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UiPath北亚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邹作基

刚刚过去的2022,许多市场、行业和地区在开展业务的方式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参与不断进化的数字化市场,进而建立自身数字优先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UiPath委托IDC进行的《2022年亚太地区(含日本)自动化调研》显示,亚太地区企业的平均收入中至少有65%来自数字产品、服务或数字化体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准备迎接精通数字技术的客户,亚太地区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内争相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业务优化、改善客户体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当今的生产力、质量和合规性压力促使亚太地区的制造企业不断加速自身的数字化成熟度。自动化让制造企业能够简化操作、提高效率、应对各种干扰,实现可持续运营。对自动化的需求显而易见:许多制造企业正在稳步对其进行投资布局,以期加速自动化进程。IDC预计,到2025年,14%的亚太地区企业有望成为自动化先锋。

1.png

自动化在后疫情时代的角色

为了满足生产力、质量及合规性要求,亚太地区制造企业一直在加速数字化的应用。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希望在业务运营中利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远程功能,提供管控和合规性监测、设备/资产监测的高质量数据,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预计未来三年,将有14%的亚太地区企业实施企业级RPA部署。同样,未来三年,67%的企业将在其全部自动化部署中的20%以上使用智能流程自动化(IPA),以应对高业务绩效、新客户期望和人才短缺的压力。

此外,劳动力制约因素、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疫情的残余影响将迫使许多企业在自动化系统方面进行更多投资,这些系统可以部署在仓库和配送中心,以补充人力。亚太地区约60%的供应链组织将优先考虑自动化投资,从而将生产率提高 20%

另一方面,亚太地区82%的制造企业认为,自动化是提高生产力、效率和协作的关键。以总部设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东风日产为例,作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一部分,东风日产采用了自动化解决方案,为重复性数字化任务实现自动化。通过利用RPA软件,东风日产建立了一个跨职能的企业级卓越中心团队,涉及部门包括数字化转型办公室、IT部门以及各个业务部门。该公司已在八个关键业务领域部署了RPA,涵盖了271RPA流程,这使得他们每年节省工时26个人年,自动化总参训规模达到1081人。采用RPA民主化可以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简化重复性任务,将新的技能组合应用于改善其他领域的业务运营。

此外,IDC报告强调,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寻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功能的自动化,因为预计超过30%的亚太地区企业将优先考虑这些用例的自动化。未来两年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化产品和运营的能源效率,在运营中纳入循环经济原则(维修/再制造/回收),减少浪费和提高成本效益,并将负责任的采购原则纳入供应链。到 2024 年,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将有40% 的主要企业将把可持续发展完全纳入到自身运营之中。

利用自动化为制造业实现规模效益

尽管到目前为止,亚太地区制造业采用自动化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更多的企业正在稳步对其进行投资布局,以期在未来三年内加速自动化进程。制造业需要像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这样的颠覆性技术,它可以帮助企业专注于产品创新和核心优势,而不是那些重要但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相结合,则可以实现更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如预测性维护、价格预测和质量控制。具备这些能力将帮助制造企业实现规模效益,改善客户和员工体验,并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全面自动化企业TMFully Automated Enterprise TM)为愿景,即企业使用自动化来释放最大潜力。UiPath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帮助所有组织迅速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应用的不断发展,关于太阳能利用、转换的相关产品,尤其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过去,这些产品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测试,受制于气候条件,因此存在测试周期长、数据的可重现性差等不足。太阳能模拟器是模拟太阳光谱和光强的一种光源设备,可以在高精度拟合太阳光谱分布的前提下,实现不同的太阳辐照度等条件,满足测试研究对太阳辐照的特殊需求。使用太阳能模拟器能够克服气候多变性所造成的不便,全年24小时在室内对太阳能产品进行测试。

太阳能模拟器概述

1、太阳能模拟器简介

太阳能模拟器是在室内环境中模拟不同大气质量条件下、太阳光辐照特性的试验平台或定标设备。一般来讲,太阳能模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稳态模拟器,主要由光源、冷却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滤光器等组成,多用于单体太阳能电池板与小型设备的测试。另一类是脉冲模拟器,由一个或多个长弧脉冲氙气灯组成。该种模拟器的辐照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均匀性非常好,经常用于大尺寸设备的测试。在太阳能技术的不断推进下,近几年各种大面积太阳能模拟器被陆续开发出来,其辐照面积可达2-5平方米,辐照度均匀性与辐照度稳定性等指标也控制得很好,主要应用于各种太阳能技术的测试方面。如下图1所示。

图片1.png

1 太阳能模拟器

2、太阳能模拟器性能指标

太阳能模拟器的性能指标一般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总辐照度、辐照光谱匹配度、辐照均匀度与辐照稳定度。

总辐照度

太阳能模拟器的总辐照度是指太阳能模拟器能够在测试平面上提供的最大辐照度值,一般来说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对总辐照度的要求也不同。

光谱匹配度

太阳能模拟器的光谱匹配度是指太阳能模拟器的光谱辐照度分布与太阳光的标准光谱分布的匹配程度,一般用太阳能模拟器在每个波长范围内辐射的能量百分比与标准太阳光在同样波长范围内辐射的能量的百分比的比率表示。太阳光标准光谱辐照度分布情况见图2。

