨度大,云边距离远,这些问题对计算、存储、通讯网络的跨域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及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兼中国区运营商销售总经理庄秉翰,进行了以“筑算力、话东西”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对东数西算的宏观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利用东数西算实现全国算力资源配置优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东数西算的多重价值与社会效益,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表示:“首先,使西部地区承担对冷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任务,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富余的电力能源,并且可以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更对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具有积极意义。”“实际上放在西部的一些数据中心,由于气候条件好,可能有60%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自然冷却,不需要通过电力来进行制冷的”,他解释道。

同时,邬贺铨院士也认为:数据中心的建设也会带动西部地区数据相关的产业发展,包括前端的预处理、清洗、标注和后端的大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中心机房产业中服务器组装等等的工作,从产业方面有利于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最后,经过数据中心在西部的落地,以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培养起西部本身的人才。“我觉得这是可以有利于改变我们算力有关的产业和人才的布局上东西部不平衡的现状。但是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邬贺铨院士补充道,“所以东数西算工程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的一个发展战略。它不仅仅是涉及到算力,也会影响到我们整个的经济格局和能源部署。”

对此,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深表赞同。他表示,中国移动目前加紧构建的算力网络正在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使重要算力设施能够节约化、普惠化,做到低成本、低碳化、绿色发展。同时,面对当前面临的单点算力瓶颈,算力网络可以通过集群式、以网代算的方式来发展算力,将算力水平推到一个全新高度。最后,伴随着当前数字经济走向纵深,算力网络作为一个能力更加丰富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支撑整个社会,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毋庸置疑,东数西算工程所肩负的时代意义重大,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各方却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为此,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兼中国区运营商销售总经理庄秉翰表示:“对于东数西算工程来说,我们认为主要面临三项关键的技术挑战。首先就是节能先进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有传输网络的建设以及算力网络建设。”庄秉翰认为:“随着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在东数西算工程中,如何更加绿色地处理数据正在成为重中之重。”

针对数据中心的指标以控制能耗为主,主要包括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能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以及碳排放量三个维度,其中PUE是主要的政策抓手。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在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中,PUE值需要达到1.3以下。

为此,庄秉翰表示,降低PUE是一个配套的、联合整个产业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与英特尔刚刚发布的到204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不谋而合。庄秉翰解释道:“在数据中心可持续的发展上,我们在数据中心的能耗有效性、先进的制冷技术和智能节能三个垂直领域构建了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矩阵,并在芯片、服务器、机架以及数据中心四个水平方向都积累了许多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我们也正在和业界的上下游生态伙伴合作,构建行业标准,降低实施的成本。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提升能效、降低PUE,进而推动绿色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绿色节能的发展。”

据庄秉翰介绍,在数据中心层面,英特尔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控数据中心的各类设备的健康状态、环境温度、设备的功耗、散热,然后利用AI技术,根据实时的数据和时间的序列的分析模型来动态的调整设备的情况;在服务器系统的层面,英特尔可以根据设备的业务负载量,结合AI的技术对负载趋势进行预测,动态调整,如CPU频率,优化设备在波峰和波谷的功耗,以实现节能,庄秉翰进而表示,“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移动网络云的场景下进行了试验。根据我们的初步验证,至少可以节能20%以上。”

而提到传输网络的建设以及算力网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段晓东则认为,发展算力网络,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数据的计算和传输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算力逐渐走向泛在,并向边缘推动,网络的开放性越来越强,我想这将会使安全问题成为新的挑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提升安全度,或者用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段晓东也分享了中国移动的相关思考:“从宏观上讲,我们有两个大的思路在推动整个算力网络安全。第一个叫做安全内生。第二个叫做基于零信任的这种信任机制建立。”所谓“安全内生”,段晓东解释说:“我们要从系统内部,包括芯片级、操作系统级到整个系统级,都要逐级地建立起它的安全机制,使安全内生在里面,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零信任的信任机制则意味着我们要在网络内部,在零信任基础上通过协议建立一种信任机制,以打破现实中算力泛在造成边缘节点未必可信的状态,最终希望实现一体化的端到端的全程可信。”

