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shwar Parulkar,亚马逊云科技电信和边缘云首席技术专家

关于生成式AI的新闻层出不穷,生成式AI作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可以生成全新的内容,包括对话、故事、图像、视频、音乐和代码等。生成式AI有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根据高盛公司预测,它将在10年内推动全球GDP增长7万亿美元,让生产效率提升1.5%。同时,这个机遇也延伸到了电信行业。

生成式AI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潜力

与其他行业一样,生成式AI可以帮助电信公司在多种服务上提高效率:例如,准备需求建议书(RFP)、部署聊天机器人以协助销售,以及进行大规模的个性化营销。亚马逊云科技预计这一领域将出现大幅增长。Gartner数据显示,到2026年,95%的电信公司都将部署数据、分析和AI等举措,以增强客户体验并改进产品规划,而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50%。然而,我们认为有一些特定行业的应用将是真正具有变革意义的。

增强客户体验:许多电信公司已经在利用AI来增强人际互动、提高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及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而生成式AI能够更进一筹,通过交互式语音响应——也就是在早期聊天机器人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或者查找答案。此外,生成式AI还可以分析实时对话讨论,为客服人员提供提示和资源,帮助解决客户的问题。客服人员仍将在这一过程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但生成式AI可以重塑并改善每一次客户体验和应用。

简化网络规划、安装、配置和运营:生成式AI可以在网络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网元安装过程中,工程师需要依赖手册和文档上记载的步骤。生成式AI可以导入这些数据,提供交互式的指导和提示,来加快和简化安装任务。基础模型也可使用网络拓扑和配置数据进行训练,对网元的配置提出建议。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基于生成式AI的应用程序可以向网络运营工程师提供故障排除的操作和步骤建议。

优化业务绩效:生成式AI可以帮助电信公司更便捷地定位哪些领域有收入流失或导致了收入流失。通过跨业务流程部署,生成式AI可以核查利润、收入、各种用户套餐、开支和客户费用,就如何进一步调整产品、优化利润提供建议。

主要考量因素

并非每一个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场景都需要应用生成式AI。事实上,有很多例子表明,对电信业务流程而言,基于监督和无监督学习技术的传统形式AI已经绰绰有余。例如,传统AI很擅长帮助电信运营商预测收入流失、检测网络异常情况或跟踪净推荐值等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需要一并考虑。

开发或训练基础模型的成本:对于基础模型,也就是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并驱动生成式AI应用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了训练上。公共模型是根据大量公开可获得的数据进行训练的,它们更具通用性,但可能无法很好地执行专门任务。另一方面,自定义模型可以组合公共数据和企业专有数据进行训练,为特定行业或企业提供更为具体的应用。从零开始构建模型,既耗时又昂贵,而且需要专业知识;但如果企业拥有大量数据、资源和具有特定领域知识的用例,那么开发定制的基础模型将是有意义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在努力降低这项技术的使用门槛,让客户以现有模型为起点,使用客户专有数据对它进行进一步训练,促使模型更加适合特定任务。

数据质量和负责任的AI:生成式AI的优劣取决于它所训练的数据,而且也往往存在偏见或不准确的风险。在考虑采用生成式AI(或任何形式的AI)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质量的、统一的数据。生成式AI需要广泛的数据集、训练和监督,才能形成推理和答案。无论公共还是私有基础模型,都可能会出现"幻觉",产生看似可信但并不正确的反馈。因此,不建议将生成式AI用于需要高度确定性的任务上,由于问题自身特性或者缺乏足够的高质量数据,做到高确定性是不太可能的。

同样重要的是,需要确保以负责任的方式应用这项技术。一些新的生成式AI工具和服务在产品中内置了负责任的AI功能,例如当生成的代码与现有开源代码相似时突出显示,或者在训练数据集中检测和删除有害内容,以及过滤包含有害内容(如仇恨言论、亵渎和暴力)的文章。

数据安全:对于企业来说,以经营为目的利用生成式AI,需要大量的专有数据。虽然市场上有公开数据可供选择,但会引发关于安全和隐私的新顾虑,例如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业务和IT领导者应与安全、合规和法律团队密切合作,以识别和降低这些潜在风险,确保以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部署生成式AI,此外还应围绕合规性和法律法规制定计划范围,并仔细考虑所使用数据的归属权。

无论对于生成式AI还是自然语言处理,在部署商用AI之前,都应花时间思考应用程序的部署、讨论数据的组织战略以及评估投资回报率。尽管如此,亚马逊云科技相信AI是这个时代最具变革的技术,生成式AI正在释放令人振奋的全新可能性,每家企业都应该进行探索和尝试。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1个地理区域的99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以色列、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7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14日,华为发布大模型时代AI存储新品,为基础模型训练、行业模型训练,细分场景模型训练推理提供存储最优解,释放AI新动能。

企业在开发及实施大模型应用过程中,面临四大挑战:

