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创下435万美元的历史新高,比2021年增长了2.6%,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12.7%。今年的研究首次发现,83%受访组织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数据泄露事件;60%的受访组织在事后提高了商品和服务价格,把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是对全球550家来自不同行业和地域的组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所经历的数据泄露进行的研究。《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是由Ponemon研究所独立开展研究、由IBM Security进行分析的年度报告,今年已进入第17个年头,也是全球安全行业的领先基准报告之一。它为IT、安全和商业领袖提供了一个视角,让他们了解可能增加数据泄露相关成本的风险因素,以及哪些安全实践和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

1.jpg

83%受访组织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数据泄露事件;60%的受访组织在事后提高了商品和服务价格

2022年报告的重要洞察

2020年以来,企业和组织对安全AI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跃升了近五分之一。采用安全AI与自动化技术可为企业节省数百万美元,这是此次研究发现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技术因素。

部署了安全AI和自动化的组织的比例从2020年的59%增长到2022年的70%,增长率达18.6%。表示已经 "全面部署 "安全AI和自动化技术的受访组织(约占31%),其数据泄露平均成本要比未部署相关技术的企业低305万美元——没有部署安全AI和自动化的组织其数据泄露成本平均为620万美元,全面部署了这些技术的组织其数据泄露成本平均为315万美元。

安全AI和自动化的投资回报率,还可以从另一个指标--即时间指标当中体现出来。安全AI和自动化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大大缩短了识别和控制数据泄露的时间(即泄露生命周期)。在全面部署这些技术后,数据泄露的平均生命周期比没有部署安全AI和自动化的平均周期要短74天。

IBM提供SOAR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通过自动化、流程标准化和与企业现有安全工具的整合来加快事件响应速度。这些能力可以实现更加动态的响应,为安全团队提供适时的情报和指导,更加敏捷和快速地解决问题。

2.jpg

已经全面部署专注于安全的AI和自动化技术的受访组织(约占31%),其数据泄露平均成本要比未部署相关技术的企业低305万美元;在全面部署这些技术后,企业和组织的数据泄露平均生命周期比没有部署的企业和组织的平均周期要短74天。

医疗健康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突破千万,飙升至1010万美元,连续12年成为所有行业中平均数据泄露成本最高的。

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美国的医疗健康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自2020年以来出现了6%至7%的增长,该行业因数据泄露而上升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同期因通胀给该行业带来的成本飙升。医疗健康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在过去两年激增了42%,从2020年的713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010万美元。医疗健康行业已经连续12年成为数据泄露成本最高的行业。

3.jpg

医疗健康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突破千万没有,飙升至1010万美元,连续12年成为所有行业中平均数据泄露成本最高的。

2021年相比,2022年有更多的组织部署了零信任,节省成本约100万美元。

这是该报告第二年研究零信任安全框架对数据泄露平均成本的影响。部署零信任架构的企业占比从2021年的35%增加到2022年的41%。在2022年的报告中,其余59%没有部署零信任的组织,比那些部署了零信任的组织的数据泄露平均成本高出了100万美元。而那些部署了成熟的零信任安全框架的企业,他们节省的成本甚至更大--与处于零信任计划初始阶段的企业相比,他们节省了约150万美元。

2022年,勒索软件和破坏性攻击造成的数据泄露成本比平均成本更高,而涉及勒索软件的违规事件占比增长了41%。

此次是该报告首次研究勒索软件和破坏性攻击的成本。2022年,勒索软件攻击的平均成本--不包括赎金成本--略有下降,从462万美元降至454万美元,而破坏性攻击的成本从469万美元增至512万美元,而全球平均成本为435万美元。勒索软件造成的漏洞占比从2021年的7.8%增长到2022年的11%,增长率为41%。

事件响应团队和定期测试事件响应计划对成本的影响是平均节省266万美元。

组建事件响应(IR)团队和广泛测试IR计划是减轻数据泄露成本的两个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有IR计划的研究企业中(73%),37%没有定期测试他们的计划。企业必须通过桌面演习或在模拟环境(如网络靶场)中运行漏洞场景来定期测试其IR计划,这一点至关重要。

2022年报告当中有哪些新内容?

2022年的研究报告在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一些新的发现显示了漏洞的成本如何受到包括供应链损害、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技能差距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还探讨了安全技术,包括XDR(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扩展检测和响应和云安全,如何影响数据泄露成本。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发现:

482万美元是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

所研究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的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为482万美元,比其他行业组织的平均成本高100万美元。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包括金融服务、工业、技术、能源、运输、通信、医疗健康、教育和公共部门等行业的组织。28%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经历了破坏性或勒索软件的攻击,而17%的组织因为商业伙伴被破坏而经历了漏洞事件。

45%的数据泄露事件发生在云中,但在混合云环境中,数据泄露成本较低。

研究中45%的数据泄露事件发生在云中。发生在混合云环境中的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是380万美元,而私有云中的数据泄露成本是424万美元,公共云中的数据泄露成本高达502万美元。与单一采用公有云或私有云模式的企业相比,采用混合云模式的企业其数据泄露事件的周期也更短。与公有云采用者相比,混合云采用者识别和控制漏洞的时间要少48天。