展望东数西算宏伟规划的未来,邬贺铨院士给出了针对这一热门话题的冷思考。他认为,东数西算未来更要东数细算——在数据中心建设上要东西统筹,进行细致规划与资源分配,避免盲目性,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工程的预想效果。而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也表示:“推动东数西算纵深发展,助力我国从算力大国走向算力强国,这是我们从事这份事业的人的共同梦想!”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artner于今日发布企业机构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Frances Karamouzis表示:为了在经济动荡时期增加企业机构的盈利,首席信息官和IT高管必须在继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目光从节约成本转向新的卓越运营方式。Gartner 2023年战略技术趋势围绕优化、扩展和开拓这三大主题,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机构优化韧性、运营或可信度、扩展垂直解决方案和产品交付并利用新的互动形式、更加快速的响应或机会进行开拓。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David Groombridge表示:但在2023年,仅仅提供技术还不够。这些主题受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期望与法规的影响,而这会转换成使用可持续技术的共同责任。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企业机构每进行一项技术投资,就需要抵消它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且需要使用可持续技术来实现默认可持续性这一目标。

2023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包括: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贯穿2023年的所有战略技术趋势。在Gartner最近的一项调查中,首席执行官们表示环境和社会变化已成为投资者的三大优先事项之一,仅次于利润和收入。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目标,高管必须加大对满足ESG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的投资力度。为此,企业机构需要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部署帮助客户实现其可持续性目标的IT解决方案。

开拓

元宇宙(Metaverse

Gartner元宇宙定义为一个由通过虚拟技术增强的物理和数字现实融合而成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这个空间具有持久性,能够提供增强沉浸式体验。Gartner预计完整的元宇宙将独立于设备并且不属于任何一家厂商。它将产生一个由数字货币和非同质化通证(NFT)推动的虚拟经济体系。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使用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的组合来增加收入。

超级应用(Superapps

超级应用是一个集应用、平台和生态系统功能于一身的应用程序。它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功能,而且还为第三方提供了一个开发和发布他们自己的微应用的平台。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50%以上的人口将成为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

Karamouzis表示:虽然大多数超级应用是移动应用,但这个概念也可以应用于Microsoft TeamsSlack等桌面客户端应用,关键在于超级应用必须能够整合并取代客户或员工使用的多个应用。

自适应AIAdaptive AI

自适应AI系统通过不断反复训练模型并在运行和开发环境中使用新的数据进行学习来迅速适应在最初开发过程中无法预见或获得的现实世界情况变化。这些系统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它们的学习和目标,因此适合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运营或者因为企业目标不断变化而需要优化响应速度的运营。

优化

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

76%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现在还需要对营收负责,因此首席信息官正在寻找新的实践和方法,使其团队能够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数字免疫系统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一要求的路线图。

数字免疫系统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自动化和极限测试、自动化事件解决、IT运营中的软件工程以及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Gartner预测,到2025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所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在任何相关方采取任何类型的行动时,都会产生包含了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调用、停留时间、下载和文件传输等。应用可观测性以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将这些可观测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创造出一个决策循环,从而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

Karamouzis表示:可观测行应用使企业机构能够利用他们的数据特征来获得竞争优势。它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提高正确数据的战略重要性,以便根据确认的相关方行动而不是意图采取快速行动,因此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如果能够在战略中予以规划并成功执行,可观测性应用将成为数据驱动型决策的最强大来源。

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许多企业机构未做好管理AI风险的充分准备。Gartner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41%的企业机构曾经历过AI隐私泄露或安全事件。但该调查也发现积极管理AI风险、隐私和安全的企业机构在AI项目中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与未积极管理这些功能的企业机构的AI项目相比,在这些企业机构中有更多的AI项目能够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到生产阶段并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

企业机构必须使用新的功能来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数据保护。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iSM)需要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参与者共同实施新的措施。