图片2.png

2 标准光谱辐照度分布

辐照均匀度

太阳能模拟器在照射光伏板时,如果辐照不均匀会使得被照射的光伏板面上各区域接收的辐照不相同,而我们通常假定自然光是平行光,当不均匀度超过一定的限制,电池组件的伏安曲线就与它在接收自然光照时的曲线,即实际工作曲线产生了差异。每一个串联电路输出的电流取决于光照最弱的那一块电池,这样,一个弱斑将影响一整串电路的输出特性,可能会导致光伏板测量效率或分级的错误。因此,辐照均匀性是太阳能模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png

式中:Nu表示太阳能模拟器辐照度不均匀度;Emax表示测试平面有效测量范围内测得的最大辐照度,单位为W/m2;Emin表示测试平面有效测量范围内测得的最小辐照度,单位为W/m2。

辐照稳定度

太阳能模拟器辐照度稳定度是指在测试平面上的指定区域内的辐照度值的稳定程度,一般用辐照度不稳定度来评价。在测试平面上的指定区域内任取一坐标,记录该点的辐照度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在测试时间内测取的辐照度最大值记作E'max,辐照度最小值记作E'min,太阳能模拟器辐照度不稳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png

式中:Ns表示太阳能模拟器辐照度不稳定度;E'max表示数据采集期间任意测量点在测试平面内的最大辐照度,单位为W/m2; E'min表示数据采集期间任意测量点在测试平面内的最小辐照度,单位为W/m2。

3、太阳能模拟器光源

太阳能模拟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模拟器光源,作为一种人造光源器件,太阳能模拟器的各项性能与所选光源紧密相关。所选光源的能量分布需要尽可能与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接近,太阳能模拟器常用光源一般是稀有气体灯(如固体灯、LED 灯、氙气灯等)、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碳弧灯是早期太阳能模拟器常用的光源。其光谱由炙热电极的连续辐射和金属蒸汽特征谱线组成,分布形式接近太阳光谱。碳弧灯有封闭式碳弧灯和日光碳弧灯两种。碳棒是封闭式碳弧灯内的发光体,电流通过碳棒发出弧光。但弧光的光谱能量分布(SPD)与自然日光的SPD相差较大,不仅不包含短波紫外辐射,而且在400-800nm 波段光谱能量强度也无法与同波段的日光相匹配。日光型碳弧灯的 SPD在匹配度上有了一定提高,但目前在我国应用得较少。

氙灯光源的原理是氙气放电发光。用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的全透明石英制作灯管,在管内充有高纯度的氙气。氙灯的电光转化效率很高,色温在6000K左右,与太阳的色温相当。氙灯的辐射光谱分布范围很宽,自然光的紫外波段、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均能覆盖,另外在近红外有些分立的谱线。连续光谱部分的分布比较稳定,输入功率的变化几乎不会改变光谱特性;在寿命期内光谱能量分布也几乎不变。 氙灯是现今最新、最常用的光源,通过增加滤光片或更换滤光罩,可以较好模拟户外自然太阳光和透过窗玻璃的太阳光,并且发光效率高,寿命长。

卤钨灯是被简易型太阳能模拟器最多使用的光源。卤钨白炽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发光原理是灯泡通过加热钨丝到高温来发光。温度越高,光线就越亮。卤钨灯灯泡内的气体为惰性气体(氙气或氪气)和卤素气体(溴气或碘蒸汽);在高温下,灯泡壁上的钨丝与卤素作用,蒸发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一个平衡的循环,这种热化学过程被称为“卤素循环”。这个过程延长了灯丝的寿命,使电能到光能的转换效率也较高。卤钨灯光源有以下四个特点:(1)卤钨灯的光谱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部分,即 300-2500nm 波段;(2)能产生平滑的光谱曲线;(3)输出稳定;(4)色温在3000K以上。

太阳能模拟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太阳能模拟器主要由光源、冷却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滤光器等组成。一套精密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是太阳能模拟器实现高效运转的保障,也是稳定均匀的光照输出环境的保障。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太阳能模拟器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精度不高,光照度不均匀。严重影响测试效率。许多企业在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控制光源电流的精度上投入了高额成本和巨大的精力。技术型授权代理商Excelpoint世健的工程师Galen Zhang介绍了ADI太阳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相关方案。

1、系统框图

图3为ADI的太阳能模拟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框图。主控部分为Maxim低功耗MCU MAX32660。选用精密DAC和精密功率运算放大器来控制MOS管为光源提供可调节的电流。光源在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电转换产生电流和电压。使用ADI精密仪表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精密ADC采集该电流电压。根据电流电压的大小再调节光源电流控制光强,以此形成一个闭环。

图片3.png

3 系统框图

2、重点型号介绍

图4所示为ADI太阳能模拟器信号链中型号特性描述。

图片4.png

4 型号参数

AD/DA介绍

ADC AD7606系列产品包含AD7606、AD7606B、AD7606C-16、AD7606C-18,可提供八个同时采样通道。AD7606x产品包含多个信号链模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抗混叠滤波器、ADC、基准电压源、LDO、数字滤波器和数据通信接口。AD7606x只需要一个电源轨(5V),即可处理双极性输入信号,从而大大减少了支持电路,并提高了 PCB 密度。AD7606产品允许直接连接低阻抗和中阻抗传感器,例如电流互感器和电力变压器,通常用于保护继电器。最快的吞吐率和更高分辨率的泛型支持自动化测试设备(ATE)应用程序,高带宽模式允许快速建立瞬态信号。