XDR技术帮助减少了近一个月的漏洞生命周期。

那些采用XDR技术的44%的企业在响应时间上有很大的优势。与没有实施XDR的组织相比,部署了XDR的组织的数据泄露生命周期平均缩短了29天。

XDR功能可以帮助大大降低平均数据泄露成本和泄露周期。例如,IBM Security QRadar XDR通过利用其跨工具的单一统一工作流程,使企业能够更快地检测和消除威胁。

- 技能短缺使企业在数据泄露成本高出50多万美元。

研究中只有38%的企业表示他们的安全团队有足够的人员配备。这种技能差距导致人员不足的组织的数据泄露成本比人员充足的安全团队高出55万美元。

- 近五分之一的违规事件是由供应链泄露引起的,其成本更高,并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控制。

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攻击是通过供应链到达组织的,比如组织由于商业伙伴或供应商的妥协而被攻破。2022年,19%的违规事件是供应链攻击,平均成本为446万美元,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供应链泄露事件的平均生命周期比全球平均生命周期长26天。

更多看点

《2022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包含大量信息,可帮助企业了解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根据各种因素确定成本基准。此外,该报告还包括基于IBM Security对研究的分析而提出的安全最佳实践建议。在完整的报告中还有以下更多看点:

  • 全球发现:17个不同地域和17个行业的数据泄露平均成本,包括最高的国家(美国--944万美元)。

  • 事件响应团队和定期测试的事件响应计划对成本的影响(平均节省266万美元)。

  • 导致漏洞的最常见攻击载体的频率和平均成本,包括被盗凭证(19%,450万美元)、网络钓鱼(16%,491万美元)和云端错误配置(15%,414万美元)。

  • 安全措施和技术的影响,包括风险量化技术、身份和访问管理、多因素认证和危机管理团队。

  • 安全漏洞的影响,包括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云迁移中的攻击、远程工作和合规失败。

  • 超过100万条记录的巨型数据泄露事件成本(包括最大的高达6000万条记录的数据泄露事件)接近4亿美元。

本文作者John Zorabedian 是 IBM Security 的内容营销经理,在网络安全行业有近十年的营销经验。他在IBM 主要负责思想领袖项目的内容,包括《数据泄露成本报告》和 《X - Force 威胁情报指数》等重要行业标杆报告,并作为作家和内容策略师对视频游戏"网络安全行动:终端"等品牌项目作出重要贡献。John对通过写作、数据和设计来讲述故事有着持久的兴趣。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人,毕业于卫斯理大学,目前在IBM Security剑桥总部工作。

关于 IBM Security
IBM Security 提供全球领先的集成式企业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在享誉全球的 IBM Security X-Force® 研究团队的支持下,这些企业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旨在帮助企业高效管理风险,从容应对突发威胁。IBM旗下的IBM Security 是集全球最广泛的安全研究、开发和交付为一体的组织之一,每天为全球超过 130 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监测超过 1500 亿起的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 10,000 项安全专利。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bm.com/security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协同应用创新 探索未来网络演进

日前, "2022世界5G大会"在冰城哈尔滨开幕。围绕"筑5G生态 促共创共利" 的主题,参会展商将在大会期间集中呈现由5G技术加持的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与应用创新。作为此次大会合作伙伴之一,爱立信着眼 "精品网络",协同创新,推进未来网络演进等产业热点话题,通过"无缝覆盖"、"全息通信"、"时间关键型通信"、 "网络切片"、"5G-Advanced"等板块向与会来宾呈现了爱立信在助力运营商稳步推进网络建设,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发掘5G商用价值等方面的产品、方案与应用创新,并分享了在6G技术推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jpg

全频段技术:让无缝覆盖成为可能

大会期间,爱立信"硅芯科技"无线产品家族集体亮相,展现了自身的全频段产品技术能力,包括:小巧、绿色、高效的12kg mini-AAU;"身小高能"、可快速部署的5G街站;部署性极强的轻量化毫米波基站;以及设计精巧的多频多模Dot产品等。

硅芯科技(Ericsson Silicon)是爱立信产品与技术创新的核心。在爱立信为全球运营商提供的E2E产品如无线、传输和RAN计算产品中,硅芯科技均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并在持续快速迭代演进,基于 "硅芯科技平台" 的产品在具备高性能的同时也兼备了绿色节能、AI使能等符合未来网络发展的特质。

全息通信:埋下5G杀手级应用的种子

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曾经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全息通信,如今正在成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寄予厚望的5G应用之一。在 "全息通信" 板块,来宾能够亲身体验到,与传统的平面视频通话相比,全息通信可以传达更微妙的非语言信息,并提供一种在场感和即时感,从而提升交流质量。

全息通信的未来应用空间非常广泛,无论是医疗、制造、或是文化娱乐,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全息通信也需要大带宽和低时延的支持。爱立信希望能够进一步借助5G网络的独特优势,在支撑这类应用的时候发挥其潜力,以全息通信方式的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社交娱乐体验。爱立信正在与更多的垂直行业伙伴一起合作继续推进轻量化AR眼镜和3D压缩算法的演进,致力将人类沟通的方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时间关键型通信:为更多行业数字化赋能

2021年末,爱立信发布了 "时间关键型通信" 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消费者、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所需的"时间关键型通信"应用。爱立信将通过对业务时延进行一致性的保障,来使能一系列2C和2B新业务的落地和规模化应用,比如XR,远程控制,运动自动化和工业控制,促进运营商及整个行业实现5G价值。

