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把握机遇,合作共赢!

为有效响应 "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响应合肥市政府《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力争2025年新建换电站100座的规划,促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创新发展,准确把握"车电分离"模式的广阔前景,打造国内换电产业先导区,浙江瓯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慧鹏换电"与皖能集团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约合作长丰县轻卡换电站项目,打响了新能源轻卡换电领域2023年开年第一炮。

2023年1月7日,浙江瓯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瓯鹏科技)旗下换电品牌"慧鹏换电"与皖能集团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皖丰长能)长丰县轻卡换电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皖丰长能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学锁、总经理卢伟及瓯鹏科技副总经理杜峰等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合作共赢,实践四位一体零碳新模式

"慧鹏换电"是浙江瓯鹏科技旗下商用车换电品牌,"慧鹏换电"独有的中置换电模式,带来标准化换电车辆更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性;跨平台、跨车型的兼容型智慧换电站,实现通换主流商用车型能力,三分钟极速换电,为车主带来更加智能舒适的服务体验,彻底解决车主里程焦虑,同时也为换电站经营者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皮实耐用的标准化锂电包,配合瓯鹏科技电池银行金融支持,为车主提供低成本、高安全的电池服务方案;慧鹏换电智运网系统,实现了车主、车辆、电池和换电站的智慧互联,真正实现城市零碳交通物流体系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

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合肥北城新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作为安徽省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能源改革单位,肩负着推动安徽省综合性能源改革的重任,本次与慧鹏换电合作签约的长丰县轻卡换电站项目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由慧鹏换电和皖丰长能合作建设运营的轻卡换电站项目地点位于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该地临近长丰县南北主要干道凤麟大道,位于南北交通干线,是快递物流运输的必经路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丰县轻卡换电站是慧鹏换电在合肥市继巢湖轻卡换电示范站后建成的第二座"四位一体"轻卡换电站。

下一步,皖丰长能与慧鹏换电将从本次轻卡换电站合作出发,继续围绕"车、站、电、网"四位一体的城市零碳交通物流新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战略合作。

1.jpg

慧鹏换电中国首创四位一体换电新模式,与皖丰长能合作共建长丰第二站证明其模式可持续、可复制、可发展!

浙江瓯鹏科技董事长林峰先生表示,"慧鹏换电"自2022年"7.21"中国首座"车、站、电、网"四位一体商用车综合能源站落户巢湖以来,在短短半年内健康发展,此次与皖丰长能签约长丰换电站合作项目是瓯鹏科技"2022-2026 五年规划"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换电站项目由"巢湖模式"到"合肥模式"的关键一步,是慧鹏换电四位一体城市零碳交通物流新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发展性、可持续性的重要证明,希望此次合作能够给合肥市新能源换电产业注入新的力量,助力合肥市零碳交通的快速发展。

2.jpg

关于慧鹏科技:

安徽慧鹏换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城市新能源"商用车、换电站、锂电包、智运网"四位一体零碳交通新模式系统服务商,公司以车、站、电、网为数据信息流量入口,利用数据优势打造光、储、充、换运营变现引擎,形成数据端、能源消耗端上下联动的生态闭环,打造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利用新模式;助力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

获取更多资讯请访问:uppontechcorp.com

公共事务请联络:pruppon@upponner.cn

业务电话:13721113828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建筑工程全面数智化管理的大时代背景,智能安全帽作为安全作业中重要的防护设备,承载着守护个人生命及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并重作用,正在向科技化、舒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工程建设领域场景的多样性、复杂性等,向智能安全帽的行业发展发起新的挑战。

1.jpg

2022年,中经视野发布《中国智能安全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智能安全帽市场处于规范阶段,且价格持续居高导致发展陷入"价格战"的困局。同时受入行门槛高的因素,导致智能安全帽无法规模化普及。

新一代 X300 智能安全帽破局"行业普及"

面对智能安全帽市场普及的难题,3S中际联合凭借数十年深耕高空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资源积累,通过打通下游供应链渠道,极力做到了物料成本的控制,新推出的 3S Protection X300 智能安全帽与同类产品相比在障功能一应俱全与配戴舒适的前提下,价格压缩超过 50%。

2.jpg

此外,中际联合自主研发的 3S Link 工业软件作业系统,通过 3S Link rcms 远程调度平台、3S Link app、3S Link pms 企业管理平台及 3S Link Embedded System 帽载平台的打造,可覆盖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安全管理、智能运维等各个场景,软硬件一体化部署方案,可让企业零 IT 投入、零升级运维,帮助企业客户用更低成本使用前沿智能安全帽及平台服务,全面提升作业效率及管理水平。

这一步势必将打破"行业普及"的困局,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打开新思路。

新技术融合应用,创造产品差异化"新价值"

围绕工程建设领域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中际联合基于自主创研嵌入式应用开发架构,形成面向不同业务场景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如针对大型、中型企业的设备及人员管理需求打造 3S Link pms 企业管理平台,客户可基于平台提供丰富的配置组件,按需自动化快速配置,高效完成设备与人员的仅限控制与管理。

3.jpg

中际联合将网络流量服务与智能安全帽结合,6 个月赠送 60G 流量,每月 10G,可以实现让网络无处不在。X300 智能安全帽内置全网通 SIM 卡,4G 流量保障不同作业场景下的内容上传、实时流畅的语音对讲和视频直播。例如,在风电塔筒场景下安全帽作为网点向其他设备分享流量,企业客户可在 3S Link pms 平台上便捷的进行流量充值。

而 GPS + 北斗 + LBS + UWB(按需定制)多模块定位技术的融合,推动生产作业进入网状管理模式。企业客户通过 3S Link rcms 远程调度平台,一键查看设备位置,历史轨迹,一键圈定区域设备建组,规划人员行动范围,实现对于进入危险区域、危险行业提前预警,将智能终端、软件平台、作业人员及信息资源整体联动,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指挥。

