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工程轴承及工业传动产品行业领导者铁姆肯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TKR;www.timken.com)日前已签署收购英普罗工业集团旗下业务部门 GGB Bearing Technology(GGB)的协议(包括关于 GGB 法国业务的独家谈判)。成立于 1899 年的 GGB 为多种类型的客户、市场、区域和应用领域提供服务,其产品组合与铁姆肯公司行业领先的现有工程轴承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互补。GGB 公司 2022 财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2 亿美元。 

1.jpg

铁姆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ichard G. Kyle 表示:"GGB 拥有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产品的优良传统,而这些客户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此次收购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并带来具有稳定增长前景的互补型产品,进而帮助我们实现有意义的业务扩充。GGB 的金属聚合物轴承系列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增强铁姆肯公司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摩擦管理应用领域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GGB 与铁姆肯公司之间的文化契合度也非常高,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以及一系列环境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GGB 是优质工程金属聚合物滑动轴承领域的全球技术和市场领导者,在材料科学、表面工程和摩擦学等方面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GGB 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设有制造工厂,现有员工约 900 人,工程、分销和销售足迹遍及全球。该公司在滑动轴承涂层领域的摩擦学解决方案将与铁姆肯公司在滚动轴承方面的领先地位互为补充。GGB 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泵和压缩机、暖通空调、路外设备、能源、材料处理和航空航天。

铁姆肯公司将利用现金和现有循环信贷为收购交易提供资金。本次交易还需要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结束。铁姆肯公司预计,此次收购将在交易结束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带来收益增长。

关于铁姆肯公司

铁姆肯公司(NYSE: TKR;www.timken.com )设计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并不断扩展产品线。凭借超过一个世纪的创新和知识积累,我们持续提升全球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推动世界进步。铁姆肯公司2021 年销售额达 41 亿美元,在全球 43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8000 名员工。铁姆肯公司荣获《新闻周刊》评选的美国最负责任公司、道德村协会评选的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以及《福布斯》评选的美国最佳雇主、最佳毕业生雇主和最佳女性雇主等称号。

铁姆肯公司大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为能源、航空、铁路、汽车、冶金、采矿、水泥和机床等众多工业行业提供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在大中华区,公司拥有员工超过 3800 名,在 14 个主要城市设有各级办事机构,并建立了 5 家轴承制造基地和 3 家工业传动产品制造基地,以及 1 家工业服务中心和多个物流、工程技术中心。铁姆肯公司致力于创造价值,并积极投身所在社区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以塑造更美好的世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损失。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援泸定及相关地区抗震救灾的应急物资(包括应急棉衣、棉被、帐篷、急救包等)采购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德州仪器全球公益事务董事Andy Smith先生表示:“我们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受灾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和支持。一直以来,德州仪器致力于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立(有时甚至重建)更强大的社区。我们衷心希望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捐赠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

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先生表示:“德州仪器在四川有我们在全球唯一的一个端到端的生产制造基地,有我们在中国捐助的第一所希望小学,还有我们非常多的长期密切合作的伙伴,地震发生后,德州仪器的所有员工都密切关注灾区情况,希望为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德州仪器将持续关注四川灾情动态及救灾工作进展,积极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自1986年以来,德州仪器植根中国,持续投资,助力客户成功。目前,我们在中国建设了完整的本土支持体系,包括成都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上海、深圳两个产品分拨中心,北上深三个研发中心,遍布全国的近20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以及TI.com.cn提供的海量技术资源和便捷的本地购买方式,全方位地支持客户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6日,华为Mate 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顺利召开,万众期待的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惊艳全场,华为WATCH GT 3 Pro全新钛金属表带款与FreeBuds Pro 2也同步亮相发布会。华为Mate 50系列拥有冰霜银、曜金黑、流光紫、昆仑破晓和昆仑霞光五种配色,其中,冰霜银Mate 50系列与华为FreeBuds Pro 2冰霜银,和华为WATCH GT 3 Pro全新钛金属表带款属同系配色,高颜值搭配,商务人士的绝佳选择。

