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旗下手机产品V70Max获得了由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颁发的TÜV南德抗摔耐跌认证证书。该认证表明,V70Max通过了高于行业标准的严格测试,充分展现其具备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应对意外跌落的卓越能力。整机跌落测试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该产品在硬件设计与结构可靠性方面的出色表现。

随着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智能手机作为核心智能终端,其使用周期不断延长。用户对手机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进入全新的品质时代。高品质手机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软硬件能力,更要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优异。此次中兴通讯手机产品V70Max获得的TÜV南德抗摔耐跌认证,通过模拟多种意外跌落和翻滚场景进行测试,其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均能保持良好状态。这一测试结果不仅彰显了V70Max在品质追求上的不懈努力,也标志着中兴通讯在智能手机品质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兴通讯手机产品V70Max

中兴通讯手机产品V70Max

TÜV南德认为,评价智能手机品质的方式不应局限于电气安全、电磁兼容安全等传统领域。面对新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应采用更精准且更贴合消费者实际使用情况的评价方案,以支持终端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和高性能表现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因此,TÜV南德推出了多维防护系列认证,从软硬件及不同使用场景出发,对智能终端产品进行全面测试和认证。这一认证不仅确保了产品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高可靠性,同时也维护了用户体验的完整性。

TÜV南德多维防护系列认证之TÜV南德抗摔耐跌认证

TÜV南德多维防护系列认证之TÜV南德抗摔耐跌认证

关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用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和消费者。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致力于实现"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的美好未来。公司拥有ICT行业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算力、数字能源、终端等产品方案及专业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及快速创新的需求。

www.zte.com.cn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近28,000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公司引入了首创的自动化修复功能,以消除威胁暴露、优化控制措施并减轻已验证的安全漏洞

威胁暴露验证领域的领导者Cymulate今日宣布其旗舰安全验证平台的进一步升级。作为渗透与攻击模拟(BAS)以及自动化红队领域的先驱和市场领导者,Cymulate持续借助自动化和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创新,以提供市场上最先进且最易于使用的威胁暴露验证解决方案。在攻击者采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先进的战术的当下,Cymulate暴露验证平台利用AI的强大力量,为每个蓝队和红队成员提供自动化且便捷的工具,以验证和修复威胁暴露问题,并优化安全防护。

暴露验证帮助企业超越了BAS和自动化渗透测试等传统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连续威胁暴露管理(CTEM)策略,安全团队可以根据其定义的威胁范围来验证自身的暴露情况,根据特定的安全策略按情境确定优先级,并在持续自动修复漏洞的同时采取行动。

Cymulat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Avihai Ben-Yossef表示:“安全领域的领导者们认识到,他们需要以持续的方式迅速应对最易被利用的威胁。Cymulate在我们的暴露验证平台中引入了市场首创的创新和自动化功能,以便安全团队能够及时修复最大的安全漏洞,并在为时过晚之前改善防御态势。我们使攻击模拟和自动化红队等技术易于实施,并能提供可操作的调查结果。客户看到了这些技术带来的成果,减少了干扰信息,明确了决策方向,并提高了网络防御投资的回报率。”

Cymulate暴露验证平台使安全团队能够结合潜在威胁和应对策略来验证其控制措施,确定哪些威胁风险最高,并生成修复策略,优先处理那些暴露问题,并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措施优化。创新的新功能包括:

  • 一个由AI驱动的代理,指导蓝队和红队成员针对他们关注的重点创建最具影响力的验证——从最佳实践到特定行业的威胁,再到来自最新威胁情报的详细攻击链

  • 简化的攻击模拟,可在所有环境中针对MITRE ATT&CK杀伤链进行更轻松的评估,包括最全面的云和Kubernetes攻击场景库

  • 一个新的攻击场景工作台,旨在从包含超过一百万个攻击动作的库或自定义场景中创建全面的验证评估

  • 模块化和动态的评估,有助于测试新的威胁

Cymulate暴露验证平台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提升了结果,实现了可操作且针对特定供应商的修复。安全团队可以使用其现有的工具堆栈手动添加优化规则。然后,Cymulate会自动将这些规则推送到安全控制措施中,并使整个修复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

Cymulate客户Darling Ingredients Inc.的网络安全工程师Mike Humbert表示:“Cymulate暴露验证平台使高级安全测试变得快速而简单。当涉及到构建自定义攻击链时,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一目了然。你可以访问完整的Cymulate库,或者构建自己的攻击动作。当你开始点击和筛选时,你可以完善正在测试的内容,安排评估时间,并深入查看结果。”

如需了解有关Cymulate暴露验证平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ymulate.com

关于Cymulate

Cymulate是安全与暴露验证领域的领导者,为威胁暴露情况以及在攻击者利用漏洞之前弥补安全漏洞所需采取的行动提供单一的事实来源。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依靠Cymulate平台来确定其安全态势的基准,并通过对安全弱点的持续发现、验证、优先级排序和指导修复来增强网络弹性。Cymulate可实现自动化的高级进攻性安全测试,以验证控制措施、威胁和攻击路径。作为一个开放平台,Cymulate与现有的安全和IT基础设施集成,并推动暴露管理流程的工作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ymulate.com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218658159/zh-CN/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nterDigital将展示其在无线通信、视频和AI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是德科技(Keysight)的研究合作,以及在6G和沉浸式通信未来方面的专业实力

InterDigital在无线通信、视频和AI领域的创新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的网络功能与丰富的视频体验。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InterDigital将展示其创新成果与合作,这些创新与合作正致力于增强和改善我们通信和消费媒体的方式。

位于5号展厅5C51展位,InterDigital将展示其前沿研究与行业合作,重点展示6G在整合传感数据和AI与无线通信方面的潜力、面向未来的沉浸式视频体验和解决方案、减少设备能耗的解决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AI应用,以增强和改善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内容和服务的多样性。

"我们满怀自豪地回到MWC,展示我们工程师团队的创新成果与专业实力,并开启对那些由我们的创新赋能的令人激动的体验与机遇的畅想。" InterDigital首席技术官Rajesh Pankaj表示,"在技术演进的现阶段,我们利用AI的高效率并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来支持由无线网络传输的媒体的增长和多样性。InterDigital处于研究和创新的前沿,正在增强人们的通信并解锁全新的无线技术服务。"

InterDigital的创新: 赋能网络演进与无线媒体

沉浸式体育娱乐的未来

  • 本次演示将聚焦于InterDigital在支持为扩展现实(XR)空间体验提供沉浸式视频方面的创新成果,尤其在沉浸式体育方面。InterDigital将展示用于现场活动的最佳2D HDR视频质量、增强沉浸式内容和回放的触觉反馈的传输,以及在体积视频传输方面的进展,旨在支持更深入的内容互动。InterDigital是MPEG沉浸式标准的长期贡献者,并与众多行业伙伴紧密合作,例如与飞利浦在HDR和V3C编解码方面合作,并与Interhaptics携手推进触觉反馈技术标准的制定。

针对智能手机的由AI驱动的节能技术

  • 智能手机能耗的增加主要源于设备屏幕尺寸的增大、亮度提升、电池容量增加以及存储空间扩展,这些变化主要受消费者偏好影响。本演示将展示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InterDigital的像素值降低(Pixel Value Reduction, PVR)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最初主要用于电视领域,在不降低视频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智能手机的能源消耗。

整合的传感与通信

  • 该演示将展示InterDigital在集成传感与通信(ISAC)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这是6G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该演示将展示在AI的支持下,ISAC赋能的6G网络帮助自主机器人在智能工厂环境中实现无缝导航,避免与路径上的物体碰撞。ISAC利用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传感数据,检测多种因素,从而实现最佳服务。

AI驱动的动态传感技术

  • 6G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全网络范围内的AI整合与运用,以管理、预测并解决各类问题。InterDigital与是德科技(Keysight)的联合演示将展示一项利用现有的3GPP信号的传感解决方案,来揭示AI如何提升传感的准确性和功能。AI与传感技术的结合将为即将到来的6G时代解锁广泛的新用例。

