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借助戴尔现代化端点管理解决方案,弥补IT安全缺口,让IT安全管理事半功倍

如今,远程办公已逐渐成为企业的常态化需求,这给企业的IT基础设施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复杂问题,网络攻击的数量与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数据显示,2022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已上升至435万美元。仅一次攻击得逞就会使企业遭受长久的经济和声誉损失。为帮助企业打造现代化的防御体系并始终领先于威胁,IT和安全专业人员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1.jpg

由于端点安全是许多类型攻击的入口,因此企业对这一方面极为关注。从确保严格的供应链协议到为员工配备安全设备,再到在整个机群上部署威胁狩猎软件,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防御策略。这些解决方案在整合后,能够在系统检测到诸如个人电脑BIOS损坏等问题触发的IT警报,进而自动化隔离设备。这些措施虽然重要,但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设备安全的根本其实在于管理,也就是通过更新和修补驱动程序与操作系统来减少攻击面和抵御潜在的威胁。而最新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软件可以强化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个人电脑(PC)。个人电脑的安全保护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大约88%的数据泄露是由员工的错误造成,69%的企业由于对面向网络的资产管理不善而遭遇某种类型的网络攻击。但即便有这些统计数据,IT管理员也较少重视设备管理,而且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有“如果没有坏,就无需修理”的想法。管理能力与安全之间的这种脱节,有可能恰恰在防御应处于最高级别的时刻损害企业的安全。并且研究表明,单点解决方案的激增只会使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提高安全性的五项关键措施

端点管理能力可帮助实现最大的安全性。新兴的方法是将端点安全能力扩展到端点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加洞察和控制力,弥补SecOpsITOps之间的缺口并帮助保障企业的安全。

作为全球最大的端点方案提供商之一,戴尔可以帮助企业“另辟蹊径”。戴尔长期以来一直为客户提供有助于实现系统集成和互操作性的安全设备。时至今日,戴尔依然引领市场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帮助企业利用现有的工具更加全面、轻松地管理戴尔PC

2.jpg

在企业评估自身IT环境中运行良好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时,戴尔建议将以下五项关键措施纳入计划之中:

  1. 拥抱云端设备管理,让IT部门能够更好地控制和交付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的更新,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的体验。“一站式”测试、安排和开展指定设备的变更可以提高连贯性并简化整个机群的更新。许多企业已经扩展到同时在云端和传统服务器端管理客户端设备,从而更灵活地应对因业务原因而必须维持本地管理的情况。

  2. 探索远程配置,以实现低/零接触设备部署。日益增加的远程办公环境不断推动设备需求的增长,同时企业也开始探索员工自带设备方面的IT策略。企业可以采用有助于简化部署的端点设备,并让IT人员有时间从事其他关键任务。

  3. 提高对所有端点的实时可见性。企业是否在每一层都部署了遥测技术、以及是否可以直接洞察BIOS级别的篡改警报等?能够覆盖整个机群的可见性和洞察性至关重要,并且可以事先提醒企业潜伏在设备中的威胁。

  4. 探索能够推动关键工作流程自动化(例如应用程序配置、更新和问题检测)、甚至能够提高响应速度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技术。为AI/ML引擎提供设备遥测数据能够全面加强端点管理。遥测技术与集成一样重要,部署遥测技术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具备理解和执行所有遥测数据的能力。

  5. 实现安全协议和政策与终端用户体验的平衡。据研究显示,在疫情期间,不仅企业网络上的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并且员工在远程办公时也无法保证完全遵循安全的数据实践。如果设备不能完全正常运行或为了进行更新而突然关闭,就会影响终端用户的体验和生产力,导致其采取不安全的应对措施。正如上文中所强调的,良好的管理实践可以帮助改善终端用户的体验并提高合规性。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弥补当今许多企业所面临的IT/安全缺口。在一切基于云的时代,即便忽略了一个极小的漏洞,也会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确保所有系统协同工作十分重要。

戴尔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绝佳的帮助。我们的端点管理专家与全球数百家企业一同确定目标、定义挑战、挖掘机会并制定现代化的定制方案,来帮助提升整体安全性。凭借在行业内长期积累的经验,戴尔能够帮助企业扩展安全和设备管理范围,迈向现代化的端点管理。戴尔全面的端点安全解决方案能够减轻IT部门的负担,通过威胁预防、监控、保护与管理,简化IT部门耗时的管理任务,并提高用户的生产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戴尔端点安全性解决方案,请点击此处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NYSE: DELL)致力于帮助组织机构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戴尔科技集团为客户提供业界最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迎接数据时代挑战。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AI和IoT提供嵌入式计算硬件和软件的边缘AI解决方案提供商-安提国际(Aetina)推出了一种基于ASIC的全新边缘AI系统。该系统由可编程Blaize®Pathfinder P1600嵌入式系统模块(SoM)提供支持。Aetina AI推理系统-AIE-CP1A-A1是一款小型嵌入式计算机,专为不同的计算机视觉应用而设计,包括物体检测、人体运动检测和自动检测。

AIE-CP1A-A1采用小尺寸Blaize®Pathfinder P1600嵌入式SoM,非常适合恶劣和挑战性环境以及需要扩展温度范围的嵌入式系统。它具有双ARM Cortex A53处理器、16个GSP内核,提供16个TOPS AI性能,以及低内存带宽和低延迟的优势,使其能够加速神经网络(NN)部署和深度学习(DL)处理。

