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JI 大疆全新推出轻量旅拍微单稳定器RS 3 Mini,这也是大疆首次在如影稳定器 RS 系列中加入 Mini 版本。机身轻小的RS 3 Mini,能迸发强大负载力,支持主流品牌微单与镜头组合,并延续 RS 3 系列出色的增稳性能,让创作者在旅拍、专业创作中都能发挥更多拍摄潜能。

eX7CXNQFAP.jpg

“2021年至今,大疆先后推出四轴电影摄影机Ronin 4D、拥有丰富拓展生态的RS 3 Pro稳定器和高效可靠的RS 3 稳定器,我们的目标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将专业级技术带给全球影像创作者,帮助他们突破设备的局限性,探索创意的边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自由。”大疆高级产品线经理Paul Pan表示,“现在,全新的 RS 3 Mini 微单稳定器将为用户带来自由运镜的畅快体验,让更多微单用户领略到行业领先技术的魅力。”

单手握持更省力,轻巧常用不吃灰

对于对设备重量和体积有要求、对创作质量有追求的摄影师来说,RS 3 Mini 微单稳定器将成为摄影师背包中忠实可靠的伙伴。RS 3 Mini采用全新的一体化设计,机身紧凑便携,收纳后可轻松放进单肩包中,让你轻装出行。在竖拍模式下机身仅重 795 克,对比 RS 3 Pro 减轻约 50%[1],横拍模式的机身重量也只有 850 克,大大减轻了外出携带的负担,更能减缓在城市/人群中拍摄带来的心理负担。

dHhGhe8mGd.jpg

微单相机好伴侣,支持专业的变焦镜头

RS 3 Mini 微单稳定器承重高达 2 千克,最大支持搭载索尼 A7S3 + 24-70 mm F2.8 GM 一代镜头,全画幅、APS-C 画幅微单的主流机型[2]均可承载。电机动力充沛,使用适配的变焦镜头时,即使变焦达到最大焦段时,拍摄画面效果依然稳定,无需重复调平。

原生竖拍体验,抖音短视频创作利器

为满足竖屏影像创作需求,RS 系列首次实现原生竖拍的功能突破。无需额外配件,直接将RS 3 Mini 标配的快装板安装到云台竖臂上即可快速转换为竖拍形态,让抖音等短视频拍摄更方便。对比传统的“一键竖拍”模式,RS 3 Mini 在原生竖拍模式下云台转动角度不再受限,同时支持使用摇杆构图,带来与横拍模式一致的舒适握持体验,此外还能轻松实现手电筒、倒立等拍摄方式。

3.jpg

专业增稳,带来丰富的运镜效果

与此同时,RS 3 Mini采用与 RS 3 Pro 同样出众的 RS 第三代增稳算法,无论是奔跑还是低角度拍摄都能轻松驾驭,对比纯手持微单拍摄运动镜头来说,无疑能实现更丰富的运镜效果,为创作者带来更精彩灵活的旅拍和街拍体验,记录沿途好风光。

4.jpg

蓝牙快门无感连接,彩色触屏畅享便捷操作

在大疆旗舰稳定器 RS 3 Pro 上首次亮相的蓝牙快门控制功能,RS 3 Mini 也同样标配。它支持主流微单相机型号[3],成功配对一次后就可无感自动连接。完成蓝牙配对后,云台录制键可直接控制相机启停录制或触发拍照功能;使用索尼相机及支持的数字镜头时,还可通过前置拨轮直接控制镜头的光学变焦或数字变焦[4],从此摆脱快门线束缚,而对比传统线控方式,不仅高效快捷,在拥挤空间或运动场景中也更加安全可靠。

NssnJpmRJc.jpg

RS 3 Mini 还搭载 1.4 英寸触控式彩屏,并采用全新 UI 设计,无需 app 即可完成多数功能调节,常用设置一触即达。机身侧边配备 NATO 接口,支持安装手提转接手柄、外置补光灯、监视器等配件,扩展出更丰富的拍摄组合与功能。同时,一体化电池手柄能带来长达 10 小时[5]的续航时间,能量充沛,满足全天短视频创作需求。支持边充边用,最快 2.5 小时充满电[6],让你迅速回到拍摄状态。

售价与服务

DJI RS 3 Mini官方售价1999元,内含RS 3 Mini云台主体、RS Mini三脚架、RS Mini快装板等丰富配件。即日起,DJI 大疆官方商城、京东、天猫、北京旗舰店、上海旗舰店、南京旗舰店、杭州旗舰店以及全国线下授权体验店等渠道现货发售。

6.jpg

适用于 DJI RS 3 Mini 的保障计划 DJI Care 随心换同步上线,提供全方位意外保障解决方案,仅需支付一定置换费便可一键极速换新,无惧自然磨损、磕碰变形、进水等意外状况导致的机器损坏。并享受安全奖励、全球联保、双向免邮等多种专属服务权益。

DJI Care 随心换 1 年版(DJI RS 3 Mini)售价 199 元,提供 1 年内 2 次低价置换权益。DJI Care 随心换 2 年版(DJI RS 3 Mini)售价 319 元,提供 2 年内 3 次低价置换权益和第二年官方延保服务。

大疆天空之城社区现已开启 DJI RS 3 Mini 新品体验官招募活动,报名参与,抢先体验全球首发新品。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www.skypixel.com

了解DJI Care随心换,请点击:https://www.dji.com/cn/service/djicare-refresh

更多关于DJI RS 3 Mini详情请访问:www.dji.com/rs-3-mini

关于 DJI 大疆

大疆致力于成为持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技公司,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因开创民用无人机行业并持续创新而享誉全球,在多个智能技术领域长期领先。

