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联汽车空中下载(Over-the-Air)软件更新领域的领导者开展战略销售和营销计划,重点关注两轮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其他网联设备

网联汽车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Airbiquity® 今天宣布,已加入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缩写AWS)合作伙伴网络(APN),向AWS客户提供Airbiquity的 OTAmatic® 软件。 该计划著称于为网联汽车提供依赖于软件的系统和组件更新,计划将把Airbiquity的空中下载(OTA)软件扩展到其他网联设备领域,例如两轮摩托车和踏板车、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和其他高价值产品。 作为APN成员,Airbiquity现在加入了AWS合作伙伴的全球社区,利用计划、专业知识和资源来构建、营销和销售客户产品。

Airbiquity OTAmatic利用AWS的强大功能,提供全球安全的OTA软件更新,并增强服务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Airbiquity使用多租户云运营模式,将服务交付规模扩展到全球数百万台设备,同时管理单目标和多目标软件更新的复杂性。 得益于这种方法,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可以减少召回费用、提高网络安全响应,提供增强的售后产品性能和功能。 凭借超过25年的创新、集成、部署和全球运营分布式产品框架,这一举措为不断增长和发展的汽车行业创造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机会。 

Airbiquity首席营收官David Jumpa表示:"Airbiquity知道如何在AWS上开发和部署OTAmatic,我们已经为自己和客户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期待与AWS合作,覆盖更广泛的OEM客户群,他们希望实施高效、可靠和安全的解决方案,以保持其产品与最新软件版本的一致性。"

OTAmatic具体利用了弹性负载均衡(ELB)、亚马逊弹性计算云(Amazon EC2)、Amazon Managed Streaming Apache Kafka (Amazon MSK)、亚马逊关系数据库服务(Amazon RDS)和Amazon CloudFront。

作为APN成员,Airbiquity加入了由来自150多个国家/地区的10万名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网络,与AWS合作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解决技术挑战、赢得交易并为共同客户创造价值。

如需了解有关Airbiquity和OTAmatic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处

关于Airbiquity
Airbiquity® 是网联汽车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工程设计方面处于先锋地位。 Airbiquity开发了业界最先进的网联汽车软件技术和云服务之一,始终处于汽车创新的前沿。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与Airbiquity合作,为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数百万车辆部署了高度可扩展、可管理和安全的网联汽车服务计划。 如需了解有关Airbiquity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irbiquity.com 或加入对话@Airbiquity。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3 MWC 上海期间,由IMT-2020(5G)推进组、5G应用产业方阵主办的5G发展创新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期间,IMT-2020(5G)推进组携手通信产业链伙伴共同发布“共创共享,共筑5G生态繁荣”倡议,共同推进亚太5G发展创新,加速5G-A迈向商用,助力亚太数字经济腾飞。

5G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建”之首,商用四年以来部署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5G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使能运营商商业成功。联人、联物、联车、联行业、联家庭、通感“”五联一感”业务持续升级,为移动产业带来向5.5G跃升的新动能。华为将和产业一起加速创新,把5.5G带入现实。

1.jpg

华为曹明发表主题演讲

5G发展将进入产业升级、融合演进的新阶段,未来3~5年是中国乃至全球5G应用规模化的关键时期,5G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战略任务,需要产业各方共创共享,助推全球应用创新探索以及新产业、新生态的加速成熟,共筑5G生态繁荣。

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中国5G发展迎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需要通过适度超前部署,夯实基础设施底座。分业分类施策,加快应用规模扩散;建强产业体系,推动生态融通创新;增强主体能力,畅通生态融通渠道。

在论坛期间举办的5G Park上,华为通过演示裸眼3D及3D内容实时在线制作、融合智能应用的新通话、使用HDR Vivid和Audio Vivid标准的超高清音视频、突破车内物理空间限制的HUAWEI xScene车载光场屏、实时互动的虚拟直播、突破硬件性能限制的云手机等诸多5G创新应用,为参会嘉宾带来了全感官全交互沉浸式体验。