基于Blaize图形流处理器(GSP®)架构,Pathfinder实现了高效节能的处理能力,是边缘AI推理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可轻松插入自定义载板,并可自主运行或集成在更大的系统中。基于其紧凑、无风扇设计和多个I/O端口设计,AIE-CP1A-A1可适用于涉及视觉AI相关推理的商业和工业级AI驱动系统。Blaize Pathfinder还支持H.264/H.265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使其与不同的传感器兼容,以运行快速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任务。

Aetina为复杂的系统集成提供定制的载板和计算机机箱,并为chip-down设计服务提供嵌入式计算模块,例如从带有Blaize Pathfinder单板计算机到常规的PC机箱。此外,Aetina还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将他们的AI推理模型转换为可以在ASIC芯片构建的边缘设备上正常运行的格式。

Aetina高级产品经理Jackal Chen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扩展Aetina边缘计算产品线,以带来更多基于GPU和ASIC的解决方案,帮助开发人员在各个垂直领域和行业构建其AI系统。AIE-CP1A-A1是Aetina第一个由Blaize Pathfinder P1600 SoM提供支持的基于ASIC的系统。未来,通过集成不同类型的芯片和模块,我们可以提供适合不同AI模型的异构计算设备。”

Blaiz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inakar Munagala表示:“将人工智能处理和推理工作数据保持在边缘(而不是发送到云端,)对于经济高效且几乎无延迟的人工智能应用至关重要。Blaize Pathfinder SoM和GSP架构实现了这一关键业务目标,满足了包括物体检测、自主光学检测、机器人等计算机视觉应用。”

此外,Aetina现在正在为开发人员开发更多具有M.2和EDSFF规范的、基于ASIC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加快其边缘人工智能模块的推理处理。

关于Blaize

Blaize是一家领先的专有专用全栈硬件架构和低代码/无代码软件平台提供商,该平台可在网络边缘为多个大型快速增长市场的计算提供边缘AI处理解决方案,如汽车、移动、零售、安全、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Blaize的新解决方案解决了边缘人工智能处理跨垂直领域所需的技术问题,例如非常低的延迟和高的热效率以及功率效率。以前,这些垂直领域依赖于为数据中心和云设计而改型的次优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Blaize已从电装(DENSO)、戴姆勒、麦格纳和三星等战略投资者以及富兰克林·坦普顿、淡马锡、GGV等金融投资者筹集了超过1.8亿美元。Blaize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尔多拉多山El Dorado Hills),并在圣何塞设有团队,在印度的海得拉巴、菲律宾的马尼拉、英国的利兹和Kings Langley设有子公司,在全球拥有300多名员工。Blaize网址为:www.blaize.com

关于安提国际(Aetina

安提国际(Aetina)于2012年成立于台北,是提供高性能边缘计算硬件和低代码/无代码软件的、领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不同的人工智能垂直领域。Aetina专注于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致力于通过提供长期专业服务解决开发者的痛点,加快他们的人工智能采用过程。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Cell 使用可再生能源和 Vicor 电源模块加速新珊瑚礁的生长,扭转全球海岸侵蚀的局面

以通过与海洋栖息地和平共处,应对海岸侵蚀问题为使命的 CCell 公司,昨晚在伦敦力压群雄,从 13 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荣获 2022 年 Elektra 电源系统产品大奖。CCell 总部位于英国,始终致力于通过保持生态友好的方式来减缓海岸侵蚀,以拯救海岸环境并保护世界各地的生态群落。

由于气候变化,全球超过 51% 的海岸线正在被侵蚀,其正在逐渐破坏沿海生态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CCell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创新的电源转换技术促进海水电解,以对抗侵蚀并拯救生态群落。

1.png

11月30日,CCell在伦敦荣获2022年Elektra年度电源系统产品大奖。CCell首席营销官Katrine Deeks接受了颁奖。CCell的使命是通过与海洋栖息地和谐相处的方式来对抗海岸侵蚀,它从13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Deeks左侧是Vicor 公司高级营销经理Alex Price。

CCell 使用 Vicor 分比式电源架构管理海浪及太阳能电源的宽范围输入电压并提供最佳电解过程所需的输出电压。该电源模块是一个名为 CCell Sense 的平台的一部分,CCell Sense 平台还可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远程实时监控,从而可恢复栖息地以及近海海洋环境的健康。

CCell 的珊瑚礁生长系统基于海水电解,可将碳酸钙(石灰石)沉积在大型钢架上,这些钢架将充当阳极和阴极(电极),为新珊瑚礁提供早期结构。这项技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它无需几百年,只需四个月就可以生产出坚固的石灰岩,珊瑚虫可以在上面生长。

2.jpg

CCell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创新的电源转换技术促进海水电解,以对抗侵蚀并拯救生态群落。

 “很荣幸入选这一奖项,以及对CCell投入了极大热情的工作的认可”CCell 首席执行官 Will Bateman 博士表示。“我们很幸运能与一些极具创新精神的合作伙伴合作, Vicor 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他们帮助我们提供的精确电源是使石灰岩形成持久、可持续的数字生物珊瑚礁所必须的。”

关于 Vicor

40 多年来,Vicor 始终致力于通过马萨诸塞州安多弗的自动化制造业务提供业界一流的高密度电源模块。Vicor 安多弗工厂最近进行了扩建,纳入了首座垂直集成 ChiP™ Fab 厂,旨在为新时代的电源模块性能和可扩展性提供支持。