大疆在智能无人机系统及数字影像领域追求极致,让所有人都能轻松拍摄卓越创意;不断刷新飞行与影像体验,为世界带来全新视野,让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同时,大疆行业应用在能源、测绘、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工具,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疆农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空间智能装备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农业发展革新和进步。

更多信息,请访问:

DJI官方网站:www.dji.com

大疆创新官方商城:https://store.dji.com/

在微博上关注我们:@DJI大疆创新

在微信上关注我们:大疆


[1] 竖拍模式下机身重 795 克,对比 RS 3 Pro 减轻约 47%,对比 RS 3 减轻约 38%,横拍模式下机身重 850 克(均为含快装板、不含脚架的重量)。

[2] 具体支持的型号和功能,请查阅相机兼容列表。

[3] 具体支持的型号和功能,请查阅相机兼容列表。

[4] 具体支持的型号和功能,请查阅相机兼容列表。

[5] 在设备静置、云台调平状态下测得。若云台处于运动状态,续航时间将缩短。

[6] 在 25℃ 环境温度下,使用 10 瓦充电器测得。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exZcwxsXF.jpg

图:R&S和VIAVI Solutions成功验证了他们共同开发的O-RUs自动测试平台。(来源:i14y Lab)

在最近举行的i14y Lab O-RAN服务和平台互操作性测试会议(这是O-RAN 联盟2022年秋季全球互操作性测试会 议的一部分)上,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公司)和VIAVI Solutions公司结合各自行业先进实力,为ORAN射频单元(O-RUs)的一致性测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此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他们能够同时满足ORAN和3GPP一致性预测试要求并对Analog Devices公司创新的8T8R O-RU参考设计和开发套件进行验证。

欧洲O-RAN和TIP(Telecom Infra Project, 电信基础设施项目) 2022秋季互操作性测试联合会议由i14y Lab 组织。i14y Lab是一个旨在通过在欧洲和德国建立由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组成的生态来加速网络解耦和Open RAN发展的行业联盟组织。它得到了德国电信和欧洲先进网络测试中心(EANTC)的支持。技术供应商 (如Analog Devices公司)能够使R&S和VIAVI Solutions的测试和测量(T&M)解决方案验证其平台的一致性。

成功案例之一是对O-RAN射频单元(O-RU)的自动验证。网络解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它需要不同供应商的 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不断发展的O-RU需要同时符合3GPP和O-RAN标准。O-RAN联盟定义的前传一致性测试 可确保新兴的O-RU设计与O-RAN分布式单元(O-DU)具有互操作性。

为了支持多种应用场景,Analog Devices开发了一种特别灵活的O-RU参考设计。ADRV904x-RD-RUMB 8T8R O-RU 参考设计和开发套件支持时分双工(TDD)以及频分双工(FDD)模式和多个频段,包括从600 MHz到6 GHz的所 有FR1频率,它还包括一个完整的O-RAN RU 切分选项 7.2 x ,用于4G & 5G NR标准。

R&S和VIAVI Solutions公司都是无线通信测试领域的高质量供应商,并积极参与O-RAN联盟和3GPP的规范开发。 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O-RAN一致性测试解决方案已被用于支持多个开放测试和集成中心(OTIC),并在O-RAN 互操作性测试会议上用于验证Analog Devices的O-RU参考设计:

  • R&S SMM100A矢量信号发生器、R&S FSVA3000信号和频谱分析仪以及R&S VSE矢量信号分析软件通过生成、 捕获和分析RF信号,模拟了真实的无线环境,扩展了O-RAN应用程序。 

  • VIAVI Solutions公司的TM500 O-RU测试器实现了O-DU侧M平面和C/U平面的功能,这对配置O-RU的接口 和通过开放前传接口交换I/Q数据来说至关重要。

  •  VIAVI的O-RU测试管理器应用程序(Test Manager Application)为集成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控制,并确 保了整个测试设置过程中无缝的用户体验。

在i14y Lab Open RAN 互操作性测试会议上,这款测试平台验证了Analog Devices的O-RU参考设计,满足开放 前传接口工作组WG4定义的O-RAN一致性测试规范。包括FDD和TDD工作模式的控制和用户面(CU-Plane)。此外, 该设置支持来自3GPP TS 38.141-1的基站(BS)发射机传导一致性测试。

R&S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能满足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设备验证到一致性测试和基准测试要求,帮助推动Open RAN网络的开发、部署和运营。

Alexander Pabst R&S公司无线通信市场副总裁: "像Analog Devices这样的Open RAN创新者需要强大的O-RU测试解决方案,以验证他们的设计在多厂商网络中 实现顺利互通。位于柏林的i14y Lab是测试、协调和验证Open RAN解决方案的有效合作平台。我们很荣幸能成 为i14y Lab的联盟伙伴,为所有Open RAN行业的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创新和选择。"

Joe Barry Analog Devices公司无线通信副总裁: "通过使用R&S和VIAVI的测试方案对Analog Devices的O-RU参考设计平台进行互操作性和O-RAN一致性标准的预 测试,我们的客户可以更加充满信心地加快他们的集成工作,这将有助于缩短设计周期的同时大幅加快上市时 间。"

Stephen Hire VIAVI无线营销副总裁: "Open RAN技术已经在新建部署中证明其价值所在,但仍需要在灵活性方面实现主流突破,以适应广泛的频谱 分配和4G与5G的不同组合。像Analog Devices的O-RU这样的灵活设计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这些更灵活的设计 需要更多的测试方式。我们很高兴跟R&S合作,支持Analog Devices公司和i14y,展示我们的自动化平台如何 帮助客户有效证明其产品符合3GPP和O-RAN 联盟规范。"

有关罗德与施瓦茨O-RAN测试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rohde-schwarz.com/_255230.html.

