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手机发展

问:如今智能手机行业面临挑战,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经济发展相较此前不确定性更高,您认为明年哪些因素会促使人们购买新手机?

安蒙:首先,我认为智能手机是人们最形影不离的终端,并已成为数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经济发展如何,手机功能和性能的提升从未停止。我们已经看到了疫情期间使用智能手机保持生产力的用例,人们希望拥有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摄影功能和更快的速度。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会延续,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目前手机市场规模收缩,但是与新设计、新型号和新功能相关的研发活动并没有放缓。手机是最大的消费电子行业。无论如何,行业会继续发展下去。

问:明年以及未来几年,我们的智能手机能够实现哪些现在的手机无法做到的事情?

安蒙:有一项看不见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手机,那就是AI。在骁龙峰会上我们有多项全新发布,特别是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它最大的提升之一就是AI功能。现在的AI已经运用于许多不同用例和体验。如今,用户在智能手机上进行的各类操作,即使是连接至互联网这样的基本功能,都有AI赋能的5G连接能根据用户的任务和所在位置,以此确保用户享有最佳的联网连接。在影像方面,智能摄像头从用户拍摄的照片学习,持续改善摄影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很好的应用,如低光摄影。AI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曾经预测的功能开始变成现实。随着速率更高、时延更低的千兆社会逐步建设起来,我们开始看到更多新用例,游戏体验持续演进,主流游戏进入移动终端。从游戏开发者角度来看,很容易发现与主机游戏相比,移动游戏的潜在市场更为可观。尤其是在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办公的当下,一些生产力功能对于用户而言更加重要。总之,手机正在变得更强大,正在成为更好的计算机。此外,智能手机和PC的全面融合正在加强。

问:面对来自其它移动通信芯片厂商以及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的竞争,高通正采取哪些举措来助力业务成功?

安蒙: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点,也是高通公司的核心所在,高通一直被认为是引领移动科技创新步伐的公司,不仅在通信技术领域,而且在计算领域也是如此。第二点,目前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成熟的智能手机社会。人们对智能手机非常了解,对手机特性和功能感兴趣,拥有足够的信息去做购买决策。并且大家想要了解屏幕背后的科技。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凭借领先技术从终端厂商那里赢得业务,并且看到终端厂商的客户们——也就是消费者,也希望使用搭载骁龙的终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高通与三星签署的协议。现在,大家将在全球的Galaxy终端中看到骁龙的身影,包括欧洲等过去没有销售搭载骁龙平台的Galaxy的地区。

高通业务多元化策略

问:您曾说过,随着智能手机之外的其它类型边缘侧终端的扩展,高通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美元。在您看来,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外,高通在哪些终端上具备优势?

安蒙:业务多元化是高通的首要任务,目前公司面向智能手机开发的技术将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市场。除了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技术很自然地可以用于PC,为此我们与微软合作多年,努力实现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的规模化部署,这也是我们为骁龙本所做的持续努力。希望未来人们能够体验到面向PC的一些令人惊叹的新用例,比如我们曾展示过的由终端侧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PC体验。

在PC之外,我们认为下一个终端品类是通过XR和VR融合物理和数字空间的终端。然后就是汽车,汽车业务是高通业务多元化战略的一大亮点,虽然高通并不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汽车行业供应商,但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壮大了汽车业务。目前,高通拥有非常高的汽车半导体业务订单总估值。骁龙数字底盘也备受认可,被行业认为是真正的开放的、水平式赋能的平台,支持将汽车连接至云端,赋能数字座舱体验。简单来说,我们将手机的体验扩展到了汽车,此外,我们还提供智能驾驶和辅助驾驶技术。

但这还不是全部。展望未来十年,我们预计公司的潜在市场将增长至7000亿美元,我们看到了让每台终端都联网化和智能化的广泛物联网机遇,包括网络边缘接入,以及工业物联网、零售、制造、能源、医疗等行业的丰富终端。过去,这些并非高通的传统目标市场。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仅仅在工业物联网领域,高通就发展了五万家客户。我们为公司的转型倍感自豪,而且正稳步扩展潜在市场。

汽车业务

问:汽车行业对于高通也是相对较新的市场,最近您在汽车投资者大会上提到这相当于是高通在汽车领域的“毕业日”,您具体指什么?

安蒙:首先,高通一直被认为是提供真正的“数字底盘平台”的公司,具备提供全域支持的能力,这是我们在所有汽车行业供应商中的差异化优势,从覆盖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智能驾驶,到数字座舱和广泛的汽车连接解决方案。基于已获得的订单数量,以及汽车业务订单总估值达到300亿美元的速度,我们已成为最大的汽车产业供应商之一。这的确可以被称为“毕业日”。

问:与智能手机相比,汽车从设计到上市需要更长时间。从技术角度来看,有哪些创新是人们将在未来几年的汽车中看到、但目前尚未面市的?

安蒙:回顾过去几年,我们持续获得了大量数字座舱的订单。数字座舱与车对云连接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厂商与用户交互的方式。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汽车厂商不太了解最终用户,反而是经销商离用户更近。但现在,借助车内的多块屏幕和网联功能,汽车厂商能够直接与客户交流。过去几年我们设计的多代数字座舱平台,如今已经部署在众多车型中。有了精致的屏幕和强大的系统,我们可以将数字服务生态系统等更多技术带给汽车。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搭载骁龙座舱平台的新车型发布,我认为这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令人惊叹的转型。此外,我们还在不断开发ADAS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预计将搭载在2025年和2026年面世的车型中。凭借Snapdragon Ride平台,我们将为全部层级的汽车带来ADAS功能,我们也认为,最终ADAS需要像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一样普及。

问:汽车行业出现的另一大变化是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这为高通及所有的科技公司带来了哪些机遇?

