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 OPPO开发者大会(ODC22)上,全新一代ColorOS 13操作系统与「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正式发布。全面升级的ColorOS 13以「水生万物」为理念,从生命之源中汲取灵感,为系统注入生命的张力,关注每个人细微的需求,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活力、流畅、智慧、可靠的美好数字生活体验。

1.jpg

有生命力的「水生设计」,全新视觉焕发活力与美好

ColorOS 13全新的「水生设计」,融入了自然的视觉语言。ColorOS 13以海平面从日出到日落的24小时的色彩变化为基调,构建出以“日出蓝”和“日落橘”为原点的全新色彩体系。同时,通过灵动愉悦的水生动效、焕发新生的绽放壁纸、温暖治愈的“家园”息屏以及多态质感的图形等系统视觉语言的全面升级,让设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的美好。

2.jpg

同时,ColorOS 13对Omoji也进行了更多创意升级,新增大量与社会身份和兴趣爱好等相关的创意素材,比如代表医护工作人员的“大白”形象,及流行的汉服、滑雪服,更丰富的五官、脸型、头型、饰品等素材。用户可以在社交应用中直接套用自己的Omoji个性形象,亦可为联系⼈创建Omoji,来电时即可显示对方的专属形象。虚实之间,挥洒自己的独特个性,让人们能更轻松地融入数字生活。

3.png

「ColorOS超算平台」加持,实现系统全面流畅稳定

流畅一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为此OPPO推出了自研的系统级计算中枢——「ColorOS 超算平台」。通过算力模型对硬件计算资源进行精准调度,结合四大计算引擎——并行计算、高性能计算、端云计算、智能计算的综合调优,为用户带来全方面的流畅、稳定体验。在ColorOS 13中,依托算力模型和并行计算引擎,重点解决“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和“重载多任务场景下流畅保持”两个业界难题。

4.jpg

「ColorOS 超算平台」建立了一个从场景到硬件垂直整合的算力模型,实现对芯片指令级的算力统计,并作出精准的调度,找出最佳算力组合方案,实现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来自OPPO实验室的测试数据显示,升级ColorOS 13后的Find X5 Pro整机性能提升10%,在针对某热门游戏的测试中,实现了游戏过程手机的最高温度降低1℃,续航提升4.7%。

5.jpg

具备了指令级的资源调度能力后,「ColorOS超算平台」还通过并行计算解决了内存使用冲突的问题。经测试,8GB版本的Find X5 Pro后台同时开启18个应用的前提下,重载场景下丢帧率降低25%,即使用户在打开了多个大型应用后,应用之间的切换与使用依然保持流畅。

6.jpg

为保证交互上的实时流畅手感,ColorOS 13带来全新的量子动画引擎4.0,通过优化61个动效以及新增可识别复杂手势的行为判断,更加准确理解用户操作意图,保证优先反馈。此外,ColorOS 13 还升级了LinkBoost 4.0,通过 AI 网络预测,提前判断用户将进入地铁弱信号地段,减少播放卡顿 38.2%,在高峰期也可畅快刷视频。

在确保用户整体流畅体验的同时,ColorOS 13建立起可知可防可控的安全隐私保护体系,通过自动打码、三方应用全生命周期管控流程等能力,为用户的安全隐私保驾护航。

主动服务随人流转,打造一站式智慧生活体验

面向万物互融时代,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高效生活的需求,ColorOS 13基于全新的服务组合方式,提供更细颗粒的服务,实现智慧服务随人流转。

针对常用的生活场景,ColorOS 13对智慧息屏做了全新升级——只需打开智慧息屏的场景化信息功能,当用户处于外卖、叫车或听歌场景时,智慧息屏就会主动感知相关应用状态,并实时显示订单或歌单进程,无需反复亮屏查看,减轻了操作负担。

7.jpg

8.jpg

针对职场人士日常会议中可能遇到的高频场景,ColorOS 13推出了智能会议助手,一站式帮助用户提升会议效率:会前主动提醒参会日程,入会可智能识别会议场景,利用网络带宽优化降低20%时延,会后一键生成纪要。用户还可借助跨屏互,将会议无缝流转至电脑,进行多设备间协同办公。

9.jpg

基于已有的OPPO智行出行解决方案,ColorOS 13进一步丰富出行的场景体验,车主通过OPPO Carlink就能实现服务在手机和汽车之间的无缝流转,在车内尽享手机通讯、畅听音乐、大屏流畅导航等丰富体验。

ColorOS 13同样关心每一个用户的健康状态,通过手表和手机的结合推出60秒健康自检、家庭空间、儿童空间等功能,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体验。

连续4年首发适配安卓,ColorOS史上最大规模升级

ColorOS 13全球首发Android 13版本,这是ColorOS系统连续四年首发Android最新系统版本,同时也是ColorOS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升级,预计覆盖1.7亿用户,包含OPPO及一加国内外百余款机型。

10.jpg

即日起,ColorOS 13正式版本开启公测推送,首批面向Find X5 Pro、Find X5、 Find N、一加10 Pro,后续更多老机型也将陆续跟进适配。

面向万物互融的智慧未来,ColorOS 13以「水生万物」理念开启全面进化,在设计、流畅、智慧和适配上为用户提供贴心无负担的体验,带来更有活力有温度的科技感受。

关于OPPO

OPPO于 2008 年推出「笑脸手机」,持续展现科技善意,微笑前行。今天,OPPO凭借Find N 折叠旗舰、Find X 影像旗舰等手机产品,OPPO Watch、OPPO Pad等多智能设备,以及ColorOS 软件系统,革新个人科技体验。OPPO坚持科技创新,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为产品创新提供技术动力。OPPO 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万名 OPPO 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智慧生活。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5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830日,中国,深圳 —— 2022 OPPO开发者大会(ODC22)正式开幕。大会以“丰沛心灵 一路同行”为主题,聚焦开放生态与智慧生活。

大会上,OPPO发布全新一代ColorOS 13操作系统以及首个自研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旨在连接不同设备、系统和服务,提升设备无缝连接能力,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泛在服务。面对手机、汽车两大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趋势,OPPO提出了车机互融的系统解决方案——OPPO Carlink,并携手国内最大整车企业上汽集团打造车机互融领域行业标准“生态域”。在IoT、互联网服务以及智慧健康等方面,OPPO加速生态布局,致力于为用户创造美好智慧生活。