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z)

 罗德与施瓦茨科技集团凭借其在测试测量、技术系统、网络和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为更加安全互联 的世界铺平了道路。集团成立超过85年,是全球工业客户和政府客户的可靠合作伙伴。截至2021年6月30 日,Rohde & Schwarz在全球已拥有约13000名员工。独立集团在2020/2021财年(7月至6月)实现净收入23.4亿 欧元。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相比消费级硬盘(HDD),消费级固态硬盘(SSD)凭借传输速度快、低功耗、稳定性强、重量轻等优势已成为更主流的选择。但随着PC用户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日常办公学习、运行CAD、PR等大型设计软件、大型游戏等场景对消费级固态硬盘的容量、价格、速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忆联针对消费级固态硬盘应用市场,推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解决方案AM6A1,可为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专业人士、创意从业人员等PC用户提供高性能存储体验。

忆联消费级SSD AM6A1专为高性能PC打造,采用PCIe Gen 4和NVMe 1.4,搭载自封颗粒,能为用户提供更优的TCO解决方案,可提供256GB、512GB、1TB等多种容量选择,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产品顺序读写最高性能达4900/3600MB/s[1],随机读写性能(4K)最高达300K/550K[2] IOPS,能实现PC用户对高性能、高性价比固态硬盘的极致追求。

1.jpg

1、多重特性加持,保障产品稳定高效运行

AM6A1可支持智能Thermal管理,能支持SSD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性能表现,并平衡Thermal,当出现IOPS过高的场景时,可通过控制速度保证NAND不会过热,且全过程无需用户干预,无感知。在可靠性方面,AM6A1拥有 Robust HMB加速特性,可支持多比特错误处理机制,提升HMB加速可靠性,从而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此外,AM6A1还支持BLK RAID保护机制,可提供业界领先的WL RAID的保护强度。

2、可维护性强,减轻用户运维压力

AM6A1支持OOB带外管理,可实现在线诊断设备、后台巡检等功能,保证了SSD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性能。同时AM6A1支持升级后秒级激活(<1s)与SMART和健康监控,用户可在不停止业务的情况下解决SSD的运维难题,并掌握SSD的运行状况、剩余使用寿命等信息。

3、运用FSP智能算法,提升产品应用性能

FSP智能算法是忆联从客户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对应用IO特点、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总结设计出的内部FTL管理核心算法,可在不断提升SSD基础SPEC性能的同时,实现应用性能更大的提升。

  • 受PE,Retention,Read Disturb,读写温度,Affected WL,Program Disturb等因素影响,数据存放在Flash中后会出现电荷逸出情况,表现为存储单元中电压分布展宽、重叠,导致无法正确读出数据。

2.jpg

  • OTR应用,基于智能算法选择最优读电压,确保一次即读出正确数据,降低随寿命磨损而读性能降低问题。

3.jpg

  • 基于忆联专利FSP技术,AM6A1拥有领先业界的纠错能力,支撑达到业界最低误码率。

4.jpg

4、基于场景优化提供特性定制,带给用户极致体验

AM6A1可提供特性定制,无论是对性能要求高的游戏场景,还是对低功耗要求较高的商务场景,都可利用软件开启不同的工作模式,保障SSD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发挥出最大价值,提升用户体验。

5.jpg

多种SSD工作模式设计,适应不同场景用户需求

注释:

[1] 4900MB/S为512GB规格最高的读性能;3600MB/S为1T规格最高的写性能

[2] 300K为1TB规格最高的读性能;550K为512GB和1TB规格最高的写性能

关于忆联

忆联成立于2017年,始终聚焦于存储行业,拥有近500人的研发团队,具备超20年产品研发经验以及完备的SSD制造能力和国内领先的封测能力,作为面向全领域、全生态的固态存储提供商,忆联产品全面覆盖数据中心级SSD、企业级SSD、消费级SSD和嵌入式存储领域,依托领先的端到端能力和完整的产品矩阵,已广泛适用于数据中心、云存储、服务器、个人电脑、智能穿戴等应用场景中。目前忆联位居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前三,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同时,在消费级领域,忆联在中国Client OEM SSD市场中份额排名第五,位列国产厂商第一。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展望 2023

1.jpg

尽管目前疫情状态趋缓,但余波仍在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这样的冲击,存储市场也和其他许多市场一样受到波及,DRAM、NAND Flash 和 NOR Flash 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

然而,随着新兴趋势不断涌现并越发强劲,我们预计这将推动对安全闪存等专业存储器的全新需求,为存储器市场带来增长希望。与此同时,在提倡可持续的大环境下,汽车电气化转型也将进一步助推存储市场的需求增长。

疫情之下

疫情影响下,内存需求不断变化

1 消费类需求衰退

疫情期间,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家中生活和工作,对 PC、居家办公设备、流媒体点播电视等硬件的投资也显著增加。因此,家用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的销量在疫情期间大幅提升。当前该趋势已经消退,从而压低了市场对消费级存储的需求。

2 新兴应用需求保持稳定

而 2022 年,服务器、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工业数字化转型和基础设施相关网络等新兴应用和趋势对存储的需求依然强劲。

3 缺芯问题大幅缓解

在疫情短期内需求激增导致的芯片缺货问题,包括运输时间延长和制造商双重备货等情况,也已经大大缓解。如今,只有少数利基市场的电源相关组件仍囿于交货时间过长的境况。相比之下,大多数存储芯片的供应和交付时间已逐步恢复正常。

总体而言,由于几大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提高,存储市场目前正面临着供过于求的情况,进一步压低了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此前,业界预测 DRAM(每位元)市场在 2022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 15%,然而 TrendForce 的最新数据表明 DRAM 的增长率为 8.3%。目前,全球的需求减少已在 DRAM 骤降的价格中体现。