● 首先,数据准备时间长,数据来源分散,归集慢,预处理百TB数据需10天左右;

● 其次,多模态大模型以海量文本、图片为训练集,当前海量小文件的加载速度不足100MB/s,训练集加载效率低;

● 第三,大模型参数频繁调优,训练平台不稳定,平均约2天出现一次训练中断,需要Checkpoint机制恢复训练,故障恢复耗时超过一天;

● 最后,大模型实施门槛高,系统搭建繁杂,资源调度难,GPU资源利用率通常不到40%。

华为顺应大模型时代AI发展趋势,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大模型应用,推出OceanStor A310深度学习数据湖存储与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

1.jpg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 周跃峰

OceanStor A310深度学习数据湖存储,面向基础/行业大模型数据湖场景,实现从数据归集、预处理到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的AI全流程海量数据管理。

OceanStor A310单框5U支持业界最高的400GB/s带宽以及1200万IOPS的最高性能,可线性扩展至4096节点,实现多协议无损互通。全局文件系统GFS实现跨地域智能数据编织,简化数据归集流程;通过近存计算实现近数据预处理,减少数据搬移,预处理效率提升30%。

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面向行业大模型训练/推理场景,针对百亿级模型应用,集成OceanStor A300高性能存储节点、训/推节点、交换设备、AI平台软件与管理运维软件,为大模型伙伴提供拎包入住式的部署体验,实现一站式交付。

FusionCube A3000开箱即用,2小时内即可完成部署。训/推节点与存储节点均可独立水平扩展,以匹配不同规模的模型需求。同时FusionCube A3000通过高性能容器实现多个模型训练推理任务共享GPU,将资源利用率从40%提升到70%以上。FusionCube A3000支持两种灵活的商业模式,包括华为昇腾一站式方案,以及开放计算、网络、AI平台软件的第三方伙伴一站式方案。

在本次活动中,中科院自动化所紫东太初大模型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科大讯飞副总裁、AI工程院院长潘青华;智谱AI算法工程师陶治华分别就AI大模型的应用实践以及基于华为AI存储的联合创新发表主题演讲。

1.jpg

中科院自动化所紫东太初大模型中心常务副主任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王金桥

3.jpg

科大讯飞副总裁、AI工程院院长 潘青华

4.jpg

智谱AI算法工程师 陶治华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表示:大模型时代,数据决定AI智能的高度。作为数据的载体,数据存储成为AI大模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华为数据存储未来将持续创新,面向AI大模型时代提供多样化的方案与产品,携手伙伴共同推进AI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华为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7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和北京忆恒创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就存储产品的研发生产等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共赴广阔未来!

忆恒创源(Memblaze)主要从事企业级eSSD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企业级eSSD、技术服务及技术授权。同时,忆恒创源(Memblaze)持续在固件架构设计、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提升、企业级功能专项技术以及硬件设计等方向不断投入研发,持续形成和强化在企业级SSD的技术壁垒。

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克)深耕存储领域20余年,金泰克的企业级DDR5产品,通过高效测试算法,实现对企业级DDR5内存条进行各项参数检测及兼容性实验,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同时,金泰克的企业级DDR5产品还未为将来与国产CPU的适配做准备,持续为数据安全存储提供最新的国产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南宁泰克将发挥自己在企业内存上的优势,联合忆恒创源(Memblaze)eSSD,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持续探索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开展科技创新,携手携手共筑中国存储新格局!

1.jpg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7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LoRa的物联网技术助力高效抵御白蚁侵蚀,报警准确率高达95%

中国文物古建筑数量繁多,各具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结构,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加强对文物古建的保护。由于文物古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白蚁侵害成为其保护工作中的一大挑战。基于LoRa®的白蚁监测预警系统突破了传统防治方法在实时性、准确率和耐久性等方面的限制,大幅提高了蚁害防治效率。

Semtech LoRa生态圈合作伙伴浙江鼎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昆科技长期致力于白蚁预防的非药物措施的研发及推广鼎昆科技的DEKAN文物古建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磁通量的变化来判断白蚁是否入侵,并使用基于LoRa的网关采集传感器数据并传输至网络监测站,成功将白蚁报警的准确率提升至95%

LoRa技术的支持下,该系统能够以超低功耗实现远距离的预警信号传输,在白蚁入侵的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启动即时干预,已经成功帮助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南京朝天宫博物馆、孔氏南宗家庙以及杭州西泠印社等多个文物古建抵御了白蚁侵害。

1.png

1基于LoRa通讯技术的DEKAN文物古建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 

白蚁入侵实时监测保障古建免受蚁害 

当前,国内大部分园林景区和古建单位主要通过药液喷洒以及挖巢驱虫的方式来阻止白蚁的入侵。然而,药物屏障易降解且失效快,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防治。而大规模挖巢驱虫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可能会影响建筑的地基和安全。