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大会上指出,“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智能设备无处不在的世界,智能设备之间不应该只是简单连接,而是互相融合,共同去服务用户,实现万物互融。”在向生态型科技公司转型的过程中,OPPO将携手全球开发者和生态合作伙伴,构建开放、共生、共荣的生态。

1.jpg

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

发布ColorOS 13系统,带来四大全新升级体验

全新的ColorOS 13 以“水生万物“为主题,为系统注入生命的张力,在设计、流畅、智慧体验和安全隐私上带来四大升级。

水生设计 唤醒活力

ColorOS 13对系统视觉语言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富有活力的色彩、灵动轻盈的水生动效、多元包容的页面插画等因素,让手机焕发出活力与生机的美好。

ColorOS 13 以海平面从日出到日落 24 小时的色彩变化为基调,构建出以“日出蓝”和“日落橘”为原点的全新色彩体系,并应用于系统控件、图标等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舒适有活力的色彩,让用户每时每刻都能在手机上感受大自然。此外,ColorOS 13的系统默认图标也得到更新,采用更高的饱和度与对比度,除了整体更加契合水生设计理念,在视觉上也更容易辨别,对色弱人士更加友好。

ColorOS 13也对 Omoji 进行了更多创意升级,新增加了大量社会身份、兴趣爱好相关的形象,比如代表医护工作人员的“大白”形象,流行的汉服、滑雪服,以及更丰富的五官、脸型、饰品等素材。此外,Omoji还增加了更多丰富的场景,用户可以直接调用摄像头拍摄 30 秒的 Omoji 形象短片,并在视频聊天、短视频、直播等三方应用中套用自己的 Omoji 个性形象。

全面流畅 安心可靠

ColorOS 13从性能、交互和通讯三大版块提升系统流畅性。作为OPPO自研的系统级计算中枢,ColorOS超算平台通过算力模型对硬件计算资源进行精准调度,结合并行计算、高性能计算、端云计算、智能计算4大计算引擎的综合调优,达到高性能与低功耗之间的最佳平衡。同时量子动画引擎 4.0 优化 61 个动效,实现符合用户直觉的流畅性交互。全新的LinkBoost 4.0,通过「AI 网络预测」,提前预测即将进入弱信号地铁路段,通过预先加载的方式让短视频类应用的播放卡顿减少 38.2%。

同时,秉持“可知可控可防”的安全理念,ColorOS 13对隐私安全保障持续加码。社交截图一键打码、第三方应用全生命周期管控等多项创新实用功能,从内到外守护用户的安全隐私。

智慧体验 主动感知

在智慧体验方面,基于水生理念,ColorOS 13聚焦办公、出行和健康等场景,主动感知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更贴心的一站式智慧体验。用户可以打开智慧息屏的场景化信息功能,在外卖、叫车、听歌三大场景中,智慧息屏会主动感知应用状态,并实时显示,用户无需反复亮屏查看。

智能会议助手涵盖的“智能提醒一键参会”、“纪要一键生成” 、“纪要自动归档日程”等功能,从会前、会中、会后全场景提升会议效率。此外,随着OPPO Carlink、数字车钥匙、离车管家等多项升级,以及更多车企、车型的覆盖,ColorOS 13将为用户带来全链路无缝出行的智慧体验。

除四大升级外,ColorOS 13 也成为 ColorOS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覆盖OPPO及一加国内外百余款机型,可覆盖用户数总计达到 1.7 亿。

推出以人为中心的智慧跨端系统,构建人人可参与的万物互融生态

为突破异构设备限制,围绕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OPPO推出首个自研、面向万物互融、以人为中心的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其拓展了ColorOS作为操作系统的智慧跨端能力,是OPPO实现万物互融的软件基座。

潘塔纳尔系统通过端云协同的融合计算和泛在服务两大核心能力,打破设备、系统之间的限制,将不同设备真正连接起来。同时,凭借强大的多设备融合感知计算,更精准地判断和理解人的需求,使服务能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通过合适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触达用户,实现设备无界、服务直达的全新体验。

作为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以一个系统打通多个系统,为开发者实现极简开发、多端部署,切实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与此同时,潘塔纳尔能进一步助力生态伙伴提升自身的服务体验和竞争力,更精准地触达用户,有效提升用户服务效率。

2.jpg

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副总裁李杰发布潘塔纳尔

深度布局车机领域,提出更包容的OPPO Carlink车机互融解决方案

结合汽车与手机各自优势,OPPO推出二者互融并存的解决方案——OPPO Carlink,这也是潘塔纳尔系统在车机领域的核心应用与探索。

不同于其他车机解决方案,OPPO Carlink具备更加“开放包容、自然流转、可信安全”的优势,开创手机厂商与车企合作的新模式。在OPPO Carlink解决方案中,车企对车机系统依旧自主可控,在不更换车机系统的前提下即可获得手机能力和丰富的应用生态。而手机则可通过组件、卡片等形式,实现服务推送。手机与汽车两个超级终端深度融合,为用户打造智慧车空间

此前,OPPO宣布与上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车机互融领域行业标准“生态域”,共建联合实验室。在用户上车前、行驶中,下车后,力求提供贴心、自然、连贯的体验,弥补目前智能座舱生态中,互联网服务资源稀缺的遗憾。

3.jpg

上汽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

坚持IoT开发与创新,携产业伙伴打造更多无缝智慧体验

在手机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OPPO IoT业务亦进入高速增长期。经过三年发展,OPPO IoT产品已覆盖50多个国家与地区,各品类达到120%以上的超预期增长。聚焦智慧文娱、智慧生产、智慧学习、智慧健康等四大智慧场景,OPPO以手表、耳机、平板、电视等自研智能终端为核心,与海信、美的等头部品牌开展深度合作,拓展更多硬件生态产品,共创美好智慧生活。