下一代技术发展,推动内存容量持续提升

从技术角度来看,DDR5 等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同时当今的市场趋势则要求全面提高内存容量。

在过去,每台 PC 大多配备 4Gb 到8Gb 的 DDR4 内存,但现在或许 8Gb 至 16Gb 才算得上“标配”,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升级到 DDR5。

Winbond 持续供货 DDR3

专注于 PC、服务器和智能手机等主流市场的主流 DRAM 供应商,正在顺应这一趋势,逐步放弃了前几代 DRAM 产品和 4Gb DDR4 模块的业务。 

这一举动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下游产品制造商的供应,他们可能需要考虑将 8Gb DDR4 模块纳入未来的产品设计中。

对此,华邦已在高雄新厂全面投产 2Gb 和 4Gb DDR3,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

当然,WiFi 6 和 WiFi 7 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强劲发展也在推动着内存容量的上升。

新兴内存需求:低功耗、小尺寸、高性能

同时随着物联网的飞速普及,人们对低延迟、实时响应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推动了边缘计算的蓬勃发展。

2.png

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发展同样迅猛,以后期处理为主的软件辅助功能正在大行其道。自动图像处理功能,如采用 AI 技术实现低光照图像增强,使用户获得专业的成像效果,也因此成为中、美、韩等国高端新款智能手机流行的新功能。

智能家电的出现及其他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人们对存储芯片数量级的需求继续提升,也推动了技术前进的步伐,从而催生了速度更快、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内存技术趋势。

功耗追求

外部接口技术持续推进

除了容量提升的趋势外,内存设备的外部接口技术也在进一步推进。

例如,DDR3 已成为 1Gb 至 4Gb 容量范围内的主流接口,华邦的全新晶圆厂将持续供应 DDR3 产品并支持这一需求。华邦先进的 HYPERRAM 产品正在替代传统的 SDRAM 和 PSRAM 存储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提供多种容量选择。

Winbond HYPERRAM 性能优势

如今,华邦已将 HYPERRAM 产品组合的容量扩展到 256Mb 和 512Mb,配合华邦自研 25nm 制程的工艺优势,HYPERRAM 在混合睡眠模式(HSM)下的待机功耗可低至 35μW。

3.png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产品信息

HYPERRAM 的最低容量可达 32Mb,同时信号引脚较同类 PSRAM 更少,可完美满足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应用对低功耗和小尺寸的需求。

华邦同样活跃在 NAND Flash 领域,引领着串行接口逐步取代并行接口的风潮。现代的 SPI NAND Flash 可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以支持高要求的应用,如传感器接口、数据转换器和图形用户界面等。

未来需求

安全闪存与高算力产品需求激增

4.png

有迹象表明,对安全闪存的需求将在 2023 年强劲增长。同时,网络攻击的强大破坏力使人们越发担心自己的私人资产受到损害。

因此,无论何种类型和地点,人们对连接设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关注势必大幅提升;针对物联网终端、联网车辆和设备的网络安全法规也将不断增加,以保护代码、数据完整性、隐私和凭证,维护产品生命周期,并实现安全的OTA远程更新。

微信图片_20230111141653.png

最后,电动汽车等智能能源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将继续推动电子技术和计算的需求,以控制车辆、支持联网服务并实现驾驶辅助功能。

何况,如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逐步将驾驶辅助功能列为汽车的强制出厂要求,例如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规定 2024 年起,新车必须配备 DMS 驾驶员监控系统。此外,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模式的演进也将进一步提升汽车对算力的需求,因此,汽车对高速、高容量存储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3

回望过去三年,内存市场起起伏伏。来到崭新的 2023,尽管前路仍旧充满挑战,但华邦将以技术创新为要务,继续巩固优势市场,发力新兴应用,在动荡期寻得破局之道。

关于华邦

华邦电子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主要业务包含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致力于提供客户全方位的利基型内存解决方案。华邦电子产品包含利基型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行动内存、编码型闪存和TrustME®安全闪存,广泛应用在通讯、消费性电子、工业用以及车用电子、计算机周边等领域。华邦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德国等地均设有公司服务点。华邦在中科设有一座12寸晶圆厂,目前并于南科高雄园区兴建新厂,未来将持续导入自行开发的制程技术,提供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内存产品。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winbond.com

来源:Winbond华邦电子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对惊涛骇浪,冲浪者除了勇气,还需要什么?

我们了解与信任的优秀品牌与企业,无一不在利用科技、通过云转型来应对挑战,力争为客户提供快速、个性化的体验——这是企业当下全新的数字为先战略的核心所在。这些企业希望能够灵活地跨多个云、跨本地或边缘,来安全地管理数据、拥抱创新的数字新科技,以跟上其业务发展的步伐。 这种对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使得数字化转型工作几乎成为当下每个企业发展的聚焦点,没有哪个企业甘愿冒落后之风险。

1.jpg

面对惊涛骇浪,冲浪者除了勇气,还需要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022 年,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云转型的主导方法。IBM去年四季度发布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77%的全球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的是混合云方法;82%的中国受访高管认为,整体的混合云战略是企业释放数字化转型潜能的关键。展望 2023 年,随着企业进一步拥抱现代化以抢占市场份额和满足当今永远在线的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领导者正转向专注于发掘和释放混合云的全部潜力。

2.jpg

IBM_China_Hybrid_Cloud_Percentages_Picture1

那么,2023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为了帮助企业的业务和技术领导者为2023年做好准备,IBM对五个领域做了充分的研究,这些领域或许可以帮助企业在其混合云的旅程中取得成功。