高输入阻抗支持直接传感器接口,而灵活的PGA支持各种模拟输入范围和类型:真差分、单端、双极性和单极性。

高度优化的噪声和动态范围性能,支持在数十kHz带宽范围内采集更小的输入信号。

过采样功能允许在吞吐速率与噪声性能之间求得平衡,以提高动态范围。新的泛型还包括高级数字功能:失调、增益和相位校准,以及用于更高鲁棒性解决方案的诊断功能。

图片5.png

5 AD7606x系列参数

DAC AD537X系列AD5372/AD5373分别是16-bit或14-bit DAC,采用64引脚LQFP封装。器件提供4倍于基准电压的缓冲电压输出范围。每个DAC的增益和失调均能够独立调整,以去除误差。更灵活的是,器件被分为4组,每组8个DAC。2个失调DAC用于调整每组的输出范围。第0组通过失调DAC 0进行调整,第1组到第3组通过失调DAC 1进行调整。

AD5372/AD5373提供VSS从-16.5 V 到-4.5 V、VDD从9 V 到16.5 V宽电压范围内的可靠工作。负载电流为1mA时,输出放大器的裕量需求为1.4 V。

AD5372/AD5373具有与SPI、QSPI™、MICROWIRE™和DSP接口标准兼容的高速串行接口,能够处理高达50 MHz的时钟速率。

DAC寄存器在接收新数据时更新。通过将LDAC输入引脚拉低,所有输出能够同时更新。每个通道都具有可编程增益和失调调整寄存器。

每个DAC输出能相对外部SIGGND输入被放大和缓冲。DAC输出也能够通过CLR引脚切换到SIGGND。

图片6.png

6 AD537x系列参数

放大器介绍

仪表放大器AD8422是一款精密、低功耗、低噪声轨到轨仪表放大器,具有业界优质的每单位微安性能。AD8422以超低失真性能处理信号,在整个输出范围内负载不影响性能。

AD8422是业界标准AD620发展到第三代的产品。AD8422采用新式的处理技术和设计技巧,比历代产品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和更低的误差,同时功耗不足三分之一。

AD8422具有极低的偏置电流,高源阻抗时不会产生误差,允许多个传感器多路复用至输入端。低电压噪声和低电流噪声特性使AD8422成为测量惠斯登电桥的理想选择。

AD8422的宽输入范围和轨到轨输出特性使其具有单电源应用中高性能仪表放大器所能具有的全部优势。无论使用高电源电压或低电源电压,AD8422的节能特性使其成为极精密误差预算的高通道数或功耗敏感型应用的极佳选择。

AD8422具有鲁棒的输入保护,确保稳定性,并且不牺牲噪声性能。AD8422具有高ESD抑制能力和针对来自相反供电轨、高达40 V的连续电压输入保护。

通过一个电阻可将增益设置为1至1000。基准引脚可用来向输出电压施加精确失调。

图片7.png

7 仪表放大器参数

基准源介绍

ADR4520/ADR4525/ADR4530/ADR4533/ADR4540/ADR4550器件均为高精度、低功耗、低噪声(1uV p-p)、低温漂(2ppm/°C)基准电压源,最大初始误差为±0.02%,并具有出色的温度稳定性和低输出噪声。

该系列基准电压源使用创新的内核拓扑结构来实现高精度,同时提供业界领先的温度稳定性和噪声性能。器件的低热致输出电压滞后和低长期输出电压漂移也提高了寿命和温度范围内的系统精度。

950 μA的最大工作电流和300 mV的最大低压差使该器件适合便携式设备。

温度传感器介绍

ADT7422是一款高精度数字 I2C 温度传感器。包含一个内部带隙基准电压源、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精密模数转换器(ADC)。ADT7422 提供16位温度结果,在25°C 至50°C 的温度范围内,分辨率为0.0078°C,精度高达±0.1°C。在以3.0 V 电压运行时,平均电源电流通常为 210μA。关断时电流通常为2μA。

MAX31865 是一款RTD至数字输出转换器。SPI接口。外接RTD一般为PT100或PT1000。内部集成15位ADC,分辨率为0.031°C,具有±45V 输入保护

MAX30208 是一款高精度I2C接口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16位ADC,分辨率可到0.0078°C,精度高达±0.1°C(25°C -50°C)。在以3.0 V 电压运行时,平均电源电流通常为 47μA。关断时电流通常为2μA。

电源介绍

ADP5071:

▪ 具有独立正输出和负输出的2 A/1.2 A DC-DC开关稳压器

▪ 宽输入电源电压范围:2.85 V至15 V

▪ 产生调节良好的独立电阻可编程VPOS和VNEG输出

▪ 升压调节器产生VPOS输出可调正输出至39 V集成2.0 A主开关

▪ 反相稳压器产生VNEG输出可调负输出至VIN − 39 V集成1.2 A主开关

▪ 正输出和负输出均能真正关断

▪ 1.2 MHz/2.4 MHz开关频率,可选外部频率同步范围为1.0 MHz至2.6 MHz

▪ 电阻可编程软启动定时器

LT3045:

▪ 超低RMS噪声:0.8µVRMS(10Hz至100kHz)

▪ 超低散粒噪声:2nV/√Hz(10kHz时)

▪ 超高PSRR:76dB(1MHz时)

▪ 宽输入电压范围:1.8V至20V;输出电压范围:0V至15V

▪ 输出电流:500mA;可编程电流限值

▪ 单个电容改善了噪声性能和PSRR

▪ 100µA SET引脚电流,初始精度:±1% 且单个电阻设置输出电压

▪ 低压差:260mV

▪ 可并联以实现较低的噪声和较高的电流

LT3094:

▪ 超低 RMS 噪声:0.8μVRMS (10Hz 至 100kHz)

▪ 超低点噪声:在10kHz时,为2.2nV/√Hz

▪ 超高 PSRR:74dB (在 1MHz)

▪ 宽输入电压范围:−1.8V 至 −20V;输出电压范围:0V 至 −19.5V

▪ 输出电流:500mA且可编程限流值

▪ 单电容器改善了噪声和 PSRR 指标,最小输出电容:10μF (陶瓷)

▪ 100μA SET 引脚电流:±1% 初始准确度且单个电阻器设置输出电压

▪ 低压差电压:235mV

ADI可以为太阳能模拟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这类产品的应用提供完整的方案。包括低功耗、低噪声、高精度的AD/DA和仪表放大器;低功耗、高性能的MCU;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和电压基准源以及低噪声电源。用户可根据产品实际应用环境选择最合适器件以及最优方案。其授权代理商Excelpoint世健能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产品应用部署。

关于世健——亚太区领先的元器件授权代理商

世健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亚洲电子厂商包括原设备生产商(OEM)、原设计生产商(ODM)和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EMS)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多次被权威杂志和行业机构列入全球领先分销商榜单。

世健与供应商及电子厂商紧密协作,为新的科技与趋势作出定位,并帮助客户把这些最先进的科技揉合于他们的产品当中。世健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及越南设有研发中心,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成本效益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世健研发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参考设计可应用于工业、无线通信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世健拥有超过35年历史、逾700名员工,业务扩展至亚太区的49个城市和地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1993年,世健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发展中国业务。目前,世健在中国拥有十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及中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凭借专业的研发团队、顶尖的现场应用支持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世健在中国业内享有领先地位。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11日,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发布《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聚焦智算中心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对新时期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智算中心要"好用、用好"

《指南》指出,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指南》对投资智算中心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约36-42倍。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能够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擎。

1.jpg

《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正式发布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发布会上表示,智能计算变革生产力,加速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在单志广看来,各地建设发展智算中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甚至是"抢答题"。 

从需求层面看,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智能算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需要跟上。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了系列人工智能发展政策,智能算力发展基础逐渐夯实。同时,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智算中心建设需要提速。

从发展基础层面看,围绕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发展思路,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异构芯片、算力设施、算法模型、产业应用为核心的架构体系,智算中心具备建设基础。

单志广认为,当前智算中心发展呈现"智能算力的发展需求快速扩大、通用智能的算法模型快速演进、普适普惠的服务生态逐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四大新趋势。同时,智算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概念认知尚不清晰、应用场景尚不丰富和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与挑战。

针对智算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和挑战,单志广强调:智算中心建设应以应用为导向,持开源开放、集约高效、绿色普惠的建设原则。一方面,智算中心的建设要以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件为主,融合多元算力,实现算力的聚合、调度、释放,让智算中心"用起来、用的好";另一方面,要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低门槛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发挥出智算中心普惠高效的赋能效果。

智算中心创新发展要注重"四化"

《指南》认为,智算中心要普适普惠,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价值,需要构建起智算中心集约高效、普惠绿色的运行体系,构建智算中心建设的"四化"技术路线。

以算力基建化为主体。智算中心通过算力基建化,使得AI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资源,供用户按需使用。智算中心建设要兼顾软硬一体协同,构建多元融合型架构,将通用CPU与多元异构芯片(如GPU、FPGA、ASIC等)集成,融合多种算力,既满足现有客户的现实需求,又适度超前,满足面向未来客户的多元化算力需求。

以算法基建化为引领。智算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提供算力为主向提供"算法+算力"转变。智算中心通过提供预置行业算法、构建预训练大模型、推进算法模型持续升级,提供专业化数据和算法服务。算力基建化和算法基建化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算力的普惠化。

以服务智件化为依托。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和模型训练从专业化、高门槛向泛在化、易用性转变,智算中心的发展将由传统的硬件、软件向"智件"升级。" 智件"的构建,让用户无需关注底层算力芯片和技术细节,以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开发的模式,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使用便捷的智能算力、算法服务和个性化开发服务,实现"带着数据来、拿着成果走"。

以设施绿色化为支撑。智算中心通过采用液冷等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全面降低智算中心能耗,实现绿色发展。

如果说"四化"中的"算力基建化"、"算法基建化"和"服务智件化",是为了让智算中心普适普惠、"好用、用好","设施绿色化"则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绿色发展要求。"四化"相互支撑、相互协同,共同构建起智算中心高效运行体系。

《指南》还对智算中心的建设类型和运营模式提出了建议。智算中心建设需要结合建设基础、当地或区域产业特色,分类引导施策,改建并行,发展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智算中心;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长效运营、促进有序布局,保证智算中心所释放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符合 ASIL D 级标准的全新电芯监测器能以更高精度估算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德州仪器 (TI)(Nasdaq 代码:TXN)今日推出全新的汽车电芯监测器和电池包监测器。这些监测器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可更大程度地增加电动汽车 (EV) 行驶时间并实现更安全的运行。

1.jpg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欢迎,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 (BMS) 有助于克服阻止电动汽车广泛普及的关键障碍。TI 重点关注克服复杂的系统设计挑战,并为此提供了品类丰富且先进的 BMS 器件系列,助力汽车制造商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驾驶体验并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