4.jpg

OPPO IoT事业群总裁李开新

全面开放自身能力,与开发者和创作者共建开放、共生、共荣的生态

当前,OPPO开发者数量已突破30万、创作者数量突破70万,并形成了面向用户的亿级全场景分发矩阵,帮助开发者和创作者高效便捷触达用户。

为了帮助开发者抓住新机遇,OPPO延续国内成熟模式并不断提升本地化能力,在出海领域打造“全场景、本地化、多资源”的整套解决方案,为开发者的出海征程保驾护航。在新型的服务生态领域,OPPO通过服务中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接入方案,并建立全场景服务分发与履约能力,助力开发者提供的服务更有效触达用户。

致力于为开发者和创作者提供更简单易用、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能力与服务,OPPO开放平台再次升级,当前平台开放能力已覆盖应用服务、图形处理、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平台激励政策——引力计划将于2023年提供总价值20亿的资源,持续助力合作伙伴的生态共建。

5.jpg

OPPO互联网事业部总裁赵梁

在数智技术方面,OPPO也在不断探索与突破,带来“端云一体的数智大脑”Andeverse,并以此为原动力,推动OPPO开放生态建设与用户增长。Andeverse的场景化解决方案AIoT平台,融合数智技术,打造了覆盖设备连接、设备管理、应用开发、视觉与语音、数据管理以及虚实共生的一站式智能物联解决方案,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前沿技术支持。

6.jpg

OPPO数智工程事业部总裁刘海锋

持续探索预防型医疗,带来更智慧的健康生活方式

秉承“健康生活方式”理念,OPPO坚持以传感器、算法和数据为驱动,帮助用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此次OPPO开发者大会,OPPO健康实验室首次发布自研OPPO Sense®运动健康算法,在心血管、运动、睡眠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

在心血管健康领域,8月下旬,搭载OPPO健康实验室自研心电算法的心电分析提示软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222211225),这也是OPPO健康所取得的全新突破之一。

在生态合作方面, OPPO与全球领先的家用健康设备提供商欧姆龙开展了战略合作,将共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健康管理服务。基于此,OPPO将进一步加强IoT设备直联以及健康数据管理等软件、硬件、服务方面的系列合作,与生态伙伴共同探索慢病预防和管理新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在OPPO负一屏上线了智慧健康版块后,欧姆龙还作为首家医疗健康生态伙伴入驻负一屏,为用户带来更智能便捷的健康服务。

继去年12月份OPPO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同开展高血压生活方式管理研究项目之后,今年,通过OPPO健康研究平台,北大医学-OPPO智能健康协同创新实验室启动了血管健康研究,利用OPPO穿戴设备,依托OPPO Sense® Cardio算法,在腕部实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测量。这是OPPO首次面向全量用户开放的健康研究,用户可以在OPPO 健康研究 APP里加入《血管健康研究》项目,随时随地了解自身血管健康状况,实现居家血管健康管理,这也是OPPO Health Research Kit底层框架库不断构建与丰富核心意义所在。

7.jpg

OPPO 健康实验室负责人曾子敬

肥沃的生态土壤需要持续的播种与灌溉,OPPO坚持以最大的开放性与友好性,携手更多开发者及合作伙伴共创人人可参与的、丰沛繁荣的开放生态,共同为用户打造美好智慧生活。

关于OPPO

OPPO于 2008 年推出「笑脸手机」,持续展现科技善意,微笑前行。今天,OPPO凭借Find N 折叠旗舰、Find X 影像旗舰等手机产品,OPPO Watch、OPPO Pad等多智能设备,以及ColorOS 软件系统,革新个人科技体验。OPPO坚持科技创新,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为产品创新提供技术动力。OPPO 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万名 OPPO 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智慧生活。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5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宣布,其旗下符合3GPP R16标准的5G模组RM520N-GL近日顺利通过北美运营商T-Mobile的严格测试,成为率先通过该运营商认证的、基于高通骁龙X62芯片平台的5G模组。这表明,搭载该模组的客户终端可以在T-Mobile的5G和LTE网络下稳定运行,将推动家庭网关、工业路由器、工业自动化、无人配送车、机器人、无人机、消费和工业类笔记本电脑等5G应用在全球市场的规模化落地。

1.jpg

移远通信R16 5G模组RM520N-GL及其IoT应用场景

移远RM520N-GL基于高通骁龙X62芯片平台开发,支持5G NSA和SA两种运行模式,且支持超高带宽、毫秒级时延、5G网络切片和高可靠性等3GPP R16增强特性。

该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设计,支持多达28个Sub-6GHz 5G频段(n1/ 2/ 3/ 5/ 7/ 8/ 12/ 13/ 14/ 18/ 20/ 25/ 26/ 28/ 29/ 30/ 38/ 40/ 41/ 48/ 66/ 70/ 71/ 75/ 76/ 77/ 78/ 79),可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这款高集成度的模组能够充分满足开拓国际业务的客户需求,在显著提升客户全球物联网部署效率的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其成本。

在外观上,该模组采用M.2封装方式,尺寸为30.0×52.0×2.3mm,与移远前代5G模组RM50xQ系列以及LTE-A Cat 6模组EM060K系列、Cat 12模组EM12/EM12xR/EM120K系列、Cat 16模组EM160R-GL可实现pin-to-pin兼容,方便客户快速从LTE-A切换至5G网络,提高客户升级体验。

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RM520N-GL支持 FDD+FDD、TDD+TDD、FDD+TDD三种组合模式的下行和上行Sub-6GHz NR 2CA(载波聚合),最大下行速率达3.4Gbps,最大上行速率达900Mbps,可满足对增强移动宽带和可靠通信能力有更高要求的行业应用,如固定无线接入、移动宽带设备、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作为工规级产品,除了数据传输速率,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非常重要。该模组在支持5G网络的同时,也向后兼容LTE-A、3G等网络制式,可为客户终端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同时,该模组还有过温&过压保护的功能,可更好地保障终端的运行安全。

此外,该模组集成多星座GNSS接收机,支持 GPS、GLONASS、BDS、Galileo定位系统,在简化产品设计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定位速度和精度,可为有定位需求的5G应用提供快速、精准定位的需求。