安蒙:电动化转型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是推动汽车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加速器。因为当汽车制造商从使用内燃机转向开发电动汽车时,开启的是向全新架构的转型。无论是否是满足一体化车身需求的特殊底盘,都必须有一个滑板底盘,当把所有电池装载上去时,发动机的位置就会变化。当设计新车型的需求出现时,就加速了汽车未来数字架构的启用。高通在汽车电动化转型中又一次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势头。但高通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当汽车制造商们谈论电动汽车时,他们非常关注续航里程。同样,对于用户而言,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时也希望知道续航里程。我们不可能把服务器放进汽车后备箱,未来的汽车必定有计算需求,但同时也必须以非常高的能效来完成计算需求,否则这将切实地影响到汽车的能耗。我认为,高通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移动技术积累,能充分契合如今汽车行业的需求。

XR/元宇宙

问:另一项尚需时日、但正在成为现实的未来趋势是XR。有哪些信息可以帮助说服大家目前我们的确正在按照预期通往XR未来的道路上,而非仅是幻想?

安蒙:我们肯定是在走向未来的路上,但是技术发展是有周期的。需要指出的是,从纯功能性的手机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大家能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变革。因此,要回答您的问题,我想先谈谈最终目标,然后我们再往回看,就会很容易明白AR、XR和VR是多么有用。如果现在你和我各自有一副完全沉浸式的AR眼镜,那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您可以和我像现在这样在现实世界中交谈,或者我们其中一个能够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出现。想想现在我们的沟通方式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可以借助所有的协作工具进行沟通,比如Teams和Zoom。人们已经生活在视频通话的时代,为什么下一步不会是全息影像呢?

从手机通话这类基础应用可以看出,人们确实能够受益于完全沉浸式AR。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AR亲眼体验到世间万物的数字孪生。我们做过许多测试,结论是AR眼镜很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的伴侣,它的规模有可能同现在的手机一样大。我们看到生态系统正在发展,它需要技术、终端和内容。Meta为VR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目前Meta Quest已经拥有足够的群聚效应,可以让开发者创建内容。例如VR游戏,一些有趣的沉浸式游戏用例已经开始出现,或许下一步就是社交。但随着增强现实的发展,我认为人们将有能力持有更多终端,而更多终端将吸引更多开发者。紧接着我们将迎来转折点。目前在现有技术和实现AR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关键点是光学部件。我们需要技术,尤其是显示屏和光学部件的技术需要能够让AR眼镜变得像我们平时佩戴的眼镜一样。而目前如果在两边镜片各配置一个8K微显示屏的话,那么这个终端的价格至少需要2000美元以上。技术需要规模化,整个行业正在为之努力,规模越大我们就越有信心。我们的最终目标很明确,能够融合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终端终将出现。

5G+AI发展

问:这些技术通过哪些其他方式彼此促进?我们常常听到的5GAI,它们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5GAI除了成为热词,将如何助力我们迈向未来?

安蒙:5G解决网络拥堵问题,以千兆速率实时连接云端,赋能数字社会。当终端连接至云端时,可以做到完全实时同步。凭借如5G这样高带宽、低时延的连接,就如同像两个终端成为了同一个终端的不同部分。通过5G,我们可以普及计算,获取近乎无限制的云算力。此外,因为终端能够产生许多情境信息,通过AI加速器可以实现AI实时处理,并能够实时更新至云端,反之亦然。随着更多事物相互连接,越来越多的人将能够看到这些技术的用例,5G和AI正携手并进。我们认为,5G是AI的最大加速器。

问:5G是否仍要更多时间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我们能用5G做什么?

安蒙:我们对此态度很明确,我认为4G已经无法支撑现在的智能手机社会了。4G无法继续扩展和部署,用户无法获得更快的速度,因此不得不面对网络拥堵的问题。而5G正在解决这个问题,目前5G终端用户的每月数据使用量持续增长。但有一点很明确,5G部署需要时间。要实现一些新的效益,需要利用5G的全部功能,包括利用更多频谱。例如毫米波,其特别之处在于,毫米波是能够向用户提供高达800MHz带宽的唯一频谱。4G频段的带宽一般在大约10MHz、20MHz,一些情况下最高可达30MHz、40MHz。5G频段拥有从100到800 MHz的带宽。因此,我们需要部署一些新频段。当部署新频段时,毫米波部署更类似于Wi-Fi部署,需要更多站点,使网络更加密集、拓宽基础设施,这些部署都需要时间。我们仍坚信,毫米波频段属于关键基础设施,率先部署的运营商将享有很大的差异化优势,若不使用毫米波,则无法实现5G的最大潜力。

6G

问:我们已经听到了6G的消息,现在已经是谈论6G的时机了吗?显然,如您所说,标准规划需要时间,而现在人们可以了解在5G之后的下一步发展计划吗?