针对文物古建白蚁防治在持久性和施工方面的限制,鼎昆科技基于“电磁感应非环路技术”(DEMINL)和Semtech LoRa技术,搭建了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基于LoRa的网关、PC端和手机APP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能够及时检查并发现白蚁活体,用蚁药通过白蚁活体相互感染将区域内白蚁种群消灭。

2.jpg

2. 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示意 

部分文物古建地处偏僻,区域信号较差,设备容易出现离线、受干扰问题,且现场部署考察和施工难度较大。凭借远距离、超低功耗、穿透性强等优势,LoRa成为了鼎昆科技在通讯技术方面的首选。

通过搭载SemtechSX126x系列LoRa芯片,鼎昆科技大幅度提升了监测预警设备的传输距离、传输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高了设备实时性并降低离线率。其无线连接的方式也降低了现场部署难度。

同时,基于LoRa技术的设备电池功耗极低,使用寿命可达到6年以上,非常适合在古建内部和园林场景中批量部署。一次部署,即可以支持各类监测设备的长期使用,降低了电池更换和设备维护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鼎昆科技的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

  • 体检作用:利用监测装置准确获取保护区域内的白蚁危害发生时间、入侵方向,以及入侵部位。

  • 防范作用:通过围城式设计和篱笆式安装在保护区域外围布置多重防线,让白蚁无法靠近文物建筑本体。

  • 清除作用:对建筑本体内已有的白蚁实施引诱,一旦触发监测装置,即刻报警并施药清除。

目前,鼎昆科技的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古建筑、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园林市政等领域对白蚁侵害的检测和控制。

2019年底,鼎昆科技为朝天宫博物馆安装了800个监测点,至今累计发生120余次有蚁报警,开舱后均有捕获大量白蚁。经及时消杀灭害后,朝天宫内白蚁隐患已得到有效解决,避免了景区内古建筑和名木古树遭受白蚁蛀蚀。

3.png

3.朝天宫白蚁监测点部署图

20214月,鼎昆科技与中山纪念堂达成合作并安装了331个监测点,至今累计发生了30余次有蚁报警,开舱后均发现大量白蚁,及时有效的灭治后解决了白蚁隐患。LoRa技术在该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获得了多家媒体报道,被列为纪念堂对外展示项目之一。

据了解,鼎昆科技正在与Semtech启动新一轮合作,开发适配全球多种频段的基于LoRa技术的白蚁网关,以及成本更低、功耗更节省、安装简易化、支持星链上网等多种场景适配的系列网关产品。

鼎昆科技总经理沈俊峰表示经过多年努力,鼎昆科技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取得了自动化白蚁监测系统的发明专利证书。与Semtech的协作不仅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研发出适配全球多个频段的基于LoRa的网关,有效的降低网关成本和监测节点的功耗,提高信号接收效果,提升了白蚁监测的准确率、实时性和耐久性,还将助力把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推广至全球。

Semtech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表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蚁害防治对于文物古建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技术被应用于白蚁预防、监测和灭治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防治效率。鼎昆科技将LoRa技术应用于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建立起了高效的安全监管平台和预警防控系统,为文物古建保护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在产品研发、海外推广、渠道销售等方面,为鼎昆科技提供全面支持。

关于Semtech LoRa®

SemtechLoRa芯片到云(chip-to-Cloud)平台是在全球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开发和部署长覆盖距离、超低功耗、高性价比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和物联网服务。SemtechLoRa技术为LoRaWAN®协议提供通信层,LoRaWAN协议由LoRa Alliance®维护。LoRa Alliance®是一个面向低功耗广域网(LPWAN)应用的物联网行业开放联盟,其成员已在超过173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物联网网络。SemtechLoRa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连接全球各地的物联网终端用户与LoRaWAN网络运营商。

LoRa官网:www.semtech.cn/lora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7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7月,行业首款RISC-V物联网安全芯片“港华芯”销量正式突破一百万片,这标志着RISC-V开源架构实现了在能源行业数字新基建中的重要突破!

“港华芯”由赛昉科技、微五科技与名气家三方联手研制,其采用赛昉科技与微五科技领先的RISC-V芯片硬件基础,以及名气家安全协议与平台规范,为正在快速数字化转型中的能源行业注入“芯”活力。

目前“港华芯”的主要应用落地场景是智能燃气表,智能燃气表通过内置“港华芯”安全芯片,可实现与港华物联网平台的双向认证、密钥及数据的安全存储以及关键数据的加密传输等,以保证数据安全通信。港华物联网平台通过对密钥的统一管理及对数据的加解密,在终端层、网络层、平台层之间共同构建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为我国燃气表在底层技术的安全可控方案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内置“港华芯”的智能燃气表已经在众多城市使用,为我国居民燃气安全保驾护航。未来,“港华芯”将会拓展到更多的能源物联网应用场景。