1.jpg

冰霜银经典配色+钛金属材质,质感高级尽显大气

HUAWEI Mate 50系列玻璃款在Mate系列沉稳的色彩风格上更进一步,将浩瀚宇宙色彩撷取到玻璃后盖之上,表达对未知宇宙的无穷想象:冰霜银,立体空间内两种色彩交错,尽显光影流转,呈现出深邃而灵动的空间感。相比于绚丽的色彩,冰霜银不会喧宾夺主,却又自成焦点,有着金属的高端感和纯色的剔透感,犹如清晨的城市凝结了霜,极富质感。无论是手机还是耳机,冰霜银配色百搭的同时自带高端潮流感,可以成为你整体look的点睛之笔。

3.jpg

华为WATCH GT 3 Pro钛金属款,钛金属表带与表体化繁为简浑然一体,赋予了手表艺术品般的质感和格调。钛金属材质出色的稳定性、轻量高强度、耐高温及不易被腐蚀的特性坚固可靠,再由高级匠人手工缎面打磨,赋予钛金属更多立体感与丰富细节,与华为Mate 50系列和FreeBuds Pro 2冰霜银款搭配使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高端大气。

11.jpg

华为智慧生活“三件套”联动,全场景智慧体验升级

华为Mate系列是华为手机的旗舰级机型,华为FreeBuds Pro 2是聆听高品质音乐的必备,华为WATCH GT 3 Pro则是专业极致智能手表的代表。华为手机、耳机、手表“三件套”,在HarmonyOS的加持下互联互通,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高品质使用体验。

2.jpg

华为WATCH GT 3 Pro可充当你的电子银行卡、门禁卡,支持音乐播放、遥控拍照、手表控车等功能,使用场景涵盖生活出行、游戏娱乐以及运动健康的方方面面。华为FreeBuds Pro 2则通过智慧连接,实现了跨多个硬件设备的音频无缝流转、以及跨软件及内容的播报畅连,为用户持久提供便捷的贴心功能。

22.png

上班路上,华为FreeBuds Pro 2播放着你喜欢的音乐,华为WATCH GT 3 Pro抬腕间即可接听电话,可以查看微信语音、图片,还能进行语音、表情和文字快捷回复,随时记录你的运动数据及身体健康状况;出差途中,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APP上的天气、航班、日程、打车等消息可流转到手表上,华为FreeBuds Pro 2可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语音播报,让你不错过每一条重要资讯;运动健身时,通过华为FreeBuds Pro 2播放音乐,手表端可进行播放控制及音量调节,跟随着音乐律动的频率,让运动更富有激情

手机手表耳机套系化搭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华为最强“三件套”更彰显智慧生活的独特体验。据悉,华为Mate 50系列售价4999元起,华为WATCH GT 3 Pro钛金属表带款售价3388元,现均已开启预售。HUAWEI FreeBuds Pro 2售价1299元,现已开售,赶快行动起来!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档旨在为常用的系统级设计公式和实时控制概念提供有价值的快速指南,以帮助进行实时控制应用设计。我们希望本文档能为您提供帮助。

下面简要概述了书中涉及的主要领域:

• 数学模型
• 一阶和二阶系统
• 滤波器
• 控制器类型
• 模数转换
• 比较器基础知识
• 实时处理器的特性
• 编码器基础知识
• 脉宽调制基础知识
• 数模转换

点击下载《实时控制参考指南》

围观 1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9日起,OPPO中秋购机福利活动正式开启,全渠道购买OPPO Reno8 Pro产品可享受优惠200元、线上24期分期免息等政策。 OPPO Reno8 Pro产品有微醺、晴空蓝、夜游黑、鸢尾紫四种配色可选,并提供8GB+128GB、8GB+256GB、12GB+256GB三种内存版本,可多方位满足用户选购需求,优惠价最低2699元即可入手。

1.png

中秋特惠:OPPO Reno8 Pro立减200元

OPPO Reno8系列延续了OPPO Reno系列在人像摄影赛道的不俗实力。该系列搭载自研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影像专用NPU芯片,18万亿次/秒的AI降噪算力可剔除画面中的噪点和伪色,使拍摄效果纯净而通透。配合主控SoC、双定制大底影像传感器、人像算法矩阵等软硬件,共同构建双芯人像摄影系统,让手机能够像人眼感受世界一样去感受画面。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无论是与明月合影一张,还是记录团圆欢聚一刻,OPPO Reno8系列都让你拍摄快人一步,人与月圆皆亮眼。