BQ79718-Q1 电芯监测器和 BQ79731-Q1 电池包监测器是 TI 丰富的 BMS 系列中的全新产品。BQ79731-Q1和BQ79718-Q1在测量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方面提供了出色的准确度和精度,可有效确定车辆的真实续航里程、延长电池包的整体寿命并提高其安全性。

“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尽可能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而准确的荷电状态估算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TI BMS 总经理 Sam Wong 表示:“我们的全新器件大幅提升了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精度,可让汽车制造商对准确预估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充满信心。”

TI 将在 CES 2023 展示其 BMS 技术,包括全新的 BQ79718-Q1 电芯监测器和 BQ79731-Q1电池包监测器。请访问 ti.com/ces,了解更多信息。

凭借出色的测量精度,有效延长续航里程

随着消费者们转向购买电动汽车,电池电压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度对消费者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即使细微的温度变化也能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寒冷的天气,对电池电压范围影响的幅度可高达 40%。这些变化会为电池电压和预期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造成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借助 BQ79718-Q1电芯监测器,汽车制造商可以进行高性能的电池电压测量(精度可达 1mV),从而更大限度地延长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借助 BQ79731-Q1电池包监测器,电池包电流测量的精度可达 0.05%。这些创新可在单节电池和电池包中准确测量电池荷电状态和运行状况,有效地反映真实的剩余里程并提升对电动汽车电池寿命的信心。

通过电池包电压和电流同步,提升对荷电状态的估算

此外,出色的电压和电流同步功能 (64µs) 可提供电池运行状况的实时快照,实现对电池包电源的瞬时监测。这一级别的同步可支持电化学阻抗跟踪分析,让您深入了解电池内核温度、电池老化和电池荷电状态。阅读技术文章“如何为高级 EV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智能电池接线盒”了解更多。

借助丰富的BMS系列产品,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BQ79718-Q1 电芯监测器与之前市面上的任何电芯监测器相比,可提供符合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要求的更出色的测量精度(主要路径、冗余路径和残余误差查找),方便汽车制造商对车辆电池包进行充电和放电。

BQ79718-Q1 电芯监测器和 BQ79731-Q1 电池包监测器均属于 TI 的高精度电池监控器和均衡器产品系列。此外,该系列还包括 BQ79600-Q1 SPI/UART 通信桥接器件,可使用单独的通信协议实现快速稳定的菊花链通信。

新品进一步丰富了TI 的BMS 系列产品。TI 的BMS 系列产品还包括用于无线 BMS 的 CC2662R-Q1 无线微控制器 (MCU)、TPSI3050-Q1 隔离式开关驱动器和 TPSI2140-Q1 隔离式开关器件。TI 还提供 BMS 设计套件,其中包括参考板、仿真器和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复杂器件驱动器。

TI 始终致力于推动汽车电气化发展,帮助汽车制造商优化车辆性能、加快开发速度,并创建更安全、更可靠且性价比更高的电动汽车。

封装、供货情况

汽车制造商可在 TI.com.cn 购买 BQ79718-Q1 电芯监测器评估模块(BQ79718EVM-049)和BQ79731-Q1 电池包监测器评估模块(BQ79731Q1EVM-060)来快速开始其设计。18 通道的 BQ79718-Q1 采用 10mm x 10mm、64 引脚 HTQFP封装;BQ79731-Q1 电池包监测器采用 7mm x 7mm、48 引脚HTQFP封装。所有BMS 产品均可在 TI.com.cn订购。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NASDAQ 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 TI.com.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获得近期上市的英特尔CPU“Sapphire Rapids”兼容存储器认证

  • 以DDR5积极应对服务器市场,提早克服存储器半导体低迷期

  • 第二代10纳米级也一同认证,以多种产品群应对服务器客户

SK海力士(或‘公司’,https://www.skhynix.com)12日宣布,公司研发的第四代10纳米级(1a)DDR5服务器DRAM获得了英特尔(Intel®)近期上市的全新第四代Xeon®服务器处理器(代号为Sapphire Rapids)兼容认证。

1.jpg

全球首获英特尔认证SK海力士第四代10纳米级DDR5服务器DRAM_1

2.jpg

全球首获英特尔认证SK海力士第四代10纳米级DDR5服务器DRAM_2

SK海力士表示:“公司采用1a纳米工艺的DDR5首次在支持DDR5的全新英特尔中央处理器(CPU)上获得兼容性认可,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将通过目前在量产的DDR5积极应对增长趋势的服务器市场,尽早克服存储器半导体的低迷市况。”

在1月10日(美国时间)公司采用EUV(极紫外线)技术的1a纳米DDR5 DRAM产品获得了英特尔推出的第四代Xeon®服务器处理器可支持的存储器认证。

业界一直将英特尔公司的“Sapphire Rapids”作为存储器半导体行业反弹的关键,期待着该产品的上市。因为新一代服务器用CPU上市后,现有的服务器需要进行更换,从而高性能存储器的销售会相应出现急剧增长,DDR5就可以满足需求高性能的客户要求。专家们预测,DDR5将尽早成为服务器DRAM市场的主力产品。

SK海力士的DDR5与DDR4相比,功耗最多可减少约20%,性能至少提升70%以上,有望为服务器客户提供高效能功耗比*和降低碳排放量的效果。

* 效能功耗比:每一定单位功率每秒可处理的数据容量指标

在此次英特尔的DDR5认证,SK海力士还成功获得了第二代10纳米级(1y)DDR5的认证。据此,公司期待以广泛的技术为基础,可以提供客户16Gb、24Gb等多种DDR5产品,服务器DRAM的销售将进一步活跃。