第一,云转型出现双行道:性能、安全、供应商锁定、成本是"云回迁"的四大根因。企业拥抱主机和云的力量,可以带来更大、更可持续的业务价值。 

此次接受调研的全球3000多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决策力的高管当中,有80%[i]表示已经考虑或正在考虑将企业已经部署到公有云上的工作负载迁回私有的基础设施。他们考虑"云回迁"的四大原因,第一是为了改善性能和减少延迟;第二是出于安全与合规的原因;第三是为了避免供应商锁定;第四是为了降低成本。出于安全原因率先考虑将工作负载迁出公有云的行业包括制造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企业会选择把回迁回来的工作负载放在他们私有云以及包括主机在内的本地设施之上。

世界各地的组织都在努力加快实现现代化,并跟上当今数字为先的消费者的步伐。2023 年的重点应该是为这种复杂性带来秩序,同时确定相关工作负载最为适合的位置。现代化的方法不应该是"淘汰和替换"现有系统,因为这可能是高风险、高成本和破坏性的。企业领导者应该认真盘点自己的工作负载和数据,然后战略性地选择哪些应该上云,哪些应该留在本地,根据相关的环境(本地或云)以及相关的基础架构类型来做出最恰当的架构决策。如果方法得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现代化的益处包括更高的敏捷性、安全性、按需可扩展性和成本节约都会得以显现。 

第二,企业需要全面管理自身及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到哪里,"坏人"就会跟到哪里。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要避免前后脱节的云部署,那样的云架构不仅难以驾驭,更是无从保护,同时也为第三方和第四方的风险与盲点打开了大门,这些风险和盲点还会被"坏人"利用。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云方法,他们必须保持警惕——近32%的全球受访企业表示,安全性差是他们推进和获得混合云优势的最大障碍[ii]。企业拥有一个全面整体的安全方法,同时对其混合云基础设施中的数据拥有清晰的视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防范风险。这一整体的安全策略不仅针对企业自身的环境,也包括企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环境。云服务中的第三方和第四方依赖关系正在为企业带来新的风险级别,需要在这些风险成为问题之前对其进行管理和缓解。

企业不仅要全面了解其混合云环境中(本地、公共云或私有云、边缘)的数据,还要为未来的威胁(如量子安全挑战)做好准备。

3.jpg

IBM_China_Cloud_Admission_Picture2

第三,随着全球监管要求的升温,企业要为不断增加的合规与法规要求做好准备。

围绕数据访问和数据所有权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看到全球法律和法规的增加,以减少风险,维护隐私、安全、保障和道德标准。然而,在IBM调查的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在云中确保合规性太难了。对于那些监管最为严格行业(例如金融服务业)的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在未来的一年里,企业将不得不在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和数据主权法律的同时,要掌握推动创新的方法。由于许多监管机构敦促企业使用多个云来降低集中风险,具有内置安全和合规控制的行业特定的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推动所需的创新,以发展商业模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降低风险。

对于金融服务等高度受监管的行业,以及需要处理客户个人信息的企业,在实施现代化的同时,要努力降低第三方和第四方风险,他们的转型策略会更加专注于处理最关键的任务工作负载,确保数据受到保护。

第四,通过构建安全的生态系统降低风险。 

展望 2023 年,金融服务、保险和医疗健康等高度受监管的行业将继续面临颠覆。因此,新一代的敏捷技术提供商通过引入新的创新来应对这些变化,以满足当今精通数字技术的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新一代的敏捷技术颠覆者不会把系统性风险带入这些高度受监管的行业,尤其是在监管升温当下。为了驾驭这一转变,金融科技、保险科技和健康科技公司应该选择与成熟的技术提供商合作,以成熟领先的技术应对安全和合规挑战,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不影响他们获得成功所需的创新和速度。 

第五,关注混合云环境的可持续性, 同时落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 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企业会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混合云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领导将更加关注其混合云环境的可持续性,更加关注提高整个IT运营的能源效率,同时又不牺牲安全性或性能。采用混合云的方法,利用云中的优化系统以及本地IT的强大功能,以较小的占用空间运行更多应用程序,从而帮助减少碳足迹,降低企业能耗。

2023年,企业将积极应用AI解锁数据的价值,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落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帮助企业建立其环境、社会、治理(ESG)的数据基础。AI可以帮助管理、分析和利用企业运营中大量可用的环境数据,利用设施运营、能源消耗、资产维护、IT 基础设施等位于公司不同孤岛中的数据,基于混合云底座实现数据流转,帮助企业根据复杂的ESG框架向各个利益相关方报告数据。

  • 建立更负责和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一方面满足ESG相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使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使组织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并提升供应链的可见性来应对供应链挑战。同时管理企业的碳、废物、能源、水、消耗和材料效用,实时调整库存规模,帮助公司减少浪费。

  • 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企业尚未对大量有价值的天气和气候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包括对天气、气候和业务运营的实时和持续观测数据等。利用AI把这些数据用起来,可以帮助公司深入研究一些特定问题,比如确定哪些地区、建筑物或资产可能贡献了不成比例的碳排放,从而可以优先考虑改进工作。

世界各地的企业正忙于采用新的业务模式,把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以实现运营数字化。然而,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企业就无法走得更远。事实上, 69%的全球受访者都表示企业当前缺乏具有云管理技能的人才,这是他们数字化转型获得成功的主要障碍,由于云计算的人才库分散在不同的云品牌之下,导致许多企业的云转型陷入困境。 2023年,企业必须专注于培养能够实施强大的混合云战略所需的云计算人才,同时要依靠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企业应该考虑建立一个卓越中心,用以孵化和培养具有混合云技能的人才,支持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和其它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

时不我待,企业领导者拥抱和释放混合云全部潜能、为数字为先的客户更快更好地创造价值的时刻到了,这将是他们的必要且首要的责任!