扩展

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

行业云平台通过组合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企业可以将行业云平台的打包功能作为基础模块,组合成独特、差异化的数字业务项目,在提高敏捷性、推动创新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同时避免单一厂商锁定。

Gartner预测,到2027年,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他们的业务项目。

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

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75%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

无线价值实现(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

由于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将使用一系列无线解决方案来满足办公室Wi-Fi、移动设备服务、低功耗服务以及无线电连接等所有场景的需求。Gartner预测,到2025年,60%的企业将同时使用五种以上的无线技术。

网络的功能将不再仅限于纯粹的连接,它们将使用内置的分析功能提供洞察,而其低功耗系统将直接从网络中获取能量。这意味着网络将直接产生商业价值。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关键任务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odes 公司 (Diodes) (Nasdaq:DIOD) 推出两款针对不同讯号频率状况的精密功率放大器 (op-amps),解决现代汽车设计中进阶讯号调节的需求。DIODES™ AS2376Q 低讯噪比特性表示其在高频使用上已进行优化,例如车载充电器 (OBC)、DC-DC 转换器、电池管理系统 (BMS) 实作、泵、安全气囊、位置传感器及占用侦测系统。DIODES™ AS2333Q 于 8 月发表,所表现出的最小静态电流使其非常适合解决车辆即使在非活动状态时仍继续执行的功能。

DIO1045_image_AS2376Q (1).jpg

5.5MHz 带宽使 AS2376Q 功率放大器能够处理 50kHz 讯号,而不会有显著讯号精度损失。其低输入噪声密度 (9.5nV/ÖHz) 与 0.8µVpp 低频率噪声,再加上轨对轨输出,可增强讯号完整性。AS2376Q 具有 5μV (典型) 补偿电压,支持宽动态范围。供应电压接受范围 2.2V 至 5.5V,可实现更大的设计弹性。

AS2333Q 功率放大器在每个放大器信道上的静态电流仅为 12μA,因此可以在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状态的系统中使用。在其轨对轨输入范围内具有出色的共模抑制比 (CMRR),再加上随时间与温度的近零漂移,可在宽共模轨精密产品应用中提供长期讯号精度。其 1.8V 至 5.5V 的供应电压使其能够在 3.3V 与 5V 汽车轨上运作。

AS2376QAS2333Q 采用 SO-8 封装。两者均符合 AEC-Q100 Grade 1 等级规范,由 IATF 16949 认证的设施制造,并支持 PPAP 文件。

关于 Diodes Incorporated

Diodes 公司(Nasdaq:DIOD) 是一家标准普尔小型股 600 指数和罗素 3000 指数成员公司,为消费电子、计算、通信、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全球领先公司提供高质量半导体产品。我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内容包括分立、模拟、逻辑与混合信号产品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我们广泛提供特殊应用解决方案与解决方案导向销售,加上全球 32 个站点涵盖工程、测试、制造与客户服务,使我们成为高产量、高成长的市场中的优质供货商。详细信息请参阅 www.diodes.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轴承更换成本降低50%

  • 采用历经验证的优化设计

  • 经济性延长现有风机运行时间

在全球安装的风机中,很大一部分采用了调心滚子轴承。如果这些轴承过早失效,由于成本高昂,更换轴承通常没有经济意义。目前,只有拆除整个传动链或者传动链的大部分部件后才能更换轴承,这可能导致风力发电机被迫停机。 针对这种情况,舍弗勒开发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剖分式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可将轴承更换费用降低50%。

借助该方案,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在机舱内拆除有缺陷的轴承并安装新的剖分轴承。新型调心滚子轴承具有过去几年历经验证的优化特征,如非对称接触角。在此种设计下,齿轮箱侧滚子以更大的接触角承受风载,不仅降低了轴承的内部受力,而且提高了系统刚性。凭借这一强有力的维修解决方案,舍弗勒为风电行业提供了一种使现有风机继续经济可靠运行多年的卓效方法。 