性能方面,OPPO Reno8系列也拥有强悍的硬件配置。OPPO Reno8 Pro+和OPPO Reno8 Pro分别搭载天玑8100-MAX和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能够轻松应对中大型手游和多任务处理。同时,全系更是搭载了4500mAh电池以及长寿版80W超级闪充,仅需10分钟就可让手机从0%充至45%,具备出色的续航与更耐久的使用能力。内置的仿生修复电解液技术以及自研智能电池健康算法则将电池寿命提升至2倍,4年之后电池依旧持久耐用。

2.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Reno8 Pro夜游黑、邂逅蓝、微醺、鸢尾紫配色

目前,OPPO中秋购机福利活动正火热进行中,用户可前往OPPO商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或OPPO线下门店进行新机购买。更多优惠信息,敬请关注OPPO官网。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HUD引领未来智能汽车融合交互变革

打造大视角小体积的真正ARHUD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随着L2及L2+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加速上车,中国逐步进入"人机共驾"阶段。在此阶段汽车安全性与人车交互性成为车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在汽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下,HUD作为可提升驾驶员安全与交互便捷的系统,愈发被整车厂以及相关产业链供应商重视,HUD正在加速量产上车。同时随着AR技术在HUD领域的加速渗透,在汽车人机交互系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AR HUD科技感强、人机交互性强、驾驶安全性强等属性特征将会不断被放大,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发展,AR HUD在未来几年发展将会逐步替代W HUD,成为划时代的人机交互入口。

如何为用户突破性的成像体验?关键在于ARHUD核心光源模组的升级

随着AR HUD进入量产阶段,各家车企都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出不同特征的AR HUD,但真正要做到与实景融合,则需要ARHUD实现更大的视场角及更长虚像距离。同时由于车辆紧凑型结构的问题,则需要HUD能做到大FOV的同时保持小体积,以便主机厂更好的集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在于HUD的核心光源模组 -- PGU。

PGU(光机/光源模组)是HUD的最核心模块,负责图像及亮度的生成,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硬件体积、功耗等核心性能,同时光机按PGU的光源类型分两大类,面光源及点光源。现有的HUD面光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TFT、DLP以及LCoS,这几种光源在应用到AR-HUD 上时,各有其缺陷。随着使用面板越大,需要的FOV越大,TFT会造成HUD体积的增加,不利于与车体空间的整合,同时TFT的对比度是相对最低的,并且会造成较高的功耗以及大量的热量。 DLP则是同样遭遇了体积上的问题,甚至需要比TFT更大的体积来形成HUD系统,因此也会具有功耗大以及热量高的问题,并且目前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德州仪器(TI),对于成本以及第二供应商的选择上较为不利。 LcoS则会面临亮度方面的问题,其在所有光机模组中最低的,因此对于投射HUD影像方面会有明显的缺陷。

点光源LBS有望替代面光源成为下一代ARHUD光源模组技术路线

LBS全名Laser Beam Scanning,激光扫描投影技术,是利用激光二极管搭配微机电系统(MEMS)组成之图像生产模块(PGU)。在HUD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对应不同的外部光线、天候等影响,需要更高的亮度来达到较佳的影像质量与视觉效果,使用LBS,可以在更高瓦数的激光光源下,有效增加HUD系统整体的亮度。

同时LBS的技术还可以有效解决ARHUD中PGU的体积占比,利用光学成像系统的调整,是未来技术中最有希望克服FOV过小的问题,在同等的体积下实现更大的FOV, 在面对波导等新成像技术LBS也是最佳的PGU搭载选择。

1.jpg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第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成像画面对比度更高,大于2882001,且无光窗效应

LBS所使用的光源为RGB三原色的激光二极管,因此在混光后所投影出来的影像色彩会更加的丰富,能表现出非常广的色域,大于120%NTSC。 并且激光光源在投放影像时,黑色部分可以借由完全关闭激光达到,因此LBS的影像对比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比值,大于288200:1,且无光窗效应。

可呈现更明亮醒目的警示标志

同时由于LBS的投影方式是针对画面中每一个像素进行颜色与亮度的控制,画面中的不同影像可以做出个别的明暗控制,在车用AR-HUD的投影上可以更有效地突显特定的对象,例如特别明亮的警示标志

拥有更小的体积,更容易实现较大的FOV

此外由于LBS整体光机所使用组件的设计与结构相对的简单,因此相比于其余光机模组如TFT与DLP,可以达到更小的体积。 同时借由LBS体积较小的优点,在AR-HUD的设计上,就能够更容易地达到较大的FOV,呈现出更好的AR-HUD系统。