此前,赛昉科技创始人兼CEO徐滔在“港华芯”发布会上表示:“RISC-V具有精简、开放、可定制的优势,这与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数据安全应用的专用及定制化特性十分契合。RISC-V芯片可实现低功耗、高安全性的目标,并且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是燃气表安全芯片的不二之选。”“港华芯”的市场表现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这是领先的能源企业与RISC-V芯片企业强强联合的重大进展

2023年7月

“港华芯”销量突破1000000片

2022年11月

行业首款RISC-V物联网安全芯片“港华芯”正式发布

1.jpg

2022年10月

“港华芯”硬加密安全表正式挂测

2.png

2022年8月

赛昉科技、微五科技携手名气家打造“港华芯”

3.jpg

“芯”辉煌,新征程!作为中国RISC-V软硬件生态领导者,赛昉科技将持续投入,创新探索更多的应用落地场景,推动RISC-V在智慧能源领域的更多应用落地。

来源:StarFive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共建高安全可靠的中间件产品

上海零念科技有限公司(LinearX)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初创企业,相比其它从事智能驾驶基础软件平台的公司,其进入的时间并不早,况且还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那么,零念科技成立的初衷是什么?这家公司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又如何?近日,带着众多的疑问,焉知汽车专访了零念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柯柱良先生,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为原文内容:

1.jpg

零念科技创始人兼CEO柯柱良

全球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见证者

柯柱良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并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华为、德国大众、TTTech等多家企业任职,在此期间,参与主导了奥迪zFAS全球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域控的开发工作。2018年,他外派回国后就职于上汽创时智驾,并担任平台软件技术负责人,负责上汽荣威、上汽智己等多个智能驾驶项目。2021年,他创立零念科技并担任CEO。

其中,全球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域控的研发经历让他一直引以为豪。奥迪zFAS先人一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真正实现了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有幸参与了这样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大型项目,亲身经历了复杂型系统的构建,并验证了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其中,很多系统逻辑和方法论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依然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柯柱良表示。

谈到项目本身,他感慨颇多:"整个项目过程中踩过的坑很多。其中一个,是做泊车超声波雷达系统的时候,系统单独运行的时候,工作很稳定。但是,再集成进去一些其它软件的时候,由于受到其它系统的影响,超声波雷达的性能出现急剧下降。经过多次试错和磨合,才最终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当很多功能要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的时候,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强,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就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其中,供应商的管理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当时,奥迪的zFAS可以称得上是行泊一体方案的"鼻祖"了。但是,当时芯片的性能远没有现在这么强,一款智能驾驶域控要拼凑多达4~5颗SoC/MCU芯片,奥迪的zFAS域控制器采用的主控芯片有:英伟达的Tegra K1 VCM、Mobileye的EyeQ3、Altera的Cyclone V以及英飞凌的Aurix TC297T等。因此,这个项目必然需要调动多家供应商一起来做,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2.jpg

某主机厂zFAS域控制器

"当时,这个项目有超过1000多个软件接口,并且,38个应用层软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如何划分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界限,对系统设计而言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那个时期,各家芯片的算力还非常有限,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却和现在差不多,所以,我们后期花了很长的时间不断地去做系统优化。"柯柱良介绍说。

EE架构演进驱动底层软件的变革

整车EE架构的演进驱动了汽车底层OS的变革。在分布式架构阶段,操作系统还是采用Classis AUTOSAR(CP),CP引入了RTE标准中间通信模型和标准BSW,主要应用于高性能MCU;到了集中式域控架构阶段,Classis AUTOSAR(CP)升级为Adaptive AUTOSAR(AP),AP引入了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以及对POSIX系统的支持,主要应用于高算力SoC;未来的中央计算架构也许将出现新的底层操作系统。在EE架构的不同阶段,智能驾驶系统对底层基础软件的需求存在较大的不同。

3.jpg

EE架构的演进驱动了汽车底层OS的变革

在柯柱良看来,CP出现后 ,才有了明确的中间件概念。CP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实现标准的软件接口,实现软硬件解耦,便于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而AP有两个使命,一是支持SoC,二是实现SOA的软件架构。

未来将是多个CP/AP混杂的多芯片复杂的异构架构。对中间件来说,最重要的是实现跨域系统的抽象。一个比较理想的中间件就是要实现软硬件完全解耦,对于上层应用而言,它不需要知道服务从哪里来,服务对象是SoC还是MCU,通过中间件进行服务的调用即可。

共建高安全可靠的汽车操作系统

业界认为,特斯拉没有使用AUTOSAR AP,国内的几家主要造车新势力也没有用,大部分采用的是AUTOSAR CP+DDS的形式。甚至,一些正在转型的传统车企也没有太大的意向去用AUTOSAR AP。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使用成本高;2)效率不高;3)AUTOSAR只负责车内通信,不支持车云通信,无法支持车路协同场景。