与此同时,RM520N-GL内置丰富的网络协议,集成PCIe 3.0、USB 3.1高速接口,支持多种驱动和软件功能,如Windows、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下的USB/PCIe驱动等,同时可选内置eSIM、VoLTE等功能,极大拓展了该模组在5G领域的应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5G领域,移远通信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可为各行各业提供多种平台、多种型号、多种封装方式的5G模组产品,同时,移远5G模组技术领先、性能可靠、认证齐全,可更好地赋能5G终端全球范围内落地。除了T-Mobile之外,目前,RM520N-GL还完成了GCF/PTCRB/CE/CCC/RCM/FCC/IC多个强制性、一致性认证。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5G、LTE/LTE-A、NB-IoT/LTE-M、车载前装、安卓智能、WCDMA/HSPA(+)、GSM/GPRS、Wi-Fi 和GNSS模组以及天线的完备产品线。公司可提供包括物联网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829005290/zh-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5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6日至28日,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在北京及海口两地共同举办,期间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于会上揭晓。黑芝麻智能作为本次唯一一家芯片企业凭借大算力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华山二号A1000斩获"创新技术"殊荣。本次"创新技术"其余上榜企业还有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宝马等行业内领军企业。

1.jpg

2.jpg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重要同期活动,旨在准确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在前沿技术研究及创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关键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导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加速突破。

"创新技术"要求参评的技术能够解决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领域技术难点、技术瓶颈,并且该技术必须在量产产品上得到实际应用,且量产产品已投放市场。华山二号A1000芯片于2020年发布,INT8精度下单颗芯片算力达58TOPS,已完成所有车规级认证,是目前国内已量产算力最高的自动驾驶芯片,同时也是首个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黑芝麻智能已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多款思皓品牌量产车型将搭载华山二号A1000芯片,后续还将有更多搭载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的车型发布。

在华山二号A1000芯片的量产之路上,黑芝麻智能还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 基于自主IP的高可靠SoC、AUTOSAR、全功能自动驾驶中间件、严格车规测试及各项行业认证、高安全操作系统、高性能神经网络加速器及工具链。在此过程中,自主可控核心IP令华山二号A1000芯片拥有核心竞争优势。黑芝麻智能以华山二号A1000芯片为核心,持续推动构建国产化的系统软件栈、自主可控的工具链及算法应用。

作为行业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以资深的芯片+汽车复合型团队、开放的生态及业务模式、自研核心技术等打造竞争壁垒,以大算力车规芯片引领国产芯片自主创新进程。从2016年发展至今,黑芝麻智能已跻身芯片领域"独角兽"行列。2021年9年,黑芝麻智能完成战略轮及C轮融资,投后估值近20亿美元,今年8月宣布完成由武岳峰科创领投的C+轮融资,C轮与C+轮累计融资超5亿美元。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革,向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快速发展。算力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驱动力,算力角逐时代为芯片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华山二号A1000被评选为"创新技术"是业界对黑芝麻智能自研能力和技术成果的肯定,未来黑芝麻智能将持续用产品力强劲的中国"芯"助推国产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5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mazon EMR、Amazon MSK 和 Amazon Redshift无服务器功能可帮助客户大规模分析数据,而无需配置、扩展或管理底层基础设施

日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三种数据分析服务的无服务器功能正式可用,客户无需配置、扩展或管理底层基础架构,即可轻松地分析任何规模的数据。Amazon EMR Serverless让客户无需管理底层基础设施,即可使用开源大数据框架(如 Apache Spark、Hive)运行分析型应用程序;Amazon Managed Streaming for Apache Kafka (Amazon MSK) Serverless可简化实时数据摄取和流式传输;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让客户无需管理数据仓库集群,即可以PB级数据规模运行高性能分析工作负载。亚马逊云科技此次的新发布以及其他无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如用于商业智能的 Amazon QuickSight、用于数据集成的Amazon Glue,让客户能够更轻松、经济高效地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分析任何规模的数据,无需规划容量,也不会担心产生因按峰值需求过度配置的额外成本。客户使用Amazon EMR Serverless、Amazon MSK Serverless和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无需预先承诺付费或支付额外费用,只需为其数据分析工作负载所需的容量付费。

亚马逊云科技数据库、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副总裁Swami Sivasubramanian表示:"企业为了推动创新、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做出更快更好的决策,希望能最大化数据价值。为了帮助企业更轻松地实现这一点,我们推出了广泛的云中数据分析无服务器功能,覆盖数据仓库、大数据处理、实时数据分析、数据集成、交互式仪表板和可视化等众多领域。我们新推出的这些无服务器功能,让客户可以更好的运行不可预测以及间歇性的数据分析工作负载,并将分析工作扩展到整个组织,无需考虑资源配置、容量扩展或者担心产生额外成本。"

为帮助客户最大化数据价值,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广泛的、专门构建的数据分析服务,包括处理大量非结构性数据(使用Apache Spark 和 Hive 等开源大数据框架)的Amazon EMR,处理实时数据流的Amazon MSK,以及用于数据仓库的Amazon Redshift。虽然这些服务已经为客户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但仍有客户希望能进一步帮助他们处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或者间歇性的工作负载,不必管理底层基础设施,并自动根据应用程序需求增减资源。为了消除扩展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亚马逊云科技于 2014 年在计算领域引入无服务器、事件驱动的概念。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无服务器技术,包括用于实时数据流的Amazon Kinesis Data Streams、用于数据集成的Amazon Glue以及用于交互式仪表板和可视化的Amazon QuickSight,大量客户已经实现了自动部署、按需缩放、按需付费。亚马逊云科技新推出的Amazon EMR、Amazon MSK和Amazon Redshift的无服务器功能,进一步扩展了其数据分析的无服务器能力,让客户能够更轻松地将数据分析扩展到更多用户,最大化数据价值,同时降低成本。

  • Amazon EMR Serverless实现无服务器的大数据分析:数以万计的客户正在使用Amazon EMR运行包括Apache SparkHivePresto等开源框架,用于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作业、交互式 SQL 查询和机器学习应用程序。Amazon EMR支持云中广泛的大数据框架,让客户以低于本地解决方案一半的成本,更快地运行大数据应用程序和PB级数据分析。客户只需简单指定想要运行的框架, Amazon EMR Serverless就可以随着工作负载需求的变化,自动配置、管理和扩展所需的计算和内存资源。客户要开始使用Amazon EMR Serverless,只需要简单地选择一个开源框架,然后使用Amazon EMR APIAmazon Command Line InterfaceAmazon CLI),或与Amazon EMR Studio集成的开发环境提交任务Amazon EMR Serverless现已在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东京)和欧洲(爱尔兰)正式可用,很快将在亚马逊云科技其他区域推出。欲了解Amazon EMR Serverless,请访问aws.amazon.com/emr/serverless 