面向AI的拆分压缩计算

  • 随着越来越多的AI应用涉及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生成的实时数据将被AI程序所使用。然而,这些应用程序必须在延迟、带宽、功耗、准准度和可扩展性等相互冲突的指标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最佳性能。InterDigital将展示一种创新技术——拆分压缩计算(Split Squeeze Computing)。该技术将AI/ML模型拆分为两个独立的组件,分别在本地设备和远程服务器上同时运行,从而更好地平衡AI需求。这种方法可以优化大规模部署的AI应用,在确保合理功耗的同时,平衡可接受的延迟,适用于各种利用AI技术的设备。

在 MWC 的其他区域,InterDigital将进行一场主题演讲,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研究和创新的影响。

  •  6 号展厅的图灵讲坛(Turning Stage上,InterDigital媒体服务高级总监Valérie Allié将于当地时间 3 月 6 日星期四 11:15 在 Moonshot Minds 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您可以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5 号展厅 5C51 展位访问InterDigital。 点击此处注册参加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关于InterDigital

InterDigital是一家专注于无线通信、视频、人工智能(AI)及相关技术的国际研发公司。我们设计和开发能够在各种通信和娱乐产品和服务中实现互联和沉浸式体验的基础性技术。我们将创新成果授权给全球范围内提供该等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作为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引领者,我们解决了业界许多最关键、最复杂的技术难题,在市场布局之前数年就为更高效的宽带网络、更好的视频传输和更丰富的多媒体体验发明了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rdigita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ecuyou 智能门锁集成了 Nordic  nRF52840 多协议 SoC,提供安全的 Matter over Thread 智能家居连接

丹麦智能安防公司 Secuyou 推出了一款由Nordic Semiconductor赋能的 Matter over Thread兼容无线智能锁。这种智能锁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庭院门上,让房主无需钥匙就能通过智能手机进入家中。用户还可以远程向经授权的第三方(如可信赖的技工或家庭成员)提供访问权限。

NOR316. Secuyou smart lock.jpg

无缝兼容 Matter

Secuyou智能锁由Nordic Semiconductor nRF52840多协议SoC赋能,可通过智能锁与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之间的Matter over Thread连接进行锁定或解锁。Secuyou 智能锁可与任何集成 Thread 边界路由器的 Matter 兼容生态系统设备配合使用,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和三星解决方案。此外,还提供 低功耗蓝牙版本,可通过 Secuyou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锁。

Secuyou公司首席技术官兼合伙人Jens Albertsen说:“智能家居应该简单可靠,而这正是采用Nordic无线技术的Secuyou智能锁所能提供的。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轻松控制门锁,再也不用担心门没锁或钥匙丢失了。”

门锁安装完毕后,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应用程序设置一系列场景。例如,可以设置为离家时自动上锁,或在特定时间上锁,如晚上。智能锁由两节 AAA 电池供电,每次更换电池的间隔时间约为两年,这部分归功于 nRF52840 SoC 的超低功耗运行特性。nRF52840 SoC 采用全自动电源管理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Arm CryptoCell 安全功能

nRF52840 采用带浮点运算单元的 Arm® Cortex™-M4 CPU,运行频率为 64 MHz,并集成了 Arm CryptoCell-310 密码加速器。该加速器为智能家居应用等要求最高安全级别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高效加密选项。它还集成了 Arm TrustZone®,通过对安全和不安全的 NVM、RAM、外设和 GPIO 进行划分,提供可信执行。

Albertsen继续道:“Nordic团队提供的出色支持是我们十年前选择与Nordic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现在该公司仍在继续提供支持。当我们在 nRF Connect SDK 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代码时,Nordic 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出色的支持,正是由于他们,我们才有了今天市场上的 Matter 产品。”

关于Secuyou

https://www.secuyou.dk/

关于Nordic 半导体公司

Nordic 半导体公司是一家挪威无晶圆厂半导体企业,专业提供助力物联网(IoT)的无线通信技术。Nordic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Nordic 是 ANT+联盟、蓝牙技术联盟(SIG)、Thread Group、Zigbee联盟、Wi-Fi联盟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成员。借助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Nordic开创了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使我们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在技术范围方面,补充了ANT+、Thread和Zigbee技术,并于 2018 年推出了紧凑型低功耗LTE-M/NB-IoT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扩大物联网的渗透率。2021年我们在产品组合中进一步补充了Wi-Fi技术。

我们向用户提供开发工具支持的领先无线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设计人员免受RF技术复杂性的影响,可让任何有想法的人能够创建基于 IoT 平台的创新产品。现今,我们屡获殊荣的、高性能且易于设计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被世界各大领先品牌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无线PC外设、游戏、运动和健身、手机配件、消费电子、玩具、医疗保健和自动化产品。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nordicsemi.cn/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简介

本白皮书重点介绍 Wolfspeed 专为高功率电子应用而设计的第 4 代碳化硅 (SiC) MOSFET 技术。基于在碳化硅创新领域的传承,Wolfspeed 定期推出尖端技术解决方案,重新定义行业基准。在第 4 代发布之前,第 3 代碳化硅 MOSFET 凭借多项重要设计要素的平衡,已在广泛用例中得到验证,为硬开关应用的全面性能设定了基准。

市场上的某些厂商只关注特定品质因数 (FOM),如导通损耗、室温下的 RDS(on) 或 RDS(on) × Qg,而 Wolfspeed 则采用了一种更为广泛且综合的方法。通过同时优化导通损耗、开关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Wolfspeed 的设计理念可确保全方位的性能。第 4 代 MOSFET 延续了 这一设计理念,全面提升了各项指标,在保持 Wolfspeed 引以为傲的坚固耐用的同时,简化了系统设计,提高了易用性。

第 4 代 MOSFET 主要面向高功率汽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为碳化硅技术带来了新的范式。此类器件为产品开发的长期路线图提供了灵活的基础,包括应用优化的裸芯片、模块和分立式产品等。基于第 4 代技术的每项设计都关注三个性能向量:整体系统效率;卓越的耐久性;较低系统成本。所有这些特性都旨在助力设计人员实现前所未有的性能和价值。

性能效率提升

导通损耗的重要性

尽可能减少导通损耗,对于电动汽车 (EV) 中的牵引逆变器、工业电机驱动器以及人工智能 (AI) 服务器电源等关键应用至关重要。这些系统在宽负载范围内运行,通常会在低功率水平下运行较长时间。减少导通损耗可提高整个负载范围内的效率,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 HVAC 系统的能效评级,节约服务器集群的冷却成本(因为减少了散热需求)。

此外,较低的导通损耗还可优化半导体材料的使用,提高给定应用的功率水平或降低其材料成本,同时实现效率和成本的双重效益。

硬开关应用

在硬开关应用(如工业电机驱动器、AI 数据中心电源以及并网系统的有源前端 (AFE) 转换器)中,减少开关损耗至关重要。

此类应用在不同负载下运行。它们有时会在短时间内以非常高的功率运行,但在使用寿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较低的功率水平。从效率视角来看,最大限度减少导通损耗有助于提高整个负载范围内的效率。例如,在电动汽车中,这意味着同样的电池可实现更长的行驶里程或续航时间。

减少开关损耗有两大优势。首先,客户可以提高开关频率,从而实现更小、更轻、更具成本效益的磁性元件和电容器。其次,客户还可通过减少散热来优先提升效率,并通过使用更小的散热器或更低的冷却需求来降低系统级成本。以上优势并不相互排斥,客户可以根据其特定需求灵活地优化设计。

*阅读应用说明,进一步了解如何测量开关和导通损耗

在图 1 所示的 3 级直流快速充电机中,AFE 将转换器连接到电网。它将电网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链路电压,用于给电池充电。与体积更大、效率较低的 IGBT 相比,碳化硅分立器件和功率模块可减少损耗并提高效率,因为它们能够在更高的频率和温度下工作,同时减少了散热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221091010.jpg