2023 MWC 上海于6月28日至6月3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E10、E50展区。华为与全球运营商、行业精英、意见领袖等一起深入探讨加速5G繁荣、迈向5.5G时代、数智化转型等热点话题;5.5G为人联、物联、车联等场景带来商业新价值,助力千行百业全面迈向智能世界。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3

来源:华为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28日,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2023 MWC上海")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领先的5G厂商,爱立信多位技术及产品专家将在大会期间就6G发展愿景、开放5G网络能力、5G+XR、5G网络智能运维等话题进行分享,为"2023 MWC上海"带来具有国际视野的5G实践经验和6G构想与洞察。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达284.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5.3%。对此,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此前曾在PT展上明确提出,中国5G建设正在率先进入下半场,而下半场的关键任务就是要推动5G的商业变现。

围绕5G商业变现的话题,在大会期间举办的"商业模式创新,助力5G盈利"论坛上,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云软件和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张广焯将以"5G商业化之旅"为题分享爱立信对于全球5G商业化进程的洞察与实践,并从范式转换角度,解读5G作为先进的通信网络如何为XR、云游戏等业务创新以及未来网络能力价值释放带来机遇。

在"6G愿景及关键推动力"论坛上,爱立信亚太区技术部技术总监Sheng-Ann Yu则将与来宾分享爱立信对于6G技术的探索与洞察。6G时代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统一体将超越5G技术极限,向关键服务、沉浸式通信和无所不在的物联网发展。

此次大会,围绕XR技术与应用的话题也是吸引关注的焦点之一。爱立信中国CTO王浩博将分享爱立信在XR就绪网络上的探索与实践。针对XR未来演进中业务处理不断卸载在边缘与云端的趋势,业务场景对网络时延将会提出较高的要求,爱立信专门打造了TCC时间关键型通信工具箱,为保障用户的XR体验夯实了网络基础。

随着5G网络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海量数据,5G网络的智能化运维水平已经成为影响网络性能、能耗、稳定性等的关键因素。爱立信中国区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将首次系统阐释在深厚的电信专业知识与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知识相结合的坚实基础之上,爱立信如何打造通信领域最专业的人工智能网络能力,并积极探索AI赋能5G的各个应用场景。

当前,如何推动5G商业变现已经成为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等在内的通信产业链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2023 MWC上海"开幕前举办的GTI论坛上,爱立信东北亚区咨询服务部总经理莫文莉分享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于5G商业变现的推动,并重点强调了新范式-开放网络能力对于5G商业化的重要意义,爱立信将通过搭建全球网络平台(GNP),将网络能力推送到开发者指尖,请千百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5G创新中来,让5G与更多行业发生"化学效应",创建5G商业变现的新机遇。

总之,在中国5G建设进入下半场之后,推动5G与千行百业融合以实现商业变现成为产业界的共同诉求,同时6G的研发已经提上日程。爱立信多位专家在"2023 MWC上海"期间的话题分享,将从全球以及爱立信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出发,为5G商业变现提供爱立信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加速推动5G商业变现,并积极探索6G技术。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Meits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价值46亿美元的收购,以推进IBM现有的资源优化、可观测性和应用程序管理产品,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将为IBM多个增长领域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

IBM (NYSE: IBM)于美国时间6月26日宣布已与Vista Equity Partners达成最终协议,以46亿美元收购财务和IT运营管理和优化(FinOps)软件的领导者Apptio Inc.。收购Apptio将加速IBM 的IT自动化能力的发展,助力企业领导为技术投资带来更高的业务价值。

1.jpg

IBM 收购 Apptio Inc.,为企业 IT 提供切实可行的财务和运营洞察

企业与组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其业务实施数字化转型,使其IT 环境不断地跨多个服务商提供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而快速扩展。为了管理这种急剧增加的复杂性,客户正转而利用Apptio的解决方案,以集成和简化他们对于自身混合多云的环境、人力及相关资源的技术支出的可观测性。Apptio与IBM的IT自动化软件及其watsonx 人工智能平台一起,将帮助世界各地的企业管理和优化其IT支出,并获得切实的财务价值和运营改进。