  • Amazon MSK Serverless实现无服务器的流数据处理:越来越多企业正采用Apache Kafka捕获和分析来自物联网设备、网站点击流、数据库日志和许多其他持续生成动态数据的实时数据流。Amazon MSK Serverless可自动配置、管理和扩展集群,客户不必担心容量规划或不可预测的流式工作负载。客户要开始使用Amazon MSK Serverless,只需在Amazon MSK控制台创建一个集群,设置一个专用且安全的Apache Kafka endpoint,就可以使用新的或已有的Apache Kafka客户端进行流式数据传输。Amazon MSK Serverless现已在美国东部(俄亥俄)、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新加坡)、亚太地区(悉尼)、亚太地区(东京)、欧洲(法兰克福)、欧洲(爱尔兰)和欧洲(斯德哥尔摩)正式可用,很快将在亚马逊云科技其他区域可用。欲了解Amazon MSK Serverless,请访问aws.amazon.com/msk/features/msk -serverless 

  • 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实现无服务器的数据仓库:数以万计的客户每天都在使用Amazon Redshift处理累计超过2EB的数据。与其它的企业云数据仓库相比,Amazon Redshift提供高达倍的性价比,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快的数据分析。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让客户无需管理数据仓库基础设施,即可轻松地从数据中快速获得洞察。当前自行管理 Amazon Redshift 集群的客户无需更改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 Amazon Redshift 控制台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轻松地将它们转移到新的无服务器集群上。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现已在美国东部(俄亥俄)、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新加坡)、亚太地区(悉尼)、亚太地区(首尔)、亚太地区(东京)、欧洲(法兰克福)、欧洲(爱尔兰)、欧洲(伦敦)和欧洲(斯德哥尔摩)正式可用,很快将在亚马逊云科技其他区域可用。欲了解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请访问aws.amazon.com/redshift/redshift-serverless 

基于Apache Kylin,Kyligence Cloud致力于加速企业的业务智能和大数据分析。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卿(Luke Han)表示:"为了帮助客户基于海量数据做出关键业务决策,我们的平台要使用Spark任务加载和处理大量数据。随着规模变大,成本以及运营开销也随之增加。Amazon EMR Serverless把我们从维护和调优集群的管理任务中解放出来。Amazon EMR Serverless帮助我们降低了复杂性,我们不必为了提高性能而处理耗时的、根据工作负载需求的变化管理、调整和优化集群。它比我们以往的解决方案更具成本效益,这也节省了客户成本。"

Glas Data为农业部门提供简化的数据管理。Glas Data首席技术官兼创始人Robert Sanders表示: "我们使用 Amazon MSK 实时摄取和处理数据,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我们的工作负载是变化、不可预测的,有些只需要很少的容量生成少量消息,而有些则需要较大容量以生产大量的消息。工作负载的多变性让我们难以预测在什么时间采取何种行动,致使我们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容量,以避免无法预计的容量限制。Amazon MSK Serverless可根据工作负载要求自动扩展容量,节省了我们的系统管理开销,让我们不必担心内存和存储限制或产生额外成本,而将精力聚焦于解决方案的开发。"

Informatica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云数据管理平台,用于连接、管理、整合和治理数据,使企业能够现代化和推进其数据战略。"企业都希望提升数据和分析能力,但面临着数据孤岛、成本和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诸多挑战。"Informatica生态系统全球副总裁Rik Tamm-Daniels表示:"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挑战,该服务通过自动配置和扩展资源来满足需求,让我们更轻松地进行数据分析,无需搭建和管理数据仓库基础设施,也不必担心因按峰值需求过度配置而产生额外成本。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以及我们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的智能数据管理云,帮助我们为客户提供无服务器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根基,支持客户的关键业务。"

亚马逊云科技将于9月22日-23日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以"自由构建 探索无限"为主题的中国峰会,推出涵盖行业视野、技术创新、开发者、合作伙伴的4大主题演讲,覆盖云计算各细分领域的11大技术分论坛,汇聚各行业上云趋势及创新实践的13大行业分论坛,以及围绕实时热门话题开展的4大开发者论坛,分享前瞻洞察。即刻注册,让我们共同见证亚马逊的一小步,云计算的一大步。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6个地理区域的84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瑞士和阿联酋新建8个区域、24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5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技术行业引领者亿铸科技亮相GTIC 2022全球AI芯片峰会,并入选「中国 AI 芯片企业 50 强」榜单。亿铸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熊大鹏博士在该峰会存算一体芯片论坛发表了题为“基于ReRAM的全数字化存算一体大算力芯片技术”的演讲。

GTIC 2022全球AI芯片峰会由由智一科技旗下芯东西、智东西公开课联合主办,以“不负芯光 智算未来”为主题,邀请了来自AI芯片产业链头部公司、创新企业的决策者、创业者、技术精英与学术领袖、知名投资人共聚一堂,围绕AI芯片的架构创新、设计挑战、落地应用与未来趋势进行分享和探讨。27日上午,2022「中国AI芯片企业50强」榜单正式揭晓,亿铸科技成功入选。

1.png

该榜单基于核心技术实力、团队建制情况、市场前景空间、商用落地进展、最新融资进度、国产替代价值六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判定,按照分值遴选出当下在AI芯片领域拥有突出成就和创新潜力的50家中国企业名单。

2.png

8月28日下午,亿铸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熊大鹏博士在存算一体芯片论坛上发表演讲,并指出AI芯片正在从通用CPU、专用加速器发展为存算一体阶段,而冯·诺依曼架构的存储墙、能效墙、编译墙正在阻碍AI芯片算力和能效比的持续发展。

存算一体架构在突破这些瓶颈上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实现存算一体架构主要通过模拟、数模两种方式。模拟能够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的能效比,数模混合能部分解决精度问题,不过这两种方式会牺牲部分精度,同时数模、模数转换会带来能耗、面积和性能瓶颈。