安蒙:说到底,我们在5G之路上甚至还没走到一半。5G Advanced即将到来,这将是下一个重要的5G技术升级,在手机之外也会带来许多新用例。但正如每代移动技术的发展周期,我们大约提前十年开始研发。高通确实拥有从事6G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的团队。虽然目前谈论6G为时尚早,但我可以给一点提示。如果让我描述所有网联终端的未来,我会这样描述:手机依然是与网络连接最紧密的终端。5G将为全部新用例提供网络连接,包括网联汽车等智能网联终端。6G则将帮助我们管理一个连接了各类网联终端的网络。无线行业肯定会有光明的未来,6G将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

问:迈向4G5G过程中有利的趋势之一是,标准越来越全球化。6G是否将拥有全球统一的标准?

安蒙:我们已通过4G和5G证明了统一标准具有压倒性优势,尤其当这一技术不再是移动行业独有,而是面向所有行业的时候,我认为未来仍旧会继续使用全球统一的标准。

中国市场

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且具有独特性。高通和骁龙如何在中国开展业务?高通在中国有什么新动态?

安蒙:我们对高通在中国的发展感到幸运和荣幸。在全球所有市场中,骁龙在中国享有最高的知名度,超过80%的智能手机用户都知晓骁龙。我们看到高通在中国的智能手机业务持续增长。随着公司业务向汽车和物联网扩展,我们看到这些业务在中国也在增长,我们有众多的新客户,包括中国新兴的电动汽车企业。我们对高通在中国的合作保持积极态度。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EE Times》与《EDN》出版集团ASPENCORE台湾与亚洲团队主办的第二届“EE Awards Asia亚洲金选奖颁奖典礼于128日举行,典礼汇聚来自半导体及电子产业的优异企业代表。益登科技荣获企业奖——金选潜力标竿,与业界佼佼者共享荣誉时刻。

益登科技领奖合照.jpg

亚洲金选奖除了向工程师征求提名候选名单、由EE TimesEDN专业技术媒体及科技人士评选外,亦开放企业主动报名及网络投票。奖项设置分为台湾和亚洲两大区域,涵盖企业奖、产品奖、新创奖、人气奖和推荐奖五大项目,共计22个奖项。本次评选活动吸引了多达137家企业报名,共同角逐最优秀、创新、或具潜力的企业及产品代表。

益登很荣幸入围决选名单,并在媒体、工程师及网络票选的肯定中获选台湾区企业奖金选潜力标竿。益登科技副总经理郭政义代表出席领奖,他表示:有幸与众多顶尖企业并肩角逐已是难能可贵,能获奖更是锦上添花,感谢业界给予的肯定,使我们始终保持奋进,很高兴能代表益登领取此份殊荣并分享与所有同仁。

根据主办单位调查,工程师心目中最具潜力的技术为5G/ORANWi-Fi 6E/7USB 4.0,而趋势话题则以边缘计算、数字转型、元宇宙最被看好。未来益登也将继续在5G、网通、数据中心及电源领域的发展,强化供应链韧性,为客户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为产业贡献一己之力。

关于益登科技

不仅是元器件代理,更是您的理想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益登科技成立于1996年,为亚洲卓越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设立于台北,为亚太区以至全球的ODM/OEM客户、原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益登科技多年来深耕各项应用领域,引领潮流之先,涵盖的产品应用范围包括便携式/穿戴式产品、有线/无线通信、物联网、汽车、机器人、医疗、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在光电、数字、模拟、混合信号等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方案,可作为原厂、客户、合作伙伴之间沟通的良好桥梁。

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www.edomtech.com.cn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A Elektro-Automatik GmbH & Co.KG 是一家从事直流电源研发与生产的世界级制造商,最新推出了 60 kW 和 30 kW EA-PU 10000 可编程直流电源、EA-PUB 10000 可编程双向直流电源和 EA-PUL 直流可编程回馈式电子负载。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测试、半导体晶圆制造设施中的熔炉供电、电化学电解加工和光伏逆变器测试。新产品前面板不带触摸显示屏,适用于需要大功率的生产自动测试系统和自动流程控制系统。

60 kW 系列产品的最大输出电压等级从 360 V 2000 V不等,相应最大输出电流等级从 480 A 80 A 不等;30 kW 系列产品的最大输出电压等级从 60 V 2000 V 不等 ,相应最大输出电流等级从 1000 A 40 A 不等 。总体而言,60 kW 系列包括 21 个型号,30 kW 系列包括 29 个型号,支持工程师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理想型号。功率容量增加,使工程师得以减少大功率系统所需的电源仪器数量,从而节省宝贵的机架空间,并在减小占地面积的同时提供更大功率。

EA Elektro-Automatik 6U 电源提供 60 kW 的功率,4U 电源则提供 30 kW 的功率,实现最高可用功率密度。EA Elektro-Automatik 首席执行官 Markus Schyboll 指出:“凭借新型 60 kW 30 kW 工业系列仪器,EA Elektro-Automatik 推出节省空间并卓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并将安全性和最低拥有成本作为优先考量。我们的所有型号都拥有过流、过压、过功率和过热保护功能,我们的新型双向可编程直流电源和回馈式电子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0.99,并可将高达 96% 的吸收功率回馈到电网。”

支持容量高达 3.84 MW 的系统

测试工程师可以使用主总线和辅助总线(以前称为主从总线)并联多达 64 10000 系列电源和负载,实现用一台仪器控制系统内的所有仪器,且系统并联功率可达到 3.84 MW。该系统可由 EA 10000 产品系列的仪器型号以任何形式组合而成。每台仪器所具有的电隔离特性的共享总线接口可确保所有仪器安全分担负载要求,从而使系统内的仪器不致过载。