不过,也有人认为,AUTOSAR AP只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顺应车载技术,并不断发展的规范,覆盖面会越来越广。在未来,没有AUTOSAR AP的支持,多域融合的中央计算架构很难被搞定。

柯柱良表示,特斯拉之所以没有使用 AUTOSAR AP,采用自己搞的一套系统,是因为特斯拉是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去造车。如果其它家也都像特斯拉一样,具备全栈自研的能力,那么,就可以无需适配别人需求,自己玩就好。所以,特斯拉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类似于苹自己做手机底层软件的思路。

也许,市场上会出现一两家类似特斯拉的造车公司,但大部分企业还是需要围绕AUTOSAR生态去做事情。AUTOSAR AP提供了一套国际化、标准化的能力,支持企业之间的软硬件解耦。企业之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互相兼容、互联互通和开放。

"AUTOSAR AP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是一个生态体系,只有符合这个生态的产品才有很强的生命力。多域融合的中央计算架构更为复杂,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各个域相互之间就无法真正融合,所以未来AUTOSAR AP将成为主流,像安卓一样成为一个大生态。多数企业都是需要加入到这个生态中,大家一起共同成长。"柯柱良认为。

零念科技定位于量产

零念科技从成立之初,整个产品规划的定位就是要做一个可落地、可量产的方案,从L2再到L3,通过不断地迭代和升维,解决智能驾驶或EE架构的安全性问题,切实帮助车企解决痛点问题。柯柱良直言:"我们做产品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量产去的。从公司使命:科技赋能客户,领航安全出行,就可以反映出来。"

"这两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工程,零念科技都希望给客户赋能,让客户有更强的能力掌握中间件和底层软件开发;其二,零念科技的产品定位是高安全,旨在弥补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当前安全性方面的缺失。"他解释道。

"另外,我们的团队具备很强的整体系统落地的工程化能力,能够让软件在资源有限的嵌入式处理器中跑得好、跑得稳。因为团队中有很多同事曾在博世、大陆等国际Tier1或上汽创时智驾等企业任职,拥有整车或域控软件部署方面的丰富开发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柯柱良自豪地介绍说。

零念科技的产品与工具链

零念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确定性通信产品PowerD-Comm、确定性调度产品PowerD-Sched和安全服务包SafetyOSS;提供的主要服务有:1)嵌入式系统定制 —— 基于Classic AUTOSAR对MCU/SoC安全岛进行嵌入式系统定制;2)芯片级安全驱动 —— 为SoC芯片定制安全驱动MCAL和底层安全策略;3)TSN和时间同步 —— 为TSN芯片提供精确的QoS配置和控制并实现时间同步。

那么,零念科技分别为嵌入式系统和高算力SoC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定制化的开发服务有何不同呢?

4.jpg

分别针对MCU和SoC的解决方案

柯柱良回应道,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PowerD-Comm和PowerD-Sched都支持CP和AP平台,只是产品真正部署进去时,可能部分代码会有相应调整。

关于定制化开发,在CP端,会采用一些比较成熟的CP产品,零念科技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在AP端,零念科技的自主可控能力更强一些,不管是AP平台还是底层协议栈,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从市场来看,目前CP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各家做得都差不多;AP则处在一个不断"变"的过程中,还处于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因此,在AP端,客户定制化合作的点会更多一些。总体而言,零念科技的产品可以解决跨域通信、调度准确性等痛点问题。

1)确定性通信中间件PowerD-Comm

所谓确定性通信中间件PowerD-Comm的主要定位是用于传输关键性信号,比如车身XYZ三轴信号。从原理上看,它是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除了软件,还会利用TSN或TTE等硬件交换芯片,基于时间片分时传输理论构建数据的虚拟传输通道, 可以解决数据流相互干扰和并发传输(Boost)下带来的传输不稳定,延时丢包等问题。实现不同芯片或控制器之间信号的可靠传输。

"PowerD-Comm的第一个应用场景是整车以太网化,因为它不会直接和SOA通信竞争,而是可以取代CAN总线的部分工作,以大幅降低整车总线的使用成本。另外,PowerD-Comm还有另一个应用场景,即支持当前的EE架构无缝过渡到SOA架构。因为它能够同时支持CP的RTE接口和AP的aracom接口, 并且提供了信号到服务(S2S)的映射功能。也就说,支持在SoC上部署一套类似MCU的环境,可将之前部署在MCU上的算法无缝移植到SoC上。"柯柱良介绍说。

2)确定性调度中间件PowerD-Sch

PowerD-Sch确定性调度中间件通过时间触发调度(TIMER_TRIGGER)、事件触发调度(EVENT_TRIGER)、数据触发调度(DATA_TRIGGER)机制可保证用户的应用确定性的执行。