为了突破上述瓶颈,亿铸科技基于ReRAM打造了全数字化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技术,通过数字化彻底解精度问题,在整个计算过程中,不受工艺环境的影响,实现高精度、大算力、超高能效比,切实将存算一体架构应用于大算力领域。

配图3.JPG

不同存储介质应用在不同场景上各有优劣势。熊大鹏博士认为,面向AI大算力场景,ReRAM是目前最合适的存储介质。亿铸科技选择ReRAM的优势在于非易失、密度大、密度上升空间巨大、能耗低、读写速度快、成本低、稳定、兼容CMOS工艺等特点。目前ReRAM的制造工艺已经成熟,且已经有ReRAM产品量产落地。

关于亿铸科技

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开始正式运营,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以及美国硅谷设有分支机构,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自主设计并量产基于ReRAM全数字存算一体的大算力AI芯片公司。

亿铸科技的技术可以满足大算力、低功耗、易部署、时延确定等市场诉求,可以解决传统AI芯片“存储墙”、“能耗墙”以及“编译墙”的问题。亿铸科技基于ReRAM存算一体的技术已实现了从IP到工艺的全国产化,且有成熟可量产的配套工艺制程。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yizhu-tech.com/, 或搜索“亿铸科技”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4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系列产品包含1200V650V两种规格-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新款功率器件---第三代碳化硅(SiC)MOSFET[1][2]“TWxxNxxxC系列”。该系列具有低导通电阻,可显著降低开关损耗。该系列10款产品包括5款1200V产品和5款650V产品,已于今日开始出货。

1.jpg

新产品的单位面积导通电阻(RDS(ON)A)下降了大约43%[3],从而使“漏源导通电阻×栅漏电荷(RDS(ON)×Qgd)”降低了大约80%[4],这是体现导通损耗与开关损耗间关系的重要指标。这样可以将开关损耗减少大约20%[5],同时降低导通电阻和开关损耗。因此,新产品有助于提高设备效率。

东芝将进一步壮大其功率器件产品线,强化生产设施,并通过提供易于使用的高性能功率器件,努力实现碳中和经济。

应用:

-    开关电源(服务器、数据中心、通信设备等)

-    电动汽车充电站

-    光伏变频器

-    不间断电源(UPS)

特性:

-    单位面积导通电阻低(RDS(ON)A)

-    低漏源导通电阻×栅漏电荷(RDS(ON)×Qgd)

-    低二极管正向电压:VDSF=-1.35V(典型值)@VGS=-5V

主要规格:

(除非另有说明,Ta=25℃)

器件型号

封装

绝对最大额定值

电气特性

库存查询与购买

漏极-源极电压

VDSSV

栅极-源极电压

VGSSV

漏极电流

DC

IDA

漏极-源极导通电阻

RDS(ON)

典型值(

栅极阈值电压

VthV

总栅极电荷

Qg

典型值(nC

栅极-漏极电荷

Qgd

典型值(nC

输入电容

Ciss

典型值(pF

二极管正向电压

VDSF典型值

V

@Tc25

@VGS18V

@VDS10V

@VDS400V

F100kHz

@VGS-5V

TW015N120C

TO-247

1200

-10至25

100

15

3.0至5.0

158

23

6000

-1.35

在线购买

TW030N120C

60

30

82

13

2925

在线购买

TW045N120C

40

45

57

8.9

1969

在线购买

TW060N120C

36

60

46

7.8

1530

在线购买

TW140N120C

20

140

24

4.2

691

在线购买

TW015N65C

650

100

15

128

19

4850

在线购买

TW027N65C

58

27

65

10

2288

在线购买

TW048N65C

40

48

41

6.2

1362

在线购买

TW083N65C

30

83

28

3.9

873

在线购买

TW107N65C

20

107

21

2.3

600

在线购买

注:

[1] 通过采用为第二代SiC MOSFET开发的内置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架构,东芝开发出一种可降低单位面积导通电阻(RDS(ON)A),同时降低JFET区域反馈电容的器件架构。

[2]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3] 当第二代SiC MOSFET的RDS(ON)A被设为1时,与新款1200V SiC MOSFET比较。东芝调研。

[4] 当第二代SiC MOSFET的RDS(ON)*Qgd被设为1时,与新款1200V SiC MOSFET比较。东芝调研。

[5] 新款1200V SiC MOSFET和第二代SiC MOSFET比较。东芝调研。

如需了解相关新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1200V产品

TW015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15N120C

TW03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30N120C

TW045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45N120C

TW06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60N120C

TW14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140N120C

650V产品

TW015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15N65C

TW027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27N65C

TW048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48N65C

TW083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083N65C

TW107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info/lookup.jsp?pid=TW107N65C

如需了解相关东芝SiCMOSFET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SiC功率器件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sic-power-devices.html

SiCMOSFET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mosfets/sic-mosfets.html

如需了解相关新产品在线分销商网站的供货情况,请访问以下网址:

1200V产品

TW015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15N120C.html

TW03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30N120C.html

TW045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45N120C.html

TW06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60N120C.html

TW140N120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140N120C.html

650V产品

TW015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15N65C.html

TW027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27N65C.html

TW048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48N65C.html

TW083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083N65C.html

TW107N65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W107N65C.html

*本文提及的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其各自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中的产品价格和规格、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公告之日仍为最新信息,但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关于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是先进的半导体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累积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创新,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分立半导体、系统LSI和HDD领域的杰出解决方案。

公司23,100名员工遍布世界各地,致力于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十分注重与客户的密切协作,旨在促进价值共创,共同开拓新市场,公司现已拥有超过7,110亿日元(6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期待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并做出贡献。

如需了解有关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4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artner2022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称,为了创造数字收入和提高运营可持续性,中国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应该重视以下四个步骤:通过赋能数字业务发现新的机会、利用可组合架构获得以业务为导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高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通过对应用和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来提高业务敏捷性。

20213月发布“十四五”计划(2021-2025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旨在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新法规和举措。这些举措必将影响到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新技术与实践已成为助推中国企业通过可组合架构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引擎。