Apptio 是一家成熟、不断发展且盈利的技术业务管理和 FinOps 领导者,拥有 1500 多家客户、为财富 100 强中的一半以上企业提供服务。Apptio 是广受业界认可的合作伙伴,与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Salesforce、ServiceNow、Oracle 和 SAP 等领先公司合作并集成解决方案,这与 IBM 对开放式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承诺相一致。

Apptio 使企业领导者能够管理技术支出,并将投资直接用于高价值的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该公司有三个核心产品,全部以软件即服务(SaaS)的方式提供,包括ApptioOne、Apptio Cloudability和Apptio Targetprocess:

  • ApptioOne:提供混合云支出管理和优化功能,用于分析、优化和规划 IT 支出与价值。ApptioOne 用于建立可重复且准确的规划和财务管理流程,提供有关成本和利用率的可付诸于行动的见解,同时与行业同行进行基准比较以便持续优化。
     

  • Apptio Cloudability:提供公有云支出管理的可见性和优化功能,将多云和 SaaS 基础架构与云财务管理最佳实践联系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云战略的价值。
     

  • Apptio Targetprocess:提供敏捷的投资规划功能,使开发资源与业务成果保持一致,规划和跟踪项目或产品的价值交付。

IBM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Arvind Krishna表示:"技术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和节奏改变着业务。为了把握这些变化,企业须优化技术投资来获得更好的业务价值,这正是Apptio的价值所在。Apptio的产品与IBM的IT自动化软件和watsonx 人工智能平台相结合,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方法来优化和管理其所有的技术投资。"

Apptio和IBM的IT自动化软件(如Turbonomic,Instana和AIOps)的性能优化和可观察性功能将为客户提供360度的技术业务管理平台,为支出管理和优化提供一个"虚拟指挥中心",涵盖其整体技术领域。此外,Apptio还将为IBM带来价值4500亿美元的匿名IT支出数据,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新的洞察。

收购Apptio是IBM深度聚焦混合云和AI战略与投资的延续,预计将为IBM多个增长领域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包括自动化、红帽、IBM更广泛的AI产品组合、IBM Consulting,以及与埃森哲、毕马威、德勤和安永等其它领先的系统集成商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IBM还将利用Apptio的匿名FinOps数据来增强watsonx,以提供新的创新。此外,Apptio预计将受益于IBM长期建立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与来自175个国家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Appti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unny Gupta表示:"我们的客户正在向一个复杂的数字为先和混合的世界发展,在这个世界中,技术投资是分布式和分散的,然而所有创新都必须与明确的业务成果保持一致。我们很高兴能够加入IBM,并将我们行业领先的产品与IBM的全球影响力和强大的AIOps、自动化和混合云产品组合结合在一起。"

Vista Equity Partners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 Smith表示:"我们致力于建立具有弹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事实证明这对于战略性和金融买家和公共市场的投资人都极具吸引力。我们的投资理念、价值创造战略和行业专业知识使我们能够识别具有长期成功潜力的公司并与之合作。Apptio 改变了领先的企业和组织优化其 IT 支出和绩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业务结果。我们为这些共同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期待Apptio能够与IBM一起与时俱进。"

Apptio将以手头现金的方式收购。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并依照其它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日举办线上发布会,推出车用MCU FM33FG0xxA系列、适用于BLDC电机驱动和显示面板控制应用的低功耗MCU FM33LF0xx系列,和基于 Arm Cortex-M33 内核的高性能MCU FM33FK50xx系列

1.jpg

复旦微电子集团电力电子事业部技术总监翟金刚作开场介绍,公司是国内最早起步进行智能电能表专用 MCU 芯片研发、设计及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行业积累,复旦微电陆续推出多个系列、百余种型号,截止目前 MCU 累计出货超过 6.5 亿颗。凭借在智能电表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复旦微电MCU产品线拓展至公用事业(水气热表)、汽车电子、智慧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均取得不错占有率。海外表计方面,复旦微电MCUCIULora抄表模块、2G/3G抄表模块等电力产品上均得到广泛应用。

2.png

FM33FG0xxA系列汽车MCU

发布会上,电力电子事业部汽车电子市场总监高梓瑜介绍,复旦微电凭借十五年以上高可靠MCU设计经验全面布局汽车MCU产品,2021年首款芯片 FM33LG0xxA系列通过AEC-Q100考核,目前已经和多家主流 OEM 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实现上车量产,汽车前装量产出货累计数百万颗。