时间关键型通信软件工具箱能够涵盖众多功能,大会期间,爱立信向行业重点介绍了近期推出的两项创新功能。同时,爱立信还在展会期间呈现了与中国移动基于"时间关键型通信"的协同探索与创新示例。双方依托中国移动5G工业网络实验室,联合展现了爱立信在时间可靠性上的能力,双方采用商用芯片终端,以5G替代工业总线,完成了PLC的云化部署验证。将5G技术向工业制造领域推进了一大步。

网络切片: 实现5G盈利增长,让体验更精彩

到2030年,"网络切片"将为跨行业和公营部门带来高达2000亿美元的商机。在 "实现5G盈利增长" 板块,爱立信集中展示了网络切片技术在给运营商带来盈利机会的同时,如何为消费者打造定制化体验。

通过利用新的网络切片功能,爱立信的5G核心网产品组合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客户将能够在单台5G设备上获得多个定制网络切片,为其企业与个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5G服务。此外,动态网络切片选择还可以通过边缘下沉的部署方案来优化整体网络的性能,而对边缘计算的高效支撑,也是运营商在5G中盈利的关键。

协同探索"智造":智能制造示例-模块化装配平台亮相

2.jpg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的展台上展出了爱立信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智能制造示例-模块化装配平台(Ericsson Modular Assembly Platform ,简称eMAP)。该示例引入了5G与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简称TSN)技术,与适用于5G连接的模组配合,可充分发挥5G网络在覆盖、带宽、时延与稳定性上的优势,实现装配平台各个模块间高速、准确与稳定数据传输与交互,从而助力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升。

5G Advanced:超越5G的网络性能管理及优化

5G-Advanced是5G网络的中期演进目标,未来它将超越5G并使能数字化社会。3GPP Release18是5G-Advanced(5G-A)的首个版本,并会与6G长期同步演进。大会期间,爱立信展示了5G-A将如何在无线网智能化、节能方面进一步降本增效;在业务的丰富度上更好的支持XR业务,以及如何拓展RedCap应用空间同时降低成本与复杂度,并支持确定性工业连接。 

未来网络演进,站在5G的肩膀上奔向6G

3.jpg

此外,在大会期间举办的"未来移动通信论坛"Techtalk分论坛上,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王浩博向来宾分享了爱立信在6G上的愿景与技术。王浩博表示,6G将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无缝桥梁。从今天面向2030的网络演进中,爱立信将遵循 "基础"、"探索"、"预研"三步走的路径,以建设更优质的5G网络为基础,在标准化和互联的基础上推动技术演进作为主线而探索,同时指导、激励和策划长期的技术发展以开展预研工作。爱立信认为不受限的连接、可信的系统、认知网络与算网一体交织将是构建未来6G的基础技术。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jpg

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加速,集成电路需求水涨船高,IC成为人人关注的焦点,在集成电路发展中,人才又是重中之重!因为企业发展、产品开发都离不开人才!不过目前集成电路人才匮乏困扰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 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 25 万人,而到 2025 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 30 万人!

根据最新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为54.1万人,同比增长5.7%。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28.83万人,制造业28.27万人,封装测试业19.55万人,而从我国高校输出人才看,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在 21 万左右,约占毕业生总数的 2.30%。而在这 21 万学生中仅有 13.77% 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数量还不到 3 万人,如此供需落差导致了集成电路人才缺口日益扩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集成电路“人才荒”可能会成为影响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

2.png

人才缺乏还导致了集成电路从业人员薪酬暴涨。近日,据央视报道,由于集成电路人才匮乏日渐凸显,高薪挖人成为行业常态,以前薪酬40万的人才如今薪酬翻了3倍到120万!薪酬如此大幅度上升给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很多公司,薪酬成为主要支出,影响了产品的研发投入。

为了破解人才发展难题,8月11日,2022年“越人才 越发展”绍兴越城滨海人才主题周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领导及院校企业代表共同启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编制工作,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发展处处长程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源超、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测分会秘书长徐冬梅、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协会会长张坚、中科院微电子所教育处副处长吴璇、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耿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胡辉勇、厦门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李晓潮等都将出席启动仪式。

3.jpg

《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编制是为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出的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将联合行业头部企业、高等院校等编制《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该人才标准是面向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培养、评价与使用的重要规范,通过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能力要素、能力要求、能力提升、能力评价的标准化规定,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质量提升。

《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编制启动,意味着政府开始从根本上着解决集成电路人才荒问题,有了这个标准,对于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培训、考虑都有具体可以参照的标准,相信可以有效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中,有望解决集成电路人才荒难题!