生产成熟期重点关注实际效益已得到证明和公认的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对风险下降程度感到满意,技术的采用开始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见图一)。

图一、2022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

ICTHC.jpg

来源:Gartner20227月)

元宇宙

元宇宙及其基础技术将通过赋能跨行业的用户体验和用例并提供新的创收机会,打破阻碍下一个创新时代到来的瓶颈。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正遭遇瓶颈——由于长期缺乏内容、互动、参与和互操作性方面的突破,因此互联网“在增长的过程中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元宇宙及其基础技术将通过赋能跨行业的新用户体验、各种不同的用例以及提供新的投资机会,打破阻碍下一个创新时代到来的瓶颈。它们还能让残障人士在数字世界享有平等。

云安全

在中国,云采用率的不断提高给保护企业位于云端的关键数字业务和资产带来了挑战。云安全不同于重视边界的传统保护技术,它要求企业机构与云服务商携手对云资源采取安全控制措施。有效且易管理的云安全在帮助企业安全、合规地使用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隐私保护

中国根据202111月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对隐私进行监管,并且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跨行业法规。《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虽然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隐私法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不同的要求,并且在多家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执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大大改变了中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之前的执法依据主要是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安全标准。《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中国公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个人数据保护框架并加入了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违法者将被处以前一年年收入的5%5000万人民币(以较高者为准)罚款。

云原生计算

云原生可以带来速度和敏捷性。业务系统正在从赋能业务能力向加快业务速度和增长的战略性数字化转型演变。企业越来越需要将产品上市速度、创新功能、微服务/共享服务架构转型和零停机加入到数字化举措中。云原生能够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而且云原生功能和产品在扩展和运行时的运营开销较少。

边缘计算

去中心化的边缘计算将与高度中心化的超大规模公有云形成互补。边缘计算解决了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由于位于边缘的数据大量增加而产生不可接受的延迟和带宽要求。中国正在建设大量边缘设施,包括铺设全国性的5G网络,以便借边缘计算之力赋能各个层面的超大型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机密计算

机密计算是一种在基于硬件的可信执行环境(TEE,也被称为飞地)中执行代码的安全机制。这些飞地不仅可以将代码和数据与主机系统及主机系统的所有者隔离并提供保护,还可以确保代码完整性和认证。

为了通过数据交换和处理来盘活数据价值,中国在2020年将数据指定为生产要素。中国《数据安全法》(DSL)和《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的生效促使企业寻求数据保护。

受到高度监管的企业担心公有云上的数据会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而机密计算可以减轻阻碍这些企业采用云的主要障碍。面对竞争对手、数据处理者和数据分析者,企业能够通过机密计算以传统密码技术无法实现的方式在硬件层面加强对正在使用的数据的保护。而当应用于物联网(IoT/边缘服务器或节点时,机密计算可以保护更加接近数据源的数据和企业应用。

Gartner客户可以阅览2022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了解更多内容。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关键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4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年多前离开谷歌回到中国,我就考虑做一些难而正确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科技报国’,”跃昉科技创始人、CEO及CTO江朝晖博士在近期媒体专访会上解释了当初成立跃昉的初心。事实上,仍在谷歌的时候,江朝晖就时刻关注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此番回国创业,她将自己对于行业的观察和志向结合在一起,决心要解决2大难题:一、中国缺乏CPU架构,且在事关国家战略发展的工业领域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二、工业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1.jpg

图1. 跃昉科技创始人、CEO及CTO江朝晖博士剖析能源大变局下的芯片创新方向

可以说,跃昉的旗舰SoC NB2就是这份初心的具象例证和阶段性成果之一,一方面利用RISC-V开源架构解决自主可控的难题,另一方面,种种高性能表现也让基于RISC-V的芯片产品第一次在高端工业领域站稳阵脚,真正实现了从自主可控到定位高端的一站式布局。“从目前基于RISC-V的芯片市场来看,12nm已经是最高工艺了,NB2直接采用12nm可以说是全球首例,”江朝晖表示。

长远布局双碳,跃昉与电科院协同落地电力边缘智能端

以跃昉科技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的合作为例,江朝晖表示,“选择进入电网这个行业,有2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全球变暖,我个人始终心系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双碳的问题我已经关心了10多年;第二个就是自主可控。”当前,电力系统所需的芯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输变电及调度环节的国产化率低于5%,自主进程迫在眉睫。

据悉,江朝晖早在2018年就已经和电科院展开沟通,希望通过RISC-V架构的芯片真正解决电力物联网发展存在的很多共性问题,比如高算力、低功耗、自主可控等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沟通研究,双方最终确定将电力边缘智能芯片作为突破口。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需要3大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其中,算力就是由芯片提供。基于跃昉NB2,电科院选择了主控+AI加速器的技术路线,不仅符合自主可控的发展要求,更在工艺、温度、算力多方面优势明显。

也正是在这份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电科院与跃昉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入驻国网公司双创示范中心,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网公司技术项目,携手推动电力物联网边缘智能芯片规格制订、协同研发和成果落地等等。

此外,围绕信息安全,跃昉科技希望基于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可溯源和不可篡改。基于此,跃昉科技和很多区块链公司展开合作,比如摩联科技,围绕数据安全做了诸多创新。江朝晖提到,“这一系列布局都是3年多前的谋划,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一路成长到今天才向业界公布。 ”

事实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新型物流行业智能运营的行业领军企业链昇科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以及聚焦可信认证与数据隐私保护领域的摩联科技皆作为跃昉科技的客户或战略合作伙伴受邀参加NB2发布会,并向业界同步了NB2在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楼宇和工业园区)以及数据安全等多领域的应用进程和规划,以实际案例从应用侧再次验证了NB2对双碳、数字新基建等智慧工业物联场景的赋能。

同步布局RISC-V软硬件生态,跃昉助力客户快速导入应用

一方面,设计出真正定位高端工业应用的RISC-V SoC芯片,另一方面又将该芯片快速在多领域成熟导入,这背后也体现了跃昉科技对产品设计及支持策略思考的沉淀。

据跃昉科技研发副总裁袁博浒介绍,跃昉的团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那就是初创管理及研发团队多是来自系统公司的芯片子公司或者部门。因此从最初开始跃昉考虑的就是设备系统的整体运转,如何从芯片角度去解决应用问题,聚焦“应用为王”,而不仅是单个芯片的设计。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2.jpg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3.jpg