舍弗勒剖分式调心滚子轴承荣获2022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奖

德国汉堡可再生能源团体颁发的可再生能源奖旨在表彰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杰出创新设计和个人。2022年8月24日,独立评审团颁发了第十一届可再生能源奖。舍弗勒凭借剖分式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荣膺"年度产品创新"大奖。

图:舍弗勒

1.jpg

舍弗勒剖分式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可以在机舱内直接安装,因此,维修成本可以降低50%,同时经济性延长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间。

2.jpg

主轴剖分式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

3.jpg

两侧密封剖分式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

关于舍弗勒

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1年销售额约为139亿欧元,目前约有83,0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1年注册超过1,8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三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关于舍弗勒大中华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约1.2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等地设有10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SGS为至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至像")颁发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证书并举行颁证仪式。联想至像成为SGS首家获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UKAS和CNAS 双证及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此举标志着联想至像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隐私信息管理体系,以保护企业、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资产。

联想至像CEO牟震先生、联想至像应用软件中心总经理王彬先生、联想至像战略运营&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刘仕军先生、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辛斌先生等领导出席此次颁证仪式。

1.jpg

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辛斌为联想至像颁发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证书

2.jpg

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辛斌为联想至像内审员颁发证书

在颁证仪式上,联想至像CEO牟震先生表示:联想至像源于联想集团的打印机事业部,历经31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一线打印品牌中唯一的中国民族品牌。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打印机已成为大部分政府、企业及家庭办公的必备用品,如何确保使用这些设备时信息不外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已成为联想至像关注的重点工作。同时,随着客户和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隐私安全意识的增加,联想至像深刻地感觉到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几乎成为产品功能之后,客户最关注的部分,因此联想至像在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今年,在内外部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一次性启动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及ISO/IEC 27701隐私安全管理双体系认证。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很荣幸这次能有机会合作,相信通过双体系的运行和不断完善,我们在承担企业的合规责任、信息安全及守护用户数据安全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辛斌先生表达了对联想至像的感谢,他表示,联想至像是SGS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审核过程中,SGS看到了联想至像在推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像联想至像一样既开拓全球市场,又注重服务中国客户的企业,选择UKASCNAS双认可的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明智之举,这样的双重审核机会,能多一个视角来检验标准实施、执行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审核和每年的监督评审过程能够帮助联想至像持续改善,SGS会与客户携手并肩共同发展。

在此次审核过程中,SGS团队的专业、严格和认真也给联想至像应用软件中心总经理王彬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彬先生认为审核不怕严格,因为审核的过程正是联想至像完善自身管理、考验公司的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团队获得锻炼的过程。甚至在客户验厂的时候,SGS的认证证书也是一个很好的背书,这也说明业界对SGS的认可。

颁证仪式尾声,辛斌先生与牟震先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期待在信息安全领域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领域深耕多年,为诸多知名企业提供信息安全、隐私安全管理等技术支持,致力于为各行业机构提供全方位管理提升服务,为企业信创保驾护航,如:ISO/IEC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701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ISO 22301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CSA STAR 云安全联盟云安全评估认证、TISAX认证、TISAX标准解读培训课程、TISAX内审员培训、GDPR 相关的培训和认证服务等

了解服务详细内容,敬请联络:

张女士,18629145339, nancy-l.zhang@sgs.com

更多服务详情,马上咨询SGS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拥有 96,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0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SGS连续八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2022全球最具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中名列排行榜52名,蝉联TIC(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行业榜首。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6,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 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24小时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方案提升580 PetaFLOPSAI性能,以满足不断成长的AI训练需求,并运用Supermicro广泛的产品组合及通过市场考验的大规模AI全方位解决方案来达成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MCI) 为企业级计算、GPU、储存、网络解决方案和绿色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宣布NEC Corporation已选用超过116台Supermicro GPU服务器,该系统搭载双路第3代Intel Xeon可扩充处理器,每个处理器配备8个NVIDIA A100 80GB GPU。Supermicro GPU服务器产品系列将容纳最新且高性能的Intel Xeon可扩充处理器和NVIDIA最先进的AI GPU。