图1:3 级直流快速充电机的简图

3 MOSFET 与第 4 MOSFET 性能对比

在所有电力电子应用中,无论是硬开关还是软开关,最大限度减少导通损耗都很重要。导通损耗主要取决于功率 MOSFET 的导通电阻(RDS(on)),而该导通电阻则与应用所需的电流水平和由此产生的结温有关。在满额定负载电流下,MOSFET 的工作温度通常接近其最高额定工作温度(或因设计裕度而略低)。MOSFET 的型号选择和最终的系统半导体 BOM 成本由该高温 RDS(on) 决定。Wolfspeed 第 4 代 MOSFET 在高温下的导通电阻可降低高达 21%,而在较低温度下,该电阻降低幅度更大。在电流水平和结温较低的轻负载下,RDS(on) 随温度的降低直接提高了系统效率,并延长了工作寿命。

为了说明第 4 代 MOSFET 在开关损耗和易用性方面的改进,应考虑半桥开关事件的波形。在第 3 代器件所具有的出色性能和可靠性基础上,Wolfspeed 第 4 代 MOSFET 通过改进提高了开关速度并减少了电压过冲,这得益于体二极管性能的提升和设计的优化。第 4 代器件的这些改进建立在第 3 代的强大基础之上,确保了在产品组合过渡期间,即便是在要求严苛的应用中,也能保持一贯的卓越表现。

图 2 和图 3 显示了 1200 V 第 4 代器件与第 3 代等效器件在动态开关性能方面的对比。调整栅极电阻值,以便在导通期间提供匹配的 di/dt,在关断期间提供匹配的 dv/dt。第 4 代器件能够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这里仅展示了一种比较器件性能的保守方法。

在导通过程中,另一个 MOSFET 的体二极管会换向关断,导致反向恢复电流通过体二极管流入正在导通的 MOSFET。改进的第 4 代体二极管行为在导通电流波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其电流恢复速度更快,从而显著降低了开通损耗。此外,第 4 代器件的软体二极管性能导致开关动作时的振铃减少,可降低系统噪声并提高 EMI 性能。两代器件的关断表现相似,可实现低损耗和低 EMI。

2.png

图2:第 3 代和第 4 代 MOSFET 的导通波形对比

3.png

图3:第 3 代和第 4 代 MOSFET 的关断波形对比

改进的体二极管性能以及由此提升的开通性能可大幅降低第 4 代器件的开关损耗。在许多情况下,开关损耗的降低幅度甚至更大,因为第 4 代器件可在更高的 di/dt 水平下工作,同时在反向恢复过程中不会超出 VDS 安全工作区。

在相同条件下工作时,第 4 代器件的反向恢复过程更为平缓,从而降低了 di/dt 并显著减少了电压过冲(约 900 V,降幅达 75%)。

这种改进使得器件在 1,200 V 的额定电压下拥有 300 V 的裕量,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和稳健性。客户可通过现有封装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或者通过高级封装解决方案(如 Wolfspeed 的定制功率模块)来获得更高性能。

图 4 显示了 Wolfspeed 第 3 代 21 mΩ MOSFET 与第 4 代 25 mΩ 器件之间的损耗。当匹配开通 di/dt 和关断 dV/dt 时,在额定电流下可实现 27% 的 ESW 降低。某些第 4 代 MOSFET 可通过采用更低的 Rg 值来进一步改善开关损耗。

4.png

图 4:第 3 代和第 4 代的开关损耗对比

第 4 代技术提高了硬开关应用的性能,使得 EON 和 EOFF 的降幅高达 15%,同时也减少了软开关和硬开关应用中的导通损耗,使工作温度下的 RSP 降低高达 21%(在 175 °C 下的 RDS(on)表现优异)。

减少 EMI 设计挑战

从图 2 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第 4 代 MOSFET 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减少了反向恢复后的振荡和振铃。与第 3 代相比,第 4 代 MOSFET 的波形更为平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共模电压和辐射发射,简化了电磁干扰 (EMI) 滤波器设计。

* 进一步了解实现 EMI 合规性的设计捷径

降低波形噪声可简化需要高速开关的系统的开发,同时应对 EMI 挑战。对于从第 3 代向上升级的客户,第 4 代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升级路径,在波形行为和系统设计灵活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专为应对严苛的境而设计

宇宙射线可靠性

高海拔应用(如在山区行驶的电动汽车或飞机)会面临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单粒子烧毁风险。这些事件由中子通量(每单位时间撞击半导体的中子数)引起,可产生漏源电流 (IDS),进而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第 4 代 MOSFET 采用增强的抗扰度设计,与前几代相比,宇宙射线失效率 (FIT) 可降低 100 倍。这种可靠性提升减少了对过度电压降额的需求,使得系统设计更加高效。此外,它们还能够承受过载和过应力事件。Wolfspeed 芯片产品组合经过认证,可在 185 °C 下持续运行,并能在 200 °C 下进行有限寿命的运行。

短路耐受时间

短路耐受时间是电机驱动器和牵引系统的关键参数,可确保在发生故障时安全关闭。第 4 代技术支持高达 2.3 微秒的耐受时间,可与现有的栅极驱动器技术兼容,且不会影响 RDS(on) 性能。第 4 代 MOSFET 兼具稳健性和效率,是要求严苛应用之理想选择。

这些特性扩展了安全工作区 (SOA),可确保稳健的性能。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能减少半导体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安全性。

高频率软开关应用

软开关应用(如用于车载充电机和工业电源第二阶段的超高频 DC-DC 转换器)的设计与硬开关前端有所不同。开关损耗在此类应用中被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因此导通损耗成为主要的剩余损耗。通常,前端有一个硬开关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PFC) 阶段,之后是一个软开关的 DC-DC 转换器阶段。

该转换器阶段通常采用 LLC、CLLC、移相全桥或双有源桥等拓扑结构。在此类设计中,开关损耗不太重要,尽管组件仍需承受高 di/dt 和 dv/dt 应力,并处理高谐振电路电流。

软开关应用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因 RSP 改进而降低的导通损耗。这种导通损耗的降低适用于整个负载曲线,对于有能效要求(如能源之星 Energy Star 标准)的应用尤其有益。其中许多电源必须符合要求在不同负载水平下实现高效率的法规,例如,满足服务器电源的 80 Plus 钛金级能效水平。

系统成本和开发时间优势

Wolfspeed 的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在降低系统成本和加快开发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提升导通和开关频率,这些器件使工程师能够设计出具有更小、更轻、更便宜组件的系统,如散热器、EMI 滤波器和磁性元件。

得益于出色的 RSP 性能,在相同面积内可实现高达 30% 的功率输出,从而在不增加额外空间的情况下提升功率密度。

增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包括降低对宇宙射线等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使设计人员能够使用更小的安全裕度,从而进一步最大程度减少所需的半导体材料。此外,第 4 代 MOSFET 的即插即用式兼容性让现有用户能够轻松升级,减少了重新设计的工作量。

如图 5 所示,第 4 代器件的体二极管软度因子提高了 3.5 倍:MOSFET 在反向恢复场景中可有效将 EMI 降至最低,实现了更平稳的运行,而无需对 QRR 权衡取舍。即使在高 dv/dt 下,开关操作也能既安全又简洁,这得益于高达 600:1 的电容比,它消除了寄生过冲的风险,并确保了在苛刻条件下的可靠系统性能。所有这些改进相结合,使开发人员能够在更短的设计时间内实现优化的系统性能,同时满足严格的效率和可靠性要求。

5.png

图5: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瞬态的技术对比

优化功率封装以充分发挥第 4 代技术的优势

Wolfspeed 始终关注客户需求,致力于通过封装策略实现系统耐久性、效率和功率密度。先进的封装进一步提升了第 4 代技术的优势,增强了热管理,并确保了器件在功率和温度循环等严苛条件下的耐久性。

可显著提升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先进封装

碳化硅器件以其高开关速度和热性能突破了传统硅基功率封装的极限。传统设计通常受到寄生电感的影响,从而导致电压过冲、振荡和栅极氧化层损坏。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效率,还需要高成本的设计权衡。