软硬件灵活拓展,引领安全作业"新范式"

基于全栈开发技术,中际联合 3S Link 软件平台 拥有极强、灵活定制化开发能力,支持多场景应用功能的快速拓展,如隐私管理、排班管理、考勤管理等。在硬件层面,X300 智能安全帽壳体结构兼容设计,可速配不同智能电子硬件。其次,帽体外壳留有丰富的拓展插口,可基于企业客户的需求灵活配置不同规格和类别的传感器模组,助力企业解决长尾问题。

4.jpg

依托新一代 X300 智能安全帽连接工业软件作业系统 3S Link ,企业可实现安全作业场景的智能远程协助、实时安全预警、全流程质量管理、效率随时监督的一体化管理,帮助企业从数据感知、分析、决策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企业数智化闭环。

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空安全作业设备及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3S 中际联合将以数智化应用为重要驱动力量,探索安全作业范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22琴珠澳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芯”颁奖仪式在珠海成功举行。紫光展锐董事长吴胜武受邀参与高端智库专家座谈会、峰会开幕式等重磅活动,与政府领导、行业主管部门、产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及投资机构共话新形势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凝聚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共识与力量。

吴胜武董事长表示,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5G的到来为产业互联网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领数字生产关系的深度变革。目前紫光展锐5G已经成熟商用,在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终端应用及行业布局上实现了完整的链路。从消费电子到工业电子,从个人的智能化到产业数智化,紫光展锐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推出面向智能手机和行业物联网的5G芯片组,助力5G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大会颁发了第十七届“中国芯”奖项,紫光展锐5G芯片T820,凭借系统级安全、高性能等优势,从全国227家企业的334款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1.png

“中国芯”评选,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举办,自2006年成立以来,指引及见证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评选之一。

本次获奖的T820采用八核CPU架构,6nm EUV先进工艺,金融级全内置安全方案,支持5G双卡双待和稳定高速的5G连接,拥有1.08亿像素高清摄像头,FHD+分辨率 120Hz刷新率显示,4K 60帧高清视频录制与播放,HDR10+高清标准,8 TOPS AI算力等优异特性,让5G能力不断提升。T820进一步丰富了紫光展锐的5G产品组合。紫光展锐还将持续推出更多5G平台,赋能千行百业。

2022年,紫光展锐在吴胜武董事长和CEO任奇伟博士等新管理层的带领下克服了多种困难,步入稳健有序发展的新征程,在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国家级别、行业级别的诸多奖项,增强了行业与组织自信。紫光展锐将继续践行紫光集团“志高行远、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创新技术,不断提升技术竞争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让世界变得“更智能、更开放、更公平、更美好”而贡献力量。

来源:紫光展锐UNISOC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汽车座舱体验部副总裁Andy McLean

拥有纤薄触摸屏界面的移动设备提供娱乐、信息和导航功能,并通过5G网络提供始终在线的移动宽带网络服务。这听起来是在说新款智能手机?还是新的汽车座舱体验?如今,它很恰当地描述了将在未来数月和数年内推出的车辆中搭载的下一代沉浸式座舱体验。这些汽车的座舱体验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不仅是因为其驾驶动力学、设计和舒适性,这些汽车制造商过去用来销售新车型的功能,更在于它们提供了同样多的应用、用户界面,以及音频和视频功能。

汽车座舱体验已经转化为数字化体验:汽车中的软件环境使消费者能够从家中或办公室无缝过渡到车中,且能够在任何地方使用同样的沉浸式娱乐选项、高效工具和通信选项。第三方应用会和在手机上一样在车内运行,在如今的车辆座舱中,无缝连接体验触手可及。

1.png

虽然开始实现无缝连接,手机和汽车领域开始实现融合,但还有一点不同:手机是一种个人设备,供单个用户使用,而汽车一般为多人共有,其座舱是与一人或多人共享的空间。座舱内的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歌单和播放喜好,且每个人的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也各有不同。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在身处座舱中时,也能沉浸在自己的个性化的数字世界中,就像在车外一样。

对于汽车技术供应商来说,如今面临的重要挑战在于如何将数字化和个性化组合使用,以提供安全的沉浸式汽车座舱体验;ADI公司发挥自己的优势,采用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法来解决这一挑战。

2.png

您的座舱体验,您的方式

3.jpg

业界正在利用新技术找寻令人欣喜的新方式来重新配置车辆的数字设置,以迎合个人偏好。在您进入驾驶位之后,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摄像头可以执行面部识别,确认是谁在控制车辆。在座舱的其他位置,可能使用其他的分立式用户识别方法,例如语音或指纹识别。

4.png

进行识别后,您的个性化舒适设置启动,包括座椅位置和座舱温度。车辆是一种联网的数字设备,会无缝同步您的内容和信息。车辆启动时,其音频系统将自动结束播放之前的歌单,然后继续播放您的新歌单。

与手机一样,汽车的娱乐、工作和其他应用会通过OTA更新持续刷新,这一功能由特斯拉率先启用,但将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标配功能。这些软件更新将由您安装的本地和第三方应用驱动,证实汽车座舱体验可以是一种个性化的软件环境,就像您的手机一样。

沉浸于您的个性化内容

如果汽车的数字化环境提供您的个人内容库,那么座舱需要提供舞台,以播放这些内容。过去,您对信息娱乐功能的选择会影响车内每位乘客的体验。音频系统只能播放贝多芬(古典音乐)或碧昂丝(现代音乐)的两者之一,无法两者同时播放。如今的汽车座舱体验旨在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豪华汽车已经为每位乘客配备显示屏。如今,汽车制造商已经着手采用先进技术,为每位乘客打造个人音频区域。这以耳机用户熟悉的降噪技术为基础,通过扩展,让每位用户宛如置身于单独的音频小环境(bubble)中。他们能够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拨打视频电话,不会干扰到其他人。