节省设备成本和机架空间

一个机箱的容量达 60 kW,使工程师能够减少大功率系统所需的电源仪器数量,同时节省大量资金成本和宝贵的机架空间。此外,取消前面板显示屏可进一步节省资产设备成本。

所有型号的操作均可实现无缝切换,节省测试开发时间

所有 10000 系列设备均基于相同的固件运行,并拥有相似的输入与输出特性。构建需要多个电源仪器的测试和控制系统时,通用的编程和用户界面节省测试开发与设置时间。

凭借真正的宽范围输出特性,在一台设备中获得更大的电压和电流容量

所有 10000 系列仪器均利用宽范围输出(如果是电子负载,则为输入)特性。相较于拥有传统矩形输出/输入特性的电源或负载,宽范围特性使仪器能够在较低电流下获得较高电压容量,并在较低电压下获得较高电流容量。此外,拥有宽范围输出/输入特性的仪器可在很大一段运行区间提供/接受全功率输出。这与拥有矩形输出特性的仪器形成对比,后者仅在其最大电压和电流下实现最大功率。不同于提供宽范围功能的同类仪器,对测试工程师而言,EA 真正的宽范围输出能力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更宽范围的电压和电流,使工程师能够测试更多应用而无需增设电源或电子负载。

选配内置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用以模拟电源设备并创建交流 + 直流信号

EA-PU 电源、EA-PUB 双向可编程直流电源 EA-PUL 电子负载能够与内置的全函数发生器(软件选项)配合使用,从而生成基于直流偏置的复杂信号,并模拟如太阳能电池、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不同设备的特性。特殊功能函数支持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EN 50530 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测试,以及基于 LV123-LV124- LV148- 标准的测试序列,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和系统。可选的函数发生器无需将外部波形生成设备与 EA Elektro-Automatik 设备安全互连,使模拟不同设备以及创建输出(或输入)序列的任务得以简化,从而符合关键测试标准。

易于与 PC 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通信

无论是在个人电脑控制的测试系统或 PLC 控制的工业流程中,10000 系列都可高效运行。工程师可利用 SCPI ModBus 编程模式轻松地对仪器执行编程。10000 系列仪器拥有一组可扩展的电隔离特性的接口。标准接口包括以太网、USB 和模拟量接口,可选接口包括 CANCANopenRS-232ProfibusModBusProfinet EtherCat

关于 10000 工业系列的更多信息,请前往 https://elektroautomatik.cn/products/series-ea-10000-industrial/ 查询。

1.jpg

纯粹而强大:全新 EA-10000 工业系列,其 6U 电源提供 60 kW 的功率,在一个机柜中则可提供高达 300 kW 的功率。效率强大,适用于大功率应用场景。

关于 EA Elektro-Automatik

EA Elektro-Automatik Group (EA) 是欧洲领先的研发和工业用功率电子产品供应商。

在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菲尔森市的德国总部,逾 300 名具备专业资质的员工致力于研究、开发并生产用于实验室电源、大功率电源适配器及传统型和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的高科技设备。EA 制造的功率电子产品应用极其广泛,这也是其最大优势。这些设备应用于诸多领域,无论从动力电池到燃料电池技术,再到风能和太阳能,还是从电化学与加工技术,到电信,皆契合客户需求。

数十载的研发成果和经验不断汇聚成新的解决方案。自动化测试系统配备专门开发的软硬件,确保产品品质始终如一。生产流程灵活可变,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作为一家中等规模企业,EA 的生产基地位于德国,并且在中国和美国设有分公司,在西班牙设有销售办事处,合作伙伴网络遍布全球。价值共享、相互尊重、开放沟通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

公司成立于1974年,创新为本的传统延续至今。从开发简单的电源适配器开始,始终坚持技术领先的发展理念。EA 为各种应用提供高度专业化电源系统,通过卓越技术实现节能和资源保护,扩展应用范围,从而推动功率电子产品的未来发展。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12月7-8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2第三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普莱默作为展商在此次会议上与大家见面,与现场的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收获颇丰。

2.jpg

3.jpg

此外,普莱默还获得“OBC&DC/DC优质供应商”的荣誉称号,也表明了行业内对普莱默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等的高度认可。未来普莱默会继续深耕专业领域,专注于研发与创新,为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4.jpg

2022第三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电驱动系统集燃油汽车中发动机、ECU电控单元、变速箱的作用于一体,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电驱动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结合整车开发需求与电驱动系统关键属性,电驱动系统将朝集成化、平台化、高压化等方向发展。

深度技术变革的背后,是众多优质企业和从业者在电驱动及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力与攻关。未来,电驱动市场将持续增长。而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软件算法争先等趋势下,电驱动企业也必须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寻求性能上的差异化。

在此背景下,2022年12月8日,盖世汽车在上海举办「2022盖世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优质供应商」授予仪式,综合考虑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反响与企业的发展潜力,为电驱动系统、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功率模块、OBC&DC/DC、高压绝缘材料、电驱动装备及设备等细分领域的67家企业颁发「2022盖世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优质供应商」证书,并收入「2022盖世汽车优质供应商推荐名录」。