产生热量较少,可实现更好的散热设计,同时无阳光倒灌隐忧

此外在HUD散热与阳光倒灌问题上,TFT与DLP皆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需要更复杂的设计,而TFT、LCOS等方案基于面光源原理,阳光将直射PGU,热量会进一步集中,当成像FOV 角度大于9~10°时,将会发生阳光倒灌造成模块过热甚至烧毁的问题。因此未来想要更大的FOV,实现真正的ARHUD,TFT有着其内生性的问题,无法成为下一代光机模组。同样面临更大的FOV,DLP的体积也会进一步加大。而LBS则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光效率较高,并且在投射影像时是依据影像通过震镜扫射激光点不断的开关出光,并在成像区域画面进行显示,因此所造成的功耗会明显低于其余整体发光的平面光机模组,同时产生较少热量,更容易做到良好的散热设计。

同时对于阳光倒灌问题,LBS从光成像的角度,阳光不会直接照射PGU, 因此不存在倒灌烧屏的问题,将更容易实现更大的FOV。

有效降低功耗,进一步促进整车电源优化

TFT与DLP皆是需要高能耗的的模组,在汽车整体的电源分配需要占较大的比例,使用LBS模块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减少电源分配的百分比,让整体车辆的功能更加优越。

2.jpg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第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Raythink创新研发基于LBS的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

LBS技术路线具备色域大,功耗低,体积小、发热量小、无阳光倒灌隐忧的优势,但由于LBS基于激光光源的原因,目前市面上普遍的LBS方案存在散斑的问题,而锐思华创自主创新研发的基于LBS技术路线的Optical Core@光源模组,通过锐思华创技术团队的不断创新,已将产品发展至第三代,是业界内首个可达车规级的LBS成像模组,独创的多光源微合光通过Diffuser成像是目前唯一成功解决LBS散斑问题的方案,为市场提供了一条可真正大规模应用的光源路径。

3.jpg

Gen3 OpticalCore@ 测试参数

此外OpticalCore@模组成本较低,供应链方面不易受芯片短缺影响,有望打破主流模组被国际厂商垄断的局面,成为国产化替代的成像光学模组。将OpticalCore@成像模组应用于AR HUD产品中,能够带来更大FOV(视场角)和更远的VID(成像距离),且无须配套PVB楔形膜,进一步降低AR HUD成本。未来作为标准化模组,应用将全面覆盖车用、轨道、工业环境等产品包括AR HUD、AR大灯、3D仪表、车内微投、定焦AR显示等等。

具有丰富的专利储备,并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由锐思华创自主研发的OpticalCore@成像模组目前已进入产线搭建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自动化产线,同时万级无尘,恒湿恒温厂区已搭建完毕,预计2023年年底可实现量产化。目前已取得国际知名主机厂商认可,正进行落地化的探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车规级量产。

锐思华创业务快速起量,AR HUD已获得多家车企定点项目

目前锐思华创已通过IATF16949符合性认证。业务方面先于市场普遍量产的W-HUD项目,锐思华创目前已取得5个ARHUD车厂定点合作项目,包含国产知名品牌多个SUV车型,以及合资品牌乘用车定点项目,同时与某德系品牌商合作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不久的未来,AR显示产品将在乘用车迎来增量市场的爆发,锐思华创将继续不断前行,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加速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坚持以创新光源为驱动,致力于打造更聪明的跨时代人机交互终端。

关于锐思华创

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与 AR 显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光源为导向,搭载AI视觉引擎的大视场小体积的ARHUD,核心技术包括了光学、PGU、AR Generator® SDK、算法和硬件等方面。

目前已成功开发产业内少有的大视场角AR HUD 产品,同时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对AR HUD不同级别的产品需求。且具备车规级量产制造能力,目前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并取得多个定点合作项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DK集团(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推出新的交流滤波电容B32354S* 系列,为其面向交流滤波应用的爱普科斯(EPCOS)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MKP) 电容器产品组合再添新锐。电容采用4引脚设计,引脚间距为52.5 mm,额定电压为275 VAC或350 VAC,电容范围为10 μF至40 μF,最高工作温度 85 °C。

XiTAxwHzPn.png

新交流薄膜电容器具有尺寸紧凑、交流负载能力高和耐压能力适合等特点,即使在高湿度等恶劣工况下也能可靠运行。可以通过IEC 60384-14:2013/AMD1:2016 标准的 THB测试(III级测试 B),测试条件是:85°C/85%RH/1000H/加额定电压,