通常,车内的娱乐设备是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最好的高保真系统,胜过家里的其他设备。这可能令人感到惊讶,但却是事实,音响系统的性能可能是消费者选择购买这一品牌的汽车,而不是其他品牌汽车的一大原因。个性化音频的出现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车载高保真音频系统的价值。

5.jpg

采用先进的降噪和波束成型技术之后,车内的每位乘客都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音频小环境。

车辆是一种个人数字助理

消费者已经非常习惯于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对话,以控制便利的家居设备和娱乐功能。“Siri,现在几点钟?”“Alexa,播放我的摇滚歌单。”在车内,语音控制不仅比传统的用户输入技术(触摸屏或按钮)更方便,也更安全,它不需要驾驶员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

手势检测控制也让驾驶员能够更安全地与车载音频、通风和其他系统交互。要在车内实现这种沉浸式数字体验,需要组合使用多种先进技术,且需要具备汽车操作环境知识,特别是安全、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

ADI公司已经开始与汽车制造商展开协作,帮助他们部署具有波束成型功能的MEMS麦克风来进行语音控制,且基于AI软件技术来实现本地语音识别。ADI先进的降噪系统可以屏蔽道路噪声,形成个人音频小环境,同时让驾驶员听到关乎行驶安全的声音。通过布置麦克风、数字音频系统和先进的DSP,并由传感器提供支持,例如加速度计,ADI新型降噪技术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可提供安静的座舱环境,带来新的沉浸式数字体验。

更多功能,更少线路

车内软件控制功能的范围不断扩大,导致车载网络节点的数量,以及网络传输的信号量暴增。车辆中部署的传统网络技术要求增加额外的电缆来覆盖每一个额外的节点和连接。这意味着,线束是车辆中笨重且价格昂贵的组件之一。

先进的总线网络技术(例如ADI公司的A2B®技术)可以缩短车内电缆的长度,帮助减轻重量,进而大幅降低能耗。适合车辆的数据或娱乐系统组件使用的新无线网络则可以完全消除电缆带来的重量和成本。

6.jpg

A2B技术提供低延迟语音和音频连接,实现身临其境的机舱体验。

ADI的千兆多媒体串行链路(GMSL) SerDes技术提供传输容量激增的多类数据所需的高带宽,成功在车辆中部署复杂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信息娱乐功能。GMSL的优势包括:更快聚合数据、能够保持用于安全应用的数据的完整性、支持系统在车辆的多个屏幕上显示不同内容。

未来的汽车:连接您的世界

最终,不间断的高速网络连接是在未来的汽车中实现高度数字化的关键。ADI新推出的Ethernet-to-the-Edge总线(E2B)使用新型汽车以太网10BASE-T1S技术,支持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以太网-边缘设备连接。这有助于向基于Zonal的架构过渡,大幅节省电缆成本,显著减少ECU的数量,并且支持通过无线更新部署新功能和增强功能。

开发工作持续快速进行,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新的汽车座舱体验愿景:与手机非常相似,但会更重视汽车行业所关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jpg

参考

1汽车座舱AI市场 - 全球性和区域分析:关注产品类型、应用和国家评估 - 分析与预测,2020-2026 (researchandmarkets.com)

2如何让消费者爱上互联汽车?| IoT Now新闻与报告(iot-now.com)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Andrew McLean在苏格兰西部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在赫尔瓦特大学获得数字技术硕士学位。他在建立和领导全球团队方面拥有30多年的经验,为电信、数据中心、视频处理、工业和汽车应用领域的客户开发了成功的解决方案。他在National SemiconductorTexas Instruments担任工程和高级管理职务超过25年,之后于2019年加入ADI公司,担任汽车信息娱乐产品总经理。在ADI公司,Andy负责针对汽车应用和其他增长市场的大量DSP和连接产品。Andy是美国专利持有人,并在Faroudja Labs获得了高清电视上变频技术艾美奖。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视野、无需楔形膜的设计和哈曼增强现实软件技术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帮助驾驶员适时显示正确信息,打造信息丰富的安全旅程

2023年1月4日,拉斯维加斯,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哈曼国际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的科技公司与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打造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今日,哈曼宣布推出集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硬件和增强现实(AR)软件产品为一体的Ready Vision解决方案,用以提升驾驶员安全和注意力。Ready VisionAR软件能够与汽车传感器集成,在不影响行驶的情况下,通过音频和视觉预警及时、准确地为驾驶员提供关键信息。

1.jpg

哈曼Ready Vision通过在挡风玻璃上直观显示对前方线路的转向指引,打破了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边界,提升了驾驶员对行车信息的感知。Ready Vision还能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进行3D目标检测,向驾驶员提供高精确性的碰撞预警、盲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辅助和低速区域提醒。

哈曼汽车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rmin Prommersberger表示:“Ready Vision的发布是哈曼提升驾驶员、乘客和行人安全,打造变革性汽车座舱体验的关键一环。Ready Vision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令他们在旅程中能够更加全神贯注,从而解决驾驶员在道路安全方面的关键问题。即使在极其陌生的驾驶场景下,我们的新产品也能为驾驶员适时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他们的驾驶更直观、出行更加安全。”

2.jpg

Ready Vision是哈曼在CES 展期间全新推出的系列产品之一,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哈曼Ready系列的每款产品均可独立工作,具有独特的汽车安全、健康、车载娱乐和互联优势。同时,它们也可以和哈曼其他Ready系列产品无缝集成,实现更优体验。比如,Ready Vision可以和哈曼Ready Care产品协作,当检测到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时,通过增强音频和视觉预警提供可扩展的情境感知能力,从而让驾驶员恢复到最佳状态。

3.jpg

哈曼Ready Vision的主要功能包括:

  • AR-HUD硬件:实现了大视野、长虚拟影像深度、最佳双眼观看范围和高亮度的创新设计,具有紧凑的封装体积和无楔形膜挡风玻璃设计,为汽车厂商节省了大量成本。Ready Vision目前提供了两种方案,12˚ x 4˚ 的大视野方案和15˚ x 5˚ 的超大视野方案。两种方案均采用了专利技术和IP。

  • AR(增强现实)软件: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软件框架与计算机视觉方案相结合,通过实时且低时延的3D目标检测,适时显示正确信息。Ready Vision可以在不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情况下,显示对驾驶员来说关键的目标信息。Ready Vision的AR软件可以轻松集成导航、ADAS和麦克风等多个传感器,以创建智能且及时的视觉和音频预警。Ready Vision将哈曼旗舰级的定向音频和环绕声整合到其软件平台中,帮助提升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协助他们更快地应对危险,同时通过直观、清晰的路面提示,让司机专注于驾驶。

4.jpg

哈曼Ready Vision运用这些技术组件在挡风玻璃上呈现关键信息,并辅以定向沉浸式音频预警,令驾驶员无需查看和处理多个显示屏上的数据,即可专注于驾驶,提升行车安全。此外,它还能向驾驶员实时提供包括街道名称及地址在内的周边兴趣点信息,并根据驾驶员的个人账户、兴趣和偏好准确及时地进行更新。Ready Vision集成了超低时延的视觉和音频预警,能有效帮助驾驶员应对各种交通提示和路况变化。

几十年来,哈曼立足于汽车和消费技术领域的创新,提供行业先进的有效产品。今天,凭借核心的消费者与技术品牌的积累、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哈曼正通过提供“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的产品方案,继续践行对消费者的承诺。

有关哈曼所有最新产品及体验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ARMAN EXPLORE 2023媒体资料

关于哈曼

哈曼(harman.com)为全球汽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专业领域设计、生产和提供各类智联汽车系统、音视产品、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旗下拥有AKG®, Harman Kardon®, Infinity®, JBL®, Lexicon®, Mark Levinson® 和Revel®等全球先进品牌。哈曼不仅深受各年龄层音响发烧友的喜爱,还为众多国际知名专业演艺人员和演出场馆提供支持。在全球各地的道路上,超过五千万辆汽车配备哈曼的车载音响和智联汽车系统。哈曼的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数以十亿计的移动终端和系统上,为办公与居所之外的车载移动状态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连接、集成、安全的各项功能。哈曼在全球拥有约30,000名员工,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2017年,哈曼成为三星电子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哈曼Ready Upgrade系列产品显著缩短了新功能的上市时间并降低汽车厂商开发成本,使消费者轻松升级自己的车载体验

202314日,拉斯维加斯,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览—哈曼国际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的科技公司与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打造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今日,哈曼宣布推出Ready Upgrade产品,这是一套可全面升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能够帮助汽车厂商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升级,并缩短汽车的上市时间。同时,Ready Upgrade系列产品使消费者能够像使用智能手机一般轻松添加和升级车辆功能。Ready Upgrade包含三个系列的量产级座舱域控制器、先进的软件方案、一系列预集成的功能和一整套面向客户的轻量级编码软件开发工具,可大幅减少新功能推向市场的时间和汽车厂商的开发成本。

1.jpg

过去,车辆及其内部的电子设备在规划设计阶段投入过多资源,这导致了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成本居高不下并缺乏可升级性,同时也挤压了可实现差异化的部分资源。虽然业界在OTA软件更新和应用商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长远来看,系统硬件在支持新功能方面还是受到限制。鉴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如开发成本过高、基础架构无法持续快速升级,导致消费者对汽车行业能够像消费电子行业那样快速迭代产品的期望无法实现,哈曼推出了Ready Upgrade产品,它能够减少汽车厂商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同时确保能够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直接和有效的更新,为消费者提供最新座舱体验。

哈曼汽车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rmin Prommersberger表示:“目前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方式所花费时间太长了,通常需要三年或更长时间来采购、开发和推出定制产品,而这些产品在推出后不久就会过时。Ready Upgrade采用以产品为导向的方式,将车辆转变为现代电子设备,提供类似于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它能够帮助新款汽车更快地投入市场,同时使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最新状态。”

2.jpg

Ready Upgrade是哈曼在CES 展期间全新推出的系列产品之一,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哈曼Ready系列的每款产品均可独立工作,具有独特的汽车安全、健康、车载娱乐和互联优势。同时,它们也可以和哈曼其他Ready系列产品无缝集成,实现更优体验。

例如,Ready Upgrade提供预集成的后置摄像头ADAS功能,并可与哈曼Ready Care产品集成。通过驾驶员感知系统帮助降低驾驶员分心的风险,同时提供个性化的车内健康和舒适解决方案。

3.jpg

哈曼Ready Upgrade包含以下功能:

  • 座舱域控制器:哈曼为客户提供三个系列的量产级域控制器,每18-24个月升级到新一代,以便汽车厂商可以使用更新技术支持更新功能。由于每一代域控制器都完全兼容下一代,客户可以轻松地在生产线上进行系统的迭代。该产品通过为消费者提供硬件和功能升级,帮助汽车厂商解锁了新业务模式的可能性。

  • 软件:Ready Upgrade的软件套件提供可迭代的完整软件堆栈、仪表和车载信息娱乐应用程序,使汽车厂商能够提供与其品牌一致的差异化智能驾舱体验。这套软件可兼容下一代硬件,实现全面的系统升级能力。Ready Upgrade可与哈曼CES期间展示的其他技术完全兼容,包括Ready Care、Ready Vision、Ready Display和Ready on Demand。同时,Ready Upgrade预集成了哈曼Ignite Cloud的功能,可在线升级包括安全补丁在内的最新软件。此外,哈曼还提供兼容哈曼和第三方软件应用程序与服务的生态系统,以进一步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它集成了哈曼Ignite应用商店及其第三方应用程序,消费者可以搜索并下载到他们的车机系统中。