Vicor 在高性能电源转换拓扑和高效率配电架构方面的领先地位,可帮助客户使用从电源到负载点的可扩展、模块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高级产品。公司主要为企业及高性能计算、工业设备与自动化、机器人、无人机、电动汽车与运输、卫星以及航空航天与国防等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www.vicorpower.com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8日,iQOO正式发布iQOO 11系列手机。iQOO 11系列全系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带来性能、游戏、影像、连接等方面的全面突破,通过开创性的设计,助力iQOO 11系列打造拥有专业电竞体验的高性能旗舰。

1.jpg

作为全方位突破的电竞旗舰,iQOO 11系列搭载突破性的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其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工艺制程,全新Kryo CPU的超大核升级为Cortex-X3,与前代相比,CPU性能提升高达35%,能效提升高达40%。而在GPU方面,全新Adreno GPU的图形渲染能力较前代提升高达25%,能效提升高达45%,带来持久稳定的强悍性能。第二代骁龙8配合UFS4.0和LPDDR5X,新一代性能铁三角让iQOO 11系列迸发出更加强悍的性能源动力。凭借顶尖性能和专业电竞操控,iQOO 11再次成为KPL/KIC赛事官方指定用机,为电竞选手提供强大的游戏装备,也为广大用户带来专业电竞选手同级别的热血体验。

视觉效果对于游戏体验是重中之重,第二代骁龙8支持全新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特性,将诸多端游级游戏体验率先带到移动端,包括实时硬件加速光线追踪。与传统的光栅化渲染方式相比,光追能为手游带来栩栩如生的光线、反射和照明效果。基于第二代骁龙8的底层光追性能,iQOO 11系列携手网易《天谕》手游率先实现移动端硬件级光追技术的落地,能够真实还原阴影、光线、材质等游戏画面中的关键细节,带来更逼真的画面效果,并且保持极低功耗。

2.png

在流畅度方面,Snapdragon Elite Gaming支持超流畅游戏体验,助力iQOO 11系列带来144fps超高帧手游体验,适配《使命召唤手游》等多款原生144帧手游。第二代骁龙8的先进游戏技术搭配iQOO的全感操控系统、封闭式立体双扬声器和对称式双X轴线性马达,让玩家能够获得视听触全方位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3.png

此外,iQOO 11系列支持第二代超声波3D广域指纹解锁,带来更便捷的指纹解锁体验。具体来讲,iQOO 11系列采用高通3D Sonic Max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其具有超大传感面积,用户可轻松在超大识别区域内盲按解锁,享受仅需0.2秒的极速解锁体验。同时,高通3D Sonic Max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利用先进的超声波技术读取用户手指的脊线、沟纹和毛孔等3D特征,从而构建非常精准的指纹图像,因此即使在手指沾水等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指纹扫描,晚上解锁不用亮屏也能随时按,从而全方位提升用户的指纹识别体验。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29日,全球极具创新性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今日宣布与澳大利亚知名分销商Blue Sun Group签署了战略分销协议。该协议包括2023、2024和2025年1GW高效组件以及200MWh储能系统的订单。Blue Sun Group作为晶科能源以及相关行业在澳洲最成功的分销商之一,在2021年和2022年完成了超过300MW的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

1.jpg

晶科能源亚太区总经理李燕女士表示:"晶科能源为Tiger Neo系列成为澳洲市场上领先的N型产品系列感到十分自豪。澳大利亚作为全球范围内最成熟的光伏市场之一,也是晶科能源重点关注的市场,而这正是我们不断将尖端光伏技术产品带入澳洲市场的原因。在此,我也热烈祝贺Blue Sun Group在过去几年的成功,也感谢其对晶科能源一如既往的信任和认可。希望Blue Sun Group与晶科能源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未来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谈到对市场的实质性承诺时,Blue Sun Group总经理吴浩先生分享道。"Blue Sun Group正在以在澳大利亚光伏分销领域的领导地位为目标,而晶科能源的领先技术是该战略的关键部分。 我们在过去几年中业务的成功当然要归功于我们与晶科能源的战略合作,以及我们的次级分销商合作伙伴的认可与努力。作为市场上最大的分销商之一,我们将继续与晶科能源深度合作,为澳大利亚当地市场提供最先进的光伏技术产品。"

晶科能源已经为澳大利亚市场提供了多年的N型组件,是业内对TOPCon N型技术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晶科能源最近再次打破了由其182毫米及以上大尺寸单晶硅TOPCon电池所创造的全新世界纪录,组件转换效率现已达到23.86%。

除了光伏电池组件,晶科能源全新的储能系统 "SUNTANK "也已登陆澳大利亚市场,这意味着客户可以通过晶科能源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将晶科光伏组件与储能系统结合在一起。晶科能源SunTank(JKS 10.24K-5HLVS)作为单相低压储能系统,能够为终端客户带来更具经济性的能源。SunTank系统包含一个逆变器和一个可堆叠的低压电池系统,这使得它具有多功能性,能够与光伏系统和电网连接,或作为备用电源完全离网服务。Blue Sun Group也是全新SunTank系列产品的主要经销商。