3.png

本次发布的FM33FG0xxA系列MCU是针对汽车电子市场的全新产品,在电路设计上符合ISO26262标准,给用户系统安全设计保驾护航。其片上资源较前几款车用MCU有明显提升,尤其是通信接口方面,支持3CAN接口,其中2路支持CANFD,同时支持4LIN2SENT接口。此外,为更好地应对零部件功能集中的应用需求,FM33FG0xxA系列MCU片上flash最大支持512KB,支持ECC,同时提供独立的data flash空间;推出多种封装形式,最大可以支持LQFP144的封装。该系列将广泛应用于BCMTBOX、数字钥匙、座椅控制器、无线充电、空调控制器等零部件中。

FM33FG0xxA系列汽车MCU产品特点:

  • 片上资源丰富,最高支持512KBflash(支持ECC16KB data flash(支持ECC

  • 通讯接口丰富:最大可以支持3CAN,其中2CANFD,同时支持4LIN2SENT接口,融合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设计

4.png

FM33FK5xx系列:首款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的高性能MCU

工业控制领域,电力电子事业部工业控制市场总监宋吉鹤就复旦微电在该领域的市场情况以及行业应用进行介绍。复旦微电围绕电梯层控、储能BMS、消防安防、智慧冷链、智慧供热、工业工具、工业仪表、健康医疗等领域进行产品布局,并实现量产,且拥有一定的行业占比。

5.png

本次发布的FM33FK5xx系列是复旦微电首款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的高性能MCU。该系列是集成最大256KB片上flash48KB RAM,支持FPUDSP指令集,主频80MHz,包含丰富的模拟电路和外设接口。支持多种封装形式:LQFP100/LQFP80/LQFP64/LQFP48。主要面向市场为工业控制、智慧家电、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6.png

FM33FK5xx系列系统特性:

  • ARM cortex M33, ARMv8-M

  • 主频: 80MHz

  • 工作范围( A )-40℃~ +105℃

  • 电压范围: 1.8~5.5V/1.8~3.6V(USB)

  • 封装:LQFP100/LQFP80/LQFP64/LQFP48

FM33FK5xx系列特色模块:

  • 单精度浮点数 FPU

  • DSP指令集扩展

  • QSPI(支持XIP)

  • 4KB I-cache

  • 带有低功耗实时时钟RTC

  • 8xUART1xLPUART5xSPI/I2S2xI2C / 3xI2C_SMBUS

  • 1xFSCAN1xFDCANUSB2.01xEPSC

  • USB2.0-FS Host/Device

  • 12bit 5Msps SAR-ADC,支持双路采样保持

  • 3x高速回滞模拟比较器

  •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精度±2℃

  • 2x12 bit 1Msps DAC

FM33LF0xx系列: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低功耗MCU

本次发布会还推出了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低功耗MCU FM33LF0xx系列。电力电子事业部智慧家电市场总监朱发旺介绍本次发布的新品FM33LF0xx系列,该系列是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32位低功耗MCU芯片,最高主频72MHz,最大支持64KB FLASH8KB RAM,集成LCD驱动、LED驱动、带温补的RTCADCDACOPACOMPAESUARTLPUART12C-SMBusSPICANSENT等通用外设接口。

7.png

FM33LF0xx系列产品特色:

  • 丰富的快速模拟比较器;

  • 高采样率ADC,具有7个内部采样通道,可实现温度、电池电压或其他直流信号的测量功能

  • 高输出转换率DAC

  • 集成2OPA

  • 支持LCDLED驱动

该产品片上资源丰富,定制化的资源非常适用于BLDC电机驱动和显示面板控制应用,届时将会同步推出基于FM33LF0xx系列的电机驱动配套算法提供客户进行研发设计。

8.png

此外,本次发布会,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产品经理刘伟、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甘泉,和上海知从科技有限公司商业开发经理赵敬尧也均来到现场,或以远程连线的形式与观众就OTA解决方案、Lora在低功耗场景下的应用和特点,以及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生态等方面做了分享,也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和复旦微合作开发的方案。