SK海力士DRAM商品企划负责副社长柳成洙表示:“跟进英特尔Sapphire Rapids的上市,我们正在与多数客户为扩大DDR5的采用进行紧密合作,将在持续增长的服务器市场中巩固领先地位。”

英特尔内存和IO技术副总裁Dimitrios Ziakas博士表示:“英特尔一直与SK海力士、JEDEC共同努力,为了实现DDR5与我们最新的处理器优化并兼容紧密合作。第四代Xeon®服务器处理器与DDR5将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最强的性能体验。”

另外,SK海力士还与英特尔合作发行了DDR5白皮书(White paper)。白皮书包含了DDR5的优点以及基于Sapphire Rapids的1a纳米级DDR5优秀性能等内容。公司期待今后对希望采用本公司DDR5的服务器客户,此白皮书能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SK海力士DDR5 DRAM开发成果>
- 2020年10月,推出全球首款DDR5 DRAM
- 2021年12月,全球首次提供24Gb DDR5样品
- 2023年1月,1a纳米级DDR5服务器DRAM全球首获英特尔认证

* Intel, the Intel logo, and other Intel marks are trademarks of Intel Corporation or its subsidiaries.

关于SK海力士
SK海力士总部位于韩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为全球客户提供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NAND Flash(NAND快闪存储器)和CIS(CMOS图像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公司于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全球托存股份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若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公司网站www.skhynix.com, news.skhynix.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先进的5纳米工艺控制器和第七代 V-NAND 技术PM9C1a将个人计算机日常工作效率提升至新高度同时,可处理高要求的计算和游戏任务

今日,三星宣布高性能PCIe 4.0 NVMe SSD(固态硬盘)-- PM9C1a的生产工作准备就绪。PM9C1a是基于三星5纳米(nm)高端工艺和第七代V-NAND技术的全新内存产品,将显著提升PC(个人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计算和游戏性能。

1.jpg

三星半导体高性能SSD PM9C1a(1)

三星电子存储事业部执行副总裁Yong Ho Song表示:"PM9C1a集用户青睐的卓越性能、高能效和强安全性于一体。三星将持续推进PC SSD领域的创新,致力于打造多样化的存储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凭借出色的处理速度,PM9C1a SSD不仅满足能够日常使用,更是对计算和游戏应用有更高要求用户的理想选择。充分利用PCIe 4.0接口,三星的PM9C1a与其前代存储产品PM9B1相比,拥有快1.6倍的顺序读取速度和快1.8倍的顺序写入速度,测试数值分别高达6000MB/s和5600MB/s。随机读写入速度分别高达900K IOPS(每秒输入/输出)和1000K IOPS。

值得一提的是,PM9C1a与其前代产品相比,能效提升70%,这意味着新的SSD在处理相同数量的任务时,所需的能耗显著降低。此外,当笔记本电脑进入待机模式时,该SSD的能耗约减少10%。

2.jpg

三星半导体高性能SSD PM9C1a(2)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性需求,三星PM9C1a配备了强大的安全性。此固态硬盘支持由可信计算组织(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 开发的设备身份组合引擎(DICE,Device Identity Composition Engine)安全标准。TCG是一个开发计算安全开放标准的全球性组织。DICE在SSD内部生成加密密钥,提供用以防止供应链攻击(通过供应商网络中的漏洞针对公司的网络攻击)的设备身份认证,以及防止任何固件篡改的认证。

三星PM9C1a固态硬盘将提供256GB、512GB、1TB和2TB等多种容量选择,规格为M.2 (22mm x 30mm, 22mm x 42mm, 22mm x 80mm)。

关于三星电子

三星以创新理念和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三星正致力于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字家电、网络系统以及内存、系统LSI、芯片代工和LED解决方案的世界。‍欲知最新消息,请访问并关注三星半导体微信(三星半导体和显示官方)和微博(三星半导体)平台。

*本文中的产品图片以及型号、数据、功能、性能、规格参数等仅供参考,三星有可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具体信息请参照产品实物、产品说明书或三星半导体官网(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cn/)。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树立性能标杆,解锁澎湃算力

业界领先的数据处理和互连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于今日发布其全新第四代津逮®CPU,旨在以卓越性能为云计算、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提供澎湃算力支持。

1.jpg

澜起科技全新第四代津逮®CPU

澜起科技第四代津逮®CPU,以英特尔®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Sapphire Rapids)为内核,通过了澜起科技安全预检测(PrC)测试,是面向本土市场的x86架构服务器处理器。相较上一代产品,第四代津逮®CPU采用先进的Intel 7制程工艺,其最大核心数为48核,最高睿频频率为4.2GHz,最大共享缓存为105MB,关键性能指标大幅提升。

同时,在带宽、吞吐、延时等互连性能方面,第四代津逮®CPU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或升级:支持UPI 2.0,CPU之间支持4路互连,速率高达16GT/s;内存类型升级为8通道DDR5,速率高达4800MT/s,较DDR4提升50%,单插槽支持16根内存条;支持PCIe 5.0,单CPU支持最大80路PCIe通道,传输速率高达32GT/s,较上一代实现翻倍,可支持更高速的网卡、GPGPU卡和存储设备;引入CXL 1.1,可支持各类加速卡和内存扩展,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

第四代津逮®CPU内置AI加速引擎AMX (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s),支持业界广泛应用的INT8和BFloat16两种数据类型,可显著提升人工智能相关应用的性能。此外,第四代津逮®CPU还集成了DSA (Data Streaming Accelerator)、QAT (Quick Assist Technology)、DLB (Dynamic Load Balancer)、IAA (In-memory Analytics Accelerator)等四大按需激活加速器,可实现对数据分析、密码运算、数据压缩、负载均衡等专用任务的卸载,释放CPU核心算力资源用于关键业务应用,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澜起科技总裁Stephen Tai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向业界重磅推介第四代津逮®CPU,该产品实现了架构、功能、安全性等一系列技术突破和升级,将为千行百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卓越算力支持!"