5.jpg

时间触发调度 - 通过时间确定性确保系统的安全

PowerD-Sch确定性调度的主要任务则是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复杂任务进行编排,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执行,避免系统资源无序抢夺、重入等问题,进而造成系统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如果没有调度器,部署后会发现相互之间会抢占资源,导致有些任务根本无法按照设想执行,甚至会造成系统性锁死、崩溃等现象。

"总体而言,确定性调度解决的问题就像用木桶装水。如果路不好走,水很晃的话,就需要很大的木桶去装水,才能确保水不会洒出来。但问题也就来了,在域控制器中,用'大桶'意味着成本就会高,就好比原来只要30TOPS算力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可能要用70或80TOPS的大算力SoC才行。

通过确定性调度,给所有任务进行合理编排,让其有序执行,使'水'不再晃,SoC的算力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可以用更小的'木桶'—— 合适的小算力资源的SoC把整个系统顺利跑起来。"柯柱良形象地解释说。

3)LinearX CarOS工具链

零念科技定位于汽车领域的软件供应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和中间件软件技术,构建底层数据与应用平台之间高可靠、高安全、高实时的互联互通,形成了以工具链自动化生成"底层软件+中间件+应用层服务"的产品形式。

柯柱良解释说,首先,零念科技的LinearX CarOS工具链是一套非常友好的图形化设计工具,对工程师能力的要求降低了很多,不需要写代码,只要经过培训,就能掌握我们工具链产品的定制化配置能力。

其次,这些工具链可以自动生成配置,不需要做过多的代码二次开发,甚至可以零代码生成新的产品配置;

最后,一些监控软件能够快速定位到之前设计的偏差。

关于工具链自动化生成"底层软件+中间件+应用层服务"的产品形式,他表示,目前零念科技提供给客户的定制化产品很多都是通过工具链实现的,例如客户要定义一些应用层接口,只需在工具链上操作建模,把想要的接口模型建好,就可以自动化生成全部代码。甚至一些中间件软件模块也可以通过工具链来配置,比如,需要支持几个调度模块,都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生成,然后生成代码,再通过一体化CI/CD方式部署所有的代码,集成编译后自动放到流水线中。

术业有专攻,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

事实上,现在很多做域控的Tier1自己也在做中间件,这对专门做中间件的企业来讲,是不是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的表示,目前域控Tier1做中间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总体上来看,国内行业内卷太严重,甚至有一些企业在做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导致行业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

从目前情况来看,其中有一些做中间件的公司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比如,有些企业中间件的Base是用开源方案,甚至是用ROS方案,这样的方案可能仅限于做一个Demo,要想真正量产,还要做功能安全的验证,这些开源方案很难做到量产。

柯柱良认为,有些厂家的中间件过于定制化,只能适配自己的板子。对主机厂来说,他们更希望有一套支持广泛的中间件方案,而不只是单独适配某一套硬件,不然就又回到了软硬件一体的老路。从商业逻辑上说,主机厂肯定希望中间件能够实现充分的软硬件解耦,而且解耦越彻底越好,这样可控性才会更强。

在行业发展初期,还没有特别好的产品出现之前,可能大家都想自己尝试去做一做。但是,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最终还是会趋向于专业分工,大家各自去做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

"零念科技专注智能驾驶平台软件,致力于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为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以及高度可扩展的安全基础软件平台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柯柱良最后总结说道。

原文链接:https://m.sohu.com/a/699390206_560178/?pvid=000115_3w_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轻薄灵动、极速解锁,树立折叠旗舰交互体验新标杆

"AI×Sensor"人工智能传感器供应商极豪科技今日宣布,搭载其侧边电容指纹识别芯片JV0104的荣耀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2发布,以创"芯"科技,实现高精准识别,助力消费者畅享舒适、便捷的"极"速解锁体验。

荣耀Magic V2系列首次将折叠屏的厚度拉入"毫米"时代,闭合态厚度仅为 9.9mm,让折叠屏第一次比直板机更薄。此外,荣耀Magic V2还加持了超长续航的青海湖电池、强劲的C1芯片5G信号、可靠的纳米微晶抗摔玻璃、护眼靓屏的零风险调光功能、捕捉精彩的双OIS鹰眼相机。在指纹识别方面,荣耀Magic V2搭载了极豪科技JV0104这款低功耗、高信噪比、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全新指纹识别芯片,其外观宽度仅为1.85mm,模组结构简洁,比上一代侧边指纹宽度减少20%,助力荣耀Magic V2为用户展现极致轻薄的折叠旗舰。除了简洁小巧的外观设计,在指纹交互方案上,也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便捷、人性化的指纹录入与识别体验。

1.jpg

指纹滑动录入:支持滑动录入。基于模型蒸馏、低比特量化、模型剪枝等模型压缩技术,实现移动端轻量化神经网络设计,提升对手指滑动速度的适应性。高帧率确保滑动时稳定采图;只需少量的滑动次数即可完成指纹的录入,比起需要几十次按压的传统的录入方式,大幅提高了指纹录入效率;