作为国内老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复旦微电依托智能电表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公用事业(水气热表)、工业控制、智慧家电等领域取得傲人市占,近年更是凭借高可靠 MCU设计经验全面布局汽车MCU,屡推新品。回望过去,复旦微电MCU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用芯致远;展望未来,集团也将推出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产品,配合客户解决产品开发中的痛点问题,用“芯”服务,创新不止。

关于复旦微电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微电”,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385.SH;“上海复旦”,港交所股份代号:01385.HK)是国内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公司于19987月创办,并于2000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转香港主板,是国内成立最早、首家上市的股份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1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形成“A+H”资本格局。

复旦微电子集团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也是国家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未来,集团将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发展成为具有一流国际水准的集团公司。更多详情,敬请查阅www.fmsh.com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G 商用进入第四年,加速推动了中国市场的数智化转型,成为千行百业发展的内驱力。为就近支持国内 5G 发展,并助力生态伙伴掌握市场机遇,Arm 今日宣布与联想合作增设 Arm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新据点,全新的 Arm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将致力加速网络基础设施的创新,为 Arm 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开发和测试平台,并在现场展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促进行业高效协同及可持续发展,赋能专属本土的 5G 应用解决方案。

Arm 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 Mohamed Awad 表示:“Arm 是全球 5G 创新的平台,具备行业领先技术与性能优势、无与伦比的能效表现、利于自由创新与优化的灵活性。而中国是全球 5G 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 Arm 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室,我们将结合 Arm 深厚且广泛的生态系统与赋能 5G 实现的技术能力,以及联想多年在 5G 云网融合积累的坚强落地实力,我们将共同为产业合作伙伴提供 5G 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的验证环境,使开发者能够在基于 Arm 架构的技术上进行快速构建和测试,从而帮助企业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进而促进 5G 生态系统的创新及多样化发展。”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中国区基础设施业务群总裁柏鹏表示:“联想深耕 5G 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多年,目前我们的‘5G+’解决方案已经在制造、园区、交通、教育等多种垂直行业落地。此外,我们多元化的设备矩阵也为 5G 应用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我们很高兴能与 Arm 在 5G 领域进一步合作,通过 Arm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Arm 将在底层技术以及生态赋能等方面,助力我们在各个‘5G+’垂直行业持续创新。在以‘端—边—云—网—智’技术要素为基础的‘新 IT’架构的指导下,联想在推动自身持续创新的同时,将会助力多行业数智化转型,推动更多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1.png

Arm 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 Mohamed Awad (右) 与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中国区基础设施业务群总裁柏鹏 (左) 共同揭幕 Arm 在华的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

5G 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电力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前几代无线网络,5G 网络的能耗更高,随之带来了更高的电力供应需求。为了支持 5G 的发展,具备出色能效表现的计算解决方案必不可缺。Arm 以优异的每瓦性能表现和更出色的吞吐率带来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及成本优势,通过提供总拥有成本 (TCO) 优势及出色的能效表现,使其成为 5G 网络基础设施能效考量中的上佳之选。

Arm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将为本土软硬件开发者、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带来一个开放、创新的实体支撑中心。该实验室已获得国内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加入,其中包括鸿钧微电子、云豹智能、极芯通讯、创芯慧联、创智联恒、锐捷网络等芯片和硬件供应商,亚马逊云科技、爱瑞无线、世炬网络等云服务和软件合作伙伴。迄今,Arm 在全球共设立两处 5G 解决方案实验室,并有超过 150 位 5G 生态合作伙伴们加入实验室,共同助力 5G 创新发展。

关于 Arm

Arm 技术正定义着计算的未来。Arm 低功耗处理器设计和软件平台已应用于超过 2,500 亿颗芯片的高级计算,Arm 的技术安全地为电子设备提供支持,覆盖从传感器到智能手机乃至超级计算的多样化应用。Arm 携手超过 1,000 家技术合作伙伴,使人工智能变得无处不在,并在网络安全领域为从芯片到云端的数字世界奠定信任的根基。Arm 架构是未来的基石。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6月27日,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波龙”)和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成科技”)达成协议,江波龙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收购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成科技”)全资子公司力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成苏州”)70%股权。