新系列电容通过IEC 61071认证,预期使用寿命≥100,000 小时,故障率低至5 FIT。因为内部的安全装置设计, 新系列电容满足最高的 安全标准(10,000AFC)并且通过UL 810和CE认证。此外,其外壳和灌封材料的阻燃等级为UL 94 V-0。

新系列薄膜电容器坚固耐用,典型应用包括各种要求严苛的滤波应用,如马达驱动器、不间断电源 (UPS) 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滤波。

特性和应用

主要应用

  • 马达驱动器、不间断电源 (UPS) 和光伏逆变器输出滤波

主要特点和优势

  • 通过最高安全标准UL 810 (10,000 AFC) 的认证

  • 具有UL 94 V-0阻燃等级,并获得CE和IEC 60384-14:2013标准认证

  • 预期使用寿命≥100,000小时,符合IEC 61071标准

  • 低故障率:<5 FIT

  • 紧凑型设计

  • 能耐受高湿度环境

关键数据

1.jpg

1662692676(1).jpg

如需了解该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tdk-electronics.tdk.com/ac_capacitors.

关于 TDK 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主营铁氧体,是一种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2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5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17,000人。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展示加速工业数位转型的强大实力

2022 年 9 月 5 日,中国上海工业通信及工业联网领导厂商 Moxa 在 2022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揭晓时间敏感网络 (TSN) 解决方案最新研发成果,并展出 TSN 生态系统在促成统一网络方面取得的多项突破。这些最新成果由 Moxa 与多个合作伙伴在 TSN 生态系统框架下携手打造,将为加速工业数位转型开辟全新发展道路和机会。Moxa 本次还展出了网络结构更简单可靠的高性能确定性网络,其中以标准以太网为基础搭建了灵活的可扩展自动化架构,便于更轻松地开展预测性维护。

1.jpg

TSN 生态系统由芯片厂商、设备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终端用户、行业协会共同组成,各方近期在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通过纳入更丰富的设备,并兼容 CC-Link 协会 (CLPA) 发布的 CC-Link IE TSN 协议及 PROFINET over TSN (PROFINET CC-D)、OPC UA FX 等协议,形成更完善的 TSN 解决方案,为用户实现增长、建立差异化优势解锁更多可能。这项合作致力于构建真正统一的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为各类流量提供协调共存的平台。目前,各方已成功建立简洁灵活的可扩展自动化架构,支持通过有线到无线 TSN 网络构建确定性端到端互联,进而实现即插即生产制造和边缘智能。

Moxa 全球 TSN 计划项目主管 Jack Lin 表示:“TSN 融合网络是保障数据随时随地无缝传输的关键。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建立高速、可靠的确定性通信,确保运行不间断。Moxa 积极与行业龙头开展合作,建设统一的工业以太网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标准以太网与工业应用实现互联,不同供应商的自动化组件实现互操作,工厂车间实现确定性端到端互联,助力流程自动化转型。”

光刻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亿力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部副总裁助理 Ryan Huang 表示:“凭借深厚的工业以太网及工业联网专业积淀,Moxa 推出了极具价值的 TSN 解决方案,可助力客户打造融合网络,为海量数据传输提供高带宽连接,并为时间敏感型和关键型工业应用提供优质服务。Moxa TSN 解决方案对我们也多有助益,可用于构建统一的开放式标准网络,支持多种需求各异的流量类型,并实时提供网络流量的精确运动控制数据。由于 TSN 网络基础设施易于维护和扩展,该方案还有助于提高 TSN 网络的经济可行性,降低总拥有成本 (TCO)。”

秉持创新工业互联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一贯承诺,Moxa 积极与 TSN 生态系统内的伙伴企业加强合作,目前已取得多项里程碑式成果,如采用 IEEE 802.1CB 协议的零恢复时间技术。此外,Moxa 还助力工业自动化应用构建 CC-Link IE TSN 网络和基于有线到无线 TSN 网络的确定性端到端通信,实现顺畅运行。Moxa 此次展出的 TSN 解决方案能提供确定性高、可靠性强的高性能千兆带宽工业以太网通信,参展人士可在现场了解这些解决方案如何支持时间敏感型控制任务,并更清楚地看到信息处理的过程,了解如何保证质量和输出效果。