关于Blue Sun Group

Blue Sun Group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多层面的企业,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分销商之一,总部位于昆士兰州布里斯班。Blue Sun Group为众多优质客户提供光伏产品,其中包括一些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品牌,只有最好的产品才会被精心挑选,然后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网络进行分销。在过去17年的发展中,Blue Sun Group已将其业务领域扩展到可再生能源、房地产开发、金融和物业管理行业。在这十年中,Blue Sun Group还成功地将可再生能源融入其其他业务领域,并致力于澳大利亚的商业光伏项目。

关于晶科能源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能源",股票代码:688223)是一家全球知名、极具创新力的太阳能科技企业。秉承"改变能源结构,承担未来责任"的使命,公司战略性布局光伏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光伏产品一体化研发制造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销量领跑全球主流光伏市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三星4K智能电视系列中的224个型号通过TUV南德认证,达到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消费物联网网络安全标准

  • 该标准旨在保护消费者不受因各种消费物联网带来的网络欺诈,为加强保护,该标准还增加了对设备、电信和个人信息等的要求。

20221122日,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宣布,三星Neo QLED 4KQLED 4K型号电视已通过TUV南德认证,达到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欧洲网络安全标准。该标准ETSI EN 303 645,是欧洲物联网网络安全标准,旨在保护消费者不受因各种消费物联网带来的网络欺诈。"

1.jpg

TUV南德韩国分公司总经理Seo Jungwook(右)授予三星ETSI EN 303 645证书

TUV南德作为一家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总部位于欧洲,专注于保护人类、财产和环境不受危害和损害。根据ETSI的EN 303 645安全标准,TUV南德对设备进行全面测试和认证,从而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要求。

随着智能电视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连接到了互联网,物联网网络安全已成为确保用户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测试的通过标志认证验证了三星2022年Neo QLED 4K和QLED 4K产品系列中的224个型号通过了TUV南德的严格测试,产品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层面的设计符合ETSI EN 303 645标准要求,有效降低智能电视遭到网络攻击的安全风险,为消费者增加了多一层保障。

三星电子视觉显示部执行副总裁Kim Yongjae表示:"三星智能电视作为互联家庭的枢纽,能让用户更好地控制其互联设备,享受更智能的生活方式。因此,设计这些智能设备时,三星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此次认证的活动,也是三星向消费者做出的保证,我们的工程师在每一个步骤中都优先考虑了安全这一点。"

通过TUV南德意志集团的最新认证,消费者可以放心,其物联网设备和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了保障和保护。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质量、安全与可持续性解决方案供应商,TUV南德基于在特定市场的数据法规专业知识和对于网络威胁领域的深刻认识,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物联网产品的网络安全测试、ETSI EN 303 645 测试认证、 NISTIR 8259测试评估、渗透测试、漏洞评估、 应用程序评估、多国数据保护咨询与评估服务以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系列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数据化带来的网络安全与数据隐私风险,让其充分释放数字化未来的潜能。

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www.tuvsud.cn/zh-cn/industries/consumer-products-and-retail/electrical-and-electronics/iot-products-and-system-information-security-solutions/etsi-en-303-645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5,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自动驾驶是集感知、决策、交互于一体的技术环境感知能力作为自动驾驶的第一个环节,是车辆与环境交互的纽带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各类传感器设备,感知环境的手段日趋多元化同时,在平台层面感知决策处理能力的提升,平台算力和感知算法的效率提升和创新,也成为了车企发展智能驾驶能力的关键。

NuScenes挑战赛,作为检验感知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任务性能的试金石,自数据集公开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的结果提交。

在最新一期所公布的竞赛测评榜单中,全球领先级AI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浪潮信息凭借Inspur-DABNeT4D登顶自动驾驶数据集NuScenes 纯视觉3D目标检测任务榜单,并将关键性指标NuScenes Detection Score(NDS)提高至62.4% 。

除传统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和造车企业之外,人工智能平台厂商、算力厂商也开始逐步关注和投入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那么,未来自动驾驶感知技术究迈向如何的路径发展,逐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落地?

本文试图从浪潮信息在NuScenes榜单上的感知模型解读出发,来一窥自动驾驶的感知技术发展。

从自动驾驶的分级来看,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隐隐可以看出2个流派,一个是以直接实现L4级自动驾驶为目标的激进派,一个是从L2级辅助驾驶开始,逐步提升自动驾驶等级的渐进派。但无论是L2级的辅助驾驶还是L4级的自动驾驶,从整体架构上看,都可以大致分为感知、决策和控制3部分。感知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和人类的眼睛为大脑提供了70%以上的信息类似,感知系统也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车辆外部环境信息输入。自动驾驶的感知依赖于各种车载传感器的信息输入,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1.jpg

图 1(上):自动驾驶架构组成 。图 2(下):3D目标检测示意图, 3D目标被定义为一个长方体,(x,y,z)是长方体的中心坐标,(l,w,h)是长宽高信息,θ是航向角,比如长方体在地平面的偏航角,class是3D目标的类别。vx、vy描述3D目标在地面上沿x轴和y轴方向的速度。

自动驾驶面对的是一个3维的环境空间,甚至于我们可以说,因为自动驾驶车辆要在环境空间中移动,且环境空间中其他的行人、车辆等也会移动,则可以看作自动驾驶面对的是一个3维空间+1维时间的4维时空体系。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在三维空间中判断周围的人、车、物的距离远近,在此基础上还要判断他们是静态或者动态的,以及移动的方向和速度等信息,我们一般称之为3D目标检测任务。3D目标检测任务可以看作是自动驾驶中最核心的感知任务。当然,除此之外,其他的感知任务还包括识别红绿灯、交通标识、车道线、斑马线等道路信息。