  • 配件:Ready Upgrade可兼容哈曼的产品生态系统以及第三方配件,包括显示屏、收音机调谐器、音响功放、扬声器和麦克风,其中一些配件将在CES期间展出。

  • 轻量级编码软件开发工具:哈曼Ready Upgrade将提供一套完整的轻量级编码和零编码软件开发工具,帮助客户大幅减少新功能投入市场的时间和成本,加速打造差异化的车载体验,快速适配车身网络并进行性能调优,而无需投入巨量的软件开发资源。同时,哈曼提供可定义的集成接口和完整的HMI及软件开发工具链,包括仿真和构建环境,极大地加快了智能座舱HMI的设计时间。

有关哈曼所有最新产品及体验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ARMAN EXPLORE 2023媒体资料

关于哈曼

哈曼(harman.com)为全球汽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专业领域设计、生产和提供各类智联汽车系统、音视产品、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旗下拥有AKG®, Harman Kardon®, Infinity®, JBL®, Lexicon®, Mark Levinson® 和Revel®等全球先进品牌。哈曼不仅深受各年龄层音响发烧友的喜爱,还为众多国际知名专业演艺人员和演出场馆提供支持。在全球各地的道路上,超过五千万辆汽车配备哈曼的车载音响和智联汽车系统。哈曼的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数以十亿计的移动终端和系统上,为办公与居所之外的车载移动状态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连接、集成、安全的各项功能。哈曼在全球拥有约30,000名员工,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2017年,哈曼成为三星电子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新一轮高新技术的普及,50G PON、量子计算、224Gbps/Lane ,PCIe 7.0 这些新技术正加速进入数据中心,改善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而要让新技术普及,测试设备必须先行,这样才能确保新技术的一准确应用,近日,测试领域领头羊是德科技举行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上,在本次发布会上,是德科技大中华区新兴技术市场经理杜吉伟,是德科技数字和光产品业务拓展经理朱华朋,Keysight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业务拓展经理胡冰介绍了是德科技分享了新兴技术的几个趋势以及是德科技相应的解决方案。

1.png

几个新兴技术趋势

2.png

1、50G PON 成为下一代接入网方向

PON技术是一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 ,以及ODN组成。所谓“无源”是指在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都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 

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通信行业长期期待的技术。同有源系统比较,PON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当前,接入网正在从10G PON向50G PON转变。是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新兴技术市场经理杜吉伟分享说:“50GPON是下一代接入网的方向,该技术目前处于实验室和原型机的阶段,预计2023年将会有商业化产品发布,2024年或2025年估计会开始商业化部署,中国在50GPON部署方面将领先全球2-3年。”

50G PON标准由FSAN组织负责制定,定义于ITU-T G.HSP.50pmd系列标准中。据介绍,50G PON系统接收端采用了均衡技术,并在接收端使用雪崩二极管,其噪声性能和光电二极管不同,在TDEC分析时,需要改变接收端的定义。杜吉伟透露,是德科技在50G PON研发测试方案方面,与欧洲和中国的头部企业密切合作,尤其是在ITU G.9804.3项目上,开发出为50G PON优化的TDEC测试方案。从展示出来的案例可见,在均衡处理之前TDEC值是2.2 dB,而经过13 tap FFE均衡之后则为1.4 dB。

杜吉伟表示:“是德科技一直致力于推动50G-PON的标准化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针对接收端、发射端和原型机套件已经有完整的测试方案。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真正所需。”

3.png

据是德科技介绍,50G PON系统接收端采用了均衡技术,而在接收端使用雪崩二极管,其噪声性能和光电二极管不同,在TDEC分析时,需要改变接收端的定义。基于此,Keysight和Nokia以及中国的头部企业在ITU G.9804.3项目上合作,从而开发出为50G PON优化的TDEC测量解决方案。在展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均衡处理之前TDEC值是2.2 dB,而经过13 tap FFE均衡之后则为1.4 dB。据悉,Keysight一直致力于推动50G-PON的标准化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针对接收端和发射端有完整的测试方案。

2、量子计算加速而来

量子计算 Quantum computing是利用量子态的性质(如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来执行计算。执行量子计算的设备被称为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相比传统计算机能够从根本上更快地解决某些计算问题,比如整数分解(这是RSA 加密的基础)。量子计算是量子信息科学的一个子领域。随着该领域转向制药、数据安全和其他应用中的实际运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得到扩展。

据是德科技专家介绍,量子计算带来的挑战之一是规模化后带来的易用性问题。量子操控系统的软件代码部分,代码越简单越好,要用量子计算的语言来写代码,而不是用仪器控制的代码来写。量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集成度越高越好,是德科技的M5000A系列方案不需要外部混频器,不需要外部本振,不需要I/Q混频器校准,也没有校准带来的宕机时间问题。

量子计算带来的挑战之二是可以信赖的性能。其中包括:幅度和相位稳定,为此,是德科技开发了新的机箱,并在该机箱中内置了相位噪声极低的参考时钟;对于任意波形发生器部分,多通道之间的相位相干非常重要,是德科技M5000A多通道之间的定时和同步是自动完成的,消除手动带来的繁琐和误差;另外,M5300A 任意波形发生器信号带宽2GHz, 内置数字高达16GHz的上变频,操控的Qubit可以超过1000个。

4.png

量子计算带来的挑战之三是操控系统的规模化。举例500个量子比特操控系统(尚未使用频分复用来操控)来看,操控500 ~ 2000个量子比特的占地空间约为2.5米 宽x 1.1米高x 0.52米深,如图中所示,30个机箱,每个机箱中内置一个2.4 GHz的参考时基,该时基相位噪声很低,对于不同机箱间的模块相位相干非常重要,可以跨越80个机箱甚至更多;是德科技的M5000量子操控系统用纯数字化技术实现,不需锁相环来维持相干;其功分器带有放大功能,可防止相噪性能下降;机箱中的模块除AWG、数字化仪、数字I/O、下变频外,还包括M9032/33A同步模块,他们可向PXIe机箱背板提供100MHz的时钟;该图实例是一500 Qubit的操控系统,其中所使用的AWG M5300A, 支持2GHz带宽,如果结合其频分复用,比如,1:4的频分复用,可以使得该配置支持2000 Qubits的操控。