图2. 跃昉科技研发副总裁袁博浒指出“应用为王”的芯片产品定义底层逻辑

当前,RISC-V的生态还不够完善,如果由客户单方面基于SoC芯片去导入应用,工作量繁重。因此,跃昉在NB2发布同时推出了配套的核心板、开发板,确保客户能看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最小系统,方便客户直接开发应用。

同时,由于RISC-V算后起之秀型全新架构,但它只是一个CPU或者SoC,如果没有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支撑,就等于X86没有Windows,同样无法推广应用。因此跃昉科技从第一天就设立了几十人的团队围绕着RISC-V做操作系统和底层软件。这不仅是跃昉区别于行业内其他芯片公司的地方,也是其能够和合作伙伴合作将应用从X86以及ARM架构中快速、平稳迁移过来的原因。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4.jpg

图3. 跃昉科技同步布局RISC-V软硬件实力,助力客户快速导入应用

稳扎稳打、夯实应用,跃昉公布未来产品策略

伴随NB2的发布,外界也对跃昉的下一步非常关注。在NB2新品发布会上,袁博浒还透露了“One more thing”——GF2,面向多种微边缘应用例如智能盒子、能源控制器和充电桩等。据悉,GF2已经在基于自行设计的可堆叠FPGA开发平台上验证完毕,预计将于明年Q1正式tape out。

GF2旨在提高接口的种类和实时性,因此在芯片设计中会增加TSN、CAN-FD这类接口,“工业应用中需要大量类似GF2的芯片,但目前这类芯片还没实现国产化,”江朝晖补充道。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5.jpg

跃昉科技深度文章配图-6.jpg

图4. 跃昉科技公布下一代产品GF2及产品技术体系

在GF2发布后,跃昉希望通过位于多层网络BF2、GF2、NB2等系列产品的组合使用,满足系统的不同应用。然后通过将配套的软件、生态做扎实,聚焦系统适配度上的完整度,从而夯实应用去挖掘更多的机会。等到不同应用都运转起来,跃昉科技再根据市场反馈考虑下一代芯片该往哪里发力。 袁博浒说道,“我们最终还是要对产品负责,不是为了做芯片而做芯片,而是要把芯片变成产品,将其应用好。”

在谈及跃昉的未来时,江朝晖表示,“跃昉的未来愿景不是以芯片本身作为维度的,而是希望在若干年后跻身中国芯片公司Top 50。芯片行业是战略投资,我们希望公司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还能解决国家的实际难题,要做好这个事情唯有静下心来坚持。”

关于跃昉科技

跃昉科技(LeapFive)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聚焦研发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SoC芯片产品的高科技公司。跃昉科技由前谷歌CTO江朝晖博士发起,初创管理及研发团队主要来自谷歌、英特尔、三星、华为、中兴、烽火等知名企业。公司主要面向工业物联网、安全等行业领域,提供从操作系统到云平台的全栈基础智能软件服务,并旨在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区块链等交叉领域技术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应用赋能。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4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把我们带到了我们需要去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汽车行业已经从一个专注于硬件和机械功能的行业,如马力和扭矩,转变为一个重视主要由软件实现的特性和功能的行业,如驾驶辅助功能和信息娱乐系统选项。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定义的车辆(SDVs)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用于数字未来的示波器软件

客户对自动化、生态友好型车辆的需求,促使汽车制造商重新关注电气化和连接性及实现新目标所需软件。像特斯拉这样的现代高端汽车已经可以有多达1.5亿行的软件代码,分布在多达100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和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光线探测装置中。随着驾驶辅助功能向更多的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方向发展,对更多的软件和测试软件所需的设备的需求只会增加。

E53B94D6914346F3913A05A14CCC3B56.jpg

汽车工程师用泰克2系列MSO示波器进行传导性诊断测试。

泰克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些趋势,最近宣布了一款新的混合信号示波器的到来:2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MSO),旨在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工作台级别的性能,使现场调试精确且可重复。2系列MSO在我们客户工作的地方工作,不管是坐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上,还是挂在车库的汽车引擎盖上,或者在测试车辆中绕着赛道转。正如我们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所见证的,一些公司已经看到了新的2系列MSO可以为测试过程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在现场工作时。

2.jpg

TekDrive数据工作区用于共享示波器波形和其他测试和测量数据

除了前面博客中概述的便携性优势外,汽车客户还发现了包括协作和远程分析技术TekDrive和TekScope的价值,这些技术原生集成在2系列MSO中。TekDrive是一个测试和测量数据工作区,允许用户上传、存储、组织、搜索、下载和与连接设备共享任何文件类型,TekScope使用户能够访问其PC上的示波器分析能力,允许他们从任何地方分析波形。那么,这对现实世界中的客户来说是什么样子的呢?

远程访问和团队协作

比方说,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研发工程师正在研究一种新汽车的自动化技术。由于示波器的便携性,在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不仅可以更容易地收集他们需要的数据,还可以实时保存和分享这些数据,并通过TekDrive与其他远程贡献者进行无缝协作。

3.jpg

从计算机上远程测试和分析示波器的波形

同样,TekScope允许团队成员在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运行远程测试和分析,但使用与连接设备相同的用户界面。在2系列MSO上市之前,使用传统示波器的汽车客户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包括将示波器靠近汽车以获得连接,从远程工作站向汽车发送代码,最后分析发生了什么。有了TekDrive和TekScope订阅选项,客户可以在车内快速设置示波器,从工作站或手机发送代码,并使用云应用程序轻松分析发生的情况。 他们还能够在同一屏幕上同步多个示波器的波形,并增加高级功能,如频谱分析、抖动分析和高级总线解码。

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2系列MSO的便携性和远程控制功能如何使我们的汽车客户直接受益,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博客将更加细化,重点讨论使用2系列MSO对CAN和LIN汽车总线进行调试。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了解2系列MSO的更多详情,以及TekScope和TekDrive在加强汽车团队内部协作方面发挥的作用,https://www.tek.com.cn/products/oscilloscopes/nextgentek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4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