长期以来,激光雷达一直被认为是自动驾驶车辆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之一,因为激光雷达能提供对车辆周围环境最精确的三维感知。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信息天然就存储了三维空间信息,因此基于激光点云信息的3D目标检测来说,算法设计就简单了许多,也诞生了一系列的经典模型,比如PointPillar、SECOND、SASSD等等。但是激光雷达的成本问题也成为了自动驾驶落地最大的瓶颈。早期的激光雷达价格,比如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推出的高精度激光雷达的价格达到了8万美元。雷达比车贵的现实问题成为了激光雷达上车和量产的最大阻碍。虽然今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激光雷达的价格下降明显,但是能满足L4级自动驾驶需求的激光雷达的价格依然偏高。

摄像头是自动驾驶车辆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因为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信息没有色彩和纹理,因此无法识别对于人类来说可以轻松辨别的红绿灯、交通标识、车道线、斑马线等道路信息。因此还是需要摄像头作为补充。而这又会带来额外的多个模态的信息融合难题。简单来说,激光雷达主要擅长三维空间中的车辆、行人等的三维时空信息感知,而摄像头主要擅长除此之外的红绿灯、车道线等视觉纹理特征比较丰富的信息感知。另外,在量产成本和价格上,摄像头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Tesla搭载的单颗单目摄像头的成本仅为25美元,整车8个摄像头的价格也才200美元。相比于整车价格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仅使用摄像头,在强大AI算法的加持下,就能实现精确的3D目标检测任务,那意味着不使用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也不无可能。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近年诞生了大量的分类、检测、分割模型,比如ResNet、YOLO、Mask RCNN等,这些AI模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安防、交通、以及自动驾驶领域。但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这些模型都是针对2D图像设计的,无法直接适用于3D目标检测任务。基于图像进行3D目标检测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精确的估计图像中物体的深度。因为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是把3D空间投射到了2D平面中,丢失了深度信息,如何对这些深度信息进行还原就是一个机器学习领域所谓的"病态问题"。即,问题的解可能不是唯一的。因此长期以来,基于图像的3D目标检测算法性能一直远低于基于激光雷达的3D目标检测性能。

自从Tesla使用纯摄像头方案的辅助驾驶系统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基于纯视觉的自动驾驶感知方案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数据、算法、算力等多个方面的进步,纯视觉的自动驾驶感知方案在3D目标检测任务上的性能在最近一年和激光雷达的差距有了明显的改观。

在数据方面,出现了搭载传感器更多,采集时间更长的自动驾驶道路数据集。比如2019年由Motional(由现代汽车集团和Aptiv资成立的一家无人驾驶公司)的团队开发和开源的NuScenes数据集采集于波士顿和新加坡两个城市的实际道路。收集了大约15小时的驾驶数据,精心选择驾驶路线以捕捉具有挑战性的场景数据。数据场景覆盖了城市、住宅区、郊区、工业区各个场景,也涵盖了白天、黑夜、晴天、雨天、多云等不同时段不同天气状况。采集车上配备了完善的传感器,包括了6个相机、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GPS和IMU,具备360°的视野感知能力。NuScenes数据集是第一个提供自动汽车全套传感器数据的大型数据集。

除了NuScenes之外,业界还有Waymo、ONCE等开源数据集。但目前NuScenes是被使用最多的数据集。自公开以来,NuScenes数据集已经被论文引用超2000次。NuScenes挑战赛也成为了检验感知算法在自动驾驶相关任务性能的试金石。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的220余次结果提交,不仅有百度、华为、商汤、旷视等知名企业,还涵盖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MIT、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近期,鉴智机器人、纵目科技、亿咖通等车企研发团队也出现在了NuScenes的榜单上。

NuScenes数据集提供了包括 3D 目标检测、3D 目标跟踪、预测轨迹 、激光雷达分割、全景分割和跟踪在内的多个评测任务。其中3D目标检测任务的目标是检测NuScenes数据集上的10种不同类别的检测对象,包括标出3D目标框,并且估计相应类别的属性信息和当前的速度信息等。这10种检测对象具体包括汽车、卡车、公交车、行人、摩托车、自行车、锥桶、路障等,检测的信息包括物体的三维位置、大小、方向、速度等。NuScenes 提出了一个综合指标NDS,即NuScenes 检测分数(NuScenes Detection Score, NDS),这个指标由平均精度(mAP)、平均平移误差(ATE)、平均尺度误差(ASE)、平均方向误差(AOE)、平均速度误差(AVE)和平均属性误差(AAE)综合计算得到。

2.jpg

图 3:NuScenes数据集中车身6个摄像头采集画面示意图。

NuScenes提供了一个常年更新的榜单,在纯视觉 3D目标检测任务榜单[1]上,目前一共有50次提交,其中大多数的提交发生在2022年。目前排名第一的是浪潮信息的AI团队在22年10月提交的DABNet4D算法,实现了综合检测精度NDS 0.624的检测效果。而在2022年初排名第一的BEV3D算法的NDS精度是0.474。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NuScenes 纯视觉3D目标检测的NDS指标提升了15个点。相比之下,基于激光雷达的3D目标检测精度,仅从年初的0.685提升到0.728,提升约4个点。而基于纯视觉算法和激光雷达算法的精度差距也从年初的45%缩小到17%。这主要得益于纯视觉3D检测算法优化带来的性能提升。