专为碳化硅量身定制的先进封装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栅极和共源回路中的寄生电感,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开关损耗,并支持使用额定值更低的碳化硅器件。双面冷却和紧凑布局等功能支持高功率应用、热控制和更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充分发挥碳化硅在可靠且节能系统中的潜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模块中的电感可以减少电压振荡,实现简洁的开关操作和更高的效率。内部母线和夹子附件等创新技术将电感降低至 5 纳亨的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开关损耗并提升了系统稳定性。

可提高系统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先进封装

创新的互连方法对于提升功率模块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引线键合封装技术被顶部夹式互连等先进技术所取代,新技术可降低电阻、改进热管理并增强机械可靠性。铜夹直接焊接或烧结到芯片上,可改善功率流和连接强度。

银烧结是一种最先进的芯片粘接技术,可在芯片和氮化硅等基板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确保出色的导热性和机械耐久性。这种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需要高功率和热循环性能的应用中。

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有效的热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冷却解决方案,如翅片浸没在冷却剂中的 pin-fin 设计(见图 4),可有效帮助芯片散热。这些方法使碳化硅器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高性能,尤其是在汽车系统中。

*进一步了解压接式引脚的系统设计优势

可靠性对汽车功率模块至关重要,这些模块必须满足 AEC-Q101 和 AQG324 等严格标准。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可解决水分渗透和引线键合退化等故障机制。例如,环氧树脂模塑化合物正在取代凝胶基封装材料,提供优异的防潮性和结构完整性。增强型压接式引脚技术支持更高的 PCB 连接电流容量,适用于紧凑型和高功率设计。

6.jpg

图 6:Wolfspeed 的 YM 和 XM 模块平台采用 pin-fin 封装技术

关键要点和结论

新推出的第 4 代碳化硅技术在导通损耗、开关性能和耐久性取得了平衡,标志着电力电子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其他专注于室温下的 RDS(on) 等有限指标的厂商不同,Wolfspeed 优先考虑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实现最大的电路内价值。新平台将为系统优化功率模块分立器件裸芯片产品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并将惠及电动汽车、工业电机驱动器、AI 服务器电源、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等行业。

电动汽车中,较低的导通损耗可延长电池续航里程,而在工业电机驱动器中,更高的效率可降低能源消耗和冷却成本。

电机驱动器和电网电源转换器等硬开关应用中,改进的开关特性提升了开关频率或效率,从而减小了系统尺寸和成本。较低的开关损耗也简化了热管理,且支持紧凑设计。增强的反向恢复降低了 EMI,简化了滤波器设计和一致性测试,同时还可应对宇宙射线引起的单粒子烧毁等可靠性挑战。

第 4 代 MOSFET 具有 2 微秒的短路耐受时间,可确保故障期间的安全运行,并与现有栅极驱动器技术兼容。在高频率 DC-DC 转换器等软开关应用中,减少导通损耗可提高符合 80 Plus 钛金级标准的系统(如 AI 服务器电源)的效率。可再生能源系统受益于更高的效率和灵活的热管理,可减少维护工作并增强可靠性。

航空电子设备和 eVTOL 飞机等新兴应用十分依赖 MOSFET 的紧凑性、效率和强大的可靠性。第 4 代器件专为灵活集成而设计,设计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优化性能或可靠性,同时确保出色的结果。

从设计之初,第 4 代就定位于先进的 200 mm技术。Wolfspeed 建立了全球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 200 mm 碳化硅制造工厂。凭借技术先进的晶圆制造工厂,Wolfspeed 站在全行业从硅基向碳化硅基半导体转型的前沿,有望显著提升下一代技术的能效和性能。

如需查看此白皮书的原稿内容,敬请访问:

https://www.wolfspeed.com/knowledge-center/article/gen-4-silicon-carbide-technology-redefining-performance-and-durability-in-high-power-applications/

本译文仅供参考,只有英文原稿才可以被视为权威资料来源。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一段时间以来,DeepSeek现象级爆火引发产业对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的思考和争议。在训练端,DeepSeek以开源模型通过算法优化(如稀疏计算、动态架构)降低了训练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低成本实现高性能AI大模型的训练;在推理端,DeepSeek加速了AI应用从训练向推理阶段的迁移。因此,有观点称,DeepSeek之后算力需求将放缓。不过,更多的国内外机构和研报认为,DeepSeek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将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赛道,算力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不过需求重心从“单卡峰值性能”转向“集群能效优化”。比如,SemiAnalysis预测,全球数据中心容量将从2023年的49GW增长至2026年的96GW,其中新建智算中心容量将占增量的85%。近日,全球四大巨头(Meta、亚马逊、微软及)公布的2025 AI基础设施支出总计超3000亿美元,相比2024年增长30%。

1.jpg

(数据来源:科技巨头公开披露报告)

2.jpg

(图:奇异摩尔创始人兼CEO田陌晨)

奇异摩尔创始人兼CEO田陌晨表示:“‘Scaling Law’依然在延续。从Transformer的独领风骚到MoE专家模型的创新突围,AI领域正迈向万亿、甚至十万亿参数规模的AI大模型训练时代。DeepSeek-R1推理模型的问世离不开基础模型Deepseek-V3的庞大训练积累。在这一背景下,强大的算力集群依然是支撑AI的基石。而如何提高集群的线性加速比,一直是产业的核心话题。与此同时,AI算力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让数据在集群中各个层面、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快速传输,实现各节点资源的高效调动。”

为此,作为行业领先的AI网络全栈式互联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奇异摩尔给出了一套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基于高性能RDMA和Chiplet技术,利用“Scale Out”“Scale Up”“Scale Inside”三大理念,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在网间、片间和片内的传输效率,为智能算力发展赋能。

Scale Out——打破系统传输瓶颈

DeepSeek的成功证明了开源模型相较于闭源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随着模型的智能化趋势演进,模型体量的增加仍然会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完成千亿、万亿参数规模AI大模型的训练任务,通用的做法一般会采用Tensor并行(TP)、Pipeline并行(PP)、和Data并行(DP)策略来拆分训练任务。随着MoE(Mixture of Experts,混合专家)模型的出现,除了涉及上述并行策略外,还引入了专家并行(EP)。其中,EP和TP通信数据开销较大,主要通过Scale Up互联方式应对。DP和PP并行计算的通信开销相对较小,主要通过Scale Out互联方式应对。

因而,如下图所示,当下主流的万卡集群里存在两种互联域——GPU南向Scale Up互联域(Scale Up Domain,SUD)和GPU北向Scale Out互联域(Scale Out Domain,SOD)。田陌晨强调:“以Scale Up和Scale Out双擎驱动方式构建大规模、高效的智算集群,是应对算力需求爆发的有效手段。”

3.png

智算集群里的Scale Up和Scale Out

在这个集群网络中,Scale Out专注于横向/水平的扩展,强调通过增加更多计算节点实现集群规模的扩展。当前,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已经成为构建Scale Out网络的主流选择。作为一种host-offload/host-bypass技术,RDMA提供了从一台计算机内存到另一台计算机内存的直接访问,具有低延迟、高带宽的特性,在大规模集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下图所示,RDMA主要包含‌InfiniBand(IB)、基于以太网的RoCE和基于TCP/IP的iWARP‌。其中,IB和以太网RDMA是算力集群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4.png

RDMA应用和实现方式(来源:知乎 @Savir)

IB是专门为RDMA开发的一种网络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等优势,且IB默认是无损网络,无需特殊设置。得益于这些优势,过往IB在Scale Out网络构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IB需要专门支持该技术的网卡和交换机,价格是传统网络的5-10倍,成本相对较高,且IB交换机交期较长。同时,IB兼容性差,难以和大多数以太网设备兼容,例如网卡、线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无法成为行业统一的发展路线。