通过发掘有潜力的优质企业,盖世汽车将伴随汽车行业走入智能电动时代,紧追技术、生产模式的革新,助推产业升级。

关于普莱默

普莱默电子总部位于西班牙,成立于1962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专业从事电子元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专注于研发与创新,深入推进了工业4.0,包括电动汽车、VR、M2M、和物联网等。

我们的产品组合包括RFID天线(全球领先水平)、电源变压器、电感器、AR/VR运动跟踪传感器、电流传感器、EMC滤波器和PLC器件等。除了广泛的标准器件外,普莱默也根据最新技术设计并定制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的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的工作。

在全球,普莱默拥有超过6个研发中心和5个工厂,服务网点遍布36个国家和地区,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60年以来,得益于对卓越业务、工程支持、可靠交付和产品质量的坚定承诺,普莱默电子一直被评为优质供应商。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深势科技使用阿里云弹性高性能计算和oneAPI分析并优化模拟平台的计算性能。

采用英特尔®硬件、oneAPI以及阿里云弹性高性能计算(E-HPC)平台服务,深势科技(DP Technology)优化了模拟工作负载的性能。

1.jpg

深势科技是全球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算法领域的先驱,该公司开发的Hermite®和Bohrium®平台可大幅提高从医药和材料行业到学术界各类实验室的生产力。对于LAMMPS(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平台而言,工作负载需要模拟纳米簇、金属、聚合物等材料以及生长、切割和融合等动态过程。

LAMMPS工作负载因固有的模拟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动态而极具挑战性。为了运行LAMMPS工作负载,深势科技将阿里巴巴弹性高性能计算平台服务和英特尔硬件组合使用。在利用英特尔® oneAPI DPC++/C++ 编译器和英特尔® MPI 库进行优化,并使用英特尔® VTune Profiler(在英特尔®oneAPI Base Toolkit和英特尔®oneAPI HPC Toolkit中提供)进行性能分析后,深势科技将LAMMPS工作负载的性能提升了16.2%。在调优进程和线程组合后,与使用GCC与MPICH的原有深势科技代码相比, 性能则提升了大约 45.2%。

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产品经理陶锦中表示:“弹性高性能计算为个人用户、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公共机关提供了一个快捷、灵活且安全的云计算平台。结合英特尔oneAPI工具包,弹性高性能计算可以帮助客户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构建一个高效的分析计算平台。”

阅读完整案例,请访问:阿里云弹性高性能计算平台和深势科技:一次成功的弹性高性能计算云合作

配置细节

数据来源:深势科技对弹性高性能计算的内部评估。

测试日期:性能结果基于阿里巴巴截至 2022 7 19 的测试。英特尔不控制或审计第三方数据。在评估数据准确性时,请参考其他信息源。

配置细节和工作负载设置: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8369B CPU @ 2.70GHz32v CPU(s) 64G内存,40G ESSD云盘。LAMMPS配置文件:LAMMPS的默认配置文件。发布日期:2022623日,迭代次数(iteration count):2M,测试的进程数和线程数:32P1T16P2T8P4T。用于比较的编译器:GCC-10.2和英特尔(R) oneAPI DPC ++/C++ Compiler 2022.0.0 2022.0.0.20211123)。性能评估指标:执行时间。

注意事项和免责声明

实际性能受使用情况、配置和其他因素的差异影响。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基于测试的性能结果基于配置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无法反映所有公开的更新信息。详情请参见配置部分。任何产品或组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您的成本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英特尔不控制或审计第三方数据。在评估数据准确性时,请参考其他信息源。

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支持的硬件、软件或激活服务。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UV南德为哪吒汽车出海增添新动力

日前, TU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哪吒汽车颁发了针对造车新势力企业的TUV南德国内首张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证仪式于哪吒汽车上海总部举行,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先生,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庆丰先生及TUV南德大中华区管理服务部高级经理丛瑛女士等双方领导出席该活动。

1.jpg

TUV南德丛瑛(左一)向哪吒汽车彭庆丰颁发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哪吒汽车坚信只有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方能行稳致远。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此次经过7个月的体系导入及整合,哪吒汽车一举通过TUV南德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并获得证书,这意味着哪吒汽车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满足国际标准要求,为哪吒汽车从容应对海内外的信息安全要求和合规挑战夯实了坚实基础。

颁证仪式现场,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表示:“国际权威认证是检验哪吒汽车体系化发展的‘试金石’。此次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哪吒汽车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具备了一流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未来不仅能为保障公司内部各项业务的信息安全打好了坚实基础,能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高效率、安全的汽车产品和服务,为哪吒汽车的出海增加新动力。”

TUV南德大中华区管理服务部高级经理丛瑛说到:“此次授予哪吒汽车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也是TUV南德向造车新势力企业颁发的国内首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里,TUV南德见证了哪吒汽车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实施到持续改进,也见证了哪吒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腾飞。”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未来哪吒汽车将继续携手TUV南德,共同发挥技术与专业优势,深入开展全球领先的信息安全建设各项工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

关于哪吒汽车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及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哪吒汽车作为旗下产品品牌,致力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坚持为人民造车的初心、科技平权的价值观,推动电动汽车不断进化,引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目前,哪吒汽车品牌向上、向新,“进城出海”快速推进。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5,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22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全新的线上方式举办,大会以“聚力融合创新 共谱数智华章”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中国移动十年来数智化合作创新成果,吸引了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软通动力作为中国移动携手同行的紧密合作伙伴,惊艳亮相本次大会云展厅,展示诸多创新5G数智化产品。