高精准度解锁:高性能芯片提升指纹图像质量,精准应对小面积识别;用多级指纹特征提取与比对,模拟真实用户数据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依托监督/半监督的全深度学习算法流程,实现比传统方法手工设计特征更优的泛化与鲁棒性。 最终JV0104实现了高质量底库拼接,底库持续学习更新以达 "多帧降噪"效果,解决半脱靶识别难题。

 "近年来,包含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功能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指纹识别技术的普及普惠不仅带来了交互方式的改变、交互体验的优化,也赋予手机在外观设计上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未来十年,人类对机器使用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人机交互的场景将更为频繁,我们相信更智能化的传感技术与持续进化的AI算法将不断推动人机交互领域的行业变革。"极豪科技创始人、CEO陈可卿先生表示,"很高兴见证搭载极豪JV0104指纹方案的荣耀新一代折叠旗舰Magic V2发布。此次与荣耀的深度合作,我们持续关注客户痛点与用户痒点,保持精益求精的研发态度。JV0104这样一个高性能软硬件全栈式解决方案是目前市场上指纹领域力求创新的典范之一。创‘芯'交互,启‘智'未来,期待在未来极豪与合作伙伴一道,通过更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推动人工智能算法与先进传感工艺的有机融合,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安全、人性、便捷的智能交互体验。"

关于荣耀

HONOR荣耀于2013年诞生,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我们致力于成为构建全场景、 面向全渠道、服务全人群的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荣耀以创新、品质和服务作为三大战略控制点,坚持研发及前瞻性技术的持续投入,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不断创新的智能设备, 创造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

更多信息,请访问HONOR荣耀官网www.hihonor.com

关于极豪科技

成立于2020年2月,极豪科技是一家以手机指纹方案、智能生物识别方案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供应商,致力于以"AI x Sensor"人工智能结合传感器,打造全新的交互体验,让世界加速进入全智能化时代。基于独创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流程,极豪开发出人工智能指纹专用算法 - 极指指纹算法,并结合公司在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为客户提供包含传感器设计、光学设计、专用算法、软件集成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极豪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商用于全球一线手机品牌,助力全球用户畅享安全、人性、便捷的智能交互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DK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推出两款新的采用符合RoHS要求的锆钛酸铅 (PZT) 材料制成的铜内电极压电执行器——COM30S5和COM45S5。新款元件采用TDK获得专利的基于铜电极的HAS(高有效堆叠)技术,以无外壳封装的被动元件供货,实现了良好的动态范围、高力量/体积比和纳米级精度。比之其他技术,TDK采用HAS技术的压电执行器性能更佳,湿度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1.jpg

两款新元件覆盖电压范围为-10至+180 V,额定位移在+160 V处达到,允许的表面温度范围为-40至+160°C,高度分别为30 mm和45 mm,横截面尺寸为5.2 mm x 5.2 mm,并且在160 V和730 N的预紧力条件下可实现55 µm (COM30S5) 和83 µm (COM45S5) 的位移。

此外,TDK计划于2023年再推出另外三款执行器,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要求。目前,这些执行器仅作为少量原型样品供应,尚未量产,具体包括高度为10 mm、位移量为16 µm的COM10S5;高度为27 mm、位移量为47 µm的COM27S3(带引线型);以及高度为30 mm、横截面为7 mm x 7 mm、位移量为55 µm、推力高达2600 N的COM30S7。

TDK的压电执行器口碑好,应用范围广,适合包括纳米级定位技术、工艺工程中液体和气体的高精度阀门控制,以及半导体制造等高端解决方案在内的诸多应用。

特性和应用

主要应用

  • 纳米级定位系统

  • 液体和气体的高精度阀门控制

  • 焊线机

主要特点和优势

  • 铜内电极,具有优异湿度稳定性和高性价比

  • 更小的无效区域,更好的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紧凑的设计

  • 采用无铅高熔点金属焊接,适合高温操作

关键数据

1689299116733.jpg

如需了解该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dk-electronics.tdk.com/en/542398/products/product-catalog/switching-heating-piezo-components-buzzers-microphones/multilayer-piezo-actuators

关于TDK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主营铁氧体,是一种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3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61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3,000人。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Blue Yonder与鹏鼎控股供应链转型项目成功上线,并举行了上线仪式。

全球领先的印制电路板供应商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 Blue Yonder 供应计划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供应链计划流程的转型升级。

鹏鼎控股主要从事各类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该公司成品和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类通讯、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品中。为提高供应链效率,鹏鼎控股选择了 Blue Yonder 解决方案。

得益于 Blue Yonder 供应链决方案,鹏鼎股份业已:

  • 强化了产能管理和库存周转率的供应链可视性。

  • 优化了供应计划,具体表现为:

    • 实现了上下游同步,从而最小化库存 / 在制品,并缩短了生产前置时间;