目前已有数家服务器厂商与澜起科技合作,完成了基于第四代津逮®CPU的服务器机型研发。如需了解更多产品详情,请咨询澜起科技销售团队:jintide@montage-tech.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公布“ICT中国(2022)案例征集与发布”年度评选活动结果,中移在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与华为联合申报的“基于RoCE无损以太网的客服分布式云系统”项目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创新应用”大奖。这一奖项是对中移客服分布式云系统与华为数据中心智能无损以太存储网络的充分肯定,彰显了华为在助力运营商构筑行业领先的智能客服分布式云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png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客服类业务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线营销服务业务规模正在快速增长,2016年-2021年中国在线营销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20%-30%。业务系统生产数据量和读写频率的持续提升,对业务支撑系统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性能均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中移打造了客服分布式云系统。在分布式云系统中,业界通常采用传统以太网络,然而其天然丢包的劣势在高性能和快速变更的业务系统下被放大,成为了业务性能提升的瓶颈。

为解决以上问题,华为联合中移在客服分布式云系统中部署了智能无损以太存储网络,大幅提升业务性能与客户体验。智能无损以太存储网络通过在以太网络中引入RDMA(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远程直接数据存取)协议降低了业务端到端时延,有效降低智能话务交互延迟约200毫秒,提升用户在线体验;通过高性能RoCE(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基于融合以太网的RDMA)无损技术实现了网络传输零丢包,提升整体性能30%以上;通过超宽承载与故障秒级收敛特性大幅提升业务稳定性。

“基于RoCE无损以太网的客服分布式云系统”助力中移全面落实“线上化、智能化、云化”的“三化”战略,推进在线营销服务的数智化转型。未来,华为也将继续与中移携手,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支撑中移建设行业领先的客户服务。

来源:华为数据通信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Gartner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及中国服务器市场数据。本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37.4万台,同比增长7.5%;销售额为29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受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增长,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供应问题缓解等因素影响,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均呈现增长趋势。作为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浪潮信息持续践行智慧计算战略,以10.3%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稳居中国第一,为全球客户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主要的算力基础。

算力、算法基建化,引领智算新时代

随着计算向智算的转变,传统数据中心也在向智算中心转变。浪潮信息最早提出"智算中心是智慧时代新基建",并且参与完成了智算中心建设标准、建设指南等。目前,浪潮信息的智算中心已在多个区域的核心城市与枢纽节点投建、投运,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智能产业集群打造、智能创新加速和智能服务公共化。其中,宿州市与浪潮信息共同建设的淮海智算中心,采用全球领先的"E级AI元脑"智算架构,可提供超强性能。而今年启动建设的青田元宇宙智算中心,将成为国内首个算力、算法、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元宇宙基础设施,可为数亿用户提供实时同步和持续有效的交互体验。

智算时代是算力时代,浪潮信息在着力打造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领先算力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在算法基础设施层面进行创新突破。南京智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等均部署了全球最大规模中文智能语言算法模型"源1.0",以模型API服务、领域模型、开发者社区的形式对外提供算法基础服务,满足政产学研用多元化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关键需求,缓解企业面对大模型训练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的问题。2022年,源1.0大模型加持智能客服大脑获《哈佛商业评论》鼎革奖-新技术突破奖,源大模型对专业IT知识问题的解决率高达80%,提升浪潮信息整体服务效率达160%。

1.jpg

智算产品创新,竞争力全球领先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多元化、巨量化、生态化的挑战。浪潮信息融合多元算力需求,持续创新面向未来的智算体系结构及领先的智算产品与方案,并不断完善产品组合,应对智慧转型面临的多重挑战,推动智算成为智慧进化的核心引擎。

早在2014年浪潮信息就提出了融合架构及三步走技术路线,指出了数据中心计算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目前,融合架构正逐步进入3.0阶段,2022年,浪潮信息研制成功了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在计算节点内部实现了CPU与加速器之间的缓存一致性、高速总线互连,解决了CPU与加速器之间共享内存数据、统一编址、协同工作的难题。

浪潮信息不断升级智算产品及方案,浪潮服务器融合主流算力平台,实现了关键计算、通用计算、AI计算、边缘计算等业界最全场景覆盖,满足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企业需求。作为人工智能计算的领导品牌,浪潮信息拥有业内最全的AI计算全堆栈解决方案,涉及训练、推理、边缘等全栈AI场景,还构建了领先的AI框架优化、AI开发管理和应用优化等全栈AI能力。在存储领域,浪潮存储坚持软硬一体化的技术路线,推进融合创新,围绕软硬融合、硬件重构、软件定义,一方面打造性能领先的高端存储,支持自研双端口SSD,多路多核性能翻倍提升;另一方面打造全球领先的支持多元算力的分布式融合存储,实现文件/对象/大数据多协议无损互通。此外,浪潮信息边缘四大产品系列包括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式AI服务器、边缘微服务器,已在能源、交通、制造、通信等行业广泛落地应用。