3.jpg

图 4(上):NuScenes评测榜单截图。 图 5(下):把不同视角的图像转换到统一的鸟瞰图(BEV)视角空间。

浪潮此次所提交的算法DABNet4D是Depth-awared BEVNet 4D的缩写,即深度感知的四维鸟瞰图(bird's eye view, BEV)神经网络。其核心思想就是构建了鸟瞰图(BEV)神经网络,并使用了时空融合的4D感知和深度预测优化。由于单个摄像头的视角有限,仅使用单个摄像头很难实现对车身周围360度的感知。前期自动驾驶算法模型一般是基于车身不同位置的摄像头分别进行环境感知,然后进行融合。但是这一方案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对于像大卡车这类比较大的车辆挨着自动驾驶车辆时,会在自动驾驶车辆的多个摄像头中出现卡车的不同部位,会导致算法出现错误检测和漏检的情况。最近融合模型架构,通过先对不同摄像头或其他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然后在一个统一的融合的空间进行3D目标感知和检测,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感知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所谓鸟瞰图,就是从天空俯视自动驾驶车辆及其周围环境,也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自动驾驶车辆的摄像头都是水平视角,如果把不同水平视角的图像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以自动驾驶车辆为中心的俯视视角的特征图,那么就可以提供最清晰和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辆周围环境空间的视觉表征,从而也就方便从这统一的视觉表征中进行3D目标检测以及其他的检测、分类、分割等视觉感知任务。但是,如何基于AI算法构建这统一鸟瞰图视觉表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jpg

图 6(左):多相机融合算法架构图。先使用特征提取神经网络对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到统一的BEV空间,并基于统一BEV空间进行障碍物检测、车道线检测和道路检测等检测任务。 图 7(右):浪潮团队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视角特征融合模型CBTR的架构图。

在2022年初,浪潮团队构建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视角特征融合模型CBTR。CBTR以经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图像特征作为输入,并经过标准Transformer架构的特征融合和特征变换,实现了高效稳定的BEV特征输出。以CBTR构建的BEV特征为基础,团队在NuScenes数据集上实现了在精度和速度上都最优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相关成果发表在CVPR 2022 WAD上。在DABNet4D中,团队进一步优化了BEV特征的提取网络,以实现更好的特征提取效果。

考虑到车辆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三维空间,引入历史空间数据对于目标的速度和方向的预测将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引入车辆所处的动态环境中的历史信息,浪潮团队基于NuScenes中的多帧数据,分别进行BEV特征提取,并使用专门的特征融合模块对时序的特征进行融合,构建了MASTER(Multi-camerA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多相机时空特征提取器)算法。2022年7月,团队在NuScenes榜单提交了MASTERv2版本的3D目标检测结果,实现了NDS 0.576的检测精度。位列当前同类型算法第一。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纯视觉3D目标检测的精度,其核心还是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深度估计性能。在MASTER算法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引入了深度估计网络,来强化模型的深度感知性能。最终的完整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

5.jpg

图 8:浪潮团队研发的DABNet4D模型架构图。

除此之外,多种数据增强算法的应用,也对DABNet4D的性能提升有比较大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虽然NuScenes数据集在目前开源的自动驾驶测评数据集中,已经算是比较大的规模,但是其相对于真实的自动驾驶场景来说,数据集的规模还是比较有限,比如有的目标检测类别,在整个数据集中,只出现了很少的次数。这种不同类别目标在数据集中的不均衡性,对于模型整体检测效果的提升,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DABNet4D使用了图像数据增强、BEV特征增强和样本贴图增强等多尺度的数据增强技术,来提升模型的检测效果。

在此基础上,使用性能更优的特征提取网络对于整体的性能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团队测试了EfficientNet系列、Swin Transformer系列、ConvNeXt系列等多个典型的视觉特征提取网络,并最终选用了ConvNeXt网络架构以期获得最佳的特征提取性能。

在集合了上述算法和工程化方法上的创新之后,DABNet4D最终实现了NuScenes评测榜单上当前业界最佳的纯视觉3D目标检测精度。

需要提到的是,完善的算力基础设施也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训练2D目标检测模型比如YOLO系列相比,DABNet4D的训练需要更多的算力以及更好的算力平台支撑。

本次构建的DABNet4D-tiny和DABNet4D-base两个模型,其参数量分别是59.1M和166.6M。虽然参数量不是特别大,但是由于使用的输入数据分辨率达到了1600x900,远大于ImageNet、COCO等数据集训练2D目标检测网络的图片尺寸,这意味着模型训练过程中的特征图输出也会大很多,从而需要更多的显存空间来存储。与此同时,多相机视角的引入以及时序数据的引入,意味着模型训练需要更大的批尺寸。举例来说,NuScenes数据集有6个相机,如果仅使用连续3帧的时序数据,也意味着模型的输入批尺寸是18。这进一步增大了对训练设备的显存需求。实际上,浪潮团队训练模型使用的是搭载了NVIDIA Ampere 架构40GB和80GB显存的多台5488A5 GPU服务器平台。其中GPU之间使用了NV-Switch全互联架构,来满足模型训练的高显存需求,以及模型并行训练的高通信带宽需求。除此之外,服务器上部署的AISTATION资源管理系统,对于整个任务中的资源管理和分布式训练优化,对于整个模型训练的效率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另外,数据的丰富程度对于纯视觉3D目标检测模型的感知性能提升作用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在DABNet4D的优化过程中,团队使用了较多的数据增强算法。因为相对于真实的自动驾驶场景和数据集来说,NuScenes数据集的规模还是太小了。比如公开资料表明,Tesla 训练其FSD自动驾驶系统使用了 100万的 8-camera 36fps 10-second videos作为训练数据,其规模远大于NuScenes数据集。DABNet4D使用了大约2000 GPU hours。做同比换算的话,Tesla的FSD的训练需求大约是316 台5488A5服务器训练约1周的时间。其计算需求之大,可见一斑。