[i] 数据来源:IBM委托独立研究公司Harris Poll进行全球调研并于2022年4Q发布的《IBM企业转型指数:云现状》,下载报告全文:https://www.ibm.com/downloads/cas/MWEMP0NJ 

[ii] 数据来源:《IBM企业转型指数:云现状》报告新闻稿,2022年9月29日

关于 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 直播详情 ┃

新冠疫情已经肆虐3年,随着12月7日国家“新十条”防疫政策的发布,动态清零时代已成过去,在各地防疫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各地新冠阳性人员激增,尤其出现了一些危重病例,这些危重病例与人体的一个关键指标有关,那就是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否出现低氧血症,或者是呼吸衰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往往也提示患者是否为重症或者是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氧饱和度一般是在90-100%,但是如果是危重症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可能会低于90%!

随着“沉默性缺氧”概念进入大众视野,用于检测血氧饱和度、判定新冠重症与否的家用医疗监测工具——血氧仪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血氧仪和额温枪一样,未来都会成为居民健康生活必备利器,血氧仪虽然原理很简单,但是要设计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血氧仪挑战也很多。

1月17日晚7点,我们特邀芯海科技研发总监张伟伟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分享一下本土健康产业领军企业芯海科技在血氧仪领域的布局和高精准高可靠性血氧仪方案,欢迎预约围观。

直播时间:2023年1月17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谈谈血氧仪的设计挑战和趋势?

▶   本期看点

 ① 血氧仪基本原理

 ② 血氧仪设计挑战

 ③ 血氧仪如何实现高精度测量?

 ④ 血氧仪发展趋势

▶   嘉宾介绍

分享嘉宾————张伟伟

芯海科技研发总监。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本次直播,我们还将开启邀请达人榜活动,只要您将自己的专属邀请海报转发到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并且截图给小编 (微信号:eetrend89) ,吸引更多人来报名,则有望获得京东礼品购物卡,赶快参与吧!(注:扫描预约成功后点击冲榜按钮就可以获得个人专属海报,长按海报可以保存,然后发布在6个相关半导体微信交流群等)

我们特别建立了“直播微信交流群”!欢迎关注“芯英雄联盟”微信号后请他拉入直播群。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将额外招聘340专业人员来帮助消除网络犯罪威胁

领先的《财富》500强全球技术服务公司DXC Technology(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DXC)预测了数字安全格局将影响2023年及未来生活和业务的五大方式。

1.jpg

DXC: 将影响2023年及未来生活和业务的五大网络安全趋势(来源:Adobe Stock)

DXC Technology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拥有3000多名专家帮助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提高弹性。DXC Technology洞悉到了不断变化的威胁局面,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1. 络安全装备竞赛将加速 

网络犯罪分子和网络安全专业人员都将在日益复杂的斗智斗勇中使用人工智能(AI)。在网络安全防御方面,AI主要用于识别可疑行为模式。鉴于可疑活动和误报的数量,网络安全人员经常不知所措。

好消息是在2023年及以后,我们应该能够开始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控制和响应机制的自动化——帮助对网络攻击作出更快更准确的反应、减少可能的停机时间,并保护个人和业务的关键数据。

DXC Technology安全总裁Mark Hughes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检测和消除威胁,但其根本流程是基于对过去活动的理解,这将刺激网络犯罪分子推出新的攻击类型。跟上步伐将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如果量子计算在未来几年进入这种对抗,今天的防御可能会在几秒钟内被攻破。"

2. 们需要对元宇宙中我们的交谈对象保持谨慎(同时牢牢掌握我们的数字钱包) 

2023年将是元宇宙重要的一年,Meta、微软、Virbela和其他公司都指望虚拟世界成为主流。然而,元宇宙中的活动可能会引发身份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的和你说话的人就是他说的人? 建立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证书可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这些证书还可以用于保护元宇宙中的虚拟交易。显而易见,随着元宇宙的扩展,风险也会随之扩大。

3. 缘政治网络安全攻击将会增加,但也会刺激防御创新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以可能的最鲜明的方式提醒了我们,现代战争是混合战争,出于地缘政治动机的网络攻击风险真实存在。因此,现在正制定许多网络保险政策来排除网络战争行为,这为减轻网络风险带来了挑战。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这种威胁将在2023年继续存在。事实上,2023年将有70多个国家举行政府选举(这些选举经常成为国家支持行动者的目标),这将是网络安全防御具有挑战性的一年。然而,我们可以从案例研究中学习,如乌克兰对俄罗斯网络攻击的"典范式"防御。

4. 络安全攻击将针对供应我们家园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当停电或煤气供应中断时,大多数人不太可能认为这是工业网络安全漏洞的结果。但"运营技术"(OT)是网络攻击的新兴战场,工厂和民用基础设施的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包括电站和水坝)将成为攻击目标。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OT网络威胁将在2023年增长,逼迫各行业通过在整个运营中进行网络安全保护来保持领先一步。

5. 络安全领域的职业发展机会将增长 

据估计,全球约有340万网络安全人员的短缺。随着先进技术带来的威胁不断增加,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

网络技能差距为各种年龄和背景的人创造了职业机会。以英国为例,目前在GradCracker职业门户网站上为毕业生提供大约1000个网络安全机会。但受益的不仅仅是毕业生。许多公司为员工提供网络安全再培训的机会。 

Mark Hughes补充道:"网络安全领域的包容性延伸到了神经多样性。例如,DXC的蒲公英计划帮助患有自闭症、多动症、阅读障碍和其他神经疾病的人在网络安全等IT领域建立职业生涯。网络威胁的增长为各种背景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网络威胁的速度和复杂性在2023年及以后将继续增加,但应用最新技术、方法和人才来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Mark Hughes总结道:"网络安全装备竞赛是一个恰当的比喻——正方必将获胜。"