是德科技高级产品经理 Avik Bhattacharya 表示:“是德很高兴帮助 Moxa 测试和验证无线 TSN 方案中确定性端到端通信的可靠性和时间敏感流量的端到端延迟。为了验证具备有线和无线连接的工业级关键基础设施是否已实现 10 毫秒通信周期,我们使用了是德 IxNetwork TSN 解决方案和 Novus 硬件。”

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网络硬件开发部高级经理 Oishi Takahiro 表示:“CC-Link IE TSN 开放网络技术可赋能边缘计算、机器视觉、工业 AIoT 等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推动企业数位转型。Moxa 在集成 CC-Link IE TSN 和 IP 设备、建设 TSN 统一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是简化网络架构配置、机器组件集成、设备布线的理想选择。我们相信 Moxa 还将助力降低工程复杂性,为全球终端用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Moxa 在 2022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亮相的所有最新 TSN 技术和 TSN 演示如下:

  • 高速边缘运动控制通信 TSN 技术

  • 采用 IEEE 802.1CB 协议的零恢复时间技术

  • 基于无线 TSN 网络的确定性端到端通信

  • 基于 TSN 网络的机器视觉晶片错位校正技术

  • 基于 TSN 网络的安全与运动控制技术

  • 高速自动套标机

  • TSN/EtherCAT 解决方案

  • 实时数据捕捉和分析应用

Moxa 致力推动 TSN 技术发展

Moxa 始终专注于创新工业互联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兑现发展 TSN 技术的承诺,Moxa 积极参与全球六大顶尖 TSN 互操作性测试床,确保每一项 TSN 解决方案都经过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后才会推向市场。作为推动 TSN 技术发展的长期参与者,Moxa 竭力为客户提供统一的开放式标准以太网基础设施,铺平通往 IIoT 和工业 4.0 的道路。Moxa 参与的六大测试床如下:

  • 工业互联网联盟 (IIC) TSN 测试床

  • 工业 4.0 实验室网络 (LNI) 测试床

  •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ECC) OPC UA TSN 测试床

  •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 TSN 测试床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CESI) TSN 测试床

  • 中国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III) TSN 测试床

关于 Moxa

Moxa 是工业设备连网、工业计算及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工业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与实践。Moxa 以 35 年的产业经验、连结全球逾 8,200 万台的工业设备,跨越 80 余国,提供全球完善的经销和服务网络。Moxa 以“可靠连网,真诚服务”的品牌承诺,协助客户打造工业通信基础建置,提升工业自动化与通信应用,创造长远的竞争优势及商业价值。如需获取 Moxa 解决方案的最新信息,请访问 www.Moxa.com.cn 或关注“摩莎Moxa”Moxa 中国微信公众号官方平台,或可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a@Moxa.com 与我们联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O-RAN联盟开放式前端接口上运行Open vRAN mMIMO的部署里程碑

Mavenir和NEC公司(NEC)已经在Orange的5G独立(SA)实验网络上部署了大规模MIMO (mMIMO)。

Mavenir的云原生开放虚拟化无线电接入网络(Open vRAN)软件已部署在Orange的云基础设施上,同时配有NEC的32T32R mMIMO有源天线单元(AAU),以提供高容量和更大的覆盖范围。O-RAN联盟开放式前端接口上的无线电和虚拟分布式单元(vDU)之间的互操作性是Open RAN能够简化多供应商网络部署和消除供应商锁定的关键。

这些技术已经部署在巴黎附近沙蒂永市(Chatillon)的Orange Gardens园区,是Pikeo项目扩展内容的一部分,在该园区也称为Pikeo。Pikeo项目是Orange基于云的全自动5G SA实验网络。

Orange无线电接入网络与微波高级副总裁Arnaud Vamparys表示:“Mavenir和NEC在Orange的Innovation 5G SA实验网络上成功部署了mMIMO的Open RAN,这是实现Open RAN部署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说明Orange致力于与创新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多供应商Open RAN解决方案的开发。我们的Open RAN集成中心向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开放,有助于在欧洲发展强大的Open RAN生态系统。”

Mavenir执行董事长Hubert de Pesquidoux表示:“部署5G SA mMIMO是开发Open RAN和从虚拟化网络过渡到云化网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够与Orange、NEC和其他公司的持续合作,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些公司证明了多供应商、云原生、基于标准的方法的潜力。”