    • 优化了资源利用,实现了产出的最大化;

    • 明确了需求履行的优先级别,进而提升了客服水准。

  • 通过优化计划团队人员结构,降低了人力成本。

  • 跨多个部门提升了供应链端到端效率。

“供应链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市场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次供应链数字化项目上线是一次里程碑,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也将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创新,持续改善运营。” 鹏鼎控股董事长沈庆芳表示。

“Blue Yonder 全球专业服务团队很荣幸能为鹏鼎控股实施供应计划解决方案。” Blue Yonder 全球专业服务高级副总裁 Ari Sengupta 表示。

“实施 Blue Yonder 解决方案后,鹏鼎控股已能顺利支持自身的成长战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从容应对企业未来的需求增长。我们期待继续支持鹏鼎控股的转型之路。”Blue Yonder 亚太区/拉美区总裁 Antonio Boccalandro 表示。

其他资源:

关于Blue Yonder

Blue Yonder是数字供应链转型和全渠道商务履行的全球领导者。我们的端到端认知业务平台使零售商、制造商和物流提供商能够从计划到交付,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借助Blue Yonder,您将可以统一自己的数据、供应链和零售商业运营,以释放新的商业机会,并推动自动化、控制和编排,从而实现获利更丰、更可持续的业务决策。Blue Yonder——发挥你的潜能(Fulfill your Potential™) blueyonder.com

“Blue Yonder”是Blue Yonder Group, Inc.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本文件所引用任何使用“Blue Yonder”名称的交易、产品或服务名称皆为Blue Yonder Group, Inc.的商标和/或财产。所有其他公司与产品名称可能皆为其相关公司的商标、注册商标或服务标志。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712569352/zh-CN/


围观 8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Verest™射频信号发生器为sub-2 nm半导体节点交付下一代脉冲与高速响应

高度工程化精密电源转换、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Nasdaq: AEIS)发布下一代稳定和可重复的精密射频功率电源系统,协助客户在下一代半导体制造中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和收益。

aAt4z2bmKa.jpg

Advanced Energy面向埃米时代推出变革性的等离子功率控制技术(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eVerest™射频信号发生器专为埃米时代蚀刻和沉积工艺所需的精确等离子控制打造,能够实现高度可配置的多电平功率脉冲,从而集成到任何现有等离子功率输送系统中并改进这些系统。该平台提供3至10千瓦的输出功率和1至60兆赫的频率,并能实现高达100千赫的高精度脉冲频率。此外,本产品提供高速输出设定值响应、过渡状态之间的受控过冲以及能访问复杂物联网数据生态系统的功能,协助制造商开发用于sub-2 nm沉积和蚀刻剖面的先进、可重复工艺。

Advanced Energy负责等离子功率产品的高级副总裁Juergen Braun表示:“半导体行业的使命是经由日渐小型化的芯片交付更高性能,而我们现下正迈向埃米时代,其中,日渐复杂的3D结构和创新工艺可以实现原子精度级别的尺寸测量。四十多年来,Advanced Energy一直处于半导体行业工艺等离子功率输送和控制系统的前沿。经由不断创新,我们得以保持这一领导地位,并满足了埃米时代设备制造商对变革性高精度等离子控制的需求,继而增加了工艺窗口,拓宽了稳定的操作范围,从而实现产出和收益最大化。”

eVerest是一个完整的射频功率输送系统,具有适用于阻抗匹配解决方案的多种选择,并可与其他Advanced Energy的创新产品(例如eVoS™偏压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同步,从而实现即时或用户定义的过渡步骤时序控制,继而优化蚀刻和沉积动力学。eVerest的高速射频输出响应低于200µs,脉冲状态上升/下降时间可低至2µs以下。动态多级脉冲控制为能量状态和分布开辟了各种新的可能性,而可编程过冲确保了可靠的点火,以及在具有较长脉冲关闭状态的过程中重建等离子的能力。

当与PowerInsight by Advanced Energy™物联网数据生态系统集成时,基于eVerest的解决方案允许运营人员访问高清、高带宽的嵌入式或系统级数据。这些数据提供了可操作的洞见,支持更快、更准确的过程表征和故障排除,并且无需访问等离子室安装示波器,从而减少了停机时间。

有关详细产品信息和技术规范,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关于Advanced Energy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Nasdaq: AEIS)是为任务关键型应用和流程设计和制造高度工程化精密电源转换、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利用Advanced Energy的电源解决方案,客户能够在半导体设备、工业生产、医疗和生命科学、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和电信等广泛行业的复杂应用中进行创新。凭借工程专业知识和为全球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和支持,该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应对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客户的成长并为电源产品的未来持续创新。Advanced Energy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提供尽善尽美的电源产品。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dvancedenergy.com

Advanced Energy | Precision. Power. Performance. Trust.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712355674/zh-CN/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