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dxc.com/us/en/insights/perspectives/article/five-cybersecurity-trends-that-will-shape-2023-and-beyond

关于DXC Technology

DXC Technology(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DXC)帮助全球公司运行其任务关键型系统和运营,同时实现IT现代化、优化数据架构,并确保公共、专有和混合云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全球最大的公司和公共部门组织信任DXC,让DXC在其IT资产部署服务,推动更高水平的性能、竞争力和客户体验。如需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为客户和同事提供卓越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访问DXC.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全球物联网产业形势变化巨大。一方面,由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等带来的业务挑战,大多数企业都在积极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培育发展先进算力、算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应用,抑或融合、互联互通,我们都看到这一进程的加速;另一方面,由于物联网技术将为传统硬件终端带来数倍的价值增量,因此物联网设备乃至平台也成为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在硬件层面发挥出“帮助客户快速完成设备智能化、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使产品面向更大的销售渠道和市场”3大优势。

因而整合来说,伴随市场的发展,接入设备的指数级增长,物联网不再是一个松散的互联传感网络,而是一个对计算能力有要求的完全分布式网络。因此,尽管物联网应用的核心特征是连接,但它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随着端点激增且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我们甚至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市场对更先进的处理能力的渴求。Omdia物联网资深首席分析师Edward Wilford在其最新的研究报告《物联网中的应用处理器—2022年研究分析》中从应用处理器的角度,着重介绍了其市场总体规模以及在特定物联网应用市场的规模、增长预测以及竞争格局,包括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以及有线和无线通信应用市场。本文仅列出部分重点,欲了解该报告更多趋势分析以及竞争格局,请联系Fasiha(Fasiha.Khan@informa.com)询问完整报告。

从连接到信息管理过渡,应用处理器在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

物联网通常被视作端点的结合,但随着端点自身以及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这意味着生成数据的设备必须能够处理数据,甚至执行一些其他操作,而这是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也难以做到的,因此,应用处理器在物联网应用中正变得不可或缺。

这一点不论是从全球物联网中应用处理器的出货量还是收入都可以明确看出。由于疫情及其造成(在某种程度上还在持续)的供应链紊乱,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在2021年和2022年的出货量出现了反弹,随后几年截止2026年,Omdia均认为其呈现稳定增长。

Omdia新闻稿配图-1.jpg

图1. 物联网中应用处理器出货量总览及未来预测

回到收入来看,2022年,只有消费领域的应用处理器收入明显下滑,通信市场则基本持平。同时,工业和汽车市场持续增长,Omdia指出这两个细分市场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势必成为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行业的主要关注点。

Omdia新闻稿配图-2.jpg

图2. 物联网中应用处理器收入总览及未来预测

Omdia划重点:汽车和工业将领衔未来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增长

ADAS应用与信息娱乐和连接带动汽车中应用处理器增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增长,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变局推动下,各项高级功能推陈出新,而它们都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做支撑。据Omdia分析,应用处理器是汽车芯片的重要增长领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细分领域即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与信息娱乐和连接。

据Omdia预测,ADAS 应用处理器的收入截止2026年将实现 30% 的复合增长率,而信息娱乐处理器的市场规模则将以每年略高于 16% 的速度增长。尽管ADAS以及自动驾驶近年来吸引了产业内甚至广大消费者的更多关注,但信息娱乐和连接仍然在引领汽车中应用处理器市场的发展,Omdia也表示这一现象在可预见的未来会保持。

Omdia新闻稿配图-3.jpg

图3. 汽车应用中的物联网应用处理器收入分析

而在汽车物联网应用处理器领域,恩智浦、意法半导体、高通、瑞萨、英伟达以及英特尔是绝对的领先供应商,以恩智浦为例, 其产品不仅包括应用处理器,还包括MCU、通用SoC以及其他逻辑和模拟ASSPs。Omdia表示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通常都深耕于该市场,80% 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同时也是物联网 MCU、传感器和连接设备的重要供应商,这种垂直整合有助于供应商提高设备销量。

Omdia新闻稿配图-4.jpg

图4. 汽车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竞争格局-供应商收入统计表(百万美元)

工业中应用处理器增长稳定,自动化是其最大细分市场:尽管市场规模不大,但工业市场中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增长更为稳定。自2021年起,如果按照规模计算,自动化成为其中最大的细分市场,特别是本地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人机界面 (HMI) 和其他添加了计算能力的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正在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还有添加了 AI 和机器学习 (ML) 的领域则更需要应用处理器来管理收集的数据,而Omdia也预计截止2026年前这一局面将继续保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边缘计算在减少延迟、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数据处理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将数据处理从云端迁移至边缘正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智能楼宇和智慧城市已从云端转向边缘从而需要更强大的本地处理器,这个宏观趋势也为工业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整体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Omdia新闻稿配图-5.jpg

图5. 工业应用中物联网应用处理器收入分析

作为除汽车外的又一稳定细分增长领域,工业物理网应用处理器的竞争格局同样值得关注。在该领域中,英特尔可谓一骑绝尘,这主要是由于开发人员通常需要基于 x86 的 Windows 或Linux,以避免复杂系统不兼容的风险。此外,海思、德州仪器、恩智浦、博通等都位居前列。欲了解该报告更多竞争格局情况,请联系Fasiha(Fasiha.Khan@informa.com)询问完整报告。

Omdia新闻稿配图-6.jpg

图6. 工业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竞争格局-供应商收入统计表(百万美元)