在自动驾驶落地的产业化进程中,感知技术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模块,既是起点也是基石。而未来,面向自动驾驶感知算法的研发,也将会投入更为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予以支撑。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提供商,浪潮信息始终践行多角度切入,发挥融合算力、算法等全栈解决方案能力优势,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创新型发展。从NuScenes榜单技术的快速迭代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算力、算法的持续型突破,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进程也将多一层"腾飞动力之源"。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华邦电子今日宣布,凭借对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以及绝佳的产品性能,华邦推出的新一代内存产品HYPERRAM 3.0荣获电子发烧友主办的2022年第七届中国IoT技术创新奖。

2.jpg

中国IoT创新奖由领先的电子媒体电子发烧友(Elecfans)于2016年创立,是中国IoT行业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行业奖项,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该奖项旨在发掘和表彰IoT行业中的杰出技术和领导者,以及在过去一年中被市场和行业用户高度关注并认可的创新产品,以此激励更多优秀人士为IoT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赋能。

HYPERRAM 产品特性

HYPERRAM系列产品适用于电池供电和空间受限且需要片外RAM的物联网应用,是相较于传统pseudo-SRAM 更为先进的替代选择。HYPERRAM 3.0HYPERRAM系列的第三代产品,1.8V 工作电压下的最高运行频率为200MHz,与HYPERRAM 2.0OCTAL xSPI RAM相同,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至 800MBps,是以往产品的两倍。新一代HYPERRAM配备了具有22个引脚的扩展IO HyperBus™接口。

HYPERRAM的三大关键特点是低引脚数、低功耗和驱动简单,可显著提升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性能。与低功耗DRAMSDRAMCRAM/PSRAM相比,HYPERRAM大幅简化了PCB布局设计,延长了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此外搭配HYPERRAM的处理器体积更小且具备更少的引脚数,同时数据传输速率也得到提高。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IoT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物联网芯片和智能设备需求相应猛增。此次HYPERRAM 3.0斩获中国IoT技术创新奖是对华邦不断创新的深度肯定。HYPERRAM系列是可穿戴设备等低功耗物联网应用的理想之选,同时也适用于汽车仪表盘、信息娱乐和远程通信系统、工业机器视觉、HMI显示器和通信模组等。

欲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华邦电子官网:www.winbond.com

关于华邦

华邦电子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主要业务包含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致力于提供客户全方位的利基型内存解决方案。华邦电子产品包含利基型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行动内存、编码型闪存和TrustME®安全闪存,广泛应用在通讯、消费性电子、工业用以及车用电子、计算机周边等领域。华邦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德国等地均设有子公司及服务据点。华邦在中科设有一座12寸晶圆厂,目前并于南科高雄园区兴建新厂,未来将持续导入自行开发的制程技术,提供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内存产品。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连接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Boomi™宣布,公司已任命Steve Lucas为首席执行官。Lucas从iCIMS加入Boomi,带来了超过27年的企业软件领域经验。他接替了David Meredith的职务,后者已离职以寻求其他发展。 

Lucas在领导和运营全球一些最具创新力的软件公司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Lucas用三年时间将iCIMS发展成了一流的人才云公司,而在此之前,他曾在Adobe、Marketo、SAP和Salesforce担任过高管职务。担任Marketo首席执行官期间,Lucas实现了显著的产品扩展和平台增长,促使Adobe以47.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 

Lucas表示:“我花了20多年时间建立和发展软件公司,整个企业的整合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明确和重要。Boomi是为数不多具有规模的独立云原生平台之一,可在整个组织中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和效率,帮助团队以更好更快的方式理解、共享和优化数据。我很高兴能与Boomi团队合作,为实现客户的利益而发展和扩展我们的平台。” 

Lucas的加入恰逢Boomi发展势头强劲的时期。公司7月份在集成平台供应商中创下了客户群规模居首的行业记录,并且最近新预订增长率同比增长了两倍。公司还迎来了三位世界级高管加入其董事会,分别是福特汽车公司前首席执行官Mark Fields、德勤前首席信息官Larry Quinlan和BeyondTrust首席执行官Janine Seebeck。 

Francisco Partners的Brian Decker和Andrew Kowal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Boomi已对产品创新进行了投资,加强了公司在自动化等领域的能力,并深化了公司在全球新市场和现有市场的影响力。随着公司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现在是将领导权移交给Steve的最佳时机,Steve在建立和扩展创新软件业务方面有着出色的往绩。” 