据介绍,是德科技的M5000量子操控系统,是为量子计算操控而优化的,其中M5300A任意波形发生器性功能尤为优异,单个模块拥有4通道, 2GHz中频,数字上变频高达16GHz,14-bit,支持FPGA编程。

3、224Gbps/Lane处于早期研发

据是德科技专家介绍,224Gbps/Lane处于早期器件和IC研发阶段,英特尔在2021年12月发布了224Gbps/Lane FPGA测试芯片。在2022 年2月,OIF宣布CEI-224G 框架,在OIF 224G相关标准制定中,是德科技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许多现有224G接口以及CPO/NPO的测试中,都有是德科技的仪器在工作。比如:224Gbps电信号测试需要更快速的误码率分析仪器M8050A(或任意波发生器M8199B);224Gbps光信号测试需要120GHz光带宽的示波器N1032A, N1032B。今天112G/L在研发领域,仍是主流的技术,而在中国,数据中心对多模的需求非常高,是德科技为此推出了针对多模技术的LCA、衰减器和时钟恢复测试仪器。

5.png

6.png

是德科技M8050A新一代误码仪拥有以下特性:完整的120 GBd发射、接收和时钟恢复方案;PAM4,PAM6,PAM8信号发生器推动224 Gbps技术;其基于内存中的参数(不是基于算法生成的码型);客户可编辑的符号映射;码型编辑器;7tap去加重,0.5%分辨率,信道匹配和补偿更好;100mV ~ 1.4Vpp差分输出;误码分析借助UXR (SD 7150A)支持NRZ,PAM4/6/8;基于DSP的可调整均衡以及时钟恢复。

4、PCIe 5.0进入早期主流应用

PCI-Express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在2001年提出的,旨在替代旧的PCI,PCI-X和AGP总线标准。PCIe属于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所连接的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共享总线带宽,主要支持主动电源管理,错误报告,端对端的可靠性传输,热插拔以及服务质量(QOS)等功能。

PCIe 5.0 官方workshop 开始于2022年4月,与PCIe 4.0相比,PCIe 5.0最大的改进在于带宽又提升了1倍,PCIe 4.0×4的带宽为64Gbps,PCIe 5.0×4的带宽则达到了128Gbps。因此PCIe 5.0 SSD会拥有更强的性能表现,目前。PCIe 5.0进入早期主流应用。

据是德科技介绍。PCIe 6.0 IP 和测试芯片供应商有Synopsys, Candence, Rambus, eTopus etc.PCI-SIG 计划于2025年发布 PCIe 7.0 。

是德科技在2022年4月推出了PCIe5.0协议分析仪和训练器,于9月推出PathWave 2023仿真软件PCIe 5.0 训练器(P5551A)P5551A 便于设置、连接和快速配置,用于启动 PCIe 链路并检查基本的 LTSSM 和协议功能。PCIe 5.0 协议分析仪(P5552A)它能够对 PCIe 系统进行深入的协议分析,同时保证出色的信号完整性。它可以显示从物理层到事务层的数据,让您轻松发

7.png

是德科技PCIe 协议解决方案提供了使用 PCIe 协议分析仪和 PCIe 训练器进行 PCIe 5.0 测试的完整路径。这种综合型设计可以显著提升信号完整性,并且通用性也非常出色。

为 PCIe 设计提供数据链路/传输层分析,支持所有 PCIe 速度:2.5 GT/s、5.0 GT/s、8 GT/s、16 GT/s 和 32 GT/s,此外,在验证 PCIe 设计时仿真 PCIe 根复合体和端点器件,经过优化的外形有助于实现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PathWave 2023仿真软件方面,其拥有完整的内存设计平台,先进的模拟技术,以及优化的仿真流程;支持HBM3以及LPDDR5X标准;支持PCIe6.0和USB4等各种前言接口技术,包括对PAM3/PAM4/PAM6/PAM8/PAM16等信号的支持;支持IBIS-EMD(IBIS 7.1定义);是首个完整支持BIRD209的EDA厂家;与前一个版本相比,DDR5/LPDDR5一致性测试例支持更加全面。此外PathWave 2023仿真软件还有全面的Serdes仿真和建模技术,包括支持所有主流的SERDES技术,包括802.3 (Ethernet),PCIe,USB,Ethernet,MIPI等,以及灵活的AMI建模能力。在电源完整性设计上也有不少新功能,通过传导EMI的引入可以帮助客户自动设置参考地,端口,还集成了通用的开关模型,方便客户进行频域和时域的噪声分析;辐射EMI分析帮助用户产生水平和垂直辐射图谱并提供不同的方向设置能力。

胡冰表示科技不断演进新技术层出不穷,是德科技为何可以紧跟新技术发展?是因为是德科技参加了全球很多标准组织,较早介入新兴技术的标准制定,为新技术的顺利应用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案,例如针对未来6G技术,过去两年多来,是德科技与业内领导企业和学术机构一起投身于 6G 研究,并且看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步伐。(完)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将三星消费电子设备的先进专利技术重新设计并应用于汽车,打造炫目鲜亮的座舱视觉体验新高度

202314日,拉斯维加斯,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哈曼国际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的科技公司和三星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打造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今日,哈曼宣布推出Ready Display产品方案。这是一款包含了Neo QLED Auto在内的显示产品组合,它将三星先进的消费电子显示科技引入汽车领域。同时,哈曼Ready Display还优化了价格、性能和设计方案,以满足各类汽车的需要。