在此次2022“越人才 越发展”绍兴越城滨海人才主题周活动上,还将有人才引进签约仪式、十年人才创新创业纪念奖颁奖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越城区滨海新区共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代表授牌仪式、集成电路岗位能力评价研讨会以及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敬请关注!(完)

围观 1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10日, 浪潮信息承办的开放计算中国社区技术峰会OCP China Day 2022在北京拉开帷幕。开放计算中国社区技术峰会(OCP China Day)是全球开放计算最具规模的生态峰会之一。此次大会以"开放·向未来:绿色、融合、赋能"为主题,汇聚开放计算及相关行业领袖,共同聚焦AI、计算、存储、网络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创新,液冷和散热,开放整机柜,产业生态等前沿话题。

西部数据公司中国区智能终端产品事业部高级销售总监文芳女士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了以"突破存储边界,赋能开放计算"为主题的演讲,介绍了西部数据创新的存储解决方案,赋能开放计算以及企业构建更大规模、更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推动社区与生态系统的发展。

1.jpg

西部数据公司中国区智能终端产品事业部高级销售总监文芳女士

"ZB时代"下数据需求呈现多样性, 分层存储架构势在必行

根据Garner的分析报告,到2026年企业级的数据存储会达到27.8% 的年复合增长量。云计算数据中心已迈入"ZB时代"。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都面临有限空间、高效交付、绿色节能、便捷运维、更低TCO等诸多挑战。这就要求数据存储市场需要从不同方向、针对不同场景来优化产品组合。

西部数据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将数据存储划分为极冷存储、冷存储、温存储、热存储和极热存储,采用分层存储架构满足数据存储的差异化需求。这种根据数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存储介质的分层存储方案,可以满足用户对于大容量、快速方问、低成本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以创新为数据中心注入活力

西部数据作为同时拥有HDD和闪存两大存储核心技术的公司,基于独特技术积累,不断推出更新的技术与产品,为数据中心注入鲜活的动力。

早前,西部数据以一系列技术创新在业内享有盛誉,如氦气封装(HelioSeal)技术提供的出色功耗,能量辅助磁记录(ePMR)提升的磁记录存储密度,三阶寻轨定位系统(TSA)带来磁头定位精度和容量提升,并优化数据算法、马达和内部供电方案,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

去年,西部数据通过将行业领先的NAND闪存与世界一流的HDD产品进行垂直整合,开发出用于闪存增强型硬盘的OptiNAND技术。这一技术并非一种混合存储技术,而是一种重塑的磁盘架构设计,是一种创新且具备成长性的解决方案,为未来提升容量、性能和可靠性奠定基础。西部数据基于此技术推出的22TB Ultrastar DC HC570 HDD,在成熟的单碟2.2TB的氦气封装技术上实现了10碟更高的面密度,将HDD的存储容量、性能和可靠性提升至新的高度。

此外,西部数据今年发布的另一款产品26TB Ultrastar DC HC670UltraSMR HDD采用了创新的UltraSMR技术。新产品将OptiNAND技术与采用HDD系统级硬件优势的专有固件相结合,并引入了大数据块编码和先进的纠错算法,增加了每英寸磁道数(TPI),以实现更高的容量。新推出的26TB UltraSMR HDD可提供单碟2.6TB的容量,为云服务提供商优化其堆栈来实现SMR技术优势带来了约18%的容量提升。

2.jpg

西部数据OCP China Day 展台展示了采用创新技术的新品

丰富的HDDSSD产品组合,协同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为了应对目前数据中心更加多元化、细分的存储需求,西部数据在HDD和闪存领域,均研发出了能够适应不同存储应用场景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随着云基础设施逐渐往分布式架构发展,为不断增长的"即服务"产品提供了弹性、可扩展性和可预测性。将存储与计算分离,使大容量数据中心NVMe SSD 成为热门的细分品类 -- 可提高存储利用率,增加数据中心机柜密度,以适应虚拟化和多租户环境。

西部数据新款Ultrastar DC SN650 NVMe SSD系列提供高达15.36TB的容量,采用下一代BiCS5 3D TLC NAND和PCIe 4.0接口,通过增加单位SSD的虚拟化主机数量以及整合更大的数据集来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用于大数据分析和AI/ML的数据集,还可通过采用DC SN650 NVMe SSD而缩短时延并提高数据吞吐量,从而实现更快的洞察和实时分析。无论是对于持续推动云端数字化转型,还是对于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新数据的简单存储,新款Ultrastar NVMe PCIe 4.0 SSD都加速了云服务的部署和数据中心的扩展。

文芳女士表示:"开放计算的生态发展离不开数据存储这一基石。西部数据在闪存与HDD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并不懈突破存储边界,通过创新的存储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组合满足持续增长的数据中心和计算基础设施的存储需求,推动开放计算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凭借创新的OptiNAND和UltraSMR技术实现HDD产品的迭代升级,以更高的容量点和更具优势的性能,帮助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客户实现密度提升和存储架构的创新。此外,我们在闪存领域多样化的存储产品,也能助力客户更好地应对趋于复杂的企业级SSD应用场景。未来,西部数据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帮助云、数据中心和企业级用户应对包括容量、性能、可靠性、能耗等多方面的存储挑战,赋能开放计算行业和客户进一步挖掘和实现数据价值。"

持续为开放计算、绿色数据中心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文芳女士还介绍了西部数据开放计算相关的项目进展。文芳女士提到,高密度、高性能的存储设备也加剧了存储系统性能稳定性的挑战,其中,高频声波振动极大地影响着机械存储设备的性能。当磁盘本身碟片密度变高时,碟片之间的距离更近,磁头与碟片距离也更近,使得硬盘更容易受到服务器内部的噪声、振动等外界干扰的影响,造成非常大的性能变化。西部数据作为OCP Storage HDD Dynamics Group成员之一致力于制定行业通用标准并设计检测工具,以帮助合作伙伴在系统设计中规避声波振动带来的影响,帮助优化部署高密度存储设备,保持存储系统和整体设备的高性能。未来,西部数据将通过HDD标准开发、行业一致性测试方法等为OCP持续提供创新动力。