1.jpg

软通动力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一直是中国移动紧密的合作伙伴与核心供应商。在与中国移动并肩共进的15载间,双方在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等领域形成了有效互补,并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制造、数字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云上展览 沉浸式科技盛会:此次大会采用沉浸式元宇宙方式观展,在全景式云展馆,软通动力集中展示了在数字教育、数字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终端、云计算领域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参观者通过大会线上平台体验360°云端观展,畅游云端科技盛会。

全栈式服务 激发“5G+”新动能:长期以来,软通动力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与高质量的服务成果,着力打造转型咨询+产品创新与开发+应用集成+交付支持+智能运维”全栈式数字化服务能力,已在“5G+数字教育”、“5G+数字农业”、“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汽车”、“5G+智能终端”、“5G+云智能”等领域取得亮眼成果。更以信创产业高速发展为契机,在基础软硬件、云平台、信息安全等方面深度布局。不断挑战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难点、堵点,以数字创新技术为牵引,不断创优转型生态,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产业数字化已进入发展“快车道”,更好地将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相融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软通动力将在数字战略指引下,变革突破、行稳致远,以5G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牵引,不断为更多行业客户创造价值。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Qorvo®, 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将在 CES®2023 (#CES2023) 上展示其最新的物联网 (IoT)、智能家居、5G、Wi-Fi、超宽带 (UWB)、传感器和电源产品。Qorvo 技术能够为消费电子、通信、宽带和汽车/ EV 等众多应用提供更高的数据容量、可靠且持续的在线性能,以及低延迟。相关产品将于 1 月 5 日至 8 日的 CES 期间,在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会展中心的 51216 号 Qorvo 展位上展出。

1.jpg

Qorvo 将在 CES 上展示可实现出色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无缝访问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满足当今和未来的通信和电源标准。部分示例:

实时 UWB 解决方案展示高精度实时定位、安全无缝的门禁控制、人员/物品查找、存在检测解决方案,以及来自 Qorvo 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包括可穿戴设备、标签、信标、门禁卡等。

智能家居连接解决方案利用 Wi-Fi 6E/7 的更高容量优势,以及基于新的 Matter标准、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和 Thread 的无缝 IoT 网络。

人机接口 (HMI) 传感器改变了用户的移动设备、汽车和消费电子设备应用体验。

适合白色家电、电源工具和园艺工具、可穿戴设备和互联家居应用的电源解决方案

车联网技术支持车对万物 (V2X) 通信、5G 和 LTE、Wi-Fi、SDARS eCall 和 GPS。

Qorvo 连接和传感器业务总裁 Eric Creviston 表示:“Qorvo 让消费电子设计人员和制造商能够更轻松地在其产品中实现先进的通信、人机接口和电源管理功能。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们为全球客户提供当今技术的所有优势。”

有关 Qorvo 将在 CES2023 上展示的创新技术的更多信息,以及在展会上安排会面和访谈的链接,请访问 https://www.qorvo.com/newsroom/trade-shows/ces-2023

关于Qorvo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长期坚持提供创新的射频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加美好的互联世界。我们结合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以系统级专业知识和全球性的制造规模,快速解决客户最复杂的技术难题。Qorvo服务于全球市场,包括先进的无线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和防空雷达及通信系统。我们在这些高速发展和增长的领域持续保持着领先优势。我们还利用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推进5 G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其他新兴的应用市场以实现人物、地点和事物的全球互联。访问www.qorvo.com了解Qorvo如何创造美好的互联世界。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Amazon QuickSight Q 新功能让客户能够预测并追问预测依据

  • 自动数据准备新功能让客户可以更快地使用 Amazon QuickSight Q探索数据价值

  • 分页报表新功能让客户可以使用熟悉的 Amazon QuickSight 界面轻松创建和分享对业务至关重要的运营报表

  •  Amazon QuickSight内存引擎现在支持10亿行数据,可以更方便、更快速地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 客户现在可以通过编程方式创建、管理和编辑Amazon QuickSight控制面板和报表,加速既有系统的迁移

亚马逊云科技在2022 re:Invent全球大会上发布五项Amazon Quicksight全新功能,帮助客户简化BI(商业智能)运营。Amazon Quicksight是云上备受欢迎的无服务器BI服务。此次发布扩展了自然语言查询功能Amazon QuickSight Q,它可以支持预测并追问预测依据,并能够自动准备数据,从而帮助客户更方便、更快速地开始使用自然语言提问。此外,客户现在可以创建和分享分页报表和交互式看板,直接在Amazon QuickSight中对十亿行数据集进行快速分析和可视化,并且能够以编程方式创建和管理BI资产,加速从既有系统的迁移。此次发布的新功能与Amazon QuickSight的可扩展性和按需付费定价相结合,让客户可以赋能终端用户对数据进行理解和可视化,获得洞察和预测而无需掌握专业技术。要开始使用Amazon QuickSight,请访问 aws.amazon.com/quicksight

 “当前的组织由众多具有不同技术水平的利益相关者组成,他们都需要获得关键业务洞察,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分享其认知。”亚马逊云科技分析副总裁G2 Krishnamoorthy表示,“为此,超过10万家客户使用Amazon QuickSight来满足其BI需求。此次发布使Amazon QuickSight更加直观、灵活,更易于访问,同时通过为云端构建的全面、快速的服务简化了BI操作。无论终端用户想使用自然语言查询来预测销售,分发关键运营报表,在高流量网站中嵌入分析,还是可视地分析海量数据集,我们都会不断地代表客户进行创新,提供先进的BI功能,大规模地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