浪潮信息的智算产品性能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浪潮M6服务器打破305项国际性能测试世界纪录,代表了全球服务器设计最高水平。2022年,在全球最权威的人工智能性能基准评测竞赛中,浪潮信息包揽了95个赛道的半数冠军,并且专为多元人工智能处理器设计的智算方案在语言和图像识别类测试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带动整个多元人工智能计算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当前最热门的自动驾驶领域,浪潮信息在NuScenes竞赛纯视觉3D目标检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算法精度再创新高……

"All in液冷",推动智慧计算可持续发展

随着"双碳"目标及"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绿色低碳已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主旋律。液冷凭借其在制冷领域节能降碳的突出优势,成为未来新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的重要选择。

2022年,浪潮信息将"All in 液冷"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全栈布局液冷,实现通用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整机柜服务器、AI服务器四大系列全线产品均支持冷板式液冷,并提供液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为更好的推进液冷产业化,浪潮信息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万台,实现了业界首次冷板式液冷整机柜的大批量交付,帮助用户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1以下,整体交付周期缩短至5-7天之内。

2.jpg

作为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领导者之一,浪潮信息积极推进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研发与提升,在直接冷却与间接冷却等领域持续创新,持续优化改进传统散热技术的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制冷系统30%-50%的综合能效提升。目前,浪潮信息已拥有100多项液冷技术领域核心专利,已参与制定与发布10余项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相关设计技术标准,并牵头制定《模块化数据中心通用规范》国家标准,牵头立项国内首批冷板式液冷核心部件团体标准,对液冷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液冷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智慧计算战略的布局与践行,领先智算产品方案的持续创新,浪潮信息已拥有多达200家全球500强企业客户,业务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个全球研发中心、10个全球制造中心,为保持业务稳定持续增长及其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浪潮信息将继续聚焦智慧计算的创新,持续通过提供高效多元智算力赋能全球客户的数智化转型,同时也将保持自身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型升级,践行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EKRA德凯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联合为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门亨通”)颁发国内首批液冷充电电缆产品认证证书。

2023年1月7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亨通电力产业集团2022年度新产品”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会上,DEKRA德凯电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业务发展总经理盛明为亨通集团颁发DEKRA Seal证书并致辞。

1.jpg

左一:DEKRA德凯电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业务发展总经理盛明;左二:海门亨通制造研发总经理钱子明;右一:海门亨通总经理陆月平;右二:CQC产品认证四部处长江海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里程焦虑是市场痛点,除续航里程外,决定消费者体验的重要一环在于解决充电便利性。快充技术成为行业焦点,直流大功率充电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并由此带动液冷充电的快速发展。

DEKRA德凯与CQC顺应市场趋势,呼应中电联CHAOJI充电标准的制订工作,自2019年开始推进液冷充电枪和充电电缆产品的认证以及标准制订工作。经过不断研发与改善,海门亨通产品成功获得首批DEKRA+CQC联合认证证书。

权威认证 展现市场认可

液冷散热的难点之一在于电缆的密封,若因线缆密封性问题发生泄露,容易导致冷却系统失效甚至致使事故发生。通过与权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的密切沟通与合作,海门亨通液冷电缆产品通过测试,满足多项欧洲及国内标准,展现产品安全与可靠。

海门亨通总经理陆月平表示:“经过产品鉴定专家组评定,一致认可公司液冷充电电缆在持续充电过程中实现高导热、低温升、高载流的快速充电技术。此电缆的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慢、耗时长、用户等待焦虑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DEKRA+CQC 一套测试 两套证书

自2015年DEKRA德凯与CQC首次签订电动汽车用线缆相关产品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携手助力百余家国内外企业通过一套测试,获得DEKRA德凯和CQC签发的联合确认函,以及DEKRA+CQC两套认证证书。

DEKRA德凯电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业务发展总经理盛明于致辞环节表示:“目前,国内外主要车企,充电桩企业以及运营商均已开展大功率充电设施的研发,而大功率充电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液冷循环系统,其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DEKRA德凯与CQC联合制订了电动汽车大功率液冷充电电缆标准DEKRA K175-3和CQC 1147,并基于 ‘一套测试,两套证书’的联合认证项目,赢得电缆行业众多企业的青睐,获得了一致的高度评价,为大功率液冷充电市场保驾护航。

2.jpg

致力于安全近百年的DEKRA德凯是汽车领域享誉盛名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全球化的实验室网络和专业的定制化方案,为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助力本土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关于亨通集团

亨通集团是中国通信光网、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高科技国际化产业集团。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是亨通集团旗下致力于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特种线缆的企业,具有20多年传统汽车用低压线、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电缆、交直流充电电缆、光伏电缆和特种硅橡胶耐高温电缆的研发能力。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致力于安全近百年。192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现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2022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预计达到37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8,000名员工致力于为路途中、工作中以及家居中的安全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这些服务包含:车辆检测、理赔与专家评估、产品测试与认证、工业检验、审核、培训及临时雇佣。2025年DEKRA德凯将迎来成立100周年,其愿景是 “我们致力于成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 2022年,DEKRA德凯再次荣获EcoVadis铂金评级,位列前1%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之列。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