西部数据一直以来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助力数据中心追求高质量、更加平衡、绿色和创新驱动的发展。西部数据自身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身体力行,西部数据的碳减排目标获得了科学减碳倡议组织(SBTi)批准,两座亚洲工厂还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3.jpg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蔡耀祥先生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蔡耀祥先生表示:"如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都需要能效更高、部署更灵活、绿色低碳、可扩展的计算基础设施,这也对数据基础架构与存储解决方案提出了多重挑战。西部数据秉持着‘发掘数据价值,创造更多可能'的使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拓展产品组合,以创新丰富的解决方案来满足ZB时代下企业级存储的多样化需求,赋能新一代数据中心更高效、更节能、更绿色地发展。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本土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为开放计算与行业生态提供更优化的存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携手数造辉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江森自控通过持续的节能改造和优化,帮助微软北京园区实现27.9%的节能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OpenBlue数字化互联解决方案为园区带来能效与体验并重的建筑运营精益化管理

  • 专业的服务团队帮助客户保障关键设备98%以上的在线率,提升自动化运行水平

致力于智慧、健康、可持续建筑的全球性企业江森自控携手微软北京园区,通过近年来持续的节能改造与建筑运营优化,助力其实现27.9%的节能率以及关键设备98%以上的在线率。微软北京园区显著的节能成效得到认可,获得了由北京市和海淀区共同颁发的节能认证预补贴。

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Anu Rathninde)表示:"中国政府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筑领域在此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深入探索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和应用。在这个项目中,江森自控携手微软,树立建筑节能新标杆,展示了AI赋能的OpenBlue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节能改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微软北京园区由南北两栋楼组成,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于2021年10月通过海淀区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综合验收,经过近年来的持续优化,实现了27.9%的节能率。这其中,冷机设备的节能升级也做出了贡献 -- 江森自控的主机维护团队通过对原有的冷机设备进行改造,最终实现30%的节能效果。

1.jpg

微软北京园区

技术合作获得成效

实现建筑碳减排的关键一环在于运营节能。节能运营管理的理念在微软北京园区贯彻始终。近年来,微软房地产和设施管理部将其电力监控、楼宇自控、节能建筑、智能管理平台等系统应用和数据存储迁移至Azure平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运营节能,打造微软北京园区的"数字化大脑中枢"。与此同时,江森自控通过嵌入了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术的OpenBlue企业级管理平台(OpenBlue Enterprise Manager)的赋能,助力微软北京园区实现更进一步的高效建筑管理,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在日常运营中显著降低能耗。

江森自控Metasys楼宇自控系统为微软北京园区提供楼宇自动化控制,对园区内的大量冷热源和空调末端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并通过OpenBlue企业级管理平台进行分析,为建筑精益化管理与节能运营提供了数据基础。而通过Metasys系统升级以及和原楼宇自控系统的整合,实现了更多的子系统接入Metasys,大大降低了现场运营的风险,带来人员的优化配置。

在提供设备技术的同时,专业的自控服务团队运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洞见,持续为业主保障98%以上的设备在线率及完好率,有力支撑了设备的进一步自动化运行。这也是自2010年江森自控服务于微软北京园区以来,在可持续发展工作方面带来的持续提升。多方面的改进工作从2011年至2020年间累计为园区节省电量超过3000万千瓦时。

这项与微软展开长期合作的项目是江森自控OpenBlue数字化平台的又一成功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先进的建筑科技能够带来的减排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

江森自控

在江森自控,我们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江森自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公司承诺在204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作为智慧、健康和可持续建筑的全球领导者,我们凭借超过135年的创新经验,运用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OpenBlue及建筑科技领域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为医疗、教育、数据中心、机场、体育场和生产制造等众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江森自控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100,000名专业员工,旗下拥有多个业内值得信赖的品牌。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johnsoncontrols.cn/ 或关注官方微信"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OpenBlue数字化转型

2020年,江森自控通过OpenBlue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发布,开启了数字化转型。OpenBlue包含了一整套互联解决方案,带来深远的可持续发展、全新的健康空间体验以及坚实的安全与保障。这些新兴的开拓性技术(包括云平台、边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通过帮助企业实现零碳与可再生能源目标,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适用高度运算需求 维持数据中心最长运行时间

隶属SGH (Nasdaq: SGH) 控股集团的全球专业内存与存储解决方案领导者 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 (“SMART”)宣布推出独家设计的SMART Zefr™ 内存模块测试流程,可淘汰 90% 以上可靠性不足的内存模块,优化内存子系统以维持最长运行时间。

1.jpg

超高可靠性 SMART Modular Zefr 内存模块 (图片: Business Wire)

内存错误经常导致系统启动延迟,这些故障不仅会降低系统效率,还可能增加维修成本并降低系统良率。而SMART Zefr 内存模块已在实际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因此可以筛选并过滤掉有不良疑虑的组件。

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Zefr 内存模块使用自家开发的筛选流程,通过此道严谨程序能确保内存模块达到业界最高水平的运行时间和可靠性。SMART Zefr 内存模块非常适用于数据中心、超大规模系统、高性能运算 (HPC) 平台以及其他需要在正常运行时间内运算海量存储器的环境。