1.jpg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日益期望汽车座舱内的用户体验也能够紧跟消费电子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汽车厂商需要可持续演进的、可负担的显示产品。目前,大众市场的TFT LCD(薄膜晶体液晶显示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消费级产品视觉体验的预期,而Plastic OLED(塑性有机屏)成本过高,无法在所有车型中普及。哈曼Ready Display产品的问世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缺,以更易接受的价格提供卓越的视觉体验。借助于三星消费电子创新能力和采购规模,哈曼打造出了面向更广阔市场的、更优的汽车显示屏。

2.jpg

(Neo QLED Auto显示屏与TFT LCD液晶显示屏效果对比)

哈曼汽车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rmin Prommersberger表示:“Ready Display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让消费者曾在电视、手机上期待的显示体验出现在了汽车上。通过与哈曼合作,汽车厂商可以将消费者客厅中的HDR(高动态范围)显示屏带入到他们的汽车中。此外,作为三星家族的一员,我们将消费电子的专业知识融入创新过程。通过与世界一流的消费电子专家合作,确保我们打造的体验符合车规级标准,并切实地为用户服务。”

哈曼Ready Display配备了Neo QLED Auto显示屏方案,以更优的价格实现非常接近于OLED的出色视觉体验。Neo QLED Auto显示屏采用了哈曼专享的三星专利技术,利用车规无镉量子点(QD)薄膜和MINI LED背光技术,成功打造出具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宽色域和真黑色的HDR级显示屏。这不仅为车内提供了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也提供了相较于OLED显示方案更有吸引力的价格选择。此外,Neo QLED Auto提供了更短的光学距离并采用了一体化压铸机身概念,能够让汽车厂商更轻松地将显示屏集成在车内,实现比当下TFT显示屏更优的设计自由度。

3.jpg

(哈曼Ready Display方案Neo QLED Auto显示屏展示)

Ready Display是哈曼在CES 展期间全新推出的系列产品之一,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哈曼Ready系列的每款产品均可独立工作,具有独特的汽车安全、健康、车载娱乐和互联优势。同时,它们也可以和哈曼其他Ready系列产品无缝集成,实现更优体验。例如,Ready Display可与哈曼Ready Care产品共同协作。通过在自由形态显示屏上挖孔或屏下摄像头等消费电子领域的成熟技术,将Ready Care的驾驶员和乘客感知系统功能与显示屏无缝集成。

哈曼Ready Display的主要功能包括:

  • 三星的光学技术:Ready Display采用了三星专利技术,通过无镉量子点技术实现了HDR级别的性能,使显示屏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温度或阳光)依然具备高效率和可读性,从而让观看者沉浸于先进的光学体验中。Ready Display推动了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突破,兼具外观时尚优雅且价格更具吸引力的特点。

  • 低功耗和低光晕技术:高效车用量子点薄膜的使用和更低的光晕效应带来明亮鲜艳的显示效果,在大幅降低汽车功耗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足以媲美家庭娱乐影音设备的车内视觉体验。这对于电动汽车和燃油车来说都将是理想之选。

  • 系统与设计集成:与竞争对手的技术相比,Ready Display采用多模态接口和更轻薄的边框设计,通过更短的光学距离和一体化压铸机身概念使其厚度更薄,与车辆设计的兼容性更高。同时,Ready Display还支持图形内容处理与保护的最新系统要求,以保证汽车的优秀性能和安全性。

哈曼丰富的汽车系统集成经验协同三星显示器的研发能力和规模,让汽车厂商能根据自身需求,为驾乘者提供更优、更新的用户体验。

有关哈曼所有最新产品及体验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ARMAN EXPLORE 2023媒体资料

关于哈曼

哈曼(harman.com)为全球汽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专业领域设计、生产和提供各类智联汽车系统、音视产品、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旗下拥有AKG®, Harman Kardon®, Infinity®, JBL®, Lexicon®, Mark Levinson® 和Revel®等全球先进品牌。哈曼不仅深受各年龄层音响发烧友的喜爱,还为众多国际知名专业演艺人员和演出场馆提供支持。在全球各地的道路上,超过五千万辆汽车配备哈曼的车载音响和智联汽车系统。哈曼的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数以十亿计的移动终端和系统上,为办公与居所之外的车载移动状态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连接、集成、安全的各项功能。哈曼在全球拥有约30,000名员工,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2017年,哈曼成为三星电子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哈曼新增生命体征感知与基于雷达传感器的遗留儿童检测系统,打造更安全、更智能的移动出行体验

202314日,拉斯维加斯,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哈曼国际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的科技公司与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打造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今日,哈曼宣布为其推出的Ready Care产品上线全新功能。哈曼Ready Care作为一款业界先进的舱内感知产品,可实现定制化的车内闭环干预。它通过检测驾驶员的眼球活动、认知负荷和生命体征,识别其精神集中度。运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Ready Care将驾驶员行为区分为注意力集中和分散两种状态,并通过启用个性化的座舱内响应,帮助降低驾驶风险如驾驶员精神压力、焦虑情绪,以及注意力分散、疲劳驾驶等。

1.jpg

自2022年9月哈曼收购以色列公司CAARESYS起,Ready Care产品具备了前沿的舱内雷达感知技术。现在,Ready Care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实现了对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和搏动间隔的非接触式测量,从而检测驾驶员健康状况。同时,Ready Care也实现了车内遗留儿童的检测。

哈曼汽车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rmin Prommersbergerb表示:“Ready Care是业内独特的、可切实提升驾驶员安全和舒适感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哈曼践行‘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这项使命的关键一环。”他还表示:“Ready Care运用独特的技术手段,通过闭环方式对驾驶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并采取包括空调温度、音量及车内灯光调节在内的多项定制化干预措施,形成了一套以驾驶员福祉为先的行车安全与防护性智能解决方案。”