TPG的Art Heidrich和Nehal Raj继续道:“Steve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高管,以其充满活力的领导方式、独特的运营专长和强大的文化建设能力而著称。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相信Boomi团队将继续蓬勃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表彰并感谢David对Boomi做出的巨大贡献。” 

Meredith表示:“我为Boomi团队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从创纪录的客户增长到收获的众多行业殊荣,都证明了Boomi产品和人员的实力。” 

作为一家业界领先的跨国软件即服务(SaaS)公司,Boomi拥有成员超过10万名且日益壮大的社区,以及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领域首屈一指的全球系统集成商(GSI)阵容之一。公司拥有一个由大约800家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网络,其中包括埃森哲、德勤、SAP、Snowflake,并与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和微软等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Boomi作为美国发展最快和最具创新性的科技公司之一,最近入选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0强(Deloitte Technology Fast 500™)和《Inc.》5000强企业(Inc. 5000)榜单,还获得了年度公司和产品创新等两项国际史蒂夫奖(Stevie® Awards)、Globee®平台即服务(PaaS)金奖(Gold Globee® Award)、云服务技术Merit奖、2022年度云计算全球领导者Stratus奖(Stratus Award),并在《CRN合作伙伴计划指南》中获得了久负盛名的五星评级,该权威指南列出了通过IT渠道提供创新产品和灵活服务的行业领先技术供应商最值得关注的计划。另外,Boomi作为首选雇主荣获诸多奖项,包括最近入选《Inc.》杂志的最佳工作场所榜单。 

关于Boomi

Boomi致力于通过帮助每个人与世界万物建立连接,让世界更美好。作为基于云计算的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先驱、如今全球软件即服务(SaaS)类别的领先公司,Boomi在集成平台供应商中拥有规模首屈一指的客户群,以及由大约800家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网络,其中包括埃森哲、凯捷、德勤、SAP和Snowflake等。全球各大组织竞相选择Boomi屡获殊荣的平台来发现、管理和编排数据,同时将应用、流程和人员联系起来,以获得更好、更快的结果。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boomi.com。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智能系统软件提供商风河公司宣布,Wind River Helix虚拟化平台现已支持Intel Xeon D-1700和D-2700处理器,以及第11代Intel Core™处理器。

作为Wind River Studio的一部分,Helix平台是一个已通过安全认证的多核、多租户平台,支持多个独立的关键性等级。其设计目标适用于广泛的行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商用和军用航空电子设备

  • 进行通用操作系统(OS)整合以便缩减体积、重量和功耗,满足工业、医疗和汽车等应用环境的要求

  • 提供多种不同关键性等级组合以便在航空电子设备(DO-178C)、汽车(ISO 26262)、工业(IEC 61508)和其他相关标准认证的软件环境中运行不同安全等级的软件

Helix平台的重要功能包括:

  • True Type 1 hypervisor(不必托管在实时操作系统中,亦不需要特殊的服务操作系统)

  • 64位多核,充分利用先进的英特尔虚拟化技术

  • 单核与多核客户机

  • 组合并匹配32位和64位不必修改的客户机

  • 支持ARINC 653Application Executive(APEX)

  • FACE™3.1一致性

  • 多种设备模型,包括模拟、直通、共享或准虚拟化

  • 对并发客户机的数量没有限制(Linux、RTOS、白牌)

  • 久经验证的故障隔离和控制

风河首席产品官Avijit Sinha介绍说:“随着智能边缘的普及,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和工业等领域面临的独特需求和挑战越来越多。面向Intel Xeon D和第11代Intel Core™推出Helix平台,风河进一步扩大架构支持范围,以便满足计算密集型关键任务应用的苛刻需求。”

英特尔网络与边缘协同及航空市场总经理Tony Franklin表示:“法规不断演进,技术持续更新,应用软件的性能充满不确定性,跨行业关键任务、多核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性是至关重要的。与风河公司的合作有助于降低复杂度,确保信息安全性和功能安全性,同时也加快了产品上市速度。我们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英特尔实现最终用户创新的承诺。”

在最具挑战性的安全关键应用中,风河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企业用户以更便捷、更经济

有效的方式满足EN 50128、IEC 61508、ISO 26262、DO-178C和ED-12C等严格的安全认证要求。

风河公司的技术已在100多个型号的民用和军用飞机中800多项高安全性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有400多家企业客户在实用中验证了这些技术。风河坝公司正在推动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走向软件定义系统的时代。

Helix平台是Studio的一部分,这是一整套适用于关键任务智能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营和服务的工具集。

Intel Xeon D处理器为嵌入式和稳固的应用提供服务器等级的计算能力、基于硬件的安全机制和高带宽I/O,支持硬实时工作负载和极端温度范围,非常适合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业等行业中要求较高的应用。

第11代Intel Core处理器专为物联网应用而设计,在低功耗平台上提供了均衡的性能和响应能力,支持低延迟和时间敏感应用,能够在单一平台上运行多个工作负载,包括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应用。

如需Helix平台和Studio的更多资料,请联系风河(www.windriver.com/contact)。

风河简介

风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关键任务智能边缘软件提供商。40年来,风河一直甘当创新者和开拓者,推动着数十亿设备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最高级别的信息安全性、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风河公司的软件与专业技能不断加速汽车、宇航、国防、工业、医疗和电信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风河公司提供全面的产品集,并由覆盖全球的专业服务以及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提供支持。如需了解更多资料,请访问风河网站:www.windriver.com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5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