NEC 5G战略与业务总经理Naohisa Matsuda表示:“近期在欧洲部署的Open RAN mMIMO是Open RAN的另一个里程碑,它需要多个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紧密整合。这种协作正是Open RAN成功兑现其真正开放的多供应商生态系统承诺所需要的。像Orange这样有远见的移动运营商展示了Open RAN mMIMO的潜力。现在正是移动行业遵循行业领先运营商设定的蓝图,迈向基于Open RAN的连接新时代的大好时机。”

关于Mavenir

Mavenir正在构建网络的未来并开拓先进技术。公司专注于实现自身愿景:打造一种能够运行在任何云上的基于软件的单一自动化网络。作为业界唯一一家端到端、云原生网络软件提供商,Mavenir专注于改变世界连结方式,为逾120个国家的250多家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加速软件网络转型,这些服务商服务于全球50%以上的用户。www.mavenir.com

关于NEC公司:

NEC公司以“构建更光明的世界”为品牌宣言,成为了IT和网络技术的整合方面的领导者。NEC提供安全、保障、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价值,促进世界更可持续地发展,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其潜力,让企业和社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市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NEC网站:https://www.nec.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907005090/e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D打印行业头部企业联泰科技继去年11月完成D轮融资后,再次顺利完成最新一轮Pre-IPO融资。 

1.jpg

本轮融资由金石投资领投、元禾辰坤及其直投平台金谷资本跟投,国科嘉和、龙腾资本、晨山资本等三家老股东再度积极追投。目前本轮融资已全部交割完毕,融资资金将全力助推联泰科技在新材料开发、产品线扩展、打印系统平台建设、打印应用转换落地等各方面的发展推进。 

联泰科技总经理马劲松先生表示:"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实现‘点击即生产',制造实现与需求满足之间的鸿沟变得越来越窄,产品驱动转向真正意义的需求驱动,在有效促进全球供应链重构、激发更多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改变的不仅是生产力,还包括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马劲松先生说。

联泰科技是中国增材制造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研发创新和市场耕耘,不仅发展成为国内3D打印领域的领先品牌,在全球3D打印市场中,联泰科技也作为行业典型代表之一被广为认知,联泰科技的市场经营数据经常被各国内外行业研究机构引用,作为衡量全球3D打印市场晴雨表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联泰科技目前在全球拥有中国、欧洲、北美、亚太、中东五大营销区域,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客户超过3000家以上。

2.jpg

近几年来,联泰科技基于对增材制造技术的深刻理解,依托自身强大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能力,已布局工业级金属3D打印、工业级FDM、专业级LCD领域。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高性能新型材料,完善3D打印系统,致力成为3D打印领域全球标杆企业。公司围绕两个中心形成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深入工业级3D打印市场,建立成熟完整工业级3D打印产品体系;二是横跨产业上中下游,形成打印材料,打印设备,打印软件及打印应用等3D打印全生态体系。 

在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联泰科技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根据Contextworld报告显示,联泰科技在工业级3D打印设备分类下2021年出货量已跃升至全球领先。2021年,联泰科技成功获评成为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行业的技术和应用已逐步处于重大突破的临界点上,行业的整体发展临近爆发前夕。二十多年来,联泰科技一直专注于增材制造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3D打印设备、3D打印材料、3D打印软件及打印应用,构建了完善的3D打印全生态体系。"

联泰科技董事长徐海先生表示,"非常感谢参与本轮投资的各家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中国3D打印领域的开拓者与引航者,联泰科技将持续致力于推动整个3D打印行业技术发展,助力我国在3D打印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机构观点

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负责人陈平进:

增材制造是战略新兴产业,联泰科技作为中国工业级高分子3D打印行业的头部企业,不仅在3D打印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同时也积极在高性能3D打印材料和打印服务进行研发和突破,不断引领行业发展。

元禾辰坤金谷资本董事总经理姚远:

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实现了单件制造成本与产量和结构复杂性的解耦,在柔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作为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联泰作为光固化3D打印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和服务覆盖3D打印全产业链,拥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以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公司团队在行业深耕多年,拥有极其丰富的技术、服务、管理能力,我们坚定看好联泰的未来发展。

国科嘉和执行合伙人陈洪武:

国科嘉和长期聚焦高增长、高技术壁垒的战略新兴科技领域,持续关注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早在2021年,国科嘉和就已投资联泰科技,看好3D打印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从小批量到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契机,相信联泰科技作为非金属3D打印领域龙头企业具备巨大增长潜力。如今,3D打印应用场景需求爆发,下游上市公司不断涌现。我们看好联泰科技将通过不断自研,满足规模化定制化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本轮,国科嘉和持续加码,同时,将利用自身"技术资本"的纽带作用,继续为联泰科技提供技术赋能,助力公司为3D打印行业、制造业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革。

龙腾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小雯:

去年第四季度,我们参与了联泰科技的D轮融资。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联泰科技在优秀管理团队的努力下攻坚克难,在设备、材料、服务领域持续进步,继续保持SLA市场上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很高兴本轮继续加码联泰科技。
增材制造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国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我们非常看好联泰科技在现有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在设备、材料和打印服务领域多点开花,推动3D打印技术在更多的应用领域不断突破和落地,让更多的行业和公司从3D打印技术中获益。

晨山资本合伙人周耘:

3D打印是实现设计-生产全链条数字化的全新制造方式,能够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推动大规模定制、按需生产等创新模式的实现。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创新方向,中国3D打印行业产业链日趋成熟,催生出了更多批量生产型的应用场景,下游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联泰团队深耕3D打印行业二十余年,见证了中国3D打印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和行业认知。作为光固化3D打印领域的领军企业,联泰市场份额领先,构建了3D打印材料-设备-服务的完整业务闭环。我们看好联泰科技的发展前景,期待公司加速推动3D打印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

机构介绍

关于金石投资:

金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是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直投试点资格的两家企业之一。金石投资合并管理基金超过30只,管理规模超过2400亿元。其中,金石投资在管理的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以服务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为核心宗旨,主要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快速发展。

关于元禾辰坤:

元禾辰坤是中国第一支市场化的专业母基金管理团队。凭借对母基金投资管理的长期沉淀和积累,元禾辰坤以专业口碑赢得了市场上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在内的众多机构投资人与产业投资人的认可。元禾辰坤积极探索并深耕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率先建立完整的母基金投资与管理体系。以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为投资主线,重点关注基于技术和数据驱动的TO B端产业升级与创新机会、医疗健康的长期发展红利、以及国货品牌崛起和消费升级带动的TO C端投资机会,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金谷资本是元禾辰坤2021年成立的私募股权直投平台,其依托于元禾辰坤母基金强大的产业社区、完善的运营体系、全面的行业覆盖及优质的项目资源,重点聚焦投资科技、生物医疗和消费升级三大领域具有长期价值的成长期公司。金谷资本直投基金与元禾辰坤母基金既是无缝衔接紧密合作的一个整体,同时也保持着市场化的独立运作机制,其独特的优势与定位自平台设立以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被投企业的高度认可。

关于国科嘉和:

国科嘉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作为基石投资人发起、联合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是国科控股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也是中科院国科控股直属唯一同时涵盖天使、VC、PE的全周期专业科技投资机构。 

国科嘉和基金目前共管理十支基金,包括一支人民币天使基金、三支人民币成长基金、两支人民币PE基金、一支美元创投基金、一支国家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以及两支政府专项基金,管理总金额达数百亿人民币。

成立十年来,国科嘉和始终发挥"技术资本"在硬科技领域投资的引领作用,依托中科院体系一流的技术能力、大量的高科技转化成果以及政府与行业资源,积累了对于硬科技深入的行业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并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网络安全和企业服务、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服务、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累计投资百余家具有技术壁垒的高科技创新项目。

关于龙腾资本:

龙腾资本近20年来专注于国内外风险投资业务,包括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管理团队累计管理过的资产总额约40亿美元,由曾在纽约、香港、北京和上海长期从事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的国际人士组成,主要成员曾就职于国际顶级投行如JP摩根等,并具有国内外名校教育背景如耶鲁大学等。主要创始人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早也是最成功的风险投资行业专家之一,成功投资并退出的案例包括腾讯科技A轮,搜狐,新浪,分众传媒,保利协鑫,致远互联,首都在线等。

关于晨山资本:

晨山资本成立于2016年,重点投资于"数据驱动的产业互联网"主题的创新企业。晨山创始团队深耕科技创新行业投资十余年,历史投资组合包括美团(03690.HK)、朗新科技(300682)、分众传媒(002027)、亚信科技(01675.HK)、海光信息(688041)、元年科技、亚信安全(688225)、同盾科技、涂鸦智能(TUYA)、零氪科技等众多行业领先的创新企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