Ready Care是哈曼在CES 展期间全新推出的系列产品之一,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哈曼Ready系列的每款产品均可独立工作,具有独特的汽车安全、健康、车载娱乐和互联优势。同时,它们也可以和哈曼其他Ready系列产品无缝集成,实现更优体验。例如:哈曼Ready Care可兼容哈曼Ready Vision产品,提升情景感知能力。当驾驶员分心时,增强的音频/视觉预警将提醒其重新集中精神。

2.jpg

升级版哈曼Ready Care的主要功能包括:

  • 注意力集中度检测:凭借业界先进的实时视觉和认知负荷检测技术,Ready Care能够依据对驾驶员的眼球活动、神经科学和精神状态的检测,识别出驾驶员是否存在分心驾驶行为。

  • 生命体征感知:基于RPPG(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技术,无需穿戴或使用其他外部设备,通过面向驾驶员的红外摄像头或舱内雷达就能够检测到驾驶员的关键生命体征,如心率、搏动间隔和呼吸频率,这项技术将会影响未来车内安全和健康应用的发展。

  • 遗留儿童检测:雷达传感器应用于遗留儿童检测(CPD)和一般生命体遗留检测系统,能够在驾驶员离开车辆后检测车内遗留成员,该产品使汽车厂商能够为车主提供预警或通知服务。CPD将成为未来新车评价规程(NCAP)中汽车安全性能评估的一项硬性要求。

Ready Care能够同时启用多项座舱内干预响应,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分心状态,实现更加安全的移动出行体验。Ready Care可通过其支持API(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实现舱内闭环干预。车企和第三方能够将车辆所有相关功能整合其中,从而减轻驾驶员疲劳和分心驾驶。例如:Gentherm等第三方开发商可以使用哈曼Open SDK,将其ClimateSense®解决方案整合至座舱个性化干预响应。而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

哈曼 Ready Care还是一个可扩展的产品,可根据汽车厂商的需求灵活配置特定的软件包、传感器和计算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哈曼Ready Care通过帮助减轻驾驶员分心和疲劳来提升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感,并以更智能化的技术打造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有关哈曼所有最新产品及体验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ARMAN EXPLORE 2023媒体资料

关于哈曼

哈曼(harman.com)为全球汽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专业领域设计、生产和提供各类智联汽车系统、音视产品、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旗下拥有AKG®, Harman Kardon®, Infinity®, JBL®, Lexicon®, Mark Levinson® 和Revel®等全球先进品牌。哈曼不仅深受各年龄层音响发烧友的喜爱,还为众多国际知名专业演艺人员和演出场馆提供支持。在全球各地的道路上,超过五千万辆汽车配备哈曼的车载音响和智联汽车系统。哈曼的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数以十亿计的移动终端和系统上,为办公与居所之外的车载移动状态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连接、集成、安全的各项功能。哈曼在全球拥有约30,000名员工,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2017年,哈曼成为三星电子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博世创投、博原资本、北汽福田、北京亿华通和深圳福源智慧共同投资成立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博世创投丰富了其在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组合;

  • 卡文汽车将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开发纯电动和氢燃料商用卡车,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和系统;

隶属于博世集团的罗伯特·博世创业投资公司(简称“博世创投”),与博世集团在中国成立的风险投资平台博原资本、北汽福田、北京亿华通和深圳福源智慧共同投资成立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卡文汽车”)。卡文汽车将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纯电动和氢燃料商用车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和系统。公司还计划开发线控和智能驾驶技术,比如智能网联、智慧物流和自动驾驶。

卡文汽车任命博世创业投资公司合伙人、博原资本董事长蒋红权博士为公司董事。蒋红权博士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卡文汽车团队将利用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努力打造自身成为一个新能源商用车的龙头企业。”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发展前景向好

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然成为全球共识。“双碳”背景下,中国对新能源商用车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环保、排放、油耗等政策法规趋严,为行业快速发展带来契机。纯电动驱动新能源商用车是当前的主要类型氢燃料电池车则更适用于城际货运和干线物流等中长距离以及中重载场景。

博世动力总成中国区总裁王伟良表示:“为实现碳中和,氢能将成为未来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博世非常重视氢动力技术的发展。今后博世将利用在氢动力上的经验和优势,持续助力卡文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业务,并共同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将与卡文汽车一起协同合作伙伴建立氢能生态圈,推动氢动力全产业链的发展。”

股东强强联合,资源加持

北汽福田是中国商用车领导者,同时是推出纯电动商用车的先驱,也是最早进入氢燃料商用车领域的中国车企之一。福田智蓝新能源的总裁秦志东表示:“福田拥有1200多项新能源相关专利,行业顶尖的商用车设计、制造和生产能力,以及20多年新能源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运营经验,将通过不同方式赋能卡文汽车。在产业端资源的有力支持下,卡文汽车具备了快速打造新能源整车平台的能力,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龙头企业。卡文汽车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于新能源车、商用车、汽车营销、投资等领域,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也将推动着公司的快速发展。

关于博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隶属于博世集团,博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处于各个发展阶段,且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创新型初创公司。其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博世目前及未来业务相关的技术公司。同时,甄选专注于特定地区或业务领域的独立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有关博世创业投资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bvc.com

博原资本成立于2021年,是博世集团组建的专注于中国深度科技领域的市场化投资平台。博原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可持续交通、智能制造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碳中和等领域,目前重点关注成长期阶段的企业。基于博世集团全球业务网络和研发资源,博原资本希望能够为中国本土高科技产业带来战略价值和产业赋能。博原资本由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人士和后台团队组成,并在蒋红权博士和朱璘先生的带领下持续蓬勃发展。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近402600名员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2021财政年度创造了787亿欧元的销售业绩。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业务领域,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 • 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约60个国家的44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集团于202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实现了碳中和。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76100名研发人员,包括38000多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于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www.twitter.com/BoschPresse.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4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