1.jpg

力成科技为台湾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239.TW),成立于 1997 年 5 月,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存储芯片封测厂商,其存储芯片封测工艺和技术全球领先。力成苏州前身为超微半导体和飞索半导体,2009年成为力成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芯片封装、测试及贴片,主要产品涉及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及逻辑芯片。

2.jpg

江波龙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半导体存储综合应用领域,经过20多年的存储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市场耕耘,公司拥有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和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国内和海外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存储芯片设计领域,公司已成功推出了自研SLC NAND Flash芯片。在存储封测领域,江波龙已经初步具备了设计仿真和工艺开发能力。 

nK4WAzCd75.jpg

江波龙顺应存储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加强与全球存储产业链优质企业的合作,推进存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布局。本次交易完成后,江波龙将以力成苏州为基础,与力成科技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大存储封测技术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江波龙在存储行业的创新能力、产品品质与竞争力。力成苏州将继续为现有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封测服务,为国产存储产业链的创新赋能。

4.jpg

通过本次收购,江波龙将进一步提升存储芯片封装测试能力,完善产业链布局,强化与存储晶圆原厂的业务合作关系。在降低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多方面与力成苏州形成合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从存储技术品牌向半导体存储品牌公司的战略转型,并增强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提升股东回报。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IBM Z 应用平台副总裁 Kara Todd

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方兴未艾,每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些新功能,有望重塑人和组织与技术的互动方式。如果企业要想跟上这种发展趋势和速度,实现快速创新,那么核心业务应用的现代化不可或缺。 

1.jpg

IBM推出IBM Z和云端现代化堆栈新功能,为 zOS 和云端应用开发人员提供统一体验

许多企业在应用现代化旅程伊始就遇到了挑战。现代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大多数企业高管都将其视作优先任务。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IBV) 最近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83% 的受访高管表示,实现应用和数据现代化是企业优先事项,但只有27%的高管开始了这项工作。那些刚刚起步的企业往往着眼于运营目标(如运营费用和劳动力支出),而非战略优先级更高的事项。只有45%的受访者优先考虑改进现有产品或服务,以及开发新功能。 

上述IBV报告显示,应用现代化是基于混合云转型的核心。当企业以端到端重塑的方式推进应用现代化,云投资对收入的影响会增加 13 倍

在混合多云环境中,开发路径的一致性成为重中之重 

一项2021年的 IBV 调研显示,大型主机和云端应用的使用量会随着企业量身定制的数字战略而增加,这两种环境的集成和优化需要企业上下的全面转型。70%受访的大型主机客户计划利用混合云来增加核心业务应用的集成、提高集成有效性,并计划使用云编排器或管理平台来协调多个环境中的工作负载。然而,82%的企业高管认为,其团队缺乏同时管理新的云端应用和既有应用的必要技能。

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的云端之旅面临各种不可预见的挑战。使用正确的工具,应用合适的技能,改善开发人员体验,才能在不中断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在原有环境和现代化环境中平衡工作效率,保证平稳交付。

现在典型的全栈开发环境,可能需要多个分布式平台上的前端应用开发人员,在基于 z/OS 的开发环境中,与后端团队进行交互。

IBM  Z和云端现代化堆栈 (IBM Z and Cloud Modernization Stack) 旨在为混合云应用的开发人员,提供统一的环境体验,无论是开发私有云或公有云环境中的前端应用,还是 z/OS 上的后端应用,亦或是同时在两个环境中运行的应用。得益于这种连续一致的开发路径,开发人员可以在各个开发环节中使用相同的、符合行业标准的开放工具。如何打造这样的开发路径?通过基于 Red Hat OpenShift 的容器平台,进行构建和优化,为客户提供使用云原生技术的体验。

今天,我们宣布推出 IBM Z and Cloud Modernization Stack 的新功能,包括:

  • z/OS PaaS 体验: 为开发人员提供自助服务体验,将开发所需的环境和软件直接配置到个人沙箱中。用户可通过自动化的云原生方法,创建定制的 z/OS 开发环境,或者使用 IBM 提供的功能,快速重新创建复杂的 z/OS环境,进一步简化开发。新推出的功能使用已发布的开源 Operator Collection SDK 以及规范,帮助开发人员基于已有的自动化,来扩展原有功能,从而自建连接 Red Hat OpenShift容器平台和 z/OS 的操作程序。

  • 创建安全、基于开放标准的 API:使用 IBM Cloud 上的开放 API 规范,或 IBM 行业合作伙伴选择的任何云环境,通过行业标准 API,确保开发人员高效使用 IBM zSystems 应用与数据。这提供了一个全面、敏捷的开发环境,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创建和使用 API。基于 z/OS Connect 产品,开发人员可利用 IBM zSystems 平台优势,同时借助与企业级 API 管理解决方案(如IBM Cloud Pak for Integration)的集成,扩展业务关键型 API。

  • 针对开发和部署应用的云原生体验:此功能提供用于开发和现代化 z/OS 应用的云原生方法,提高速度和敏捷性,从而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该功能可高效支持对现有COBOL、PL/I、Java 或汇编器程序的修改,也支持新编程语言,包括 Python、Node.js 和 Go,并与标准 (Git) 企业级 CI/CD 工具链或合作伙伴的 DevOps 平台无缝集成。开发人员可借助全新的IBM Wazi Deploy工具,使用 Ansible 或 Python 脚本,将修改后的应用部署到沙箱测试环境(z/OS PaaS 体验的一部分),并在准备就绪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 快速应用程序分析:通过快速分析代码更新,来降低应用变更的风险,确保客户在开始更新之前充分了解依赖关系。利用可视化功能简化对依赖关系的共享和理解。

为了在混合云环境中发挥应用现代化的最大价值,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至关重要。企业需要为开发人员提供从前端到后端的统一的开发体验以及所需技能,确保实现快速、一致的开发。 

IBM  Z 和云端现代化堆栈可以提供一致的 z/OS 和云应用开发体验,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敏捷性,满足企业的应用需求。

如需了解IBM  Z 和云端现代化堆栈的最新功能,请访问:

  • 最新的"混合云加速大型主机应用现代化"红皮书

  • 全新的内容解决方案页面,了解如何使用 IBM Z 和云端现代化堆栈,实现全面一致的开发环境。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Gartner发布了《2023 Gartner Peer Insights Voice of the Customer for Network Firewalls》榜单,华为连续三年获得Gartner Peer Insights网络防火墙"客户之选"。截至2023年5月,华为在Gartner Peer Insights平台上拥有总计213条评论,获得了满分(5分)客户综合体验评分,客户推荐度99%。同时,华为本次也在全球企业(年收入100亿+美金)、大型企业(年收入10亿-100亿美金)和中型企业(年收入5000万-10亿美金)、制造/服务行业以及亚太/EMEA区域的细分领域分别获得客户之选称号。

1.jpg

华为连续三年获得Gartner Peer Insights网络防火墙"客户之选"

某制造行业客户对华为防火墙评价到:"我们已经使用华为防火墙几年了,我们将继续使用华为防火墙。它不仅在NAT和虚拟防火墙等基本防火墙功能上表现出色,而且在IPS和防病毒等高级安全功能上也表现非凡。"【1】

某教育行业客户也对华为防火墙给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我认为,华为USG防火墙安全防护能力非常优秀,帮助我们防范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得益于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性,我们的科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华为USG防火墙值得信赖。"【2】

华为安全产品领域总裁马烨表示:"非常荣幸华为今年再次获得Gartner Peer Insights™ '客户之选',感谢全球客户对华为防火墙的信任和认可。每一位客户声音都是我们持续创新不断突破的动力,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入调研用户痛点和需求,不断加强投入提升产品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产品。"

来源:

Gartner®, Voice of the Customer for Network Firewalls, Peer Contributors, 31 May 2023

[1] Gartner Peer Insights, https://www.gartner.com/reviews/market/network-firewalls/vendor/huawei/product/hisecengine-usg-series-firewalls/review/view/4566024 

[2] Gartner Peer Insights, https://www.gartner.com/reviews/market/network-firewalls/vendor/huawei/product/huawei-security-gateway-usg/review/view/4582520