随着集群规模增大,以太网RDMA获得了主流厂商的广泛支持。以太网RDMA同样具有高速率、高带宽、CPU负载低等优势,在低时延和无损网络特性方面也已经和IB性能持平。同时,以太网RDMA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统一性,更利于做大规模的组网集群。从一些行业代表性案例来看,如字节跳动的万卡集群,Meta公司的数万卡集群,以及特斯拉希望打造的十万卡集群,都一致选择了以太网方案。此外,因为硬件通用和运维简单,以太网RDMA方案更具性价比。

虽然以太网RDMA已经被公认是未来Scale Out的大趋势,不过田陌晨指出:“如果是基于RoCEv2构建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乱序需要重传,负载分担不完美,存在Go-back-N问题,以及DCQCN 部署调优复杂等。在万卡和十万卡集群中,业界需要增强型以太网RDMA以应对上述这些挑战,超以太网传输(Ultra Ethernet Transport,UET)便是下一代AI计算和HPC里的关键技术。”

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以太网和RDMA技术的潜能,博通、思科、Arista、微软、Meta等公司牵头成立了超以太网联盟(UEC)。如下图所示,在UEC规范1.0的预览版本中,UEC从软件API、运输层、链路层、网络安全和拥塞控制等方面对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做了全面的优化,关键功能包括FEC(前向纠错)统计、链路层重传(LLR)、多路径报文喷发、新一代拥塞控制、灵活排序、端到端遥测、交换机卸载等。根据AMD方面的数据,UEC就绪(UEC-ready)系统能够提供比传统RoCEv2系统高出5-6倍的性能。

5.png

UEC规范1.0示意图(来源:UEC)

田陌晨表示:“UEC是专门为AI网络Scale Out互联成立的国际联盟,致力于通过Modernized RDMA优化AI和HPC工作负载。借助UEC的关键性能,Scale Out网络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内所有可用的传输路径,并最小化网络拥塞。当前基于RDMA RoCE的解决方案未来也可以通过践行UEC联盟的标准升级各自的以太网产品方案,打造更大规模的无损集群通信。”

奇异摩尔打造的Kiwi NDSA-SNIC AI原生智能网卡便是一款UEC就绪方案,性能比肩全球标杆ASIC产品。Kiwi NDSA SmartNIC提供领先行业的高性能,支持高达800Gbps的传输带宽,提供低至μs级的数据传输延时,满足当前数据中心行业400Gbps-800Gbps升级需求,可实现Tb级别万卡集群间无损数据传输。

6.png

奇异摩尔Kiwi NDSA-SNIC AI原生智能网卡方案(来源:奇异摩尔)

借助UEC就绪RDMA中的路径感知拥塞控制、有序消息传递、选择性确认重传、自适应路由及数据包喷洒等关键功能,Kiwi NDSA-SNIC能够充分保障AI网络间数据的稳定传输。比如,Kiwi NDSA-SNIC提供的自适应路由及数据包喷洒功能可以充分发挥高速网络的性能,支持高级分组喷洒,提供多路径数据包传送和细粒度负载平衡,有效应对传输拥塞。相同用例还有:通过有序消息传递(In-Order Message Delivery)来降低系统延迟,通过路径感知拥塞控制(Path Aware Congestion Control)来优化多个路径的数据包流,等等。

此外,Kiwi NDSA-SNIC还拥有很多其他的关键特性。比如,Kiwi NDSA-SNIC具有出色的高并发特性,支持多达数百万个队列对,可扩展内存空间达到GB;Kiwi NDSA-SNIC具有可编程性,可应对各种网络任务加速,为Scale Out网络带来持续创新的功能,并保证与未来的行业标准无缝兼容。

综合而言,奇异摩尔的Kiwi NDSA-SNIC AI原生智能网卡是一个拥有高性能、可编程的Scale Out网络引擎,将开启AI网络 Scale Out发展的新篇章。田陌晨称:“当前,奇异摩尔已经成为UEC联盟成员。随着以太网逐渐过渡到超以太网,奇异摩尔愿携手联盟伙伴共同探讨并践行Scale Out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并第一时间为行业带来性能领先的UEC方案,推动AI网络 Scale Out技术向前发展。”

7.png

奇异摩尔UEC会员(来源:UEC官网)

Scale Up——让计算芯片配合更高效

和横向/水平扩展的Scale Out不同,Scale Up是垂直/向上扩展,目标是打造机内高带宽互联的超节点。上述提到,TP张量并行以及EP专家并行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来进行全局同步。通过Scale Up的方式,将更多的算力芯片GPU集中到一个节点上,是非常有效的应对方式。如今的Scale Up实际上就是一个以超高带宽为核心的机内GPU-GPU组网方式,还有一个名称是超带宽域(HBD,High Bandwidth Domain)。

英伟达GB200 NVL72的推出引领着国内外AI网络生态对HBD技术的广泛探讨。英伟达GB200NVL72服务器是一个典型的超大HBD,实现了36组GB200(36个Grace CPU,72个B200 GPU)之间的超高带宽互联。在这个HBD系统里,第五代 NVLink是最关键的,它能够提供GPU-GPU之间双向1.8TB的传输速率,使得这个HBD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大型GPU去使用,训练效率相较于H100系统提升了4倍,能效提升了25倍。

8.png

NVL72互联架构(来源:英伟达)

和IB一样,NVLink也是由英伟达主导,虽然性能强劲但是生态封闭,只服务于英伟达的高端GPU。由于没有NVLink和NVSwitch这样的技术,此前其他厂商主要采用full mesh或者cube-mesh结构,以8卡互联为主,而16-32卡互联是下一代方案。

DeepSeek事件引发了业界对于上述NVLink和HBD需求的不同预期。但中长期发展来看,相比软件迭代速度以小时来计算,硬件的迭代则是以年为计算的循序渐进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据SemiAnalysis预计大型模型的标准只会随着未来的模型发布而继续升高,但从经济效用上来说,其所对应的硬件必须坚持使用并有效 4-6 年,而不仅仅是直到下一个模型发布。

对此,田陌晨认为:“未来MoE模型的进阶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创新随时可能发生。但国产AI网络的生态闭环势在必行。英伟达NVLink和Cuda的护城河仍然存在,首先要解决Scale Up互联国产替代方案有没有的问题,再来看做到哪种程度。未来随着国产大模型、芯片架构等软硬件生态的协同发展,有望逐步实现国产算力闭环。”

如今,科技巨头正联合生态上下游在GPU-GPU高效互联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内存语义和消息语义。内存语义Load/Store/Atomic是GPU内部总线传输的原生语义,英伟达NVLink便是基于内存语义,对标NVLink的UAlink等也是基于这种语义;消息语义则是采用类似Scale Out的DMA语义Send/Read/Write,将数据进行打包传输,亚马逊和Tenstorrent等公司便是基于消息语义打造Scale Up互联方案。

内存语义和消息语义各有千秋。内存语义是GPU内部传输的原生语义,处理器负担更小,在数据包体量小时效率更高;消息语义采用数据打包的方式,随着数据包体量变大,性能逐渐追上了内存语义,随着AI大模型体量增大,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不过,田陌晨指出:“无论是内存语义还是消息语义,对于厂商而言,都面临一些共性的挑战,比如传统GPU直出将IO集成在GPU内部,性能提升受到了光罩尺寸的严格限制,留给IO的空间非常有限,IO密度提升困难;Scale Up网络和数据传输协议复杂,计算芯片厂商大都缺乏相关经验,尤其是开发交换机芯片的经验;除NVLink之外,其他Scale Up协议并不成熟且不统一,协议迭代对计算芯片迭代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9.png

GPU IO集成在GPU内部(来源:奇异摩尔)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上述挑战,产业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GPU直出方式——计算和IO分离。奇异摩尔NDSA-G2G互联方案便是这条技术路径里非常有竞争力的一款方案。

借助NDSA-G2G可以实现计算芯粒和IO芯粒解耦,通过通用芯粒互联技术UCIe进行互联。这样做的好处是,只需要牺牲一点点的芯片面积(小百分之几),就可以将宝贵的中介层资源近乎100%用于计算,并按照客户的需求灵活地增加IO芯粒的数量,且计算芯粒和IO芯粒可以基于不同的工艺技术。再加上IO芯粒的复用特性,能够显著提升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性能和性价比。