Supermicro总裁暨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Supermicro很高兴能为NEC的全球人工智能装置提供额外580 PFLOPS的AI训练性能。Supermicro GPU服务器已经安装在NEC公司,用于进行尖端AI研究。我们的服务器专为使用最高性能的CPU和GPU高需求AI工作负载所设计。我们将持续与领先全球的客户合作,客户能运用我们先进的机柜级服务器解决方案,以更快且更有效率的方式实现业务目标。"

NEC以这台用于人工智能研究的超级计算机维持并提升其在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声誉。这台AI超级计算机将成为日本业界性能超过580 PFLOPS的最大规模的计算机。目前,NEC已有数百名AI研究人员正在使用其部分系统。加入Supermicro的580 PFLOPS系统将使其成为日本领先的AI研发环境,有助于加速开发更先进的AI算法。此解决方案以NVIDIA HGX AI超级运算平台为基础,提供包含NVIDIA NVLink和NVIDIA NVSwitch等功能。

"NEC公司选用Supermicro GPU服务器进行先进研究,持续引领AI革命。"NEC资深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师Takatoshi Kitano表示,"Supermicro GPU服务器具有高可扩充性且可定制化,让系统能随著日后AI研究的发展而灵活进化。我们将继续与Supermicro密切合作,进一步推动AI研究的发展。"

具体来说,Supermicro的新系统包含SYS-420GP-TNAR服务器,已针对大规模分布式学习应用进行了优化。每台服务器包含两个Intel Xeon Platinum 8358处理器(32核,2.6GHz)、1TB内存和8个NVIDIA A100 80GB Tensor Core GPU。每台服务器的本地储存由一个1.9TB NVMe SSD和四个7.6TB NVMe SSD组成,用于储存数据。服务器之间的互连由五个NVIDIA ConnectX-6单端口接口和一个用于储存的NVIDIA ConnectX-6双端口接口组成。

1.jpg

Super_Micro_GPU_Servers

深入了解NEC如何使用Supermicro GPU服务器,访问:NEC AI采用Supermicro服务器加速AI研究

了解更多关于Supermicro GPU服务器的资讯,请访问:https://www.supermicro.com/en/products/gpu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 (NASDAQ:SMCI) 是应用优化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成立于美国加州圣何塞,Supermicro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 电信/边缘IT 基础架构提供领先市场的创新技术。Supermicro正转型为全方位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完整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储存、物联网和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服务,同时继续提供先进的大容量主板、电源和机箱产品。Supermicro 的产品皆由企业内部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化营运展现规模和效率,并优化以提高 TCO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计算)。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产品组合能让客户从灵活且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区块所打造的广泛系统系列中选择,支持各种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储存、网络、电源和散热解决方案(空调、自然气冷或液冷),进而针对客户实际的工作负载和应用实现最佳性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可调节圆锥滚子轴承布置节省安装空间并减轻重量

  • 在应用、设计、仿真以及监测方面的技术专长确保轴承可靠运行

  • 无缝感应淬火技术提供最佳碳足迹

6兆瓦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越来越多采用可调节圆锥滚子轴承布置结构。这种轴承布置支承间距大,可显著降低轴承内部受力,从而实现更小更轻的轴承布置设计,更好地满足了风机功率密度的需求。

确保可调节轴承布置可靠运行的三大支柱

舍弗勒确保可调节轴承布置可靠运行的三大支柱分别是:经过验证的轴承设计成套工具、不同层次的系统仿真技术以及Premesy预紧力测量系统。

轴承设计成套工具可提供各种保持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与应用相关的涂层概念,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客户特定的周边结构和运行条件,完成圆锥滚子轴承的优化设计。 

采用将系统参数考虑在内的仿真工具,技术人员可以在多个阶段实现轴承布置的优化设计。此外,仿真工具还将诸多外部因素(例如相邻部件的变形和温度)考虑在内,这对于可调节式布置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进一步完善轴承和系统设计后,正确的预紧力及其几何输入参数就可以确定下来。 