免责声明:

1. Gartner® and Peer Insights™ are trademarks of Gartner, Inc. and/or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Gartner® Peer Insights™ content consists of the opinions of individual end users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statements of fact, nor do the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Gartner or its affiliates. Gartner does not endorse any vendor, product or service depicted in this content nor makes any warranties, expressed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this content, about its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including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2. Gartner does not endorse any vendor, product or service depicted in its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does not advise technology users to select only those vendors with the highest ratings or other designation. Gartner research publications consist of the opinions of Gartner's research organization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statements of fact. Gartner disclaims all warranties, expressed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hwebgcomms@huawei.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外设IP的一站式购买可简化定制RISC-V处理器设计

RISC-V定制计算领域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选择SmartDV Technologies作为其外设设计硅知识产权(IP的首选提供商。Codasip的客户现在可以根据同一授权协议和合同去购买一系列精选的SmartDV外设IP的授权。这一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使用Codasip RISC-V处理器的芯片设计人员,通过使用已验证过兼容性和集成便捷性等特性的IP来加速和简化其设计项目。

SmartDV partnership.png

Codasip的系列RISC-V处理器可以通过使用功能强大的Codasip Studio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工具进行定制。这一优势赋能Codasip的客户们在广泛的竞争性行业和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无线和物联网(IoT)等应用中实现创新性和差异化。他们现在还可以轻松地从多元化的SmartDV外设中进行选择以与内核IP集成,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SmartDV可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基于标准的设计IP和验证IP VIP)产品组合。公司的产品被用于全球电子行业中数百个网络、存储、汽车、总线、MIPI和显示芯片项目中。SmartDV专注于其VIP和设计IP的易于集成性和直接定制特性,支持客户去实现其独特的设计目标。

Codasip战略和生态系统副总裁Mike Eftimakis表示:“SmartDV提供了最为完整的外设IP产品组合。通过与我们的RISC-V处理器IP相结合,使我们的定制计算客户能够以非常简捷的方式轻松选择、设计和获取一套完整的系统。这就是拥有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所赋予的力量。通过与SmartDV合作,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工程团队专注于为定制计算提供最大价值,同时使我们客户的生活更轻松。从外设IP的领导者那里获取标准的外设,也给他们带来了使用同业最佳IP的信心,同时支持他们将时间花在对其应用至关重要的差异化特性上。

“得益于当今蓬勃发展的RISC-V生态系统,芯片设计人员在处理器设计方面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SmartDV首席商务官Erik Panu表示。“我们与Codasip结为合作伙伴的决定不仅植根于他们作为RISC-V领导者的地位,而且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拥有与SmartDV一样专注于定制解决方案的热情,这是我们用户成功的关键。将SmartDV成熟的外设IPCodasip具领先优势的处理器相结合,为我们的共同客户去更快速、更经济且更可靠地实现其ASICSoCFPGA设计目标铺平了道路。

关于Codasip

Codasip是一家处理器技术公司,支持系统级芯片(SoC)开发人员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客户们通过使用Codasip提供的系列定制计算产品,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去充分发挥开放RISC-V ISA的变革性潜力,Codasip的产品包括:Codasip Studio设计自动化工具,一个完全开放的架构授权模式,以及一系列易于定制的处理器硅知识产权(IP)。Codasip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同时又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企业,全球已有数十亿颗芯片使用了Codasip的技术。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odasip.com

关注我们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n/incareer/home

关于SmartDV

SmartDV Technologies™,我们相信有更好的方法来为集成电路提供硅知识产权(IP)。自2007年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IP——因此无论您是为您的下一SoCASICFPGA购买基于标准的设计IP,还是寻求验证解决方案(VIP)以测试您的芯片设计,您都会发现SmartDVIP非常易于集成。通过将专有的SmartCompiler™技术与数百名专业工程师的知识相结合,SmartDV可以对IP进行定制以满足您独特的设计目标:快速、经济可靠。不要让其他供应商强行在的芯片设计中使用一刀切的内核通过Smart DV,获取所需IP,量身定制您的规格:IP Your Way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smartdvtech.com/

关注我们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n/incareer/home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1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