当前,各企业都收集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希望使用这些数据做出明智决策,发现业务趋势,提高效率。为了帮助员工将数据转化为行动,企业必须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分页报表、交互式看板和嵌入式分析等多种格式,让广泛的受众能够访问这些数据。Amazon QuickSight是专为云而构建的流行的无服务器BI服务,帮助3M、Best Western、Bristol-Myers Squibb、Capital One、Comcast、Experian、Guardian Life、麦当劳、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TT DOCOMO、西门子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等客户实现了上述目标。Amazon QuickSight仅在过去一年就增加了80多项功能,让客户能够更轻松地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整个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业务洞察。此次发布进一步增加新功能,以帮助客户迁移上云,在云中整合BI项目。

  • 使用Amazon QuickSight Q预测并追问预测依据的功能:Amazon QuickSight Q使用机器学习让任何用户都能以自然语言提出有关业务数据的问题,并在几秒钟内获得可视化的准确答案。Amazon QuickSight Q让任何没有技术专业知识的人都可以探索历史趋势和数据指标,让用户能够从支撑其看板和报表的数据中获得新的洞察。例如,销售用户可能会问,“去年在哪里销售的商品最多?”,或者财务用户可能会问,“与目标相比,实际收入是多少?”,许多用户想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以了解不同指标的根本原因,或者对潜在增长建模。借助Amazon QuickSight Q的新功能,如果历史模型成立,业务人员现在就可以针对项目指标进行预测提问,并且可以追问理由,以查看特定结果受哪些历史数据影响。例如,销售经理可能会询问“预测办公椅在加州的销售情况”,Amazon QuickSight Q会根据先前指标的模式提供销售预测,自动考虑季节性和异常数据。销售经理可能会追问“为什么上个月销售额增加了?”,在几秒钟内,Amazon QuickSight Q会总结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这样,业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潜在因素,并且可以做出更多数据驱动的、决定未来结果的决策。这一新功能现已向所有Amazon QuickSight Q客户提供,不需要额外付费。

  • Amazon QuickSight Q自动数据准备功能:Amazon QuickSight Q的这项新功能可以自动推断语义信息并将其添加到数据集,从而将BI团队为自然语言查询准备数据所花费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当前,为自然语言查询准备数据时,BI团队必须手动将针对BI看板或SQL查询优化的简化表达和缩写翻译成常用的业务术语(例如cust ID翻译成“客户编号”)。Amazon QuickSight Q的自动数据准备功能使用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从客户现有的看板和报表等数据资产中进行学习,在几分钟内为每个新数据集预配置业务术语,从而减少开始查询数据所需的时间。例如,流媒体服务可以使用Amazon QuickSight Q自动数据准备功能,通过已经存在的看板为数据集预配置业务术语。之前的看板可能包含了按客户类别、客户编号和地理位置划分的付费用户信息。如果营销经理准备规划一个发布活动,他们可以问,“我们在洛杉矶有多少付费用户?”,Amazon QuickSight Q将返回精确的结果。Amazon QuickSight Q自动数据准备功能现已向所有Amazon QuickSight Q客户提供,不需要额外付费。

  • 为云构建的分页报表功能:分页报表提供格式化的、可打印的数据摘要。企业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广泛分享关键运营信息,例如每日交易摘要,以及给业务人员(如高管、经理和一线员工)的周报。虽然许多组织采用了现代化的BI产品,但这些工具缺乏创建和分享分页报表的能力。因此,客户通常需要维护多个系统,一个用于满足现代BI需求,另一个旧系统用于做分页报表。这些本地系统可能需要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基础设施维护、刚性的许可费用以及专门的维护资源,其中包括在两个系统间复制数据集。借助Amazon QuickSight分页报表,客户现在可以使用熟悉的Amazon QuickSight界面,在云中创建、使用和管理分页报表,从而消除本地系统孤岛带来的成本和复杂性。BI团队可以使用Amazon QuickSight的点击式看板和报表创作界面,在几分钟内创建和发布报表,无需学习新工具或管理基础设施。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在Amazon QuickSight中查看报表和交互式看板。Amazon QuickSight分页报表功能现已作为附加组件提供给所有Amazon QuickSight企业版客户。

  • 简单快速地分析大型数据集的分析功能:Amazon QuickSight的超快并行内存计算引擎(SPICE)可大规模提供闪电般的性能,每周处理上亿次查询,每小时平均处理数十万亿条记录。当前,SPICE使组织中的数千名用户能够同时执行快速、交互式分析,无需搭建或管理基础设施。虽然SPICE支持多达5亿行的数据集,但是客户此前如果想要使用Amazon QuickSight丰富的可视化功能探索更大的数据集,就不得不依赖数据工程师在Amazon QuickSight和其它数据存储(如 Amazon RDS、Amazon Redshift或其他数据仓库)之间手动编排数据,很难对非常大的数据集进行快速的存取和分析。现在SPICE可以支持十亿行的数据集,客户可以更轻松地连接到数据存储并将数据提取到SPICE。终端用户现在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直接在Amazon QuickSight中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无需协调工程团队在服务之间手动编排数据。这一新功能现已向所有Amazon QuickSight企业版客户提供。