NDSA-G2G的第二大优势是提升IO密度和性能,具有高带宽、低延时和高并发的特性。在高带宽方面,基于NDSA-G2G芯粒,可以实现1TB级别的网络层吞吐量,TB级的GPU侧吞吐量;在低延时方面,NDSA-G2G芯粒提供百ns级的数据传输延时和ns级D2D数据传输延时;在高并发方面,该产品支持多达数百万个队列对,可扩展系统中的内存资源。也就是说,借助奇异摩尔NDSA-G2G芯粒能够赋能国产AI芯片实现自主突围,构建性能媲美英伟达NVSwitch+NVLink的Scale Up方案。

10.png

Kiwi NDSA-G2G 产品示意图(来源:奇异摩尔)

NDSA-G2G的第三大优势是具有出色的灵活性。如上所述,目前Scale Up技术路线并不统一,且智算中心厂商在协议方面大都采用自有协议,或者自己主导的联盟协议。这就导致高性能计算芯片需要在设计时考虑未来2~3年,甚至是3~5年的协议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挑战。NDSA-G2G以计算芯粒和IO芯粒分离的方式让IO芯粒可以灵活升级,同时NASG-G2G基于具有可编程性,可以支持目前市面上各种IO协议。这种灵活性让高性能计算芯片厂商可以从容应对当前Scale Up技术路线不统一且协议混乱的挑战。

同时,田陌晨也呼吁:“希望科技行业在Scale Up方向上能够拥抱一种开放而统一的物理接口,实现更好的协同发展,这也是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底座的关键一步。”

Scale Inside——全面提升计算芯片传输效率

在Scale Out和Scale Up 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算力基础单元,Scale Inside的进度也没有落下,并致力于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弥补摩尔定律速度放缓的影响。在整个智算系统里,更高算力的计算芯片能够进一步提升Scale Up和Scale Out的性能水平,使得AI大模型的训练更加高效。

当前,单颗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成本已经非常恐怖,随着制程工艺进一步精进,这一数字还将继续飙升,因而Chiplet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Chiplet技术允许通过混合封装的方式打造高性能计算芯片,也就是说计算单元和IO、存储等其他功能单元可以选择不同的工艺实现,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允许厂商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芯粒,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成本,良率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Scale Inside方向上,奇异摩尔能够提供丰富的Chiplet技术方案,包括Kiwi Link UCIe Die2Die接口IP、Central IO Die,3D Base Die系列等。其中,Kiwi Link全系列支持UCIe标准,具有业界领先的高带宽、低功耗、低延时特性,并支持多种封装类型。Kiwi Link支持高达16~32 GT/s的传输速率和低至ns级的传输延迟,支持Multi-Protocol多协议,包括PCIe、CXL和Streaming。

11.png

Kiwi Fabric互联架构(来源:奇异摩尔)

综合而言,奇异摩尔的解决方案能够从“Scale Out”“Scale Up”“Scale Inside”三大角度,推动AI大模型训练效率的提升。在Scale Out方面,奇异摩尔已经是超以太网联盟UEC的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响应UEC规范1.0以及后续规范;在Scale Up方面,奇异摩尔NDSA-G2G芯粒不仅能够帮助科技公司打造媲美英伟达NVSwitch+NVLink性能的Scale Up方案,适配各种技术路线和协议,也正在引领计算芯片的设计革新;在Scale Inside方案,奇异摩尔的Kiwi Link UCIe Die2Die接口IP、Central IO Die、3D Base Die系列等方案能够帮助厂商打造具有高效传输能力的高性能计算芯片。

这些方案很好地践行了奇异摩尔公司的使命——以互联为中心,依托Chiplet和RDMA技术,构筑AI高性能计算的基石。“对于国产AI大模型和国产AI芯片产业而言,奇异摩尔的方案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有着更大的潜能值得去挖掘。为实现国产AI芯片产业的‘中国梦’,奇异摩尔不仅提供支持最前沿协议的IO芯粒,以实现高速率、高带宽、低时延的传输表现,还在Chiplet路线上独辟蹊径,用创新的芯片架构助力打造更高性能的AI芯片。奇异摩尔愿与国内公司携手,为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共同勾画国产AI发展的广阔蓝图。”田陌晨最后说。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 18 ——DJI 大疆今日发布新一代全场景精准跟拍手机稳定器 Osmo Mobile 7 Osmo Mobile 7POsmo Mobile 7 系列轻巧便携,操作简单,采用了 DJI 第七代防抖和智能跟随 7.0 技术,在三轴增稳和智能跟随方面都再上新高度。搭配全新的多功能追踪模块,便可实现原生精准跟拍,解锁更多智能玩法,轻松拍出高水准大片。

1.jpg

大疆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兼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表示:大疆始终致力于为影像创作者提供领先可靠的产品生态与拍摄解决方案。伴随视频影像的兴起,用影像为生活增添仪式感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好。我们很高兴推出新一代 Osmo Mobile 7 系列,更丰富的智能功能帮助创作者们解锁更多新颖有趣的跟随与拍摄玩法,展现独一无二的高光时刻。

原生精准跟拍,掌控每一个瞬间

大疆在 Osmo Mobile 7 系列中推出全新多功能追踪模块[1],可实现原生精准跟拍。当 Osmo Mobile 7 系列配合多功能追踪模块一起使用时,无需依赖 DJI Mimo app,只需对着该模块亮出手掌或轻按扳机,就能以手机原生相机、直播软件及其他拍摄软件轻松锁定并跟随移动中的人物,实现高效拍摄。

多功能追踪模块集智能跟随、DJI Mic Mini 接收器及补光灯功能于一体,让每一次创作都得心应手。该模块支持远程手势控制,摆个手势就能控制拍照、启停视频录制、启用智能跟随或调整构图。借助先进的智能识别算法,即使人物主体短暂离开画面,也能快速准确捕捉重新进入画面的人物。在复杂的多人场景中,它能够灵活且稳定地锁定主角,实现流畅跟拍。该模块支持 DJI OsmoAudio™ 连接生态,可搭配DJI Mic Mini 发射器[1],带来纯净通透的音质,为直播和 vlog 增添更多沉浸感。此外,追踪模块采用磁吸卡扣设计,方便安装和拆卸;自带的补光灯支持亮度与色温调节,可在阴雨天和暗光环境中提升画面质感,无论是直播还是日常拍摄,始终光彩照人。

2.jpg

集成式设计机身,助你稳稳开拍

Osmo Mobile 7 系列在优秀的三轴云台增稳基础上,采用了 DJI 第七代防抖技术,可实现无损防抖。即使搭载 300 克重的手机,也能捕捉每一个灵感迸发的时刻,轻松拍出媲美专业大片的得意之作。此外,内置的多种原生运镜模式,可自由调整手机画面跟随云台运动的效果,帮助创作出各类运镜、第一人称视角等的趣味动感画面。

3.jpg

机身采用集成式设计,助力高效开拍。机身内置延长杆和三脚架,无需额外配件,收纳便捷省心。拉开延长杆,可以囊括更多自拍同框美景,展开底部三脚架,便可稳固放置[1],为大作提供全面的拍摄辅助。Osmo Mobile 7 系列从开机、开拍到收纳一气呵成。展开轴臂即开机,磁吸快拆设计让手机夹好后即可瞬间吸附于稳定器机身,连接手机后 DJI Mimo app[1]就可自动弹出,高效顺畅,创作灵感不断。

Osmo Mobile 7 系列能量充沛,续航长达 10 小时[1]。不仅能全天候支持记录与创作,更配备 USB-C 接口,能为手机充电,在户外长时间拍摄和直播时尤为实用。