Omdia看好智能手表细分消费市场对应用处理器的需求:作为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占比最大的版块,消费电子中的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规模在2021年曾达到了78.03亿美元,但这也是由于疫情导致平均售价和需求的空前提高。自2022年开始,伴随整个消费市场的低迷,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几年都难以达到2021年的盛况,Omdia也估计2021年这一收入高峰最早要等到2025年才有望打破。

从细分表现来看,按应用处理器收入计算,智能手表在2020年是第三大消费细分市场,仅次于液晶电视和机顶盒。当前,由于更多的计算从云端和手机转到了手表上,同时,手表需要管理的传感器数据和连接选项也日益增多,智能手表承担的计算任务愈来愈重。因此Omdia预计,截止2026年,智能手表将以巨大的优势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其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收入也将超过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的总和。

Omdia新闻稿配图-7.jpg

图7. 消费电子应用中物联网应用处理器收入分析

通信领域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稳定小幅增长:作为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第4大市场,通信领域规模稳定且伴随小幅增长。其中,企业以太网路由器是通信和连接应用处理器的最大细分市场,收入占比超过 40%。此外,尽管目前仍然小众,但边缘网关和连接在这个细分市场表现出了强劲的年度增长。当前,边缘网关正在经历逐步转型,从原本将多个本地数据流整合到一个云连接中的简单设备,转变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甚至监督 AI 和 ML 操作的先进设备。

Omdia新闻稿配图-8.jpg

图8. 通信应用中的物联网应用处理器收入分析

Arm架构主导物联网应用处理器领域,但RISC-V的前景不容小觑

除了总览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整体规模以及明晰了特定行业应用的增长情况,Omdia在报告中也将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收入基于架构划分。

Omdia新闻稿配图-9.jpg

图9. 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收入——按架构划分

众所周知,近十年来,由于具备功耗优势,以及Arm技术长期以来一直为连接硬件提供支持,包括 Wi-Fi、蜂窝和专有的低功耗无线解决方案,Arm在物联网应用处理器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2021年占据了84%的市场份额,据Omdia统计,仅64位Arm v8系列就占据了物联网应用处理器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而X86仍将在物联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其高性能和行业标准设计将继续为嵌入式 PC 和企业设备助力。

在Arm和X86架构之外,Omdia提出开源硬件标准 RISC-V 的灵活性可能会威胁 Arm 对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主导;一旦供应商将其低功率设备转移到 RISC-V,寻求设计灵活性和成本节约,之后就更有可能转移到更高级的 RISC-V 设计。据悉,目前瑞萨已经向市场推出一款由 RISC-V 内核驱动的物联网优化 MPU,后续还将推出更多新品。

此外,在这份最新的分析报告中,Omdia还概括了各地区物联网应用处理器的规模情况并列出了各细分市场顶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按全球收入计算),欲了解该报告更多趋势分析以及竞争格局,请联系Fasiha(Fasiha.Khan@informa.com)询问完整报告。

关于Omdia
Omdia
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与咨询集团。Omdia为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市场关键数据、分析、建议,并为客户量身定制咨询服务。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香港交易所股份代号: 981,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证券代码: 688981

中芯国际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将在中国北京时间2023年02月09日(星期四) 交易时段后发布于香港交易所网站(https://www.hkex.com.hk)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请届时参阅有关公告。

业绩说明会议详情

(中国北京时间)

日期:20230210星期五

时间:上午8:30-9:30

网络参与方式

会议将在https://edge.media-server.com/mmc/p/rjw8n9xc做在线直播。

电话参与方式

请提前通过https://register.vevent.com/register/BIf148856846c94545ab37b672b82f4ecf注册电话会议。

网络回放

会议结束约1小时后,您可于12个月内在以下网页重复收听会议。

https://www.smics.com/site/company_financialSummary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Zebra PartnerConnect独立软件供应商42Gears宣布其统一端点管理(UEM)解决方案SureMDM现在支持Zebra Link-OS打印机和RFID设备。42Gears于2020年成功完成了Zebra Technologies的旗舰产品SureMDM验证计划,在此期间,该产品与部分Zebra移动计算机的互操作性得到了验证。

"企业使用的不仅仅是智能或坚固的设备。他们需要许多其他设备来进行业务操作,对于组织来说,能够管理和保护自己同样重要。这就是创造技术背后的想法,可以帮助管理打印机等不运行传统操作系统的设备。我们是Zebra的长期合作伙伴,很高兴能够帮助客户以最简单的方式管理Zebra打印机和RFID设备,"42Gear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Prakash Gupta表示。

SureMDM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可帮助一线员工和IT管理员使用Zebra Link-OS打印机和Zebra FX7500和FX9600固定式RFID阅读器(配有3.10和以上的固件版本),提高工作场所的生产率。

借助最新更新,SureMDM户(IT管理员)可以:

  • 实施Zebra打印机和RFID设备的完整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从供应和部署到支持固件更新以及实时远程设备监控。

  • 获取网络信息、内存详情等设备洞察,并为设备制定合规性规则。

  • 远程发送Zebra编程语言 (ZPL)命令,将文件传输给打印机,并获取电池状态、打印速度和固件版本等设备信息。

  • 只需点击几下,即可获得有关Zebra的RFID设备信息(如温度、天线状态和RFID连接状态)的洞察。

Zebra打印机和RFID设备都可以与现有业务基础设施无缝集成。

关于42Gears

42Gears是企业移动管理领域的著名品牌,拥有旨在转变数字工作场所的先进解决方案。其产品组合包括SaaS和内部部署解决方案,支持基于所有主要操作系统的设备,并帮助提高一线员工的效率。42Gears产品用于各种行业,如医疗保健、制造业、物流、教育、零售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42Gears产品受到全球超过115个国家的18000多家客户的信赖,并可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购买。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42gear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