  • 以编程方式快速迁移上云的功能:Amazon QuickSight扩展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功能现在允许客户以编程方式创建、管理和编辑BI资产(如看板、分析和报表),帮助加速和简化从本地既有系统的迁移。当前的BI工具缺乏对看板和报表的完全编程访问,迁移到云上BI产品变得非常复杂。要迁移上云,客户可能需要从头开始创建数以万计的看板和报表,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一障碍阻止了许多企业从既有系统迁移上云。通过API访问看板和报表的底层数据模型,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像对待软件源代码一样对待这些资产,实现完全的编程部署、同行代码审查和所有更改可审计。编程访问看板的功能现已向所有Amazon QuickSight企业版客户提供,无需额外付费。

纳斯达克是一家服务于资本市场和其他行业的全球科技公司。“Amazon QuickSight Q改变了游戏规则,使高管、销售和数据工程团队能够即时从数据中获得答案。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团队希望在仅仅提供历史趋势或当前数据快照之外的维度了解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预测趋势。”纳斯达克北美市场产品经理Michael Weiss表示,“Amazon QuickSight Q追问预测依据的新功能将帮助我们的用户了解对关键指标变化贡献最大的主要维度和数值,而预测功能将帮助我们的用户探索前瞻性洞察,例如不同细分市场和客户的未来收入和市场份额增长。Amazon QuickSight Q的这些新功能将帮助我们加速建立商业智能,通过完全自动地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帮助最终用户实现自助式服务,无需分析师构建模型和分析。”

西门子是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西门子,我们通过SaaS解决方案为全球的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支持。运营报表一直是确保我们所有客户详细了解审视其组织运营状况的关键。尽管多年来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始终面临着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的挑战。”西门子产品经理 Massimilliano Ponticelli表示,“我们很高兴Amazon QuickSight现在内建了分页报表功能,让我们可以使用单一界面生成交互式看板和运营报表。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简化运营,并且确保客户能够全面审视其业务的各个方面。”

Capital One是一家领先的金融机构,专门从事信用卡、汽车贷款、银行业务和储蓄账户业务。“我们所有业务线的众多团队都依赖Amazon QuickSight来确保用户及时获得洞察,以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既有直接使用Amazon QuickSight的情况,也有将Amazon QuickSight嵌入到业务应用程序的情况。”Capital One数据消费平台企业总监Latha Govada表示,“我们乐于见到Amazon QuickSight分页报表功能,它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了使用所需数据的更优选择,而无需使用分离的产品。以编程方式创建和管理看板的能力还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实现BI运营自动化。我们喜欢Amazon QuickSight的创新步伐,每次更新都让我们的团队变得更加敏捷。”

日产汽车(NISSAN是一家国际汽车公司,销售日产、英菲尼迪、达特桑品牌的汽车。“随着我们扩大看板和报表的使用范围,在整个公司针对联网汽车分享数据驱动的洞察,依靠人工部署BI资产变得越来越难,耗时且容易出错。”日产汽车研发、数据科学和全球 IT 副总经理Daisuke Hyodo表示,“作为一个敏捷的数据和分析团队,我们很高兴能够使用Amazon QuickSight扩展的API功能,以编程方式管理我们DevOps管道中的分析和看板资产。这将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推动变革,迅速地与我们的最终用户分享有价值的洞察。”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0个地理区域的96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特瑞仕半导体株式会社(日本东京都中央区 董事总经理:芝宫 孝司 以下简称“特瑞仕”)与 韩国SK集团所属YES POWERTECHNIX CO.LTD.(以下简称“YPTX”)就以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的功率半导体业务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扩大相互业务,共同开拓SiC市场,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上提升两家公司的品牌产品。双方就以下四项达成了基本协议。

1)相互合作采购和转售双方品牌下产品(OEM、ODM)
2)有效活用双方公司保有的资源(人力资源、测试和制造设备)
3)协同开发产品
4)双方产品的联合营销和销售合作

YPTX是韩国一家对SiC器件(二极管和晶体管)具有从设计到制造能力的领头公司。除总公司之外,在韩国设有研究实验室和生产线. 以年数万片规模生产150mm SiC晶圆,并支持SiC 器件的制造、销售和代工服务。
特瑞仕及其子公司 Phenitec Semiconductor Co., Ltd. 开发功率半导体并推向市场,通过与 YPTX合作,特瑞仕将加强SiC器件的开发以及扩展其产品阵容。
1.jpg
YPTX:SiC MOSFET(Wafer)/SiC-SBD
关于Yes Powertechnix

业务类型开发与制造
主要产品SiC(SBD,MOSFET,Module)
重点市场【Home Application】
PFC/ Power Supplies、Electronic Appliance & Computing、(<500W, UPS 1~10KW)
【X-EV、Industrial】
Inverter & Converter、xEV & PV(2~240KW)、Motor Control & Wind Power(~1MW)


YES POWERTECHNIX专注于SiC功率半导体,包括SiC二极管SiC MOSFET和模块。YES POWERTECHNIX旨在通过提供各种SiC功率半导体产品和代工服务,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并扩大环保能源的使用。YES POWERTECHNIX 是SK Inc.的子公司,而SK Inc.是SK Group的战略投资部门,SK Group是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旗下公司在半导体、能源和生命科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ypt.co.kr/en/
2.jpg
媒体相关咨询

  • 特瑞仕半导体株式会社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新川1-24-1 DAIHO ANNEX 6F
    TEL:+81-3-6222-2861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