4.jpg

智能功能全新升级,轻松创作高水准大片

Osmo Mobile 7 系列全新升级至智能跟随 7.0[1],让主角跟随更显智能。无论如何移动或改变方向,镜头都能自动识别主体并丝滑跟随,拍出稳居 C 位的主角大片。还支持识别多个不同主体,如萌娃或宠物,并可通过点击不同的识别框快速切换跟随目标,即使目标被短暂遮挡或快速移动,也能持续跟随,画面始终稳定流畅。

Osmo Mobile 7 系列搭配 DJI Mimo app,即刻化身随身拍剪策划师,帮你轻松剪辑。拍摄指导功能可智能识别众多场景,推荐相应的运镜手法和拍摄指引,还支持 AI 一键成片,并拥有海量专属视频模板,技能满满,一拍就会。

5.jpg

Apple Watch[1]上安装 DJI Mimo app 后,手表即可成为智能遥控器。不仅可通过手表远程查看拍摄画面,还能远程调整云台角度、切换横竖屏和拍照录像。从此突破近距离手持拍摄束缚,让构图、取景、合照更自由。

6.jpg

售价与服务

即日起,Osmo Mobile 7 Osmo Mobile 7P DJI 大疆官方商城、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旗舰店和线下授权体验店等渠道正式发售。Osmo Mobile 7 套装售价 549 元,内含 Osmo Mobile 7,以及 DJI OM 磁吸手机夹 4、充电线、束口袋等配件。Osmo Mobile 7P 套装售价 899 元,内含 Osmo Mobile 7P,以及 DJI OM 多功能追踪模块、DJI OM 7 系列磁吸手机夹、手机充电/录音连接线、充电线、束口袋等配件。

7.jpg

8.jpg

适用于 Osmo Mobile 7Osmo Mobile 7P 的保障计划 DJI Care 随心换同步上线,提供全方位意外保障解决方案,仅需支付一定置换费便可一键极速换新,无惧自然磨损、磕碰变形、进水等意外状况导致的机器损坏。并享受官方保修、全球联保、双向免邮等多种专属服务权益。

DJI Care 随心换 1 年版(Osmo Mobile 7)售价 29 元,提供 1 年内 2 次低价置换权益。DJI DJI Care 随心换 1 年版(Osmo Mobile 7P)售价 49 元,提供 1 年内 2 次低价置换权益。

DJI Care 随心换 2 年版(Osmo Mobile 7)售价 49 元,提供 2 年内 4 次低价置换权益。DJI Care 随心换 2 年版(Osmo Mobile 7P)售价 79 元,提供 2 年内 4 次低价置换权益。

了解 DJI Care 随心换,请点击:https://www.dji.com/cn/service/djicare-refresh

更多关于 Osmo Mobile 7 系列详情请访问:https://www.dji.com/osmo-mobile-7-series

注释:

[1] 本页面所有数值均在受控测试环境下使用量产版 Osmo Mobile 7 系列测得,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使用方式、固件版本下,数值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请以实际体验为准。具体测试条件及更多产品说明,请查阅 Osmo Mobile 7 系列产品详情页:https://www.dji.com/osmo-mobile-7-series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亮点:     

  • 生产率提升: 将芯片设计速度提升高达10 倍,将迭代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天

  • 专家级结果: 通过优化布线和减少拥塞将工程效率提高 3 倍,同时提供专家级质量的结果。

  • 减少布线长度: 人工智能驱动的启发式方法可将布线长度减少多达 30%,从而提高芯片或芯粒的能效。

加利福尼亚州坎贝尔,2025 年 2 月 18 日 - 致力于加速系统级芯片 (SoC) 开发的领先系统 IP 提供商 Arteris 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IP)今天推出了FlexGen,这是一款全面升级的智能片上网络 (NoC) 互连 IP。Arteris的FlexGen在优化性能效率的同时,可显著加快芯片开发速度,满足汽车、数据中心、消费电子、通信和工业应用领域对于更快、更可持续变革带来的不断增长的需求。FlexGen 可将生产率提升高达 10 倍,从而大幅减少了设计迭代,显著缩短开发尖端芯片所需的时间。FlexGen 还实现了多达30% 布线长度减少从而降低功耗,并实现多达10% 的延迟减少,从而提高了SoC 和芯粒设计的性能。

FlexGen 基于经过硅片验证且具有物理感知能力的 FlexNoC 5 NoC IP 技术和元件库,可自动创建高性能片上网络 (NoC) 设计。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支持下,FlexGen 可减少 90% 以上的手动调整,从而在数小时而不是数天内生成优化的 NoC 拓扑。这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同时保持了通过人工方法实现的质量。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需求,这些进步至关重要。

致力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的汽车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 Dream Chip Technologies 已经体验到了 FlexGen 的变革潜力。借助这项技术,他们将设计迭代周期从数周缩短到数天,从而实现快速实验和更快开发。

“我们在 Zukimo 1.1 汽车 ADAS SoC 上使用了 FlexGen,效果非常好。FlexGen 的 NoC IP 自动生成功能,使我们能够在数分钟内创建能适应芯片布局布线规划并且能满足车载芯片的复杂数据流要求的拓扑结构,从而能够进行快速实验以找到设计的最佳点,此外几乎一键式的时序收敛能够快速响应布局规划的更改。我们的工程师是FlexNoC的专业用户,凭借Arteris 最新智能 NoC IP 产品,我们能够在使用更少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更短的布线长度和更低的延迟,从而获得优越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Dream Chip Technologies总经理Jens Benndorf表示,“我们计划在产品开发中使用 FlexGen,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交付 SoC。”

通过精简芯片设计工作流程并实现关键流程自动化,FlexGen 使各个公司能够以更少的资源应对半导体设计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为人工智能、5G 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创新铺平道路。

“高性能计算(HPC)和AI SoC变得非常复杂,对满足能效目标和项目进度的要求不断提高,”AMD 公司的AI芯片业务副总裁John Rayfield表示。“鉴于我们过去与Arteris紧密合作的经验,我们对智能NoC FlexGen技术及其支持我们下一代产品创新的能力感到兴奋。”

“FlexGen是多年来突破性创新的结晶,旨在提高生产率,同时提高结果质量,以克服半导体公司和系统厂商在创建当今复杂电子产品时所面临的指数级设计挑战。”Arter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表示,“由于平均每个SoC或芯粒中有5到20个NoC,因此,我们的客户需要智能 NoC IP来缩短设计时间,同时提供卓越的结果质量,从而让未来产品实现更快的创新周期,而 FlexGen正是为此而打造的。”

凭借FlexGen,Arteris将继续推动基于Arm、RISC-V和x86处理器的SoC和芯粒设计自动化革新,提高生产率,使团队能够应对下一代电子系统的复杂性。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Arteris网站:arteris.com/FlexGen。

关于 Arteris

Arteris 是领先的系统 IP 提供商,致力于加速当今电子系统中的系统级芯片 (SoC) 开发。Arteris 的片上网络 (NoC) 互连 IP 和 SoC集成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品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提供更好的 SoC 经济性,使其客户可以专注于构想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海信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市场竞争力。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数据,海信2024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达2914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自2022年至2024年,海信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二的位置,更是唯一一家连续七年实现增长的电视制造商。

Hisense TV ranked global No. 2

Hisense TV ranked global No. 2

海信在大屏电视市场的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在7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大屏电视市场中,海信以19.8%的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在超大屏电视细分市场,海信98英寸及以上机型的市场份额高达30.3%,100英寸及以上机型的市场份额更是惊人地达到58.8%,同样位居全球首位。根据GFK和Circana的数据,海信电视在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海信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持续取得成功,得益于其对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和极致品质的追求,致力于提升用户的日常生活体验。作为海信技术的巅峰之作,116英寸三色激光电视(TriChroma LED TV)采用了先进的RGB局部调光显示技术(RGB Local Dimming Display Technology),并搭载Hi-View AI Engine X芯片,通过AI峰值亮度(AI Peak Brightness)和AI RGB局部调光(AI RGB Local Dimming)等AI驱动功能,确保实时调整画面,呈现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对海信而言,AI是创新的源动力,不仅提升了观影体验,还提高了能源效率。 