HPC 和 AI 系统领导品牌Penguin Solutions在自家 Penguin Computing 产品组合中,使用 SMART Zefr 内存模块来开发各种工控领域所需的 HPC 系统,包括国防、航空、科研、能源、金融和生物技术 。此外,由于配备最新技术的高密集 Penguin Computing HPC 平台是世界上最强的超级计算机之一, 因此他们的客户不仅要求,更期望以最高规格的可靠性获得最大运算效益及最佳投资回报。

Penguin Computing HPC资深产品经理 Kevin Deng 表示:“通过SMART Modular 世迈科技 Zefr内存模块,我们的 Penguin Computing HPC 和 AI 系统可以快速启动,顺利通过验收期,并在实际应用中持续维持非常可靠的运作。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这个解决方案能为整个系统提供高可用性和绝佳可靠性,让系统在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关键任务。”

通过整合 Zefr 内存模块,设计人员和终端用户都可体验到精进的运算性能。

欲了解更多 Zefr内存模块产品信息,请参考官网产品介绍并下载产品型录,也可联系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业务团队 或 e-mail至 info@smartm.com

*此图像化的“S”“SMART”“SMART Modular Technologies”“Zefr” SMART Modular Technologies, Inc. 的商标。Penguin Solutions  Penguin Computing SMART Global Holdings, Inc.的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和注册商标所有权为各自所有。

关于 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

成立超过三十年, 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设计、开发并提供高端封装的特殊型内存解决方案来实现高性能运算。SMART Modular 世迈科技提供健全的产品组合,从最尖端的技术到标准型和传统DRAM内存模块及闪存产品,我们皆可提供标准型 、强固型和定制的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高成长市场对多样化应用的需求。更多资讯请参考:www.smartm.com/ch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809005515/zh-CN/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联想连续九个季度 营业额及盈利能力双双提升
新增长引擎推动业绩持续强劲

联想集团 (港交所: 992) (ADR: LNVGY) 今天宣布,集团第一季度业绩强劲,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了营业额和盈利能力的双双提升。第一季度净利润额年比年提升近11%至5.16亿美元,如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 ,年比年则提升了35%至5.56亿美元。集团总营业额提升至170亿美元,如排除汇率波动的影响,年比年增长5%。

个人电脑以外业务的营业额在集团整体的占比达到37%,展现出集团多年来坚持投入、坚定以服务导向转型的显著成效,并推动未来的增长机遇。方案服务业务(S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ISG)和智能手机业务(MBG)全都实现了营业额双位数的快速增长,朝着净利润率翻番的中期目标稳步迈进。同时,集团稳步地落实研发投入翻番的计划,上个季度研发投入年比年增长了10%,研发人员数量年比年增加了29%。

联想会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和混合工作带来的增长机遇,克服重重挑战。总体而言,集团对行业的长期增长潜力以及对新增长引擎的投入所带来的机会保持乐观。集团相信,凭借清晰的战略、创新能力、卓越的运营和“全球资源、本地交付”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集团能够成功地克服挑战,把握机遇。

财务亮点:

22/23财年

第一季度

百万美元

21/22财年

第一季度

百万美元

变化

集团营业额

16,956

16,929

0.2%

税前利润

691

650

6%

净利润

(股东应占利润 )

516

466

11%

净利润

(股东应占利润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1]

556

413

35%

基本每股盈利(美仙)

4.39

4.02

0.37

“得益于战略上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以及运营上的灵活性和韧性,联想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了营业额和盈利能力的双双提升,打造新增长引擎成效显著,个人电脑以外业务的营业额在集团整体的占比达到了37%。”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尽管外部环境短期内仍挑战重重,但是数字化转型加速已经是大势所趋,混合工作模式将长期存在。我们有信心继续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投资,持续创新,继续驱动收入增长和盈利提升。”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增长强劲,利润率提升,推升集团整体盈利能力至更高水平

业务机遇:

万亿级的全球IT服务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混合办公模式的采用率上升,这将催生更多尊享服务和定制服务的需求。随着数字化办公场所的扩展,与之相关的设备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和办公场所运维等“一切皆服务” 的业务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到2025年,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和智慧零售在内的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市场将以双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强劲增长。

2022/23财年第一季度表现:

  • 上个季度,SSG再次实现高增长和高利润。营业额年比年增长了23%,运营利润率保持在近23%的高位。

  • 所有细分市场营业额均实现强劲的双位数增长。不依赖硬件的运维服务以及项目和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的营业额则占SSG整体业务的约一半。

可持续增长:

  • SSG持续投资于软件工具、平台和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可复用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把TruScale“一切皆服务”的产品组合持续扩展到更广阔的办公场所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

  • SSG还推出混合/多云管理的解决方案,并持续打造聚焦于环保的服务产品组合。

  • 利用在2022年6月公布与电讯盈科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继续拓展SSG亚太市场的方案服务业务

基础设施方案集团(ISG):持续上财年营业额创新高及盈利增长的势头

业务机遇: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ISG)继续受益于 ICT 基础设施市场的强劲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将以双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超过410亿美元,存储市场则将达到360亿美元。

2022/23财年第一季度表现:

  • ISG的单季度营业额首次超过20亿美元,年比年增长了近14%,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盈利。