舍弗勒提供Premesy预紧力测量系统,帮助技术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可靠地设置预紧力并在运行期间进行监控。该解决方案基于沿轴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感应式距离测量系统,能够在传动系统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点监测对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的轴承预紧力。

减少碳足迹:圆锥滚子轴承无缝感应淬火技术

为显著减少滚动轴承的碳足迹,舍弗勒在整个价值链深挖碳减排潜力 -- 从钢材采购、制造到物流及包装。例如,舍弗勒在几年前就将无缝感应淬火技术集成至大型圆锥滚子轴承的设计中。感应淬火使用绿色电力加热局部区域的轴承套圈,从而提供最佳的碳足迹。

以日前亮相德国汉堡风能展览会(WindEnergy)的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其碳足迹从原来的约5.0kgCO2/kg轴承 减少至约1.5kgCO2/kg轴承,降幅近70%。

从2030年起,舍弗勒全球所有生产基地都将实现生产的气候中和。舍弗勒还计划到2040年实现供应链的气候中和。

图:舍弗勒

1.jpg

圆锥滚子轴承设计成套工具提供各种保持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与应用相关的涂层概念

2.jpg

6兆瓦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越来越多采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可调节布置形式

3.jpg

借助Premesy预紧力测量系统,可在安装过程中精确设置轴承预紧力,并在运行期间进行可靠监控。

关于舍弗勒

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1年销售额约为139亿欧元,目前约有83,0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1年注册超过1,8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三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关于舍弗勒大中华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约1.2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等地设有10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安霸上海硬件研发总监 许龙

智能门锁经过指纹解锁普及以后,开始走向3D人脸解锁时代。和指纹锁相比,3D人脸解锁具有无感的体验优势,可以解放双手,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上的3D人脸解锁技术路线主要是三类:双目立体视觉,3D结构光,ToF。 关于这三种技术路线的优劣势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技术类别

双目立体视觉

3D结构光

ToF

测量范围

中长距(取决于基线和分辨率)

短距离

中长距(取决于发射功率)

距离精度

软件复杂度

帧率

较低

较低

可以做到非常高

黑暗环境工作

需要额外补光

可以

可以

价格

安霸的芯片解决方案对于不同技术路线并无倾向性,均可以支持。安霸认为不同的技术路线的 3D 人脸智能解锁的产品核心都是围绕无感极致体验,这里面包含三个重要的技术维度指标:

1.人脸解锁速度(做到人到即开门无感)

2.低功耗(长续航、低频次更换电池无感)

3.数据安全性(消除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担忧的无感)。

下面将从这三个维度展开说说安霸是如何通过技术上的打磨来提升产品体验。

人脸解锁速度优化

所有技术路线的人脸解锁过程都包含三个阶段的耗时: A(系统启动时间),B(人脸检测深度生成,活体检测时间),C(人脸数据库比对时间)。一次完整的人脸解锁应用耗时就是A+B+C三者合一的耗时,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需要精心打磨,尽量缩短耗时以实现极速人脸解锁。下面是安霸的CV2x系列芯片解决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各个阶段的加速,叠加客户应用软件耗时,最终依然实现一秒内人脸解锁的极致无感体验。

A:优化减小代码大小,对存储器带宽优化提升读取速度,减少软件加载时间,对所有硬件优化I/O性能,采取并行化初始化处理,缩短硬件初始化所需时间。

B:安霸的芯片方案提供丰富的硬件加速算子,针对不同3D技术路线所需的深度计算加速,可以有效缩短人脸检测和活体检测所需时间,做到最短时间获取丰富的人脸深度信息,提供给活体检测算法以达到最快、最准确地活体检测结果输出。