海信对创新和客户满意度的不懈追求,使其在全球电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更加稳固。通过利用尖端技术和战略伙伴关系,海信不断提升观影体验,并树立行业标准。展望未来,海信已做好充分准备,以持续的增长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继续成为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关于海信 

海信是全球领先的家电与消费电子品牌。据Omdia数据显示,海信自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在全球电视总出货量中排名第二,自2023年至2024年在100英寸及以上电视细分市场排名第一。海信业务迅速扩展至160多个国家,专注于多媒体产品、家用电器和智能IT信息领域。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森美系统工程经理Theo Kersjes

1.png

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是一种复杂的系统,与自动驾驶汽车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需要感知、电机驱动、电源转换、照明和电池管理。也许最大的挑战是将这些子系统整合到一个最终产品中--由于需要集成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不同子系统,这一挑战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将探讨AMR的复杂世界,并考虑选择由一家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负责AMR所有关键方面的设计——其优势包括降低设计/集成风险和缩短上市时间。

自动导引车(AGV)主要在室内运行,并按照预先确定的路线行驶(通常使用地面上的线条作为引导),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则要复杂得多,能够在室内和室外自由导航,而不必遵循预定义的路线。在这方面,它们类似于自动驾驶车辆,因为它们必须识别并避开路径上的障碍物,无论障碍物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

几乎所有 AMR 的核心都是五个主要子系统,分别管理电源、运动、感知、处理和照明。每个子系统本身都很复杂,设计起来往往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 AMR 成功运行的基础。然而,集成往往是最大的挑战--尤其是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子系统或主要部件时。

2.png

图 1 - 典型 AMR 的关键子系统(来源:安森美)

要使 AMR 正常运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和功率流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有一个通用的接口和经过测试可协同工作的部件,以消除兼容性问题。简单来说,从一个解决方案供应商处采购关键系统元件有助于降低开发风险,缩短上市时间,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构建系统集成的 AMR

感知对于在自由空间中导航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没有轨道或其他导航辅助设备可用的情况下。AMR必须能够找到安全的路线,并处理路径上的静态和移动障碍物。为了克服天气或照明条件的限制,并适应不同的距离,会使用包括图像传感器、超声波和激光雷达(LiDAR)在内的多种技术。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会被整合,以便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这种技术被称为传感器融合,它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冗余性和安全性。

安森美(onsemi)一直是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导者。安森美提供从VGA到4500万像素的各种卷帘曝光和全局曝光图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动态范围方面具有业界先进的性能,并具备如运动唤醒和自动曝光控制等创新特性。除图像传感器之外,安森美还提供用于测距(LiDAR)的硅光电倍增管(SiPM)、超声波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以及支持到达角(AoA)和出发角(AoD)的Bluetooth®低功耗(BLE)技术微控制器,这些可以用于定位。

运动控制 在 AMR 中非常重要。通常使用无刷直流(BLDC)电机,需要复杂的算法进行精确控制。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级需要许多元器件来正确控制。NCD83591三相栅极驱动器通过开启和关闭功率开关来控制换相,非常适合用于电机控制子系统。

3.png

图 2 - 驱动 BLDC 电机需要多个元器件协同工作(来源:安森美)

MOSFET 用作开关为电机绕组供电。安森美提供了一系列中压 (MV) MOSFET 产品组合,包括最新的 PowerTrench® T10 MOSFET,是电机应用的理想之选。 MOSFET 还可用于 AMR 内的一般功率应用。

4 (1).png

图 3 - PowerTrench® T10 MOSFET 的优势(来源:安森美)

与硅 MOSFET 相比,碳化硅 (SiC) MOSFET 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和十倍的击穿电场强度。 这使得碳化硅元件能够在相同材料厚度下承受更高的电压。 当 AMR(例如自动叉车)变得越来越大时,电池电压也会随之升高,而基于 SiC 的系统则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效率。

SiC MOSFET 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工作,从而简化了散热器设计。 更高的工作频率可减小磁性元件的尺寸(和成本),从而缩小子系统的尺寸,有助于扩大 AMR 的工作范围。

电力输送不仅对电机控制至关重要。系统还需要一个外部充电器,该充电器需要尽可能快且高效地为电池充电。AMR中的DC-DC电源树使用开关模式电源(SMPS)和线性稳压器(LDO)来供应逻辑和低压电平。效率固然重要,但在整个电源架构中部署适当的保护措施也同样重要。安森美提供了一系列适用于AMR应用的电子保险丝(eFuse)和SmartFET解决方案。

通信对 AMR 至关重要,既包括 AMR 本身内部的通信,也包括与配套设施的外部通信,还可能包括与其他 AMR 的通信。 为 AMR 选择通信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其工作范围、数据传输速率、功耗和安全性。 在内部通信方面,长期以来使用了许多协议,包括 CAN、LIN、RS-485 和 RS232。 以太网 10BASE-T1S(如安森美的 NCN26010)集简便性和高性能于一身,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它提供通过单根非屏蔽双绞线收发数据所需的所有物理层功能。 与主控 MCU 的通信通过OPEN联盟 MAC-PHY 串行外设接口 (SPI) 协议进行。

无论是发送路由或配置信息以及报告位置和进度,还是用于实时定位服务 (RTLS),外部通信对于 AMR 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安森美基于Bluetooth LE 5.2 无线 MCU 的 RSL15 超低功耗 Arm® Cortex®-M33 处理器是利用到达角 (AoA) 和出发角 (AoD) 功能实现实时定位系统 (RTLS) 的理想选择,它还可用于连接智能设备。 RSL15 内置电源管理、宽电源电压范围、灵活的 GPIO 和时钟电路以及丰富的外设,为 AMR 设计人员提供了最大的设计灵活性。

照明子系统用于向周围的人员和其他AMR传达AMR的状态、状况和意图。选择AMR照明技术时需要考虑的性能特性和参数包括亮度、色温和功耗。LED控制器和驱动器监控流经LED的电流,并使 LED 发出特定强度和波长的光。LED驱动电路使用高压侧和低压侧功率MOSFET来导通和关断LED电流,同时防止过压和过流情况,并确保LED驱动电路的稳定性。

对AMR 解决方案的支持

选择一家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能是一个有风险的决定,但他们拥有一套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 同样重要的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提供的支持,以及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产品的能力。

作为一家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老牌供应商,安森美能够提供系统级应用支持。我们的全球销售和技术团队网络可以不受地区、时区和语言的限制,提供一线支持。

除了现场支持,用户还可以访问我们的在线技术支持中心。 安森美社区论坛是一个在线开发者社区,在这里,安森美产品的资深用户可以分享他们关于产品和应用的丰富知识。 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特定主题的产品论坛区域访问该论坛,与业内同行互动,提出或回答问题。 帮助库也是了解常见问题 (FAQ) 和答案的好地方。 对于喜欢更多互动的用户,由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可以在几秒钟内为您提供答案。

安森美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免费自助服务工具,包括交互式框图、Product Recommendation Tools+TM 产品推荐工具和大量评估板/套件,以促进快速原型开发。 电力电子设计人员会发现这些仿真工具非常有用。 Elite Power Simulator仿真工具 和自助式 PLECS 模型生成工具不仅可以通过对实际元器件性能建模以提高准确性,还能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当然,上述一切只有在产品设计完成并投入生产后才有价值。安森美具备内外部双重制造能力,这增加了供应链的韧性并提升了供应保障。

结语

AMR 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运送包裹和执行其他物流任务的方式,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完全自主行驶需要高度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这一点与汽车并无二致。

也许最大的设计挑战不在于 AMR 中的各种子系统,而在于这些子系统的集成,特别是如果这些子系统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其兼容性很可能是一个挑战。

作为一家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森美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为 AMR 的设计提供一整套极其先进的产品,以及完善的支持生态系统,包括支持人员、工具、文档、在线论坛等,并以垂直整合的弹性制造能力为后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7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