  • 云服务客户业务以及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营业额均创历史新高,年比年增速均明显优于市场。

  • 边缘计算业务营业额年比年接近翻番,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保持了在全球Top 500中的领先地位,并把“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应用于更多的客户方案。

可持续增长:

  • ISG持续投资于打造全面的产品组合和创新技术,特别是在边缘计算和服务领域。

  • ISG将继续平衡规模与盈利,致力于成为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端到端基础设施方案提供商。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创新驱动的市场领导者

业务机遇:

尽管短期内个人电脑市场正在经历挑战,个人电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其市场总量将长期保持高于疫情之前的规模。除了个人电脑外,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市场增长迅猛,预计到2025年,智能协同业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

2022/23财年第一季度表现:

  • IDG保持行业领先的利润率,运营利润超过10亿美元,表现优于市场,进一步巩固了联想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冠军的市场地位。这一成功得益于游戏电脑和工作站在内的高端细分市场的强劲增长。

  • 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实现了年比年20%以上的高增长,尤其可喜的是这样的增长不仅来自于我们传统优势市场北美、拉美,也来自于欧洲和亚太区。

  • 在个人电脑之外的扩展仍在继续,目前,来自个人电脑之外的智能设备、嵌入式计算IoT和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如智能家居和智能协作业务)的营业额占IDG整体的比重已经提升到近22%。

可持续增长:

  • 联想继续专注于整个产品组合的创新——从智能设备到智能协作,再到智能空间的创新。

  • 智能设备的重点是围绕创新功能、极致性能、自适应智能和安全。针对数字化办公场所,主要提供无缝的整合和连接,从而实现物理和虚拟工作场景的最佳协同。

运营亮点和投资未来

企业投资 – 联想上月完成总额12.5亿美元双年期 144A/S条例债券发行,包括首次发行绿色债券。这是2022年至今全球科技领域最大规模的 ESG 债券发行[2],同时标志着联想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支持公司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愿景。联想致力于推动其在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上的远大目标,并持续为其ESG承诺的项目和举措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一个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更多资讯请浏览集团的绿色融资框架

全球供应链 – 2022 年 6 月,联想在欧洲的第一家制造工厂正式启用。 该工厂位于匈牙利乌洛,致力于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客户构建服务器基础设施、存储系统和高端个人电脑工作站,进一步扩大了联想的全球生产制造基地。

联想于Gartner 2022年全球供应链25榜单中取得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排名第九位,较2021年上升了7位。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为对在高风险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表现出卓越供应链管理的公司进行识别、表彰和认定。

[1]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已通过加回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并购相关费用; 以及相关所得税影响(如有)进行调整。

[2] 数据来源;Dealogic,亚洲不包括日本,大型交易指超过10亿美元(或等值)。

关于联想

联想(HKSE: 992)(ADR: LNVGY)是一家年收入700亿美元的全球化科技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71名,在世界各地共有75,000名员工,服务遍布全球180个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客户。为实现“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公司愿景,我们在不断夯实个人电脑全球市场冠军地位的基础上,向包括基础设施、手机、服务和解决方案在内的新增长领域拓展。这种变革与联想改变世界的创新共同为世界各地的人成就一个更加包容、值得信赖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社会。欢迎访问联想官方网站 https://www.lenovo.com,并关注“联想集团”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官方账号,获取联想最新动态。

联想集团

财务摘要

截至2022630日止季度业绩

(百万美元, 除每股资料)

22/23财年

第一季度

21/22财年第一季度

年比年

变化

营业额

16,956

16,929

0.2%

毛利

2,869

2,824

2%

毛利率

16.9%

16.7%

0.2百分点

经营费用

(2,092)

(2,081)

1%

研发费用

(511)

(466)

10%

(包含在经营费用内)

费用/收入比

12.3%

12.3%

0百分点

经营利润

777

743

5%

其它非经营收入/(费用) -- 净额

(86)

(93)

(8%)

税前利润

691

650

6%

税项

(152)

(165)

(8%)

期内利润

539

485

11%

非控制性权益

23

19

24%

股东应占利润

516

466

11%

股东应占利润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

556

413

35%

每股盈利(美仙)

基本

4.39

4.02

0.37

摊薄

4.01

3.53

0.48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809006112/zh-CN/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可配置的全砖式AC/DC 500W模块集成了浪涌限制和PMBus™通信,实现了93%的转换效率,可达到同类最佳

美国Advanced Energy公司(纳斯达克:AEIS)—高度工程化的精密电源转换、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Advanced Energy旗下的Artesyn 品牌推出了新型的AIF42 AC/DC转换器,扩大了AE在工业、机器人和5G电信市场中的影响力。这款新型转换器可减小系统尺寸,具有同类最佳、高达93%的转换效率,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部件的需求来提高可靠性。

1.jpg

Advanced Energy推出适用于工业和电信应用的AC/DC板载转换器新品,简化操作兼顾可靠运行 (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AIF42全砖式模块的额定持续功率为500W,且功能集成于一体,便于使用、可快速设计应用和快速上市。集成的功能包括专有的内部浪涌电流限制,通过消除对提供浪涌电流保护所需的外部部件,节省了空间,降低了系统总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另外,10V的辅助输出可实现低功率辅助电路直接由模块供电,而无需再用一个AC/DC电源转换器供电。