C:安霸芯片专用的视觉感知深度学习引擎,可支持各种人脸比对算法优化来提升人脸比对速度和准确度,缩短人脸比对时间和提升比对准确率。

功耗优化

对3D人脸智能门锁系统而言,功耗包含两方面:A(系统待机功耗)+B(系统工作功耗)。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人脸解锁设备都因为增加3D人脸识别功能带来功耗的成倍增加,只能抛弃传统指纹锁里的多节干电池供电技术路线,采用单位体积内能量密度更大锂电池供电,而锂电池电量一次放电完成更换需要一个漫长的充电等待时间,不能实现无感电池替换,采用安霸的人脸解锁方案,智能门锁产品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待机功耗和工作功耗,让3D人脸智能门锁回归干电池供电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当电池电量耗尽,用户可以零等待实现无感电池替换。即便是使用大容量锂电池供电方案,安霸方案也可以赋能3D人脸智能门锁实现更长时间的单次充放电续航,降低锂电池充电频次。下面是安霸CV2x系列芯片解决方案从A、B两个方面针对产品功耗做出的技术优化细节。

A:安霸通过软、硬件设计来优化系统冷启动所需时间(150ms以内即可完成启动系统),这样人脸解锁模块不需要维持低功耗待机模式即可获得人脸解锁快速唤醒,平常处于零功耗关机状态,在传统指纹锁基础上只需要一个微安级电流PIR模块待机,只有监测到人接近才开启人脸解锁运行,实现超低功耗待机。

B: 安霸领先的10nm工艺低功耗芯片+人脸解锁速度优化,大大降低系统运行基础功耗和缩短单次解锁工作时长来延长电池续航,同时安霸独有的硬件加速识别模块可以在系统唤醒以后迅速检测人脸和识别人形是否存在,准确判断PIR误触发带来的无效唤醒,系统可智能化迅速进入再休眠状态,降低PIR无效唤醒带来的额外功耗增加。

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系统功耗优化,安霸CV2x系列芯片方案可以实现只用干电池供电就续航6个月(基于每天15次解锁使用频次)。

数据安全实现

随着国家数据安全法的发布和用户对人脸数据安全意识的提升,人脸锁的数据安全也提升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安全性成为用户购买产品的重要衡量指标。安霸CV2x系列芯片从芯片级就内建信息安全硬件模块,借助于芯片级的硬件加密算法,安霸的软件SDK可以帮助客户产品建立安全执行环境和信任签名验证机制,安霸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磐石安全架构,确保系统从启动、OTA升级、用户数据隐私和数据存储传输等各个方面都得安全保护,助力门锁产品达到金融支付级别的安全认证。

image004.png

3D人脸智能门锁的技术走向

3D人脸智能门锁的技术走向是将会集成越来越多的视觉功能,其中电子猫眼功能会变成刚需,目前三种技术路线人脸识别解锁都可以在其基础上增加一个高分辨率RGB摄像头来实现电子猫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轻松实现产品的升级.而安霸除了支持提供这样的技术升级,基于其中的3D结构光技术路线,安霸可以独家提供单摄像头实现3D人脸解锁+电子猫眼功能,这样既节省系统成本,还可以维持门锁单摄像头外观不变不增加额外的开孔,通过安霸独有的ISP处理优势,可以实现单摄像头的RGB和IR通道拆分处理,同时满足3D刷脸和电子猫眼各自独立数据通道输入需求,并且ISP基于摄像头控制曝光同步基准,可以精准控制结构光和红外夜视补光分时照射,避免同频光谱干扰。 此外安霸ISP还可以实现RGB和IR融合,实现夜晚微光全彩效果,让电子猫眼功能在夜视环境也呈现丰富的彩色信息。安霸基于CV2x系列芯片推出从200万到800万像素的全系列单摄像头解决方案(如下图)。均在海外头部门禁品牌客户端实现产品量产。

image005.png

当然,安霸芯片方案也支持多摄像头的应用,具体产品会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定义进行设计开发。芯片与底层驱动、应用软件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极致的无感解锁体验,而芯片的架构设计则从根本上决定了最终的产品能力。安霸将在3D人脸智能门锁领域持续推出自己独到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客户采用安霸CV2x系列芯片解决方案可在3D人脸智能门锁产品上,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和供应链整合,灵活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差异化。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