“Advanced Energy的这款新型模块电源是为在恶劣环境下需要高性能和可靠运行的应用而设计,” Advanced Energy工业电源转换产品营销副总裁Joe Voyles称,“新型的AIF42具有行业领先的效率,能简化和加快应用设计,并通过提供以应用为重点的内置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材料的总成本。”

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本款转换器均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这样可降低能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热耗散。针对高污染环境中的I.P.密封应用和外装式系统,对模块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因为这些应用或系统需要与冷壁或散热器进行热粘合和接触冷却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底板温度高达100ºC时,仍能提供100%的可用输出功率。

PMBus™控制和监测使设计者能够根据目标应用的具体需要来优化电源运行。这种连通性还可用于在现场运行期间获取电源和系统健康状况的信息。

AIF42全砖式模块适应于90~264VAC的较宽通用输入范围,可提供12V的标称隔离输出,额定负载为0~42A。通过在模块的HVDC端口加装推荐的电容器,可以实现外部保持功能。对于需要两个单元并联运行的应用,有源电流共享和启动同步功能简化了解决方案的实施。

有关详细的产品信息和技术规格,请访问https://www.artesyn.com/power-supplies/websheet/660/aif-500-series

关于Advanced Energy

Advanced Energy(纳斯达克:AEIS)致力于为任务关键型应用和工艺设备设计并制造先进精密的电源转换、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这方面的技术一直领先世界。AE一直为客户提供各种电源解决方案,让客户可针对不同行业的各种复杂应用,开发各种创新产品,其中包括半导体设备、工业制品、生产设备、电信设备、数据中心计算系统和医疗护理设备。凭借广泛而深厚的专业积淀和触及全球的快速响应服务网络,AE力图通过紧密的合作关系来满足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客户的增长并助力技术的未来。AE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电源产品。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dvancedenergy.com

Advanced Energy | Precision. Power. Performance.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804006117/zh-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与宇通集团(以下简称“宇通”)在河南郑州签署十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宇通董事长汤玉祥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和宇通将利用各自优势,提升供需两端联动水平,打造高效协同竞争优势。双方将在客车、重卡、轻卡、工程机械、环卫车等商用车领域共享优势资源,并携手推进新材料、新体系、新技术的创新开发与应用,共同制定商用车电池技术标准,持续引领商用车领域技术发展。同时,双方还将聚焦海外市场,携手走出国门,实现“车电联合出海”的战略目标。

自2012年以来,宁德时代和宇通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合作共进,通过电气系统技术升级、CTP创新技术应用、电池系统安全防护等共研技术,携手引领商用车行业技术升级和安全绿色发展,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进程。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向宇通配套19GWh动力电池,为近15万辆新能源客车提供动力,占比高达93%,助其远销卡塔尔、法国、英国、西班牙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双方累计守护300亿公里美好出行,减少碳排放超过2300万吨。

作为宇通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还为宇通环卫车、搅拌车、牵引车、自卸车等商用车提供清洁动力,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在新的十年里,宁德时代和宇通将深化战略合作,继续积极探索高效、务实的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双方将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领域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文:汽车之家)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儒卓力(Rutronik Elektronische Bauelemente GmbH)是全球领先的宽线分销商之一,提供定制化综合性电子产品及服务。最近,儒卓力在上海松江区开设了一个非保税仓库,作为增强国内物流的战略举措之一。

1.jpg

随着仓库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00平方米,新设的上海仓库标志着儒卓力在优化库存和运输成本方面迈出坚定的脚步,特别是在MCU、功率IC、汽车ASIC和传感器等目前供应短缺的关键应用领域。

儒卓力亚洲区总经理 Michael Heinrich评论道:“在上海设立新的仓库是公司本地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新仓库已经设立就位,可提高响应能力和优化效率,让我们的国内客户受益。重要的是,上海仓库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为国内客户精简业务操作流程。”

在策略方面,儒卓力将在亚洲地区持续进行投资,目前已经在上海、香港和新加坡设立了三个仓库,布局整个亚洲地区,以满足汽车、工业、医疗和物联网等快速增长行业领域的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多种货币结算服务。

本地和全球供应链问题仍然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儒卓力的目标是稳步增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特别是在中国和亚洲地区引领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行业及应用领域。

关于儒卓力

儒卓力(Rutronik Elektronische Bauelemente GmbH )成立于 1973 年,是一家独立的家族企业。得益于积极的发展,该公司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宽线分销商之一。在 2021 财年,其 1,800 多名员工创造了 11 亿3千万欧元的销售收入。儒卓力在全球范围设有 80 多个办事处,确保为包括欧洲、亚洲和美国在内的客户提供全面支持。

儒卓力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半导体、无源和机电元件以及嵌入式电路板、存储和显示产品,以及无线产品。RUTRONIK AUTOMOTIVE、RUTRONIK EMBEDDED、RUTRONIK POWER和RUTRONIK SMART部门结集了所有产品领域的知识组合,并提供针对各自应用量身定制的特定产品和服务。我们提供从产品开发和设计直到研究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持、个体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服务,从而使得儒卓力的服务日趋完善。客户可以访问 Rutronik24 电子商务平台找到所有货品,以及采购区域和产品更改通知。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 www.rutronik.com.cn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9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